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一下大佬们,这跟板负筋只有一边,另一边没有的不是应该填0吗-浙江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5-03 23:02:31
提问网友:豆腐干
,这怎么提示我错误,未标注板筋伸出长度啊QAQ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是的,那个不应该是支座轴线,应该是外边线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5-03 23:02:31
提问网友:豆腐干
,这怎么提示我错误,未标注板筋伸出长度啊QAQ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是的,那个不应该是支座轴线,应该是外边线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5-03 23:01:28
提问网友:lllll
解答网友:
暗柱是剪力墙的一部分
内容索引:
1总则.-6-
2设计指引…8-
2.1建筑专业8-
2.1.1送审设计文件…-8-
2.1.2施工图设计深度…-9-
2.2结构专业…….-14-
2.2.1送审设计文件…-14-
2.2.2施工图设计深度.-14-
2.3暖通空调专业.-17-
2.3.1送审设计文件….-17-
2.3.2施工图设计深度.-17-
2.4给排水专业-19-
2.4.1送审设计文件-19-
2.4.2施工图设计深度-20-
2.5电气专业…….-21-
2.5.1送审设计文件-21-
2.5.2施工图设计深度-22-
2.6平战功能转换预案..-25-
2.6.1送审预案要求-25-
2.6.2预案编制要求.-25-
3审查指引-26-
3.1建筑专业审查重点-26-
3.2结构专业审查重点…...-35-
3.3暖通空调专业审查重点.-40-
3.4给排水专业审查重点…….-42-
3.5电气专业审查重点….-46-
3.6平战功能转换预案审查重点.-48-
本合集包含:
《建筑装饰工程造价手册》任宏.pdf
《装饰装修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用手册》科学出版社版.pdf
本手册是在第 版基础上,由多年从 砌体结构科研、设计和编制国家标准 体结 构设计规范 GB 50003 2011 的主要起草人员编制而成 在内容上按实际需要作了较大的修改和补充 全书共十七章,包括:材料、砌体的计算指标及砌体结构的可靠度;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房屋的静力计算;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箕;配筋砖砌体构件;配筋砌块砌体构件;阴梁、过梁、墙梁和挑梁;多 砌块房屋;高 配筋砌块砌体房屋;石结构房屋;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房屋设计实例 非抗震设防);房屋设计实例(抗震设防);砌体结构的隔震设计与构造;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的框架填充墙设计;预应力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计算图表
本手册可供土建结构设计、科研、施工、 基建人员和大 院校师生 考使用。
PDF书签索引:
第一章 材料、砌体的计算指标及砌体结构的可靠度 8
第一节 材料的分类和强度等级 8
第二节 砌体的强度值 10
第三节 砌体的弹性模量、剪变模量、线膨胀系数、收缩率、摩擦系数 22
第四节 混凝土、钢筋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23
第五节 砌体结构的可靠度 24
第二章 砌体结构的构造措施 28
第一节 砌体结构整体稳固性 28
第二节 砌体结构耐久性措施 35
第三节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41
第四节 其他构造要求 48
第三章 房屋的静力计算 61
第一节 砌体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 61
第二节 刚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 63
第三节 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 66
第四节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 67
第五节 组合砖砌体构件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平面静力计算 70
第六节 带构造柱组合砖墙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出平面静力计算 72
第七节 墙、柱的计算高度和计算截面 73
第八节 计算例题 75
第四章 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108
第一节 受压构件 108
第二节 局部受压 114
第三节 轴心受拉、受弯及受剪构件 121
第五章 配筋砖砌体构件 130
第一节 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 130
第二节 组合砖砌体构件 134
第三节 砖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组合墙 142
第六章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 162
第一节 受弯构件 162
第二节 受压构件 166
第三节 构造要求 178
第七章 圈梁、过梁、墙梁和挑梁 188
第一节 圈梁 188
第二节 过梁 190
第三节 墙梁 195
第四节 挑梁 219
第八章 多层砌块房屋 226
第一节 材料选择 226
第二节 建筑设计要点 234
第三节 结构设计要点 235
第四节 砌块房屋的构造 237
第五节 砌块房屋的防裂措施 241
第六节 多层砌块房屋计算实例 245
第九章 高层配筋砌块砌体房屋 255
第一节 材料选择 255
第二节 建筑设计要点 257
第三节 结构设计要点 261
第四节 配筋砌块高层房屋计算实例 277
第十章 石结构房屋 325
第一节 石材的分类和强度等级 325
第二节 石结构分类及应用 326
第三节 石砌体 326
第四节 石构件 329
第五节 重力式毛石挡土墙 330
第六节 例题 336
第十一章 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 345
第一节 多层砌体房屋 345
第二节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 355
第三节 框支墙梁房屋 361
第四节 单层砖柱厂房 367
第五节 单层空旷房屋 390
第十二章 房屋设计实例(非抗震设防) 409
第一节 多层住宅房屋 409
第二节 多层轻工业厂房 412
第三节 多层综合办公楼 423
第四节 单跨无吊车厂房 436
第五节 单跨有吊车厂房 440
第六节 多层教学楼 450
第七节 多层内框架办公楼 460
第八节 单层单跨组合砖砌体仓库 464
第九节 框支墙梁房屋 472
第十三章 房屋设计实例(抗震设防) 482
第一节 多层砌块房屋 482
第二节 框支墙梁房屋 489
第三节 单层砖柱厂房 504
第四节 单层空旷房屋 513
第十四章 砌体结构的隔震设计与构造 522
第一节 设防目标和适用范围 522
第二节 隔震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523
第三节 建筑隔震设计的计算分析 524
第四节 隔震结构的设计要点 528
第五节 隔震结构的抗震措施 533
第六节 隔震设计算例 542
第十五章 与主体结构柔性连接的框架填充墙设计 549
第一节 关于框架填充墙柔性连接的讨论 549
第二节 柔性连接的框架填充墙的内力分析 551
第三节 柔性连接的框架填充墙的承载力计算 553
第四节 填充墙的连接及构造要求 554
第五节 填充墙计算例题 560
第十六章 预应力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565
第一节 受力机理与特点 565
第二节 预应力的设计 567
第三节 预应力砌体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 570
第四节 预应力砌体房屋抗震设计例题 576
第十七章 计算图表 604
17 -1常用结构自重表 604
17 -2常用截面力学特征表 608
17 -3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表 610
