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K102 风机安装.pdf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汽车库(坡道式)建筑构造
图集号:05J927-1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5]14号
主编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统一编号:GJBT-785
实行日期:二〇〇五年三月一日

1.设计依据
本图集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建质[2004]46号文件所附《二00四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中有关项目要求进行编制。其主要依据是:
1.1《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1.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丁50-2001)
1.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1.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1.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1.9《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1.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相关概念
2.1汽车库
停放或储存汽车的建筑物.
2.2修车库
保养和修理汽车的建(构)筑物。
2.3散开式汽车库
每层车库外墙敝开面积超过该层四周墙体总面积的25%的汽车库。
2.4地下汽车库
室内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高度超过该层车库净高一半的汽车库。
2.5复式汽车库
室内有车道、有人员停留的,同时采用机械设备传送,在一个建筑层里叠2-3层存放车辆的汽车库.
2.6机械式立体汽车库
室内无车道且无人员停留的,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垂直或水平移动等形式停放汽车的汽车库.
2.7停车位
汽车库中为停放汽车而划分的停车空间或机械停车设备中停放汽车的部位,它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需的距离组成。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适用于一般标准的微型及小型车的汽车库、地下汽车库及复式汽车库。
3.2本图集可供建筑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单位及工程验收单位相关人员使用。
4.主要设计内容
4.1本图集给出地上多层汽车库和地下汽车库各一例,并配有其相关的平、剖面布置。
4.2车库内行车道设计、坡道设计和停车位布置。
4.3车库内的常用标志,与行车、停车相关的各部位构造做法,建筑节点大样及构配件详图。
4.4修理沟、洗车台的设计构造,
4.5汽车库平、剖面布置图中配有相关构配件的详图索引,行车道设计、坡道设计和停车位布置中均有平面布置详图及相关数据。
5.设计要点
5.1各类车库的平面布置仅为示例,目的在于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较直观的形象作参考及引出各类详图。平面中排水沟及集水坑的设置应与给排水专业人员协商后确认。
5.2停车位的指示与搜索
汽车库设计中宜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停车位的指示与搜索设计,并应配备相关的设备。本图集中未考虑智能化车位指示系统,当设计需要时,可参考5.2.1条内容。
5.2.1智能化车位指示系统
汽车库中设置智能化车位指示系统,可以显示停车位空置情况。
在入口处以智能卡的形式向客户提供所停车位的号码。同时,在行车道上方或两侧设置指示牌,用以指示停车区域或车位号码,从而引导客户到达智能卡所提供的指定停车位。指示牌宜用灯箱或涂有反光涂料的牌板制成。
5.2.2设置寻车道
如果汽车库内无智能化车位指示系统,则可以将距离出车口和进车口最近的行车道的车流方向由靠近出车口一侧指向靠近进车口一侧,该车道即为寻车道。它可以使汽车库内的车流方向在内部形成有序的循环,从而能使客户自己搜索空置停车位。寻车道的平面示意图可参见本图集第13页.
5.3汽车库中各部位的交通标志和标线应在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设置,并应由其确认.
5.4本图集中的行车道、停车位布置,均为示意图,车道宽度尺寸系依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5中相关数据标示,它是根据基本车外型外廓尺寸(车长X车宽为4800X1800)所建议的行车道宽度;因此,在单体设计中如有停放较大尺寸的小型车辆,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行车道做相应调整,
5.5鉴于防水材料品种多样,且使用时要求不同,因此,在本图集中对于各部位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掺加剂、防水卷材等未作具体规定。设计者应根据单体建筑的防水设防等级及材料的防水性能等因素灵活使用。
5.6地面工程做法中,未考虑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工程设计如遇湿陷性黄土地基时,设计人员必须按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做出相应处理。
5.7本图集中未涉及的建筑构造如室外坡道、无障碍坡道、散水、地下室防水、雨棚、窗口、天翻、楼梯、电话亭等节点均由设计者在单体设计中确定。
5.8本图集中所涉及到的与结构、给排水、通风、电气等其他专业相关之处,应由设计者在单体设计时向上述各专业的设计人员作出相关说明,以保证满足设计要求,
6.施工要求
6.1本图集中所有预埋木件均须作防腐处理后方可使用,所用铁件均须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方可使用,铁件装饰面漆另由设计人员在单体设计中确定.
