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4月 ( 第 31 页)

世茂集团,图文详解,建筑立面,房地产,标准化做法,世茂集团研发中心:房地产建筑立面标准化做法(68页图文详解)

哪些需要标准?哪些可以灵活变通?
需建立统一标准的部分:
 统一整体形象语言(头部、基座、身体、入口门头)
 统一颜色及主材
 统一细部做法(分缝、栏杆、百叶、照明等)
 统一楼体字
 统一照明系统
可以灵活变通的部分:
 几个标准段的具体尺寸(按照实际户型调整)
 栏杆、百叶、窗户等部品的样式(按照其他部品的标准化来做)
 其他当地必须的特殊做法

我们的设计原则
风格 新古典
印象 简洁大气、装饰少
语汇 经典耐看 符合古典审美
色彩 浅色干净,对比色简洁
细部 易于施工,样式经典
主材 涂料为主,石材比例少

一、住宅立面研究(18层)
1.1 立面配色组合一(浅色方案)
1.2 立面配色组合二(对比色方案)
1.3 五部分详图

一、标准化原则
目标:
 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品牌视觉一致化 ,以标示世茂特征
 规范化LOGO设计和应用
需建立统一标准的部分:
 “世茂”必须成为标准主元素
 “世茂”标准字体不得更改
可以灵活变通的部分:
 是否设置SHIMAO地球标志或楼盘图标可根据项目立面效果确定
 “世茂”字样后的楼盘名字体不限

二、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 项目确定两个主视角楼栋,进行楼体字设置,提高楼盘品牌标识度。
 住宅楼体字优先设置于高层楼体山墙处,别墅项目不设置。  楼体字面板颜色和夜间照明颜色均采用穿透力和展示效果均较好的白色。

三、立面分解
立面设计:
 楼体字采用世茂+楼盘名形式沿山墙竖向排布。
 楼体字与山墙窗间距≥1米。
 楼体字排布间距1/3字高,世茂与楼盘字间以1倍字高分隔。  构造做法:3MM不锈钢制作底壳喷白色烤漆,
5MM白色亚克力面板表面贴膜,内置LED白色
光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课程概述
目的:在现场充分体现图纸上的内容
对象:项目经理(施工员)、品质主管、放线工、综合工
时间:90分钟
内容:一次量房、两次定位、三次放线
方式:讲授、互动、丼案例

为加强构家网精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水平,统一构家网精装修工程施工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作业流程。
本课件是为了加强精装修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更好的实施工作,旨在用简单、方便、实例照片的方式以及相应的施工操作说明完成全投影放样的指导工作。

全投影放样,图文讲解,施工方法,装饰装修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全投影放样施工方法图文讲解(86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20
F65
备案号: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037.1-2017RK
应用于核电厂一级概率安全评价
第1部分:总体要求
Level 1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applications-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17-04-01发布 2017-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国家核安全局 认可

NB/T 20037.1,NB/T 20037.1-2017RK,一级概率,安全评价,总体要求,核电厂,NB/T 20037.1-2017RK 应用于核电厂的一级概率安全评价 第1部分:总体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一级概率安全评价(PA)的总体要求,以保证针对压水堆核电厂开发满足质量要求的PSA模型。
本部分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设计、建造和运行阶段的一一级PSA。其他堆型的核电厂可参照执行。
2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
2.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1
事故序列accident sequence
导致不希望后果状态(如堆芯损伤)的事件序列
2.1.2
事故序列分析accident sequence analysis
确定可能导致不希望后果状态(如堆芯损伤)的始发事件、安全功能及系统失效和成功的组合的过程。
2.1.3
能动部件active component
依靠触发、机械运动或动力源等外部输入而行使功能的部件

2.1.4
随机不确定性aleatory/random uncertainty
一种随机现象中固有的不确定性,该不确定性通过用概率模型模拟现象来反映。原则上,无法通过积累更多数据或附加信息来减小不确定性。
2.1.5
功率运行at power
具有以下特征的电厂运行状态:反应堆处于临界且产生功率,关键安全系统的自动触发没有闭锁,而且重要的支持系统处于正常的运行配置状态。
2.1.6
基本事件basic event
在故障树模型中,由于达到了合适的分解限度而不需要进一步展开的事件。

2.1.7
包络分析bounding analysis
采用假设使评估结果等同或超过所有可能结果中最严重结果的分析。
2.1.8
共因失效(共因故障)common cause failure
由于某一共同原因而使两个或更多的部件在短时间内失效(故障)。
2.1.9
同时热短路concurrent hot short
两个或多个热短路在发生时间上是重迭的(如在前一个热短路自行缓解或由运行人员缓解前,第二个热短路已经发生)。
2.1.10
组态configuration
电厂各种设备可用性状态的一种组合。
2.1.11
堆芯损伤core damage
堆芯裸露和升温到预计会造成包括堆芯相当大的一部分区域长期氧化和严重的燃料损伤。
2.1.12
堆芯损伤频率core damage frequency
单位时间内预计的堆芯损伤事件的次数。

2.1.13
损坏准则damage criteria
灾害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判定导致目标物或目标物集合失效的条件。
2.1.14
相关性dependency
某一物项实现其功能所依赖的外部要求,并且与相关事件有联系,这些相关事件由其他事件或偶发事件所确定,或受它们影响,或与它们有相互关系。
2.1.15
终态end state
事件序列结束时的一组状态,它表征了事件序列对电厂或环境的影响。大多数一级PSA中,典型的终态包括成功状态(即对电厂的影响可忽略的状态)和堆芯损伤状态。
2.1.16
认知不确定性epistemic uncertainty

对现象认知不足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现象的模化。认知不确定性反映在参数值的变动、实际模型的变化、模型详细程度、多种专家解释,以及统计学置信度。原则上,认知不确定性能够通过积累附加信息来减小。认知不确定性亦称为“建模不确定性”。
2.1.17
设备鉴定equipment qualification
为证明设备在鉴定试验或试验与分析的条件下能够运行,形成数据和文件并维护。
2.1.18
事件序列event sequence
始发事件发生后,一系列事件(如系统、功能和操纵员响应)的成功或失败,并最终成功缓解或者导致不希望后果(如堆芯损伤)的事件情景。一个事件序列有一个明确的终态。
2.1.19
事件树event tree
一种逻辑图,该逻辑图以某一始发事件或状态开始,通过一系列描述预期系统或操纵员行为的成功或失败的分支表示事故的进程,并最终达到成功或失败的终态
2.1.20
专家判断expert judgment
由某一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专家,根据经验判断或根据对推理(这种推理包括理论的、模型的或试验的评估)的合理解释所提供的信息
2.1.21
外露的钢结构exposed structural steel
没有用非能动的防火屏障(如延缓火灾的外层)保护的钢结构单元。

