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6627-2012 数字地震仪校准方法
ICS75.180.10
E11 SY
备案号:35139-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627-2012代替SY/T6627-2005
数字地震仪 校准方法
Calibration method of the seismic data recording system
2012-01-04发布 2012-03-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地震仪的校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和维修后数字地震仪的校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噪声eint
仅器在输入短路或输人端接等效信号源内阻的情况下,在输出端质能观测的电压,折合到输人端便称为等效输人噪声。
2.2
零漂de off set
数字地晨仪据各道输人端短路时。没有任何信号感应或其他输人信号进来。输出端应为零输出,实除上,由于噪声、电源电压不稳,电阻元件值和器件、组件工作状态随度变化,输出端不为零,这就是零漂或漂移。
2.3
道间串音离eressfeed isolation
数字地震仪各地震道问感应的隔离程度,测试时只对奇(或偶)数道输人最大信号,在偶《或奇》数道检测所感应串扰信号的隔离程皮。
2.4
共模抑制比CMRR
衡量数字地震仪对共模干找抑制程度的一项指标,共模抑制比定义为被测设备对差模信号的放大倍数与对共模信号的放大倍数之比,共模抑制比越大,设备的抗共模干扰就越强。
2.5
增益误差step gain acc面rate
数字地震仪放大器的增益台阶之间的实际增益与理论增益的相对误差。
2.6
计时误差timing error
单位采样间隔的时间误差。
2.7
系统延迟system delay
数字地震仪的系统延迟是果集系统对输人响应的廷迟时间。
2.8
高载滤波nti-alias filter
去假频滤彼器(滤除与采样间相对应的高频信号)。
2.9
谐波变harmonic distortion
数字地震仪放大器系统变程度的指标,通常要求在仪器频率范围内谐波略变为0.1%~0.05%(早期仅器),谐波变为0.005%~0.0001%(日前在用仪器)。
3技术要求
3.1外观
3.1.1数字地震仪应注明型号、规格、制造厂家,出厂编号。
3.1.2数字地震仪外观应保持整洁,各紧固件无松功。
3.1.3数字地震仪面板各开关、插座、显示器连接完好,功能正常。
3.1.4数字地震仪应无影响计量性能的其他缺陷。
3.2技术指标
数字地震仪技术指标见表A.1,表A,1中未列人的指标可参见制造厂家技术手册。
4校准条件
4.1环境条件
4.1.1溢度:25℃±10℃
4.1.2相对湿度≤80%。
4.1.3无强报动、强电磁干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6596-2016 气田水注入技术要求
ICS75.020
E14 SY
备案号:57660-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596—2016代替SY/T65962004
气田水注入 技术要求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roduced-water injection in gas field
2016-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气田水注人井和注人层的选择要求,注入水基本要求,注入井的运行监控及健康、安全,环喷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气田开发全过程中生产水的注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HT338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SYT5467套管柱试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田水注入produced-water injection in gas field
以保护环境和维护正常生产为目的,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有监管地向注人层注人气田水的过程。
4气田水注入层的选择要求
4.1注入层封闭性
4.1.1上下隔离层不窜漏,注入层横向连通性好,总注人量波及范围内无断层、无地表露头或出露点。
4.1.2优先选择油气废弃层或枯层。
4.2注入层隔离性
4.2.1根据当地水文地质资料,在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之下,至少存在一个隔离层。并且在核查区内隔离层没有开放断层和断裂面,注人后不对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造成影响。
4.2.2注人井井底压力不会在隔离层产生断裂面。
4.3注入层可注性
4.3.1有足够的储集空间,能满足气田生产期内的注人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6595-2012 油田商业评估技术规范
1CS75.020
E12 SY
备案号:37555-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595—2012代替SY/T6595-2004
油田商业评估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ommercial evaluation to oil field
2012一08一23发布 2012一1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南业评估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商业价值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手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0217一2005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5367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5579.1油数描述方法第1部分:总则
SY/T5594水驱砂岩油田开发规划编制方法
SY/T6169油藏分类
SY/T6219油田开发水平分级
SY/T6511油田开爱方案及调整方案经济评价找术要求
3油田环境评估
3.1地理环境
分析油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交通状况,通信设施、水源及水质情况对油田开发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
3.2政治、经济环境
分析田所在国家(地区)政局、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相关法律,税收及石油政策、对环保要求等状况,明确其对油田投资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风险。
3.3油气储运、销售环境
分析油气储集、运输、销售市场等因素对原油成本的影响。
4油田地质条件评估
4.1构造
分析圈闭类型、构造形态,断裂系统,评价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4.2错集层
4.2.1研究储集层的坦藏深度、岩石学性质、厚度、有效厚度及隔层,夹层分布等状况。
4.2.2分析储集层类型、成岩作用、非均质性及其在垂向上和平面上分布等情况。
4.2.3研究储集层孔度、饱和度、渗透率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变化。
4.2.4分析储集层岩石表面性质,敏感性、毛管压力曲线、流体相对渗透率由线及其渗流特狂。
4.3流体性质
4.3.1分析油,气,水性质及其分布。
4.3.2分析地层原油性质及流变性。
4.4天然能量及驱动类型
4.4.1确定并评价天然能量大小,评价方法应符合SY/T5579.1中的有关要求。
4.4.2按SY/T6169的规定确定油藏驱动类型。
4.5油气储量
4.5.1探明地质储量:评价油田探明储量,计算及评价方法虚符合D2/T0217一2005中的有关要求。
4.5.2技术可采储量:评价泊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应符合SY/T5367中的有关要求。
4.5.3经济可采储量:评价一定经济条件下油田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方法执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储量评估准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带书签 津12S7 专用给水工程图集(无水印).pdf
高清带书签 津12S7 图集,pdf格式,实施日期:2013年10月1日,统一编号:DBJT29-18-2013,主编单位:天津市 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批准单位: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批准文号:津建设[2013]587号
1.适用范围
1.1本图集适用于游泳池、桑拿、喷泉及绿地喷灌工程的给水排水设计和施工安装。
1.2如用于地震烈度大于八度以上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及其他特殊地区时,应根据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另做处理。
2.编制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水上游乐设施通用技术条件》(GB18168-2000)
《游泳场所卫生标准·······-(GB9667-199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485-2009)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
《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2007)
《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泡给水排水设计规程》(CECS14-2002)
《园林绿地灌溉工程技术规程》·····(CECS243-2008)
《天津市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DB/T29-156-2006)
3.设计条件
3.1设计荷载:均布荷载4kN/m2,适用于人行道和绿化带的构筑物;汽-15或汽-10适用于车行道下的构筑物,
3.2土壤条件:密度18.0kN/m3;内摩擦角中=30°;地基承载力f-100kPa.
3.3气候条件:采暖室外计算温度高于-20℃
3.4地震烈度:八度。
3.5最大冻土深度:1.60米。
4.管材及接口
给水管道的管材及连接方式应根据管内水质、水压、敷设场所的条件及敷设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5.防腐
5.1金属管材一般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指施。
5,2暗装或埋地的给水承插铸铁管、排水系插铸铁营刷沥青漆两道,给水承插铸铁管有漆者可不再刷漆,
5.3明装给水铸铁管、钢管刷防锈漆两道,银粉面漆(或设计指定的面漆)两道。
5.4暗装镀锌焊接钢管、钢管刷青漆两道;理地镀锌焊接钢管、钢管做加强防腐。做法详见《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5.5明装镀锌焊接钢管安装试压后,刷面漆一道(镀锌层被破坏部分及管螺纹露出部分刷防锈漆一道,面漆两道)
5.6管道保温及为防止管道结露做隔热层时,应在管道防腐处理后进行
5.7明装铜管应刷防护漆,埋地时,应在管外加防护套管,
5.8管道刷漆前必须尸格按有关施工规程要求进行表面除油,除锈等清理工作,此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刷漆作业。
5.9加药间、加氯同的地面、培面及门窗,应采用时腐材料或采取有效的腐措施
5.10没脚消毒池、浸腰逍毒池及其配管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5.11溶药池、溶液池、投加装置、计量仪表和管道应采用耐腐性材料。
6.保温
6.1有防冻要求的管道须做保温处理,做法按设计要求或参照本图集管道与设务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12S11,
6.2防表面结露的管道须做隔热处理,做法应满足热工、隔气、消防、美观等要求,做法按设计要求或参照本图集《管道与设务保湿,防结露及电伴热》12511,
7.安装及试压
7.1管道穿地下室防水墙体及水池池壁、池底处应预理防水套管,防水套管做法详见本图集《给水工程》12S2.水池池底以下及底板面层内的管道,应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7.2钢管穿楼板应做钢套管,套管管径宜比钢管大2号,套管顶部高出地面20mm,底部与楼板地面齐平,套管与管道间填密封膏。
7,3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按《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29-2010施工,验收。
7.4给水排水管道的试压和港水试验应严格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进行验收.
8.在本图集使用中,本图集所依据的规范、标准若有新的版本时,选用者应按有效版本对有关做法进行调整,以使所选做法符合相关规范、标准有效版本的要求。
9.本图集中,除注明者外,尺寸均为毫米。
游泳池工艺设计施工说明
1.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扩建的人工建造游泳泡,包括比赛池、跳水池、训练池及公共游泳池的水处理流程设计、池水净化处理专用设备的选用及附件安装。水上游乐池、公共浴场的按摩池等亦可参照使用。
2.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2.1池水水质标准
2.1.1国家级(含)以上比赛、训练用游泳池应按国际泳联要求的水质卫生标准执行,
2.1.2公共游泳池和游乐池应按国家现行行业标准《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2007)执行.
2.1.3专用游泳池(如会所、俱乐部等)宜按第2.1.1条的要求设计。
2.2池水设计计算温度
2.2.1池水设计水温的确定以《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22-2008中的要求为标准,
2.2.2竞赛游泳池按25-27℃设计.
2.2.3训练游泳池、宾馆内游泳池按25-27℃设计。
2.2.4公共游泳池成人泡、跳水池按27-28℃设计.
2.2.5儿童池、戏水池按28-30℃设计,
2.2.6按摩池按不超过40℃设计.
2.2.7露天游泳池的池水设计温度:当有加热装置时按26-28℃设计、当无加热装置时按22-23℃设计
2.3泡水循环净化处理系统的分类及选用
2.3.1根据游泳池的使用对象、水质要求、消毒方法、管理水平和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2.3.2池水净化处理系统所选用的设备、附件、管材、仪表及相关产品,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产品标准的质量和卫生要求。
2.4池水循环
2.4.1池水循环的类型及其技术特点、适用范围,详见本图册第7-9页。
2.4.2游泳池池水净化设计的池水循环周期应根据游泳池类型、用途、游泳人数、泳池水容积和消毒方式等因素确定,
2.4.3泳池循环流量应根据《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规定的循环周期按公式(qc=a,/T)计算确定.
式中:qe一游泳池水中的循环流量(n3h);
-附加系数,一取1.05-1.10,本图册按1.05计算:
Vp-游泳泡池水容积(n');
Tp-游泳泡水的循环周期(b).
2.4.4循环水泵:应按多台系同时运行配置,并宜采用变频调速水泵;如有条件时宜选用低转速水泵,降低水泵运行噪音;水泵机组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减振和降低噪声的措施;材质应具耐腐蚀功能,并配置全封闭型电动机。
2.4.5循环管道:
1.池水循环管道宜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塑料管、硬聚氯乙烯(PVC-U)给水塑料管、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ABS)给水塑料管等
2.当采用臭氧消毒时,池水的循环水管道不宜采用丙烯腊-丁二烯-苯乙烯共聚(ABS)给水塑料管,臭氧投加管及与其配套的管件,附件,应采用S31603(旧代号S316L)不锈钢管.化学药剂、消毒液投加管道采用本条第1款的任一种管材,
3.循环管道应沿游泳池周边设置管廊或管沟布置和敷设;管廊或营沟应设人孔、营道运输孔、通风装置、围明装置及排水装置;设有水下观察窗的泳池,其管廊、管沟与设备机房相连通的联系门应有应急排水设施;管廊、管沟的高度不宜小于1.8米,宽度按敷设完管道后保证有0.7米的检修通道。
4.平衡水池及均衡水池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应采用内表面有可靠防腐层的钢筋混凝土建造。
5.循环管道技术参数:循环水泵吸水管流速不宜大于1.2m/s,出水管流速不宜大于2.0/s;游泳池给水口格栅空隙流速不宜大于1.0/s;游泳池泡底回水口格空隙流速不宜大于0.2m/s;塑料管道耐压等级应考虑游泳池及水上游乐池水温对其进行适度的折减。
2.5池水过滤
2.5.1毛发聚集器:毛发聚集唇的过滤芯孔眼(网)过水面积不得小于接管截面积的2.0倍;毛发聚集器的外壳应用耐腐蚀、耐压不变形的材质制造,如不锈钢等,过滤芯(网)应采用不锈钢或其他耐腐蚀材料制造。
2.5.2石英砂压力过滤暴
1.石英砂过滤器滤速应根据滤料组成、滤料厚度等因素经试验确定,缺乏试验资料时,可参表1确定,
2.石英砂压力过滤器的总水头损失不超过0.06MPa
3.石英砂压力过滤器的反冲洗强度为12-15L/(s.2),反冲洗时间根据滤料组合情况确定,一般为8-10min。
4.混凝剂选用应根据水源水质并结合当地药品供应情况确定,当缺乏案凝试验资料时,采用氯化铝、精制硫酸铝的设计投加量可采用3-5mg/L.