6.2汽车库中所需设置的各类交通标志和标线的尺寸规格、各类交通标志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要求应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定;涂刷各类交通标志和标线所需的涂料须为有相关资质厂家的产品,并应满足相应指标。
6.3本图集中如有未尽事宜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规范、规程、规定执行。
7.本图集的详图索引方法
05J927-1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1-2
说明·3-4
多层车库首层平面索引图5
多层车库标准层平面索引图···6
多层车库首层平面排水索引图7
多层车库标准层平面排水索引图····8
多层车库剖面示意图····9
地下车库地下层平面索引图·10
地下车库地下层平面排水索引图····11
地下车库地面层平面索引图····12
地下车库剖面及寻车道示意···13
入口处布置示意图·14
小型车及环形车道各项指标(一)·······15
小型车及环形车道各项指标(二)……16
小型车停车位布置示意(一)17
小型车停车位布置示意(二)18
残疾人车位及轮椅通道····19
小型车辆布置示意图(一)···20
小型车辆布置示意图(二)··21
坡道布置示意图···22
地面导向箭头标志··23
线形诱导标示意图24
停车位标志25
标志用阿拉伯数字··26
车挡布置图·····27
车挡详图(一)·28
车挡详图(二)·29
车挡详图(三)30
车库出入口限高架详图31
自制车位锁详图32
无墙车库护栏(一)··33
无墙车库护栏(二)34
无墙车库护栏(三)35
道牙详图36
坡道防滑构造详图37
车行道设施38
护墙防撞构造39
橡胶车挡、减速挡、防撞板做法40
楼、地面及不上人屋面构造做法41
上人屋面构造及防水层做法·42
地下车库顶板面构造做法(一)43
地下车库顶板面构造做法(二)44
排水沟(排水口)、挡水沟平面布置图45
排水口(挡水沟)详图46
排水沟详图····47
排水沟篦子及地漏详图···48
集水坑详图····49
地下车库采光井详图50
通风口、指示灯详图··51
防火(烟)阀及挡烟垂壁示意52
汽车修理沟一53
汽车修理沟二、三(1)54
汽车修理沟二、三(2)55
铁爬梯···56
贯通式、尽端式洗车(检修)台(一)·57
贯通式、尽端式洗车(检修)台(二)·58
汽车库室内散热式暖气沟·····59
保温隔热材料技术性能表、保温层厚度选用表60
附录:机械停车(半自动化)设备
机械停车(半自动化)设备(一)···61
机械停车(半自动化)设备(二)·62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05J909:工程做法 / 07G120:工程做法(自重计算)图集2008合订本,PDF格式。

05J909:工程做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民用与一般工业建筑。
主要内容:图集分为室外工程、外墙饰面工程、室内装修工程、屋面工程、建筑涂料五部分的工程做法及材料附表、附录。
特点:图集内容符合当前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按全国各气候分区、地质分布的特点,基本将民用建筑 与一般工业建筑的常用做法编入图集,补充一些技术上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体系的做法(如非粘土砖系列:烧结页岩实心砖、烧结页岩粉煤灰实心砖等;建筑 涂料系统化;楼地面保温;)。考虑到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图集前面提供了方便设计快速选用的索引表;同时各章节中的选用表又将不同做法进行详细的索引,为使 用者对各种做法深入了解提供便利。
07G120:工程做法(自重计算)
本图集适用于全国各地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图集采用与建筑专业《工程做法》05J909编号一致对应的方式,将建筑专业《工程做法》中的外墙饰面做法、楼面面层做法、内墙饰面做法、顶棚和吊顶做法及屋面做法的厚度和自重通过计算编制成做法自重表。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图中所标注的工程做法编号,直接从做法自重表中查找到做法厚度和自重,减少设计人员按工程做法计算自重的工作量。在附录中还提供了墙体自重表和材料自重表。本图集为工程设计人员计算荷载提供方便。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防雨百叶窗图集05J624-1,PDF格式,实行日期:2005年12月1日,统一编号:GJBT-880主编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05]201号。

