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3月 ( 第 146 页)

问题专业:土建 概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3-08 10:54:36

提问网友:灿csc


请问大神,这句“截断式钢筋仅为板面附加筋”怎么理解?是以下哪种情况?还是都算?土建,土建计量GTJ,广东,概算,答疑:板面附加筋-广东土建,土建计量GTJ,广东,概算,答疑:板面附加筋-广东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截断式钢筋仅为板面附加筋,也就是图中的负筋及跨板受力筋都是附加钢筋,板面筋按斜白线上标注的定义布置

目 录
1 总则 ................................................................................................................... 1
1.1 目的 ................................................................................................................ 1
1.2 范围 ................................................................................................................ 1
1.3 依据 ................................................................................................................ 1
1.4 管理原则 ........................................................................................................ 1
1.5 主要应对风险 ................................................................................................ 1
1.6 术语和定义 .................................................................................................... 4
2 职责与权限 ........................................................................................................ 5
2.1 管理职责 ........................................................................................................ 5
2.2 审批权限 ........................................................................................................ 6
3 管理要求 ........................................................................................................... 8
3.1 项目目标管理 ................................................................................................ 8
3.2 商务策划 ...................................................................................................... 16
3.3 成本过程管控 .............................................................................................. 19
3.4 预结算管理 .................................................................................................. 28
3.5 成本总结与还原 .......................................................................................... 55
3.6 项目目标管理考核兑现 .............................................................................. 56
4 检查、评价与改进 .......................................................................................... 56
4.1 业务检查 ...................................................................................................... 56
4.2 绩效评价 ...................................................................................................... 59
4.3 合规性评价与审计整改 .............................................................................. 60
4.4 管理改进 ...................................................................................................... 60
5 附则 .................................................................................................................. 60
5.1 解释与修订 .................................................................................................. 60
5.2 表单 .............................................................................................................. 61
5.3 模板 .............................................................................................................. 62
5.4 关联文件 ...................................................................................................... 63
5.5 检查考核表 .................................................................................................. 63
1 总则
1.1 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建股份项目管理手册要求,健全项目商务管理体系,规范项目经济活动行为,提高项目整体盈利能力,保持企业利润持续稳
健增长。
1.2 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局总部、二级单位、三级次机构和项目部的境内外房建工程承包业务、基础设施工程承包业务、专业工程(钢结构、机电、智能化、装饰、园林绿化、设计和装配式等)承包业务的商务管理。
1.3 依据
中建股份《项目管理手册》、《合同管理手册》和《商务管理办法》。
1.4 管理原则
履约为先,各方共赢,体系联动,创造价值。
1.5 主要应对风险

1 行业风险

1.1工程总承包项目结算超概风险
如勘查深度不足、涉及缺乏多方案经济比较、施工部署没有针对性等因素,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导致超过设计概算(或发包人目标控制成本)部分将很难获得发包人(业主)或投资方的确认,增加工程结算风险。
1.2基础设施项目行业风险
铁路、公路、水利、轨道交通、市政工程等行业发包人主管部门不同,有关计价、质量等行业标准均有别于房建工程。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在招投标、设计变更、工程计量和结算审计等环节的管理流程和管理要素不尽相同。如行业融入度不足,可能会发生较大管理成本支出。

2 营销风险
2.1投标报价风险
如投标报价缺乏整体策划、体系联动不畅或投标成本测算偏差,或在有限时间内对招标文件、施工规范、合同条件、清单和图纸等研究不充分,可能导致投标潜亏,或对履约、资金流、结算等造成不利影响。
3 市场风险

3.1市场价格风险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劳务、材料、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源的市场价格充分的了解及预测等,可能导致项目采购成本增加、企业利益受损的风险。
4 管理风险
4.1征地拆迁风险
项目中标后,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以及交通导行工作量大且时间紧急,如不能及时完成,将影响项目正常实施,从而带来履约风险和成本增加等风险。
4.2设计管理风险
工程总承包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及专业工程大多具有总价或平米单价包干、专业性强等特点,如缺乏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专业深化设计全方位介入,提前进行优化,仅靠传统出图后的双优化创效,成本风险将加大。
4.3项目履约风险
房建项目在履约过程中对安全、质量、工期等环节管控不到位,从而引发工程成本高于预期或企业的品牌、市场知名度等社会效益受损的风险。
基础设施项目自建试验室、拌和站和梁场,对原材料质量验收、试验配比要求高,试验数据对成本管控较为关键;线性工程地质、环境情况特殊,施工方案的选择论证较为复杂,权威专家的作用突出;地质地形地貌复杂,测量工作量大,测量技术含量高;不可预见因素较多,抢工、窝工较为普遍;发包人分标段选择参建单位,在投标报价、工程计量等项目优化方面存在与多家参建单位的竞合博弈。上述环节管控不到位,增加项目履约风险。
4.4成本控制风险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缺乏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或者缺乏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或者未恰当的运用既定的成本控制方法,从而引发建设成本超过同行业平均水平,企业效益流失的风险。
4.5工程索赔(变更补差)风险
如投标与合同签订阶段防范不够、合同约定不明,或索赔(变更补差)编制与谈判人员素质不够、采取的措施不科学等原因,可能导致索赔(变更补差)失败、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的风险。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资料收集整理,防止发包人反索赔。
4.6工程分包风险
如违规分包或分包合同不严密,或分包商选择不当,或未对分包商实施有效监督管理,可能导致工程分包管理失控、分包成本大幅上涨的风险。
4.7工程结算风险

房建项目合同管理不严格、结算资料不完备、竣工验收不及时、人员责任不到位或双方对工程质量或进度认可存在差异等原因使得工程结算产生纠纷,可能导致结算时间延迟,正常结算受阻的风险。基础设施项目结算面临代建单位、咨询单位、政府审计等多方审计;线性工程涉及多个标段、多个单位同时出具审计报告,对结算推进带来风险。

4.8 政策风险 投融资项目缺少上位法,规章制度出台多、更新快且标准不统一,带来政策性风险。
4.9 运营风险 投融资项目运营期长,存在投资利润回收、运营成本上升和政府单方面提前收回特许经营权等风险。
4.10 理赔风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未及时购买保险或报案不及时、证据资料不充分,导致保险理赔范围内的理赔工作不成功,造成成本增加风险。

