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安装电气图中,这个图例表示什么?-陕西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05-18 17:29:54
提问网友:芭比Q了
2022-05-18 17:37:51 补充
解答网友:
上水图中看看这个位置是否有相关阀门,或者电气中这个位置是否有配电箱,单看你这个截图看不出来表示什么,如果有阀门和配电箱,那这个代表模块。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05-18 17:29:54
提问网友:芭比Q了
2022-05-18 17:37:51 补充
解答网友:
上水图中看看这个位置是否有相关阀门,或者电气中这个位置是否有配电箱,单看你这个截图看不出来表示什么,如果有阀门和配电箱,那这个代表模块。
所属地区:安徽
提问日期:2022-05-18 17:29:51
提问网友:天阿玛
解答网友:刘建宁
差不多的,看材质、材料要求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西
提问日期:2022-05-18 17:29:26
提问网友:我的问题有点多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看看选用的图集里有没有抱框要求
问题专业:安装 招投标 结算 计价软件GCCP 计价软件GBQ4.0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05-18 17:28:29
提问网友:柚
如题 谢谢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有机玻璃钢优于无机玻璃钢风管
有机玻璃钢贵
所属地区:陕西
提问日期:2022-05-18 17:26:09
提问网友:小问
请教各位老师:
散热器系跟前这个自动排气阀安装高度是多少呀?
解答网友:大海
高于散热器顶部的高度即可。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05-18 17:22:59
提问网友:毛彦鹏
解答网友:
例如DWQ1:
水平筋:C12@150;
垂直筋:C20@150+C12@150;
ICS29.020
CCS K 47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878—2021代替DL/T878—2004
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试验导则
Test guide of the insulating tools for live working
2021-04-26发布 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带电作业用绝缘工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绝缘管、绝缘棒、绝缘板为主绝缘材料制成的硬质绝缘工具和以绝缘绳索为主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软质绝缘工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035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GB13398带电作业用空心绝缘管、泡沫填充绝缘管和实心绝缘棒
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18037带电作业工具基本技术要求与设计导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绝缘工具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不应小于表1的规定。
ICS27.100
CCS F2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961—2020代替DL/T961一2005
电网调度规范用语
Power grid dispatching glossary
2020-10-23发布 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各级调控机构及所调度管辖的发电厂、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等(以
下简称厂、站)进行调控业务联系时应使用的规范用语,并描述了调控相关业务常用规范用语的普遍含义。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调控机构及所调度管辖的厂、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498高压直流输电术语
GB/T2900.8电工术语绝缘子
GB/T2900.49电术语电力系统保护
GB/T2900.51电工术语架空线路
GB/T2900.52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发电
GB/T2900.57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运行
GB/T2900.87电术语电力市场
GB/T30155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GB/T31464电网运行准则
GB/T33590.2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术语
GB51048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规范
3电网名称类规范用语
3.1电力系统
电力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系统,是由发电、供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设施以及为保证上述设施安全、经济运行所需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电力计量装置、电力通信设施和电力调度自动化设施等所组成的整体。
3.2电网
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
3.3静态稳定
电力系统受到小干扰后,不发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动恢复到初始运行状态的能力。
3.4暂态稳定
