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5月 ( 第 33 页)

问题专业:电力 概算 预算 结算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5-26 09:27:28

提问网友:张浩涛


大家好,这块板要布置一条过梁,现在问题就是如果过梁跟板全长就只锚入第一根柱子,第二根柱子貌似锚不了,如果从第一根柱子布到第二根柱子刚刚好满足集中标注的两侧锚入说明,但是第二根柱子外侧的梁部分就缺失了,应该怎么弄请老师们支支招

广东,概算,电力,结算,预算,答疑:大样图问题-广东

解答网友:星辰大海


两个框架柱之间布置GL1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05-26 09:24:41

提问网友:


财评给我们的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图纸内建筑基地面积给,1247正确吗?

定额计价不是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吗?

土建,山东,答疑:关于平整场地工程量-山东

解答网友:蓝天


定额计价不是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吗?

过去规则是,现在都是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ICS 93.160
CCS P 55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242—2020 37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实施规程
Regulations of agent-construction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roject
2020-12-04 发布 2021-01-0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242,DB37/T 4242-2020,建设项目代建,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DB37/T 4242-2020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实施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单位的选择、代建组织机构、合同与招投标管理、代建实施、 质量评定与验收、工程交付与缺陷责任期管理、考核与评价等工作内容和实施程序。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政府投资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代建管理,其他水利 工程建设项目的代建管理可参考本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代建 agent-construction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委托人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进行管理。
3.2 委托人 client
承担投资责任或委托代建任务的单位或组织。
注1:建设实施阶段通常由项目法人作为委托人;经立项批复实行代建制且不再成立项目法人的项目,通常由政府 或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作为委托人。
注2:本规程中所指的项目法人,如无特殊说明,同时为代建项目的委托人。
3.3 代建单位 construction agency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按照代建合同约定承担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单位。
3.4 代建机构 agent-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代建单位依据代建合同约定,委派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驻工程现场,代表代 建单位履行合同的现场管理机构。
3.5 建设实施代建 agent-construction of construction
依据代建合同约定,代建单位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准备至颁发工程竣工证书期间的建设实施过 程进行管理。
3.6 代建合同 agency contract
委托人与代建单位签订的实施项目建设管理的合同。
3.7 代建管理实施方案 implementation plan of ag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代建单位用于开展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计划性文件。
3.8 代建费 the cost of agent-construction
代建单位受委托从事项目建设管理活动获得的服务酬金。
3.9 缺陷责任期 defects notification period
承包人按照合同约定承担缺陷修复责任,且发包人预留质量保证金的期限,一般为12个月或24个月。
3.10书面文件 written document
书面文件包括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纸质文件包括合同书、函件、报告、批复、确认、指示、通知、 记录、会议纪要和备忘录等;电子文档包括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传真和拷贝的电子文件等。
4 项目法人和代建单位的工作
4.1 通用要求
4.1.1 项目法人和代建单位应通过代建合同明确双方的工作内容,工作划分遵循有利于项目建设管理、 提高管理效率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4.1.2 由政府或主管部门委托代建且不再成立项目法人的项目,代建单位依据代建合同约定代行项目 法人相应工作;已明确使用单位的,可由使用单位根据合同约定和有关规定承担项目法人相应工作。
4.2 项目法人应承担的工作
4.2.1 组织编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项目的任务、规模、总体布置、工程等级、质量、工期、 投资估算等建设目标。
4.2.2 组织编报项目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参与建设实施阶段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4.2.3 组织土地预审、移民安置、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等专项报告的编制、审批和许可手续 办理,落实征地、移民安置、施工环境保障等建设条件。
4.2.4 择优选定代建单位,签订代建合同并监督代建管理工作。
4.2.5 落实项目建设资金,监督项目建设,审核代建单位提报的文件,对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进 度、投资承担最终管理责任。
4.2.6 组织编报项目重大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文件。
4.2.7 组织或参加工程验收,配合地方政府进行移民安置验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4.2.8 编报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组织做好工程稽察、审计、评估等准备和配合工 作。
