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804-2020 淤地坝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附件大小:13.14MB
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工程规范
分享会员:
分享时间: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SL ICS93.160

P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 804——2020替代SL289—2003、SL 302——2004

淤地坝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eck dams for farmland forming

2021-02-28实施2020-11-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SL/T 804-2020,SL/T 804-2020 淤地坝技术规范,淤地坝技术规范,SL/T 804-2020 淤地坝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根据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安排,按照SL1—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对SL289—2003《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和SL302—2004《水坠坝技术规范》合并修订。

本标准共10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勘测、坝系工程布设、水文计算、工程设计、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工程质量管理及验收、工程运行管理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增加了勘测、附属设施设计、监测设计、除险加固、防汛管理等章节,增加了淤地坝溃坝洪水分析、反滤层设计、渗流计算、稳定分析、溢洪道消力池计算等附录,以及泄洪洞设计、病险淤地坝认定与处理、病险淤地坝泄洪建筑物设计、中小型淤地坝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有关内容。

---完善了坝系工程布设、设计洪水过程线推算、调洪演算、工程设计和施工、质量管理及验收、工程运行管理等有关要求。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L 289—2003、 ---SD175—86 、---SL 302—2004、 ---SD122—81

1.0.1 为规范淤地坝建设和病险坝除险加固的勘测设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的建设与管理。

1.0.3 本标准主要引用下列标准∶

GB/T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1224 乡村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SL 223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274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SL336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

SL551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1.0.4 淤地坝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0.1 淤地坝 check dam for farmland forming

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干、支、毛沟内为控制侵蚀、滞洪拦泥、淤地造田、减少入黄泥沙而修建的水土保持沟道治理工程,其主要建筑物包括坝体、放水建筑物和泄洪建筑物,以及与之相关的配套工程。按坝体施工方法可分为碾压坝和水坠坝两大类,按库容可分为大型淤地坝(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中型淤地坝和小型淤地坝。

2.0.2 水坠坝 sluicing-siltation earth dam

利用水力和重力将高位土场土料冲拌成一定浓度的泥浆,引流到坝面,经脱水固结形成的土坝,又称水力冲填坝。

2.0.3 小流域坝系 small watershed dam system

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科学布局、合理布设大、中、小型淤地坝,为提高沟道整体防御能力、实现流域水沙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而构建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沟道工程体系。

2.0.4 总库容 total storage capacity

校核洪水位以下的库容,由拦泥库容和滞洪库容组成。

2.0.5 拦泥库容 intercepting sediment capacity

淤地坝设计淤积高程以下的库容。

2.0.6 滞洪库容 flood detention capacity

校核洪水位与设计淤积高程之间的库容。

2.0.7 均质黄土 homogeneous loess

在同一地层内,生成年代相同,理化性质、颗粒组成和结构等相近或相同的黄土。

2.0.8 非均质黄土 non-homogeneous loess

在同一地层内,生成年代、理化性质、颗粒组成或结构等具有一定差异的黄土。

3.1.1 基础图件资料应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图,1∶10000小流域地形图及工程影响区域交通、居民点、工矿、学校分布情况等。

3.1.2 水文泥沙资料应包括∶所属水系、地表径流特征值、输沙量特征值、地下水位特征值,以及沟道地下水逸出地段、泉眼位置及分布状况,沟道常流水水质化学常规指标测验等。

3.1.3 气象资料应包括∶降雨特征值,年均蒸发量,年均气温、≥10℃的年活动积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年均日照时数,无霜期,最大冻土深度,年均风速、瞬时最大风速、主导风风向、大风日数等。

3.1.4 地形、土壤、植被资料应包括∶工程所在流域地面坡度及组成物质,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主要植被类型、林草覆盖率和主要树(草)种等。

3.1.5 工程地质资料应包括∶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资料。

3.1.6 社会经济情况应包括∶工程所在区域行政区划、人口、劳力、产业结构、土地利用、农民人均纯收入、工矿及交通设施、水电供应条件等。

3.1.7 水土流失状况应包括∶水土流失类型、面积、强度、分布、土壤侵蚀模数,以及对当地及下游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等。

3.1.8 水土保持现状应包括∶1∶10000小流域治理现状调绘图,小流域林草保存面积、基本农田面积、退耕还林还草面积等,现有淤地坝、水库、塘坝、谷坊的数量、分布以及工程控制流域面积、库容、淤积和运行情况等。

