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4月 ( 第 123 页)

安装定额,安装造价,定额实体对照,实物照明灯具和定额子目对照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
Q/CR9202-2015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
Code for on-site Management of Rail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2015-02-16发布
2015-06-01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Q/CR 9202-2015,QCR-9202-2015,现场管理规范,铁路,铁路建设项目,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铁路文明施工规范,正式版无水印 Q/CR 9202-2015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本规范是根据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在原铁道部《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一2008(简称“原规范”,下同)的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总公司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调整了原规范中不符合总公司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和要求的有关内容;吸纳了原规范发布后,在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实践经验;配套修改了标准动态管理工作中对相关标准已作的局部修订内容,为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本规范共分为5章,主要包括:总则、基本规定、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办公生活区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纳人了近几年来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现场管理的新要求。
2.补充了铁路建设项目现场节能环保、人员管理的具体内容。
3.增加了铁路工程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的内容。
4.细化了现场设置“五牌一图”的具体要求。
5.强调了推广采用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等现代化施工手段的要求。
6.明确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防护等要求。
7.增加了路基填筑工艺、施工机械化要求的内容。
8.增加了桥梁基础施工、转体施工、顶进施工、雨季和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
9.增加了隧道爆破器材管理、支护、衬砌、防排水作业等的内容,并明确了高风险及以上隧道洞内人员动态采用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10.增加了轨料的存放、装卸和搬运以及焊接长钢轨吊运、存放的规定。

内容索引:

1总则………1
2基本规定………2
2.1平面规划…………2
2.2安全生产………4
2.3文明施工………7
2.4节能环保………8
2.5人员管理……10
3生产区………11
3.1一般规定………11
3.2路基工程…………12
3.3桥梁工程……15
3.4隧道工程………21
3.5轨道工程…………28
3.6四电工程…………32
3.7站场及相关工程……34
4辅助生产区………36
4.1一般规定………….36
4.2拌和站………37
4.3混凝土构件预制场……39
4.4材料加工场……………40
4.5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场……41
4.6库房…………43
5办公生活区…………46
5.1一般规定…·46
5.2办公区……….47
5.3生活区……….47
本规范用词说明…50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条文说明……5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一、总说明
1.本装饰工程同意按当前国家的建筑装饰法规和条例以及其他法规,法令和条例进行设计和施工
2.工程建设方应将所有的有关工程的周围环境条件以及需要调整或改变的建筑尺寸,设备等文本,图纸资料提供给设计师
3.所有标注的尺寸均按比例绘制,而且根据现场核对无误后设计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地现场核对图纸之准确,如发现有任何矛盾处应通知设计师方可施工,否则施工单位应承担所有责任
4.建设方的设计要求在此图完成之前已确认如在施工中需提出设计变更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否则设计师可不予修改
5.本套装饰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图纸目录材料明细表,分区索引平面图,地面材料布置平面图,家私布置平面图,天花布置平面图,电气位置布置平面图等
6.本套装饰施工图还配制有立面详图,施工大样图,剖面图,门表图,活动家私表以及相应的有关设计要求
二、设计规模及范围:
1.本装饰工程为英利金融街2号塔楼公寓二十三层E户型样板房室内装饰设计及照明设计。
2.本装饰工程设计为室内装饰设计
对于设备设计部分应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专业公司进行二次设计,在二次设计中,必须遵循原室内设计方案,并经原设计人员同意后方可施工。
三、设计及施工依据:
1.本工程装饰设计图纸依据甲方提供的建筑施工图纸2.甲方确认的平面布置及相关的方案、效果图等资料
(略)
六、图纸说明:
1、本施工图依照建设万要求完成,满足施工预算、施工准备依据为准,整套图纸完整统一。
如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对设计提出修改,需征得本工程设计人员的意见作参考,以免出现不理想的效果。
2、施工单位需仔细审核综合建筑之各工种图纸进行施工。
3、不得按比例量度尺寸,应以图面标注尺寸及现场土建尺寸为准,如有尺寸不详或不准,须征求设计师意见。
4、有关各项工程的具体说明或特殊要求,若有需求,需在施工阶段提供补充图纸作另行说明。
5、所有定造项目,均由承造商/供应商提供深化图纸,物料样板予建设及施工单位批核,并参考设计师意见。
6、厨房专业由厨柜设备公司设计、本图纸不含此范围。
7、家具、灯饰在选样中,不再画施工图、具体加工时由专业厂家出详图,且必须经过现场放样方能施工。
8、工艺品的选择、定做,只做示意并提要求,具体由甲方选购。
9、图纸上标注的材料与清单有矛盾时,以清单为准。
10、二次装修空调、水、电、消防非我司设计范围,相关专业设计单位必须按我司施工图要求设计,或征得我司设计师同意后方能施工。在保证装饰效果的前提下空调风口、消防喷淋等位置做到均衡布置个别设备在不影响整体效果时做适当调整。
11、图纸上出现钢结构部分必须经过专业公司设计或审核后方能施工,本图所有钢结构仅供参考。
12、本套施工图包括室内装饰施工的所有图纸中无专门注明时,对涉及到的声学、光学、防尘、防辐射等特殊工艺的设计由专业公司深化设计;
13、由于现场不定因素较多,如此图与现场出入较大,以施工过程中设计师现场调整或发变更通知为准。

