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中法航空大学“EPC项目技术标 第1部分.zip

附件大小:1.36G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zip
所属分类:施组方案
上传会员:
上传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 中法航空大学EPC项目技术标 第1部分
├── 00.目录09241630.docx
├── 000.索引1640.docx
├── 01.第1篇_09241449.docx
├── 02.第2篇_设计方案09241608.docx
├── 04.第4篇01_重难点09241517.docx
├── 05.第4篇02_进度部署09241552.docx
└── 平面进度可编辑
├── 09231900.spt
├── 中法各阶段平面布置图0921.dwg
├── 中法各阶段平面布置图0921_t3.dwg
├── 中法航空大学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总进度计划202009182130_PRT_09241350.mpp
└── 附图09241200.pdf

EPC,zip,大学,航空,项目,中建”中法航空大学“EPC项目技术标 第1部分.zip

内容目录:
前言 21
0.1 编制说明 21
0.2 编制依据 21
第一篇 总体项目管理方案 23
第1章 项目概述 23
1.1 项目定位 23
1.2 项目建设意义 23
1.3 项目招标范围 23
1.4 项目概况 24
1.4.1 建筑概况 24
1.4.2 结构概况 26
1.4.3 钢结构概况 27
1.4.3.1 公共中心组团钢结构概况 27
1.4.3.2 体育组团钢结构概况 29
1.4.3.3 创新组团钢结构概况 29
1.4.4 基坑围护概况 31
1.4.5 机电概况 32
1.4.5.1 给排水工程概况 32
1.4.5.2 电气工程概况 32
1.4.5.3 暖通工程概况 33
1.4.5.4 消防工程概况 33
1.4.5.5 智能化工程概况 34
1.4.6 人防概况 35
1.4.6.1 建筑人防设计 35
1.4.6.2 结构人防设计 35
1.4.6.3 安装人防设计 35
1.4.7 室内精装修概况 36
1.4.8 外立面概况 36
1.4.9 屋面概况 38
1.4.10 室外管线概况 39
1.4.11 景观概况 39
1.4.11.1 绿化设计 39
1.4.11.2 硬景设计 40
1.4.12 道路、桥梁、河道概况 40
1.5 场地及周边环境概况 41
1.5.1 地理位置 41
1.5.2 场内现状 41
1.5.3 周边环境概况 42
1.5.4 周边管线概况 42
1.6 气候概况 42
1.7 水文地质概况 42
1.7.1 水文概况 42
1.7.1.1 地表水特征 42
1.7.1.2 地下水特性 43
1.7.1.3 水体腐蚀性分析 43
1.7.2 地质概况 43
1.7.2.1 地形地貌 43
1.7.2.2 地基土层划分 43
1.7.2.3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44
1.7.2.4 不良地质作用 44
第2章 项目组织设计及组织机构 45
2.1 项目组织设计 45
2.1.1 EPC项目总体组织设计规划 45
2.1.2 前期报批报建组织安排 46
2.1.3 设计组织安排 47
2.1.4 采购组织安排 47
2.1.5 施工组织安排 47
2.1.6 试运行组织安排 47
2.1.7 移交组织安排 48
2.2 项目组织机构 49
2.2.1 项目组织机构设置 49
2.2.2 主要岗位及部门职能 50
2.2.2.1 项目主要管理岗位职责分工 50
2.2.2.2 项目主要管理部门职责分工 54
第3章 项目目标分解及情况分析 57
3.1 项目管理目标 57
3.1.1 工期目标 57
3.1.1.1 项目总工期目标 57
3.1.1.2 设计工期目标 57
3.1.1.3 采购工期目标 57
3.1.1.4 施工工期目标 57
3.1.2 质量目标 57
3.1.3 安全文明及环境保护目标 57
3.1.4 绿色建筑目标 57
3.2 管理目标分解 58
3.2.1 工期目标分解 58
3.2.1.1 设计工期目标分解 58
3.2.1.2 采购工期目标分解 58
3.2.1.3 施工工期目标分解 58
3.2.2 质量目标分解 60
3.2.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分解 60
3.2.4 绿色建筑目标分解 62
3.3 项目情况分析 62
3.3.1 项目总体分析 62
3.3.2 项目报批建情况分析 63
3.3.3 项目设计情况分析 64
3.3.3.1 项目设计概况介绍 64
3.3.3.2 目前设计完成情况 65
3.3.3.3 后续设计主要工作 65
3.3.3.4 设计重难点分析和对策 65
3.3.4 项目采购情况分析 66
3.3.5 项目施工情况分析 67
3.3.6 项目试运行分析 67
3.3.7 项目竣工及移交分析 69
3.3.7.1 项目竣工分析 69
