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图纸是歪的,导入之后还是歪的,如何解决-江西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江西
提问日期:2022-03-02 21:30:14
提问网友:★傳★説★
解答网友:杜鹃
旋转图纸,再定位图纸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江西
提问日期:2022-03-02 21:30:14
提问网友:★傳★説★
解答网友:杜鹃
旋转图纸,再定位图纸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3-02 21:25:41
提问网友:小李飞刀
846461434
解答网友:詠哥
没有这个编号的图集!
提问日期:2022-03-02 18:26:38
提问网友:大骨熬汤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修改完保存,计算后查看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3-02 18:11:49
提问网友:K
2022-03-02 18:16:35 补充
解答网友:陈工
是板的底筋。你补的图,红色的,也是底筋的。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3-02 18:11:35
提问网友:xq
解答网友:陈工
识别成功后,到轴网操作界面,不是在CAD界面的,在轴网界面,可以编辑和复制的。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3-02 18:11:31
提问网友:陈振邦
解答网友:郭卫科
需要套刮腻子定额+抹灰面乳胶漆定额;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03-02 18:11:09
提问网友:走饭、
这句话的或的意思是啥?只要大于700都要设置吗?还是必须是700到2100内设置抱框柱?
2022-03-02 18:14:50 补充
是不是两种意思?1、只要大于700不管多大的门窗洞口都要抱框柱 2、只有在700-2100的、范围内才设置抱框柱,,,谁能说说
2022-03-02 18:15:35 补充
我问的哪个意思正确啊?
解答网友:nh
1、只要大于700不管多大的门窗洞口都要抱框柱 2、只有在700-2100的、范围内才设置抱框柱【是的,是2点这样】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3-02 18:06:51
提问网友:有答必赞,正确必采纳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百度图片多的是
问题专业:装饰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03-02 18:05:18
提问网友:昔羽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保温分部:防火隔离带 岩棉板 宽度300mm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3-02 18:04:37
提问网友:不会飞的小鸟
解答网友:维达詹工
你好:
验收样板内容
1、地下室顶板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及样板验收
2、基层处理(a.R角(半径50mm )、b、卫生清理)
3、防水施工
2.0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4.0厚单面粘预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PY类
卷材搭接边粘结(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要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 1500mm,搭接长度为 80mm);
4、节点大样:防水附加层(500mm宽,一边250mm)、
5、举牌验收
验收问题汇总
1、局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涂刮不均匀
整改销项时间
施工单位
意见:
审 批 人:
日 期:
监理单位
意见:
审 批 人:
日 期:
建设单位
意见: 审 批 人:
日 期:
一、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基层清理→细部节点处理→2.0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4.0厚单面粘预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PY类→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二、验收标准
验收样板内容
1、地下室底板防水施工流程及样板验收
2、基层处理(a.R角(半径50mm )、b、卫生清理)
3、防水施工
4.0厚单面粘预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PY类防水施工
卷材搭接边粘结(搭接长度100mm)
4、节点大样:防水附加层(阴阳角位置,各边设置宽度500mm)
5、举牌验收
验收问题汇总
1、存在局部搭接长度不符合要求
2、个别附加层漏设
整改销项时间
施工单位
意见:
审 批 人:
日 期:
监理单位
意见:
审 批 人:
日 期:
建设单位
意见: 审 批 人:
日 期:
一、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清理→按设计要求铺贴变形缝、阴阳角等细部防水附加层→在垫层上大面空铺自粘卷材(粘接面朝上,不去除卷材顶面的隔离膜)→质量验收合格后,边去除卷材表面隔离膜,边进行下一道底板钢筋工序施工。
二、底板防水验收及检查方式
1)基层清理:基层应坚实、平整、无明水,清除表面灰尘和油污。
2)、细部节点防水层施工:在平立面交接处、变形缝、施工缝等细部按设计要求设置卷材附加增强层,现场按要求进行裁剪,附加层宜采用双面自粘防水卷材。一般部位附加层卷材应湿铺满粘于基层,应力集中部位应根据规范空铺。
3)、大面防水层自粘卷材铺贴地下室底板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直接将卷材直接空铺垫层表面上,不需刷水泥浆。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长短边均为 80mm),按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在操作空间较大时放卷材铺贴控制线是必须的,以免卷材铺贴时出现错位、歪斜等现象。
施工时,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要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1500mm,搭接长度为100mm,搭接缝采用搭接自粘贴密实。铺贴时高密度交叉层压膜面朝下,粘接面朝上,卷材应铺设在预先确定铺贴的位置。从第二幅卷材开始时,将表面隔离膜的边缘按搭接宽度提前用裁纸刀小心划 开,将相邻两幅卷材搭接边的隔离膜撕掉,搭接边进行冷粘接,气温偏低(一般为10 度以下)卷材粘性较差时可用喷灯或热风焊枪对搭接边加温辅助粘贴,用压辊等 排气压实。铺贴后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扭曲。
4)、卷材收头细部节点处防水密封
卷材收头处固定后,应采用沥青基密封膏进行密封处理。
