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412-2020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
ICS45.080 S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412-2020
代替TB/T412-2014
标准轨距铁路道岔
Standard-gauge railway turnout
2020-09-24发布
2021-04-01实施
国家铁路 局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TB/T412一2014《标准轨距铁路道岔技术条件》。与TB/T412一201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本标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4年版第1章);
修改了尖轨、心轨顶面通长加工和不通长加工情况下顶面直线度要求[见3.2.3),2014年版3.2.3b)];
一增加了尖轨、心轨轨头加工轮廓与设计轮廓的极限偏差[见3.2.3e)];
增加了跳线孔的孔径偏差要求[见3.2.4a)];
修改了轨高、轨底厚、夹板安装面高度极限偏差(见3.3.4,2014年版3.3.2);
修改了成型段、过渡段和热影响区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原材料分为热轧钢轨和热处理钢轨两种情况(见3.3.7,2014年版3.3.7);
增加了重载道岔用铁垫板的极限偏差要求[见3.4.1c)];
修改了垫板焊缝质量表面渗透探伤检验判定规范[见3.4.11),2014年版3.4.11)];
增加了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技术要求(见3.7.2);
修改了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密贴要求(见4.2.8,2014年版4.2.8);
修改了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密贴要求(见4.3.11,2014年版4.3.11);
修改了道岔厂内组装铺设方式(见4.11,2014年版4.11);
增加了钢轨件表面硬度试验方法(见5.7);
修改了出厂检验中道岔组装检验的项目要求等[见2014年版的6.2g)、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有全、骆焱、乔神路、何雪峰、王树国、鹿广清、李文博、刘振华、刘婷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412一1964、TB/T412一1975、TB/T412一1990、TB/T412-2004、TB/T412-201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准轨距铁路道岔的技术要求,厂内组装铺设,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及储运。
本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不大于200km/h、货物列车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不大于120km/h、轴重不大于30t的标准轨距铁路道岔及交叉(以下简称道岔)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4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法
GB/T230.1金属材料洛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222弹簧钢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1348球墨铸铁件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6414一2017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7244重型弹簧垫圈
GB/T9439灰铸铁件
GB/T9440可锻铸铁件
GB/T9441一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18851.1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第1部分:总则
GB/T26953一2011焊缝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验收等级
GB/T37330有砟轨道轨枕混凝土枕
JB/T4385.1锤上自由锻件通用技术条件
TB/T447高锰钢辙叉
TB/T1346木枕用道钉
TB/T1495弹条I型扣件
TB/T1632.1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TB/T1632.2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
TB/T2344.1钢轨第1部分:43kg/m~75kg/m钢轨
TB/T2344.2钢轨第2部分:道岔用非对称断面钢轨
TB/T2344.3一2018钢轨第3部分:异型钢轨
TB/T234543kg/m~75kg/m钢轨接头夹板订货技术条件
TB/T2347钢轨用高强度接头螺栓与螺母
TB/T2478弹条金相组织评级图
TB/T2626铁道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技术条件
TB/T2927高分子材料钢轨绝缘件
TB/T2975钢轨胶接绝缘接头
TB/T3065弹条Ⅱ型扣件
TB/T3080有砟轨道混凝土岔枕
TB/T311033kg/m护轨用槽型钢
TB/T3172防腐木枕
TB/T3297高速铁路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岔枕
TB/T3307.2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2部分:T型螺栓
TB/T3307.3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3部分:垫板螺栓
TB/T3307.4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4部分:轨距块
TB/T3307.5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5部分:盖板
TB/T3307.6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6部分:缓冲调距块
TB/T3307.7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7部分:预埋塑料套管
TB/T3307.9高速铁路道岔制造技术条件第9部分:调高垫板
TB/T3467合金钢组合辙叉
3技术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道岔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本标准制造。
3.1.2新投产的道岔应试制,并进行厂内整组组装(包括道岔钢轨件、联结零件、扣件、岔枕及转换设备),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3.1.3制造道岔的原材料及部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3.1.4本标准未列且图纸中未注明的加工件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GB/T1804一2000中C级规定,形位公差应符合GB/T1184一1996中L级规定,铸件应符合GB/T6414一2017中DCTG9规定。
3.1.5设计图纸中明确注明的技术要求,应按设计图纸的规定执行。
3.1.6钢轨件的原材料采用合金钢钢轨时,应按相关规定执行。
3.2钢轨件
3.2.1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道岔用钢轨应符合TB/T2344.1的规定;
b)AT轨和60TY1轨应符合TB/T2344.2的规定;
c)护轨用槽型钢应符合TB/T3110的规定;
d)道岔用钢轨材质宜与区间线路钢轨材质一致,或按用户要求使用。
3.2.2钢轨件长度极限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尖轨、活动心轨、长心轨和叉跟尖轨为-:mm;
b)基本轨、短心轨和配轨为±3mm;
c)翼轨、帮轨、护轨和扶轨为士6mm。
(略)
4厂内组装铺设
4.1一般规定
4.1.1道岔组装应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和工具、工装。
4.1.2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应按规定号数放置,与轨底、铁座、垫板的间隙不应大于1.0mm。如需调整轨距,可选用设计给定的其他号数轨距块和缓冲调距块。