3.3.7.2 项目移交分析 69
第4章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70
4.1 项目专项管理 70
4.1.1 前期报批建管理 70
4.1.1.1 报批报建管理内容 70
4.1.1.2 报批报建主要工作流程和要点 70
4.1.1.3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办理流程和材料 70
4.1.1.4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流程和材料 70
4.1.1.5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和材料 71
4.1.2 设计管理 71
4.1.2.1 设计进度管理 71
4.1.2.2 设计质量管理 72
4.1.2.3 造价控制管理 72
4.1.3 工期管理 73
4.1.3.1 工期管理要求 73
4.1.3.2 工期管理制度及关键动作 74
4.1.3.3 工期管理要点 74
4.1.4 质量管理 75
4.1.4.1 质量管理要求 75
4.1.4.2 质量管理制度 75
4.1.4.3 质量管理要点 76
4.1.5 安全管理 77
4.1.5.1 安全管理要求 77
4.1.5.2 安全管理制度 78
4.1.5.3 安全管理要点 79
4.1.6 合同管理 80
4.1.6.1 合同管理要求 80
4.1.6.2 合同管理制度 80
4.1.6.3 合同管理要点 80
4.1.7 劳务管理 81
4.1.7.1 劳务管理要求 81
4.1.7.2 劳务管理制度 81
4.1.7.3 劳务管理要点 82
4.1.8 资源管理 83
4.1.8.1 资源管理要求 83
4.1.8.2 资源管理制度 83
4.1.8.3 资源管理要点 83
4.1.9 财务管理 83
4.1.9.1 财务管理要求 83
4.1.9.2 财务管理制度 84
4.1.9.3 财务管理要点 84
4.1.10 项目风险管理 84
4.1.10.1 风险管理内容 85
4.1.10.2 风险管理流程 86
4.1.10.3 风险管理要点 86
4.1.11 职业健康管理 87
4.1.11.1 职业健康管理要求 87
4.1.11.2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87
4.1.11.3 职业健康管理要点 88
4.1.12 环境管理 89
4.1.12.1 环境管理要求 89
4.1.12.2 环境管理流程 89
4.1.12.3 环境管理要点 89
4.1.13 基于BIM+的信息化管理 90
4.1.13.1 BIM+信息化管理内容 90
4.1.13.2 BIM+信息化管理流程 91
4.1.13.3 BIM+信息化管理要点 91
4.1.14 档案管理 93
4.1.14.1 档案管理要求 93
4.1.14.2 档案管理内容档案管理制度 93
4.1.14.3 档案管理要点 93
4.1.15 收尾管理 94
4.1.15.1 收尾管理内容 94
4.1.15.2 收尾管理流程 94
4.1.15.3 收尾管理要点 94
4.2 项目综合集成 95
4.2.1 项目综合集成管理工作识别 95
4.2.2 项目综合集成管理工作要点 96
4.2.2.1 设计与施工配合 96
4.2.2.2 设计与采购配合 97
4.2.2.3 施工与采购配合 97
4.2.3 主要管理工作衔接 98
4.2.3.1 设计与施工的工作衔接 98
4.2.3.2 采购与施工的工作衔接 98
4.2.3.3 设计与采购的工作衔接 98
4.3 项目采购管理 99
4.3.1 采购管理体系 99
4.3.2 采购方式 99
4.3.3 采购管理流程 100
4.3.3.1 采购管理工作基本程序 100
4.3.3.2 物资、分包采购流程 100
4.4 项目试运行 100
4.4.1 试运行范围及内容 100
4.4.2 试运行目标 101
4.4.3 试运行准备工作 101
4.4.3.1 电气工程调试准备 101
4.4.3.2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准备 103
4.4.3.3 给排水与采暖工程系统调试准备 104
4.4.3.4 消防工程系统调试 105
4.4.3.5 智能化系统调试 105
4.4.4 试运行要点 105
4.4.4.1 电气系统联动试运行要点 105
4.4.4.2 暖通系统联动试运行要点 105
4.4.4.3 给排水设备试运行要点 106
4.4.4.4 消防系统联动试运行要点 106
4.4.4.5 智能化系统试运行要点 106
第二篇 项目设计方案 107
第5章 初步设计的优化 112
5.1 主要设计思路优化 112
5.1.1 人本校园 112
5.1.1.1 以学生为中心的规划空间格局 112
5.1.1.2 以学生为中心的功能提升构成 113
5.1.1.3 以学生为中心的建筑空间品质 114
5.1.2 绿色校园 116
5.1.2.1 绿色生态环境的提升 116
5.1.2.2 绿色节能技术的运用 118
5.1.2.3 绿色环保措施的实施 120
5.1.3 江南校园 120
