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下图纸中,x向纵筋:cc10-200,y向纵筋:c8-@150,大家看我解释的对-北京土建计量GTJ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提问日期:2021-11-30 17:54:13
提问网友:o.x
解答网友:将军峰
对的 。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提问日期:2021-11-30 17:54:13
提问网友:o.x
解答网友:将军峰
对的 。
提问日期:2021-11-30 17:53:06
提问网友:小莹
1.如标题无法讲述清楚,请在此补充
2.附带截图通常可让问题更快得到回答
解答网友:xagcc
M1327是门,宽1300,高2700
FM乙1321是乙级防火门,宽1300,高2100
MLC4321是门联窗,宽4300,高2100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30 17:48:36
提问网友:小郭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不需要
提问日期:2021-11-30 17:48:10
提问网友:今天早上没洗脸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TZ用框架柱定义 L梁的支座是柱子时按框架梁考虑
问题专业:土建,钢筋算量GGJ2013,土建计量GTJ,
提问日期:2021-11-30 15:28:20
提问网友:17750020105
解答网友:,
是,
提问日期:2021-11-30 15:28:09
提问网友:↘约锭↙
这条清单 27、38 该套哪项,他俩区别是什么呢?
解答网友:可遇难求
前面的是水浆找平层,一般作为基层,而后者是整体水浆面层。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30 15:27:15
提问网友:达达杀猪菜
还有就是地下一层,地下室外墙是否只做迎土面一侧的防水呢?防水面积就就是图形软件里的模板面积么???
解答网友:鸿雁
防水只做迎土面一侧墙面。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30 15:27:11
提问网友:星灵
解答网友:打不死的佩奇
第一行宽*高,梁截面尺寸,第二行为梁的箍筋c8,间距200,肢数2,第三行是上部钢筋,下部钢筋。第四行是梁纵筋,N是抗扭,G是构造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30 15:27:01
提问网友:破局
给水管道连接方式如图,但是其上阀门的连接方式没有说明,那么其上阀门的连接方式是否与管道连接方式相同呢?
解答网友:鸿雁
是与管道连接方式相同。
提问日期:2021-11-30 15:25:52
提问网友:小王
解答网友:陈工
布置筏板,设置筏板变截面,布置集水坑。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30 15:25:36
提问网友:薛定额
解答网友:鸿雁
结构构造柱与砌体墙连接需要设置马牙槎。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pdf格式,设计院给排水设计经典手册,给排水设计师必读系列,。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下册)(第三版)
Water Design Manual for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自 2008 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行业内最具指导性和权威性的设计手册。作为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人员必备的设计用书,手册第二版出版巳十年,期间与建筑给水排水相关的标准规范基本上全部修订,同时还新颁布一批标准规范 本次修订体现了 年间国家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内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满足广大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研究人员的需求。本手册分上、下册,内容包括: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雨水及控制利用,建筑热水,建筑饮水,建筑消防,建筑中水,特殊建筑给水排水,特殊地区给水排水,建筑给水局部处理,建筑排水局部处理,循环冷却水与冷却塔,常用资料,管材及阀门,常用水泵,常用给水设备及装置,常用排水器材及装置,消防设备、器材及装悝,管道水力计算,蒸汽、凝结水、压缩空气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本手册是从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丁程师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必备的经典工具书和设计资料,被广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师亲切地称为"白皮书"。《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上、下册),荣获 2010 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进步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可供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教学、科研、维护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给水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内容索引:
下册目录 | 15.2.4WG、WGF型污水泵1999 | 17.5.4毛发聚集器2440 |
第13章常用资料1389 | 15.2.5WL型立式污水泵2000 | 17.5.5朔料检查井2440 |
13.1常用符号及材料1389 | 15.2.6LP型立式污水泵2003 | 17.6排水设备2443 |
13.1.1给水排水常用符号1389 | 15.2.7YHL型液下离心泵2006 | 17.6.1污水提升装置2443 |
13.1.2给水排水常用名词缩写1389 | 15.2.8小型潜水排污泵2008 | 17.6.2直空排水装置2460 |
13.1.3法定计量单位与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换算1390 | 15.2.9ZQ、HQ型潜水轴流泵混流泵2024 | 17.7建筑排水局部处理装置2462 |
13.2单位换算1395 | 第16章常用给水设备及装置2027 | 17.7.1厨房隔油装置2462 |
13.2.1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1395 | 16.1直饮水设备2027 | 17.7.2玻璃钢生物化粪池2470 |
13.2.2常用单位换算1396 | 16.1.1ZYG直饮水分质给水设备2027 | 17.8污废水处理装置2471 |
13.3计算数表1408 | 16.1.2NFZS直饮水设备2031 | 17.8.1废水处理装置2471 |
13.3.1粗糙系数n值1408 | 16.1.3臭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工艺2034 | 17.8.2污水处理装置2472 |
13.3.2排水管管径与相应排放面积关系值1408 | 16.1.4活性炭→纳滤(一)净水工艺(采用二氧化氯消毒)2037 | 17.9雨水控制与利用系列产品2475 |
13.4气象、地质、地震1411 | 16.1.5活性炭→纳滤(二)净水工艺(采用臭氧消毒)2041 | 17.9.1雨水弃流过滤装置2475 |
13.4.1风1411 | 16.1.6活性炭→离子交换→纳滤净水工艺2044. | 17.9.2雨水源头截污过滤装置2478 |
13.4.2降雨等级及雨量公式1412 | 16.1.7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工艺(采用二氧化氯消毒)2047 | 17.9.3雨水调蓄贮存装置2479 |
