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安装工程综合定额:工业管道(下).rar
《广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是在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国家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以及《广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2006)》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设计、施工、招投标的实际情况,根据现行国家产品标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广东省安装工程综合定额》是在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和《国家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以及《广东省建筑工程综合定额(2006)》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设计、施工、招投标的实际情况,根据现行国家产品标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编制的,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相信对很多人来说,“长城下的公社·竹屋”是比隈研吾本身更有印象一些。
这位日本设计师在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物的旁边建起了他的代表作之一,也实践了他的“负建筑”理念。
那么,什么是“负建筑”呢?翻开这本书,隈研吾似乎并不急于给出他的答案,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建筑师对自身使命的叩问和思索。
当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在我们身边拔地而起,当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被我们当做“强大”和“富有”的象征,隈研吾却在思索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本书是一本不止于谈建筑的建筑书。作为建筑,何为“胜”?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绝非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自序
限研吾
我把1995年以后所写的东西汇编成册,于是有了这本书。
这段时期无疑是一个多事之秋,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事件有阪神淡路大地震、奥姆教恐怖主义行动、九·一一事件等。这些事件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看来,它们同时也是建筑领域的大事件——象征着危及建筑物安全的事件。
大地震使得建筑物极其脆弱的一面暴露无遗。这里所说的脆弱并非指建筑的物理属性或结构属性,而是指其私有属性。正是建筑物的私有属性决定了它是脆弱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一个相关侧面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居住在出租房内的人其实并未蒙受多么重大的损失;那些在震灾发生前就无家可归的人,他们的损失就更小了,可以说这部分人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受损失最惨重的正是那些用贷款购置了房产并因此拥有了私房的人,他们就是那些深受20世纪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影响的、勤勉工作的工薪阶层。他们为了拥有一个家庭的"安全堡垒"而倾注了毕生的积蓄。也正是这样一部分人最终却失去了自己的家,甚至还要负担起双重的住房贷款。
从常理来看,住房是家庭稳定生活的保障,也是家庭幸福的保障。但现实所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个相反的景象:正因为你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于是你就陷入到了不幸之中,私房反而成了导致家庭不幸的因素。正如本书所反复阐述的那样,尽管现代主义利用住房抵押贷款政策扩张了其影响,但是从更深层次上来说,这两者实质上是互为关联的。地震的发生从根本上动摇了住房抵押贷款政策,也同时动摇了现代主义。
与地震造成的结果相同,奥姆教信徒们创建的宗教建筑形式也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建筑观点。以往的宗教都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建筑物的各种元素,如高高耸起的、颇具象征意义的外观,以及充满了天堂般光辉的、庄重的内饰空间等,通过调动建筑的所有这些设计元素来激发教徒们对宗教的情感。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传播已久的传统宗教,还是新近出现的各种宗教,都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它们都不加掩饰地依赖于建筑本身的表现元素。
而奥姆教却不同,该宗教的教徒完全漠视建筑物本身的表现力。他们所建造的建筑物,取名为沙田,实际上不过是一些简陋不堪的房子,与以往的宗教建筑毫无相似之处。他们吸引信徒的是另外两样道具:一是药物;二是奇特的头盔。他们让信徒喝药,让信徒戴上带有电磁波的奇特头盔。这两样道具与20世纪60年代末轰动建筑界的两个建筑设计(正确地说是非建筑性设计)极为相似。一种是维也纳艺术家沃特·皮克勒(Walter Pichler)设计的“透明头盔”(1967年);另一种是经常和皮克勒合作的奥地利建筑师汉斯· 霍莱因(Hans Hollein)设计的“非自然环境控制箱”(1968年)。