5.1.3.1 诗画江南的建筑形态 120
5.1.3.2 清秀雅致的材料构造 123
5.1.3.3 江南人文的景观空间 124
5.1.4 运动校园 124
5.1.4.1 健康生态漫步绿道 125
5.1.4.2 环校河道水上运动 125
5.1.4.3 甲级赛事体育场馆 126
5.1.5 无车校园 127
5.1.5.1 全覆盖地下车行系统 127
5.1.5.2 多首层立体人行系统 127
5.1.5.3 多环道平面骑行系统 128
5.1.6 智慧校园 128
5.1.6.1 智慧校园——数据哪里来 129
5.1.6.2 智慧校园——数据怎么用 129
5.1.6.3 智慧校园——数据用到哪 130
5.1.6.4 智慧校园——数据可视化 132
5.2 设计创新 133
5.2.1 校园多样运动系统设计创新 133
5.2.1.1 创新点背景 133
5.2.1.2 多样高品质的校园运动系统创新 133
5.2.1.3 多功能切换的运动转换系统创新 133
5.2.1.4 前沿信息化的智慧运动系统创新 134
5.2.2 校园地面无车系统设计创新 134
5.2.2.1 创新点背景 134
5.2.2.2 集中互通式地下停车系统创新 134
5.2.2.3 通达多首层地面人行系统创新 135
5.2.3 校园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创新 135
5.2.3.1 创新点背景 135
5.2.3.2 活动外遮阳被动式节能设计创新 135
5.2.3.3 智能化通风被动式节能设计创新 135
5.2.4 超薄悬索钢屋面系统设计创新 135
5.2.4.1 创新点背景 135
5.2.4.2 悬挑钢梁与悬索结构组合的创新设计 136
5.2.4.3 转换桁架对悬索结构内力传递的创新设计 136
5.2.5 超尺度玻璃支撑系统设计创新 136
5.2.5.1 创新点背景 136
5.2.5.2 玻璃肋支承吊挂全玻璃幕墙系统的创新设计 136
5.2.6 未来体验式智慧校园设计创新 137
5.2.6.1 创新点背景 137
5.2.6.2 无人图书馆的智慧应用 137
5.3 先进技术应用 138
5.3.1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应用 138
5.3.1.1 高性能围护结构保温体系 138
5.3.1.2 门窗自动控制与通风耦合 138
5.3.1.3 自然采光优先设计 139
5.3.1.4 被动式降温技术 141
5.3.1.5 夜间通风降温技术 141
5.3.2 智慧校园先进技术应用 142
5.3.2.1 大数据AI分析 142
5.3.2.2 全景视频监控 142
5.3.2.3 车辆管理可视化 142
5.3.2.4 身份认证管理 143
5.3.2.5 模块化机房 143
5.3.2.6 物联网水质监测系统 143
5.3.3 机电先进技术应用 144
5.3.3.1 双冷源降膜蒸发式冷凝热泵系统 144
5.3.3.2 “三集一体”泳池热泵系统 144
5.3.3.3 智能低压配电系统 145
5.3.3.4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 145
5.3.4 景观先进技术应用 146
5.3.4.1 河道监测 146
5.3.4.2 交互式景观 146
5.3.5 风环境模拟技术应用 147
5.3.5.1 室外风环境模拟与总图布局和室外风场优化 147
5.3.5.2 室内通风模拟与自然通风优化设计 148
5.3.5.3 CFD模拟与空调系统气流组织优化 149
5.3.6 声学设计模拟技术应用 150
5.3.6.1 校园建筑声学 150
5.3.6.2 场地交通噪声 150
5.3.6.3 会堂(音乐厅)建筑声学深化设计 152
5.3.6.4 体育馆建筑声学深化设计 153
5.3.7 参数化设计应用 154
5.3.7.1 曲面优化找形 154
5.3.7.2 体育馆、大会堂视线参数化分析 154
5.3.7.3 曲面幕墙拟合分板 155
5.3.7.4 施工精确定位 155
5.4 节能环保 155
5.4.1 建筑专业节能环保设计 155
5.4.1.1 建筑专业节能设计措施 156
5.4.1.2 建筑专业环保设计措施 156
5.4.2 结构专业节能环保设计 156
5.4.2.1 结构专业节能设计措施 156
5.4.2.2 结构专业环保设计措施 156
5.4.3 给排水专业节能环保设计 156
5.4.3.1 给排水专业节能设计措施 156
5.4.3.2 给排水专业环保设计措施 156
5.4.4 暖通专业节能环保设计 157
5.4.4.1 暖通专业节能设计措施 157
5.4.4.2 暖通专业环保设计措施 157
5.4.5 电气专业节能环保设计 157
5.4.5.1 电气专业节能设计措施 157
5.4.5.2 电气专业环保设计措施 158
5.4.6 景观专业节能环保设计 158
5.4.6.1 景观专业节能设计措施 158
5.4.6.2 景观专业环保设计措施 158
5.4.7 智能化专业节能环保设计 159
5.4.7.1 建筑能耗管理系统 159
5.4.7.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159
