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1 > 12月 ( 第 13 页)

ICS 93.010 P01
DB44广东省地方技术规范
DB44/T1661—2015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 at ions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river management
2015-09-07发布
2015-12-07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4/T1661-2015,广东省,河道,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DB44/T1661-2015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pdf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主要河道和河口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主要河道和河口管理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包括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交通(涵)闸、渡口、隧道、管道、取水口、排水(污)口、厂房、仓库、工业、民用建筑等建筑物和构筑物,临河公园、绿地、湿地和其他公共设施,以及航道整治、河道清淤、污染治理等建设行为。
其他河道和河口、湖泊(含人工湖泊)、水库、人工水道、蓄滞洪区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河道管理范围内水利工程的建设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201 防洪标准
GB50286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SL171 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
SL30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435 海堤工程设计规范
SL679 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利工程 water project
指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
3.2主要河道 main river
指我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干流,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河网区主干河道,北江大堤内芦苞涌、西南涌至伶仃洋的河道。
3.3主要河口 main estuarine
指珠江、韩江、榕江、漠阳江、鉴江、九洲江河口以及跨地级以上市的河口。
3.4护堤地 the ebb shoal
指为保护堤防工程,在堤防两侧划定作为堤防保护地的一定区域,一般根据堤防的重要
程度来划定。
3.5河道管理范围 the scope of control for river courses
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的淹没边界确定。河道具体的管理范围以主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界定为准。
3.6主要河口管理范围 the scope of control for main estuarine
珠江河口的管理范围指珠江河口的八大口门区及河口延伸区。其他主要河口的具体范围指由省水利、海洋与渔业等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划分,经报省人民政府审批确定的范围。
3.7重要河段 critical stretch
指重点防洪工程所在河段或者是具有重要防洪任务的河段。
3.8险工险段 dangerous reach
险工指未达设计抗洪能力的建筑物;险段指堤脚坡度大、受水流冲刷、顶冲等较为严重的河道堤段。
3.9水文监测环境 hydrologic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
指为确保准确监测水文信息所必需的区域构成的立体空间。
3.10跨河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across the river
指主体功能设施从河道水面上方跨越而过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公路桥、铁路桥、管桥(输水、输油、输气、输电等)、渡槽及输电铁塔工程等。
3.11穿河建设项目 river-crossing construction
指主体功能设施从河床下方穿越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管道(输水、输油、输气、输电等)、隧道(公路、铁路、缆线等)、涵管穿越工程等。
3.12穿堤建设项目 dam-crossing construction
指从堤身或堤基穿越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管道、缆线、交通(涵)闸、取水口、排水(污)口和市政涵管工程等。
3.13临河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nearby the river
指沿河道两岸修筑的具有固定结构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码头、船坞、渡口、取水工程、临河公园、湿地、道路和景观工程等。
3.14明挖埋管 open-cut excavating
指利用明挖的方式开挖管沟,待将穿越管段敷设完成后,再恢复原地貌的施工方法。
3.15定向钻穿越 crossing by directional drilling
指采用定向钻机将穿越管段按照设计轨迹从河床和堤基下通过的非开挖管道安装施工方法。
3.16盾构穿越 crossing by shield digging tunnel
指采用盾构机在地面或河床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地层中支护紧随掘进,迅速形成稳定隧道的施工方法。
3.17顶管穿越 crossing by pushing pipe through tunnel
指利用顶进设备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后,再将前方开挖面的土方运走,使管壁与外侧土腔边界基本吻合的敷设管道的施工方法。
3.18水功能保护区 water protection areas
指对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的水域。
3.19防治与补救措施 prevention and remedial measures
指为消除和减少建设项目对河势稳定、河道行洪纳潮畅通、水工程安全、水文设施和监测环境等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应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3.20设计洪水 design flood
指符合建设项目所在河段规划防洪(潮)标准要求以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等特征表示的洪水。
3.21设计洪水位 design flood level
对于感潮区,设计洪水位指设计频率洪水(或暴潮)对应的洪(潮)水位;对于非感潮区,设计洪水位指设计频率洪水对应的洪水水位。
3.22河道管理范围占用面积 the occupied area in river management
指建设项目垂直投影于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面积。
3.23河道宽度 river width
有堤防的河道,其宽度为两岸堤防迎水侧堤顶线间的距离;无堤防的河道,其宽度为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淹没边界间的距离,简称“河宽”。
3.24阻水比 area block-water ratio
指设计洪水位下,建设项目阻水结构在工程断面垂直于洪水流向上的投影面积与工程建设前同一过水断面过流面积的比率。
3.25最大壅水高度 maximum backwater height
建设项目阻水结构缩小行洪过流面积而引起河道抬高的水面高度称为壅水高度,其最大值称为最大壅水高度。
3.26等效替代工程 the equivalent substitution engineering
指为减少或消除建设项目占用河道,对河道造成水域面积或容积严重减少、水域功能严重退化等损害,新建的同等功能效益的工程。

