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5月 ( 第 72 页)

ICS75.020
E11
备案号:49575-201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021-2015
煤层气测井作业规范
The specifications for coalbed methane well-logging

2015-04-02发布 2015-09-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0021,NB/T 10021-2015,煤层气测井作业,NB/T 10021-2015 煤层气测井作业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测井作业的任务和项目、施工作业、测井仪器、质量及环保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测井施工作业和测井现场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114密封放射源及密封y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
GBZ118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
GBZ142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
AQ2012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
AQ2040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测录井实施规范
SY5131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
SYT5132石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
SY/T5600石油电缆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5633石油测井图件格式技术规程
SY5726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范
SY/T6030钻杆及油管输送测井作业技术规范
SY/T627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627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定
SYT6548石油测井电缆和连接器的使用与维护
3任务及项目
3.1裸眼井
3.1.1
标准测井

全井进行标准测井,用以划分地层,判别岩性。深度比例为1:500。测井项目见表1。

3.1.2综合测井
用于岩性、物性、含气性及煤体结构综合分析等。综合测井项目见表2。

3.1.3采样间距及回放
煤系地层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05m,非煤系地层采样间隔一般不大于0.10m。主要煤层及其上下各20m井段,回放放大曲线,深度比例为1:50,以精细研究煤体结构。
3.1.4井斜测量
要求使用连续井斜仪连续测量井斜曲线和方位曲线。
3.1.5
选测项目
为适应地质研究或生产需要,可选测下列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
阵列声波;
核磁共振;
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声波扫描成像;
拟稳态井温;
自然伽马能谱等。
还可进行钻进式或撞击式井壁取心。
3.2
套管井
3.2.1固井质量
要求全井进行声幅、自然伽马、磁定位、声波变密度测井。
3.2.2压裂效果
用连续测量井温仪测井或阵列声波测井。根据需要和压裂施工设计,可加测示踪测井。

4现场作业通则
现场作业按SY/T5600的规定执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20
F11
备案号:49578-2015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10024-2015
煤层气地震资料处理成果验收规范
The acceptance regulations of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results for coalbed methane

2015-04-02发布 2015-09-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NB/T 10024,NB/T 10024-2015,处理成果验收,煤层气地震资料,NB/T 10024-2015 煤层气地震资料处理成果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层气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成果验收的内容、方式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二维、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成果的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32一2011陆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SYT5453一2008地震数据交换记录格式
3验收方式
3.1煤层气地震资料处理验收采用过程质量监控、分阶段检查和最终成果验收三种方式。
3.2最终成果验收,依据过程评估检查的结论对最终成果资料进行验收。
4验收内容
4.1地震资料处理过程质量监控
监控包括以下内容:
a)原始资料分析;
b)观测系统定义:
c)野外静校正:
d)叠前去噪;
e)振幅补偿;
f)反褶积处理:
g)速度分析;
h)最终水平(DMO)叠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excel版,Project,横道图,横道计划图,甘特图,各种样式Excel版横道计划图 project甘特图

critical-path-method.xlsx
Excel 甘特图(计划实绩自动显示)130425.xls
Excel-Gantt-Chart.xlsx
excel-宿舍楼改造工程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excel-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excel-施工进度计划表横道图自动生成版(模板)(1).xls
excel-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楼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xlsx
excel-装修阶段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excel-酒店施工进度计划表.xls
excel-高层住宅楼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xls
Excel甘特图模板.xls
Excel甘特图模板1.xls
Excel甘特图模板(天数显示,梯级显示).xls
Excel自动生成—施工进度计划表.xls
Gantt chart excel template_Excel_2007-2013.xlsx
Gantt chart excel template_Excel_97-2003.xls
gantt-chart-template-MF.xls
gantt-chart_o365_free.xlsx
Gantt_auto-bars_short_v3-3.xls
Project Planner With Gantt Chart Template [LearnExcelProfessional.Com].xltx
Project-Manager-Gantt-Chart-1.0-3-Year-Display.xls
Project-Manager-Gantt-Chart-1.0-3-Year-Display.xlsm
Project-Manager-Gantt-Chart-1.0-Daily.xls
Project-Manager-Gantt-Chart-1.0-Daily.xlsm
Project-Manager-Gantt-Chart-1.0.xls
Project-Manager-Gantt-Chart-1.0.xlsm
project-住宅小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379工日).xls
project-住宅小区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318工作日).xls
project-医院门诊楼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project-商业大厦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project-框筒结构高层办公楼总进度计划.xls
project-石化工程科研中试及转化中心总控进度计划.xls
project-综合办公楼总进度计划.xls
project-综合大厦精装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project-酒店工程地上部分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project-酒店工程地下部分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project-高层住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xls
全自动甘特图(傻瓜式操作)1.xls
全自动甘特图(傻瓜式操作)1.xlsm
动态甘特图.xls
可视化工作进度图表1.xlsx
土建施工进度计划表1.xlsx
培训进度图表.xls
培训进度图表1-03.xls
培训进度图表1-07.xlsx
工作任务分配图1.xls
工作任务分配图1.xlsm
工作进度表(可视化进度条)(1).xlsx
工作进度表(可视化进度条)1.xlsx
技巧326 甘特图.xls
招聘安排的甘特图1.xlsx
施工总进度计划横道图.xls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填日期生成图).xls
施工进度计划表横道图自动生成版(模板)(1).xls
时间进度安排(月度)1.xlsx
智能项目进度图1.xlsx
条形甘特图.xls
甘特图 任务计划图.xlsx
甘特图项目规划器.xlsx
甘特图,适合中小型项目管理使用.xls
目标进度跟踪分析1.xlsx
计划调整实际甘特图.xlsx
认筹前工作计划表1.xlsx
进度计划1.xlsx
项目日程表.xlsx
项目管理之横道图施工进度计划讲义.xls
项目计划任务进度表甘特图1.xlsx
项目进度安排计划图-(甘特图)1.xlsx
项目进度计划图1.xlsx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ketchUp,skp模型,下沉广场,商业,sketchup商业下沉广场设计模型 SketchUp,skp模型,下沉广场,商业,sketchup商业下沉广场设计模型 SketchUp,skp模型,下沉广场,商业,sketchup商业下沉广场设计模型 SketchUp,skp模型,下沉广场,商业,sketchup商业下沉广场设计模型 SketchUp,skp模型,下沉广场,商业,sketchup商业下沉广场设计模型 SketchUp,skp模型,下沉广场,商业,sketchup商业下沉广场设计模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土建 结算 审核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05-19 17:27:34

提问网友:王哈哈


一个安装车棚的项目,在地面安装预埋件,使用建筑工程定额,5-4-64铁件制作和5-4-65铁件安装两个定额都需要套用么?

2022-05-19 17:36:15 补充

这两个定额项工作内容非常相近,都套用的话是否存在重复计取问题?

解答网友:竹风


土建,审核,山东,结算,答疑:山东地区,预埋件制作和安装,都套什么定额?-山东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05-19 17:26:24

提问网友:丫丫


还是该怎么算就怎么算吗?