4.2.9 项目法人应承担的其他工作。
4.3 代建单位可承担的工作
4.3.1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概算,组织编制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4.3.2 组织开展项目招标,择优选择设计、咨询、监理、施工、检测和主要设备、材料供应等专业单 位。
4.3.3 组织洽谈和签订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相关建设合同,并对合同进行全过程管理。
4.3.4 组织项目实施,对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建设进度和资金等工作进行管理,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承担直接管理责任。
4.3.5 组织审批一般设计变更,协助委托人编报项目重大设计变更、概算调整等文件。
4.3.6 组织编制项目建设实施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向委托人报告工程进度、质量、安全以及资金使 用情况等。
4.3.7 组织进行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同工程完工验收;组织阶段验收和水土保持、环境 保护、消防、档案等专项验收准备工作;协助委托人组织竣工验收准备工作。
4.3.8 组织监理、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等单位进行工程完工结算,协助委托人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和 办理资产移交。
4.3.9 配合做好工程稽察、审计和评估等工作。
4.3.10 依据代建合同约定,应由代建单位承担的其他工作。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3.020
CCS D 10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 37/T 4253—2021
地热资源勘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geotherm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2021 - 02 - 02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253,DB37/T 4253-2021,勘查技术,地热资源,DB37/T 4253-2021 地热资源勘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热资源勘查总则、勘查要求、勘查工作方法与要求、地热储量计算与评价、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评价以及地热资源勘查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设计、野外工作实施、地热资源储量评价、报告编写和成果验收。
本文件涉及的地热资源勘查为温度≥25 ℃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不包括浅层地热能、干热岩与岩热型地热资源勘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 11615—2010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 13727 天然矿泉水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NB/T 10097 地热能术语
NB/T 10264 地热地球物理勘查技术规范
DB37/T 1921 地热钻探规程
DB37/T 4243 单井地热资源评价技术规程
T/CMAS 0001 绿色勘查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GB/T 11615—2010、NB/T 1009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热资源 geothermal resources
能够经济地被人类所利用的地球内部的地热能、地热流体及其有用组分。
3.2
地热资源勘查 geotherm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为查明某一地区的地热资源而进行的地热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调查以及钻探与试验、取样测试、动态监测等工作。
注:根据勘查工作程度,可分为调查、预可行性勘查、可行性勘查和开采等阶段。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3]
3.3
地热资源评价 geothermal resources assessment
在综合分析地热资源勘查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合理方法对地热资源蕴藏量、可采量及质量进行的计算与评价。
2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4]
3.4
地热系统 geothermal system
构成相对独立的热量和流体储存、运移、转换的系统。按地质环境和能量传递方式可划分为对流型地热系统和传导型地热系统。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7]
3.5
大地热流 heat flow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以热传导方式由地球内部垂向传输至地表,而后散发到大气中去的热量。
注:也称大地热流密度、热流,指单位mW/m2或HFU,1HFU=41.86 mW/m2。无测量值时可用计算值,等于岩石热导率和垂向地温梯度的乘积。
3.6
地热增温率 geothermal gradient
地温随深度变化的速率,也称地温梯度。
注:通常用恒温带以下每深入地下100 m所增加的地温值来表示。主要与新构造运动活动带、断裂发育规模、基底构造、热储层埋藏特征、热储盖层的岩性与厚度等有关。
3.7
地热异常区 geothermal anomalous area
大地热流值、地温或地温梯度明显高于区域平均值的地区。
注: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指具有某种地表热显示或一定深度内赋存有开发利用前景的热储分布地区。
3.8
地热田 geothermal field
目前技术条件下可以采集的深度内,赋存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可供经济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的地区。
注:一般与地热异常区相对应,可用地热地质调查、物化探勘查等方法圈定的具有一定边界条件的特定范围,具有共同的热源,形成统一热储结构。其规模可从几平方千米至数百或上千平方千米不等。理想的地热田具有储热层(热储)、盖层、地热流体通道和热源四个要素。
3.9
地温测量 geo-temperature measurement
通过在井孔、坑道或海(深湖)底沉积物中进行温度直接测量,或者利用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如红外电磁波,以及地球化学方法,比如化学地温计,获得地下温度的方法。
[来源:NB/T 10097—2018,2.4.3]
3.10
热储 geothermal reservoir
埋藏于地下、具有有效空隙和渗透性的地层、岩体或构造带,其中储存的地热流体可供开发利用。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9]
3.10.1