3.1标准框架
NB/T20037建立了适用于所有电厂运行模式(包括功率运行、低功率和停堆工况)的内部和外部事件的一级PSA要求。NB/T20037适用于支持风险指引型决策的PSA,这些决策与设计、执照申请、采购、建造、运行和维修相关。
NB/T20037给出了以下事件的要求:
a)内部事件
b)内部水淹
c)内部火灾
d)地震
e)强风
f)外部水淹
g)其他外部灾害
NB/T20037还规定了其他外部事件的筛选和保守分析的要求,以及PSA应用的过程和质量要求。这些要求分别对应NB/T20037.2~NB/T20037.13NB/T20037.11给出了电厂响应一系列完整的始发事件的基本认识,为模化其他各种事件对电厂的影响提供基础。虽然NB/T20037.11只与内部事件有关:然而,其许多要求也是进行其他事件PSA的基本要求,因此NB/T20037.11适用于NB/T20037范围内的所有事件,即NB/T20037.2NB/T20037.9NB/T20037.12中的电厂响应相关要求可参考NB/T20037.11。
3.2PSA技术要求的组成结构
3.2.1PSA要素

PSA的技术要求由各个PSA技术要素组成。PSA要索定义了NB/T20037各部分的分析范围。功率运行内部事件PSA要素主要包括始发事件分析(IE)、事件序列分析(ES)、成功准则(SC)、
系统分析(SY)、人员可靠性分析(HR)、数据分析(DA)、相关性分析(DF)和模型整合与定量化(MQ)。
功率运行内部水淹PSA要素主要包括内部水淹电厂分区(IFPP)、内部水淹源的确定(IFSO)、内部水淹情景的建立(IFSN)、内部水淹导致的始发事件分析(IFEV)和内部水淹事件序列和定量化(IFQU)。
功率运行内部火火PSA素主要包括电厂区域划分(PP)、设备选择(BS)、电缆选择和定位(CS)、定性筛选(QLS)、火灾PSA电厂响应模型(PRM)、火灾情景选择和分析(FSS)、点火频率(IGN)、定量筛选(QNS)、电路失效(CF)、人员可靠性分析(HRA)、火灾风险定量化(FQ)和不确定性和敏感性分析(UNC)
功率运行地震PSA要素主要包括地震危险性分析(SHA)、地震次生灾害分析(SSH)、地震易损度评估(SFR)、地震电厂响应分析(SPR)。
功率运行强风PSA要素主要包括强风危险性分析(WHA)、强风易损度评估(WFR)和强风电厂响应模型(WPR)·
功率运行外部水淹PSA要素主要包括外部水淹危险性分析(XFHA)、外部水淹易损度评估(XFFR)和外部水淹电厂响应模型和量化(XFPR)
功率运行其他外部灾害PSA要素主要包括外部灾害危险性分析(XHA)、外部灾害易损度评估(XFR)和外部灾害电厂响应模型(XPR)·
对于低功率和停堆工况,PSA要素除了包括上述功率运行PSA要素外,主要还包括电厂运行状态(POS)。
4PSA的应用过程
4.1目的
本章说明为了确定支持某项特定的风险指引型应用所要求的PSA质量而需进行的活动。
图1给出了应用过程的流程图。虽然要求开展规定的活动,但可改变其实施顺序,如图1中虚线框所示,这一过程有五个阶段:
a)A阶段:按照受变更影响的SSC及活动来定义某项应用。对于该项应用,确定受电厂变更影响的PSA的各部分,并识别该项应用所需涉及的事件、该项应用相应的PSA范围和支持该项应用所需的风险量。通过对应用与PSA模型中对变更特别敏感的各部分之间因果关系的了解,确定为支持应用所必需的PSA各部分的技术要求。
b)B阶段:对PSA进行检查,以确定其范围和详细程度对该项应用而言是否足够。如果发现该PSA在一个或多个方面还有不足,则其可能需要升级,或需要由其他分析加以补充(E阶段)。
c)C阶段:进行评估以确定对于PSA各个部分,NB/T20037各部分中相应的SR是否足以支持该项应用。如果不足以支持该项应用,则可用E阶段所述的补充要求来增补SR。
d)D阶段:按A阶段中所确定的支持该项应用所需的技术要求,将PSA的各个部分与NB/T20037各部分中相应的SR进行比较。确定该PSA是否具有足够的质量,是否需要升级以满足相应的SR,或者是否需要开展E阶段所述的补充分析。
e)E阶段:将PSA用于支持该项应用,如有必要,对该PSA增加补充分析。
图1中的活动范围确定了如何评估PSA在应用中的作用。为满足所需的技术要求,进行补充分析来替代PSA升级,判定补充分析质量的准则超出了NB/T20037各部分的范围。因此,满足NB/T20037各部分意味着在该项应用中所用到的PSA的各个部分都满足一组与规定的技术要求相应的HLR和SR。应根据具体案例来确定在该项应用中如何使用PS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20
F65
备案号:62793-2018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037.9—2018
应用于核电厂一级概率安全评价
第9部分:功率运行其他外部灾害
Level 1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for nuclear power plant applications-Part 9:Other external hazards at-power PSA

2018-03-22发布 2018-09-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037.9,NB/T 20037.9-2018,一级概率,功率运行,外部灾害,安全评价,核电厂,NB/T 20037.9-2018 应用于核电厂的一级概率安全评价 第9部分:功率运行其他外部灾害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功率运行其他外部灾害一级概率安全评价(PSA)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广功率运行其他外部灾害(不包括地震、强风与外部水淹)一级PSA,其他内部灾害(不包括内部事件、内部水淹和内部火灾)一级PSA也可参考,其他堆型的核电厂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B/T200371一2017RK应用于核电厂的一级概率安全评价第1部分:总体要求
NB/T20037.11应用于核电厂的一级概率安全评价第11部分:功率运行内部事件
NB/T20037.5一2013应用于核电厂的一级概率安全评价第5部分:功率运行地震
NB/T20037.6一2017RK应用于核电厂的一级概率安全评价第6部分:功率运行其他外部事件筛选和保守分析
3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NB/T20037.1-一2017RK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外部灾害external hazard
源于厂址外部的灾害。例如地震、外部火灾(如由临近的林火引起的、会影响厂址的火灾)、外部水淹、强风及其飞射物、厂外交通事故、厂外储存设施有毒物质释放等

3.2缩略语
NB/T20037.1一2017RK中2.2和NB/T20037.5一2013中3.2界定的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4技术要求
4.1总则
在对外部灾害进行详细分析之前,分析人员应当对厂址附近可能的外部灾害按NB/T20037.6一2017RK的准则进行筛选。被筛选掉的灾害不需要做详细的PSA分析,分析人员应当重点关注未被筛选掉的灾害,并对其开展详细的PSA分析。

本部分针对核电厂功率运行其他外部灾害一级PSA的以下要素明确技术要求:
a)外部灾害危险性分析(XHA):
b)外部灾害易损度评价(XFR):
c)外部灾害电厂响应模型(XPR)。
4.2外部灾害危险性分析(XHA)
4.2.1目标
危险性分析的目标是评价特定厂址不同强度外部灾害的发生频率。
4.2.2要求
表1给出外部灾害危险性分析对应的高层次要求。每个高层次要求对应的支持性要求分别见表2和表3。

4.3外部灾害易损度分析(XFR)
4.3.1目标
易损度分析的目标是识别特定电厂可能会受外部灾害影响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SSC),并确定它们在不同外部灾害强度下的条件失效概率。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外部灾害(如毒气)会影响操纵员而非设备,本部分在分析电厂操纵员时采用与系统部件相同的方式考虑。
4.3.2要求
表4给出外部灾害易损度分析对应的高层次要求,每个高层次要求对应的支持性要求分别见表5和表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20:91.140.30
P48
备案号:41424-2013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039.6—2013
核空气气体处理规范 通风空调与空气净化 第6部分:除雾器