5.本图册“游泳池主要设各选用计算表”中过滤器滤速采用20n/h和25m/h两种工况,按24h连续运行计算,每座泳泡不少于2台,并应按强制滤速进行校核。
2.5.3硅藻土压力过滤器
1.应采用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硅藻土》GB14936-2012和《食品工业用助滤剂硅藻土》QB/T2088-2009规定的牌号为700号的硅藻土助滤剂。
2.硅藻土预涂料厚度应为2m(折合单位过滤面积的硅藻土用量为0.5-1.0kg/m2),且预涂厚度应均匀一致。
3.过滤速度应根据所用硅藻土特性和出水水质要求,经试验确定。在缺乏试验条件时,可按过鸿速度3-5m/h确定,并在试运行中摸索出适用的过滤速度,
2.5.4壁挂式过滤器
1,由进水口、毛发聚集器、循环水泵、过滤器、加药界、出水口及控制箱等组成的一体化设备,亦称无管道过滤器。
2.适用于家庭等小型游泳池
3.过滤器应等天取出用高压水冲洗表面污物。
4,该设各有悬挂式和嵌入式两种安装方式,具体安装方式由设计人员确定,
5.壁挂式过滤器安装数量根据池子形状、大小确定,
2.5.5每座游泳泡的过滤器宜按不少于2台同时运行确定设置数量,
2.5.6过滤器的制造材料应耐腐、耐压、不变形、不污染水质,
2.6泡水消毒
2.6.1臭氧消毒
1.美氧投加量:全流量全程式消毒和分流量全程式消毒方式,臭氧投加量0.4-0.6mg/L。全流量半程式消毒方式,臭氧投加量0.8-1.2mg/L.
2.臭氧与被消毒池水接触反应时间及反应罐容积应满足:
Ct=1.6
V=qc.t/60
式中:C-臭氧投加量(g/L);t-臭氧与被消毒水接触时问(min);
y-反应容器所需容积(n);qc-游泳池水进入反应罐的流量(n2/h)
3.臭氧投加系统应采用全自动控制,并与循环水泵连锁,
4.臭氧宜采用负压制备,并应采用负压方式投加在过滤器之前或之后的循环水管道上,
5.设有辅助氯制品长效消毒时,氯的投加量可按0.4-0.6mg/L(以有效氯计
6.臭氧投加管道、反应罐、吸附过滤器等均宜采用S31603不锈钢或其他抗氧腐蚀的材质制造。
2.6.2氯制品消毒
1.氯投加量应按池水中余氯量不超过1.0mg/L(以有效氯计)计算。
3.溶液的配置浓度应根据消毒剂品种确定;如为次氯酸钠则不超过5mgL(以有效氯计)的浓度;如为次氯酸钙则不超过3mgL(以有效氯计)的浓度。
3.消毒剂应能自动按比例连续投加的方式投加到换热或加热设备之后的循环水管道内,投加装置应与池水循环水泵连锁。
4.消毒剂投加装置、管道、管件、阀门及附件等,均应为抗消毒剂腐蚀的材质,如紫钢管等,
5.为确保游泳池运行安全,不推荐采用液氯对泡水进行消毒。
2.6.3紫外线消毒
1.应采用全循环流量紫外线消毒方式.
2.室外游泳池紫外线剂量不小于40mJ/cm3.
3.室内游泳池紫外线剂量不小于60mJ/cm2
4.使用紫外线消毒器时,应设有辅助长效消毒剂消毒.
2.7池水加热和维温
2.7.1泳池加热设备选用时,应按不同池容积和池水温度计算出不同的热损失及补充热:包括池水表面蒸发热损失;池壁和池底传导热损失;管道和净化设备热损失;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
2.7.2游泳池一敖采用分流加热方式,被加热的水量不小于循环水量的25%,加热设备被加热水侧的阻力小于等于0.02MPa时,可不设增压泵
2.7.3以2.7.1条各种热损失和加热所需热量之和按不少于2台加热设备进行选型,以适应池水初次加热所需时间的工况要求。游泳池使用过程中维温时可一台加热器运行,另一台备用(互为备用),
2.7.4游泳池补充水加热所需的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Qb=Vb·p(Td-Tr)c/th
式中:Qb-游泳消补充水所需的热量(kJ/h);p一水的密度(kg/L);
Vb一游泳池每日补充水量(L/d);Tf一游泳池补充水的温度(℃);
Td一池水设计水温;
th一加热时间(h);c一水的比热容[kJ/(kg.℃)]
2.8游泳泡补水
2.8.1游泳池每日需补充的水量可按泳池水容积的百分数(%)估算.室内游泳池:比赛泡、训练泡为3%-5%,公共游泳池为5%-10%;室外游泳池为10%-15%。
2.8.2补充水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2.9设备机房
2.9.1设备机房位置和面积
1.游泳池水净化设备机房应靠近泳池,减少机房与泳池同的管道长度,改善循环系统水力条件。
2.水净化设务机房应远离对业声有要求的办公、病房、旅店客房等房问
3.设备机房设在地面层时,宜设有直接通向室外的设备运输出入口;设备机房设置在地下层或地面以上楼层时,应设置运输设备、管道和化学药品的通道和垂直吊装孔,其尺寸和承重能力应满足最大设备的运输需要。
4.机房面积和高度应满足所需设备和实施的布置、施工安装、运行操作和维护检修要求。
2.9.2设备及相关设施布置
1.池水设备按净化工艺流程顺序布置,避免管道往返重复。
2.按设各设施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均衡水池区、循环水泵区、过滤设备区、消毒设施区、池水加热区、药品库房、水质检测区、设备供配电及控制区、设备设施维修及配件储存区等若干个区域,使整个机房功能分区明确,设备、设施布置紧凑,相互衔接顺畅,
3.设各、设施、容器等的布置间距,运输操作通道宽度,库房面积等应符合《游泳泡给水拌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2-2008的规定,
4.机房内的设各、设施、容器等均应有高出地面不小于100mm的混凝土基础。
2.9.3机房环境要求
1.消毒间、臭氧发生器间、设各间、设各控制间、水质检测间、各种化学药品贮存间等应为独立的房间,并设置与其他功能区分开的独立的通风排气系统,以确保房间每小时的换气次数为8-12次。
2.臭氧发生器间应保持清洁、干燥和无有害物质,房间温度宜为5-35℃,湿度不宜超过70%;宜装设监测房问内环境臭氧浓度的仪表;氧发生器产生的尾气必须引至室外;房间内的全部电气装置应为防爆类产品,
3.机房应设冲洗地面用的给水装置和排除地面积水的排水沟及潜水泵坑,排水沟宜设格盖板。
4.过滤器的反冲洗水应独立排出室外.
5.位于楼层内的设备机房,其转动设备,管道等应采取隔振减业措施。
6.机房内的墙面、地面、吊项、门窗等应为耐腐蚀、易清洗材质和具有隔声减噪功能
7.机房内应有良好的围明.
2.10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质量
2.10.1游泳池和水上游乐泡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仪表、门、管材、管件、附件等设施及化学品等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产品标准的质量要求。
2.10.2如选用国外产品,除应具有生产国主管部门的质量认证证书英文文本和中文文本外,还应具有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对该产品的质量检测证明文件。
2.10.3无国家或行业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生产厂应提供经过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文本及对该产品的评审意见。
2.10.4池水净化处理系统所的仪表,水质监测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监测精度由设计人确定,
2.10.5所选用的机电设备均应为高效、节能、低噪声产品.
3.主要附件设置要求
3.1进水口
3.1.1应采用出水量可以调节的进水口,其设置数量应根据池水循环流量的要求计算后确定。
3.1.2池水为逆流式循环时,应采用池底型进水口,池底进水口和配管一般采用埋在垫层内或穿池底的安装方式。竞赛和训练用等标准型游泳池池底进水口,应均匀布置在每条泳道分隔线在池底的投影线上,其纵向间距一般为3.0米;非标准形状的游泳池应按每个进水口的服务面积不超过8.0米3均匀布置.
3.1.3池水为顺流式循环时,进水口应采用池壁型。如为两侧壁进水时,进水口间距不宜超过3.0米;如为端壁进水时,进水口应在泳道线挂钩下的端壁上;在池子拐角处距端壁或另一池壁的距离不得超过1.5米,并应设置在泡水水表面下0.5-1.0米处。当泳池水深超过2.5米时,宜设置上、下两层给水口,且上、下层给水口错开布置,最底层给水口应高于池底内表面0.5米.
3.2回水口、泄水口及格
3.2.1池水为混合流式循环时,从池表面溢流的回水量按不小于循环水量的60%,从池底回水口的回水量不应大于循环水量的40%的原则确定,并宜用流量调节阀或独立设循环水泵等措施控制回水流量。
3.2.2顺流式循环的回水口设置的数量应按池水循环流量确定,但每座游泳池回水口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回水口设置位置应能满足池内全部水量均匀循环,且不发生短流,
3.2.3逆流式循环的回水口应设在溢流回水槽内;混流式循环的回水口应分别设在溢流槽内和池底;顺流式循环的回水口应设在池底。
3.2.4溢流水槽内回水口如分散设置时,其间距宜为3.0-3.5米,回水口应具有消声功能,且接管直径不宜小于DN50,其数量应按计算值的1.2倍设置。
3.2.5池底回水口顶面应设格栅板,格栅孔缝宽度不得超过8mm。
3.2.6池底回水口过水面积不得小于连接管截面积的6倍,数量应按淹没流计算确定,并设置在池底最低处,且宜做成坑槽式,并设格回水,且格栅板表面与设置处池底内表面平并应固定牢固,多个回水口时,其管道连接应有使各回水口出水均匀的措施。
3.2.7池水为顺流式循环和混流式循环的游泳池泄水口可与回水口合用;逆流式池水循环的游泳池应设泄水口。其设置要求与顺流式池水循环的游泳池中设置池水泄水口的要求相同。
3.2.8回水口和格栅板及盖座应选用耐腐位、不变形、坚固和不污染池水,且表面光滑的高强度材质的产品。
3.3吸污接口
3.3.1游泳池设置吸污接口时,其数量可按如下要求设置:50米长的泳池每边侧壁上宜设3个;25米长的泳池每边侧壁上宜设2个;吸污接口可等距离布置,一般在池侧壁的池水表面下0.5米处;不规则形状的游泳池按间距不超过20米设置一个吸污口,
3.3.2吸污接口的连接管与池水循环回水管应分开设置,接至循环水泵的吸水管上,并设阀门独立控制。
3.4其他各种附件的设置应根据游泳泡性质、规模、功能要求来确定其设置位置及数量。
4.附件安装要求
4.1对新建游泳池附件的安装及预埋件的预留必须与泳池土建施工紧密配合,不得后凿,以保证施工质量。
4.2对改建游泳池的附件安装,凿洞必须采用专用机具,不得人工酱打,并确保不影响游泳泡结构强度,同时做好防水处理,确保游泳池不渗漏
4.3游泳池整体设计由设计人员根据工程具体要求进行。预埋件二次灌浆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池体混凝土强度
4.4附件安装图中防水层可采用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层或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水层等做法,防水层可做在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池壁(底)或做在找平层上,具体采用方式由游泳泡土建工程设计人员确定。
4.5游泳池附件、设备及管送应采用铜、不锈钢及工程塑料等耐腐蚀的材料。
4.6游泳池金属附件、埋件和管道,均应做等电位连接。
5.其他
5.1本图册中未列出的毛发聚集、过滤、消毒等附件、设各,详见本图集其他分册
5.2选用本图集内容以外的游泳池附件、设备等产品时,应按有关规程要求对其技术参数进行校核。当选用安装图时,还应校核该附件产品的安装尺寸及设各重量等。
PDF书签目录:
编制说明 13
游泳池工艺设计施工说明(一)~(六) 16
逆流式游泳池循环方式原理图 22
顺流式游泳池循环方式原理图 23
混流式游泳池循环方式原理图 24
逆流式全流量半程式臭氧消毒流程图(一)~(六) 25
逆流式全流量全程式臭氧消毒流程图 28
逆流式分流量全程式臭氧消毒流程图 29
混流式全流量半程式臭氧消毒流程图(一)~(二) 30
混流式分流量全程式臭氧消毒流程图 32
混流式全流量全程式臭氧消毒流程图 33
顺流式全流量半程式臭氧消毒流程图(一)~(二) 34
逆流式全流量全程式氯消毒流程图 36
顺流式全流量全程式氯消毒流程图(一)~(二) 37
逆流式全流量全程式紫外线消毒流程图 39
间接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原理图 40
直接式太阳能加热系统原理图 41
游泳池设备选用估算表 42
浸腰消毒池 43
浸脚消毒池 44
强制淋浴走廊宽度≤2000mm喷头布置图 45
强制淋浴走廊宽度>2000mm喷头布置图 46
强制淋浴多孔管布置图 47
压缩空气起泡制波形式图 48
安全保护气浪形势图 49
烛式压力硅藻土过滤器 50
可逆式硅藻土过滤机组(一)~(三) 51
可逆式硅藻土过滤机组选用 54
板框可逆式硅藻土过滤机组(一)~(三) 55
板框可逆式硅藻土过滤机组选用 58
池壁进水口 59
池底进水口 60
池壁进水口安装图(一)~(二) 61
池底进水口安装图 63
池底回水口(一)~(二) 64
池底回水口安装图 66
吸污接口安装图(一)~(二) 67
溢流水槽回水口 69
溢水槽格栅板及排水管安装图 70
溢流回水槽格栅板、回水口安装图 71
撇沫器 72
壁挂式一体化过滤器安装图(一)~(七) 73
凹地式一体化平板过滤器安装图(一)~(二) 80
超豪华罗马梯过滤器安装图 82
嵌入式一体化过滤器安装图(一)~(二) 83
游泳池热泵选型说明 85
游泳池热泵系统原理图 86
热泵外形尺寸 87
热泵技术参数表 88
工程案例一:泳池热水板换加热系统原理图 89
工程案例一:泳池设备平面布置图 90
工程案例一:泳池给排水管道平面图 91
工程案例二:竞赛池水处理工艺流程原理图 92
工程案例二:训练池水处理工艺流程原理图 93
工程案例二:水处理机房平面布置图 94
工程案例二:水处理机房给排水管道平面图 95
工程案例二:竞赛游泳池水处理设备配置表 96
工程案例二:训练游泳池池水处理设备配置表 97
桑拿浴房(一)~(二) 98
蒸气浴房 100
水力按摩浴(一)~(三) 101
温、热水池工艺流程 104
冷水池工艺流程 105
喷泉设计施工说明 106
喷泉系统安装图式 108
喷泉系统的类型(一)~(二) 109
喷泉造型形式选择表 111
喷泉形式及给水系统图式(一) - (二) 112
喷头性能参数表(一)~(四) 114
喷头安装位置图(一)~(二) 118
喷头水姿造型图(一)~(二) 120
休闲水幕喷头 122
GRSW人造细雾系统 123
GRSW人造细雾系统流程图 124
GRSW系列主机、喷头性能参数表 125
水泉水池池壁 126
(水)旱泉水池池壁 127
喷泉水池自动补水口 128
喷泉水池溢水口 129
喷泉水池泄水口 130
水下彩灯、水下接线盒 131
SG41H、SGIIH型Y型过滤器 132
直角管道过滤器 133
QP型潜水喷泉泵性能参数表(一)~(三) 134
音乐喷泉控制方框图 137
多媒体音乐喷泉控制方框图 138
园林绿地灌溉工程设计施工说明(一)~(四) 139
1800®、lUNI-spray™地埋式散射喷头 143
1800®、UNI-Spray™地埋式散射喷头配套喷嘴性能参数表(-)~(三) 144
1300A-F、1400系列全圆涌泉喷嘴性能参数表 147
3500、5000/5000+地埋式旋转喷头 148
3500、5000/5000+喷嘴性能参数表(一)~(二) 149
Falcon6504、8005地埋式旋转喷头 151
Falcon6504喷嘴性能参数表(一)~(二) 152
8005喷嘴性能参数表 154
地上摇臂式喷头 155
地上摇臂式喷头喷嘴性能参数表 156
Xeri-Bug™、PC系列滴头及其性能参数表 157
压力补偿式滴灌管性能参数表 158
非压力补偿式滴灌管性能参数表 159
地埋式滴灌管、重力型滴灌系统性能参数表 160
DV、DYF系列电磁阀和PGA系列电磁阀 161
快速取水阀 162
标准足球场喷灌示例(一)~(二) 163
喷头连接节点图 16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带书签 津12S2 给水工程图集(无水印).pdf
高清带书签 津12S2 图集,pdf格式,实施日期:2013年10月1日,统一编号:DBJT29-18-2013,主编单位: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批准单位: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批准文号:津建设[2013]587号
