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高清PDF带书签《设备安装工程细部做法》中铁建设集团、贾洪、钱增志、方宏伟主编
本书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指导丛书”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综合排布及屋面、机房等重点部位施工。本书可供设备人员、安装人员、施工人员使用。
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要突出抓好提升消费品品质、促进制造业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三个方面。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中铁建设集团 作为“世界500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38年来秉承“安全是天,质量是根”的理念,践行“周密策划、精心建造、优质高效、实现承诺”的质量方针,坚持“双百”方针,持续推进工序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经过近十年的总结和探索,逐步总结形成了引领企业品质升级的工程质量标准化指导丛书。
本次出版的工程质量标准化指导丛书共六册,涵盖了房建工程9个分部、62个子分部、305个分项工程内容,编制时主要依据国家、行业规范、规程以及国标图集,以直观、明确、规范为目的,采用图文结合的编写形式,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关键工序或影响建筑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的环节,采用一张或多张构造图或图片对应展示,并对其标准做概括性描述,力求简明扼要。丛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单位和各级领导的关怀,得到了业内多家知名企业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内容索引:
第1章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1
5.3采暖系统安装与施工75
6.2冷却塔安装174
1室内给水、中水、热水系统安装1
5.3.1管道及配件安装
6.2.1工艺流程174
1.1工艺流程1
5.3.2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安装76
6.2.2冷却塔安装174
1.2材料、设备管理1
5.3.3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78
6.3换热设备安装 175
1.2.1基本规定1
5.4采暖系统配件安装79
6.3.1工艺流程175
1.2.2技术资料的验收5
5.4.1系统配件安装前试验79
6.3.2换热设备安装175
1.2.3见证取样送检要求5
5.4.2采暖系统补偿器安装80
6.4软化水装置安装176
1.3预留预埋6
5.4.3采暖系统平衡阀及调节阀安装80
6.4.1工艺流程176
1.3.1预留洞6
5.5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80
6.4.2软化水装置安装17
1.3.2普通套管7
5.5.1采暖系统水压试验80
6.5水泵安装177
1.3.3刚性防水套管8
5.5.2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水压试验80
6.5.1工艺流程177
1.3.4柔性防水套管10
5.5.3试运行与调试81
6.5.2水泵安装177
1.3.5墙体预留槽11
6卫生器具安装81
7空调水系统管道及附件安装179
1.4支吊架制作安装12
6.1工艺流程81
7.1工艺流程179
1.4.1管道支吊架的分类12
6.2材料管理81
7.2套管安装179
1.4.2支架制作17
6.2.1一般规定81
7.3管道连接181
1.4.3管道支吊架的安装要求18
6.2.2技术资料的验收81
7.3.1管道连接181
1.5管道安装20
6.3卫生器具及配件安装81
7.3.2安装要求182
1.5.1给水、中水、热水管道安装的一般要求20
6.3.1卫生器具安装81
7.4阀门与附件安装186
1.5.2钢管(钢塑复合管)安装22
6.3.2卫生器具配件安装83
8防腐、绝热及管道标识190
1.5.3塑料管道安装25
6.4卫生器具满水和通水试验84
8.1管道与设备防腐190
1.5.4薄壁不锈钢管道安装26
7管道与设备的防腐与绝热84
8.1.1工艺流程190
1.5.5铜管道钎焊连接28
7.1材料管理84
8.1.2管道与设备防腐190
1.6给水、中水、热水管道配件安装29
7.1.1基本规定84
8.2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绝热191
1.6.1阀部件安装质量标准29
7.1.2技术资料的验收84
8.2.1工艺流程.191
1.6.2水表安装·30
7.1.3见证取样送检要求85
8.2.2管道与设备绝热191
1.6.3仪表安装32
7.2管道与设备的防腐85
8.2.3施工要求196
1.6.4补偿器安装33
7.2.1涂装防腐施工工艺流程85
8.3空调风管系统与设备绝热197
1.6.5倒流防止器的安装34
7.2.2防腐施工质量标准85
8.3.1工艺流程197
1.6.6多功能水泵控制阀34
7.3绝热85
8.3.2管道与设备绝热198
1.7给水系统设备安装34
7.3.1水管橡塑保温85
8.3.3施工要求198
1.7.1水泵安装34
7.3.2水管玻璃棉保温87
8.4设备、管道标识201
1.7.2水箱安装
7.3.3金属保护壳安装87
9通风与空调工程建筑节能205
1.8给水系统试验37
7.4管道及设备标识88
9.1技术与管理205
1.8.1金属及复合管38
7.4.1工艺流程88
9.2材料与设备205
1.8.2塑料给水管道38
7.4.2基本要求88
9.3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206
1.8.3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压38
7.4.3标识做法88
9.3.1一般规定206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39
第2章通风与空调工程97
9.3.2主控项目207
2.1工艺流程39
0基本规定97
9.3.3一般项目210
2.2材料、设备管理39
1金属风管与配件制作
9.4空调与供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210
2.2.1基本规定39
1.1工艺流程97
9.4.1一般规定210
2.2.2技术资料的验收40
1.2板材厚度要求97
9.4.2主控项目210
2.3支吊架制作安装40
1.2.1风管系统类别划分97
9.4.3一般项目212
2.3.1支吊架的一般要求40
1.2.2钢板风管板材厚度98
10检测与试验212
2.4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41
1.3风管预制98
10.1风管强度与严密性试验212
2.4.1消防水泵安装41
1.4风管拼接99
10.2风管系统严密性试验213
2.4.2消防水箱安装和消防水池施工42
1.4.1风管板材拼接及接缝99
10.3水系统阀门水压试验214
2.4.3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和稳压泵安装42
1.4.2风管铆接99
10.4水系统管道水压试验
2.4.4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42
1.4.3风管板材咬口连接99
10.5冷凝水管道通水试验215
2.4.5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43
1.4.4风管焊接100
10.6管道冲洗试验215
2.4.6喷头安装43
1.4.5控制要点100
10.7开式水箱(罐)满水试验和换热器及密闭容器水压试验216
2.4.7报警阀组安装质量要求47
1.5风管连接.100
10.8风机盘管水压试验216
2.4.8其他组件安装质量要求48
1.5.1风管法兰制作及连接100
10.9制冷系统试验216
2.5系统试压和冲洗50
1.5.2共板法兰风管制作连接102
10.10通风与空调设备电气检测与试验218
2.5.1一般规定50
1.5.3矩形风管C形、S形插条制作及连接105
11通风与空调系统试运行与调试218
2.5.2水压试验50
1.6风管加固106
11.1设备单机试运转与调试218
2.5.3气压试验51
1.7配件制作112
11.1.1水泵试运转与调试218
2.5.4冲洗51
2非金属与复合风管制作114
11.1.2风机试运转与调试219
2.6系统调试51
2.1工艺流程114
11.1.3空气处理机组试运转与调试219
2.6.1消防水泵调试51
2.2连接形式114
11.1.4冷却塔试运转与调试220
2.6.2报警阀调试51
2.3酚醛复合风管及配件制作115
11.1.5风机盘管机组试运转与调试220
2.6.3联动试压51
2.3.1工艺流程115
11.1.6水环热泵机组试运转与调试220
3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52
2.3.2风管及配件制作115
11.1.7蒸汽压缩式制冷(热泵)机组试运转与调试221
3.1工艺流程52
2.4玻璃纤维风管制作121
11.1.8吸收式制冷机组试运转与调试221
3.2材料、设备管理52
2.4.1工艺流程121
11.1.9电动调节阀、电动防火阀、防排烟风阀(口)调试222
3.2.1基本规定52
2.4.2风管及配件制作121
11.2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行与调试222
3.2.2技术资料的验收53
3支吊架制作与安装124
11.2.1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行与调试前的检查222
3.3管道及设备安装53
3.1工艺流程.124
11.2.2系统无生产负荷下的联合试运行与调试223
3.3.1消防水源53
3.2支吊架制作125
11.2.3监测与控制系统的检验、调整与联动运行223
3.3.2管道安装53
3.3支、吊架安装128
11.2.4系统风量的测定和调整224
3.3.3消火栓55
3.3.1风管支、吊架安装128
11.2.5空调水系统流量的测定与调整225
3.3.4消防水泵
3.3.2水管支吊架安装132
11.2.6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226
3.3.5高位消防水箱
3.3.3支架安装要求136
11.2.7变风量(VAV)系统联合试运行与调试226
3.3.6其他组件安装质量要求.57
3.4抗震支吊架142
11.2.8室内空气参数的测定226
3.4系统试压和冲洗58
3.4.1抗震支架的应用范围142
11.2.9防排烟系统测定和调整227
3.4.1水压试验59
3.4.2抗震设防烈度142
第3章综合排布及屋面、机房等重点部位施工229
3.4.2冲洗59
3.4.3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142
1综合排布229
3.5系统调试59
3.4.4抗震支吊架在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应用范围142
1.1设备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229
3.5.1系统调试内容.59
3.4.5抗震支吊架的设置与安装要求
1.1.1总体原则229
4室内排水系统安装59
3.4.6抗震支吊架的间距计算144
1.1.2垂直面管道排列原则230
4.1工艺流程59
3.4.7地震水平作用计算及受力校核
1.1.3管道最小间距的原则230
4.2材料、设备管理.59
3.4.8抗震支吊架安装146
1.2管线布置的原则230
4.2.1基本规定..59
3.5成品支吊架148