Code on nuclear air and gas treatment 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 and air cleaning-Part 6:Moisture separators
2013-06-08发布 2013-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039.6,NB/T 20039.6-2013,核空气,气体处理,空调与空气净化,通风,除雾器,NB/T 20039.6-2013 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 通风、空调与空气净化 第6部分:除雾器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核安全有关的空气或气体的处理系统中除雾器的性能、设计、制造、验收试验和质量保证方面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安装在核空气净化系统中独立的模块化的采用气雾捕集形式的除雾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丁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1220不锈钢棒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6669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HG/T21618丝网除沫器
NB/T20038-2011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设计和制造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丁本文件。

3.1
除雾器Moisture separator
由装丁外框内的一个深床填料层组成的模块化单体,用于除去空气或气体中夹带的液滴。
3.2
外框Frame
用于容纳和支撑填料层的构件。
3.3
填料层Pad
由若干层纤维丝网捕水层和若干层不锈钢丝网排水层沿气流方向交替排列组成,要求所有材料为不燃材料。

3.4
计重效率Arrestance
除雾器去除液滴与进入液滴的重量百分比。
3.5
粒径5μm~10μm液滴的计数效率
Particle efficiency of droplets having diameters of 5 um to 10 um
除雾器去除5μm~10um粒径液滴与进入液滴的数量百分比。

4材料
4.1边框材料
除雾器使用的边框材料为不锈钢板,厚度应不小于1.5mm,材料应满足GB/T3280中06Cr19Ni10不锈钢的要求,或满足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4.2填料层
填料层通常由若干层纤维丝网和若干层不锈钢丝网构成。不锈钢丝材料应符合HG/T21618的规定。
4.3防护网和支撑件
除雾器进出风面均应安装防护网和支撑件,其丝径为3.2m,防护网由不锈钢丝焊接而成,网孔为71.5mm正方形。材料应满足GB/T1220中06Cr19Ni10不锈钢的要求,或满足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4.4密封热
密封垫可采用闭孔海绵氯丁橡胶、闭孔海绵硅橡胶或其他材料,其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按GB/T531.1,用邵尔A0型硬度计测得硬度25士5:
b)按GB/T6669测试,压缩永久变形应小于60%(40%,130℃,24h);
c)用酒精灯外焰燃烧密封垫10s后,移去酒精灯,记录火焰熄灭时间,熄灭时间应小于5s;
d)耐辐照:密封垫经吸收剂量率不大于2.5X10Gy/h,累积吸收剂量达到8X103Gy的y射线辐照后,其物理性能应满足本条a)、b)的规定。
4.5粘接剂
粘接剂用于密封垫与除雾器边框的粘接,应使粘接材料粘接牢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20:91.140.30
P48
备案号:35976—2012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039.8—2012代替EJ915-1994和EJ916-1994
核空气气体处理规范
通风空调与空气净化
第8部分:中效空气过滤器

Code on nuclear air and gas treatment-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 and air cleaning-Part 8:Medium efficiency air filters
2012-01-06发布 2012-04-0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039.8,NB/T 20039.8-2012,中效空气过滤器,核空气,气体处理,空调与空气净化,通风,NB/T 20039.8-2012 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 通风、空调与空气净化 第8部分:中效空气过滤器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中效空气过滤器的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部分适用于安装在核设施空气净化系统中与安全相关的中效过滤器,核安全无关的中效空气过滤器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1.1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压入硬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邵氏硬度计法(邵尔硬度)
GB/T3198铝及铝合金箔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6669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GB/T9799金属覆盖层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GB/T11253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14295-2008空气过滤器
NB/T20038-2011核空气和气体处理规范 设计和制造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中效空气过滤器medium efficiency air filters
由滤料、边框(外壳或框架)、分隔板、密封胶和密封垫组成,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见GB/T14295一
2008)检验,对粒径大于或等于0.5μm微粒的计数效率大于或等于20%而小于99.9%,用于核设施空气净
化系统中的连续介质的干式空气过滤器。
3.2
千式过滤器dry type filter
滤料既不浸油,也不喷其他液体的过滤器。
[GB/T14295一2008,术语和定义3.1]

3.3
分隔板separator
支撑滤料或使滤料间空气通道保持一定形状的部件。
3.4
滤料filter medium
过滤器中用来去除空气或气流中粒子物质的部件。
3.5
连续介质extended-medium
为增大过滤面积与过滤器前端面面积的比例,通过折叠成形的滤料。
3.6
计数效率counting efficiency
未积尘的受试过滤器上、下风侧气流中气溶胶计数浓度之差与其上风侧计数浓度之比,即受试过滤器捕集粒子数量的能力,该效率以百分数(%)表示。
[GB/T14295一2008,术语和定义3.14]
注:计数效率以下简称效率,

4规格
本部分涉及的过滤器为有分隔板中效空气过滤器,即按所需深度将滤料往返折叠,由不可燃波纹板状分隔物支撑被折叠的滤料制成滤芯,并用密封胶封于边框内。中效空气过滤器常用规格及主要性能指标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99
F83
备案号:46436-201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197.3—2014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老化检测
第3部分:电源
Reliability and aging detection for instrumentation and control equipment in nuclear power plants-Part 3:Power supply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197.3,NB/T 20197.3-2014,仪表,可靠性,核电厂,电源,老化检测,NB/T 20197.3-2014 核电厂仪表和控制设备可靠性及老化检测 第3部分:电源

1范围
NB/T20197的本部分规定了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使用电源(为仪表和控制设备提供稳定交流或直流电能的转换装置)的特性参数、可靠性及老化检测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核电厂仪表和控制系统设备电源,不适用于不间断电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43.1一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维持时间hold up time
电源断电到输出电压下降至下限值的时间段。
3.2
过冲幅度overshoot
由某一影响量瞬变而引起输出直流电压超过稳压值的现象为过冲。过冲幅度为输出电压偏离正常值的最大瞬变幅度。
3.3
瞬态恢复时间transient recover time
由某一影响量瞬变,输出电压从第一次离开稳压区到最后进入稳压区的时间间隔。

3.4
负载稳定度load stability
在所有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时,由于负载的变化所引起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3.5
电压稳定度voltage stability
在所有其他影响量保持不变时,由于输入电压的变化,所引起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3.6
输出纹波及噪声output ripple&noise
输出直流电压中所包括的交流分量峰一峰值。
3.7
相对温度系数relative temperature factor

在其它影响量保持不变时,由于环境温度每变化1℃所引起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3.8
时间漂移time drift
在预热后的规定时间内,当其它影响量保持不变时,由于时间的变化而引起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3.9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
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
3.10
效率efficiency
输出有功功率与输入有功功率之比。
3.11
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
在相互绝缘的任何规定点之间所测得的电阻。
3.12
互作用效应interaction effect
多路输出稳定电源的一个输出量由于负载或该电源另一路输出的其他输出量之一发生规定变化而产生的效应。
3.13
启动时间start-up time
电源设备接通后所规定的初始调整时间。
3.14
开通(关断)过冲turn-on(turn-off overshoot
由于源功率的施加(切除)或由电源设备的源输入开关的接通(断开)所引起的过冲。
3.15
输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
输出端的正弦电压与正弦电流的复数比。

