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广联达建模保温问题-河南土建计量GTJ
提问日期:2022-02-18 15:52:42
提问网友:土木yyds
如图,表中数据包不包括墙体上面没有被保温层包裹的部分
解答网友:,
不包含
提问日期:2022-02-18 15:52:42
提问网友:土木yyds
如图,表中数据包不包括墙体上面没有被保温层包裹的部分
解答网友:,
不包含
提问日期:2022-02-18 15:23:35
提问网友:卢今
解答网友:xagcc
是对的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提问日期:2022-02-18 14:01:19
提问网友:甘黄诗
这个建筑物的檐高是多少
解答网友:
11.7+0.3
提问日期:2022-02-18 12:08:40
提问网友:光阴
解答网友:红梅傲雪
问题专业:土建,计价软件GCCP,计价软件GBQ4.0,
提问日期:2022-02-18 12:07:14
提问网友:小白
下图是上图圈起来的部分高度的详图,梁的上下一部分是剪力墙,其余部分还是砌体墙对吗。请问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是的,没错
提问日期:2022-02-18 12:04:05
提问网友: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女孩子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灯下面有数字是代表灯的相应回路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2-02-18 12:01:40
提问网友:红烧多宝猪
2022-02-18 12:06:43 补充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工业管道定额 中不包括 管件
需要另套管件定额
问题专业:市政,
提问日期:2022-02-18 11:58:50
提问网友:薛定谔的猫
假如面积是3452平方,桩的间距是1.25*1.25m,只考虑手算,请求计算公式,是面积不规则的情况,有附带公式结石更好,谢谢
解答网友:GXZ
报手工计算只能按面积涂上相应的间距面积,并乘上二
及3452/(1.25*1.25)*2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2-18 11:58:10
提问网友:123
解答网友:
按照6600*2055来。C6621 ,不能写成C6620.55吧
提问日期:2022-02-18 11:56:14
提问网友:阿壕壕
解答网友:米老鼠
套普通土的子目,用定额中土的单价与实际材质土的市场价找价差就可以了
也可以直接按实际的市场价以补充子目去输入计算就可以了
提问日期:2022-02-18 11:54:12
提问网友:乔治没有来
如图,松木桩的体积怎么计算呢?是用圆面积乘以单根长度吗?但是它尾部是尖的感觉只是圆面积乘以长度不够准确。
解答网友:
就算尾部是尖的,也是先用圆形的削成尖的,这点不用在意,用包含尖部的总长度乘以截面面积就可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大气固定污染源苯胺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 -Determinationof exhauster anilines -Gas chromatography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HJ/T 682001
前言
为配合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拾放标准的贯彻实施,规大气团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现排放中气态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田定污染圆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中气态苯胶类化合物的释品采案和样品保存方法,测定苯胶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分析步醒等.
本标准经文献资料调研,方法研究和方法验证等过型,并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后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享,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气固定污染源苯胺类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中气态苯胺类的测定.
1.2方法检出限和线性范围
当采样体积为12L,用1.00ml解吸溶剂解吸,取2色谱进样时,方法的检出限见表1,本方法的线性范围达 10°.
表1方法检出限
验出果/(mg/m²)羊胶 0.06N.N.二甲基苯技 0.05 0.082.5二甲基系 0.06m-研基军胶 0.08硝基求胶 0.1
当所用仪器型号不同或采样体积等改变时,方法的检出限会有所不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正式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当该引用标准一旦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考虑使用其引用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6157-1996团定污染源排气中粒物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定义
苯胺类化合物是指氨(NH)上的一个或几个氢原子被苯及其衍生物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本标准中定义的苯胺类化合物是指按本标准指定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可测定的苯胺、N,N-二甲基苯胺、2,5-二甲基苯胺、o-确基苯胺、m-硝基苯胺和p-硝基苯胶等六种物质、测定结果为上述六种组 分的浓度之和.
4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烈和蒸端水或同等纯度的水,4. 2 载体. Chromosorb W HP 80~100 目 (或 Chromosorb W AW DMCS 80~100 目). 4.1固定液:OV-225、OV-17(均为色谱纯试剂).4.3柱材质:长2m、内径3mm玻璃柱,内壁经硅烷化处理.4.4数气:氮气,纯度99.99%,用内装5A分子筛的净化管净化. 4.5燃烧气:氢气,纯度99.9%4.6助燃气:空气,经括性炭和硅胶过滤. 4.7二氧甲烷.
HJ/T 68-2001
4.8无水乙醇.
4.9解吸溶剂,5%(V/V)无水乙醇的二氧甲烷溶液.
4.10各种苯胶类化合物(均为色谱纯或分析纯试剂).
4.11硅胶(层析用).60~100日.
4.12苯胶类化合物单标贮备液
(1)苯按标准贮备液
(2)N,N-二甲基苯胶标准贮备液,配制方法网4.12(1).
(3)2.5-二甲基苯胺标准C备液,配制方法网4.12(1).
(4)o-硝基苯胺标准贮备液
(5)m-确基苯胶标准贮各液,配制方法同4-12(4).
(6)p-确基苯胶标准贮备液,配制方法同4.12(4).