5)、检查验收 卷材铺贴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在绑扎底板钢筋之前,提前将卷材表面隔离膜撒掉。为防止施工时粘脚,卷材表面可薄撒素水泥粉,绑扎钢筋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以避免破坏防水卷材。
土建施工单位在防水层后续施工过程中,如不慎破坏了防水层,一经发现应及时 报请防水施工单位进行补修,可直接在破损上加铺一块双面自粘预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PY类进行修补。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DG/TJ08-2232-2017
J13840-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urban rail transit projects
2017-03-31发布
2017-08-01实施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发布
根据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2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沪建交[2012]661号)的通知,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为主编单位,编制完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规范》以上海市二十多年的建设运营经验为基础,以国家及上海相关规范为依据,结合技术发展的需求以及上海特点编制而成,用以指导上海市钢轮钢轨制式的轨道交通建设及运营、维修。
本规范共分32章,包括总则;术语与缩略语;客流预测;运营组织;车辆;限界:线路;轨道;路基;交通衔接配套;车站建筑;地下车站与区间结构;高架车站与区间结构;结构防水及结构耐久性;供电;通风空调;给水与排水;通信;信号;综合监控;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门禁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自动扶梯与电梯;站台门系统;乘客信息系统:车辆基地;控制中心;防灾与安全;人防;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工程筹划。
内容索引:
1总则1 | 13.6设计荷载164 | 23.2主要技术要求及参数383 |
2术语与缩略语…4 | 13.7结构设计171 | Ⅱ电梯384 |
2.1术语4 | 13.8构造要求173 | 23.3一般规定384 |
2.2缩略语……11 | 14结构防水及结构耐久性179 | 23.4主要技术要求及参数385 |
3客流预测…14 | I结构防水179 | 24站台门系统387 |
3.1一般规定…14 | 14.1一般规定179 | 24.1一般规定387 |
3.2基础条件…14 | 14.2混凝土结构自防水179 | 24.2系统构成及要求389 |
3.3内容及成果要求……….15 | 14.3防水层180 | 24.3现场布置要求393 |
4运营组织…………17 | 14.4地下车站结构防水181 | 24.4系统软件要求393 |
4.1一般规定17 | 14.5盾构区间隧道及明挖区间隧道防水185 | 24.5主要技术要求394 |
4.2系统运能18 | 14.6高架结构防水186 | 25乘客信息系统395 |
4.3列车速度…18 | 结构耐久性187 | 25.1一般规定395 |
4.4行车组织19 | 14.7一般规定187 | 25.2COCC级系统396 |
4.5列车编组与运行间隔…………20 | 14.8环境作用分类与作用等级188 | 25.3线路级系统397 |
4.6运行交路21 | 14.9混凝土强度等级188 | 25.4系统接口398 |
4.7停站时间21 | 14.1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性能要求190 | 25.5系统配套399 |
4.8运用车数22 | 14.11混凝土耐久性的附加措施……191 | 26车辆基地400 |
4.9车站配线23 | 15供电193 | 26.1一般规定400 |
4.10运营管理24 | 15.1一般规定193 | 26.2功能和任务403 |
5车辆26 | 15.2系统配置195 | 26.3资源共享405 |
5.1基本设计准则26 | 15.3系统容量198 | 26.4车辆基地总图布置407 |
5.2技术指标29 | 15.4主变电所198 | 26.5站场与线路…………410 |
5.3防火及安全要求33 | 15.5牵引、降压变电所……201 | 26.6车辆基地规模414 |
5.4车辆主要系统及部件33 | 15.6动力照明配电214 | 26.7车辆运用整备设施415 |
6限界44 | 15.7电缆221 | 26.8车辆检修设施421 |
6.1一般规定44 | 15.8UPS电源综合系统225 | 26.9无人驾驶车辆基地433 |
6.2制定限界的基本参数45 | 15.9接触网226 | 26.10设备维修与动力设施434 |
6.3线间距46 | 15.10电力监控系统236 | 26.11综合维修434 |
6.4车辆限界和设备限界…46 | 15.11能耗监测管理系统……242 | 26.12救援与抢修436 |
6.5建筑限界47 | 15.12杂散电流腐蚀防护244 | 26.13物资仓储437 |
6.6特殊区域建筑限界50 | 15.13防雷、过电压防护及综合接地250 | 26.14计量437 |
6.7设备和管线布置51 | 16通风空调254 | 26.15车辆基地定员438 |
7线路53 | 16.1一般规定254 | 26.16房屋建筑438 |
7.1一般规定53 | 16.2设计标准255 | 26.17物业开发445 |
7.2线路平面55 | 16.3地下车站公共区259 | 27控制中心447 |
7.3线路纵断面63 | 16.4区间隧道260 | 27.1一般规定447 |
8轨道66 | 16.5设备管理用房(含车站、车辆基地和控制中心等)……261 | 27.2选址与规模450 |
8.1一般规定66 | 16.6地面和高架车站262 | 27.3管理与操作模式451 |
8.2钢轨及配件66 | 16.7空调冷源和冷冻水系统263 | 27.4工艺452 |
8.3扣件69 | 16.8风道和风管系统264 | 27.5建筑与结构455 |
8.4轨枕与道床70 | 16.9机房布置265 | 27.6附属设施457 |
8.5道岔、伸缩调节器75 | 16.10系统控制266 | 28防灾与安全462 |
8.6无缝线路76 | 17给水与排水267 | 28.1一般规定462 |
8.7减振轨道结构78 | 17.1一般规定267 | 28.2建筑防灾463 |
8.8轨道附属设备及安全设备79 | 17.2给水系统268 | 28.3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469 |
9路基83 | 17.3排水系统270 | 28.4防烟、排烟与事故通风472 |
9.1一般规定83 | 17.4车辆综合基地给排水274 | 28.5防灾通信477 |
9.2路基设计84 | 17.5主要设备和管材276 | 28.6防灾供电与应急照明477 |
9.3基床86 | 18通信278 | 28.7自动扶梯与电梯478 |
9.4路堤94 | 18.1一般规定278 | 28.8站台门479 |
9.5路堑96 | 18.2专用通信传输系统280 | 28.9自动售检票系统(AFC)479 |
9.6过渡段96 | 18.3专用无线通信系统281 | 28.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79 |