5.4.7.3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159
5.5 设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59
5.5.1 建筑设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60
5.5.1.1 公共中心组团、体育馆自由形态金属屋面的造型效果实现 160
5.5.1.2 公共中心组团的建筑消防设计 160
5.5.1.3 会堂(音乐厅)、体育馆的主体设计与专项设计协调 161
5.5.2 幕墙设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61
5.5.2.1 公共中心组团幕墙系统重难点分析 161
5.5.2.2 体育馆组团幕墙系统重难点分析 162
5.5.3 结构设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62
5.5.3.1 超限高层抗震设计 162
5.5.3.2 大跨悬索屋盖设计 165
5.5.3.3 基础设计中土洞和溶洞的处理 165
5.5.4 智慧校园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66
5.5.4.1 智慧校园综合布线设计 166
5.5.4.2 校园信息化平台集成设计 166
5.5.5 机电设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66
5.5.5.1 机电专业协同设计 166
5.5.5.2 运维前置指导设计 167
5.5.5.3 会堂(音乐厅)消声隔振设计 167
5.5.5.4 会堂(音乐厅)雨淋系统设计 167
5.5.5.5 用电负荷计算及变压器容量选择 168
5.5.6 室内设计重难点分析和对策 168
5.5.6.1 室内空间多义性设计 168
5.5.6.2 室内空间生态性设计 169
5.5.7 景观河道设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69
5.5.7.1 校园建筑整体室外景观环境的高品质打造实现 169
5.5.7.2 植物设计的协调性 169
5.5.7.3 河道及驳岸的处理 169
5.5.8 道路设计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169
5.6 各专业具体初步设计优化建议 170
5.6.1 建筑专业设计优化建议 170
5.6.1.1 对招标文件的理解响应类设计优化建议 170
5.6.1.2 对初步设计的品质提升类设计优化建议 171
5.6.2 结构专业设计优化建议 176
5.6.2.1 结构布置方案优化建议 176
5.6.2.2 屋面钢结构布置优化建议 178
5.6.2.3 结构材料及构件截面优化建议 179
5.6.3 给排水专业设计优化建议 180
5.6.3.1 风洞消防系统设计优化建议 180
5.6.3.2 生活组团化粪池设计优化建议 181
5.6.3.3 总体雨水系统设计优化建议 181
5.6.4 暖通专业设计优化建议 181
5.6.4.1 通风系统优化建议 181
5.6.4.2 中心组团防排烟系统优化建议 182
5.6.4.3 学院组团屋顶设备消声优化建议 182
5.6.5 电气专业设计优化建议 182
5.6.5.1 地库照明系统优化建议 182
5.6.5.2 电能质量优化建议 183
5.6.5.3 高大空间的火灾探测与自动报警系统优化建议 183
5.6.6 智能化专业设计优化建议 184
5.6.6.1 通信网络构建优化建议 184
5.6.6.2 能源监测系统集成优化建议 184
5.6.7 景观专业设计优化建议 184
5.6.7.1 植物优化建议 184
5.6.7.2 园建优化建议 185
5.6.7.3 景观水电优化建议 185
5.6.7.4 河道优化建议 186
5.6.8 道路桥梁专业设计优化建议 186
5.6.8.1 特殊路基处理优化建议 186
5.6.8.2 桥梁桩基础深化建议 187
5.6.8.3 品质提升优化建议 187
5.6.9 室内设计深化和优化建议 187
5.6.9.1 音乐厅室内设计深化和优化建议 188
5.6.9.2 体育馆室内设计深化和优化建议 188
5.6.9.3 图书馆室内设计深化和优化建议 188
5.6.9.4 报告厅室内设计深化和优化建议 188
5.6.9.5 食堂室内设计深化和优化建议 189
5.6.9.6 宿舍室内设计深化和优化建议 189
5.6.10 幕墙设计深化和优化建议 189
5.6.10.1 中心组团铝板格栅处开启形式优化建议 189
5.6.10.2 中心组团铝板格栅处玻璃分格优化建议 189
第6章 工程经济的合理性分析、评价 190
6.1 投资估算与设计方案匹配分析 190
6.1.1 投资估算与设计范围匹配分析 190
6.1.1.1 投资估算与设计方案匹配分析 190
6.2 投资估算与现场建设条件分析 191
6.2.1 投资估算与地质情况分析 191
6.2.2 投资估算与清障清淤分析 192
6.2.3 投资估算与临时设施分析 192
6.2.4 投资估算与地下障碍物和管线分析 192
