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17 ( 第 8 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JGJ/T23-2011 P 备案号J115一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ng of concrete pressive strength by rebound method 2011-05-03发布 2011-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JGJT23,JGJT23-2011,回弹法,回弹法检测,回弹法检测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回弹法检测规范,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检测规范,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规范,高清OCR带书签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附录清晰完整).pdf JGJT23,JGJT23-2011,回弹法,回弹法检测,回弹法检测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回弹法检测规范,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检测规范,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规范,高清OCR带书签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附录清晰完整).pdf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回弹仪4
3.1技术要求…4
3.2检定4
3.3保养5
4检测技术7
4.1一一般规定7
4.2回弹值测量9
4.3碳化深度值测量10
4.4泵送混凝土的检测10
5回弹值计算…11
6测强曲线…12
6.1一般规定12
6.2统一测强曲线…12
6.3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13
7混凝土强度的计算…14
附录A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表16
附录B泵送混凝土测区强度换算表25
附录C非水平方向检测时的回弹值修正值33
附录D不同浇筑面的回弹值修正值35
附录E地区和专用测强曲线的制定方法36
附录F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38
本规程用词说明39
引用标准名录40
附:条文说明4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OCR带书签 JGJ/T 23-201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附录清晰完整).pdf已关闭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8-2016
备案号J719-201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Code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
2016-07-09发布
2016-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JGJ 8-2016,JGJ_8,JGJ_8-2016,变形测量规范,建筑变形测量,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正式版带书签 JGJ 8-2016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4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 [20 l3 169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本规定; 4. 变形观测方法; 5. 基准点布设与测量; 6. 场地、地基及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7. 基础及上部结构变形观测; 8. 成果整理与分析; 9. 质量检验。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强化了技术设计与作业实施规定;增加了新的变形测量技术方法,删除了目前已很少使用的方法,并将原第 章有关基准点稳定性分析并入第 章中;对原章进行了全面修改,并按变形测量对象及类型调整为目前的第 章,增加了收敛变形观测、结构健康监测,细化了各类变形测量中监测点的布设要求、测定方法和成果要求;将原第 章的内容进行了扩充,重点强化了成果质量检验的规定;对附录内容作了较大调整。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了在建筑变形测量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各种建筑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变形测量的技术设计、作业实施、成果整理及质量检验等。
1.0.3建筑变形测量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变形deformation
建筑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的现象。可分为沉降和位移两大类。沉降指竖向的变形,包括下沉和上升;而位移为除沉降外其他变形的统称,包括水平位移、倾斜、挠度、裂缝、收敛变形、风振变形和日照变形等。
2.l.2建筑变形测量deformation measurement 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
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周边环境受荷载作用而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进行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处理、表达和分析的工作。
2.1.3差异沉降differential settlement
不同位置在同一时间段产生的不均匀沉降现象。
2.1.4倾斜inclination
包括基础倾斜和上部结构倾斜。基础倾斜指的是基础两端由于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差异沉降现象;上部结构倾斜指的是建筑的中心线或其墙、柱上某点相对于底部对应点产生的偏离现象。
2.1.5挠度deflection
建筑的基础、构件或上部结构等在弯矩作用下因挠曲而产生的变形。
2.1.6收敛变形convergence deformation
隧道、涵洞等类型的建筑在施工或运营过程中因围岩应力变化产生的变形。
2.1.7风振变形wind loading deformation
建筑受强风作用而产生的变形。
2.1.8日照变形sunshining deformation
