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5月 ( 第 24 页)

本书通过对ABAQUS有限元实例的详细剖析;众绍了ABAQUS在线性静力分析、接触分析、弹塑性分析、热应力分析、多体分析、频率提取分析、瞬时模态动态分析、显式动态分析等领域的分析方法,以及复杂实体建模、分析计算和后处理的技巧。
本书内容从实际应用出发,侧重于ABAQUS的实际操作和工程问题的解决,教会读者如何根据问题的特点来选择ABAQUS的相应功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书中还着重讨论了用户常犯的错误和经常碰到的疑难问题,以及ABAQUS的常见错误信息和警告信息,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书主要面向ABAQUS的初级和中级用户,同时也在实际工程分析方面为ABAQUS高级用户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7111190025,ABAQUS,有限元分析,PDF带书签《ABAQUS 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石亦平、周玉蓉.pdf

本书主要面向ABAQUS初级和中级用户,同时也为ABAQUS高级用户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初级用户:可以通过对本书前四章的学习,掌握ABAQUS实体建模、分析计算和后处理的基本方法。
·中级用户:可以从第5章至第11章中学习各种不同类型问题的分析方法。
·高级用户:可以通过对书中工程实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实际工程分析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院校师生学习ABAQUS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制造、汽车、交通、航空航天、土木工程、石油化工、轻工、造船、水利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工作者使用ABAQUS的参考书。
本书特色
·内容从实际应用出发,侧重于ABAQUS的实际操作和工程问题的解决。读者不需要具备很深的理论知识,即可轻松迅速地掌握ABAQUS的建模和分析方法。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每章中用适当篇幅来概括介绍此类问题的主要分析方法,然后配合以具有工程背景的典型实例,使读者能够亲手操作。
·内容编排上注意难易结合,每章首先给出一个简单实例,使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此类问题的特点和分析方法,然后再给出一个或多个较复杂的实例,帮助读者掌握相关的高级技巧。
·在介绍线性静力分析、接触分析、弹塑性分析和热应力分析时,都使用了相同的带孔方板实例,使读者很容易地了解不同分析类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详细讲解了每个工程实例的操作步骤,读者可以很轻松地按照书中提示,一步步地完成软件操作。
·对工程实例不是简单地列出ABAQUS的操作过程,而是首先教会读者如何根据问题的特点来选择ABAQUS的相应功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对于存在多种不同解法的问题,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用醒目的提示着重指出了读者容易出现的错误操作。
●详细论述了读者经常碰到的疑难问题,例如第5.2.8节和第6.1.3节集中讨论了出现收敛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多种解决办法。第11章介绍了ABAQUS的常见错误信息和警告信息,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给出了每个实例的INP文件(input file),并对其中的重要部分给出了注释。
·在附录中列出了本书实例所用到的单元类型、关键词(keyword)和ABAQUS/CAE功能,并附上全书内容的中英文索引,方便读者查询。

PDF书签目录索引:

封面 -18
目录 -10
第1章 ABAQUS 简介 1
2.7 选择三维实体单元的类型 51
第4章 ABAQUS 的主要文件类型 100
4.1 INP文件简介 101
1.INP文件的作用 101
2.INP文件的生成方法 101
3.INP文件的格式 101
4.INP文件的结构 102
4.2 带孔方板实例的INP文件 103
4.4.2 使用Edit Keywords功能来修改INP文件 117
4.5 查看分析过程信息 117

ISC 27.080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lD)IE3
DBJ51/006-2012
备案号: J12078-2012
成都市地源热泵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Code of acceptance for construction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in Chengdu
2012-06-14 发布 2012-10-01 实施
囚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51/006,DBJ51/006-2012,地源热泵系统,成都市,施工质量验收,DBJ51/006-2012 成都市地源热泵系统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1总则
1.0.1为了加强成都市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保证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成都市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水、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下同)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换热介质,采用蒸汽压缩循环式热泵技术进行空调制冷、空调制热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包括江、河、湖水、城市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下同)为低位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2.0.2水源热泵机组water-source heat pump unit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位热源的热泵。通常有水/水热泵、水/空气热泵等形式。
2.0.3地热能交换系统geothermal exchange system
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
2.0.4传热介质heat-transfer fluid
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器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一般为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