层状热储 stratified geothermal reservoir
分布面积大,以传导热为主,并具有有效空隙和渗透性的地层构成的热储。泛指沉积盆地型热储。
3.10.2
带状热储 zoned geothermal reservoir
以对流传热为主、平面上呈条带状延伸、具有有效空隙和渗透性的断裂带构成的热储。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9.2]
3.11
盖层 cap rock
覆盖在热储上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岩层的总称。在层状地热储中,通常将覆盖在主要热储或开发利用热储之上的地层通称之为主要热储的盖层。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10]
3.12
热源 heat source
地热储的热能补给源。
注:常见的热源有来自地壳内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热、地球深部的传导热、来自深大断裂的对流热、来自幔源的岩浆热以及壳内的构造变形热等。
[来源:NB/T 10097—2018,2.3.7]
3.13
地热储量 geothermal reserve
在当前技术经济可行的深度内,经过勘查工作,一定程度上查明储存于热储岩石及其空隙中的地热流体和热能的资源总量。
[来源:NB/T 10097—2018,2.4.13]
3.14
可开采量 exploitable reserves
经勘查或经开采验证的在当前开采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从热储中开采出来的那部分储量,是地热储量的一部分。
注:通常是在地热田勘查、开采和监测的基础上,考虑到可持续开发,经拟合计算允许每年合理开采的地热流体量和热量。依据勘查、开采程度不同,分为:验证的、探明的、控制的和推断的可开采量。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14]
3.15
静压力 static pressure
地热井在非扰动条件下的储层部位的井筒流体压力。
注:可通过直接测量或流体水位换算取得。
3.16
动压力 dynamic pressure
地热井在试井或生产条件下的储层部位的井筒流体压力。
[来源:NB/T 10097—2018,2.4.18]
3.17
压力降 pressure drawdown
地热井在试井条件下静压力与动压力之差,相当于降压试验的降深。
3.18
井筒效应 wellbore effect
地热井降压期间,尤其是在降压初期,井口流体温度随着时间的延续不断升高,而由于水的密度与温度的变化成反比,此时尽管地热井内水位上升或保持不变,但热储压力却下降,这种地热流体普遍具有的现象即为井筒效应。
3.19
有效空隙率 effective porosity
地热流体贮存空间(连通性孔隙、裂隙)体积占热储总体积的比率。
3.20
渗透性 permeability
地质体可以让流体渗透、透过的能力。
注:一般以渗透率,即压力梯度为1时,动力粘滞系数为1的液体在介质中的渗透速度来表示其能力的大小。
3.21
弹性释水系数(储水系数) Storativity
指压力水头下降1个单位时,单位面积热储全部厚度的柱体中,由于水的膨胀和岩层的压缩所能释放出热水的水量;或是压力水头升高1个单位时,其所储入的水量。
3.22
不凝结气体 non-condensable gas
也称非冷凝气体,指在地热流体降温过程中无法随着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气体总称,主要组分有CO2、 H2S、H2、CH4、N2、He、Ar等,一般采用体积分数(%)表示其含量。
[来源:NB/T 10097—2018,2.3.15]
3.23
单位产量 specific capacity
每米压力降的热流体产量,相当于降压试验的单位涌水量。
3.24
热储工程 reservoir engineering
涉及热储性质的工程数据和为取得这些数据需进行的测试和研究,包括地热井井试、动态拟合、热储模型和回灌等。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32]
3.25
概念模型 conceptual model
对地热田包括热储、盖层、热源和热传递、流体运动等要素的几何及物理形态的简化描述,一般又称热储概念模型。
[来源:GB/T 11615—2010,定义3.34]
4 总则
4.1 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是为开发与保护地热资源,提供资源储量及其所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开发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地热资源勘查分为地热资源调查、预可行性勘查、可行性勘查及开采四个阶段。
4.3 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的重点是在查明地热地质背景的前提下,圈定地热异常区或地热田范围;查明热储盖层与地温场特征;查明热储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查明地热流体的物理性质与化学组份,并对其利用方向做出评价;查明地热流体补径排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计算评价地热资源储量,提出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的任务:
——地热资源调查阶段:在分析工作区已有的地质、地热地质、遥感解译、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基础上,重点对地热井(泉)开展调查,预测调查区地热资源量,提交地热资源调查报告或开发利用前景分析报告,确定地热资源重点勘查开发前景区,为国家或地区地热资源勘查远景规划提供依据;
——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阶段:在有地热资源开发前景但又存在一定风险的地区,根据地热资源勘查要求与区域地热地质条件确定合理的勘查范围,进行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等方法,初步查明地热田及其外围的地质、地热地质条件,圈定地热异常范围,划定地热田界线。按地热田勘查类型的不同,投入少量的地热钻探、产能测试等工作,查明热储特征及物理化学性质,计算热储资源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进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提交预可行性勘查报告,为试采及进一步勘查与开发远景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地热资源可行性勘查阶段:在预可行性勘查或开发利用工程选定区,结合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或开发工程项目需要进行。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动态监测等方法,基本查明勘查区地质、地热地质条件。选择代表性地段进行地热钻探、产能测试等工作,查明热储及其盖层的地热增温率;主要热储特征、地热流体特征、了解井间干扰情况及流体动力场变化特征,热储回灌能力等。建立热储概念模型,详细计算地热资源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提交地热资源勘查报告,满足地热资源开采设计的需要;
——地热资源开采阶段:在已规模化开发的地热田或地区,结合开采中出现的问题与地热资源管理需要,加强开采动态监测、采灌测试、热储工程与地热田水热均衡研究,每 5 年对地热资源储量、流体可采量及开采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行核实与评价。在系统收集整理已有资料基础上,通过地温场调查、布设动态监测网、回灌试验等工作,详细查明地热田或地区的地质、地热地质条件,地温场特征,流体动力场特征,水化学场特征及演变规律;回灌对地温场、化学场、渗流场的影响,确定最佳回灌地段、层位、采灌比、采灌井合理布局及保持地热田持续开发利用的采灌强度。建立热储概念模型、地热资源评价数学模型与地热资源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10
