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定额里的人工为什么综合工日是0 不采用综合工日 用的是分等级的人工-河南土建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2 11:53:25
提问网友:啦啦啦啦大美妞
2021-11-02 11:54:25 补充
造价学习的 基本用工 其他用工(超运距 人工福度差永固)是指的综合工日吗
解答网友:演员
定额里是不分大小工的,只分,土建、装修、安装、市政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2 11:53:25
提问网友:啦啦啦啦大美妞
2021-11-02 11:54:25 补充
造价学习的 基本用工 其他用工(超运距 人工福度差永固)是指的综合工日吗
解答网友:演员
定额里是不分大小工的,只分,土建、装修、安装、市政
提问日期:2021-11-02 11:49:41
提问网友:杨
在安装工程中地下车库高度4.8m,在给排水分部中是否计取垂直运输费与脚手架搭拆费用
解答网友:演员
安装措施费计入超高降效和脚手架费用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提问日期:2021-11-02 11:48:40
提问网友:陈生
1、外墙抹灰的工程量应该是2.65*2.9=7.685,为什么软件计算式会是2.45*2.9=7.1m2?
2021-11-02 11:52:50 补充
三维扣减里面是与剪力墙重叠部分未计算
解答网友:演员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2 11:48:15
提问网友:你拿什么感同身受
解答网友:
平行外墙的算外墙内侧抹灰,平行内墙的算内墙抹灰
提问日期:2021-11-02 11:48:02
提问网友:Dawm-Winery
是按体积算的含量对还是按面积的对吗?砖换算可以按面积换吗?
解答网友:zhangy
按体积计算砖的含量才准确。
目录:
一、施工升降机安全装置
二、施工升降机限位装置
三、施工升降机防护装置
四、施工升降机附墙架
五、安拆、验收与使用
六、施工升降机导轨架
七、施工升降机基础相关要求
八、施工升降机电气安全
一、施工升降机安全装置
1.起重量限制器
起重量限制器应在载荷达到额定载重量的90%时给出清晰的报警信号;并在载荷达到额定载重量的ll0%前中止吊笼起动。
施工升降机每3个月应进行1次1.25倍额定载重量的超载实验,确保制动器性能安全可靠
2.渐进式防坠安全器
3.防坠安全器超过有效标定期限
防坠安全器只能在有效的标定期限内使用,有效标定期限不应超过一年。防坠安全器无论使用与否,在有效检验期满后都必须重新进行检验标定。施工升降机防坠安全器的寿命为5 年。为确保施工升降机的安全使用,施工升降机应每3个月做—次额定载荷坠落试验,并形成记录。正常情况下,从安全器开始动作到吊笼被制停为止,吊笼的制动距离应为0.3-1.2m。
4.急停开关
吊笼的控制装置应安装非自动复位型的急停开关,任何时候均可切断控制电路停止吊笼运行
5.缓冲器
6. 施工升降机安全钩
施工升降机应安装一对以上的安全钩,安全钩安装在传动系统齿轮与安全器齿轮之间,当传动系统齿轮脱离齿条后,安全钩防止吊笼脱离导轨架。
ICS 93.080.30
CCS R 09
DB1311
衡水市地方标准
DB 1311/T 006-2021
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安全检查评价
2021-08-23发布 2021-09-01实施
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路基路面施工安全检查评价的策划、程序、项目、计算方法、结果应用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衡水市国省干线公路的新建、改扩建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的检查评价,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07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9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F3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权值 weight
对检查评价单项、分项,根据其重要程度所赋予的数值。
3.2调整系数 adjustment coefficient
对不同检查评价单位发现的安全隐患和未整改隐患的扣分值进行调整的数值
3.3符合度 compliance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安全检查评价复查的结果与建设单位抽查、安全监管部门督查的结果相符合程
度,用百分比表示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ssembled steel-frame structure house
DB22/T 5063-2021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1 年 10 月 13 日
2021·长 春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0 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20]1号)的要求,编制组会同有关单位,经过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依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材料;5 建筑设计;6 结构系统设计;7 围护系统设计;8 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9 内装系统设计;10 生产运输;11 施工安装;12 质量验收;13 使用、维护与管理。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材 料............................................................................................... 4
4.1 结构主材 .............................................................................. 4
4.2 混凝土与钢筋 ...................................................................... 4
4.3 连接材料 .............................................................................. 5
4.4 围护系统材料 ...................................................................... 6
5 建筑设计......................................................................................... 9
5.1 一般规定 .............................................................................. 9
5.2 平面与空间 .......................................................................... 9
5.3 建筑性能 ............................................................................10
6 结构系统设计 ...............................................................................12
6.1 一般规定 ............................................................................12
6.2 结构体系与布置 ................................................................12
6.3 构件与节点 ........................................................................16
6.4 楼板....................................................................................19
6.5 钢结构防火和防腐蚀 ........................................................21
7 围护系统设计 ...............................................................................24
7.1 一般规定 ............................................................................24
7.2 蒸压加气条板外墙 ............................................................25
7.3 砌体外墙 ............................................................................28
7.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 ........................................................32
8 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35
8.1 一般规定 ............................................................................35
8.2 给排水工程 ........................................................................36