2.0.5地埋管换热系统ground heat exchanger system
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又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2.0.6地下水换热系统groundwater system
与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2.0.7地表水换热系统surface water system

与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2.0.8回填料back fill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中,用于充填管沟或竖直地埋管换热器钻孔的材料。
2.0.9抽水井production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的井。
2.0.10回灌井injection well
用于向地下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
2.0.11热源井heat source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地下含水层灌注回水的井,是抽水井和回灌井的统称。

3·基本规定
3.0.1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施工图专项深化设计时,承担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及质量管理体系,图纸应通过专项审查;承担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经审查通过的设计文件、合同约定的内容外,还应符合本规程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
3.0.2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和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3.0.3地源热泵换热系统所采用防冻剂和防腐剂的特性及浓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0.4材料和设备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2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进入施工现场用于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的材料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成套技术应有型式检验报告。
3.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3.0.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施工。

3.0.7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应把每一个分项施工工序作为工序交接检验点,并形成相应的质量检查记录。
3.0.8地源热泵换热系统工程中的隐蔽工程施工时应有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旁站,且应保留不可更改的影像资料,在隐蔽前应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
3.0.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系统调试应在建设和监理等相关单位的共同参与下进行。

4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质量验收
4.1一般规定
4.1.1本章适用于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质量的验收。
4.1.2地埋管换热系统施工前应了解埋管场地内已有地下管线、其他地下构筑物的功能及其准确位置。
4.1.3地埋管换热器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和管件存放、搬运过程中,应小心轻放,排列整齐,采用柔韧性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装卸,不得随意抛摔和沿地拖拽;
2未使用的管材、管件应避光存放;
3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进行地埋管换热器的施工;
4竖直埋管换热器的U形弯管接头宜采用注塑成形的U形地热专用弯头;
5地埋管换热器管道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聚乙烯管道连接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101 的有关规定。
4.1.4地源热泵换热系统施工进场后,应根据施工工艺及埋管区域的种类分别进行热响应试验,检测结果若与设计参数不一致时应提交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或调整施工工艺。热响应试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的规定。
4.1.5地埋管换热系统安装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验及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管件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钻孔、水平埋管的位置和深度、地埋管的直径、壁厚及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3回填料应符合设计规定;
4水压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及本规程的相关规定;
5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且与设计偏差应不大于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备案号 J13142-2015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11052-2015
四川省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Buildings of Home for the Aged in Sichuan Province
2015-11-10 发布 2016-03-01 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51/052,DBJ51/052-2015,养老院建筑设计,四川省,DBJ51/052-2015 四川省养老院建筑设计规范

1总则
1.0.1为规范养老院建筑设计,使养老院建筑适应老年人体能变化和行为特征,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四川省范围内新建、改建及扩建的养老院建筑设计。
1.0.3养老院建筑设计应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人文环境的和谐,按照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设计,为老年人住养、生活护理提供方便的设施和服务。
1.0.4养老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养老院home for the aged
为自理、介助和介护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的养老机构,包含社会福利院的老人部、敬老院等。
2.0.2养护单元nursing unit
为实现养护职能、保证养护质量而划分的相对独立的服务分区。包括老年人居住用房、餐厅、公共浴室、日常活动、心理咨询室、护理员值班室、护士工作室等用房。
2.0.3自理老人self-helping aged people
生活行为基本可以独立进行,自己可以照料自己的老年人。
2.0.4介助老人device-helping aged people
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和扶助设施帮助的老年人,主要指半失能老年人。
2.0.5介护老人under nursing aged people
生活行为需依赖他人护理的老年人,主要指失智和失能老年人。
2.0.6亲情居室living room for family members
供入住老年人与前来探望的亲人短暂共同居住,感受家庭亲情需要的居住用房。

3基本规定
3.0.1养老院的服务对象是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基本服务配建内容有生活起居、餐饮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用房、场地及附属设施。其中场地包括道路、绿地、室外活动场地及停车场等;附属设施有供电、供暖、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及污物收集等。
3.0.2养老院建筑可按其配置的床位数量进行分级,且规模划分宜符合表3.0.2的规定。