4.1.3各部螺栓应按规定扭矩紧固。
4.2基本轨、尖轨组装
4.2.1容许通过速度160km/h垫板组装成组件,且进行平台试铺;容许通过速度vmax≤160km/h的道岔,应将辙跟垫板组装成组件。
4.2.2补强板的始端应与尖轨或活动心轨的始端平齐,极限偏差为士1.0mm,补强板与轨头下颚和轨底上颚的间隙应小于1.0mm。
4.2.3尖轨轨底与滑床台的缝隙:容许通过速度160km/h小于0.5mm;其余部分应小于2.0mm,其中大于或等于1.0mm缝隙的不应超过该项点总数的
10%,且不应连续出现;容许通过速度vmax≤160km/h时应小于2.0mm,其中大于或等于1.0mm缝隙的不应超过该项点总数的10%,且不应连续出现。
4.2.4尖轨跟端支距极限偏差为±2.0mm。尖轨固定端(第一个扣件岔枕中心线处)支距极限偏差:
容许通过速度160km/h1.5mm。
4.2.5限位器子母块两侧间隙差极限偏差为±1.0mm。
4.2.6顶铁与尖轨或基本轨轨腰的缝隙应小于2.0mm,其中大于或等于1.0mm缝隙的不应超过该项点总数的20%,且不应连续出现;顶铁用调整片不应多于2片,总厚度不应大于3mm。
4.2.7在牵引点处施加外力时,尖轨轨头切削范围内与基本轨的间隙: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范围内小于0.5mm,其余部位小于1.0mm,见图10中尺寸s。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B/T 3082-2017 铁路救援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pdf
ICS45.060.10:53.020.20 S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3082-2017
代替TB/T3082—2003
铁路救援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
Inspecting and testing methods for railway rescue crane
2017-10-12发布
2018-05-01实施
国家铁路 局发布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TB/T3082一2003《内燃铁路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与TB/T3082一2003相比,本部分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标准适用范围,取消了最大额定起重量100t、125t、160t内燃铁路起重机,适用铁路救援起重机(见第1章,2003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3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型式检验的条件(见3.1,2003年版的3.1);
修改了出厂检验(见3.2,2003年版的3.2);
增加了外观检查(见4.3);
增加了系统检查与试验内容(见第5章);
增加了机构功能检查内容(见第6章);
修改了结构检查与试验内容(见第7章);
增加了纵向载荷试验内容(见7.3);
增加了转向架检查内容(见第8章);
修改了车钩缓冲装置检查内容(见第9章);
修改了起重机性能试验内容(见第10章,2003年版的第8章);
修改了稳定性试验内容(见第11章,2003年版的第9章);
删除了试验种类中的回送试验(见2003年版的第12章);
增加了线路运行试验(见第12章);
修改试验后检查内容(见第13章,2003年版的第15章);
修改了检查与试验项目内容,并按表1中项目名称对其检查与试验方法进行了说明(见第14章,2003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原标准中的回送前的整备(见2003年版的第16章);
增加了技术资料检查内容(见第15章)。
本标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武桥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标准计量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力群、董亚庚、于跃、苗立军、徐国辉、杜斌武、张小宏、瞿建平、白圣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3082一200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救援起重机整体装配完成后投入使用前的检查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柴油机为动力、液压传动、全回转、自力走行铁路救援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
其他有特殊要求的起重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6.1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5905一2011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T6067.1一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
GB/T6068一2008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试验规范
GB/T12602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
GB/T16904.1一2006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检查第1部分:检查方法
GB/T17426铁道特种车辆和轨行机械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验方法
GB/T20303.1一2016起重机司机室第1部分:总则
GB5025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2300回转支承
TB/T493铁道车辆车钩缓冲装置组装技术条件
TB/T1335一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TB/T1740机车车辆重量测定方法
TB/T1802铁道车辆水密性试验方法
TB/T2979铁道货车制动管阻力试验
TB/T3081铁路救援起重机技术条件
3试验种类
3.1型式检验
对起重机基本参数、系统、机构、结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做的全面考核。检查与试验项目一般集中在首台起重机上进行。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新造起重机应做型式检验:
a)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b)转场生产的产品试制完成时;
c)停产满2年及以上再重新生产;
d)·当产品的结构、功能、工艺、材料改变影响产品性能时,做相关项目的型式检验。
3.2出厂检验
对每台出厂起重机的技术参数、外观、系统、机构、结构、功能和性能进行常规性检查和试验。
4整机主要参数和外观检查
4.1主要尺寸检查
4.1.1限界检查按GB/T16904.1一2006进行,是否符合GB146.1的规定。
4.1.2检测车钩中心线高度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
4.1.3检测车钩连接线间水平距离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1.4检测上车尾部回转半径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1.5检测支腿横向和纵向间距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2称重检查
称重检查内容包括:
a)称重测量按TB/T1740进行;
.b)检测起重机回送状态下重量、轴重,轴重差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
4.3外观检查
4.3.1检查系统和机构的元件及辅件的型号、规格、结构尺寸、技术参数、有效期和安装位置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3.2检查系统的管、线路安装布置和标识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3.3检查系统管、线路(风、水、油等)是否有渗漏现象,线路是否有漏电现象。
4.3.4检查标志、油漆种类、颜色、漆膜厚度和表面质量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
4.3.5检查相对运动的铰点和摩擦副的润滑措施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
