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3/T514-2020 湖南省城镇市政污泥运输和处置标准(发布稿)
DBJ
湖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43/TXXX—2020
备案号J XXXXX—2020
湖南省城镇市政污泥 运输和处置标准
Standards for municipal sludge transportation and disposal in Hunan Province(发布稿 )
2020 年 X 月 XX 日发布 2020 年 X 月 XX 日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为了科学合理地规范我省城镇市政污泥运输和处置,控制污泥运输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经广泛调查研究,总结我省实践经验,参考国家及省市相关技术资料,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城镇市政污泥的运输和处置的规划、设计、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一般规定、污泥运输、污泥焚烧、污泥碳化、污泥土地利用、污泥建材利用、污泥填埋、运行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污泥运输
4.1一般规定
4.2城镇污水厂污泥陆路运输
4.3管渠污泥陆路运输
5污泥焚烧
5.1一般规定
5.2单独焚烧
5.3利用生活垃圾焚烧厂掺烧
5.4利用燃煤热电厂掺烧
6污泥碳化
6.1一般规定
6.2运行要求
7污泥土地利用
7.1一殷规定
7.2园林绿化
7.3土地改良
7,4农用
7.5林业利用
8污泥建材利用
8.1一般规定
8.2制水泥.
8.3制砖
8.4制轻质辅料
8.5管渠污泥建材利用
9污泥填埋
9.1一般规定
9.2混合填埋
9.3专用填埋
9.4污染控制要求
10运行管理
10.1一般规定
10.2数据监测
10.3设备设施维护
10.4记录与报告
10.5岗位要求
11环境管理
12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
12.1生产安全管理
12.2应急预案制定与管理
12.3应急处置
附录A污泥专用转移联单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 总 则
1.0.1 为科学合理地规范湖南省城镇市政污泥运输和处置,控制污泥运输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促进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城镇市政污泥的运输和处置,包括规划、设计、建设、验收、运营和管理。
1.0.3 污泥运输应确保安全卫生、保护环境、经济合理。
1.0.4 污泥处置应体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在坚持安全、环保、经济的原则下,实现污泥的综合利用,回收和利用污泥的能源和物质。
1.0.5 城镇市政污泥运输和处置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市政污泥 municipal sludge
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管渠污泥,不包括自来水厂污泥。
2.0.2 城镇污水厂污泥 sludge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城镇污水厂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不包括栅渣、浮渣和沉砂。
2.0.3 管渠污泥 sludge of sewer
排水管渠清淤、疏通、维护过程中清出的管底污泥。
2.0.4 污泥运输 sludge transport
将污泥从城镇污水处理厂或排水管渠转移到处理处置场所的过程。
2.0.5 污泥处置 sludge disposal
对污泥进行最终消纳的过程,处置方式包括焚烧、碳化、土地利用、建材利用和填埋。
2.0.6 污泥土地利用 sludge land application
将处理后的污泥作为介质土或土壤改良材料,用于园林绿化、土地改良和农田等场合的处置方式。
2.0.7 污泥有机营养土 humus from sludge
经处理后的泥质相关指标满足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可土地利用的污泥产品。
2.0.8 污泥焚烧 sludge incineration
利用焚烧将污泥转化为少量飞灰和炉渣的处置方式,包括单独焚烧和协同焚烧两种方式。
2.0.9 污泥协同焚烧 sludge collaborative incineration
污泥按一定比例掺加到垃圾焚烧炉、燃煤电厂煤粉炉、水泥厂水泥窑等与其共同焚烧的处置方式。
2.0.10 污泥碳化 sludge carbonization
利用污泥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绝氧条件下加热,使有机物热裂解,形成气相(热解气)和少量固相(生物炭)的处置方式。
2.0.11 污泥建材利用 sludge building materials application
以污泥作为部分原料或补充热值的组分制备建筑材料的处置方式。
2.0.12 污泥填埋 sludge landfill
污泥进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或进入专用填埋场(区)单独填埋的处置方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43/T513-2020 湖南省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发布稿)
UDC
湖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T ××-2020
备案号:J×-202×
湖南省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标准
Standard for structure comprehensive safety appraisal of buildings in hunan province
2020-XX-XX 发布 2020-XX-XX 实施
湖 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发布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2
2.2 符号.................................................................................................4
3 基本规定............................................................................... 6
3.1 一般规定 .........................................................................................6
3.2 检测鉴定程序及分类......................................................................7
3.4 房屋结构 安全性鉴定....................................................................15
3.5 房屋抗震鉴定 ...............................................................................22
3.6 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 ............................................................29
4 调查与检测......................................................................... 31
4.1 一般规定 .......................................................................................31
4.2 使用条件和环境的调查与检测....................................................33
4.3 房屋现状检查与检测....................................................................36
5 场地、地基和基础............................................................. 40
5.1 一般规定 .......................................................................................40
5.2 场地...............................................................................................40
5.3 地基和基础调查与检测................................................................41
5.4 地基和基础的安全性鉴定............................................................43
5.5 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鉴定................................................................46
6 混凝土结构房屋................................................................. 49
6.1 一般规定 .......................................................................................49
6.2 混凝土结构检查与检测................................................................50
6.3 混凝土结构安全性鉴定................................................................54
6.4 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鉴定............................................................59
7 钢结构房屋......................................................................... 69
7.1 一般规定 .......................................................................................69
7.2 钢结构检查与检测 .......................................................................70
7.3 钢结构安全性鉴定 .......................................................................73
7.4 钢结构抗震鉴定 ...........................................................................79
8 砌体结构房屋..................................................................... 95
8.1 一般规定 .......................................................................................95
8.2 砌体结构检查与检测....................................................................96
8.3 砌体结构安全性鉴定....................................................................99
8.4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鉴定..............................................................102
9 砖木结构房屋....................................................................116
9.1 一般规定 .....................................................................................116
9.2 砖木结构检查与检测..................................................................116
9.3 砖木结构安全性鉴定..................................................................120
9.4 砖木结构房屋抗震鉴定..............................................................124
10 底层框架砖房和内框架房屋......................................... 127
10.1 一般规定 ...................................................................................127
10.2 底层框架砖房和内框架房屋检查与检测................................128
10.3 底层框架砖房和内框架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130
10.4 底层框架砖房和内框架房屋抗震鉴定....................................131
11 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评级............................................. 140
12 农村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 142
12.1 一般规定 ...................................................................................142
12.2 检查内容 ...................................................................................142
12.3 安全性鉴定定性评级................................................................143
13 洪泛区和蓄滞洪区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 152
13.1 一般规定 ...................................................................................152
