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钢结构的这个标注该怎么理解?-河北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5-08 18:09:21
提问网友:ℚℚ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钢板尺寸270X145X14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5-08 18:09:21
提问网友:ℚℚ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钢板尺寸270X145X14
所属地区:山西
提问日期:2022-05-08 18:00:56
提问网友:郭波
解答网友:雪莲
问题专业: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5-08 17:54:06
提问网友:ch y l
HP3是照明配电箱,1AW是电表箱,这些回路的起点要设置在HP3上还是1AW上
解答网友:
HP3照明配电箱的起点是AW电表箱
照明、插座回路的起点是HP3照明配电箱
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
考试(新疆)辅导习题集(含教材勘误)
新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编
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8年7月20日印发《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规定》《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建人[2018]67号),明确国家设置造价工程师准入类职业资格,造价工程师分为一级造价工程师和二级造价工程师。
2019年8月新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组织行业专家、学者、咨询企业和高等院校成立二级造价工程师辅导教材编审委员会,按照2019版《全国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制出版了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为更好帮助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应试人员掌握二级造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夯实考试辅导教材内容,新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会员)编写了本习题集配合考试辅导教材,供考生复习考试使用。在编制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目录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规与制度1
第二章工程项目管理6
第三章工程造价构成14
第四章工程计价方法及依据27
第五章工程决策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39
第六章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51
第七章工程施工和竣工阶段造价管理……67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土木建筑工程)
第一章专业基础知识80
第二章工程计量93
第三章工程计价126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
第一章安装工程专业基础知识153
第二章安装工程计量164
第三章安装工程计价185
教材勘误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勘误……206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土木建筑工程)》勘误207
《建设工程计量与计价实务(安装工程)》勘误209
二级造价师-新疆版地方教材,有想考的新疆的二级造价师快快考吧,前几年题型都简单!
内容索引:
第一章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规与制度1
第一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1
第二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制度35
习题46
第二章建设工程项目管理55
第一节工程项目组成和分类55
第二节工程建设程序57
第三节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和内容62
第四节工程项目实施模式80
习题96
第三章工程造价构成100
第一节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与工程造价100
第二节建筑安装工程费用105
第三节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112
第四节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15
第五节预备费123
第六节建设期利息123
习题124
第四章工程计价方法及依据128
第一节工程计价方法128
第二节工程计价依据及作用133
第三节工程造价信息及应用165
习题176
第五章工程决策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181
第一节决策和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程序和内容181
第二节投资估算编制192
第三节设计概算编制201
第四节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213
习题223
第六章工程施工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227
第一节施工招标方式和程序227
第二节施工招投标文件组成233
第三节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一2017一0201)238
第四节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的编制253
第五节招标控制价的编制262
第六节投标报价的编制266
习题270
第七章工程施工和竣工阶段造价管理281
第一节工程施工成本管理281
第二节工程变更管理283
第三节工程索赔管理286
第四节工程计量和支付293
第五节工程结算296
第六节竣工决算298
习题305
参考文献311
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
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岩棉外保温建筑构造
图集号:甘12J14
统一编号:DBJT25-135-2012
编制单位: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文号:甘建标(2012)693号
实行日期:2013年4月1日
一、编制依据
1.本图集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甘建标[2012]210号文“关于下达《2012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2.本图集是依据下列现行标准和规范并结合本省有关标准进行编制《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5-2005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69-2005)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外墙饰面砖工程工及验收规范》(GJ126-2000)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T25975-201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J26-2010)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金属与石材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GJ144-2004)
《外墙外保湿建筑构造》(10J121)
二、适用范围
1.本图集适用于我省各类新建、改、扩建及暨有民用建筑的外墙外保温工程,也适用于其他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包括岩棉防火隔离带)
2.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8度的地区。
3.适用建筑物的高度为100m以下.