8.3 暖通工程 ............................................................................36
8.4 电气工程 ............................................................................37
9 内装系统设计 ...............................................................................39
9.1 一般规定 ............................................................................39
9.2 标准化设计与模数协调 ....................................................39
9.3 集成设计与部品要求 ........................................................40
10 生产运输.....................................................................................46
10.1 一般规定 ..........................................................................46
10.2 结构构件生产 ..................................................................47
10.3 外围护部品生产 ..............................................................48
10.4 内装部品生产 ..................................................................49
10.5 包装、运输与堆放 ..........................................................50
11 施工安装 .....................................................................................51
11.1 一般规定 ..........................................................................51
11.2 结构系统施工安装 ..........................................................52
11.3 围护系统施工安装 ..........................................................54
11.4 设备与管线系统施工安装...............................................55
11.5 内装系统施工安装 ..........................................................56
12 质量验收.....................................................................................58
12.1 一般规定 ..........................................................................58
12.2 结构系统验收 ..................................................................58
12.3 外围护系统验收 ..............................................................60
12.4 设备与管线系统验收 ......................................................62
12.5 内装系统验收 ..................................................................62
12.6 竣工验收 ..........................................................................63
13 使用、维护与管理 .....................................................................64
13.1 一般规定 ..........................................................................64
13.2 结构系统使用维护 ..........................................................65
13.3 外围护系统使用维护 ......................................................66
13.4 设备与管线系统使用维护 ..............................................67
13.5 内装系统使用维护 ..........................................................67
本标准用词说明 .................................................................................69
引用标准名录 .....................................................................................70
附:条文说明.....................................................................................75
1 总 则
1.0.1 为规范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住宅的建设,按照适用、安全、绿色、经济、美观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0.05g)至 8 度(0.2g)、建筑高度不超过 80m 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住宅。
1.0.3 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住宅的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装配式钢框架结构住宅 assembled steel-frame structure house
结构系统为钢框架结构、钢框架—支撑结构或钢框架—延性墙板结构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
2.0.2 智能化系统 intellectualized system
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产品与技术集成到居住区的一种系统,由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监控和通信网络子系统组成。
2.0.3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 autoclaved aerated concrete plate
在蒸压加气混凝土内配置经防锈处理的钢筋网片支撑不同厚度、不同长度的板材。
2.0.4 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由保温层、防护层和固定材料构成,并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的总称,建成外保温系统。
2.0.5 基层墙体 substrate
外围护系统中独立满足安全性能的实体墙,在钢结构住宅中可以是各种砌体,也可以是条板。
2.0.6 保温装饰一体板 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由保温材料、装饰面板以及胶粘剂、连接件复合而成,具有保温和装饰功能。保温材料主要有泡沫塑料保温板,岩棉条、无机保温板等,装饰面板由无机非金属材料衬板及装饰材料组成,也可为单一无机非金属材料。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监测与控制标准
Standard for leakag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urba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DB22/T 5061-2021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1 年 10 月 13 日
2021·长 春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20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制定(修订)计划(一)的通知》(吉建标[2020]1号)的要求,编制组经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漏损管控、5 漏损检测、6 漏损评定、7 附录。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地址:长春市民康路519号,邮编:130041,邮箱:jljsbz@126.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 2
2.1 术 语............................................................................................ 2
2.2 符 号............................................................................................ 5