CAD,公寓,公寓装修cad图,公寓装修设计图,施工图,样板间,现代风格,装修图纸,装饰设计,全套现代风格公寓样板间装饰设计CAD施工图

英利金融街2号塔楼公寓
二十三层E户型样板间室内装饰设计工程施工图

001 DRAWING CATALOG图纸目录
002 DESIGN DESCRIPTIONS设计说明(一)
003 DESIGN DESCRIPTIONS设计说明(二)
004 DESIGN DESCRIPTIONS设计说明(三)
005 DESIGN DESCRIPTIONS设计说明(四)
006 DESIGN DESCRIPTIONS设计说明(五)
007 CONSTRUCTION DESCRIPTIONS施工细则
008 MATERIAL LIST材料表
009 LAMPS AND LANTERNS TABLE灯具表
AD-01 ARCHITECTURAL INFORMATION PLAN建筑资料平面图
FF-01 FURNITURE PLAN平面布置图
FP-01 FIXTURE&FURNITURE PLAN家具布置图
RC-01 REFLECTED CEILING PLAN天花布置图
LD-01 LAMPS LOCATIONING PLAN灯具定位图
FC-01 FLOOR COVERING PLAN地面材料图
AR-01 ARCHITECTURAL INFO.PLAN间墙尺寸图
EI-01 ELEVATION INDEX PLAN立面索引图
EM-01 ELECTRICAL/MECHANICAL PLAN机电布置图
CW-01 SWITCH CONNECTION PLAN开关连线图
DG-01 DRAINAGE ORIENTATION GRAPH给排水定位图
AG-01 AIR&EXHAUST FAN-CONDITIONING GRAPH空调/排气扇布置图
EL-01 INTERIOR ELEVATIONS室内立面图
TD-01 TYEICAL DETAIL标准大样图
DE-01 DETAIL大样图
DR-01 DOOR SCHEDULE门表

CAD,公寓,公寓装修cad图,公寓装修设计图,施工图,样板间,现代风格,装修图纸,装饰设计,全套现代风格公寓样板间装饰设计CAD施工图

出图版cad图纸:

│ 01~封面目录设计说明.dwg
│ 02~平面系统图.dwg
│ 03~立面图.dwg
│ 03~立面图_recover.dwg
│ 04~天花、地材大样图.dwg
│ 05~墙身大样图.bak
│ 05~墙身大样图.dwg
│ 06~门大样图.dwg

CAD,公寓,公寓装修cad图,公寓装修设计图,施工图,样板间,现代风格,装修图纸,装饰设计,全套现代风格公寓样板间装饰设计CAD施工图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257.3—2020代替Q/GDW11257一2014
熔断器技术规范第3部分:跌落式熔断器
Sepecification for alternating-current fuses Part3:Drop-out fuses

2021-04-30发布 2021-04-3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1257.3,Q/GDW 11257.3-2020,熔断器,跌落式熔断器,Q/GDW 11257.3-2020 熔断器技术规范 第3部分:跌落式熔断器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12kV交流跌落式熔断器(以下简称熔断器)的使用条件、技术参数及要求、结构及组件要求、试验、包装、运输、贮存、安装、运行和维护的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额定电压12kV,额定短路开断电流12.5kA及以下,额定频率为50Hz的熔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772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
GB/T11022一2011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15166.1高压交流熔断器第1部分:术语
GB/T15166.3一2008高压交流熔断器第3部分:喷射熔断器
GB/T15166.4高压交流熔断器第4部分: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
GB/T15166.6高压交流熔断器第6部分:用于变压器回路的高压熔断器的熔断件选用导则
GB/T19519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
GB/T20142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线路柱式复合绝缘子一定义、试验方法及接收准则
GB/T26218.2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2部分:交流系统用瓷和玻璃绝缘子
DL/T593一2016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
DL/T640高压交流跌落式熔断器
DL/T991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ASTM B148铝青铜砂铸件的标准规范(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Aluminum-Bronze Sand Castings)

3术语和定义
GB15166.1和DL/T64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跌落式熔断器drop-out fuse
当电流超过规定值足够时间,熔断件熔体在载熔件灭弧管内熔断,产生电弧,使灭弧管产气材料产生高压力喷射气体而灭弧,载熔件自动跌落到一个位置,而提供隔离断口的熔断器。
3.2

熔断器底座fuse-base
装有触头和接线端子的熔断器固定部件,包括所必需的绝缘部件。
[DL/T640—2019,定义3.2.6]
3.3
载熔件fuse-carrier
用于装载熔断件的熔断器可动部分,不包括熔断件。
[DL/T640—2019,定义3.2.8]
3.4
熔断件fuse-link
熔断器动作后要进行更换的包括熔体的熔断器部件。
[DL/T6402019,定义3.2.11]
3.5
熔体fuse-element
电流超过某一数值,熔断件在预定的时间内熔断的部件,即熔断器动作时熔断件的熔化部件。
[DL/T640一2019,定义3.2.13]
3.6
熔化速率speed ratios for melting time-current characteristics
弧前时间-电流特性中,0.1s熔化电流与近似300s(或600s)熔化电流的比值:比值6-8为K型(快速)熔断件;比值10-13为T型(慢速)熔断件。
[DL/T640一2019,定义3.3.5]

3.7
时间-电流特性time-current characteristic
在规定使用条件下确定的弧前或动作时间-电流特性的曲线。
[GB/T15166.1一2018,定义2.2.16]
3.8
弧前时间(熔化时间)pre-arcing time(melting time)
从一个足够分断熔体的电流出现至电弧产生的瞬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GB/T15166.1—2018,定义2.2.12]
3.9
燃弧时间arcing time
从熔断器中起弧瞬间起到此熔断器中电弧最终熄灭瞬间止的时间间隔。
[GB/T15166.1—2018,定义2.2.12]
3.10
全开断时间(动作时间)total clearing time(operating time)
弧前时间和燃弧时间之和。

