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 > 10月 ( 第 48 页)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of fully-fit-out residential buildings
DG/TJ08-2178—2021
J13187—2021
主编单位:上海市工程建质量管理协会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上海市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021年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上海

DG/TJ08-2178-2021,DG/TJ08-2178-2021规范,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DG/TJ08-2178-2021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标定2017898号)要求,由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和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DG/TJ08—2178—2015进行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装修;设备室内环境;防火。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装配式室内装修技术的应用要求和安全、适老方面的设计规定,完善和提升了室内装修设计关于舒适性和健康环保方面的要求,并对标现行国家、地方设计规范和标准,更新、补充了相关条文。

1总则
1.0.1为推进本市全装修住宅产业的发展,满足广大居民对居住安全、质量、功能、环境和设施等方面的需求,明确本市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升本市全装修住宅的建设水平,保证本市全装修住宅产品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改建、扩建和更新改造的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在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适用。
1.0.3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遵循“安金适用、经济、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原则。
1.0.4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与建筑设计祖衔接,整体设计,使室内空间功能、界面处理、管线布局更为协调合理。
1.0.5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符合宅产业化发展要求,推进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的建设方积极推广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安全健康的集成技术,提高住宅的可改造性和耐久性。
1.0.6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适老等多样化的居住使用需求。
1.0.住宅室内装修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全装修fully-out住宅-fit- residential building套内和公共部位的固定面、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及开关届座等全部装修并安装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固定设施安装到位的住宅。
2.0.2室内装修int erior decoration为满足美观及功能需求,以建筑物主体结为基础,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2.0.3装配式assembled内装 infill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标准化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工业化装修建造方式
2.0.玄foyer关供居住者在住宅套内入口处停留过渡的空间。
2.0.5餐厅 dining room供居住者用管的空间。
2.0.6吊顶 suspended ceiling悬吊在楼板下的装修面。
2.0固定家具 built-in- furniture与建筑结构固定在一起或不易改变位置的家具
2.0.8固定面 fixed surface建筑内部主体结构的楼(地)面、墙面和顶面。
2.0.9同层same-floor排水 drainage器具排水管不穿越结构楼板进入下层空间,排水横支管与卫生器具布置在同层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方式。根据管道敷设形式,同层排水分为沿墙敷设和地面敷设两种方式。

3基本规定
3.0.1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包含住宅套内和公共部位。
3.0.2住宅室内装修应完成固定面装修和固定设施的安装。
3.0.3住宅室内装修设计不应降低建筑设计有关消防迪风、采光、隔声、安全、节能、环保及建筑装配率等方面的要求禁止修改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设计和违反结构主体设计求。
3.0.4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基本墙体、机电管线及设备、设施等应保持一致。
3.0.5住宅室内装修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要求。
3.0.6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选用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严禁采用国家及本市明冷禁止使用和淘汰的材料及设备。
3.0.7住宅室内装修应进行标化、模数化通用化设计,宜采用标准化部品部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城镇立体绿化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tereoscopic greening of city
DBJ61/T177-2020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1年01月31日

DBJ61/T 177-2020,DBJ61/T 177-2020规范,城镇立体绿化技术规程,DBJ61/T 177-2020 城镇立体绿化技术规程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陕西省城镇立体绿化技术规程>编制立项的批复》(陕建标发2019]1034号)的要求,经过广泛调查及实验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结合本省地域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立体绿化类型;5材料;6植物选择;7场地评估;8设计;9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10养护管理。
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陕西省建设标准设计站负责组织编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1总则
1.0.1为规范陕西省城镇立体绿化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立体绿化技术规范体系,推进立体绿化向实践规范化绿色节能化、生态服务化、地域特色化、信息智能化方向发展,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规定了陕西省城镇立体绿化的类型、材料、植物选择、场地评估、设计、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的技术要求。
1.0.3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城镇的新建、扩建改建立体绿化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
1.0.4立体绿化工程的材料、植物选择、地评估、设计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陕西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
3.0.1立体绿化工程应遵循安全适用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美观协调、节约型园林及海绵城市建设等原则,必须保护建(构)筑物并在其安全允许范围内进行。
3.0.2新建、既有建(构)筑物的立体绿化工程均应满足建(构)筑物的防水、排水、抗冻胀、防腐等功能的要求,不得影响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不得影响原建(构)筑物屋面的雨水排放功能。
3.0.3立体绿化工程建设前应勘察现场,并进行建设场地评估,包括必要条件、用地条件、其他条件等评估,评估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3.0.4立体绿化类型的选用应充分考虑项目功能定位、场地空间特点场地生境条件及生境类型、材料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施工及养护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适宜性。
3.0.5立体绿化应根据地带性植被分区场地特点、场地生境类型的要求,从其使用功能、生态可持续、景观功能及雨洪管理等出发,选择适宜的材料、植物、施工工艺和养护管理方式等。
3.0.6屋顶绿化工程结构设计时应计算种植荷载。既有建筑屋面进行立体绿化改造前,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原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且应复核计算,确保结构安全。
3.0.7垂直绿化辅助结构与主体结构应连接可靠,且应交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设计实施。在靠近墙体基部和其他建(构)筑物基部进行垂直绿化时,应注意采取工程措施保证雨水及时排放,避免积水引起的结构安全隐患。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0-17 10:25:16

