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CG63 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35mm、40mm预制底板)参考图集.pdf
附件大小:8.51M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标准图集
上传会员:匿名用户
上传时间:2025-05-15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统一编号GJCT-340
编制说明PH预制板模板配筋图 10PH预制板肋布置示意.11PH预制板选用表 12PH预制板材料表 17PH预制板平面布置图 18叠合板连接构造示意图(剪力墙) 19 叠合板连接构造示意图(混凝土梁) 20叠合板连接构造示意图(整间板) 22叠合板连接构造示意图(钢梁)24连接构造示意(拼缝、补空、开洞构造) 26叠合板钢筋排布及吊环布置示意. 27附录AC型钢截面类型及示意 28附录B钢管腹杆桁架、混凝土肋力学性能试件及测试方法29
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7《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20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GB/T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标准》(2024年版)GB/T50011-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2014《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14《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
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技术介绍
2.1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由预应力底板、混凝土肋和钢管腹杆桁架组成,在工厂制作完成的部件,简称PH预制板.PH预制板示意如图1所示.
2.2钢管腹杆桁架:由钢管腹杆、钢筋上弦和钢筋下弦组成的桁架,或利用预应力底板,不再另设钢筋下弦的构架,统称为钢管
腹杆桁架.钢管腹杆桁架示意如图2所示.
图1 PH预制板示意
(a)带下弦筋钢管腹杆桁架
图2钢管腹杆桁架示意
2.3钢管腹杆桁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包括PH预制板和叠合层,PH预制板在现场安装就位后,铺设板面钢筋并现场浇筑混凝土所形
编制说明 图集号 25CG63审核彭礼胡礼校对林立林立设计张琐琐张谈谈 页 1
成的叠合楼板,简称PH叠合板.PH叠合板示意如图3所示.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适用于环境类别为一类和二a类的建筑楼面板和屋面板.
3.2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及以下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3.3使用本图集中的PH叠合板时,如遇下列情况,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进行复核或另行设计.
图3PH叠合板示意
1-钢管腹杆桁架;2-预应力底板;3-混凝土肋;4-现浇叠合层2.4本图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真实性无任何立场.专利持有人向本图集的发布机构承诺,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无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专利授权许可进行谈判.
表2预应力筋主要性能参数
预应力 公称 公称截极限强度抗拉强度引 弹性 理论筋类型类别 符 直径 面面积 标准值 设计值 模量重量代号 号 (mm) (mm²) (N/mm²) (N/mm²) (N/m²)(kg/m)消除应a 力螺旋 5 19.63 1570 1110 .154b 肋钢丝 7 38.48 1570 1110 .302
3.3.1板底表面温度高于100℃或有生产热源且表面温度经常高于60℃的楼面板、屋面板.
3.3.2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作用的楼面板、屋面板.
3.4PH叠合板基于耐火极限要求的耐火保护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3钢管钢材主要性能参数
表1PH叠合板耐火保护层最小厚度
钢管钢材 壁厚屈服强度标抗拉、抗压、抗弯强弹性模量牌号 (mm)准值(N/mm²)度 度设计值(N/mm²) (N/mm²)Q195 >0.8 195 176*Q235 >0.8 235 215 2.06×105Q355 >0.8 355 305
约束 1.0h 1.5h条件 板厚(mm)耐火保护层(mm)板厚(mm)耐火保护层(mm)简支 - 22 - 30连续 110 15 120 20
注:表中 “*”项根据相应屈服强度标准值的0.9倍计算确定.
注:计算耐火保护层时,应包括抹灰粉刷层在内.
4材料
4.1预应力底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不宜高于C50,叠合层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底板宜采用细石混凝土,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粗骨料粒径宜采用5mm~15mm的碎石,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T50010的规定.
4.2预应力底板选用的预应力筋应为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预应力筋主要性能参数见表2,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中的有关规定.
4.3钢管腹杆桁架的钢管可采用无缝钢管或焊接圆钢管,钢材牌号宜为Q195、Q235或Q355,钢管钢材主要性能参数见表3,其他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和《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且质量等级不应低于B级.
4.4钢管腹杆桁架的上、下弦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钢筋;PH预制底板内横向钢筋可采用预应力钢丝(筋)或HRB400钢筋,直径不应小于5mm.钢筋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T50010的规定.
4.5腹杆钢管与上、下弦钢筋连接用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的有关规定.
4.6混凝土肋可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或超高性能混凝土,骨料宜选用最大粒径不超过1.25mm的单粒级石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不应低于80N/mm²,当采用C型钢包覆时,C型钢屈服强度标准值不宜低于195N/mm.