13.2 地基和基础安全性鉴定............................................................152
13.3 上部结构安全性鉴定................................................................153
14 近代保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 157
14.1 一般规定 ...................................................................................157
14.2 调查与检测 ...............................................................................158
14.3 第一级鉴定内容 .......................................................................158
14.4 第二级鉴定内容 .......................................................................165
14.5 安全性整体评级 .......................................................................167
附录 A 房屋建筑状况检查汇总表 ................................... 170
附录 B 内浇混凝土墙与外砌砖墙房屋抗震鉴定 ........... 171
B.1 一般规定...................................................................................171
B.2 抗震宏观控制评级...................................................................173
B.3 构件抗震构造措施鉴定.............................................................173
B.4 抗震承载力鉴定.......................................................................179
附录 C 预制装配式墙板房屋抗震鉴定 ............................ 184
C.1 一般规定.....................................................................................184
C.2 抗震宏观鉴定.............................................................................186
C.3 抗震构造鉴定.............................................................................191
C.4 抗震承载力鉴定.........................................................................195
附录 D 受地下工程施工影响的建筑安全性鉴定............. 207
附录 E 施工验收资料缺失的房屋鉴定.............................. 212
E.1 一般规定...................................................................................212
E.2 施工验收资料缺失的结构实体检测 .......................................212
E.3 施工验收资料缺失的房屋安全与抗震鉴定............................213
附录 F 结构形式鉴定........................................................ 214
本标准用词说明................................................................... 216
引用标准名录....................................................................... 217
附:条文说明....................................................................... 244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规范湖南省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工作,统一技术要求,保证鉴定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内房屋安全性和抗震能力的综合安全性鉴定。
1.0.3 古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房屋,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鉴定。
1.0.4 湖南省房屋结构综合安全性鉴定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湖南省有关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综合安全性鉴定 comprehensive safety appraisal
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结构安全性与建筑抗震能力分析和评级后,对房屋结构安全性与建筑抗震能力做出综合评定,包括结构安全性鉴定和抗震鉴定。
2.1.2 结构安全性鉴定 structure safety appraisal
对房屋建筑的结构承载力和结构整体稳定性所进行的调查、检测、验算、分析和评定等一系列活动。
2.1.3 抗震鉴定 seismic appraisal
通过检查和检测现有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2.1.4 专项鉴定 special appraisal
针对房屋建筑某特定问题或某特定要求所进行的调查、检测、验算、分析和评定等一系列活动。
2.1.5 综合抗震能力 comprehensive seismic capability
整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抗震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所具有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2.1.6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2.1.7 重要结构 important structure
其破坏可能产生很严重后果的结构;在可靠度设计中指安全等级为一级的房屋建筑的结构。
2.1.8 一般结构 general structure
其破坏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结构;在可靠度设计中指安全等级为二级的房屋建筑的结构。
2.1.9 次要结构 secondary structure
其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严重的结构;在可靠度设计中指安全等级为三级的房屋建筑的结构。
2.1.10 构件集 member assemblaye
同种构件的集合,有主要构件集和一般构件集之分。
2.1.11 主要构件 dominant member
其自身失效将导致其他构件失效,并危及承重结构系统安全工作的构件。
2.1.12 一般构件 common member
其自身失效为孤立事件,不会导致其他构件失效的构件。
2.1.13 后续使用年限 continuous seismic working life continuing seismic service life
对现有建筑经抗震鉴定后继续使用所约定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建筑不需重新鉴定和相应加固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完成预定的功能。
2.1.14 有效建设资料 effective construction date
被检测鉴定房屋建筑的正式的、合法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及符合房屋建筑实际的竣工图纸等资料的总称。
2.1.15 调查 investigation
通过查阅档案、文件,现场勘查和询问等手段进行的信息收集活动。
2.1.16 检测 inspection
对结构的状况或性能所进行的现场测量和取样试验等工作。
2.1.17 典型楼层 Typical floor
具有代表性的楼层,一般包括 层数的标准层(m 为m 4鉴定单元房屋的层数;当 为非整数时,多取一层)、底层、顶层以及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和避难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43/T512-2020 岩土工程勘察标准(发布稿)
UDC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J
DBJ 43/XXX-20XX P
备案号JXXXXX-20XX
岩土工程勘察 标准
Code for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XX一XX一XX发布 20XX一XX一XX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目次
1 总则......................................................................... 11
2 术语和符号 .................................................................. 12
2.1 术语 .................................................................. 12
2.2 符号 .................................................................... 13
3 基本规定 .................................................................. 16
4 区域地质 .................................................................... 17
4.1 地形地貌 ................................................................ 17
4.2 区域地层 .............................................................. 17
4.3 区域地质构造 ............................................................ 17
5 岩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定 ......................................................... 18
5.1 岩石的工程分类和鉴定 ..................................................... 18
5.2 土的工程分类和鉴定 ....................................................... 23
6 勘察等级、勘察阶段和勘察纲要 ................................................. 28
6.1 勘察等级 ................................................................. 28
6.2 勘察阶段 ................................................................. 29
6.3 勘察纲要 ................................................................. 31
7 建筑工程勘察 ................................................................. 34
7.1 一般规定 ................................................................. 34
7.2 山区地基 ................................................................... 38
7.3 丘陵区地基 ............................................................... 39
7.4 湖区地基 ................................................................. 40
7.5 复合地基 ................................................................. 41
7.6 桩基工程 ................................................................. 43
7.7 基坑工程 ................................................................. 45
7.8 边坡工程 ................................................................. 47
7.9 既有建筑物的改造和保护 ................................................... 52
7.10 施工勘察 ................................................................ 56
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 ......................................................... 59
8.1 一般规定 ................................................................. 59
8.2 城市道路工程 ............................................................. 60
8.3 桥涵工程 ................................................................. 63
8.4 洞室和隧道工程 ........................................................... 65
8.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 67
8.6 管道和架空线路工程 ....................................................... 72
8.7 城市给排水厂站工程 ....................................................... 77
8.8 堤岸和岸边工程 ........................................................... 79