提问网友:铁甲小宝


请问油漆和涂料有什么区别,分别用于什么部位,哪种贵。谢谢


解答网友:将军峰


油漆和涂料  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现合成树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
建筑设计规程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using precast load -bearing 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DBJ61/T 140-2018
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8年06月20日

DBJ61/T 140-2018,DBJ61/T 140-2018规范,居住建筑设计,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装配式承重复合墙,DBJ61/T 140-2018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

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质量技术监督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西咸新区建设环保局韩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神木市、府谷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与中天西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编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规程》已经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审定通过,现发布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标准编号为DB61/T140-2018,自2018年6月20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条文技术解释。

1总则
1.0.1为适应陕西地区村镇建设需要,提高村镇建筑设计质量及抗震防灾能力,积极推广绿色建材、新能源系统及绿色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制定本规程。
1.0.2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应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集成,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并结合功能、环境、经济、技术适宜的原则,形成先进、科学的设计模式及设计方法,以推动村镇建筑向工业化、产业化的技术进步。
1.0.3部品设计包括建筑部品设计结构部品设计、设备与管线部品设计及内装部品设计。部品设计宜满足标准化、系列化、模数化、协同化的相关要求。
1.0.4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的村镇居住建筑,村镇的其他公用建筑可参照本规程执行。
1.0.5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及陕西省地方标准的相关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应符合村镇建设规划的要求,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及居民日常生活方式,因地制宜,设计经济适用、绿色美观的房屋房屋与周边相邻建筑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
3.1.2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的相关规定,采用模块组合的标准化设计,按照“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组合建筑形式,宜与当地民居建筑风格相协调,并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进行集成设计。
3.1.3建筑平面设计应结合建筑各功能空间使用尺度及模数,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合理拆分结构预制部品确定适宜的制作公差和安装公差设计值,保证预制部品的定位尺寸满足平面功能需要。
3.1.4建筑节能设计应依据当地气候环境,将建筑外围护系统的保温、防水、防火、气密等措施与结构主体外墙复合集成设计,且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的相关规定:有条件的地区宜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标准。
3.1.5建筑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相协调,连接部位宜采用柔性连接方式,选用的材料、接缝及外门窗洞口等构造措施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有关抗风性能、抗震性能、耐撞击性能、防火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隔声性能、热工性能及耐久性能的相关规定。
3.1.6建筑宜对外墙板、外门窗、阳台板、空调板、遮阳部件及太阳能装置等进行标准化、集成化及一体化设计。
3.1.7建筑设计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宜进行一体化设计,满足居住照明、电器、生活热水、冬季采暖等需求
3.1.8建筑内装设计宜与建筑、结构及建筑设备协同进行设计,宜采用装配式楼地面、墙面、吊顶、集成式厨房及集成式卫浴系统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0-17 10:19:48

提问网友: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1.比如HPB335的钢筋都有什么规格尺寸的?

2.q235是什么意思,

3.平常做土建多,对钢筋的规格尺寸还算了解,但是其他涉及钢材的就不太懂哪些符号,这个可以看什么书或者图集系统学习一下呢?


解答网友:竹风


屈服强度,和钢筋直径没有关系

  1. 比如HPB335的钢筋都有什么规格尺寸的?