1.编制依据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住宅建筑规苑》GB50368-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气压给水设计规范》CECS76:95
《管网叠压供水技术规程》CECS221:2007
《给水系统防回流污染技术规程》CECS184:2005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4-2011
《水泵隔振技术规程》CECS59:94
《天津市住宅设计标准》DB29-22-2013
《天津市管网叠压供水技术规程》DB/T29-173
《天津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DB29-69-2008
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等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和一般工业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和施工安装,
2.2如用于地震烈度八度以上地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多年冻土等地区时,还应执行相应的规范和规定,
3.编制内容
本图册编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给水工程 设计中常用的各种阀门(井)及水表(井)、各种材料的水箱及附件,常用的各种水泵及减振等.在供水设各中,既包括了传统的气压供水设备、变频供水设各,也涵盖了新型的叠压供水设备等内容
4.材料
4.1本图册选用的各类给水设备及配件、仪表等产品,均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相关产品标准中的材质和质量要求。生活饮用水所涉及的材料必须符合《生活饮用水输水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评价标准》GB/T17219的要求,
4.2阀门及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公称压力或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
4.3当生活给水与消防共用管道时,阀门、配件等还雷满足消防的要求。
4.4在符合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选用节能、节水型产品。
5.技术要求
5.1水表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5.1.1旋翼式水表应水平安装,当垂直安装时水流方向必须自下而上.
5.1.2水表前后直线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水表产品样本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螺翼式水表的前端应有8-10倍水表公称直径的直线段,其他类型表前后,宜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
5.2装设水表的地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便于读数和检修;
5.2.2不被曝晒、不致冻结、不被任何液体及杂质所淹没和不被受碰撞的地方;
5.2.3室外水表应设在水表井内;住宅的分户水表宜设置在户外,并相对集中。
5.3给水管道上阀门的设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并应设置在易操作和方便检修的场所。暗设管道的阀门处应留检修门,并保证检修方便和安全。
5.4居住小区独立设置的水泵房、供水站其运行噪声应符合现行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要求,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管道、附件及水泵等均应考虑防业声的要求,
5.5各种水泵、供水设备、仪表、阀门及管件,均应有防腐保护措施,当采用的防腐措施不足或设备处于腐蚀性的环境中时,应采用刷防腐漆、缠绕防腐材料或其他有效的防腐播施,
5.6敷设在有可能结冻的房问、地下室及管井、管沟等地方的给水管道及附件、水表、水箱等应有防冻保温措施,其方法可参照本系列图集12N9《管道及设各防腐保温》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5.7当给水管道会有结露现象产生,给水管道及附件应做防结露措施。其方法可参照本系列图集12N9《管道及设备防腐保温》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5.8其他技术要求详见本图册中各分项说明.
6.本图集尺寸:除图、表中注明者外均为毫米(mm),
7.在本图集使用过程中,当图集所使用的标准更新后,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
PDF书签目录:
编制说明(一)~(二) 16
水表及水表井 18
水表及远传水表安装图 18
IC卡水表安装图 19
分户水表安装图 20
集中立式水表安装图 21
集中卧式水表安装图 22
旋翼湿式、干式水表性能规格 23
甲型水表井安装图(DN≤50) 24
乙型水表井安装图(DN≤50) 25
甲型多水表表井安装图(DN15~DN25) 26
乙型多水表表井安装图(DN15~DN25) 27
水表井安装图(无旁通无止回阀或倒流防止器) 28
水表井安装图(无旁通有止回阀或倒流防止器) 29
水表井安装图(有旁通无止回阀或倒流防止器) 30
水表井安装图(有旁通有止回阀或倒流防止器) 31
水表井安装图(双水表井) 32
水表井盖板安装顺序表 33
水表井盖板配筋图(一)~(二) 34
水表井盖板钢筋表(一)~(三) 36
给水栓及防冻阀门 39
室内、室外洒水栓安装图 39
存水罐型防冻给水栓安装图 40
存水罐型防冻给水栓零件详图 41
防冻给水栓安装图(一)~(二) 42
防冻阀门安装图(一)~(三) 44
防冻阀门选用图(一)~(二) 47
阀门井 49
立式阀门井安装图(一)~(三) 49
阀门组合节点图 52
阀门井盖板配筋图 53
保温井口及木制保温井盖图 54
阀门套筒安装图(DN75~DN300) 55
阀门套筒图(一)~(二) 56
阀门开关把及水门叉子图 58
倒流防止器 59
倒流防止器井安装图(DN15~DN50) 59
倒流防止器井安装图(无旁通管) 60
倒流防止器井安装图(有旁通管) 61
LHS系列低阻力倒流防止器选用图 62
HS系列减压型倒流防止器选用图 63
YQ系列减压型倒流防止器选用图(一)~(二) 64
SHS系列双止回阀倒流防止器选用图 66
特种阀门 67
100A型角型定水位阀安装图 67
100X型浮球式液压水位控制阀安装图 68
YQ98005型过滤活塞式电动浮球阀安装图 69
H142X型液压水位控制阀安装图 70
X45X型泄压阀安装图 71
SG9000型水锤消除器安装图 72
JD745X型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安装图 73
Y45X型先导式减压稳压阀安装图 74
支管减压阀安装图 75
Y系列减压稳压阀选用图 76
比例式减压阀安装图( 一) - (二) 77
HH41X型缓闭消声止回阀选用图 79
静音式止回阀选用图 80
HQ型球型(污水)止回阀选用图 81
Y型快闭式止回阀选用图 82
双腔室Y型控制阀选用图(一)~(二) 83
直埋式弹性座闸阀安装图 85
直埋管网偏心半球间安装图 86
Z945X型电动弹性座封闸阀 87
WBEX型电动对夹式碟阀选用图 88
排气阀(一)~(三) 89
仪表及附件 92
温度计选型安装说明(一)~(三) 92
温度计连接头 95
温度计安装 96
压力表选型安装说明(一)~(四) 97
弹簧压力表安装图 101
YWK-II型液位显示器 102
STKA型液位传感器 103
STKB型液位传感器 104
ST型自闭式液位指示器 105
冷热水分水器安装图 106
冷热水分水器安装材料表 107
冷水分水器安装 108
分水器大样图 109
户表分水器大样图 110
Y型过滤器 111
水箱 112
给水箱说明 112
装配式钢板给水箱 113
装配式钢板给水箱选用表(一)~(二) 114
装配式钢板给水箱基础图 116
装配式钢板给水箱型钢底架基础图 117
装配式搪瓷钢板给水箱 118
装配式搪瓷钢板给水箱选用表 119
装配式搪瓷钢板给水箱基础图(一)~( 二) 120
装配式喷塑钢板给水箱 122
装配式喷塑钢板给水箱选用表 123
装配式不锈钢板给水箱 124
装配式不锈钢板给水箱选用表(一)~( 二) 125
装配式不锈钢板给水箱基础图 127
NE-508内喷涂冲压钢板给水箱 128
NE-508内喷涂冲压钢板给水箱选用表 129
NE-508内喷涂冲压钢板给水箱基础图 130
组合式不锈钢板给水箱 131
组合式不锈钢板给水箱选用表 132
组合式不锈钢板给水箱底架基础图 133
组合式不锈钢肋板给水箱 134
组合式不锈钢肋板给水箱选用表(一)~( 二) 135
组合式不锈钢肋板给水箱基础图 137
组合式保温给水箱 138
组合式保温给水箱选用表(一)~(二) 139
组合式保温给水箱基础图 141
水泵 142
水泵安装说明(一)~(二) 142
IS型水泵不减振安装图 144
IS型水泵不减振安装尺寸表(一)~(二) 145
IS型水泵减振安装图 148
IS型水泵减振钢筋混凝土基座模板及配筋图 149
IS型水泵减振安装尺寸表(一)~(三) 150
DL型水泵不减振安装图 153
DL型水泵不减振安装尺寸表(一)~(六) 154
DL型水泵减振安装图 160
DL型水泵减振安装尺寸表 161
KQL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安装图 167
KQL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安装尺寸表(一)~(八) 168
AAB轴冷变频泵不减振安装图 176
AAB轴冷变频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一)~(二) 177
AABD轴冷单级立式离心泵减振安装图 179
AABD轴冷单级立式离心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一)~(二) 180
AABD轴冷单级卧式离心泵减振安装图 182
AABD轴冷单级卧式离心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一)~(二) 183
AABS单级双吸离心泵不减振安装图 185
AABS单级双吸离心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一)~(三) 186
XBD立式单级消防泵不隔振安装图 189
XBD立式单级消防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 190
XBD卧式单级消防泵不隔振安装图 191
XBD卧式单级消防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 192
XBD立式多级消防泵不减振安装图 193
XBD立式多级消防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一)~(三) 194
XBD立式恒压切线泵不减振安装图 197
XBD立式恒压切线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一)~( 二) 198
XBD卧式恒压切线泵不减振安装图 200
XBD卧式恒压切线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一)~(三) 201
XBD变流稳压消防泵不减振安装图 204
XBD变流稳压消防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才表(一)~(三) 205
XBD-Q型潜水消防泵安装图 208
XBD-Q潜水消防泵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 209
JT、XJD型橡胶隔振垫 210
SD1型橡胶隔振垫 211
ZT型阻尼弹簧减振器 212
ZTA型阻尼弹簧减振器 213
JG橡胶剪切隔振器 214
ZD型阻尼弹簧复合减振器 215
橡胶挠性接头 216
XPGD、XTGD型橡胶挠性波形偏心同心异径管道接头图 217
供水装置 218
气压给水设备设计施工说明(一)~(三) 218
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选用表 221
气压给水电控柜技术性能表 222
立式隔膜气压罐选用图 223
立式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安装图(一)~(三) 224
立式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组装尺寸表 227
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水泵底座组装图 228
变频调速供水装置设计施工说明(一)~(六) 229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选用表(一)~(二) 234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安装图(一)~(二) 236
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安装尺寸表 238
电控柜的安装及尺寸表 239
管网叠压给水设备设计施工说明(一)~(五) 240
WWG系统无负压管网增压稳流给水设备原理图 245
WWG系列供水设备(两台泵)安装图 246
WWG系列供水设备(三台泵)安装图 247
WWG系列供水设备选型及安装尺寸表( 一)~(六) 248
WFY-II系列智能补偿式叠压给水设备系统原理图 254
WFY-II系列智能补偿式叠压给水设备(两台主泵)安装图 255
WFY-II系列智能补偿式叠压给水设备(三台主泵)安装图 256
WFY-II系列智能补偿式叠压给水设备设备规格性能及安装尺寸表(一)~(四) 257
WFY-II系列智能补偿式叠压给水设备基础及尺寸表 261
AKK节电型叠压给水设备原理图 262
AKK型叠压给水设备安装图(两台泵) 263
AKK型叠压给水设备安装图(三台泵) 264
AKK系列叠压给水设备选型及尺寸表(一)~(五) 265
HLXB系列箱式叠压供水设备系统原理图 270
HLXB系列箱式供水设备安装图(一)~(二) 271
HLXB系列箱式供水设备外形、底座、基础尺寸图 273
HLXB系列箱式供水设备性能参数及安装尺寸表(一)~(二) 274
HDXBF智能型箱泵一体化泵站供水设备系统原理图 277
HDXBF智能型箱泵一体化泵站安装图 278
HDXBF智能型箱泵一体化泵站选型表(一)~(四) 279
HDXBF型箱泵一体化泵站基础及接管尺寸表 283
HDXBF型箱泵一体化泵站水泵安装示意图 284
钢制管件 285
刚性防水套管安装图(DN25~DN400) 285
柔性防水套管安装图(DN50~DN400) 286
柔性防水套管零件图 287
钢制喇叭口大样图(DN50~DN400) 288
吸水管喇叭口支座图(DN50~DN400) 289
吸水管喇叭口支座主要材料及尺寸表 290
90°60°45°钢制弯头大样图(DN50~DN400) 291
30°22.5°钢制弯头大样图 90°钢制异径弯头大样图(DN50~DN400) 292
钢制等径三通、四通大样图 钢制三通、四通大样图(DN50~DN400) 293
钢制异径管大样图 钢制偏心异径管大样图(DN80~DN400) 294
弯管型通气管 295
弯管型通气管材料表 296
弯管型通气管立管图 297
弯管型通气管凸面法兰弯头图 298
弯管型通气管法兰图 299
罩型通气管 300