9.7路基排水及防护96 | 18.4专用通信公务电话系统284 | 28.11车辆基地防灾480 |
9.8路基支挡结构物98 | 18.5专用电话系统287 | 28.12车辆防火480 |
10交通衔接配套102 | 18.6专用通信技术防范系统289 | 28.13控制中心防灾480 |
10.1一般规定102 | 18.7专用通信广播系统……………292 | 28.14其他灾害预防481 |
10.2交通设施设置标准102 | 18.8专用通信时间系统294 | 28.15防恐与安全481 |
11车站建筑104 | 18.9专用通信信息资源网接入系统295 | 29人防484 |
11.1一般规定104 | 18.10专用通信电源及接地296 | 29.1一般规定484 |
11.2车站总体布置105 | 18.11专用通信集中告警系统297 | 29.2建筑484 |
11.3车站平面设计106 | 18.12民用通信系统298 | 29.3结构488 |
11.4车站剖面和综合管线110 | 18.13公安通信系统301 | 29.4通风490 |
11.5车站主要设施设置112 | 18.14通信系统用房302 | 29.5给排水491 |
11.6车站出入口116 | 19信号304 | 29.6电气493 |
11.7风亭、风井与冷却塔118 | 19.1一般规定304 | 29.7平战转换494 |
11.8无障碍设计120 | 19.2系统基本要求306 | 30环境保护496 |
11.9车站换乘设计121 | 19.3系统构成要求309 | 30.1一般规定496 |
11.10车站环境及导向标志设计121 | 19.4系统的控制方式310 | 30.2振动和噪声污染防治496 |
11.11车站便民服务设施123 | 19.5子系统要求310 | 30.3水环境保护措施498 |
11.12车站空间综合利用124 | 19.6信号设置及显示318 | 30.4大气环境保护措施499 |
11.13车站节能124 | 19.7DCS系统321 | 30.5电磁辐射环境保护措施499 |
12地下车站与区间结构125 | 19.8微机监测321 | 30.6其他500 |
地下车站结构125 | 19.9系统供电322 | 31节约能源501 |
12.1一般规定125 | 19.10接地与防雷323 | 31.1一般要求501 |
12.2施工方法的选择126 | 19.11电缆敷设324 | 31.2线路501 |
12.3结构选型127 | 19.12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324 | 31.3运营组织502 |
12.4工程材料及荷载……128 | 19.13系统主要性能指标………325 | 31.4车站及建筑502 |
12.5基坑工程设计131 | 20综合监控328 | 31.5车辆基地503 |
12.6地下车站标准段结构计算………133 | 20.1一般规定328 | 31.6车辆504 |
12.7端头井结构计算137 | 20.2系统功能330 | 31.7轨道505 |
12.8诱导缝构造138 | 20.3系统设置334 | 31.8供电505 |
12.9抗震设计和构造139 | 20.4硬件及软件基本要求336 | 31.9车站自动扶梯507 |
12.10顶管工程141 | 20.5系统性能指标338 | 31.10通风空调系统……507 |
12.11工程监控142 | 20.6其他340 | 31.11给排水及消防509 |
Ⅱ地下区间结构143 | 21机电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门禁系统…341 | 31.12全封闭站台门….509 |
12.12一般规定143 | 21.1机电设备监控系统(EMCS)341 | 31.13弱电系统…510 |
12.13荷载145 | 21.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51 | 32工程筹划511 |
12.14盾构隧道结构计算147 | 21.3门禁系统360 | 32.1一般规定511 |
12.15盾构法隧道选型150 | 22自动售检票系统370 | 32.2工程筹划设计原则512 |
12.16盾构法隧道的设计151 | 22.1一般规定370 | 32.3施工准备513 |
12.17盾构进出洞设计152 | 22.2票制及票务管理371 | 32.4施工组织514 |
12.18注浆要求152 | 22.3系统构成372 | 附录A接触网授电A型车限界(车辆限界、设备限界适用于新建线路)515 |
12.19工程材料152 | 22.4主要功能373 | 附录B接触网投电A型车限界(设备限界适用于既有线路延伸工程)517 |
12.20工程监控153 | 22.5车站设备的配置与布置376 | 附录C接触轨授电A型车限界518 |
13高架车站与区间结构154 | 22.6网络377 | 附录D接触网授电小型车限界….520 |
I高架车站结构154 | 22.7电源及接地378 | 附录E道岔区域地段建筑限界加宽示意图……522 |
13.1一般规定154 |
22.8时钟379
|
附录F曲线地段设备限界计算方法524 |
13.2设计荷载156 | 22.9系统接口379 | 附录G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的加宽计算公式…….526 |
13.3结构设计157 | 22.10系统技术指标379 | 附录H站台区域车辆轮廓线及车辆限界…528 |
13.4构造要求158 | 23自动扶梯与电梯382 | 附录」直线车站站台门安装限值示意图532 |
Ⅱ高架区间结构159 | I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382 | 本规范用词说明533 |
13.5一般规定159 | 23.1一般规定382 | 引用标准名录534 |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139-2014
备案号:J12755-2014
河南省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Henan technical code for foundation excavations
2014-08-08发布
2014-10-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通知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充分调查、专题研究,认真总结、吸收国内外基坑工程技术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勘察与环境调查、5土压力与水压力、6基坑工程稳定性、7土钉支护、8悬臂式支护、9支挡式支护、10其他形式支护、11盖挖法与逆作法、12地下水控制、13基坑监测。
本规范第12.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了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的基坑工程中做到安全适用、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基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与安全监测。对膨胀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等特殊土条件下的基坑工程,应在积累工程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执行。