6.3 投资估算各项指标取值合理性及合规性分析 192
6.3.1 工程各项指标取值合理性分析 192
6.3.2 主材料设备推荐品牌与投资估算的匹配性分析 193
6.3.3 计价定额、材料价格(采用信息价部分)、人工调整文件、税金是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193
6.3.4 工程建设其他费的收费标准及文件合规性分析 193
第7章 设计管理机构的构成和设计力量的配备 194
7.1 设计管理总体目标 194
7.1.1 快速启动设计,确保主体施工图设计审查快速完成 194
7.1.2 统一平台设计,确保多专业设计专项设计统筹协调 194
7.1.3 精细控制设计,确保大体量高品质的设计效果落地 194
7.1.4 造价联动设计,确保高品质建造标准建设成本可控 194
7.1.5 施工采购融合,确保严工期深度交叉资源整合集成 194
7.2 设计管理机构的构成 194
7.2.1 设计管理组织原则 194
7.2.2 构建设计管理架构 195
7.2.3 明确设计管理思路 195
7.2.3.1 明确设计进度管理思路 195
7.2.3.2 明确设计质量管理思路 196
7.2.3.3 明确工程造价管理思路 196
7.2.3.4 明确设计协调管理思路 196
7.3 设计力量的组织配备 196
7.3.1 设计力量组织配备的管理人员 196
7.3.2 设计力量组织配备的具体职责 197
7.3.2.1 设计负责人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197
7.3.2.2 对外协调负责人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197
7.3.2.3 各专业设计负责人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197
7.3.2.4 各专业设计人员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 198
第8章 设计组织方案及各阶段计划进度安排 198
8.1 设计组织方案 198
8.1.1 设计组织工作的整体范围 198
8.1.2 设计组织工作的保障措施 198
8.1.2.1 内外高端资源整合,保证项目目标达成 199
8.1.2.2 系统协同整体设计,保证设计品质实现 199
8.1.2.3 施工采购前置融合,保证系统有机联动 199
8.1.2.4 流程制度全程保障,保证管理集成落实 199
8.1.3 设计组织工作的具体方案 199
8.1.3.1 报批报建阶段设计组织工作的具体方案 199
8.1.3.2 项目启动阶段设计组织工作的具体方案 200
8.1.3.3 项目设计阶段设计组织工作的具体方案 201
8.1.3.4 项目施工阶段设计组织工作的具体方案 202
8.1.3.5 竣工验收阶段设计组织工作的具体方案 203
8.1.3.6 项目运维阶段设计组织工作的具体方案 203
8.2 设计各阶段计划进度安排 203
8.2.1 设计进度总体目标 203
8.2.2 设计进度重要节点 203
8.2.3 设计进度管控流程 204
8.2.4 设计进度管控措施 204
8.2.5 设计进度管控关键内容 205
8.2.5.1 初步设计单位设计协调管理 205
8.2.5.2 实验中心、装备制备中心、加工平台等的工艺专项设计进度协调管理 206
8.2.5.3 钢结构深化设计进度协调管理 206
8.2.5.4 幕墙专项设计进度协调管理 207
8.2.5.5 室内装饰专项设计进度协调管理 208
8.2.5.6 智慧校园专项设计进度协调管理 209
8.2.5.7 其他专项设计进度协调管理 210
第9章 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措施 210
9.1 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目标 210
9.1.1 项目定位分析 210
9.1.2 设计创优目标 210
9.1.3 设计质量目标 210
9.2 主体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措施 210
9.2.1 高配设计团队,基础支撑 210
9.2.2 标准流程管理,高效保障 211
9.2.2.1 施工图设计管理总体流程 211
9.2.2.2 施工图设计质量深度标准 211
9.2.2.3 施工图设计过程协调管理 211
9.2.2.4 施工图设计内部评审流程 212
9.2.2.5 施工图设计外部审查流程 212
9.2.3 外部专家资源,高端支持 213
9.2.4 BIM正向设计,精细辅助 213
9.2.5 施工采购前置,深度融合 213
9.2.6 重点难点控制,靶向处理 214
9.2.6.1 公共中心组团整体消防设计 214
9.2.6.2 公共中心组团结构超限设计 214
9.3 专项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措施 214
9.3.1 专项设计总体部署 214
9.3.2 专项设计资源筛选 215
9.3.3 专项设计协调制度 215