4.13苯胺类化合物混合标准中间使用液
4.14单标使用溶液
5收圈和器材
5.2色谱柱
5.2.1分析柱:长2m、内径3mm的玻璃柱(4.3),内填盟定相:2. 0%OV-225/Chromosorb W HP (80~100 目).5.2.2验证柱:长2m、内径3mm的玻璃柱(4.3).内填黑定相: 2. 0%OV-17/Chromosorb W HP (80~100 目)
5.2.3色谱柱的老化
5.3空气采样器,流量0~1.0L/min.
5.4微量注射器,10l.
5.55ml具塞带刻度离心管.
Z
干找崎,在室温下密封保存,备用. 取25.0ml无水乙醇(4.8)于500ml容量瓶中,加二氯甲烷(4.7)稀释至刻度,色通测定应无
在脂肪提取器中用二氯甲烷(4.7)回流处理4h,滤去二氧甲烧,晾干,在105℃下烘4h,在干强器中冷却备用.
胺(约0.025g),再准确称量(准至士0.0001g).用解吸熔列(4.9)稀释至刻度,摇匀,并计算出 于25ml容量瓶中加人10ml解吸溶例(4.9),准确称量(准至±0.0001g),然后加人一定量苯每毫升解吸溶剂中苯胺的含量(此溶液约含苯胺1=g/ml),做为苯胺标准贮备液,于冰箱内2~5C下形光保存,
匀.计算出每毫升解吸溶剂中苯胺的含量(此溶液约含o-硝基苯胶1mg/ml),做为o-硝基苯胶标准忙 称取o-确基苯胺0.025g(准确至土0.0001g),溶人解吸溶剂中,在容量瓶中定容至25ml,摇备液,于冰箱内2~5℃下避光保存.
分别移取一定量苯胺类化合物六种标准贮备液(4.12)注人100ml容量瓶中,用解吸溶剂(4.9)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每毫升分别含各苯胶类化合物约100g的苯胶类化合物现合标准中间使用液,并计算出其准确旅度,
配成各单标使用溶液. 糖确移取一定量各标准贮备被(4.12),分别注人25ml容量瓶中,用解吸溶剂(4.9)稀释至刻度,
5.1气相色谱仪,具氯火始离子化检测器以及与仅器匹配的记录仪(或专用数据微处理机).
将新装填色谱柱的一端接入色谱仅的进样器,另一端与大气相通,载气流速15ml/min,柱温初温为150℃,老化4h,以5C/min的升温速度升至230C后老化24h,最后将柱温升至250C,继续老化4h.
5.7固定源采样器:参照GB/T16157-1996中9.3.配置采样仪器.
5.6硅胶吸附管:用玻璃管自制,方法见附录人,
5.7.1采样管,不锈钢管材采样管.
5.7.2连换管,聚四氟乙烯管或内衬聚四繁乙烯薄膜的硅橡胶管.
6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6.1样品的采集
6.1.1无组织排气样品
(1)布点:按照GB16297-1996中8.1.2执行.
6.1-2有组织排气样品
(1)布点:按照GB/T16157-1996中9.1执行.
(2)采样时间和题率:按照GB16297-1996申有关要求执行.
6.2样品的保存
6.3样品的预处理
7样晶的色分析
7.1色课分析条件
气相色谐仪,具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5.1).
色谱柱:分析柱(5.2.1).
(3)采样系统的连接和操作:采样时,将硅胶吸附管(5.6)两端打开,用乳胶管连接B端与空气采样器(5.3)的进气口,另一端垂直向下直通大气,在需温下以0.2~0.5L/min的流速采样,同时记录采样流量、采样时间及采样点的温度和大气压等.
(3)采样系统的连接和损作:按GB/T16157-1995中9.3和9.4有关要求选行.系统连接示意图见图1.
1-带道2-加热采管3一旁热收4一温度计5-真空压力表 6一碰胶吸附管7-三通间3-干填-流量计10-抽气泵
图1采样系统速接示意图
采样后,立即用聚四氟乙烯塑料帽(或内衬案四氟乙烯膜的橡皮帽)将硅胶吸附管(5.6)两端套封,速送实验室分析,如不能及时分析,则置于2~5C下避光保存,6天内有效.
将采样后的硅胶吸附管中A段硅胶(包括管口的石英玻璃棉)和B段硅胶分别移人两支5ml具塞带刻度离心管(5.5)中,各确加人1.00ml解吸溶到(4.9),盖上瓶盖,放置30min,在放置过程 中轻轻据动2~3次,作为样品解吸溶液,供色谱分析用,
为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住建部37号令)及《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文件精神,同时响应集团“优结构、强技术、严管理、求质量”的思想方针,从技术防控层面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管理,确保项目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与顺利落实,防止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特编制本指导手册。
本指导手册,同时参照了集团《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重大方案监管操作指南》《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通知》等管理规定,并结合了国家及河南省有关标准规范,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论证、实施与监管等做出了相关规定。
目录/CONTENTS
01相关的文件、标准
02危大工程划分范围
03专项施工方案管理
04超危大工程实施管控流程
05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管理要点
相关的文件、标准
政府相关文件
1、住建部令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2、建办质〔2018)31号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中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3、建质【2009】254号《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4、郑建文【2010】133号关于转发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
5、建安办函【2017】12号《起重机械、基坑工程等五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要点》;
(2017.5.31发布)
6、建办质【2017】3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2018.3.8发布)
集团文件
1、《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管理办法》
2、《重大方案监管操作指南》
3、《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安全质量管理的通知》
4、《关于加强地下室无梁楼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
5、《关于预防施工期地下室上浮风险的通知》
危大工程划分范围——一般性危大工程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
一、基坑工程
(一)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
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
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三、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三)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四、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
(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三)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四)高处作业吊篮。
(五)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
(六)异型脚手架工程。
五、拆除工程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六、暗挖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遂道、洞室工程。
七、其他
(一)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人工挖孔桩工程。
(四)水下作业工程。
(五)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
(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
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
一、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一)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二)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四、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三)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五、脚手架工程
(一)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三)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四)吊篮脚手架工程。
(五)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六)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一)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二)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七、其他
(一)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四)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五)预应力工程。
(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tin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发布
BJ/T 652001
前言
为配合GB16297-1996(大气污果物综合持放标准)的贯彻实施,规范大气团定污染源中锡的测定,特制定本标准.