3.16
过流保护over-current protection
保护电源设备和(或)与其连接的设备,以防止输出电流过大(包括短路电流)。
3.17
过压保护over-voltag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设备和(或)与其连接的设备,以防止输出电压过高(包括开路电压)。
3.18
欠压保护under-voltag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设备和(或)与其连接的设备,防止输出电压过低。
3.19
过热保护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保护电源设备或其部件,防止其温度超过规定值。
3.20
正弦交流电压波形失真度wave form distortion factor of sinusoidal alternating voltage
正弦交变电压中各次谐波电压的总有效值与基波的有效值的百分比。

4电源老化分级管理
电源包括交流(AC)稳压电源和直流(DC)稳压电源两大类,具体分为ACDC电源、DC/DC电源、AC/AC电源及DC/AC等电源。
根据核电厂仪控设备的核安全和机组可用率要求,对电源的老化分为A、B、C三个级别进行管理。通过对三个级别的电源采取不同的老化处理策略,尽可能取得老化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的最佳效益。电源的老化分级如下:
a)A级电源:安全级电源或单一故障导致停机停堆的电源,A级电源又细分为:
1)A1级电源:含有短寿命元器件的A级电源:
2)A2级电源:除A1级外的其它A级电源。
b)B级电源:电源本身没有安全级别的要求和鉴定要求,但它的失效可能引起安全相关设备功能水平的降低:该类电源的故障或瞬态,可能导致电厂的能为因子、可用率的降低,B级电源又细分为:
1)B1级电源:含有短寿命元器件的B级电源;
2)B2级电源:除B1级外的其它B级电源。
c)C级电源:除A级和B级以外的其他电源。C级电源不纳入老化管理范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10
F65
备案号:46459-201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274—2014代替EJ/T451-1989
核电厂埋地金属构筑物阴极保护设计规范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cathodic protection of buried metallic structure applied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274,NB/T 20274-2014,埋地金属构筑物,核电厂,阴极保护,NB/T 20274-2014 核电厂埋地金属构筑物阴极保护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核电厂埋地金属构筑物实施阴极保护的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电厂埋地金属构筑物的阴极保护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4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DL/T5394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EJ/T484三十万千瓦压水堆核电厂厂区土壤腐蚀性勘测与评定
NB/T20133.6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第6部分:涂装作业
SY/T0086阴极保护管道的电绝缘标准
SY/T0096强制电流深阳极地床技术规范
SYT0516绝缘接头与绝缘法兰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自然腐蚀电位free corrosion potential
没有净电流从金属表面流入或流出时的电极电位。
3.2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cathodic protection with sacrifice
通过与作为牺牲阳极的金属组元耦接而对金属构筑物提供负电流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

3.3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外部电源向金属构筑物提供负电流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
3.4
极化polarization
由于金属和土壤之间有净电流流动而导致的电极电位偏移现象。
3.5
阴极保护电位cathodic protective potential
为达到阴极保护目的,在阴极保护电流作用下使金属构筑物电位从自然腐蚀电位负移至某个阴极极化的电位值。

3.6
IR降IR drop
在阴极保护电位测量回路中,由于土壤中电流流动(主要指阴极保护电流)在参比电极与保护对象之间,按照欧姆定律产生的电压降。
3.7
保护度degree of 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阴极保护措施实现的金属腐蚀损伤减小程度的相对百分比,是评价阴极保护效果的基本参数之一。
3.8
杂散电流stray current
从规定的正常电路中流失而在非指定回路中流动的电流。
3.9
干扰interference
由于杂散电流作用或感应电流作用等对金属构筑物产生的有害影响。
3.10
排流保护electrical drainage protection
用电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把进入被保护金属构筑物的杂散电流导出或阻止杂散电流进入金属构筑物,以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的保护方法。
3.11
漏点holiday
防腐层上的物理不连续点。
3.12
汇流点drain point
阴极电缆与金属构筑物的连接点,保护电流通过此点流回电源。

4基本规定
4.1核电厂埋地金属构筑物应采用防腐蚀措施,其防腐年限应与金属构筑物的设计寿命保持一致。
4.2核电厂厂埋地金属构筑物防腐措施的确定,应根据金属构筑物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安全性和土壤腐蚀因素、技术经济因素等综合考虑。
4.3金属构筑物的土壤腐蚀评价见EJ/T484的相关规定执行,存在土壤腐蚀的金属构筑物宜采取阴极保护。
4.4根据核电埋地金属构筑物土壤状况、工程规模等因素,确定阴极保护方式,包括牺牲阳极法、外加电流法或两种方法结合。
4.5新建核电厂阴极保护应与主体工程同时勘察、设计、施工。金属构筑物埋地后,阴极保护应尽快投入运行。
4.6在役核电厂埋地金属构筑物追加阴极保护时,应对防腐层绝缘电阻进行检测。
4.7埋地管道的外防腐层通常分为普通级、加强级和特加强级三级。使用等级应根据土壤的腐蚀性确定,可按照DL/T5394执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160.10
J33
备案号:46462-201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277—2014
A240(S32101)双相不锈钢焊接规范
Welding specification for A240 (S32101)duplex stainless steel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 20277,NB/T 20277-2014 A240(S32101),双相不锈钢焊接,NB/T 20277-2014 A240(S32101)双相不锈钢焊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厂核岛结构横块双相不锈钢制造用材料、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技能评定、产品焊接、焊缝的无损检测、焊缝返修、焊后表面处理、完工文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能动压水维核电厂核岛结构模块中双相不锈钢与双相不锈钢、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与低合金钢及双相不锈钢与碳钢的焊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定
GB/T223.1锅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钢量
GB/T223.2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副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2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安息香重量法测定量
GB/T223.36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蒸馏分离-中和演定法测定氮量
GB/T223.6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223.63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酸钠(钾)光度法测定锰量
GB/T223.65钢铁及合金:钴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23.6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GB/T700素结构钢(GB/T700一2006,1SO630:1995,NEQ)
GB/T983不锈钢焊条
GB/T1954铭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GB/T1954一2008,IS08249:2000.M0D)
GB/T4334金属和合金腐蚀不锈钢品间腐蚀试验方法《GB/T4334一2008,IS03651-1:1998&IS03651-2:1998,MOD)
GB/T11170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
GB/T17853不锈钢药芯焊丝
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期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201232006IS015350:2000,TDT)
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情性气体熔融热导法(GB/T20124一2006,1S015351:2000,IDT)
GB/T25774.3焊接材料的检验第3部分:T型接头角焊缝试样的制各及检验(GB/T25774.32010,1SO15792-3:2000.IDT)
NB/T20003.7核电厂核岛机械设备无损检测第7部分:目视检测
NB/T20004核电厂机械设各材料理化试验方法
JGJ8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YB/T5092焊接用不锈钢丝
HAF602民用核承压设备无损检验人员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
HAF603民用核承压设备焊工及焊接操作工培训、考核和取证管理办法
ASTM A380不锈钢零件、设备及系统的清洁、除锈和钝化规程
ASME BPVC第11卷C篇SFA-5.4手工电弧焊用不锈钢焊条标准
ASME BPVC第I卷C篇SFA-5.9不锈钢光焊丝和填充丝标准
ASME BPVC第11卷C篇SFA-5.12弧焊和切割用鸭和鸭合金电极
ASME BPVC第1卷C篇SFA-5.22弧焊用不锈钢药芯焊丝和钨极气体保护焊用不锈钢药芯填充丝标准
AWSD1.6/D1.6M不锈钢焊接规范
3材料
3.1材料组合
3.1.1结构模块用材料(不锈钢、碳钢或低合金钢)应符合相关标准及专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具有完整的质量合格证书并验收合格。
3.1.2母材组合包括:
a)双相不锈钢之间的焊接
b)双相不锈钢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
c)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
3.2焊接材料
3.2.1焊接材料的总要求
3.2.1.1双相不锈钢之间焊接、双相不锈钢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双相不锈钢与不锈钢焊接推荐使用以下焊接材料:
a)手工电弧焊(SMAW):GB/T983焊条E2209或者ASME第IⅡ卷C篇SFA-5.4焊条E2209;
b)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TAW)、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MAW)和埋弧焊(SAW):YB/T5092焊丝H03C22Ni8Mo3N或ASME第Ⅱ卷C篇SFA-5.9焊丝ER2209;
C)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GB/T17853药芯焊丝E2209TX或ASME第Ⅱ卷C篇SFA-5.22药芯焊丝E2209TX。
3.2.1.2双相不锈钢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双相不锈钢与不锈钢焊接也可使用以下焊接材料:
a)手工电弧焊(SMAW):GB/T983焊条E309L或者ASME第I卷C篇SFA-5.4焊条E309L:
b)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GTAW)、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GMAW):YB/T5092焊丝H03Cr24Ni13Si或ASME第IⅡ卷C篇SFA-5.9焊丝ER309L:
c)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GB/T17853药芯焊丝E309LT或ASME第Ⅱ卷C篇SFA-5.22药芯焊丝E309LT。