17 -4受压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n表 616
17 -5矩形截面墙、柱极限高度[H0]表 621
17 -6山墙抗风柱截面选用表 626
17 -7组合砖砌体构件的稳定系数?com表 628
17 -8钢筋混凝土和配筋砌块砌体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 628
17 -9单跨排架静力计算表 628
17 -10砖砌平拱允许均布荷载表 631
17 -11钢筋砖过梁允许均布荷载表 631
17 -12钢筋混凝土过梁选用表 632
17 -13砌块砌体常用截面特征表 634
本书记述了1952~2016年共64年岩土工程的发展、变化和思考。共分7篇60章。第1篇“成功之路”,简要介绍了作者的一生,强调庸人不要懒,才人不要做,都可以成为成功者。第2篇“体制之索”,介绍了工程地质专业和岩土工程专业的引进,岩土工程专业体制发展的过程,岩土工程界的先驱们。认为岩土工程专业体制的改革尚未到位,尚须结合国情继续探索。第3篇“信息之新”,在阐述勘察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主张将勘探、测试、检测、监测等整合起来,推陈出新,跟上信息化新时代。第4篇“理念之思”,阐述了对岩土工程理论、经验、概念、分析方法、工程师思想品位的思考。主张概念高于一切,概念正确就有了稳定的框架,概念错了,再精密的计算也是南辕北辙。岩土工程师应将理论、经验和工程实践融会贯通,既有科学思想,又有工匠精神。第5篇“工程之善”,在阐述岩土工程实务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岩土工程要从数量转向质量,要走向世界,与国际融合,成为名副其实的岩土工程强国。第6篇“规范之尊,在阐述岩土工程规范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讨论了过分依赖规范的问题。强调既要尊重规范,又不能过分依赖规范。第7篇“灾害与环境之治”,阐述了地震和地质灾害是最危险、最复杂的岩土工程,今后重点要转向环境岩土工程。强调要善待自然,不要伤害自然,与自然友好相处。
本书面向广大岩土工程师,也可作为研究和教学的参考。
PDF书签索引:
第1篇 成功之路——一个混迹岩土64年的老兵 4
核心提示 5
第1章 童年和少年时代 6
第2章 影响一生的三位语文老师 13
第3章 西园寒窗与板桥实习 18
第4章 苏联实习和访问独联体三国 23
第5章 援越和墨西哥考察 27
第6章 从项目负责人到行业专家 33
第7章 事业的终结 39
第8章 平凡的成功 44
第2篇 体制之索——专业的引进,发展和先驱们的开拓 50
核心提示 51
第9章 工程地质专业的引进 52
第10章 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 56
第11章 岩土工程专业体制的发展历程 60
第12章 对专业体制问题的反思 71
第13章 岩土工程的先驱们 79
第14章 我和挚友张在明 86
第15章 风雨兼程64年 89
第3篇 信息之新——勘察测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98
核心提示 99
第16章 工程勘察初创时期 100
第17章 取样、土工试验和对现状的困惑 108
第18章 触探的是是非非 119
第19章 各有所长的原位测试 129
第20章 对工程物探寄予厚望 140
第21章 质量检测等待新突破 148
第22章 岩土工程监测新技术 156
第23章 工程勘察信息化 165
第24章 对岩土工程信息化的憧憬 171
第4篇 理念之思——对理论、经验、概念、分析方法、思想品位的思考核心提示 178
第25章 漫谈科学技术与岩土工程 180
第26章 不可或缺的工程地质学 187
第27章 林林总总岩土的个性 195
第28章 岩石地基承载力的几个问题 215
第29章 岩土工程之“道” 223
第30章 关于实用土力学的思考 236
第31章 基坑降水计算中的若干问题 247
第32章 岩土工程难于水 253
第33章 概念与概念设计,计算与综合判断 263
第34章 科学思想和工匠精神 269
第5篇 工程之善——从大国到强国的企盼 276
核心提示 277
第35章 “一五”期间的地基基础 278
第36章 三线建设和山区工程 283
第37章 创新空间巨大的地基处理 287
第38章 桩基础的发展和进步 295
第39章 理性评价土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312
第40章 抗浮设防水位之争 320
第41章 让人不能安睡的基坑 328
第42章 核电工程,安全为本 340
第43章 对岩土工程强国的企盼 350
第6篇 规范之尊——从《规结7-54》到深化标准化改革 354
核心提示 355
第44章 规结7-54和苏联地基规范 356
第45章 从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到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368
第46章 中外标准体系的比较研究 375
第47章 两种土分类标准并存及其缘由 387
第48章 地基承载力表的来龙去脉 400
第49章 岩土工程设计安全度 409
第50章 谈谈我的岩土工程“规范观” 421
第51章 对深化标准化改革的期待 431
第7篇 灾害与环境之治——最危险最复杂的岩土工程 438
核心提示 439
第52章 几次大地震及其惨痛教训 440
第53章 不设防的城市,唐山地震纪实 449
第54章 山崩地裂的汶川大地震 461
第55章 地震液化的表与里、难与易、害与利 474
第56章 地质灾害及其复杂性和危险性 483
第57章 人工地质体及其灾害 500
第58章 固体废物与污染土的环境治理 509
第59章 城市工程与地质环境 518
第60章 重点转向环境岩土工程 530
附录 535
后记 539
本书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段,通过试验,进行了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从受力到破坏的全过程分析,基于试验现象和试验结果,提出了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受剪、受扭,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柱的计算方法。
本书适合从事混凝土结构加固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科研的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PDF书签索引:
第1章 绪论 10
1.1钢筋混凝土构件加固方法 10
1.2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 11
1.2.1碳纤维材料 11
1.2.2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粘贴工艺 12
1.2.3钢筋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技术优点 13
1.3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研究现状 13
1.3.1国外研究现状 13
1.3.2国内研究现状 15
1.4本书主要研究工作 16
第2章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失效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17
2.1试验概况 17
2.1.1试验材料 17
2.1.2试件设计 18
2.1.3测试内容与加载装置 20
2.2试验现象与结果分析 21
2.2.1试验过程与失效分析 21
2.2.2主要材料应变与试件跨中挠度分析 26
2.2.3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31
2.3抗弯加固设计计算 33
2.3.1抗弯加固计算的一般规定 33
2.3.2梁底面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36
2.3.3梁侧面粘贴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 42
2.3.4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检验 50
2.4碳纤维布加固后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形态 50
2.4.1试验结果分析 50
2.4.2裂缝宽度的计算 52
2.5粘贴碳纤维布后混凝土梁的短期刚度计算 55