的分析步骤等.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固定污染原中锡的样品采集和样是保存方法,锡的石蛋护原子吸分元光度法
本标准经文献调研,方法研究和方法验证等过程,并在全国范图内征求意见后制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贵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范图
1.1用范围
1.2方法测定范围
1.3干扰
当Mg²的浓度高于 500mg/L时,对本方法有干扰.
2引用标准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3定文
4原理
5试剂
5.6锡标准使用液(Sn),1.0mg/L
5.7锆溶液,1%(m/V)
大气固定污染源锡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国定污染源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中场及其化合物的测定,
当将采集10m²气体的键膜制备成10ml样品时,最低检出限为3×10°²xg/m,测定范围5×10-~100×10~ μg/m².
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正式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
GB/T15432-1995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图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本标准中大气团定污染源中的锡,系指经逃简或滤膜采集的颗粒物中能被确酸-高氧酸体系授出的锡及其化合物.
将经硝酸-高氯酸体系酒解后的试样溶液注人石墨炉原子化器的石墨管中.于286.3nm处测定吸光值,根据特征谱线的光强度,可确定样品溶液中锡的浓度,
5.1 硝酸(HNO ),p=1.42 g/ml.优级纯,5.2确酸溶液,195.3盐酸(HC1),p=1.19g/ml,优级纯; 用硝酸(5.1)配制:5.4高氧酸(HCIO ).p=1.67g/ml,优级纯; 5.5 链标准肥备液 (Sm) 0.100 mg/mlml容量瓶中,用硝酸溶液(5.2)稀释定容至标线,高匀.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准确称取光谱纯(或含量不低于99.99%)的锡0.1000g,用10ml盐酸(5.3)溶解,募人1000临用时,用确酸溶液(5.2)逐级稀释锡贮备液(5.5)面成.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境试剂和去离子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HJ/T 65-2001
6收器
一般实验室仅器和:
6.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相应的输助设备. 6-2热解石墨管.6-3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6.4烟尘采样器 6.5玻璃纤维滤筒.6.6过氧乙烯逃膜.
7样品的采焦和保存
7.1样品的采集
7.1.1有组织排放
7.1.2无组织排放
7.2样品的保存
8分析步骤
8.1试溶液的制备
8.1.1玻璃纤维滤筒
8.1.2过氧乙烯滤膜
8.2空白试验溶液的制备
8.3校准自境的给制
称取360mg氧氯化皓(ZrOCl8H 0)溶于10ml水中.
将采集的样品放在采样袋中,置于干燥洁净的干爆器中保存.
5.8酒石酸-错基体政进剂(Zr,1mg/ml;酒石酸,100mg/ml)水、1g酒石酸(C HO ,优级纯),溶解至完全. 取1ml1%(m/V)错溶液(5.7),置于已盛有1ml硝酸溶液(5.2)的小绕杯中.低次加人8ml
频次和时间按GB16297-1996中第8章有关规定执行,采用玻聘纤维滤岗(6.5)采集排放的颗粒物. 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采样方法,按GB/T16157-1996中第4、8章有关规定执行:采样详细纪录采样条件.
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和时网按GB16297-1996中附录C中有关规定执行,采释方法参照GB/T15432-1995第5意中有关规定执行,采用过氰乙烯选膜(6.6)采集样品,膜安装时,将 “毛”面朝上.详细记录采释条件.
将试样滤简剪碎(切勿使尘粒抖落),置于锥形瓶中,加人30ml酸(5.1),5ml高氯酸(5.4).瓶口插人一个小强斗,于电热板上如热至微沸、保持微沸2h,精冷,再加人10ml确酸(5.1),燃续加热微佛至近干,如果样品消解不完全,可加人少量硝酸(5.1)继续加热至样品颜色变浅,冷部,加 人少量水,用定量滤纸过滤,用水洗涤锥形瓶、挑数次,合并洗涤液和滤液,加热雅缩至5ml左右,移到25ml容量瓶中,用水释至标线,即为试样溶液.
取试样滤膜置于锥形瓶中,加人10ml确酸(5.1).放置过夜,其后清解方法与8.1.1网,但酸量减半,
取同批号空白键简或滤膜至少两个以上,按8.1.1或81.2条操作,制备成空白试验溶液.
