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11822.1-2021 一体化“国网云” 第8部分:应用上云测试
ICS35.08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822.1-2021
一体化“国网云”第8部分:应用上云测试
State Grid Cloud platfrom-Part 8:Testing of application on cloud
2021-05-26发布 2021-05-2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业务应用上云的测试要求、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评价,其中安全测试部分不涉及安全保障要求与源代码的相关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公司管理信息大区的企业管理云以及互联网大区的公共服务云应用上云测试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532计算机软件测试规范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
GB/T25069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GB/T28452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Q/GDW1597国家电网公司应用软件系统通用安全要求
Q/GDW11822.1一体化“国网云”第1部分:术语
Q/GDW11822.6一2018一体化“国网云”第6部分:服务和应用设计与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2240、GB/T25069、GB/T28452、Q/GDW1597和Q/GDW1182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
3.1
冒烟测试Smoke testing
软件测试过程中的一种针对软件版本包的快速基本功能验证策略,是对软件基本功能进行确认验证的手段。
3.2
基本型basic model
安全级别为二级的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级定义见GB/T22240。
3.3
增强型enhanced model
安全级别为三级的应用软件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级定义见GB/T22240。
4缩略语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一些预先定义的接口(如函数、HTTP接口),或指软件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衔接的约定。
SSL(Secure Sockets Layer):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
S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跨站请求伪造。
UI(User Interface):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1698-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规范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 11698 2017
水电站金属结构 无损检测技术 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steel structure in hydropower station
2018-02-12发布2018-02-12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站(含抽水蓄能电站)制造安装。运维检修阶段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水电站的金属结构无损检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713-2014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2970厚钢板超声检测方法
GBT3323金属熔化焊焊接头射线照相
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5777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检验方法
GB/T 6402:钢件超声检测方法
GB/T7233.1铸钢件超声检测第1部分:一般用途铸钢件
GB/T7233.2铸钢件超声检测第2部分:高承压铸钢件
GB/T8564水轮发电机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GB/T9443铸钢件渗透检测
GB/T9444铸钢件磁粉检测
GB/T1134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14478大中型水轮机进水阀门基本技术条件
GB/T15830锅市制管道环向焊缝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方法
GB/T18329:1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19189-2011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
GB/T29712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验收等级
GB5020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7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766-2012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
DL/T330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焊接接头行射时差法超声检测
DL/T541钢熔化焊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焊缝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DL/T542钢熔化焊T形接头超声波检测方法和质量评定
DL/T675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DL/T694高温紧固螺栓超声波检测技术导则
DL/T835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则技术规程
DL/T1318水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电站金属结构steel structure in hydropower station
水电站水工金属结构及水轮机,发电机。进水阀和起重机械等设备的金属部件:
3.2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
在不损坏检测对象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相应的设备器材,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检测对象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或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3.3
目视检测visual testing(VT)