电力系统受到大扰动后,各同步电机保持同步运行并过渡到新的或恢复到原来稳定运行方式的能力。
3.5动态稳定
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干扰后,在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长过程的运行稳定性的能力。
3.6电压稳定
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电压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电压崩溃的能力。
3.7频率稳定
电力系统受到小的或大的扰动后,系统频率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允许的范围内,不发生频率崩溃的能力。
3.8同步振荡
发电机保持在同步状态下的振荡。
3.9异步振荡
发电机受到较大的扰动,其功角在0°~360°之间周期性变化,发电机与电网失去同步运行的状态。
3.10低频振荡
发电机的转子角、转速以及相关电气量,如线路功率、母线电压等发生近似等幅或增幅的振荡,振荡频率一般在0.1Hz~2.5Hz。
3.11次同步振荡
振荡频率通常低于同步频率,较容易和大型汽轮发电机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产生谐振,造成发电机轴扭振破坏的电气振荡现象。
4设备名称类规范用语
4.1发电设备类
4.1.1发电厂类规范用语
发电厂类规范用语及说明详见表1。
ICS27.120.20
N7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16—2019代替DL/T1016一2006
电容式引张线仪
Capacitance type tensioned wire transducer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容式引张线仪的产品原理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坝及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测量位移的电容式引张线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仪器系数instrument coefficient
电容式引张线仪在全量程范围内变化1个电容比时被测量的变化值。
4产品原理与规格
4.1产品原理
电容式引张线仪根据变间隙型电容感应原理设计,其原理及结构示意见图。当测点相对于引张线线体的位置变化时,引起固定在引张线线体上的中间极与电极1、电极2电容量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比,计算得到测点相对于引张线线体的位移。位移计算公式见附录A。
ICS27.120.20
N7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17-2019代替DL/T1017一2006
电容式位移计
Capacitance typ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容式位移计的产品原理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坝及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用于测量建筑物各向位移的电容式位移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仪器系数instrument coefficient
电容式位移计在全量程范围内变化1个电容比时被测量的变化值。
4产品原理与规格
4.1产品原理
电容式位移计根据变面积型电容感应原理设计,其原理及结构示意见图1。当测点位置发生轴向位移时,屏蔽管改变电极2与中间极间的电容量,通过测量电容比得到位移输出。电容式位移计的位移计算公式见附录A。
ICS27.120.20
N7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18-2019代替DL/T1018一2006
电容式测缝计
Capacitance typejointmeter transducer
2019-11-04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容式测缝计的产品原理、分类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坝及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用于测量建筑物表面缝间变位的非埋入式电容式测缝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仪器系数instrument coefficient
电容式测缝计在全量程范围内变化1个电容比时被测量的变化值。
4产品原理、分类与规格
4.1产品原理
电容式测缝计根据变间隙型电容感应原理设计,其原理及结构示意见图1。电极1、电极2分别安装在被测缝的两侧,当被测缝变形时,引起电极1、电极2间电容量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比,计算得到被测缝的变形位移量。位移计算方法见附录A。
4.2产品分类与规格
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电容式测缝计分为单向测缝计、双向测缝计和三向测缝计三种。电容式单向测缝计用于测量缝的开合度或某向的错动变化:电容式双向测缝计用于同时测量缝的开合度及某向的错动变化:电容式三向测缝计用于同时测量缝的开合度及另两向的错动变化。
电容式测缝计的基本规格及主要参数见表1。
ICS29.020
CCS K 0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345—2021代替DL/T1345—2014
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工作规程
Safety code of power working with the helicopter
2021-01-07发布 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直升机开展电力作业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以及作业过程的安全规定,包括线路巡