1.6 术语和定义

1标价分离
(不含税)
按照一定方法将中标价(合同价)与标准成本实现分离的过程。“标”是指自行完成部分的中标价(合同价),“价”是指标准成本。
2标准成本
(不含税)
在既定的市场环境下,根据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特点,按企业费用支出标准、资源市场价格信息和工程实际情况,测算的项目各项费用支出总额。
3责任成本
(不含税)
以项目实现履约为前提,依据项目标准成本,经过二级单位和项目部协商一致确定的由项目部控制的成本总额。
4计划成本
(不含税)
项目部根据责任成本,在落实项目目标责任的基础上,确定的项目成本控制的计划目标。
5 风险预留金
因工程施工周期长,为保证项目人员的合理收入,工资采取按暂估收入预发机制,并合理预留小部分风险金,此部分风险金按照相应目标管理的完成节点和完成质量,通过审计与考核后予以兑现。
6 考核兑现
按照《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的约定,对项目部各项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开展竣工考评和(或)过程考评,根据审计与考核结果进行相应奖罚兑现。
7 商务策划
在保证合同履约的情况下,对项目从合同文件、投资概算、图纸设计、资源配置、现场投入、施工方案、融资成本等方面进行收入与成本的对比分析,确定盈利点、亏损点与风险点,结合技术和生产、资金等环节,制定开源节流、化解风险的实施方案,并根据工程与市场变化动态调整。

8工程计量确权
(不含税)
指按合同约定时点,由承包人申报,经发包人审核确认的已完工程量,是工程款支付、夯实结算基础及债权保障的依据。
9工程计量确认率
(不含税)
指同口径下发包人确认工程计量与项目实际成本的比值,是衡量项目过程确权的工作指标。
10营收确权率
(不含税) 指发包人确权产值与营业收入的比值。
11 期中结算 工程在未竣工前分阶段/节点办理的工程结算。
12 分供方 分包方、供应方、租赁方的统称。
13 内部协同 局内部专业公司与二级单位之间内部协调管理。
14 基础设施项目 本手册中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指铁路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等。
15 征地拆迁
征地:指用于合同工程施工需占用的场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永久占地指为实施合同工程需要永久占用土地;临时占地指为实施合同临时占用土地,实施完成后进行复耕或恢复原样。拆迁:指拆除地上附着物,道路、管线(电力线路、电信光缆、广电线路、给排水、燃气、热力)迁改,交通导行等。
16 变更补差
变更补差是指基础设施项目在履约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材料调差、政策性文件调整、地方政策变化或地方要求以及发包人原因引起的补偿等事项的统称。
17 0#台帐
公路工程施工图批复后,发包人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按照统一格式核对两阶段施工图变化情况并经四方签认形成零号清单,作为工程计量依据。

2021版,中建,成本管理手册,2021版 中建成本管理手册 2021版,中建,成本管理手册,2021版 中建成本管理手册 2021版,中建,成本管理手册,2021版 中建成本管理手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西

提问日期:2022-03-08 04:32:30

提问网友:wdfwang


人防门框墙的锚固应该怎么怎么算,从哪开始算锚固,不是说算多长,是从什么位置开始算锚固,就是37D就应该从哪开始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建议查看人防图集。图集中都明确了,左右是从墙边开始计算,上边是从板底开始计算

高清无水印完整版皖2018ST403图集,pdf格式,实行日期:2018年7月1日,统一编号:DBJT11-230,主编单位: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文号:建标函"〔2018〕"681号。

GRP预制泵站,PE预制泵站,WQ潜污泵,一体化预制泵站,污水泵站,皖2018ST403,集成泵站,预制泵站,高清版,高清无水印 皖2018ST403 一体化预制泵站图集

1编制依据
1.1本图集根据建标函〔2015]1189号《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5年度安徽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图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本图集依据下列标准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
一体化预制泵站技术规程》CECS 407
《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GB/T9112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
《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
《梯子要求、试验和标志》GB/T17889.2
《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
1.3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安徽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市政、工业、民用等建设工程中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设计选用和施工安装。
2.2一体化预制泵站的工作环境温度宜为-20°C-40°C,相对湿度宜为25%-85%。
2.3一体化预制泵站的输送介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2.3.1温度宜为0°C-40°C;
2.3.2PH值宜为4-10;
2.3.3输送介质中的最大颗粒直径应小于所选配水泵的通径。
2.4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0.3g)及8度
以下地区的一般场地土下埋设。
2.5本图集如用于膨胀土、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9度以上)以及其他特殊地质条件地区时,相关单位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另行研究处理。
3一体化预制泵站
3.1术语和定义
3.1.1一体化预制泵站:一种在工厂内将井简、泵、管道、格栅、控制和通风系统等主体部件集成为一体,并在出厂前进行预装和测试的泵站。
3.1.2粉碎式格栅:在进水管道上设置切割机的格栅。
3.1.3提篮式格栅:在进水管道上设置提篮的格栅。
3.2一体化预制泵站组成
3.2.1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由井筒结构、内部设施和其他设施组成。
3.2.2一体化预制泵站主体可由通风系统、井筒、出水管路、阀门、进水管路、控制柜、服务平台和水泵等部件组成。
3.3型号

GRP预制泵站,PE预制泵站,WQ潜污泵,一体化预制泵站,污水泵站,皖2018ST403,集成泵站,预制泵站,高清版,高清无水印 皖2018ST403 一体化预制泵站图集

3.4编入本图集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壳体为采用玻璃钢(GRP预制泵站)或聚乙烯(PE预制泵站)等质量轻、强度高和耐腐蚀的材料,预制泵站内部管道和安装附件宜采用不锈钢等耐腐蚀材料。
3.5一体化预制泵站用于雨水为一体化预制雨水泵站,简称雨水泵站;一体化预制泵站用于污水为一体化预制污水泵站,简称污水泵站。