4焊接工艺评定
4.1母材姐合
双相不锈钢S32101的焊接工艺评定应包括下列母材组合:
a)双相不锈钢之间的焊接:
b)双相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铜焊接:
c)双相不锈钢与碳钢、低合金钢焊接,
4.2总的要求
4.2:1按AWSD1.6的要求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每个焊接工艺评定应采用坡口对接焊缝。
4.2.2为保证晶间腐蚀试验和冲击试验取样要求,评定试件的厚度应至少为13mm。评定试件可采用最多两种焊接方法进行焊接。对于冲击试验,应确保每种工艺的熔敷金属至少有一部分包含在试样中。
4.2.3当母材有高温拉伸试验要求时,焊接接头应进行高温拉伸,且性能指标不低于母材的规定要求。
4.2.4应使用与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同类型的焊接设备进行焊接,应记录电流、电压、焊接速度、最大焊接热输入以及AWSD1.6要求的变素。

4.2.5焊接热输入应作为焊接工艺评定的重要变素。
4.3试验项目
4.3.1拉伸试验
试验方法及验收标准应按AWSD1.6中的要求。
4.3.2弯曲试验
试验方法及验收标准应按AWS DL6中的要求。
4.3.3铁素体含量的测定
4.3.3.1按GB/T1954爱用金相沙测定焊缝表面、焊缝根部、母材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测定铁素体含量的试样应包含整个焊缝宽度和厚度,以及双相不锈钢一侧至少13m的母材。
4.3.3.2试验结果应满足下列要求:
a)所有母材组合的焊接工艺评定中,S32101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应为35%~65%。
b)双相不锈钢S32101与双相不锈锯S32101焊接:焊缝表面、焊缝根部的铁素体含量应为35%~65%。女如使用奥氏体不锈钢衬垫,焊接丁艺评定时,根部焊道的铁素体含量至少为5%。
c)双相不锈钢S32101与碳钢或低合金钢焊接:焊缝表面、焊缝根部的铁素体含量应至少为5%。
d)双相不锈钢S32101与奥氏体不锈锅焊接:焊缝表面、焊缝根部、奥氏体不锈钢热影响区的铁素体含量应至少为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20
F65
备案号:46465-201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280—2014
代替EJ/T635-1992
压水堆核电厂硼回收系统设计准则
Design criteria of boron recycle system for PWR nuclear power plants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280,NB/T 20280-2014,压水堆核电厂,硼回收,硼回收系统,NB/T 20280-2014 压水堆核电厂硼回收系统设计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硼回收系统的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硼回收系统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569压水堆核电物项分级
GB/T22158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EJ 336/T压水堆核电厂核供汽系统布准则
EJ 337/T压水堆核电厂核供汽系统电加热保温设计准则
EJ 345/T压水堆核电厂水化学控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除气装置gas stripper
用于去除一回路系统排出的反应堆冷却剂流出液中、氙等放射性裂变气体及氢气的装置。
3.2
蒸发装置evaporator
通过蒸发处理反应堆冷却剂,并将其分离成蒸馏液和浓硼酸溶液的装置。
3.3
除气效率gas stripping efficiency
单位时间内除气装置脱除的放射性气体的量占进入除气装置的放射性气体总量的百分比。

4系统功能
本系统具有下列主要功能:
a)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期间,收集和贮存一回路系统排出的反应堆冷却剂和卸压箱、疏水箱中的其他含氢反应堆冷却剂:
b)净化和处理含氢反应堆冷却剂中的裂变产物、腐蚀产物以及放射性裂变气体:
c)提供符合一回路运行水质要求的蒸馏液:
d)回收浓硼酸溶液。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99
F63
备案号:46467-201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282—2014
核电厂大件设备运输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large component transporta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282,NB/T 20282-2014,大件设备运输,核电厂,NB/T 20282-2014 核电厂大件设备运输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新建、扩建核电厂工程在选址阶段的大件设备运输调查写评价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核电厂大件设备的厂外运输,不包括厂内运输及放射性运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6.1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JTG BOI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4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H 10公路养护技术规范
DL/T 107电力大件运输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核电厂nuclear power plant
指使用核反应堆发电的任何厂、站,包括一个或几个反应堆以及由于安全需要和产生热或电能所必需的全部系统、设施和建(构)筑物。
3.2
大件设备运输transportation of large component
核电厂建设和运行期间大件设备和构件的运输,其外形尺寸和质量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长度大于14m或宽度大于3.5m或高度人于3.0m:
b)质量在20t以上

3.3
转驳码头lighterage wharf
用于转变水路运输方式的码头,水路运输方式包括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和内河运输。
3.4
中转码头transfer wharf
用于将水路运输方式与公路或铁路运输方式相互转变的码头,中转码头可以是沿海开放码头、沿海非开放码头、内河码头或者是核电厂自备码头。
3.5