4 总则
4.1 为依法对广东省行政区域内主要河道和河口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保障防洪安全,保证已建和拟建项目的安全运用,特制定本标准。
4.2 建设项目应满足如下要求:
4.2.1 应符合水利行业相关规划,不得影响规划实施。
4.2.2 设计防洪(潮)标准应符合《防洪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4.2.3 不得妨碍建设项目近区和周边范围的防汛抢险。
4.2.4 对河道行洪纳潮、河势稳定、水质及堤防、护岸和其他水利工程及其设施安全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且通过相应的防治与补救措施可基本消除。
4.2.5 不影响其他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确有影响的,应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并与第三方签订有关协调意见书。
4.3 建设单位应开展防洪评价等相关专题论证。
4.4 建设项目除满足本标准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 一般要求
5.1 选线、选址
5.1.1 建设项目不宜布置在河道狭口及险工险段处。
5.1.2 建设项目(饮用水取水口除外)不宜布置在水功能保护区内。
5.1.3 建设项目(航道整治除外)不宜布置在河道汇流或分汊处。
5.1.4 建设项目不宜布置在现有和规划水利工程及其设施保护用地范围内;确需占用保护用地的,必须经专题研究论证,制订有保护原有水利工程安全的可靠措施。建设项目需占用水利工程管理用地时,不得破坏或损毁防洪工程的管理设施,不得占用或挪用原有的防汛备用物料,不得中断防汛抢险通道。
5.1.5 建设项目不宜布置在水文监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内。
5.1.6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不适合建设的区域。
5.2 设计
5.2.1 建设项目设计应采用可靠的水文气象、河道地形地质、河道工程状况以及水利规划等基本资料。
5.2.2 建设项目设计宜采用珠江基面高程系统。
5.2.3 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应在综合比选的基础上,遵循对河道防洪影响较小的原则,选取最优方案。
5.2.4 建设项目需向河道排水的,应满足所在河段水质管理目标的要求,并做好消能防冲措施,不得影响堤防安全。
5.3 施工
5.3.1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防洪安全措施等相关内容。
5.3.2 建设项目应合理安排工期,涉及影响防洪安全的工程宜安排在非汛期施工,如需跨汛期施工的,应编制度汛方案。
5.3.3 施工临时建筑物应尽可能少占用河道行洪过流面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公路桥梁与石油天然气管道交叉工程,桥梁,石油天然气管道交叉工程,关于规范公路桥梁与石油天然气管道交叉工程管理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一、新建或改建油气管道需要穿(跨)越既有公路的,宜选择在非桥梁结构的公路路基地段,采用埋设方式从路基下方穿越通过,或采用架设方式从公路上方跨越通过。受地理条件影响或客观条件限制,必须与公路桥梁交叉的,可采用埋设方式从桥梁自然地面以下空间通过。禁止利用自然地面以上的公路桥下空间铺(架)设油气管道。
二、油气管道从公路桥梁自然地面以下空间穿越时,必须严格遵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等有关标准规范,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一)不能影响桥下空间的正常使用功能。
(二)油气管道与两侧桥墩(台)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5米。
(三)交叉角度以垂直为宜。必须斜交时,应不小于30°。
(四)油气管道采用开挖埋设方式从公路桥下穿越时,管顶距桥下自然地面不应小于1米,管顶上方应铺设宽度大于管径的钢筋混凝土保护盖板,盖板长度不应小于规划公路用地范围宽度以外3米,并设置地面标识标明管道位置;采用定向钻穿越方式的,钻孔轴线应距桥梁墩台不小于5米,桥梁(投影)下方穿越的最小深度应大于最后一级扩孔直径的4~6倍。
三、新建或改建公路与既有油气管道交叉时,应选择在管道埋地敷设地段,采用涵洞方式跨越管道通过;受地理条件影响或客观条件限制时,可采用桥梁方式跨越管道通过。采用涵洞跨越既有管道时,交叉角度不应小于30°;采用桥梁跨越既有管道时,交叉角度不应小于15°。桥梁下墩台离开管道的净距、对埋地管道的保护措施(钢筋混凝土盖板、地面标识)依照本通知第二条规定执行。
四、油气管道穿(跨)越公路和公路桥梁自然地面以下空间、以及公路跨越油气管道前,各地公路管理机构或油气管道管理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安全技术评价,出具评价报告。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内容摘要:

场地的概念:
狭义是指基地内建筑物之外的广场、停车场、活动场、室外展览场、绿地等内容。即相对于“建筑物”而存在的“室外场地”。广义是指基地内所包含全部内容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及景观设施、工程系统等。
场地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场地设计条件分析
场地总体布局
交通组织
竖向布置
管线综合
绿化与环境景观布置
成本控制分析

场地设计的主要依据:
设计任务书
土地使用凭证,两证一书
场地现状地形图及其电子文件,含相邻50米范围内的现状地形
周边城市道路现状、规划道路需要有道路资料
周边各专业管网接口条件,尤其注意排水管网资料
靠近山体或者临近河道的需要有关防排洪的汇水面积及水文资料
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当地法规、标准等
收集到的资料要核对其实用性、来源的合法性,并做好记录、整理和归档,

城市道路条件分析
周边城市道路资料场地设计的重要条件,城市道路的等级决定场地各边建筑退红线要求、小区禁止开口范围;城市道路标高往往决定场地的竖向布置、排水方向;城市道路地下管网决定小区管网接口的进线位置、场地内设备配套的位置:道路坡度决定沿街商铺的高差处理方法。
城市道路已建设完成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照其标高、宽度、公交站等现有条件。
城市道路还未建设的,应请建设单位提供准确的设计资料。如确实无法提供的,可以在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现状标高进行合理假定,但必须和建设单位协定,由建设单位出具书面认可意见。
市政管线工程一般与城市道路设计同期进行,齐全的城市道路资料包含市政管网的资料。市政管网资料,特别是雨污水资料是决定场地竖向布置的重要条件之一。

竖向设计概述
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竖向设计。竖向设计是对基地的自然地形及建(构)筑物进行垂直
方向的高程(标高)设计;既要满足使用要求,又要满足经济、安全和景观等方面的要求。
竖向设计的基本任务
选择场地竖向布置形式,进行场地地面的竖向设计
确定建筑物室内外地坪标高,构筑物关键部位(如地下室顶板)的标高,广场及活动场地标高,场地内道路标高和坡度。
组织地面排水,保证排水畅通
安排场地土方工程,计算土石方量
进行有关工程构筑物(挡土墙、护坡)与防排洪构筑物的具体设计
竖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满足建(构)筑物功能布置,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基础、防护工程等的工程量
满足道路交通、广场的技术要求
解决地面排水,防洪、排涝的要求
避免不良地质的不利影响,采取防治措施

根据用地的性质、功能,结合自然地形,规划地面形式可分为平坡式、台阶式和混合式。用
地自然坡度小于5%时,宜规划为平坡式;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时,宜规划为台阶式。
竖向布置的一般步骤(不进行场地平整时)
确定道路及室外设施的竖向高程
确定建筑物室内外地坪设计标高
确定场地排雨水
复杂项目需通过土方计算来验证竖向是否合理

道路宽度及坡度
道路宽度设计:
一般小区路路面宽6-9米:组团路3-5米。宅间小路宽度不宜小于2.5米。《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双车道道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基地道路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米,双车道不应小于7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
一般场地内人行道最小宽度宜为1.5米,并可按0.5米的倍数递增。
综上规范规定,道路单双车道一般宽度宜分别为7米和4米。同时4米宽度也是消防车要求的最
小通道宽度。住宅小区内以小型车为主,车行速度低,可用米双车道。某些别墅项目由于行
车数量较少,也有采用5.5米宽双车道的做法。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相关条文,一般项目道路纵坡最小0.2%,最大8%,道路坡度为8%时连续坡长不应超过200米。
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城市道路纵坡不大于6%,多雪严寒地区不大于5%。道路坡度为5%时连续坡长不应超过600米。
个别项目由于场地困难,可在当地审批部门允许的情况下个别路段坡度可不大于11%,坡长不超过80米。《民用设计通则》。
道路坡度大于%时,都有最大坡长的要求,需要设置小坡度的缓和路段,所以在考虑较长的道路高差时,不能全程都按8%的坡度来计算。

场地设计,平面布局,总图,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总图平面布局及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平面布局,总图,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总图平面布局及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平面布局,总图,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总图平面布局及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平面布局,总图,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总图平面布局及场地设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安全评估,桥梁设计,独柱墩桥梁,独柱墩桥梁横向倾覆,独立桥墩,独立桥墩防倾覆,PPT培训课件:公路独柱墩桥梁横向倾覆安全性评估与提升技术

内容索引:

01背景与前期工作情况
02独柱墩桥的类型与结构特点
03独柱墩桥横向倾覆事故与原因分析
04独柱墩桥横向倾覆机理
05各地验算规定
06技术要求

背景与前期工作情况

2019年10月10日18时10分,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侧翻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交通运输部相关要求: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2020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的通知》(交安监发【2020】1号)2020年1月9日该文件从六个大方面,26个重要任务,列举了2020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其中第三个大方面,第7条提出了开展专项行动要求。

7.开展严格公路超限超载专项整治行动和独柱墩桥梁运行安全提升专项行动。对在役和在建公路独柱墩桥梁进行全面排查,加强独柱墩桥梁养护管理,有效强化独柱墩桥梁运行安全工作;新改建项目慎重采用独柱墩方案。(公路局负责)加强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强化《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交公路发〔2016124号)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关于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交公路发〔2017173号)的执行落实。(公路局牵头,运输服务司、安质司配合)

部分省(市)同期已开展了独柱墩桥梁整治的专项行动,先后对约1200座桥进行了加固,但各地的判定标准不统一,尺度有差异。

北京2013年起《北京市桥梁安全调研报告及对策建议》
天津2015年起《天津市市政公路箱梁抗倾覆加固设计暂行办法》
河北2013年起本省标准
辽宁2012年起本省标准
浙江2008年起《关于要求对独柱式桥墩桥梁进行稳定性复核验算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营运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公路独柱式桥墩桥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安徽2016年起本省标准
河南2013年起《关于对高速公路独柱墩桥梁加固改造的通知》(豫交高管〔2013]216号)
广东2015年起《广东省公路独柱墩桥梁设计与整治工程指导意见》
陕西不详《关于加强独柱墩单支承桥梁安全管理的通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核心工作:
核心:精准定位、货值最大化、产品决策+设计要求:概念设计
预测成本、利润率
注:强排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测算项目成本及利润率,而非设计理念等

设计前期之要求
1、指标 产品定位指标
强排方案、产品决策、项目定位
2、方案 确定规划草图
成本测算、市场定位
注:多方案强排是决策、市场及成本测算的基础。

设计前期-工作前提
前提一:土地规划要点
红线、容积率、建筑密度、限高、退线、配套等
前提二:项目定位及户型配比
产品类型及配比、住宅面积及配比、商业、会所等
注:前提二很多项目基本缺失,需要研发设计主动补上。不要怕错,敢于制定。

设计前期--项目定位示范
项目条件:
1.由于缺乏配套和交通便利,土地溢价有限
2.容积率2.5,地价1700,单价6500。
3.回现压力很大,需要抓刚需和品质市场,扩容达到加大销售量目的。
4.目前项目配套和环境不支持舒适改善客户需求,今年需要完成改善工作。

强排方案,强排方案设计指引,设计指引,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强排方案设计指引 强排方案,强排方案设计指引,设计指引,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强排方案设计指引 强排方案,强排方案设计指引,设计指引,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强排方案设计指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内容摘要:

·规划总平面图定位坐标的确认。在涉及单体转角处修改时,应重新核对定位坐标,并及时告知建设方。

·总平面图:(1)、注意每幢楼底层标高与小区场地、道路标高的衔接,特别是单元入口、楼梯口、出入口等的衔接;(2)、注意沿街商铺底层标高与小区外围市政道路标高的衔接;(3)、处理好小区道路标高与雨水口标高的关系,防止路面有倒坡现象产生。

·总平面图:(1)、注意每幢楼底层标高与小区场地、道路标高的衔接,特别是单元入口、楼梯口、出入口等的衔接;(2)、注意沿街商铺底层标高与小区外围市政道路标高的衔接;(3)、处理好小区道路标高与雨水口标高的关系,防止路面有倒坡现象产生。

·地下室自行车坡道的设计,应了解工程所在地居民交通工具的使用习惯,以摩托车或电瓶车为主的地区,推行时其坡度陡、缓就显得尤为重要。
·集水井不可设在自行车坡道中间

·其梁底至楼层面;(4)、阁楼层屋面梁底至阁楼层楼面等等。

·楼梯平台净宽在符合规范的最小尺寸前提下,必须考虑施工误差、扶手尺寸,应适当留有余量。
·右图:某住宅小区楼梯详图

·检查楼梯上下梯板间的净高、梯梁底至楼梯平台板面的净高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一层和二层尤其要仔细核对)。