1.3设备管线综合布置的避让原则230
4.2.2技术资料的验收60
3.5.1适用范围148
1.4设备管线综合布置的注意事项231
4.2.3见证取样送检要求60
3.5.2工艺原理148
1.4.1管线综合布置的注意事项231
4.3预留预埋60
3.5.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149
1.4.2地下室、地上公共走道机电综合排布注意要点
4.3.1预留洞60
3.5.4整体式组装支架现场安装154
1.4.3各功能用房综合排布注意要点232
4.3.2UPVC止水节预埋60
4风管系统安装157
1.4.4屋面综合排布注意要点.232
4.4支吊架制作安装61
4.1金属风管安装157
2屋面、机房等重点部位施工.232
4.5管道安装61
4.1.1工艺流程.157
2.1屋面.232
4.5.1排水管道安装的一般要求61
4.1.2金属风管安装157
2.1.1策划内容233
4.5.2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安装(承插式、卡箍式)64
4.2风口安装162
2.1.2屋面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点.234
4.5.3排水塑料管粘结66
4.3软接风管安装164
2.2卫生间.236
4.5.4钢管焊接70
4.4风阀安装166
2.2.1策划内容.236
4.5.5雨水斗安装70
4.5消声器、静压箱安装166
2.2.2卫生间洁具安装质量控制点237
4.6潜污泵安装72
5空气处理设备安装167
2.3管廊、管井238
4.6.1安装方法72
5.1空调末端设备安装167
2.3.1策划内容238
4.6.2安装注意事项...73
5.1.1工艺流程167
2.3.2管廊、管井质量控制点239
4.7排水系统试验
5.1.2空调末端设备安装167
2.4地下室及车库.240
4.7.1排水管道73
5.2风机安装169
2.4.1策划内容.240
4.7.2雨水管道
5.2.1工艺流程169
2.4.2质量控制点240
5室内采暖系统安装.74
5.2.2风机安装169
2.5吊顶区域242
5.1工艺流程74
5.3空调机组安装170
2.5.1策划内容242
5.1.1采暖散热器安装74
5.3.1工艺流程170
2.5.2质量控制点242
5.1.2地板辐射采暖安装74
5.3.2空调机组安装170
2.6大型设备机房.243
5.2材料、设备管理..74
6空调冷源及辅助设备安装172
2.6.1策划内容243
5.2.1一般规定74
6.1制冷机组安装172
2.6.2机房质量控制点245
5.2.2技术资料的验收.74
6.1.1工艺流程.172
5.2.3见证取样送检要求75
6.1.2制冷机组安装172
Q/GDW 12166-2021 换流站直流类设备质量评级技术导则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6—2021
换流站 直流类设备 质量评级 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 for quality rating of DC epuipments in convertor station
2021-12-06发布 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换流站直流类设备质量评级的总则、评级内容、评级方法、评级记录及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运的土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换流变压器、平波电抗器、换流阀、高压直流穿墙套管、直流断路器、直流隔离开关、直流电流互感器、直流分压器、直流避雷器、滤波器组电容器设备质量评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13498高压直流输电术语
DL/T1685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评价导则
DL/T1690电流互感器状态评价导则
Q/GDW169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评价导则
Q/GDW450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状态评价导则
Q/GDW 45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评价导则
Q/GDW498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状态评价导则
Q/GDW500高压直流输电直流测量装置状态评价导则
Q/GDW502高压直流输电干式平波电抗器状态评价导则
Q/GDW504高压直流输电高速直流开关状态评价导则
Q/GDW506高压直流输电交直流滤波器及并联电容器装置状态评价导则
Q/GDW603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交直流穿墙套管状态评价导则
Q/GDW116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1953直流断路器状态评价导则
Q/GDW10171SF6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价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3498、DL/T1685、DL/T1690、Q/GDW169、Q/GDW450、Q/GDW454、Q/GDW498、Q/GDW500、Q/GDW502、Q/GDW504、Q/GDW506、Q/GDW603、Q/GDW1168、Q/GDW1953和Q/GDW1017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备质量等级equipment quality grade
用A、B、C、D、E反映设备在评级时间范围内的质量百分制得分水平。
3.2
威尔逊置信区间Wilson score confidence interval
Edwin Bidwell Wilson在二项分布正态区间基础上,针对小样本离散数据置信区间下限值计算提出的修正公式。
3.3
线性函数映射插值Min-Max scaling
插值函数为一次多项式的插值公式,其在插值节点上的插值误差为零,以相同的斜率将数值映射至不同区间。
4总则
4.1评级流程
换流类设备质量评级流程如下:
a)综合考虑设备台年数、设备投运时间、设备缺陷、设备检修工况及发生时间等因素,计算设备运行得分:
b)依据换流类设备评分标准对设备的非计划停运、故障、质量事件通报、家族缺陷进行扣分,加权后得到各供应商设备的初始得分;
c)引入“威尔逊置信区间”对其初始得分进行修正,根据设备的修正得分划分质量等级;
d)根据设备质量等级约束条款,调整相应的设备质量等级,并通过“线性函数映射插值”,得到设备质量百分制得分;
e)汇总上报数据,按照流程a)-d)形成国网层级设备质量等级及质量百分制得分;
f)若存在国网家族缺陷的设备,则根据标准调整其最终设备质量等级及质量百分制得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运维检修装备配置规范
ICS29.02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 运维检修装备 配置规范
Configuration specification of operation and inspection equipment in high altitude areas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海拔地区变电站运维检修工作中运检工器具、试验仪器及在线监测等运检装备的配置一般原则、基本要求和装备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2000米及以上的变电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DW116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1799.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高海拔地区变电站High-altitude Region Substation
海拔在2000米及以上的变电站。包括离运维班驻地≥90km或≥90分钟车程的F类变电站;离运维班驻地<90km或<90分钟车程的N类变电站。
3.2
带电检测装备Energized Test Equipment
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现场检测的装备。
3.3
在线监测装置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在不停电情况下,对电力设备状况进行连续或周期性的自动监视检测装置。
4一般原则
4.1运维班驻地设置在变电站的按此标准执行。
4.2运检装备宜实施差异化配置,装备配置可根据电网结构、业务划分、地域、气候等特点适当调整,以满足各级单位检修、操作、常规消缺及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
4.3变电站按照距离运维班驻地半径细分为F、类。结合变电站电压等级、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及距离运维班驻地半径细分为8小类,高海拔地区变电站类别划分标准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64-2021 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技术规范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4-2021
变电站 远程智能巡视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remote intelligent inspection system in substation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的系统架构、基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巡视点位设置、系统接口、系统信息安全要求、运行环境及可靠性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5kV及以上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检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15153.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
GB/T30149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
GB/T36572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
Q/GDW10517.1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1部分: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Remote intelligent inspection system in substation
由巡视主机、机器人、摄像机等组成,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巡视、智能分析、实时监控、智能联动、远程操作等功能。
3.2
巡视主机Inspection station
部署在变电站,对摄像机、机器人及声纹装置实现统一接入、下发控制和分析巡视结果,并与上级系统进行交互的装置。控制机器人和摄像机开展室内外设备联合巡视作业,接收巡视数据、采集文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形成巡视结果和巡视报告,及时发送告警。同时具备实时监控、与主辅设备监控系统智能联动等功能。