9.3.4 专项设计评审制度 215
9.4 深化设计质量控制措施 216
9.4.1 深化设计总体部署 216
9.4.2 深化设计人员配置 217
9.4.3 深化设计协调制度 217
9.4.4 深化设计评审制度 217
第10章 新型技术应用服务措施 218
10.1 BIM技术应用服务措施 218
10.1.1 BIM技术服务思路 218
10.1.2 BIM技术服务依据及标准 218
10.1.3 BIM技术服务实施团队 218
10.1.4 BIM技术实施流程 218
10.1.5 BIM助力设计落地 218
10.1.5.1 设计模型精度实施措施 218
10.1.5.2 正向设计实施措施 220
10.1.5.3 重难点结构复核分析措施 221
10.1.5.4 BIM辅助概算措施 222
10.1.6 BIM确保快速施工 222
10.1.6.1 BIM支撑智慧运营 222
10.2 绿色建筑应用服务措施 222
10.2.1 绿色建筑服务目标概述 222
10.2.2 设计阶段绿色建筑应用服务措施 223
10.2.3 施工阶段绿色建筑应用服务措施 223
10.2.4 提审阶段绿色建筑应用服务措施 223
10.2.5 运行维护阶段绿色建筑应用服务措施 223
10.3 海绵城市应用服务措施 224
10.3.1 海绵城市服务目标概述 224
10.3.2 设计阶段海绵城市应用服务措施 224
10.3.3 提审阶段海绵城市应用服务措施 224
10.3.4 施工阶段海绵城市应用服务措施 225
10.3.5 运行维护阶段海绵城市应用服务措施 225
第三篇 采购方案 226
第11章 物资采购、分包工作的总体安排与资源配置 226
11.1 物资采购及分包工作识别 226
11.1.1 招标范围 226
11.1.2 物资采购工作识别及分类 226
11.1.3 分包工作识别及分类 227
11.2 工程采购特点、重难点分析 227
11.3 物资采购、分包工作总体安排 227
11.3.1 物资采购、分包工作组织安排 227
11.3.1.1 物资采购、分包工作管理组织架构 227
11.3.1.2 物资采购、分包工作主要管理岗位职责 228
11.3.2 采购模式选择 228
11.3.2.1 物资采购模式 228
11.3.2.2 分包采购模式 229
11.3.3 采购流程及主要工作内容 229
11.3.3.1 物资采购流程及主要工作内容 229
11.3.3.2 分包采购流程及主要工作内容 231
11.3.4 物资采购安排计划 231
11.3.5 分包工作安排计划 233
11.3.6 物资采购控制要点 234
11.3.6.1 物资采购计划控制要点 234
11.3.6.2 编制采购文件控制要点 234
11.3.6.3 物资采买控制要点 234
11.3.6.4 物资采购催交控制要点 234
11.3.6.5 物资检验控制要点 235
11.3.6.6 物资运输控制要点 235
11.3.6.7 材料控制要点 235
11.3.6.8 物资存储控制要点 235
11.3.6.9 关键物资采购控制要点 237
11.3.7 采购与设计工作衔接 237
11.3.7.1 采购与设计衔接配合方式 238
11.3.7.2 采购与设计衔接保证措施 238
11.3.8 采购与施工工作衔接 238
11.3.8.1 采购与施工衔接配合方式 238
11.3.8.2 采购与施工衔接保证措施 239
11.4 物资采购、分包工作资源配置 240
11.4.1 设计咨询资源配置 240
11.4.2 物资材料资源配置 240
11.4.3 专业分包资源配置 242
第12章 物资采购进度、质量控制措施 242
12.1 物资采购进度控制措施 242
12.1.1 物资采购进度控制目标 242
12.1.2 物资采购进度管控组织架构 242
12.1.3 物资采购进度控制要点 242
12.1.4 物资采购进度控制流程 243
12.1.5 关键物资采购进度控制 243
12.1.5.1 物资分类采购管理制度 243
12.1.5.2 物资采购过程分类催办制度 243
12.2 物资采购质量控制措施 243
12.2.1 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目标 243
12.2.2 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组织架构 243
12.2.3 物资采购质量控制流程 244
12.2.4 物资采购质量控制要点 244
12.2.4.1 物资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 244
12.2.4.2 物资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245
12.2.4.3 物资运输质量控制措施 245
12.2.4.4 物资进场质量控制措施 245
12.2.4.5 物资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246
12.2.4.6 物资入库质量控制措施 246
12.2.4.7 物资存放及发放质量控制措施 247
12.3 新技术在物资设备采购中的应用 247
12.3.1 BIM在物资设备采购中的应用 247