·高层住宅楼梯平台板与剪力墙相接时,设计人要从结构图中确定剪力墙的厚度(墙宽有时会大于240mm),用于核对楼梯平台净宽

建筑施工图,施工图设计,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建筑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 建筑施工图,施工图设计,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建筑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 建筑施工图,施工图设计,设计院培训课件,设计院培训课件:建筑施工图设计注意事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江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备案号J16030-2021
编号DBJ/T36-066-2021
江西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tandard of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Jiangxi
2021-10-12发布 2021-12-01实施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T36-066-2021,DBJ/T36-066-2021 规范,充电机,充电设施,新能源,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江西省,汽车,汽车产业,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能源,正式版 DBJ/T36-066-2021 江西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pdf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充电设施
4.1一般规定
4.2设施选择
4.3设施布置
4.4配建指标
5电气
5.1一般规定
5.2负荷分级与计算
5.3供电电源
5.4配电系统
5.5电能质量
5.6电能计量
5.7监控系统
5.8防雷与接地
6消防
6.1一般规定
6.2充电设施防火
7节能与环保
7.1一般规定
7.2节能

1总则
1.0.1为落实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推动江西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范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设置、设计、施工,验收及运维管理等事宜,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便利、绿色环保,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新建、改建、扩建工业或民用建筑中,配建城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不适用于特定行业的充电设施、换电站建设。
1.0.3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应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节能环保政策,符合国家、行业和江西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
在道路上使用,由电动机驱动的汽车,电动机的动力电源源于可充电电池或其他易携带能量存储的设备。不包括室内电动车、有轨及无轨电车和工业载重电动车等特种车辆。
2.0.2充电设施charging infrastructure
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相关设施的总称。
2.0.3充电设备charging equipment
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提供电能的专用设备,一般包括车载充电机、非车载充电机、交流充电桩等。
2.0.4充电机charger
对电池充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
2.0.5车载充电机on-board charger
固定安装在电动汽车上运行,将交流电能变换为直流电能,采用传导方式为电动汽车储能设备充电的专用装置。
2.0.6非车载充电机off-board charger
安装在电动汽车车体外,将交流电能变换为直流电能,采用传导方式为电动汽车储能设备充电的专用装置。
2.0.7交流充电桩AC charging spot
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装置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
2.0.8充电系统charging system
由所有充电设备、充电电缆及相关辅助设备组成,实现安全充电的系统。
2.0.9充电站charging station
采用整体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场所,应包括3台及以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至少1台非车载充电机),以及相关供电、监控等配套设备。
2.0.10充电监控系统charging monitoring  system
对充电设施的供电状况、充电设备运行状态、环境监测及报警等信息进行采集,应用计算机及网络通信技术,实现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2.0.11电动汽车停车位EV parking lot
用于电动汽车停放,并能够利用停车位配套建设的充电设备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场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类专业规划教材
Bridge Engineering
桥梁工程
(第5版)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用)
邵旭东等编著
陈政清顾安邦主审