利用观察评价物品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仅指用人的眼晴或借助于光学仪器对工业产品表面作观察或测量的一种检测方法:
3.4
射线检测radiographic testing(RT)
利用射线可穿透物质和在物质中有衰减的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方法。射线穿透工件时,由于缺陷与工件材料对射线的衰减作用不同,从而使胶片感光不一样,于是在底片上形成黑度不同的影像,据此来判断材料内部缺陷情况x
3.5
超声检测ultrasonic testing(UT)
利用超声波对试件作用,并对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对试件进行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征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进而对其特定应用型进行评价的技术。通常所说的超声检测为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3.6
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MT)
利用被磁化的工件在其缺陷处形成漏磁场吸附磁粉显示缺陷的探伤方法:
3.7
渗透检测penetrate testing(PT)
以毛细作用原理为基础,用于检测非疏孔性金属和非金属试件表面上开口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3.8
衍射时搓法超声检测ultrasonic time of flight diffiraction technique(TOFD)
以缺陷端部取对超声的作用为基础,利用超声波在缺陷端部的行射波传播时间差进行缺陷定位定量的方法。
4总则
41从事水电站金属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应按照DL/T675要求进行资格鉴定与认证,并取得相应证书: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相应的资格和职责权限从事无损检测工作,
42当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检测方法对同一部位进行检测时,应按各自的方法评定级别:
43采用同种检测方法按不同检测工艺进行检测时,如果检测结果不一致,应以危险度大的评定级别为准。
44对金属部件开展无损检测,应建立健全无损检测工作档案并进行电子文档管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04-08 12:18:24
提问网友: 虚心向大神请教
解答网友:
不影响出量。你计算后查下,应该没有量,这是因为你画砖墙,有时位置不对所致。
答疑:预应力混凝土电杆Φ190×18000-江西
问题专业: 市政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4-08 12:14:07
提问网友: 飞流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Φ190×18000,中的190和18000指的是什么参数
解答网友: 蓝天
190是直径,18000是指长度18m。
高清PDF《低压配电设计解析》任元会 2020最新版
为帮助电气设计师高效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是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 规范》)和EC标准,让设计人员好理解、上手快、减少繁琐推演,切实做到“快出图、出好图”,特编写本书。
本书分为10章,分别为低压配电设计基本原则、低压配电系统接线、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等电位联结、电击防护、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的热效应防护、低压电器选择、配电线路导体选择。为减少设计师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本书特提供部分企业断路器的允通能量(12)值、封闭电器外壳的防护等级与应用、电气设备外界影响特性分类3个附录。
本书可供从事低压配电设计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电气安装施工人员、工厂和公共建筑及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运行维护人员、低压电器生产企业人员使用和参考。
内容索引:
1低压配电设计基本原则001
1.1安全用电是根本001
1.1.1安全用电是低压配电系统的根本原则…………001
1.1.2保证安全用电的措施……002
1.2可靠供电是目标·003
1.3节约用电是长远方针···…003
1.3.1配电电压选择·003
1.3.2降低线路损耗·004
1.3.3降低谐波含量…004
1.3.4提高功率因数…006
1.3.5降低配电变压器损耗·008
1.3.6降低交流接触器和启动器损耗………011
1.3.7降低电动机能耗·012
1.3.8提高照明能效·……013
1.4技术先进是创新发展的动力·······017
1.4.1采用技术先进的低压电器产品018
1.4.2采用技术先进的电线、电缆产品……018
1.5经济合理是工程建设的必然要求……019
1.5.1经济合理应遵循的原则……019
1.5.2实现经济合理的措施….........…..….…..…....…019
1.6运行维护方便........020
2低压配电系统接线022
2.1低压配电系统接线的基本要求………022
2.2低压配电系统接线方式及特点…023
2.2.1放射式接线.........023
2.2.2树干式接线…023
2.2.3“变压器一干线组”接线...............024
2.2.4链式接线-024
2.3应用场所和技术要求…025
3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028
3.1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028
3.1.1TN系统-028
3.1.2TT系统·……029
3.1.3IT系统·030
3.2各类型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电流分析……030
3.2.1TN系统-030
3.2.2TT系统……032
3.2.3IT系统………032
3.3各类型接地系统适用场所…………033
3.4变电站接地连接方法………034
3.4.1中性点“一点接地”034
3.4.2同一变电站引出不同接地系统的馈线….......…035
3.4.3同一馈线接地型式的改变…035
3.4.4局部IT系统的连接…036
3.5保护接地导体的设置要求…036
3.5.1保护接地导体(PE导体)的组成………036
3.5.2PE导体的截面积要求037
3.5.3PE导体的装设和连接要求…037
4等电位联结……039
4.1等电位联结的作用、种类及设置…………………039
4.1.1等电位联结的作用………………039
4.1.2等电位联结的种类·…………………039
4.1.3等电位联结的设置…..................041
4.1.4等电位联结的实施………041
4.2等电位联结和接地的关系……042
4.2.1等电位联结和接地的共同处……042
4.2.2等电位联结和接地的区别……042
4.2.3接地和等电位联结降低接触电压效果的比较……043
4.3辅助等电位联结的应用…………045
4.3.1辅助等电位联结(SEB)的作用……045
4.3.2设置SEB的目的…………045
4.3.3设置SEB的条件…………045
4.3.4关于SEB设置的设计实施…………046
4.3.5应用示例......…053
5电击防护........055
5.1电击防护的基本原则.............055
5.1.1通用要求………………055
5.1.2电击防护包含的内容056
5.2电气设备防电击类别……056
5.2.1概述………056
5.2.2各种防电击类别的特征………056