第3章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受剪构件失效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59
3.1试验概况 59
3.1.1试件设计 59
3.1.2材料性能 59
3.1.3加载装置和加载方案 60
3.1.4加固方案及测点布置 60
3.2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64
3.2.1破坏过程与失效分析 64
3.2.2主要材料应变与试件跨中挠度分析 71
3.2.3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75
3.3加固后构件受剪承载力计算 76
3.3.1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 76
3.3.2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78
3.3.3受剪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81
第4章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失效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82
4.1试验概况 82
4.1.1试验材料 82
4.1.2试件设计 82
4.1.3加载装置与测试内容 88
4.2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90
4.2.1破坏过程与失效分析 90
4.2.2试件的扭转变形 97
4.2.3试件扭转刚度 98
4.2.4试件延性 99
4.2.5试件应变 100
4.2.6影响碳纤维布加固效果的因素 102
4.3加固后构件扭矩计算 103
4.3.1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开裂扭矩计算方法 103
4.3.2基于空间桁架模型的极限扭矩计算方法 108
4.3.3基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极限扭矩计算方法 118
4.3.4极限扭矩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119
4.3.5碳纤维布加固量的适用范围 120
第5章 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失效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121
5.1试验概况 121
5.1.1试件设计 121
5.1.2碳纤维布加固方案 122
5.1.3试验测试内容与加载 123
5.2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124
5.2.1加固前后承载力对比分析 124
5.2.2荷载-应变分析 125
5.2.3荷载-挠度分析 126
5.3加固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受弯承载力计算 126
5.3.1截面换算 126
5.3.2基本假定 127
5.3.3碳纤维布粘贴量的确定 127
5.3.4加固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极限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129
5.3.5破坏形式的判断 129
5.3.6受弯承载力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130
5.4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截面刚度计算方法 130
5.4.1试件刚度B0计算 131
5.4.2试件刚度B1计算 131
5.4.3挠度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133
5.5碳纤维布加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延性分析 133
5.5.1基于能量等效法的延性分析 133
5.5.2曲率延性计算分析 135
第6章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失效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138
6.1试验概况 138
6.1.1试验材料 138
6.1.2试件设计与测试内容 139
6.1.3加载装置 141
6.2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142
6.2.1破坏过程与失效分析 142
6.2.2典型裂缝形态分析 146
6.2.3主要材料应变与试件跨中挠度分析 147
6.2.4加固后试件承载力分析 153
6.2.5双向板加固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154
6.3加固后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受弯承载力设计 155
6.3.1一般规定 155
6.3.2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158
6.3.3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计算值与试验值对比分析 169
第7章 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柱失效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171
7.1试验概况 171
7.1.1试验材料 171
7.1.2试件设计 172
7.1.3测试内容与加载装置 173
7.2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175
7.2.1破坏过程与失效分析 175
7.2.2加固前后承载力对比分析 178
7.2.3荷载-应变分析 179
7.2.4荷载-挠度分析 182
7.3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83
7.3.1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心受压柱的工作原理 183
7.3.2基本假定 183
7.3.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184
7.3.4计算值和试验值对比分析 188
参考文献 189
本书最大特点是:对部分设计师已司空见惯、设计者常用的做法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相反观点,但又未直接告诉读者应怎么做,而是列举规范条文、力学原理让读者自己建立一个区别于从前的一贯思维,甚至是与之前完全相反的结论。
本书适用于投资方、施工方土木工程师,土木工程相关专业大学高年级师生使用;尤其适合从事房屋结构设计、校、审等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PDF书签索引:
1 结构设计总说明 13
1.1 我们的图纸能不能【用尺测量】 13
1.2 图中不宜出现【应】和【宜】 14
1.3 填充墙【重】自知便可 15
1.4 【施工措施】可含糊 16
2 荷载 17
2.1 【房倒】谁之过1 17
2.2 软件怎知高山与平地【风】 18
2.3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应怎么算 19
2.4 【基本风压修正】工程实例 21
2.5 巧输结构【抹灰荷载】 24
2.6 不必限制【施工荷载】 25
2.7 关于楼面活荷载【折减系数】 27
3 地基基础 30
3.1 【持力层】高差不回填【省钱】 30
3.2 【换填】既违规又浪费【省钱】 32
3.3 【高低基础】好标注【省钱】 33
3.4 【软弱土】和【软弱土层】有区别 33
3.5 复合地基【不宜进行深度修正】 35
3.6 【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应结合经验确定 36
3.7 【基顶面筋】与首层计算高度 38
3.8 宽度大于【2.5m】配筋不适用于两柱及以上独立基础 39
3.9 填充墙不埋入地下为国家【节约大量财富】【省钱】 41
3.10 如何理解【饱和土液化判别】不含黄土、粉质黏土 42
3.11 地基承载力【宽度修正】时两边均需修正吗 44
4 桩基础 45