4.7PH预制板采用牛腿搁置时,坐浆找平层宜采用干硬性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5.
5规格及编号
5.1PH叠合板规格:
5.1.1PH预制板的标志跨度L为轴线长度,制作长度L可取为轴线长度L减去板两端距轴线的长度a、aR,也可取为支承构件净间距L加板两端进入支座的长度b、b;制作宽度B为标志宽度B,如图4所示.
5.1.2PH叠合板规格如表4所示.
表4PH叠合板规格
预应力底板厚度(mm) 35 40PH叠合板厚度(mm) 110~160 130~200
注:预应力底板可采用设计指定的其他厚度.当底板中横向钢筋为受力钢筋时,底板厚度不宜小于50mm.
5.2PH预制板标志宽度B为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2700mm、3000mm、3300mm;其中35mm厚预应力底板的板宽不超过2100mm,40mm厚预应力底板的板宽不超过2400mm,50mm厚整间板板宽不超过3300mm.本图集按照1200mm宽的标志宽度制表,当构件制作其他宽度时,应进行换算.
5.3PH预制板标志跨度L为2100mm、2400mm、2700mm、3000mm、3300mm、3600mm、3900mm、4200mm、4500mm、4800mm、5100mm、5400mm、5700mm、6000mm、6300mm、6600mm、6900mm.
5.4PH预制板编号:
5.5底板预应力钢筋应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5.5.1满足普通钢筋、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性能要求.
图4PH叠合板尺寸示意
编制说明 图集号 25CG63审核彭礼礼校对林立林立设计张琐琐张谈谈 3
5.5.2满足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及防火性能要求.
5.5.3预应力筋保护层不应小于20mm.
5.6混凝土肋的基本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5.6.1肋宽度宜为100mm,厚度宜为20~50mm.肋应采用c型钢包覆.当肋厚度大于40mm且有可靠措施时,也可采用不包覆构造.
5.6.2C型钢壁厚宜取0.3mm,且不应小于0.25mm;C型钢应采取镀锌或浸涂防腐剂等防腐、防锈措施.当采用镀锌防腐防锈时,应采用热浸镀工艺,双面镀层面质量应不低于80g/m.
5.6.3C型钢截面类型为I型和II型.截面类型及示意见附录A.
6编制原则
6.1PH叠合板使用阶段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
6.2图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T50010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采用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对持久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变形、裂缝控制验算;对制作、运输和堆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预制构件,应进行承载力验算,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有关规定.
6.3PH叠合板的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6.3.1PH预制板放张、脱模起吊、堆放、吊运、运输等工况,预应力底板的板底不应出现受力裂缝.
6.3.2后浇混凝土时,PH预制板的承载力应满足施工要求,挠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的有关规定,本图集取为L/400(L为板的计算跨度),且不大于20mm;板底不应出现受力裂缝.
6.3.3使用阶段的PH叠合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极限状态验算. 标准》GB/T50010的有关规定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
6.4施工阶段中部不设支撑的叠合板,内力应分别按下列两个阶段计算:
6.4.1第一阶段:叠合层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设计值的阶段.荷载由PH预制板承担,荷载包括PH预制板自重、叠合层混凝土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
6.4.2第二阶段:叠合层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值之后的阶段.PH叠合板按整体结构计算;荷载考虑下列两种情况并取较大值:
施工阶段:PH预制板自重,叠合层混凝土自重,面层及吊顶等自重以及本阶段的施工活荷载.
使用阶段:PH预制板自重,叠合层混凝土自重,面层及吊顶等自重以及使用阶段的可变荷载.
6.5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应将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构件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1.5;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1.2.
6.6预制构件进行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1.5倍.动力系数不宜小于1.2,脱模吸附力应根据构件和模具的实际状况取用,当无实测依据时取值不宜小于1.5kN/m².
6.7在PH叠合板施工验算中,作用在叠合板上的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可按实际情况计算,且取值不宜小于1.5kN/m².本图集施工活荷载按1.5kN/m²取值.
6.8PH预制板进行脱模、吊运等短暂设计工况下的验算时,可采用弹性方法计算构件的内力和变形,按吊点所在位置划分为若干板带,板带平均承担总荷载.平行桁架方向可将宽度不大于3000mm的PH预制板作为一个板带;垂直桥架方向板带宽度可取预应力底板板厚的15倍,且不应超出构件边缘和板边到相邻吊点中心线,当有可靠依据时,也可按照经验确定.
6.9施工验算时,可认为截面变形符合平截面假定,其计算截面可
编制说明 图集号25CG63审核彭礼胡礼校对林立林立设计张琐琐张谈该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