解答网友:蓝鲸


最高限价工程量计算是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范围计算工程量。结算审核是按照合同约定的结算方式计算工程量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的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05-19 17:18:28

提问网友:M


请问有类似图片中的陕西省的钢筋接头价目表吗土建,陕西,答疑:钢筋接头的费用-陕西

解答网友:小的大牛


你好,陕西钢筋焊接的费用包含在定额子目内的。只有机械连接的钢筋接头需要单独计算的,这个有对应的定额子目的。选择就可以。

PPT,体系,全程,实战,成本,房地产,管控,精细化,解析,设计,资料,房地产成本全程精细化管控体系实战解析(194页) PPT,体系,全程,实战,成本,房地产,管控,精细化,解析,设计,资料,房地产成本全程精细化管控体系实战解析(194页) PPT,体系,全程,实战,成本,房地产,管控,精细化,解析,设计,资料,房地产成本全程精细化管控体系实战解析(194页) PPT,体系,全程,实战,成本,房地产,管控,精细化,解析,设计,资料,房地产成本全程精细化管控体系实战解析(194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00
CCS P6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818—2021
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oil/gas pipeline in fossil-fired power plant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5818,DL/T 5818-2021,油气管道施工技术,火力发电厂,DL/T 5818-2021 火力发电厂油气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1.0.1为了规范火力发电工程油气管道施工技术管理,进一步提高油气管道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火力发电机组燃油、燃气、氢气、液氨等易燃易爆介质输送管道的施工。
1.0.3油气管道的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规定外,还应执行国家、行业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术语
2.0.1公称压力nominal pressure
与管道系统元件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特性相关、用于参考的字母和数字组合的标识,它由字母PN和后跟无因次的数字组成。
2.0.2公称尺寸nominal size
用于管道系统元件的字母和数字组合的尺寸标识。它由字母DN和后跟无因次的整数数字组成。这个数字与端部连接件的孔径或外径(用mm表示)等特征尺寸直接相关。
2.0.3管道piping
由管道组成件和管道支撑件等组成,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控制流体流动。
2.0.4管道组成件piping components
用于连接或装配成管道的元件,包括管子、管件、法兰、垫片、紧固件、阀门、滤网及补偿器等。
2.0.5管子pipe or tube
用于输送流体的横截面为圆形的管道组成件。
2.0.6管件pipe fittings
管道组成件的一个类别,包括弯管或弯头、三通、接管座、异径管和封头等。
2.0.7管道支吊架pipe supports and hangers
用于承受管道荷载、约束管道位移和控制管道振动,并将荷载传递承载结构的各种组件或装置的总称,但不包括土建的结构。

3基本规定
3.0.1管道施工前应有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
3.0.2管道安装前,设计及技术资料齐全,施工图纸应通过会检。
3.0.3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管道安装,如需修改设计或采用代用材料时,应经设计单位确认并出具书面文件后执行。
3.0.4全过程实施绿色施工,应符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和《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相关规定。
3.0.5管道施工安全及环境应符合《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DL5009.1相关规定。
3.0.6管道预制配管宜在现场组合场或厂房进行,工厂化配管可按《电站配管》DL/T850执行。
3.0.7管道及系统安装应全过程实施洁净化施工。

4管道组成件验收与保管
4.0.1管道组成件应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及有效的产品质量检验证明文件。
4.0.2管道组成件到货后,复查其规格、材质及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技术要求;管道组成件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可按照附录B的规定执行。
4.0.3管道组成件到货后,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应光滑无裂纹、缩孔、夹渣、漏焊、粘砂、重皮、尖锐划痕等缺陷;
2凹陷深度不得超过公称壁厚的负偏差;
3法兰密封面应光洁,不得有径向沟槽,且不得有气孔、裂纹、毛刺或其他降低强度和连接可靠性方面的缺陷;
4管道组成内部清洁无杂物、无锈蚀,管道管口应有可靠的封闭措施;
5阀门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安装使用说明,标牌完好无缺,标识清晰完整。
4.0.4管道组成件应妥善保管,不得混淆与损坏,其标记应明显清晰。不锈钢的管道组成件,在运输和储存期间应有防止电化学腐蚀隔离措施。
4.0.5油气管道阀门的存放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40
CCS P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820—2021
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Code for nondestructive detecting of anchor cable construction in hydropower and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5820,DL/T 5820-2021,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DL/T 5820-2021 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及质量评价,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
1.0.3经实践检验或论证的新技术、新设备,可用于锚索施工质量检测。
1.0.4水电水利工程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钢绞线steel strand
由多根高强度钢丝捻制并经消除应力处理后,具有强度高和松弛性能好的绞合钢缆。
2.0.2预应力错索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受拉杆件由数股钢绞线按照一定规律编排成束组成的预应力构件。
2.0.3预应力锚固pre-stressed anchorage
对预应力锚索施加张拉力,提高岩土体或支挡结构物的稳定性,改善内部应力状况的技术措施。
2.0.4外锚头outer anchorage head
对错索实现张拉和锁定的支撑装置。
2.0.5张拉段tension section
预应力错索依靠自身弹性变形,张拉后可自由伸长,锁定后形成对被锚固体施加预应力的部分。
2.0.6内锚固段interior bond section
预应力错索的内部持力端,用胶结材料使锚索内端与被锚固体黏结为整体的区段。
2.0.7注浆体injecting cement paste
锚索锚固后,钢绞线、砂浆和钻孔周围岩体组成的复合体,由张拉段和内锚固段组成。
2.0.8有黏结预应力错索bonded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预应力钢绞线与浆液直接接触,错索经张拉锁定、灌浆后,张拉段与被锚固介质无相对滑动的预应力错索。

2.0.9无黏结预应力锚索non bonded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预应力钢绞线经专用防腐脂油敷涂和外包层处理后编制成的锚索,经张拉锁定后,张拉段在被错固体内可相对滑动的预应力锚索。
2.0.10错索长度length of the anchor cable
孔口到孔底的索体总长度,即“内锚固段+张拉段”总长度。
2.0.11锚索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detecting of anchor cable
对预应力锚索注浆体实施无损害或不改变其性能的检测。
2.0.12双程旅行时间two-way travel time
波以注浆体波速从激振点沿注浆体传播到注浆体底端,经注浆体底端反射再沿注浆体传播到接收传感器所经历的时间。

3基本规定
3.0.1错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实施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编制检测方案,现场检测后应及时反馈检测结果,项目完成后应提交预应力锚索施工质量无损检测报告。
3.0.2锚索施工质量检测宜采用声波反射法,应对锚索长度和注浆体完整性进行检测与评价。
3.0.3锚索施工质量检测前应采用工程类比或模拟试验方式,确定注浆体波速值和特征波形。
3.0.4检测结果应根据检测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施工工艺、使用要求、施工过程等因素综合分析判断。
3.0.5检测设备应进行率定。