3.2.1 淤地坝工程测量平面坐标采用CGCS2000坐标系,高程可采用小流域相对高程。

3.2.2 淤地坝库区地形图比例尺不应小于1∶2000,初步设计阶段应选择大比例尺地形图。淤地坝库区地形图测量范围宜高出坝顶高程2m以上。

3.2.3 应实测1∶500~1∶1000坝址地形图,工作底图可采用1∶5000~1∶10000地形图。

3.2.4 应实测1∶100~1∶500坝址纵、横断面图。

3.2.5 应开展坝址上下游重要地物的调查或测量,并标注位置和高程。

3.3.1 库容大于等于50万m³的淤地坝应开展地质勘察工作,库容小于50万m³的淤地坝宜根据需要开展地质勘察工作。

3.3.2 库区勘察应对建筑物与居民点有影响的滑坡、崩塌等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选用1∶2000~1∶5000;坝址区应对枢纽建筑物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选用1∶500~1∶1000;料场区应对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选用1∶1000~1∶2000。

3.3.3 勘察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坝址区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为1∶500~1∶1000,测绘范围应包括淤地坝、溢洪道及下游冲刷区。

2 非均质黄土分布区宜采用电法、地震波法探测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情况。

3 勘探方法应以轻型勘探为主,除均质黄土外,其余覆盖层坝基可辅以重型勘探工作。

4 沿建(构)筑物轴线应布置主勘探剖面线,地质条件复杂时可布置辅助勘探剖面线。主勘探剖面上坑、孔间距,丘陵区不宜大于50m,阶地区不宜大于100m,可根据地质条件变化加密或放宽孔距,且勘探点不少于3个。

5 覆盖层坝基钻孔深度,当基岩埋深小于1倍坝高时,钻孔深度应进入基岩不小于5m;当基岩埋深大于等于1倍坝高时,钻孔深度应穿过对工程有不利影响的特殊性土层。溢洪道钻孔深度应进入设计建基面以下5~10m。

3.3.4 地质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查明坝基基岩面起伏变化情况,沟谷谷底深槽的范围、深度及形态。

2 查明坝基地层岩性,覆盖层的层次、厚度和分布。土质坝基应重点查明粉细砂、湿陷性黄土、卵石层等不良土层的分布情况;岩质坝基应重点查明坝基软弱岩体、断层、破碎带或强风化带的分布特征。

3 查明土洞、地裂缝、滑坡体等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评价其对工程的影响。

4 查明坝址区主要构造发育特征,岸坡岩体的卸荷带、风化带的分布、深度。

5 查明坝址区陷穴的发育特征及分布。

6 查明坝基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埋深,土体与断层、破碎带或强风化带的透水性。

7 查明可能导致强烈渗透变形的集中渗漏带,提出处理的建议。

8 提出有关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渗透系数以及主要土体、断层、破碎带等的允许水力比降参数。对坝基不均匀沉陷、渗透变形、边坡稳定等问题做出评价。

4.1.1 坝系工程布设应与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相结合,兼顾生态移民、生态修复和保护。

4.1.2 坝系工程布设应重点对工程总体布局、工程规模、行洪安全、综合效益、运行管理等进行可行性研究。

4.1.3 对已达到设计淤积高程的淤地坝及坝系工程,应及时配套建设坝体泄洪设施及坝地排洪渠。

4.2.1 沟道现状分析应包括径流特征、沟壑密度、沟壑面积、沟道形状、沟道比降、沟道侵蚀状况及地质特征等内容。

4.2.2 沟道工程现状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 沟道工程数量、类型、规模、分布及运行管理的成效与问题等。

2 沟道工程滞洪、拦泥、淤地、生产及水资源利用的成效与问题等。

3 沟道建坝潜力与需求分析。

4.2.3 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应采用下列方法综合确定∶

1 根据当地水文手册查算。

2 坝、库工程淤积量调查分析。

3 土壤侵蚀模数分类分级标准及流域地面坡度、下垫面条件、降雨量等因素分析。

4 多年实测径流泥沙系列资料分析。

4.3.1 坝系工程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

1 因地制宜,统筹安排,优化布局,合理配置,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2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3 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大型淤地坝为控制节点,合理布设中、小型淤地坝,科学利用水沙资源,发挥坝系减蚀、滞洪、拦泥、淤地等综合效益。

4 妥善协调干支沟、上下游、左右岸生产生活和洪水关系,确保坝系安全运行。

4.3.2 坝系工程的布局和规模,应从滞洪、拦沙、淤地、生态、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方案比选综合确定。