5.2.3应用场所和条件……………………058
5.3基本防护措施……………………059
5.4故障防护·061
5.4.1故障防护措施之一一自动切断电源……061
5.4.2故障防护的其他措施………082
5.4.3附加防护085
6短路保护088
6.1短路故障的基本概念-088
6.1.1短路故障的危害和保护要求……088
6.1.2动稳定要求……089
6.1.3热稳定的物理概念及技术要求…089
6.2保护电器类型及装设要求...............091
6.2.1短路保护电器的类型………091
6.2.2保护电器的兼用…091
6.2.3保护电器的装设要求……………………091
6.3短路保护的技术要求……·093
6.4短路保护的设计实施095
6.4.1概述-095
6.4.2熔断器做短路保护-095
6.4.3断路器做短路保护——选择型断路器短延时脱扣器切断短路电流的分析·098
6.4.4断路器做短路保护——断路器瞬时脱扣器切断短路电流的分析…099
6.5短路电流计算表…106
6.5.1编制短路电流计算表的用途……106
6.5.2编制短路电流计算表的依据106
6.5.3编制短路电流计算表的方法和应用108
7过负荷保护135
7.1过负荷保护的技术要求135
7.1.1基本要求135
7.1.2相导体的保护135
7.1.3中性导体(N)的保护……136
7.2保护电器136
7.2.1用做过负荷保护的电器特性…136
7.2.2兼有过负荷保护和短路保护的电器………136
7.2.3仅具有单一功能的保护电器137
7.2.4具有短路时切断、过负荷时不切断仅发报警功能的保护电器·137
7.3过负荷保护电器与导体的配合·137
7.3.1防护电线、电缆过负荷保护电器特性·……137
7.3.2关于I的参数……138
7.3.3过负荷保护电器与导体配合图解…140
7.3.4采用熔断器做过负荷保护的改进·…141
7.4过负荷保护电器的装设……141
7.4.1保护电器装设要求和位置……141
7.4.2不需要装设过负荷保护的场合…………142
7.4.3由于安全的原因不应装设过负荷保护的回路……143
7.5并联导体的过负荷保护……143
7.5.1多根导体并联用1台过负荷保护电器…144
7.5.2并联各导体分别装设过负荷保护电器·…144
7.6过负荷保护的应用……145
7.6.1方便设计应用的措施……145
7.6.2采用断路器做过负荷保护……………145
7.6.3采用熔断器做过负荷保护.….................…146
7.6.4过负荷保护应用的综合结论…………146
7.6.5低压配电系统的热效应防护………148
8.1热效应防护的范围和基本要求…………148
8.1.1防护范围…148
8.1.2基本要求……148
8.2电气火灾的危害和防护要求…149
8.2.1电气火灾的危害和危险场所.…………149
8.2.2电气装置和线路火灾防护的一般要求……150
8.3火灾预防措施…………151
8.3.1配电系统火灾预防措施……………151
8.3.2电气设备的火灾防护措施…………152
8.3.3照明灯具的火灾防护措施……………153
8.3.4配电系统布线的火灾防护措施……154
8.4电气设备外壳热效应灼伤防护…155
8.4.1一般原则…155
8.4.2表面温度限值.155
8.4.3超过表面温度限值应采取防护措施…………155
8.4.4在儿童可能触及的条件下的防护要求·155
8.5本章(热效应防护)主要依据说明…156
8.5.1主要依据的国家标准、规范…156
8.5.2参考资料…156
9低压电器选择157
9.1低压电器的种类和技术要求………157
9.1.1低压电器的种类.157
9.1.2配电电器选择的一般技术要求·.……157
9.1.3保护电器的特殊技术要求………158
9.2开关、断路器的极数选择……158
9.2.1开关、断路器极数的概念……158
9.2.2两个对立的原则..................159
9.2.3四极开关、断路器的通断要求…159
9.2.4应装设四极开关的情况…159
9.2.5宜装设四极开关(或单相两线制的双极开关)场合……160
9.2.6不允许装设四极开关的情况…160
9.2.7不需要装设四极开关的情况…161
9.2.8采用熔断器式隔离开关做保护电器的回路161
9.3开关、隔离开关的选择161
9.3.1开关、隔离开关的名称、定义、功能和图形·…161
9.3.2分类·163
9.3.3特性164
9.3.4隔离电器的技术要求……165
9.3.5几种配电电器的主要功能对比…166
9.3.6隔离开关的应用167
9.4保护电器的主要性能169
9.4.1熔断器的主要性能…169
9.4.2断路器的主要性能..................174
9.4.3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RCD)主要性能……189
9.4.4电弧故障保护电器主要性能·………192
9.4.5熔断器和断路器发展历程和主要性能对比…196
9.5保护电器的选择…198
9.5.1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和启动过程中不应切断电源……199
9.5.2保护电器的选择性………202
9.5.3保护电器的通断能力215
9.5.4保护电器选择总结和应用示例……225
10配电线路导体选择........….231
10.1导体材料……………231
10.1.1导体材料的种类·231
10.1.2铜导体的主要性能…………231
10.1.3铝导体的主要性232
10.1.4铜包铝导体的主要性能……232
10.1.5铝合金导体的主要性能……233
10.1.6导体材料的选用………………233
10.2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234
10.2.1绝缘材料的主要性能……234
10.2.2电线、电缆几种最常用的绝缘材料……234
10.3电缆的阻燃和耐火性能及其应用……236
10.3.1阻燃和耐火一两种不同的概念和技术要求……236
10.3.2阻燃电线、电缆的主要性能………236
10.3.3耐火电缆主要性能………237
10.3.4阻燃电缆和无卤低烟阻燃电缆……237
10.3.5阻燃电缆和耐火电缆的应用………238
10.3.6耐火电缆应用中线路电阻的影响……238
10.4导体截面积选择·239
10.4.1相导体截面积选择……239
10.4.2中性导体(N)截面积选择241
10.4.3保护接地导体(PE)截面积选择·……245
10.4.4PE导体截面积选择的创新……248
10.4.5保护接地中性导体(PEN)截面积选择……258
10.4.6保护联结导体的截面积选择……260
10.4.7接地导体的要求和截面积选择………260
10.4.8导体截面积选择汇总和保护导体示例………261
附录A部分企业断路器的允通能量(12t)值…264
附录B封闭电器外壳的防护等级与应用………272
附录C电气设备外界影响特性分类............277
参考文献281
索引-285
答疑:"埋地管道先在外壁涂冷底子油一道,再涂石油沥青两道,外包玻璃布做保护层"咋套定额-山东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4-08 12:07:02
提问网友: 造价kk
请问管道防腐做法为"埋地管道先在外壁涂冷底子油一道,再涂石油沥青两道,外包玻璃布做保护层"时,怎么套定额呢?需要套什么定额子目呢?
解答网友: 专业防腐绝热施工
分别套对应材料名称的子目,都有对应的子目。冷底子油在刷油章节中。石油沥青两道套沥青漆两道子目,外包玻璃布在绝热章节中防潮层,保护层中找管道缠绕玻璃布,子目是一遍的,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吉林
提问日期: 2022-04-08 12:03:27
提问网友: 陈文杰
这种情况需要建立两个工程来绘制吗,(人防区和非人防区)
解答网友:
基础是非抗震构件,三级不三级不受影响。你可以分开画。软件默认是la, 你看人防图集中的laf取值是否与LA 一样,如不一样就要改一下。
问题专业: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4-08 12:01:38
提问网友: 益达
2022-04-08 12:14:32 补充
已经汇总计算好几次了
解答网友:
重新计算汇总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四川
提问日期: 2022-04-08 12:01:07
提问网友: 嘿 !