13.4.3土的分类1413 | 16.1.8活性炭→反渗透(二)净水工艺(采用臭氧消毒)2051 | 17.9.4滞留入渗系列产品2482 |
13.4.4基坑和管沟开挖与支撑1414 | 16.1.9臭氧→活性炭→超滤净水工艺2054 | 17.9.5线性排水系统2492 |
13.4.5地质年代1414 | 16.1.10电渗析净水工艺2058 | 17.9.6雨水过滤装置2495 |
13.4.6地震烈度与震级1416 | 16.2变频调速供水设备2061 | 17.10小型污水处理设备2496 |
13.4.7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加速度1418 | 16.2.1BTG、BTG-B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给水设备2061 | 17.10.1格栅2496 |
13.4.8太阳能资源分区及太阳能气象参数1446 | 16.2.2Ⅶ系列智联变频供水设备2085 | 17.10.2加药和消毒设备2497 |
13.4.9给水排水设计常用气象参数1447 | 16.2.3DRL恒压变频供水设备2087 | 第18章消防设备、器材及装置2501 |
第14章管材及阀门1457 | 16.2.4Grundfos系列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2089 | 18.1室外消火栓2501 |
14.1金属管材1457 | 16.2.5dooch系列全变频佰压供水设备2098 | 18.1.1地上式室外消火栓2501. |
14.1.1钢管及管件1457 | 16.2.6xylem系列全变频恒压供水设备2106 | 18.1.2地下式室外消火栓2503 |
14.1.2球墨铸铁管及管件、接口1461 | 16.2.7QB系列全变频供水设备2112 | 18.2消防水泵接合器2503 |
14.1.3排水铸铁管及管件、接口1469 | 16.2.8HLS系列微机控制变频供水设备2116 | 18.2.1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2504. |
14.1.4铜管及管件、接口1545 | 16.3无负压(叠压)供水设备2123 | 18.2.2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2504. |
14.1.5薄壁不锈钢管及管件、接口1573 | 16.3.1WWG、WWG(Ⅱ)、WWG(Ⅱ)-B系列无负压(叠压)给水设备2123 | 18.2.3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2504 |
14.1.6不锈钢无缝钢管及不锈钢焊接钢管1595 | 16.3.2ZBD无负压(叠压)多用途给水设备2160 | 18.2.4多用式消防水泵接合器2505. |
14.2非金属管材1599 | 16.3.3WⅡ系列智联无负压(叠压)供水设备2175 | 18.3室内消火栓2505 |
14.2.1非金属管材分类及性能1599 | 16.3.4NFWG、NFWX无负压(叠压)供水设备2177 | 18.3.1室内消火栓2505 |
14.2.2硬聚氯乙烯(PVC-U)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04 | 16.3.5XMZH智慧集成、AAD/AAD((B)智慧调峰泵站2182 | 18.3.2室内消火栓箱2508 |
14.2.3聚乙烯(PE)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08 | 16.4热水设备及装置2203 | 18.3.3消防软管卷盘与轻便消防水龙2515. |
14.2.4交联聚乙烯(PE-X)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19 | 16.4.1水加热器2203 | 18.4自动喷水灭火装置2516 |
14.2.5耐热聚乙烯(PE-RT)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21 | 16.4.2水加热器集成机组2228 | 18.4.1喷头2516 |
14.2.6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25 | 16.4.3板式水加热器换热机组2239 | 18.4.2报警阀组2530 |
14.2.7聚丁烯(PB)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30 | 16.4.4燃气集成热水机组2243 | 18.4.3水流指示器2537 |
14.2.8氯化聚氯乙烯(PVC-C)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35 | 16.4.5燃气容积式热水器2246 | 18.4.4末端试水装置(阀)2538 |
14.2.9给水用抗冲改性聚氯乙烯(PVC-M)管材及管件、接口1640 | 16.4.6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2250 | 18.4.5自动放水阀2538 |
14.2.10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ABS)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44 | 16.4.7电力热水器(A)2255 | 18.4.6智能稳压阀2539 |
14.2.11丙烯酸共聚聚氯乙烯(AGR)给水管及管件、接口1645 | 16.4.8商用储水式电热水器(B)2259 | 18.4.7快速排气阀2540 |
14.2.12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及管件、接口1651 | 16.4.9无动力集热循环太阳能热水机组2270 | 18.5大空间灭火装置2540 |
14.2.13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及管件、接口1694 | 16.4.10模块式智能化换热机组2275 | 18.5.1大空间智能灭火装置2540 |
14.2.14聚丙烯(PP)排水管及管件、接口1699 | 16.4.11恒温混合阀2277 | 18.5.2自动扫描射水灭火装置2541 |
14.3复合管材1704 | 16.4.12循环专用阀2282 | 18.5.3自动扫描射水高空水炮灭火装置2542 |
14.3.1钢塑复合管及管件、接口1704 | 16.4.13紫外光催化二氧化钛(AOT)消毒装置2285 | 18.5.4消防炮灭火装置2543 |
14.3.2建筑给水钢塑复合压力管(PSP)及管件、接口1713 | 16.4.14银离子消毒器2286 | 18.6气体消防灭火装置2546 |
14.3.3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及管件、接口1716 | 16.4.15自调控(自限温)电伴热带2289 | 18.6.1SDE灭火装置2553 |
14.3.4铝塑复合管及管件、接口1724 | 16.5二次供水消毒装置2292 | 18.6.2氮气(IG100)灭火装置2553 |
14.3.5铝合金衬塑复合管及管件、接口1731 | 16.5.1QL型紫外线消毒器2293 | 18.6.3烟烙尽(IG-541)灭火装置2555 |
14.3.6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材和管件、接口1734 | 16.5.2RZ型紫外线消毒器2295 | 18.6.4三氟甲烷(FE-13)灭火装置2557 |
14.3.7排水钢朔复合管及管件、接口1741 | 16.5.3紫外线协同防污消毒器2299 | 18.6.5七氟丙烷(FM-200)灭火装置2560 |
14.4阀门1743 | 16.5.4水箱臭氧自洁器2302 | 18.6.6二氧化碳灭火装置2565 |
14.4.1分类、型号含义1743 | 16.6循环水处理设备2305 | 18.6.7注氮控氧防火装置2573 |
14.4.2截止阀1743 | 16.6.1冷却塔2305 | 18.7特殊灭火装置2578 |
14.4.3闸阀1749 | 16.6.2循环水处理设备2341 | 18.7.1泡沫灭火装置2578 |
14.4.4蝶阀1762 | 16.7游泳池水处理设备2352 | 18.7.2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灭火装置2579 |
14.4.5球阀1786 | 16.7.1立式石英砂过滤器2353 | 18.7.3蒸汽灭火装置2580 |
14.4.6止回阀1794 | 16.7.2卧式石英砂过滤器2356 | 18.7.4细水雾灭火装置2580 |