罩型通气管材料表 301
罩型通气管立管图 302
罩型通气管立管材料表 303
罩型通气管内罩图 304
罩型通气管内罩材料表 305
罩型通气管外罩图 30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带书签 津12S3 热水工程图集(无水印).pdf
高清带书签 津12S3图集 ,pdf格式, 实施日期:2013年10月1日,统一编号:DBJT29-18-2013,主编单位: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批准单位: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批准文号:津建设[2013]587号
一、编制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10)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200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设计专篇》给水排水200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上、下册)
在本图集使用中,所涉及的规范、标准若有新的版本时,选用者应按有效版本对有关做法进行检查、调整,以使所选做法符合有效规范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民用及工业建筑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设各、附件及管路安装。
三、主要内容
本图册是在原*05图集”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建筑给水拌水设计规范》及新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播施一给水排水》进行了修编,主要按照太阳能热水器在建筑物上各种安装形式,修编了太阳能系统;增编了模块式水加热器以及空气源、地源、水源热系热水系统。本图册的主要内容有: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原理;热交换器选用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选用与安装,热泵系统的选用与安装,热水锅炉(电力、燃油、燃气)选用及安装;热水器、开水器的选用与安装,热水系统常用附件的选用及安装。修编后的图册将继续保持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特点。
四、管道选材
热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符合饮用水要求的管材一般可采用薄壁铜管、薄壁不锈钢管、塑料热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热水管、住宅入户管敷设在垫层内时,可果用聚丙烯(P-R)管、聚丁烯(PB)营、交联聚乙烯(PEX)管等,
当果用塑料热水管或塑料和金属复合热水管时,除符合产品标准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1.管道的工作压力和管材级别应按相应温度下的允许工作压力和管材级别选择。
2.管件宜采用和管道相同的材质
3.定时供热水的系统不宜采用对温度变化较敏感的塑料热水管,
4.设各机房内的管道不应果用塑料热水管.
五、管道安装
1.热水横管应有不小于3%的坡度,供水气水同向流,回水气逆向流,以利于放气和淮水。
2.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自动排气阀,阀下设检修用的阀门;下行上给式系统,可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当入户支管上有分户计量表时,应在各供水立管的顶部设自动排气阀。
3.在系统最低点以及向下凹的管段,应有泄水装置,也可利用配水最低点泄水。
4.钢管、薄壁不锈钢管可根据建筑、工艺要求暗设或明设。暗设在培体或垫层内的铜管宜用塑覆铜管,塑料热水管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宜布置在不受撞击处,如不可避免时应加防撞击保护措施。
5.热水管道不宜穿过沉降缝和伸缩缝,必须穿过时应有保护措施。
6.热水管道穿过楼板、基础、墙壁时应加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地面20m,底部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装饰面相平,地面有积水可能时,套管应高出装饰地面50-100mm,
7.热水管道系统应有补偿热水管道温度伸缩的措施,应尽量利用本身的转角来自然补偿,在自然补偿不足而必须安装补偿器时宜采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宜装设于金属管道上)或耐热可曲挠接头(宜装设于塑料管道上)。垫层内敷设的入户小管径的塑料热水管可不考虑管道伸缩的措施。
8.塑料管与加热器、锅炉等之间应有一段不小于400mm的金属过渡短管。
9.冷,热水管和水龙头并行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上、下平行安装,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边.
(2)垂直安装热水管应在冷水管面向的左侧。
六、门及安装
1.热水管管径DN<50mm时采用截止阀,DN>50mm时采用闸阀或蝶.泄水放气阀门果用旋塞,并需选用不易锈蚀的阀门。
2.为满足运行调节和检修要求,热水供应系统应在下列管段上设阀门:
(1)配水立管和回水立营上,
(2)从立管接出的支管上,
(3)配水管的起端.
(4)加热设备、贮水器、自动温度调节器和疏水器等的进、出水管上.
(5)配水干管上根据运行管理和检修要求应设置适当数量的阀门.
3.下列管段上应设止回阀:
(1)水加热器、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上,
(2)机械循环系统的第二循环回水管上.
(3)加热水箱与冷水补充水箱连接的管上.
(4)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上.
(5)具有背压的疏水器后面的管道上,
(6)循环水系的出水管上.
4.进入水加热器的城市自来水管道上均应设倒流防止器
5.管道上的阀门宜安装在便于操作的地方。
七、管道保温
1.水加热设备、贮热水器、热水箱、热水供水干管、立管,机械循环的回水千营、立营,均应保温。
2.未设循环的供水支管,当支管长度L>3-10时,宜采用自动调控的电伴热保温措施,电伴热保持支管内水温可按45℃设计,
3.保温材料设计参见12S8.
八、试压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项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检验方法:钢管或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不大于0.02P,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连接处不得渗漏。
九、冲洗
系统试压合格后,应分段用清洁水对管道进行冲洗。冲洗时,以系统内最大设计流量或不小于1.5m/s的流速进行、冲洗应连续进行,直至出口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水色目测一致为合格。
十、其他
1.卫生设备未注明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卫生设备及配管、配件的安装,见12S1《卫生设各安装工程》。
3.所有管道之管卡、支架、吊架的安装除图中注明者外,其余见12S10.
4.管道及设各的防腐保湿见12S11,
5.其他施工要求,应遵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中有关规定,
6.本说明为通用说明,当设计要求与本说明不一致时,均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7.燃油(气)及电热水锅炉的安装要求、水加热器的安装要求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要求,分别见本图册内该部分说明。
热水供应系统说明
一、热水供应系统用水量、水压、水温、水质确定
1.生产用热水水量、水压、水温和水质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2.生活用热水水量、水温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或本图集提供的数据确定计算,生活用热水水压要求同冷水。
3.生活热水水质的卫生指标应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4.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原水的水处理,应根据水质、水量、水温、水加热设备的构造,使用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按下列确庭
(1)洗衣房日用热水量(按60℃计)大于或等于10口3且原水总硬度
(以碳酸钙计)大于300mg/L时,应进行水质软化处理;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为150-300mg/L时,宜进行水质软化处理。
(2)其他生活日用热水量(按60℃计)大于或等于103且原水总硬度(以碳酸钙计)大于300mg/L时,宜进行水质软化或阻垢缓蚀处理.
(3)软化处理后的水质总硬度宜为:洗衣房用水:50-100g/1;其他用水:75-150mg/L,
(4)水质阻垢缓蚀处理应根据水的硬度、适用流速、温度、作用时间或有效长度及工作电压等选择合适的物理处理或化学稳定剂处理方法,
(5)当系统对溶解氧控制要求较高时,宜采取除氧播施。
5.冷水的计算温度,应以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资料确定。当无水温资料时,采用下列数值:地表水水温:4℃,地下水水温:10-15℃.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时,冷水计算温度按12一15℃取值。
二、热水供应量及耗热量
1.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锅炉、水加热设各的设计小时供热量和贮水器的容积,应根据日热水用量小时交化曲线、加热方式及锅炉、水加热设备的工作制度经积分曲线计算确定,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当由容积式或半容积式水加热器加热水,或由快速式、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加热水,并附设有贮水器且容积符合要求时,其耗热量应按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当采用快速式,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加热水,且不附设贮水器时,其设计小时耗热量应按设计秒流量确定,
三、系统选择
1.集中热水供应与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应根据使用热水的对象、性质、用量、用水方式及用水点的分布情况、热源及加热设备的类型、施工安装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热水用水点分散、用水规律性不强且耗热量较小时宜采用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宜采用太阳能、电能、燃气、蒸汽等,其加热装置宜放置在用水点附近,
3.热水用水量较大,对热水用水标准较高的场所且耗热量较大时,一般应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优先利用工业余热废热、地热和太阳能;当无条件时,宜优先采用能保证全年供热的热力管网作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如城市热水管网、区域性集中供热站等,
4.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应设热水循环管道,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热水供应系统应保证千管和立管中的热水循环:
(2)要求随时取得不低于规定温度的热水的建筑物,应保证支管中的热水循环,或有保证支管中热水温度的措施。
(3)循环系统应设循环泵,并应采取机械循环
(4)居住小区内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循环管道宜根据建筑物的布置、各单体建筑物内热水循环管道布置的差异等,采取保证循环效果的适宜施。
5.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建筑物中,用水量较大的浴室、洗衣房,厨房等,宜设单独的热水管网。热水为定时供应,且个别用户对热水供应时间有特殊要求时,宜设置单独的热水管网或局部加热设备。
6.循环管道应采用同程布置的方式,并设循环泵,采取机械循环.
7.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分区,应遵循如下原则:
(1)应与给水系统的分区一致,各区水加热器、贮水罐的进水均应由同区的给水系统专营供应;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保证系统冷、热水压力平衡的措施。
(2)当采用减压阀分区时,除满足《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第3.4.10条的要求外,尚应保证各分区热水的循环.
8.当给水管道的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水点要求水压稳定时,宜采用开式热水供应系统或采取稳压措施。
平衡的措施。
四、加热设备的选择
1.加热设备应根据使用特点、耗热量、热源、维护管理及卫生防菌等因素选择,并符合下列要求:
(1)热效率高、换热效果好、节能、节省设备用房;
(2)生活热水侧阻力损失小,有利于整个系统冷、热水压力的平衡;
(3)安全可靠、构造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2.选用水加热设备还应遵循下列原则:
(1)当采用自备热源时,宜采用直接供应热水的燃油(气)热水机组,亦可采用间接供应热水的自带换热器的燃油(气)热水机组或外配容积式,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的燃油(汽)热水机组;
(2)燃油(汽)热水机组除应满足“四、加热设各的选择”中第1条的要求之外,还应具各燃料燃烧完全、消烟除尘、机组水套通大气、自动控制水温、火焰传感、自动报警等功能;
(3)当采用蒸汽、高温水为热煤时,应结合用水的均匀性、给水水质硬度,热媒的供应能力、系统对冷热水压力平衡稳定的要求及设备所带温控安全装置的灵敏度,可靠性等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选择间接水加热设备;
(4)当热源为太阳能时,水加热系统应根据冷水水质硬度、气候条件、冷热水压力平衡要求、节能、节水、维护管理等经济技术经济比较;
(5)在电力供应充沛的地方可采用电热水器。
3.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严禁在浴室内安装直接排气式燃气热水器等在使用空内积聚有害气体的加热设备,
4.水加热设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容积式、导流型容积式、平容积式水加热器的一侧应有净宽不小于0.7m的通道,前端应留有抽出加热查管的位置.