解答网友:
预埋件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河北
提问日期: 2022-04-08 12:00:45
提问网友: 暖暖
解答网友: 张年春
施工工艺差不多,也是借用防水套管的子目计算费用
Q/GDW 11697-2017 混流式水轮机及水泵水轮机状态评价导则
ICS29240
Q/GDW
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697-2017
混流式水轮机 及水泵水轮机 状态评价导则
Guide of condition evaluation for Francis turbine and pump turbine
2017-02-12发布 2018-02-12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流式水轮机及水泵水轮机状态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所辖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及水泵水轮机,其它型式水轮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75.5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和评价机组的机械振动第5部分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
GB/T11348.5旋转机械转轴径向振动的测量和评定第5部分水力发电厂和泵站机组
GB/T17189水力机械(水轮机:蓄能泵和水泵水轮机)振动和脉动现场测试规程
GB/T28570水轮发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状态量criteria
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况的各种技术指标。性能和运行情况等参数的总称,本标准将状态量分为一般状态量和重要状态量:
3.2
一般状态量minor criteria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教小的状态量,状态量的劣化不影响设备主要功能的实现
3.3
重要状态量major criteria
对设备的性能和安全运行影响教大的状态量,状态量的劣化影响设备主要功能的实现
3.4
正常状态normal condition
设备的状态量均处于规程规范限定的正常运行范围以内的运行状态,
3.5
注意状态attentive condition
设备的状态量(单项或多项)具有接近规程规范限定的正常运行范围边界的趋势,但未过该限值,设备在实时监控的条件下具备长时间运行能力的状态
3.6
异常状态abnormal condition
设备状态量(单项或多项)处于或略超过规程规范限定的正常运行范围边界,设各在实时监控的条件下具备短时运行能力的状态。
3.7
严重状态serious condition
设备状态量(单项或多项)超过规程规范限定的正常运行范围边界,设备不能够满足短时运行能力的状态。
4状态评价方法
4.1状态量选取原则
4.1.1状态量的选取应能直接。有效反映设各的运行状态与设各性能劣化的趋势及程度。
4.1.2状态量的获取应技术可行,状态量的评价应有明确的规程规范支撑x
4.1.3状态量应尽可能根据具体部件的情况进行细化,可以根据部件的物理状态进行描述。
4.2状态量获取
4.2.1状态量来源于原始资料。运行资料。检修资料和其它资料,
42:2原始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报告。订货技术规范。铭牌参数。型式试验报告。设备监造报告。出厂试验报告。运输安装记录。交接验收试验报告。调试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等,
4.2.3运行资料包括但不限于:监控系统记录。在线监测系统记录。运行日志。巡检记录。缺陷及异常记录等:
4.2.4检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检修报告。预试报告。特殊测试报告。设备技改及主要部件更换情况记录等。
4.2.5其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同类型设备的运行。修试。缺陷和故障情况:有关反措执行情况说明:运行环境的变化: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情况等
4.3状态量劣化程度及扣分值
43.1根据状态量劣化程度及对水轮机正常运行的绿影响从轻到重分为IⅡ。Ⅲ。Ⅳ级。状态量劣化等级。劣化程度及扣分标准见表1,
4.3.2一般状态量的劣化程度分为1。Ⅱ级,重要状态量的劣化程度分为I=1。Ⅲ和V级。
4.3.3重要状态量一旦出现扣分值,应引起运行及维护人员注意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1612.4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612.43—2018代替Q/GDW11612.43-2016
低压电力线 高速载波通信 互联 互通 技术规
范第4一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Low voltage power line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43: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2019-10-10发布 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高速载波通信网络的应用层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集中器通信单元与电能表通信单元、采集器通信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DL/T698.45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一5部分:面向对象的互操作性数据交换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
通信网络中的主节点角色,负责完成组网控制、网络维护管理等功能,其对应的设备实体为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
3.2
站点station
通信网络中的从节点角色,其对应的设备实体为通信单元,包括电能表载波模块、型采集器载波模块或Ⅱ型采集器。
3.3
业务报文service datagram
应用层产生的、用于获取抄表数据的报文。
3.4
并发抄表parallel meters reading
集中器连续向多个站点发送并发抄表命令,多个站点收到命令后向集中器返回各自抄表内容的过程。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CD:二进制码十进制数(Binary Coded Decimal)
CCO: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
CRC:循环元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MAC:媒介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STA:站点(Station)
T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EI:终端设备标识(Terminal Equipment Identifier)
VCS:虚拟载波侦听(Virtual Carrier Sensing)
VF:可变区域(Variant Field)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1612.42-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2部分: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612.42—2018代替Q/GDW11612.42-2016
低压电力线 高速载波通信 互联 互通 技术规
范第4一2部分: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
Low voltage power line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4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
2019-10-10发布 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高速载波通信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集中器通信单元与电能表通信单元、采集器通信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DL/T698.45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5部分:面向对象的互操作性数据交换协议
Q/GDW1376.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关联association
用来在通信网络中创建成员隶属关系的一种服务。
3.2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两个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单元。
3.3
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
通信网络中的主节点角色,负责完成组网控制、网络维护管理等功能,其对应的设备实体为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
3.4
站点station
通信网络中的从节点角色,其对应的设备实体为通信单元,包括电能表载波模块、型采集器载波模块或Ⅱ型采集器。
3.5
代理协调器proxy coordinator
为中央协调器与站点或者站点与站点之间进行数据中继转发的站点,简称代理。
3.6
信标beacon
中央协调器、代理和站点发送的携带有网络管理和维护信息的、用于特定目的的管理消息。中央协调器发送的信标叫中央信标,代理发送的信标叫代理信标,站点发送的信标叫发现信标。
3.7
信标周期beacon period
中央协调器根据网络规模确定的周期性发送中央信标的时间间隔。
3.8
代理主路径the preferred path via proxy
站点与代理之间形成的路径。
3.9
代理变更proxy switching
站点根据网络通信情况选择不同站点作为代理的过程。
3.10
业务报文service datagram
应用层产生的、用于获取抄表数据的报文。应用层所承载的业务报文应符合DL/T645、DL/T698.45、
Q/GDW1376.2的规定。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BIFS:突发帧间隔(Burst Inter Frame Space)
BPC:信标周期计数(Beacon Period Count)
BPCS:信标帧载荷校验序列(Beacon Payload Check Sequence)
BT:信标类型(Beacon Type)
BTS:信标时间戳(Beacon Time Stamp)
CCO: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
CIFS:竞争顿间隔(Contention Inter Frame Space)
CRC:循环元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SMA-CA: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DT:定界符类型(Delimiter Type)
EIFS:扩展顿间隔(Extension Inter Frame Space)
FC:顿控制(Frame Control)
FCCS:顿控制校验序列(Frame Control Check Sequence)
FL:顿长(Frame Length)
ICV:完整性校验值(Integrity Check Value)
ITU: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LID:链路标识符(Link Identifier)
LSB:最低位(Least Significant Bit)
MAC:媒介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ME:管理消息表项(Management Message Entry)
MPDU:MAC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rotocol Data Unit)
MSDU:MAC层服务数据单元(MAC Service Data Unit)
NID:网络标识符(Network Identifier)
NTB:网络基准时间(Network Time Base)
ODA:原始目的地址(Original Destination Address)
ODTEI:原始目的终端设备标识(Original Destin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Identifier)
OFDM: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SA:原始源地址(Original Source Address.)