8.9 废弃物处理工程 ........................................................... 84
9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 91
9.1 滑坡 ..................................................................... 91
9.2 危岩和崩塌 ............................................................... 93
9.3 泥石流 ................................................................... 95
9.4 岩溶 ..................................................................... 98
9.5 采空区 ................................................................... 103
9.6 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 ....................................................... 105
9.7 活动断裂 ................................................................. 106
10 特殊性岩土 .................................................................. 108
10.1 填土 ...................................................................... 108
10.2 软土 .................................................................... 108
10.3 膨胀岩土 ................................................................ 109
10.4 红黏土 .................................................................. 111
10.5 污染土 .................................................................. 113
10.6 风化岩和残积土 .......................................................... 115
11 工程环境专项调查和工程地质测绘 .............................................. 118
11.1 一般规定 ............................................................... 118
11.2 工程环境专项调查 ........................................................ 119
11.3 工程地质测绘 ............................................................ 120
12 勘探和取样 .................................................................. 126
12.1 一般规定 ................................................................ 126
12.2 勘探点定位和测量 ........................................................ 126
12.3 钻探 .................................................................... 126
12.4 井探、槽探和洞探 ........................................................ 128
12.5 工程物探 ................................................................ 129
12.6 取样 .................................................................... 130
13 原位测试 .................................................................... 134
13.1 一般规定 ................................................................ 134
13.2 载荷试验 ................................................................ 134
13.3 静力触探试验 ............................................................ 137
13.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 138
13.5 标准贯入试验 ............................................................ 139
13.6 十字板剪切试验 .......................................................... 141
13.7 旁压试验 ................................................................ 141
13.8 现场直接剪切试验 ........................................................ 143
13.9 波速测试 ................................................................ 144
13.10 岩体原位应力测试 ....................................................... 145
13.11 激振法测试 ............................................................. 146
13.12 地电参数测试 ........................................................... 147
14 室内试验 .................................................................... 149
14.1 一般规定 .................................................................. 149
14.2 土工试验 ................................................................ 149
14.3 岩石试验 ................................................................ 151
14.4 水和土的腐蚀性试验 ...................................................... 151
15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 153
15.1 一般规定 ................................................................ 153
15.2 场地抗震地段划分 ........................................................ 153
15.3 场地类别 ................................................................ 154
15.4 液化土和软弱地基 ........................................................ 156
15.5 地震效应分析评价 ....................................................... 156
16 地下水 ...................................................................... 158
16.1 一般规定 ................................................................ 158
16.2 地下水的勘察要求 ........................................................ 158
16.3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 159
16.4 地下水作用的评价 ........................................................ 161
16.5 地下水控制评价 .......................................................... 161
16.6 水和土的腐蚀性评价 ...................................................... 162
16.7 抗浮设防水位 ............................................................. 167
17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和确定 .................................................... 169
17.1 一般规定 ............................................................... 169
17.2 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 169
17.3 岩土参数代表值的选用方法 ................................................ 170
17.4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 171
17.5 桩基承载力的估算 ........................................................ 171
17.6 地基变形验算 ............................................................ 173
18 岩土工程 分析评价及勘察报告 .................................................. 174
18.1 一般规定 ................................................................ 174
18.2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的内容和要求 ............................................ 174
18.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基本要求 .............................................. 175
19 现场检验和监测 .............................................................. 178
19.1 一般规定 ................................................................ 178
19.2 现场检验 ................................................................ 178
19.3 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的监测 ............................................ 179
19.4 工程监测 ................................................................ 180
19.5 地下水的监测 ............................................................ 182
20 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与应用 .................................................... 184
20.1 勘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 184
20.2 BIM 技术在勘察项目中的应用 .............................................. 184
附录 A 湖南省地形地貌 .......................................................... 186
附录 B 湖南省第四纪地层 ........................................................ 188
附录 C 湖南省区域地质构造 ...................................................... 194
附录 D 岩土分类和鉴定 .......................................................... 203
附录 E 圆锥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修正 ...................................... 204
附录 F 湖南省特殊性岩土分布图 .................................................... 207
附录 G 钻探野外记录表 ............................................................ 208
附录 H 物探方法及适应范围 ........................................................ 209
附录 J 水文地质参数测定方法 ...................................................... 211
附录 K 用变形模量估算天然和复合地基最终沉降量 ................................... 212
本标准用词说明 .................................................................. 217
引用标准名录 .................................................................... 218
附:条文说明 .................................................................... 219
1 总 则
1.0.1 为了在湖南省岩土工程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使岩土工程勘察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全过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确保质量、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提高投资综合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各类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