14.4.7浮球阀1797 | 16.7.3压力式可再生硅藻土过滤器2359 | 18.7.5干粉灭火装置2582 |
14.4.8液压控制阀1803 | 16.7.4多向阀立式过滤器2360 | 18.8灭火器2584 |
14.4.9减压阀1806 | 16.7.5臭氧发生器2362 | 18.8.1水型灭火器2584 |
14.4.10多功能水泵控制阀1816 | 16.7.6臭氧反应罐2368 | 18.8.2泡沫型灭火器2585 |
14.4.11安全阀1823 | 16.7.7活性炭吸附罐2374 | 18.8.3干粉类灭火器2585 |
14.4.12安全泄压阀1825 | 16.7.8多功能热泵2380 | 18.8.4二氧化碳(CO,)灭火器2586 |
14.4.13水位控制阀1829 | 16.7.9除湿热泵2382 | 18.8.5其他类别灭火器2587 |
14.4.14倒流防止器1833 | 16.7.10毛发聚集器2384 | 18.9消防管材2588 |
14.4.15水锤吸纳器1838 | 16.8给水水箱2387 | 18.9.1金属管道2588 |
14.4.16排气阀1842 | 16.8.1不锈钢给水箱2387 | 18.9.2非金属管道2588 |
14.4.17疏水阀1843 | 16.8.2装配式SMC给水箱2395 | 18.10消防配件2590 |
14.4.18旋流防止器1847 | 16.8.3装配式搪瓷钢板给水箱2397 | 18.10.1管道沟槽式连接件2590 |
14.4.19过滤器1849 | 16.8.4冲压式内喷涂钢板给水箱2399 | 18.10.2消防专用阀门2598 |
14.4.20吸气阀1851 | 16.8.5装配式镀锌钢板给水箱2401 | 18.10.3减压装置2601 |
14.4.21真空破坏器1853 | 第17章常用排水器材及装置2404 | 18.11消防专用增压稳压设备2607 |
14.4.22液压脚踏延时冲洗阀1857 | 17.1卫生器具2404 | 18.11.1消防增压泵2607 |
第15章常用水泵1861 | 17.1.1陶瓷洗脸盆2404 | 18.11.2消防稳压泵2630 |
15.1给水泵1861 | 17.1.2浴盆2409 | 18.11.3消防专用稳压设备2631 |
15.1.1IS型单级单吸离心泵1861 | 17.1.3大便器2413 | 第19章管道水力计算2639 |
15.1.2LD-Z型离心泵、DRG1型热水泵1884 | 17.1.4小便器2418 | 19.1钢管和铸铁管水力计算2639 |
15.1.3TSWA型分段式多级离心泵1889 | 17.1.5净身器2419 | 19.1.1计算公式2639 |
15.1.4DL型立式多级分段式离心泵1895 | 17.1.6冲洗水箱2419 | 19.1.2水力计算表编制表和使用说明2640 |
15.1.5BG型管道离心泵1916 | 17.1.7洗涤贫、化验盆2422 | 19.1.3钢管和铸铁管水力计算2643 |
15.1.6G型管道离心泵1917 | 17.2卫生器具排水配件2424. | 19.2住宅给水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表2665 |
15.1.7SH型卧式双吸泵1928 | 17.2.1洗脸盆排水配件.2424 | 19.3塑料给水管水力计算2672 |
15.1.8卧式单吸直联泵1954 | 17.2.2浴盆排水配件.2425 | 19.3.1计算公式2672 |
15.1.9KQLE智能变频泵1972 | 17.2.3净身盆排水配件2426. | 19.3.2水力计算表的编制和使用说明2672 |
15.1.10长轴静音泵1974 | 17.2.4存水弯2427 | 19.3.3塑料给水管水力计算2674 |
15.1.11不锈钢井用潜水泵1977 | 17.3地漏2427 | 19.4建筑给水薄壁不锈钢管水力计算2801 |
15.1.12QY型不锈钢自吸式气液混合泵1982 | 17.3.1无水封地漏2427 | 19.5建筑给水铜管水力计算2832 |
15.1.13CHM轻型卧式离心泵1983 | 17.3.2带水封地漏2430 | 第20章蒸汽、凝结水、压缩空气管道压力损失计算2851 |
15.1.14VTP立式长轴泵1984 | 17.4雨水斗2432 | 20.1计算公式2851 |
15.1.15CMBE家用小型变频增压泵1990 | 17.4.1重力流雨水斗2432 | 20.2压降计算参数2852 |
15.1.16ALPHA2家用小型热循环泵1991 | 17.4.2半有压流雨水斗2433 | 20.3压力损失计算2853 |
15.2排水泵1993 | 17.5排水管道附件及附属设施2436. | 附录工我国部分城镇降雨强度2864 |
15.2.1PW型污水泵1993 | 17.5.1吸气阀.2436 | 附录Ⅱ2892 |
15.2.2PWF型耐腐蚀污水泵1995 | 17.5.2管道清扫口2437 | |
15.2.3PWL型立式污水泵1997 | 17.5.3通气帽2438 |
第1章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2章沥青路面双层摊铺设备
第3章国内外双层摊铺工程应用状况
第4章沥青路面摊铺层间效果对比
第5章双层摊铺施工平整度控制
第6章双层摊铺施工压实质量控制
第7章双层摊铺施工控制及检测指标
第8章双层摊铺施工技术经济分析
第1章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现状及问题
1.1传统沥青路面摊铺工艺
我国现行施工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一般采用撒布粘层油处治。
对于高速和一级公路,由于交通量大,重型车辆比较多,所以应该使用性能比较好的SBS改性沥青,撒布量在1.0~1.2kg/m2。
二级路则可以选择SBS改性乳化沥青,撒布量在0.4~0.6kg/m2。
但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传统施工方式层间易污染、粘层撒布不均匀等严重影响层间粘结质量,面层之间很难保证连续接触。
1.2存在问题分析
① 层间污染
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传统施工方式层间易污染、粘层撒布不均匀等严重影响层间粘结质量,影响面层之间粘结质量。
② 层间油费用
传统摊铺作业需进行人工清扫以及粘层撒布作业单价约为1.25元/平方2。
③薄层散热快
采用传统摊铺方式由于摊铺厚度小,温度散失快。
④机械效率
由于每层的摊铺厚度远小于压实机械的最佳压实厚度,造成压实机械使用浪费 ,机械工作强度小,机械总体使用效率低。
⑤施工期长
传统分层摊铺作业施工周期长,交通管理工作量大。
1.3现行主要单层摊铺设备调查
国外摊铺设备分析:
目前国外进口摊铺设备如戴那派克、福格勒等摊铺设备摊铺宽度最大16m,最小2.3m,摊铺速度在0-5km/h之间,料斗容量7.1-15吨之间,最大摊铺厚度为350mm。
国内摊铺设备分析:
目前国内摊铺设备如徐工RP1356、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摊铺设备摊铺宽度最大12.5m,最小3m,摊铺速度在0-3.6km/h之间,料斗容量11-14吨之间,最大摊铺厚度为300mm。
与国外对比
我国现行摊铺设备最大摊铺宽度与国外对比小3.5m,最大摊铺厚度比国外小50mm。
1.4双层摊铺技术优势
1、提高层间粘结效果
可使上下相邻两层之间能够达到很好的层间嵌挤效果,减少层间粘结不足造成的沥青路面损害,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具有良好的工程效果。
2、施工周期快
双层摊铺可以同时摊铺两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和料,在沥青路面厚度不变情况下,使上、下层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与碾压过程合二为一,特别适合于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建设工期紧张的情况。
3、解决了传统分层摊铺层间易污染问题
根据我国现行施工规范《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双层式或三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之间一般采用撒布粘层油处治, 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层间污染、粘层撒布不均匀等因素影响,面层层间结合很难保证完全连续。双层摊铺路面磨耗层(上面层)与粘结层(中面层)是热结合,整体刚度、强度高,磨耗层与粘结层间无污染。
4、优化路面结构