航道sea-route
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内陆水域和沿海水域中能满足船舶及其它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安全航行要求的通道。
3.6
跨河建构筑物cross river construction
指河道上跨越河道的建构筑物,包括船闸、桥梁和输油、输气、输水管线等。
3.7
驳船barge
指本身无动力、依靠拖船或推船带动的平底船,根据载货方式不同可分为舱口驳和甲板驳。加装了推进装置的驳船称为机动驳船。
3.8
公路等级road grade
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对公路进行的技术分级。
4总则
4.1核电厂大件设备运输是与核电厂选址和建造密切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应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与评价。
4.2核电厂大件设备运输方式包括水路、公路和铁路运输,以及由上述方式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组成的联合运输,其中水路和公路运输应是调查与评价工作的重点。
4.3新建核电厂大件设备运输调查与评价工作应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扩建核电厂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大件设备运输条件进行复核。
4.4核电厂大件设备运输调查与评价工作应在充分搜集、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厂址特点,按照核电厂工程建设的基本工作程序,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采用必要的调查与分析技术手段,查明和研究重点问题,完成调查与评价工作。
4.5核电厂大件设备运输调查与评价工作内容应包括:查明核电厂所需的水路、公路和铁路运输条件,在充分调查、分析现有和规划的交通运输条件基础上,选择运输方式,提出运输方案,评价运输方案的适宜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20
F65
备案号:46471-201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286—2014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设计要求
Design requirements of passive containment cooling system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286,NB/T 20286-2014,安全壳冷却系统,非能动安全壳,NB/T 20286-2014 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设计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PCS)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仅适用于采用钢制安全壳压水堆核电厂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的设计,不包括该系统设备的详细设计要求,亦不包括该系统设计非直接有关的运行、维修和试验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活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569压水堆核电J厂物项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能动部件passive component
不依靠触发、机械运动或动力源等外部输入而行使功能的部件。
3.2
能动部件active component
依靠触发、机械运动或动力源等外部输入而行使功能的部件。
3.3
安全壳水膜覆盖率containment water film coverage rate
钢安全壳外表面被安全壳冷却水覆盖的润湿表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4系统功能
4.1安全功能
本系统执行以下安全功能:
a)安全壳热量排出:应利用安全级非能动部件,将安全壳大气中的热量传递至环境,限制并降低设计基准事故后安全壳内的温度和压力,防止其压力、温度超过规定限值,维持安全壳的完整性,限制事故后放射性物质向外部环境的释放;
b)乏燃料池补水: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级水源和安全级非能动补水流道,在发生乏燃料池冷却丧失事件时为乏燃料池提供补水,保证乏燃料不裸露;
c)安全壳压力监测:可以监测核电厂正常运行和设计基准事故后安全壳内的压力,为保护和安全监测系统提供安全壳压力信号。

4.2其他功能
本系统执行的其他功能如下:
a)设计基准事故后安全壳热量排出:可以利用非安全级能动部件,将安全壳大气中的热量传递至环境,限制并降低设计基准事故后安全壳内的温度和压力,防止其压力、温度超过规定限值,维持安全壳的完整性,限制事故后放射性物质向外部环境的释放;
b)超设计基准事故后安全壳热量排出:超设计基准事故后,将安全壳大气中的热量传递至环境,防止因安全壳超压和(或)超温造成安全壳失效,从而保证安全壳完整性,限制事故后放射性物质向外部环境的释放;
c)乏燃料池补水:可以提供非安全级水源和非安全级能动补水流道,在发生乏燃料池冷却丧失事件时为乏燃料池提供补水,从而保证乏燃料不裸露;
d)消防补水:可以提供抗震的消防水源,为核电厂安全有关区域(如安全壳和辅助厂房安全有关区域)提供消防水:
e)安全壳压力监测:可以监测超设计基准事故后安全壳内的压力,为多样化驱动系统提供安全壳压力信号;
f)系统水质调节:循环、监测并维持非能动安全壳冷却水的化学性能和温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20.20 F65
备案号:46493-2014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20308—2014
压水堆核电厂核安全有关厂房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nuclear safety related plants foundation for pressure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
2014-06-29发布 2014-11-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20308,NB/T 20308-2014,厂房,压水堆核电厂,地基,基础,NB/T 20308-2014 压水堆核电厂核安全有关厂房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范围
木标准规定了压水堆核电厂核安全有关厂房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木规定、地基岩土分类及工程特性、地基及基础设计、基坑工程以及检验与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压水堆核电厂核安全有关厂房的地基基础设计,核安全有关的其他建(构)筑物可参照本标准进行地基基础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木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仪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267核电抗震设计规范
GB5049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NB/T20012一2010压水堆核电厂核安全有关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
NB/T20021压水堆核电广核岛混凝土筏形基础施工技术规程
NB/T20105--2012核电厂厂房设计荷载规范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地基ground,foundation soils
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3.1.2
基础foundation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3.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3.1.4

重力密度(重度)gravity density,unit weight
单位体积岩土体所承受的重力,为岩土体的密度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1.5
岩体rock mass
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由各类结构面和被其所切割的结构体所构成的刚性地质体。
3.1.6
岩体结构面discontinuity structural plane of rock mass
岩体内开裂的和易开裂的面,如层面、节理、断层、片理等,又称不连续构造面。
3.1.7
地基变形允许值allowable subsoil deformation
为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而确定的变形控制值。
3.1.8
筏形基础raft foundation
柱下或墙下连续的平板式或梁板式钢筋混凝土基础。
3.1.9
扩展基础spread foundation
为扩散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设计要求,而基础内部的应力满足材料强度的设计要求,通过向侧边扩展一定底面积的基础。
3.1.10
桩基础pile foundation
由设置于岩土中的桩和连接于桩顶端的承台组成的基础。

3.1.11
支挡结构retaining structure
使岩土边坡保持稳定、控制位移、主要承受侧向荷载而建造的结构物。
3.1.12
基坑工程.excavation engineering
为保证地面向下开挖形成的地下空间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的安全稳定所需的挡土结构及地下水控制、环境保护等措施的总称。
3.1.13
隔水帷幕waterproof curtain
用于阻隔或减少地下水通过基坑侧壁与坑底流入基坑,并防止基坑外地下水位下降而设置的幕墙状竖向截水体。

4基本规定
4.1核安全有关厂房应坐落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于0.3MPa且剪切波速大于300m/s的岩:土上。当不满足该条件时,应进行专门论证研究。人工填土、软土、红黏上、膨胀土、湿陷性土、盐渍土和多年冻土不应作为核安全有关厂房的地基。不应选取水平方向力学性质差异很大的岩土作为核安全有关厂房的地基。
4.2核安全有关厂房的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所有地基均应进行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b)除完整、较完整的硬质岩地基外,均应进行地基变形计算;
c)基础应进行承载力计算,基础底板和抗拔桩尚应进行裂缝宽度验算:
d)基础以及边坡、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e)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
4.3岩石地基基础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同一建筑物的地基存在坚硬程度不同,两种或多种岩体变形模量差异达2倍及2倍以上,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b)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内存在软弱下卧岩层时,应考虑软弱下卧岩层的影响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c)·桩孔、基底和基坑边坡开挖应控制爆破,到达持力层后,对软岩、极软岩表面应及时封闭保护;
d)当基础附近有临空面时,应验算向临空面倾覆和滑移稳定性。存在不稳定的临空面时,应将基础埋深加大至下伏稳定基岩;亦可在基础底部设置锚杆,锚杆应进入下伏稳定岩体,并满足抗倾覆和抗滑移要求。同一基础的地基可以放阶处理,但应满足抗倾覆和抗滑移要求;
e)对于节理、裂隙发育及破碎程度较高的不稳定岩体,可采用注浆加固和清爆填塞等措施。
4.4地基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并应符合相关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有关规定。
4.5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验算地基(或桩)承载力时,荷载效应应采用NB/T20105一2012中规定的荷载效应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取1。对应于无地震作用效应参与的荷载效应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应采用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f,f的取值见6.2.4~6.2.8;对应于有地震作用效应参与的荷载效应组合,相应的抗力限值为0.85fE,fE应按GB50011一2010中4.2.3的规定采用。
b)计算地基变形时,荷载效应应采用NB/T20105一2012中规定的正常运行工况下的荷载效应组合,仅考虑正常荷载作用,且其分项系数均取1,即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c)计算挡土墙、边坡、基坑或基础稳定时,荷载效应应采用NB/T20105一2012中规定的荷载效应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取1。抗浮稳定验算时,抗力仅考虑永久荷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附件 1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标 准
NJGBZ 01-2021
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 BIM 规划报建交付标准
第 1 部分:建筑工程规划设计
Delivery standard for BIM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Nanjing—Part 1: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试行)
2021- 02-01 发布 2021-03-01 实施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 布