4使用条件
4.1正常使用条件
4.1.1本文件所规定的跌落式熔断器,应满足下列环境条件使用:
a)最高气温:+45℃;
b)最热月平均气温:+30℃:
c)最低气温:-25℃;
d)最大日温差:30K;
e)日照强度:0.1W/cm2(风速0.5m/s)
4.1.2海拔高度≤1000m。
4.1.3环境相对湿度(25℃):
a)日平均值:95%;
b)月平均值:90%。
4.1.4地震烈度,Ⅷ度:
a)地面水平加速度低于3.0m/s2;
b)地面垂直加速度低于1.5m/s2。
4.1.5覆冰厚度:≤10mmc
4.1.6安装地点:户外。
4.1.7污秽等级:e级。
4.1.8最大风速34m/s(相当于圆柱表面上的最大风压700P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40
TV73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151.2—2021代替Q/GDW11151.2—2013
水电站水工设施运行维护导则
第2部分:水工机电设备
Guide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hydraulic facilities in hydroelectric station
Part 2:Mechan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Q/GDW 11151.2,Q/GDW 11151.2-2021,水工机电设备,水工设施运行维护,水电站,Q/GDW 11151.2-2021 水电站水工设施运行维护导则 第2部分:水工机电设备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水电站水工机电设备日常运行管理要求、定期维护周期和项目,以及必要的试验内容与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属大中型水电站,小型水电站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72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DL/T724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DL/T835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DL/T995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
DL/T5161.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第12部分:低压电器施工质量检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工机电设备mechanical&electrical equipment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水电站闸门(含拦污栅)、启闭机(含门式起重机)及其电源设施。

4总则
4.1一般规定
4.1.1水工机电设备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应做到“经常维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
4.1.2大坝泄洪闸门管理工作在泄洪期应实行二十四小时现场值班制;其他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候班制,即白班实行现场值班制、晚班实行候班制。候班人员应能保证接到指令后30min内赶到现场。
4.1.3各水电站应根据设备结构特点、性能、运行工况,编写厂级设备运行规程、厂级设备维护规程,经审批后执行。设备运行规程应含设备技术参数、设备日常巡检项目、运行注意事项、运行操作步骤、常见故障判断、以及运行记录要求:设备维护规程应包含设备技术参数、检查和维护的项目和周期、常见故障判断处理以及检查维护记录要求。设备运行规程和设备维护规程可合并编制。

4.1.4属于国家特种设备目录范围内的起重设备应当按照特种设备管理要求办理使用登记、建立特种设备台账及技术档案,接受有关部门的定期检验和监督检查。
4.2运行维护人员要求
4.2.1应配备从事水工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专业技术人员。水工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应熟悉设备特性,掌握机械、电气及自动化相关专业知识。
4.2.2水工机电设备运行人员负责闸门启闭工作,负责水工机电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试运行、周期性测试及缺陷发现、通知处理等工作。
4.2.3水工机电设备维护人员负责水工机电设备的例行检查、周期性测试及特巡工作,负责水工机电设备的维护保养、缺陷处理等工作。
4.2.4水工机电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水工机电设备的操作维护。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4.3作业要求
4.3.1泄洪闸门启闭和维护工作应执行安全生产“两票”制度。
4.3.2大、中型水电站泄洪闸门启闭运行,应由水库调度部门发出调度指令,调度指令通过调度指令单或有录音的电话下达到执行部门(或班组)。执行部门(或班组)根据下达的指令填写闸门操作票进行操作。
4.3.3水工机电设备检查应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安全检测相结合。闸门和启闭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记录内容宜按DL/T835的要求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若短时无法处理的应编制应急保障措施,并尽快结合检修完成。
4.3.4专项安全检测内容和要求应按照DL/T835执行;专项安全检测周期可根据闸门和启闭机的运行时间及运行状况确定。闸门和启闭机安装完毕蓄水运行,当闸门承受水头达到或接近设计水头时,应进行第一次专项安全检测;如闸门未达到设计水头,则应在运行5年以内,进行第一次安全检测;第一次安全检测后,应根据工程实际运行情况,每隔10年至15年开展一次专项安全检测,项目可有所侧重。
4.3.5当遭遇设计地震烈度及以上地震、超设计标准洪水或发生相关事故之后,应对设备进行专项安全检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018.21-2018
数字化计量系统技术条件
第21部分:数字化电能表型式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metering system Part 21:Type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input electricity meter

2019-10-10发布 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Q/GDW 11018.21,Q/GDW 11018.21-2018,数字化电能表,数字化计量系统,Q/GDW 11018.21-2018 数字化计量系统技术条件 第21部分:数字化电能表型式规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数字化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外形结构和安装尺寸、材料及工艺、显示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数字化电能表的设计、制造、采购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34.1一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通用试验方法
GB/T1634.2-2004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YD/T987一1998ST/P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
YD/T1272.1一2003光纤活动连接器第一部分:LC型
Q/GDW1205一2013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Q/GDW1356一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型式规范
Q/GDW11018.10一2017数字化计量系统技术条件第10部分:数字化电能表
3外形结构和安装尺寸
3.1外形结构、安装尺寸图及颜色
电能表外形结构、安装尺寸及颜色应满足以下要求:
a)电能表外形、安装、透明翻盖、端盖尺寸和表盖、表座、端子座、端子盖颜色应满足QGDW1356一2013的相关要求。
b)电能表的端子座结构及尺寸、辅助电源端子、辅助端子、采样值输入接口、采样值转发接口、以太网通信接口、指示灯、按键、编程开关相对位置及尺寸应符合附录A中外观简图、开盖尺寸简图、接线端子尺寸简图的要求。
c)铭牌布置应符合附录A中印刷位置图的要求。
d)电能表端盖尺寸应满足Q/GDW1356一2013的相关要求,端盖底部开口尺寸还应满足附录A中图A.9端盖开口尺寸图的要求。

3.2条形码结构和尺寸要求
电能表条形码结构和尺寸应满足以下要求:
a)条形码结构、尺寸及相关要求应符合Q/GDW1205一2013,布置位置见附录A。
b)射电子条码安放在翻盖铭牌背面中心位置。