1:从面层结构功能分析,上面层除作为磨耗层,还兼有封水,抗滑等功能,造价较高,采用双层摊铺技术可减少上面层厚度,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2:从抗车辙角度分析,双轮荷载作用下沿路面深度方向的最大剪应力一般出现在路面以下4-8cm,因此中面层厚度对路面抗车辙能力意义重大,采用双层摊铺技术提高中面层结构的厚度,从而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pdf格式,设计院给排水设计经典手册,给排水设计师必读系列,。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上册)(第三版)
Water Design Manual for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编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自 2008 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行业内最具指导性和权威性的设计手册。作为建筑给水排水专业人员必备的设计用书,手册第二版出版巳十年,期间与建筑给水排水相关的标准规范基本上全部修订,同时还新颁布一批标准规范 本次修订体现了 年间国家标准规范的制修订内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满足广大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研究人员的需求。本手册分上、下册,内容包括: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雨水及控制利用,建筑热水,建筑饮水,建筑消防,建筑中水,特殊建筑给水排水,特殊地区给水排水,建筑给水局部处理,建筑排水局部处理,循环冷却水与冷却塔,常用资料,管材及阀门,常用水泵,常用给水设备及装置,常用排水器材及装置,消防设备、器材及装悝,管道水力计算,蒸汽、凝结水、压缩空气管道压力损失计算。
本手册是从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丁程师和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必备的经典工具书和设计资料,被广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师亲切地称为"白皮书"。《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上、下册),荣获 2010 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进步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可供建筑给水排水专业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安装、教学、科研、维护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给水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内容索引:
上册目录 | 3.5.2重力流态的控制方法334 | 8.1.10池水加药和水质平衡1075 |
第1章建筑给水1 | 3.5.3《建水规》重力流雨水斗排水系统335 | 8.1.11池水消毒1078 |
1.1用水定额1 | 3.5.4重力流屋面雨水系统的计算336 | 8.1.12池水加热1081 |
1.1.1小区生活用水定额1 | 3.6建筑小区雨水排水系统337 | 8.1.13附属配件1084 |
1.1.2住宅生活用水定额1 | 3.6.1小区雨水排水系统的设置337 | 8.1.14洗净设施1087 |
1.1.3集体宿舍、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2 | 3.6.2室外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37 | 8.1.15辅助设施1088 |
1.1.4浇洒草坪、绿化年均灌水定额5 | 3.7雨水提升系统342 | 8.1.16跳水池制波1090 |
1.1.5工业企业建筑生活用水定额5 | 3.7.1雨水提示系统的设置342 | 8.1.17设备机房1091 |
1.1.6生产用水定额6 | 3.7.2雨水提升系统的计算343 | 8.1.18节能、节水及环保1093 |
1.1.7汽车冲洗用水定额6 | 3.8雨水控制及利用的总体要求344 | 8.2公共浴池1094 |
1.1.8空调冷冻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的补充水量7 | 3.8.1雨水利用的目标与系统分类344 | 8.2.1分类1094 |
1.1.9锅炉房、热力站的补充水量7 | 3.8.2建筑雨水控制及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344 | 8.2.2浴池设施1095 |
1.1.10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7 | 3.8.3雨水控制及利用径流量345 | 8.2.3水质、水温及用水量1096 |
1.1.11水景、游泳池等用水量7 | 3.9雨水收集回用351 | 8.2.4浴池系统1099 |
1.1.12消防用水量标准7 | 3.9.1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的构成与选用351 | 8.2.5特殊浴设施1102 |
1.1.13居住区的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7 | 3.9.2回用雨水的水质标准353 | 8.2.6浴池水消毒1104 |
1.1.14卫生器具的一次和1h用水量7 | 3.9.3雨水收集系统354 | 8.2.7浴池水加热1106 |
1.1.15卫生器具给水的额定流量、当量、连接管管径和最低工作压力7 | 3.9.4初期径流雨水弃流354 | 8.2.8浴池用设备及装置1106 |
1.2水质标准和防水质污染9 | 3.9.5初沉或初级过滤355 | 8.2.9浴池用管材及附配件1ll2 |
1.2.1水质标准9 | 3.9.6雨水蓄存356 | 8.2.10浴池系统控制1112 |
1.2.2防水质污染13 | 3.9.7雨水处理及计算357 | 8.2.11设备机房1113 |
1.3给水系统和给水方式17 | 3.9.8雨水供应系统358 | 8.2.12节能、节水及环保1114 |
1.3.1给水系统17 | 3.9.9计算例题359 | 8.3公共浴室1l14 |
1.3.2给水方式18 | 3.10雨水入渗359 | 8.3.1分类1l14 |
1.4管材、附件和仪表26 | 3.10.1雨水入渗系统的组成与技术特点359 | 8.3.2浴室组成及设施1115 |
1.4.1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管件26 | 3.10.2地面雨水收集361 | 8.3.4公共浴室冲洗地面、墙面用水量1116 |
1.4.2给水系统采用的阀门29 | 3.10.3雨水入渗设施361 | 8.3.5热量和热水量计算1116 |
1.4.3给水系统的仪表39 | 3.10.4入渗面积计算363 | 8.3.6热水供应系统1l16 |
1.5管道布置、敷设和防护48 | 3.10.5入渗贮水容积364 | 8.3.7热水循环系统循环水泵1117 |
1.5.1管道布置和敷设要求48 | 3.10.6计算例题365 | 8.3.8热水供水及管道、附件1l18 |
1.5.2建筑物的引入管及室内管道的布置48 | 3.11雨水调蓄排放366 | 8.3.9加热和贮热设备1118 |
1.5.3室内给水管道的支、吊架间距要求55 | 3.11.1雨水调蓄排放系统的构成与选用366 | 8.3.10浴室排水1119 |
1.5.4给水管道的伸缩补偿装置58 | 3.11.2雨水收集及污染控制367 | 8.3.11节能、节水及环保1120 |
1.5.5卫生器具给水配件的安装高度60 | 3.11.3调蓄设施367 | 8.4水景工程1120 |
1.5.6给水管道的防冻、防结露保温及防腐62 | 3.11.4系统计算368 | 8.4.1水景工程的作用1120 |
1.5.7给水管道的安装尺十64 | 3.12组合系统计算及降雨控制效果计算368 | 8.4.2水流的基本形态1121 |
1.6设计流量及管道水力计道65 | 3.12.1组合系统计算368 | 8.4.3水景造型1122 |