BIM规划报建,NJGBZ01,NJGBZ01-2021,交付,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NJGBZ01-2021 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交付标准(试行)

1 范围
为提升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 规划报建信息化水平,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的 BIM技术应用,规范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成果的 BIM 交付,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应用于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 规划报建,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报建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报建。
建筑工程设计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化设计等阶段。规划设计方案报建宜采用方案设计成果,规划许可报建宜采用初步设计成果。
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 规划报建交付所表达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除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1301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JGJ/T 448建筑信息模型制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BIM 规划报建 BIM planning application and approval
利用BIM技术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审查和辅助规划行政审批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方
式。
3.2
交付物 deliverables
建设单位向审批单位提交的用于BIM规划报建的建筑信息模型文件。
3.3
数据规整 tidy data
对设计模型成果进行数据的清洗、分析再利用、补齐数据等过程。
3.4
视图 model view
将建筑信息模型在某个空间方向上向投影面投射时所形成的投影,简称视图。

3.5
图纸视图 sheet
视图以一定比例缩放后再加上电子图框即为图纸视图。
3.6
模型架构 model framework
组成建筑信息模型的各级模型单元之间组合和拆分等构成关系。
3.7
模型单元 model unit
建筑信息模型中承载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是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述。模型单元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3.8
BIM 软件 BIM software
对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创建、使用、管理的软件。
3.9
属性信息 attribute information
用数字、文字、字母或符号表示模型单元特征的信息。属性信息包含项目信息、身份信息、定位信息、技术信息等。
3.10
几何表达精度 level of geometric detail
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
3.11
信息深度 level of information detail
模型单元承载属性信息详细程度的衡量指标。
4 交付物
4.1 基本规定
4.1.1 整体报建或分期报建时,交付物应包含原生模型文件和轻量化模型文件。
4.1.2 交付物包含模型生成的各种视图。
4.1.3 二维电子图、纸质图纸所表达信息须与信息模型保持一致。
4.2 原生模型文件要求
4.2.1 原生模型文件包含一个总平面模型文件和一个及以上建筑单体模型文件。
4.2.2 总平面模型应链接此次报建的所有建筑单体模型。
4.2.3 每个建筑单体模型应包含此单体内所有专业的内容。每个建筑单体模型不应链接各专业模型。
4.3 轻量化模型文件要求
轻量化模型文件应从总平面模型文件导出,应包含总平面模型和链接的建筑单体模型的内容。

4.4 模型文件组织
为适应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规划管理部门开展BIM审查审批的需要,所有原生模型文件和轻量化模型文件应放在一个文件夹内,不设子文件夹。
4.5 模型视图要求
4.5.1 总平面模型应包含场地平面视图、场地平面图纸视图及三维视图。
4.5.2 建筑单体模型应包含平面图纸视图、立面图纸视图、剖面图纸视图、面积平面视图、三维视图。
4.5.3 图纸视图内容按照《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执行,图纸视图的制图要求按照《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 执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附件 2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标 准
NJGBZ 02-2021
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 BIM 规划报建数据标准
第 1 部分 建筑工程规划设计
BIM planning and application data standard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Nanjing—Part 1: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试行)
2021-02-01 发布 2021-03-01 实施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 布

BIM,NJGBZ02,NJGBZ02-2021,南京市,宁建模,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建筑信息模型,规划报建数据,NJGBZ02-2021 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数据标准(试行)

1 范围
为提升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规划报建信息化水平,实现建筑工程规划设计的BIM技术应用,规范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成果的数据内容及格式要求,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应用于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规划报建,包括建设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报建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报建。
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规划报建数据所表达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除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T/UPSC0002-2018建设工程规划电子报建数据标准(团体标准)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Version 4.1.0.0 2017-03-10
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功能分类和编码标准
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BIM规划报建交付标准 第1部分:建筑工程规划设计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规划报建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planning application and approval
建筑信息模型的子模型,用于工程建设项目规划报建。
注:规划报建建筑信息模型是整个工程建筑信息模型的子模型,是针对报建应用产生的模型。以下简称模型。
3.2
模型单元 model unit
建筑信息模型中承载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是工程对象的数字化表述。模型单元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注:模型单元的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的相关规定
3.3
规划报建模型单元 model unit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planning application and approval
用于辅助行政审批,计算规划报建指标的模型单元。
3.4
宁建模 .n jm
是工程建设项目数据的一种自定义、免编辑、轻量化数据格式,其中定义了存储方式、三维轻量化数据、BIM报建数据、地方坐标系等内容。
注:支持BIM规划报建、BIM施工图审查等应用,扩展名为".njm"。
3.5
工业基础类标准(IFC 标准) 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 standard
工业基础类标准(IFC标准)最初于1997年由国际协同工作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Interoperability,IAI,现已更名为buildingSMART International,bSI)发布,为工程建设行业提供一个中性、开放的建筑数据表达和交换标准。IFC标准已被采纳为国际标准ISO 16739,并成为目前国际上建筑数据表达和交换的事实标准。
4 基本规定
4.1 一般规定
4.1.1 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 规划报建模型包含总平面、建筑单体,应满足《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 BIM 规划报建交付标准 第 1 部分:建筑工程规划设计》要求。
4.1.2 同一工程建设项目的 BIM 规划报建模型应采用统一的空间基点及参照关系,应体现总平面模型与建筑单体模型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4.1.3 建筑单体模型应链接到总平面模型中,且应存储到同一文件夹内。
4.1.4 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 规划报建模型数据内容包括:模型单元、指标数据。
4.1.5 工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BIM 规划报建模型应采用公制单位,以米为单位的标注应保留小数点后三位,以毫米为单位的标注应为整数。
4.1.6 分期报建时,地块内的现状保留建筑(含前期已取得规划许可的建筑),均视为保留建筑。
4.1.7 分期报建时,不属于本期报建的拟建建筑,无需建筑单体模型,无需数字报建处理。
4.2 数据格式
4.2.1 应采用南京市建筑信息模型通用格式宁建模“.njm。”
4.2.2 宜遵循国际通用的 IFC 标准,进一步丰富和扩展,以满足 BIM 数据表达和交换标准。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SJG
SJG43-2022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检查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afety inspection of existing curtain wall
2022-03-21发布 2022-05-01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发布