建筑受阳光照射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变形。
2.1.9变形值deformation value
变形大小的数值,也称变形量。
2.1.10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deformation value
为保证建筑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2.1.11变形预警值prewarning deformation value
在变形允许值范围内,根据建筑变形的敏感程度,以变形允许值的一定比例计算的或直接给定的警示值。
2.1.12基准点benchmark,reference point
为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稳定的、长期保存的测量点。根据变形测量的类型,可分为沉降基准点和位移基准点。
2.1.13工作基点working reference point
为便于现场变形观测作业而布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点。根据变形测量的类型,可分为沉降工作基点和位移工作基点。
2.1.14监测点monitoring point
布设在建筑场地、地基、基础、上部结构或周边环境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根据变形测量的类型,可分为沉降监测点和位移监测点。
2.1.15变形速率rate of deformation
单位时间的变形量。
2.1.16观测频率observation frequency
一定时间内的观测次数。
2.1.17观测周期observation cycle
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时间间隔。
2.1.18变形因子deformation factor
引起建筑变形的因素,如荷载、时间等。
2.1.19时间序列time series
等时间间隔的一系列观测数据按观测时间先后排序而成的数列。
2.1.20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利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获取结构的几何及应力、应变等特征信息,进而分析和识别结构健康状况的工作。
2.2符号
2.2.1变形量
3基本规定
3.1总体要求
3.1.1下列建筑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应进行变形测量: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
2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
3加层、扩建建筑或处理地基上的建筑。
4受邻近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
5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
6大型城市基础设施。
7体型狭长且地基土变化明显的建筑。
3.1.2建筑在施工期间的变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各类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宜进行场地沉降观测、地基土分层沉降观测和斜坡位移观测。
2对基坑工程,应进行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变形观测和周边环境变形观测;对一级基坑,应进行基坑回弹观测。
3对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应进行倾斜观测。
4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应进行裂缝观测。
5建筑施工需要时,应进行其他类型的变形观测。
3.1.3建筑在使用期间的变形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各类建筑,应进行沉降观测。
2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及高耸构筑物,应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倾斜观测。
3对超高层建筑,应进行挠度观测、日照变形观测、风振变形观测。
4对市政桥梁、博览(展览)馆及体育场馆等大跨度建筑,应进行挠度观测、风振变形观测。
5对隧道、涵洞等,应进行收敛变形观测。
6当建筑出现裂缝时,应进行裂缝观测。
7当建筑运营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时,应进行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8对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异型建筑以及地下公共设施、涵洞、桥隧等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宜进行结构健康监测。
9建筑运营管理需要时,应进行其他类型的变形观测。
3.1.4建筑变形测量可采用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
对大型或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及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项目所在城市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
3.1.5建筑变形测量应采用公历纪元、北京时间作为统一时间
基准。
3.1.6建筑变形测量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实施安全预案,同时应提高观测频率或增加观测内容:
1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2变形量或变形速率达到或超出变形预警值。
3开挖面或周边出现塌陷、滑坡。
4建筑本身或其周边环境出现异常。
5由于地震、暴雨、冻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3.1.7在现场从事建筑变形测量作业,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变形观测方法
4.1一般规定
4.1.1对建筑变形测量项目,应根据所需测定的变形类型、精度要求和现场作业条件来选择相应的观测方法。一个项目中可组合使用多种观测方法。对有特殊要求的变形测量项目,可同时选择多种观测方法相互校验。
4.1.2当采用光学水准仪、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等进行建筑变形观测时,技术要求可按本规范关于数字水准仪和全站仪测量的相关规定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4.1.3当变形测量需采用特等精度时,应对所用测量方法、仪器设备及具体作业过程等进行专门的技术设计、精度分析,并宜进行试验验证。
4.2水准测量
4.2.1当采用水准测量进行沉降观测时,所用仪器型号和标尺类型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水准仪型号和标尺类型