“透明头盔”是一种巨大的白色头盔。皮克勒把它称做“携带式起居室”,并预言建筑将全部改换成利用数字技术的头盔。而霍莱因的“控制箱”是对现有建筑提出的极富挑战性的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只需要利用一种片剂来改杂迁第换建筑。我在1994年11月出版的《新·建筑入门》一书的开头,很偶然地把这两种方案作为“建筑危机”的象征提出,到了1995年1月,这两种方案开始受到奥姆教的关注,他们把这两个“作品”变成了现实。
时间很快到了2001年9月11日。似乎为了总结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似的,这一天,作为世界文明象征的超高层建筑瞬时间变成了一堆废墟。进入20世纪后,超高层建筑已经不只是一种象征,它同时也包含了人类对建筑的一种期盼。人们从内心深处期盼创造出视觉的象征,期盼把建筑建得高些、再高些。人们对建筑的这种期盼实际上表现了他们对建筑的欲望。最能体现这种欲望的就是纽约的高层建筑群,而它们之中的代表则是世贸大厦的双子座大楼。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竟然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更为甚者,它脆弱的一面又被完完整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且不论实况转播飞机撞楼事件的做法是否是有意为之,单是两机先后撞楼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就非常富有戏剧性。作为人类视觉象征的建筑文明,其弱点既不是用语言也不是靠科学的推算来表现的,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视觉影像而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了。
这一影像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视觉记忆里并将永远无法抹去。这实在是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伤害。建筑的所谓象征意义由于这次事件的发生遭到了现实的嘲弄。由此可知,我们的视觉需求应该重新定位。在这之后,人们究竞会重建什么样的建筑昵?有没有可能建造一种既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又不刻意追求视觉需求的建筑呢?正是在这样的悲观氛围中,我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也由此诞生了这本书,并取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书名——《负建筑》。
不管怎样,这样的一天迟早总会到来。确切地说,建筑的安全危机从一开始——也就是从上古时代人们尝试在空地里向上垒砌石块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不可避免地存在了。众所周知,物体的重心越高,它的稳定性就越差。即便是小孩子也知道物体堆得越高就越不安全,越高就越会惹得四邻不安。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尽管如此,人类的视觉却仍然在无限制地追求建筑的高度。结果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从中可以看出,建筑其实是满足视觉需求升级的产物。虽然建筑和视觉的追求能够不断地单方面升级,但建筑物却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了极限。一旦超过这一极限,一个不言自明的结果就会出现在人们面前,而它出现的方式却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如此清晰并且如此始料未及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于是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早知如此,悔不该当初。
除了不断往上垒砌这种方法之外,建筑是否就别无它法?于是,话题又回到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来。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对此,我很想探究一番。如何才能放弃建造所谓“牢固”建筑物的动机?如何才能摆脱这一欲望的诱惑?在这种心情下,我给本书取名为《负建筑》。书名既定,内容相对就显得乐观、积极了。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自得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目录
001 序/朱锷
009 自序/限研吾
019 1分割、批判、形式
019 1.从分割到统一
034 2.场和物
058 3.何谓批判性?
073 4.形式与自由
095 Ⅱ透明、民主与唯物论
095 1.透明得让人倍感凄凉的风格派
107 2.辛德勒:民主主义的理想
119 3.内田祥哉:二战后的民主主义
126 4.村野藤吾:制度和唯物论
141 5.三爱梦幻中心:场所、建筑物、表象
147 6.威尼斯双年展1995:给我一个家,让我看电视
159 7.威尼斯双年展2000:少女与行者
163 Ⅲ.品牌、虚拟、圈地运动
163 1.正统、品牌、个性
173 2.风俗住宅
178 3.混凝土时代
181 4.虚拟世界
189 5.“美”的终结
194 6.圈地运动
203 结束语