取7个25ml容量瓶,分别加入标准使用液(5.6)0.00、0.25.0.50、1.00、1.50、2.00、2.50ml,然后用硝酸溶液(5.2)稀释至标线,配制成工作标准溶液,该标准溶液含锡分别为0.0.10.0.20.0、2
40. 0 60. 0 80. 0 100. 0 μg/L
8.32涂错石墨管的制作
8.3.3校准重线的绘制
8.4试样溶波的测定
9计算和结果表示
9.1排放浓度
式中:c-锡及其氧化物(换算成锡)浓度,g/m²;
--试样溶液中锡的浓度,Pg/L:
-空白滤简溶液中锡的旅度,Pg/L;
25--试释溶液体积,ml
9.2.2无组织排放
式中:(--储及其氧化物(换算成锡)浓度,pg/m²;
--试样溶液中锡的旅度,μg/L;
b--空白滤膜溶液中锡的浓度,pg/L;V-试样溶液体积,ml
仅器参数可参照仪器说明书进行选择,以下条件和参数仅供参考:
V--换算成标准状态下(0℃、101325Pa)干气的采样体积,m².
工作条件及参数,进行一次全过程原子化,制备成除石墨管. 用微量移激器向热解石墨管中移人150l错溶液(5.7),按仅器说明书的操作步骤和选定的仅器
灯电瓶 286. 3 nm快缝 1-3 nm 5 mA石墨管 避样量 10 μl 改进剂20 μl1样品溶液 热解石基管氢气试量 内 0. 5 L/mis 外 2. 5 L/nin干燥监度与时间 80~120°℃ 20 s灰化温度与时间 原子化温度与时间 400 2 700C 40* 6s请执温度与时间 2 800C 3
用微量移液器向已涂锆的石墨管中依次移人10pl酒石酸-锆基体改进剂(5.8)、20gl工作标准液,按照制备除格管的仅器工作条件,测定工作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对锡旅度(ng/L)给 制校准曲线,并算出校准由线的国归直线方程.
录吸光度值, 按校准曲线绘制时的仅器工作条件和换作步骤,分别测定空自溶液(8.2)和试样溶液(8.1),记
(8.2)中锡的浓度,并由下式计算国定污染源排放中锡的含量,ng/m², 根据所测的吸光度值,在校准曲线上查出或由园归方程中算出试释溶液(8.1)和空白溶液
9.2.1有组织排放
内容摘要:
1 配电室
基本要求
(1)位置:靠近电源,无腐蚀介质且道路通畅; (2)设置要求:配电室材料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空间应满足规范要求,自然通风有防止雨雪侵入和动物进入措施门外开;
(3)消防:室内配置砂箱和可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灯;
(4)设置警示标志,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5)配电室内总配电箱要高出地面 20cm,配电箱后门须有操
作空间,离墙距离应不小于 1m,配电室净空高度不小于 3m。
同时进出电缆需设置电缆沟,沟内填充细沙。
(6)配电室应有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要求。
(7)配电室地面素水泥地面磨平,无杂物,无积水。操作面铺设绝缘踏板或胶垫。
2 配电箱
基本要求:
(1)选用的配电箱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要求。
(2)选用的电器元件应有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
(3)总配电箱、开关箱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其中,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开关箱漏电保护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0.1s。 (4)配电箱应注明编号、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联系电话,箱内张贴配电线路图、巡检记录。
(5)配电箱尺寸大小及配置参照集团公司标准图册。
(6)配电箱责任牌,双门配电箱为 150*150mm,单门配电箱为 100*100mm。蓝底白字。字体为宋体,字体大小双门为36号,单门为 28 号。
3 配电箱防护
(1)配电箱防护棚应采用工具式,由型钢或刚管制作,置于混凝土承台上,承台中部留置 400mm 宽沟槽,防护棚内操作空间符合规范要求;
(2)顶部采用双层硬防护(间距 500mm),顶部防砸,底部防雨(有坡度),双层框架外围包 1mm 厚钢板,钢板应采用户外车贴形式粘贴安全标语、标识、编号,标语为蓝(中建蓝)底白字,上、下弦张贴 50mm 宽黄黑警示色;
(3)配电箱下部应对进出电缆线采取绝缘套管保护,并做相应标注区分进出线,操作面铺设绝缘踏板或胶垫,外侧配备消防器材。
4 配电线路
4.1 电缆埋地敷设
(1)埋深不小于 0.7 米,在电缆周围敷设不小于 5 厘 米厚细沙,覆盖砖或硬质保护层,过路时穿保护
管; 易受破坏的场所选用铠装电缆。
(2)电缆引出地面时,从 2 米高至地下 20 厘米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套管内径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3)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防雨、水浸入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4)在地面上,沿电缆走向路径设电缆警示标志牌,间距 15-20 米,转角处也必须设置。
4.2 电缆明敷设
基本要求:
(1)电缆沿地面明敷时应设置保护槽,保护槽应与地面固定,并设置明显警示标识。
(2)采用钢丝绳做吊索,将电缆用 PVC 管进行间隔固定,其间距为 0.5 米左右;吊索吊架间距不大于 12 米。
(3)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应靠近负荷中心,固定点每层不得少于一点,水平向电缆线敷设应在墙体 2.5m 以上做支架架设,固定点应绝缘保护;
4.3 楼层配电
基本要求:
(1)电缆线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200mm处,应加设防护套管;
(2)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应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垂直孔洞等,并应靠近负荷中心,固定点每层不得少于一点,水平向电缆线敷设应在墙体2.5m以上做支架架设,固定点应绝 缘保护;
(3)水平敷设宜采用三角支架或钢索进行高挂,高度不得低于2.5m,若因作业限制无法高挂的,可沿墙角、地面敷设,但应采取防机械损伤措施,并设警示标识;
(4)楼层内固定式配电箱应考虑做重复接地,接地体应预埋,重复接地竖向距离不大于20m(每5层)做一处。
(5)楼层配电箱位置设置应就近主电缆,原则不超过 3m。