内容索引: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4
3 基本规定
3.1 总体要求 6
3.2 精度等级 7
3.3 技术设计与实施 9
4 变形观测方法 12
4.1 一般规定 12
4.2 水准测量 12
43 静力水准测量 15
4.4 三角高程测量17
4.5 全站仪测量19
4.6 卫星导航定位测量 25
4.7 激光测量 29
4.8 近景摄影测量 33
5 基准点布设与测量 35
5.1 一般规定 35
5.2 沉降基准点布设与测量 36
5.3 位移基准点布设与测量 37
5.4 基准点稳定性分析 38
6 场地、地基及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40
6.1 场地沉降观测40
6.2 地基士分层沉降观测41
6.3 斜坡位移监测 42
6.4 基坑及其支护结构变形观测46
6.5 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49
7 基础及上部结构变形观测 50
7.1 沉降观测 50
7.2 水平位移观测52
7.3 倾斜观测 53
7.4 裂缝观测 55
7.5 挠度观测 56
7.6 收敛变形观测58
7.7 日照变形观测 60
7.8 风振观测 61
7.9 结构健康监测62
8 成果整理与分析 64
8.1 —般规定 64
8.2 数据整理 65
8.3 监测点变形分析 66
8.4 建模和预报67
9 质量检验69
9.1 一般规定 69
9.2 质量检查 .70
9.3 质量验收 71
附录A 变形观测成果表 72
附录B 质量检查记录表 74
本规范用词说明 76
引用标准名录 77
附∶条文说明 7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JGJ230-2010
备案号J1124-2010
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rsion type roof
2010-11-17 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JGJ230,JGJ230-2010,倒置式屋面,倒置式屋面技术规程,建筑,时政,正式版 JGJ 230-2010倒置式屋面技术规程.pdf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材料 ……………………………………………………………4
4.1 一般规定 ……………………………………………………………4
4.2 防水材料 ………………………………………………………………4
4.3 保温材料 ……………………………………………………………4
5 设计……………………………………………………………11
5.1 一般规定 …………………………………………………………11
5.2 设计要求 ………………………………………………………12
5.3 细部构造 ……………………………………………………………14
6 施工……………………………………………………………24
6.1 一般规定 …………………………………………………………24
6.2 找坡层、找平层施工 ………………………………………………24
6.3 防水层施工 …………………………………………………………25
6.4 保温层施工 ……………………………………………………25
6.5 保护层施工 ………………………………………………………27
7 既有建筑倒置式屋面改造………………………………………30
7.1 一般规定 ………………………………………………………30
7.2 设计 ………………………………………………………………30
7.3 施工 ………………………………………………………………31
8 质量验收………………………………………………………33
8.1 一般规定 ……………………………………………………………33
8.2 基层工程 ………………………………………………………34
8.3 防水与密封工程 …………………………………………………36
8.4 保温工程 ……………………………………………………………36
8.5 细部构造工程……………………………………………………37
8.6 保护层工程……………………………………38
附录A 倒置式屋面工程防水、保温材料标准和
试验方法标准 ……………………………………………40
附录 B 倒置式屋而工程防水、保温材料现场
抽样检验要求 ……………………………………………41
本规程用词说明 ……………………………………………………43
引用标准名录 ………………………………………………………44
附:条文说明 ………………………………………………………4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G 备案号:J1976-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 /T 20237-2014 代替HG20237-1994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Chemical Industry Project Construction Handover Technical Documents Regulation 2014-12-24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Chemical Industry Project Construction Handover Technical Documents Regulation HG/T 20237-2014 主编单位: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全国化工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心站 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实施日期: 2015年06月0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5北京
前言 本规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厅科[2009]104号文)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石化协质 发[2009]136号文)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委托全国化工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心站组织 修订。