三、编制内容
本图集内容包括编制依据、设计说明、适用范围、材料和系统的性能指标、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施工、质量验收、运输与堆放、热工性能表等。
四、材料和系统的性能指标
1.定义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是由岩棉板保温层、抹面层、固定材料(胶粘剂错固件等)和饰面层构成,并固定在外墙基层上的保温构造层。
本图集涉及的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包括三种:(1)以涂料为饰面层的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2)以饰面砖为饰面层的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于距地高度不超过3);(3)以石材幕墙为饰面层的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2.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性能见表一
(略)
3.岩棉板性能指标
(1)定义:岩棉板是以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熔融,用离心力、高压气体喷吹而制成的矿物棉,加入适量热固树脂经压形、加热聚合干燥制成的板。“三维法“岩棉是把摆锤法叠铺形成的未固化岩棉层,通过机械方法控制棉层的分布方向,从而形成高强度的三维岩棉产品,使岩棉纤维呈三维分布,抗压强度高,不易分层和剥离。本图集要求采用“三维法”工艺生产的岩棉。
(2)尺寸偏差
表二岩棉板尺寸允许偏差
(略)
甘12J14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1~2
编制说明3~14
外墙外保温墙体热工性能指标示例(一)~(五).…15~19
平立面详图索引20
外墙外保温身基本构造21
外墙阴角、阳角详图22
窗台详图(一)23
窗台详图(二)24
窗上口构造详图25·
凸窗、管道穿墙构造详图26
封闭阳台、雨蓬、空调机搁板构造详图27
加气混凝土外墙外挂石材幕墙详图(一)28
加气混凝土外墙外挂石材幕墙详图(二)29
加气混凝土外墙外挂石材幕墙详图(三)30
石材幕墙轻钢龙骨岩棉保温板外墙详图(一)31
石材幕墙轻钢龙骨岩棉保温板外墙详图(二)….….32
石材幕墙轻钢龙骨岩棉保温板外墙详图(三)33
女儿墙、挑檐构造详图34
屋面保温构造详图35
±0.000标高外墙墙脚构造详图36
地面变形缝、地沟盖板处地面详图……37
外墙外保温变形缝详图38
外墙外保温分格缝详图39
保温层防火隔离带构造详图(一)·40
保温层防火隔离带构造详图(二)41
保温层防火隔离带构造详图(三)42
外墙外保温门窗洞口附加网格布及锚栓固定示意43
IC591.140.90 Q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588.1—2020
部分代替GB7588-2003.GB21240-2007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lifts-Part 1:Passenger and goods passenger lifts
(ISO 8100-1:2019,Lifts for the transport of persons and goods-Part 1:Passenger and goods passenger lifts,MOD)
2020-12-14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本部分为GB/T7588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7588.1和GB/T7588.2代替GB7588一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包括第1号修改单)和GB21240一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本部分以GB7588一2003为主,整合了GB21240一2007的内容,与GB7588一2003和GB21240一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引言中的部分内容;
—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重大危险清单;
增加了对于本部分未涉及的相关危险的设计原则;
增加了机器空间的定义及其具体要求;
更改了井道、机房和滑轮间照明的要求;
更改了底坑停止装置的位置和数量要求,并增加了设置底坑检修运行控制装置的要求;
更改了紧急解困的要求;
—更改了进入底坑方式的要求;
一更改了通道门、安全门和检修门的要求;
更改了轿厢与对重在井道中的设置要求;
增加了从井道壁突入井道内的水平凸出物和水平梁的规定;
一更改了部分封闭井道的最小围壁高度与距电梯运动部件距离的要求;
一更改了井道下方空间的防护要求;
一更改了对重(或平衡重)隔障的要求;
一更改了井道内隔障的要求;
一更改了轿顶避险空间和顶层间距的要求;
一更改了底坑避险空间和间距的要求;
—增加了识别层门和轿门底部保持装置最小啮合深度的要求,更改了轿门机械强度的要求,对于液压电梯,还更改了层门机械强度的要求;
一更改了动力驱动自动门的保护装置的要求;
增加了三角形开锁装置的位置要求;
增加了底坑内人员能够操作层门锁紧装置的要求;
对于液压电梯,更改了轿门开启的要求;
更改了轿厢有效面积的要求;
删除了超面积载货电梯的有关要求;
增加了载货电梯装卸装置的有关要求;
一更改了轿壁机械强度的要求;
更改了轿厢结构和装饰材料的要求;
增加了护脚板的刚度要求;
更改了轿顶机械强度要求,并增加了防滑要求;
更改了轿顶护栏的要求;
删除了轿厢上护板的要求;
更改了轿厢照明和应急照明的要求;
增加了识别对重块数量的要求;
更改了钢丝绳端接装置的规定;
更改了钢丝绳电引的规定;
增加了补偿装置安全系数的要求:
一一增加了钢丝绳防脱槽装置的要求:
增加了井道内电引轮、滑轮和链轮的要求:
增加了释放安全钳的载荷条件和释放方法;
删除了液压电梯机械防沉降措施中的“夹紧装置”的规定;
删除了额定载重量大和额定速度低的电梯专门设计限速器的规定;
更改了对重(或平衡重)安全钳的限速器动作速度的规定;
更改了破裂阀检查和调整位置的要求;
增加了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有效工况要求和采用制动器作为减速部件的自监测要求;
一更改了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速度监测部件和动作速度的要求;
更改了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作用位置的要求;
一对于曳引式和强制式电梯,更改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采用制动器作为制停部件的自监测要求:对于液压电梯,增加了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要求;
更改了作用在导轨上力的要求;
更改了导轨计算的方法;
增加了非线性缓冲器减速度最大峰值的要求;
更改了缓冲器减行程设计的规定;
更改了驱动主机制动器的要求,并增加了监测制动器的要求;
增加了手动释放制动器时向附近层站移动的要求;
更改了静态元件对电动机供电和控制的要求;