1.0.3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和监测,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周边环境条件与保护要求、主体工程要求、施工季节变化、施工能力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安全施工、严格监控。
1.0.4基坑工程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基坑excavations
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
2.1.2基坑周边环境surroundings around excavations
与基坑开挖相互影响的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岩土体与地下水体的统称。
2.1.3支护结构retaining and protection structure
支挡或加固基坑侧壁的结构。
2.1.4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able life
设计规定的从基坑开挖至完成基坑支护使用功能的时段。
2.1.5支挡式结构retaining structure
以挡土构件或以挡土构件为主配合锚杆或支撑的支护结构。
2.1.6土钉soil nail
植入土中并注浆形成的承受拉力的杆件。
2.1.7土钉墙soil nailing wall
由随基坑开挖分层设置的、按一定间距纵横向分布的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与土钉范围内的土体所组成的重力式支护结构。
2.1.8复合土钉墙composite soil nailing wall
土钉墙与预应力锚杆、微型桩、水泥土桩、混凝土排桩等支挡构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的复合型支护结构,分为水泥土桩复合土钉、微型桩复合土钉等。
2.1.9排桩soldier pile wall
沿基坑侧壁按一定间距要求排列设置的支护桩与冠梁组成的支挡式结构部件或悬臂式支挡结构。(略)
3基本规定
3.0.1基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应根据基坑工程的设计、施工及使用条件确定。一般条件下,基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宜超过2年。
3.0.2基坑工程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根据基坑工程设计等级确定,但不应小于1.0。
3.0.3基坑工程设计等级宜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基坑周边环境等因素,分为以下三级:
1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超过二层地下室的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大于15m的基坑工程,周边环境保护要求高或基坑采用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大于7m的膨胀性土或填土、大于10m的湿陷性黄土基坑工程,设计等级为甲级;
2开挖深度小于7m、周边环境条件简单的基坑工程,设计等级为丙级;
3除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基坑工程,设计等级为乙级。
3.0.4基坑工程勘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勘察范围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期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
2勘探孔的深度应满足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
3场地水文地质勘察应查明开挖范围及邻近场地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层位、埋深和分布情况,查明各含水层(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补给条件和水力联系;分析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对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3.0.5基坑工程应进行周边环境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
3.0.6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应取得下列基本资料:
4勘察与环境调查
4.1一般规定
4.1.1在进行基坑工程勘察前,需详细了解设计意图、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和目标,并应取得以下资料和信息:
1附有建筑物轮廓线或建筑红线及室内外地坪标高的总平面图;
2附近区域既有基坑工程的相关资料与使用情况;
3包括基坑设计深度、基坑平面尺寸、主体建筑物的建筑特征、可能采用的支护类型、对基坑工程勘察的特殊要求等内容的“基坑工程勘察任务书”。
4.1.2基坑工程的岩土勘察宜与基坑工程环境调查同步进行。
4.2工程勘察与测试
4.2.1基坑工程期察宜在基坑开挖边线外1倍~2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均匀布置勘探点;对于软土、填土分布场地,宜扩大勘察范围。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除应通过调查搜集取得相关勘察资料外,尚应结合场地内的勘察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复杂场地应增加勘探点数量。
4.2.2勘探点布置间距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基坑工程设计等级取15m~30m,每一地质剖面不宜少于3个点,地层变化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
4.2.3勘探孔的深度不应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3倍。当在要求深度内遇坚硬黏性土、碎石土和稳定岩层时,勘探孔深度可按岩土类别和支护设计要求适当减小;基坑底面以下存在软弱土层或承压水含水层时,勘探孔深度应穿过软弱土层或承压含水层。对支护桩控制性勘探孔深度,应达到持力层以下不少于3倍(略)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4
3基本规定7
4勘察与环境调查…………13
4.1一般规定…13
4.2工程勘察与测试…13
4.3环境调查…17
4.4勘察报告………18
5土压力与水压力…………20
5.1一般规定20
5.2静止土压力………20
5.3主动土压力……………21
5.4被动土压力……………23
5.5特殊情况下的土压力……24
6基坑工程稳定性……29
6.1一般规定……29
6.2整体稳定性………………30
6.3抗倾覆稳定性………34
6.4抗滑移稳定性……36
6.5抗渗流稳定性……37
6.6抗隆起稳定性………38
7土钉支护………41
7.1一般规定41
7.2土钉墙42
7.3复合土钉墙49
8悬臂式支护…55
8.1一般规定55
8.2排桩55
8.3双排桩58
8.4地下连续墙61
9支挡式支护68
9.1一般规定68
9.2排桩-预应力锚杆69
9.3双排桩-预应力锚杆74
9.4排桩-内支撑76
9.5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锚杆…79