1.0.3 湖南省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要求和岩土工程勘察特点,全面准确反映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对场地的岩土工程特性做出分析评价,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1.0.4 湖南省岩土工程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岩土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为解决岩土工程问题而进行的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分析、评价,以及形成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活动。
2.1.2 施工勘察 investigation during construction
当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有变更或施工中发现问题时,工程建设项目有需要而进行的补充勘察。
2.1.3 不良地质作用 adverse geologic phenomena
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
2.1.4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hazard
由不良地质作用引发的危及人身、财产、工程或环境安全的事件。
2.1.5 持力层 bearing stratum
直接承受基础荷载的有一定厚度的岩土层。
2.1.6 岩土参数标准值 standard value of geotechnical parameter
岩土工程设计时采用的岩土参数的代表值,是岩土特性指标总体平均值的一种可靠性估值。
2.1.7 黏聚力 cohesion
表征岩土颗粒之间黏结和聚合形成的强度指标,其数值等于岩土强度包线在剪应力轴上的截距,即法向应力为零时岩土的抗剪强度。又称凝聚力、内聚力。
2.1.8 内摩擦角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表征岩土内摩擦特性的强度指标。由岩土颗粒的表面摩擦力和咬合力组成,其数值为摩尔包络线的切线与正应力坐标轴间的夹角,当摩尔包络线为直线时,即为该直线与正应力坐标轴间的夹角。
2.1.9 压缩模量 compressed modulus
土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的竖向附加压应力与相应的应变增量的比值。
2.1.10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soil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
2.1.11 地基极限承载力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 soils
地基土承受荷载而不发生破坏的极限能力。
2.1.12 岩土工程评价 geotechnical eavluation
对岩土的工程特性、岩土与工程的相互作用、工程建设对岩土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问题的评定意见。
2.1.1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根据任务要求、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在勘察工作原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归纳、综合、评价,提出结论和建议,形成的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技术文件。
2.1.14 工程环境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与工程建设相互影响的地理、地质、气候、市政设施、人文和生态条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43/T511-2020 湖南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发布稿)
UDC
湖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DBJ 43/T XXX-2020
备案号J XXXXX-2020
湖南省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安全生产管理标准
Standard for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site in Hunan Province
2020-XX-XX发布 2020-XX-XX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策划
4.1一般规定
4.2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43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
4.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5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
5实施
5.1一般规定
5.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5.3分包单位安全生产管理
5.4安全技术交底
5.5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5.6施工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
5,7安全标志管理
5.8应急救援管理
5.9生产安全事故管理
5.10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
5.11安全验收
5.12资料和记录
6检查、考核与改进
6.1一般规定
6.2日常巡查
6.3专项检查
6.4季节性检查
6.5定期检查
6.6动态监控
6.7考核
6.8改进
附录A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分配表
附录项目部安全管理资料和记录的归档保存要求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落实管理责任,预防和减少施工现场伤亡事故,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等相关活动。
1.0.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对人与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的,与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光污染等相关的要素。
2.0.2工作环境working condition
建筑工程施工作业场所内的场地、操作面、道路、工况、水文、地质、气候等客观条件。
2.0.3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职业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程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2.0.4风险risk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结合。
2.0.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divisional work&sub-divisional work with higher risks
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分部分项工程。
2.0.6事故accidents
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超出规定要求的不利环境影响的意外情况。
2.0.7隐患hidden peril
未被事先识别或未采取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事故的危险源。
2.0.8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
经批准占用的施工场地及人们进行安全生产、文明工作、建设活动的相关场所。
2.0.9安全技术交底explaining in aspects of safety technique
交底方向被交底方对预防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及减少其危害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法进行说明的技术活动,用于指导建筑施工行为。
2.0.10项目部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team
由项目经理与技术、安全、生产、质量、材料、成本等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管理组织,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责任主体。
2.0.11项目部负责人head of project department
本标准内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或安全总监、项目技术负责人合称项目部负责人。
2.0.12特种作业人员special operation personnel
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2.0.13关键岗位人员key personnel
本标准中关键岗位人员是指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质量员等专职人员。
2.0.14安全标志safety signs
指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
2.0.15安全验收safety acceptance
对现场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验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43/T366-2020 湖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发布稿)
UDC
湖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43/TXXX-2020
P 备案号 JXXXXX-2020
湖南省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of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in Hunan Province
2020-XX-XX发布 2020-XX-XX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了推进太阳能热水系统 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湖南省 2018 年建设科技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湘建科函〔2018〕163 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5
4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 6
4.1 一般规定.................................................................................................................................. 6
4.2 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6
4.3 结构设计.................................................................................................................................. 8
4.4 电气设计.................................................................................................................................. 9
5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11
5.1 一般规定.................................................................................................................................11
5.2 太阳能热水系统选择.............................................................................................................11
5.3 太阳能热水系统耗热量、热水量的计算..............................................................................11
5.4 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 14
5.5 太阳能供热水系统设计......................................................................................................... 21
5.6 太阳能辅助加热系统设计.................................................................................................... 22
5.7 控制系统设计......................................................................................................................... 22
6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与调试........................................................................................................... 25
6.1 一般规定................................................................................................................................ 25