更改了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增加了电击防护的要求:
更改了接触器和接触器式继电器的要求;
更改了液压电梯过热保护动作后的要求;
一更改了轿顶、机房、滑轮间及底坑所需插座的供电要求;
增加了电梯安全相关的可编程电子系统(PESSRAL)的规定;
增加了电梯数据输出的规定;
一对于液压电梯,增加了平层准确度和平层保持精度的要求;
更改了轿厢超载的规定;
更改了检修运行控制的要求;
更改了检修运行和紧急电动运行的速度要求;
删除了载货电梯“对接操作”控制的规定;
一增加了维护操作的保护要求;
——增加了层门和轿门旁路装置的规定;
增加了门触点电路故障时防止电梯正常运行的要求;
增加了安全要求和(或)保护措施的验证方法;
更改了交付使用前检查的要求;
一增加了机器空间入口的内容;
一增加了与建筑物接口的内容;
—增加了进入底坑梯子的要求。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1S08100-1:2019《运载人员和货物的电梯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货客电梯》。
本部分与ISO8100-1:2019相比在结构上做了以下调整:
—在5.2.5.2.2.2)、5.2.6.6.2c)、5.3.4.3、5.4.3.2.2a)、5.4.4、5.5.7、5.6.7.6、5.7.2.2、5.7.2.3.3、5.7.2.3.5、5.7.2.3.6、5.9.2.3.4、5.9.3.9.1.1、5.12.1.7、附录B、附录C、E.1和E.3.2中,增加了条款编号,以便于应用:
—将5.7.4.5、5.7.4.6、5.7.4.7条款号分别修改为5.7.5、5.7.6、5.7.7,修正了编辑性错误,以便于应用;
一在6.3中,增加了悬置段的编号和标题,即“6.3.1总则”,并调整了后续条款的编号,以符合GB/T1.1一2009规定和便于应用;
—对部分公式重新进行了编号,以满足GB/T1.1一2009的规定。
本部分与1SO8100-1:201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86.1代替了ISO1219-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208代替了IEC60529:
用等同或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728(所有部分)代替了IEC60617;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5013.5代替了IEC60245-5;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5023.6代替了IEC60227-6;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588.2一2020代替了1SO8100-2;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8903代替了ISO4344;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48.4一2010代替了IEC60947-4-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48.5一2017代替了1EC60947-5-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48.14代替了IEC60947-5-5;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6935.1代替了IEC60664-1;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8209.3代替了IEC61310-3;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21711.1代替了IEC61810-1;
●用GB8624代替了EN13501-1;
●用GB/T18775代替了EN13015;
·用GB/T24475代替了EN81-28;
●用GB/T24480代替了EN81-58;
·用GB/T24807代替了ISO22199;
·用GB/T24808代替了ISO22200;
增加引用了GB/T3639、GB4053.1、GB4053.2、GB/T13793、GB/T24476一2017、GB/T27903、GB/T32957、GB50017、GA494和JB/T8734.6;
●删除了ISO3008-2、ISO29584:2015、EN1993-1-1、EN10305(所有部分)、EN12385-5和EN50214.
在术语3.4“平衡重”、3.20“安装单位”、3.21“瞬时式安全钳”和3.50“安全部件”中,修改了定义,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5.2.1.5.1a)3)中,用“距离底坑地面1.10m~1.30m高度的位置设置一个停止装置”代替了“距离底坑地面1.2m高度的位置设置一个停止装置”,以提高可操作性。
一一在5.2.2.3中,删除了为了维护和救援允许经过私人空间的有关内容,以提高安全要求和可操作性。
一在5.2.2.5d)中,用“踏棍后面与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200mm,在有不连续障碍物的情况下不应小于150mm”代替了“踏棍后面与墙壁的距离不应小于0.15m”,以便与GB/T17888.4一2008中4.4.4的规定一致。
一一在5.2.3.1中,修改了当相邻两层门地坎间的距离大于11m时的规定,以满足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需要。
一一在5.2.3.3)中,用“无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代替了“无孔,满足与层门相同的机械强度要求,并且符合相关建筑物防火规范的要求”,以提高可操作性和适合我国国情。
一一在5.2.5.2.2.2b)1)、5.2.5.3.2b)1)和5.4.7.1a)中,用“永久变形不大于1mm”代替了“无永久变形”,更科学合理。
一在5.2.5.2.3阳)和图2中,修改了部分封闭井道的最小围壁高度与距电梯运动部件距离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和可操作性。
一在5.2.5.7.1和5.2.5.8.1中,增加了“另外,应采用宽度不小于100m的绿色边框标示出每个避险空间垂直投影的边缘”,以提高安全要求和可操作性。
一一在5.2.5.8.1中,增加了柔性部件可进人避险空间的具体要求,以提高可操作性。
一一在5.3.5.3.2中,增加了设置最小啮合深度的标志或标记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和可操作性。
一一在表5和图11中,按5.3.5.3.4条文进行了修改,以使条文与图表的有关要求协调一致。
一一在5.3.9.3.2中,增加了“仅被授权人员才能取得”,以提高安全要求和适合我国国情。
一一在5.3.14.1中,增加了“不需要考虑上下导向装置同时损坏的情况”,以便与5.3.11.1相协调和适合我国国情。
——在5.4.4.2中,增加了轿门装饰材料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