视工作、激光扫描工作、带电水冲洗工作、悬吊法带电检修工作、吊装组塔工作、展放导引绳工作等。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有人驾驶直升机开展电力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68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GB/T13035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
GB/T257261000kV交流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
DL/T 289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作业标志
DL/T 409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 779带电作业用绝缘绳索类工具
DL/T875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机具基本技术要求
DL5009.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电力线路
DL/T5286土800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DL/T5290 1000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MH/T3011.7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第7部分:民用航空器的加油和放(抽)油
MH/T3011.9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第9部分:民用航空器地面溢油的预防和处理
MH/T3011.17民用航空器维修地面安全第17部分:民用航空器燃油沉淀物的检查
MH/T6005民用航空器加油规范
CCAR-61民用航空器驾驶员合格审定规则
CCAR-67FS民用航空人员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
CCAR-91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直升机电力作业helicopter power working
应用直升机为电力建设、输电线路维护提供的飞行服务活动,包括输电线路基础施工、组装铁塔、展放导引绳、输电线路巡视、水冲洗、激光扫描、带电检修等项目。
3.2
适航证airworthiness certificate
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对民用航空器颁发的证明该航空器处于安全可用状态的证件。
3.3
运营人operator
经民用航空管理部门按照CCAR-91审定合格,获得民用航空管理部门颁发的商业非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证和运行规范,并具有直升机电力作业经营许可的航空企事业单位。
3.4
作业委托方operation consigner
委托运营人提供直升机电力作业飞行服务的单位。
3.5
作业机组operation group
根据运营人的生产安排,执行直升机电力作业任务的一组人员。一般至少应由直升机驾驶员、维修人员、航务人员、电力作业人员、保障人员等组成。
3.6
机长captain
经运营人指定,在飞行时间内为直升机的运行和安全负最终责任的驾驶员。
3.7
副驾驶co-pilot
辅助机长对直升机进行飞行操纵或在机长的监视下直接操纵直升机的驾驶员。
3.8
航空器维修人员aircraft maintenance personnel
从事直升机或直升机部件维修和管理的所有人员,也可称为机务人员。
3.9
机务放行人员maintenance release personnel
确定直升机或直升机部件满足经批准的标准,并签署批准直升机或直升机部件重新投入运行的人员。
3.10
航务人员navigational matters personnel
负责飞行指挥、飞行作业各要素的组织调配、飞行作业过程的运行控制、协调军民航管制单位进行空域保障、为直升机驾驶员提供气象、航图、通告等必要的飞行资料的人员。
3.11
航检员aeronautical power inspector
执行输电线路巡视、激光扫描、基建监察等任务的电力作业人员,同时负责协助驾驶员对障碍物、线路交叉跨越等危险点进行观察、提醒。
3.12
油料员fueling personnel
为直升机燃油提供运输、加油、放(抽)油、放燃油沉淀、燃油沉淀物检查、处理地面溢油等服务的人员。
3.13
起降场landing pads
用于或拟用于直升机起飞、降落及停放的一块陆地或构筑物。
3.14
备降场alternate landing pads
当原定起降场不适宜着陆时可供直升机着陆的另一起降场,或因天气、机械故障等原因中止飞行作业时可供直升机就近着陆的另一起降场。
4总则
4.1一般要求
4.1.1所有参加直升机电力作业的人员应遵守本文件的规定,作业人员应按照工作授权范围开展工作。
4.1.2任何人发现违反本文件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各类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4.1.3在发现有可能危害人身、电网、直升机安全的紧急情况下,机长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机长在直升机遇险时,应采取确保安全的一切必要措施,并指挥机上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在需要紧急撤离直升机时,机长应组织机上人员撤离,并最后离开直升机。
4.1.4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运营人及作业委托方批准后执行。
4.2人员
4.2.1
直升机驾驶员应至少持有按照CCAR-61颁发的商用驾驶员执照,并得到运营人的工作授权。在进行线路巡视和激光扫描作业时,机长的直升机总飞行时间不应少于1000h,其中电力作业飞行经历时间不应少于200h;在进行带电水冲洗、悬吊法带电检修、吊装组塔和展放导引绳作业时,机长的直升机总飞行时间不应少于2000h,其中电力作业飞行经历时间不应少于600h,且作业机型的机长时间不少于20h;在进行带电水冲洗、悬吊法带电检修、吊装组塔和展放导引绳作业,副驾驶的直升机总飞行时间不应少于1000h,其中电力作业飞行经历时间不应少于250h,且作业机型的飞行时间不应少于100h。
4.2.2航空器维修人员开展维修工作及放行工作应取得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规定的资质,并得到运营人的工作授权。