4.1 系梁、地下室底板、填充墙基础【不是基础】 45
4.2 非大面积开挖【系梁可上移】【省钱】 46
4.3 【系梁计算】取柱轴力较小者【省钱】 46
4.4 摩擦型【桩长】叙述 48
4.5 端承型【桩长】叙述 49
4.6 预应力桩【收锤标准】 50
4.7 抬架控制有【风险】 51
4.8 【试验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52
4.9 静载荷【验桩数】 53
4.10 【不做】静载荷验桩【省钱】 54
4.11 图中应注明【桩的类型】 56
4.12 建筑桩基设计【等级】 57
4.13 【不应】同时存在桩基、条形基础 58
4.14 灌注桩【主筋】应计算确定 59
4.15 灌注桩【主筋】计算方法 60
4.16 灌注桩【主筋】是否都必须计算确定 60
4.17 可【不计算】灌注桩主筋;系梁构造 61
4.18 抗震设计桩进入持力层【深度】【省钱】 62
4.19 【正确】选用基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省钱】 64
4.20 【单桩承载力】为桩身承载力【省钱】 65
4.21 挖孔桩可【不设计护壁】【省钱】 66
4.22 挤土桩【免责】声明【省钱】 67
4.23 【预制】嵌岩桩【讨论题】 68
4.24 嵌岩深度【为0】的预制桩【讨论题】 68
4.25 可不执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3.1条【省时省钱】 69
4.26 承台【底筋锚固】应由设计完成 71
4.27 【三桩承台】布筋有好办法 72
4.28 桩中心怎样与上部【重心重合】 74
5 基础防腐 75
5.1 【民用】建筑也应满足【工业防腐】规范要求 75
5.2 有腐蚀时不宜采取【建筑防水】【省钱】 76
5.3 【微】腐蚀就是【无】腐蚀【省钱】 76
5.4 【可不执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省钱】 77
5.5 【基础表面】不做防护【省钱】 78
5.6 【混凝土中钢筋】与【钢筋】 80
5.7 天然地基基础一定要【埋入岩石】内吗 81
6 混凝土结构设计 83
6.1 【铰接】与【塑性铰】 83
6.2 图中一般不宜注明【主、次梁】 84
6.3 长短边之比≥3.0不是【单向板】 84
6.4 常见问题【老同志】也难免 86
6.5 【梯柱】钢筋保护层厚度 86
6.6 非框梁面筋【可不满足lab】 87
6.7 雨篷、卫生间等【环境类别】为一类【省钱】 88
6.8 不宜指定【焊接工艺】 89
6.9 工程中一般无【受压钢筋】 90
6.10 最小钢筋【保护层厚度】有【隐患】 91
6.11 不必注明钢筋【锚固长度】 92
6.12 【挑梁】面需标注面筋 93
6.13 【感谢】11G101-1 95
6.14 截面内【箍筋肢距】可以不等 96
6.15 【端支座】一般不可能满足lab 97
6.1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错层】也适用于多层 98
6.17 【错层】很吓人 99
6.18 小心【越层柱】计算长度 101
6.19 【人字形屋面柱】应考虑水平推力 102
6.20 正方形柱【配筋方向】应重视 103
6.21 【伸出屋面柱】节点无详图 104
6.22 同一施工段柱【保护层厚度不同】有隐患 106
6.23 【抗扭筋】应均匀布置 107
6.24 常见【屋面详图】分析 108
6.25 为何【板的弯矩】不传递给梁和剪力墙 112
6.26 这根梁属于框架梁还是【次梁】,受力如何 115
6.27 【异形柱】结构有何优势 116
6.28 【TSPT】梁出图的困惑 117
6.29 【裂缝宽度】0.3mm、0.31mm是否可以不加强 118
6.30 加固【植筋深度】以何为准 119
7 建筑抗震设计 120
7.1 【剪力墙结构】还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120
7.2 【楼梯间】应视为楼板开洞 121
7.3 支承【雨篷】有点复杂——构件命名应准确 122
7.4 【雨篷梁】一端由钢管支承 124
7.5 构造柱与【梯间短柱】 125
7.6 梯板【滑动支承】对抗震有利 126
7.7 【薄弱部位】抗震加强 126
7.8 【钢筋混凝土水箱】不应采用砌体承重 128
7.9 【框架柱尺寸】《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5条不清楚 128
7.10 设计【必须】满足各种构造要求 130
7.11 一项超过指标较多时为【特别不规则】 131
7.12 再论何为【特别不规则】 132
7.13 巧妙【对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3.4.1条 134
7.14 【重点设防】抗震计算不提高【省钱】 135
7.15 【医院、学校】应提高地震动峰值设计 136
7.16 【构造柱】应在结构平面图中布置 137
7.1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28-2要求验算被【洞口削弱】的连梁 138
7.18 【经济配筋率】在较大跨度时还有必要考虑吗 138
7.19 框架结构的【电梯井】需要建模吗 139
7.20 【板柱结构】的板柱节点构造 140
7.21 底层【砖砌体】二层以上【框架】合理吗 140
7.22 个别柱仅【一个方向】有框架梁连接是否可行 141
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 143
8.1 电梯门洞口连梁【无腰筋】 143
8.2 剪力墙间的梁都叫【连梁】 143
8.3 【连梁腰筋】配筋率小于墙水平筋 144
8.4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周边柱间应设置框架梁 145
8.5 地震作用【计算】与抗震等级有【无关】 146
8.6 短肢墙可否用于框-剪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 147
8.7 【梁端】纵向钢筋指的是上部还是下部 148
8.8 高层【隔墙】为啥要从上向下砌 148
8.9 楼电梯间尽量【避免】布置剪力墙吗 149
8.10 地下室外【墙下基础梁】计算 150
8.11 高层结构【连梁】都有抗扭筋 150
8.12 高层【特别不规则】解决方案及【加强措施】 151
9 砌体结构设计 153
9.1 不应注明【加气块】的自重 153
9.2 应注明【混凝土多孔砖】主要规格 154
9.3 【梯间填充墙】应有具体信息 156
9.4 梯间填充墙【抗震加强】措施 156
9.5 抗震设防区宜做钢筋混凝【女儿墙】 159
9.6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 160
9.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2.4条与7.2.5条矛盾吗 161
9.8 砌体结构【底层隔墙】基础及【首层层高】 162
9.9 框架填充墙拉结筋φ6@200【后植筋】长度 163
9.10 砌体结构【圈梁不闭合】 164
9.11 二、三层砌体房屋层高超过3.6m【不违规】 165
10 事故分析 166
10.1 现场量得【板厚】应大于结构设计板厚 166
10.2 设计【满足规范也有隐患】 167
10.3 【屋面漏水】专家也没辙 169
10.4 【最小】保护层厚度有风险 171
10.5 计算差之千里【水池】也不会倒 174
10.6 【房倒】谁之过2 176
10.7 【板开裂】难找原因 177
OHM电子电气入门丛书 图解电机电器.pdf
《安装工程禁忌手册-建筑工程禁忌系列手册》.pdf
《建筑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安装工程概预算概述.ppt
《电气安装工程预算一点通》.pdf
安装工程造价员培训教材.pdf
安装工程预算常用定额项目对照图示.pdf
定额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对照使用手册 园林绿化工程.pdf
工程建设百问丛书 建筑消防百问.rar
工程建设百问丛书 建筑防水工程百问.rar
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给排水、电气安装、通风空调、室内采暖.pdf
建筑工程资料员手册.rar
建筑水暖识图与造价.pdf
建筑电气识图教材.pdf
快速识读暖通空调施工图(王全凤2006).pdf
怎样读新标准电气一次接线图(实用荐读).pdf
智能建筑设备招标技术文件编制手册(电气工程部分.pdf
电气安装工程禁忌手册.pdf
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国家标准汇编.pdf
电气造价笔记.pdf
管道工程禁忌手册.pdf
给排水·暖通·空调百问.pdf
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及防腐绝热工程概预算编制典型实例手册.pdf