3.0.3养老院建筑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程地质条件稳定、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危险地段不应建造养老院建筑;
2日照充足、通风良好、交通方便,宜邻近医疗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生产、储运的区域。
3.0.4养老院建筑宜为低层或多层,且宜独立设置。小型养老院可与居住区中其他公共建筑合并设置,其交通系统应独立设置。
3.0.5养老院建筑中老年人用房的主要房间的采光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楼(地)面面积之比,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与该房间楼(地)面面积之比,宜符合表3.0.5-1、表3.0.5-2的规定。

4总平面
4.0.1养老院总平面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动静分区应明确,交通组织应便捷流畅,标识系统应明晰、连续。
4.0.2老年人居住用房和主要公共活动用房应布置在日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满足下列要求:
1居住用房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2主要居室与相邻建筑的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2m。
4.0.3养老院建筑出人口不应少于2个,主要车行出入口不宜开向城市主干道。货物、垃圾、殡葬等运输宜设置单独的通道和出入口。
4.0.4总平面内的交通宜实行人车分流,除满足消防、疏散、运输等要求外,还应保证救护车辆通畅到达建筑物主要出入口。主要道路应有足够的夜间照明设施,并有明显的交通标志。
4.0.5总平面内应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在机动车停车场距建筑物主要出入口最近的位置上应设置供轮椅使用者专用的无障碍停车位,且无障碍停车位应与人行通道衔接,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4.0.6供老年人使用的主要步行道路应形成无障碍通道系统,道路的有效宽度不宜小于1.50m;当坡度较大时宜设扶手,并在变坡点予以提示,坡道设置排水沟时,水沟盖不应妨碍轮椅通行和拐杖使用。步行道路路面应选用平整、防滑、色彩鲜明的铺装材料。
4.0.7养老院总平面内应设置供老年人休闲、健身、娱乐等活动的室外活动场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活动场地的人均面积不宜低于1.20㎡;
2活动场地位置宜选择在向阳、避风处;
3活动场地表面应平整,排水措施合理有效,并采取防滑措施;
4活动场地应设置健身运动器材和休息座椅,宜布置在冬季向阳、夏季遮荫处。
4.0.8总平面布置应进行场地景观环境和园林绿化设计。绿化宜种植乔灌木、草地相结合,并宜以落叶乔木为主,不应种植有毒、有刺和刺激呼吸系统的花粉类植物。
4.0.9绿地与基地面积之比,新区不应小于35%,中心城旧区不宜小于30%,应设置集中绿地。
4.0.10总平面内设置观赏水景的水池水深不宜大于0.30m,并应有安全提示与安全防护措施。
4.0.11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100m服务半径内宜设置公共厕所,且应配置无障碍厕位。
4.0.12养老院应设置专用的晒衣场地。当地面布置困难时,晒衣场地也可布置在上人屋面上,并应设置门禁和防护设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HyperMesh,几何模型,几何清理,拱坝,网格划分,HyperMesh网格划分技术在复杂拱坝建模中的应用.pdf

摘要:以复杂拱坝为例,通过在HyperMesh中建立几何模型,利用HyperMesh强大的前处理功能系统地研究了模型的形成、几何清理和分区分段3D网格划分等关键问题。特别在划分复杂拱坝边界网格时,利用了多种网格划分技术完成了较高质量的3D网格划分,为复杂拱坝材料分区分段划分高质量网格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结果表明,HyperMesh软件在水工结构模型的修复优化和3D网格划分方面具有效率高和兼容性好的优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备案号 J13304 - 2016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11 055-2016
四川省高寒地区民用建筑
供暖通风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Heating and Ventilation of Civil Buildings in Sichuan Plateau-cold Zone
2016-05-11 发布 2016-11-01 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51/055,DBJ51/055-2016,四川省,民用建筑供暖,通风设计,高寒地区,DBJ51/055-2016 四川省高寒地区民用建筑供暖通风设计标准