3.3
声纹监测装置Voiceprint monitoring device
采集变压器、断路器、电抗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重要一次设备的声音数据的声音采集和监测装置。
3.4
图像识别Image recognition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等技术,对图像中的目标和对象特征的提取,从而判断出图像中不同目标和对象区域的技术方法。
3.5
图像判别Image discrimination
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等技术,对同一监控场景、相同目标和对象的不同时间多幅图片,提取出相同目标和对象在多幅图片中的差异性特征,并找出存在差异时的目标和对象区域的技术方法。
4系统架构
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部署在变电站站端,主要由巡视主机、机器人、摄像机等组成。巡视主机下发控制、巡视任务等指令,由机器人和摄像机开展室内外设备联合巡视作业,并将巡视数据、采集文件等上送到巡视主机;巡视主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形成巡视结果和巡视报告。巡视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与主辅设备监控系统智能联动等功能。巡视主机应具备双网口和设置独立网段,信息安全应符合GB/T36572的要求。系统架构见图1。
巡视主机对外接口定义如下:
a)与机器人巡视系统接口:采用TCP传输协议,下发巡视主机对机器人的控制、巡视任务等指令,接收机器人巡视数据、机器人状态等数据:采用FTPS等安全文件传输规范,接收可见光照片、红外图谱等文件;
b)与视频系统接口:与视频系统中的硬盘录像机接口采用TCP/UDP传输协议,获取摄像机的视频和红外图谱,并实现对摄像机的控制;
c)与声纹监测装置接口:采用TCP/UDP传输协议,获取声音监测数据:
d)与主辅设备监控系统接口:主辅助设备监控系统与巡视主机通过Ⅱ区与Ⅳ区之间正反向隔离装置通信,采用UDP协议、CIM/E语言格式,实现巡视系统主辅设备联动等功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32/T 3754-202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技术规程.pdf
ICS91.080.40 R07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754-202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for inspection of 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2020-02-24发布
2020-05-0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检测方法、检测数量和判定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6 水泥分析方法
GB/T 228.1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32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 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GB/T 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方法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6400 金属材料线材和铆钉剪切试验方法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GB/T 28900 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GB/T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50081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152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784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 51231 装配式 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DGJ 32/J184 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JG/T 398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
JG 225 预应力混凝土金属波纹管
JG/T 408 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JG/T 561 预制保温墙体用纤维增强塑料连接件
JGJ 5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T 70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J 10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T 15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
JGJ 256 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 355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DGJ 32/TJ 110 工程结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检测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3.2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 in-situ inspe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e
对混凝土结构实体实施的原位检查、检验和测试以及对从结构实体中取得的样品进行检验和测试分析。
3.3 混凝土结构性能检测 inspection of concret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针对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测。
3.4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rebar sleeve connection with injected grout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3.5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rebar splice connection with injected grout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3.6 集中约束搭接连接 rebar bundle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 confined with spiral hoop
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构件中预留孔道,孔道外侧采用螺旋箍筋约束,在孔道中插入下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束,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3.7 灌浆料实体强度检测 in-situ strength inspection of grouting material
从现场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节点处,通过原位测试推定套筒内灌浆料的抗压强度。
3.8 铺砂法 sand layingmethod
采用规定体积的试验用砂,在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上摊铺成四边形,量测边长,通过计算得出构件粗糙度换算值的方法。
3.9 内窥镜法 observation method via endoscope
利用带尺寸测量功能的内窥镜,在灌浆前和灌浆后对套筒内部进行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判断套筒内钢筋插入长度及灌浆饱满度的方法。
3.10 X 射线局部破损法 partial disrepair method with X-ray
通过对被测构件进行局部破损,减小 X 射线穿透厚度或将成像装置放置于有利位置,以改善 X 射线成像效果的一种方法。
3.11 表面硬度法 surface hardness method
通过测试灌浆孔道或出浆孔道内灌浆料外端面的硬度值,根据表面硬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来推定灌浆料抗压强度的方法。
3.12 阵列超声成像法 array ultrasonic imaging method
通过超声阵列探头实现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并采用合成孔径聚焦等特定算法完成超声成像的方法。
3.13 环境激励法 ambient excitation method
利用周围环境的随机激励使建筑结构产生的微小振动来分析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的方法。
3.14 稳态正弦激振法 steady-state sinusoidal excitation method
对被测对象施加频率可控的简谐激振力的激振方法。
3.15 粗糙度换算值 roughness conversion value
采用铺砂法检测混凝土叠合构件粗糙度时,在一定面积的检测区域中,构件表面凹凸不平的开口空隙的平均深度。
3.16 灌浆饱满度 grouting plumpness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或浆锚搭接连接灌浆结束并稳定后,套筒或浆锚孔道内灌浆料界面达到连接钢筋预定锚固位置的程度。
3.17 灌浆接头钢筋锚固长度 anchorage length of rebar at grouting connecting joint
套筒或浆锚孔道内连接钢筋与灌浆料的粘结长度。
3.18 结构动力特性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tructures
表示结构动态特征的基本物理量。一般指结构的自振周期或自振频率、振型和阻尼。
4 基本规定
4.1 检测范围、项目和方法
4.1.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应做以下检测:
a) 材料及预制构件质量检测;
b) 结构连接节点实体质量检测;
c) 结构实体质量检测。
4.1.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 应依据设计文件、相关规范以及委托方要求合理确定检测项目。
4.1.3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检测,应根据检测类别、检测目的、检测项目、结构实际状况和现场具体条件选择适用的检测方法。
4.1.4 存在质量争议时,宜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相互印证,综合判定。
4.1.5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所涉及的材料检测应按表 4.1.5 执行。