本规定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HG20237-1994。

规定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 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规定。

本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交工技术文件的格式、工序质量控制表的实施、 交工技术文件的编制、交工技术文件的归档等。

本规定与HG20237-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本规定的性质由原强制性修订为推荐性。

2.将交工技术文件分为A级交工技术文件和B级交工技术文件两类。

附录A:化学工业工程建设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附录B:化学工业工程建设B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3.交工表格由原来的5类变更为10类,分别为通用类,机械设备类,静止设备及储罐类,管道类, 钢结构类,电气类,自动化仪表类,锅炉类,压力容器、球罐组焊类,起重机械类。

4.增加了10类B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5.通用类中补充了设计变更、图纸会审、开箱检验、基础复验、安全阀调试、阴极保护安全、重 大质量事故报告等交工文件表格。

6.调整了各种试压记录表格。

7.静止设备类中增加了釜类设备、料仓、冷箱、空冷器等表格,补充了气柜、火炬、管式炉表格 等。

8.电气仪表类调整了调试和校验记录表格。

9.增加了锅炉、压力容器和球罐组焊(气化炉)、起重机械类表格。

本规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的技术内容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规定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 议,请与中国化学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联系(联系地址:河南省开封市汴京路53号,邮编:475002, 电话:0371-2290529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定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 全国化工施工标准化管理中心站 参编单位: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汪寿建汤志强张西民杨建满刘清芝王学武赵天安王丙强万佑中 翟东清张雪花张喜菊程淑桃沈金巧赵慧霞刘俊成赵明芳朱利民 王伟代云 主要审查人:张杰民张光炜李文蔚杨春华林根杰范学东崔定龙王梦林梁宝芳
目次 1 2术语. 3基本规定 4交工技术文件的格式.. 5工序质量控制表的实施. 6交工技术文件的编制.. 6.1交工技术文件的内容 6.2交工技术文件的分类和组卷, 6.3峻工图的编制. 7交工技术文件归档... 附录A化学工业工程建设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10 A.1通用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10 A.2机械设备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A.3静止设备及储罐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75 A.4管道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94 A.5钢结构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A.6电气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01 A.7自动化仪表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127 A.8锅炉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140 A.9压力容器、球罐现场组焊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A.10起重机械类A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附录B化学工业工程建设B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173 B.1通用类B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173 B.2机械设备类B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192 B.3静止设备及储罐类B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201 B.4管道类B级交工技术文件表格., 214 B.5钢结构类B级交工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G/T 20237-2014 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代替HG20237-1993).pdf已关闭评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60 ICS13.10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88-2014代替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for occupationalhealthsurveillance
2014-05-14 发布2014-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Z188-2014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3 4.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4.2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 4.3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 4.4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 4.5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 4.6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 4.7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6 4.8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4.9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8 4.10常规医学检查....8 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10 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10 5.2四乙基铅..11 5.3汞及其无机化合物.12 5.4锰及其无机化合物.13 5.5铍及其无机化合物14 5.6镉及其无机化合物15 5.7铬及其无机化合物.16 5.8氧化锌..17 5.9....18 5.10砷化氢(砷化三氢)19 5.11磷及其无机化合物20 5.12磷化氢21 5.13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22 5.14钒及其无机化合物23 5.15三烷基锡23 5.16铊及其无机化合物24 5.17炭基镍.....25 5.18氟及其无机化合物26 5.19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27 5.20二硫化碳28 5.211四氯化碳29
GBZ 188--2014 5.22甲醇30 5.23汽油 5.24溴甲烷32 5.251,2-二氯乙烷32 5.26正已烷 5.27苯的氨基与硝基化合物 5.28三硝基甲苯 5.29联苯胺 5.30氯气36 5.31二氧化硫 5.32氮氧化物38 5.33氨. 5.34光气40 5.35甲醛 5.36一甲胺 5.37一氧化碳44 5.38硫化氢44 5.39氯乙烯45 5.40三氯乙烯46 5.41氯丙烯47 5.42氯丁二烯48 5.43有机氟49 5.44二异氰酸甲苯酯 5.45二甲基甲酰胺50 5.46氰及晴类化合物51 5.47酚(酚类化合物如甲酚、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等参照执行)52 5.4853 5.49氯甲醚[双(氯甲基)醚参照执行]53 5.50丙烯酰胺..........54 5.51偏二甲基肼55 5.52硫酸二甲酯 5.53有机磷杀虫剂56 5.54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57 5.55拟除虫菊酯类58 5.56酸雾或酸酐 5.57致喘物60 5.58焦炉逸散物62 6粉尘作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9 6.1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结晶型二氧化硅粉尘)63 6.2煤尘..64 6.3石棉粉尘..65 6.4其他致尘肺病的无机粉尘 6.5棉尘(包括亚麻、软大麻、黄麻粉尘)
GBZ 188-2014
6.6有机粉尘68 7接触有害物理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70 7.1噪声..70 7.2手传振动.. 7.3高温.72 7.4高气压(参见GB20827) 7.5紫外辐射(紫外线)75 7.6微波..77 8接触有害生物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77 8.1布鲁菌属.. 8.2炭疽芽孢杆菌(简称炭疽杆菌)79 9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9.1电工作业....80 9.2高处作业....81 9.3压力容器作业..82 9.4结核病防治工作.82 9.5肝炎病防治工作.83 9.6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83 9.7视屏作业.85 9.8高原作业...85 9.9航空作业.87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68 附录B(规范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医学常规检查方法90 附录C(规范性附录)粉尘作业人员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DR摄片)技术要求100 附录D(规范性附录)加压试验和氧敏感试验方法 附录E(资料性附录)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GBZ188-2014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5.2.2、5.4.4、5.5.5、5.6.5、5.7.4、5.8.2、5.9,4、5.10.2、5.12.2、5.13.2、5.14.2、5.15.2、
5.47.2、5.48.2、5.49.4、5.51.2、5.52.2、5.55.2、5.58.4、6.1.4、6.2.4、6.3.5、6.4.4、7.4.5、8.2.2为 推荐性的,其余均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Z188一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本标准与GBZ188一2007相比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2010 代替GBZI-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Hygienicstandardsforthedesignofindustrialenterprises
2010-01-22发布2010-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总则..4 5选址、总体布局与厂房设计4 6工作场所基本卫生要求6 7辅助用室基本卫生要求12 8应急救援14 附录A.15 附录B.18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基础上修订的,本标准除个别语句明确表示为参 照条款外均为强制性条款。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GBZ1-2002废止。