10其他形式支护83
10.1一般规定83
10.2放坡83
10.3排桩-复合土钉85
10.4联合支护88
11盖挖法与逆作法90
11.1一般规定90
11.2设计91
11.3支护结构施工与土方开挖……93
11.4施工监测96
12地下水控制99
12.1一般规定99
12.2截水帷幕100
12.3集水明排102
12.4降水设计与施工103
13基坑监测112
13.1一般规定112
13.2监测要求113
13.3应急措施114
13.4监测报告115
附录A锚杆抗拔试验要点117
附录B降水引起的建筑地基沉降计算……122
附录C基坑总涌水量计算124
附录D建(构)筑物地基变形限值127
本规范用词说明129
引用标准名录130
附:条文说明131
河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41/138-2014
备案号J12756-2014
河南省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Henan code fo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2014-08-08发布
2014-10-01实施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09年度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通知》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相关标准规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岩土的分类、岩土工程勘察、天然地基计算、软弱地基、特殊土地基与山区地基、地基处理、浅基础、桩基础、抗浮设计、抗震设计、边坡工程、检验与监测。
本规范中第8.1.3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了在河南省行政区域内工业与民用建筑(含构筑物)地基基础的勘察设计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提高效益,制定本规范。
1.0.2地基勘察工作应广泛搜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和工程经验,针对工程特点和各勘察阶段要求,精心勘察、准确反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完整可靠、评价合理的勘察报告。
1.0.3地基基础设计应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根据地基勘察成果,结合结构特点、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条件、材料情况、场地环境和工程造价等因素,切实做到精心设计,以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1.0.4地基基础勘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地基ground,foundation soils
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1.2基础foundation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1.3地基勘察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根据建筑工程设计要求,采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地基的工程特性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评价,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2.1.4不良地质作用adverse geologic actions
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危害的地质作用。
2.1.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soil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6地基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
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地基变形控制值。
2.1.7原位测试in-situ tests
在岩土体所处的位置,基本保持岩土原来的结构、湿度和应力状态,对岩土体进行的测试。
2.1.8抗浮设计水位groundwater level for prevention of up-floating
抗浮评价计算所需要的、保证抗浮设防安全的设计水位。
2.1.9地质灾害geological disaster
由不良地质作用引发的,危及人身、财产、工程或环境安全(略)
3基本规定
3.1地基基础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3.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地区地基基础设计应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分为甲、乙、丙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表3.1.1-1选用。
表3.1.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2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地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按表3.1.1-2选用。
4岩土的分类
4.1土的分类和定名
4.1.1土的分类和定名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第四纪晚更新世Q及其以前沉积的土,应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Q4文化期以前沉积的土,应定为一般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Q4文化期以来中近期沉积的土,应定为新近沉积土。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土根据有机质含量进行分类,应按本规范附录A表A.0.1执行。
2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表4.1.1-1进一步分类。
表4.1.1-1碎石土分类
3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4.1.1-2进一步分类。(略)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5
3基本规定9
3.1地基基础设计与岩土工程助察等级……9
3.2岩土工程勘察…13
3.3地基基础与边坡设计16
4岩土的分类……..…20
4.1土的分类和定名………20
4.2岩石的分类………26
5岩土工程勘察………30
5.1一般规定……30
5.2岩土工程勒察要求……31
5.3地下水…………60
5.4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64