“防渗漏,防开裂”一直是集团及我司质量控制中的重点工作,在公司领导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司的“两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施工质量和防渗漏、防开裂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司在“两防”的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梳理并细化了集团“两防”文件内容。为了总结我司这几年“两防”实施的技术工作,我司将施工现场“两防”技术整理成册,以方便施工人员记忆,更好地开展“两防”工作。
本手册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在集团《防渗漏、防开裂重点控制2011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司广东地区施工现场实施“两防”的经验,参考了其它房企有关技术资料,插配大量图片和示意图,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方便施工人员理解和记忆。
本手册规定的内容,是公司质量控制中的重点内容,是指导施工现场“两防”工作有效技术文件,各级单位必须全面、认真执行。
编制说明
1、本手册地下室结构,包括以下地下建筑物:地下车库、地下污水池、地下给水泵房等。
2、集团“两防”文件要求窗台压顶梁结构面必须向外找坡>6%,本手册规定利用面层找坡,坡度为5%。
3、翻边的配筋集团两防文件存在矛盾,集团“两防”文件《通用技术措施》里是2012,《重点控制》里却是2①10,考虑到翻边受力较小,可按构造配筋,故本手册选用210。
4、墙、柱梁之间的加强网集团“两防”文件《通用技术措施》中明确用耐碱玻纤网,尼龙错栓固定,本手册采用施工现场通常做法,用钢网保温钉固定。
5、集团“两防”文件《通用技术措施》规定斜屋面挂瓦钢筋预留长度为80,本手册改为120以上,主要是考虑到伸出后与挂瓦钢筋连接。
6、集团“两防”文件《通用技术措施》规定线槽墙面修补,线管周边是压入耐碱玻纤网,本手册改为采用挂“钢网”的做法。
7、顶砖的具体做法集团“两防”文件都没有明确,本手册规定180墙的顶砖采用砖正立面与侧立面交错换砌。
8、对于门窗洞口及施工洞口过梁的搁置长度,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但集团“两防”文件规定:过梁两端搁置长度应确保当墙厚≤24cm时为37cm,墙厚≥37cm时为24cm。若两者有矛盾时均按“两防”文件要求施工并与甲方及设计方沟通确定具体做法。
9、窗的淋水实验方法:用水管喷射淋水。
10、集团“两防”文件规定:门窗框与砖墙之间的缝隙间距大于3cm的,需用C20细石砼加镀锌钢网浇筑,7天后方可进行门窗框安装,此做法在施工中存在一定难度,故施工时必须控制好预留尺寸。
11、集团“两防”文件中提要求屋面分格缝间距小于6米,为了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本手册中改为按间距3米设置。
12、$GK屋面节能隔热板,碧桂园项目刚刚开始推广应用,本手册增加了该新型材料施工控制内容。
13、为逐步完善本手册,欢迎各地盘、施工队根据施工实际、先进措施的推广应用、科学管理方法、新材料新技术、错漏及可行性方面对本手册提出修改意见。
14、其他未尽事宜,按照集团“两防”文件执行。
目录
第一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1.1地下室结构01
1.2楼地面结构02
1.3混凝土翻边、挡边03
1.3.1空调板一04
1.3.2卫生间沉箱支模05
第二部分砌体结构工程
2.1砌体结构06
2.2系梁、导墙、灰缝07
2.3构造柱、拉结筋一08
2.4门抱框柱、过梁一09
2.5窗抱框柱、过梁、窗台压顶梁10
2.6墙身预制块、施工洞口11
2.7梁顶砖12
第三部分抹灰工程
3.1抹灰13
3.2外墙、内墙、线槽加强网14
3.3消防箱、配电箱、施工洞口加强网一15
3.4滴水线、外墙分隔缝一16
第四部分门窗工程
4.1窗、门口17
4.2门口18
第五部分屋面、卫生间、阳露台工程
5.1屋面、卫生间、阳露台19
5.2沉箱防水20
5.3平屋面、阳台、露台-21
5.4瓦屋面、合水沟22
5.5斜屋面、平屋面23
5.6SGK屋面(阳台)节能隔热板24
5.7SGK屋面(阳台)节能隔热板板缝、屋面分格缝——25
第六部分变形缝节点施工
6.1墙体、地面、屋面变形缝一26
第七部分水电安装工程
7.1线管、线槽27
7.2管道出屋面28
第八部分石材安装工程
8.1石材安装29
8.2石材细部节点-30
1.1、地下室结构
重点控制措施:
1、砼采用分层浇筑,泵送砼每层厚度宜为500~700mm,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实,板面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机械提浆收面。导墙处宜设置止水钢板,必须保证导墙处砼振捣密实。
2、底板和顶板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自养,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保持潮湿环境。采用覆盖保湿养护7天,不间断养护14天。
3、后浇带内砼应在60天后进行浇筑,采用微膨胀防水砼,强度等级高于两侧原砼一级。养护时间28天以上。
4、地下室外墙止水镖杆螺杆端部处理见本页图。
5、所有穿地下室外墙管线须埋设防水套管。
说明:
1、地下室外墙支模止水螺杆采用简易成品对拉螺杆,穿墙面管线位预埋防水套管。
2、螺杆止水片厚度应大于1mm,环宽30,防水套管壁厚2mm,焊缝饱满。
3、螺杆端部处理:剔除垫片,割掉长出的螺杆后,用防水砂浆压实抹平。
1.2、楼地面结构
重点控制措施:
1、砼浇筑过程中严格固定板负筋的位置,严禁踩踏负筋。
2、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板中,距离板面或者板底不少于1/3h,并≥30mm,同一位置线管不宜三层或三层以上线管交叉。
3、板面振捣及收面:板面砼现浇时,在砼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并进行二次压抹收面,斜屋面宜采用小型手提式平板振动器拖平收光。
4、不宜在结构板面压槽安装给水管。
⑤、楼梯施工缝宜留置在楼梯踏步的上三步或下三步位置或踏步板跨中1/3处(见本页图)。
6、卫生间梁板在浇筑前必须预埋防水套管。
1.3、混凝土翻边、挡边
重点控制措施:
1、砼结构板和上翻梁一次性浇捣密实,若局部部位采用一次性浇筑困难的,可采用二次浇筑,但施工缝位置必须凿毛并将垃圾清理干净、纯水泥浆纹口。并按构造要求预埋钢筋:倒箍p6@300:两顶角210。
2、砼翻边施工定位要准确,以免与上部砌体偏移。
3、严禁用铁丝穿过翻边加固。
4、卫生间管道井(包括沉箱)根部砼翻边必须同墙体翻边一同浇捣完成,且高度一致:
5、翻边、挡边设置部位及高度见表。
1.3、混凝土翻边、挡边
1.3.1、空调板
说明:
1、栏杆扶手遇砼结构时打膨胀螺栓,遇砌体则预埋带钢板砼块,并与之焊接。栏杆形
式详建筑设计。