—一在5.4.4.3中,修改了轿厢内使用的镜子和其他玻璃装饰的规定,以提高可操作性和适合我国国情。
一一在5.4.11.2中,增加了“应具有能快速识别对重块数量的措施(例如:标明对重块的数量或总高度等)”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和可操作性。
一一在5.5.2.3.1中,增加了“或者具有同等安全的其他装置”,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一在5.6.1.3中,增加了液压电梯平衡重坠落保护措施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
一一在5.6.2.2.1.2中,修改了限速器动作点之间对应于限速器绳移动的最大距离的规定,以便与GB/T7588.2一2020中5.3.2.3.1的规定协调一致。
一一在5.6.2.2.1.3c)中,增加了“限速器绳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6mm”,以提高安全要求。
一在5.6.6.2和5.6.7.3中,修改了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的情况下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和适合我国国情。
一一在5.7,2.1.2、5.7,2.3.5和5.7.6中,修改了有关导轨计算的规定,以使相关安全要求更合理。
一一在5.9.2.2.2.1中,增加了监测制动器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
—一在5.9.2.2.2.6中,增加了有关更换磨损后制动衬块的警示信息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
一在5.9.3.3.3.3中,增加了标明“允许的弯曲半径”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
—一在5.11.3增加了电梯数据信息输出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和适应电梯技术发展需要。
一在5.12.1.2.2中,删除了“最少超过75kg”的内容,将超载统一规定为超出110%额定载重量,以提高安全要求和适应电梯技术发展需要。
在7.2.3中,增加了驱动主机制动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维护说明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
删除了第8章,因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本部分的应用。
一在附录C中,删除了C.2重大改装或事故后检查的内容,以便与第1章范围协调一致和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F.5a)中,增加了在有不连续障碍物的情况下的规定,以便与GB/T17888.4一2008相关要求一致。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一在0.2.2.2注中,删除了“EN81-71给出了耐故意破坏电梯的附加要求”,因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本部分的使用;
—一在0.3.3中,删除了第1段最后1句和第2段,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0.3.6中,删除了将75kg作为检测依据的内容,以便与5.12.1.2.2协调一致;
一在3.7胜任人员和3.30维护中,增加了举例或注,以便于应用;
一在5.2.1.8.2、5.2.1.8.3和5.2.3.3f)中,用0.09m2代替了0.30m×0.30m,以适用于所述的圆形面积和方形面积;
—在5.2.1.9中,修改了注,以及在5.2.2.2、5.2.2.3、5.2.2.5、5.2.3.4、5.3.7.1、5.9.3.3.1.2和F.4a)中,删除了注,因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本部分的使用;
一在5.2.5.2.3d)中,明确了所引用的条款,以便于应用;
一在5.2.6.4.5.3a)中,删除了“在平台上应标示允许的最大载荷”,以避免与5.2.6.4.5.8重复;
一在5.3.5.3.1b)中,用“[见5.3.1.4(最大10mm的间隙)、5.3.6.2.2.1i)3)(最大5mm的间隙)和5.3.9.1”代替了“[见5.3.1.4(最大10mm的间隙)和5.3.9.1]。玻璃门见5.3.6.2.2.1i)3)”,以便于应用和与有关条款协调一致;
一在5.3.5.3.7c)、5.3.7.2.1a)2)、5.4.3.2.5c)和表9中,修改了夹层玻璃厚度标记的表示方式,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5.3.6.3中,删除了注,以避免与条文重复;
一一在表5和表12中,增加了注,在表6、表7和表13中,修改了注的表达形式,以符合GB/T1.1一2009有关规定;
一在5.4.4.2、5.7.7b)、5.9.3.3.2.1、5.10.1.2.2d)、5.10.6.1和F.3.1b)中,删除了“对于未采用CEN标准的国家,应采用有关的国家规定”,因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本部分的使用;
一在5.4.8a)中,修改了检修运行控制装置设置位置的内容,以明确要求和提高可操作性;
—在5.4.11.1中,对强制式电梯和液压电梯的平衡重分别提出了要求,以便与有关条款协调一致;
一在5.5.2.3.1中,删除了注和括弧中的例子,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5.5.7标题和表10表题中,增加了限速器和张紧轮,以便与5.5.7.1协调一致;
在5.7.2标题中,用“载荷和力”代替了“许用应力和变形”,以便与条文协调一致;
一一在5.12.1.9中,增加了注,以明确要求和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修改了注,以指导应用;
删除了附录G(资料性附录),因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本部分的使用;
——在全文图中,修改了数值的单位,以便与条文中对应数值的单位协调一致。
本部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奥的斯机电电梯有限公司、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电梯(上海)有限公司、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现代电梯制造有限公司、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宁波申菱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力隆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奥瑞克电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凤旺、蔡金泉、茅顺、鲁国雄、王明凯、夏英姿、马依萍、温爱民、陈路阳、周卫东、金来生、卜四清、李杰锋、庄小雄、韩国庆、谭峥嵘、冯双昌、刘涛、郭贵士、顾楠森、赵建兵、唐林钟、唐志荣、李海峰、周国强、周卫、刘春凯、刘晶、王明福、费权钱、李振才、陈晓东、陈俊、侯胜欣、彭年俊、沈言。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588—1987、GB7588-1995、GB7588—2003;