第13章 分包商进度、质量和安全文明的管理措施及违约处理 248
13.1 对分包商进度的管理措施 248
13.1.1 分包商进度管理的相关制度 248
13.1.2 新技术在分包商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248
13.1.2.1 BIM+4D进度模拟 248
13.2 对分包商质量的管理措施 248
13.2.1 分包商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 248
13.2.2 新技术在分包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49
13.3 对分包商安全文明的管理措施 250
13.3.1 分包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相关制度 250
13.3.2 新技术在分包商安全文明管理中的应用 251
13.3.2.1 劳务实名制管理 251
13.3.2.2 Wifi+在线安全教育 251
13.3.2.3 互联网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251
13.3.2.4 环境监测及降尘除霾联动控制系统 252
13.4 对分包商的违约处理 252
13.4.1 分包违约处理的原则 252
13.4.2 分包违约的分级管理 252
13.4.3 分包违约处理的方式 253
13.4.4 违约处理规定 253
第四篇 施工总承包方案 254
第14章 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合理化建议 254
14.1 建筑防渗漏水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254
14.1.1 重难点分析 254
14.1.2 建筑渗漏水的预防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55
14.1.3 建筑渗漏水的处理措施 257
14.2 外立面成品质量与感官保护措施 258
14.2.1 重难点分析 258
14.2.2 成品质量与感官保护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58
14.2.2.1 深化设计 258
14.2.2.2 样板引路 258
14.2.2.3 原材料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59
14.2.2.4 成品保护 261
14.3 中心组团大屋顶施工工艺及成品保护等措施 262
14.3.1 重难点分析 262
14.3.2 大屋顶施工工艺的合理化建议 263
14.3.2.1 总体施工安排 263
14.3.2.2 屋顶延伸段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265
14.3.2.3 中央悬挂大屋面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266
14.3.3 成品保护措施 267
14.4 室外工程不均匀沉降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268
14.4.1 重难点分析 268
14.4.2 不均匀沉降的预防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68
14.4.3 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措施 270
14.5 河道施工的工序性、时间性、保障形式的技术与组织措施 271
14.5.1 重难点分析 271
14.5.2 河道施工的技术与组织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71
14.5.2.1 施工分段和总体顺序 271
14.5.2.2 施工的工序性、时间性 271
14.5.2.3 技术与组织措施 272
14.5.2.4 其它保障措施 274
14.6 各分部分项工程交叉施工的方案与措施 274
14.6.1 重难点分析 274
14.6.2 交叉施工方案与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74
14.6.2.1 交叉施工的组织管理措施 274
14.6.2.2 交叉施工中的协调管理内容 275
14.6.2.3 交叉施工中的成品保护 275
14.6.2.4 交叉施工中的安全防护 275
14.7 成品保护的方案与措施 276
14.7.1 重难点分析 276
14.7.2 成品保护方案与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76
14.7.2.1 成品保护组织机构 276
14.7.2.2 成品保护制度 276
14.7.2.3 成品保护方法 276
14.7.2.4 各分部分项工程成品保护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277