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分析.pdf
设备安装工程禁忌手册.pdf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预算一点通.pdf.pdf
问题专业:土建 预算 土建算量GCL2013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05-03 19:51:45
提问网友:z-wdy20
解答网友:搬砖老郑
100%不就等于1了吗,你这个都不止100%
所属地区:上海
提问日期:2022-05-03 19:45:59
提问网友:Promise
解答网友:冰临城下
本书以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为依据,总结了我国近 20 余年来工程丿Jfl领域的研究成果、加固改造新技术和 程实践经验。全书共 14 衣,阐明了结构 11J靠性基本概念、建筑物鉴定加固改造的意义、发展现状及前以;叙述了结构现场检测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可靠性鉴定的现行国家标准、鉴定程序、原理和方法,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分衍论述了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地基基础丿~fl 困的理论、技术、设计计符方法及施工要,叔并附有n: 例和工程案例;右重论述了建筑物增层与改造工和的原则、技术思路、设计计贷、构造措施及施工要求等并附有大屈工程实例;分农阐明了建筑结构抗袁鉴定与加固技术特点、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以及古建筑勹历史(近现代)保护性建筑鉴定与丿~II固特点等特殊问题,附有较多工程实例。全书内容编排合理,条理清晰,系统令曲,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实用性和针对件,观点鲜明,论据允分,取材可靠。
本书可供工程结构设计人员、工程加固施 技术人员与忤理人员、 程质屈监督忤理人员、商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相关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PDF书签索引:
第1章 概论 1
1.1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1
1.1.1 导致建筑物不平衡的主要因素 1
1.1.2 建筑物鉴定加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4
1.2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4
1.2.1 三个发展阶段 4
1.2.2 发展前景 8
1.3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综述 9
1.3.1 建筑结构可靠性基本概念 9
1.3.2 结构可靠度研究概况 17
1.3.3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概述 22
1.4 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综述 25
1.4.1 结构加固学与加固技术 25
1.4.2 结构加固的分类 26
1.4.3 结构加固新技术简述 26
1.5 建筑物增层改造技术综述 33
1.5.1 概述 33
1.5.2 建筑物增层技术简述 36
1.5.3 建筑物改造技术简述 38
参考文献 39
第2章 结构现场检测 42
2.1 概述 42
2.1.1 检测范围和分类 42
2.1.2 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 43
2.1.3 检测方法和抽样方案 43
2.1.4 检测报告 44
2.1.5 检测单位和检测人员 45
2.2 混凝土强度检测 45
2.2.1 回弹法 45
2.2.2 钻芯法 51
2.2.3 后装拔出法 57
2.3 混凝土缺陷和裂缝检测 60
2.3.1 裂缝和外观质量评定 60
2.3.2 超声检测设备 61
2.3.3 浅裂缝检测 61
2.3.4 深裂缝检测 63
2.3.5 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 63
2.3.6 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 64
2.3.7 表面损伤层检测 65
2.4 钢筋位置与锈蚀程度检测 65
2.4.1 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检测 65
2.4.2 钢筋锈蚀程度检测 66
2.5 钢结构的非破损检测 66
2.6 砌体强度检测 67
2.6.1 原位轴压法 68
2.6.2 扁顶法 69
2.6.3 原位单剪法 70
2.6.4 原位单砖双剪法 71
2.7 砌体砂浆强度检测 72
2.7.1 推出法 72
2.7.2 筒压法 73
2.7.3 回弹法 74
2.7.4 射钉法 76
2.7.5 贯入法 77
2.8 结构的静载试验 79
2.8.1 试验加载方法 80
2.8.2 预制构件支承方式 80
2.8.3 试验数据量测方法 81
2.8.4 荷载试验操作步骤 82
2.8.5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 86
参考文献 90
第3章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 91
3.1 概述 91
3.1.1 鉴定分类 91
3.1.2 鉴定程序和内容 92
3.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 95
3.2.1 鉴定评级标准 95
3.2.2 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 99
3.2.3 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 104
3.2.4 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 110
3.2.5 子单元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 111
3.3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 112
3.3.1 鉴定程序 112
3.3.2 鉴定等级标准 113
3.3.3 结构的鉴定评级 114
3.3.4 围护结构系统的鉴定评级 123
3.3.5 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 123
3.4 工业构筑物的鉴定评级 125
3.4.1 一般要求 125
3.4.2 烟囱的鉴定评级 126
3.4.3 水塔和水池的鉴定评级 128
3.4.4 贮仓的鉴定评级 130
3.4.5 通廊和管道支架的鉴定评级 130
3.5 危险房屋的鉴定 132
3.5.1 评定原则与方法 132
3.5.2 构件危险性鉴定 133
3.5.3 房屋危险性鉴定 137
3.6 工程实例 139
3.6.1 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 139
3.6.2 某公司带钢厂轧钢车间部分区域厂房结构可靠性鉴定 143
3.6.3 某地铁车辆厂露天栈桥结构可靠性鉴定 154
3.6.4 某住宅楼煤气爆炸的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 162
参考文献 165
第4章 建筑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 166
4.1 结构加固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166
4.1.1 结构加固的特点 166
4.1.2 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 167
4.2 结构加固后的安全等级及目标使用期 169
4.2.1 结构加固后的安全等级 169
4.2.2 结构加固后的目标使用期 169
4.3 结构加固工作程序 171
4.3.1 结构加固方案 172
4.3.2 结构加固设计 172
4.3.3 加固施工 173
4.3.4 竣工验收 173
4.4 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 174
4.4.1 直接加固法 174