(2)水加热器上部附件的最高点至建筑结构最低点的净距,应满足检修的要求,并不得小于0.2m,房间净高不得低于2.2m.
5.要求不问断供热水的高级宾馆、医院等热水供应系统的锅炉或水加热器不得少于2台,其他建筑的热水供应系统的水加热设备不宜少于2台,一台检修时,其余各台的总供应能力不得小于设计小时耗热量的50%.
6.医院建筑不得采用有滞水区的容积式水加热器.
五、其他
1.热水管道的流速,宜按下表选用:
2.在闭式热水供应系统中应设泄压阅及压力式膨胀罐。安全阀宜采用微启式弹簧安全阀,开启压力一般取热水系统工作压力的1.1倍,并不得大于水加热器本体的设计压力;安全装设的位置,应便于检修;其排出口应设导管将排泄的出水引至安全地方。膨胀罐的选用见标准图“闭式膨胀水罐及安装”
3.开式热水供应系统宜设膨胀管,膨胀管宜伸于屋顶水箱间,膨胀管的高度应计算确定,膨胀管上严禁设阀门,膨胀管最小管径宜按下表确定:
4.当卫生设备设有冷热水混合器或混合龙头时,冷、热水供应系统在配水点处应有相近的水压。
5.机械循环的热水供应系统,其循环水泵的确定应遵守下列规定:
(1)水泵的出水量应为循环流量;
(2)水泵的扬程应按循环流量通过配、回水管网的水头损失计算;
(3)循环水泵应选用热水泵,水泵壳体承受的工作压力不得小于其所承受的静水压力加水泵扬程;
(4)循环水泵宜设备用泵,交替运行;
(5)全日制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水泵应由泵前回水管的温度控制开停。
6.直接供应热水的热水锅炉、热水机组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可按下表采用。
直接供应热水的热水锅炉、热水机组或水加热器出口的
7.水加热设备的上部、热媒进出口管上,贮热水罐和冷热水混合器上应装温度计、压力表;热水循环的进水管上应装温度计及控制循环泵开停的温度传感器;热水箱应装温度计、水位计;压力容器设备应装安全阀,安全阀的接管直径应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锅炉及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安全阀的泄水管应引至安全处且在泄水管上不得装设阀门.
8.从最高水位以上进入水池(箱),管口为淹没出流时应采取真空破坏器等防虹吸回流措施。
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且小区引入管无防回流设施时,向商用的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的进水管上应设倒流防止器。
PDF书签目录:
编制说明(一)~(三) 15
热水供应系统说明( 一) ~(四) 18
图例 22
热水系统供应形式 23
开式热水供应系统(一) ~(二) 23
闭式热水供应系统 25
高层建筑材供应系统 26
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 一)~( 十二) 27
水源热泵热水系统( 一)~( 六) 39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一)~(四) 45
热水锅炉热水供应系统(一) ~(二) 49
RV系列导流型容积式水加热器的选用及安装 51
RV系列设计安装说明(一) ~(三) 51
“RV~03”外形尺寸及安装图 54
“RV~03”选用表 55
“RV~03”外形尺寸表 56
“RV~04”外形尺寸及安装图 57
“RV~04”选用表(一)~(四) 58
“RV~04”外形尺寸表 62
选用表附注(一)~(二) 63
“RV~03”混凝土基础图 65
“RV~04”混凝土基础图 66
“RV~03”配管图一级设备材料表 67
“RV~04”配管图以及设备材料表 68
SV系列弹性管束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的选用及安装 69
SV系列设计安装说明(一) ~(三) 69
外形尺寸及安装图 72
选用表(一) ~(三) 73
外形尺寸及接口尺寸表(一) ~(二) 76
系统原理图(一) ~(二) 78
SW、WW系列浮动盘管型半即热式水加热器的选用及安装 80
SW、WW系列设计安装说明(一) ~(三) 80
汽-水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安装图( 一) ~( 二) 83
水-水半即热式水加热器安装图(一) ~(二) 85
选用表(一) ~(六) 87
设备基础图 93
汽-水半即热式水如热器系统原理图 94
水-水半即热式水加热器系统原理图 95
DFHRV系列导流浮动盘管型半容积式水加热器的选用及安装 96
DFHRV系列设计安装说明(一) ~(二) 96
外形尺寸及安装图 98
汽-水型水加热器选用表(一) ~(五) 99
水-水型水加热器选用表(一) ~(五) 104
外形尺寸表 109
基础图 110
原理围及设备表 111
DZH系列单元组合式水加热器的选用及安装 112
DZH系列设计安装说明(一) ~(二) 112
立式水加热器外形与基础平面 114
卧式水加热器外形与基础平面 115
单元组合式汽-水水加热器参数表(一) ~(二) 116
单元组合式水-水水加热器参数表( 一) ~( 二) 118
立式水加热器外形尺寸表 120
卧式水加热器外形尺寸表 121
立式水加热器系统原理图及设备表 122
卧式水加热器组装图及系统原理图 123
太阳能热水器的选用及安装 124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说明( 一) ~(七) 124
集热器安装位置索引图 131
平屋面集热器组平面布置示意图 132
平屋面太阳能集热器安装侧面示意图 133
平屋面整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安装详图 134
平屋面集热器安装详图(一) ~(三) 135
混凝土墙、砌块墙面集热器安装详图 138
女儿墙墙面集热器安装详图 139
阳台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安装详图 140
阳台集热器安装详图、管道穿平屋面详图 141
预埋件详图 142
坡屋面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嵌入式安装(一) ~(二) 143
坡屋面分体式太阳能集热器架空式安装(一) ~(二) 145
坡屋面整体式太阳能集热器脊顶式安装详图 147
坡屋面集热器管道井详图 坡屋面预埋钢筋节点图 148
坡屋面预埋套管出屋面详图 149
保温储热水箱室内安装图(一) ~(二) 150
天津市各月设计用气象参数 152
太阳能集热器面积补偿比 153
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参数表(一) ~(七) 154
热泵热水机组的选用及安装 161
热泵热水系统设计说明 161
R134a型水源热泵机组型号说明及工作原理图 162
R134a型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表 163
R134a型水源热泵机组安装尺寸 164
R134a型水源热泵机组基础位置参考尺寸 165
SM系列水源热泵机组型号说明及工作原理 166
SM系列水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 167
SM系列水源热泵机组外形尺寸(一) ~(二) 168
抽水井示意图 170
回灌井井口小室示意图 171
抽灌两用井井口小室示意图 172
含井水分配器的井水室外管线示意图 173
井水室外管线示意图 174
定压补水装置示意图 175
空气源热泵机组型号说明及工作原理图 176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技术参数 177
空气源热泵机组安装尺寸(一) ~( 二) 178
热水锅炉的选用及安装 180
生活系统热水锅炉设计说明 180
商用容积式电热水炉直接供水原理图(一) ~(二) 181
商用热水炉带闭式水箱供水原理图 183
商用热水炉带开式水箱供水原理图 184
DRLQ型电热水机组及安装( 一) ~( 二) 185
BRE型电热水机组及安装 187
DRE/DSE系列电热水炉外形及安装 188
DVE/DEN系列电热水炉外形及安装 189
DRE/DSE电热水炉技术参数表 190
DVE电热水炉技术参数表 191
DEN轻型商用电热水炉外形尺寸及技术参数 192
直流式燃气热水锅炉DW系列外形尺才及技术参数表 193
冷凝容积式燃气热水炉BTH系列外形及安装 194
容积式燃气热水炉BTR/BTRE系列外形及安装(一) ~(二) 195
BTH/BTR/BTRE技术参数表 197
智能型热水锅炉外形及安装 198
WNS系列卧式热水锅炉技术参数及外形尺寸表 199
LHS系列立式热水锅炉技术参数及外形尺寸表 200
CLHS~Y(Q)II型茶浴锅炉技术参数及外形尺寸表 201
CLHS型立式燃气锅炉外形及安装 202
CL型立式燃油锅炉技术参数及外形尺寸表 203
CLHS型立式燃气锅炉技术参数及外形尺寸表 204
电(燃气)热水器的选用及安装 205
电(燃气)热水器设计安装说明( 一) ~(二) 205
卧挂贮水式电热水器安装图 207
竖挂贮水式电热水器安装图 208
电热水器安装详图(一) ~(三) 209
SR15型电热水器 212
SR30、SR50型电热水器 213
SR100 、200 、300型电热水器 214
落地式贮水式电热水器 215
燃气热水器 216
JSQ21型燃气快速热水器(一) ~(二) 217
开水器(炉)的选用及安装 219
DAY系列全自动净化电开水器安装图 219
CSB系列电开水器安装图 220
CSB系列电开水器性能参数表、安装尺寸表 221
TDK、ZDK系列电开水器安装图 222
TDK、ZDK系列电开水器性能参数表、安装尺寸表 223
中央循环管式开水炉(一) ~( 二) 224
热管开水器(一) ~( 二) 226
免除垢开水器 228
热水系统附件 229
立式储水罐外形及安装 229
立式储水罐基础 230
卧式储水罐外形及安装 231
闭式膨胀水罐设计安装说明 232
立式储水罐、水箱选用图 233
卧式储水罐、水箱选用图 234
汽水混合加热器 235
温度调节器的选用及安装(一) ~(三) 236
方形补偿器 239
方形补偿器选用尺寸表 240
金属波纹管补偿器(一) ~(二) 241
单球体橡胶挠性接头 243
双球体橡胶挠性接头 244
倒筒式蒸汽疏水阀外形图 245
膜片温差式蒸汽疏水阀外形尺寸及技术参数 246
蒸汽疏水阀外形尺寸及技术参数 247
浮球式蒸汽疏水阀外形图及技术参数 24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装饰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6-07 01:44:59
提问网友: 谁tm买小米
解答网友: 月上枝头
鼠标放在预算书或者分部分项界面,点击全部项目,点击插入子分部,如果再添加,点击插入分部即可
答疑:湖南2020定额中,钢结构连接板,加劲板,端板这些是并入梁柱内还是单独套小型构件-湖南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湖南
提问日期: 2022-06-07 00:18:38
提问网友: 落、微尘
湖南2020定额中,钢结构连接板,加劲板,端板这些是并入梁柱内还是单独套小型构件
解答网友: 小鱼学造价
是要并入的,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云南
提问日期: 2022-06-07 00:04:05
提问网友: 小白
解答网友: 星辰大海
延长米乘以4.245计算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6-06 23:28:33
提问网友: 李嘉贤
解答网友: 蓝鲸
消防广播的信号放大器
回答正确请采纳并点赞,因为每一个专家都是免费服务的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6-06 23:12:37
提问网友: 小月
解答网友:
设计院的简易画法,需要你自己以点到点就近原则将回路画到配电箱。
TB 10422-2020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10422-2020
J944—2020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Acceptance of Water Supply and Sewerage Works in Railway
2020-04-23发布
2020-08-01实施
国家铁路 局发布
本标准根据《国家铁路局2017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国铁科法函〔2017]185号)的要求,系统分析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现状,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铁路给水排水工程实践经验,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经广泛征求意见,在《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2一2011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标准共分9章,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水源、管道、构筑物、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给水排水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等,另有9个附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1.优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单元划分、组织程序、实施方法和工作内容。
2.突出工程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明确进场检验、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质量验收的原则要求。
3.明确管井井孔钻进所用泥浆密度和黏度的要求。
4.明确高填方地段管沟开挖、硬聚氯乙烯管黏结连接、管道砂石基础压实度的有关要求。
·5.增加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铺设安装和管道修复更新施工验收内容。
6.增加真空卸污管道、不锈钢管、内外涂塑钢管安装与铺设和真空卸污管道气密性试验验收内容。
7.完善无压混凝土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要求。
8.增加构筑物防腐不锈钢衬里材质、性能和焊接质量要求。
9.增加卸污单元与真空机组、浮筒液位计、格栅设备、巴氏计量槽设备安装验收内容。
10.补充进出水堰、堰板与集水槽的相关验收内容。
11.增加旅客列车给水设备的相关验收要求。
12.明确真空卸污系统调试的相关技术要求。
13.增加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验收要求。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相关资料寄交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望江东路96号,邮政编码:230023),并抄送国家铁路局规划与标准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邮政编码:100055),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
主编单位: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陈,军、周江、黄建波、董素格、杨岳勤、邓永驰、吴正新、肖金凤、刘克亮、张怀玉、李上寿、辛颖、查显卫、易志兵、金建军、孙焕斌、赵文莉、杜有秀、苏岚、代忠权、张守超、燕勇凯、吴杭州、刘小俊、陈哲红。
主要审查人:蒋金辉、刘珣、林传年、陈作云、王庆生、吴国华、邢军朝、陈静、张敏、郑康达、翟炜、陈火明、原郭兵、夏真荣。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铁路给水排水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22一1998;《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2—2003;TB10422—2011。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3
3基本规定7
3.1一般规定………7
3.2验收单元划分………9
3.3验收内容和要求…………10
3.4验收程序和组织………11
4水源………….13
4.1一般规定……………13
4.2管井………14
4.3大口井、结合井、辐射井和集水井……19
4.4地表水取水构筑物…………26
5管道…………33
5.1一般规定……33
5.2管沟…34
5.3管道安装与铺设……38
5.4管道非开挖施工…………52
5.5真空卸污管道安装与铺设………58
5.6管道附属设施………58
5.7管道功能性试验及冲洗消毒………63
6构筑物…………68
6.1一般规定………68
6.2基础………69
6.3水池、水柜…73
6.4水塔……81
6.5构筑物附属设施86
6.6构筑物满水试验……92
6.7构筑物防腐与保温92
6.8构筑物装饰95
7设备安装99
7.1一般规定99
7.2设备基础99
7.3水泵安装101
7.4管道安装107
7.5旅客列车给水设备113
7.6卸污单元与真空机组安装114
7.7水处理设备安装116
7.8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安装126
7.9起重设备安装128
8系统调试130
8.1一般规定130
8.2水处理系统调试131
8.3旅客列车给水设备系统调试131
8.4卸污系统调试132
8.5自动监控系统调试133
9给水排水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135
9.1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135
9.2.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135