表 4.1.5 材料检测一览表
内容索引: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7
4.1 检测范围、项目和方法 ..... 7
4.2 检测工作的程序与要求 ..... 9
4.3 检测报告 ................ 10
5 材料及预制构件质量检测 ........ 10
5.1 一般规定 ................ 10
5.2 材料质量检测 ............ 10
5.3 预制构件质量检测 ........ 11
6 结构连接节点实体质量检测 ...... 12
6.1 一般规定 ................ 12
6.2 灌浆饱满度检测 .......... 12
6.3 钢筋锚固(插入)长度检测 13
6.4 灌浆料实体强度检测 ...... 13
6.5 竖向预制构件底部接缝内部缺陷检测 ......... 13
6.6 叠合楼板结合面缺陷检测 .. 13
7 结构实体质量检测 .............. 14
7.1 一般规定 ................ 14
7.2 结构尺寸偏差检测 ........ 14
7.3 结构构件检测 ............ 14
7.4 动力特性检测 ............ 15
7.5 外围护墙板防水性能检测 .. 1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铺砂法检测混凝土叠合板结合面粗糙度 ............ 17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拉拔法检测预制构件预埋连接件锚固抗拔力 ........ 20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现场原位取样法检测套筒内灌浆高度和钢筋锚固长度 . 25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内窥镜法检测套筒内灌浆饱满度和钢筋插入长度 .... 26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X 射线法检测套筒内灌浆饱满度及钢筋锚固长度 .... 31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表面硬度法检测套筒连接灌浆料实体强度 .......... 33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阵列超声成像法检测叠合楼板结合面缺陷 .......... 39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三维点云与 BIM 对比检测结构尺寸偏差 ............ 40
附录 J(规范性附录) 红外热成像法检测外围护墙板防水性能 ............ 4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63-2021 高海拔地区变电站生活保障规范
ICS
29.02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3—2021
高海拔地区变电站 生活保障 规范
Configuration specification of living security for substations in high altitude areas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高海拔地区变电站所需的日常生活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应急物资、医疗保障四类生活保障设施的配置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海拔高度2000米及以上的变电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3459劳动防护服防寒保暖要求
GB/T13641一2006劳动护肤剂通用技术条件
GB14866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
GB/T35414高原地区室内空间弥散供氧(氧调)要求
YY/T0298医用分子筛制氧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高海拔地区变电站High-altitude Region Substation
海拔在2000米及以上的变电站。包括海拔在2000米及以上低于3000米的变电站定义为高海拔L类变电站;海拔在3000米及以上低于4000米的变电站定义为高海拔M类变电站;海拔在4000米及以上的变电站定义为高海拔H类变电站。
3.2
生活保障设施living security facilities
为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配置的物资及设施。包括日常生活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应急物资、医疗保障用品四类。
3.3
日常生活设施Daily living facilities
用于满足变电站日常生活所需食、住、行的基础配置。
3.4
劳动防护用品labor protective equipment
为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而发给劳动者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3.5
应急物资emergency materials
为防范恶劣自然灾害造成电网停电、电站停运,满足短时间恢复供电需要的电网抢修设备、电网抢修材料、应急抢修工器具、应急救灾物资和应急救灾装备等。
3.6
医疗保障用品Medical care facilities
为保护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身体安全和健康而配置的公共医疗补充用品。
4一般原则
4.1运维班驻地设置在变电站按此标准执行。
4.2生活保障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配置。
4.3结合变电站规模和电网重要程度对H类变电站、M类变电站、L类变电站分别再次细分为H1、H2、
H3、H4:M1、M2、M3、M4;L1、L2、L3、L4共十二分项。类别划分标准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62-2021 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双确认系统技术规范
ICS29.240.1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2—2021
隔离开关 分合闸位置双确认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wo-signal validation system of the disconnecting switch opening and closing position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站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双确认系统中微动开关装置、视频联动系统、姿态传感系统的技术方案、环境条件、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试验方法、调试及验收和标志、资料附件、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双确认系统中微动开关装置、视频联动系统及姿态传感系统的设计、生产、应用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985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798.2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2部分:运输
GB/T7261一201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
GB/T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11287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048.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GB/T1453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4598.2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16422.3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
GB/T17626.2-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键顺控one-key sequence control
一种变电站倒闸操作模式,具备操作项目软件预制、操作任务模块式搭建、设备状态自动判别、防误联锁智能校核、操作步骤一键启动和操作过程自动顺序执行等功能。
3.2
分合闸位置双确认two-signal validation of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osition
通过至少两个非同样原理或非同源的状态指示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来确认开关设备的分合闸位置。
3.3
微动开关sensitive switch
具有速动机构及微小触点间隙的机械电气开关。
3.4
姿态传感器attitude sensor
能感受物体姿态(轴线对重力坐标系的空间位置)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3.5
接收装置receiving device
一种电子装置,用于采集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后将相关数据按照一定的通讯规约传输。
4技术方案
4.1总体架构
隔离开关分合闸位置双确认应包含主判据确认和辅助判据确认,主判据应由隔离开关辅助接点提供,辅助判据宜由微动开关装置、视频联动系统、姿态传感系统或其他非同源的状态指示提供,用于辅助判据的状态指示信息应优先采用有线通讯方式传输至顺控主机(独立配置或集成于监控主机),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4.2微动开关装置方案
微动开关装置输出的隔离开关位置信息应通过电缆传输至测控装置(常规站)或智能组件(智能站)。
对于分相操作的隔离开关应将三相微动开关装置输出的位置信息传输至测控装置(常规站)或智能组件
(智能站)。应根据隔离开关运动部件数量配置微动开关装置,每个具有运动行程的部件在行程两端各
配置1个,用于分闸位置、合闸位置判别。组合电器式隔离开关宜优先采用微动开关装置输出的位置信
息作为辅助判据。微动开关装置的安装示例参见附录A。
4.3视频联动系统方案
视频联动系统应由一体化数字摄像机、顺控视频站端主机(独立配置或集成于其他系统)等部分组成。顺控主机下发顺控预置信号经正向隔离装置传送至顺控视频站端主机,顺控视频站端主机自动调取对应的隔离开关视频数据并启动视频智能分析功能,顺控视频站端主机全程监视隔离开关操作画面,分析结果可通过无源接点输出至测控装置(常规站)或智能组件(智能站),或经反向隔离装置以软报文格式传送至顺控主机。一体化摄像机的配置应能实现隔离开关的全景及分相监视,点位布置示例参见附录B。
4.4姿态传感系统方案
