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5月 ( 第 10 页)

21世纪交通版高等学校教学辅导用书
桥梁计算示例丛书
连续梁桥
Lianxu Liangqiao
邹毅松王银辉主编
向中富主审
人民交通出版社

本书为《桥梁工程》教材的配套教学参考书,全书由三个比较典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计算示例组成。示例包括: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形梁桥计算示例,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计算示例,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计算示例。全书基于交通行业最新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一2004)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一2004)编写。
本书是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方向、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方向的师生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的桥梁工程参考教材,亦可供从事桥梁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9787114076718,桥梁,桥梁计算示例,桥梁设计计算,王银辉,连续梁桥,邹毅松,高清PDF《桥梁计算示例 连续梁桥》邹毅松、王银辉

内容索引:

示例一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计算示例
一、设计基本资料1
二、设计要点及结构尺寸拟定2
(一)设计要点2
(二)结构尺寸拟定3
(三)横截面沿跨长的变化6
(四)横隔梁的设置6
(五)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6
三、主梁作用效应计算8
(一)结构自重作用效应计算8
(二)汽车荷载作用效应计算(边梁)12
(三)温差应力及基础沉降内力计算20
(四)内力组合22
四、预应力钢束估算及布置26
(一)钢束估算26
(二)钢束布置33
(三)主梁净、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34
五、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35
(一)基本理论35
(二)预应力损失计算35
六、配束后主梁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40
七、截面强度验算43
八、抗裂验算……46
(一)《公预规》要求46
(二)计算46
九、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51
十、短暂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57
十一、挠度验算…58
示例二悬臂施工预应力混凝士连续箱梁桥计算示例
一、设计基本资料61
二、主梁截面尺寸的拟定63
(一)设计特点及受力特点63
(二)结构尺寸拟定……64
(三)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65
三、主梁作用效应计算……65
(一)施工过程及各施工过程计算力学图式……65
(二)结构自重作用效应计算67
(三)汽车荷载及人群荷载作用效应计算……69
(四)温差应力及基础沉降内力计算……75
(五)内力组合...….79
四、预应力钢束估算及布置……83
(一)钢束估算……83
(二)钢束布置………89
(三)主梁净、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93
五、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93
六、配束后主梁内力计算及内力组合……96
(一)配筋后结构重力效应96
(二)预应力效应97
(三)徐变收缩效应98
(四)内力组合99
七、截面强度验算103
八、抗裂验算………….104
(一)正截面抗裂验算104
(二)斜截面抗裂验算106
九、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107
(一)正截面混凝土压应力验算….107
(二)预应力筋拉应力验算…….108
(三)混凝土主压应力验算109
十、短暂状态应力验算110
十一、挠度验算113
示例三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计算示例
一、设计基本资料115
二、设计要点及结构尺寸拟定…117
(一)设计要点….117
(二)桥梁结构图式…117
(三)截面形式及截面尺寸拟定118
(四)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118
三、主梁作用效应计算…120
(一)结构自重作用效应计算120
(二)汽车荷载作用效应计算121
(三)温差应力及基础沉降内力计算125
(四)内力组合128
四、预应力钢束的估算及布置131
(一)钢束估算131
(二)钢束布置133
(三)主梁净截面及换算截面几何特性计算134
五、预应力损失及有效预应力计算137
(一)基本理论137
(二)预应力损失计算137
六、截面强度验算142
(一)基本理论142
(二)计算公式142
七、抗裂验算144
(一)规范要求144
(二)正截面抗裂验算145
(三)斜截面抗裂验算146
八、持久状况构件的应力验算149
(一)正截面混凝土压应力验算149
(二)预应力筋拉应力验算150
(三)混凝土主压应力验算151
九、挠度验算153
参考文献……156

本书论述了采用空间剪力柔性梁格法进行桥梁复杂结构分析与设计的 基本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桥梁结构施工过程的模拟,结构体系转换 计算;预应力张拉过程及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的处理;徐变及收缩次内力的 计算;活载的影响面加载;斜拉桥及系杆拱桥索力调整与控制;结构弹性失稳 临界荷载及结构弹塑性失稳极限承载力分析计算的方法;模型桥及实桥试验 验证;以及本方法在诸多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戴公连,李德建,桥梁,桥梁结构空间分析,桥梁结构空间分析设计方法与应用,高清PDF带书签《桥梁结构空间分析设计方法与应用》戴公连、李德建

前 言 这是一本论述采用空间剪力柔性梁格法进行桥梁复杂结构分 析与设计的专著,是作者近年来科研工作的总结,也是作者开发的 “桥梁结构空间分析与设计程序”的理论基础。 工程技术人员在使用空间程序分析结构或对计算结果进行解 释时,迫切需要理解桥梁结构分析理论与方法及程序的求解过程。 本书介绍了我们近年来在桥梁复杂结构内力分析与设计应用方面 的科研成果,即将桥梁复杂结构离散为力学模型及应用力学原理 处理桥梁结构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为从事桥梁结构分析工 作的技术人员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处理桥梁复杂结构整体分析与 设计的方法及手段,在理论与工程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本书 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理念而撰著的。 全书共由八章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综述了桥梁结构空 间分析的方法与现状,探讨了梁段有限元法、板壳元法和梁格法的 特点及精度,说明了梁格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第二章介绍采用空 间剪力柔性梁格法分析桥梁上部结构的基本原理,详细讨论了板 式上部结构、梁板式上部结构、箱梁结构的梁格等效方法及梁格的 截面特性计算方法,包括直线梁桥、曲线梁桥、斜交支承梁桥及异 形梁桥等;第三章论述空间梁格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与手段,与 一般有限元法专著不同的是,本书略去了大家熟知的有限元理论 的基本流程,重点论述桥梁结构有限元分析的特点及这些特点在 程序计算中的实现方法;第四章介绍了空间影响面加载的原理与 程序实现过程;第五章、第六章介绍了桥梁复杂结构几何非线性及 材料非线性分析方法及其程序实现与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 法;第七章是作者及所在课题组进行的桥梁模型及实桥试验的成果,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分析方法及计算程序的正确性与 可靠性,这也是本书的又一特色;第八章给出了采用本书方法及程 序分析计算或设计的数座典型桥例,讨论了不同桥式的受力特性。 本书的完成,得到了许多单位与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作者在 此表示衷心感谢。他们是:广州华南路桥实业公司总工程师梅尧 坤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设计部的王俭槐教授、梁玉明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市政院院长赏锦国高级工程师及总工程师 彭思高级工程师;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李素平教授级高级 工程师;广州市市政设计院总工程师宁平华高级工程师及市政一 室主任魏立新高级工程师;湖南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张贵 明高级工程师;大桥局设计院深圳分院总工程师廖兴棋高级工程 师及彭仁平高级工程师;昆明铁路局勘察设计院总工程师陈扬德 高级工程师;深圳市政设计院蒋凌云工程师;长沙市环线建设指挥 部总工程师蒋自雄高级工程师。 感谢桥梁结构空间分析课题组全体成员多年来的辛勤工作及 教研室、实验室同事们在工作上的支持和帮助,感谢研究生楮颖、 程丽娟精心绘制了本书全部插图。 作者的科研工作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庆元教授的关心、 指导和大力支持,在本书完成之际,向敬爱的导师表示衷心感谢。