4.3.6检查整机内外清洁度是否洁净。
5系统检查与试验
5.1动力系统
5.1.1检查动力装置的配置和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和技术文件要求。
5.1.2检查柴油箱和供油管路功能是否符合技术条件要求。
5.2液压系统
5.2.1起重机额定载荷动载工况连续工作1h,读取液温计数值,液压油温度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
5.2.2试验内容和条件如下:
a)按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液压泵和液压马达进出油口、平衡阀的控制口、油缸的进出油口和系统主油路回油口等压力,并做记录;
b)在空载试验和额定起重性能合格情况下,检查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温升等技术参数,并做记录。
5.2.3试验及检测项目包括:
a)工作压力的检测;
b)压力损失的检测;
c)平衡阀控制压力检测;
d)变幅、伸缩液压回路平稳性试验。
5.2.4试验方法和记录参照JB/T4030.3一2013进行。
5.3制动系统
5.3.1检测系统功能是否符合TB/T3081的规定。
内容索引: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试验种类1
4整机主要参数和外观检查2
5系统检查与试验2
6机构检查3
7结构检查与试验3
8转向架4
9车钩缓冲装置4
10起重性能试验4
11稳定性试验7
12线路运行试验7
13试验后检查8
14检查与试验项目8
15技术资料检查9
参考文献1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完整正式版 Q/CR 9745-2014 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中国铁路 总公司企业标准
Q/CR9745-2014
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standards of railway natural disaster and foreign object invasion monitoring system
2014-07-01发布
2014-10-01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主编单位:中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北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
本标准是根据原铁道部《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11)10号)的要求编制而成。
本标准共分3部分,15章,另有10个附录。其中共性部分包括:总则,术语;施工部分包括:基本规定,施工准备,光电缆线路,室外设备,室内设备,系统调试等;验收部分包括:基本规定,光电缆线路,室外设备,室内设备,系统检验,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工程验收等。
本标准系首次编制。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铁通信信号勘测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丰台区金家村1号,邮政编码:100036),并抄送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Ⅰ共性部分……1
1总则1
2术语3
Ⅱ施工部分…6
3基本规定6
3.1一般规定6
3.2建设单位7
3.3设计单位8
3.4施工单位8
3.5监理单位9
4施工准备……10
4.1施工调查…10
4.2施工图核对……11
4.3施工方案选择及资源配置……11
4.4施工作业指导书……12
4.5施工技术交底……12
5光电缆线路……14
5.1一般规定……14
5.2径路复测14
5.3单盘电缆检测、配盘及运输·15
5.4电缆敷设……·17
5.5电缆防护………18
5.6电缆接续……19
5.7电缆引入19
5.8电缆成端……20
6室外设备…22
6.1一般规定22
6.2风速风向现场采集设备……23
6.3雨量现场采集设备…………27
6.4雪深现场采集设备……27
6.5异物侵限现场采集设备……29
6.6地震现场采集设备……33
6.7室外设备防雷及接地….35
7室内设备……37
7.1一般规定37
7.2机柜设备……38
7.3终端设备………39
7.4电源设备……39
7.5室内配线………40
7.6室内设备防雷及接地…41
8系统调试…42
8.1一般规定42
8.2单机调试……43
8.3单项调试……45
8.4系统功能性能调试48
Ⅲ验收部分50
9基本规定50
9.1一般要求50
9.2验收单元划分51
9.3验收内容和要求…53
9.4验收程序和组织………………54
10光电缆线路56
10.1一般规定56
10.2电缆敷设56
10.3电缆防护58
10.4电缆接续60
10.5电缆引入61
10.6电缆成端62
11室外设备64
11.1一般规定64
11.2风速风向现场采集设备64
11.3雨量现场采集设备67
11.4雪深现场采集设备69
11.5异物侵限现场采集设备……72
11.6地震现场采集设备75
11.7室外设备防雷及接地77
12室内设备80
12.1一般规定80
12.2机柜设备80
12.3终端设备81
12.4电源设备82
12.5室内配线83
12.6室内设备防雷及接地84
13系统检验85
13.1一般规定85
13.2单机检验85
13.3单项检验87
13.4系统功能和性能检验90
14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94
14.1一般规定94
14.2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94
14.3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94
14.4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94
15工程验收97
15.1单位工程验收97
15.2静态验收97
15.3动态验收97
附录A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施工常用仪表…99
附录B,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电缆检验记录表……100
附录C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设备建筑限界检查记录表…………103
附录D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异物侵限监测检验记录表……104
附录E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表…………109
附录F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施工现场质量验收记录表……110
附录G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检验记录表……114
附录H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单机检验记录表…116
附录J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单项检验记录表…………120
附录K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单位工程核查表…124
本标准用词说明127
《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条文说明12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CR 9658-2017 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中国铁路 总公司企业标准
Q/CR9658-2017
客货共线铁路 电力牵引供电工程 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Mixed Passenger and Freight Railway Traction Power System
Engineering
2017-02-28发布
2017-06-01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本规程是根据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在原铁道部《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10208-2008) 和《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接触网支柱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9]266号)的基础上修编而成。本规程在修订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我国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建设、使用管理和设备维护经验,广泛吸纳了有关科研成果,充分征求了建设运营各方面意见。