OSTEI:原始源终端设备标识(Original Source Terminal Equipment Identifier)
PBCS:物理块校验序列(PHY Block Check Sequence)
PCO:代理协调器(Proxy COordinator)
PHY:物理层(Physical Laye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1612.4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612.41—2018代替Q/GDW11612.41-2016
低压电力线 高速载波通信 互联 互通 技术规
范第4一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Low voltage power line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41:Physical layer protocol
2019-10-10发布 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高速载波通信网络的物理层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集中器通信单元与电能表通信单元、采集器通信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及其备案文件
Q/GDW1374.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集中抄表终端技术规范
Q/GDW1376.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关联association
用来在通信网络中创建成员隶属关系的一种服务。
3.2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两个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单元。
3.3
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
通信网络中的主节点角色,负责完成组网控制、网络维护管理等功能,其对应的设备实体为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
3.4
站点station
通信网络中的从节点角色,其对应的设备实体为通信单元,包括电能表载波模块、型采集器载波模块或Ⅱ型采集器。
3.5
代理协调器proxy coordinator
为中央协调器与站点或者站点与站点之间进行数据中继转发的站点,简称代理。
3.6
路由routing
通信网络中建立和维护从中央协调器到各个站点的传输路径以及从各个站点至中央协调器的传输路径的过程。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GC: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
BCD:二进制码十进制数(Binary Coded Decimal)
CCO: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
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FC:顿控制(Frame Control.)
FCCS:顿控制校验序列(Frame Control Check Sequence)
FEC: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ding)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
FL:帧长(Frame Length)
ICV:完整性校验值(Integrity Check Value)
ITU: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LSB:最低位(Least Significant Bit)
PB:物理块(PHY Block)
PBB:物理块体(PHY Block Body)
PBH:物理块头(PHY Block Header)
PBCS:物理块校验序列(PHY Block Check Sequence)
PCO:代理协调器(Proxy COordinator)
PHY: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LC: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PPDU: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Layer Protocol Data Unit)
RI:滚降间隔(Rolloff Interval)
RIFS:回应顿间隔(Response Inter Frame Space)
RSVD:保留(Reserved)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1612.3-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3部分:检验方法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612.3—2018代替Q/GDW11612.3-2016
低压电力线 高速载波通信 互联 互通 技术规
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Low voltage power line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3:Testing method
2019-10-10发布 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采用电力线高速载波传输方式通信单元的试验项目和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系统高速载波通信单元的全寿命周期管理中各环节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一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3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
GB/T5169.11一201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6113.102一2008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各和测量方法规范第1一2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辅助设备传导骚扰
GB/T16935.1一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618一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1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2一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Q/GDW1373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GDW1374.3一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
QGDW1376.2一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2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3术语和定义
Q/GDW11612.1、Q/GDW11612.2-2018、Q/GDW11612.41、Q/GDW11612.42和Q/GDW11612.43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耦合器coupler
用于将信号叠加至电力线或从电力线上耦合出信号的设备。
3.2
衰减器attenuator
用于引入预定衰减,进而降低高速载波信号强度的设备。
4检验方法
4.1一般规定
4.1.1试验条件
4.1.1.1气候环境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各项试验均在以下大气条件下进行,即:
a)温度:+15℃~+35℃;
b)相对湿度:25%~75%;
c)大气压力:86kPa~108kPa。
注:在每一项目的试验期间,大气环境条件应相对稳定。
4.1.1.2电源条件
试验时电源条件为:
a)频率:50Hz,允许偏差一2%~+1%;
b)电压:220V,允许偏差±5%。
4.1.1.3辐射屏蔽装置
高速载波通信单元,其空间辐射隔离屏蔽装置(简称屏蔽箱)的选取应与被测通信单元相适应,且应选用适用于宽频段测试的形式。
屏蔽装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被测通信单元得到充分的屏蔽以免受电磁干扰:
b)频率覆盖范围:70kHz~1GHz;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1612.2-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2部分:技术要求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612.2—2018代替Q/GDW11612.2—2016
低压电力线 高速载波通信 互联 互通 技术规
范第2部分:技术要求
Low voltage power line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 2:Technical requirement
2019-10-10发布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单元的技术要求,包括外壳及其防护性能、金属部分的防腐蚀、气候环境条件、工作电源、通信功能和基本传输特性、电气安全、电磁兼容、互换性、信息安全等。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高速载波通信单元等相关设备的制造、检验、验收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1一201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Q/GDW1373—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GDW1374.3—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
Q/GDW1376.22013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2部分:集中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协议
Q/GDW11612.1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Q/GDW11612.3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Q/GDW11612.41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4一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Q/GDW11612.42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4—2部分: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