1.6.1小区或建筑物的用水量组成65 | 3.12.2雨水控制及利用系统的截留雨量369 | 8.4.4水景工程的基本形式1125 |
1.6.3小区内各类用水的最高日用水量65 | 3.12.3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效率371 | 8.4.5水景工程设计1127 |
1.6.4各类用水项目的平均小时用水量67 | 第4章建筑热水374 | 8.4.6水景工程计算1141 |
1.6.5小区平均小时用水量67 | 4.1热水用水量、用水定额374 | 8.4.7水景工程实例1153 |
1.6.6各类用水项目的最大小时用水量67 | 4.1.1热水用水量、用水定额374 | 8.5洗衣房l160 |
1.6.7小区的最大小时用水量68 | 4.1.2卫生器具的用水定额及水温376 | 8.5.1概述1160 |
1.6.8住宅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68 | 4.1.3冷水的计算温度379 | 8.5.2洗衣房设计所需资料1160 |
1.6.9宿舍(居室内设卫生间)、旅馆、宾馆、酒店式公寓、门诊部、诊疗所、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商场、图书馆、书店、客运站、航站楼、会展中心、教学楼、公共厕所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691 | 4.1.4水加热设备的出水温度379 | 8.5.3洗衣房的分类1162 |
1.6.10宿舍(设公用盥洗卫生间)、工业企业的生活间、公共浴室、职工(学生)食堂或营业餐馆的厨房、体育场馆、剧院、普通理化实验室等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70 | 4.1.5热水使用温度382 | 8.5.4社团内部洗衣房位置选择1162 |
1.6.11年节水用水量计算71 | 4.2水质及水质处理382 | 8.5.5洗衣房的工作流程1163 |
1.6.12小区的室外管网设计72 | 4.2.1热水水质及其现状分析382 | 8.5.6洗衣房设计1164 |
1.6.13提升泵站、水塔等设施的要求72 | 4.2.2热水水质物化处理方法综述388 | 8.5.7洗衣房给水排水设计1168 |
1.6.14单幢建筑物引入管设计流量73 | 4.2.3热水水质物化处理方法391 | 8.5.8洗衣房对各专业的设计要求1169 |
1.6.15供水管道设计流量74 | 4.2.4灭菌、消毒处理397 | 8.5.9洗衣房工艺设计的几项补充意见1171 |
1.6.16泵——水箱联合供水设计流量74 | 4.2.5除气装置400 | 8.5.10例题1173 |
1.6.17给水管道流速74 | 4.3系统选择与设计401 | 8.6厨房设备设计1174 |
1.6.18给水管道水头损失计算74 | 4.3.1系统选择401 | 8.6.1厨房1174 |
1.6.19给水管道水头损失计算76 | 4.3.2常用热水供应系统的图示及设计要点404 | 8.6.2厨房给水排水及蒸汽供应1176 |
1.6.20市政管网直供水力计算78 | 4.3.3热水循环系统410 | 8.6.3厨房设备选型1176 |
1.6.21水箱供水管路水力计算81 | 4.4耗热量及热水量计算417 | 8.6.4厨房隔油设施1185 |
1.6.22水表、比例式减压阀、管道过滤器、倒流防止器的局部水头损失81 | 4.4.1设计日耗热量计算417 | 8.6.5消防设施1190 |
1.7水泵和水泵房82 | 4.4.2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417 | 8.6.6辅助设施1191 |
1.7.1水泵选择82 | 4.4.3日热水用水量计算419 | 8.7医疗用高压蒸汽1191 |
1.7.2泵房84 | 4.4.4设计小时热水量计算419 | 8.7.1高压蒸汽系统的设计原则1192 |
1.7.3水泵房的隔振和减振86 | 4.4.5水加热设备供热量计算419 | 8.7.2高压蒸汽锅炉负荷估算1194 |
1.8贮水池、高位水箱及水塔95 | 4.5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加热、贮热设备420 | 8.7.3高压蒸汽管道系统1198 |
1.8.1设置条件95 | 4.5.1热源选择420 | 8.7.4高压蒸汽用汽设备1199 |
1.8.2贮水池、高位水箱(水塔)的容积确定96 | 4.5.2常规热源的水加热、贮热方式421 | 8.7.5高压蒸汽量的计算1207 |
1.8.3水池、水箱(水塔)配管98 | 4.5.3水加热设备的设计选型及计算428 | 8.8医疗用气系统及设备1211 |
1.9变频调速给水系统99 | 4.5.4水加热、贮热设备的布置、主要配套设备的设置及设备间设计440 | 8.8.1概述1211 |
1.9.1概述99 | 4.6局部加热设备448 | 8.8.2医用气体供给设备及贮气室1215 |
1.9.3工作原理103 | 4.6.1燃气热水器448 | 8.8.3医用气体源的相关要求1221 |
1.9.4设备选用与计算106 | 4.6.2贮水式电热水器454 | 8.8.4气源站房设计要求1225 |
1.10气压给水设备117 | 4.6.3太阳能热水器457 | 8.8.5临控系统1228 |
1.10.1概述117 | 4.6.4空气源热泵热水器461 | 8.8.6终端组件(输出口)1229 |
1.10.2分类与工作原理118 | 4.6.5模块式智能化换热机组462 | 8.8.7医用气体输配管与附件1233 |
1.10.3设备选用与计算124 | 4.7太阳能热水、热泵热水系统467 | 8.8.8系统设计及计算1238 |
1.11无负压给水设备132 | 4.7.1太阳能热水系统的选型原则467 | 第9章特殊地区给水排水1250 |
1.11.1概述132 | 4.7.2太阳能热水器及系统形式分类468 | 9.1地震区给水排水1250 |
1.11.2工作原理与设备分类133 | 4.7.3常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图示471 | 9.1.1抗震设计地震烈度的确定1250 |
1.11.3设计计算基础工作136 | 4.7.4太阳能集热器选型及集热系统设计要点477 | 9.1.2抗震设防分类1251 |
1.11.4各种类型无负压给水设备设计计算140 | 4.7.5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参数及基础资料481 | 9.1.3抗震设防设计的一般规定1252 |
1.11.5设备选型149 | 4.7.6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计算487 | 9.1.4抗震设计的构造措施1255 |
1.11.6例题151 | 4.7.7水源热泵的设计计算495 | 9.1.5小区给水排水管网抗震设计1256 |
1.12小区给水160 | 4.8热水供应系统附件503 | 9.1.6给水排水建(构)筑物抗震设计1260 |
1.12.1小区给水的设计原则160 | 4.8.1自动温控装置503 | 9.1.7室内给水排水及设备、设施的抗震设计1262 |
1.12.2小区给水管网计算160 | 4.8.2膨胀、泄压安全装置510 | 9.1.8室内管道抗震支吊架设计1266 |
1.12.3小区生活贮水池(箱)的设计161 | 4.8.3管道伸缩器516 | 9.2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水排水1280 |
1.12.4小区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62 | 4.8.4疏水器,分、集水器,阀门、水表524 | 9.2.1部分规范术语的引用1281 |
1.12.5小区给水管网管材、阀门与附件167 | 4.8.5恒温混合阀、循环专用阀527 | 9.2.2湿陷性黄土的形成与特性1282 |
1.13节水设计168 | 4.8.6消毒灭菌装置549 | 9.2.3我国黄土分布的地区特征1282 |
1.13.1节水设计计算168 | 4.9热水管道的敷设与保温554 | 9.2.4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的划分1283 |
1.13.2节水系统设计168 | 4.9.1热水管道的敷设554 | 9.2.5建筑物的分类及其防护措施1283 |
附录A"节水设计专篇"编写格式172 | 4.9.2管道及设备保温557 | 9.2.6建筑工程的设计措施1285 |
第2章建筑排水175 | 4.9.3自限温电伴热保温564 | 9.2.7给水排水管道苜1285 |
2.1建筑排水系统175 | 4.10热水管网计算574 | 9.2.8检漏设施1287 |