4原理

GRP预制泵站,PE预制泵站,WQ潜污泵,一体化预制泵站,污水泵站,皖2018ST403,集成泵站,预制泵站,高清版,高清无水印 皖2018ST403 一体化预制泵站图集
1-格栅2-潜污泵3-可曲挠橡胶软接头4-止回阀5-闸阀6-液位计7-预制泵站简体
雨(污)水自流经格栅进入一体化预制泵站(以下简称泵站),当泵站内的水位达到设定启泵水位时,液位计发出信号启动水泵,将雨(污)水提升,进入雨(污)水管网。当泵站内的雨(污)水水位下降到设定的停泵水位时,液位计发出信号,水泵停运。泵站为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值守,水泵互为备用,交替运行;发生故障时,声光报警。当泵站内水位达报警水位时,备用水泵自投,紧急强排。泵站控制系统设有手、自动控制,可通过控制开关转换。自动控制可通过人机界面进行操作,并配备智能系统,通过GPRS/GSM无线通讯实现泵站的自动报警及远程控制功能。
5特点和种类
5.1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WQ型潜污泵,该泵采用了独特的大通道叶轮结构,大大提高了污物的通过能力。
5.2高集成度。其成套包括:预制筒体、潜水排污泵、管道系统、粉碎性格栅、智能控制系统、提升装置、排气装置等部件。
5.3高效、节能。自动控制运行系统确保水泵根据来水量的大小自动高效运行,内部流态好,系统可自清洁无沉淀。
5.4使用寿命长。自净化的薄壳形井筒底座和光滑内壁无需保养且保证长期使用;水泵、格栅、管道均采用防腐材料制成,使用寿命长。
5.5GRP预制泵站设备主体机构由无碱缠绕玻璃钢制成,其强度相当于传统层压式玻璃钢的两倍,可完全抵抗撕裂、腐蚀及其他破坏力,坚固、持久、耐用。
5.6PE预制泵站设备主体采用增厚的聚乙烯材质,耐腐蚀,抗低温。
5.7本图集预制泵站水泵采用带自动耦合装置固定式安装。
6电气控制
6.1电源:进线电源为三相五线制,额定电压380V,容量满足所有水泵同时运行要求。
6.2电机启动方式:全压启动,降压启动,电子软启动。
6.3电气控制方式: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两种方式。
6.3.1手动控制:电气控制柜面板上的按钮控制泵的启停。
6.3.2自动控制:
6.3.2.1人机界面可操作,通过液位浮球或静压液位仪反馈水位高度,自动启、停;
6.3.2.2手机端和电脑端可操作,通过手机短信报警系统和SCADA远程监控系统,通过GPRS/GSM无线通讯实现泵站的自动报警及远程控制功能。
6.4本图集按浮球开关和静压液位仪双控制绘制,设计人员也可选用其他控制方式。

(略)

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1
编制说明3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一)(顶面不过汽车,无阀门井).9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二)(顶面可过汽车,无阀门井).10
GRP预制泵站材料表(一)(无阀门井).11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三)(顶面不过汽车,有阀门井).12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四)(顶面不过汽车,有阀门井)…13
GRP预制泵站材料表(二)(顶面不过汽车,有阀门井)…14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五)15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六)(顶面不过汽车,无阀门井).16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七)(顶面可过汽车,无阀门井)17
GRP预制泵站材料表(三)(无阀门井).18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八)(顶面不过汽车,有阀门井)…….…19
GRP预制泵站安装图(九)(顶面不过汽车,有阀门井)…20
GRP预制泵站材料表(四)(顶面不过汽车,有阀门井)…………21
PE预制泵站安装图(一)(顶面不过汽车,无阀门井)………22
PE预制泵站安装图(二)(顶面可过汽车,无阀门井)……23
PE预制泵站材料表(一)(无阀门井)…24
PE预制泵站安装图(三)PE接加管图…25
PE预制泵站安装图(四)(顶面不过汽车,无阀门井)…26
PE预制泵站安装图(五)(顶面可过汽车,无阀门井)…27
PE预制泵站材料表(二)(无阀门井)…………28
提篮格栅安装外型图………………………………29
粉碎格栅安装外型图及性能参数、外形尺寸表………30
筒体直径与厚度、重量对照表……………………31
WQ系列潜污泵性能参数表(一)…………………32
WQ系列潜污泵性能参数表(二)…………………33
WQ系列潜污泵性能参数表(三)………………34
WQ系列潜污泵性能参数表(四)…………35
WQ系列潜污泵性能参数表(五)………………36
WQ系列潜污泵性能参数表(六)…………………37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表(一)………………38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表(二)……………39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表(三)…………………40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表(四)…………………41
一体化预制泵站选用表(五)……………42
一体化预制泵站控制柜尺寸与型号………………43
一体化预制泵站电气控制系统图…………………44
一体化预制泵站基础及尺寸表……………………45
一体化预制泵站基础钢筋表………………………46
一体化预制泵站顶部包封结构图(一)……………47
一体化预制泵站顶部包封结构图(二)…………48
GRP1200、PE1250预制泵站顶部基础钢筋表…49
GRP2000、PE2100预制泵站顶部基础钢筋表…50
GRP3000、PE3000预制泵站顶部基础钢筋表51
PE3500预制泵站顶部基础钢筋表…52
GRP3800预制泵站顶部基础钢筋表53
GRP4200预制泵站顶部基础钢筋表…5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李嘉,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手册,混凝土外加剂配方,高清无水印 《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与制备手册(三)》李嘉.pdf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混凝土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还有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本书收集了两百多种混凝土外加剂制备实例,详细介绍了产品的配方和制法、用途与用法、特性等,旨在为混凝土外加剂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本书可供从事混凝土外加剂生产、研究、应用的技术人员使用。
内容摘抄:
减水剂
聚羧酸系减水剂(1)
原料配比(质量份)

李嘉,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手册,混凝土外加剂配方,高清无水印 《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与制备手册(三)》李嘉.pdf