代替J733、CJ737(一)、(二)、CJ740(一)、(二)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是根据建设部建质[2005]137号文《二00五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进行编制的。
1.2本图集依据下列规范、标准:
《建筑门窗术语》GB5823-86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5824-86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2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7-2002
《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8-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实腹钢窗检验规则》GB/T5827.1-86
《铝合金窗》GB8479-2003
《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93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C/T140-2005
《PVC塑料窗力学性能、耐候性技术条件》GB11793.2-89
《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JGJ103-1996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建筑木门、木窗》GB/T122-200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有通风、采光、遮阳、防飘雨防沙、遮光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2.2本图集适用于基本风压≤0.9kPa的地区,选用时应根据所在地区、建筑的高度、体型、窗型结构等条件,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风压性能指标要求进行抗风压强度计算后确定。
2.3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的地区
2.4本图集适用于建筑外窗,也适用于内窗或隔断
2.5塑料百叶窗除适用于一般建筑外,还适用于有酸、碱、盐腐蚀性介质及化工大气侵蚀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2.6遮光百叶窗适用于有遮光、防飘雨要求又需要通风换气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如暗室等。
2.7防沙百叶窗适用于风沙较大地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3图集内容
3.1本图集分为固定百叶窗和活动百叶窗两大类百叶窗。
3.2固定百叶窗包括钢、不锈钢、铝合金、塑料、玻璃、木、遮光百叶窗。
3.3活动百叶窗包括钢、不锈钢、铝合金、塑料、玻璃、木、防沙百叶窗以及平开活动百叶窗。
内容索引:
目录…1
说明…3
百叶窗选用图…7
百叶窗组合选用图…10
固定、活动木百叶窗选用图…13
平开活动塑料、木百叶窗选用图…15
固定百叶窗
固定钢、不锈钢百叶窗(普通叶片)…17
固定钢、不锈钢百叶窗(防飘雨叶片)…19
固定钢、不锈钢百叶窗叶片、埋件详图…21
固定铝合金百叶窗…22
固定塑料百叶窗…23
固定玻璃百叶窗…24
固定木百叶窗…25
固定遮光钢百叶窗(横向)…26
固定遮光钢百叶窗(竖向)…27
固定遮光铝合金百叶窗…28
活动百叶窗
活动钢、不锈钢百叶窗…29
活动钢、不锈钢百叶窗开关器示意图…31
活动钢、不锈钢百叶窗钢框拼装节点…32
活动钢、不锈钢百叶窗钢框安装节点…33
活动钢、不锈钢百叶片、披水详图…34
活动百叶窗固定夹详图…35
活动钢、不锈钢百叶窗防护窗栅安装节点…36
活动钢、不锈钢百叶窗纱窗安装节点…37
活动钢、不锈钢百叶窗安装说明…38