2.1.1建筑排水系统的分类175 | 4.10.1水加热、贮热设备的配管设计计算574 | 9.2.9给水排水构筑物1289 |
2.1.2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176 | 4.10.2热水配水管道计算575 | 9.2.10管道和水池的施工1289 |
2.1.3建筑排水设计的资料收集176 | 4.11设计计算实例582 | 9.2.11维护管理1291 |
2.1.4建筑排水设计的基本原则177 | 4.11.1热水系统常用设备、附件的设计计算实例582 | 第10章建筑给水局部处理1292 |
2.1.5建筑排水系统的选择和性能要求178 | 4.11.2无动力集热循环太阳能供热燃气容积式热水集成机组辅助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计算实例600 | 10.1概述1292 |
2.2卫生器具和卫生间179 | 4.11.3热水管网的计算实例602 | 10.1.2水质标准1292 |
2.2.1卫生器具的选择与设置179 | 第5章建筑饮水608 | 10.1.3处理对象1294 |
2.2.2卫生器具构造和功能要求(常用)182 | 5.1建筑与小区管道直饮水608 | 10.1.4建筑给水局部处理特点1294 |
2.2.3节水型卫生器具183 | 5.1.1直饮水定额608 | 10.2工艺流程及处理设备的选择1294 |
2.2.4大、小便槽设置与安装184 | 5.1.2水质标准608 | 10.2.1选择原则1294 |
2.2.5改造类卫生间的设计要求184 | 5.1.3水压要求611 | 10.2.2二次供水防细菌超标1294 |
2.2.6高档卫生间的设计要求186 | 5.1.4深度净化处理611 | 10.2.3建筑给水除浊度、异味、色、有机物1296 |
2.2.7卫生器具排水配件安装186 | 5.1.5直饮水供应系统选择与计算618 | 10.2.4建筑给水降低硬度1301 |
2.2.8卫生器具排水管留孔位置及尺寸188 | 5.1.6用水量、处理水量计算630 | 10.2.5建筑给水防垢1302 |
2.2.9地漏、水封装置及选用要求188 | 5.1.7深度净化处理设备、构筑物及药剂等的设计计算630 | 10.2.6地下水除铁除锰1302 |
2.3建筑排水系统水力计算191 | 5.1.8管网水力计算、循环计算634 | 10.3锅炉房给水处理1305 |
2.3.1最高日和最大时生活排水量计算191 | 5.1.9设备机房设计635 | 10.3.1水质标准1305 |
2.3.2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当量和排水接管管径192 | 5.1.10卫生安全与控制636 | 10.3.2锅炉给水、补水的防垢软化及酸碱度处理1308 |
2.3.3卫生器具同时排水百分数193 | 5.1.11管材、附配件637 | 10.3.3锅炉给水除氧1311 |
2.3.4大便槽、小便槽冲洗水量、冲洗管管径和排水管管径193 | 5.1.12工程计算设计实例642 | 10.3.4排污1312 |
2.3.5设计秒流量193 | 5.2饮用水646 | 10.3.5水处理设备的布置和化验室1315 |
2.3.6建筑排水系统水力计算要素196 | 5.2.1饮水定额646 | 10.4采暖水系统、空调冷热水系统水处理1316 |
2.3.7建筑排水横管允许卫生器具总当量估算196 | 5.2.2水质要求646 | 10.4.1水质标准1316 |
2.3.8建筑排水立管的管径计算197 | 5.2.3饮水温度648 | 10.4.2设计方法1319 |
2.3.9建筑排水横管的水力计算198 | 5.2.4饮水制备及供应648 | 10.4.3补充水水质参数设计及处理工艺选择1320 |
2.3.10建筑排水系统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例题202 | 5.2.5系统计算651 | 10.4.4循环水水质参数设计及处理工艺选择.1321 |
2.4建筑排水管道的材料与接口203 | 5.2.6饮用矿泉水653 | 第11章建筑排水局部处理1324 |
2.4.1建筑排水管道种类与选用要素203 | 第6章建筑消防657 | 11.1隔油设施1324 |
2.4.2铸铁排水管种类和连接特性204 | 6.1概述及消防设施的设置657 | 11.1.1隔油设施的形式、处理工艺及适用场所1324 |
2.4.3塑料排水管种类和连接特性205 | 6.1.1概述657 | 11.1.2隔油池1326 |
2.4.4不同管材排水管的连接207 | 6.1.2消防设施的设置658 | 11.1.3隔油器1327 |
2.5建筑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207 | 6.2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664 | 11.1.4隔油沉淀池1328 |
2.5.1建筑排水管道敷设的原则和严禁设置的场所207 | 6.2.1消防用水量、消防水源和消防水池664 | 11.2排污降温池1329 |
2.5.2清扫口、检查口的设置212 | 6.2.2消防水泵和消防给水系统控制668 | 11.2.1降温池的作用1329 |
2.5.3间接排水与防污染措施214 | 6.2.3消防供水管网及室外消火栓系统676 | 11.2.2设置原则及要求1329 |
2.5.4管道支、吊架214 | 6.2.4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686 | 11.2.3降温池的基本构造1329 |
2.5.5阻火、防渗漏、防沉降、防结露、防返溢215 | 6.2.5消防设计说明书702 | 11.2.4降温池计算1329 |
2.6通气管布置216 | 6.2.6工程实例714 | 11.2.5降温池具体构造及选用1331 |
2.6.1通气管分类和设置条件216 | 6.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22 | l1.3化粪池设置1331 |
2.6.2通气管管材和管径选定219 | 6.3.1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22 | 11.3.1适用范围1331 |
2.6.3通气管连接方式223 | 6.3.2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76 | 11.3.2设置原则1331 |
2.6.4不能伸顶通气的措施223 | 6.4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796 | 11.3.3选用技术条件1331 |
2.6.5吸气阀和正压缓减器225 | 6.4.1概述796 | 11.3.4化粪池的基本构造1332 |
2.7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228 | 6.4.2大空间灭火装置分类及适用条件797 | 11.3.5型号的确定1333 |
2.7.1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组成形式229 | 6.4.3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分类及组成798 | 11.3.6设置要求1334 |
2.7.2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适用范围243 | 6.4.4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置场所800 | 11.3.7运行管理1335 |
2.7.3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243 | 6.4.5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选择801 | 11.4建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335 |
2.7.4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的管道布置244 | 6.4.6基本设计参数802 | 11.4.1生活污水污染浓度及处理后排放或回用水水质标准1335 |
2.7.5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设计选用及注意事项245 | 6.4.7系统组件805 | 11.4.2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设置原则1337 |