姿态传感系统应由姿态传感器、接收装置等部分组成。姿态传感器应将隔离开关位置信息传输至就地的接收装置,接收装置经过分合闸位置判别后,输出无源接点至测控装置(常规站)或智能组件(智能站)·隔离开关应根据其具体结构形式配置姿态传感器,双柱水平旋转式隔离开关每相应安装2只,其他结构形式每相可安装1只,安装示例参见附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61-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电气设备漏气封堵技术规范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1-202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电气设备 漏气封堵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as leak sealing of gas insulated metal-enclosed electrical equipment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电气设备现场漏气封堵的工作流程、作业前准备、作业实施、质量检测和技术资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母线(GL)、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复合开关(HGIS)、散开式罐式断路器(GCB)设备的现场漏气封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1塑料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2943-2008胶粘剂术语
GB/T6329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
GB/T890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的管理和检测导则
GB/T13288.4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喷射清理后的钢材表面粗糙度特性第4部分:IS0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的校准和表面粗糙度的测定方法触针法
GB/T18570.3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评定试验第3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的灰尘评定(压敏粘带法)
GB/T20976无损检测目视检测总则
GB/T21526-2008结构胶粘剂粘接前金属和塑料表面处理导则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DL/T639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导则
Q/GDW1799.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Q/GDW11062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成像检测技术现场应用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漏气封堵gas leak sealing
隔离高压气体向低压区进行传质的有效措施。
3.2
气体导流元件gas diversion component
将泄漏气体通过设定的路径从高压区导向低压区的元件。
3.3
固化时间curing time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装配件中胶粘剂达到规定性能所需的时间。
[GB/T2943-2008,定义5.23]
3.4
固化温度curing temperature
胶粘剂固化所需的温度。
[GB/T2943-2008,定义5.25]
3.5
打底层胶粘剂涂装coating of primer adhesive layer
将胶粘剂直接刷涂在待封堵设备金属基体表面的工艺过程。
3.6
强化层胶粘剂涂装coating of reinforcing adhesive layer
在打底层胶粘剂表面刷涂具有增加封堵区域强度作用的胶粘剂的工艺过程。
4工作流程
4.1漏气封堵的工作流程见图1。
4.2应结合设备漏气现场勘测情况以及封堵作业条件编写漏气封堵技术方案,见附录A。
4.3实施漏气封堵作业前,应进行安全、人员、材料及工器具准备。
4.4漏气封堵作业的实施应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流程进行,完成封堵工作后应对封堵的质量进行检测并提交相关技术资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60-2021 电力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校核计算规范
ICS01.040.29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60-2021
电力变压器 承受短路能力校核 计算规范
Calcu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verificating short-circuit withstand capability of power transformers
2021-12-06发布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110(66)~750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 计算校核的目的、计算要求、方法和判据以及提高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的措施、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的信息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110(66)~750kV电压等级的心式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校核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1094.5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15544.1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第1部分:电流计算
GB/T33597换位导线
3术语和定义
GB/T228.1、GB1094.1、GB1094.5和GB/T3359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系统最大短路电流maximum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Power system
变压器在电网系统安装位置所可能面临的最大短路电流。
3.2
承受短路能力short-circuit withstand capability
变压器承受外部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热和动稳定效应而不发生损坏的能力。
3.3
承受短路能力校核verificating short-circuit withstand capability
对变压器设计方案进行变压器在短路电流作用下的受力分析计算,并根据GB1094.5要求进行判定。
3.4
短路力short-circuit electrodynamic force
变压器绕组流过短路电流时,在漏磁场作用下产生的电动力。
3.5
自粘换位导线resin-bonded continuously transposed conductor
采用自粘性漆包线加工的换位导线,可在加热后粘结形成坚固整体。
3.6
短路应力stress due to short circuit current
绕组流经短路电流时,导线单位截面积上承受的短路力。
3.6.1
环形拉伸应力hoop tensile stress
流经短路电流时,变压器外绕组在幅向承受向外的拉伸应力。
3.6.2
环形压缩应力hoop compressive stress
流经短路电流时,变压器内绕组在幅向承受向内的压缩应力。
3.6.3
幅向弯曲应力radial bending stress
流经短路电流时,变压器绕组中在撑条之间跨度内的导线承受的水平方向弯曲应力。
3.6.4
轴向弯曲应力axial bending stress
流经短路电流时,变压器绕组中在幅向垫块之间跨度内的导线承受的竖直防线弯曲应力。
3.7
屈服强度Rpo.2 yield strength Rpo.2
电磁线承受负荷持续增加到按非比例拉伸达到计量长度的0.2%时的拉伸应力。
4
目的和要求
4.1目的
电力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校核计算的目的是通过对变压器在短路电流作用下的受力分析,判断变压器承受短路电流冲击的耐受能力,从而实现对新入网变压器的技术把关,同时评估在运电力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和承受冲击后的状态,为运维单位采取针对性运行控制策略提供技术依据。
4.2总体要求
4.2.1电力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校核计算应通过给定的短路条件,结合变压器设计参数进行建模仿真分析,包括动稳定和热稳定分析,按照GB1094.5中要求进行其承受短路能力判断,或与相同参数通过短路试验的产品对比计算结果进行判断;主要包括短路电流选取、动稳定计算、热稳定计算等内容。
4.2.2因产品承受短路能力还受到制造工艺、使用材料性能等方面的直接影响,电力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校核是对变压器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因此,变压器承受短路能力校核不能免除制造单位在产品质量上的责任。
4.2.3本标准主要对采用扁铜线绕制成圆形线圈的心式变压器开展短路力校核计算,对于壳式变压器、配电变压器或采取铜箔、圆线、椭圆式线圈等变压器不在本标准适用范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58-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范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58—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大活动 电力安全保障 工作规范
SGCC administrative specification of power supply security for important activities
2021-09-17发布2021-09-17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以下简称“重大保电工作”)总体要求和职责分工及保电方式、保电准备、保电实施与总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组织开展的重大活动保电工作,各单位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DW11888一2018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技术规范
国能发安全〔2020)18号重大活动电力安全保障工作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大活动important activities
在公司经营区域内举办的,由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组织或认定的,具有重大影响和特定规模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
[国能发安全〔2020)18号,第一章第二条]
3.2
重要电力用户important power consumer