2、栏杆扶手遇墙面时,砼预制块须事先预制,砌墙时按设计要求砌入墙内,不得改用
其他不安全做法。
3、空调板与楼层一样高时,须设200高C20砼翻边,长度同空调板。
内容摘要:
7.1 一般规定
7.1.1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应进行设备和管线系统的深化设计,满足机电各系统使用功能、运行安全、维修管理等要求。深化设计应与相关专业及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方进行协调。
【条文说明】 满足给排水、消防、燃气、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施、照明供电、智能化等机电系统使用功能、运行安全、维修管理方便等要求。住宅建筑设备管线的综合设计应特别注意套内管线的综合设计,每套的管线应户界分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工程应按照审查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施工前必须进行深化设计,深化设计时应与建筑、结构、装饰等专业以及装配式构件的生产方进行协调,其深化设计文件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需修改原设计时应由原设计单位提供设计修改通知单或修改图纸。
机电管线、设备设置基本原则:
给排水、燃气、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线和设备受条件限制必须暗埋或穿越预制构件时,横向布置的管道及设备应结合建筑垫层设计,也可在预制梁及墙板内预留孔、洞或套管;竖向布置的管道及设备需在预制构件中预留沟、槽、孔洞。
电气竖向的管线宜做集中敷设,满足维修更换的需要,当竖向管道穿越预制构件或设备暗敷于预制构件时,需在预制构件中预留沟、槽、孔洞或者套管;电气水平管线宜在架空层或吊顶内敷设,当受条件限制必须暗埋时,宜敷设在现浇层或建筑垫层内,如无现浇层且建筑垫层又不满足管线暗埋要求时,需在预制构件中预留相应的套管和接线盒。
7.1.2 设备与管线宜在架空层或吊顶内设置。
【相关说明】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我国目前一般的做法是将设备管线预埋在楼板 或墙板混凝土中,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也延续了这种做法,采用叠合板作为楼板时,叠合楼板现浇层本身很薄,而纵横交错的管线埋设对楼盖的受力非常不利,而且管线后期的维修、更换会对主体结构损坏、对结构安全性有一定影响。
7.1.2 设备与管线宜在架空层或吊顶内设置。
【相关说明】 SI内装是在房间内设置吊顶、装饰墙、架空地板等实现主体结构与管线、内装的分离,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线的埋设问题。由于传统做法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人对于有效使用面积的追求远大于管线维修的方便以及对结构安全的考虑,尤其是居住面积较小的情况,因此SI体系在国内推广任重道远。
7.1.3 宜采用工厂化预制加工,现场装配式安装。建筑部品与配管连接、配管与主管道连接及部品间连接应采用标准化接口,且应方便安装与使用维护。
【条文说明】在进行预制工作前,应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和出图绘制预制加工图,各种接头或连接宜选用法兰连接、螺纹连接、卡箍连接等非焊接、非热熔性接口,便于现场装配安装。如为便于日后管道维修拆卸,给水系统的给水立管与部品配水管道的接口宜设置内螺纹活接连接。实际工程中由于未采用活接头,在遇到有拆卸要求的检修时,只能采取断管措施,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7.1.4 设备与管线工程需要与预制构件连接时宜采用预留埋件或管件的连接方式。当采用其他连接方法时,不得影响预制构件的完整性与结构的安全性。
【条文说明】预制构件中电气接口及吊挂配件的孔洞、沟槽应根据装修和设备要求预留。预制结构中宜预埋管线或预留沟、槽、孔、洞的位置,预留预埋应遵守结构设计模数网格,不应在维护结构安装后凿剔沟、槽、孔、洞。预制墙板中应预留空调室内机、热水器的接口及其吊挂配件的孔洞、沟槽,并与预制墙板可靠连接。墙板上预留配电箱、弱电箱等的洞口,或局部采用砌块墙体,并与预制墙板可靠拉结。
7.1.5 公共管线、阀门、检修口、计量仪表、电表箱、配电箱、智能化配线箱等,应统一集中设置在公共区域。
【条文说明】下列设施不应设置在住宅套内,应设置在共用空间内:
公共功能的管道,包括给水总立管、消防立管、雨水立管、采暖(空调)供回水总立管和配电和弱电干线(管)等,设置在开敞式阳台的雨水立管除外;公共的管道阀门、电气设备和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户内排水立管检修口除外;采暖管沟和电缆沟的检查孔。
住宅共用管道、设备、部件如设置在住宅套内,不仅占用套内面积、影响套内空间使用,住户在装修时往往将管道加以隐蔽,给维修和管理带来不便。在其他住户发生事故需要关闭检修时,因户内无人导致不能进行正常维修,无法满足日后维修和管理需求。
7.1.6 穿越结构变形缝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加装伸缩器、预留空间等保护措施;
【相关说明】
1 电线、电缆、可燃气体等管道不宜穿过建筑物变形缝,确需穿过时,应在穿过处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2 给排水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 管道穿越结构变形缝处应设置金属柔性短管(图1、图2),金属柔性短管距变形缝墙体内侧距离不应小于300mm,长度宜为150mm~300mm,并应满足结构变形的要求,其保温性能应符合管道系统功能要求;
7.1.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备与管线穿越楼板和墙体时,应采取防水、隔声、密封等措施,防火封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相关说明】
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接口不得在套管内。
GB50303-201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导管穿越密闭或防护密闭隔墙时,应设置预埋套管,预埋套管的制作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套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宜为30-50mm,导管穿越密闭穿墙套管的两侧应设置过线盒,并应做好封堵。