6.2 基座安装................................................................................................................................ 25
6.3 支架安装................................................................................................................................. 26
6.4 集热器安装............................................................................................................................. 27
6.5 贮热水箱安装......................................................................................................................... 27
6.6 管路安装................................................................................................................................. 28
6.7 辅助能源加热设备安装......................................................................................................... 29
6.8 电气与自动控制系统安装..................................................................................................... 29
6.9 水压试验与冲洗..................................................................................................................... 29
6.10 系统调试............................................................................................................................... 30
7 太阳能热水系统验收........................................................................................................................ 31
7.1 一般规定................................................................................................................................ 31
7.2 分项工程验收........................................................................................................................ 31
7.3 竣工验收................................................................................................................................ 32
8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34
8.1 一般规定................................................................................................................................ 34
8.2 系统运行与维护.................................................................................................................... 34
附录 A 湖南省各地市太阳能设计气象参数(逐月).................................................................... 36
附录 B:湖南省主要城市太阳能应用面积补偿比(不同朝向角度)............................................ 41
附录 C 太阳能集热器月平均集热效率计算方法 ............................................................................. 49
附录 D 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快速检测方法 ................................................................................. 50
附录 E 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压、灌水及冲洗试(检)验记录表........................................................... 54
附录 F 太阳能热水系统调试记录.................................................................................................... 55
附录 G 太阳能热水系统巡检记录表................................................................................................. 56
附录 H 太阳能热水系统维修记录表................................................................................................. 57
本标准用词说明................................................................................................................................... 58
引用标准名录....................................................................................................................................... 59
附:条文说明………………………………………………………………………………………….60
1 总则
1.0.1 为促进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在湖南省的广泛应用,规范太阳能热水系统在建筑中的设计、施工和工程验收,确保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安全可靠、性能稳定、节能高效与建筑和周围环境协调统一,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地区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以及增设和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既有建筑。
1.0.3 新建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统一规划,与建筑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与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1.0.4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湖南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2.0.1 日照标准 insolation standards
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规模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决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大寒日或冬至日)有效日照时间范围以内,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窗获得的日照时间。
2.0.2 日照间距 sunshine distance
为达到日照标准(大寒日或冬至日)规定的有效日照时间,前后两栋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2.0.3 太阳能保证率 solar fraction
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由太阳能提供的能量占系统总消耗能量的百分率。
2.0.4 太阳能辐照度 solar irradiance
太阳能辐射照射到一个表面的功率密度,即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太阳辐射功率,单位为 W/m2。
2.0.5 太阳能热水系统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将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用来加热并供应热水的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热水供应系统。
2.0.6 太阳能集热系统 solar collector system
收集太阳辐射并将其转换为热能传递给传热工质的系统。
2.0.7 开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opened solar collector system
传热工质与大气相通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8 闭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closed solar collector system
传热工质与大气隔绝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2.0.9 直接加热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direct heating solar collector system
收集的太阳能热量由集热器中直接加热水给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2.0.10 间接加热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indirect heating solar collector system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某种传热工质,再使该传热工质通过换热器加热水给用户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2.0.11 太阳能集中-分散供热水系统 solar collective-individual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采用集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和分散的贮水箱向建筑物用户提供热水的系统。
2.0.12 太阳能分散供热水系统 solar individual hot water supply system
太阳能集热、贮热及供热水均分散进行的系统。
2.0.13 太阳能集热系统热损失率 heat loss rate of solar collector system
太阳能集热系统总损失热量占太阳能总集热量的百分率。
2.0.14 平均日热水设计温升 average daily designed hot water temperature rise without auxiliary heating
无辅助热源补热条件下太阳能热水系统平均每日热水温升的设计值。
2.0.15 单位集热器采光面积日产热水设计量 daily hot water design production per
unit collect aperture area
晴天条件下,太阳能集热器单位采光面积日产热水量设计值。
2.0.16 太阳能集热器 solar 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的装置。
2.0.17 集热器倾角 tilt angle of collector
太阳能集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
2.0.18 太阳能集热器年平均效率 solar collector annual average efficiency
集热器传热工质在一年内输出的能量与一年内入射在该集热器总面积上太阳辐照量与总面积的乘积之比。
2.0.19 平板型集热器 flat plate collector
吸热体表面基本为平板形状的非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
2.0.20 真空管集热器 evacuated tube collector
由透明管(通常为玻璃管)并在管壁和吸热体之间有真空空间的太阳集热器。
2.0.21 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 eat pipe evacuated tube collector
由热管式真空管组成的集热器。
2.0.22 自然循环系统 natural circulation system
仅利用传热工质的密度变化来实现集热器与贮热水箱之间或集热器与换热器之间进行循环的系统。
2.0.23 强制循环系统 forced circulation system
利用泵强制传热工质通过集热器进行循环的系统。
2.0.24 日照时数 hours of sunshine
太阳中心从出现在一地的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直射光线在无地物、云、雾等任何遮蔽的条件下,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小时数。
2.0.25 平屋面 plane roof
坡度小于 10°的建筑屋面。
2.0.26 坡屋面 sloping roof
坡度大于等于 10°且小于 75°的建筑屋面。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清无水印 苏J50-2015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系统图集
高清无水印版 苏J50一2015图集,pdf格式,实施日期:2015年5月1日,主编单位: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厅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单位: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号公告