PDF书签目录索引:

第一章绪论 10
第一节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的必要性 10
第二节桥梁结构弹性空间内力分析方法简介 12
一、空间梁单元法 12
二、板壳元法 15
三、梁格法 16
四、三维实体元法 16
第三节桥梁结构空间稳定承载力分析 17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17
二、公路“ 桥规”中有关桥梁结构稳定计算的规定 18
第四节桥梁结构空间动力分析 18
第五节桥梁结构空间分析设计程序功能简介 19
一、内力分析模块 19
二、影响面加载模块 20
三、截面应力计算及配筋模块 20
四、稳定性分析模块 21
五、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分析模块 21
参考文献 22
第二章桥梁结构空间分析的梁格法 24
第一节梁格法的基本原理 24
第二节板式上部结构 25
一、薄板结构的基本方程 25
二、板的刚度系数 28
三、板式结构的梁格网格 31
四、梁格构件的截面特性 34
第三节梁板式上部结构 35
一、梁格网格划分 35
二、梁格构件截面的特性 37
第四节箱梁结构 38
一、梁格网格划分 39
二、箱梁的变形状态与梁格构件刚度 40
参考文献 46
第三章梁格结构的有限单元法分析 47
第一节空间梁单元刚度矩阵 47
第二节局部坐标与整体坐标的变换关系 50
第三节空间梁单元刚臂处理 53
一、刚臂的定义 53
二、单元长度的修正 54
三、位移矢量的修正 54
四、节点力矢量的修正 56
第四节预应力损失及预应力效应 56
一、预应力钢束预应力损失 57
二、预应力效应 60
第五节混凝土徐变和收缩引起的次内力计算 63
一、混凝土徐变系数和收缩应变量的计算 63
二、混凝土徐变和收缩引起的次内力计算 64
三、混凝土徐变和收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66
第六节结构体系调整 68
第七节温度荷载 71
第八节索力调整与控制 72
一、位移、内力双控调索 73
二、索力控制下的分批调索 75
参考文献 76
第四章影响面加载与活载的内力计算 78
第一节影响面加载的基本原理 78
一、影响线加载的动态规划法 78
二、影响面加载 82
第二节活载内力计算 85
一、梁格单元的最不利加载 85
二、全截面的最不利加载 86
参考文献 87
第五章桥梁结构空间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 88
第一节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基本理论和公式 88
一、增量形式平衡方程 88
二、非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方程 90
第二节钢筋混凝土结构弹塑性分析的塑性系数法 93
一、截面内力塑性系数法原理 93
二、空间梁元弹塑性刚度矩阵 95
三、材料模型 96
四、拱稳定性分析的计算方法 97
第三节单拱面系杆拱桥空间稳定极限承载力分析 100
一、计算模型 100
二、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101
三、成桥阶段的稳定性 101
第四节关于单拱面系杆拱桥面内、面外稳定性的讨论 102
一、面内稳定 102
二、面外稳定 104
参考文献 106
第六章桥梁结构空间动力分析 108
第一节桥梁结构空间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109
一、质量矩阵 110
二、刚度矩阵 111
三、阻尼矩阵 113
第二节地震响应的反应谱分析 114
第三节地震响应的时程分析 118
一、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的直接积分法 119
二、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的多点激振及行波效应 120
第四节人行桥梁振动响应的判别标准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七章模型试验及实桥试验 124
第一节单拱面预应力混凝土系杆拱桥模型试验与分析 124
一、引言 124
二、模型设计与安装 126
三、试验方法 128
四、弹性阶段试验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 131
五、弹塑性阶段试验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 140
第二节混凝土斜拉桥模型试验与分析 144
一、引言 144
二、模型设计与安装 145
三、试验方法 148
四、弹性阶段试验结果与对结果的分析 150
五、斜拉桥模型破坏荷载试验结果及对结果的分析 153
第三节昆明市人行斜拉桥试验与分析 158
一、前言 158
二、试验结果及分析 159
第四节昆明圆通斜拉桥实桥试验及分析 165
一、引言 165
二、试验方法简介 166
三、试验结果及分析 166
第八章工程应用典型实例 179
第一节普通钢筋混凝土弯梁桥 179
一、长沙市四方坪立交桥 179
二、广州市华南快速路新州立交桥 193
第二节预应力混凝土弯梁桥 221
一、广州市广佛放射线芳村立交C、D匝道桥 221
二、广州市华南快速路岑村立交桥 231
第三节异形箱梁桥 238
一、广州市广佛放射线芳村立交 238
二、长沙市环线浏阳河大桥北引桥异型箱梁桥 245
第四节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 250
一、芙蓉大桥 250
二、湖南益阳资江三桥 256
第五节斜拉桥 264
一、湘潭市湘江三桥主孔斜拉桥 264
二、长沙市环线洪山庙浏阳河大桥 270
参考文献 293

excel版,检验批划分,水土保持,水土保持项目划分及质量评定表格excel版 内容摘抄:

分部工程 单元工程名称 单元工程划分原则
坡耕地治理 土坎梯田 以设计的每一图班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5~10hm2,不足5h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h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其它梯田工程 同土坎梯田
道路工程 路基修筑 每条生产(田间)道路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1000m,不足10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路面铺筑 每条生产(田间)道路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1000m,不足10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每条生产(田间)道路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1000m,不足10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每条生产(田间)道路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1000m,不足10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护坡工程 每条道路的护坡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500~1000m2,不足500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每条道路的护坡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500~1000m2,不足500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每条道路的护坡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500~1000m2,不足500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排水沟(渠) 每条排水沟(渠)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1000m,不足10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行道树或绿化带 每条道路行道树或绿化带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1000-2000m,不足10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2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坡面截排水工程 截(排)水沟 按长度划分单元工程,每500~1000m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蓄水池 以每座蓄水池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渠道 按长度划分单元工程,每500~1000m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管道沟槽 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500~1000m,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500~1000m,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管道安装 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500~1000m,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500~1000m,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500~1000m,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管道敷设 以施工检查验收的段或条划分,每一段或条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500~1000m,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阀门井、检查井 以每条管道上的阀门井、检查井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
水源井工程 以每眼机井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
以每眼大口井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
造林 造林(含经果林) 以设计的每一图班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10hm2,不足10h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h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种草 种草 以设计的每一图班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10hm2,不足10h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h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封禁治理 疏林补植 以设计的每一图班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10hm2,不足10h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h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封禁治理 以设计的每一图班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50~100hm2,不足50h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50h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苗圃 以设计的每一苗圃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1~10hm2,不足1h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h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小型蓄水工程 水窖 以每座水窖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涝池 以每个涝池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蓄水池 以每个蓄水池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护地堤(岸)工程 基础与坡面修整 按长度划分单元工程,每50~100m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5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护岸(坡) 按长度划分单元工程,每50~100m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5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护地堤(坝) 按长度划分单元工程,每50~100m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5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支毛沟治理工程 土谷坊 以每座土谷坊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干砌石谷坊 以每座干砌石谷坊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浆砌石谷坊 以每座浆砌石谷坊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铅丝石笼谷坊 以每座铅丝石笼谷坊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植物谷坊 以每座植物谷坊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沟头防护 以每条侵蚀沟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侵蚀沟治理
(若干条)" 岸坡削坡填沟 按长度划分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50~100m,不足5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跌水 以一个侵蚀沟的跌水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谷坊 以每座谷坊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护岸(坡) 按长度划分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50~100m,不足5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排水沟 按长度划分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长度500~1000m,不足50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造林种草 以一个侵蚀沟的造林种草作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个单元工程面积10hm2,不足10hm2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h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基础处理 土质坝基及岸坡清理 每个单元工程面积500-1000m2,不足500m2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0m2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 每个单元工程长度为50~100m,不足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 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坝体填筑 土坝机械碾压 以工程设计结构或施工检查验收的每一碾压层或作业面积划分单元工程
水坠法填土 以工程设计结构或施工检查验收的每一碾压层或作业面积划分单元工程
坝体砌筑(浆砌石) 以施工检查验收的功能段划分,每一个功能段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一个功能段长50~100m,不足5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放水建筑物 卧管 按每处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涵管 每个单元工程长度为50~100m,不足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 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竖井 按每座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明渠 每个单元工程长度为50~100m,不足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 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消力池 按每座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护坦 每个单元工程长度为50~100m,不足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 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坝体与坝坡
排水防护" 坝坡防护 上游坝面防护为一个单元工程,下游坝面防护为一个单元工程。
反滤体铺设 按铺设长度每30~50m 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不足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坝坡排水 每条(或每处)坝坡排水为一个单元工程
溢洪道 基础开挖与处理 每个单元工程长度为50~100m,不足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水泥土垫层(或3:7灰土垫层) 每个单元工程长度为50~100m,不足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溢洪道修筑 以施工检查验收的功能段划分,每一个功能段为一个单元工程。每一个功能段长50~100m,不足50m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土方回填 每个单元工程长度为50~100m,不足50m 的可单独作为一个单元工程;大于100m的可划分为两个以上单元工程。
其它工程 施工便道 每一条施工便道作为一个单元工程
土料场 每处土料场为一个单元工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
墩台与基础
Piers and Foundations
(第二版)
廖朝华 主编
刘红明、胡志坚、颜昌清 副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杜

本书以原《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为基础,以现行标准、规范为指导,结合设计人员的使用要求以及近年来桥梁墩台与基础的建设经验对原手册进行更新、修改,在保留原手册经典理论与方法等内容的基础上补充了新的设计理论、新材料、新工艺等内容。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地基、桥台、桥墩、墩台抗震设计、地基处理、基础设计、附属设施等。
本书是公路及城市道路桥梁设计人员的必备参考工具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桥粱工程课程参考使用。

9787114105548,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廖朝华,桥梁,PDF完整版《公路桥涵设计手册 墩台与基础(第二版)》廖朝华

 

新版《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共十册,分别是《桥梁总体设计》、《桥位设计》、《墩台与基础》、《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桥梁附属构造物》、《预应力技术及材料设备》、《涵洞》,字数总计在1000万左右。该手册自2005年开始编写,历时5年,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等多家交通行业一流设计单位和长安大学等高等院校担任各分册的主编单位,总体上代表了我国桥梁设计的最高水平。谢邦珠、刘效尧、孟凡超、廖朝华、顾安邦、高冬光等一批桥梁大师、专家为本书的出版尽心尽力、精益求精,确保了本手册的编审质量,也为《公路桥涵设计手册》编写成我国桥梁领城最高水平的权威之作提供了重要保证。
对于桥梁设计者来说,通过学习和利用手册中的新方法、新技术和结构方面的创新,通过对典型设计案例的学习,能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优化设计,降低成本,从而为业主和国家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对于那些刚刚走上设计岗位的年轻工程师,此手册更是指导其开展设计工作的良师益友。

MIDAS建模,三跨铁路连续梁桥,桥梁,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范本,西南交大,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范本《60 100 60三跨铁路连续梁桥MIDAS建模》西南交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MIDAS 作本年度的桥梁工程毕业设计,特制作了《MIDAS 初步应用》、《(60+100+60)m 三跨高铁路连续梁桥 MIDAS 实例建模》以及《桥梁博士初步应用》、《(60+100+60)m 三跨高铁路连续梁桥桥梁博士实例建模》本文件配合相应的视频文件使用。本套文件仅供桥梁工程毕业设计学生学习参考,模型中也并未完全按设计要求进行考虑。文件中错误再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1 概述
1.1 桥梁设计概况
本桥为(60+100+60)m 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铁路桥(见图 1-1)。主梁为单箱单室结构,梁宽 11.8 m,桥梁采用挂篮悬臂灌注法施工。通过本例题重点介绍 Midas/Civil软件的连续梁悬臂施工阶段仿真模拟。
设计技术标准:
 铁路等级:I 级,客运专线
 桥上线路:双线,线间距 4.8m
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 设计荷载:ZK 荷载
 轨道结构:CRTS—I 型板式无碴轨道