2.8同层排水系统247 | 6.4.8喷头及高空水炮的布置808 | 11.4.3生活污水生化处理系统设计1337 |
2.8.1同层排水的分类及组成形式247 | 6.4.9管道809 | 11.5酸碱废水(液)回收与中和处理1339 |
2.8.2同层排水系统的适用范围250 | 6.4.10供水810 | 11.5.1总则1339 |
2.8.3设计选用、管道布置及敷设251 | 6.4.11水力计算812 | 11.5.2设置原则1339 |
2.8.4同层排水降板区渗水原因及对策253 | 6.4.12工程举例817 | 11.5.3高浓度酸碱废水回收利用方法1339 |
2.8.5改造工程同层排水设计254 | 6.5水喷雾及细水雾灭火系统818 | 11.5.4低浓度酸碱废水中和方法的比较与选择1340 |
2.9几种特殊排水255 | 6.10.6采用专用灭火剂的厨房设备灭火装置灭火系统974 | 11.5.5酸性废水中和处理1342 |
2.9.1公共厨房排水255 | 6.10.7厨房设备细水雾灭火装置影响因素和系统组件976 | 11.5.6碱性废水中和处理1348 |
2.9.2厨余垃圾排放系统258 | 6.10.8厨房设备细水雾灭火装置设计计算979 | 11.5.7碱性废水中和处理应用举例1349 |
2.9.3设备机房排水264 | 6.10.9厨房设备自动灭火装置的维护和保养980 | 11.6医院污水处理1350 |
2.9.4洗衣房排水265 | 6.11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981 | 11.6.1总则1350 |
2.9.5凝结水排水267 | 6.11.1适用范围及设置场所981 | 11.6.2医院污水概况1351 |
2.10压力排水与真空排水268 | 6.11.2系统分类与组成982 | 11.6.3一般规定1352 |
2.10.1污水泵和集水池268 | 6.11.3系统选型984 | 11.6.4设计水量和排放量1353 |
2.10.2污水提升装置技术要点272 | 6.11.4系统组件984 | 11.6.5处理流程及构筑物1354 |
2.10.3真空排水系统274 | 6.11.5系统设计989 | 11.6.6消毒处理1358 |
2.11高层建筑排水283 | 6.11.6系统操作与控制994 | 11.6.7污泥处理1359 |
2.11.1高层建筑排水特点283 | 6.11.7系统工程设计实例996 | 11.6.8放射性污水处理1361 |
2.11.2高层建筑排水立管的选用、设计及安装284 | 第7章建筑中水1007 | 11.6.9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1361 |
2.11.3系统划分与分区排水287 | 7.1建筑中水的基本概念1007 | 11.6.10自动监控1362 |
2.11.4系统安全性分析与评估290 | 7.2设计条件和原则1007 | 11.6.11建筑设计1364 |
2.12事故排水对策291 | 7.2.1中水工程设计条件1007 | 11.6.12医院污水处理站费用分析1365 |
2.12.1地下室防积水、倒灌措施291 | 7.2.2中水工程设计原则1008 | 第12章循环冷却水与冷却塔1366 |
2.12.2消除堵塞、溢流爆管隐患292 | 7.3中水原水及水量计算1008 | 12.1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分类和形式1366 |
2.12.3水封保护措施292 | 7.3.1建筑物中水原水1008 | 12.1.1系统分类1366 |
2.12.4消防排水294 | 7.3.2建筑小区中水原水1009 | 12.1.2系统组成1366 |
2.13建筑小区排水295 | 7.3.3中水原水水质1009 | 12.1.3系统形式1366 |
2.13.1设计范围295 | 7.3.4水量计算1010 | 12.1.4系统特点1367 |
2.13.2建筑排水管道设计要点295 | 7.4中水利用及水质标准1012 | 12.2冷却塔的分类和组成1368 |
2.13.3建筑排水管道敷设注意事项297 | 7.4.1中水利用1012 | 12.2.1冷却塔的分类1368 |
2.13.4朔料检香井选用及安装298 | 7.4.2中水水质标准1013 | 12.2.2冷却塔的组成1368 |
2.13.5建筑排水管道敷设困难的处理措施及对策299 | 7.5中水系统1019 | 12.3循环冷却水系统设计的基础资料1369 |
2.14建筑排水管道验收299 | 7.5.1中水系统形式1019 | 12.3.1气象参数1369 |
2.14.1建筑室内排水系统管道验收300 | 7.5.2中水原水收集系统1020 | 12.3.2冷却用水资料1370 |
2.14.2建筑室外排水系统管道验收300 | 7.5.3中水供水系统1021 | 12.3.3水源条件1371 |
附录B住宅生活排水系统立管排水能力测试方法301 | 7.6中水水量平衡1022 | 12.4冷却塔的选型和布置1372 |
第3章建筑雨水及控制利用306 | 7.6.1水量平衡的基本概念1022 | 12.4.1冷却塔的选型1372 |
3.1雨水量306 | 7.6.2水量平衡计算及调整1022 | 12.4.2冷却塔的位置选择1373 |
3.1.1设计雨水流量306 | 7.6.3水量平衡措施1024 | 12.4.3冷却塔的布置1373 |
3.1.2设计暴雨强度306 | 7.7中水处理工艺1025 | 12.4.4冷却塔选用要求1374 |
3.1.3汇水面积307 | 7.7.1确定处理工艺的原则1025 | 12.4.5冷却塔的噪声1374 |
3.1.4流量径流系数307 | 7.7.2处理工艺流程1026 | 12.4.6冷却塔防冻措施1375 |
3.2屋面雨水系统设置与选用309 | 7.7.3处理工牙选用要点1027 | 12.5集水设施1376 |
3.2.1雨水系统分类与选用309 | 7.8中水处理设施1030 | 12.5.1类型1376 |
3.2.2屋面雨水系统的性能要求309 | 7.8.1处理设施(设备)处理能力的确定1030 | 12.5.2集水型塔盘1376 |
3.2.3屋面雨水系统设置一般要求312 | 7.8.2处理设施(设备)技术参数1030 | 12.5.3专用集水池1377 |
3.2.4雨水斗和连接管及其安装313 | 7.9中水处理站1034 | 12.5.4补水管设计1377 |
3.2.5管道及其安装313 | 7.9.1处理站位置确定1034 | 12.6循环水泵与循环管1377 |
3.2.6屋面集水沟(包括边沟)设置313 | 7.9.2处理站设计要求1034 | 12.6.1循环水泵选型1377 |
3.2.7天沟计算314 | 7.9.3技术措施1035 | 12.6.2循环管1378 |
3.3半有压屋面雨水排水系统318 | 7.10安全防护和监(检)测控制1036 | 12.6.3附件1379 |
3.3.1屋面雨水外排水系统318 | 7.10.1安全防护1036 | 12.7系统补充水1380 |
3.3.2屋面雨水内排水系统319 | 7.10.2监(检)测控制1036 | 12.7.1补充水量计算1380 |
3.3.3屋面雨水混合式排水系统319 | 7.11模块化户内中水集成系统1037 | 12.7.2补充水水质要求1380 |
3.3.465型、87型雨水斗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要求320 | 7.11.1基本概述1037 | 12.7.3补充水供水1381 |
3.3.587型雨水斗及其设置321 | 7.11.2下沉式模块化户内中水集成系统1038 | 12.8冷却水温度调节1381 |
3.3.6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22 | 7.11.3侧立式模块化户内中水集成系统1041 | 12.9循环冷却水处理1381 |
3.3.7计算例题324 | 7.12中水工程设计举例1042 | 12.9.1一般要求1382 |
3.4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326 | 第8章特殊建筑给水排水1055 | 12.9.2化学药剂法1382 |
3.4.1系统的选用和敷设326 | 8.1游泳池1055 | 12.9.3物理水处理法1383 |
3.4.2雨水斗及其安装327 | 8.1.1游泳池分类1055 | 12.9.4旁滤水处理1384 |
3.4.3管道及其安置327 | 8.1.2水上游乐池分类1056 | 12.9.5全程水处理器1384 |
3.4.4过渡段与下游管道的设置328 | 8.1.3规模和规格1058 | 12.9.6设备选型1385 |
3.4.5天沟及其设置328 | 8.1.4池水特性1059 | 12.9.7其他循环冷却水处理1385 |