pdf版,桥梁,桥梁工程,桥梁设计,第五版,邵旭东,高清完整,高清无水印《桥梁工程(第五版)》邵旭东.pdf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概述…3
第一节桥梁的基本组成和分类4
第二节桥梁发展动态11
第二章桥梁的总体规划设计27
第一节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27
第二节桥梁平、纵、横断面设计28
第三节桥梁设计与建设程序33
第四节桥梁设计方案的比选35
第三章桥梁上的作用38
第一节永久作用39
第二节可变作用40
第三节偶然作用与地震作用49
第四节作用效应组合·50
第四章桥面布置与构造55
思考题…66
第二篇混凝土梁桥
第一章概述69
第二章混凝土梁式桥构造与设计要点71
第一节板桥的构造71
第二节简支梁桥的构造76
第三节连续体系梁桥的构造83
第四节无缝桥梁的构造96
第三章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计算101
第一节桥面板计算101
第二节主梁内力计算108
第三节横隔梁内力计算121
第四节挠度、预拱度的计算125
第四章混凝土连续体系梁桥的计算129
第一节结构恒载内力计算129
第二节箱梁剪力滞效应计算的有效宽度法137
第三节活载内力计算142
第四节预应力效应计算的等效荷载法151
第五节混凝土徐变次内力计算的换算弹性模量法157
第六节混凝土收缩次内力计算168
第七节基础沉降次内力计算169
第八节温度次内力和自应力计算169
第九节悬臂施工时挠度和预拱度计算176
第十节主梁下挠、开裂的原因和对策179
第五章刚架桥简介184
第一节门式刚架桥184
第二节斜腿刚架桥187
第六章梁式桥的支座195
第一节常用支座的类型和构造196
第二节支座的布置200
第三节支座的计算201
第七章混凝土斜、弯梁桥简介207
第一节斜梁桥207
第二节弯梁桥226
第八章混凝土梁桥的施工240
第一节就地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241
第二节预制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施工247
第三节连续体系梁桥的施工257
第九章梁式桥实例265
第一节简支一连续梁桥实例—大登Ⅲ号大桥简介265
第二节变截面连续梁桥实例一湖南白沙大桥简介268
第三节连续刚构桥实例——广东虎门大桥辅航道桥、挪威Stolma桥简介273
第四节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277
思考题…281
第三篇混凝土拱桥
第一章概述285
第一节拱桥的主要特点285
第二节拱桥的组成及主要类型286
第二章拱桥的构造及设计292
第一节上承式拱桥的构造与设计292
第二节中、下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设计与构造…315
第三节拱式组合体系桥的设计与构造323
第三章拱桥的计算329
第一节上承式拱桥的计算329
第二节中、下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计算356
第三节其他类型拱桥的计算特点361
第四章拱桥施工方法简介371
第一节就地浇筑法371
第二节预制安装法372
第三节转体施工法374
第五章实例377
第一节四川金沙江大桥377
第二节波司登长江大桥381
第三节四川万州长江大桥384
第四节浙江苏嘉河桥387
第五节重庆朝天门大桥391
思考题…396
第四篇混凝土斜拉桥
第一章总体布置399
第一节概述399
第二节孔跨布局401
第三节索塔布置404
第四节拉索布置405
第五节主要结构体系406
第二章斜拉桥的构造413
第一节主梁的构造…413
第二节索塔……418
第三节拉索…420
第三章斜拉桥的计算…427
第一节结构分析计算图式…427
第二节斜拉索的垂度效应计算428
第三节索力的初拟和调整430
第四节温度和徐变次内力计算434
第四章斜拉桥的施工…436
第一节主梁施工方法436
第二节索塔施工要点439
第三节拉索施工443
第五章实例446
第一节铜陵长江公路大桥446
第二节赤石大桥449
第三节贵州都格北盘江大桥…452
第四节苏通长江公路大桥…454
第五节日本多多罗大桥458
思考题460
第五篇悬索桥
第一章概述465
第二章总体布置467
第一节主要结构体系·467
第二节悬索桥的纵、横断面布置472
第三章悬索桥的构造473
第一节主缆………473
第二节索塔……475
第三节锚碇……480
第四节加劲梁……483
第五节吊索486
第六节鞍座490
第七节桥面及铺装493
第四章悬索桥计算497
第一节计算基本步骤……497
第二节结构分析的内容…498
第三节悬索桥主缆系统计算…498
第五章实例509
第一节香港青马大桥509
第二节西堠门大桥512
第三节矮寨大桥……515
第四节泰州长江大桥……518
第五节明石海峡大桥522
思考题525
第六篇桥梁墩台
第一章桥梁墩台的设计和构造529
第一节概述529
第二节梁桥墩台530
第三节拱桥墩台544
第四节桥墩防撞设计要点549
第二章桥梁墩台计算556
第一节作用及其效应组合556
第二节重力式桥墩计算与验算559
第三节桩柱式桥墩计算564
第四节柔性排架墩计算566
第五节桥台计算574
思考题579
第七篇桥梁结构数值分析方法
第一章简支梁桥横向分布影响线通用计算…583
第一节概述583
第二节基本原理583
第三节计算机方法588
第四节算例595
第二章桥梁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598
第一节有限元法概述598
第二节桥梁结构分析的杆系有限元法……601
第三节桥梁结构分析的内容和特点……609
第四节桥梁结构分析的建模方法612
第三章计算实例…617
第一节连续梁桥…617
第二节连续刚构622
第三节拱桥…629
第四节斜拉桥……637
第五节悬索桥…643
参考文献651

交通,《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交规划发[2021]102号

到 2025 年,“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信息网络广泛覆盖,运输服务便捷智能,行业治理在线协同,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数字交通体系深入推进,“一脑、五网、两体系”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交通新基建取得重要进展,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有力支撑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
具体目标:
——交通设施数字感知。交通新基建迈出新步伐,重要节点交通感知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全面推进。
——信息网络广泛覆盖。形成天地一体、公专结合、云网融合、安全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信息通信网络,北斗系统在行业深度应用。
——运输服务便捷智能。各种运输方式一体衔接的全程电子化出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二级及以上道路客运站及定制客运线路电子客票覆盖率达到 99%。初步构建全链条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使用率超过 90%,集装箱运输电子运单使用率大幅提升。
——行业治理在线协同。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初步形成,精准动态监测预警水平显著提升,行业协同监管系统实现全国联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更加便捷高效。
——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构建,成规模、成体系的行业大数据基本形成,数据开放成效显著。车路协同、智能航运等新技术、新模式取得新突破。
——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等级保护合规率大幅提升,行业网络信任体系初步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数据资源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安全防护和维护政治安全能力显著增强,主动防护、纵深防御的行业网络安全综合防范体系基本建立。
三、主要任务
(一) 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
完善部、省两级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架构,推进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
建强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坚持“一个平台”视角,深入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统筹集约建设平台基础架构、数据资源和网络安全体系,推动各业务应用系统共建共用、智能协同和迭代完善,切实增强综合交通运行动态掌控和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能力。鼓励和支持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开展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并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构建全国一体化协同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