本标准与GBZ1-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a)调整了标准的适用范围,新增加了对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建设项目的卫生设计及职业病危 害评价、建设项目施工期持续数年或施工规模较大、因特殊原因需要的临时性工业企业设计,以及工业 园区总体布局等的规定。

b)增加及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c)增加了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常用术语及定义; d)调整了部分章节编排顺序及逻辑关系: e)增加了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及峻工验收阶段的职业卫生要求以及职业卫生 专篇编制、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要求等内容: f)增加了在无法避开自然疫源地,或毗邻气体输送管道,或工业污染区进行工业企业选址时的职业 卫生要求。

9)增加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的卫生设计原则: h)增加了工作场所防尘、防毒的具体卫生设计要求: 增加了除尘、排毒和空气调节设计的卫生学要求: 细化了事故排风的卫生学设计: 一增加了毒物自动报警和检测报警装置的设计要求: 一增加了系统式局部送风时工作地点的温度和平均风速的规定。

i)适当调整了防暑、防寒的卫生学设计要求: 一空气调节厂房内不同湿度下的温度要求; 一冬季工作地点的采暖温度和辅助用室的采暖温度。

j)调整了防非电离辐射的卫生学设计要求: 一增加了大型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选址、极低频电磁场发射源和电力设备选择以及新建电力设施 的卫生学要求:
一增加了居住区等区域磁通量密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 增加了高电磁辐射作业劳动定员设计的卫生要求。