4材料及工艺要求
4.1光纤接口
电能表的采样值输入接口和报文转发接口要求如下:
a)器件外观应平滑、洁净、无油污和毛边、无伤痕和裂纹、颜色鲜明、一致性好:各零件组合应平整,插头与适配器的插入和拔出应轻松,卡接有力;材质细腻平整,抗霉菌,阻燃,经Q/GDW11018.10一2017规定的各项试验后不变形、不龟裂、不皱摺。
b)刚性内孔或弹性套筒应具有一定的夹持力(保持力),其中采用ST型接口的采样值输入接口应满足YD/T987一1998的规定,采用LC型接口的采样值报文转发接口应满足YD/T1272.1一2003的规定。
c)当光纤连接头与适配器处于正常完全锁紧状态,锁紧部分抗拉力的要求应满足:旋紧式大于26.4N。
d)用于光缆连接的光纤连接头,应考虑连接头尾部光缆头端的固定,这种固定既不能影响插针体的正常轴向活动范围,同时还要承受一定的拉力;当尾部光缆承受正常不小于10N拉力时,插针体不应有回拉的现象,以保证连接器的正常工作。
4.2线路板及元器件
电能表线路板及元器件要求如下:
a)线路板应用耐氧化、耐腐蚀的双面/多层敷铜环氧树脂板,并具有电能表生产厂家的标识:
b)线路板技术指标及性能应不低于CEPGC-32F型的要求:
c)线路板表面应清洗干净,不应有明显的污渍、焊迹,应做绝缘、防腐处理;
d)表内所有元器件均应防锈蚀、防氧化,紧固点牢靠;
e)电能表端钮螺钉、引线之间以及线路板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间隙和安全距离;
f)线路板之间,显示单元和其他部分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导线焊接或可靠的接插件连接:
g)元器件紧固点应牢靠,对于质量较大的部件不宜直接焊接在线路板上;确需直接焊接的,应有相应的紧固措施,并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在各几何位置处振动试验合格后,方能采用;
h)主要器件表面应印有生产厂家标志及产品批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1018.9—2018
数字化计量系统技术条件
第9部分:多功能测控装置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metering system Part9:Multi-functiona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device

2019-10-10发布 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1018.9,Q/GDW 11018.9-2018,多功能测控装置,数字化计量系统,Q/GDW 11018.9-2018 数字化计量系统技术条件 第9部分:多功能测控装置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数字化计量系统中数字量输入和模拟量输入多功能测控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的计量要求及试验项目与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在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电网中安装使用的多功能测控装置的采购、验收及使用,设计及制造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15.211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215.301一2017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17215.303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3部分:数字化电能表
GB/T17215.304一2017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4部分:经电子互感器接入的静止式电能表
GB/T20840.8一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DL/T645一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DL/T698.45电能量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4-5部分:面向对象的互操作数据交换协议
DL/T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所有部分)
DL/T1783一2017IEC61850工程电能计量应用模型
Q/GDW1354一2013智能电能表功能规范
Q/GDW1827一2013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Q/GDW1876一2013多功能测控装置
Q/GDW1921智能变电站35kV及以下保护测控计量多功能装置技术规范
Q/GDW11018.10一2017数字化计量系统技术条件第10部分:数字化电能表
Q/GDW11018.21一2018数字化计量系统技术条件第21部分:数字化电能表型式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7215.211、GB/T17215.304-2017、DL/Z860.2、Q/GDW1354-2013和Q/GDW11018.10-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多功能测控装置multi-functional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device
厂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及控制单元。遵循DL/T860标准,支持模拟量采样、数字量采样、模型导入、模型导出,具备遥测、遥信、遥调、电能质量在线监测与分析、设备状态监测等功能的IED。
[Q/GDW18762013,术语和定义3.3]

3.2
计量单元metering unit
装置中用于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和信息交互的独立单元。
4数字量输入多功能测控装置的计量要求
4.1规格及参数配置要求
装置规格及参数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有功准确度等级分为0.05级、0.1级、0.2S级、0.5S级,无功准确度等级分为0.5S级、1级、2级。
b)额定一次电压分为1000kV、750kV、500kV、330kV、220kV、110kV、66kV、35kV、10kV、6kV,此处均为线电压:额定一次电流设置范围至少应覆盖200A~10000A,其数值选择按照GB/T20840.8一2007选取。
c)额定虚拟二次电压分为3×57.7V/100V、3×100V;额定虚拟二次电流分为1A、5A,最大电流宜在额定虚拟二次电流1.2倍及以上。
d)额定频率为50Hz或60Hz。
e)参比输入采样频率为4000Hz。
f)参比ASDU数目为1。
g)接线方式包括三相三线、三相四线。
h)根据多功能测控装置的计量规格推荐脉冲常数见表1。
i)采样值报文符合DL/T860.9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53.020.20 J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558-2011
桅杆起重机
Derrick cranes
2011-06-16发布
2011-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6558-2011,GBT26558-2011,桅杆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标准,桅杆起重机规范,高清可搜索文字 GB/T 26558-2011 桅杆起重机.pdf

本标准的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A、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红兵、司健、李纲、胡水根、李太周、王继东、王明勤、王令饴、解清。