9.3单位工程观感质量评定135
附录A隐蔽工程和重要工序施工影像资料留存要求……138
附录B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和检验批划分…….141
附录C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147
附录D渗漏水程度描述术语、定义和符号……152
附录E压力管道注水法渗透水量试验…153
附录F无压管道闭水法渗漏量试验………155
附录G真空卸污管道气密性试验……157
附录H满水试验……159
附录J单位工程综合质量核查记录………162
本标准用词说明……….165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条文说明……16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GTJ2021 批量修改已绘制的门窗尺寸有没有快捷的方法-江苏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06-06 21:52:39
提问网友: Macheal
如题,例如M2021,实际尺寸改为2020
解答网友: 轻舟淡月
点F3批量选择构件,然后在属性里改尺寸
【含附件】皖人防〔2020〕40号《安徽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实施细则》
安徽省 人防工程 质量监督实施细则
为规范全省人民防空工程(以下简称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根据《安徽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纲要》等规定,结合全省人防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人防工程的质量监督适用本细则。本细则所称人防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和与其配套的出入通道、口部伪装房等附属设施,以及结合地面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以下简称防空地下室)。
一、申请办理质量监督手续
(一)市、县(市)人防主管部门可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人防(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质监机构)负责具体办理辖区内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手续。
(二)建设单位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一个月内,向工程所在地人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监机构申请办理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手续(以下简称报监)。建设单位登陆安徽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管系统(以下简称质监系统)上传相关信息并提交相关资料,保证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由质监机构审查资料,符合要求的及时受理。
(三)质监机构应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类证、照、合同的扫描件进行核对、验证,并复核施工图执行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书情况。在受理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对符合要求的予以办理质量监督注册登记手续,并在质监系统中予以确认,对施工图执行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书存在问题的项目,责成建设单位组织整改。对文件资料漏缺和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在网上退回质监申请并在线出具“人防工程报监补充资料通知单”,由建设单位按规定整改完善后重新报监。
(四)建设单位报监时,应按照安徽省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的内容提交下列文件资料,并在报监相应阶段上传相应信息:
1.勘察合同、设计合同、监理合同、施工合同;
2.建设单位营业执照;
3.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的法人授权书(授权书格式文本可在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网站下载);
4.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承诺书(承诺书格式文本可在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网站下载);
5.施工单位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任命文件,附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岗位证书;
6.项目监理机构关键岗位人员配备任命文件,附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岗位证书;
7.人防工程施工图。
(五)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建设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设计审核意见书、设计回复及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应在项目报监前完成上传。
二、开工准备阶段
(六)质监机构应自建设单位办理报监手续审核通过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确定并委派该建设项目的监督员,负责承办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登录质监系统提交项目监督员相关信息。
(七)质量监督工作要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设计文件,有明确的质量监督内容、程序、要求、方法和检查标准,对于结构工程、孔口防护工程和其他涉及防护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项和分部工程,应有重点监督措施。
(八)质监机构进行技术交底时,需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同时在质监系统APP上记录交底人员及备注信息。第一次监督检查实施步骤和要求如下:
1.通知建设单位组织参建各方到场,召开质量监督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介绍本项目的质量监督人员;解读质量监督方案;对建设各方现场提出履职履责要求;听取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管理意见。
2.审查工程参建各方的项目组织机构、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工程质量责任制度和工程质量控制流程等质量保证体系。
3.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监理计划(监理细则)等文件的内容和审批手续。
4.审查参建各方主要从业人员的资格证书、岗位证书和任命文件。参建各方主要从业人员包括: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施工员、技术员、安全员、取样员;监理单位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员;勘察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建设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管理人员。
5.发现有参建各方质量行为不符合要求、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或必备的文件资料不齐全时,质监机构应发出整改通知书,必要时应责令其暂缓开工,直至整改落实到位。
三、 施工阶段
(九)质监机构应采用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履行质量责任制进行监督检查。每次检查或抽查均应作出书面记录,同时在质监系统APP上上传监督人员、检查时间地点、检查内容、检查范围、检查记录及现场照片。
(十)对建设单位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组织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设计变更情况;原设计有重大修改时,施工图设计文件重新报审情况;有无明示或暗示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违反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和迫使承包方任意压缩合理工期的行为;采购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文件的规定和质量要求等。
(十一)对勘察、设计单位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签发设计修改、变更和技术核定单情况;参加结构工程、孔口防护工程、战时通风工程等重要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情况;设计单位选用材料执行有关规定情况;参与有关工程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处理情况等。
(十二)对施工单位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项目部管理人员、主要专业工种的配备及人员到位情况;分包单位的资质与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情况;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审批与执行情况;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验收检验制度的执行情况;施工现场施工操作技术规程及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经审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情况;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与单位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情况;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与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能否及时、真实、完整地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
(十三)对监理单位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建设项目监理机构人员到位情况;有无转让工程监理业务的行为;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的编制、审批执行情况;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审查签署;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实施巡视、平行检验和旁站监理情况;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的签发与整改结果复查情况;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以及参与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情况;原材料见证取样、送检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分包单位资质的核查情况;工程例会制度执行情况;会议纪要、监理日记、监理月报等监理资料记录、编制、收集、整理情况。
(十四)质监机构应依据国家人防工程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按照质量监督方案,采取施工质量抽查与重要分项、分部重点监督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实体质量监督。
(十五)质监机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重点加强对结构工程、孔口防护工程中重要分项工程,设备专业预留预埋工程开展质量监督:
1.分项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先进行自查评定,符合条件的形成报验文件。
2.施工单位应在工程隐蔽前通知监理单位查验,具备验收条件后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组织参建各方进行验收,并报请质监机构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
3.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验收合格的,准予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十六)质监机构对工程项目的质量保证资料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建设单位应及时将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分别签字盖章的结构工程、孔口防护工程等重要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证明文件,及功能性检测报告报人防质监机构备存,同时登录质监系统上传相关信息。其中,防护设备和防化设备应在设备安装前将设备采购安装合同、设备出厂检测合格报告和进场验收记录等上传至质监系统。
(十七)质监机构按照规定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进行查处。
质监机构应对重大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下达“局部暂停施工整改通知单”,并责成建设单位组织相关责任单位整改。对各参建主体质量行为违规事项,应及时通过质监系统上传相关信息。
四、竣工验收阶段
(十八)人防工程的竣工验收应当贯彻“企业自评、设计认可、监理核定、业主验收、政府监督”的原则。防空地下室工程应与建筑工程同步验收,实行联合验收制度,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竣工验收。
(十九)建设单位在提出申请时应将施工单位的《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竣工报告》、勘察设计单位的《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质量检查报告》、监理单位的《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质量评估报告》和建设单位编制的《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竣工总结》(防空地下室防护专节)、防护(化)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合格报告、战时通风系统检测合格报告、防空地下室面积联合测绘核实报告等重要资料与《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通知单》,一并上传至质监系统。竣工验收通知应注明防空地下室的竣工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验收方案等内容书,质监机构及时受理并安排质监员赴现场查验工程实体。
(二十)质监机构应对以下内容进行监督:
1.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标准、验收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本省有关人防工程管理规定。
2.工程防护质量有无重大缺陷,质量保证资料有无重大缺失;工程平战转换是否符合现行规定,平战转换预案是否按现行规定编制。
3.竣工验收文件、验收人员签字手续和工程参建各方主要质量负责人签字手续是否齐全。
4.人防部门及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提出的整改问题是否按有关规定整改完毕。
(二十一)防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报告》上传至质监系统,《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报告》应有防空地下室防护方面质量情况的表述。
质监机构收到《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应出具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报告,质量监督报告应有项目监督员、质监机构负责人审核签字和单位公章,并上传至安徽省人防办网站人防工程质量监管系统。