CCS C 85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292—2020
消防用氮气增压七氟丙烷气瓶充装规定
Rules for filling of heptafluoropropane and nitrogen gas cylinders for fire protection
2020-12-30 发布 2021-01-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292,DB37/T 4292-2020,消防用氮气增压七氟丙烷气瓶充装,DB37/T 4292-2020 消防用氮气增压七氟丙烷气瓶充装规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消防用七氟丙烷液化气体和氮气气瓶(以下简称气瓶)充装的基本原则和安全技术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消防用七氟丙烷液化气体和氮气气瓶的充装。
本文件不适用于仅储存、运输七氟丙烷液化气体气瓶(包装物)的充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3005 气瓶术语
GB 14193—2009 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GB/T 14194 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GB/T 1300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充装系数 filling ratio
气瓶单位容积内充装七氟丙烷液化气体的质量。
3.2 充装压力 filling pressure
气瓶充装七氟丙烷液化气体后,氮气充装压力。
4 充装前检查要求
4.1 充装前检查应执行 GB 14193—2009 第 4 章的规定。
4.2 气瓶外表面的颜色标志是否是红色。
4.3 新投入使用或经内部检查后首次充装的气瓶,充装前应按规定用氮气吹扫。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3.010
CCS D 09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4295—2020
防灭火材料使用安全性环保性评估规范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1 - 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295,DB37/T 4295-2020,安全性,环保性,防灭火材料,DB37/T 4295-2020 防灭火材料使用安全性与环保性评估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防灭火材料使用安全性与环保性评估过程中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技术要求和评估 结果的判别标准。
本文件适用于煤矿防灭火材料(包括阻化剂、凝胶及进行充填、堵漏、加固用的高分子材料)使用 安全性与环保性评估,非煤矿山、隧道和材料生产企业等参照使用。本文件中所指的防灭火材料使用仅 限于施工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T 300.37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第37部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GB 20426—2006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AQ/T 1019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
AQ 1087 煤矿堵水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条件
AQ 1088 煤矿喷涂堵漏风用高分子材料技术条件
AQ 1089 煤矿加固煤岩体用高分子材料
AQ 1090 煤矿充填密闭用高分子发泡材料
HJ 637 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828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MT/T 113 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MT/T 256 煤矿水pH值的测定方法
MT/T 361 煤矿水中铜、铅、锌、镉、锰的测定
MT/T 368 煤矿水中铁离子的测定方法
MT/T 805 煤矿水中悬浮物的测定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性 safety
防灭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与财产免遭危害。
3.2 环保性 environment protection
防灭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不会产生危害。
3.3 阻化剂 inhibitor
减慢反应速率的催化剂。
3.4 凝胶 gel
一定浓度的高分子溶液或溶胶,在适当条件下,粘度逐渐增大,最后失去流动性,整个体系变成一 种外观均匀,并保持一定形态的弹性半固体。
3.5 高分子材料 polymer materials
一类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以其他添加剂所构成的材料。
4 评估项目及技术要求
4.1 气体 防灭火材料使用时,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井巷空气成分必须符合矿井气体成分相关规定,详见 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100
CCS C 78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296—2020
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
2020-12-30 发布 2021-01-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296,DB37/T 4296-2020,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网格化,DB37/T 4296-2020 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术语和定义、网格划分、职责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流程、 培训考核及信息化保障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全生产领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建设、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网格化 gridding
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及特定空间划分之内,行政性地域划分为 一个一个边界清晰、大小适当的管理区域,并以此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