GB/T6974.1起重机术语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6974.1一2008,ISO4306-1:2007,IDT)
GB/T8110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一2008,AWSA5.18M:2005,MOD;AWS A5.28M:2008,MOD)
GB8918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一2006,ISO3154:1988,MOD)
GB/T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一1988,e9vISO8501-1:1988)
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一1998,egv ISO2409:1992)
GB/T10051.1~10051.15起重吊钩
GB/T12470埋弧焊用低合金钢焊丝和焊剂
GB12602一2009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5052起重机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符号总则(GB15052一2010,ISO13200:1995,IDT)
GB/T20118一般用途钢丝绳(GB/T20118一2006,ISO/DIS2408:2002,MOD)
GB/T20303.1起重机司机室第1部分:总则(GB/T20303.1一2006,ISO8566-1:1992,DT)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25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JB/T5000.6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JB/T5000.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JB/T6392起重机车轮
JB/T9007(所有部分)起重滑车
JB/T10559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
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82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JG/T5082.1建筑机械与设备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6974.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桅杆起重机derrick crane
以两端通过绳索或支撑固定的桅杆(或相同功能构件)为基本构件,配备或者不配备臂架及回转机构,依靠卷扬机和操作绳索工作的起重机。
3.2桅杆mast
起重机中,连接臂架的竖立支撑构件;无臂架时,兼做臂架使用。
3.3臂架boom
借助于桅杆,使起重机具有一定的幅度和起升高度,用以悬挂物品的构件。3.4回转盘sole plate
与竖直桅杆底部相连接的构件,且能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该部件使起重机摆动或旋转。
3.5回转支承slewing ring
安装于基础上、承受起重机全部载荷的部件,有轴承和环形轨道两种形式。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该部件使起重机摆动或旋转。
3.6基座support-pedestal
起重机中固定在基础上的支承装置,用来承受桅杆、臂架、斜撑、动力机构所传递的载荷。
3.7顶部枢轴gudgeon pin
桅杆顶部与缆绳顶盖相连接、允许桅杆转动的框轴。
3.8缆绳顶盖mast cap
安装在桅杆顶部枢轴上,用以连接各条缆绳,并允许桅杆作自由回转的盘状盖。
3.9缆绳guy
连接桅杆顶部与地错间的钢丝绳,用以保持桅杆的稳定与竖直或调整桅杆的工作角度。
3.10张紧装置turnbuckle
用以调整缆绳张紧力的装置。
3.11斜撑back stay
在斜撑式桅杆起重机中,连接在桅杆顶部与地梁(或地锚)之间的刚性支撑结构件。
3.12地梁sleeper
(1)连接在桅杆基座与地错之间,用于固定斜撑的水平结构件。
(2)连接人字型桅杆、门式桅杆底部的构件。
3.13系梁bowsill
联接在两地梁端部之间的紧固支撑构件。
3.14地锚guy anchor
埋设于土壤、岩石、混凝土基础中或固定于有足够抗力的建筑物结构上,用以错固缆绳、地梁或驱动机构的装置。在地面摩擦力足够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压置式地错。
3.15起升绳偏角B hoist rope angle B
对于允许采用牵引绳牵引吊具,使吊具在包含臂架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偏离吊具自由状态的垂直投影点进行作业的不变幅起重机,在包含臂架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起升绳与铅垂线的夹角。
3.16牵引绳drag rope
(1)对于不变幅起重机,用以控制起升绳偏角、由动力牵引的绳索。
(2)用于拽引起重机回转盘使臂架进行转动、由动力牵引的绳索。
(3)在臂架上端两侧拽引臂架使其摆动、由动力牵引的绳索。
3.17牵引绳偏角y drag rope angle y
对于允许采用牵引绳牵引吊具,使吊具在包含臂架中心线的垂直平面内偏离吊具自由状态的垂直投影点进行作业的不变幅起重机,牵引绳与水平面的夹角。
3.18停止器ratchet arrestor
用以防止卷筒反转、但不影响卷筒正常转动的控制装置。
4分类、基本参数
4.1分类
起重机按构造型式分为6种类型。
4.1.1摇臂式桅杆起重机rocker derrick crane
在起重机中,臂架根部铰接在与桅杆底端连接的基座或地梁上,臂架上端用绳索连接在桅杆顶部;
桅杆下部铰接于基座,桅杆顶部用缆绳(或拉杆)连接于起重机后方地锚;臂架受牵引绳牵引可左右摇摆、受变幅滑轮组牵引可进行俯仰(见图1)。
起重机的桅杆有单杆型桅杆、人字型桅杆等。
4.1.2人字架桅杆起重机shearleg derrick crane
在起重机中,臂架根部铰接在基座上,臂架上端用绳索连接在桅杆顶部;桅杆底部铰接于基座,桅杆顶部用绳索(或拉杆)连接于起重机后方地锚;臂架受变幅滑轮组牵引可进行俯仰(见图2)。
此种起重机也可整体安装在一个与固定于基础的回转支承相连接的回转台上,使其具备回转功能。

GB/T 26558-2011,GBT26558-2011,桅杆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标准,桅杆起重机规范,高清可搜索文字 GB/T 26558-2011 桅杆起重机.pdf

内容索引: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分类、基本参数 4
5 技术要求 …… 6
6 试验方法…… 21
7 检验规则…… 23
8 信息标识…… 23
9 包装、运输和贮存 …………… 24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缆绳的计算 ……………… 2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用地锚型式及计算 …… 28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起重机检验项目及合格判据 ……………… 33
参考文献 ……… 3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893—2018代替Q/GDW10893-2017
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lectronic tags for electricity metering device

2019-10-10发布 2019-10-1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Q/GDW 10893,Q/GDW 10893-2018,计量用标签,计量用电子标签,Q/GDW 10893-2018 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量用无源电子标签(以下简称标签)的型式要求、技术要求、试验要求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计量用标签的检验、验收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14258一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GB/T17215.211一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实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626.2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29768一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
Q/GDW1205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ISO/IEC18000一63:2015信息技术物品管理的射频识别第63部分:860MHz.~960MHz频段C类
空中接口参数(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for item management一Part63: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to 960 MHz Type C)
ISO/IEC18046一3: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装置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标签性能试验方法
Information technology-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Part 3:Test
methods for tag performance)
ISO/IEC18047一6: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装置一致性试验方法第6部分:860MHz~960MHz通信的空中接口的试验方法(Information technology一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 conformance
test methods -Part 6:Test methods for air interface communications at 860 MHz to 960 MHz)

3术语和定义
Q/GDW12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源电子标签passive tag
收发机由射频磁场激励的标签。
3.2
基材substrate

标签天线与芯片固定的承载体。
3.3
柔性标签flexible tag
采用柔软基材封装的电子标签。
3.4
硬性标签rigidity tag
采用具有一定硬度基材封装的电子标签。
3.5
存储容量memory capacity
电子标签内部信息存储空间的大小,以字节数或二进制位数(bit)标度。
3.6
读写器reader./writer
一种电子设备,执行从电子标签读取数据和向电子标签写入数据的过程,适当时,执行冲突仲裁、错误控制、信道编码、信道解码、信源编码、信源译码和交换源端数据等过程。
3.7
防碰撞anti-collision
多标签阅读环境中,在一定时间内每张标签可被读写器识别出的技术。