-GB21240—2007。
0.1通则
依据GB/T15706,本部分属于C类标准。
在GB/T7588的本部分的范围中,指出了本部分所适用的机械以及所涵盖的危险、危险状态和危险事件的程度。
当本C类标准的要求与A类标准或B类标准中的要求不同时,对于已按照本C类标准设计和制造的机器,本C类标准中的要求优先于其他标准中的要求。
0.2概述
0.2.1本部分以保护人员和货物为目的规定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安全规范,防止发生与电梯的正常使用、维护或紧急操作相关事故的危险。
0.2.2研究了电梯的各种可能危险,见第4章。
0.2.2.1保护的人员包括:
a)乘客、胜任人员和被授权人员[如:维护人员和检查人员(见GB/T18775)]:
b)井道、机房和滑轮间周围可能会受到电梯影响的人员。
0.2.2.2
保护的物体包括:
a)轿厢内的装载物;
b)电梯的零部件;
c)安装电梯的建筑;
d)紧邻电梯的区域。
注:GB/T31095给出了地震情况下电梯的附加要求。
0.2.3当部件因重量、尺寸和(或)形状原因徒手不能移动时,则这些部件应:
a)设置可供提升装置吊运的附件;或
b)设计成可与吊运附件相连接(如:采用螺纹孔方式);或
c)具有容易与标准型的提升装置缚系连接的外形。
0.3原则
0.3.1总则:制定本部分时,采用了0.3.2~0.3.6所述的原则。
0.3.2本部分未重复列入适用于任何电气、机械及包括建筑构件防火保护在内的建筑结构的通用技术规范。
然而,有必要制定某些为保证良好制造质量的要求,因为它们对电梯的制造单位而言可能是特有的要求,或者因为在电梯使用中,可能有较其他场合更为严格的要求。
0.3.3本部分给出了电梯所安装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最基本的要求。
0.3.4本部分尽可能仅规定所用材料和部件须满足电梯安全运行的要求。
0.3.5根据GB/T15706、GB/T20900和GB/T20438,考虑了风险分析、术语和技术解决方案。0.3.6人员平均体重按75kg计算。基于该值,本部分规定了额定载重量对应的最大轿厢有效面积和运载人员数量对应的最小轿厢有效面积,以防止超载。
0.4假设
0.4.1总则:制定本部分时,做了0.4.2~0.4.22所述的假设。
0.4.2买方和供应商之间就下列内容已进行了协商,并达成了一致:
a)电梯的预定用途;
b)对于载货电梯,预计使用的装卸装置的类型和质量;
)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暴露在阳光、风、雪或腐蚀性空气中;
d)土木工程问题(如建筑法规);
e)与安装地点相关的其他事宜;
f)为了电梯部件或设备的散热,对井道和(或)机器空间、设备安装位置的通风要求;
g)与设备所引起的噪声和振动相关的信息。
0.4.3已考虑组成一部完整电梯的每个零部件的相关风险,并制定了相应要求。
零部件:
a)按照通常的工程实践(参见GB/T24803.2)和计算规范设计,并考虑到所有失效形式;
b)具有可靠的机械和电气结构;
c)由足够强度和良好质量的材料制成;
d)无缺陷;
e)未使用有害材料,例如石棉。
0.4.4零部件具有良好的维护并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尽管有磨损,仍满足所要求的尺寸。所有的电梯零部件均按要求进行检查以确保在电梯使用寿命内持续地安全运行。
不仅在交付使用前的检查期间,而且在电梯使用寿命内,均保持本部分所规定的运行间隙。
注:不需要维护(如免维护或永久性密封)的零部件,也是可检查的。
0.4.5在预期的环境影响和特定的工作条件下,所选择和配置的零部件不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
0.4.6承载支撑件的设计能保证在0%~100%额定载重量再加上设计允许的超载(见5.12.1.2)的载荷范围内电梯的安全正常运行。
0.4.7本部分不考虑电气安全装置(见5.11.2)或经型式试验证明完全符合本部分和GB/T7588.2的安全部件失效的可能性。
0.4.8当使用者按预定方法使用电梯时,对其因自身疏忽和非故意的不小心而造成的危险应予以保护。
0.4.9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可能做出某种鲁莽动作,本部分没有考虑同时发生两种鲁莽动作和(或)违反使用说明的可能性。
0.4.10如果在维护期间,使用者通常不易接近的安全装置被有意置为无效状态,此时电梯的安全运行无保障,则需遵照规程采取补充措施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假定维护人员受到指导并按规程开展工作。
0.4.11本部分相关条款中给出了水平力和(或)能量。如果本部分没有其他规定,通常一个人产生的能量所导致的等效的静力为:
a)300N;
b)1000N,当发生撞击时。
0.4.12除了已特别考虑的下列各项外,根据良好实践和标准要求制造的机械装置,包括钢丝绳在曳引轮上失控滑移,在无法检查的情况下,如果由制造单位提供的所有说明已被正确地应用,将不会损坏至濒临危险状态:
ICS91.140.90 Q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雅
GB/T7588.2-2020
部分代替GB7588-2003,GB21240-2007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Safety rul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lifts-Part 2:Design rules,calculations,examinations and tests of lift components
(ISO 8100-2:2019,Lifts for the transport of persons and goods-Part 2:Design rules,calculations,examinations and tests of lift components,MOD)
2020-12-14发布
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分为以下部分:
—一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一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本部分为GB/T7588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7588.1和GB/T7588.2代替GB7588一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包括第1号修改单)和GB21240一2007《液压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本部分以GB7588一2003为主,整合了GB21240一2007的内容,与GB7588一2003和GB21240一2007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被批准机构”、“安全部件”和“型式试验证书”;