制备方法

(1)以甲苯作为溶剂,浓硫酸作催化剂,用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聚乙二醇与丙烯酸在温度90℃±5℃条件下进行酯化反应,所用丙烯酸在100min±10min内加完,反应时间为5h±0.5h,反应完成后,抽真空,抽出水和甲苯,制得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化物。
(2)在步骤(1)制得的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化物中加入甲基丙烯磺酸钠和丙烯酸,用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作为引发剂,硫基乙醇作为链转移剂,在水溶液中于85℃±5℃进行聚合反应,所述的丙烯酸和引发剂及链转移剂在100min±10min内加完,反应时间6h±0.5h,反应完成后,用氢氧化钠中和至pH为6.5±0.5,得到30%聚羧酸系减水剂溶液。
原料配伍本品各组分质量份配比范围如下:聚乙二醇与丙烯酸的反应物质的摩尔比为1:1;催化剂浓硫酸用量为聚乙二醇+丙烯酸的总质量的0.5%~3%,最佳为2%;丙烯酸:甲基丙烯磺酸钠:聚乙二醇丙烯酸酯=6:2:2(摩尔比);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钠引发剂用量为丙烯酸用量摩尔数的1%~8%,最佳为3%;链转移剂巯基乙醇用量为丙烯酸用量(mol)的2%~10%,最佳为8%。
产品应用本品可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多种规格、型号的水泥,尤其适宜与优质粉煤灰、矿渣等活性掺合料相配伍制备高强、高耐久性、自密实的高性能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水利、道路交通工程领域。
当用30%浓度的本品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65%时,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可达19cm;当掺量为1.2%时,减水率可达30%,混凝土3d抗压强度提高70%~120%,28d抗压强度提高50%~80%,90d抗压强度提高30%~40%。

产品特性
(1)本品原料易得,成本低,加料程序简单,反应温度恒定,反应条件容易控制,无需氮气保护,适于工业化生产。
(2)采用本品配制的混凝土表面无泌水线、无大气泡、色差小、外观质量好,抗冻融能力和抗碳化能力显著提高,28d收缩率较萘系类高效减水剂降低20%以上;高保坍,混凝土2h期落度基本不损失,且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和易性好,抗泌水、抗离析性能好,混凝土泵送阻力小,便于输送。
(3)产品性能稳定,长期贮存不分层、无沉淀,冬季无结晶;碱含量低;不含氯离子,对钢筋无腐蚀;不含甲醛,无毒无污染,对环境安全。

内容索引:

1减水剂1
聚羧酸系减水剂(1)1
聚羧酸系减水剂(2)2
聚羧酸系减水剂(3)4
聚羧酸系减水剂(4)5
聚羧酸系减水剂(5)6
聚羧酸系减水剂(6)8
聚羧酸系减水剂(7)10
聚羧酸系减水剂(8)11
聚羧酸系减水剂(9)12
聚羧酸系减水剂(10)13
聚羧酸系减水剂(11)14
聚羧酸系减水剂(12)16
聚羧酸系减水剂(13)18
聚羧酸系减水剂(14)20
聚羧酸系减水剂(15)22
聚羧酸系聚醚类高性能减水剂24
聚羧酸盐复合减水剂25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26
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27
聚羧酸盐减水剂(1)28
聚羧酸盐减水剂(2)30
聚羧酸盐减水剂(3)32
聚羧酸盐减水剂(4)33
聚羧酸盐减水剂(5)35
聚羧酸盐减水剂(6)36
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38
聚氧乙烯醚减水剂39
聚氧乙烯醚酯型减水剂41
聚酯型羧酸系减水剂44
利用酚醛树脂废水制备混凝土减水剂45
利用工业苊制备高效混凝土减水剂47
利用工业副产品制造脂肪族高效减水剂48
利用精萘残油馏分生产萘系减水剂50
利用纸浆废液制作混凝土减水剂51
联产萘系减水剂和脂肪族减水剂52
两性乙烯基类聚合物减水剂53
磷石膏缓凝高效减水剂54
马来酸酐系混凝土减水剂55
麦草碱木素缩合改性减水剂57
酶解木质素改性减水剂58
醚酯共聚物高效减水剂60
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1)61
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2)62
木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66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改性剂(1)68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的改性剂(2)68
纳米改性木质素磺酸盐混凝土减水剂69
萘精制后残油合成高效减水剂70
萘系混凝土减水增强剂71
萘系减水剂(1)72
萘系减水剂(2)73
凝结时间可控的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74
三聚氰胺改性木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76
石膏用聚羧酸减水剂78
石油系高效混凝土减水剂80
双长支链聚羧酸减水剂81
改善水泥混凝土性能的环保型减水剂82
水泥混凝土减水剂83
水泥减水剂84
水溶性接枝聚羧酸类减水剂85
羧酸改性三聚氰胺高效减水剂90
羧酸聚合物减水剂91
烷芳磺酸萘磺酸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94
无碱混凝土早强减水剂95
无金属离子型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96
无热能耗超高效羧酸减水剂97
稀土混凝土减水剂99
纤维素氨基磺酸盐减水剂101
酰胺改性木质素磺酸盐高效减水剂101
酰胺化反应合成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104
接枝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105
徐放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107
异戊二烯基聚醚类聚羧酸盐减水剂108
引气保坍型聚羧酸盐混凝土高效减水剂112
用微波促进合成聚羧酸系水泥减水剂115
早强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116
早强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119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120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2)121
脂肪族高效减水剂(3)123
脂肪族磺酸盐减水剂124
脂肪族混凝土减水剂125
脂肪族减水剂126
改性脂肪族高效减水剂127
酯醚混合型超早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129
阻锈功能优良的聚羧酸减水剂1312防水剂133
混凝土密实防水剂133
混凝土强力防水剂133
建筑用聚合物水泥基干粉防水粘贴砂浆添加剂134
聚羧酸系混凝土复合防水剂137
砂浆、混凝土的防水添加剂138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1)140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2)141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3)144
砂浆、混凝土用高性能有机硅防水剂145
沥青基渗透结晶型水泥混凝土防水防腐剂147
水泥砂浆防水剂149
微硅高效水泥砂浆防水剂1503引气剂152
混凝土复合引气剂152
混凝土缓凝引气剂153
混凝土引气剂(1)154
混凝土引气剂(2)155
混凝土引气剂(3)156
混凝土引气剂(4)158
混凝土引气剂(5)159
混凝土引气剂(6)161
混凝土引气剂(7)162
混凝土引气剂(8)163
混凝土引气剂(9)165
混凝土引气剂(10)167
混凝土引气减水剂169
结构修饰型油茶皂苷引气剂172
水泥混凝土引气剂176
松香缩聚物引气剂177
提高气泡膜强度引气剂1794速凝剂180
低碱性液体速凝剂180
粉状无碱速凝剂183
改性铝酸盐低碱液体速凝剂183
高强混凝土速凝剂185
高强减水速凝剂186
高强喷射混凝土速凝剂187
高性能混凝土速凝剂188
高性能无氯无碱液态速凝剂189
混凝土速凝剂(1)190
混凝土速凝剂(2)191
混凝土用无碱速凝剂192
菱镁胶凝材料低温早强促凝剂193
菱镁胶凝材料速凝剂194
喷射混凝土低碱液体速凝剂195
喷射混凝土速凝剂(1)197
喷射混凝土速凝剂(2)198
喷射混凝土用液体速凝剂199
喷射混凝土用环保型无碱液体速凝剂201
喷射混凝土用液体无碱速凝剂(1)202
喷射混凝土用液体无碱速凝剂(2)203
水泥混凝土速凝剂204
建筑用水溶性速凝胶粉205
水中浇注混凝土凝固剂207
速凝剂(1)208
速凝剂(2)209
速凝剂(3)210
无碱速凝剂211
无碱液体速凝剂213
无氯型高强高性能喷射混凝土速凝剂215
液体无碱速凝剂2165膨胀剂217
膨胀剂(1)217
膨胀剂(2)218
轻质混凝土墙材发泡剂218
生态大体积混凝土膨胀剂221
石油开采的防止黏土膨胀剂222
水泥混凝土用的膨胀剂222
水泥或混凝土膨胀剂(1)223
水泥或混凝土膨胀剂(2)224
速凝钻孔膨胀剂226
铁铝酸盐膨胀剂226
豌豆蛋白混凝土发泡剂227
无碱混凝土膨胀剂228
吸水膨胀剂229
系列低碱、低掺量混凝土膨胀剂230
低碱明矾石膨胀剂232
氧化钙类膨胀剂232
氧化镁复合膨胀剂233
用于水泥或混凝土的硫铝酸钙类膨胀剂234
铝酸盐硅铝酸盐膨胀剂236
耐久性混凝土膨胀剂236
泡沫混凝土发泡剂(1)239
泡沫混凝土发泡剂(2)2406阻锈剂242
复合型钢筋混凝土阻锈剂242
钢筋混凝土的复合有机钢筋阻锈剂(1)243
钢筋混凝土的复合有机钢筋阻锈剂(2)243
钢筋混凝土的有机钢筋阻锈剂244
钢筋混凝土阻锈剂(1)246
钢筋混凝土阻锈剂(2)247
钢筋混凝土阻锈剂(3)248
高抗腐钢筋混凝土阻锈剂249
高耐久性混凝土的复合型防腐阻锈剂249
海工混凝土抗腐蚀外加剂250
海工混凝土耐腐蚀外加剂253
混凝土钢筋阻锈剂(1)255
混凝土钢筋阻锈剂(2)256
混凝土钢筋阻锈剂(3)258
混凝土阻锈剂258
迁移型有机钢筋混凝土阻锈剂260
全有机混凝土钢筋阻锈剂261
有机钢筋混凝土阻锈剂2627其他外加剂264
全天候施工水泥混凝土高效塑化添加剂264
三膨胀源混凝土抗裂剂(CMA)266
砂浆混凝土抗裂减缩外掺剂266
砂浆或混凝土抗裂增强剂268
砂浆外加剂269
渗透型混凝土防护剂270
水泥混凝土彩色外加剂271
水泥混凝土超塑化剂272
水泥混凝土道路修补用水泥混凝土外加剂275
水泥混凝土多功能助剂276
水泥混凝土可溶速溶剂278
水泥混凝土快速修补剂279
水泥混凝土桥面薄层修补剂281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283
水泥基混凝土界面剂285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用快凝絮凝剂287
水下不分散无收缩灌浆材料专用外加剂288
水下固结海堤用混凝土的抗分散剂290
水下环氧混凝土、砂浆添加剂291
水下混凝土外加剂(1)293
水下混凝土外加剂(2)294
塑性混凝土水分蒸发抑制剂(1)295
塑性混凝土水分蒸发抑制剂(2)297
隧道混凝土外加剂302
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复合液303
通体彩瓦复合外加剂304
微硅高效水泥砂浆和混凝土抗碱剂305
沿空留巷支护专用水泥混凝土外加剂306
用蒽渣制造混凝土蒽系外加剂307
用于混凝土外加剂复配的助溶剂308
用于抑制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组合物309
有机硅混凝土增强剂313
再生骨料混凝土制品复合外加剂314
自密实混凝土专用外加剂315
参考文献317

李嘉,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手册,混凝土外加剂配方,高清无水印《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与制备手册(二)》李嘉.pdf