4型式要求
4.1分类
标签类别见表1,根据工作距离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各类标签的适用范围见附录A。

Q/GDW 10893,Q/GDW 10893-2018,计量用标签,计量用电子标签,Q/GDW 10893-2018 计量用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4.2封装要求
标签的封装型式包括:
a)柔性标签:具有双面胶涂层,采用层压复合工艺,适用于平面或不规则曲面等场合粘贴使用:

b)硬质标签:宜采用板上芯片封装(COB)、防护外壳或一体化注塑成型等工艺,适用于防水、密封、耐阳光辐射等场合。
4.3外观材质要求
外观材质要求如下:
a)柔性标签:面纸应采用白色涤纶树脂(PET)材质,底纸应采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纸质材料:
b)硬质标签:COB封装的标签宜采用环氧树脂(FR4)硬质材料。
4.4尺寸要求
标签的尺寸应满足应用对象的安装要求,且不影响应用效果。推荐的标签尺寸参见附录A。
4.5安装要求
标签的安装应满足防水、防脱落的使用要求,选择安装位置时应确保标签易于识别。
4.6功能要求
标签用于非接触式快速识别,能适应自动化检定/检测流水线系统、智能仓储等需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827—2020代替Q/GDW1827-2013
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ly-phase smart electricity meters

2021-01-29发布2021-01-29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Q/GDW 10827,Q/GDW 10827-2020,三相智能电能表,智能电能表,Q/GDW 10827-2020 三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相智能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规格、适应环境、准确度要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绝缘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项目,规定了电能表的检验规则和运行质量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能表的设计、制造、采购及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2007,IDT)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2:2007,IDT)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IEC60068-2-30:2005,IDT)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3384一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7215.211电测量设各(交流)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各
GB/T17215.321电测量设备(交流)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A级、B级、C级、D级和E级)
GB/T17215.323一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3部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2级和3级)
GB/T17215.9321一2016电测量设备可信性第321部分:耐久性-高温下的计量特性稳定性试验
(IEC/TR62059-32-1:2011.IDT)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61000-4-2:2008,IDT)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EC61000-4-3:2010,IDT)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61000-4-4:2012,IDT)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61000-4-5:2014,IDT)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第4-6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干扰抗扰度(IEC61000-4-6:2013,IDT)
GB/T17626,12一201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2:2006,IDT)
GB/T17626.18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IEC61000-4-18:2006,IDT)

3术语和定义
Q/GDW10354-2020和Q/GDW10364-2020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规格要求
4.1.1准确度等级
准确度等级分为有功B、C、D级,无功2级。
4.1.2标称电压
标称电压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825-2019代替Q/GDW1825-2013
直流电能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rect current electricity meters

2020-10-30发布 2020-10-3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0825,Q/GDW 10825-2019,直流电能表,Q/GDW 10825-2019 直流电能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流电能表(以下简称电能表)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与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流电能表的招标、检测验收及质量监督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2423.57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8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i:冲击冲击响应谱合成
GB/T2423.58—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80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振动混合模式
GB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5169.11一201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15284—2002多费率电能表特殊要求
GB/T17215.211-2006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17215.321一2008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
GB/T17215.421一2008交流测量费率和负荷控制第21部分:时间开关的特殊要求
GB/T17626.29—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直流电源输入端口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33708—2017静止式直流电能表
JJG842一2017电子式直流电能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流纹波因数DC ripple factor

脉动直流电压(电流)的峰值和谷值之差的一半对该直流电压(电流)平均值之比。
3.2
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direct connected meter
电流测量元件直接连接到被测直流线路中的电能表。
3.3
间接接入式直流电能表indirect connected meter
电流测量元件经一个或多个变换装置接入被测直流线路的电能表。
4技术要求
4.1规格
4.1.1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见表1。

Q/GDW 10825,Q/GDW 10825-2019,直流电能表,Q/GDW 10825-2019 直流电能表技术规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working regulations of power safety-Part 6:Pv power station

2020-04-17发布 2020-04-17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0799.6,Q/GDW 10799.6-2018,光伏电站,国家电网,电力安全,Q/GDW 10799.6-20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第6部分:光伏电站部分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工作人员在光伏电站作业现场应遵守的总则、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一般安全措施、在光伏发电单元上的工作、光伏电站升压站高、低压设备上工作的要求、光伏电站线路、电缆上的工作、二次系统上的工作、起重与运输、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在并网型光伏电站运用中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设备上及相关场所工作的所有人员,其他单位和相关人员参照执行。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补充条文或实施细则,经本单位主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但补充条文不应与本部分条文相抵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50-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GB/T35727一2017中低压直流配电电压导则
GB/T35694一2017光伏发电站安全规程
GB3787-201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T5905-2011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T9465高空作业车
GB26859一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26860一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2686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高压试验室部分)
DL502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Q/GDW1799.3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3部分:水电厂动力部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低[电]压low voltage,LV
用于配电的交流系统中1000V及以下、直流标称电压3000V(±1500V)以下的电压等级。
[GB/T2900.50—2008,定义2.1中的601-01-26]
[改写GB/T35727一2017,定义6]
3.2
高[电]压high voltage,HV

①通常指超过低压的电压等级。
②特定情况下,指电力系统中输电的电压等级。
[GB/T2900.50—2008,定义2.1中的601-01-27]
3.3
运用中的电气设备operating electrical equipment
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3.4
事故紧急抢修工作emergency repair work
电气设备发生故障被迫紧急停止运行,需短时间内恢复的抢修和排除故障的工作。
3.5
设备双重名称dual tags of equipment
设备名称和编号。
3.6
双重称号dual title
线路名称和位置称号,位置称号指上线、中线或下线和面向线路杆塔号增加方向的左线或右线。
3.7
光伏组件photovoltaic(PV)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太阳电池组件。
[GB/T35694一2017,定义3.1]