1总则
1.0.1综合考虑四川省高寒地区气候、建筑及能源供应的特殊性,为在四川省高寒地区民用建筑供暖通风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合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先进技术应用,保证健康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高寒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供暖、通风设计。
1.0.3供暖、通风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用要求、负荷特点、气候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结合国家有关安全、节能、环保、卫生等政策,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在设计中宜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优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1.0.4夏季供冷应优先采用通风方式,减少人工制冷方式的使用。
1.0.5对有可能造成人体伤害的设备及管道,设计时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1.0.6供暖、通风设计应设有设备、管道及配件所必需的安装、操作和维修空间,或在建筑设计时预留安装维修用的孔洞。对于大型设备及管道应提供运输和吊装的条件或设置运输通道和起吊设施。
1.0.7供暖、通风设计应根据现有国家抗震设防等级要求,考虑防震或其他防护措施。
1.0.8供暖、通风设计应考虑施工、调试及验收的要求。当设计对施工、调试及验收有特殊要求时,应在设计文件中加以说明。
1.0.9供暖、通风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高寒地区plateau-cold zone
高寒地区是高海拔寒冷地区和高海拔严寒地区的总称。
高海拔寒冷地区: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10C<最冷月平均温度<0C、90d<日平均温度小于等于5℃的天数<145d的气候区域称为高海拔寒冷地区。
高海拔严寒地区:海拔高度在1,000m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10C、日平均温度小于等于5℃的天数≥145d的气候区域称为高海拔严寒地区。
2.0.2集中供暖centralized heating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多个热力人口或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暖方式。
2.0.3分散供暖decentralized heating
由小型热源通过管道向多个房间供热的小规模供暖方式,或集热源和散热设备为一体的单体的供暖方式。
2.0.4全面供暖space heating
使整个房间保持所需温度而设置的供暖方式。
2.0.5局部供暖spot heating
使室内局部区域或局部工作地点保持所需温度要求而设置的供暖方式。
2.0.6连续供暖continuous heating
在供暖期内,连续向建筑物供热,以维持室内平均温度均能达到设计温度的供暖方式。
2.0.7间歌供暖intermittent heating
仅在建筑物工作时间内,维持室内平均温度均能达到设计温度的供暖方式。
2.0.8值班供暖non-working time heating
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为使建筑物保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供暖。
2.0.9太阳能供暖solar heating
通过一定方式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的供暖方式。
2.0.10主动式太阳能供暖active solar heating
需要由耗能的机械部件(如泵和风机)加以驱动的太阳能供暖方式。
2.0.11被动式太阳能供暖passive solar heating
不需要任何耗能机械部件驱动就能实现太阳能供暖的方式。在建筑设计中指利用建筑布局、建筑构造与材料的选用有效吸收、蓄存和分配太阳能。
2.0.12太阳能液体工质集热器solar liquid 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液体传热工质的装置。
2.0.13太阳能空气集热器solar air 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空气传热工质的装置。
2.0.14太阳能液体工质集热器供暖系统solar heating system using solar liquid collector

使用太阳能液体工质集热器的太阳能供暖系统。
2.0.15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供暖系统solar heating system using solar air collector
使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太阳能供暖系统。
2.0.16太阳能集热系统solar collector loop
用于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热能传递到蓄热装置的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管路、泵或风机(强制循环系统)、换热器(间接系统)、蓄热装置及相关附件。
2.0.17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solar direct system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直接加热水供给供暖用户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简称直接系统。
2.0.18间接式太阳能集热系统solar indirect system
在太阳能集热器中加热液体传热工质,再通过换热器由该种传热工质加热水供给供暖用户的太阳能集热系统,简称间接系统。
2.0.19太阳能供暖系统贡献率solar heating system fraction
在整个供暖季由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所提供的总热量占供暖总热量的百分率。
2.0.20太阳能集热器采光面积aperture collector area
非会聚太阳辐射进人集热器的最大投影面积。
2.0.21集热器倾角tilt angle of collector
太阳能集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
3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3.0.1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房间宜采用18℃~24C;
2房间值班供暖温度不应低于5℃。
3.0.2确定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的辅助热源容量时,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按以下原则确定:
1医院、老人院、幼儿园、高级酒店等应按3.0.1条确定;
2办公、商业等宜采用15C;
3居住建筑宜按3.0.1条确定;
4机电用房及无人长期停留的辅助用房宜采用5℃。
3.0.3设置供暖的民用建筑,冬季室内活动区的平均风速不宜大于0.3m/s。
3.0.4采用辐射供暖方式时,室内设计温度宜降低2C。