4检测设备技术要求
4.0.1检测设备包括激振器、接收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分析仪等。
4.0.2检测设备应满足检测环境要求,且在一10℃~50℃环境温度下能正常工作。
4.0.3激振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根据反射信号幅频特性,确定符合脉冲宽度要求的瞬态激振器。
2稳态激振器扫频范围宜为200Hz~8000Hz,激振力可调。
4.0.4接收传感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采用加速度传感器。
2接收传感器应能与钢绞线接触紧密。
3传感器响应频率宜为1Hz~10000Hz。
4在线性响应范围内,加速度传感器灵敏度宜为1mV/(m·s-2)~10mV/(m·s-2);速度传感器电压灵敏度宜为50mV/(cm·s-1)~300mV/(cm·s-1).
4.0.5信号采集与分析仪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一屏宜同时显示不少于3条采样波形。
2具有数据处理、分析及数据传输功能。
3模拟放大器频率带宽范围应为1Hz~10000Hz。
4滤波频率可调,模数转换不应低于24位。
5采样间隔和采样长度可调,采样间隔不大于10μs。
6波形可垂直叠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40
CCS P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824—2021
水电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pumping of hydroelectric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5824,DL/T 5824-2021,施工技术,水电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DL/T 5824-2021 水电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

1总则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保障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
1.0.3水电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应做到技术可靠、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积极采用经试验或论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1.0.4水电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施工,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泵送混凝土pumped concrete
通过泵压作用沿输送管道强制流动到目的地并进行浇筑的流动性混凝土。
2.0.2混凝土可泵性concrete pumpability
表示混凝土在泵压下沿输送管道流动的难易程度及稳定程度的特性。
2.0.3混凝士布料设备concrete distributor
可将臂架伸展覆盖一定区域范围对混凝土进行布料浇筑的装置或设备。
2.0.4泌水bleeding
混凝土拌和物析出水分的现象。
2.0.5压力泌水pressure bleeding
混凝土拌和物在压力作用下的泌水现象。

3材料与配合比
3.1材料
3.1.1水电水利工程泵送混凝土原材料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的有关规定。
3.1.2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为2.2~3.0,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为2.4~2.8。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并控制在中值的士1%范围内,表面含水率不宜超过6%。
3.1.3泵送混凝土宜掺入粉煤灰等活性掺合料。粉煤灰的品质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的有关规定。
3.1.4泵送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或泵送剂等外加剂。外加剂品种和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其品质应符合《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的有关规定。
3.2配合比
3.2.1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DL/T5330的有关规定。
3.2.2混凝土试验方法应符合《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的有关规定。
3.2.3骨料的检验应符合《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的有关规定。
3.2.4应选用连续级配骨料,骨料最大粒径应满足输送设备的要求,混凝土输送管最小内径宜符合表3.2.4的规定。

4混凝土浇筑
4.1一般规定
4.1.1泵送混凝土应结合混凝土工程特点、拌和物特性、浇筑工程量、浇筑进度等制定施工方案。
4.1.2当多台混凝土泵同时泵送或与其他输送方法组合输送混凝土时,应根据各自的输送能力,规定浇筑区域和浇筑顺序,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统一指挥。
4.1.3泵送混凝土应采用厂(站)集中拌制。
4.1.4混凝土供应能力应满足连续泵送的要求。
4.1.5泵送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的有关规定。
4.1.6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试验,可按《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50中有关压力泌水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测,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宜大于40%。
4.1.7混凝土入泵时的坍落度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7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40
CCS P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825—202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混凝土喷射机
Operation code of safety fo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of hydroelectric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Concrete spraying machine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5825,DL/T 5825-2021,施工机械安全操作,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喷射机,DL/T 5825-202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混凝土喷射机

1总则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喷射机安全操作行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
1.0.3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混凝土喷射机。
1.0.4施工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5162的有关要求。
1.0.5混凝土喷射机安全操作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准备
2.0.1混凝土喷射机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处于完好状态。新启用的、经过大修或技术改造的混凝土喷射机,应按相应的要求进行测试和试运转。
2.0.2连接混凝土喷射机的风、电、水、加料设备等应满足设备运行要求;连接管道应安装正确,连接处应紧固密封。当管道通过道路时,管道应有保护措施。
2.0.3设备就位前,应检查并确保作业区周围环境的安全及通道畅通。
2.0.4机械操作人员和喷射作业人员应保持联系通畅。
2.0.5混凝土喷射机应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作业区四周应设置警示标志,做好安全警戒。
2.0.6采用混凝土喷射台车时,应确认有足够的空间,满足臂架展开。
2.0.7混凝土喷射台车就位时,支腿应全部展开并支垫牢固,保持整机水平。

3运行
3.1一般规定
3.1.1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1.2作业区域内应照明充足、通风良好。
3.1.3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安全帽等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
3.1.4在施工现场,电缆线应设置警示标志并进行保护。
3.1.5保养、排堵、处理故障和维修作业前,必须排空管路内压,不得在管路未排空压力时触动连接和改变密封状态。
3.1.6不得将混凝土喷射台车的机械臂作为起重等其他用途。
3.1.7作业时应有带班人员统一指挥、组织协调。作业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程。
3.2启动
3.2.1混凝土喷射机启动前,应重点检查下列项目,并符合相应的要求:
1安全阀灵敏可靠。
2机件、电气设备完好可靠,电源线不得有破损现象,接线牢靠。
3各部密封件密封良好。
4压力表指针显示正常。
5各部件管路和喷枪水管保持畅通。
6机油、水箱及轮胎气压符合要求。
3.2.2混凝土喷射机启动时,应按顺序分别接通风、水、电。开启进气阀时,应逐步达到额定压力。启动电动机后,应空载试运转,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投料作业。
3.2.3发动机启动后,应进行怠速空载运转,各仪表、指示灯显示正常后,才能开始负载运转。
3.2.4混凝土喷射台车行驶前,应将各工作机构收回。
3.2.5混凝土喷射台车行驶前应检查场地、道路通畅情况。
3.2.6混凝土喷射台车在坡道行驶时,不得横行或变换方向,保持平稳:下坡时,应低速挡行驶。
3.3作业
3.3.1混凝土喷射机位置应合理摆放,混凝土喷射台车应支撑牢靠并按顺序伸展臂架,臂架下不得站人或作业。
3.3.2喷射混凝土施工用的工作平台应牢固可靠并设置安全栏杆。
3.3.3作业时应先启动空气压缩机,空载运转3min~5min;喷射时先送风检查管路通畅后再泵送混凝土。
3.3.4喷射钢纤维混凝土施工中应防止回弹物伤害作业人员。
3.3.5洞内喷射作业,不宜采用干喷法施工。
3.3.6采用干法喷射混凝土施工时宜采取下列防尘措施:
1在满足混合料能在管道内顺利输送和喷射的条件下增加骨料含水率。
2在距喷头3m~4m输料管处增加一个水环,用双水环加水。
3在混凝土喷射机或混合料搅拌处设置集尘器或除尘器。
4在粉尘浓度较高地段设置除尘水雾。
5采用速凝剂等外加剂。
3.3.7人工操作喷射时,操作人员应紧握喷嘴,不得甩动管道。应一人握紧喷枪一人辅助,不得单人操作。
3.3.8喷嘴宜保持与喷射面垂直,距离为0.6m~1.0m。喷射区不得站人。
3.3.9作业时,输送软管不得折弯。当喷头出料中断时,应立即停机。
3.3.10作业中发生风管、水管、输料管等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应立即停止风、水、料的输送。排除故障时,喷头应有专人看护,喷嘴前面不得有人。
3.3.11当混合器或转孔发生堵塞时,应停机拆除清理干净。
3.3.12输料管发生堵管时,应先停止喂料,清理堵塞部位。
3.3.13混凝土喷射机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遥控器。
3.3.14混凝土喷射机运行时风压和水压应保持稳定,风、水稳压阀不得随意调整,
3.3.15混凝土喷射机的喂料筛网,不得擅自取下,不得用手或棍棒伸入喂料口。
3.3.16作业过程中,应观察作业面及顶部岩石情况,当出现危险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3.4停机
3.4.1混凝土喷射机停机时应先停止加料,再关闭电动机,然后停止供水,最后停送压缩空气,并将仓内及输料管内的混合料全部喷出。
3.4.2混凝土喷射机停机后应将输料管、喷嘴拆下清洗干净,清除机身内外黏附的混凝土及杂物,使密封件处于放松状态。
3.4.3移动混凝土喷射机时,必须首先关闭设备。
3.4.4应将混凝土喷射机停放在安全地带。在坡道上停放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3.4.5停用一个月以上或封存的混凝土喷射机,应做好停用或封存前的保养工作,并应采取防护措施。