5.5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66
5.6勘察报告71
6天然地基计算……………74
6.1基础埋置深度……74
6.2地基承载力计算…74
6.3变形计算……80
6.4稳定性计算……84
7软弱地基……86
7.1一般规定86
7.2利用与处理86
7.3建筑与结构措施87
7.4大面积地面荷载89
8特殊土地基与山区地基……92
8.1一般规定92
8.2填土地基92
8.3湿陷性黄土地基93
8.4膨胀土地基96
8.5山区地基100
8.6岩溶与洞穴地基104
8.7采空区地基107
9地基处理121
9.1一般规定121
9.2换填垫层与加筋垫层法124
9.3强夯法与强夯置换法…128
9.4水泥土桩复合地基132
9.5混凝土桩复合地基135
9.6灰土挤密桩和土挤密桩复合地基137
9.7微型桩复合地基139
9.8碎石桩复合地基141
9.9多桩型复合地基144
10浅基础151
10.1一般规定151
10.2无筋扩展基础153
10.3扩展基础154
10.4柱下条形基础164
10.5筏形基础165
11桩基础168
11.1一般规定168
11.2基桩选型和构造要求171
11.3桩基承载力计算176
11.4承台设计181
12抗浮设计191
12.1一般规定191
12.2抗浮设计水位的确定192
12.3压重抗浮设计193
12.4抗拔桩和抗浮铺杆设计194
13抗震设计204
13.1一般规定204
13.2天然地基和基础204
13.3液化土和震陷软土206
13.4桩基212
14边坡工程215
14.1一般规定215
14.2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217
14.3边坡治理219
14.4边坡安全使用与维护223
15检验与监测225
15.1一般规定225
15.2地基检验226
15.3桩基检验228
15.4处理地基检验233
15.5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235
15.6边坡工程的检验与监测236
附录A岩土分类和鉴定240
附录B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修正245
附录C钻孔内采取不扰动土样的操作要点247
附录D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方法…249
附录E地基承载力的确定255
附录F处理地基的静载荷试验要点263
附录G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要点265
附录H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要点…268
附录I20世纪80年代郑州市城区地下水位分布…270
附录边坡破坏类型分类,271
附录K边坡侧向岩土压力计算方法272
附录L岩质边坡的岩体分类280
附录M浅层平板载荷试验要点282
本规范用词说明284
引用标准名录285
附:条文说明287
PC工程施工环节成本可压缩空间并不大,整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成本压缩,主要是由规范、设计、甲方等环节决定的。但是,PC工程施工也不是说在控制成本上无所作为,也有必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
1)降低材料费。多数环节材料费是没法降低的,套筒、灌浆料、密封胶等根本没有压缩空间。材料方面所能降低成本的环节主要是通过保证后浇混凝土区的精度、光滑度、衔接性。如此,脱模后表面简单处理就可以了,与预制构件表面一样,可以减少抹灰成本。
2)降低人工费。目前,人工费降不下来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场现浇量多,工人数量减少有限:安装工人不熟练,作业人员偏多;窝工现象比较严重。
降低人工费的途径:提高工人专业技能减少作业人员;采用委托专业劳务企业承包的方式减少窝工。
3)设备摊销成本。做好施工计划管理,尽可能缩短工期,降低重型塔式起重机的设备租金或摊销费用。
1)适宜的设计拆分。
①施工企业应在项目早期参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设计,要考虑构件拆分和制作、
运输、施工等环节的合理性。
②构件拆分时,尽可能减少构件规格,而且P℃构件重量应在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起重
范围内。
③优化设计,满足降低成本的要求。
2)通过技术进步和规范的调整,尽可能减少工地现浇混凝土量,简化连接节点构造。
3)通过全装修环节的性价比提高和集成化优势降低工程总成本。
4)实现管线分离,可以减少诸如楼板接缝环节的麻烦。
完整版,某碧桂园项目地下室车库顶板、地板、屋面、外墙、卫生间地面、阳台地面防水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部分: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
1.1、编制主要依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80-2011
《预铺/湿铺防水卷材》GB /T 23457-2009
碧桂园集团《预铺/湿铺反应型防水卷材》施工技术培训等其它资料
德阳碧桂园建筑施工图
1.1.1、工程概况
(略)
1.2、防水施工做法
根据碧桂园各部位选材及铺法要求,碧桂园项目现行的地下室防水做法如下(以各地项目设计图纸为准)
地下室底板防水构造:
地下室顶板防水构造:
屋面防水构造:
外墙防水构造:
地下室外墙防水构造:
1.3、材料准备
防水主材::
1、4.0厚聚酯胎改性沥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化学阻根)高聚物政性沥青类肪水卷材(地下室顶板)
2、2.0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溶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地下室顶板)
3、4.0厚单面粘预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PY类(地下室底板)
4、1.5厚单面粘湿铺高分子膜基防水卷材E类(高分子膜基防水卷材)(地下室外墙、屋面)
5、涂刮型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住宅外墙)
防水辅材:水泥、沥青基密封膏、镀锌收口压条及固定螺钉等。
1.4、施工机具准备
(略)
1.5、基层条件
1)基层坚实、平整、无明水,并会同监理工程师严格执行交接检查;2)平立面交接处、阴阳角、管根等应用水泥砂浆抹圆角或倒角,圆弧半径不小于 50mm;
3)穿出基层的构件须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4)预埋管件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防水施工; 做好安全、消防防备工作,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保障消防道路的畅通。
1.6、施工气候条件要求
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第 4.3.13 和《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 第 3.0.11,地下防水工程不得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冷粘法、自粘法不低于 5℃,故湿铺法施工的最低温度为 5℃。