(二十二)对不符合竣工验收标准的工程项目,质量监督机构应责成建设单位组织相关责任单位改正,重新组织竣工验收,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处理,向当地人防主管部门提出书面报告。
五、质量监督档案管理
(二十三)质监机构应于工程竣工验收后,按工程项目及时、真实、完整地建立质量监督档案。监督档案包括从质量监督手续申请至竣工验收过程中在人防工程质量监管系统提交的全部资料,工程施工过程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验收所涉及工程验收资料、管理资料和质量保证资料按联合验收制度纳入建设工程档案。
附件:安徽省人防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程序管理表格
(略,详见附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无水印 RFJ 011-2021 人民防空工程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护设备选用图集(试行)
国家人防行业标准图集
人民防空工程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防护设备选用图集 (试行)
图集号:RFJ011-2021
批准部门: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
主编单位: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施行日期:2021年08月02日
一、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下列抗力级别范围内的甲类和乙类坑道、地道、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人民防空地下室,以及地下空间兼顾人民防空要求的工程。
1.防核武器抗力级别为5级和6级;
2.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5级和6级。
二、编制依据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规范》GB50225-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防护工程防护设备和消波系统技术规范》GJB3137-1997
三、图集内容
本图集所列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悬摆式防爆波活门简称SMC人防门,共包含18种类型的防护设备,具体内容见下表。
四、设置要求
设置在人防工程口部的第一道MC人防门,不得处于受常规武器破片直接命中的部位。其它设置要求参见《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选用图集》(RFJ01-2008)。
五、特点与编号
此类门的特点是门扇采用SM复合材料经高温高压工艺生产而成,该类门性能良好,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易维护等优点,以及良好的绝缘性、隔音性和阻燃性,安装方便、省时、省力。M防护密闭门和MC密闭门分普通型、I型、IⅡ型,采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缺省表示为普通型。I、Ⅱ型是普通型的改进,差别主要在闭锁、铰页的选用,以方便改造工程旧门框配新门扇。编号示例如下:
六、选用规定
1.出入口、通风口用防护设备,其编号中“(5)”表示防护设备的设计超压值为0.3MPa,“(6)”表示防护设备的设计超压值为0.15MPa。
2.防护单元连通口用防护设备,其编号中“(5)”表示防护设备的等效静载压力值为0.1MPa,“(6)”表示防护设备的等效静载压力值为0.05MPa。
3.当选用的防护设备无对应抗力级别的定型产品时,不得用两道或多道低抗力的防护设备代替,可选用较高一级抗力的定型产品。
4.应根据不同的人防工程类型、抗力级别、孔口尺寸以及设置位置,选用相应型号的防护设备。
5.本图集所示均默认为“右开”门(逆时针开门);若需选用“左开”门,除在图上注明开启方向外,还应在所选单扇防护设备型号后注“左开”字样,如“LBFM1020(6)I左开”。
6.本图集SMC普通型、I型、双扇、活门槛双扇、连通口双向受力双扇、悬摆式防爆波活门防护设备可对应于《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选用图集》(RFJ01-2008)中相对应抗力级别及规格型号的防护设备选用;SMCII型防护设备可对应于《防空地下室防护设备选用》(07FJ03)中相对应抗力级别及规格型号的防护设备选用。
七、SMC人防门的维护、保养要求
防护设备交付使用后,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门扇、门框、闭锁、铰页及其他所有零部件齐全并完好无损,所有金属件面漆完整,无锈斑。门扇与门框贴合良好,门扇启闭灵活。每年对门扇进行调试,解除故障,如门扇受到外力作用导致门扇断裂、变形,应及时更换门扇。密封条应保持完好并涂滑石粉保护,密封条的使用年限为十年,发现老化、破损或有污渍等应及时更换。各运动零部件的涂油、加油孔的注油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
八、生产、安装与验收
1.与土建配合的防护设备预埋件如门框等是防护设备产品的一部分,由防护设备生产厂家进行加工及预埋。
2.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与安装必须由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批准的有相应资质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和安装企业承担。
3.防护设备的生产、出厂检验、安装施工及竣工验收应符合《人民防空工程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护设备质量检验标准》(RFJ004-2021)的规定。
九、其他
1.图中尺寸标注未注明的单位均以毫米计。
2.本图集仅供国内使用,限于国内发行,不得外传和翻印。
3.本图集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由主编单位负责。
4.《人民防空工程复合材料轻质人防门选用图集》(RFJ002-2016)自即日起废止。
5.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2号
邮政编码:100036
联系电话:010-66860033
传真:010-51953640
6.主要编制人
张晓辰、黄静华、王泓、刘首、王月桂、郝鲁波、柴永生、魏亚星、商明新、朱兴林、李映春、杨海平、杨洁、刘晓鸣、杨帆、齐泽昊、胡利、赵宏祥。
RFJ011-2021图集内容索引:
一、SMC普通型防护密闭门(5级)1
二、SMC普通型防护密闭门(6级)2
三、SMC普通型密闭门3
四、SMC普通型活门槛防护密闭门(5级)4
五、SMC普通型活门槛防护密闭门(6级)5
六、SMC普通型活门槛密闭门6
七、SMCI型防护密闭门(5级)7
八、SMCI型防护密闭门(6级)8
九、SMCI型密闭门….9
十、SMCI型活门槛防护密闭门(5级)10
十一、SMCI型活门槛防护密闭门(6级)11
十二、SMCI型活门槛密闭门………12
十三、SMCⅡ型防护密闭门(5级)…13
十四、SMCⅡ型防护密闭门(6级)14
十五、SMCⅡ型密闭门………15
十六、SMCⅡ型活门槛防护密闭门(5级)…16
十七、SMCⅡ型活门槛防护密闭门(6级)……17
十八、SMCⅡ型活门槛密闭门………18
十九、SMC双扇防护密闭门(5级)·19
二十、SMC双扇防护密闭门(6级)··20
二十一、SMC双扇密闭门·21
二十二、SMC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5级)22
二十三、SMC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6级)·23
二十四、SMC活门槛双扇密闭门·24
二十五、SMC连通口双向受力双扇防护闭门(5级)…25
二十六、SMC连通口双向受力双扇防护闭门(6级)…26
二十七、SMC悬摆式防爆波活门(5级)…2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带卷盘的成套消火栓箱人工乘以1.4系数依据是啥?陕西04定额-陕西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陕西
提问日期: 2022-06-06 21:36:54
提问网友: 仔仔
带卷盘的成套消火栓箱人工乘以1.4系数依据是啥?陕西04定额
解答网友: 冰临城下
没有这个依据的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北
提问日期: 2022-06-06 21:36:18
提问网友: シ從頭洅唻ジ
左边的‘+’号是怎么设置的
解答网友: 月上枝头
创建组可以设置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6-06 21:15:28
提问网友: 大鱼
解答网友: 维达詹工
你好:这是上部通长钢筋。
高清带书签 津12S4 消防工程图集(无水印).pdf
高清带书签 津12S4 图集,pdf格式,实施日期:2013年10月1日,统一编号:DBJT29-18-2013,主编单位: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批准单位: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批准文号:津建设[2013]587号
一、编制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95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6.《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
7.《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
8.《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苑》GB50193-93(2010年版)
9.《大空问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BCS263:2009
10.《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技术规程》CECS245:2008
11.《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
12.《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
13.《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1-2006
14.《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
17.《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DBJ41/T074-2006
二、设计条件
1.设计荷载:地面均布活荷标准值4k/m2适用于人行道或绿化地带约构筑物,
汽-15或汽-10适用于车行道下的构筑物,
2.土壤条件:土的重度:r=18kN/n3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100kPa内摩擦角0=30°
3.气侯条件:采暖室外计算温度高于-20℃,冻土深度不大于1.6m.极端气候条件场所应做计算复被并采取相应技术指施
4.地震烈度:按8度计算
三、适用范围
1本图集适用于一般工业企业及民用建筑约室内、室外消防设计和施工安装
2.如用于地震烈度九度和九度以上地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多年冻土地区及其他特殊地区时,应根据有关规范和规程的规定另作处理。
四、施工安装要求
1.防腐:
(1)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程要求,将管道表面除锈合格后方可进行防腐。
(2)明设热浸镀锌钢管、热浸镀锌无缝钢管涂刷面漆一道(镀锌层破坏部分及管道螺纹露出部分涂刷防锈漆两道,面漆两道)。明设焊接钢管等涂刷防锈漆两道,银粉面漆(或设计指定面漆)两道,
(3)埋地的钢制管道的外防腐,室内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执行;室外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执行.
2.保温:
(1)有防冻要求的消防给水管须做保温。保温做法参照12N.
(2)有防结露要求的消防给水管须采取防结露措施。防结露做法参照12。
3.安装:
(1)管道穿建筑物基础、墙、楼板的孔洞和管道墙槽,应配合土建施工预留,设计图未注明者,应按现行的《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规定的尺寸预留。
(2)管道穿地下防水墙体,顶板应做防水套管,具体做法见1252,
(3)钢管穿楼板应做钢套管,套管直径比管道直径大两号,套管顶部高出地面20mm,套管底部与楼板底面平,套管与管道问填密封膏。
(4)钢管、铸铁管道的支、吊架间距及支吊架做法参12S10.
(5)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铺设时,宜敷设在排水管、冷冻管的上面,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给水管不宜与输送易燃,可燃或有害的液体或气体的管道同沟敷设。
(6)消防管道及消防设施的安装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4.冲洗:
(1)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与室外地下给水管连接前,必须将室外地下给水管道冲洗干净,其冲洗水量应达到消防时的最大设计流量。
(2)室内消火栓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喷头前,应将室内管道冲洗干净,其冲洗水量应达到消防时的最大设计流量。
(3)冲洗时应将冲洗水排入雨水或排水管道,防止对建筑物等造成水害,
5.试压:
(1)室内消火栓系统:施工安装完毕后,整个消防系统应进行静水压试验,消火栓给水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0Pa时,各种材质的消火栓给水管道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最低不小于0.6P。
(2)室外消火栓系统:施工安装完毕后,整个消防系统应进行静水压试验,管材为钢管时,工作压力为P,试验压力为P+0.5,且不小于0.9MP;管材为球墨铸铁管,工作压力P≤0.5NPa时,试验压力为2P;工作压力P>0.5Pa时,试验压力为P+0.5MP8。当管材为其他材质时,水压试验做法参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舰范》GB50268-2008中9.2条执行。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安装完毕后,整个消防系统应进行静水压试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试验压力为:当设计压力<1.0M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小于1.4MPs;当设计压力>1.0Pa时,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P+0.4P,试验压力保持两小时无明显渗漏为合格;严密性试验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小时无渗漏。
(4)如在冬季结冰季节,不能用水进行试验时,可采用0.28MPa压缩空气进行试压,且稳压24h,压力降不大于0.01MPa为合格.
五、管材与连接方式:详见下表
六、在本图集使用过程中,所依据的规范、标准若有新的版本时,选用者应按有效版本对有关做法进行检查、调整,以使所选做法符合相关规范及标准有效版本的要求。
七、本图集尺寸(除注明外)单位均为毫米(m),本图集中D表示管道公称直径。
室外消火栓安装说明
1.本图集是在原05S4《消防工程 》室外消火栓部分的基础上重新
编制的,本图集适用于室外消火栓及相关设备的布置、安装及其井室
的设置.
2.消火栓的型号及规格
消火栓分为地上式消火栓和地下式消火栓两种类型。应根据消火栓是否露出地面进行选型。室外消火栓的型号及规格详见下表。
3.消火栓的结构及特点
消火栓一般由栓体、内置出水阀、泄水装置、法兰接管和弯管底座等组成。消火栓远水口采用法兰连接,消火栓出水口与消防水带采用“内扣式”连接,与消防车吸水管果用“螺纹”连接,检修蝶阀采用对夹式连接,检修闸阀采用法兰连接,消火栓设有自动泄水装置,当内置出水阀关闭时自动港空消火栓内留存的积水,以防消火栓冻裂。
4.消火栓的安装形式
消火栓的安装形式分为支管安装和干管安装。支管安装分为浅装和深装,地上式消火栓干管安装形式根据是否设有检修蝶阀和阀门井室分为I型和Ⅱ型。消火栓给水管道覆土深度的选择应考虑地面荷载,并须使消火栓泄水口位于冰冻线以下。
4.1支管浅装
消火栓安装在支管上且管道覆土深度≤1000mm地上式涓火栓;消火栓下部直埋,检修闸阀设闸阀套筒。适用于冰冻深度≤200mm地下式消火栓:消火栓上部设砖砌井室,下部直埋,检修闸阀设间阀套简。适用于冰冻深度<400mm,
4.2支管深装
消火栓安装在支管上且管道覆土深度>1000mm。
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下部直埋,检修闸阀设闸井地下式消火栓:消火栓位于井室内,在栓体下部设有检修蝶阀。消火栓通过弯管底座与给水支管联接
4.3干管安装
消火栓安装在给水干管上,地上式消火栓:
1型安装:消火栓下部直埋,通过消火栓三通与给水干管联接,
Ⅱ型安装:消火栓下部直埋,设有检修蝶阀和阀门井室,通过弯头和消火栓三通与给水干管联接。
地下式消火栓:消火栓位于井室内,在栓体下部设有检修蝶阀,通过消火栓三通与给水干管联接。
5.本图集如用于湿陷性黄土区、多年冻土区、设计烈度为9度及其以上地震区或其他特殊地区时,应根据有关规范和规程另作处理。
6.施工及安装要求
6.1安装形式为“浅装”的消火栓,从干管接出的支管宜尽量短.
