UDC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10623-2014 P J1980-2015
城际铁路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IntercityRailway
2014-12-29发布2015-03-01实施
国家铁路局发布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 (工程建设标准2014年第6批)
国铁科法[2014]67号
现公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10623一2014)行业标准, 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由中国铁道出 版社出版发行。
国家铁路局 2014年12月29日
前言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城际铁路建设和发展需要, 充分体现城际铁路的功能需求和技术特点,进一步适应铁路投融 资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完善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是在全面总结我国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和珠三角、武汉城 市圈等城际铁路建设、运营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制 而成。
本规范贯彻落实了安全优先的原则,强化了质量安全、节约 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综合交通运输等技术要求,借鉴了高速 铁路、普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熟经验,合理确定了不同速 度等级城际铁路的技术标准,突出了标准的系统性、先进性、成 熟性、经济性和适用性,体现了城际铁路高密度、小编组、公交 化及方便快捷的特点。
本规范由24章组成,其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总体 设计,运输组织,线路,路基,桥涵,隧道,地下车站结构,轨 道,站场,电力牵引供电,电力,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 测,动车组设备,维修设施,给水排水,房屋建筑,采暖通风与 空调,综合接地,环境保护,另有1个附录。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规定了编制目的、适用范围、设计年度、建筑限界、设 计活载等内容,明确了本规范适用于新建设计速度为200km/h 及以下、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客运专线铁路。
2.明确了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 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 专线铁路。
3
3.明确了主要技术标准、综合选线、系统设计、综合开发、 安全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的原则性要求。
4.明确了旅客列车开行原则、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线路 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等运输组织要求,提出了城际铁路可采用独 立运营的运输组织模式。
5.规定了线路平面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线路纵断面 最大坡度、坡段长度、竖曲线半径等主要设计标准。
6.规定了路基基床结构、填料及压实标准、稳定及沉降控 制标准,明确了过渡段结构形式、路基排水、边坡防护及支挡结 构等技术要求。
7.规定了桥梁设计荷载和结构变形、变位、梁端转角和基 频、墩台刚度、墩台沉降的限值标准,提出了桥涵结构计算、构 造及结构形式选择的原则性要求。
8.规定了隧道轨面以上净空横断面面积,明确了荷载、隧 道衬砌、洞内附属构筑物、洞门结构、防排水、防灾救援等技术 要求。
9.明确了地下车站荷载、结构形式及衬砌、结构设计、构 造要求、结构防水等技术要求。
10.规定了轨道静态铺设精度标准,明确了轨道结构选型原 则、正线轨道、站线轨道、钢轨及扣件系统、轨道结构过渡段、 护轨和线路标志设置等技术要求。
11.规定了车站到发线及有关站线的平纵断面设计标准,明 确了车站到发线数量、安全线设置、车站布置、客运设备、站场 路基及排水等技术要求。
12.明确了牵引负荷等级、外部电源、供电方式、牵引变电 所分布、牵引变压器、电分相设置、电能质量等设计要求,提出 了接触网悬挂方案及设计选型原则。
13.规定了电力供配电系统、变配电所、电力线路、电力远 4
动、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供电可靠性等设计 标准,明确了电力供电系统构成、供电方案等技术要求。
14.明确了传输网、数据通信网、有线调度通信、移动通 信、综合视频监控等通信系统的设计原则、构成、功能和设备配 置标准。
15.明确了信号系统选型原则,规定了地面信号机、调度集 中、列控、联锁、集中监测、道岔融雪、信号网络、电源、防雷 与接地等信号设备配置标准。
16.规定了运营调度管理、客票、旅客服务、动车组管理等 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构成、功能和设备配置标准。
17.明确了灾害监测系统构成和设置原则,规定了风、雨、 雪、地震以及异物侵限监测设备配置标准。
18.明确了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设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原 则,规定了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规模、功能、主要设施和设备配 置等标准。
19.明确了维修设施设置、布点选址和总平面布置原则,规定 了维修基地、维修车间和维修工区的规模和主要设备配置标准。
20.明确了旅客列车给水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