4室外设计计算参数
4.0.1室外设计计算气象参数应按本标准附录A采用。对于附录A未列入的地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进行计算确定。
4.0.2最冷月水平面平均辐照度,应采用累年最冷月水平面日均总辐射量计算得到。
4.0.3室外计算参数的统计年份宜取30年,最低不少于10年。
4.0.4山区的室外气象参数应根据就地的调查、实测并与地理和气候条件相似的邻近台站的气象资料进行比较确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备案 J1 2585-2014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511 T 023 -2014
燃气用卡压粘结式
薄壁不锈钢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ompression and bonding joint thin wall stainless steel gas pip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gineering
2014-02-25 发布 2014-05-01 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51/T 023,DBJ51/T 023-2014,燃气用卡压粘结式,薄壁不锈钢管道工程,DBJ51/T 023-2014 燃气用卡压粘结式薄壁不锈钢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燃气用卡压粘结式薄壁不锈钢管道应用技术在城镇燃气室内管道工程中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供气,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DN100的燃气用卡压粘结式薄壁不锈钢管道,其工作压力小于或等于0.2MPa,工作温度-20~+65C。
1.0.3燃气用卡压粘结式薄壁不锈钢管道宜明设使用。当暗封室内燃气支管时,必须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的要求执行。
1.0.4从事本规程管道连接施工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方可上岗作业。
1.0.5燃气用卡压粘结式薄壁不锈钢管道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室内燃气管道indoor gas pipes
从用户引人管总阀门(当无总阀门时,指距室内地面1.0m高处)后至燃具前阀门之间的燃气管道(含沿建筑物外墙敷设的燃气管道)。
2.0.2卡压粘结式compression and bonding joint
利用厌氧胶粘结和卡压机械连接相结合的薄壁不锈钢管道连接方式。
2.0.3薄壁不锈钢钢管thin wall stainless steel pipes
本规程所指薄壁不锈钢管,是指产品符合《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壁厚0.6~2.0mm的钢管。

3材料
3.1一般规定
3.1.1管材、管件及厌氧胶粘剂应具有省或省级以上法定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和生产企业的产品合格证。
3.1.2管材、管件等材料在储存、搬运和运输时,应符合本章的规定。
3.2材料验收
3.2.1进场(库)管材、管件及厌氧胶粘结剂必须具备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和各项性能检验报告等相关资料。
3.2.2薄壁不锈钢管材、管件材质应选用06Cr19Ni10(S30408)、022Cr19Ni10(S30403)、06Cr17Ni12Mo2(S31608)或022C17Ni12Mo2(S31603)牌号的不锈钢材料制造。各材料化学成分应符合《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的规定。
3.2.3验收管材时,应在同一批中抽样,并应按照《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2部分:连接用薄壁不锈钢管》GB/T19228的规定进行规格尺寸抽样检测,外观的抽样检测应符合《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T12771的规定,不锈钢管材尺寸见表3.2.3。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室内燃气工程使用卡压粘结式薄壁不锈钢管道输送的燃气气质应符合《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中的规定。
4.1.2室内卡压粘结式薄壁不锈钢管管材应根据输送燃气的类别及其性质、使用条件和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选择,且壁厚不得小于0.6mm,管道、管件和厌氧胶的质量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4.1.3薄壁不锈钢管不得承受除自身重力和二次应力外的其他外力。在人员、车辆和其他可能触及薄壁不锈钢管并使之受损的环境,应采取有效的管道保护措施。
4.2室内燃气管道布置
4.2.1室内燃气管道中,立管、水平管、燃具接管的布置,阀门、计量装置和管道附件的布置,均应按《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一2006中的第10.2节和第10.3节相关规定执行。
4.2.2燃气管道之间的距离,在确保安装和维护的前提下,宜紧凑布置,同一平面最小净距不应小于20mm。
4.2.3燃气管道与电气设备、相邻管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表4.2.3-1的规定;与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表4.2.3-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