我国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末,外加剂的起步阶段。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科学研究院分别研究开发了松香树脂引气剂用于地面建筑工程;铁道科学研究院开发了木质素硫酸钙塑化剂用于官厅水库、佛子岭水库和长江大桥等水利桥梁混凝土工程;中国科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开发了红星型速凝剂,用于隧道、矿山井巷等喷射混凝土工程。70~80年代初,外加剂的发展阶段。交通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研制出蔡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磺化三聚氰胺树脂高效减水剂,并开始对于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研究。80~90年代,高性能外加剂脱颖而出。外加剂的分类、命名、实验等有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促进混凝土外加剂技术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六类。
(1)改善新拌混凝土流动性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各种减水剂、灌浆剂、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缓凝剂、促凝剂、早强剂等。
(3)调节混凝土含气量的外加剂。主要包括引气剂、加气剂、发泡剂等。
(4)增强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防冻剂、膨胀剂等。
(5)改进混凝土抗侵蚀作用的外加剂。主要包括了防水剂、阻锈剂、抗渗剂等。
(6)为混凝土提供特殊性能的外加剂。主要包括、着色剂、杀菌剂、碱骨料反应抑制剂等。
随着混凝土制品日益增多的品种和建筑结构复杂化、大型化,对外加剂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今后的混凝土外加剂将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复合多功能型。复合多功能型外加剂,在性能上可以取长补短,趋于完善,并且要价格便宜,使用面广,性能良好。
(2)品种系列化、多样化。不断研制开发新品种,使品种系列化、多样化,以满足各种特殊工程的需求,并方便工程使用和质量控制。
(3)发展高强化、抗老化所需用的外加剂,近年来,各国使用的混凝土的平均强度和最高强度都在不断提高,发展高强化,抗老化所需用的高效能外加剂,为制备高强、超高强混凝土提供条件,利用高效减水剂的减水作用,制备大流动性混凝土,使施工省力,造价降低,工效提高。
(4)降低外加剂的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各种工业废料生产外加剂,改革外加剂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生产物美价廉效高的外加剂产品,为广泛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提高竞争能力。
(5)深入研究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机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研制外加剂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发挥外加剂的作用,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有效地指导生产奠定基础。
各种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改善了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促进了混凝土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副产品在胶凝材料系统中更多的应用,还有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已经逐步成为优质混凝土必不可少的材料。近年来,国家基础建设保持高速增长,铁路、公路、机场、煤矿、市政工程、核电站、大坝等工程对混凝土外加剂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我国的混凝土外加剂行业也一直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大力开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是促进建筑业科学进步的重要途径。随着混凝土外加剂品种的不断开发增加,质量逐步提高,应用会日益广泛,研究会更加深入,定会在建筑业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和良好的效益。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们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组织下编写了这套《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与制备手册》,本书为第二册,书中收集了250余种混凝土外加剂制备实例,详细介绍了产品的配方和制法、用途与用法、特性等,旨在为混凝土外加剂工业的发展尽点微薄之力。
本书的配方以质量份数表示,在配方中有注明以体积份数表示的情况下,需注意质量份数与体积份数的对应关系,例如质量份数以克为单位时,对应的体积份数是毫升,质量份数以千克为单位时,对应的体积份数是升,以此类推。

内容索引:

目录
1早强剂1
聚醚类超早强型混凝土超塑化剂1
快凝早强增强剂6
矿业充填用早强胶固粉7
深水固井低温早强剂8
深水固井用低温早强剂9
水泥混凝土的超早强修补剂9
水泥混凝土快凝早强剂10
水泥混凝土早强剂11
水泥及其制品的早强剂12
水泥稳定基层的超早强修补剂13
水泥早强激发剂13
水泥早强剂15
速凝早强剂15
用做混凝土细掺料的钢渣微粉早强剂16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防锈早强剂17
早强防冻型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17
早强剂(1)20
早强剂(2)21
早强型聚羧酸盐复配减水剂22
黏土与水泥凝结用早强剂24
2减水剂26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1)26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2)27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3)28
混凝土超缓凝减水剂29
混凝土用缓凝高效减水剂31
混凝土减水剂(1)33
混凝土减水剂(2)34
混凝土减水剂(3)35
混凝土减水剂(4)35
混凝土减水剂(5)36
混凝土减水剂(6)38
混凝土减水剂(7)39
混凝土减水剂(8)40
混凝土减水剂(9)43
混凝土减水剂(10)44
混凝土减水剂(11)45
混凝土减水剂(12)46
混凝土减水剂(13)47
混凝土减水剂(14)48
混凝土减水剂(15)48
混凝土减水剂(16)49
混凝土减水剂(17)51
混凝土减水剂(18)53
混凝土减水剂(19)54
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1)56
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2)57
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3)61
混凝土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63
混凝土用塑化引气、引气减水剂64
混凝土早强高效减水剂65
混凝土早强减水剂65
减水剂66
碱木质素改性脂肪族高效减水剂66
碱木质素混凝土引气减水剂67
建筑减水剂70
焦化酸焦油制取减水剂70
接枝共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71
具有减缩功能的聚羧酸系减水剂74
具有抑制碱骨料反应效能的高效减水剂75
具有优异保坍性能的多支链聚羧酸减水剂76
聚氨酯/聚羧酸复合型混凝土减水剂79
聚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类高效减水剂81
聚合合成的减水剂83
聚合物混凝土减水剂84
聚醚胺类羧酸高效减水剂86
聚醚接枝聚羧酸型混凝土减水剂88
聚醚类聚羧酸高效减水剂89
烯丙基聚醚型高性能减水剂93
聚醚型羧酸系减水剂96
聚羧酸复合减水剂97
聚羧酸改性脂肪族减水剂98
低聚糖接枝改性聚羧酸高效减水剂99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1
单糖接枝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04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1)105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2)108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3)111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4)112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5)113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6)116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7)118
聚羧酸减水剂(1)122
聚羧酸减水剂(2)123
聚羧酸减水剂(3)124
聚羧酸减水剂(4)126
聚羧酸减水剂(5)129
聚羧酸减水剂(6)131
聚羧酸减水剂(7)134
聚羧酸减水剂(8)135
聚羧酸减水剂(9)137
聚羧酸减水剂(10)138
聚羧酸减水剂(11)140
聚羧酸减水剂(12)141
聚羧酸石膏减水剂143
聚羧酸系高保坍零泌水高性能减水剂144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1)145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2)147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3)149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4)151
聚羧酸系缓凝高效减水剂154
3防冻剂157
高效能新型混凝土防冻剂157
高效液体混凝土防冻剂157
含水化硅酸钙的混凝土防冻剂159
环保节能型混凝土抗冻剂160
混凝土冬季施工用高效防冻剂162
混凝土防冻剂163
水泥混凝土防冻剂165
水泥混凝土高效防冻剂166
水泥混凝土聚羧酸系防冻剂167
无碱混凝土用防冻剂174
4缓凝剂176
泵送水泥混凝土缓凝剂176
粉状石膏缓凝剂176
高温油井用聚合物缓凝剂177
混凝土超缓凝剂178
混凝土高效减水缓凝保塑剂179
混凝土缓凝流化剂179
混凝土延缓凝固剂180
快硬复合缓凝剂181
菱镁胶凝材料缓凝剂182
硫铝酸盐水泥专用缓凝剂183
耐230℃油井水泥用缓凝剂183
耐高温油井水泥缓凝剂185
水泥缓凝剂(1)185
水泥缓凝剂(2)186
水泥缓凝剂(3)187
水泥混凝土复合超缓凝剂188
水泥增强缓凝剂190
新型水泥缓凝胶结剂191
延迟成型时间的超缓凝剂191
油井水泥缓凝剂192
混凝土超缓凝剂193
与聚羧酸盐混凝土减水剂相适应的高温缓凝剂195
预拌砂浆超缓凝剂196
预拌砂浆专用缓凝剂197
装饰水泥缓凝增强剂198
5养护剂200
超浓缩型水泥混凝土养护剂200
多功能水泥混凝土减缩抗裂养护剂201
改性乳化石蜡混凝土养护剂203
高保水混凝土养护剂205
混凝土减缩养护剂207
混凝土内养护剂208
混凝土脱模养护剂210
混凝土养护剂(1)211
混凝土养护剂(2)212
混凝土养护剂(3)213
混凝土养护剂(4)214
混凝土养护剂(5)215
膨胀吸附型混凝土脱模养护剂217
水基液膜型混凝土养护剂219
水泥混凝土高效养护剂221
水泥基材料的内养护剂223
6膨胀剂225
缓凝泵送型三膨胀源混凝土膨胀剂225
混凝土高效膨胀剂227
混凝土加气粒子膨胀剂228
混凝土膨胀剂(1)229
混凝土膨胀剂(2)230
混凝土膨胀剂(3)230
混凝土膨胀剂(4)232
混凝土膨胀剂(5)233
混凝土膨胀剂(6)234
混凝土膨胀剂(7)235
混凝土膨胀剂(8)236
混凝土膨胀剂(9)236
混凝土膨胀剂(10)237
混凝土膨胀剂(11)238
混凝土膨胀剂(12)239
混凝土膨胀剂(13)239
活性膨胀剂241
加气混凝土的发泡剂241
减水型混凝土膨胀剂242
酵母菌体蛋白质混凝土发泡剂245
聚合物复合膨胀剂246
硫铝酸盐膨胀剂247
7其他外加剂248
混凝土外掺复合材料248
油墨废液改性利用混凝土外加剂250
道路用混凝土外加剂251
节水泥混凝土外加剂252
缓凝、增强和防水作用混凝土外加剂253
利用排放废水制备的混凝土外加剂254
用于改善管桩耐久性的混凝土外加剂255
添加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混凝土外加剂256
混凝土修补砂浆添加剂256
混凝土用表面增强密封剂258
混凝土黏合外加剂259
混凝土用智能减缩剂260
混凝土专用石灰石粉矿物外加剂262
加气混凝土高效砂浆外加剂263
加气混凝土化学外加剂265
加气混凝土界面处理剂266
加气混凝土抹灰砂浆外加剂267
减水激发剂268
建筑抹灰砂浆外加剂269
建筑膨胀材料的改性剂271
建筑砂浆外加剂(1)272
建筑砂浆外加剂(2)273
建筑砂浆外加剂(3)274
建筑砂浆外加剂(4)275
建筑砂浆外加剂(5)276
建筑制品外加剂277
聚羧酸系混凝土超分散剂279
抗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外加剂280
抗扰动混凝土外加剂281
抗渗硅酸盐水泥添加剂283
抗盐渍系列混凝土外加剂283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外加剂284
矿井火灾防治的发泡膨胀充填剂285
矿山充填灌浆料外加剂286
复合混凝土外加剂288
菱镁胶凝材料减水抗返卤改性剂288
用于路桥混凝土路面抗盐冻剥的复合外加剂289
氯氧镁制品改性外加剂289
木质素磺酸盐混凝土外加剂290
纳米基混凝土改性剂291
耐海水侵蚀的混凝土外加剂293
喷射混凝土添加材料294
喷射混凝土外加剂295
轻骨料混凝土用聚羧酸系专用外加剂296
参考文献298