Q/GDW11612.43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4一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FCC Part15一2003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第15部分:射频设备法规(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Part 15:Radio Frequency Devices)
3术语定义
Q/GDW11612.1、Q/GDW11612.3、Q/GDW11612.41、Q/GDW11612.42和Q/GDW11612.4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芯片ID号chip identification number
高速载波通信单元芯片内部存储的不可更改的唯一标识号。
3.2
轻量级私有密码算法lightweight private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运算速度快、代码量小、适用于高速载波通信单元运行环境的非公开密码算法。
3.3
主站main station
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网络中的顶层设备。
3.4
程序特征码program characteristic code
通过轻量级私有密码算法计算出的高速载波通信单元内部程序的特征码。
3.5
消息鉴别码message authentication code
附加在原始数据之后,用于接收方校验原始数据完整性的数据段落。
4结构
4.1一般要求
高速载波通信单元结构根据安装要求可为无外封装的通信单元或有机壳封装的通信设备。其尺寸和接口应符合各类型式规范的要求。
4.2间隙和爬电距离
高速载波通信单元的电气间隙应符合GB/T16935.1一2008的规定。
4.3外壳及其防护性能
有机壳封装的通信单元其外壳应有足够的强度,外物撞击造成的变形应不影响其正常工作。外壳防护性能应符合GB/T4208规定的IP51级要求,即防尘和防滴水。
非金属外壳应符合GB/T5169.11一2006的阻燃要求,试验温度为650℃,试验时间为30s。
4.4金属部分的防腐蚀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能受到腐蚀或能生锈的金属部分,应有防锈、防腐的涂层或镀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1612.1-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612.1—2018代替Q/GDW11612.1-2016
低压电力线 高速载波通信互联 互通 技术规
范第1部分:总则
Low voltage power line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Part1:General
2019-10-10发布 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系统网络拓扑、基本功能、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单元分类及网络安全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高速载波通信系统及单元的单元等相关设备的制造、验收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EE 802.3-2015 IEEE Standard for Ethernet
Q/GDW11612.2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2部分:技术要求
Q/GDW11612.3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3部分:检验方法
Q/GDW11612.41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4一1部分:物理层通信协议
Q/GDW11612.42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4—2部分: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
Q/GDW11612.43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第4一3部分:应用层通信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速载波通信单元high speed carrier communication unit
采用高速载波技术在电力线上进行数据传输的通信模块或通信设备。
3.2
路由routing
通信网络中建立和维护从CCO到各个STA的传输路径以及从各个STA至CCO的路径的过程。
3.3
关联association
用来在通信网络中创建成员隶属关系的一种服务。
3.4
高速载波通信网络 high speed carri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以低压电力线为通信媒介,实现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及其他用能客户用能信息的汇聚、传输、交互的通信网络,其主要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频段使用2MHz~12MHz、2.4MHz~5.6MHz0.7MHz~3MHz、1.7MHz~3MHz中的一种。子频点应符合Q/GDW11612.41的规定。
3.5
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
通信网络中的主节点角色,负责完成组网控制、网络维护管理等功能,其对应的设备实体为集中器本地通信单元。
3.6
站点station
通信网络中的从节点角色,其对应的设备实体为通信单元,包括电能表通信单元、1型采集器通信单元或Ⅱ型采集器。
3.7
代理协调器proxy coordinator
中央协调器与站点或者站点与站点之间进行数据中继转发的站点,简称代理。
3.8
多网络共存coexistence of multiple networks
多个中央协调器距离较近,信号相互干扰的场景。
3.9
多网络协调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networks
在多网络共存场景下,各个网络的中央协调器进行短网络标识符和带宽的协调,保证多个网络同时正常工作。多网络协调流程应符合Q/GDW11612.42的规定。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CO: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
PCO:代理协调器(Proxy Coordinator)
STA:站点(Station)
MAC:媒介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
MSDU:MAC层服务数据单元(MAC Service Data Unit)
MPDU:MAC层协议数据单元(MAC Protocol Data Unit)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43/T 018-2021 湖南省小学建设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湖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教育厅的要求, 由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而成。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 号)(以下 简称《国标》)自 2002 年 4 月颁布以来,对全国小学建设起了十分 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学设施不断 提出新的要求,原《国标》已不适应小学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必要 更新完善小学建设标准 。因此,本标准在《国标》的基础上,贯彻 十九大报告及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并结合湖南省 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 本标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小学教育设施品质,改进小学教育 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适 应未来一流教育强国的需求。 本标准共分为五章:包括总则,学校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技 术指标,学校设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本标准是湖南省小学建设项目编制、评估和审批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审批报告、供应建设用地、校园规划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审查及竣工验收的依据,也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 查的尺度。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促进本省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小学办学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湖南省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湖南省小学建设标准 》·
1.0.2本标准是湖南省新建小学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标准,改建、扩建学校可参考执行。
1.0.3小学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规划建设应按照本标准并结合本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民族之特点;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应有前瞻性;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在满足各项指标和功能的前提下,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体现朝气、文明、进步;
2满足教学、生活等功能需求,提供培养德智体美素质的硬件设施;
3构建绿色校园,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4构建智慧校园,采用先进建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
5构建共享校园,校园的体育设施,园林及人防设施可与居住社区共享,并兼有防灾避险功能。
1.0.4小学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学校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1建设规模
2.1.1小学的建设规模,应按所服务的人口规模,适龄儿童数量确定,适当留有余地,确定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相应投资。具体的体育活动场地面积、生均可比用地面积、必配校舍用房面积与生均建筑面积标准不应低于表3.1.3、3.1.8、3.2.1、3.2.2的规定;选配用房宜参照表3.2.3。
2.1.2小学办学规模宜为:6班、12班、18班、24班、30班。每班学生人数应符合教育部门规定,学生总人数不宜超过960人,不应超过1200.