3 基本规定........................................................................................... 8
4 漏损管控.........................................................................................10
4.1 一般规定....................................................................................10
4.2 漏损水量分析 ............................................................................10
4.3 漏损控制管理 ............................................................................11
4.4 分区管理....................................................................................12
4.5 压力调控....................................................................................13
4.6 计量损失控制 ............................................................................14
4.7 其他损失控制 ............................................................................15
5 漏损检测.........................................................................................16
5.1 一般规定....................................................................................16
5.2 漏损检测技术 ............................................................................16
5.3 检测设备....................................................................................17
5.4 成果检验报告 ............................................................................19
6 漏损评定.........................................................................................20
6.1 一般规定....................................................................................20
6.2 评定指标计算 ............................................................................20
6.3 评定标准....................................................................................23
附录 A 供水管网漏水探测漏水点记录表........................................24
本标准用词说明 ...................................................................................25
引用标准名录 .......................................................................................26
附:条文说明.......................................................................................27
1 总 则
1.0.1 为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管理,提高管网维护管理水平,保障供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供水管网的漏损监测、控制及评定。
1.0.3 城镇供水管网的漏损监测、控制及评定,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供水管网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连接水厂和用户水表(含)之间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总称。
2.1.2 压力管理 pressure management
在满足用户用水需求的前提下,根据管理需要对供水管网运行压力进行调控。
2.1.3 供水总量 system input quantity
进入供水管网中的全部水量之和,包括自产供水量和外购供水量。
2.1.4 自产供水量 self-produced water supply
供水单位自有水厂的供水量。
2.1.5 外购供水量 purchased water supply
供水单位向其他单位购买并输入到管网的供水量。
2.1.6 注册用户用水量 authorized consumption
在供水单位登记注册的用户的计费用水量和免费用水量。
2.1.7 计费用水量 billed authorized consumption
在供水单位注册的计费用户的用水量。
2.1.8 免费用水量 unbilled authorized consumption
按规定减免收费的注册用户的用水量和用于管网维护和冲洗等的水量。
2.1.9 漏损水量 water losses
供水总量和注册用户用水量之间的差值。由漏失水量、计量损
失水量和其他损失水量组成。
2.1.10 漏失水量 real losses
各种类型的管线漏点、管网中水箱及水池等渗漏和溢流造成实际漏掉的水量。
2.1.11 明漏水量 reported leakage
水溢出地面或可见的管网漏点的漏损水量。
2.1.12 暗漏水量 unreported leakage
在地面以下检测到的管网漏点的漏损水量。
2.1.13 背景漏失水量 background leakage
现有技术手段和措施未能检测到的管网漏点的漏损水量。
2.1.14 计量损失水量 metering losses
计量表具性能限制或计量方式改变导致计量误差的损失水量。
2.1.15 其他损失水量 other losses
未注册用户用水和用户拒查等管理因素导致的损失水量。
2.1.16 区域管理(ZM) zone management
将供水管网划分为若干供水区域,对每个供水区域的水量、水压进行监测控制,实现漏损量化管理的方式。
2.1.17 独立计量区(DMA) district metered area
将供水管网分割成单独计量的供水区域,规模一般小于区域管理的范围。
2.1.18 压力分区(PMA) presure metered area
将供水管网分割不同压力的供水区域,对每个压力不同供水区域进行监测控制。
2.1.19 夜间最小流量 minimum night flow
独立计量区每日夜间用户用水量最小时的进水流量。
2.1.20 零压测试 zero-pressure test
为判断独立计量区是否封闭,关闭边界阀门后放水,监测区域内压力是否下降至零。
2.1.21 流量法 flow method
是指借助流量测量仪器设备,通过监测地下供水管道流量变化推断漏水异常管段的方法,分为区域检漏法和区域装表法。
2.1.22 压力法 pressure method
是指借助压力测试仪器设备,通过监测地下供水管道供水压力的变化,间接推断漏水异常管段的方法。
2.1.23 噪声法 noise method
是指利用相应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时间内自动监测、记录地下供水管道漏水声音,并通过统计分析其强度、频率,间接推断漏水异常管段的方法。
2.1.24 听音法 listening method
是指借助听音仪器设备,通过识别地下供水管道漏水声音,间接探测漏水异常点的方法。
2.1.25 相关法 correlation method
是指在漏水管道两端管壁或阀门、消火栓等附属设备放置传感器,利用漏水噪声传到两端传感器的时间差,推算漏水点位置的方法。
2.1.26 管道内窥检测法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inspection(CCTV) method
通过管道、闭路电视检测(CCTV)、潜望镜检测(QV)、声纳检测等各种方式进入排水管道内部进行检测的方法。
2.1.27 闭路电视摄像检测系统(CCTV)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inspectionmethod
通过闭路电视摄像系统查视供水管道内部缺陷推断漏水异常点的方法。
2.1.28 管道潜望镜检测(QV) pipe quick view inspection
采用管道潜望镜在检查井内对管道进行检测的方法,简称QV检测。
2.1.29 声纳检测 sonar inspection
采用声波探测技术对管道内水面以下的状况进行检测的方法。
2.1.30 探地雷达法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GPR) method
通过探地雷达(GPR)对漏水点周围形成的浸湿区域或脱空区域的探测推断漏水异常点的方法。
2.1.31 地表温度测量法 thermography method
借助测温设备,通过检测地面或浅孔中供水管道漏水引起的温度变化,推断漏水异常点的方法。
2.1.32 气体示踪法 tracer gas method
在供水管道内施放气体示踪介质,借助相应仪器设备通过地面检测泄漏的示踪介质浓度,推断漏水异常点的方法。
2.1.33 综合漏损率 gross water loss rate
管网漏损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2.1.34 漏损率 water loss rate
用于评定或考核供水单位或区域的漏损水平,由综合漏损率修正而得。
2.1.35 单位供水量管长 pipe length per unit water supply