3.2 网格员 grid member
在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组织中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
4 网格划分
4.1 坚持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
4.2 网格划分为三级,县(市、区)为一级网格,乡镇(街道)为二级网格,社区(村、居)为三级 网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010
CCS F 15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4304—2021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规范
Code for exploration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of the site
2021 - 02 - 02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304,DB37/T 4304-2021,场地浅层地热能,浅层地热能勘查,DB37/T 4304-2021 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的范围、总则、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一般规定、勘查等级、地埋管换热系统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地下水换热系统场地浅层地热能勘查以及勘查设计和报告编写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竖直地埋管换热系统、地下水换热系统在设计前的场地勘查工作。水平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场地勘查工作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DZ/T 0148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
DZ/T 0282—2015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层地热能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从地表至地下200 m深度范围内,储存于水体、土体、岩石中的温度低于25 ℃,采用热泵技术可提取用于建筑物供热或制冷等的地热能。
[来源:NB/T 10097—2018,2.1.6]
3.2
浅层地热换热功率 heat exchanger power
从浅层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单位时间内交换的热量。
注:单位为kW。 [来源:NB/T 10097—2018,2.4.35]
3.3
岩土体热导率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 and earth mass
岩土体导热能力的量度,即在热传导方向上单位长度温度降低1 ℃时,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注:一般用符号λ表示,单位为W/(m·℃)。岩土体热导率主要取决于岩土体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点、孔隙度、孔隙填充物及含水量、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也称岩土体导热系数。
[来源:NB/T 10097—2018,2.3.3]
3.4
岩土体热扩散率 thermal diffusivity of rock and earth mass
岩土体在环境温度变化时本身的温度变化速率。
注:由热导率λ除以岩石密度ρ和比热容c之积而得,即α=λ/(ρc)。
3.5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热泵机组、浅层地热能换热系统、建筑物用户系统组成的供暖制冷系统。
注:根据地热能交换方式,可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来源:NB/T 10097—2018,2.5.6]
3.6
地埋管换热系统 pipe heat exchange system
传热介质(通常为水或者是加入防冻剂的水)通过竖直或水平地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也称土壤热交换系统。
注:主要分为竖直地埋管换热系统和水平地埋管换热系统两种类型。
[来源:NB/T 10097—2018,2.5.8]
3.7
地下水换热系统 groundwater heat exchange system
通过地下水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
注:分为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来源:NB/T 10097—2018,2.5.9]
3.8
回灌试验 reinjection test
向井中连续注水,并记录水位、水量的变化来测定含水层渗透性和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
[来源:DZ/T 0225—2009,3.10]
3.9
回灌率 injection rate
单位回灌量与单位涌水量之比。
3.10
热物性测试 thermophysical properties test
采用人工或天然热源对岩土体样品的热物理参数进行的测试。
[来源:DZ/T 0225—2009,3.12]
3.11
岩土热响应试验 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 test
利用测试仪器对项目所在场区的测试孔进行一定时间连续换热,获得岩土综合热物性参数及岩土初始平均温度的试验。
[来源:NB/T 10097—2018,2.4.32]
3.12
岩土初始平均温度 initial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rock-soil
从自然地表下10 m~20 m至竖直地埋管换热器埋设深度范围内,岩土常年的平均温度。
[来源:NB/T 10097—2018,2.4.34]
3.13
无负荷循环法 non-load cycle method
在无加热或冷却负荷循环的情况下,通过记录地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计算温度稳定至观测结束时间段内平均温度(地层初始平均温度)的方法。
3.14
热负荷试验 thermal load test
采用试验装置,向地埋管换热器提供恒定热量,通过监测地埋管换热器的进、出水温度的变化和流量数据,对数据分析处理计算后得到岩土平均热导率。
3.15
冷负荷试验 cold load test
采用试验装置,向地埋管换热器提供冷量,在入口温度恒定的情况下测定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从而确定每延米地埋管换热器的吸热能力。
3.16
容积热容量 volume heat capacity
单位体积的物质,温度变化1 ℃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注:单位J/m3·℃。
3.17
勘查孔(井) exploration boreholes (wells)
也称测试孔,用于埋设竖直地埋管开展岩土热响应试验的钻孔称为勘查孔,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钻孔称为勘查井。
4 总则
4.1 目的任务
在查明场地地层结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竖直地埋管换热系统查明场地岩土层结构、岩土初始平均温度、岩土体热导率、岩土体热扩散率、岩土体容积热容量、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和冻土层厚度等参数;地下水换热系统查明含水层类型、地下水径流方向、水温、水质、水位动态变化,含水层岩性、分布、埋深、厚度、富水性和回灌率等与浅层地热能相关的参数,提出开发利用建议,为场地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4.2 场地勘查分级
热泵系统建设项目的规模根据供暖/制冷面积确定,供暖制冷面积在同一项目包含不同工程类型子项时,以其中大小分级最高的来确定;场地条件复杂程度分级可参照表1。依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工程规模,浅层地热能场地勘查分为一、二、三级,见表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7.010
CCS F 15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4306—2021