3.4.6溢流及其设置328 | 8.1.5池水给水系统1062 | 12.10自动控制与电气1387 |
3.4.7系统的水力计算328 | 8.1.6池水循环1064 | 12.10.1自控要求1387 |
3.4.8计算例题331 | 8.1.7平衡水池、均衡水池和补水水箱1067 | 12.10.2电气控制和防雷接地1387 |
3.5重力流屋面雨水系统334 | 8.1.8池水净化1069 | 12.11系统节能1388 |
3.5.1系统的选用与敷设334 | 8.1.9池水有机物降解1074 |
2015年3月1日,经西安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备案后,《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开始试行,试行期一年。
试行后,我局随即着手反馈意见收集,修改完善等工作。2016年9月,我局审查通过修改完善后的《规定》。
2018年4月,基于“人口新政”所带来的关于教育设施的新的考量及“教育问政”所暴露出的我市中、小学校现状建设标准偏低的问题,我局梳理国家、省、市、行业、对标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后,严格按照《陕西省“双高双普”评估验收标准》(2017年)对《规定》所涉及的中、小学校生均用地等关键建设指标进行修正(含千人指标)。
同步,依据最新颁布的《西安市建筑工程停车位配建标准(修编)》(2018),对相应内容进行了修改。
对于涉及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的建设项目,相关指标及地下空间建设按2018年3月30日,西安市人民政府颁布的《西安市进一步加强重点历史文化区域管控疏解人口降低密度的规划管理意见》执行。
目前,在西安市城市建设领域主要以《陕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省标》)为技术依据。《省标》颁行年以来,随着规划工作精细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西安市规划局于2013年10月开始,以《省标》为依据,以问题为导向,融入新近颁行的各类法规、规范、标准,深化编制了《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该《规定》在征询市政府各委办部门、专家、设计院的意见,历经初稿一一征询意见稿一一修订送审稿一一草案,通过西安市规划委员会评审、市法制办备案后,于2015年3月1日开始试行。试行期间,我们共计收到101条(含重复)意见,问题主要集中于住宅容积率、居住区教育配建、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等方面。本着“改必有据”的原则,我们详细对反馈意见进行了梳理、筛选、甄别,从四个方面对《规定》(试行)进行了修改:
①依据最新颁行规范、文件进行更新。
②依据遗漏的文件进行增补。
③结合西安市当地情况进行修改。
④对依据前沿理论制定的部分内容酌情进行删减。
2015年底,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提出: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推进“多规合一”;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建设海绵城市等一系列新的要求。为此,我们对试行的《西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一步巩固完善、删减、修正。2016年5月,将修改后的成果与试行版的内容逐条比对,以新旧对照的方式再次征询意见无异议后,最终形成本次正式成果。
该《规定》以全程管控、优化供给、统一标准、突显特色为技术路径,以强化规划编制、优化用地供给、弱化建设强度、量化配套设施、细化建筑间距、润化城市肌理为原则,共完成了六个部分的编制,其中:
第一部分: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以引导建设用地规模有序发展为目的,界定各级地方政府所组织编制的法定规划的内容与程序。
第二部分:建设用地技术规定。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优化供给为目的,提出各类、各级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管控要求。着重细化居住用地配建。
第三部分:建筑工程技术规定。以营建良好人居环境为目的,对场地消防、面积计算、建筑间距、建筑退让、人防工程、停车配建的要素等提出了更为科学、详尽的要求。
第四部分:道路工程技术规定。以调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为目的,对路网、设施做出了更为优化的规定。
第五部分:市政工程技术规定。以夯实“品质西安”基础为目的,补充各类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市政设施技术要求。
第六部分:批后管理技术规定。以搭建西安市建设信息平台为目的,建立健全(电子)文档录入工作,保证今后建设工程的技术衔接。
内容索引:
第一部分
总则
第二部分规划编制2
第一章城市规划2
第一节总体规划2
第二节分区规划3
第四节控制性详细规划…4
第五节修建性详细规划…4
第二章镇规划4
第一节总体规划…4
第二节详细规划5
第三章乡、村庄规划6
第一节乡规划6
第二节村庄规划7
第四章其他类型规划7
第一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7
第二节其他8
第三部分建设用地规划9
第五章居住用地10
第六章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2
第一节行政办公设施用地12
第二节文化设施用地12
第三节教育科研用地14
第四节体育用地16
第五节医疗卫生设施用地…16
第六节社会福利用地19
第七节文物古迹用地20
第七章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0
第一节商业用地20
第二节商务用地21
第三节娱乐康体用地21
第四节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21
第八章绿地与广场用地22
第一节公园绿地22
第二节防护绿地23
第三节广场用地24
第九章工业用地24
第十章物流仓储用地…25
第十一章环卫设施用地26
第十二章安全设施用地…27
第四部分建筑工程规划.28
第十三章消防安全28
第十四章面积计算…29
第十五章建筑高度30
第十六章建筑间距30
第十七章建筑退让32
第一节后退用地边界…32
第二节后退道路红线…33
第三节后退其他界线…34
第十八章配建停车设施35
第十九章配建过街设施36
第二十章配建人防工程36
第二十一章地下空间利用…36
第五部分道路交通规划.37
第二十二章城市道路…37
第二十三章交通站场…39
第一节公共交通车站…39
第二节社会停车场…40
第二十四章地铁40
第六部分市政工程规划41
第二十五章给水工程…41
第二十六章供电工程…41
第二十七章燃气工程…42
第二十八章供热工程…43
第二十九章再生水工程44
第三十章排水工程44
第七部分批后技术管理.46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30 12:50:53
提问网友:不经流年时光若止
解答网友:米老鼠
应该是电气、消防、通风、采暖、给排水
因为电气里的强电和弱电,消防里有消防水和消防电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30 12:48:37
提问网友:爵士由它
解答网友:米老鼠
土方开挖是从室外标高到垫层底的
2.室内回填是室外标高到正负零扣除室内地面做法后的高差
提问日期:2021-11-30 12:47:01
提问网友:法外狂徒张三
河北定额中这两个有需要一起套用的时候吗?
清单描述是这样的
解答网友:张年春
只计算行道树养护就好了,两个一起属于重复计算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30 12:30:15
提问网友:poonda
如果可以,请解答的老师给出计过程,谢谢!
解答网友:张年春
根据你的截图,应该是保温板
厚度25,宽度600,长度为一米,这样的话,一米的体积为0.025*0.6*1=0.015立方米,价格为8.68元,单立方的价格为578.6667元
提问日期:2021-11-30 12:13:25
提问网友:鑫
有一个道路项目结算审计,要对道路进行钻芯取样吗?
解答网友:张年春
也需要测量路面结构层的厚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