内容索引:

一、现状与形势2
(一)发展基础……2
(二)形势要求………4
二、总体思路………….5
(一)指导思想……5
(二)基本原则………6
(三)发展目标………7
三、主要任务……8
(一)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8
(二)构建交通新型融合基础设施网络………………l0
(三)部署北斗、5G等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网络………11
(四)建设一体衔接的数字出行网络…………………12
(五)建设多式联运的智慧物流网络…………14
(六)升级现代化行业管理信息网络……15
(七)培育数字交通创新发展体系……16
(八)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范体系…….17
四、保障措施….18
(一)加强组织实施……………18
(二)强化资金保障……..18
(三)构建协同创新生态……1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公路护栏图集,护栏,护栏图集,护栏大样图,高速公路护栏图集,重庆高速公路中分带护栏改造工程施工图

1.组合型波形板活动式钢护栏等级为SB级(四级),须通过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小型汽车、大型货车和中型客车的B级实车碰撞试验,满足《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B05-01-2013)相关要求;
2.护栏安装和使用须满足《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相关要求;
3.图中标注尺寸除特殊标注外,均以毫米为单位。
4.组合型波形板活动式钢护栏由防护导向结构、支撑结构、约束连接结构和过渡连接结构组成。
5.活动护栏中间为活动单元段,打开约束连接后可自由移动;两端为锚固单元段,通过锚栓将单元段固定于地面。
6.活动护栏单元段长度可为2m、4m、6m单元段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整体,总安装长度根据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长度来确定。
7.活动护栏与中央分隔带波形梁护栏通过双波形梁板进行过渡连接,一端通过螺栓与锚固单元段连接,另一端通过锚栓固定于中央分隔带护栏上。
8.锚固单元可根据中分带护栏高度进行高度渐变。

1.活动护栏产品须经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实车碰撞试验结果满足JTGB05-1-2013中SB防撞等级(客车、货车、小型车)要求。
2.钢套简预先埋入路基中。待活动护栏单元段组装完毕,移动至钢套筒上方,将立柱自顶板开孔插入钢套筒中后盖上顶盖。
3.待相邻两单元段就位后,将连杆插入端头挡板上的扇形连接件中央开孔中,完成组装。
4.一处中央分隔带开口所安装的活动护栏,左右两端为锚固单元段,中间为活动单元段。
5.锚固单元段的数量为2段,活动单元段的数量由中央分隔带开口的长度确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张士铎,桥梁,王文州,箱形薄壁梁,箱形薄壁梁剪力滞效应,邓小华,《箱形薄壁梁剪力滞效应》张士铎、邓小华、王文州

近二十年来,由于箱形薄壁梁具有结构轻、抗弯抗扭刚度大等特征,适合在沿桥方向配置正负预应力筋且与悬臂拼装和悬臂浇筑的现代化施工特点相适应,因此,在国内外桥梁工程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在对称荷载作用下法向应力沿横截面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开口截面,称之为“翼缘板有效分布宽度”;在闭口截面,则称之为“剪力滞效应”。研究剪力滞效应,主要是满足桥梁设计的要求,保证结构的安全。
作者在研究生讲课中多次讲授该课题,并且结合生产实践,对东明黄河大桥、黄石长江大桥、钱塘江二桥及钱塘江三桥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做了大量模型试验与量测工作,特编著本书介绍剪力滞效应中的深层次问题。本书共十章,包括一维问题、变分法、叠加原理、负剪力滞效应、比拟杆法、弹性分析法与参数影响、横向位置影响和单索面斜拉桥及钱塘江三桥塔根截面剪力滞系数计算示例等。在著作中引用了本人研究生邓小华王文州硕士论文中一些成果及内容,特此致谢。