4.3.3 坝系工程的建设顺序,应按照保证行洪安全、合理利用水沙资源、大型淤地坝和除险加固淤地坝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宜根据流域面积、洪水泥沙等选择下列方式∶

1 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坝系工程建设基础较差的流域,宜采用先支毛沟后干沟,先上游后下游的建设顺序。

2 流域面积较小、水土流失较轻、坡面治理较好,有一定的坝系工程建设基础的流域,宜采用先干沟后支毛沟,先下游后上游的建设顺序。

3 流域面积较大、水土流失较轻、坡面治理较好,宜采用以干沟分段,按支毛沟分片,段片分治的建设顺序。

4.3.4 大型淤地坝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坝控制面积应充分考虑干、支沟及上、下游淤地坝布设需要,并与流域水土流失强度相适应。

2 下游影响范围内无居民点、学校、工矿、交通等重要设施。下游影响范围可通过溃坝流量及洪水过程线估算确定,溃坝流量估算方法见附录A。

4.3.5 中、小型淤地坝宜布设在大型淤地坝控制范围内,按照快速淤地造田、延长大型淤地坝淤积年限,控制沟道下切的目标配置。中型淤地坝下游影响范围内无居民点、学校、工矿、交通等重要设施。

1总则……………………………………………………………1

2术语……………………………………………………………2

3勘测……………………………………………………………3

3.1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3

3.2地形测量……………………………………………………4

3.3地质勘察……………………………………………………4

4坝系工程布设…………………………………………………6

4.1一般规定……………………………………………………6

4.2沟道及工程现状分析…………………………………………6

4.3坝系工程布设………………………………………………6

5水文计算………………………………………………………8

5.1一般规定……………………………………………………8

5.2设计洪峰流量计算…………………………………………8

5.3设计洪水总量计算…………………………………………11

5.4设计洪水过程线推算………………………………………12

5.5输沙量计算…………………………………………………13

5.6调洪演算…………………………………………………14

6工程设计………………………………………………………16

6.1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16

6.2坝址选择及工程布置………………………………………17

6.3库容计算与坝体设计………………………………………18

6.4放水建筑物设计……………………………………………32

6.5泄洪建筑物设计……………………………………………39

6.6附属设施设计………………………………………………47

6.7淤地坝监测设计……………………………………………47

7除险加固………………………………………………………48

7.1病险淤地坝认定与处理……………………………………48

7.2坝体除险加固………………………………………………48

7.3放水建筑物除险加固………………………………………51

7.4溢洪道除险加固……………………………………………51

8工程施工………………………………………………………52

8.1一般规定…………………………………………………52

8.2施工组织设计………………………………………………52

8.3导流与度汛…………………………………………………53

8.4工程施工放样………………………………………………54

8.5地基处理…………………………………………………54

8.6碾压坝施工…………………………………………………55

8.7水坠坝施工…………………………………………………57

8.8放水建筑物施工……………………………………………59

8.9泄洪建筑物施工……………………………………………61

8.10安全文明施工……………………………………………62

9工程质量管理及验收…………………………………………63

9.1工程质量管理………………………………………………63

9.2工程验收…………………………………………………67

10工程运行管理………………………………………………69

10.1一般规定…………………………………………………69

10.2控制运用…………………………………………………69

10.3日常检查及运行监测………………………………………70

10.4维修养护…………………………………………………71

10.5防汛管理…………………………………………………71

附录A淤地坝溃坝洪水分析…………………………………73

A.1物理模拟数值分析法溃坝流量估算…………………73

A.2经验公式法溃坝流量估算……………………………78

A.3溃坝对下游影响分析…………………………………80

附录B反滤层设计……………………………………………82

附录C渗流计算………………………………………………84

附录D稳定分析………………………………………………87

附录E溢洪道消力池计算……………………………………93

标准用词说明……………………………………………………95

标准历次版本编写者信息………………………………………96

条文说明…………………………………………………………9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十年老网站,真实资源、每天更新、会员免费畅享!
高速直链,非网盘分享!浏览器直接下载、拒绝套路!
本站已在工信部及公安备案,真实可信!
手机扫码一键登录、无需填写资料及验证,支持QQ/微信/微博(建议QQ,支持手机快捷登录)
①升级会员方法:一键登录后->用户中心(右上角)->升级会员菜单
②注册登录、单独下载/升级会员、下载失败处理等任何问题,请加客服微信
不会操作?点此查看“会员注册登录方法”

投稿会员:古德
我的头像土木圣经9.9

报歉!评论已关闭.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