ICS23.060.50 J16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932—2016 代替GB/T139321992
铁制旋启式止回阀
Cast iron swing check valves
2016-08-29发布
2017-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13932-2016,止回阀,止回阀标准,铁制旋启式止回阀,高清无水印 GB/T 13932-2016 铁制旋启式止回阀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制旋启式止回阀的结构型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供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压力PN2.5~PN25,公称尺寸DN50~DN1800,介质为水,法兰连接的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制旋启式止回阀(以下简称“止回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2.1紧固件铆钉用通孔
GB/T152.2紧固件沉头螺钉用沉孔
GB/T152.3紧固件圆柱头用沉孔
GB/T152.4紧固件六角头螺栓和六角螺母用沉孔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348球墨铸铁件
GB/T9439灰铸铁件
GB/T12220工业阀门标志
GB/T12221金属阀门结构长度
GB/T12226通用阀门灰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12227通用阀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13927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GB/T17241.6整体铸铁管法兰
GB/T17241.7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
JB/T5300工业用阀门材料选用导则
JB/T7928工业阀门供货要求
JB/T7945灰铸铁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3结构型式和基本参数
3.1止回阀的结构分为单瓣卧式、多瓣卧式、多瓣立式等,其典型结构见图1~图3。
3.2止回阀的基本参数按表1的规定。