4维护保养
4.0.1维修和故障处理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4.0.2维护保养应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4.0.3混凝土喷射机内部应保持干燥和清洁。
4.0.4混凝土喷射机、注浆器等使用前应进行密封性能、耐压性、牢固性等安全检查。
4.0.5混凝土喷射机、注浆器、水箱、油泵等设备应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使用过程中破损或失灵应立即更换。
4.0.6维护保养前,确保液压、水和空气系统已卸压。
4.0.7混凝土喷射机应做好设备日常的清洁、润滑、调整、紧固和防腐工作。
4.0.8混凝土喷射台车应按设备保养手册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BIM应用,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经验分享,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BIM应用推广经验分享

近年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聚焦“进一步打造突出的工程建设能力”功能定位,以项目管理“十化”为抓手,通过发挥BIM可视化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集成和管理技术,大力实施工地智慧化管理,全面提升项目高效履约和价值创造能力。

南京地下空间项目

●项目施工现场
在南京地下空间施工现场,项目部通过“云大物移智+BIM”等先进技术和综合应用,对“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进行实时、全面、智能的监控和管理,实现业务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

——施工工地智慧化。依托项目平台,项目团队集成物联网、BIM、GIS、三维动画等信息化技术,建成集安全、技术、环保、场地、人员、大型设备“六位一体”的“智慧工地”系统,通过了南京市“智慧工地”验收。

●智能化项目管理系统
——环境管理智慧化。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控、信息资源管理、智慧化技术推广应用。通过加载基坑降水自动预警系统、高支模监测及预警系统、临边防护自动报警系统、塔吊防碰撞系统等十余项信息化设施,实现了网络控制平台、安全管理APP、微信小程序等终端的人机物三方智慧互动管理。

——人员管理智慧化。通过实名考勤,在进一步加强现场人员管理智慧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同时,严格做好农民工工资监管工作。

——技术管理智慧化。以BIM 中心、监控中心的建设和应用为基础,打造信息化智能管理平台,在技术交底、方案模拟及研究论证、设计审图等多个方面进行应用,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安全管理智慧化。以项目安全分区管理为基础,通过气体自动监测声光报警系统、信号放大系统等智慧安全技术,进一步加强人员安全智慧化技术推广应用,确保作业环境实时处于监控状态。

田西高速公路项目

田西高速项目部从BIM集成、三维扫描及施工信息化技术多角度入手,搭建高效便捷管理平台,以数字化、信息化和可视化的方式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提高了施工进度,保障了安全生产,降低了施工成本。

●周邦料场地形测算
——提质增效。通过对设计、项目前期工作的可视化和模拟,实现了合理划分标段、路线比选、结构物选型、完善设计方案和工程造价控制,有效提升了效率。

●BIM后台监测中心
——安全可控。实时监控桥梁、隧道等重点工程施工过程,动态跟踪特种作业人员和设备的行动轨迹,进一步加强现场构件标准化生产、智能化控制、规范化装配、混凝土强度和路基路面压实度控制,实现了质量安全管理的可控在控。

南沙国际金融论坛(IFF)会址项目

项目部将BIM技术贯穿在设计、施工、运营的各个阶段,通过搭建项目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集成IOT、BIM、大数据、AI等核心技术,建立了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信息化生态圈,为企业积累有效的数据资产。

——服务设计。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分析、设计方案比选、空间推敲,搭建主体结构、钢结构、幕墙结构等立体模型,加强建筑全专业碰撞检查、管线综合分析、面积明细统计、工程量计算等工作模拟。

●钢结构深化设计
——服务施工。搭建施工进度模拟平台,围绕过程管理,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信息化生态圈,实现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

●场地布置模型搭建
——服务运营。通过在智能化IBMS集中管理平台中导入建筑模型,精准还原建筑、机电设备位置与状态,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为管理人员提供全景视图。

白鹤滩水电站机电项目

走进白鹤滩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管道、桥架映入眼帘,环视水轮机层,上百根大小管道密布,错落有致,细看桥架槽盒,数十根电缆横卧,排列整齐……这一幅幅井然有序的画面离不开现场施工人员对BIM技术的娴熟运用。

●利用BIM技术嵌装完成的线棒
——模拟优化。应用BIM模型,进一步清晰了设计结果,强化了碰撞检测、安装时间管控、施工成本控制、优化电缆布局,成功解决了电缆敷设这个“老大难”问题。

●利用BIM技术敷设的电缆整齐排列监测系统
——直观可视。通过BIM的可视化,实现了施工人员3D动画交底,明确各部件的安装标准,辅以“三维激光测绘技术”精确定位,大幅提高了工程管理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40
CCS P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828—2021
水电水利工程抗滑桩施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anti-slide piles for hydropower and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DL/T 5828,DL/T 5828-2021,抗滑桩施工,水电水利工程,DL/T 5828-2021 水电水利工程抗滑桩施工规范

1总则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抗滑桩施工,保障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
1.0.3抗滑桩施工应执行水电水利行业及国家的有关安全规定。
1.0.4抗滑桩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施工安全监测,确保施工人员、设备、设施和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1.0.5抗滑桩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破坏。
1.0.6抗滑桩施工宜采用经试验验证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1.0.7抗滑桩施工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