14.8 总体交通组织措施 281
14.8.1 重难点分析 281
14.8.2 交通组织规划和合理化建议 281
14.8.2.1 场内施工道路和出入口位置规划 281
14.8.2.2 地下连通道施工安排 281
14.8.2.3 场内正式道路分批分段施工 282
14.8.3 交通组织管理措施 283
14.8.3.1 交通组织管理体系 283
14.8.3.2 场外交通组织保障措施 284
14.8.3.3 场内交通组织保障措施 284
14.8.3.4 车辆管理系统应用 284
14.9 大范围超高、超深溶洞处理 285
14.10 公共中心组团深、大基坑施工 286
14.11 桥梁工程与河道交叉施工 286
14.12 超高、超大跨度、超大截面结构支模架施工 287
14.13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抗裂防渗 287
14.14 智慧校园先进理念应用 287
14.15 鱼腹式桁架、四角锥网架、钢框架等复杂钢结构体系施工 288
14.16 风洞实验室大型设备安装 289
14.17 大面积、多系统金属屋面施工 289
14.18 高品质、高标准装饰工程施工 290
14.19 高精度体育工艺施工及专项验收 291
14.20 机电工程施工 291
14.21 会堂舞台机械、灯光、音响、声学等专业系统设计、施工 293
14.22 工程总承包(EPC)管理 293
14.23 采购管理难度大 293
14.24 深化设计时间紧、任务重 294
14.25 单体多、工期紧、业态多、多专业施工协调管理 294
14.26 质量与创优管理 295
14.27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295
14.28 疫情防控管理 295
第15章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和管理 296
15.1 工期目标 296
15.2 工程总体施工部署 296
15.2.1 对本工程特点的分析 296
15.2.2 施工总体思路 299
15.2.3 施工区段划分 300
15.2.3.1 施工区总体划分原则 300
15.2.3.2 基础、结构、装饰装修阶段施工区划分 300
15.2.3.3 室外阶段施工区划分 301
15.2.4 各阶段施工组织思路 301
15.2.4.1 施工准备、场地平整阶段 301
15.2.4.2 河流桥梁施工思路 301
15.2.4.3 桩基围护阶段施工思路 302
15.2.4.4 土方开挖阶段施工思路 303
15.2.4.5 主体结构阶段施工思路 303
15.2.4.6 装饰装修及安装阶段施工思路 308
15.2.4.7 室外工程阶段施工思路 309
15.2.5 各分区分阶段施工组织 310
15.2.6 施工流程 313
15.3 工程进度管理重难点分析及对策 314
15.4 工程进度管理体系 315
15.4.1 进度管控组织架构 315
15.4.2 工程进度分级计划管控 316
15.4.3 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 316
15.4.4 项目工作界面进度控制 316
15.4.5 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 317
15.4.6 进度管理措施 317
15.5 关键节点工期安排 318
15.6 施工总进度计划(含设计进度计划) 320
15.7 进度计划保障措施 320
15.7.1 关键节点工期专项保证措施 320
15.7.2 组织保障措施 321
15.7.3 管理保障措施 322
15.7.4 技术保障措施 323
15.7.4.1 新技术应用计划 323
15.7.4.2 图纸深化设计 325
15.7.4.3 样品报验计划 326
15.7.4.4 方案编制计划 326
15.7.4.5 样板引路计划 327
15.7.4.6 工程技术复核计划 327
15.7.4.7 检验试验计划 328
15.7.5 资金保障措施 328
15.7.6 资源保障措施 328
15.7.6.1 劳动力保障措施 328
15.7.6.2 施工机械设备、器具投入保障措施 329
15.7.6.3 材料保障措施 329
15.7.7 确保工期的夜间、农忙施工安排及保障措施 329
15.7.8 针对节假日、政府重大活动期间的施工安排及保障措施 330
15.7.9 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 331
15.7.10 外部环境协调保障措施 331
15.8 劳动力安排计划 332
15.9 机械设备投入情况及进场计划 332
15.9.1 机械设备投入情况 332
15.9.2 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332
15.10 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 33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