本规程共分 7 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施工准备、牵引变电所、接触网、牵引供电远动系统。
本规程主要修订内容:
1.在总则中,适用范围修改为适用于设计速度 200km/h 及以下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增加了施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要求。
2.增加了基本规定一章,明确了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质量管理、节能环保、风险管理、文明施工、施工组织等要求;规定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要求及建设各方的施工要求。
3.在施工准备中,优化了施工的流程;增加了首件定标与首件工程评估。
4. 在牵引变电所中,增加了商砼混凝土、空气开关柜、箱式所亭、与贯通地线连接等相关内容,删除了回流盘柜、电容电抗和变电所改建工程等相关内容,精简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等有关内容。
5.在接触网中,增加了商砼混凝土、悬垂线夹、预绞丝保护条等相关内容和供电电缆、接触网精调两节内容;完善了施工测量,支柱整正,下锚补偿装置,支持结构、定位装置、拉线、吊弦等测量、计算及工厂化预制质量控制,电联接压接等相关内容;删除了既有接触网改建工程等相关内容,精简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等有关内容。
本规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在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万寿路南口金家村 1 号,邮政编码:100036),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 29 号,邮政编码:1000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铁五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苏保卫、王宁、王作祥、吕忠起、田宇、石军、刘建军、奚金柱、马志广、王雅刚、陈 安、王先铎、刘长志、吴凤娟、郭民祥、李和平。
主要审查人:王哲浩、畅洪亮、沈曼盛、朱飞雄、夏 炎、钟松辉、丁小四、李 涛、李 凯、郭宏民、李向东、游利平、李清明、刘 杰、张宝奇、颜冬华、史健明、姚文斌。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发布 《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等 7 项建设标准的通知
铁总建设[2017]37 号
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
现发布《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9651-2017),《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52-2017),《客货共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53-201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207 -2017) ,《铁路架桥机架梁技术规程》(Q/CR 9213-2017),((客货共线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56-2017),《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58-2017 )等 7 项建设标准,自 2017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 原《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 181 号)、《铁路边坡防护及防排水工程施工补充规定》(铁建设〔2009] 172 号)、((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铁建设〔2010] 41 号)、((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10]241 号)、((铁路钢桥高强度螺栓连接施工规定》 (TBJ214-92) ,((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建技 02010] 13 号)、《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3- 2008)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 - 2008) ,《关于印发铁路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南的通知》(建技〔2006] 21 号)、((铁路隧道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技术指南》(铁建设 02007]106 号)、《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作业指南(试行)》(经规标准〔2007]119 号)、((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09] 73 号)、《客货共线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6 - 2007) ,((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10208- 2008) ,《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接触网支柱施工作业指南》(经规标准[2009] 266 号)、 ((铁路信号 ZPW-2000 轨道电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经规标准[2011]86 号)等 17 项标准同时废止。 7 项标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由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7 年 2 月 28 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阀门知识大全
第一节 概述
阀门是流体管路的控制装置,其基本功能是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的流通,改变介质的流通,改变介质的流动方向,调节介质的压力和流量,保护管路的设备的正常运行。
工业用的阀门的大量应用是在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后,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石油、化工、电站、冶金、船舶、核能、宇航等方面的需要,对阀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人们研究和生产高参数的阀门,其工作温度从超低温-269℃到高温 1200℃,甚至高达 3430℃,工作压力从超真空 1.33x10-8Mpa(1x10-1 ㎜ Hg)到超高压 1460MPa,阀门通径从 1mm 到 600mm,甚至达到 9750mm,阀门的材料从铸铁,碳素钢发展到钛及钛合金,高强度耐腐蚀钢等,阀门的驱动方式从手动发展到电动、气动、液动、程控、数控、遥控等。
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阀门需求量不断增长,一个现代化的石油化工装置就需要上万只各式各样的阀门,阀门使用量大。开闭频繁,但往往由于制造、使用选型、维修不当,发生跑、冒、滴、漏现象,由此引起火焰、爆炸、中毒、烫伤事故,或者造成产品质量低劣,能耗提高,设备腐蚀,物耗提高,环境污染,甚至造成停产等事故,已屡见不鲜,因此人们希望获得高质量的阀门,同时也要求提高阀门的使用,维修水平,这时对从事阀门操作人员,维修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要精心设计、合理选用、正确操作阀门之外,还要及时维护、修理阀门,使阀门的“跑、冒、滴、漏”及各类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第二节 阀门的分类