    HPB300,没有HPB335

    如图土建,河北,答疑:屈服强度,和钢筋直径有关系吗-河北土建

2.q235是什么意思,

——屈服强度235的圆钢,工程上已淘汰

3.所有建筑类的都要了解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现代生土砖砌体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 of advanced comprised earth bricks
DBJ61/T117-2016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6年10月17日

DBJ61/T 117-2016,DBJ61/T 117-2016 规范,构造设计,现代生土砖,现代生土砖砌体,DBJ61/T 117-2016 现代生土砖砌体技术导则

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质量技术监督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西咸新区建设环保局韩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神木县、府谷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由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现代生土砖砌体技术导则》,已经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审定通过,现发布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标准编号为DBJ61/T1172016,自2016年10月17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条文技术解释。

1总则
1.0.1为规范现代生土砖砌体的构造设计、施工与质量控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地区、采用现代生土砖砌体承重的1~3层中小间民用建筑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当采用现代生土砖砌体作为填充墙使用时,本导则提出的墙体构造措施可供参考。
1.0.3现代生土砖砌体的构造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
3.0.1在下列情况时,不应采用生土砖:
1建筑物防潮层以下的内外墙体;
2长期处于浸水和化学侵蚀的环境。
3.0.2生土砖砌体房屋应建在地势较高或较干燥的地方,室外地面应能随着天然地形快速排除雨水,并在房屋四周及屋顶加入有组织排水构造措施。
3.0.3生土砖砌体房屋的层数不应超过3层,建筑高度不应超过10.0m,其中底层层高不宜超过3.6m,二层以上层高不宜超过3.2m。房屋高度与宽度的比值(高宽比)不宜大于1.5建筑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对带阁楼的坡屋面房屋应算到山尖墙的1/2高度处。
3.0.4生土砖承重墙体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竖向应保持上下连续。宜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3.0.5生土砖砌体房屋的承重横墙间距不应超过6.0m,屋盖形式宜采用刚性屋盖。
3.0.6承重生土砖墙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240mm,非承重生土砖墙的最小厚度不宜小于120mm。
3.0.7生土砖外墙宜做饰面保护层,且饰面材料应与生土砖粘结可靠。
3.0.8生土砖承重房屋伸缩缝的间距不宜大于40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市政,

提问日期:2021-10-17 10:15:41

提问网友:暮暮


材料含量是大量的多合土+少量碎石+少量水泥?

是否要把厂拌多合土删除,

把碎石含量变成6.21+15.3?

感谢山东,市政,答疑:水泥稳定碎石主材不是有,90%多的碎石+少量水泥组成的吗?那为什么定额水泥碎石子-山东市政


解答网友:欢乐心中飞雪


如果使用厂拌的就删除相应的水泥、砂碎石层材料,反之就是删除厂拌的材料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西安市城镇道路太阳能光伏LED路灯照明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Xi'an Town Road SolarPhotovoltaic(PV) LED Street Lamp Lighting
DJ61/T107-2015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6年02月12日

DBJ61/T 107-2015,DBJ61/T 107-2015规范,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太阳能光伏LED路灯照明系统,西安市,DBJ61/T 107-2015 西安市城镇道路太阳能光伏LED路灯照明技术规范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建设厅关于《西安市城镇道路太阳能照明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编制计划立项的批复(陕建函(20131186号),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西安市市政公用局组织相关单位成立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参考相关技术标准,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LED灯具设计;5.光伏发电系统设计;6.施工、安装及试运行;7.工程验收。
本规范在《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GB24460、《道路与街道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2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等现行规范、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根据道路太阳能照明系统有关要求及西安市地域性特点,增补或细化了相关内容,包括:道路太阳能照明相关术语;LED灯具配光类型、色温差、显色指数、照明功率密度、照明指标、设置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电转换部件、储能部件、控制部件、充放电线路、节能措施和眩光限制等;线路及灯具保护;控制、防雷及接地要求;照明设施选型及安装;相关施工及验收要求等。

1总则
1.0.1为推进西安市城镇道路太阳能光伏LED路灯照明系统应用,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整体美观和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0.2太阳能光伏LED道路照明应创造舒适良好的视觉环境,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群众生活和美化城市景观等目的。
1.0.3本规范适用于西安市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道路的太阳能光伏LED路灯照明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公共场所、园林、景观、居住小区太阳能光伏LE照明系统可参照执行。
1.0.4太阳能光伏LED路灯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cycled concrete structures
DbJ61/T88-2014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4年07月01日