在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其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较大政治影响、较大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用电单位或对供电可靠性有特殊要求的用电场所。根据供电可靠性要求、中断供电的影响程度,重要电力用户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重要用户和临时性重要用户。
[Q/GDW11888-2018,定义3.4]
3.3
第一类重大保电工作power security work of the first-kind important activities
有多国首脑参加的重大国际性活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等召开的国家重要会议,并纳入公司年度重点工作的重大活动保电任务。
3.4
第二类重大保电工作power security work of the second-kind important activities
有中央常委级领导参加的重大活动或考察调研保电任务,以及未纳入公司年度重点工作的其他重大国际性活动或国家重要会议。
3.5
第三类重大保电工作power security work of the third-kind important activities
除第一、二类以外的重大活动保电任务。
3.6
特级保障时段special-grade security work time
重大活动开、闭幕式或全体人员出席的活动时段,具体时间一般为活动开始前2小时至活动结束后1小时。
3.7
一级保障时段first-grade security work time
除特级保障时段外的其他正式活动时段,具体时间一般为活动开始前2小时至活动结束后1小时。
3.8
二级保障时段second-grade security work time
除特级、一级保障时段外的其他保障时段。
4总则
4.1工作目标
重大保电工作应确保重大活动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重点用户供电安全,杜绝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停电事件发生,努力实现保电范围“设备零故障、客户零闪动、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的工作目标。
4.2工作原则
重大保电工作应遵循“超前部署、规范管理、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的工作原则。
4.3保电工作阶段
重大保电工作进行分类、分级、分阶段管理(参见附录A),每次重大活动保电工作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流程图参见附录B)
a)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保障工作组织机构建立、工作方案制定、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网络安全保障、电力设施安全保卫和反恐怖防范、配套电力工程建设和用电设施改造、合理调整电力设备检修计划、应急准备,以及检查、督查等工作。
b)实施阶段:主要包括落实保障工作方案、人员到岗到位、重要电力设施及用电设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巡视检查和现场保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报告、值班值守等工作。
c)总结阶段:主要包括保障工作评估总结、经验交流等工作。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57-2021 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建设与评价规范
ICS03.100.3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57—2021
应急培训 演练基地 建设与评价规范
Cert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training and exercise base
2021-09-17发布 2021-09-17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建设和评价的总体原则、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机构人员、培训演练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保障体系、后勤管理保障体系、评价管理体系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统一规划,各省级公司投资建设的应急培训演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规划、建设、验收、运行、和评价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464—1995仪器仪表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9639一202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29177一2012消防应急救援训练设施要求
AQ/T9007一201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应急事件electric power emergency accidents
因地震、台风、覆冰、滑坡、山火等自然灾害或大型电力设施故障,导致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电网大面积停电、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事件。
3.2
应急救援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3
区域救援regional rescue
承担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成员单位间跨省级区域电力应急救援任务而进行的救援行动。
3.4
应急培训演练基地emergency training and drilling base
具有各类型训练场地和设施,能满足一定规模的模拟及实际应急培训和演练功能,并可进行应急队伍驻扎、装备物资储备功能的基地。
4总则
4.1在公司经营范围内,根据地域、电力企业、现有应急力量等的分布情况,对基地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形成区域救援能力,满足区域救援的需要。
4.2基地建设应在整合现有企业应急培训演练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和完善,提高应急培训演练和救援能力,避免重复建设、浪费资源。
4.3基地建设可分步实施,注重实效。
4.4基地的技术设施配备原则是保证电力应急救援装备、设施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4.5基地评价规范主要包括管理与师资、场地技术设施、培训用工器具房、培训管理与培训质量保证系、培训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内容。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56-2021 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培训及量化考评规范
ICS03.10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56—2021
应急救援基干分队 培训及量化考评 规范
Emergency rescue advance team training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2021-09-17发布2021-09-17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应急救援基干分队的培训及考评要求、培训内容及考评要点、考评标准与资格认定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各省级、市级、县级公司及相关单位组织开展的应急救援基干队员培训及初级、中级、高级资格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3-02-03-08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急救援员
DL/T1499-2016电力应急术语
AQ/T9008-201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及考核规范
Q/GDW1799(所有部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应急救援基干分队emergency rescue advance team
公司系统分层级组建、具有“平战结合、一专多能、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快速反应、战斗力强”的特点,能快速抵达突发事件现场,从事营救生命、应急供电、灾情勘察、先期处置等救援工作,在应急培训和演练等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应急队伍。
注:改写DL/T1499-2016,定义4.12。
3.2
紧急避险urgent danger prevention
为了使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危险的侵害,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利益,以保护较大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3.3
心理调适mental adjustment
用心理技巧改变个体心理活动绝对强度,减低或加强心理力量,改变心理状态性质的过程。分自我调适与他人调适两种。
4培训及考评要求
4.1应急救援基干分队的培训、考评应符合AQ/T9008-2012关于应急培训和考评的要求,纳入公司及各级单位安全生产应急培训及考评计划,统筹组织实施。
4.2应急救援基干分队的培训、考评应分别由具备安全生产应急培训、考评(鉴定)能力和资质的机构或单位承担。
4.3应急救援基干队员的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各级人员应掌握的能力参见附录A。
4.4应急救援基干队员具体培训内容及课时参见附录B。
4.5应急救援基干队员的能力考评方式参见附录C。
4.6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培训及考评应创新方式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际效果。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55-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ICS29.020
Q/GDW
国家电网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55—202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GCC emergency command system
2021-09-17发布2021-09-17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总体要求、设计要求、功能要求、非功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总部(分部)、公司各单位应急指挥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研发、建设和验收工作,各地市、县级供电企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1499-2016电力应急术语