管径大于等于75mm的管道总长与供水总量之比。
2.1.36 水表量程比 turndown rate
水表常用流量和最小流量的比值。
2.1.37 地理信息系统(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对管网的图形信息和属性信息进行采集、输入、查询、分析、存储、更新、输出的技术系统 。
2.1.38 服务压力 service pressure
满足城镇供水区域内的基本供水压力。
2.1.39 管网 SCADA 系统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urban water supply network
采用计算机、通讯、控制、显示等技术,对城镇供水体系进行数据采集、监视和监控的系统。
ICS 91.010.30
CCS P30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1342-2021
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 compiling and filing
2021-06-30发布
2021-07-30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合发布
本规程是根据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 2015 年辽宁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辽住建科﹝2015﹞4 号)的要求,由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等单位对《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规程》DB21/T 1342-2004 进行修订。编制组在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调查分析,认真总结辽宁省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广泛征求有关科研、教学、档案管理、监理、施工、质监、检测等单位的意见,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 8 章和 7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工程文件归档范围、编制方法与组卷要求、建筑工程文件的归档、建筑工程档案的验收与移交、建筑工程电子档案管理等。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调整、优化基本规定内容;
2.按国家现行标准,调整建筑工程归档文件名称及范围;
3.新增电子文件的归档格式及电子文件的存储媒介;
4.新增关于立卷流程的要求;
5.新增电子文件的归档要求;
6.取消工程档案预验收,将工程档案验收纳入联合验收环节;
7.调整电子工程档案与计算机管理的相关要求;
8.调整相关组卷表及表式;
9.新增建筑工程原材料、构配件及试件检验的项目、规则及取样规定。
本规程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管理,由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太原街 2 号,邮编 110001,联系电话:024-23447652;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嫩江街 38 号,邮编 110032,联系电话:024-85630095)。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设事业指导服务中心
参编单位:沈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沈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溪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
锦州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
营口市城乡建设与公用事业中心
沈阳市振东建设工程监理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抚顺市城市建设发展促进中心
鞍山市城市建设发展中心
葫芦岛市建筑工程服务中心
北京筑业志远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范围 ............................................................. 5
5 编制方法与组卷要求 .............................................................. 26
5.1 建筑工程文件的质量要求 .................................................... 26
5.2 立卷的流程、原则和方法 .................................................... 27
5.3 卷内文件的排序 ............................................................ 28
5.4 案卷编目 .................................................................. 28
5.5 案卷装订与装具 ............................................................ 30
5.6 案卷目录编制 .............................................................. 30
6 建筑工程文件的归档 .............................................................. 31
7 建筑工程档案的验收与移交 ........................................................ 32
8 建筑工程电子档案管理 ............................................................ 33
附录 A 向城建档案馆归档的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34
A.1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34
A.2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附表 ...................................................... 36
附录 B 向城建档案馆归档的监理文件内容和组卷表及附表................................ 46
B.1 监理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46
B.2 监理文件附表 .............................................................. 47
附录 C 向城建档案馆归档的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及附表................................ 82
C.1 施工管理文件、施工技术文件、进度造价文件和土建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82
C.2 施工管理文件、施工技术文件、进度造价文件(C1~C3)附表 .................... 86
C.3 土建(建筑与结构)工程施工文件(C4)附表 .................................. 95
C.4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186
C.5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施工文件(C5)附表 ................................. 188
C.6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212
C.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文件(C6)附表 ......................................... 214
C.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233
C.9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文件(C7)附表 ........................................... 235
C.10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270
C.11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文件(C8)附表 .......................................... 272
C.12 电梯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297
C.13 电梯工程施工文件(C9)附表 .............................................. 299
C.14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318
C.15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文件(C10)附表 ......................................... 321
C.16 施工验收文件内容和组卷表 ................................................ 374