DBJ61/T 88-2014,DBJ61/T 88-2014规范,再生混凝土,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61/T 88-2014 再生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为了陕西省再生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和发展,编制组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达的编制计划立项的批复(陕建函[2013]505号),经广泛调查、试验研究,在认真总结再生混凝土结构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和国内已有标准,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再生混凝土;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5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6构造规定;7多层和高层房屋设计;8再生混凝制备、施工及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建筑工程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本规程执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市雁塔路13号,邮政编码:710055)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推动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发展,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不大于50%的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本规程不适用于预应力再生混凝土结构。
1.0.3再生混凝土结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现行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再生混凝上用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再生粗骨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的规定。
2天然粗骨料和细骨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3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不同品种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4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5矿物掺合料应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混凝土和砂浆用天然沸石粉》JG/T3048以及陕西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6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T8076、《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474、《混凝土防冻剂JC475、《混凝土膨胀剂》GB23439等的规定。
3.1.2I类再生粗骨料可用于配制各种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Ⅱ类再生粗骨料宜用于配制RC40及以下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Ⅲ类再生粗骨料可用于配制R25及以下强度等级的再生混凝土,不宜用于配制有抗冻性要求的再生混凝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isting public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ransformation in Xi'an
DBJ61/T69-201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2年11月01日

DBJ61 T 69-2012规范,DBJ61/T 69-2012,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西安市,DBJ61/T 69-2012 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编制计划立项的批复”(陕建函[2011]474)号文件的要求,由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协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规范是编制组结合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实际,在总结实践经验,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设计、科研、施工及开发建设等单位意见,并对主要问题进行专题论证,具体内容进行反复讨论、协调和修改的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审查定稿。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总则、术语、节能改造基本原则、节能诊断、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与方法、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改造、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供应系统改造、供配电与照明系统改造、监测与控制系统改造、节能改造工程的验收、节能改造综合评估。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提高既有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室内热环境,结合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特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西安市既有公共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及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
1.0.3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1.0.4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应根据节能诊断结果,遵照节能改造判定原则,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取合理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
1.0.5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陕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节能改造基本原则
3.0.1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对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及建筑结构状况、热工性能以及室内环境进行诊断。节能改造的诊断、设计和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
3.0.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结合西安市地理气候条件、经济技术水平,在节能诊断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改造方案,结合节能改造方案的评估,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合理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
3.0.3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时,施工前应对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施工企业应首先编制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后方可实施。施工现场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3.0.4参与节能改造的各方不得任意变更建筑节能改造施工图设计。当确实需要变更时,应办理相关手续。
3.0.5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选用成熟的节能技术与产品,不得采用国家和陕西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设备、产品和材料。
3.0.6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应遵循经济、方便、少扰民的原则,应优先选用对用户干扰小、工期短、对环境污染小、工艺便捷、投资收益比高的技术。
3.0.7对既有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对原建筑结构进行复核、验算:当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措施。除门窗、屋面结构层以上部分外,不得随意更改既有建筑结构构造和组成材料。
3.0.8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的防火标准要求,并应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西安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of Xi'an civil buildings
DBJ61 70-201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行日期:2013年03月01日

DBJ61 70-2012,DBJ61 70-2012 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西安市,DBJ61 70-2012 西安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质量技术监督局、规划局,省级各有关部门,各期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
由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西安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已经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审定通过,现发布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标准编号为DBJ6170-2012,现予以发布,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具体条文技术解释。

1总则
1.0.1为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工程中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地应用,使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及周围环境协调,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结合西安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西安市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中的居住建筑及有热水供应需求的公共建筑设计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上述建筑中的既有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安装和工程验收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工程,应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1.0.4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已安装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必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及其他相应的安全性要求。
1.0.5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应对建筑一体化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效益比较,选用的方案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系统应符合安全卫生、节能节水等相关规定。
1.0.6新建、改建、扩建及既有建筑增设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必须纳入施工图审查和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准予施工。
1.0.7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安装和工程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地方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
3.0.1新建、改建、扩建民用建筑中的居住建筑及有热水供应需求的公共建筑,其生活热水供应均应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3.0.2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根据建筑特点使用功能和安装条件等进行选型和设计,并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3.0.3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能集热器及集热系统,应安全美观,规则有序、排列整齐,便于维护。
3.0.4建筑物上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降低相邻建筑的日照标准。
3.0.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道、电气和信号线缆应安全、隐蔽、集中布置,与建筑和环境相协调,便于安装和维护,并应与建筑其它管线统筹安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3.0.6太阳能热水系统应安装相应的计量装置,并应有防倒流措施。
3.0.7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应有完整的设计文件,系统部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其质量应满足国家有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陕北地区移民自建住房技术规范
Relocation selfbuilding hou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hanbei Immigration
DBJ/T61-67-2011
主编部门: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行日期:2012年03月01日