DL/T1731-2017电力信息系统非功能性需求规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4年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突发事件electric power emergency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电力设备(设施)损坏、大面积停电、环境破坏等危及电力行业及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DL/T1499-2016,定义3.4]
3.2
内部数据internal data
电力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公司内部产生的与该事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数据。
3.3
外部数据external data
电力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公司外部产生的与该事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数据。
3.4
功能性functionality
一种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表示信息系统提供满足用户明确和隐含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DL/T1731-2017,定义3.1]
3.5
非功能性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
根据一些条件判断信息系统运作情形或其特性,而不是针对信息系统特定行为的需求,也可以视作
为了满足客户业务需求而需要符合,但又不在功能性需求以内的特性。
[DL/T1731-2017,定义3.2]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B/S: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54-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检测中心建设规范
ICS29.02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54-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 试验检测中心 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tion of test center of electric safety tools and devices
2021-09-17发布2021-09-17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安全工器具(以下简称工器具)试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建设的总则、工器具及试验分类、电气试验要求、机械试验要求、试品存放要求、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安全工器具试验检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2686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
DL/T1476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Q/GDW1799.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Q/GDW1799.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安全工器具electric safety tools and devices
防止电力作业人员发生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等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工具或装置。
3.2
型式试验type test
对一个或多个工器具样本进行的试验,以证明其符合产品标准的全部要求。
3.3
验收试验acceptance test
在工器具交付用户使用前,用以证明符合技术标准中的相关条款而进行的试验。
3.4
预防性试验preventive test
为了发现工器具的隐患,预防发生人身或设备事故,对工器具定期进行的检查、试验或检测。
4总则
4.1检测中心建设
检测中心指用于工器具检测、试验的场所。各单位宜按照工器具分类、电压等级、试验类型以及使用人员和单位,结合实际试验需求建设检测中心,满足本区域工器具的试验检测需要。
4.2检测中心试验基本要求
4.2.1检测中心的试验能力至少应满足所属单位或区域常用工器具的预防性试验需求,不具备试验能力的检测工作,可委托上一级具备试验能力的检测中心或取得国家认可资质的工器具试验检测机构实施。
4.2.2检测中心应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有关工器具试验检测管理制度、技术标准,按照本标准开展检测中心的建设、工器具的试验检测工作,保证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4.3检测中心试验资质要求
检测中心应获得试验资质。开展系统内单位工器具预防性、验收试验的检测中心,可由经公司总部或省公司、直属单位参照本标准的要求组织评审、认可,取得内部试验资质并明确试验检测范围;开展型式试验的检测中心应取得国家认可的试验资质。
4.4检测中心试验能力要求
检测中心的试验能力包括电气试验和机械试验能力。电气试验能力分为A、B、C、D级,机械试验能力分为1、0级,见表1、表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53-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信息标签技术规范
ICS29.02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53—2021
电力安全工器具 信息标签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tag for electric safety tools and devices
2021-09-17发布2021-09-17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安全工器具信息标签(以下简称信息标签)的编码规则、种类及规格要求、技术要、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安全工器具信息标签,标签包含二维码标签和电子标签,其中电子标签为无源超高频电子标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8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2423.24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S: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试验导则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
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0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试验
GB/T23704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二维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DL/T47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HG/T2406压敏胶标签纸
Q/GDW11712电网资产统一身份编码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信息标签information tag
用于物体或物品标识、具有信息存储机制的数据载体,包含二维码标签和电子标签。
3.2
二维码标签2-dimensional bar code label
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标签。
3.3
电子标签electronic tag
用于物体或物品标识、具有信息存储机制的、能接收读写器的电磁场调制信号并返回响应信号的数据载体。按频率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SHF),按射频标签工作所需能量的供给方式可分为有源、无源、半有源。
3.4
读写器reader/writer
一种电子设备,具备从电子标签获取数据和向电子标签写入数据过程的功能,适当时,执行冲突仲裁、错误控制、信道编码、信道解码、信源编码、信源译码和交换源端数据等功能。
3.5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
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通信,以达到识别并交换数据的技术。
3.6
访问密码access password
用于对标签区域进行读写、锁定等操作的密码。
3.7
锁定lock
对标签信息进行保护的过程。是对每个区的单独锁定,锁定后可以实现对该区域的写保护。
4编码规则
4.1总体要求
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编码规则,应遵循“一物一码”的唯一性原则,参照Q/GDW11712确定电力安全工器具身份。电力安全工器具编码构成见图1
4.2公司代码段
公司代码段的位数为3位,用于标识电网资产归属单位,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一制定,具体代码见附录A。
4.3识别码
电力安全工器具编码识别码为08。
4.4流水号
流水号的位数为18位,按照数字序列自动生成。
4.5校验码
校验码的位数为1位,用于检查电网资产编码的准确性,采用模数10的加权算法计算得出,校验码计算方法见附录B,校验码计算示例见附录C。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52-2021 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规程
ICS29.1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52-2021
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 管理规程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management rules fo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s
2021-06-25发布
2021-06-25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 建设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管理 要求和工作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投资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694一2013风险管理术语