1.7、地下室底板预铺反粘法防水施工方案底板采用预铺反粘工法:即先铺设防水卷材,卷材的自粘面朝上,然后在卷材的自粘面上浇筑混凝土,卷材与混凝土形成反自粘的效果的作法。施工流程如下1、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清理→按设计要求铺贴变形缝、阴阳角等细部防水附加层→在垫层上大面空铺自粘卷材(粘接面朝上,不去除卷材顶面的隔离膜)→质量验收合格后,边去除卷材表面隔离膜,边进行下一道底板钢筋工序施工。
2、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基层应坚实、平整、无明水,清除表面灰尘和油污。
2)、细部节点防水层施工:在平立面交接处、变形缝、施工缝等细部按设计要求设置卷材附加增强层,现场按要求进行裁剪,附加层宜采用双面自粘防水卷材。一般部位附加层卷材应湿铺满粘于基层,应力集中部位应根据规范空铺。
3)、大面防水层自粘卷材铺贴地下室底板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直接将卷材直接空铺垫层表面上,不需刷水泥浆。按照所选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长短边均为 80mm),按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在操作空间较大时放卷材铺贴控制线是必须的,以免卷材铺贴时出现错位、歪斜等现象。
施工时,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要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1500mm,搭接长度为80mm,搭接缝采用搭接自粘贴密实。
(图片略)
大面直接空铺在垫层上,卷材搭接边满粘贴做法(采用单面 自粘卷材)
(图片略)
桩承台、地梁内需刷素水泥浆,粘贴自粘卷材(采用双面自粘卷 材,以固定防水层)
(图片略)
铺贴时高密度交叉层压膜面朝下,粘接面朝上,卷材应铺设在预先确定铺贴的位置。从第二幅卷材开始时,将表面隔离膜的边缘按搭接宽度提前用裁纸刀小心划 开,将相邻两幅卷材搭接边的隔离膜撕掉,搭接边进行冷粘接,气温偏低(一般为10 度以下)卷材粘性较差时可用喷灯或热风焊枪对搭接边加温辅助粘贴,用压辊等 排气压实。铺贴后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扭曲。
撕掉搭接边隔离膜
(图片略) 粘结固定
防水卷材搭接边粘贴示意图
4)、卷材收头细部节点处防水密封
卷材收头处固定后,应采用沥青基密封膏进行密封处理。
5)、检查验收 卷材铺贴完成并经检查合格后,在绑扎底板钢筋之前,提前将卷材表面隔离膜撒掉。为防止施工时粘脚,卷材表面可薄撒素水泥粉,绑扎钢筋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以避免破坏防水卷材。
土建施工单位在防水层后续施工过程中,如不慎破坏了防水层,一经发现应及时 报请防水施工单位进行补修,可直接在破损上加铺一块双面自粘预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PY类进行修补。
底板大面采用空铺做法,交叉层压膜朝向垫层空铺
(图片略)
表面隔离膜在绑钢筋前撕掉,不宜太早 撕,以减少防污染。
(图片略)
1.8、地下室外墙、顶板湿铺满粘法防水施工方案
1、卷材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基层清理→细部节点处理→湿铺单面粘预铺沥青基聚酯胎防水卷材PY类→质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施工工艺
(图片略)
1) 基层清理与与湿润:基层应坚实、平整、无积水,清除表面灰尘和油污, 干燥的基层需要洒水湿润。平面与立面交接处的阴阳角、管道根等,均应做成半径为 50mm 的圆弧。
2)制备水泥素浆: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能采用矿渣水泥或粉煤灰 水泥。水泥素浆中水与水泥的重量比一般为 1:3 左右,搅拌成腻子状,搅拌好的水泥素浆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黏稠的糊状且没有未搅开的水泥颗粒。
当温度低于 10 度时,可加水泥重量 1%~2%的防冰剂,以提高水泥素浆的粘结 效果。
3) 细部节点防水层施工:在平立面交接处、变形缝、施工缝、管根等细部按 设计要求设置卷材附加增强层,现场按要求进行裁剪,附加层采用双面自粘防水卷 材。一般部位附加层卷材应湿铺满粘于基层,应力集中部位应根据规范空铺。
4)、1.5厚单面粘湿铺高分子膜基防水卷材E类(高分子膜基防水卷材)铺贴
a. 刮涂水泥浆:在基层上刮涂或涂刷素水泥浆,将配置好的水泥素浆均匀平 整的刮涂在基面上,不能有漏刮,以保证水泥素浆与基面的充分粘结。水泥素浆外 边缘稍宽出将要铺贴的卷材范围。水泥素浆的铺抹厚度一般为 2mm 左右,宜控制在1.5-2.5mm 的厚度,以保证水泥浆的粘结效果。
b. 铺贴卷材:一边刮涂水泥素浆,一边铺贴卷材,揭除卷材下表面隔离膜, 卷材露出自粘胶料的一面向下铺贴在刚刮涂好的水泥素浆上。施工时,相邻两幅卷 材的搭接要错开,错开长度不小于 1500mm,搭接长度为 80mm。铺贴后的卷材应 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扭曲。
c. 赶压排气:卷材一边铺贴,一边用刮板或辊筒等从上方刮压卷材,排出卷材与水泥素浆的空气,使卷材胶料与水泥素浆紧密结合,搭接处堆积的水泥素浆要 及时清理干净。
d. 卷材搭接边粘结:采用搭接边同步搭接的方式进行,即在卷材铺贴的同时 进行搭接边的搭接工作,将卷材搭接部位的隔离膜揭掉,搭接边进行冷粘接,气温偏低(一般为 10 度以下)卷材粘性较差时可用喷灯或热风焊枪对搭接边加温辅助粘贴,用压辊等排气压实。
撕掉搭接边隔离膜
(图片略)
防水卷材搭接边粘贴示意图
e. 在搭接缝的搭接过程中,水泥素浆应避免污染卷材搭接部位的自粘胶料,
若有不慎污染要及时清理干净,借助该部位卷材的粘性,用小压辊将卷材搭接边压 实,粘牢。卷材收头处固定后,应采用沥青基密封膏或 BCS-231 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进行密封处理。
f. 缺陷修复 自粘卷材的自粘面受到灰尘污染后,会部分失去自粘结性能,表现为搭接封、
收口部位局部翘边、开口等现象。中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必须及时进行修复,修复 方法为可采用热熔喷灯或热风焊枪将自粘胶粘加热融化,然后粘合,或采用 BCS-231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进行涂刷密封处理。
施工注意事项:
1、在防水层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须穿软底鞋,严禁穿带钉子或尖锐突出的鞋进入现场,以免破坏防水层。
2、施工过程中质检员应随时、有序的进行质量检查,如发现有破损、扎坏的 地方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正确、可靠的修补,避免隐患的产生。
3、卷材防水层施工完成后 48 小时内不准踩踏,高温天气下施工完成的防水层不宜暴晒,可采用遮阳布等物品进行遮盖。严寒天气时须采取相应保温措施防止冰融影响,可用一层塑料薄膜和二层草袋作保温层养护。
4、卷材防水层验收合格后,应由总包方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严禁在未进行保护的防水层上托运重型器物和运输设备。
6、不得在已验收合格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所有预埋件均不得后凿、预埋件 不得后做,如必须穿透防水层时,必须提前通知防水承包方,以便提供合理的建议 并进行及时的修补。