GB50368-2005《住宅建筑规范》水、暖、电、气管线穿过楼板和墙体时,孔洞周边应采取密闭隔声措施。管道井、水泵房、风机房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水泵风机应采用减震措施。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确需穿过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墙与管道之间的缝隙紧密填实,穿过防火墙处的管道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当管道为难燃或可燃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风管穿过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墙时,穿越处风管上的防火阀、排烟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应采用耐火风管或风管外壁应采取防火措施,且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该防火分隔体的耐火极限。所有预留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的缝隙需采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除防火隔声外,还应注意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需采取防水措施。
ICS13.300 A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218-2018
代替GB18218一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2018-11-19发布
2019-03-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18218一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GB18218一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适用范围中明确厂外运输不包括在辨识范围内[见第1章d),2009年版的第1章d)];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见3.1、3.4,2009年版的3.1、3.4);
增加了混合物的定义(见3.7);
一修改了重大危险源分类,分为生产单元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重大危险源(见4.1.1,2009年版的4.1.1);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名称(见表1,2009年版的表1);
修改了危险化学品分类方法(见4.1.2,2009年版的4.1.2);
增加了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的确定方式(见4.2.2);
一增加了对混合物的辨识要求(见4.2.3);
增加了重大危险源的分级方法(见4.3)。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利军、王如君、多英全、师立晨、张圣柱、于立见、罗艾民、杨春生、宋占兵、杨国梁、李运才、赵文芳、王家见。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18218-2000、GB18218-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厂外运输(包括铁路、道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000.2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部分:爆炸物
GB30000.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3部分:易燃气体
GB30000.4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4部分:气溶胶
GB30000.5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5部分:氧化性气体
GB30000.7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7部分:易燃液体
GB30000.8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8部分:易燃固体
GB30000.9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9部分: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
GB30000.10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0部分:自燃液体
GB30000.11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1部分:自燃固体
GB30000.12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2部分:自热物质和混合物
GB3000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GB30000.14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4部分:氧化性液体
GB30000.15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5部分:氧化性固体
GB30000.16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6部分:有机过氧化物
GB30000.18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8部分:急性毒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危险化学品hazardous chemicals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3.2单元unit
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或场所,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