1编制依据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 节能设计标准》JGJ134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DGJ32/J71
《居住建筑标准化 外窗系统 应用技术规程》DGJ32/J157
《建筑门窗术语》GB/T5823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5824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
《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1976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程》DGJ32/J07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DGJ32/J62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
《建筑外遮阳工程技术规程》DGJ32/J12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
《内置建阳中空玻璃制品》JC/T255
《浮法璃》GB11614
《中空玻璃》GB/T11944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二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三部分:夹层玻璃》B15763.3
《中空玻璃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24266
《中空璃用弹性密封胶》JC/T486
《建筑窗用弹性密封胶》JC/T485
《丙烯酸酯建筑密封胶》JC/T484
《聚硫建筑密封胶》JC/T483
《聚氨酯建筑密封胶》JC/T482
《硅酮建筑密封胶》GB/T14863
《单组分聚氨酯泡沫填缝剂》JC936
《建筑门窗用密封胶条》JC/T187
《建筑门窗密封毛条技术条件》JC/T635
《建筑门窗五金件通用要求》JG/T212
《建筑门窗内开下悬五金系统》JG/T168
《窗纱型式尺寸》QB/T3882
《窗纱技术条件》QB/T3883
2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改扩建居住建筑的标准化外窗系统,公共建筑、工业厂房采暖区域外窗可参照执行。
3主要内容
3.1本图集主要收录了铝合金、塑料、玻璃钢以及铝木复合等标准化外窗系统,同时还收录了本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厂家生产的符合标准化要求的外速阳一体化窗、型材和隔热条及隔热胶、玻璃及玻璃制品、中空玻璃暖边隔条、外窗胶条、密封胶及外窗五金配件的技术资料。
3.2说明篇章分为编制总说明和各类标准化外窗系统的应用说明两种。
3.3为了便利设计人员选用,本图集给出了外窗立面(含组合窗)示意图,铝合金、塑料、玻璃钢及铝木复合标准化外窗物理性能及热工性能表,外窗玻璃及制品热工性能表,断热铝合金型材、塑料型材以及玻璃钢型材热工性能表,还提供了标准化外窗(含标准化附框)系统通用安装节点大样。
3.4本图集中铝合金、塑料、璃钢及铝木复合标准化外窗系统均选取了行业内有一定代表性、技术先进的数家成品窗厂家的主流产品,提供了主要断面系列的型材参考截面和数种开启方式的典型构造节点图,以便设计人员根据项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4外窗分类代号及选用编号
4.1外窗按其框扇材料材质以汉语拼音声母进行分类标记,代号见表4.1.1
4.2外窗按其构造形式以汉语拼音声母进行分类标记,代号见表4.2.1。
4.3外窗按其开启形式以汉语拼音声母进行分类标记,代号见表4.3.1。
4.4外窗的选用标记代号以一体化外窗的构造分类代号、外窗的材质分类代号、外窗的开启分类代号、外窗的型材断面系列、外窗的宽度和高度代号以及纱窗代号组合而成,标记方法举例如下:
内容索引:
目录
编制总说明
标准化外窗立面及各项性能表
居住建筑标准化外窗洞口尺寸立面示意图
基本外(内)平开窗立面示意图
基本下悬内平开窗立面示意图
基本上悬窗立面示意图
基本上悬窗、基本下悬内移推拉窗立面示意图
基本提拉窗立面示意图
基本组合窗固定扇立面示意图
外(内)平开组合窗立面示意图
下悬内平开组合窗立面示意图
上悬组合窗立面示意图
下悬内移推拉组合窗立面示意图
提拉组合窗立面示意图
外(内)平开窗+下悬内平开窗立面示意图
外(内)平开窗+上悬窗立面示意图
外(内)平开窗+下悬内移推拉窗立面示意图
外(内)平开窗+提拉窗立面示意图
下悬内平开窗+上悬窗立面示意图
下悬内平开窗+下悬内移推拉窗立面示意图
下悬内平开窗+提拉窗立面示意图
上悬窗+下悬内移推拉窗立面示意图
上悬窗+提拉窗立面示意图
提拉窗+下悬内移推拉窗立面示意图
一体化系统窗立面示意图
标准化外窗物理性能表
标准化外窗物理性能表、标准化外窗和遮阳一体化外窗热工性能表
典型玻璃及玻璃制品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表
不同框材U值表(铝合金隔热型材)
不同框材U值表(塑料型材)
不同框材值表(玻璃钢型材)
典型窗传热系数近似速查表
标准化外窗节能型附框截面图
节能型钢塑共挤附框安装大样
节能型玻璃钢附框安装大样
铝合金标准化外窗(含铝木复合外窗)
铝合金标准化外窗系统(含铝木复合外窗)应用说明
75系列内开下悬铝合金外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内开内倒窗及平开铝合金外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65系列上悬铝合金外窗型材参考裁面图
80系列提拉铝合金外窗型材参考载面图
102系列提拉铝合金外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提拉铝合金外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60系列外平开窗节点图
60系列内平开窗节点图
65系列上悬窗节点图
66系列内平开窗节点图
66系列内平开下悬窗节点图
60系列内平开窗节点图
65系列外平开窗节点图
65系列内平开窗节点图
70系列内平开窗节点图
75系列内平开下悬窗节点图
66系列内平开窗节点图
G65系列内平开下悬窗节点图
ML72系列内平开下悬窗节点图
75系列隔热铝合金内平开下悬窗固定纱扇构造节点图·
75B系列内移推拉下悬窗节点图
80断桥单提拉窗节点图
102断桥单提拉窗节点图
塑料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说明
塑料外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增强型钢型材参考截面图
60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60系列上悬窗构造节点图
65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70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85系列提拉窗构造节点图
德标65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德标70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70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65系列内平开下悬窗构造节点图
65系列塑料内平开下悬窗固定纱扇构造节点图
玻璃钢标准化外窗
玻璃钢标准化外窗系统应用说明
TCPK56系列玻璃钢平开型材参考截面图
TCPK56B系列玻璃钢平开型材参考裁面图
TCPK56C系列玻璃钢平开型材参考载面图
TCPK65系列玻璃钢平开型材参考截面图
TCPK65B系列玻璃钢平开型材参考截面图
TCPK65C系列玻璃钢平开型材参考截面图
TCPK86系列玻璃钢平开型材参考截面图
TCDQ65系列玻璃钢断桥平开型材参考截面图
TCTL92系列玻璃钢提拉型材参考截面图
56系列外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56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56系列内平开下悬窗构造节点图
56系列上悬窗构造节点图
56B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56B系列内平开下悬窗构造节点图
56C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56C系列内平开下悬窗构造节点图
65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65系列内平开下悬窗构造节点图
65断桥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65B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65B系列内平开下悬窗构造节点图
65C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65C系列内平开下悬窗构造节点图
86系列内平开窗构造节点图
92系列提拉窗构造节点图
PT160中置遮阳双层窗
隔热节能环保型外平内推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隔热节能环保型双推拉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隔热节能环保型外推内平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隔热节能环保型外平内平窗型材参考截面图
PT160隔热节能环保型双层窗构造节点图
外阳一体化窗
铝合金卷帘遮阳内平开一体化窗构造节点图
百叶卷帘遮阳内平开一体化窗构造节点图
织物卷帘遮阳内平开一体化窗构造节点图
玻璃纤维遮阳一体化窗构造节点图
玻璃纤维复合卷帘遮阳内平开一体化系统窗构造节点图
玻璃纤维复合外遮阳上亮子内平开一体化系统窗构造节点图
铝合金百叶上亮子内平开一体化系统窗构造节点图
外遮阳百叶帘与三玻内平开一体化外窗构造节点图
双中空镶嵌安全玻璃制品
双中空镶嵌安全玻璃立面示意图
双中空镶嵌安全玻璃构造节点图
标准化外窗五金配置
外平开窗五金配置图
欧标20槽内开内倒配置图
内平开窗五金配置图
附录
门窗表模板
门窗表说明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1-12-23 18:26:30
提问网友: 乾坤
需要分成两截墙画上吗?因有女儿墙,手动判断的
解答网友: GXZ
不要依靠软件的判断,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内外墙,因为软件识别的当房间的没有形成全封闭时,就是会识别为外墙
问题专业: 机电 ,电力 ,
提问日期: 2021-12-23 18:18:40
提问网友: 佰舸争流
解答网友: 张年春
根据你的图纸:
1、配电箱安装
2、插座以及插座线路的管线安装
3、局部等电位以及局部等电位接地线的安装敷设
4、弱电室的预留线管的敷设
高清无水印 山西省12S10管道支架、吊架图集 山西标准DBJT04-35-2012
1. 适用范围
1. 1. 本图集适用于一般工业企业及民用建筑小区中,给排水管道和
热力管道的滑动支架、导向支架、固定支架、串架 立管管卡的制作与
安装.
1. 2. 设计管道输送介质参数:介质温度不大于150 ℃,水压不大于1. 6
MP ,蒸汽压力不大于 8MPa.
1. 3. 设计管径适用范围:根据安装的结构形式,除水平管支座及弯管
托管适用 DN200 - 800 外,其它适用的管径范围为DN15 - 800.
1. 管材适用范围:金属管、塑料管、复合管.
2. 依据
2. 1.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50788-2012)
2. 2.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GJJ34-2002)
2. 3. 《城市供 管网工程施 及验收规范》( GJJ28-2004)
2. 4. 《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41-2008)
2. 5.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736-2012)
2. 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 0015-2 003 2 009 版)
2. 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2. 8.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T98-2003)
2. 9.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JJ/T29-2010)
2. 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 0009-2 012 )
2. 1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2. 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2. 13.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SOOl 7-2003)
2. 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SOOll-2010)
2. 15.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50025-2004)
2. 16.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2. 17.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2. 1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184-2011)
2. 19.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芹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683-2011)
3. 本图集管道,支架、串架主要内容
3. 1. 室内管道敷设于楼板、梁下、墙、柱上的品架,托架(包括设备层及管井内的支 立管管卡
3. 2. 室内外不通行,半通行地沟内设置的用架、托架及固定(包括套管、波纹伸缩器支架).
3. 3. 室外架空管道滑动支架,固定支架,弯管支座
3. 4. 塑料管、铜管 薄壁不锈钢管管道支用架.编制技术条件
4.1. 滑动支架串架安装最大间距
4. 2. 管道重量计算依据
4. 2. 1. 管道自重
管径DN15 150按照国家标准GB/T3091-2008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铜管》,管径DN200- DN800按照国家标准GB8163-2008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的常用管材(电焊PNl. ,无缝钢管PN2. )壁厚管重计算其重量见附录附表1.
4. 2. 塑料管自重:管径 20- 315 按照国家GB/Tl 0002. 1-2 006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的管重计算.其重量见附录附表2.
4. 2. 3. 管道的重量计算:管道重量按保温管与不保温管两种情况计算.
1. 保温管道:按设计管架间距内的管道自重,满管水重,聚氨醋硬质泡沫保温材料( DN15 - 50 , 5 =30mm; DN70-150, 5 =40mm;DN >200, 5 =40mm )的保温层重,以上三项之和及10% 的附加重量计算,保温材料密度按80kg/m3 计.