浅层地热能竖直地埋管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ertical buried pipe construction of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2021 - 02 - 02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306,DB37/T 4306-2021,浅层地热能,竖直地埋管施工技术,DB37/T 4306-2021 浅层地热能竖直地埋管施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埋管换热孔钻探施工组织设计、钻探及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深度为200 m以浅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竖直地埋管换热系统换热孔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366—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Z/T 0225—2009 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366—2005、DZ/T 0225—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层地热能 shallow geothermal energy
自然界江、河、湖、海等地表水源、污水(再生水)源及地表以下200米以内、温度低于25摄氏度的岩土体和地下水中的低品位热能,可经热泵系统采集提取后用于建筑供热(冷),亦称浅层地温能。
3.2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和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浅层地热能换热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暖制冷系统。
注:根据地热能交换方式,可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3.3
勘查孔 exploration boreholes
用于岩土体热物性参数测试的钻孔,也叫测试孔或试验孔。
3.4
换热孔 heat exchange hole
用于下入和安装地埋管换热系统或换热器的钻孔。
3.5
(换热)监测孔 (heat exchange)monitoring hole
用于监测换热过程中换热孔内地层温度变化的钻孔。
3.6
地埋管换热器 ground heat exchanger
供传热介质和岩土体热交换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成的换热器,又称土壤热交换器,常采用U型管。
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3.7
U型管 U pipe
将两根一定长度的PE或PB管平行连接下入钻孔中,形成U型回路,用于热交换。
注:常用有单U型管、双U型管、三U型管和多U型管。
3.8
回填材料 backfill material
地埋管换热器下入地下钻孔后需要回填固定的材料,一般选择钻孔排出的岩屑、砂粒或水泥砂浆。
4 总体要求
4.1 钻孔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4.2 开工前应了解埋管场地内已有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其他构筑物的功能及其准确位置,并标注在施工图纸上,施工时注意避让。
4.3 钻孔定位应由现场技术人员、钻探施工人员共同测放。孔位一经确定,不得擅自改动,如需改动应报热泵系统设计人员确认。
4.4 钻探过程中,始终贯彻“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绿色”和“质量第一”的原则,推广应用钻探新设备、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提高经济效益,符合绿色勘查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7.040
CCS P 13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4307—2021
绿色勘查规范
Green exploration specification
2021 - 02 - 02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307,DB37/T 4307-2021,绿色勘查,DB37/T 4307-2021 绿色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勘查工作中开展绿色勘查的基本规定、绿色勘查内容编制的基本要求、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和基本内容、勘查工作中安全文明形象和环境恢复治理、和谐勘查以及绿色勘查的其他有关规范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辖区内从事地质勘查活动的各项工作。海域勘查工作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5005 钻井液材料规范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950 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50869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
TD/T 1036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质勘查 geological exploration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运用测绘、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钻探、坑探、采样测试、遥感等地质调查研究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的工作。
3.2
绿色勘查 green exploration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实施地质勘查各方面和全过程中通过采取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实现地质勘查目的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的新勘查模式。
4 总则
4.1 目的任务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合理选择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方法、手段、工艺和设备等,将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贯穿和体现于地质勘查项目立项、设计、实施和验收全过程、各环节,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全面推行绿色勘查。
4.2 基本原则
4.2.1 坚持“综合勘查”“绿色勘查”原则,充分考虑项目勘查工作要求,以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达到地质目的为目标,统筹规划和优化设计,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管理要求,服从各级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尽量减轻勘查活动对环境的扰动和影响,避免重复勘查造成生态环境的二次影响。
4.2.2 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坚持绿色勘查理念,按照“少破坏、少污染、生态恢复”的原则部署勘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展工作,施工结束后进行生态恢复。
4.2.3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勘查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项目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及管理目标。绿色勘查管理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管理制,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地质勘查主管部门、地质勘查单位等相关方各负其责,建立健全绿色勘查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2.4 依法勘查,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相关标准、技术规范、规程、管理规定,协调地方关系,共建和谐勘查环境。