4.2.3电力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本文件的相关部分,取得相关资质,并得到运营人或作业委托方的工作授权。
4.2.4航务人员应具有航空管制、飞行签派或运行控制的相关工作经验,并得到运营人的工作授权。
4.2.5油料员应得到运营人的工作授权,其中油料车驾驶员还应取得危险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
ICS29.020
CCS K01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346—2021代替DL/T1346—2014
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
Operating code of helicopter laser scanning for transmission line
2021-01-07发布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直升机激光扫描架空输电线路作业通用要求、作业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分析和应用、成果交付等。
本文件适用于有人驾驶直升机激光扫描架空输电线路作业,无人机激光扫描作业可做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31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T27919 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
CH/Z300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
CH/T8023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CH/T 8024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CH/T9008.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高程模型
CH/T9008.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000 1:2000数字正射影像图
DL/T74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1345直升机电力作业安全工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任何地点提供全天候三维坐标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包括全球的、区域的和增强的卫星导航系统。
3.2
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
测定传感器空间姿态参数,包括俯仰角、侧滚角和航偏角。
3.3
定位定姿系统position orientation system;POS
由机载定位单元与惯性测量单元组成,测量目标物体每个时刻的空间位置和姿态角。
3.4
连续运行参考站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络等技术,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根据需求按一定距离建立长年连续运行的若干固定GNSS参考站组成的观测系统。
3.5
激光扫描仪laser scanner
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系统。通过记录激光脉冲从发射经目标物反射到接收单元的时间延迟,精确测定从发射点到地面反射点之间的距离,获取地面反射点的三维坐标。
3.6
机载激光扫描系统airborne laser scanning
基于机载平台的激光雷达系统,包括适用于机载环境的激光扫描仪、POS系统、航空数码相机等传感器。
3.7
安置参数mounting parameters
以IMU测量坐标中心作为直升机平台坐标系原点,激光扫描仪、GNSS在该坐标系的位置、方位参数。
3.8
激光点云laser point cloud
扫描点的集合。激光雷达系统对地面扫描获得地面反射点的三维坐标,每个地面反射点按三维坐标以点形式分布在三维空间中的地面反射点集合。
3.9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一定范围内规则格网点的平面坐标(X,Y)及其高程(Z)表达地形起伏的数据集。描述区域地貌形态空间分布,采用等高线或相似立体模型经采样和量测等数据采集后内插形成。
3.10
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
对航空航天影像采用正射纠正、接边、色彩调整、镶嵌,并按一定范围裁切生成的影像数据集。
4通用要求
4.1人员要求
4.1.1机长
机长资质应满足DL/T1345的相关要求。
4.1.2系统操作员
系统操作员应符合以下条件:
a)掌握激光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熟悉直升机内部系统;
b)能熟练开展机载激光扫描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操作,具备在直升机上完成激光扫描数据采集的能力。
4.1.3地面辅助人员
地面辅助人员应符合的条件是:掌握GNSS基站架设流程,开展GNSS基站架设工作。
4.1.4数据处理人员
数据处理人员应符合的条件是:熟悉激光雷达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数据处理流程,具备飞行数据质量检查、数据处理、对照激光扫描检测的数据正确判定输电线路设备是否存在隐患的能力。
4.2设备要求
4.2.1直升机
直升机应已取得民航主管部门颁发的国籍登记证、适航证、无线电台许可证,且性能良好,处于适航状态。
4.2.2机载激光雷达扫描仪
激光雷达扫描仪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激光安全等级宜为ClassⅡ及以下。
b)有效测距不应小于300m。
c)100m测距精度小于10mm。
d)最大有效脉冲频率不应小于500kHz。
e)激光扫描设备检校应符合CH/T8024的规定。
4.2.3POS系统
POS系统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a)机载GNSS接收机应为高精度动态测量双频航空型接收机,有稳定的相位中心,应在高空、高速的环境下正常工作,数据采样率不应小于2Hz。