DBJ/T 61-67-2011,DBJ/T 61-67-2011规范,移民自建住房技术规范,陕北地区,DBJ/T 61-67-2011 陕北地区移民自建住房技术规范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白于山区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15年)》、《陕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洛河峡谷地带)扶贫移民搬迁规划(2011-2020年)》和《北移民搬迁安置若干政策规定》精神,根据陕北扶贫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要求,受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由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和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规划;3,建筑:4.结构5.给水排水:6.电气:7.采暖:8.施工与验收。
本规范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了使陕北地区移民住房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保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陕北地区移民安置中享受政府补贴、自建二层及二层以下住房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1.0.3住房应符合移民搬迁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1.0.4住房建设应遵循国家有关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同时,应根据当地村庄和住房规划、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条件、传统做法以及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因地制宜,采取节能措施。
1.0.5住房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本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1一般规定
2.1.1村庄规划应与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镇(乡)规划相协调。
2.1.2村庄规划应从实际出发,尊重移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
2.1.3扩建的村庄规划应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和风貌特色,完善村庄的各类用地,保护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街区,完善基础设施、公用服务设施和景观设施。
2.1.4新建的村庄规划应科学选址,结合地形合理布局各类用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宜配套建设,并注重环境景观效果,体现地域特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自建住房技术规范
Relocation selfbuilding hous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hannan immigration
DBJ/T61-62-2011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1年09月26日

DBJ/T 61-62-2011,DBJ/T 61-62-2011规范,移民搬迁自建住房技术规范,陕南地区,DBJ/T 61-62-2011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自建住房技术规范

为贯彻《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根据陕南移民搬迁指挥部要求,受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由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和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选址3.建筑4.结构;5给水排水;6.电气;7施工与验收。
本规范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了使陕南地区移民搬迁自建住房符合适用、经济、安全卫生和环保等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陕南地区移民搬迁中享受政府补贴、2层及以下自建住房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1.0.3住房应符合移民搬迁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1.0.4住房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0.5住房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本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住房的平面、立面应简洁、规整。
3.1.2住房应具备防火安全性能
3.1.3住房应满足自然通风、天然采光、日照和隔声要求
3.1.4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宜就地取材,选择有利于节能、环保的材料。
3.1.5住房距小于6.0m宽的道路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3.1.6各类管线不应影响住房的安全,并防止管线腐蚀、沉陷、振动、受重压及冻裂破坏。
3.1.7屋面应做防水层,且不得少于一道防水。
3.1.8室内装修时不应破坏结构承重体系,不应在砌体承重墙上开设水平横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Intelligent b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raft standard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7年03月01日

DBJ/T 61-42-2016,DBJ/T 61-42-2016规范,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智能建筑工程,DBJ/T 61-42-2016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建委)、质量技术监督局,杨凌示范区规划建设局,西咸新区建设环保局,韩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神木县府谷县住房城乡建设局:
由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四联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陕西省工程建设施工工艺标准》(共18分册),已经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审定通过,现发布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标准编号见附件,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四联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条文技术解释。

1总则
1.0.1为了加强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保证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工艺可靠、管理高效,制定本规范。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智能建筑工程施工。
1.0.3本标准与国家现行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5037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配套使用。
1.0.4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本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1适用范围
3.1.1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信息网络系统的施工,可包括其各网络子系统平台(网络基础平台、网络服务平台、网络安全平台、网络管理平台、网络环境平台)的功能、性能、安全的描述以及相关的软件、硬件安装调试。
3.2引用标准名录
3.21本标准主要引用以下国家现行标准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
2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
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
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
9《信息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检测评价方法GB
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审计产品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20945
1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
12《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
13《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18
14《接入网技术要求一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YD/T1160
15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一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设备》D/T1240
16《接入网技术要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yd/t1323
17接入网技术要求甚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y/T1239
18《接入网技术要求3.5GH2固定无线接入》YD/T1158
19《接入网技术要求不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ADSL2+)用户端设备》YD/T1188
20接入网技术要求单线对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SHDSL)yd/118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