MIDAS建模,三跨铁路连续梁桥,桥梁,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范本,西南交大,桥梁工程毕业设计范本《60 100 60三跨铁路连续梁桥MIDAS建模》西南交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桥梁设计与计算》编写的宗旨是希望为广大的桥梁设计人员提供一本实用的工具书,借助这本书,设计人员不仅能够快速查阅各种桥梁信息,也能得心应手地解决各类复杂的桥梁结构计算问题。
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1)为方便读者目常查阅,提供了杆件静力计算基本公式、结构初拟尺寸的经验公式及各种桥型的最基本的结构构造。
(2)提供了各类桥梁的计算理论、方法及相应的计算模型,并尽可能多附算例,读者可按照算例的步骤进行计算。对部分疑难问题还提供了简化算法,如徐变内力计算、斜、弯简支和连续梁桥的横向分布计算、顶推过程中控制截面内力计算、群桩等代结构计算,高墩非线性效应计算和箱梁畸变计算等。
(3)为满足程序计算的需要,提供了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杆系问题的部分计算模型,如斜拉桥和悬索桥横向抗风静力稳定计算等。
(4)涉及桥梁方面相关设计规范的内容,主要以2004年及以后颁布规范为准,部分算例同时附有原有规范的计算结果以资对比。
全书共六篇,第一篇为基本计算公式,内容包括相关数学公式及梁、拱、板、刚架、弹性地基梁、结构稳定、薄壁结构扭转的计算公式;第二篇为梁式桥,包括各种截面简支梁和连续梁的内力计算;第三篇为刚构桥,包括连续刚构、T形刚构、斜腿刚架桥的内力计算;第四篇为拱桥,包括各种截面形式的上承式、中承式拱,普通拱和系杆拱桥的内力计算;第五篇为斜拉桥,包括总体布局、调索计算、施工计算、稳定计算、抗风和抗震计算;第六篇为悬索桥,内容包括主要构件设计、内力计算方法、代换梁法、横向静风计算、自振频率计算。

李立峰,桥梁,桥梁计算,桥梁设计,桥梁设计与计算,邵旭东,高清808页完整版《桥梁设计与计算》邵旭东、李立峰.pdf

内容索引:

第一篇基本计算公式3
第一章数学公式………………3
第一节代数…………3
第二节平面三角函数…………8
第三节双曲三角函数……
第四节微分10
第五节积分…11
第六节若千近似公式15
第七节拉格朗日插值公式16
第二章几何特性计算17
第一节计量单位及换算17
第二节常用立体的计算公式21
第三节截面力学特性…………23
第四节计算受弯构件变形的图乘法用表33
第三章等截面梁计算公式……37
第一节单跨梁……37
第二节连续梁……53
第四章等截面拱计算用表61
第一节拱轴几何尺寸61
第二节拱截面内力63
第五章板68
第一节说明68
第二节四边简支板69
第三节四边嵌固板71
第四节不同支承条件下的板72
第五节肋板75
第六章刚架………76
第一节“Π”形刚架计算公式76
第二节斜腿刚架计算公式79
第七章弹性地基梁83
第一节基本微分方程83
第二节无限长粱和半无限长梁84
第三节短梁85
第四节其他地基梁…86
第八章结构的稳定计算89
第一节压杆的稳定计算89
第二节梁平面弯曲的稳定计算90
第三节拱的稳定计算………91
第四节拉(压)弯杆件92
第九章薄壁杆约束扭转的内力计算公式95
第一节开口截面薄壁梁…95
第二节箱形截面薄壁梁……………103
第篇梁式桥
第一章板桥………123
第一节整体式简支板桥………123
第二节装配式简支板桥……………129
第三节整体式连续板桥………………………137
第四节简支斜板桥……………148
附表1铰接(梁)桥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表………159
第二章装配式T形、工形简支梁桥………70
第一节标准图设计基本尺寸…170
第二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计算内容………………172
第三节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173
第四节横隔梁内力计算…………………………183
第五节桥面板内力计算……191
第六节桥面连续桥梁柔性排架桥墩的计算……194
第七节简支斜肋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210
第八节简支弯肋梁桥荷载横向分布计算……213
第三章箱形戴面连续梁桥…………………220
第-节基本尺寸的拟定………………….220
第二节内力计算步骤……224
第三节恒载内力计算……225
第四节汽车荷载内力计算……232
第五节预应力作用下的次内力计算一等效荷载法…237
第六节混凝土徐变次内力计算一换算弹性模量法………240
第七节基础沉降次内力计算251
第八节温度应力计算…253
第九节悬臂法施T时的挠度计算和预拱度设置…259
第四章箱形截面梁的受力分析….262
第一节概述…………262
第二节对称荷载下的箱梁翼缘正应力分布…………264
第三节箱形截面梁在畸变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横向内力……………270
第四节箱梁因局部集中荷载产生的横向内力…278
第五章斜支承的连续箱梁桥……………………281
第一节支座布置…………………28]
第二节受力特点…………+……282
第三节等斜交角、等截面连续梁恒载内力计算…283
第四节汽车荷载内力计算……294
第五节预加力作用下的次内力计算………………………………300
第六节基础沉降引起的次内力计算………………………305
第七节温差引起的次内力计算…………………309
第八节混凝土徐变次内力近似计算………………………………318
附表Ⅱ连续斜梁桥的计算用表……………320
第六章箱形截面连续弯梁桥………………327
第一节连续弯梁桥的一般特点与结构布置…327
第二节连续弯梁桥的计算特点…….…330
第三节恒载内力计算…………334
第四节汽车荷载内力计算……340
第五节应用平面杆系有限元法程序近似分析法………346
第六节连续弯箱梁桥设计中的其他何题………………353.
附表111弯梁桥的计算用表…………357
第三篇刚构桥
第一章连续刚构桥………365
第一节总体布置及结构构造………365
第二节连续刚构桥的计算特点……………368
第三节群桩基础的简化模拟………………………376
第四节高桥墩的稳定分析………………………………385
第五节桥墩的撞击分析……………390
第二章T形刚构桥…396
第一节总体布置及构造………396
第二节内力计算……398
第三节并联两箱间桥面板横向内力计算……03
第四节牛腿的计算………409
第三章斜腿刚架桥…414
第一节结构类型与布置………………414
第二节内力计算……………….416
第三节次内力计算……418
第四篇拱桥
第一章空腹式钢筋混凝土拱桥……427
第一节总体布置及尺寸拟定………427
第二节恒载内力计算………………435
第三节汽车荷载内力计算……………………………………444
第四节其他因素产生的内力计算………448
第五节稳定性验算…451
第六节拱桥计算中的其他问题……………………………………455
第二章中承式钢筋混凝土拱桥…………………………………458
第一节总体布置及结构构造……………………………458
第二节中承式拱桥内力计算…………………………………………464
第三节中承式拱桥的稳定性计算………………………469
第三章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471
第一节总体布置及结构构造……………………………………………471
第二节主拱拱肋恒载内力计算……………………………………476
第三节汽车荷载的内力计算要点……………………………………181
第四节徐变次内力的近似计算………………………………….482
第五节其他计算问题…………488
第四章简支混凝土系杆拱桥……………………489
第一节结构构造及尺寸拟定……………489
第二节内力计算的要点……493
第五篇斜拉桥
第一章总体布置及尺寸拟定…………499
第一节跨径和分孔……………499
第二节结构体系…………………506
第三节主梁………………511
第四节索塔……524
第五节拉索……529
第二章索力调整计算…540
第一节索力优化方法简介540
第二节索力的初拟和调整…………………547
第三节前进和倒退分析法………………554
第三章斜拉桥的有限位移分析法…557
第一节斜拉桥的受力性能…557
第二节斜拉桥的施工模拟计算……560
第三节拉索初张力和主梁预拱度计算……567
第四节
次内力计算…570
第四章空间稳定计算…………579
第一节主梁稳定性计算……………579
第二节主塔稳定性计算………581
第三节静风荷载下横向稳定性计算…586
第五章抗风和抗震…………590
第一节自然风及特性………………590
第二节静风荷载……593
第三节斜拉桥的动力特性…600
第四节颜振稳定性分析…
第五节抖振和涡激共振分析…………………609
第六节桥梁抗风风洞试验…………………616
第七节斜拉桥抗风概念设计…623
第八节单索面斜拉桥索塔受横向风载时的静力稳定性简化算法………………625
第九节桥梁抗震计算的反应谱法………………636
第十节有限元时程分析法……………………………………641
第六章混凝土斜拉桥的徐变分析……643
第一节关于徐变系数中加载龄期的确定643
第二节徐变分析的计算模型………644
第三节徐变次内力及徐变变形计算………………………647
第四节示例…648
第六篇悬索桥
第一章悬索桥的设计…655
第一节总体布置……655
第二节桥塔的设计…656
第三节主缆的设计…667
第四节加劲梁的设计…669
第五节吊索的设计…………675
第六节铺碇的设计……679
第七节鞍座与支座的设计…683
第二章悬索桥的内力计算内容及计算方法…………687
第一节计算基本步骤……687
第二节结构平面分析的内容…687
第三节计算方法简介…688
第四节悬索桥主缆系统计算…705
第五节加劲梁的截面力学特性公式………………725
第六节冲击系数及荷载增大系数………………731
第三章悬索桥平面整体分析的代换梁法………………………………733
第一节代换梁法原理简介…………733
第二节主缆水平拉力H的计算公式及其计算用表……………………734
第三节代换梁法的其体应用…………………………………………739
第四节单跨双饺钢桁梁悬索桥计算示例……741
第五节三跨连续钢筋箱加劲梁悬索桥计算示例…………………………748
第四章横桥向静风荷载计算……756
第一节单跨简支(双铰)悬索桥………756
第二节三跨连续悬索桥……………760
第五章悬索桥的振动频率…………………769
第一节常用符号…….………769
第二节单跨简支(双铰)悬索桥的振动频率…………770
第三节三跨等刚度简支(双较)悬索桥的振动频率………771
第四节三跨等刚度连续悬索桥的振动频率………………773
第五节示例………………774
第六章自锚式悬索桥…780
第一节跨径布置与加劲梁截面形式………780
第二节锚固系统………………785
第三节自错式悬索桥的索力及加劲梁内力近似计算………………789
参考文献…797

1)应对实际工作的需要

在中国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工程量如此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往往许多应急设计任务不期而至。此时,建筑师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就不能按常规展开设计。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设计任务,需要在短期内应急拿出一个优质的设计方案,供有关部门或领导决策。在这种情下,建筑师只能运用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工作方法,又好又快地完成设计任务。莫斯科红场列宁墓就是一个快速设计的优秀范例。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当时为了准备安放列宁遗体,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陵墓的设计和建造工作。苏联优秀建筑师A·B·舒舍夫在一夜之间出色地完成了陵墓的建筑设计任务。为了快速建造起来,舒舍夫选择了木结构作为临时建筑,并以极简洁浑厚的体形、低矮亲切的尺度,表达了纪念性建筑庄严稳重的个性和对列宁功勋与人格的
表现,使其不但与红场建筑群相协调,而且成为红场最重要、最显赫、最能驾驭整个红场空间的构图中心。同时,舒舍夫也妥善解决了利用陵墓前台阶作为检阅台的功能要求。这样,最初的快速建筑设计方案使这座纪念性建筑的高度思想性、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成为之后重建花岗石列宁墓的蓝本,也使这座不朽的建筑物永载史册,成为后人学习的范例(图1-1)。

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的作用,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2)可以提高设计者的基本功和设计素质

我们知道,学生的课程设计是在老师辅导下的设计训练,是一种设计知识与技能的积累过程,其设计能力与素质需要一个培育阶段。而建筑师的工作,多半是为完成产值而从事的智力劳动。当然,设计经验多了,对提高方案能力、增强设计素质也是有作用的,但毕竟缓慢,抑或收效甚微。只有快速建筑方案设计这种工作方式,才是提高设计者思维能力和设计基本功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工作状态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调动设计者的创作激情,促进思维不停地流动,迫使手的操作紧紧跟上,让表达意念的线条挥洒于纸上。同时,敏锐的目光扫描着模糊而不确定的图示意念,并在手与脑之间反复而迅速地传递设计信息。所有这些设计行为,都集于设计者一身而成为和谐配合的有机整体。因此,设计者若能经常在这种状态下展开建筑方案设计,久而久之,必将大大提高思维能力和方案能力。说起来,这就是建筑系学生的设计基本功,抑或是建筑师的设计素质。