3.3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3.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for hazardous chemical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5生产单元production unit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3.6储存单元storage unit
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3.7混合物mixture
由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或者溶液。
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1辨识依据
4.1.1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具体见表1和表2。危险化学品的纯物质及其混合物应按GB30000.2、GB30000.3、GB30000.4、GB30000.5、GB30000.7、GB30000.8、GB30000.9、GB30000.10、GB30000.11、GB30000.12、GB30000.13、GB30000.14、GB30000.15、GB30000.16、GB30000.18的规定进行分类。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分为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4.1.2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如下:
a)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应按表1确定;
b)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其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应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
(略)
常用风管的材料
1金属薄板
(1) 普通薄钢板
普通薄钢板由碳素软钢经热轧或冷轧制成。热轧钢板表面为蓝色发光的氧化铁薄膜,性质较硬而脆,加工时易断裂;冷轧钢板表面平整光洁无光,性质较软,最适合空调工程。冷轧钢板号一般为Q195、Q215和Q235,有板材和卷材,常用厚度为0.5~2mm,板材的规格为750 mm×1800mm、900mm×1800mm和1000mm×2000 mm等。
(2) 镀锌薄钢板
镀锌薄钢板是用普通薄钢板表面镀锌制成,俗称“白铁皮”。常用的厚度为0.5~1.5mm, 其规格尺寸与普通薄钢板相同。在引进工程中常用镀锌钢板卷材,对风管的制作甚为方便。由于表面锌层起防腐作用,故一般不刷油防腐,因而常用作输送不受酸雾作用的潮湿环境中的通风系统及空调系统的风管和配件。要求所有品级镀锌钢板表面光滑洁净,表层有热镀锌层特有的结晶花纹,镀锌层厚度不小于0.02mm。
(3) 塑料复合钢板
塑料复合钢板是在Q215、Q235钢板表面上喷涂一层厚度为0.2~0.4mm的软质或半软质聚氯乙烯塑料膜制成,有单面覆层和双面覆层两种。其主要技术性能如下:
① 耐腐蚀性及耐水性能可以耐酸、耐油及醇类侵蚀,耐水性能好。但对有机溶剂的耐腐蚀性差。
② 绝缘、耐磨性能好。
③ 剥离强度及深冲性能塑料膜与钢板间的剥离强度≥0.2MPa。
④ 加工性能具有一般碳素钢板所具有的切断、弯曲、冲洗、钻孔、铆接、咬口及折边等加工性能。加工温度以20~40℃为最好。
⑤ 使用温度可在10~60℃温度下长期使用,短期可耐温120℃。
由于塑料复合钢板具有上述性能,故常用于防尘要求较高的空调系统和温度在-10~70℃下耐腐蚀通风系统的风管。
(4) 不锈钢板
耐大气腐蚀的镍铬钢叫不锈钢。不锈钢板按其化学成分来分,品种甚多;按其金相组织可分为铁素体钢(Cr13型)和奥氏体钢(18—8型)。18—8型不锈钢中含碳0.14%以下,含铬(Cr)18%,含镍(Ni)8%。
18—8型不锈钢在常温下无磁性,耐热性较好,能在较高温度下不起氧化皮和保持较高的强度。
18—8型不锈钢的缺点是加热至1100℃以后缓慢冷却或在450~850℃下长期加热时,铬的碳化物自固体中沿晶粒边界析出,从而使它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大大降低。
(5) 铝及铝合金板
使用铝板制作风管,一般以纯铝为主。
铝板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并且在许多介质中有较高的稳定性。
纯铝的产品有迟火和冷作硬化两种。迟火的塑性较好,强度较低,而冷作硬化的强度较高。
为了改变铝的性能,在铝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元素(如铜、镁等)制成铝合金板,其强度比铝板大幅度增加,但化学耐蚀性不及铝板。
2非金属材料
(1) 硬聚氯乙烯塑料板
硬聚氯乙烯塑料(硬PVC)是由聚氯乙烯树脂加入稳定剂、增塑剂、填料、着色剂及润滑剂等压制(或压铸)而成。它具有表面平整光滑,耐酸碱腐蚀性强(对强氧化剂如浓硝酸、发烟硫酸和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以及氯化碳氢化合物是不稳定的),物理机械性能良好,易于二次加工成型等特点。
硬聚氯乙烯板表面应平整,无伤痕,不得含有气泡,厚薄均匀,无离层现象。
(2) 玻璃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制品(如玻璃布)为增强材料,以树脂为粘结剂,经过一定的成型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轻质高强度的复合材料。它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火性和成型工艺简单等优点。
由于玻璃钢质轻、强度高、耐热性及耐蚀性优良、电绝缘性好及加工成型方便,在纺织、印染、化工等行业常用于排除腐蚀性气体的通风系统中。
3辅助材料
通风空调常用的辅助性材料有垫料、紧固件及其他材料等。
(1) 垫料
垫料主要用于风管之间、风管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用以保证接口的密封性。
法兰垫料应为不招尘、不易老化和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材料,厚度为5~8mm的垫料有橡胶板、石棉橡胶板、石棉绳、软聚氯乙烯板等。
(2) 紧固件
紧固件是指螺栓、螺母、铆钉、垫圈等。
4其他材料
通风空调工程中还常用到一些辅助性消耗材料,如氧气、乙炔、煤气、焊条、锯条、水泥、木块等。
问题专业:市政,
提问日期:2022-02-18 08:59:16
提问网友:swallow0909
供水工程的施工图中各类井未给出,只说按图集05S502里的相关类型施工,但相关数量里无阀的种类,是不是阀应该由设计单位提供?
解答网友:MXMM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