b)机载IMU的测量频率不应低于128Hz,侧滚角和俯仰角的中误差不应大于0.01°,航偏角的中误差不应大于0.02°。
c)POS系统检校应符合GB/T27919的规定。
ICS27.100
CCS F2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雅
DL/T1397.8—2021
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第8部分:绝缘监测装置校验仪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DC power system test equipment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Part 8:Testing instrument for insulation monitor
2021-01-07发布2021-07-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直流电源系统绝缘监测装置校验仪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以及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直流电源系统绝缘监测装置校验仪(以下简称产品)的设计、制造、检验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十12h循环)
GB/T2423.10一2019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33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GB/T2900.77电工术语电工电子测量和仪器仪表第1部分:测量的通用术语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GB4793.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14598.2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8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
DL/T980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
DL/T1392直流电源系统绝缘监测装置技术条件
DL/T1397.6电力直流电源系统用测试设备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便携式接地巡测仪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1、GB/T2900.33、GB/T2900.77、GB/T4365、DL/T1392和DL/T1397.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绝缘监测装置校验仪testing instrument for insulation monitor
在不接地直流电源系统中,对直流电源系统用绝缘监测装置、便携式接地巡测仪或具备同等功能装置(以下简称被校装置)绝缘告警、接地选线等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的测试设备。
3.2
直流对地电压DC voltage to ground
在不接地直流电源系统中,直流母线正极或负极对参考接地点(理论中值零点)的电位差。
3.3
直流对地电压偏移DC voltage excursion
在不接地直流电源系统中,直流对地电压实际值与理论值相对稳定的差值。用该差值的绝对值表示。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1.1应能测量交、直流电压,一般通过可调的试验电源、电阻器、电容器等模拟直流电源系统正、负极且在不同分布电容下的多种类型接地故障,对被校装置进行监测能力评估。
4.1.2应能完成交流窜电、直流互窜的故障模拟测试。
4.1.3产品最少应具备4路独立的直流接地故障模拟回路,且接地电阻值和对地电容量应能可调。
4.1.4应符合GB/T14598.27中有关阻燃和防电击部分的要求。
4.1.5应有必要的安全标志和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4.2使用条件要求
4.2.1正常使用的环境条件
4.2.1.1环境温度不应高于+45℃,不应低于一10℃。
4.2.1.2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5%,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应大于90%,表面应无凝露。
4.2.1.3大气压力:80kPa~110kPa(海拔2000m及以下)。
4.2.1.4使用地点应通风良好,无爆炸危险,无腐蚀性气体,无严重霉菌。
4.2.1.5使用地点应无剧烈振动源,无强电磁干扰。
4.2.2正常使用的电气条件
4.2.2.1交流电源电压:220V(1士20%)
4.2.2.2交流电源频率:50Hz(1±5%);
4.2.2.3直流电源电压:88V~286V。
4.2.3特殊使用的环境及电气条件
超出4.2.1和4.2.2规定的使用条件为特殊使用条件,应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确定。
4.3外观与结构要求
4.3.1产品外壳应牢固可靠,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表面平整光滑且涂覆层色泽均匀。面板上的元器件应操作灵活无卡涩,文字、符号、标志应清晰耐久。
4.3.2连接端子、引线应标识正确、清晰、不易磨损。
4.3.3中文显示屏不应小于8.89cm(3.5in)。
4.3.4产品的接地要求:
a)金属外壳或框架上应有接地端子,以及明显的接地标志;
b)保护接地端子应能可靠连接截面不小于4mm2多股铜线;
c)接地连接处应有防锈、防粘漆措施。
ICS29.120.40
K43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050—2019
高压开关柜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
现场检测方法
Field detecting method for partial discharge of high voltage switchgear based on transient earth voltage