C.17 施工验收文件(C11)附表 ................................................. 375
附录 D 竣工图的绘制及折叠 ........................................................ 382
D.1 竣工图的绘制 ............................................................. 382
D.2 竣工图的折叠 ............................................................. 385
附录 E 工程竣工验收文件附表 ...................................................... 390
附录 F 立卷要求 .................................................................. 428
F.1 卷内目录式样 ............................................................. 428
F.2 卷内备考表式样 ........................................................... 429
F.3 案卷封面式样 ............................................................. 430
F.4 案卷脊背式样 ............................................................. 431
附录 G 建筑工程原材料、构配件及试件检验的项目、规则及取样规定..................... 432
本规程用词说明 .................................................................... 455
引用标准名录 ...................................................................... 456
1 总 则
1.0.1 为加强建筑工程文件资料的统一管理,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做好建筑工程文件编制归档工作,统一建筑工程档案的验收标准,建立真实、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辽宁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建筑工程档案的验收与移交工作。凡在辽宁省内参与工程建设的建设(开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试验单位以及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均应执行本规程。
1.0.3 建筑工程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建筑工程档案的验收与移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辽宁省行政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建筑工程文件 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包括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和竣工验收文件,简称为工程文件。
2.0.2 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pre-construction document
工程开工以前,在立项、审批、用地、勘察、设计、招投标等工程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
2.0.3 监理文件 project supervision document
监理单位在工程设计、施工等监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4 施工文件 constructing document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文件。
2.0.5 竣工图 as-built drawing
工程竣工验收后,真实反映建筑工程施工结果的图样。
2.0.6 竣工验收文件 handing over document
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2.0.7 建筑工程档案 project archives
在工程建设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电子文件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简称工程档案。
2.0.8 建筑工程电子文件 project electronic records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存储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2.0.9 建筑工程声像档案 project audio-visual archives
记录工程建设活动,具有保存价值的,用照片、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硬盘等记载的声音、图片和影像等历史记录。
2.0.10 整理 arrangement
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工程文件进行挑选、分类、组合、排列、编目,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2.0.11 案卷 file
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成的档案保管单位。
2.0.12 立卷 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分门别类整理成案卷,亦称组卷。
2.0.13 归档 putting into record
文件形成部门或形成单位完成其工作任务后,将形成的文件整理立卷后,按规定向本单位档案室或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的过程。
2.0.14 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urban-rural development archives organization
管理本地区城建档案工作的专门机构,以及接收、收集、保管和提供利用城建档案的城建档案馆、城建档案室。
2.0.15 永久保管 permanent preservation
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工程档案无限期地、尽可能长远地保存下去。
2.0.16 长期保管 long-term preservation
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工程档案保存到该工程被彻底拆除。
2.0.17 短期保管 short-term preservation
工程档案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工程档案保存 10 年以下。
3 基本规定
3.0.1 工程文件的形成和积累应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3.0.2 工程文件应随工程建设进度同步形成,不得事后补编。
3.0.3 每项建筑工程应编制一套电子档案,随纸质档案一并移交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电子档案签署了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印章或电子签名的,可不移交相应纸质档案。
3.0.4 建设单位应按下列流程开展工程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验收、移交等工作:
(略)
4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范围
4.0.1 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活动、记载工程建设主要过程和现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均应收集齐全、整理立卷后归档。
4.0.2 建筑工程文件的分类、整理与归档保存宜符合表 4.0.2 的规定,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归档的工程文件及用表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A、附录 B、附录 C 的要求。
表 4.0.2 建筑工程文件的归档范围
(略)
ICS 93.080.30 CCS P 65
DB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2312—2021
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manufactured sand in concrete
2021 - 08 - 16 发布 2021 - 11 - 16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机制砂技术要求与检验、配合比设
计、施工与验收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强度等级为C60以下的公路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其他工程机制砂混凝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1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TG E41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 3310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T 36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DBJ/T 13-206 混凝土用机制砂质量检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机制砂