4总则
4.1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部分。
4.2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
a)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
b)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c)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
d)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
e)进入光伏发电单元开展工作时,应保证有2人及以上同时在场。
4.3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
a)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
b)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部分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
c)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应遵守GB26859一2011第4.1.3条和GB/T35694一2017第4.27条的规定:
4.4教育和培训:
a)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上岗。

b)作业人员对本部分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c)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非全日制用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
d)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部分、并经考试合格,经设备运维管理单位(部门)认可,方可参加工作。工作前,设备运维管理单位(部门)应告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
4.5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部分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4.6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批准后执行。
4.7雷雨、高温、五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不宜进行户外巡视和作业:对于具有跟踪系统的光伏电站进行维护检修时应注意五级及以上大风天气不应进行高处作业和起吊作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721—2020代替Q/GDW721-2012
电力通信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
Standard field manipul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2020-12-31发布 2020-12-31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Q/GDW 10721,Q/GDW 10721-2020,现场标准化作业,电力通信,Q/GDW 10721-2020 电力通信现场标准化作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通信现场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分类、作业文本、作业规范方面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通信网运行、检修工作的现场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T544电力系统通信运行管理规程
DL/T1476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实验规程
Q/GDW720电力通信检修管理规程
Q/GDW1799.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
Q/GDW1799.2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Q/GDW11442通信电源技术、验收及运行维护规程
3术语和定义
DL/T408、DL/T544、Q/GDW720和Q/GDW114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标准化现场作业standard field manipulation
以作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以作业过程的组织、技术、安全管理为中心,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的系列活动。

3.2
通信巡视作业communication inspection work
对运行中通信光缆、通信设备、通信网管、通信电源等进行的巡查,一般不改变设备、网络运行状态且不引发设备告警。
3.3
通信检修作业communication maintenance work
对运行中通信光缆、通信设备、通信网管、通信电源等进行修理、测试、试验等,需要进行设备软件、硬件操作和业务数据配置操作,通常会改变设备、网络运行状态。
3.4

业务通道投入/退出作业work of channel put in use./out of service
新增加通信业务通道或停役通信业务通道,需要对设备硬件进行操作或数据配置,但不影响通信网络的结构、不影响相关业务正常运行、不需通过检修开展的作业。包括新增或退役SDH、OTN等通信业务通道,新增或退役数据通信网业务VPN、新增或退役业务VPN覆盖的节点,光缆纤芯的投入或退出等。
3.5
“三措一案”organizational,safety and technical measures&construction schemes
作业任务的布置者或组织者为了协调参与工作各方而编写的作业文本,包含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等内容。
3.6
电力通信工作票power communication work sheet
准许进行通信现场工作的书面命令。
注:电力通信工作票是执行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的依据,一般在通信站、通信管道、通信杆路等通信专用设施进行通
信作业时使用。
3.7
作业指导卡work guide card
对于小型作业,为规范现场作业程序,便于现场实际使用,把“三措一案”中核心的部分提取出来,形成的一种简化的作业指导文本。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DSS:全介质自承式光缆(All Dielectric Self-Supporting Optical Fiber Cable)
ASON: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 Network)
DDF:数字配线架(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
IMS: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
ODF:光纤配线架(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
OPGW: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s)
OPPC:光纤复合架空相线(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Phase Conductor)
OTDR:光时域反射仪(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
OTN: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SDH: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VDF:音频配线架(Voice Distribution Frame)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650.8-2021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8部分:电能质量评价方法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Part 8:Power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

2021-12-06发布 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Q/GDW 10650.8,Q/GDW 10650.8-2021,电能质量监测,电能质量评价,Q/GDW 10650.8-2021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8部分:电能质量评价方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网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10(6)kV及以上交流电网,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开展的电能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5一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94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1996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30137电能质量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
GB/T32507一2016电能质量术语
GB/T33589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33593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要求
GB/T36547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DL/T1344一2014干扰性用户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
DL/T1773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
Q/GDW10651电能质量评估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2325、GB/T12326、GB/T14549、GB/T15543、GB/T15945、GB/T24337、GB/T30137和GB/T
3250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能质量符合性评价compliance evaluation for power quality
基于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对单监测点或多监测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程度进行评价,可作为电能质量干扰性用户管理的依据。
3.2
电能质量水平评价statistical evaluation for power quality

基于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用统计特征值评价监测点或区域电网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水平,可作为用户接入选点和电网电能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依据。统计特征值可包括:均值、标准差、95%概率大值。
3.3
干扰性用户disturbing customer
接入电力系统的具有非线性、不平衡、冲击负荷的用户。
[DL/T1344—2014,定义3.4]
3.4
重要敏感用户critical and sensitive customer
供电电源发生电压暂降/暂升、短时中断或电压波动时影响其正常运行,可能危及到人身安全,或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用户。
3.5
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 PCC
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GB/T32507-2016,定义2.1.19]
3.6
供电点supply terminals
供电部门配电系统与用户电气系统的联结点。
[GB/T12325—2008,定义3.2]

3.7
并网点point of interconnection
针对风电场、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和储能系统,当其具有升压站时,指升压站高压母线或节点:当其无升压站时,指其输出汇总点。
3.8
在线监测点online monitor points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中在运且有数据上传的监测点。
4总则
4.1电能质量评价包括电能质量符合性评价和电能质量水平评价。
4.2用于电能质量评价的监测点包括公共连接点、供电点、新能源发电并网点以及变电站母线,为保证电能质量评价结果的代表性,应合理选取监测点,选取方法见附录A。
4.3电能质量评价包括GB/T12325、GB/T12326、GB/T14549、GB/T15543、GB/T15945、GB/T24337、
GB/T30137、DL/T1773规定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评价。
4.4电能质量评价基于在线监测系统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监测数据开展,用于电能质量评价的监测数据质量应满足监测点在线时长、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正确性要求。
4.5电网电能质量评价的周期宜包括月度、季度和年度,且可开展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同比和环比评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650.3-2021代替Q/GDW1650.3—2014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监测终端主站间通信协议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ower quality monitoring