2019-11-04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压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高压开关柜)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现场检测的检测原理、仪器要求、检测条件、检测周期、检测方法、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常见干扰源。
本标准适用于3.6kV~40.5kV电压等级高压开关柜。外壳非完全屏蔽的开关柜类设备,例如环网柜、电缆分支箱等,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354—2003局部放电测量
GB26860电力安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DL/T393—2010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417—2006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带电检测energized test
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
[DL/T393一2010,定义3.1.7]
3.2
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
设备绝缘系统中部分被击家的电气放电,这种放电可以发生在导体(电极)附近,也可发生在其他位置。
注:导体(电极)周围气体中的局部放电有时称为“电晕”,这一名词不适用于其他形式的局部放电。“游离”指原子与分子等形式的电离,通常不应把“游离”这一广义名词用来表示局部放电。
[DL/T417一2006,定义3.1]
3.3
背景噪声水平background noise level
在局部放电试验中检测到的不是由试品产生的信号。
[GB/T7354一2003,定义3.6]
3.4
暂态地电压transient earth voltage;TEV
电气设备局部放电发生时产生的电磁波,高频范围3MHz~30MHz、甚高频范围30MHz~300MHz传播经过金属外壳或接地体入地时,在金属外壳或接地体上感应产生的暂态对地电压信号。
3.5
暂态地电压幅值transient earth voltage amplitude
表征局部放电暂态地电压信号强度的一种形式,可采用信号幅值与基准值的比值的对数来表征,
即20lg(信号幅值/基准值),单位为dBmV。
3.6
分贝毫伏dBmV
表征相对于基准值为1mV的局部放电量分贝值表示法。
注:例如某一信号的实际幅值为10mV,则其分贝毫伏值为201g(10mV/1mV)=20。
3.7
短期放电严重程度short term severity of partial discharge;STS
选定时间间隔内的最大暂态地电压幅值与每个工频周期内脉冲个数的乘积。
注:考虑仪器分辨率、采样率等因素,通常选定2$作为时间间隔。
3.8
最大短期放电严重程度maximum short term severity of partial discharge;MSTS
每个统计周期内所检测到的短期放电严重程度的最大值。
注:根据检测时间的长短,可选择2min、5min或15min作为统计周期。
3.9
长期放电严重程度long term severity of partial discharge;LTS
每个统计周期各时间间隔内最大暂态地电压幅值的平均值、每个统计周期选定时间间隔内脉冲个数的平均值、脉冲发生的时间占总的监测时间的百分数三者的乘积。
4检测原理
暂态地电压检测原理如图1a)所示,当开关柜的金属外壁与传感器构成的等效电容C1远大于传感器硬件回路与同轴传输线构成的等效电容C2(C1C2),且开关柜的金属外壁与传感器构成的等效电容C1远大于耦合电容C3(C1》C3)时,等效电路如图1b)所示。运用等效分析法,估算匹配电阻上的信号大小为:
式中:
△ua一匹配电阻R上的信号;
△u——暂态地电压检测传感器获得的信号;
w—TEV信号频率。
图1b)所示电路实质是一个带通滤波电路,通过合理选择C2的值,可获得适当的上限截止频率。合理选择3的值,可获得适当的下限截止频率。开关柜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检测时无物理接地点,因此系统中还需要构建一个虚拟的接地端。
检测到的暂态地电压幅值与放电量和传播途径等因素有关。传播过程中的衰减量主要取决于放电位置、开关柜内部结构以及开关柜缝隙大小。
ICS27.060
J98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051-2019
空气预热器性能试验规程
Performance test code for air heaters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与要求,及这些性能指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修正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和加热介质无相变的暖风器,不适用于直燃式空气预热器、烟气烟气加热器和有相变的暖风器和电加热空气预热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8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IAPWS IFC-97国际水和水蒸气性质学会工业用水和水蒸气热力学性质计算公式1997(The
IAPWS Industrial Formulation 1997 for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Water and Steam)
3术语定义、符号
3.1术语定义
3.1.1
空气预热器air heater
直接把尾部烟气或其他高温介质(如蒸汽)的热量传递给燃烧空气的加热器。
常见的空气预热器有表面式(回热式)空气预热器和再生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两种形式。表面式空气预热器的受热面是固定的,根据受热面不同又分管式、盘式和热管式等多种形式。再生式空气预热器受热面不固定,根据转动部件分为换热元件转动和风罩转动两种类型,根据烟气/空气的流道数量分为二分仓、三分仓和四分仓三种类型。
3.1.2
暖风器air preheater coils
用蒸汽等工作介质把燃烧空气加热的加热器,主要用于控制空气预热器进口的空气温度,防止发生低温腐蚀。
3.1.3
验收试验acceptance test