活动铝合金、塑料、木百叶窗实例照片…39
活动铝合金百叶窗(电动)…40
活动铝合金百叶窗(手动)…41
活动塑料百叶窗(电动)…42
活动塑料百叶窗(手动)…43
活动玻璃百叶窗实例照片…44
活动玻璃百叶窗(电动)…46
活动玻璃百叶窗(手动)…48
活动玻璃百叶窗窗框、连接件详图…49
活动木百叶窗…50
活动防沙钢百叶窗(横向)…51
活动防沙钢百叶窗(竖向)…52
平开活动塑料百叶窗…53
平开活动木百叶窗…54
百叶窗与亮子连接详图…55
百叶窗开孔详图…57
铁脚设置位置图…58
相关技术资料…59

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
图集号:05G517
统一编号:GJBT-803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5]14号
主编部门: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
实行日期:2005年3月1日

1一般说明及适用范围
1.1本图集为跨度6m9m、12m、1m、18m的轻型屋面三角形钢屋架(以下简称屋架)图集编号05G517及相应的条系统和支撑系统施工详图1.2本图集屋面为有体系。屋面坡度为1: 3和1:2.5两种。屋面材料
为金属板和瓦屋面
1.2.1屋架度为1:3时,适用于瓦楞铁、压型板、波形瓦屋面1.2.2屋架坡度为1:2.5时,此屋面仅用于6m、9m屋架。当擦距为0.8m时,适用于混凝土瓦、水泥瓦等瓦屋面。也可用于凛距为1.6m的金属板和其它瓦屋面
1.2.3 擦条采用冷弯薄壁斜卷边Z形钢或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擦距为
0.8m或1.6m。
1.3本图集适用于柱距为4m6及7m的单层厂房、库、及其它附属建筑。且屋架下弦标高不大于10m,单跨无天窗,屋架与柱连接为较接1.4 本图仅示意了屋架与钢筋混凝柱的连接作法,当采用砖柱或钢柱时,其连接由选用者根据具体工程设计
1.5本图集适用于非地震区及抗震设防烈度小于和等于9度地区,钢筋混凝土柱及钢柱适用于各种跨度且下弦标高不大于10m的厂房。砖柱厂房应根据不同抗震设防地区选择允许的跨度和屋架下弦标高。见表1。砖柱、砖墙的抗震设计由选用者根据具体工程按有关现行规范设计。

1.6本图集适用于基本风≤0.7 KN/m 的地区,且地面度类别为除A类之外的地区。
1.7 在非地震区部分屋架可用于单面开敞或前面纵墙半开敞的房屋。地震区不允许开敞。有吊顶时不允许开敞。
1.8用于单层钢筋混凝柱、钢柱厂房时,允许采用起重量<10吨的A1~A5级工作制的单梁吊车。不允许采用悬挂吊车和双梁吊车
1.9本图集适用于构件表面温度低于或等于150C的场所,当结构的表面长期受辐射热达150C以上,或在短时间内可能受到火焰作用,或受到炽热熔化金属的侵害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防护措施。
1.10本图集不适用处于在各种相对湿度条件下腐蚀性介质作用的环境1.11 本图集屋面排水构造为自由落水。
1.12本图集与下列图集配合使用。
1.12.1《坡屋面建筑构造》 (有檩体系)01J202-2
1.12.2《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01J925-1
2计依据
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
2.7《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
2.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9《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2.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
2.11《结构用高频焊接壁H型钢》JG/T137-2001
3设计计算
3.1本设计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构件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Y6=1.0。
3.2屋面荷载等级
3.2.1永久荷载标准值分五级: 0.3kN/m、06kN/m、09kN/m1.0KN/m’、1.3kN/m。其中包括吊顶荷载0.3KN/m
3.22可变荷载标准值:0.3KN/m(仅用于受活荷载水平投影面积超过60m’时)、0.5kN/m’、0.7kN/m
3.23屋面荷载共分为10级,其标准值和设计值分别见表2、表3.