2术语
2.0.1抗滑桩anti-sliding pile
穿过滑坡体进入滑动面以下一定深度,阻止滑坡体滑动的柱状构件。
2.0.2挖孔桩digging pile
由挖掘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桩。
2.0.3跳桩施工separated construction of piles
抗滑桩施工过程中,采取间隔开挖成桩的施工方法,有单桩跳挖、二桩跳挖及多桩跳挖等。
2.0.4锁口圈梁locking shaft
为避免人工挖孔抗滑桩开挖过程中的孔口垮塌、土石落入及地表水灌入,在孔口设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0.5护壁结构clapboard
为防止挖孔桩孔壁变形及坍塌,保持孔壁稳定及阻隔地下水,沿孔壁逐段开挖浇筑形成的钢筋混凝土维护结构,简称护壁。
2.0.6提升机架elevating bracket
用于挖孔桩挖孔施工的提升机械。
2.0.7钻孔灌注桩bored pile
采用冲击、回转、旋挖等钻进机械成孔的灌注桩。
2.0.8微型桩micropile
桩径不超过250mm的桩。

3基本规定
3.0.1抗滑桩工程施工前,应收集详细的地质报告、施工图设计资料及监测资料,并收集当地水文气象及地表径流资料等。
3.0.2抗滑桩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NB/T10491的规定,主要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方法和设备选择、施工组织管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地质编录要求、施工质量检测与安全保证措施、环境影响控制措施等内容,必要时应制定应急预案。
3.0.3桩深超过16m的挖孔桩,以及超深超大截面(深度超过50m、桩截面面积超过2m2)钻孔桩的施工方案,应进行专题·论证。
3.0.4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开展施工地质编录工作,记录和追踪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必要时,应进行专项描述、记录和拍照。
3.0.5施工场地平整、施工道路修筑、施工材料存放和施工弃土堆放等,均不能降低边坡稳定性。
3.0.6抗滑桩不宜集中施工,可跳桩施工,特殊情况应经设计计算施工间距。应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70%后方可施工相邻桩孔
3.0.7抗滑桩施工应保证工序衔接,桩孔成孔后应及时安装钢筋并浇筑混凝土。
3.0.8抗滑桩钢筋制作安装按照《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执行。
3.0.9抗滑桩混凝土施工按照《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执行。
3.0.10抗滑桩施工前,应设立不少于3个有效的测量基准点:

施工期间,按《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的规定施测。
3.0.11施工前应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监测方案。施工过程中应对滑坡变形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
3.0.12临时设施应避开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及其影响的区域。

4施工准备
4.0.1施工设施应在开工前准备就绪,施工场地应满足施工机械正常作业的要求。
4.0.2施工前应按设计的桩身混凝土指标要求开展配合比试验,形成配合比试验报告。
4.0.3抗滑桩施工现场应设临时截、排水沟,地表水不得冲刷施工场地,不得流入桩孔。
4.0.4施工前应选择合适的弃土场地,弃土边坡应保持稳定,弃土坡脚宜设置挡土墙。必要时,应进行压实整平,设置截、排水沟。
4.0.5应按工程测量要求,布设测量控制网点和监测系统。测量控制网点应建在滑坡体之外,且能覆盖整个施工场地,设固定标识,妥善保护,施工中定期复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BIM技术,BIM技术应用汇报,云龙湾大桥,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项目,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项目(二期)云龙湾大桥BIM技术应用汇报

天府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新区,定位于构建西部科学发展的先导区、西部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国家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基地及国际化现代化新城区,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级的重要集合,全省多点多级支撑战略的第一级和成渝经济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级,为成都在建一座风景桥,中国电建水电七局至中标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整治项目二期云龙湾大桥工程项目后,项目部与时俱进抓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两年后将建成通车,届时一座美丽的双塔自锚式悬索桥将在蓉城“绽放”。云龙湾大桥是一座横跨天府新区锦江生态带地标性桥梁,也是成都地区第一座双塔自锚式悬索桥,不仅贯通锦江生态带南北两岸,而且完善了城市规划,促进了区域增长的发展与提升,为打造天府新区区域经济带发展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云龙湾大桥位于天府新区锦江云龙湾,工程全长1119m,主桥为425m双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一跨跨越锦江水面,主跨205m,边跨80m,两侧增设30m锚跨,桥面48.5米,双向八车道设计,主桥塔设计为“门”式造型,由两根塔柱及上横梁两部分组成,主梁为纵横梁钢结构体系,全桥共有两根主缆锚固于两端主纵梁内的钢锚箱上,主桥采用先梁后缆的施工工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9.040
K04
G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23.3-2016/IEC60068-2-78:2012
代替GB/T2423.3-2006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Testing method-Test Cab:Damp heat,steady state

(IEC 60068-2-78:2012,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2-78:Tests-
Test Cab:Damp heat,steady state,IDT)
2016-12-13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423.3,GB/T 2423.3-2016,恒定湿热试验,环境试验,试验方法,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1范围
GB/T2423的本部分规定了确定元件或设备在高湿度的条件下使用、贮存和运输时适应性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的目的是用于确定规定时间内恒定温度、无凝露的高湿环境对试验样品的影响。
本部分适用于小型设备或元件,也适用于大型设备,同时适用于散热和非散热试验样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EC60068-1环境试验第1部分:概述和导则(Environmental testing一Part 1:General and guidance)
IEC60068-3-6环境试验第3-6部分:支撑文件和导则温度/湿度试验箱性能确认(Environmental testing-Part 3-6:Supporting documentation and guidance-Confirm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hambers)
IEC Guide104安全出版物的编写及基础安全出版物和专业安全出版物的应用(The preparation
of safety publications and the use of basic safety publications and group safety publications)
3术语和定义
无。
4试验程序概述
4.1试验箱和测量系统

温/湿度试验箱应按IEC60068-3-6的规定进行安装确认。
试验箱和测量系统应符合如下规定:
传感器应安装在试验箱工作空间内以监控温/湿度;
注:对于散热试验样品,试验样品的散热会影响靠近试验样品位置的温度和湿度。
试验箱凝结水应连续排出试验箱,排出的凝结水如未净化不能重复使用;
试验箱内壁和顶部的凝结水不应滴落在试验样品上;
试验箱内的湿度用水的电导率应保持不超过20μS/cm;
试验中的试验样品不应受到空气调节装置的直接热辐射;
有喷雾系统的试验箱内,试验样品应远离喷射口,且湿气不可直接喷到样品上;
试验箱的容积至少为试验样品体积的5倍;
除非相关规范另有规定,使用安装架时,应对试验样品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温湿交换的影响最小。

4.2严酷等级
试验的严酷等级由温度、相对湿度、试验持续时间共同决定。除非相关规范规定,试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从表1中选择:

推荐的持续时间为:12h,16h,24h和2d,4d,10d,21d或56d。
总的温度容差为士2K是考虑到测试时的绝对误差、温度渐变以及工作空间内的温度。为了维持试验箱内的相对湿度在规定的容差范围内,必须保持试验箱内的任意两点在任何时间内其温度差异尽可能的小。若温差超过1K,则不能达到所需的湿度条件。短期的温度波动也必须保持在士0.5K范围内以维持所需要的湿度条件。
4.3预处理
相关规范可规定预处理。
4.4条件试验
试验样品应按相关规范的要求放入试验箱。除非有特殊规定,应将无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的试验样品置于试验箱内。
在特定的时候,相关规范可以允许试验样品在达到试验条件时放人试验箱内,且应避免样品产生凝露,对于小型样品可通过预热方式达到该项要求。
调整试验箱内温度,到达所要求的严酷等级。为了避免试验样品产生凝露,应控制试验样品的温度或使试验样品先达到试验温度再调整试验箱的相对湿度达到规定值。
在2h之内,通过调整箱内的湿度达到规定的试验严酷等级。
相关规范应规定试验条件及试验的持续时间。试验持续时间应从试验条件达到规定值时开始计算。
相关规范应规定试验样品取出试验箱时的试验条件和持续时间。
条件试验后,最后检测之前,应规定试验的恢复程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 于印发湖南省2019年建 设科技计划项目(第三批)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 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应用研 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 符号、水量与水质、 规划与设计、常用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监测与控制、施工和验 收、维护管理及附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工程建设标准涉及 专利管理办法》 (建办标 〔2017〕3号)文件要求,主编单位声 明:本标准不涉及任何专利情况,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涉及专利 技术请及时与编制组联系。 本标准由湖南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中机国际工程 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DBJ43/T 390-2022,LID,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标准,湖南省,雨水控制与利用,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标准,DBJ43/T 390-2022 湖南省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标准(报批版).pdf