GB/T45001一202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50326一201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建办质(2018)3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险risk
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注1:影响是指对预期的偏离一一正面的或负面的。
[GB/T45001-2020,术语和定义3.20]
注2:通常用潜在事件、后果或者两者的组合来区分风险。
注3:通常用事件后果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示风险。
注4: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的信息缺失或了解片面的状态。
注5:本文件的目标是指健康与安全、环境等。
[GB/T23694-2013,与风险有关的术语2.1]
3.2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应对和监控的活动。
[GB/T50326—2017,术语2.0.27]
注6:在风险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GB/T23694一2013,与风险管理有关的术语3.1]
注7:上述活动即按安全系统工程的理念,运用系统的观念和方法研究风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识别、评价、量化、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置风险,以实现最经济、最大安全保障的过程。
3.3
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ject
在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作业中,对某种可预见的风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度三个指标的综合描述。
3.4
风险预警risk warning
根据电力工程的特点,通过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监控风险因素的变动趋势,并评价各种风险状态及等级,向决策层发出预警信号并提前采取预控措施。
3.5
风险控制risk control
针对施工现场作业已识别出的风险因素和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和实施消除、降低、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
3.6
风险控制关键因素key factors of risk control
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风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装置及其状态。
3.7
风险作业risk work item
由固定的人员、使用固定的工机具和材料和施工方法、在一处固定的作业地点完成的,作业过程相对独立,能形成完整成果的一个工序或几个工序的组合。
4基本要求
4.1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过程管理。
4.2按照初步识别、复测评估、先降后控、分级管控的原则,对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4.3施工单位是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责任主体,建设、监理单位履行安全风险管理监管
责任,工程建设应全面执行输变电工程建设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保证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51-2021 采用对接装置的输电线路流动式起重机组塔施工工艺导则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51—2021
采用对接装置 的输电线路 流动式起重机组塔 施工工艺导则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guideline of transmission line mobile crane for tower erection by using docking device
2021-07-09发布2021-07-09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对接装置的输电线路流动式起重机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包括基本规定、施工准备、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对接装置的流动式起重机分段组立500kV及以下输电线路单肢角钢塔施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50233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
DL/T5342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对接装置docking device
利用流动式起重机进行分段组塔时,安装于塔身主材接头处,对被吊塔段与已就位塔段对接起辅助作用的装置,包括水平限位部件、垂直限位部件、导向部件。
3.2
水平限位部件horizontal limit tool
通过限位绳相连,用于为被吊塔段提供水平限位功能的部件。
3.3
垂直限位部件vertical limit tool
为被吊塔段提供垂直方向限位功能的部件。
3.4
导向部件guiding tool
通过倾斜导轨对被吊塔段在对接过程中提供导向作用的部件。
3.5
顶段塔段top tower section
铁塔分段后,位于最上部的塔段,可以包含塔头段及部分塔身段。
3.6
底段塔段bottom tower section
铁塔分段后,位于最底部的塔段,可以包含塔腿段及部分塔身段。
3.7
中间塔段middle tower section
铁塔分段后,除底段塔段和顶段塔段外的其余塔段。
4基本规定
4.1铁塔分段确定原则:
a)应避免在火曲线位置进行分段对接;
b)应结合塔型选取分段位置,分段位置应便于对接装置的安装;
c)应尽量减少对接次数,降低高空作业量;
d)铁塔分段应有牢固可靠的吊装位置,以保证吊具可靠设置;
e)应保证分段后各塔段整体稳定性,避免吊装时被吊塔段产生变形影响对接:
f)分段后各塔段重量宜从下向上依次减轻且顶段塔段不宜过重:
g)不应将铁塔横担单独进行分段。
4.2对接装置应根据应用塔型、分段位置、主材间连接方式进行选型。
4.3铁塔施工图会检时,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进行充分沟通,核实对接装置与对应塔型的匹配性。
4.4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地质状况、现场勘查资料、设计文件、图纸、被吊塔段技术参数、安全技术要求等选取适用的流动式起重机。
4.5应根据现场地形、流动式起重机站位合理确定组装方向,宜优先选择横线路方向组装。
4.6进场运输道路应满足流动式起重机和运输车的行走、转弯、爬坡等要求,流动式起重机行车路线和站位处不宜有地下管线等地下隐蔽设施,否则应采取加固和保护措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2149-2021 输变电工程造价术语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2149—2021
输变电 工程造价 术语
Term for cost of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on
2021-07-09发布2021-07-09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工程造价的相关术语和释义。
本标准适用于35~1000kV交流输变电(串联补偿)工程,士1100kV及以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工程,以及通信工程。其他电压等级及类似工程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875一2013工程造价术语标准
DL./T5476—2013电缆输电线路工程建设预算项目划分导则
DL/T5528一2017输变电工程结算审核报告编制导则
Q/GDW11337一2014输变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2018年版)
3术语和定义
3.1通用术语
3.1.1基础术语
3.1.1.1
工程造价project costs
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预计或实际支出的建设费用。
[GB/T50875一2013,基础术语2.1.1]
3.1.1.2
建设预算construction cost
以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为对象,依据不同阶段设计,根据《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及相应的估算指标、概算定额、预算定额等计价依据,对工程各项费用的预测和计算。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统称为建设预算。
[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规定(2018年版),一般术语2.1.1]
3.1.1.3
工程计价construction pricing or estimating
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等规定的程序、方法和依据,对工程造价及其构成内容进行的预测或确定。
3.1.1.4
工程计价依据basis for estimate of project cost
与计价内容、计价方法和价格标准相关的工程计量计价标准、工程计价定额及工程造价信息等。
3.1.1.5
建设期construction period
工程项目从投资决策开始到竣工投产止所需要的时间。
3.1.1.6
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
按一个总体规划或设计进行建设的,由一个或若干个互有内在联系的单项工程组成的工程总和。
3.1.1.7
项目划分item segregation
根据功能、用途、结构等要素将工程项目划分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的过程。
[DL/T54762013,术语2.0.2]
3.1.1.8
单项工程sectional works
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建成后能够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使用功能的工程项目。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04-09 16:25:57
提问网友: Love
解答网友: 雪花飘 飘
正确
答疑:管卡和支架的计算-广东
问题专业: 安装 预算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4-09 16:25:51
提问网友: 華
镀锌钢管来说,立管是不是只要算管卡不需要算管道支架?水平管道是不是只要算支架不需要算管卡?还是说不管水平还是立管都要算管卡和支架
解答网友: 张年春
不管水平还是立管都要算管卡和支架
1
…
111
112
113
…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