注:1表中括号内的数值仅用于受活荷载的水平投影面积超过60m2表中所列荷载标准值仅适用于度和在风力作用下条和屋架下弦的稳定性计算。
3表中荷载设计值均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其中永久荷载分项系数Y=1.2,可荷分项系数Y-1.44 设计未考虑不均匀积雪和积灰,但考虑了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半跨屋面板或半跨安装活荷载的影响,此时,施工荷载的取值为当计算受荷水平投影面积超过60m时,采用0.3kN/m除此之外均采用05KN/m5表中永久荷载不包括屋架及支撑的重量。
3.24风荷载:基本风压取0.5kN/m07N/ 两级。计算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考虑风荷载标准值为W=PW,其10从-10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项次226考虑3.3屋架按只承受节点荷的接架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PKPM-STS软件(2004版)进行计算,当距为08时考虑了上弦节间荷载的作用。
3.4 由于具体工程的不确定性,屋架设计时未考虑排架柱对屋架下弦产生的附加拉力和压力,因此选用者除应根据计算选择屋架型号外,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下弦进行验算。。
3.5屋架设计中考虑了屋面风吸力对下弦杆件和腹杆杆件截面的影响3.6屋架设计中未考虑屋面板的蒙皮和支撑作用,上平面外计长度取支撑节点间的距离。
3.7屋架与柱顶的连接,除采用销栓连接和将锚栓小垫板与屋架支座底板焊接外,还必须将屋架支座板与柱顶预埋钢板焊接,焊脚尺寸为8mm当屋架支座反力出现拉力时,柱顶预埋件及其连接由选用者根据具体工程按抗拉设计,连接锚栓应设置双螺母
3.8 抗风柱与屋架上下的连接应位于横向水平支撑的节点,此时上弦连接支撑用的节点板应按安装节点详图 (见本图集第29页中的“山墙柱与屋架连接节点示意图” )修改。当抗风柱不在横向水平支撑的节点处时,选用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可用设置传递梁(分配梁)或支撑交叉点处增设支承抗风柱的再分压杆等措施。
3.9 屋架本身不必进行横向和竖向抗震验算
310
3101准值级
a永久荷载标准值:02kN/m、05kN/m、0.9kN/m(于4m柱距1:25度)。不括条自重。
b可变荷载标准值:0.5kN/m、0.7kN/m
c风荷载:基本风压取0.5kN/m07kN/m两级计算W=P从从W,其中B10从-10,正风压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表7.3.1条用,负风压时,结构为封闭式,取-1.0
结构为开敞式,从s取-1.3.
d施工集中荷载标准值取1.0kN
3.10.2当条度为4m6m时,设一道拉条。当条跨度为7.5m时设两道拉条
3.103在条计算中认为屋面与条有固连接能阻条侧向失稳和扭转(如用自攻螺钉、螺检、拉钉和射钉等与擦条牢固连接,且屋面板材料有足够的刚度)。当风荷载使条下翼缘受压时,对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
3104条按支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PKPM-STS软件(2004版)进行计算。斜卷边Z形钢按《冷弯薄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进行计算。高频焊接型钢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进行计算。
3.10.5 条在垂直屋面方向的允许挠度与度之比为1/2004.材料选用
4.1屋架及支撑系统和条系统的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采用0235-B或Q235-BF钢,当工作温度低于-20C时不得采用Q235沸腾钢。
42焊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 GB/T5117中规定的E43XX型系列焊条。
4.3普通螺栓采用C级螺栓,性能等级为4.6级或4.8级。锚栓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规定的Q235钢制成。
4.4角钢型号按现行国家准《热等边角尺、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GB/T9787和《热轧不等边角钢尺寸、外型、重量及允许偏差》GB/T9788选用
4.5 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冷弯试验和碳、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
5支撑布置
5.1 支布置分单层砖厂房、单层钢筋混凝和钢厂房
5.2单层砖柱厂房
5.2.1横向支撑布置
a 非地震区及小于等于7度抗震设防区,在厂房两端和温度伸缩缝两端第二开间及沿厂房单元长度每隔60m的屋架上弦各设一道。
b8度抗震设防区,在厂房两端和温度伸缩缝两端第二开间及沿厂房单元长度每隔20m的屋架上弦各设一道。