第一章概论……………(1)
1.1剪力滞效应的定义……(1)
1.2箱形梁受力分析(3)
1.3国内外理论与试验概况(4)
1.3.1卡曼理论(4)
1.3.2弹性理论解法(5)
1:3.3比拟杆法(6)
1.3.4能量变分法·(7)
1.3.5数值分析法(9)
1.4本书讨论的内容…(10)
主要参考文献(11)
第二章一维剪力滞效应(12)
2.1一维应力状态基本微分方程的推导…………(12)
2.2用变形u=f(x,y)表示一维平衡方程式………(14)
2.3求解偏微分方程并确定积分常数………………(15)
2.4翼缘板承受荷载的有效性“e”……………(17)
主要参考文献…………(18)
第三章变分法求解剪力滞问题…(19)
3.1基本假定…………(19)
3.2基本微分方程的推导………(20)
3.3位移函数对控制微分方程式u(x)的影响(27)
3.4简支、悬臂梁的剪力滞效应……(29)
3.4.1承受集中荷载的简支梁………(29)
3.4.2承受均布荷载的简支梁………………(32)
3.4.3承受集中荷载的悬臂梁………………(34)
3.4.4承受均布荷载的悬臂梁………(35)
主要参考文献………………(36)
第四章叠加原理求解连续梁剪力滞效应……(38)
4.1几何参数对梁式体系剪力滞效应的影响………(38)
4.1.1各种荷载作用下,“入”沿跨径的变化情况………(38)
4.1.2L/2b与的关系……(39)
4.1.3与的关系曲线…………(41)
4.2常截面连续梁变分解法…………(42)
4.3叠加原理求解连续梁剪力滞效应……………(43)
4.4折线布置预应力力筋与自重组合后的剪力滞效应…(45)
主要参考文献(50)
第五章模型试验及负剪力滞的分析与解释(52)
5.1模型试验及相似理论…………………(52)
5.1.1模型材料机械性能试验…………(52)
5.1.2量纲分析………………(54)
5.2悬臂箱形梁的负剪力滞效应…………………(57)
5.3有限差分法求解悬臂箱梁的剪力滞效应………(61)
5.3.1纵向位移及基本微分方程……………(61)
5.3.2剪力滞系数的差分解法………………(63)
5.3.3抛物线变截面悬臂箱梁模型尺寸及计算……(64)
5.3.4四种荷载作用下,入与沿桥跨方向变化规律………(73)
5.4有限差分法求解直线变截面悬臂梁的剪力滞效应……(75)
5.5负剪力滞效应的另一种解释………(80)
主要参考文献……(83)
第六章比拟杆法求解变高度连续箱梁剪力滞效应………(84)
6.1基本思路………………(84)
6.2微分方程组的建立及求解……(89)
6.3利用反弯点分割连续梁为若干简支体系………(94)
6.4利用三杆比拟法建立微分方程并求解………(95)
6.5钱塘江二桥剪力滞计算……(103)
主要参考文献…………(110)
第七章弹性分析法程序及箱形梁剪力滞系数的影响参数分析…(111)
7.1弹性分析的力法解析…(111)
7.1.1考虑剪力滞效应的梁段单元刚度矩阵的形成(111)
7.1.2梁段单元的平衡(116)
7.1.3总体刚度矩阵的形成方法(117)
7.1.4荷载矩阵的形成方法(117)
7.2程序的编制及检验(120)
7.2.1编制程序的总框图(120)
7.2.2等截面简支箱梁计算结果及其对比……(121)
7.2.3变截面悬臂箱形梁计算结果及其对比……(122)
7.3影响剪力滞效应的参数分析(123)
7.3.1静定结构参数的分析……(123)
7.3.2横截面形式(矩形或梯形)对剪力滞的影响…(127)
7.3.3悬臂长度(横截面)对剪力滞效应的影响……(128)
7.3.4不同类型的荷载作用对剪力滞效应的影响…(129)
主要参考文献………………(132)
第八章荷载横向作用位置对箱形梁剪力滞效应的影响……(133)
8.1过去研究存在的问题(133)
8.2修正后的基本假定及微分方程的推导(134)
8.3荷载横向作用位置对剪力滞效应影响(136)
8.4对简支箱梁的挠度分析(139)
主要参考文献(142)
第九章单索面斜拉桥剪力滞效应……(143)
9.1基本假定、截面形状、尺寸及坐标的规定………(143)
9.2基本微分方程的推导……(145)
9.3微分方程求解及边界条件的探讨……(153)
主要参考文献……(162)
第十章钱塘江三桥恒载作用下的剪力滞效应……(163)
10.1概述…(163)
10.2理论分析(166)
10.2.1比拟杆法分析…(166)
10.2.2三杆比拟法的等效面积………(167)
10.2.3考虑轴力影响的剪力滞系数………·(167)
10.3剪力滞系数的计算………(168)
10.4模型的理论分析与测试结果对比…………(172)
10.5小结………(172)
主要参考文献…(173)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