SJG 43,SJG 43-2022,安全性鉴定技术,安全检查,既有建筑幕墙,SJG 43-2022 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

1 总 则

1.0.1 为加强深圳市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既有建筑幕墙的安全使用,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辖区内既有建筑幕墙正常使用期间的安全检查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排查。
1.0.3 既有建筑幕墙的例行安全检查可由房屋安全责任人或受托单位组织实施,既有建筑幕墙的定期安全检查和专项定期安全检查应按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技术能力、技术人员的专业机构进行。从事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检查的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专业培训。
1.0.4 采光顶、雨篷和格栅等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检查可参考本标准执行。
1.0.5 既有建筑幕墙的安全检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深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既有建筑幕墙 existing curtain wall
已竣工验收或交付使用的建筑幕墙。
2.0.2 安全检查 safety inspection
既有建筑幕墙正常使用期间,依据本标准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的检查,包括例行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和专项定期安全检查。
2.0.3 例行安全检查 routine safety inspection
依据本标准对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状况进行的常规检查。
2.0.4 定期安全检查 regular safety inspection
依据本标准对既有建筑幕墙安全状况进行的定期抽样检查。
2.0.5 专项定期安全检查 dedicated regular safety inspection
依据本标准对索杆张拉结构或硅酮结构密封胶粘接性能单独进行的定期抽样检查。
2.0.6 检查单元 inspection unit
从被检查建筑幕墙中划分出的一个可以独立进行检查的区段。
2.0.7 试样 test sample
在一个检查单元中,按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并用于现场检查项目评定的单个构件或构造。

2.0.8 室外构件 external component
安装在建筑幕墙立面室外侧的构件,包括外遮阳、装饰条、装饰件、灯光设施等。
2.0.9 支承构件 supporting component
构成建筑幕墙支承结构体系的构件,包括框支承幕墙的立柱和横梁、全玻璃幕墙的肋板、点支承玻璃幕墙的支承结构等。
2.0.10 连接构造 joint structure
建筑幕墙结构体系中支承构件间、支承构件与主体、支承构件与面板的连接结构形式,包括硅酮结构密封胶粘接装配。
2.0.11 功能性构造 functional structure
建筑幕墙结构体系中为达到某种功能要求而设置的结构形式,包括密封、防水、防火、防雷、位移等。
2.0.12 龟裂 crazing
密封胶或胶条表面产生的不规则网状裂纹。
2.0.13 粉化 chalking
由于气候、老化等原因,密封胶表层形成粉末的现象。
2.0.14 离析 segregation
密封胶内部某些组分的分离析出现象。
2.0.15 安全性鉴定 safety appraisal
依据有关法规、标准,通过构件(材料)检验、连接构造检验、功能性构造检验及结构承载能力验算对既有建筑幕墙进行调查、检测、分析、评定,确定其安全性等级并给出处理建议。

3 基 本 规 定

3.0.1 既有建筑幕墙正常使用期间的安全检查应分为例行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和专项定期安全检查。
3.0.2 房屋安全责任人或受托单位应建立安全维护档案资料。安全维护档案资料应分为工程资料和管理资料,并应分别包含下列内容:
1 工程资料应包含建筑幕墙竣工图、建筑幕墙结构计算书、建筑幕墙使用维护说明书、建筑幕墙性能检测报告、预拉力张拉施工记录、幕墙主要材料质量证明(合格证、质保证书、复验报告)等文件。
2 管理资料应包含《建筑幕墙基本概况表》(见本标准附录 A 表 A.0.1)、《建筑幕墙材料登记表》(见本标准附录 A 表 A.0.2)、建筑幕墙安全维护管理制度、建筑幕墙安全检查计划、建筑幕墙日常报修及处理记录、例行安全检查及维修记录、定期安全检查及整改记录、专项定期安全检查及整改记录、建筑幕墙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故检查及处理记录、建筑幕墙局部改造资料等文件。
3.0.3 当建筑幕墙竣工图或建筑幕墙结构计算书缺失且无建筑幕墙性能检测报告时,房屋安全责任人或受托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技术能力、技术人员的专业机构对既有建筑幕墙进行安全性鉴定。
3.0.4 既有建筑幕墙的例行安全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既有建筑幕墙的第一次例行安全检查应在交付使用日起 6 个月内完成;
2 例行安全检查的时间间隔可根据建筑幕墙使用维护说明书的要求确定,且不应超过 6 个月。
3.0.5 既有建筑幕墙第一次定期安全检查时间应为竣工验收或交付使用满 6 年,此后应每 5 年检查一次。
3.0.6 既有建筑幕墙的专项定期安全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施加预拉力的索杆张拉结构,第一次专项定期安全检查时间应为竣工验收或交付使用满 4 年,此后应每 3 年检查一次;
2 对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粘接装配的不同部位,第一次专项定期安全检查时间应为竣工验收或交付使用满 10 年,此后应每 3 年检查一次。
3.0.7 当例行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专项定期安全检查及安全性鉴定时间重叠时,应按下列规定处理:
1 例行安全检查与定期安全检查、专项定期安全检查及安全性鉴定时间重叠时,例行安全检查应照常进行;
2 定期安全检查与专项定期安全检查时间重叠时,定期安全检查与专项定期安全检查应同时进行;
3 定期安全检查、专项定期安全检查与安全性鉴定时间重叠时,应进行安全性鉴定,定期安全检查、专项定期安全检查应顺延一个时间间隔。
3.0.8 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的既有建筑幕墙安全排查宜按例行安全检查程序进行。
3.0.9 进行安全检查时,检查人员应重点检查临近道路、广场及下部为出入口的建筑幕墙立面。
3.0.10 在既有幕墙建筑外围举行大型公众聚集活动前,房屋安全责任人或受托单位应进行例行安全检查。

4 例行安全检查
4.0.1 房屋安全责任人或受托单位组织进行例行安全检查时应全面检查建筑幕墙的外露缺陷、破损和危及安全的异常现象,检查范围应包括所有建筑幕墙外立面及室内可见面。宜以一个楼层、一个区域或一户为一个检查单元。
4.0.2 例行安全检查项目应包括幕墙面板、室外构件、开启窗、支承构件、雨水渗漏及不当使用,并应按表 4.0.2 的规定进行评定。

4.0.3 例行安全检查时,应分别对按每个检查项目的“不合格判定标准”对检查单元进行检查。检查发现的不合格项应按每处所属类别使用《例行安全检查记录表》(见本标准附录 A 表 A.0.3)进行登记,并应附上照片。完成每个检查单元的检查后,应按《例行安全检查统计表》(见本标准附录 A 表 A.0.4)对该检查单元发现的不合格项进行统计。
4.0.4 例行安全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为不合格时,应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并应将不合格项及处理情况汇总记录至《例行安全检查维护报告》(见本标准附录 A 表 A.0.5)。若使用常规方法无法修复,应委托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专业机构作进一步的检查、维修。
4.0.5 例行安全检查使用的《例行安全检查记录表》(见本标准附录 A 表 A.0.3)、《例行安全检查统计表》(见本标准附录 A 表 A.0.4)和《例行安全检查维护报告》(见本标准附录 A 表 A.0.5)应存入安全维护档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