4.4.2 间接加固法 178
4.4.3 结构整体性加固 180
4.4.4 裂缝(纹)修补方法 180
参考文献 183
第5章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184
5.1 结构构件加固原理 184
5.2 加固材料 185
5.2.1 基本材料 185
5.2.2 结构胶粘剂 188
5.2.3 纤维增强材料 190
5.2.4 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 194
5.3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 196
5.3.1 概述 196
5.3.2 基本假定 198
5.3.3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201
5.3.4 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 205
5.3.5 矩形截面受压构件计算 207
5.3.6 构造要求 211
5.3.7 施工措施 216
5.4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218
5.4.1 轴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 218
5.4.2 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 219
5.4.3 受弯构件加固计算 219
5.4.4 构造规定 219
5.5 外粘型钢加固法 221
5.5.1 概述 221
5.5.2 外粘型钢加固混凝土正截面设计 222
5.5.3 外粘型钢加固矩形柱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26
5.5.4 构造规定 227
5.6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技术 230
5.6.1 粘贴碳纤维加固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230
5.6.2 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 231
5.6.3 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 236
5.6.4 碳纤维加固受压构件计算 239
5.6.5 碳纤维加固受拉构件计算 242
5.6.6 碳纤维提高柱的延性的计算 242
5.6.7 构造要求 243
5.6.8 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工艺 245
5.7 粘贴钢板加固法 247
5.7.1 适用范围 247
5.7.2 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 247
5.7.3 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 250
5.7.4 构造规定 251
5.8 绕丝加固法 253
5.9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设计 254
5.9.1 增设支点加固 254
5.9.2 托梁拔柱技术 259
5.9.3 构造规定 260
5.10 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 261
5.10.1 设计规定 261
5.10.2 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 262
5.10.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63
5.10.4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65
5.10.5 加固截面刚度计算 265
5.11 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加固技术 266
5.11.1 灌浆加固适用范围 266
5.11.2 灌浆加固施工方法 266
5.12 植筋技术 268
参考文献 280
第6章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 281
6.1 概述 281
6.1.1 砌体结构的特点 281
6.1.2 砌体结构加固改造方法 281
6.1.3 砌体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原则 283
6.1.4 砌体结构加固截面承载力分析 284
6.1.5 加固材料选择 289
6.2 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砌体墙 290
6.2.1 特点 290
6.2.2 加固设计及构造 290
6.2.3 喷射混凝土材料要求 294
6.2.4 施工工艺 295
6.3 砂浆面层加固砌体墙 296
6.3.1 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297
6.3.2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297
6.3.3 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法 298
6.4 钢筋混凝土、钢筋网砂浆围套加固砌体柱 302
6.4.1 加固设计 302
6.4.2 加固材料及构造 302
6.4.3 施工要点 303
6.5 外包型钢加固砌体柱 303
6.5.1 外粘型钢加固法构造规定 304
6.5.2 外粘型钢施工要求 304
6.5.3 预应力撑杆施工 305
6.6 砌体托换加固技术 305
6.7 外粘纤维材料加固技术 306
6.7.1 加固方法的特点 306
6.7.2 粘贴胶材料要求 307
6.7.3 加固工程应用 307
6.7.4 粘贴复合材料构造规定 307
6.7.5 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 308
6.8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修补处理 309
6.8.1 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分析 310
6.8.2 砌体结构裂缝修补和处理方法 310
6.8.3 砌体结构裂缝预防方法 312
6.9 砌体结构加固实例 315
6.9.1 育才小学雏鹰楼墙体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 315
6.9.2 江苏某模具有限公司厂房纵墙采用增设砖壁柱加固 317
6.9.3 宿迁某家禽品种改良中心饲料加工育雏舍砖柱采用外包钢加固 319
6.9.4 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楼采用拉杆加固 320
参考文献 322
第7章 钢结构加固技术 324
7.1 概述 324
7.1.1 加固的原因 324
7.1.2 加固的方法及其选择的原则 324
7.1.3 加固计算的基本规定 326
7.2 加大构件截面的加固技术 326
7.2.1 简介 326
7.2.2 加大构件截面加固的计算 328
7.3 改变结构计算简图的加固技术 340
7.4 加固中连接问题的处理 343
7.4.1 概述 343
7.4.2 焊缝连接的加固 343
7.4.3 螺栓和铆钉连接的加固 344
7.4.4 加固件的连接 345
7.5 裂纹的修复与加固 345
7.5.1 一般规定 345
7.5.2 裂纹的修复与加固方法 346
7.6 构造与施工要求 348
7.6.1 一般要求 348
7.6.2 关于加大构件截面的要求 348
7.6.3 关于连接的要求 348
7.6.4 施工安全 349
7.6.5 工程验收 349
7.7 工程实例 350
7.7.1 某屋架结构的加固 350
7.7.2 某网架结构的加固 351
7.7.3 某排架结构的加固 353
7.7.4 门式刚架厂房加固实例1——综合加固 354
7.7.5 门式刚架厂房加固实例2——粘钢加固 358
7.7.6 门式刚架厂房加固实例3——预应力加固 361
7.7.7 某炼钢厂厂房的改造与加固 364
参考文献 366
第8章 木结构加固技术 367
8.1 概述 367
8.2 加固基本原则 374
8.3 加固设计计算 376
8.4 常用加固方法 379
8.4.1 腐朽构件加固方法及示例 379
8.4.2 木构件裂缝的加固及示例 386
8.4.3 其他加固 386
参考文献 389
第9章 预应力加固技术 390
9.1 预应力加固机理与特点 390
9.1.1 预应力加固机理 390