阀门的用途广泛,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比较多。总的可分两大类:
第一类自动阀门:依靠介质(液体、气体)本身的能力而自行动作的阀门。如止回阀、安全阀、调节阀、疏水阀、减压阀等。
第二类驱动阀门:借助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来操纵动作的阀门。如闸阀,截止阀、节流阀、蝶阀、球阀、旋塞阀等。
此外,阀门的分类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按结构特征,根据关闭件相对于阀座移动的方向可分: 1. 截门形:关闭件沿着阀座中心移动,如图 1—1 所示。 2. 闸门形:关闭件沿着垂直阀座中心移动,如图 1—2 所示。 3. 旋塞和球形:关闭件是柱塞或球,围绕本身的中心线旋转,如图 1—3 所示。 4. 旋启形;关闭件围绕阀座外的轴旋转,如图 1—4 所示。 5. 碟形:关闭件的圆盘,围绕阀座内的轴旋转,如图 1—5 所示。 6. 滑阀形:关闭件在垂直于通道的方向滑动,如图 1—6 所示。
二、按用途,根据阀门的不同用途可分: 1. 开断用:用来接通或切断管路介质,如截止阀、闸阀、球阀、蝶阀等。 2. 止回用:用来防止介质倒流,如止回阀。 3. 调节用:用来调节介质的压力和流量,如调节阀、减压阀。 4. 分配用:用来改变介质流向、分配介质,如三通旋塞、分配阀、滑阀等。 5. 安全阀:在介质压力超过规定值时,用来排放多余的介质,保证管路系统及设备安全,如安全阀、事故阀。 6. 他特殊用途:如疏水阀、放空阀、排污阀等。
图 1-1 图 1-2
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三、按驱动方式,根据不同的驱动方式可分: 1. 手动:借助手轮、手柄、杠杆或链轮等,有人力驱动,传动较大力矩时,装有蜗轮、齿轮等减速装置。 2. 电动:借助电机或其他电气装置来驱动。 3. 液动:借助(水、油)来驱动。 4. 气动;借助压缩空气来驱动。
四、按压力,根据阀门的公称压力可分: 1. 真空阀:绝对压力<0.1Mpa 即 760mm 汞柱高的阀门,通常用 mm 汞柱或 mm水柱表示压力。 2. 低压阀:公称压力 PN≤1.6Mpa 的阀门(包括 PN≤1.6MPa 的钢阀) 3. 中压阀:公称压力 PN2.5—6.4MPa 的阀门。 4. 高压阀:公称压力 PN10.0—80.0MPa 的阀门。 5. 超高压阀:公称压力 PN≥100.0MPa 的阀门。
五、按介质的温度分,根据阀门工作时的介质温度可分:
1. 普通阀门:适用于介质温度-40℃~425℃的阀门。 2. 高温阀门:适用于介质温度 425℃~600℃的阀门。 3. 耐热阀门:适用于介质温度 600℃以上的阀门。 4. 低温阀门:适用于介质温度-40℃~ -150℃的阀门。 5. 超低温阀门:适用于介质温度-150℃以下的阀门。
六、按公称通径分,根据阀门的公称通径可分:
1. 小口径阀门:公称通径 DN<40mm 的阀门。 2. 中口径阀门:公称通径 DN50~300mm 的阀门。 3. 大口径阀门:公称通径DN350~1200mm 的阀门。 4. 特大口径阀门:公称通径 DN≥1400mm 的阀门。
七、按与管道连接方式分,根据阀门与管道连接方式可分; 1. 法兰连接阀门:阀体带有法兰,与管道采用法兰连接的阀门。 2. 螺纹连接阀门:阀体带有内螺纹或外螺纹,与管道采用螺纹连接的阀门。 3. 焊接连接阀门:阀体带有焊口,与管道采用焊接连接的阀门。 4. 夹箍连接阀门:阀体上带有夹口,与管道采用夹箍连接的阀门。 5. 卡套连接阀门:采用卡套与管道连接的阀门。
第三节 阀门的型号编制方法
一、阀门的型号
阀门的型号是用来表示阀类、驱动及连接形式、密封圈材料和公称压力等要素的。
由于阀门种类 繁杂,为了制造和使用方便,国家对阀门产品型号的编制方法做了统一规定。阀门产品的型号是由七个单元组成,用来表明阀门类别、驱动种类、连接和结构形式、密封面或衬里材料、公称压力及阀体材料。
阀门型号的组成由七个单元顺序组成(见下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完整版无水印 京FJT-2003 防空地下室通用图(通风部分、内部试用).pdf
防空地下室 通用图
(通风部分 内部试用)
FJT-2003
BIAD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材料
1.设置在染毒区的进、排风管直径<400mm时用6=2mm厚钢板,直径≥400mm时用5=3mm厚钢板制作,采用气密性焊接。预埋在墙内部分采用≥3mm钢板气密性焊接。(或用6≥3mm厚焊接钢管)
2.送排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包括室内排风管道),厚度按表1采用。
3.与自动排气活门连接的排风短管和穿墙管采用厚度≥3mm钢板焊接。
4.测压管选用DN15镀锌钢管。二、除锈、防腐、试压
1.普通钢板风管除锈后刷防锈漆二道,露明时刷灰漆一道。
2.镀锌钢板风管擦净表面油污后,刷灰漆二道。
3.不埋设的铁件均应刷防锈漆二道,灰漆一道。埋设的铁件除锈后可以直埋在混凝土内。
4.进风管和测压管要求气压试验0.1MPa。
三、其它
1.通风机、滤尘器、过滤吸收器的规格、型号、数量均详防空 地下室通风平面图设备统计表。
2.所有室内送排风管穿内墙部位,土建均须留洞。
3.进、排风管穿有防毒要求的隔墙时均应设密闭穿墙管,要求与土建密切配合同时施工,不得事后剔凿。
4.埋入墙内木砖涂沥青一道。
5.图FT2-FT9所示的增压管为清洁通风与滤毒通风共用通风机时,位于通风机出口风管与清洁通风系统两密闭阀门之问的风管间,向该两密闭阀门之间的风管内送风使其增压而避免风清洁通风管内透毒的连接管,也称超压管,它的材质采用DN25镀锌钢管制作。
6.通风管标高:圆形风管指管中、矩形风管指管底。标高以米计,管径、距离、尺寸均以毫米(mm)计。
7.凡本说明未涉及到的均详见防空地下室通风平面图上的说明。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建筑给水、排水、雨水系统设计计算讲义(122页)
美国建筑给排水简介
建筑给水
建筑排水
建筑雨水
水泵加压及提升
建筑给排水节能
建筑给排水规范
>统一建筑给水排水规范
>国际建筑给水排水规范
50个州,34个使用(美国国家标准局采用)
>美国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规范
美国残疾人法
职业安全及卫生法
工厂、实验室、医院
消防规范
美国消防协会
建筑规范
建筑给水
>无负压给水技术与设备
>防止交叉连接污染
>水力计算
>给水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管道消毒
稳流补偿器是连接在市政给水管网的供水管与水泵进水口的特制密闭装置,不与外界空气连通,可配合真空抑制器实现无负压、全封闭和稳流调节作用,稳流补偿器内的调节水量在进水量瞬间小于出水量时能及时补充给用户。真空抑制器则是根据稳流补偿器内的水量、水压等实现稳流补偿器内的压力平衡,使之不产生负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天建设 施工现场消防管理作业指导书(44页)
一.总则 建筑工地火灾事故频发,影响恶 劣,损失严重。为预防在建工程施工 现场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护 人身和财产安全,规范施工现场 消防 管理,特编制本作业手册。
二、总平面布局 1. 消防平面布局应包括以下临时设施: 序号 设施名称 基本规定 1 施工现场出入口 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 2 办公、生活区等 注意材质选择、防火间距,独立设置 3 消防车道 净宽度及高度、消防回车场、救援场地符合标准 4 消防给水系统 使用集装箱式水泵房、变频控制泵,满足施工现 场消防水扬程需求;管径、消火栓间距符合,主体层层设置消火 栓接口 5 灭火器 布置位置及数量 6 消防台 使用集装箱式成品消防台,位置布置合理 7 易燃、危险品材料堆场 与在建工程保持安全距离,远离人员密集区及动 火作业区
2. 防火间距 2.1 与在建工程防火间距 ① 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5m; ② 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固定动火作业场所: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 小于10m; ③ 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2.2 施工现场主要临时用房、临时设施防火间距 办公 宿舍 发电机房 变配电房 可燃材料 库房 厨房操作 间锅炉房 可燃材料 堆场及其 加工厂 固定动火 作业场 易燃易爆危 险品库房 办公、宿舍 4 4 5 5 7 7 10 发电机房 变配电房 4 4 5 5 7 7 10 可燃材料库房 5 5 5 5 7 7 10 厨房操作间 锅炉房 5 5 5 5 7 7 10 可燃材料堆场及 其加工厂 7 7 7 7 7 10 10 固定动火作业场 7 7 7 7 10 10 12 易燃易爆 危险品库房 10 10 10 10 10 12 12