验收试验是确定某一新设备或设备改造后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性能规范而进行的试验。
验收试验的精度要求高,需严格地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步骤进行,基于对烟气中氧量的测量和对燃料的实验室化验,按化学当量关系确定总烟气流量,按各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气流速的测量结果进行流量分配,并选用最佳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法,保证得到不确定性最小的试验结果。
3.1.4
简化性试验routine test
用于定期监测空气预热器性能变化、运行调整等目的试验,如检修前/后试验、漏风率的定期检测等工作,精度要求比验收试验低,可以采用仅需测量空气预热器进、出口氧量的简化试验方法。
3.1.5
漏风air infiltration/ingress
漏入锅炉或空气预热器范围内的空气。
3.1.6
空气预热器整体漏风率air heater leakage
从空气预热器空气侧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的空气质量占空气预热器进口烟气质量的百分比。
空气预热器漏风位置不唯一,本标准中把空气预热器各处的漏风统一地按空气预热器空气进口到烟气出口间的漏风来计算,计算结果实际上包含了所有的漏风。
3.1.7
一次风漏风率primary air leakage
从空气预热器一次风侧漏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侧和二次风侧的空气质量占空气预热器一次风进口空气质量的百分比。
3.1.8
一、二次风漏风分布因子friction of primary air and secondary air leakage to gas side
从一、二次风漏入烟气侧的空气质量占空气预热器空气侧漏入烟气侧空气总质量的比例。
3.1.9
进口烟气温度entering gas temperature
进入空气预热器烟气的温度。
3.1.10
出口烟气温度exit gas temperature-including leakage
实测的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平均温度。
3.1.11
进口空气温度entering air temperature
进入空气预热器空气的温度。
多分仓空气预热器各仓进口空气温度不同时,进口空气温度为各仓空气流量加权平均值。
3.1.12
无漏风出口烟气温度exit gas temperature-excluding leakage
理想的空气预热器没有漏风,没有漏风时空气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称为无漏风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
实际工作中无法直接测量无漏风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本标准根据有漏风条件下的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空气预热器出口温度等参数,采用热平衡方法计算出无漏风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计算时所有漏风温度均取空气预热器进口空气温度。
3.1.13
出口空气温度leaving air temperature
空气被加热后离开空气预热器的温度,也称热风温度。
多分仓空气预热器各仓出口空气温度通常根据其用途来命名,如一次风出口热风温度、二次风出口热风温度等。
3.1.14
烟气侧传热效率gas side effectiveness
烟气实际放热量占理论最大放热量的百分比。
3.1.15
空气侧传热效率air side effectiveness
空气实际吸热量占理论最大吸热量的百分比。
4性能指标
空气预热器性能指标如下:
a)整体漏风率;
b)阻力;
c)热容比:
d)烟气侧传热效率;
e)空气侧传热效率。
ICS27.100
F3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052—2019
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规程
Technical supervision code for boiler in thermal power plant
2019-11-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技术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125MW及以上容量电站锅炉,其他容量等级锅炉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1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16507(所有部分)水管锅炉
GB/T25960动力配煤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75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660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T51106火力发电厂节能设计规范
DL/T332.1塔式炉超临界机组运行导则第1部分:锅炉运行导则
DL/T 340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DL/T435电站锅炉炉脖防爆规程
DL/T43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455锅炉暖风器
DL/T466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
DL/T468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
DL/T561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
DL/T586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
DL/T610200MW级锅炉运行导则
DL/T611300MW~600MW级机组煤粉锅炉运行导则
DL/T 612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
DL/T715火力发电厂金属材料选用导则