c 9度抗震设防区,在厂房两端和温度伸缩缝两端第二开间及沿厂房单元长度每隔20m的屋架上、下弦各设一道。5.2.2竖向支撑
a非地震区及小于等于8度抗震设防区,在厂房两端和温度伸缩缝两端第二开间及沿厂房单元长度每隔60m的跨中设一道69度抗震设防区,在厂房两端和温度伸缩缝两端第二开间及沿厂房单元长度隔间的跨中设置。
5.2.3系杆
a因厂房山墙承重,不应在第一开间设置下弦水平系杆与山墙相连接
(略)

内容摘抄:
1.一般说明及适用范围1.1本图集为15m、18m、21m、24m、27m、30m、33m、36m跨度的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以下简称屋架)及相应的条、支撑施工详图。1.2本图集屋面材料为压型钢板、夹芯板、发泡水泥复合大型屋面板(太空板),分为有檩体系和无檩体系。
1.2.1 有檩体系
a.压型钢板和夹芯板
6.檩条采用冷弯薄壁C形钢(或冷弯薄壁Z形钢)或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距为
1.5m或 3.0m。
1.2.2 无檩体系
发泡水泥复合大型屋面板(简称大型屋面板),板的平面尺寸为1.5mx6.0m、1.5mx7.5m和3.0mx6.0m;卷材防水。
1.2.3屋面坡度均为1/10。
1.3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区及抗震设防烈度小于和等于9度地区。1.4本图集适用于室内正常环境,吊车起重量<50t的中、轻级工作制(A1~A5)无较大振动设备的一般单层封闭式房屋。
1.5 本图集适用于屋架和柱间距均为6m、7.5m及9m的单层工业房屋。屋架与柱的连接为铰接支承。当柱间距为12m时,可在中间屋架支座处设置与其相配合的托梁或托架。
1.6 屋架适用于无天窗、有纵向天窗两种情况。15m、18m、21m配用6m钢天窗架:24m、27m、30m屋架配用9m钢天窗架;33m、36m配用12m钢天窗架。对于7.5m和9m间距的屋架未考虑设置天窗架。
1.7 当屋架节间设有内天沟或通风屋脊等局部荷载时,屋架上弦的相应节间应按页51节点1、4加强。
1.8当不符合上述1.1~1.6条件时,设计人员可通过验算或采取措施后选用,
2.设计依据
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2.3《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2.4《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BCS102:2002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2.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2.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2.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2.9《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3.配用的图集
3.1《轻型屋面钢天窗架》05G516
3.2《钢天窗架建筑构造》05J623-1
3.3《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01J925-1
3.4《发泡水泥复合板》02ZG710
4.设计计算
4.1本设计的结构构件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重要性系数Y-1.0.
4.2屋面荷载共分五级,详见表1.
4.3 屋架按只承受上弦节点荷载的铰接桁架设计,未考虑非节点荷载及次应力影响,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PKPM-STS软件(2004版)计算内力。
4.4 天窗架或天窗端壁立柱传给屋架的集中力包括窗扇、上档、中档、天窗侧板(含保温层重)、天窗架、天窗端壁板及其支撑的自重,见表2。
4.5所有屋架均未考虑临时检修吊车荷载。若需在屋架节点处临时悬挂检修荷载:应自行考虑或根据检修荷载的大小进行验算。
4.6由于具体工程的不确定性,故屋架设计时未考虑排架柱对屋架下弦产生的附加拉力或压力,以及在吊车荷载设计值和永久荷载标准值组合下下弦杆是否受压如受压时其长细比不宜超过200。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下弦杆进行强度或稳定性验算,不足时应加大下弦杆截面或采用其他措施。
4.7 屋架详图中下弦杆截面未考虑屋面风荷载吸力作用的影响,具体选用时尚应按表5验算屋架在永久荷载标准值和风吸力荷载设计值共同作用下,下弦杆截面是否会出现压力,其长细比入是否超过250,是否需加大下弦截面或加密系杆。
4.8屋架受压杆件的容许长细比为150,受拉杆件的容许长细比为350.
4.9设计考虑了屋架下弦螺栓孔削弱截面的影响,削弱后的截面在内力较大节间用扩大节点板的方法补强。
4.10屋架设计中未考虑屋面板的蒙皮和支撑作用,上弦杆平面外计算长度仍取支撑节点间的距离。
4.11 屋架与柱顶连接,一般采用锚栓连接并将锚栓小垫板与屋架支座底板焊接除采用上述措施外,还必须将屋架支座板与柱顶预埋钢板焊接,焊缝焊脚尺寸为Smm.