1.9、细部防水节点参考做法
1、底板与外侧墙交接处防水做法底板与侧墙交接处二期防水做法:在接茬部位,最外层卷材的接茬应设置盖口条,以保证接茬部位的可靠性,如下图所示。
(图片略)
底板与外墙交接处防水做法
2、顶板转角处防水做法
详见顶板防水构造做法
(图片略)
卷材防水附加层
(图片略)
详见侧墙防水构造做法
(图片略)
顶板侧墙转角处防水详图
3、阴阳角部位施工
阴阳角(此处的阴阳角专指三维交叉部位)在防水层施工中,数量诸多,也是 防水层薄弱的部位之一,该处的通常做法是由施工作业人员按照下图方式现场裁剪 和安装:
阴角部位卷材的裁剪、叠合、密闭:
(图片略)
4、变形缝、后浇带防水做法
(图片略)
5、桩头防水处理工艺
(图片略)
根据工程实际,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密封油膏+遇水膨胀止水条+防水卷材的复合防水做法。做法如下图所示:
(图片略)
桩头防水处理
内容索引:
目录
第一部分: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 3
1.1、编制主要依据 3
1.2、防水施工做法 3
1.3、材料准备 6
1.4、施工机具准备 6
1.5、基层条件 7
1.6、施工气候条件要求 7
1.7、地下室底板预铺反粘法防水施工方案 7
1.8、地下室外墙、顶板湿铺满粘法防水施工方案 10
1.9、细部防水节点参考做法 12
第二部分:屋面防水施工方案 19
2.1、编制依据 19
2.2、防水施工做法 19
2.3、基层条件 19
2.4、施工气候条件要求 20
2.5、屋面卷材铺贴方向和铺贴顺序 20
2.6、屋面防水施工方案 20
2.7、细部防水节点详图 23
2.8、施工注意事项 25
第三部分:卫生间地面防水施工方案 26
3.1、编制依据 26
3.2、防水施工做法 26
3.3、基层要求及准备 26
3.4、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案 27
3.5、细部防水节点详图 29
3.6、成品保护及安全注意事项 30
第四部分:根据监理工程师审查意见补充内容 31
4.1、穿墙、板的结构处理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31
4.2、材料质量、施工质量保证措施(重点描述屋面防水) 32
4.3、聚氨酯防水涂膜施工工艺 33
4.4、成品保护 35
4.5、施工安全措施 35
PC工程施工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的施工成本,从构成上大致相同,都是包含了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组织措施费、规费、企业管理费、利润、税金等。但由于建造方式、施工工艺的不同,在各个环节上的成本也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比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现场会减少人工。
1)P℃工程现场吊装、灌浆作业人工增加。
2)模板、钢筋、浇筑、脚手架人工减少。
3)现场用工大量转移到工厂。如果工厂自动化程度高,总的人工减少,且幅度较大;
如果工厂自动化程度低,人工相差不大。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人口红利的消失,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当有一天人工成
本高于材料成本时,就更能彰显出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比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费有增加有减少。
1)结构连接处增加了套管和灌浆料或浆错孔的约束钢筋、波纹管等。
2)钢筋增加,包括钢筋的搭接、套筒或浆错连接区域箍筋加密:深人支座的错固钢筋
增加或增加了错固板。
3)增加预埋件。
4)叠合楼盖厚度增加20mm。
5)夹心保温墙板增加外叶板和连接件(提高了防火性能)。
6)钢结构建筑使用的预制楼梯增加连接套管。
7)落地灰以及混凝土损耗减少了。
8)模板减少了。
9)养护用水减少了。
10)建筑垃圾减少了。
11)减少了竖向支撑。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现场需要装配化施工,因此机械费会增加。
1)现场起重机起重量较传统现浇增加。
2)集成化程度高的项目现场起重设备使用频率减少了。
3)灌浆需要专用机械。
PC工程施工组织措施费是减少的。
1)现场工棚、仓库等临时设施减少。
2)冬季施工成本大幅度减少
3)现场垃圾及其清运大幅度减少。
管理费和利润由企业自己调整计取,规费和税金是非竞争性取费,费率由政府主管部门确定,总的来看变化不太,可排除对造价的影响。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PC工程施工成本中人工费、措施费是减少的;材料费和机械费是增加的;管理费、规费、利润、税金等对其成本影响不大。
严格意义上说,PC工程施工总造价中是包含构件造价、运输造价和安装自身的造价这三部分的,安装取费和税金也都是以总造价为基数计算的。但因为构件造价和运输造价通常已经由构件厂承担了,所以大多数从业者考虑P℃工程施工成本与造价时,仅考虑安装自身的造价这一部分。按照这个思路,安装自身的造价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1)安装部件、附件和材料费。
2)安装人工费与劳动保护用具费。
3)水平、垂直运输、吊装设备、设施费。
4)脚手架、安全网等安全设施费。
5)设备、仪器、工具的摊销;现场临时设施和暂设费。
6)人员调遣费;工程管理费、利润、税金等。
PC工程施工的环境保护重点在于施工现场道路、构件堆放场地等的现场清洁,施工过程中各种连接材料、构件安装临时支撑材料的使用和拆除回收等环节中。在每一个环节,都应严格按照安全文明工地要求去执行,并做到以下规定:
1)PC项目开工前应制定施工环境保护计划,落实责任人,并应组织实施。
2)预制构件运输和驳运过程中,应保持车辆的整洁,防止对道路的污染,减少道路扬尘,施工现场出口应设置洗车池。
3)在施工现场应加强对废水、污水的管理,现场应设置污水池和排水沟。废水、废弃涂料、胶料应统一处理,严禁未经过处理直接排人下水管道。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产生的胶粘剂、稀释剂等易燃、易爆化学制品的废弃物应及时收集送至指定存储器内,按规定回收,严禁未经处理随意丢弃和堆放(《装标》第10.8.9条)。
5)装配式结构施工应选用绿色、环保材料。
6)预制混凝土叠合夹心保温墙板和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内保温系统的材料。采用粘贴板块或喷涂工艺的保温材料,其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7)应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性能完好的构件装配起吊机械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
8)构件吊装时,施工楼层与地面联系不得选用扩音设备,应使用对讲机等低噪声器具或设备。
9)在预制结构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噪声和遵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一2011)的规定(《装标》第10.8.8条款)。
10)预制构件夜间运输时要告知运输车驾驶员禁止鸣笛。
11)检查不合格的构件不能在工地处理,要运回工厂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