3)作为建筑设计教学的重要环节

在建筑院系的教学计划中,主干课—一建筑设计总是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而展开教学进程的,或者以设计问题为中心设置课题,展开侧重文脉或侧重形式或侧重环境的单项设计训练。不管哪一种教学思路,都是按每个课题设计花费8周,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建筑设计全过程的完整训练。这种训练往往比较全面深入,学生按这种学习方法周而复始,方可熟能生巧,并具备初步的方案能力和设计基础。但是,学生到了高班,倘若较少依赖老师,或者不借助于计算机,能否独立展开快速方案设计呢?看来,许多学生就力不从心了,甚至方案起步不知从何下笔,设计路线也紊乱不清,至于设计表现,更是缺乏能力与修养。这说明在设计教学上仍有欠缺之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设计活力的训练仍嫌不够,对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的表达过分依赖计算机,丢弃了绘图基本功的严格训练。而克服上述课程设计教学的不足,正是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教学目标。如果说,课程设计的传统训练方法是奠定学生建筑设计基础的重要途径的话,那么,加强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的教学训练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方案能力的必由之路。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达到建筑设计教学的目标。

4)作为设计者建筑设计能力与水平的考核手段

建筑学专业本科学生要想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阶段深造或者走向社会应聘工作,以及建筑设计人员要想取得注册建筑师资格,都是要经过相关部门考核的。其最重要的考核项目就是测试应试者独立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能力与水平。那么,快速建筑方案设计就是这种考核的较为有效的方式。因为,应试者在快速建筑方案设计考试中,能真实地反映其设计水平与潜力、创作的思维活跃程度以及动手的表达能力。这些综合业务素质正是考核单位所要评价和看重的。

客运专线铁路技术管理手册
客运专线铁路
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手册
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
中国铁道出版社

客运专线铁路,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手册,工管工(2009)57号,铁路工地试验室标准,铁路工地试验室规范,铁路工程,《客运专线铁路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手册》工管工(2009)57号

为规范客运专线铁路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健全工地试验室检测管理体系,使试验检测工作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组织编写了《客运专线铁路工地试验室建设管理手册》。
本手册共分为4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组织机构设置、试验机构与人员职责、试验室管理要求,另有2个附录。本手册主要针对机构设置、岗位职责、试验室考核验收和管理制度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试验室常用标准规范和主要仪器设备配置参考目录。
本手册供工地试验室建设和管理人员参考使用。各工地试验室应根据建设单位的具体要求和工程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

内容索引:

1总则1
2组织机构设置………2
2.1试验检测管理体系2
2.2机构设置要求……2
3试验机构与人员职责…4
3.1建设单位试验检测管理机构职责…….4
3.2监理项目部(总站)中心试验室职责…………4
3.3监理分站试验室职责5
3.4施工单位中心试验室职责…………6
3.5施工单位工区试验室职责7
3.6制梁场、轨道板场、轨枕场、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职责…7
3.7人员岗位职责(各级试验室通用)…8
4试验室管理要求…………12
4.1试验室的考核验收………………….12
4.2试验检测工作软件管理……………………13
4.3人员培训管理………………………13
4.4委托试验管理……………………14
4.5试验室管理制度….14
附录A客运专线铁路常用标准规范……………20
附录B主要试验设备配置……………2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快速建筑方案设计是常规建筑设计的一种特殊工作方式,除去它们都具有按设计程序开展创造性工作、用思维分析与综合设计矛盾、需要通过设计媒介完成设计概念转化为设计目标等共性外,快速建筑方案设计还具有自身的特征,即它要打破设计常规,高速优质地在较短时限内,提出一个可供发展的设计方案。其具体特征是:

1)设计过程运行快速

由于设计时间的限制(例如6小时),为了最终能拿出一个相对较满意的方案,我们只能在设计全过程的每个环节加快运行速度。即快速理解题意,快速分析设计条件,快速从乱麻中理清头绪并抓住主要设计矛盾,快速构思立意并找准设计方向,快速下手沿着设计捷径推进设计进程,直至一步到位达到设计目标。这种高效率的设计速度与紧张的设计强度都是常规设计所不能比的,有时真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2)设计思维敏锐流畅

加快设计速度,关键是思维要相当敏锐流畅。因此,就不能慢条斯理地思考设计问题,不能按部就班地运行设计过程。我们只能立刻调动创作情绪,积极捕捉构思灵感,闪电般搜索脑中储存的信息,快速分析与综合设计矛盾,果断决策方案建构的出路。这一系列思维活动,那是相当紧张的,甚至有些思维环节是同步、叠加进行的。因此,快速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不但思想要高度集中,而且思维活动更要敏锐、流畅。

3)设计操作行云流水

设计思维如此迅捷,为了及时抓住那些在头脑中闪现的设计概念、家意向(它们常常是模糊的、游移不定的),我们就必须用粗线条的、图示的、符号化的图形落实到纸面上,并通过视觉对其分析、比较、综合、评价等,再将结果反馈回大脑,以便进一步促进思维发展。如此往复多次,使设计意念越来越清晰,设计表达越来越明朗。这种手的操作(也可以说是“纸上的考”)越迅速、越不经意,甚至与脑中的思维同步运行,越使设计速度像行云流水一样加快,来不得半点犹豫不决,或者反复折腾。

4)设计成果言简意赅

任何一个建筑设计方案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何况快速建筑方案设计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个面面俱到的设计成果,那是强人所难。我们只能有得有失,抓大放小。即快速建筑方案设计只关注抓影响方案全局的大问题,如建筑与环境的矛盾是否和谐解决、平面功能分区是否明确、房间布局是否有章法、建筑造型是否具有美学原则,而不拘泥于设计方案的细枝末节和手法堆砌。哪怕方案最后仍然存在若干缺憾,只要不是方案性问题,而是手法处理问题,都是可以谅解和不计较的。