207出处一览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为“福建省高速公路标准化管理系列指南”之一,隧道部分。《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是在现行隧道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标准、规范基础上,总结我省多年来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实践经验编制而成。《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图文并茂地对隧道工程施工工序、技术、工艺和管理进行说明,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施工的理念贯穿于施工管理全过程。《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对于规范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克服质量通病,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施工质量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隧道)》适用于福建省所有新建、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含连接线)隧道工程施工管理,也可供其他省份相关管理与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图书《《非常建筑》当代中国名家建筑创作与表现丛书 12开精装铜版纸》建造或者思辩是张永和最不可能放弃的两件事。在这里,所谓建造与建筑的空间、营造的方法以及基地的环境有关,而思辩则和语言逻辑及思考习惯有关,事实上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有关哲学问题,正产生于我们"对语言逻辑的误解"。虽然后来张永和宣称自己的兴趣在于"一个将建造而不是理论(如哲学)作为起点的设计实践",但却并没有妨碍他在建造过程中的种种思辩。从“概念”到“活儿”张永和曾经感慨国内对于他的误解他表示:自己其实是一个最关心建筑中诸如“建造”“材料”等基本问题的建筑师。然而这种误解却恰恰始于他1997年出版的《非常建筑》书中罗列了众多建筑学基本概念的演绎、质疑、错用以及其他领域概念在建筑层面的偷换却完全看不到“中国建筑学意义”中的“房子”以及任何对于材料、场地进行物质化的考虑。更要命的是张永和在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但又被曲解的工匠气———对于建造与材料的重视和书中的那些充满陌生感、半是逻辑推演半是哲学玄思的概念思考搅和在了一起———张永和顺其自然地被“捏造”成了一个另类建筑师、先锋建筑师、实验建筑师。但是随着一些有效评论的介入比如柳亦春的《墙非墙窗非窗》张永和的真实思想逐渐被明确出来:从“概念”到“活儿”从纯粹的概念演绎转到建造细节的推敲。张永和一直从事的各种实践无非是类似于《非常建筑》所罗列的“永和式”的噱头在现实中的继续深入或者说是一种更大尺度的操作。在《非常建筑》的阅读中我将张永和理解成为一个另类建筑师如同当时绝大部分人理解的那样。虽然他的概念演绎让人觉得精妙十分但似乎和纷乱而充满焦虑的外部世界毫无联系。
《儿童房空间设计与表现》:由文健、周可亮、关未主编,体现了高职教育专业细化的特点,教材围绕古今中外四个维度展开,视野开阔,有广度有深度。具体表现上,讲究突出技能训练,强化图文视觉效果,理论知识深入浅出,文字表达简洁明了。教材整体力球体现艺术设计思维能力培养和设计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提高,在思考中进步,在欣赏中成长。很显然,这是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欣赏性于一体的高职教育特色比较鲜明的教材,对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品位、设计思维能力、设计操作能力和设计表达能力将大有益处。
作者简介
关未 广东阳江人 华南农业大学本科,家具与室内设计专业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 广东省环境艺术协会会员 获第四届中国环艺设计学年奖优秀奖。从事室内设计及施工管理工作多年,曾任职广东集美组、广州凤雏品牌策划机构等大型设计公司。期间担任主任设计师及工程主管。主要负责大型工装、豪宅及商业空间设计。文健,本科学历,国家一级室内设计师,环境艺术设计师室内设计专业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广东省环境艺术运动会会员。从事室内设计和室内设计教育工作10余年,编写室内设计专业教材17本,发表论文10余篇,作品被多家装饰杂志引用,多次在全国和省级室内设计大赛中获奖。
附:文健所编教材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设计线描与透视》、《手绘景观表现技法教程》、《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室内色彩、家具与陈设设计》、《室内空间设计》、《设计速写》、《手绘效果图快速表现技法》
获奖情况:
2007年广东省第二届环境艺术室内设计手绘大赛金奖
2008年广东省第一届“岭南杯”室内设计大赛金奖、并获“广东省职业技术能手”称号
2009年广东省第二届“岭南杯”室内设计大赛金奖
2009年广东省第二届“岭南杯”室内设计手绘大赛金奖毕业于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中国建筑装饰学会会员、中国建筑装饰学会广东分会会员、广东省环境艺术设计协会会罡。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与设计教育多年。多次参与大型公装家装设计;设计经验丰富。作品被多家装饰杂志引用,编写室内设计专业教材3本。2006年至今一直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和设计教育工作。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发衰过专业性论文。
2010年广东省第三届“岭南杯”室内设计大赛银奖
室外,设施,J85标准图集
饱受汽车拥堵困扰的阿布扎比,迫切需要寻求向可持续交通发展的转变,《阿布扎比街道设计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应运而生。《手册》以步行优先为前提,以体现多元需求平衡为特色,按照行人-公共交通-自行车-机动车顺序划分通行优先权等级。同时结合"用地环境属性"与"道路承载力属性"提出街道分类与指引,尤其在街道功能划分与模块化横断面设计方面独具特色。在引导阿布扎比的街道设计向更人性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同时,其诸多创新和亮点同样值得中国城市在发展转型中借鉴,以促进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稳步转型。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图集号:09S902