增加了重大危险清单;
增加了安全部件型式试验的目的和范围;
删除了要求型式试验证书份数的内容;
删除了安全钳的型式试验中瞬时式安全钳检查钳体和导轨变形的说明;
在限速器型式试验的试验程序中,增加了至少进行两次加速度为0.9gn~1.0g工况的试验要求;
在缓冲器的型式试验中,删除了线性蓄能型缓冲器的型式试验内容,增加了耗能型缓冲器平均减速度计算的相关内容和对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试验前应加载的要求,更改了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试验减速度的相关内容;
在含有电子元件的安全电路型式试验中,增加了安全电路的故障分析要求;
增加了电梯安全相关的可编程电子系统(PESSRAL)的型式试验要求;
在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中,增加了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作为减速部件时的试验要求;
更改了导轨验算中翼缘弯曲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
更改了驱动主机上置情况的曳引力计算,并增加了驱动主机下置情况的曳引力计算;
更改了悬挂钢丝绳安全系数的计算中简单弯折的定义、不同绳槽曳引轮的等效数量和反向弯折的定义;
一更改了摆锤冲击试验中试验架和试验的要求,删除了水平滑动门使用平板玻璃面板时无需进行摆锤冲击试验的例外情况,轿壁使用平板玻璃面板的例外情况列人了GB/T7588.1一2020
的5.4.3.2.3中;
增加了电梯安全相关的可编程电子系统(PESSRAL)的设计原则和规范性附录;
更改了导轨验算示例的内容;
增加了曳引力计算示例;
—一更改了滑轮等效数量计算示例的内容。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8100-2:2019《运载人员和货物的电梯第2部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本部分与ISO8100-2:2019相比在结构上做了以下调整:
在5.2.2.2.2、5.3.1、5.3.2.3.2b)、5.3.3.1、5.3.3.2.2.2、5.4.2.2.3、5.5.3.2.1、5.5.3.2.5、5.6.3.1.2b)、5.6.3.1.3.1、5.6.3.2、5.7.2.2、5.7.3.2.1、5.7.5、5.8.1、5.8.3.1、5.8.3.2.1、5.8.3.2.2、5.8.5、5.10.1、5.10.2.1、5.10.4、5.10.5、5.11.1、5.11.2.1、5.11.2.2.2、5.11.2.3.1.2、5.11.2.3.2、5.12.1、附录D、附录E中,增加了条款编号,以便于应用;
一在5.9中,增加了悬置段的编号和标题,即“5.9.1通则”,并调整了后续条款的编号,以符合GB/T1.1一2009规定和便于应用;
—一对部分公式重新进行了编号,以符合GB/T1.1一2009有关规定。
本部分与ISO8100-2:201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在第1章中删除了“仅载货电梯和其他类似的电梯设备”,以便与GB/T7588.1一2020协调一致。
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部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用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GB/T4207代替了IEC60112;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7588.1代替了ISO8100-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8903代替了ISO4344;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48.4代替了IEC60947-4-1;
·用修改采用国际标准的GB/T14048.5代替了IEC60947-5-1;
·增加了GB/T24478-2009、GB/T34560.2—2017和GB/T35850.1—2018;
·删除了EN10025(所有部分)和EN12385-5。
一在5.1.2.1中,删除了说明被批准机构的内容,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5.2.2.2.3中,修改了静态力的作用位置要求,以便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一在5.6.3.4和5.16中,根据附录B进行了修改,以便与有关条款协调一致。
一在5.7.3.2.1和5.8.3.2.1中,增加了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作为减速部件或制停部件时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
一在5.10.2.3中,修改了具有两列以上导轨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和可操作性。
一在5.10.2.4中,修改了使用了一套以上的安全钳作用在导轨上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和可操作性。
一在5.11.1中,增加了有关对重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
一在表2中,增加了带切口的V型槽的规定,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5.14.2.1中,修改了硬摆锤冲击装置的钢材牌号,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表3的3.6印制电路板(PCB)中,修改了“条件”列最后一段有关多层PCB层间短路故障可以排除的规定,以提高安全要求和可操作性。
一删除了第6章,因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本部分的使用。
一在附录A中,用“资料性附录”代替了“规范性附录”,用“型式试验证书的内容”代替了“型式试验证书的格式”,以适合我国国情。
一在附录B中,修改为引用GB/T35850.1一2018的有关条款,以便与相关标准协调一致。
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3.1中,增加了注,以适合我国国情;
—在3.2中,修改了安全部件的定义,以便与GB/T7588.1一2020协调一致;
一在5.2.2.2.2中,修改了耐久试验计数的表述方式,以符合GB/T1.1一2009有关规定;
一在5.5.3.2.6.1a)和d)中,增加了对应的GB/T7588.1一2020条款号,以明确要求和便于应用;
一在5.11.2.3.1.1和5.11.2.3.1.2中,增加了8和y的单位,以符合GB/T1.1一2009有关规定;
一在5.11.2.3.1.2)中,用“滞留工况”代替了“对重滞留工况”,以便与有关条款协调一致;