k)增加了采光、照明设计的具体要求: 1)增加了应急救援设计的具体要求: 应急救援机构急救人员的人数配备: 一气体防护站装备参考配置: 急救箱配置参考清单。

m)删除了已在GBZ2.2-2007中包含的职业接触限值: 一车间内工作地点的夏季空气温度规定; 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一局部振动强度卫生限值; 一工作地点微波辐射强度卫生限值; 一高频辐射强度卫生限值: 一工频高压电作业场所的电场强度限值; 一工作地点脉冲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一劳动强度分级。

n)删除了原GBZI-2002的规范性附录-附录B: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方法: o)增加了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见规范性附录,附录B。

p)特殊行业如制药、生物、食品加工等行业在遵守本标准基础上,还应根据行业特点制定符合本 标准的配套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 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全国总工会、山东省职 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辽宁省职业病防治院、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劳动 卫生研究所、中国纺织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化学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全国电力行 业劳动环境检测监督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涛、张敏、吴维、杜變楠、邵强、徐伯洪、梁友信、戴自祝、王生、郭建 中、王忠旭、李文捷、赵容、吕琳、吴世达、刘苗、余善法、李刚、刘晓延、邵华、林菌、王恩业、刘 承彬、樊晶光、赵桂芹、王丹、金哗鑫、陈青松、张永。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标准-101-56,GBJ1-62,TJ36-79,GBZ1-2002。

GBZ1-2010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企业选址与总体布局、工作场所、辅助用室以及应急救援的基本卫生学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卫生 设计及职业病危害评价。

规模较大、因各种特殊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040.10 H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337-2015 代替GB/T4337-2008 金属材料 疲劳试验 旋转弯曲方法 Metallicmaterials-Fatigue testing-Rotatingbar bending method (ISO 1143:2010,Metallic materials-Rotating barbending fatigue testing,MOD) 2015-09-11发布 2016-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337-2015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符号和说明 5试验原理 6试样的形状与尺寸 7试样制备 8试验设备的准确度 9加热装置和温度测量装置 10试验程序 11试验结果的表述 12试验报告. 附录A(规范性附录)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弯距的校事 港公
GB/T 433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4337-2008《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

本标准与GB/T4337- 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直接将相应的国际标准修改为相对应的国家标准; 在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疲劳寿命、S-N曲线、弯矩和截面模量的定义和符号; 将原标准7.3的两条注变成了正文; 一在10.2中增加了表2"不同类型试验机试验应力计算和加荷表”,分别列出了详细的计算公式; 增加了10.3频率的选取; 在10.5.3中增加了加热炉在试样工作截面温度梯度的测定方法描述; 对正文中的图1至图11按照国际标准的格式进行了修改同时更正了图7; 按照国际标准对附录A进行了重新编写。

男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1143:2010《金属材料旋转棒弯曲疲劳试验》。

本标准在文本结构和技术内容方面与ISO1143:2010一致,本标准与ISO1143:2010技术性差异 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悬体调整如下: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3075代替个1SO1099;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0623代替了ISO23718;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36代替了ISO376;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M476代替了ISO12107;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6Q7代替了ISO12106。

一在"范围”一章中增加了“其他环境(如腐蚀)下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修改了图7中的错误。

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符号".”; 删除了国际标准前言; 一对标准名称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怡斐、安建平、董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2107-1980; GB/T 4337-1984、GB/T 7733-1984; GB/T 4337-2008。


GB/T 4337-2015 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旋转弯曲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属材料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在室温和高温空气中试样旋转弯曲的条件下进行的疲劳试验,其他环境 (如腐蚀)下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75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GB/T3075-2008,ISO1099:2006,MOD) GB/T10623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GB/T106232Q08,ISO23718:2007.MOD) GB/T13634试验机检验用测力仪的校准(GB/T136342908,ISO376:1999,IDT) GB/T24176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统计方案与分薪方法(GB/T24176-2009.ISO12107: 2003,IDT) el GB/T26077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另法(GB/T26077-2010.ISO12106:2003, MOD) 3术语和定义 GB/T 3075、GB/T 10623、GB/T 24176 260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