统一编号:GJBT-1110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文号:建质[2009]121号
实行日期:二〇〇九年九月一日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是根据建设部建质函[2009]81号文“关于印发《2009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对05S902《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深度图样》进行修编。
1.2现行国家标准规范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
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建质[2008]216号
2编制目的
在既符合有关深度规定和制图标准的要求,又力求简明的原则下,以实际工程的给水排水初步设计文件为实例,对有关深度规定和制图标准予以细化和图样化。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国内民用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提供一种示范,以利于保证初步设计文件的设计质量和便于全国同行间进行交流。
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提供的文件内容、表示深度和绘制方法适用于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专业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
3.2一般工业建筑工程(房屋建筑部分)的给水排水专业初步设计文件可参考使用。
3.3本图集所选工程实例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等,不得作为其他工程设计的依据。
4图集内容
4.1本图集选择了一栋含有商场、办公和住宅的高层综合楼,以及该建筑的总图为实例。
4.2按深度规定的要求,正文中初步设计说明书部分按综合篇方式编写。附录中按消防、节水节能、环境保护、卫生防波、人防等专篇的形式编写。
4.3初步设计图纸包括系统原理图、主要平面图和总图。
4,4本图集在“编制说明”后和各类设计文件前(或中)编写了“编写说明”或“绘制说明”,摘录了有关深度规定和制图标准的相关条文,并编写了“补充说明”。以便设计人员对照相应图纸对条文加深理解和正确执行。
4.5【深度规定条文】部分的文字是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原文(包括章节编号)的直接摘录;【制图标准规定条文】部分的文字是对《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原文(包括章节编号)的直接摘录;且均为黑体字。
4.6【补充说明】为本图集提出的对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补充要求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4.7图样中的“附注”为所选工程实例原图中文字说明的内容。
4.8本图集图样中所标注的比例为所选工程实例原图样的比例。
5相关图集
5.1本图集所选建筑工程实例与09S901《民用建筑工程给水排水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一致,可对照使用。
5.2为便于各专业配套使用,除本图集外,规划总平面、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电气专业也分别编制了相应的图集。
5,3民用建筑设计中各专业互提资料、相互配合的内容可参照05SS903《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互提资料深度及图样(给水排水专业)》。
6其他
本图集编制得较为完善,实际工程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
顶棚,J02标准图集
颗粒,建筑,聚苯标准图集
《木质门窗设计与制造》较详细地介绍了木质门窗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木质门窗的风格、特点与设计,并给出大量设计图像;全实木门窗、实木复合门、新型木窗的结构和制造工艺;本质门窗的涂饰工艺;本质门窗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门窗用金件的规格与用法。 《木质门窗设计与制造》设计图例丰富实,生产工艺详尽易懂,可供从事木材加工、室内装饰、民用建筑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学生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
《巧改户型300招:别墅户型卷》由著名户型专家根据实践精心撰写,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等十余万个在售户型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近百个样式,用数百种技法,对别墅及豪宅类户型分门别类地分析改造,目的是帮助开发商减少失误,帮助设计师准确定位,帮助销售人员细致推介,帮助装修公司拓宽思路,帮助买房卖房人精挑细改,在有限的居住空间内满足更多的生活需求,使每一平方米都物有所值,物超所值。
目录
前言 走马观花篇1
健康的别墅类住宅2
健康住宅的标准2
居住社区的环保性3
住宅郊区化3
低密度的含义4
别墅类住宅的数据控制5
别墅类住宅的几个误区5
别墅类住宅几大类型的发展6
美国别墅面面观14
别墅的分类与居室的布局14
买房的动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