9.1.2 预应力加固特点 392
9.2 预应力加固设计规定与计算 392
9.2.1 预应力加固的设计规定 392
9.2.2 预应力加固的计算 393
9.3 体外预应力束 400
9.3.1 一般规定 400
9.3.2 体外束的组成 400
9.3.3 体外预应力束布置 401
9.3.4 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内力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402
9.4 预应力加固构造 408
9.4.1 端部锚固方式 408
9.4.2 采用预应力拉杆、撑杆进行加固 410
9.4.3 采用预应力钢绞线体外束进行加固 413
9.5 预应力材料 414
9.5.1 预应力筋 414
9.5.2 涂层预应力筋 416
9.5.3 预应力筋用锚具 418
9.5.4 预应力成孔材料 422
9.6 预应力施工设备与配件 423
9.6.1 液压张拉千斤顶 423
9.6.2 电动油泵 424
9.6.3 其他预应力设备与配件 425
9.7 预应力施工工艺 426
9.7.1 孔道留设 426
9.7.2 预应力筋制作与穿束 427
9.7.3 预应力筋张拉 428
9.7.4 孔道灌浆和端部封裹 432
9.8 预应力加固防腐与防火 433
9.8.1 防腐措施 433
9.8.2 防火措施 433
9.9 预应力工程质量检验 434
9.9.1 预应力材料及承力部件 434
9.9.2 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 436
9.9.3 预应力筋张拉 437
9.9.4 孔道灌浆与端部保护 438
9.10 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 438
9.10.1 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房屋结构中的应用 438
9.10.2 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451
9.10.3 预应力碳纤维板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457
参考文献 461
第10章 增层与改造工程技术 463
10.1 概述 463
10.1.1 对已有房屋进行增层加固改造的意义 463
10.1.2 国内外增层加固技术应用及发展 464
10.1.3 国内建筑增层的主要形式 468
10.2 增层工程基本原则 468
10.2.1 一般原则 468
10.2.2 增层加固的设计目标 469
10.2.3 增层加固技术的设计原则 470
10.2.4 增层加固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 471
10.2.5 增层加固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 472
10.3 直接增层技术 474
10.3.1 直接增层的主要结构体系 474
10.3.2 直接增层结构的设计 477
10.3.3 直接增层结构的构造要求 481
10.4 外套结构增层技术 483
10.4.1 外套增层结构体系 483
10.4.2 外套增层结构的设计 483
10.4.3 外套增层结构的构造要求 488
10.4.4 外套增层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其他问题 489
10.5 室内增层技术 490
10.5.1 室内增层的结构体系 491
10.5.2 室内增层结构的设计 493
10.5.3 室内增层结构的构造要求 494
10.6 改造技术 494
10.6.1 概述 494
10.6.2 改造工程面临的问题 495
10.6.3 改造工程的设计原则 498
10.6.4 混合结构的改造技术 499
10.6.5 混凝土结构的改造技术 500
10.6.6 改造工程中的拆除技术 501
10.7 工程实例 501
参考文献 565
第11章 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567
11.1 已有地基基础评价 567
11.1.1 已有建筑物地基的评价 567
11.1.2 已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计算 569
11.1.3 已有建筑物基础的评价 570
11.2 地基加固基本方法 571
11.2.1 注浆法 571
11.2.2 注浆材料 572
11.2.3 注浆理论 573
11.2.4 注浆设计 575
11.2.5 方案选择 576
11.2.6 注浆效果的确认方法 577
11.3 浅基础加固技术 578
11.4 深基础加固技术 580
11.4.1 锚杆静压桩法 581
11.4.2 树根桩法 582
11.5 地基基础加固工程实例 582
11.5.1 压密注浆工程实例 582
11.5.2 扩大基础工程实例 584
11.5.3 桩基托换工程实例 586
11.5.4 倾斜砖石古塔纠偏的设计与实践 588
参考文献 594
第12章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 595
12.1 概述 595
12.1.1 震害分析与结构概念设计 595
12.1.2 现有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 599
12.1.3 已有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的基本规定 601
12.2 已有建筑物抗震鉴定主要内容 603
12.2.1 砌体结构抗震鉴定 603
12.2.2 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的抗震鉴定 605
12.2.3 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抗震鉴定 605
12.2.4 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及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鉴定 607
12.2.5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鉴定实例 609
12.3 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技术 625
12.3.1 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技术 625
12.3.2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技术 628
12.4 减少地震作用的加固方法 630
12.4.1 基础隔震加固法 631
12.4.2 耗能减震加固法 631
12.5 结构抗震加固实例 635
参考文献 646
第13章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 647
13.1 概述 647
13.2 火灾温度的判定 648
13.2.1 外观检查方法 648
13.2.2 混凝土表面烧疏层厚度法 649
13.2.3 由火灾燃烧时间推算火灾温度 649
13.2.4 碳化深度检测法 649
13.2.5 根据混凝土强度降低系数推定火场温度 650
13.2.6 混凝土烧失量试验 650
13.2.7 化学分析法 650
13.2.8 电子显微镜分析法 650
13.2.9 颜色分析 651
13.2.10 根据标准升温曲线 652
13.2.11 超声波方法 653
13.2.12 根据钢结构损坏现象 653
13.3 火灾作用下的结构性能 653
13.3.1 火灾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 653
13.3.2 火灾作用下钢筋的力学性能 655
13.3.3 火灾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 656
13.3.4 火灾作用下钢材的力学性能 657
13.3.5 火灾作用下砌体的力学性能 658
13.3.6 火灾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 659
13.3.7 火灾作用下的钢构件 660
13.3.8 火灾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660
13.3.9 火灾作用下的钢结构 661
13.4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性能 661
13.4.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损伤的特点 661