经过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整形制成的,粒径小于4.75 mm且粒形和级配满足要求的坚硬岩石颗粒。
3.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
以耐久性为基本要求,并满足工程其他特殊性能和匀质性要求的机制砂混凝土。
3.3粒型系数
用于表征机制砂颗粒平均长径比的系数。
ICS 75.020 CCS E 92
DB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T 2311—2021
2021-08-16 发布 2021-11-16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2 5 中间验收.......................................................................................................................................................2
5.1 一般要求.....................................................................................................................................................2
5.2 隐蔽工程验收.............................................................................................................................................2
5.3 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3
5.4 浆砌石结构工程验收.................................................................................................................................4
5.5 灰土结构工程验收.....................................................................................................................................5
5.6 石笼结构工程验收.....................................................................................................................................6
5.7 袋装土结构工程验收.................................................................................................................................6 6 竣工验收......................................................................................................................................................6
附录 A(资料性)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表.........................................................................................................8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输气管道线路水工保护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基本规定、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按GB50251设计的已建或在建输气管道工程,其它管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66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 50924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JCJ 10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查方法标准
JGJ 53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及检查方法标准
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SY/T 4126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水工保护施工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线路水工保护工程
在管道线路工程中,为避免管道附近水土流失,雨水浸蚀、洪水冲刷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对管道安全威胁而采取的防护措施。
3.2中间验收
建设项目、单项工程或独立单位工程在现场施工完成后、竣工验收前,由施工单位组织参与建设活动的相关单位一起所做的验收工作。
3.3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竣工移交前,由建设单位组织参与建设活动的相关单位一起检查建设项目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建成,能否合法、正常移交所做的验收工作。
3.4灰土
由石灰或水泥与土按一定比例拌水混合后的工程材料。
3.5袋装土
在土工袋、编织袋和草袋等袋内装填沙土的结构。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ichuan Province
DBJ51/168-2021
2021 成都
1总则
1.0.1为适应四川省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城镇住宅设计水平,满足城镇居民对居住质量、居住功能、居住环境和安全的需求,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新建、改建、扩建住宅的建筑设计。
1.0.3住宅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四川省的有关政策和法规,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和海绵城市等指导思想,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设方针。
1.0.4住宅设计应符合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要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1.0.5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模数化和多样化,因地制宜的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推广装配式住宅、智慧社区、工业化建造技术,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1.0.6住宅与配套工程及设施应同步设计和实施。
1.0.7实施全装修的新建住宅,其建筑设计与装修设计应同步进行。
1.0.8住宅设计应从建筑全寿命周期考虑,采用套型可变、适老性的设计理念,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改造的可能性。
1.0.9住宅设计应考虑四川省地形和气候多样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不同的气候区和不同的地形环境条件下,采用针对性的设计。
1.0.10住宅设计应考虑能够应对地震、防汛及疫情等重大灾害。
1.0.11住宅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住宅 residential building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套型dwelling unit
由居住空间和厨房、卫生间、阳台等共同组成的基本住宅单位。
2.0.3居住空间habitable space
卧室、起居室(厅)等的统称。
2.0.4卧室bed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起居室(厅) 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玄关entryway
为外来用词,特指住宅户内入口处的小型使用空间。
2.0.7阳台balcony
附设于建筑物外墙,设有栏杆或栏板,可供人活动的空间。
2.0.8生活阳台living balcony
附设于建筑物外墙,有生活配套设施的阳台。
2.0.9凹口 notch
为了房间的通风采光而在建筑平面上采用的凹形槽口。
2.0.10封闭式内天井 enclosed inner patio
四面封闭围合,高度超过一层的空间。
2.0.11层高 storey height
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2设备 equipment平台 platform
室外专供本套住户安置空调、热水器的小型平台。