3. 消防车道 临时消防车道设置要求: ① 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高度均不应小于4m; ② 临时消防车道的右侧应设置消防车型线路指示标识。
4. 临时消防回车场 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设置环形车道确实有困难时,应在消防 车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5.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① 临时消防救援场地应设置在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场地的长边一 侧及在建工程的长边一侧; ② 临时救援场地宽度应满足消防车正常操作要求,且不应小于6m,与在建工程外脚手架的 净距不小于2m,且不宜超过6m。
三、建筑防火 1.临时用房 临时用房防火设计——宿舍、办公区、厨房等 ① 建筑构件(宿舍、办公区等)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② 厨房操作间层数应为1层,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与宿舍、办公用单独建造; ③ 活动房搭设高度不宜大于2层,单跑楼梯单层不大于7间或不大于25米; ④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2.在建工程防火 2.1临时疏散通道:主体施工作业面至救援场地的各个疏散通道应设置规 范、 通行顺畅。
临时疏散通道规定要求: ① 楼层至地面通道:使用定型化通道,车库施工阶段选用组合式通道; ② 楼层内通道:净宽度不小于1.0m,张贴疏散指示标识; ③ 操作层通道:禁止堆放材料,畅通无阻; ④ 脚手架内爬梯:加工制作定型化爬梯,安装牢固,净宽度不小于0.6m; ⑤ 作业面至架手架爬梯:固定牢固、两侧设置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T/CEC 196-2018 超、特高压设备检修作业安全预警系统
ICS29.020
F20/29
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雅
T/CEC196—2018
超 、特高压设备 检修作业 安全预警系统
Safety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EHV and UHV maintenance
2018-11-16发布2019-02-01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超、特高压设备检修作业安全预警系统的功能、分类、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超、特高压设备检修过程中保障作业安全的预警系统,其他电压等级可参照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
GB/T 2423.3 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4857.23 包装 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 第 23 部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
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 26859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
GB 26860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预警系统 security early-warning system
由定位基站、定位终端、移动显示装置、接地线挂接状态终端和通信模块组成,具备作业人员、安全围栏及接地线等定位数据收集、分析、显示与危险告警功能的系统。
3.2
定位基站 positioning datum station
由卫星信号接收装置及服务器组成。卫星信号接收装置布置在合适位置,方便接收卫星信号,发送数据至服务器进行处理,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向定位终端传输定位数据。
3.3
定位终端 positioning terminal
用于传输定位基站数据信号,并与自身所在位置的卫星信号进行联合解算,实现检修作业人员、安全围栏、作业工具的位置定位及数据通信的便携式装置。
3.4
接地线挂接状态终端 grounding indicator terminal
将接地线挂接状态(包括挂接正常、挂错相线、脱落)通过无线方式发送至定位基站由显示终端进行显示的装置。
3.5
电子安全围栏 safe electronic fence
在实体围栏上布置定位终端,根据定位终端的定位数据和布置顺序在服务器端形成作业区域,当作业人员跨越或移动安全围栏时,在服务器端及现场发出声光告警。
4 系统功能、分类及型号
4.1 系统功能
4.1.1 应具备作业人员、电子安全围栏及接地线等位置定位数据、图像数据的收集、分析、显示与告警功能。
4.1.2 应具有线路/变电站作业区域内三维场景模型或预留三维场景模型数据接入安全接口和功能扩展接口。
4.1.3 服务器端应具备安全区域、临近危险区域、危险区域规划功能,其中安全区域标记为绿色,临近危险区域标记为黄色,危险区域标记为红色。
4.1.4 在规划的区域作业时,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应符合 GB 26859、GB 26860 的相关规定。
4.1.5 系统网络及数据传输应符合本单位的信息安全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86-202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通信安全规范
ICS35.02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86—2021
输变电设备 物联网通信安全 规范
Communication security standar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场景下传感终端、涉控终端、移动作业终端、视频装置、汇聚节点、边缘物联代理等感知层设备接入公司管理信息大区与互联网大区的通信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通信安全防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M/T0002SM4分组密码算法
GM/T0009SM2密码算法使用规范
GM/T0044SM9标识密码算法
Q/GDW11712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技术规范
Q/GDW12021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
Q/GDW12082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无线传感器通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以实现输变电设备状态信息感知、互联互通及智能化应用的物联网。
[Q/GDW12021,定义3.1]
3.2
接入节点access node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感知层中的通信主设备,具备边缘计算、自组网和终端接入的功能。
[Q/GDW12021,定义3.2]
3.3
汇聚节点sink node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感知层中的通信中继设备,具备自组网和终端接入的功能。
[Q/GDW12021,定义3.3]
3.4
传感终端sensor terminal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感知层中的终端设备,可实现对输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感知,并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接入汇聚节点或接入节点,可分为P化传感终端与非IP化传感终端。
[Q/GDW12021,定义3.4]
3.5
涉控终端involved control terminal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感知层中的终端设备,执行物联网指令,控制辅助设备启停等物理动作,并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接入汇聚节点或接入节点。例如电机控制器、空调控制终端、水泵控制终端、通风除湿控制终端等。
3.6
边缘物联代理IoT edge agent
对各类智能传感器、智能业务终端进行统一接入、数据解析和实时计算的装置或组件。
3.7
物联安全接入网关(高端型)IoT security access gateway(high-end models.)