13.4.2 火灾后普通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662
13.4.3 火灾后高强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663
13.4.4 火灾后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受力性能 663
13.4.5 火灾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 664
13.4.6 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力学性能 665
13.4.7 火灾后钢材的力学性能 665
13.4.8 火灾后砌体材料的力学性能 665
13.5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的程序和内容 666
13.6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鉴定 667
13.6.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 667
13.6.2 火灾后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 671
13.6.3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初步鉴定评级 672
13.6.4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详细鉴定评级 674
13.7 火灾后钢结构的鉴定 674
13.8 火灾后砌体结构的鉴定 675
13.9 火灾后结构的加固 676
13.9.1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676
13.9.2 火灾后钢结构的加固 676
13.9.3 火灾后砌体结构的加固 677
13.10 工程实例 677
13.10.1 实例13-1 677
13.10.2 实例13-2 681
13.10.3 实例13-3 685
13.10.4 实例13-4 689
参考文献 690
第14章 古建筑与历史(近现代)保护性建筑的鉴定与加固技术 694
14.1 概述 694
14.2 保护古建筑木结构的基本原则 699
14.3 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计算原则 702
14.3.1 古建筑木结构的荷载 703
14.3.2 木材及其设计指标 705
14.3.3 计算的一般规定 710
14.4 木构架的整体维修与加固 710
14.4.1 打牮拨正法 710
14.4.2 落架大修 711
14.4.3 修整加固 712
14.4.4 临时支顶加固 712
14.5 构件的拆换更新 713
14.5.1 木柱 713
14.5.2 梁枋 713
14.5.3 角梁 714
14.5.4 椽子 714
14.5.5 斗栱 714
14.6 干缩裂缝加固 715
14.6.1 木柱 715
14.6.2 梁枋 716
14.7 腐朽构件的加固 716
14.8 柱、梁枋的化学加固 717
14.9 其他构件和连接损坏的加固 719
14.10 加固实例 719
14.11 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原则和设计依据 722
14.11.1 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概述 722
14.11.2 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原则 723
14.11.3 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设计依据 724
14.12 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结构技术 725
14.13 历史建筑保护中修缮技术 728
14.14 历史建筑修缮施工技术 732
14.15 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程实例 737
参考文献 746
封底 747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5-03 19:41:31
提问网友:周高工
1.浙江电气安装工程的清单计价规则是什么
2.其定额计价规则是什么
3.其清单库是什么
4.定额库是什么
2022-05-03 19:43:01 补充
万分感激谁能回答我,我不理解这个清单库和清单计价规则有啥关系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浙江电气安装工程的清单计价规则是13国标清单规范
2.其定额计价规则是浙江18定额计算规则
3.其清单库是就是清单计价规则
4.定额库是浙江18定额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05-03 19:40:36
提问网友:秋刀鱼
解答网友:
下面消防接线箱,上面广播模块
对于复杂的子结构或者非常规设计内容,目前往往局限于简单的等效计算方法、结构设计工具箱等设计工具,采用各种简化、构造的方式处理,无法获得相对准确的求解。本书以SAP20。。为分析软件,详细地介绍了地下室侧墙、地下室底板、异形楼板、墙体稳定性、复杂预应力、楼板舒适性等各种常见子结构问题的分析方法,给出了有限元计算的理论结果与截面抗剪验算、抗弯验算等工程方法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且,对比了现有的简化分析方法与有限元精细分析的不同之处,提出了相应的适用条件。
本书适用于设计院、咨询公司的结构设计人员,高校结构专业师生和其他学习有限元分析的专业人员。
PDF书签索引:
第1章 概论 3
1.1 有限元法基本介绍 3
1.2 SAP2000基本介绍 5
第2章 地下室侧墙 7
2.1 简化地下室侧墙 7
2.2 带框架和底板的地下室侧墙 19
2.3 有支撑墙的侧墙 43
2.4 机动车坡道旁侧墙 63
第3章 地下室底板 83
3.1 无抗浮问题普通地下室底板 83
3.2 无抗浮锚杆抗水板-详细分析 101
3.3 有抗浮锚杆抗水板-详细分析 110
3.4 有抗浮锚杆抗水板-倒楼盖 124
第4章 异形楼板 145
4.1 平面异形楼板 145
4.2 大板开洞楼板 157
4.3 尖塔屋面 170
4.4 折板 184
第5章 墙身稳定性 205
5.1 一字形普通剪力墙墙身稳定性验算 205
5.2 带端柱的一字形普通剪力墙墙身稳定性验算 217
5.3 弧形剪力墙墙身稳定性验算 226
5.4 带翼墙剪力墙墙身稳定性验算 229
5.5 楼梯间剪力墙墙身稳定性验算 236
5.6 开洞剪力墙墙身稳定性验算 241
第6章 预应力构件 251
6.1 单跨简支预应力梁分析 251
6.2 多跨连续预应力梁分析 280
6.3 预应力板分析 300
6.4 预应力密肋楼板受力分析 321
第7章 舒适度验算 344
7.1 大悬挑楼盖舒适度验算 344
7.2 大跨连廊舒适度验算 366
第8章 相关计算说明 383
8.1 单元节点力与截面切割 383
8.2 壳单元类型说明 390
8.3 壳单元配筋计算 393
附录A SAP2000交换文件说明 398
A.1 SAP2000输入输出方式 398
A.2 S2k文件格式说明 399
参考文献 419
后记 420
封底 421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5-03 19:31:09
提问网友:新手者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所属地区:安徽
提问日期:2022-05-03 19:29:04
提问网友:龐大虎
安徽智能化专业编制清单时,ups、周界电源、电源三级防雷模块等需要单独编制防雷接地的清单吗?
解答网友:大海
在智能化专业图纸上画着,就要编制。
问题专业:土建 钢筋算量GGJ2013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5-03 19:28:58
提问网友:庄工
解答网友:冯福连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贵州
提问日期:2022-05-03 19:25:05
提问网友:种树河马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圈梁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05-03 19:13:52
提问网友:咕噜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