一在5.11.2.3.2C)中,增加了“也可从图8查得摩擦系数”,以符合GB/T1.1一2009有关规定和便于应用;
在5.11.3中,调整并合并了图9和公式中相同符号的说明,以简化表述;
在C.2.2.2和C.2.3.2中,用,代替了k,并在C.1.3中增加了0、的说明,以符合GB/T1.1一2009有关规定和便于应用;
删除了附录F(资料性附录),因为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且存在与否并不影响本部分的使用;
在全文图中,修改了数值的单位,以便与条文中对应数值的单位协调一致。
本部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6)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迅达(中国)电梯有限公司、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苏州江南嘉捷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奥的斯机电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研究院、蒂森克虏伯电梯(上海)有限公司、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芝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永大电梯设备(中国)有限公司、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帝奥电梯有限公司、上海现代电梯制造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巨人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申菱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通润驱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森赫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通祐电梯有限公司、星玛电梯有限公司、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沈阳远大智能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奥瑞克电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风旺、茅顺、王明凯、卜灵伟、鲁国雄、陈路阳、周卫东、贺云朗、林建杰、温爱民、张晓峰、罗志群、耿建、刘小畅、庄小雄、张寿林、张金钟、杨天鸣、马依萍、林磊、顾楠森、唐林钟、李海峰、阮一晖、高祥、何自立、唐志荣、侯胜欣、周卫、张运派、牛有权、王明福、王波、李昇操、姜楠、沈言。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588—1987、GB7588—1995、GB7588—2003;
GB21240-2007。
1范围
GB/T7588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梯部件的设计原则、计算和检验。
本部分适用于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23.5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和导则:冲击(IEC60068-2-27:2008,IDT)
GB/T2423.10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振动(正弦)(IEC60068-2-6:2007,IDT)
GB/T4207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GB/T4207一2012,IEC60112:2009,IDT)
GB/T7588.1一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ISO8100-1:2019,MOD)
GB/T8903电梯用钢丝绳(GB/T8903-2018,ISO4344:2004,MOD)
GB/T14048.4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GB/T14048.4一2010,IEC60947-4-1:2009Ed.3.0,MOD)
GB/T14048.5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GB/T14048.5-2017,IEC60947-5-1:2016,MOD)
GB/T16935.1一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IEC60664-1:2007,IDT)
GB/T244782009电梯电引机
GB/T34560.2一2017结构钢第2部分:一般用途结构钢交货技术条件(IS0630-2:2011,MOD)
GB/T35850.1一2018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全相关的可编程电子系统的应用第1部分:电梯(PESSRAL)(ISO22201-1:2017,MO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被批准机构approved body
被批准进行安全部件型式试验的机构。
注:本部分中的被批准机构通常是指型式试验机构,
3.2安全部件safety component
实现电梯的安全功能且需要通过型式试验证明的部件。
注:例如安全钳、限速器和层门门锁装置等,
3.3型式试验证书type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由被批准机构进行型式试验后出具的文件,该文件证明产品样品符合相应的规定。
4重大危险清单
本章列出了与本部分有关的所有重大危险、危险状态和事件。它们通过风险评价方法识别得出,对于该类机器是重大的且需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小,见表1。
表1重大危险清单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5-08 14:59:22
提问网友:刘哈哈
请问一下老师们,河北省玻璃钢化粪池30m³套什么定额?谢谢
解答网友:郭卫科
按照市场价补充子目吧,没有玻璃钢化粪池定额;
问题专业:装饰
所属地区:河北
提问日期:2022-05-08 14:57:12
提问网友:三天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不包括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海南
提问日期:2022-05-08 14:56:55
提问网友:泡泡
解答网友:xagcc
就是A、B分区的标注。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5-08 14:55:56
提问网友:雷统鑫
2022-05-08 14:58:44 补充
消防水池的钢筋怎么配置,第一张剖面图里的侧壁,使用剪力墙绘制配筋嘛?底板的用自定义构件还是用现浇板绘制?还有这个钢筋怎么设置?求助求助,谢谢!!!!