DL/T748(所有部分)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DL/T748.3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
DL/T748.5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5部分:烟风系统检修
DL/T748.7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7部分:除渣系统检修
DL/T748.8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的检修
DL/T 750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维护规程
DL/T 794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DL/T831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
DL/T 838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852锅炉启动调试导则
3总则
3.1锅炉技术监督应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规定和反事故措施要求,对锅炉设备及系统的选型、设计、监造、安装、调试、性能验收试验、运行、检修等进行全过程监督和管理。
3.2锅炉技术监督应依靠科技进步,推广采用先进可靠的技术、设备和成熟的技术管理经验。
3.3锅炉技术监督管理应符合DL/T1051的规定。
3.4锅炉技术监督的设备范围包括锅炉本体及其附件,锅炉尾部受热面(含排烟余热回收利用系统),锅炉风机及烟风系统,磨煤机、制粉及燃烧系统,除灰渣系统等。
3.5锅炉技术监督各阶段监督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设备选型及设计阶段:
1)审核锅炉设备招标文件、采购合同,重点审核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性能保证的考核项目和验收方式、技术资料提交要求、技术培训要求等。
2)审核锅炉本体设计方案,重点审核锅炉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炉膛选型、燃烧系统设计、受热面布置和选材、调温方式、相关测点布置、吹灰器选型、脱硝系统设计、锅炉对灵活性运行的适应性等。
3)审核锅炉辅机及系统设计选型方案,重点审核制粉系统、烟风系统、除灰渣系统等设计。
4)审核设计联络技术问题及各方工作的接口。
b)监造阶段:
1)审核设备监造单位、监造人员资质与业绩的符合性,审核监造大纲、主要见证项目,监督监造报告的报送、制造中出现不合格项时的处置、制造和监造单位使用的仪器仪表等。
2)审核监造人员核查制造单位执行供货合同及相关标准的符合性,见证锅炉本体及重要辅机的重要监造节点。对于制造中出现的重大质量问题,协助制定处理方案。
c)安装阶段:
1)审核工程监理大纲、工程监理报告;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核查施工验收记录、验收证书。
2)监督检查入厂主要设备的验收情况,以及入厂设备(或部件)的现场保管情况。
3)结合工程安装主要质量控制点,监督检查锅炉本体及辅助设备的安装质量,主要包括锅炉构架、空气预热器、受热面、燃烧器、烟风及煤粉管道、燃油系统、磨煤机、风机、给煤机、排渣机、保温等部件和系统。
4)审核水压试验方案和安全措施,见证水压试验条件、过程、结果。检查炉膛及烟风系统严密性试验结果。
d)调试阶段:
1)审核调试方案(措施)、调试记录、调试报告。
2)对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和整套启动试运阶段的技术指标、主要质量控制点、重要记录进行监督,重点检查冷态通风试验、首次点火、化学清洗、蒸汽吹管、蒸汽严密性试验及安全阀校验、整套启动试运行的方案、试验记录及结果。
e)性能验收试验阶段:审核机组性能验收试验方案,按照合同约定的试验标准对试验仪器、过程、结果进行监督,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完善运行调整措施的监督建议,协助制定设备治理方案。
f)运行阶段:
1)监督锅炉设备启动、运行、停运情况,查看设备的运行参数统计台账和分析报告。
2)监督锅炉运行规程、反事故措施的编制及执行情况,发现异常时提出监督建议。
3)监督定期试验/操作的内容、方法、周期,必要时可开展针对性专项检查,对不符合项提出技术处理意见及建议。
4)参与设备故障、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完善反事故措施。
g)检修阶段:
1)审核检修规程,查看设备解体检查报告、检修总结、设备台账。
2)审核检修项目,对检修项目及方案提出监督建议。
3)参与锅炉主要设备和系统重大缺陷检修方案的讨论制定,对大、小修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监督。
4)监督检修过程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4设备选型及设计监督
4.1
锅炉本体
4.1.1锅炉设计选型应符合GB50660、DL/T831、DL/T5240、NB/T10127等的规定。
4.1.2锅炉设备的选型应根据设计燃料及校核燃料的燃料特性进行。锅炉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应委托具备检验资质的单位按标准化验分析。在炉膛设计选型前,应对设计煤种煤质分析数据做必要的校验与核算,并分析锅炉投运后煤质可能的变化幅度。校核煤种应考虑后期可采购的煤源,且不宜与设计煤种偏差过大。
4.1.3锅炉炉膛选型应符合DL/T831的规定,应控制炉膛主要特征参数在合适范围内,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对于严重结渣性煤种,当采用墙式或切向燃烧方式时,炉膛轮廓选型应取用有利于减轻结渣倾向的特征参数值。
b)对于燃用褐煤等新炉型,设计时应对现役机组进行调研,合理选取设计参数。
c)对于安装在高海拔地区(海拔超过500m)的燃煤锅炉机组,应对炉膛特征参数进行大气压力修正,并采取强化燃尽的技术措施。
问题专业:装饰 保修 计价软件GBQ4.0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5-18 13:27:55
提问网友:鲨鱼请教
解答网友: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