2.不保温管道:按设计管架间距内的管道自重 满管水重以上两项之和及10% 的附加重量计算.
3. 各种管架之间的管重均未计入闸门重量(弯管托座管重包括间门重量),当管架中有阀门时,在间门两段应采取加设 架加强措施.
5. 支、币架选用注意事项
5. 1. 金属管、塑料管连续承托的支、串架,可根据本图集所规定的管架间距选用.给水、排水铸铁管选用与铜管管重相近的管架.有防震要求的钢管及塑料管应在管卡部位的管道周围衬垫3mm厚的橡胶层,以保护管道.
5. 2. 如设计的管材、管架间距与本图集不一致时,应根据实际荷重进行核算.
5. 3. 用于供热及热水系统的铜管、固定支架其设置条件及水平推力等计算资料见附录一附表1. 塑料管及复合管的固定支架无具体计算资料,可自行设计或参考本图集使用.
5. 4. 保温管道的管卡一般应安装于保温层外,应选用中硬度的木材或硬质人造发泡绝热材料,使之具有足够支撑强度,较好的绝热性能和一定的使用年限.
5. 5. 设管卡的滑动支架安装时,不要把管卡两端的螺栓拧紧,留有管子自由伸缩滑动的适当余地.
5. 6. 架空管道支架 间距的选用:单根和双根管子按铜管支、用架最大间距选用,多根管子(三根及三根以上)根据管子数量及最小管径支架间距确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清无水印 河北省12S10 管道支架、吊架图集 河北标准DBJT02-81-2013
高清无水印 版12S10 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13年12月26日,统一编号:DBJT02-81-2013 ,批准部门:河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编单位: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文号:冀建质[2013]79号
编制总说明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以下简称《12图集》)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和天津六省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下,由各地标准设计管理部门组织所属辖区的部分设计单位编制的,供设计、施工、建设、监理、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单位技术人员使用。
《12图集》是在《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基础上按照现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编制的,较之《05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和补充,充分考虑了当前的产业政策和建筑技术、产品、材料的发展,体现了新的技术成果和节能减排政策,提高了图集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12图集》按专业分为建筑(12J)、给排水(12S)、采暖通风(12N)和电气(12D)四个专业,共计60册图集组成,基本涵盖了建筑设计的主要方面。在六省区市标准设计管理部门和各编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12图集》业已编制完成,经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作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启用。
《12图集》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12图集》版权属六省区市标准设计管理部门共同所有,在河北省辖区内由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12图集》使用过程中有何问题、意见,请与编制单位或有关管理部门联系,以便修编时参考。
1.适用范围
1.1.本图集适用于一般工业企业及民用建筑小区中,给择水管道和热力管道的滑动支架、导向支架、固定支架、吊架、立管管卡的制作与安装。
1.2.设计管道输送介质参数:介质温度不大于150℃,水压不大于1.6MPa,蒸汽压力不大于0.8MPa。
1.3.设计管径适用范围:根据安装的结构形式,除水平管支座及弯管托管适用DN200~800外,其它适用的管径范围为DN15~800。
1.4.管材适用范围:金属管、塑料管、复合管。
2.编制依据
2.1.《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2.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GJJ34-2002)
2.3.《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JJ28-2004)
2.4.《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2.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
2.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2.8.《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98-2003)
2.9.《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范》(GJJ/T29-2010)
2.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1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2.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1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苑》(GB50025-2004)
2.16.《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17.《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2.1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2.19.《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
3.本图集管道,支架、吊架主要内容
3.1.室内管道敷设于楼板、梁下、墙、柱上的吊架,托架(包括设备层及管井内的支架)及立管管卡,
3.2.室内外不通行,半通行地沟内设置的吊架、托架及固定支架(包括套管、波纹伸缩器支架)。
3.3.室外架空管道滑动支架,固定支架,弯管支座。
3.4.塑料管、铜管、薄壁不锈钢管管道支吊架,
4.编制技术条件
4.1.滑动支架吊架安装最大间距
4.2.管道重量计算依据
4.2.1.管道自重
管径DN15-150按照国家标准GB/T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管径DN200-DN800按照国家标准GB8163-2008《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的常用管材(电焊PN1.6,无缝钢管PN2.5)壁厚管重计算。其重量见附录附表1
4.2.2.塑料管自重:管径De20-315按照国家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的管重计算。其重量见附录附表2,
4.2.3.管道的重量计算:管道重量按保温管与不保温管两种情况计算。
1.保温管道:按设计管架间距内的管道自重,满管水重,聚氨酯硬质泡沫保温材料(DN15-50,ō=30mm;DN70-150,=40mm;DN>200,=40mm)的保温层重,以上三项之和及10%的附加重量计算,保温材料密度按80kg/m3计。
2.不保温管道:按设计管架间距内的管道自重,满管水重以上两项之和及10%的附加重量计算。
3.各种管架之间的管重均未计入阀门重量(弯管托座管重包括阀门重量),当管架中有阀门时,在阅门两段应采取加设支架加强措施。
内容索引:
目录
编制说明
管道吊架
吊架根部大样(吊于楼板)
吊架根部大样(吊于梁下)
吊架根部大样(吊于墙体)
吊架根部大样(角钢吊杆)
吊杆大样
吊架不保温型管卡大样
吊架保温型管卡大样
单管弹性吊架安装图
二管、三管单杆角钢吊架
不保温单管双杆吊托架
不保温友管双杆吊托架
不保温三管双杆吊托架
保温单管双杆吊托架
保湿双管双杆吊托架
保温三管双杆吊托架