1总则
1.0.1为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效防治城镇内涝灾害,降低雨水径流污染,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确保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及市政工程建设项目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与维护。
1.0.3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规划和设计应以经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专项规划和城镇内涝防治专项规划为主要依据,并应与河湖水系、道路交通、园林绿地和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和设计相协调。
1.0.4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应遵循生态优先、安全为重、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实用美观、统筹建设的原则,注重对山水林田湖草等城镇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注重节能环保和工程效益。
1.0.5应统筹源头减排系统、市政雨水排水系统和排涝除险系统“三系统”设计的衔接,采用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方法,通过工程性设施和非工程性措施,实现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建设目标。
1.0.6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应根据项目建设所在地的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气象特点、水文地质、下垫面、场地实施条件、污染物去除效果以及养护管理等因素,合理确定建设内容、规模、技术和措施。
1.0.7规划和设计阶段文件应包括雨水控制与利用内容。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0.8传染病医院的雨水、含有重金属污染和化学污染等地表染严重的场地雨水不得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有特殊污染源的场所,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应经专题论证。
1.0.9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应采取确保人身安全、使用及维修安全的措施。
1.0.10回用雨水供水管道应与生活饮用水管道分开设置,严禁回用雨水进入生活饮用水给水系统。在回用雨水管道上设有给水栓或取水口时,应采取防止误饮误用的措施。
1.0.11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设计中,相关的规划、总图、园林景观、建筑、结构、给水排水、道路桥梁、水文等专业应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1.0.12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应在不断总结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1.0.13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与维护,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湖南省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雨水控制与利用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削减径流总量、径流峰值,降低径流污染和收集回用雨水的总称。包括雨水的入渗滞留、收集回用、调蓄排放等。
2.1.2雨水系统stormwater system
下渗、蓄滞、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雨水的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的总体,涵盖从雨水径流的产生到末端排放的全过程管理及预警和应急措施等。
2.1.3海绵城市sponge 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统筹协调水量与水质、生态与安全、分布与集中、绿色与灰色、景观与功能、岸上与岸下、地上与地下的关系,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达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2.1.4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
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核心是基于源头控制和降低冲击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合理利用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削减暴雨径流产生的峰值和总量,延缓峰值流量出现时间,减少城镇面源污染。
2.1.5非工程性低影响开发设施non一structural LID practices
在其他专业设计中融入低影响开发理念,采用自然生态系统,使其既有助于实现低影响开发设计目标,而又不影响其他专业的设计功能的技术措施或设施。包括下凹式绿地、植被缓冲带、雨水断接、植草沟和植树造林等。
2.1.6工程性低影响开发设施structural LID practices
为实现低影响开发设计目标,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而专门设计建造的人工设施的总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设施、过滤设施、绿色屋顶等。
2.1.7绿色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s
采用自然或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控制城市降雨径流的设施。工程性低影响开发设施与非工程性低影响开发设施属于绿色设施的范畴。
2.1.8灰色设施gray infrastructures
传统的较高能耗的工程化排水设施。排水管网、隧道调蓄工程、调蓄池、雨水处理回用、排涝泵站等属于灰色设施的范畴。
2.1.9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depth
为实现一定的雨水控制与利用目标,用于确定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厚度(mm)表示。
2.1.1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收集利用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
2.1.11年径流污染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urban diffuse pollution
在多年平均情况下,雨水经过预处理措施和海绵设施物理沉淀、生物净化等作用,场地内累积全年得到控制的雨水径流污染物总量占全年雨水径流污染物总量的比值。
2.1.12径流runoff
在水文循环过程中,沿流域的不同路径向河流、湖泊、沼泽和海洋汇集的水流。
2.1.13设计雨型design rainfall distribution
典型降雨事件中,降雨量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2.1.14典型气象年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TMY)
以近3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接近30年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
2.1.15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2.1.16雨量径流系数pluvio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1.17径流污染runoff pollution
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是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2.1.18合流制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CSO)
合流制排水系统降雨时,超过截流能力而排入水体的合流污水。
2.1.19特殊污染源地区special pollution sources area
雨水径流中含有特殊污染物的地区。包括化工厂、制药厂、金属冶炼加工厂、传染病医院等。
2.1.20初期径流initial runoff
一场降雨初期产生一定厚度的降雨径流。
2.1.21土壤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oil
单位水力坡度下水在土壤中的稳定渗透速度。
2.1.22入渗率infiltration rate
单位时间内渗入单位面积土壤的水量。
2.1.23初始入渗率initial infiltration rate
入渗开始时,雨水在土壤中的入渗率,与土壤类型、湿润程度和植被覆盖情况有关。
2.1.24稳定入渗率minimum infiltration rate
入渗后期,雨水在饱和土壤中的入渗率。
2.1.25孔隙率void ratio
土壤或砾石等材料中可存水部分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2.1.26下垫面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2.1.27硬化地面impervious surface
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地面。
2.1.28预处理设施pretreatment practices
为满足低影响开发设施进水要求,用于初步处理雨水径流的设施。
2.1.29初期雨水弃流设施initial rainwater removal facilities
利用降雨量、雨水径流厚度控制初期径流排放量的设施。有自控弃流装置、渗透弃流装置、弃流池等。
2.1.30渗透弃流装置infiltration-removal device
具有一定储存容积和截污功能,将初期径流渗透至地下的装置。
2.1.31雨水渗透stormwater infiltration
在降雨期间使雨水分散并被渗透到人工介质内、土壤中或地下,以增加雨水回补地下水、净化径流和削减径流峰值的措施。
2.1.32渗透设施infiltration practices
储存雨水径流量并进行渗透的设施,包括渗透沟渠、入渗池、入渗井、透水路面等。
2.1.33入渗井infiltration well
雨水通过侧壁和井底进行入渗的设施。
2.1.34渗透管一排放系统infiltration-drainage pipe system
采用渗透检查井、渗透管将雨水有组织的渗入地下,超过渗透设计标准的雨水由管沟排放的系统。
2.1.35渗透检查井infiltration manhole
具有渗透功能和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装置。
2.1.36渗透管沟infiltration trench
具有渗透功能的雨水管或沟。
2.1.37集水渗透检查井collect-infiltration manhole
顶盖收集地面雨水且具有渗透功能和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装置。
2.1.38雨水滞留stormwater retention
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部分雨水,以增加雨水渗透、蒸发并收集回用的措施。
2.1.39雨水滞流stormwater detention
将雨水存储下来慢慢排放的过程。
2.1.40雨水储存stormwater storage
在降雨期间储存未经处理的雨水。
2.1.41雨水断接disconnection
通过切断硬化面或建筑雨落水管的径流路径,将径流合理连接到绿地等透水区域,通过渗透、调蓄及净化等方式控制径流雨水的方法。
2.1.42透水路面pervious pavement,permeable pavement
由透水面层、基层、底基层等构成的地面路面结构,能储存、渗透自身承接的降雨。
2.1.43绿色屋顶green roof
在建筑物屋顶铺设种植土层并栽种植物,收集利用雨水、减少雨水径流的源头减排设施,又称种植屋面或屋顶绿化。
2.1.44植草沟grass swale
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用来收集、输送、削减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包括简易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
2.1.45下凹式绿地sunken greenbelt
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或道路,且可用于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绿地。用于源头减排时,主要功能为径流污染控制,兼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用于排涝除险时,主要功能为削减峰值流量。下凹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凹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5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凹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本标准特指狭义式下凹式绿地。
2.1.46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 system,bioretention cell
通过植物、介质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渗滤、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包括雨水花园、生态树池、雨水花坛、高位雨水花坛等形式。
2.1.47市政型生物滞留设施urban bioretention
是一种边缘通常为垂直混凝土结构、类似于“容器”的箱式生物滞留设施,设置于建筑物与市政道路或人行道之间用地紧张的市政公共绿化景观区内,或设置于有行道树的市政道路人行道边缘,雨水径流通过“容器”内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渗滤、净化后,渗入底部土壤或通过排水盲管外排。通常有生态树池、雨水花坛、高位雨水花坛等形式。建筑与小区用地紧张的区域也可采用。
2.1.48渗透池(塘)
infiltration basin
指雨水通过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的滞蓄水池(塘),用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的洼地。具有一定的净化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
2.1.49湿塘wet pond
以雨水作为主要补水水源的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
2.1.50雨水湿地rainwater wetland
通过沉淀、过滤和湿地植物的生物作用等方式达到设计目标的低影响开发设施。
2.1.51蓄水池reservoir
具有雨水储存和削减峰值流量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
2.1.52雨水罐rainwater barrel,rain cistern
也称雨水桶。地上或地下封闭式的简易雨水集蓄利用设施。
2.1.53调节塘regulating pond
也称干塘。拦截、临时蓄存径流雨水,以削减峰值流量功能为主的洼地。
2.1.54植被缓冲带vegetation buffer strip,vegetated filter strip
利用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及去除径流中部分污染物的坡度较缓的植被区。也称植被过滤带或保护缓冲带。
2.1.55雨水调蓄stormwater detention and retention
雨水调节和储蓄的统称。雨水调节是指在降雨期间暂时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削减向下游排放的雨水峰值流量,延长排放时间,实现削减峰值流量的目的。雨水储蓄是指对径流雨水进行储存、滞留、沉淀、蓄渗或过滤以控制径流总量和峰值,实现径流污染控制和回收利用的目的。
2.1.56下沉式广场sunken open area
高程低于周边汇水地面标高的广场,当降雨超出源头减排设施和排水管渠的承载能力时,可用于临时调蓄周边地区的雨水径流,起到排涝除险作用。
2.1.57地形改造topography reforming
指在原始地形限定的改造范围内通过设计等高线或控制点高程来改造原有地形的方式。
2.1.58雨水调蓄工程stormwater detention and retention engineering
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工程的总称,可分为水体调蓄工程、绿地广场调蓄工程、调蓄池和隧道调蓄工程等。
2.1.59多功能调蓄设施multipurpose storage facilities
具有对雨水调节、储蓄的功能,与绿地、广场等空间结合,平时发挥正常的景观、休闲娱乐功能,暴雨产生积水时发挥调蓄功能的设施。
2.1.60调蓄池storage tank
用于储存雨水的蓄水池,根据是否有沉淀净化功能分为接收池、通过池和联合池。
2.1.61脱过系数deprivation coefficient
调蓄设施下游和上游设计流量之比。
2.1.62脱过系数法depriv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采用由径流成因推理的流量过程线计算调蓄容积的方法。
2.1.63内涝urban flooding,local flooding
强降雨或连续性降雨超过城镇排水能力,导致城镇地面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2.1.64内涝防治系统urban floo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用于防止和应对城镇内涝的工程性设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包括雨水收集、输送、调蓄、行泄、处理、利用的天然和人工设施及管理措施等。
2.1.65源头减排source control
雨水降落下垫面形成径流,在排入市政排水管渠系统之前,通过渗透、净化和滞蓄等措施,控制雨水径流产生、减排雨水径流污染、收集利用雨水和削减峰值流量。
2.1.66排涝除险设施local flooding control facilities
用于控制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超出源头减排设施和排水管渠承载能力的雨水径流的设施。
2.1.67雨水资源化利用率stormwater utilization rate
雨水收集并用于道路浇洒、园林绿地灌溉、市政杂用、工农业生产、冷却等的雨水总量(按年计算,不包括汇入景观、水体的雨水量和自然渗透的雨水量),与年均降雨量(折算成mm)的比值;或雨水利用量替代的自来水比例等。
2.1.68开口路牙cutting curb
用于将道路和广场雨水排放到处理设施的路牙石开口或导流结构。
2.1.69溢流雨水口overflow stormwater outlet
区别于传统雨水口,用于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等超标雨水溢流排放的设施。
2.1.70排水盲管underdrain pipe
具有渗透功能及排放能力的雨水管。
2.1.71清淤立管cleanout pipe
与地下排水盲管连通,用于清除排水盲管内淤积泥沙的立管。通常用于带地下排水盲管的低影响开发设施中。
2.1.72节制堰check dam
植草沟中用于降低雨水流速并滞留(流)雨水的挡水构筑一物,通常选用抗冲刷性材料构筑,如经加压处理的耐水原木或木料、格宾石笼、抛石堆或混凝土等。
2.1.73水位观察井(管)observating well
用于观察渗透设施和过滤设施运行状况的巡视装置。
2.1.74小口出流small pipe outlet
湿塘、表面流雨水湿地和植草沟等设施中排放蓄存雨水的出流装置。其可以为设施腾出下一次暴雨的滞留(流)空间。
2.1.75前池forebay
渗透塘、湿塘、调节塘、雨水湿地和植被缓冲带等集中入流处设置的沉砂池、前置塘等预处理设施的总称。
2.1.76配水设施level spreader
使雨水能均匀、缓慢进入低影响开发设施中的设施。包括砾石隔离配水槽、配水堰和V型配水渠等。
2.2符号
(略)
3水量与水质
3.1设计参数
3.1.1降雨参数应按当地或相邻地区雨量观测站近20年以上降雨量资料确定。湖南省主要城市降雨特征统计数据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可采用本标准附录A、附录C的数值。
3.1.2设计暴雨强度应按当地或相邻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确定。湖南省主要城市暴雨强度公式详见本标准附录B。如当地或相邻地区无暴雨强度公式,应按下式计算:

DBJ43/T 390-2022,LID,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标准,湖南省,雨水控制与利用,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标准,DBJ43/T 390-2022 湖南省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技术标准(报批版).pdf

式中:
q—设计暴雨强度[L/(s·hm2)];
t一设计降雨历时(min);
P—设计重现期(年);
A1,C,b,n——参数,根据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3.1.3雨水管渠的设计降雨历时,应按下式计算:
t =t+t2(3.1.3)
式中:t一设计降雨历时(min);
t1一汇水面集水时间(min),应根据汇水距离、地形坡度和地面种类计算确定。屋面一般取5min;建筑与小区一般取5min~10min;道路路面取5min~15min;
对市政道路下穿道敞口段、地下车库入口敞口段,以及其他集水面小但对雨水量敏感且淹没后有较大危害的区域,取1min~5min;

(略)

4规划与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标准应与国土空间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城市河湖水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竖向规划及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相协调,满足年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目标、径流峰值控制目标、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标准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目标的要求,并不应低于规划标准。
4.1.2新建、改建或扩建区域占地面积在5hm2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应在项目总体方案阶段编制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项规划设计方案。
4.1.3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项规划设计方案应与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同步进行,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1规划设计方案依据、目标、原则与设计参数;
2项目所在地水文、气象、下垫面、土壤渗透性能、市政设施等情况评价;
3雨水控制与利用技术方案;
4场地总平面布局与高程控制、雨水集水分区与径流组织、外排雨水总量测算;
5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规模和布局;
6雨水控制与利用目标可达性和效果评估;
7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投资估算。
4.1.4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建设不应降低国家规定的市政工程范围的雨水排放系统设计降雨重现期标准。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3
2.1术语3
2.2符号12
3水量与水质16
3.1设计参数16
3.2水量22
3.3渗透设施计算24
3.4雨水调蓄排放计算26
3.5雨水收集回用计算28
3.6水质31
4规划与设计33
4.1一般规定33
4.2系统设计与设施选型35
5常用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51
5.1透水路面51
5.2绿色屋顶56
5.3下凹式绿地59
5.4生物滞留设施60
5.5渗透塘64
5.6湿塘65
5.7雨水湿地67
5.8调节塘68
5.9植草沟69
5.10植被缓冲带73
5.11雨落水管断接75
6监测与控制77
6.1一般规定77
6.2监测77
6.3控制78
6.4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78
7施工和验收…80
7.1一般规定80
7.2施工81
7.3工程验收103
8维护管理106
8.1一般规定106
8.2维护管理107
附录A湖南省主要城市降雨特征统计数据117
附录B湖南省主要城市暴雨强度公式……119
附录湖南省主要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121
附录D湖南省主要城市气候要素资料…130
附录E湖南省主要城市不同月份平均蒸发量……151
附录F日调节计算法确定雨水池回用容积……152
附录G雨水控制与利用系统的数值模拟流程……153
附录H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常用植物的选用……154
本标准用词说明·161
引用标准名录……162
附:条文说明16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60
F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0104-2021/IEC TS62862-1-1:2018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术语

Solar thermal electric plants-Terminology
(IEC TS 62862-1-1:2018,Solar thermal electric plants-Part 1-1:Terminology,IDT)
2021-05-21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0104,GB/T 40104-2021,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术语,GB/T 40104-2021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术语

1范围
本标准界定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站(STE)的主要术语和定义,旨在为行业用户提供参考。
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通常由集热系统、发电系统和储热系统三个主要系统组成。
由于太阳能光热发电站的部件和配置取决于所使用的太阳能集热技术(即塔式、抛物面槽式、抛物面碟式或线性菲涅尔集热技术),因此某些术语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已在其定义中引入注释以示澄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ISO9488:1999太阳能术语(Solar energy一Vocabulary)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系统、子系统和部件
3.1.1
吸热体absorber
太阳能集热器内吸收太阳辐射能并向传热流体传递热量的部件。
3.1.2
吸热体罩absorber cover
覆盖吸热体的透明部件,用以减少吸热体热损失并保护其免受外界环境影响。
注:盖层为玻璃材质时,通常被称为“玻璃罩”。

3.1.3
线性吸热器有效长度active length of a linear receiver
在参考温度下,接收被聚焦太阳辐射的吸热体长度。
注1:一般情况下,参考温度为25℃。吸热体长度为暴露部分即未受阴影遮挡,表面正常吸收太阳辐照部分的长度。
注2:单位:国际单位为m。
3.1.4
辅助加热器auxiliary heater
通过消耗其他非太阳能燃料加热传热流体的设备。

3.1.5
集热器采光口法向collector aperture normal
垂直于集热器采光口平面的方向。
3.1.6
集热器采光口平面collector aperture plane
垂直于集热器横平面,太阳能集热器采光口区域在该平面上。
3.1.7
集热器轴collector axis
线聚焦太阳能集热器中,平行于线性吸热器(接收器)且垂直于采光口的平面与采光口平面的交线,见图3。
3.1.8
集热器纵平面collector longitudinal plane
由集热器轴和集热器采光口法向定义的平面,见图2。
3.1.9
集热器回路collector loop
由多个线聚焦集热器串联组成,同一传热流体依次流过各集热器吸热管形成回路。
注:一个回路可由一排或多排集热器列串联组成。
3.1.10
集热器列collector row
具有相同流量和流向的传热流体的多个线聚焦集热器串联而成。
3.1.11
集热器横截面collector transversal plane
垂直于集热器轴的平面,见图2。
3.1.12
聚光器concentrator
通过反射或折射,将直射太阳辐射聚焦到吸热器上的部件。
3.1.13
可调度性dispatchability
不考虑天气影响,太阳能热发电站响应电网调度的能力。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