5)设计表现奔放不羁

鉴于快速建筑方案设计在设计目标、设计过程、设计思考、设计操作方面的特点,相应地,在设计表现方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像常规建筑表现图甚至计算机效果图那样表达得非常精致准确,甚至逼真。恰恰相反,设计表现也要反映出自身的速度感。那就是线条要运笔流畅、不拘小节,着色要挥洒自如、轻松随意,配景要简练概括、适可而止。总之,整个图面的表现要奔放不羁、不拘一格。

指引编制目的

对工程区域联检流程作进一步阐述说明

对工程区域联检评分标准进行细化并加以明确

2022上半年度工程区域联检安排

起止时间:2022年5月初~2022年8月初

各小组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及当地的疫情防控政策,小组内确定区域联检时间,出发前三天报备。

一、工程区域联检体系概述

1、工程管理行为执行检查占比70%,工程巡检整改销项检查占比30%。
2、形象进度核查不参与评分,按事件程度触发行政处罚。
3、工程管理行为检查重心是区域及项目对于各项管理行为的实际落地情况,着重看现场,其次查资料。

1、工程区域联检开始前一周内确定名单并进行分组。
2、区域按就近区域的原则进行分配。
3、区域提供2名一线专业优秀工程人员(项目总/工程经理)或集团专家组成员名单,由集团运营中心审核确定。
4、联检的另一层目的在于区域间的互相交流学习,总结提升,请大家珍惜机会。

工程区域联检体系构成

工程区域联检检查时间及标段抽选原则

一、检查时间:
工程区域联检以半年度为周期实施检查,原则上集团所有区域实现每半年度全覆盖检查一次。
运营中心在工程区域联检开始前3天通知被检查区域。
二、标段抽选原则:
(一)在上一次第三方巡检受检标段中,按照一定原则抽选不少于3个标段,受检标段总数小于等于3个的,则全部予以检查。
(二)抽选原则:
(1)依据上一次集团第三方巡检综合评分结果,倒数第1名必检,排名P30的至少随机抽选一个项目,排名P30-P60的至少随机抽选一个项目。(受疫情影响,本年度部分区域第一季度未参与集团巡检,针对此部分区域按2021年第四季度巡检结果抽取。同时,因2022年度集团巡检未要求全覆盖,因此,抽检项目将结合区域巡检成绩综合评定选取)
(2)集团运营中心将根据项目质量、安全、进度风险情况指定0-2个标段作为参检标段。
(3)抽选尽可能覆盖多城市、不同总包单位、不同项目总。具体个数根据联合评估组了解判断区域实际工程管理情况所需检查前3天内确定。

工程区域联检体系构成

检查结果及应用

(一)每个区域工程区域联检结束次日起3个工作日内,由集团运营中心向区域出具工程区域联检报告,内容涵盖被检区域工程管理行为执行情况、工程巡检整改情况、进度执行情况以及改进建议等,区域应根据报告结合实际进行针对性提升。
(二)运营中心定期将工程区域联检成绩进行排名公示。
(三)针对对项目形象进度管理不到位的区域及项目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具体如下:

2022版,操作指引,碧桂园,集团工程联检,碧桂园2022版集团工程联检操作指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 27.100
CCS P 60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267—2020
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of safety production risk grading control system for enterprises in power construction industry
2020-12-25 发布 2021-01-25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267,DB37/T 4267-2020,安全生产,实施指南,电力施工企业,管控体系,风险分级,DB37/T 4267-2020 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 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其他类 型电力施工企业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861—2009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8218—20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DL/T 5161.17—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DL/T 5210(所有部分)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L/T 5710—2014 电力建设土建工程施工技术检验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3020—2017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2016、DB37/T 3020—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基本要求
4.1 组织策划 企业成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职责。
4.1.1 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企业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组长包括分管安全副总经理、分管生产副总经理、 分管经营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成员包括生产副总工程师、安全监督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环保管理、 交通、治安保卫、消防管理等职能部室负责人、各项目部负责人。 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和维护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领导和督促工作小组开展风险 分级管控工作,协调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资源投入,对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考核和奖惩。
4.1.2 工作小组组成及职责
企业成立以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或分管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的工作小组,副组长包括企业总工程 师和安全总监,成员包括安全监督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环保管理、交通管理、治安保卫管理、消防管 理、物资管理等职能部室分管副职、专责工程师及项目部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 工作小组负责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具体实施,组织开展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 控制措施制定及落实。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置在企业工程技术管理部门。
4.1.3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责任制的建立
4.1.3.1 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要求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第一责任人,为建立体系提供 充分的资源,落实体系推进工作的牵头部门,任命分管负责人。主要职责包括:
a) 确定风险分级管控方针、目标和指标;
b) 确定管理职能分工,明确工作小组、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权限;
c)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d) 保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所需人、财、物等资源的投入;
e) 定期对体系建设及实施情况进行部署、督导和考核。
4.1.3.2 企业分管安全副总经理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对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 价、风险控制措施和奖惩管理制度确定、落实等工作进行管理。
4.1.3.3 企业分管生产副总经理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组织开展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制定、落实等工作。
4.1.3.4 企业分管经营副总经理负责风险点排查和管控费用支出的管理。
4.1.3.5 企业安全总监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监督负责人,负责监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 有效运行,包括监督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和奖惩管理制度的落实。 4.1.3.6 企业总工程师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发布和落实。
4.1.3.7 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体系 文件;负责监督体系文件的实施;负责参与风险分级情况评审;负责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负责将 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
4.1.3.8 企业工程技术管理部门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组织实施部门,参与体系文件评审; 负责体系文件的实施;组织风险分级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落实。
4.1.3.9 企业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 定、审核、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4.1.3.10 项目部负责建立和维护项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立项目的体系文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 的风险管控职责,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开展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制定、发布、协调、执行,保证资源投入,对项目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开展情况进 行检查、总结、考核。
4.1.3.11 项目部专业施工单位(班组)是所辖工作范围内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单位,负责开展风险点 排查和危险源辨识、评价活动及管控措施的编制、落实,负责将本单位(班组)的风险点信息录入信息 系统,并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4.1.3.12 各岗位是风险管控的主体,根据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开展日常风险评估, 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实施风险管控措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摘要:通过对4种不同级配橡维联沥青混合料的主要路用性能进行比较,得出其最佳级配为AC-13C,橡维联最佳掺量为1.5%,同时通过正交设计,对采用最佳级配、最佳掺量下的橡维联沥青混合料干拌施工工艺的影响因素(搅拌温度、搅拌时间、延迟时间)进行极差分析,得出施工工艺因素影响动稳定度、低温破坏应变及冻融劈裂强度比的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搅拌温度、延迟时间、搅拌时间。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废轮胎量最多的国家.如何将其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一直以来都是业界的焦点话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已形成了干拌法和湿拌法2种工艺LI。,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湿拌工艺先将橡胶粉与沥青拌和,对其进行改性.从而达到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目的;但此工艺需要增加搅拌罐和反应罐,拌和工序复杂,对外界环境条件(温度)要求严格,改性困难大。且由于橡胶粉与沥青长时间混合会促使橡胶粉逐步降解,影响改性效果.故生产出来的橡胶沥青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快用完∞7。
由于普通橡胶粉存在上述问题,本文引进颗粒状的新型橡维联材料.该材料一部分通过化学方法对沥青进行改性,解决了物理改性的困难,一部分可充当沥青混合料的填料,降低混合料空隙率.提高密实度,且可采用干拌法,使制备工艺得以简化,方便施工。本文通过对AC—13F、AC一13中值、AC一13C及AM一13四种不同级配的橡维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得出其最佳级配及最佳级配下橡维联最佳掺量。同时,在对比干拌法、湿拌法2种不同工艺的前提下,针对橡维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得出较合理的工艺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橡维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对搅拌温度、搅拌时间及延迟时间3种工艺参数的敏感性,以便更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
1 材料设计
1.1 原材料
沥青选用韩国SK70。沥青,按照相关规范对沥青的主要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干拌工艺,敏感性,橡维联,沥青混合料,湿拌工艺,路用性能,橡维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