4.12 山墙抗风柱与屋架上下弦的连接应位于横向支撑的节点处。此时上弦杆一侧与支撑的连接板应按安装节点图(见本图集第52页中的“山墙柱与屋架连接节点示意图”)修改。当山墙抗风柱不在横向支撑的节点处时,选用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传递梁(分布梁)或在支撑交叉点处增设支承抗风柱的再分杆等措施,
4.13 地震作用
4.13.1 屋架本身已满足横向抗震强度计算,屋面的纵向地震作用全部由屋架的端部竖向支撑承受,计算时纵向基本周期取特征周期(即相应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αi=αmm)
4.13.2当屋架上设有天窗架时,夫窗架在厂房纵向的地震作用取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所得的底部剪力,通过天窗架的竖向支撑对屋架产生竖向力,本设计已按此对屋架进行了抗震附加验算,均能满足要求。4.13.3对于跨度为27~36m的屋架已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经验算均满足抗震强度要求。
5.支撑布置
5.1本图集有檩和无檩体系的屋面采用相同的支承布置和编号,
5.2本图集支撑按轻、中级工作制(A1~A5)吊车厂房所规定的容许长细比进行设计,即支撑压杆取 入<200;支撑拉杆取入<400。
5.3 对于厂房较高、风力较大的地区,选用者应对支撑截面和节点连接进行验算后采用或重新设计支撑构件。
5.4 本图集中屋架上、下弦横向支撑及竖向支撑构件编号图主要为支撑构件和安装节点编号用。其布置只适用于设防烈度小于和等于9度地区的一般工程情况。因此本图集中关于支撑布置的有关规定和支撑构件编号图在非一般情况下仅供参考。
5.4 横向支撑的设置
5.4.1 一般厂房应在厂房结构单元两端第一柱间屋架上、下弦,各设一道横向支撑。当结构单元的长度>66m,<96m时,还应在这个区段中部的屋架上、下弦各增设一道横向支撑。
5.4.2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或9度时,在天窗开洞范围内的两端各增设局部上弦和下弦(仅9度区)横向支撑一道。
5.4.3在非抗震设防地区,当厂房端部为山墙承重时,横向支撑应设在厂房端部第二柱间。
5.5纵向支撑的设置
5.5.1当设有托架时,必须在屋架下弦端部设置纵向支撑。当局部柱间设有托架时,可以仅在设有托架的柱间及其两端相临的柱间屋架下弦端部,设置纵向支撑5.5.2 对于无托架的厂房,其纵向支撑的设置应根据厂房的跨度、高度、单跨、多跨、吊车类型、起重量、设备振动大小以及地震设防烈度等情况,由选用者自行处理。
5.6 竖向支撑
所有跨度的屋架均应设端部竖向支撑。跨度为18、21、24m及抗震设防烈度小于9度且跨度为27、30m的屋架,在设有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开间的屋架跨中设置一道竖向支撑。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且跨度为27、30m的屋架和非抗震区及抗震区的33、36m屋架,在设有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开间相应于天窗架的侧柱处,分别设置一道竖向支撑
5.7 系杆
5.7.1 一般厂房在未设竖向支撑的屋架间,在相应于竖向支撑平面的屋架上、下弦节点,应设置通长系杆。
5.7.2 设在屋架上、下弦端部节点的系杆、屋架上弦跨中屋脊节点的系杆以及横向支撑中的系杆均应采用刚性系杆。其余系杆均可采用柔性系杆。5.7.3 当横向支撑设在厂房端部第二柱间时,则在第一柱间内的所有系杆均应采用刚性系杆。
5.7.4 当地震设防烈度小于7度、或吊车吨位小于等于20t、并能保证屋架安装时的稳定性时,也可用檩条或大型屋面板主肋代替与其位于同一竖向平面内的非支撑开间的系杆(此时檩条或大型屋面板应留15%以上的荷载或应力裕量),并与屋架上弦焊牢。
5.7.5 屋架支撑构件编号图中只表示下弦杆中央处设一根系杆或两根系杆(33m、36m及9度抗震设防区27m、30m)的一般情况,当风荷载作用下需加密系杆时,可按表5设置。系杆编号与中央处相同。5.7.6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要求下部结构柱间交叉支撑开间的柱顶设置刚性系杆;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要求柱顶设置通长刚性系杆。
12m实腹式钢吊车梁
中级工作制(A4、A5) Q345钢
图集号:05G514-3
统一编号:GJBT-832
主编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5]71号