4.2.5 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研发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和新设备,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生态保护修复。
4.2.6 绿色勘查工作应贯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全过程。从地质勘查项目部署、立项、招标、合同、预算、技术要求、设计、组织实施、质量检查、野外验收、成果验收、资料汇交、竣工决算等各个环节体现绿色勘查要求。
4.2.7 应及时进行绿色勘查资料收集、记录、整理、分析、编制归档工作,资料应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和规范。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3.020
CCS D 10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310—2021
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eothermal return water reinjection
2021 - 02 - 02 发布 2021 - 03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310,DB37/T 4310-2021,地热尾水,地热尾水回灌,DB37/T 4310-2021 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回灌目的层可回灌性论证与地质设计、回灌井钻井技术设计与施工、储层优化与增产增灌技术、地面回灌系统设计与安装、回灌试验、回灌工艺、回灌监测与评价、系统维护与保养、成果验收与资料提交等内容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砂岩热储、岩溶热储地热尾水回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615 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DZ/T 0260 地热钻探技术规程
DZ/T 0330 砂岩热储地热尾水回灌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砂岩热储 sandstone geothermal reservoir
热储层具有一定的胶结或成岩性,且有一定有效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多孔介质,其中存储的地热流体可供开发利用。
3.2
岩溶热储 karst geothermal reservoir
裂隙岩溶发育的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等)硫酸盐岩(石膏、硬石膏、芒硝等)和卤化物岩(岩盐、钾盐、镁盐等)。
3.3
地热尾水 geothermal return water
供暖或发电利用为主的密闭系统,提取热量后的地热流体。
3.4
地热尾水回灌 geothermal return water reinjection
将地热尾水通过回灌井灌入热储层的过程。
3.5
自然回灌 natural reinjection
天然压力条件下的回灌。
3.6
加压回灌 pressurized reinjection
以人工增加压力的方式进行的回灌。
3.7
回灌系统 reinjection system
地热回灌中,包括开采井、回灌井以及连通开采井和回灌井之间的管路装置、过滤设备、排气设施、加压设备和监测设施等组成的系统。
3.8
回灌井 reinjection well
用于将地热尾水灌入同一热储层的地热井。
3.9
回灌监测 reinjection monitoring
利用仪器仪表和其它装置对地热流体的采、灌进行监测,主要内容包括:地热流体压力、流量、温度及化学成份等,监测周期和频率可根据需要而定。
3.10
回扬 flow reversal
为清除回灌井中的沉淀物和热储层中的堵塞物,利用回扬设备在回灌井中进行的抽水工作。
3.11
热突破 geothermal breakthrough
地热尾水的回灌造成开采井温度降低的现象。
3.12
合理采灌井距 reasonable distance between production and reinjection wells
在50年开采、回灌周期内,开采井不产生热突破的前提下,采、灌井在回灌目的热储层的适宜距离。
3.13
回灌率 reinjection ratio
回灌量占开采量的比例。回灌率可分为瞬时回灌率、累计回灌率和某个区域的回灌率。
3.14
单位回灌量 specific reinjection rate
每米水位升幅的回灌量。
3.15
大口径填砾井 large diameter gravel packing well
滤水段孔径不小于Ф400 mm、管径不小于Ф177.8 mm、保持合理孔管环状间隙,环隙填充一定规格砾料的地热井。
3.16
储层优化 reservoir optimization
通过储层改造,提高储层开采井、回灌井性能的工艺。
3.17
堵塞比 clogging ratio
回灌末期单位回灌量的减少量与回灌初期单位回灌量之比。
3.18
疏通比 clearance ratio
回扬末期单位涌水量与回灌前单位涌水量之比。
3.19
热储层损害 geothermal reservoir damage
储层空隙被缩小或被堵塞而造成渗透性能降低的现象。
3 4 总则
4.1 地热尾水回灌主要流程包括回灌目的层可回灌性论证、回灌井地质设计、回灌井钻进技术设计、回灌井施工(储层优化与增产增灌技术)、地面回灌系统设计、地面回灌系统安装、回灌试验、生产性回灌、回灌监测、回灌评价和系统维护与保养等,工作流程如图 1 所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3.080
CCS P 66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507—2022
公路双向八车道大跨度隧道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rge-span highway tunnel of bi-directional eight-lane
2022-05-16 发布 2022-06-16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507,DB37/T 4507-2022,公路双向八车道,大跨度隧道技术,DB37/T 4507-2022 公路双向八车道大跨度隧道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双向八车道(单洞四车道)公路隧道土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钻爆法为主要开挖手段的单洞四车道或者同等跨度的公路隧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T 50476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2232 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
JTG/T 3310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JTG 3370.1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中壁台阶法 center diagram bench cut method
将设计开挖断面分成上下两个台阶,每个台阶分左、右两个断面,开挖上台阶先行断面后,施工中 壁竖向支撑,开挖后行断面;上台阶开挖完成后,按左右两个断面开挖下台阶,先行断面开挖后拆除中 壁支撑,再开挖后行断面的施工方法。
3.2 钢架岩墙组合支撑法 steel frame-rock wall combined support method
将设计开挖断面分成上下两个台阶,开挖上台阶先行断面后,施工中壁竖向钢架,开挖后行断面; 上台阶开挖完成后,先行开挖下台阶两端围岩,保留中壁竖向钢架下的岩体作为岩墙,初支稳定后拆撑 并开挖剩余部分岩体的施工方法。
4 隧道调查及围岩分级
4.1 隧道调查
4.1.1 当隧址区存在影响隧道方案的重大不良地质时,应进一步搜集地质资料,综合分析,预测隧道 开挖后可能出现塌方、滑动、挤压、岩爆、突水涌泥、流沙及瓦斯溢出等的地段,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措 施,为方案比选提供依据。
4.1.2 应调查水文地质等自然环境,评判隧道修建过程中及修建后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情况。