粗、细集料分别选用干燥、洁净、表面粗糙、无风化、不含杂质的石灰岩与石灰岩机制砂,砂当量平均值为75%,矿粉采用磨细的石灰石粉,按照相关规范对集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干拌工艺,敏感性,橡维联,沥青混合料,湿拌工艺,路用性能,橡维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 干拌工艺,敏感性,橡维联,沥青混合料,湿拌工艺,路用性能,橡维联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由于斜拉一悬吊协作体系桥梁索结构的锈蚀、断裂等病害会严重影响桥梁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对乌江大桥拉索更换工程的跟踪,重点探索和研究了斜拉一悬吊体系桥梁拉索更换的相关技术要领和监控方法,为斜拉一悬吊协作体系桥梁拉索或吊索的正确、及时更换,以及该桥型的设计和加固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斜拉一悬吊体系桥梁是结合了斜拉桥和悬索桥的特点,采用拉索和吊索结构,以斜拉索将桥塔两边约1/4主跨的长度支撑起来,中部由悬索吊住的一种新桥型。同其他桥型相比,该桥型除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外,还因斜拉与悬吊交界区域的存在使得受力更加复杂,而目前有关该桥型的研究较少,也缺少工程经验[1。2]。当桥梁运营多年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构线形和受力偏离原来的设计,索结构锈蚀需要更换时,考虑如何利用换索对偏离原设计状态的情况进行纠正十分重要。
鉴于该种桥型的复杂性与特殊性,本文依托贵遵公路乌江大桥拉索更换工程,重点探索和研究斜拉一悬吊体系桥梁拉索更换的相关技术要领和监控方法;总结斜拉索的更换技术,并通过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证明该施工方案及监控方案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同时开发出一种专门用于箱梁加固的步履式梁底工作平台,对推广这种结构体系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类似桥梁的换索施工技术积累经验并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乌江大桥是中国首座狄新格体系的斜拉一悬吊协作体系桥梁,也是国内外首次采用PFC(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建造的预应力混凝土加劲特大跨桥梁,桥梁概况见图1、2。

加固与维修,拉索更换,斜拉一悬吊体系,桥梁,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梁拉索更换技术

根据相关检测结果可知该桥的斜拉索存在如下病害。
(1)全桥3根斜拉索各有一股钢绞线发生破断,其中有1根斜拉索在该桥已经实施限载、限速通行后发生断裂,这种突发性破断说明大桥运营已经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约20%的斜拉索护套老化、破损较为严重,钢绞线外露、锈蚀,对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已造成严重影响。
(3)部分拉索实测索力值与设计索力值偏离较大,最大偏差为理论设计值的35.5%。综上所述,乌江大桥斜拉索体系存在严重问题,急需更换。
2换索原则及换索顺序
2.1斜拉索换索原则
既有桥梁的换索工程同新建工程有显著差别:新建桥梁的斜拉段部分和悬索段部分是同步施工,经过结构体系转换达到成桥状态下的结构内力平衡;而换索工程则是在既有成桥的结构平衡状态上仅对斜拉索进行更换,是在成桥体系状态下由内力变化而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因此,换索工程在设计方法、计算模式、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控制等方面都有独特之处[3]。该桥施工方案中斜拉索的更换过程遵循以下原则。

(1)斜拉索更换需要以全桥反对称、单塔对称的方式进行,确保主塔两侧索力基本平衡。
(2)由于加劲梁跨中位置的下挠和畸变,换索应尽量在不改变桥梁整体结构受力状况的条件下进行,并在桥面铺装更换完成后对新换拉索内力与吊杆内力同步进行调整,以保证桥面线形平顺以及结构工作状态的连续和统一。
(3)由于斜拉悬吊过渡区附近的加劲梁内力和变形同时受斜拉子体系和悬索子体系的影响,换索过程中受力变得复杂,因此在换索过程中应加强对过渡区加劲梁的受力行为监控。
(4)换索过程中应以斜拉索索力监测为主,同时兼顾加劲梁的变形测量,并采取措施避免日照变化对换索控制的影响。
(5)更换后的斜拉索应具有可调、可控、可换等特点,方便后期的维护管养。
(6)为安全考虑,换索过程中需封闭交通。
2.2斜拉索换索顺序和工艺流程
斜拉索的更换施工分3步进行:旧索的放松拆除,新索的安装张拉及全桥索力(包括斜拉索索力、吊索索力)的调整。在更换过程中应遵循先换有断丝或有松弛情况的斜拉索,后换其他索;先换内索,后换外索;全桥反对称、单塔对称换索。具体工艺流程如图3所示。

加固与维修,拉索更换,斜拉一悬吊体系,桥梁,斜拉-悬吊协作体系桥梁拉索更换技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