GB/T 13932-2016,止回阀,止回阀标准,铁制旋启式止回阀,高清无水印 GB/T 13932-2016 铁制旋启式止回阀

4技术要求
4.1压力-温度额定值
壳体材料的压力-温度额定值按GB/T17241.7的规定。止回阀的压力-温度额定值应采用壳体及阀体内密封件中的压力-温度额定值较小数值的一个,并应在铭牌中标明。
4.2工作条件
卧式止回阀主要使用在水平管道上,当用于竖直管道上时,其介质必须向上流动。立式止回阀适用于竖直管道。
4.3阀体
4.3.1法兰应与阀体整体铸造,其连接尺寸和密封面的形状、尺寸应符合GB/T17241.6的规定。
4.3.2止回阀的结构长度应按GB/T12221和表2的规定。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3932一1992《通用阀门铁制旋启式止回阀》。本标准与GB/T13932一199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差异如下:
一取消了标准名称中“通用阀门”字样(见封面、首页);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1992年版的第1章);
删除了图4(1992年版的3.1);
修改了基本参数(见3.2,1992年版的3.2);
修改了压力-温度额定值(见4.1,1992年版的4.1);
修改了阀座内径与阀体的通径(见4.3.7,1992年版的4.3.8);
增加了旁通装置的要求(见4.9);
增加了力学性能试验(见5.1);
增加了壳体壁厚测量(见5.3);
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
修改了标志的内容、供货要求等(见第7章,1992年版的第6章)。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8)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安徽方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埃美柯铜阀门有限公司、江苏竹箦阀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白湖阀门厂有限责任公司、能发伟业铁岭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明亚、彭林、江家谦、郑雪珍、肖朋、陈江山、李延辉、张文兵。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3932—199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35.240.01 L70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6625.4-2021
智慧城市数据融合
第4部分开放共享要求
Smart city-Data fusion-Part 4:Opening and sharing requirements
2021-04-30发布
2021-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36625.4-2021,开放共享要求,数据融合,智慧城市,第4部分,GB/T 36625.4-2021 智慧城市 数据融合 第4部分:开放共享要求

GB/T36625《智慧城市数据融合》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概念模型;
第2部分:数据编码规范;
第3部分:数据采集规范;
第4部分:开放共享要求;
—第5部分: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元素。
本部分为GB/T36625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智慧神州(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雪琴、减磊、蒲菊华、崔昊、王琦、胡媛、张博钧、李赟、封顺天、毛峻岭、袁媛、秦永辉。

1范围
GB/T36625的本部分规定了智慧城市数据融合开放共享的基本模式、业务需求、特征和技术要求等。
本部分适用于规范智慧城市数据融合过程中相关数据的开放和共享。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数据开放data opening
数据拥有方将数据向政府政务部门、企业单位和城市公众等相关方开放。
2.2数据共享data sharing
在一定的条件下,数据拥有方将数据与相关方共同使用。
注:根据不同共享类型,分为无条件共享、有条件共享以及不予共享。
2.3元数据metadata
定义和描述其他数据的数据。
[GB/T18391.1-2009,定义3.2.16]
2.4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的图形或者文字性表示,指明其特性、结构和相互间关系。
[GB/T18391.12009,定义3.2.7]
3概述
3.1智慧城市的数据开放共享,是指相关方在智慧城市建设、管理、运营以及提供和使用智慧城市服务过程中所产生、制作、获取、拥有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在某一相关方内部或相关方之间流转的行为。
3.2智慧城市相关方主要包括:
政府政务部门:主要指政府部门及法律法规授权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企业单位:主要指各类企业以及其他不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机构团体等;
城市公众:主要指城市市民个体。
3.3智慧城市数据融合开放共享的适用对象可包括:
一政府政务相关部门信息系统:作为政府政务部门的信息化设施,一方面支撑部门内部信息传达、信息存储和信息操作,另一方面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分级别、分权限将信息开放给其他智慧城市相关方;同时,从其他相关方系统获取有益于城市管理和治理的数据。
注1;政府政务相关部门信息系统指政府政务部门用于向其他政府政务部门、企业单位和城市公众开放数据和/或者共享数据的系统,一般是电子政务系统。
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采集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监控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情况,并能根据预设规则进行预警和处置。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采集的数据能够为政府政务部门规划、企业发现市场、城市公众更好地了解生活环境情况等提供参考。
注②: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指由政府政务相关部门部署的用于监测城市运行状态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交通监控设备、安防摄像头、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设备等。
一企业信息系统:一方面支撑企业单位的生产运营活动,另一方面将企业产品信息、资质信息、人员招募等信息对外公开;同时,从其他相关方系统获取有益于生产经营的数据。
注3:企业信息系统指企业用于生产经营的信息数据系统。
一个人终端:为个人提供数据访问和处理的能力,满足在静止、移动、室内、室外等各种场景下访问远程数据的需求,同时将个人数据或者请求发送到远端。
注4:个人终端指个人所携带或者拥有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个人移动通信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等)、智能家居设备(如家庭网关、机顶盒等)。
4智慧城市数据融合开放共享的基本模式
智慧城市数据融合开放共享按照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分为以下两种基本模式:
—模式一:点到点数据交换,即数据交换双方直接进行数据交换,包括基于私有协议的数据交换和基于标准协议的数据交换:
·基于私有协议的数据交换:在数据交换之前,以协议方式对数据、元数据、数据交换流程、数据格式、数据交换频率、数据交换模式(如推送、请求/应答)、数据传输时间安排等进行事先约定,见图1。该模式下的相关协议是非标准化的私有协议,只适用于协议双方。如果需要与第三方进行数据交换,则应重新与第三方制定协议。
图1基于私有协议的点到点数据交换
·基于标准协议的数据交换:数据交换双方遵循标准化的协议,见图2。该模式下,数据交换的双方不需要单独做约定就能够进行数据交换。
图2基于标准协议的点对点数据交换
一模式二:基于平台的数据交换,即数据交换的多方通过平台进行数据交换,见图3。该模式下,与平台相连的多方可遵循平台的公共协议,也可采用私有协议与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由平台完成异构协议的转换和适配。

内容索引:

前言I
1范围1
2术语和定义1
3概述1
4智慧城市数据融合开放共享的基本模式2
5数据融合开放共享业务需求3
5.1政府政务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对数据开放共享的业务需求3
5.2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对数据开放共享的业务需求3
5.3企业信息系统对数据开放共享的业务需求3
5.4个人终端对数据开放共享的业务需求4
6智慧城市数据融合开放共享特征4
6.1支持跨领域数据融合开放共享4
6.2支持开放共享场景演进4
6.3支持数据重用4
6.4差异性数据可信级别4
6.5涉及时延敏感业务4
6.6涉及信息安全和隐私4
7数据融合开放共享技术要求4
7.1数据开放共享实施原则4
7.2元数据要求5
7.3数据模型要求5
7.4数据质量管理要求5
7.5数据可移植要求6
7.6数据互操作要求6
7.7数据安全要求6
7.8隐私保护要求6
7.9数据开放共享服务要求6
参考文献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