一种采用SSAL、SSL VPN等技术实现对物联网终端或边缘物联代理的身份认证、网络访问控制和传输通道加密,保障电力物联网终端接入安全的防护设备。
3.8
物联安全接入网关(低端型)IoT security access gateway(low-end models)
一种融合SSAL、SSL VPN安全接入与基于双主机电路交换的网闸隔离两种安全防护措施的隔离网关设备,主要部署于变电站内部,用于无线终端本地接入变电站管理信息大区网络。
3.9
信息安全网络隔离装置(逻辑型)information security network isolation device(logic)
一种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管理信息大区对外隔离的专用安全防护设备,可提供逻辑强隔离状态下的跨边界代理访问服务。
3.10
信息安全网络隔离装置(网闸型)information security network isolation device(GAP)
一种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管理信息大区对外隔离的专用安全防护设备,可提供基于双主机电路交换的网闸隔离功能。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N:接入点(Access Point Name)
IBC:基于标识的密码体系(Identity-Based Cryptography)
D:身份标识(Identifier)
IPSec:互联网安全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
SSAL: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安全应用层(State Grid Secure Application Layer)
SSL:安全套接字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机电 施工
所属地区: 湖北
提问日期: 2022-04-09 20:21:46
提问网友: 雨歌
我做左边这种,给拆了,要求做右边这种,按上柱墩做。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这是短柱,用框架柱定义,在柱的属性里面将纵筋构造设置为“纵筋锚固”。
Q/GDW 12185-202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边缘计算应用软件接口技术规范
ICS35.08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85-2021
输变电设备 物联网 边缘计算应用软件接口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interface of edge computing application software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边缘计算应用软件与边缘计算框架、边缘计算应用软件相互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和内容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窄带数据边缘计算应用软件数据交换和命令交互接口的使用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DW616基于DL/T860标准的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应用规范
Q/GDW1242架空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
Q/GDW12021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
Q/GDW12079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规范
Q/GDW12120统一边缘计算框架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Q/GDW616、Q/GDW12021、Q/GDW1242、Q/GDW12079和Q/GDW121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
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边缘计算框架edge computing frame
支撑边缘计算的开放式平台软件,提供软件层面的数据接入、存储与共享、端设备管理、信息物模型管理、应用管理、安全服务等基础功能。
3.2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窄带边缘计算框架narrowband data edge computing frame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应用于输变电窄带数据业务场景的边缘计算框架,本规范涉及的边缘计算框架均指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窄带边缘计算框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IoT: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REST:表述性状态转移(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北
提问日期: 2022-04-09 20:20:29
提问网友: 白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首层结构底标高-0.17m。3.04+0.17=3.21m。
Q/GDW 12184-202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数据规范
ICS33.040.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84-2021
输变电设备 物联网传感器 数据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of sensor data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传输业务数据、控制数据和分片传输数据时的报文格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输变电设备物联网传感器、节点装置之间通信数据报文的设计、应用和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DW12020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微功率无线网通信协议
Q/GDW12021输变电设备物联网节点设备无线组网协议
3术语和定义
Q/GDW12020和Q/GDW1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报文message
数据链路层的最小数据单元,采用数据顿模式,由顿头、数据部分、帧尾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帧头和帧尾包含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如地址信息、差错控制信息等:数据部分包含业务或控制数据,其内容长度不固定。
3.2
分片fragment
当传输数据内容超过链路最大可靠传输容量时,传输数据内容被划分并形成多个小容量的数据片段,以便能够实现可靠传输。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K:确认标志(ACKnowledgment)。
CRC:循环元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PDU: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SDU: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74-2021 智能量测开关技术规范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74—2021
智能量测开关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mart measuring switch
2022-01-07发布2022-01-07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量测开关的分类及特性、标志、使用和安装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存储。
本标准适用于低压计量箱内智能量测开关的设计、采购、验收和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2423.10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00.1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14048.1一2012低压开关设各和控制设各第1部分:总则
GB/T14048.2一202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T14048.3一2017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GB/T17215.211一2021电测量设备(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215.321电测量设备(交流)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A级、B级、C级、D级和E级)
GB/T17215.323一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2一201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3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交流电源端口谐波、谐间波及电网信号的低频抗扰度试验
GB/T18216.12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12部分:性能测量和监控装置(PMD)
3术语和定义
JJF1245.1、GB/T2900.18、GB14048.1—2012、GB/T14048.2—2020、GB/T14048.3—2017、GB/T
17215.211和GB/T18216.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流传感器current sensor
一种将检测到的电流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符合标准需要的电信号的检测装置,例如电流互感器、霍尔元件等。
3.2
量测单元 measurement module
与电流传感器和低压开关配合,实现配用电线路电压、电流、温度等的高精度测量,并具有数据存储、处理及通信等功能,支持热插拔和互换。
3.3
智能量测开关smart measuring switch
具备高精度电流传感器和量测单元的低压开关电器,包括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用来实现对配用电线路的正常接通、分断,以及过载、短路保护等功能,并能实现量测数据的本地或远程交互,适用于交流50Hz,工作电压不超过440V,额定电流不大于800A的配用电线路,可安装于低压计量箱等。
4分类和特性要求
4.1分类
4.1.1按保护类型分:
a)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1)热磁式塑料外壳式断路器(推荐):
2)电子式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b)隔离开关。
4.1.2按开关的极数分:
a)1P+N:
b)3P(推荐):
c)3P+N:
d)4P。
4.1.3按使用类别分:
a)塑料外壳式断路器应符合GB/T14048.2一2020中4.4要求,类型分为:
1)A类(推荐):
2)B类。
b)隔离开关:
1)AC-22A;
2)AC-23A。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答疑:请教后浇带的金属网应该套什么子目?-云南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云南
提问日期: 2022-04-09 20:14:57
提问网友: 任凭梦里三千落花
解答网友: 独行者
可套墙面钉钢板网子目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北
提问日期: 2022-04-09 20:13:23
提问网友: wuheng
在筏板基础的垫层底生成了大开挖土方,褥垫层底下是挖桩间土,桩间土另算,集水坑垫层底下也设置了褥垫层,那么集水坑的基坑土方底标高应该到垫层底标高?还是褥垫层的底标高?如果基坑的垫层底到褥垫层的底标高,是否包含了桩间土?筏板部位的桩间土是否包含基坑底桩间土的量?