2.0.13室内净高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或吊顶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4低层住宅 low- -rise dwelling building
一至三层的住宅。
2.0.15多层住宅 multi-storey dwelling building
四至六层的住宅。
2.0.16高层住宅 high--rise dwelling building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
2.0.17跃层式住宅duplex dwelling building
套内空间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楼层且设有套内楼梯的住宅。
2.0.18轮椅坡道 for wheelchair
在坡度、宽度、高度、地面材质、扶手形式等方面方便行动障碍者通行的通道。
2.0.19共用排油烟道 shared oil fume duct
上下层共用的用于排除厨房油烟的管道制品,具有一定耐火性能要求和防烟气回流功能。
2.0.20共用排气道shared exhaust duct
上下层共用的用于排除卫生间浊气的管道制品,具有一定耐火性能要求和防回流功能。
2.0.21绿地率ratio of green space
场地内各类绿地面积总和与场地面积的比值。
2.0.22绿容率ratio of green capacity
场地内(扣除建筑基底面积)各类植被叶面积总量与场地面积的比值。
《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DBJ51/168-2021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中第 4.6.2 条、5.2.1 条、5.2.7 条、5.2.8 条、10.0.21 条、10.0.22 条、10.0.28 条为强制性条文,用黑体字标志,必须严格执行。
4.6.2 从可踏面算起,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10m。临空面底部 0.10m 高度内不应留空。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参考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第 5.6.3 条“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 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原文为强条。同 时 编 制 组 参 考 了 国 家 标 准 《 住 宅 设 计 规 范 》GB50096-2011(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第 5.6.3 条“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10m。”的相关要求。原文为强条。本条文从公共安全角度,对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的要求统一提高到 1.10m,是根据人体重心稳定和心理要求确定的。一方面考虑到当前人均身高普遍高于以前,提高净高要求更有利于安全防护;另一方面也便于统一设计标准、材料模数和立面效果。同时要求阳台栏板或栏杆临空面底部 0.1m 高度内不应留空,防止物品坠落。
5.2.1 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9m 的新建住宅每单元应设置电梯,其中至少 1台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参考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第 6.4.1 条“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1.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16m 时;”。原文为强条。同时编制组参考了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第 6.4.1 条“四层及四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m 时必须设置电梯。”。原文为强条。本条将入户层由“七层及七层以上”修改为“四层及以上”,普及住宅电梯设置,有助于提升居住品质,同时也适应当前住宅发展的趋势。“四层及四层以上”和“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9m”二者满足其中之一,即视为应设置电梯。同时对“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数量做了要求,应严格执行。设置本款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家庭突发紧急情况,能够通过电梯进行快速转运救治,节约患者宝贵时间,体现人文关怀;另一方面是为大型家具搬运提供可能空间,是提升居住品质的一个着眼点。
针对像老旧小区改造等相关类型项目,其需要改造、增设电梯的设置应满足现行地方标准《四川省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工程技术标准》DBJ 51/T 033的相关要求。
担架电梯参考现行地方标准《江苏省住宅设计标准》DGJ32/J26。根据《住宅可容纳担架电梯配置标准研究》课题组研究结论,削角担架参数为:担架总尺寸 1.80Mx0.45M,距担架两端 0.38m 处开始向内收缩,两端把手缩至 0.20m 宽,该尺寸满足人体最小平躺尺寸要求,覆盖了我国人体身高 95%的范围。本标准以标准担架尺寸 1800mmx450mm 为依据,直进直出放置担架时,轿厢最小尺寸为:1.10mx2.10m(宽 x 深),门洞净宽度不小于 900mm;放置削角担架,担架斜放时,轿厢最小尺寸为:1.50mx1.60m(宽 x 深),门洞净宽度不小于900mm.),见图 3。
5.2.7 电梯井道及电梯机房不应紧邻卧室布置。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参考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第 6.4.7 条“电梯不应紧邻卧室布置。当条件受限时,电梯不得不紧邻兼起居室的卧室布置时,应采取隔声、减振的构造措施”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第 7.1.5 条“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原文为强条。同时参考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第7.3.5 条“起居室(厅)不宜紧邻电梯布置。受条件限制起居室(厅)紧邻电梯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以上三条原文均是说明电梯不应紧邻卧室、起居室(厅)布置。但具体在紧邻起居室(厅)的描述上仍存在表述偏差,并且均做了条件受限时的例外说明。本条对电梯井道及电梯机房紧邻卧室布置的情况以强条的形式作出明确要求;同时对紧邻起居室(厅)布置的情况,当其条件受限时,要求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
经调研发现,电梯运行噪声对居住声环境质量的影响普遍存在。本条作为提升住宅品质,提高居住空间声环境质量的措施,对电梯的设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5.2.8 公共电梯的每层电梯厅均应能通过楼梯间及公共区域直接到达。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针对部分已建成住宅出现的问题,从楼梯上来,必须通过户内才能到达电梯层门。当电梯出现故障时,由于电梯层门位置无法通过楼梯间及公共区域直接到达,导致救援无法实施,存在安全隐患。同时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2018 年 7 月 30 日文件(市监特[2018]37 号),公共电梯应满足“建筑物内的救援通道保持畅通,以便相关人员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和
层站等处”的要求。
10.0.21 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通气管应分别设置。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本条在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第 8.2.6 条的基础上,考虑安全卫生的因素,对通气立管做出明确要求。厨房及卫生间共用通气立管,会导致卫生间排水管道内的污浊气体窜至厨房、污水返溢等情况发生,对居住者卫生健康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禁止。对于住宅厨房和卫生间排水立管的设置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 等标准的相关要求。
10.0.22 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污废水排水横管不得敷设于下层住户的套内空间(阳台除外),且排水横管和立管均不应穿越任一层的卧室。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为保证住宅使用环境的安全卫生,保持住户使用空间的完整性,避免异层排水带来的产权纠纷、噪音、检修等问题,除别墅类、跃层类住宅属于本套户内空间外,厨房和卫生间排水横管不应进入下层住户,但可以通过阳台区域。另,对于别墅类、跃层类住宅,即使属于本套户内空间的卧室也不应有排水管道穿越。同层排水方式一般有:整体降板式同层排水、区域降板式同层排水和非降板式同层排水,具体做法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同层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232。