实行日期:二〇〇五年六月一日

1.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1.112m实腹式钢吊车梁图集共分四个分册。
(1)12m实腹式钢吊车梁(轻级工作制、Q235钢)05G514-1
(2)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Q235钢)05G514-2
(3)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Q345钢)05G514-3
(4)12m实腹式钢吊车梁(重级工作制、Q345钢)05G514-4
本分册是12m实腹式钢吊车梁(中级工作制、Q345钢)的施工图,内容包括吊车梁、制动梁等,编号为05G514-3。
本分册与《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05G525图集配合使用。
1.2本分册中吊车工作制级别为A4、A5,在实际工程设计中,选用者须根据吊车资料及使用要求确定吊车梁选用中的吊车工作制级别。
本分册是按起重量为50t250t中级工作制(A4、A5)一般用途(软钩)吊车设计的,吊车的技术参数和基本尺寸依据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生产的一般用途电动桥式起重机(Q<100t)和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一般用途电动桥式起重机(箱型结构)(Q>100t)样本进行计算,并设计出吊车梁选用表(包括吊车梁内力及截面号)。其它起重机制造厂的产品,可按其样本的参数及尺寸计算出吊车梁的内力后,据此内力由选用表确定吊车梁的截面号。详见表1及表2。
1.3本分册吊车梁系统适用于构件表面长期受辐射热≤150°C的场所,当长期受辐射热达150°C以上或短期内可能受到火焰作用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防护措施。
构件设计时未考虑在各种相对湿度条件下侵蚀性作用的环境,否则应由选用者按有关规定或规程处理。
1.4本分册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于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8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地区,场地类别为Ⅱ类。
1.5厂房纵向水平力设计值“F”仅为风荷载,当边列.“F”值大于220kN,中列“F”值大于350kN时,选用者应验算设有下部柱间支撑处的制动结构与柱子连接的强度(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由设计者考虑)。
1.6本分册的吊车梁、制动梁是按简支在钢筋混凝土柱上设计的,柱子截面尺寸见表2。
1.7露天环境工作的吊车梁及其它不符合本说明要求时,选用者应作必要的验算、修改和补充后方能使用。
1.8本分册的吊车梁适用于全部或部分为12m柱距的厂房。第10页图4为不同高度钢吊车梁支座处的连接节点,第10页图2为钢吊车梁与6m混凝土吊车梁支座处的连接节点,第10页图5为钢吊车梁与钢柱连接节点。
1.9本分册的吊车梁截面是按弯矩分级选用的。表2中列出了吊车梁的内力值,若所选用的吊车资料与表1不符,或采用一台或两台起重量不同的吊车时,除按实际吊车计算弯矩选用截面外,并应视实际情况,按规范的规定,作必要的验算与校核。
1.10本分册中,吊车梁的端支座为突缘式支承,如施工确有困难时,选用者可根据吊车梁的支座反力,设计成其他形式的支座,第10页图1的支承方式供修改时参考。
1.11本分册是按吊车制动梁兼作安全走道设计,中列相邻两跨吊车梁中心的距离按2000m,边列吊车梁中心至制动梁外边缘的距离按1600mm考虑。若工程中不需要设置安全走道,当吊车起重量Q50t时,中列相邻两跨吊车梁中心的距离不小于1500mm,边列吊车梁中心至制动梁外边的距离不小于1000mm。此时制动板厚可改为6mm,中列制动梁的纵向加劲肋由二道改为一道。
1.12本分册的中列柱吊车梁、制动梁是按相邻跨吊车梁顶面标高相同的条件设计的。如标高不相同,当尺寸安排允许时,可以分别选用本分册中的边列柱吊车梁、制动梁。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2m实腹式钢吊车梁
中级工作制(A4、A5)Q235钢
图集号:05G514-2
统一编号:GJBT-831
主编单位: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5]71号
实行日期:二〇〇五年六月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