解答网友:月上枝头
常用变通解决方法
1、池壁用剪力墙
2、池底板用筏板基础
3、池顶板(池盖)用现浇板
4、护角可以用自定义线;在自定义线中增加护角钢筋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5-08 14:47:10
提问网友:勤奋
解答网友:大海
有井,算到室内工程量。
所属地区:贵州
提问日期:2022-05-08 14:43:46
提问网友:种树河马
2022-05-08 14:48:27 补充
请问里面哪个是外墙块料厚度
解答网友:郭卫科
60是保温板的厚度,外墙做法的饰面是真石漆,没有块料;
文件1: GBT18742.1-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18742.1-2017B)
文件2: GBT18742.2-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18742.2-2017B)
文件3: GBT18742.3-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18742.3-2017B)
GB/T1874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一第2部分:管材;
一第3部分:管件。
本部分为GB/T18742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8742.1一2002,与GB/T18742.1一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以下术语和定义:允许偏差(3.1.14)、管系列计算值(3.1.16)、设计压力(3.2.2)、最大允许工作压力(3.2.3)、静液压应力(3.2.4)、冷水温度(3.2.8)、采暖系统用的处理水(3.2.9)、设计应力(3.3.3)、聚丙烯混配料(3.3.4)、有阻隔层的管材(3.3.5);
增加了PP-RCT的缩略语(见4.2);
增加了聚丙烯管材和管件用混配料的其他要求(见6.1.5);
一增加了PP-RCT的预测强度参照曲线(见附录A)。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015874-1:2013《冷热水设备用塑料管道系统聚丙烯第1部分:总则》(英文版)。
本部分与IS015874-1:2013相比,在结构上增加了两个附录(规范性附录A和资料性附录B)。
本部分与ISO15874-1:2013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将标准适用范围限定在管材和管件,以适应国内使用的习惯;
采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替代了IS015874-1:2013中的引用文件;
删除了国内不采用的“公称名义尺寸(nominal size,DN/OD)”的定义;
一增加了聚丙烯管材和管件用混配料的其他要求表,以便于生产、研究和质量监督使用。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上海白蝶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机通用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康企业集团(上海)有限公司、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北化高科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宏愿、柴冈、吴文利、邱强、王士良、彭晓翊、项爱民、程红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8742.1—2002。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2
一、工程概况: 2
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2
三、安全生产基本要求 3
第二章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4
一、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4
二、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制 5
三、安全管理 6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6
(二)施工组织设计审核制度 10
(三)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0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 10
(五)安全标志 11
(六)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11
(七)工伤事故处理制度 11
(八)安全检查制度 12
(九)安全档案资料 14
四、工程文明施工基本要求 14
第三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5
一、重点、难点、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15
(一)脚手架工程 15
(二)模板工程 17
(三)“三宝”、“四口”、“五临边”的防护措施 18
(四)现场施工用电 20
二、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23
三、电气防火技术措施 23
四、电气防火组织措施 24
五、起重设备安全措施 24
六、施工机具安全操作要求 25
七、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26
八、安全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31
九、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32
本书是在《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第三版)》的基础上,依据国内外最新标准、规范,跟踪当前电气技术及电工产品的发展,总结多年的实用经验,进行大幅更新和扩充,涵盖110kV及以下供配电系统,并更名《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
本书共分17章,分别为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供配电系统,变(配)电站(附柴油发电机房),短路电流计算,高压电器及开关设备的选择,电能质量,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变电站二次回路,导体选择,线路敷设,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和低压电器选择,常用用电设备配电,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和建筑物防雷,接地,电气安全,节能和常用资料。
本手册是工业与民用项目供配电设计的必备工具书,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的指定参考书;电气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人员的常用资料,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气工程师的首要工具就是一套得心应手的设计于册。有鉴于此,我国国内九家知名设计院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发起,并联合编写了这本手册。
33 年来,本手册受到全国各工业和民用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安装单位、运行维护单位等广大电气工程师,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厚爱,成为电气设计师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之一,承蒙业界同仁在专业文献中广泛引用,并跻身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执业资格考试的依据;仅第二版就印刷 22 次之多,为实用技术工具书所罕见。
第三版问世十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技术进步显著,相关的设计标准、规范相继修订,诸多电工产品标准更新,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此外,同行们也不断给我们送来宝贵意见并提出增加内容的期盼。因此,我们于 2010 年初在九家设计院领导的支持下,组织以资深设计师为骨干的数十名老中青结合的编写队伍,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推出《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刊,奉献给广大新老读者。
第四版紧扣当前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内容主要有以下大幅扩充和更新:
(1 )扩展电压范围:从第三版的 35kV 及以下扩大到 llOkV 及以下,并补充部分 20kV 660V 的内容。
(2 )增加供配电系统节能内容:包括能源评估,供配电系统、变压器、电动机、照明和配电线路节能,再生能源应用及能效管理系统。
(3 )全面贯彻最新标准、规范:包括工程建设规范系列、 IEC 转化标准系列、有关行业标准等。同时对各标准之间不协调的个别内容,以[编者按]的方式进行评述
(4 )紧密跟踪 IEC 的最新动态:凡是国标中涉及 IEC 标准的内容,均按最新版本更新或提示,并适当超前收入一些技术文件。
(5 )改进计算方法和表达方式:如单位指标法和利用系数法的改进;按不同要求计算并联电容补偿容量及高、低压补偿装置的选择; IEC 短路电流计算法的推出和动、热稳定校验也给出相应公式;电动机启动时电压暂降计算的订正,给出每相输入电流不大于 16A 、大于16A 且不大于 75A 、大于 75A 用电设备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微机继电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采用,中性导体 CN )及保护接地中性导体 CPEN )的截面选择及按最新国标编制了线缆的载流量;架空线路的路径选择,导线、地线、绝缘子和金具选型,导线力学计算及杆塔型式;增加带选择性的断路器 CSMCB)、电弧故障保护电器 CAFDD)、静态转换开关电器 CSTS)、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CRCD )、剩余电流监视器 CRCM )、绝缘监测器CIMD)和绝缘故障定位系统 CIFL )等保护电器,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选择及火灾危险环境的电器选择;增加多功能控制与保护开关设备 CCPS)及控制回路要求;增加电流通过人体的效应及接触电压限值,补全 IEC 涉及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增加接地极电化学腐蚀产生机理及防护措施;增加外界影响、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CIK 代码)等表格;配套计算软件的优化等。
PDF转CAD图纸小软件及使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