10.0.28 住宅建筑中,竖向接纳两户及以上卫生间大便器排水的污水立管应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和连通管,排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每层连通。
条文说明:本条为强制性条文。近年来在住宅建筑中呼吸感染类病毒及有毒有害气体通过排水管道系统进行传播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非典期间的香港淘大花园事件、8·11上海硫化氢中毒事件等。结合疫情防控、卫生安全等因素,为了保证住户卫生间排水系统的排水和通气安全,避免水封被管道正负压破坏而提出的要求。考虑竖向上不同住宅实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处规定以两户作为判断标准,而低层或
跃层等建筑中接纳属于同一户的两层卫生间情况除外。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3
3总体要求6
3.1一般规定6
3.2居住环境7
3.3总平面消防8
4套内空间…11
4.1套型11
4.2卧室12
4.3起居室12
4.4厨房…13
4.5卫生间…14
4.6阳台14
4.7过道、储藏空间及套内楼梯…15
4.8层高、净高…16
4.9适老设计…17
5公共部位…18
5.1楼梯18
5.2电梯19
5.3走道、连廊21
5.4管道井…21
5.5出入口及门厅……22
5.6附建公共用房22
5.7垃圾收集处理…23
5.8外墙及装饰…23
5.9安全避难24
5.10地下室和半地下室……25
6物理与室内环境性能……26
6.1声环境26
6.2热湿环境…27
6.3室内空气质量…28
7外围护及构件…29
7.1门窗…29
7.2信报箱、智能快递柜30
7.3排油烟道、排气道31
7.4空调室外机座板…31
8技术经济指标3
9结构35
9.1一般规定…35
9.2场地与地基…38
9.3多层砌体结构住宅和底部框架砌体结构住宅38
9.4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39
9.5钢结构住宅41
10给水排水42
11燃气47
12供配电及照明49
12.1负荷计算及电能计量49
12.2供电、配电…51
12.3家居配电箱53
12.4插座设置…53
12.5电气照明54
13小区智能化及智能家居系统56
1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61
14.1一般规定…61
14.2供暖62
14.3通风…63
14.4空气调节…64
本标准用词说明65
引用标准名录67
附:条文说明…69
建筑材料是一切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工程建设者怎样才能控制所采购的建筑材料质量呢?要从建筑材料的进场控制与管理抓起,实施严格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杜绝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建设工程。
取样员、见证员作为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派驻施工现场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建筑材料进场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和工程实体质量负有重要责任.工程质量检测员作为具体承担建筑材料质量和工程实体质量检测作业的技术人员,对检测结果的真实
性、准确性负有重要责任,正确掌握工程质量检测的抽样与检测方法,确保工程质量检测结果真实性、准确性、代表性,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标准化简介
第一节标准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1.1指导思想
1.12基本原则
第二节标准的制定
12.1制定标准的范围
1.22标准的分类
123标准的性质
1.24标准的编号
1.25采用国际标准
第二章委托与收样
第一节相关术语
2.1.1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2.12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2.13检测人员
2.14检测设备
2.1.5见证人员
2.16见证取样
第二节检测机构
22.1检测机构质量保证体系
2.2.2检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2.23检测样品标识
2.2检测报告
第三节检测合同
231业务承揽规定
2.32检测合同的形式
233检测合同的主要内容
2.34检测合同范例
第四节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24.1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2.42见证(取样员)工作的重要性
2.43取样岗住职责
2.44见证员(见证人)岗住职责
2.4.5见证取样送检程序与步骤
24.6做好建筑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工作
24.7见证取样送检计划
第三章见证取样方法
第一节概述
3.1.1工程质量检测分类
3.12取样方式
3.13样品标识
3.14本章说明
第二节结构材料
3.2.1钢筋
3.2.2水泥
3.23骨料
3.24细骨料
3.25钢结构原材料
326墙体材料
第三节防水材料
33.1相关术语
3.32常用标准
333检验批取方法
第四节装饰装修材料
34.1常用标准
34.2检验批
343幕墙(材料)
344建筑外窗
第五节砂浆、混凝土
3.5.1相关术语
3.52常用标准
3.53桩基试块的取
3.5A地面用混凝土和水泥砂浆强度试块的取样
3.55现场搅拌混凝土取样
3.5.6预拌(商品)混凝土取祥
3.5.7抗渗混凝土
3.58砌筑砂浆强度检测
3.59四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3.5.10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
3.5.11后锚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35.12贯入法检测砌筑砂浆抗压强度
第六节钢筋连接、钢结构现场检测
3.6.1钢筋连接接头取样
3.6.2钢结构焊接工程抽样检测
第七节饰面砖粘贴拉拔抽样检测
3.71饰面板(砖)抽样检测
3.72后置理件的现场拉拔抽样检测
第八节建筑安装工程
38.1常用标准
382建筑给水
383建筑电气工程
38.4智能建筑工程
第九节市政道路工程
3.91沥青
3.92现场检测抽样量
3.93其他试块
第十节专项检测
3.10.1室内环境检测
3.10.2桩基检测
3.10.3地基处理工程检测
3.104结构、构(配)件检测
第十一节建筑节能取样检测的基本要求
3.11.1建筑节能简介
3.11.2节能主法工作
3.113相关术语
3.114常用标准
3.115几种常见的节能技术和产品简介
3.11.6节能、保温材料试验室检测
3.11.7节能性能现场检测
3.118安装工程节能性能检测
第十二节检测结果“不合格”的处理
第四章相关法律法规
第一节法律
4.1.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4.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摘要)
4.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要)
第二节法规和规章
42.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22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4.23浙江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42浙江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条例
4.25浙江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
4.2.6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42.7浙江省社会中介机构管理办法
第三节有关文件
附:常用网址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1-11-02 09:29:19
提问网友:黄海涛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是强电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1-11-02 09:28:14
提问网友:♧
请问,直径600的灌注桩算砼的时候应该是0.6*0.6,还是0.3*0.3啊?
解答网友:海外仙山
3.14*0.3*0.3*长度
提问日期:2021-11-02 09:26:10
提问网友:萨尔吉他爹
老师好!请问通风系统中轴流风机前后跟的是什么部件,谢谢!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左风管、弯头、防虫网
右防火 阀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02 09:23:37
提问网友:奥特曼会放光i
解答网友:蓝鲸
3.77kg/m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
提问日期:2021-11-02 09:22:46
提问网友:8⃣️2⃣️4⃣️0⃣️
请问这个基础梁钢筋什么意思?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02 09:22:41
提问网友:我是个辣鸡、
生活水箱里的 通气管 溢流管 放空管 和玻璃液位计 是水箱配套自带 还是单独计算的
解答网友:蓝鲸
液位计水箱会带,其他的配管一般是现场自己配置。当然现在的采购合同水箱供货商也是包安装,那当然这些都会配齐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