2021-12-06发布 2021-12-06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Q/GDW 10650.3,Q/GDW 10650.3-2021,主站间通信协议,电能质量监测技术,监测终端,Q/GDW 10650.3-2021 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监测终端与主站间通信协议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和主站之间的通信协议总体框架、服务及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电能质量监测终端和主站之间数据传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Z860.2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2部分:术语(IEC61850-2,IDT)
DL/T860.5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5部分:功能的通信要求和装置模型(IEC61850-5,IDT)
DL/T860.72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第7-2部分:变电站和馈线设备的基本通信结构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CSI)(IEC61850-7-2,IDT)
DL/T1608电能质量数据交换格式规范
Q/GDW10650.1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监测主站
Q/GDW10650.2电能质量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电能质量监测装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4年第14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3术语和定义
DL/Z860.2、DL/T860.5、DL/T860.72、DL/T1608、Q/GDW1650.1和Q/GDW1065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SI:抽象通信服务接口(Abstract Communication Service Interface)
BRCB:缓存报告控制块(Buffered Report Control Block)
COMTRADE:暂态数据交换通用格式(Common Format For Transient Data Exchange)
DA:数据属性(Data Attribute)
dchg:数据变化触发选项(trigger option for data-change)
DO:数据对象(Data Object)
DS:数据集(Dataset)
dupd:数据更新触发选项(trigger option for data update)
FC:功能约束(Functional Constraint)
FCD:功能约束数据(Functional Constrained Data)
FCDA:功能约束数据属性(Functional Constrained Data Attribute)
ICD:IED能力描述(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612—2020代替Q/GDW612—2011
12(7.2)~40.5kV交流金属封闭
开关设备状态检修导则
Guide for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strategy of alternating-current metal-enclosed switchgear for rated voltages between 12(7.2)kV and 40.5kV

2021-04-30发布2021-04-30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Q/GDW 10612,Q/GDW 10612-2020,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状态检修,Q/GDW 10612-2020 12(7.2)~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状态检修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运行中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状态检修的总则、检修时间、检修内容、检修类别及检修策略。
本标准适用于变电站用电压等级为12(7.2)~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开关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1700一2017隔离开关及接地开关状态检修导则
Q/GDW613一201112(7.2)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状态评价导则
Q/GDW116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Q/GDW11074高压开关设备技术监督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修时间maintenance time
设备下次检修试验的时机。
[DL./T1700-2017,定义3.1]

3.2
检修类别maintenance class
按设备检修性质涉及范围对检修工作的分类。分为A、B、C、D四类检修。其中,A、B、C类是停电检修,D类是不停电检修。
[DL./T17002017,定义3.2]
3.2.1
A类检修maintenance of class A
设备本体整体性检查、维修、更换及相关试验。
[DL/T17002017,定义3.2.1]
3.2.2
B类检修maintenance of class B

设备局部性的检修,部件的解体检查、维修、更换及相关试验。
[DL/T1700—2017,定义3.2.2]
3.2.3
C类检修maintenance of class C
设备常规性检查、试验及维修。
[DL/T17002017,定义3.2.3]
3.2.4
D类检修maintenance of class D
设备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的带电检测、外观检查和维修。
[DL./T17002017,定义3.2.4]
3.3
状态condition
状态是指设备当前各种技术性能综合评价结果的体现。分为正常状态、注意状态、异常状态和严重状态四种状态。
[Q/GDW613一2011,定义3.1]
3.4
正常状态normal condition
表示设备各状态量处于稳定且在规程规定的注意值、警示值等(以下简称标准限值)以内,可以正常运行。
[Q/GDW613一2011,定义3.5]

3.5
注意状态attentive condition
设备的单项(或多项)状态量变化趋势朝接近标准限值方向发展,但未超过标准限值或部分一般状态量超过标准限值,仍可以继续运行,应加强运行中的监视。
[Q/GDW613一2011,定义3.6]
3.6
异常状态abnormal condition
单项重要状态量变化较大,已接近或略微超过标准限值,应监视运行,并适时安排检修。
[Q/GDW613一2011,定义3.7]
3.7
严重状态serious condition
单项重要状态量严重超过标准限值,需要尽快安排检修。
[Q/GDW613一2011,定义3.8]
4总则

4.1实施原则
状态检修应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依据设备状态评价的结果,考虑设备风险因素,动态制定设备的检修计划,合理安排状态检修计划和内容。
4.2老旧设备的状态检修实施原则
对于运行达到一定年限(大于20年运龄),故障或发生故障概率明显增加的设备,应根据运行状况及评价结果,对检修计划及内容进行调整,必要时增加诊断性试验项目。
4.3停电例行试验周期
应按Q/GDW1168规定的试验周期要求开展停电例行试验。新投运设备投运初期按照Q/GDW1168相关规定,进行例行试验。停运6个月及以上重新投运前的设备,应进行例行试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9.240
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595—2021代替Q/GDW1595一2014
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验收规范
Acceptance specification for classified protec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ybersecurity

2021-06-25发布 2021-06-25实施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

Q/GDW 10595,Q/GDW 10595-2021,等级保护验收,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Q/GDW 10595-2021 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二级、三级管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技术验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总部和各单位开展管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技术验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一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5069一2010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GB/T28448一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GB/T36627一2018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试评估技术指南
Q/GDW10594一2021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2239—2019、GB/T25069—2010、GB/T28448—2019、GB/T36627—2018和Q/GDW10594
一202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PT:高级可持续威胁(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N: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IP: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D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PS:入侵防御系统(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
POP3:邮局协议版本3(Post0 ffice Protocol-Version3)
SSID: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