6.2消火栓弯管底座或消火栓三通下设支墩,支墩必须托紧弯管或三通底部。
6.3当泄水口位于井室之外时,应在泄水口处作卵石渗水层。
7.选用的室外消火栓应是获有国家有关部门签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生产的产品。
PDF书签目录:
编制说明 14
室外消火栓安装说明(一)~(二) 17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安装图(SS100/65型支管浅装) 19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安装图(SS100/65型支管深装) 20
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安装图(SS100/65型干管安装) 21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安装图(SA100/65型支管浅装) 23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安装图(SA100/65型支管深装) 24
室外地下式消火栓安装图(SA100/65型干管安装) 25
室内消火栓安装说明 26
单栓室内消火栓箱(甲型、乙型) 27
单栓室内消火栓箱(丙型、乙型) 28
单栓室内消火栓箱(戊型、己型) 29
双栓室内消火栓箱(甲型、乙型) 30
双栓室内消火栓箱(丙型、丁型) 31
带消防软管卷盘消火栓箱 32
消防软管卷盘箱 屋顶试验用消火栓箱 33
前后开门单栓、双栓室内消火栓箱 34
带检修门室内消火栓箱(甲型、乙型) 35
带防火检修门室内消火栓箱(甲型、乙型) 36
带灭火器箱组合式消防柜 37
带消防软管卷盘组合式消防柜 38
落地型带消防软管卷盘组合式消防柜 39
室内消火栓箱安装固定图 40
减压孔板的设置 41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说明 43
单组SQS100(150)-A型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44
单组SQS100(150)-B型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45
单组SQS100(150)-C型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46
单组SQS100(150)-D型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47
单组SQS100(150)-E型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48
单组SQX100(150)-A型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49
单组SQX100(150)-B型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0
单组SQX100(150)-C型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1
单组SQX100(150)-D型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2
单组SQX100(150)-E型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3
双组SQS100(150)-A、B型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4
双组SQS100(150)-C~E型地上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5
双组SQX100(150)-A~C型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6
双组SQX100(150) D~E型地下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7
SQB100(150)-A型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8
SQB100(150)-B型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59
SQB100(150)-C型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60
SQB100(150)-D型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61
SQB100(150)-E型墙壁式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 62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说明 63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原理图 64
ZSFZ系列湿式自动喷水报警装置安装图(一)~(二) 65
ZSFS系列湿式自动喷水报警装置安装图(一)~(二) 67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说明 69
干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原理图 70
ZSFLX系列干式自动喷水报警装置安装图(一)~( 二) 71
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说明 73
雨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原理图(一)~( 二) 74
ZSFY 系列雨淋自动喷水水力控制报警装置安装图(一)~(二) 76
ZSFY系列雨淋自动喷水气控报警装置安装图(一)~(二) 78
ZSFM系列雨淋自动喷水报警装置安装图(一)~( 二) 80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说明 82
预作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原理图 83
ZSFY系列预作用自动喷水报警装置安装图(一)~(二) 84
ZSFU系列预作用自动喷水报警装置安装图(一)~(二) 86
水幕系统原理图及说明 88
防火分隔水幕布置图 89
防护冷却水幕布置图 90
防火门、卷帘门水幕系统安装图(一)~( 二) 91
水流指示器安装图、湿式系统末端试水装置安装图 9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头性能参数表(一)~(二) 95
吊顶上下及边墙喷头布置 96
水喷雾灭火系统说明 97
水喷雾灭火系统图 98
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说明 99
大空间智能型主动喷水灭火装置(一)~(二) 103
配置大空间智能灭火装置的系统原理图 105
配置自动扫描射水灭火装置(或高空水泡)的系统原理图 106
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一)~(三) 107
泡沫-水喷淋联用灭火系统说明 110
泡沫-水喷淋联用灭火系统图 111
ZPS 系列泡沫-水喷淋联用自动灭火装置(一)~(二) 11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图及说明 114
低倍数泡沫比例混合装置及泡沫产生器 115
泡沫喷头 116
泡沫消火栓 117
气体灭火系统总说明 118
气体灭火系统技术性能表(一)~(二) 121
气体灭火剂技术性能参数 123
气体灭火系统动作程序图 124
气体灭火系统电气控制原理图 125
七氟丙烷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126
七氟丙烷组合分配系统原理图 127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说明及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128
外贮压式七氟丙烷组合分配系统原理图及技术性能参数表 129
IG-541单元独立系统原理图 130
IG-541组合分配系统原理图 131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说明 132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原理图 133
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说明 134
储罐式低压二氧化破灭火系统原理图 135
整体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原理图 136
拒式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原理图 137
柜式(无管网)预制灭火系统说明 138
柜式(无管网)七氟丙烷预制灭火装置外形图(一)~(二) 139
柜式(无管网)高压二氧化碳预制灭火装置外形图 141
柜式(无管网)预制灭火系统安装示意图 142
自动泄压阀外形图、技术性能参数 143
自动泄压阀安装图 144
机械式开启泄压阀外形图 安装图 145
建筑灭火器配置(一)~(二) 146
常用建筑灭火器箱配置 148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说明 149
立式增压稳压设备技术特性表(一)~(二) 153
卧式增压稳压设备技术特性表(一)~(二) 155
立式增压稳压设备组装图(甲)~(乙) 157
卧式增压稳压设备组装图(甲)~(乙) 159
消防气体顶压给水设备说明 161
DYHA系列设备选型参数表 163
DYHA系列设备安装基础图 166
DYHA系列设备安装尺寸 167
消防水池取水口做法 170
消防水泵带低频自动巡检功能控制拒性能参数表 171
消防水泵带低频自动巡检功能控制柜电气主回路控制原理图 172
消防水泵带低频自动巡检功能控制柜接线端子图 173
智能型箱泵一体化泵站编制说明 174
箱泵一体化消防增压稳压给水设备(一) ~( 二) 177
箱泵一体化消防增压稳压给水设备表(一)~( 二) 179
箱泵一体化消火栓恒压给水设备 181
箱泵一体化消火栓和喷淋恒压给水设备 182
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火栓恒压给水设备 183
地埋式箱泵一体化消火栓和喷淋恒压给水设备 184
箱泵一体化消防恒压给水设备参数表 18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带书签 津12N2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图集(无水印).pdf
高清带书签 津12N2 图集,pdf格式,实施日期:2013年10月1日,统一编号:DBJT29-18-2013,主编单位:天津市建设工程技术研究所,批准单位:天津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批准文号:津建设[2013]587号
1.适用范围及内容
1.1编制依据:
(1)《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2)《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
(3)《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7]74号)
(4)《工业锅炉水质》(GB1576-2008)
(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0)《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苑》(GB50273-2009)
(1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12)《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
(1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14)《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1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16)《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监局令第11号)
(17)《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18)《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1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0)《供热计量技术规程》(UJGJ173-2009)
(21)《城镇燃气 设计规范》(GB50028-2006)
1.2供热对象:主要是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的采暖、空调及生活热水供热,也适用于某些中小型工业企业的采暖、生产、生活和空调制冷用热
1.3供热规模:锅炉房的最大规模总容量为20t/h(14MW),单合锅炉最大容量为10t/h(7.0Mw),
1.4适用燃料:天然气、轻柴油,适用于对环保要求较高,天然气,轻柴油供应充足的地区。燃气锅炉除采用全预混式燃烧器采用低压燃气外,其余均采用中压燃气。
燃料的低位热值如下:
天然气35169kJ/m3(8400kca1/m3)
城市煤气16000kJ/m3(3821kca1/m3)
轻柴油42700kJ/kg(10200kca1/kg)
1.5编制内容:
锅炉房热力系统图、工艺布置图,土建、公用部分只标出锅炉间、控制室、变配电间、维修间、生活间、天然气计量间等的长、宽、高尺寸要求。
2.特点
2.1列出21个典型锅炉房布置图,每个锅炉房都列出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燃料消耗量、用电量、耗水量等数据。
2.2锅炉性能规格系列一览表
燃气(油)蒸汽锅炉1-10t/h,共5种规格;燃气(油)热水锅炉0.7-7.0MW,共5种规格;燃气小型锅炉(蒸汽发生器)0.5t/h燃气真空热水机房2种,常压燃气热水锅炉房2种规格;每种规格都列出具有代表性的锅炉设备的平面图、剖面图、接管图详细尺寸,锅炉的性能和外形尺寸一览表。
3.注意事项:
(1)燃气(油)锅炉房宜单独设置,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2)燃气(油)锅炉房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m时,可设置在屋项上.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
(3)燃气锅炉房锅炉间应设置淮压口,泄压口面积不小于锅炉问面积的10%燃油锅炉房应设置日用油箱间.
(4)燃油、燃气锅炉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或机通风设施,并且设置事故通风。燃气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排风机.
(5)燃油、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6)燃油、燃气锅炉房应设置燃气浓度监测报警器,联动事故通风及燃气入口管道自动切断阀等
(7)锅炉房烟高度按该区域环境评价报告确定。
(8)天然气、煤气供应系统应由专业资质的公司设计、施工,
4.在编制过程中,采用有关企业提供的技术资料,选用时应更新,
5.在本图集使用中,本图集所依据的规范、标准有新版本时,选用者应按新版本对有关做法进行检查、调整,以便所选的做法符合相关规范、标准有效版本的要求。
第一章
典型设计
典型设计说明
1.本图集共有21个典型锅炉房,燃气(油)蒸汽锅炉8个(2×1t/h、2x2t/h、2x4t/h、2x6t/h、2x10t/h、3x2t/h、3x4t/h、3x6t/h各一个);燃气(油)蒸汽发生器(3x0.5t/h)一个;燃气(油)真空热水机组(2×1.4MW、3×4.2M各一个)燃气(油)热水锅炉房8个(2×0.7MW、2×1.4MW、2×2.8MW、2×4.2M、2×7.0MW、3×1.4MW、3×2.8MW、3×4.2MW各一个);燃气(油)常压热水锅炉房2个(2×2.8MW、3×1.4M各一个)锅炉房总容量从1t/h(0.7MW)到20t/h(14W)
2.每个典型设计都列出锅炉房综合数据表、主要设备明细表、热力系统图、平面图、剖面图。
3.典型锅炉房设计均按燃气设天然气计量间,如燃油则作为日用油箱间。
4.蒸汽安全阀泄汽管应引至室外距地4m以上,不得引至水箱中。
5.蒸汽锅炉房凝结水回收率按70%计。热水锅炉房热网补水按供热系统水容积1%计,热网补水泵的调节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变频、调节阀或水泵停开等调节方式
6.一体式燃烧器应装设消声罩
7.多台燃气(油)锅炉可共用一个烟卤,但需有相应安全措施:如每台锅炉烟气出口须装烟气闸门,烟道(特别是容易造成涡流死区的部位)须装设防爆门等.淮爆口面积烟道容积按每立方米>250c.
8.燃气锅炉房烟肉、烟道、锅炉尾部烟室的最低点,需考虑烟气产生凝结水的排放问题。
9.典型设计中蒸汽锅炉的给水系统,主要是以单元机组的方式和一泵一炉的给水方式编制,但对锅炉台数较多,容量较大的蒸汽锅炉房,也可采用集中母管制的方式
10.自动软水器按自来水硬度≤6mm01/L选用。除氧采用高位热力除氧、低位热力除氧、解吸除氧、过滤除氧等,过滤除氧宜在常温过滤除氧后加除铁树脂罐,除氧水箱加覆盖球等隔氧措施。
11.当锅炉蒸发量>6t/h给水应除氧,锅炉蒸发量<61/h锅炉时,给水宜采取除氧措施,
12.燃气锅炉房的燃气表间、锅炉间应设事故排风系统和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并和相应部位的事故排风机联锁控制。事故通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时。
13.综合技术指标建筑面积均以建筑物外墙皮计算。
14.蒸汽发生器是指水容积不超过50升且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0.7兆帕的小型蒸汽锅炉。蒸汽发生器、常压锅炉及真空锅炉应按国家质监局令第11号《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及有关规定执行.锅炉质监部门一般不定期进行安全监测,应有用户、产品厂家等单位进行定期检查、保养。
15.锅炉房及单台锅炉的设计容量与锅炉台数应按各季节供热系统综合最大热负荷,单台长时间高效行,锅炉容量及型号相同,台数不宜过多,并保证一定的备用性,寒冷和严寒地区锅炉房供热量宜满足一台停止工作剩余总供热量不应低于设计供热量的65%和70%。一般情况可选用2~3台锅炉.
16.除厨房、洗衣、高温清毒及空调加湿必须采用蒸汽锅炉外,其余应采用热水锅炉。
17.锅炉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最低设计效率,供热锅炉设置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条件时可设置冷凝式燃气锅炉,
18.管材:工作压力》1.0MPa的饱和蒸汽管道、锅炉给水管、排污管及凝结水管道均采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焊接连接。
工作压力》1.0MPa的热水管道DN70~DN250采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DN>300采用螺旋焊接钢管(GB/T9711.1-2008),焊接连接,自来水、软化水管道宜采用镀锌钢管,
19.蒸汽、凝结水管道阀门采用截止阀(J41T-16).热水管道DN>100宜采用蝶阀,DN≤80宜采用闸阀或截止阀.
PDF书签目录:
编制说明(一)~(二) 13
典型设计说明(一) ~(二) 15
第一章 典型设计 15
典型设计说明(一) ~(二) 15
图例 17
3 x 0.5 t 蒸汽发生器机房 18
2 x 1 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房 22
2 x 2 t /h 燃气(油)蒸汽锅炉房 26
2 x 4 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房 30
2 x 6 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房 34
2 x 10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房 38
3 x 2 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房 42
3 x 4 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房 46
3 x 6 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房 50
2 x 0.7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54
2 x 1.4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58
2 x 2.8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62
2 x 4.2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66
2 x 7.0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70
3 x 1.4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74
3 x 2.8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78
3 x 4.2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82
2 x 1.4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86
3 x 4.2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90
2 x 2.8MW 常压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94
3 x 1.4MW 常压燃气(油)热水锅炉房 98
第二章 锅炉设备 102
锅炉设备说明 102
0. 5 t/h 蒸汽发生器总图 103
燃气(油)蒸汽锅炉性能表 104
2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总图 105
4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总图 106
6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总图 107
8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总图 108
10t/h 燃气(油)蒸汽锅炉总图 109
燃气(油)热水锅炉性能表 110
1.4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总图 111
2.8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总图 112
4.2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总图 113
5.6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总图 114
7.0MW 燃气(油)热水锅炉总图 115
燃气(油)真空热水机组性能表 116
1.4MW 燃气(油)真空热水机组总图 117
4.2MW 燃气(油)真空冷凝热水机组总图 118
第三章 水处理设备 119
水处理设备说明 119
全自动软水器(一) 120
全自动软水器(二) 121
全自动软水器(三) 122
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原理图 123
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安装图 124
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平面及基础图 125
Ф400 、Ф600 、Ф700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 126
Ф1000 、Ф1500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 127
大气式热力喷雾除氧器系统图 128
4t/h大气式热力喷雾除氧器 129
6t/h大气式热力喷雾除氧器 130
10t/h大气式热力喷雾除氧器 131
低位除氧器性能技术参数 132
蒸汽锅炉低位热力除氧器 133
热水锅炉低位真空除氧器 134
解吸除氧原理图 135
解吸除氧设备技术数据 136
解吸除氧装置安装尺寸表 137
全自动常温过滤除氧器原理图 138
全自动常温过滤除氧器安装图 139
全自动常温过滤除氧器布置图 140
Ф670 连续排污膨胀器钢支架 141
20t/h 除氧器平台(一) 142
20t /h除氧器平台( 二) 143
钢筋混凝土排污降温池技术参数 144
钢筋混凝土排污降温池 145
第四章 燃气(油)锅炉配套附机 146
燃气(油)锅炉配套附机说明 146
轻柴油供应流程图 147
地埋式储油罐 148
地埋式储油罐安装尺寸及接管表 149
储油罐基础图 150
圆形日用油箱 151
方形日用油箱 152
立式贮油罐 153
双门底阀、卸油接头 154
燃油过撼器 155
SCZ50-A 阻火透气帽SCZ50 阻火呼吸阀 156
重力防爆门、抽风控制器 157
接链式风烟道蝶阀 158
电动式风烟道蝶阀 159
电动风烟道蝶阀、烟道水封装置 160
kCB (2CY)型齿轮式输油泵 161
附录1 162
2 x 10t/h 燃煤蒸汽锅炉房 16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45
146
147
…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