2.1.3教职工人数须合理配置,应满足国家及湖南省、市现行规定。
2.2项目构成
2.2.1小学的建设项目由场地、建筑用房、设施设备三部分构成。
2.2.2场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规划建设宜预留发展用地。
2.2.3建筑用房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
其中:
(一)必配用房:
1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相应的辅助用房;(略)
3技术指标
3.1用地技术指标
3.1.1学校可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分期建设用地应相对集中,避免相互穿插,本标准所含必配内容必须在一期建设完成。
3.1.2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首层占地,建筑物周围的通道和小型活动场地。建筑用地根据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建筑间距等因素确定。
3.1.3体育用地:根据学校不同规模,小学宜设200~400m环形跑道(含60m直跑道),并应设置足球运动场,有条件的学校宜设置11人制足球场;;每6个班配置一个篮(排)球场,并应配置可摆放运动器械场地200一400㎡。体育活动场地配置不应低于表3.1.3的规定。
表3.1.3小学各类体育活动场地用地面积参考表面积 单位:(m2)
(略)
4学校设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
4.1学校设点布局
4.1.1学校设点布局,应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发展趋势,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学校设点布局应符合以下原则:
1学生就近入学;
2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4.1.2配建规模及千人指标:
1学校办学规模应根据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划、办学需求、千人指标和建设条件合理确定;
2每千人口中,按80名小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小学。
4.1.3学校服务半径要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镇级别、学校规模、交通及学生住宿条件、方便学生就学等因素确定。城镇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不宜大于500米。
4.2学校选址
4.2.1一般要求及原则:
1学校应建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地形平整、环境较好、无自然灾害隐患的地段,具备布置运动场地和提供设置基础市政设施的条件;
2学校应避开地震、地质塌裂、暗河、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略)
内容索引:
1总则1
2学校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2
2.1建设规模.…2
2.2项目构成…..2
3技术指标…4
3.1用地技术指标……4
3.2建筑用房技术指标….5
4学校设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9
4.1学校设点布局..9
4.2学校选址9
4.3学校规划设计….11
5主要技术标准……..13
5.1一般规定.13
5.2场地….13
5.3建筑与装饰装修…..15
5.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8
5.5给水排水….19
5.6建筑电气.21
5.7建筑智能化….26
附录:术语…36
本标准用词说明.38
引用标准名录….39
附:条文说明.41
附件一:湖南省小学普通教室、实验室平面布置示意图……6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GDW 11534-2020 水电基建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ICS29.02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534—2020代替Q/GDW11534-201
水电基建项目 安全性评价 规范
Code for safety evaluation of hydro power construction project
2021-01-29发布 2021-01-29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基建项目安全性评价的总体要求、查评内容、查评方法、查评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新建、改建、扩建抽水蓄能电站及常规水电站工程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安全性评价evaluation of safety
根据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及特点,合理安排专家进驻现场,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和现场施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形成查评报告。
2.2
主体工程principalpart of project
实现建设项目目标的主要工程。包括建筑主体工程、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注:水电站(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包括:厂房、大坝、地下厂房洞室群、输水系统、上/下水库、开关站与中控楼、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等工程。
2.3
重要工序important process
施工安全控制难度大或对后续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包括高边坡开挖支护,深基坑、斜/竖井开挖支护,洞室开挖中遇断层、破碎带的处理,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钢筋排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大坎、悬崖部分混凝土浇筑,大型起重机械拆装、移位及负荷试验,发电机转子、定子吊装,大板梁吊装,大型变压器运输、吊罩、抽芯检查、干燥及耐压试验,大型电机干燥及耐压试验,主要电气设备耐压试验,重要转动机械试运等。
2.4
危险作业hazardous operation
容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施工作业项目。
包括搭设高度24及以上落地钢管脚手架、金属升降架、大型起重机械拆卸、组装作业,水上作业,沉井、沉箱、金属容器内作业,爆破作业,起重机满负荷起吊,两台及以上起重机抬吊作业,起吊危险品,超重、超高、超宽、超长物件和重大、精密、价格昂贵设备的装卸及运输,在发电、变电运行区作业,高压带电作业及临近高压带电作业,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等。
3总体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水电基建项目安全性评价工作,以本标准为依据,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安全管理和施工作业状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施工记录、设计文件、产品技术文件、试验记录、监理记录等相关资料,排查安全隐患,控制安全风险。通过分析,获得被评价项目的安全状态,促进工程建设项目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1.2安全性评价采用自查评和专家查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项目建设单位组织自查评,上级主管单位组织专家查评。
3.2评价工作安排
3.2.1根据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特点,安全性评价可分别安排施工准备期、土建施工期、机电安装期三个阶段进行。
3.2.2专家查评进驻时间一般按阶段安排,分别如下:
a)施工准备期,专家查评进驻时间为主体工程土建施工开工前;
b)土建施工期,专家查评进驻时间为抽水蓄能电站地下主厂房顶拱开挖或常规水电站大坝填筑开始至机电安装工作面移交前:
c)机电安装期,专家查评进驻时间为第一台机组试运行结束、第二台机组试运行开始前。
3.2.3
安全性评价原则上按阶段开展,企业也可视情况需要,对每个项目每年开展一次安全性评价。
4查评内容
4.1综合安全管理
4.1.1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及目标,包括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保证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责任清单、安全人员配置评价、安全目标管理、安全规章制度管理。
4.1.2例行安全管理,包括安全会议、安全风险和隐患排查双重管控、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培训、反违章等安全专项活动管理、资质管理、分包管理、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安全策划、水保与环保管理、职业健康与劳动保护管理。
4.1.3应急与事故(事件)管理,包括组织机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培训及演练、应急物资、事故(事件)管理。
4.2专项安全管理
4.2.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包括通用规定、个人防护、护栏和盖板。
4.2.2场内交通,包括一般规定、场内道路、车辆管理、大件运输。
4.2.3施工用电,包括通用规定、用电设计审批、变电所、施工照明、接地与防雷、配电箱及开关柜。
4.2.4施工机械(设备),包括通用规定、安装拆卸方案、审查检验、运行维护(特种设备除外)。