2022-04-09 20:13:40 补充
解答网友: 翔宇789
基坑土方底标高应该到褥垫层的底标高,褥垫层部份为桩间土。
答疑:请教广东省建筑工程劳动定额目前更新到哪一版了?-广东
问题专业: 土建 招投标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计价软件GBQ4.0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4-09 20:11:15
提问网友: 长时自有常
我在网上查到的都是2009年全国版的
解答网友: 竹风
2008年全国版
Q/GDW 12168-2021 机动应急通信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8—2021
机动应急通信系统 运行维护 规程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for mobile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s
2021-09-24发布2021-09-24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机动应急通信系统运行维护的总体原则与重要参数、运行要求、维护内容、常见故障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各级机构(含全资、控股、代管单位)机动应急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3615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5046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68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DL/T548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
DL/T1614电力应急指挥通信车技术规范
YD/T1970.4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第4部分:不间断电源(UPS)系统
YD/T1970.1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第10部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YD/T5028国内卫星通信小型地球站(VSAT)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动应急通信系统mobile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system
装载于机动车、小型设备箱等可移动载体,主要以卫星通信、移动通信为远程传输技术手段,具有机动灵活性,可为抢险救灾指挥、重要保电工作和公司重大活动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应急业务的通信系统。主要由网络控制中心站(简称中心站)、车载通信站(简称车载站)、便携通信站(简称便携站)和固定通信站(简称固定站)组成。
3.2
中心站central station
对机动应急通信系统中车载站、便携站和固定站相关设备实施运行状态监视、网络集中控制、业务统一调度的控制中心,也是与电力专用通信固定网络互联互通的枢纽站。
3.3
动中通卫星天线系统satcom-on-the-move satellite antenna system
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准卫星,保证卫星通信连续不间断的车载(机载、船载)卫星通信天线系统。
3.4
静中通卫星天线系统static satellite antenna system
静止状态中可自动实时锁定卫星工作的天线系统。
3.5
车载站vehicle station
以车辆为载体,集成有车载卫星天线系统、卫星基带和业务终端设备及其他通信设备,实现应急通信业务远程传输、近程覆盖和接入功能的移动卫星通信站。
注:车载卫星天线系统分为动中通卫星天线系统和静中通卫星天线系统。
3.6
便携站portable station
由若干小型设备箱、可拆装式天线组成,可通过一般交通工具(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或人力搬运,快速灵活布置,实现应急通信业务远程传输、近程覆盖和接入功能的移动卫星通信站。
3.7
固定站fixed station
安装于固定地点,实现应急通信业务远程传输、近程覆盖和接入功能的卫星通信站。
3.8
远端站remote station
与中心站进行通信的车载站、便携站、固定站等卫星通信地球站的统称。
3.9
甚小口径卫星终端站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
一种天线口径很小的卫星通信地球站,又称微型地球站或小型地球站,其天线直径一般为0.3~2.4米。机动应急通信系统的远端站都属于甚小口径卫星终端站。
3.10
单兵无线图传系统individual wireless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适合单人背负,用于扩展远端站通信范围,提供近程图像、声音数据传输功能的无线发射设备、接收设备。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ER:比特误码率(Bit Error Ratio)
BUC:功率放大上变频器(Block Up-Converter)
GP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
IP: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
LNB:低噪声下变频器(Low Noise Block Down-Converter)
MCU:多点控制单元(Multi Control Unit)
UPS:不间断供电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vSAT:甚小口径卫星终端站(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67-2021 沟(管)道光缆工程典型设计规范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7-2021
沟(管)道光缆工程 典型设计规范
Typical design standard for engineering of optical cable trench
2021-09-24发布2021-09-24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沟(管)道光缆工程中通信光缆专用沟道设计要求,变电站内导引光缆工程、隧道和沟道光缆工程管孔内光缆工程、竖井光缆工程典型设计,沟(管)道光缆技术要求,防火产品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沟(管)道光缆工程的设计、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或光缆通则
GB23864防火封堵材料
GB25970不燃无机复合板
GB28374电缆防火涂料
GB/T29233一2012管道、直埋和非自承式架空敷设用单模通信室外光缆
GB29415耐火电缆槽盒
GA478电缆用阻燃包带
YD/T3297通信用耐火光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道passageway
包括隧道、沟道、管孔、竖井等通道。
3.2
隧道power cable tunnel
容纳线缆数量较多,有共同安装和巡视方便的通道,且是全封闭性的线缆构筑物。
3.3
沟道trench
封闭式不通行但盖板可开启的线缆建筑物,且布置与地坪相齐或稍有上下。
3.4
管孔duct
按照规划线缆根数,一次建成多孔管道的地下构筑物。包括排管、非开挖等形式。
3.5
保护子管pipe
穿在管孔中,用以保护光缆的小直径保护管。
3.6
竖井shaft
建筑物用于垂直敷设线缆的垂直通道。
3.7
非金属阻燃光缆non metallic flame retardant optical cable
具有规定的阻燃性能(如阻燃特性、烟密度、烟气毒性、耐腐蚀性)及不含任何金属元件的光缆。
3.8
非金属耐火光缆non metallic fire resistance optical cable
具有规定的耐火性能(如线路的完整性、烟密度、烟气毒性、耐腐蚀性)及不含任何金属元件的光缆。
4总则
4.1同一方向的多条光缆或同一传输系统不同方向的多条光缆,在具备条件时,应采用不同路由(沟道)敷设进入通信机房和主控室:如不具备条件,应在同一路由(沟道)两侧布置,并采取可靠的防火隔离措施。
4.2考虑通信光缆运行安全需求,应在新建通信枢纽站建设中设计独立的通信光缆专用沟道;在新建变电站、城区电缆通道建设中,应视条件优先设置独立的通信光缆专用沟道,不具备条件时,应对通信光缆采取电缆沟内部分隔离等措施进行有效隔离。
4.3独立通信光缆专用沟道路径应按照地区建设规划统一安排,路径选择应满足安全、可行、维护便利及节省投资等要求。沟道基础按土壤条件,可采用混凝土基础或钢筋混凝土基础,并应采取有效的排水、通风及防止渗漏水等措施。
4.4在沟(管)道内敷设的通信光缆应采用不含金属加强芯、铠装等金属配件的阻燃光缆,光缆材质应具有良好的自熄性。在通信业务保障的重要通道内,宜选用具有相应耐火等级的非金属耐火光缆。
4.5城区通信光缆集中敷设区域宜在隧道、沟道侧设计光缆接续小室或光交接箱,以满足光缆接续、跳纤的需要,避免隧道、沟道内光缆接续盒集中安放。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110
111
112
…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