管道支架
不保温单管砖培上滑动支架
不保温单管混凝土墙、柱上滑动支架
不保温单管钢柱上滑动支架
不保温单管砖墙、柱上固定支架
不保温单管混凝土墙、柱上固定支架
不保温单管钢柱上固定支架
保温单管砖墙上滑动支架
保温单管混凝土墙、柱上滑动支架
保温单管钢柱上滑动支架
保温单管穿墙滑动支架
保温单管砖墙上导向支架
保温单管混凝土培上导向支架
保温单管混凝土柱上导向支架
保温单管砖培、砖柱上固定支架
保温单管混凝土墙、柱上固定支架
保温单管钢柱上固定支架
不保温双管砖墙上滑动支架
不保温双管混凝土墙、柱上滑动支架
不保温双管钢柱上滑动支架
不保温双管砖墙上固定支架
不保温双管混凝土墙、柱上固定支架
不保温双管钢柱上固定支架
保温双管砖墙上滑动支架
保温双管混凝土墙、柱上滑动支架
保温双管钢柱上滑动支架
保温双管砖墙上固定支架
保温双管混凝土墙、柱上固定支架
保温双管钢柱上固定支架
立管管卡
不保温单立管砖墙、柱上滑动管卡
砖墙上单、双立管管卡零件大样
不保温单立管混凝土墙、柱上滑动管卡
混凝土墙上单、双立管管卡零件大样
立管穿楼板固定支架
保温单立管砖墙上滑动管卡
保温单立管混凝土墙、柱上滑动管卡
保温单立管砖墙上固定支架
保温单立管混凝土墙上固定支架
不保温双立管砖墙、混凝土墙上滑动管卡
双立管砖墙(柱)上滑动管卡
双立管混凝土墙(柱)上滑动管卡
双立管砖墙()上固定管卡
双立管混凝土墙(柱)上固定管卡
管井中单排(三管)、双排(六管)立管支架安装
管井中单排(四管)、双排(八管)立管支架安装
管井中单排(五管)、双排(十管)立管支架安装
1型弯管焊接滑动支座制作安装
Ⅱ型弯管焊接滑动支座制作安装
I型弯管焊接固定支座制作安装
Ⅱ型弯管焊接固定支座制作安装
塑料管支吊架
PVC-U塑料管成品管卡
塑料管滑动支架(成品管卡)
塑料管成品管卡大样
塑料管滑动支架金属成品管卡
型料管滑动托架金属管卡
塑料管滑动吊架及金属管卡详图
塑料管圆钢管卡详图
塑料管肩钢管卡详图
塑料管角钢管托详图
塑料管固定吊架
塑料管固定管卡
塑料管固定支架
地沟管道支架
不通行地沟单管滑动支架(支嫩)
不通行地沟双管滑动支架(支墩)
半通行地沟二一四管吊架安装
半通行地沟二、三管双侧支托架安装
半通行地沟四管双侧吊托架安装
半通行地沟六管双侧安装
支墩制作详图
地沟砖壁上不保温单、双管滑动支架详图
地沟砖壁上保温单管滑动支架详图
地沟砖壁及支墩上管道导向支架详图
地沟砖壁上保温管托吊滑动支架详图
不通行地沟管道固定支架安装
半通行地沟管道固定支架安装
不通行地沟单向套管补偿器安装
半通行地沟单向套管补偿器安装
单向套管补偿器支架详图
室内架空管道轴向型波纹补偿器安装图
不通行地沟轴向型波纹补偿器安装
半通行地沟轴向型波纹补偿器安装
钢筋混凝土地沟管道支架膨胀螺栓锚接详图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2-23 17:56:06
提问网友: 亮
面积,还单独出量吗?还是包括在楼梯里面,不单独出量了
解答网友: 陈工
另外有代码的。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2-23 17:47:44
提问网友: 麻雀
解答网友: 大庆张工
尺寸、钢筋核对没问题。650高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建办质[2021]48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文件 建办质〔2021〕48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 分部分项工程 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 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危险性 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提升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 程安全生产水平,我部组织编写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 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 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20迹 (此件主动公开) 一 2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指南 一、基坑工程 (一)工程概况 1.基坑工程概况和特点: (1)工程基本情况:基坑周长、面积、开挖深度、基 坑支护设计安全等级、基坑设计使用年限等. (2)工程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地质 作用和地质灾害、特殊性岩土等情况. (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地表水、地下水、地层渗透 性与地下水补给排泄等情况. (4)施工地的气候特征和季节性天气. (5)主要工程量清单. 2.周边环境条件: (1)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与基坑工程 的位置关系. (2)邻近建(构)筑物的工程重要性、层数、结构形 式、基础形式、基础埋深、桩基础或复合地基增强体的平 面布置、桩长等设计参数、建设及竣工时间、结构完好情 况及使用状况. (3)邻近道路的重要性、道路特征、使用情况. 3 (4)地下管线(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 通信、消防等)的重要性、规格、埋置深度、使用情况以 及废弃的供、排水管线情况. (5)环境平面图应标注与工程之间的平面关系及尺寸, 条件复杂时,还应画剖面图并标注剖切线及剖面号,剖面 图应标注邻近建(构)筑物的埋深、地下管线的用途、材 质、管径尺寸、埋深等. (6)临近河、湖、管渠、水坝等位置,应查阅历史资 料,明确汛期水位高度,并分析对基坑可能产生的影响. (7)相邻区域内正在施工或使用的基坑工程状况. (8)邻近高压线铁塔、信号塔等构筑物及其对施工作 业设备限高、限接距离等情况. 3.基坑支护、地下水控制及土方开挖设计(包括基坑支 护平面、剖面布置,施工降水、帷幕隔水,土方开挖方式 及布置,土方开挖与加撑的关系). 4.施工平面布置: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阶段的 施工总平面布置(含临水、临电、安全文明施工现场要求及 危大工程 标识等)及说明,基坑周边使用条件. 5.施工要求:明确质量安全目标要求,工期要求(本工 程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基坑工程计划开工日期、 计划完工日期. 6.风险辨识与分级:风险因素辨识及基坑安全风险分级. 4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2-23 15:29:03
提问网友: 喂″oО
解答网友: pudding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陕西
提问日期: 2021-12-23 15:27:50
提问网友: 偏執
2021-12-23 15:31:22 补充
地面做法标高为-0.2
解答网友: 小的大牛
你好,你这个室内外高差是150mm。
提问日期: 2021-12-23 15:27:44
提问网友: xiao
解答网友: Direction
附加钢筋是在剪力墙底部设置的垂直加强筋,在剪力墙其他钢筋里面输入,长度得看挡土墙大样图,后面的2没什么意义
答疑:广联达装饰软件过门石构建做法自己包含,还是得到楼地面里建呀?-北京装饰
问题专业: 装饰 ,
提问日期: 2021-12-23 15:25:23
提问网友: 宇帝
解答网友:
要新建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2-23 15:23:16
提问网友: 喂″oО
解答网友: 钢筋撑起半边天
板的计算规则里选择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2-23 15:20:07
提问网友: 你的益达。
解答网友:
水平的用板,垂直的用墙或者栏板,圈梁,挑檐,不建议画在一起,因为很多审计都是分开画的。到时候不好对量。
左边的用板绘制,钢筋用板的面筋布置,就可以了,我这个是用异形挑檐画的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2-23 15:20:05
提问网友: 平安
解答网友: 海外仙山
代号就是厚度的意思
表中价格没有5mm厚的
1
…
24
25
26
…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