4.2.5特种设备与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特种设备台账、特种设备使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DBJ43/T 019-2021 湖南省中学建设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湖南省 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教育厅的要求, 由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而成。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 号)(以下 简称《国标》)自 2002 年 4 月颁布以来,对全国中学的建设起了十 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中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学设施不断 提出新的要求,原《国标》已不适应中学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必要 更新完善中学建设标准 。因此,本标准在《国标》的基础上,贯彻 十九大报告及全国教育大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并结合湖南省 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 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 本标准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中学教育设施品质,改进中学教育 公共服务,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适 应未来一流教育强国的需求。 本标准共分为五章:包括总则,学校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技 术指标,学校设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主要技术标准。 本标准是湖南省中学建设项目编制、评估和审批项目建议书、 可行性研究审批报告、供应建设用地、校园规划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审查及竣工验收的依据,也是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督检 查的尺度。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促进本省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中学办学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湖南省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湖南省中学建设标准 》。
1.0.2本标准是湖南省新建中学规划和建设的基本标准,改建、扩建学校可参考执行。
1.0.3中学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规划建设应按照本标准并结合本地区的地理、气候、人文、民族之特点;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应有前瞻性;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建设在满足各项指标和功能的前提下,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体现朝气、文明、进步;
2满足教学、生活等功能需求,提供培养德智体美素质的硬件设施;
3构建绿色校园,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4构建智慧校园,采用先进建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
5构建共享校园,校园的体育设施,园林及人防设施可与居住社区共享,并兼有防灾避险功能。
1.0.4中学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学校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1建设规模
2.1.1中学的建设规模,应按所服务的人口规模,适龄青少年数量确定,适当留有余地,确定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相应投资。具体的体育活动场地面积、生均可比用地面积、必配校舍用房面积与生均建筑面积标准不应低于表3.1.3,3.1.8,3.2.1,3.2.2的规定;选配用房宜参照表3.2.3。
2.1.2中学办学规模宜为:12班、18班、24班、30班。每班学生人数应符合教育部门规定,学生总人数不宜超过1200人。
2.1.3教职工人数须合理配置,应满足国家及湖南省、市现行规定。
2.2项目构成
2.2.1中学的建设项目由场地、建筑用房、设施设备三部分构成。
2.2.2场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规划建设宜预留发展用地。
2.2.3建筑用房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
其中:
(一)必配用房:
1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相应的辅助用房;
1)教室:包括普通教室、机动教室等;
2)专用教室:包括理化生实验室、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计算机教室、语言教室、技术教室、心理健康教室及相应的辅助用房等;
3)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多功能报告厅、图书室(馆)、合班教室、学生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德育展览室、体质测试室、室内体育用房、体育器材室等;
2办公用房:包括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广播室、卫生保健室、会议接待室、网络控制室、安防监控室等;
3生活服务用房:包括总务用房、厨房及教职工餐厅、后勤辅助用房、传达值班室、卫生间等。
(二)选配用房:
1教学及辅助用房:包括综合实验室及辅助用房、演示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及辅助用房、录播教室及辅助用房、资源教室、室内游泳池及辅助用房等;
2生活服务用房:包括学生餐厅、学生宿舍、学生浴室、锅炉房、开水房、单身教师宿舍、教工值班宿舍、地下机动车停车库、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库等。
2.2.4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建筑空调通风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建筑电气系统、智能化系统及各系统配套用房。
3技术指标
3.1用地技术指标
3.1.1学校可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分期建设用地应相对集中,避免相互穿插,本标准所含必配内容必须在一期建设完成。
3.1.2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首层占地,建筑物周围的通道和小型活动场地。建筑用地根据建筑面积、建筑层数、建筑间距等因素确定。
3.1.3体育用地:根据学校不同规模,中学宜设300~400m环形跑道(含100m直跑道),并应设置足球运动场,有条件的学校宜设置11人制足球场;每6个班配置一个篮(排)球场,并应配置可摆放运动器械场地200一400㎡。体育活动场地配置不应低于表3.1.3的规定。
表3.1.3中学各类体育活动场地用地面积参考表面积单位:(m)
4学校设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
4.1学校设点布局
4.1.1学校设点布局,应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发展趋势,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学校设点布局应符合以下原则:
1学生就近入学;
2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4.1.2配建规模及千人指标:
1学校办学规模应根据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划、办学需求、千人指标和建设条件合理确定;
2每千人口中按40名学生计算,配建相应规模的中学。
4.1.3学校服务半径要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镇级别、学校规模、交通及学生住宿条件、方便学生就学等因素确定。中学服务半径一般不宜大于1000米。
4.2学校选址
4.2.1一般要求及原则:
1学校应建设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地形平整、环境较好、无自然灾害隐患的地段,具备布置运动场地和提供设置基础市政设施的条件;
内容索引:
1总则1
2学校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2
2.1建设规模2
2.2项目构成2
3技术指标4
3.1用地技术指标4
3.2建筑用房技术指标5
4学校设点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9
4.1学校设点布局.9
4.2学校选址…..9
4.3学校规划设计11
5主要技术标准13
5.1一般规定.13
5.2场地….13
5.3建筑与装饰装修.15
5.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8
5.5给水排水.19
5.6建筑电气.21
5.7建筑智能化..25
附录:术语…….35
本标准用词说明.37
引用标准名录.38
附:条文说明.40
附件一:湖南省中学普通教室、实验室平面布置示意图….6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119
120
121
…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