4.1.3 应调查社会人文、社会环境,评判隧道修建对周边社会环境的影响情况。
4.1.4 应调查临近既有、在建或已规划构筑物,依据相关法规和规范,评判隧道修建对其影响情况。
4.1.5 应调查有关法律法规,评判隧道修建是否合法合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3.220.20
CCS P 16 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242—2021 代替 DB37/T 242—201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Testing code for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2021-03-11 发布 2021-04-1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242,DB37/T 242-2021,建筑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检测技术,DB37/T 242-2021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要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检测器具、检验项目类别和判定原 则。
本文件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情况的综合检测评定。
本文件不对产品本身性能进行检测。
本文件不适用于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厂房(仓库)、花炮厂房(仓库)的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消防设施 fire equipment in building
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救援、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等设施的总称。
3.2 竣工检测 completion detection
建设工程的消防设施安装、调试完成并自检合格后,由检测机构对其开展的初次综合性检查、测试。
3.3 年度检测 annual detection
对已投入运行的建筑消防设施,每年定期开展的针对设施功能项进行的检测。
3.4 监督抽查 supervision and spot-check
由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或委托检测机构开展的检测。
3.5 局部检测 local detection
对部分区域的建筑消防设施委托检测机构所进行的检查、测试。
3.6 A 类项(关键项) type A(key item)
直接关系到消防系统运行功能存在的致命缺陷和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项目。
3.7 B 类项(主要项) type B(main item)
对消防系统的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消防系统运行功能可靠性的项目。
3.8 C 类项(一般项) type C(general item)
对消防系统工程质量有一般影响的项目。
3.9 检测参数 detection parameters
描述子项合格程度的特征或量值,简称参数。一个子项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检测参数。
3.10子项 subassembly of fire protection system
组成防火设施、灭火系统或使用性能、功能单一的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 示例:如火灾探测器、报警阀组、喷头等。
3.11单项 individual fire protection system
由若干使用性质或功能相近的子项组成的并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 示例:如防火分隔、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
3.12综合判定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依据设计文件和各单项检测结果作出的综合检测结论。
4 总则
4.1 消防检测依据的设计文件、竣工资料或设计变更文件应符合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等相关技术 标准和规范要求。
4.2 各消防设施的组件和设备应符合设计选型。系统组件、设备、管道、线槽、支吊架等应完好无损、 无锈蚀,设备、管道无泄漏现象。导线和电缆的连接、绝缘性能、接地电阻等应与设计文件相符。
4.3 年度检测原则上适用本文件,年度检测工作的检测范围按照附录 A 相关要求,适用旧版标准与本 文件不一致的,应予以备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