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1384-2020 [2,2′-双(二苯基膦)-1,1′-联萘]二氯化钌
ICS77.150.99
H68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84—2 020
[2,2-双(二苯基膦)-1,1'-联萘]二氯化钉
C2,2'-bis(diphenylphosphino)-1,1'-binaphthyl dichlororuthenium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2'-双(二苯基腾)-1,1'-联萘]二氯化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精细化工、化学制药行业中使用的[2,2'-双(二苯基膦)-1,1'-联萘]二氯化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S/T682—2008钉粉
3技术要求
3.1化学式
产品的分子式CH2Cl2P2Ru,分子量794.65,结构式如下: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溶解试验
产品溶解于二氯甲烷,溶液应澄清,无目视可见不溶物。
YS/T1384—2020
3.4外观质量
产品为棕黄色粉末。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4.1.1[2,2'-双(二苯基膦)-1,1'-联萘]二氯化钉的测定
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1.2钉含量和杂质含量的测定
4.1.2.1钉含量:按附录A进行测定。
4.1.2.2杂质含量:称取1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石英舟,将石英舟放入石英管中,再将石英管放入管式电炉中,连接尾气吸收装置。缓慢升温至500℃,保温1h。通入氮气置换石英管中空气后,通入氢气,于600℃保温1h,随炉冷却,按YS/T682一2008中附录A的规定测定杂质元素质量分数。
4.2溶解试验
称取0.5g产品置于烧杯中,加人15mL二氯甲烷,在常温下溶解。
4.3外观质量
采用目视检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385-2020 二碘(对伞花烃)钌(II)
ICS77.150.99
H68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85—2020
二碘(对伞花烃)钌(Ⅱ)
Diiodo(p-cymene)ruthenium(Ⅱ)dimer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碘(对伞花烃)钉(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精细化工、化学制药行业中使用的二碘(对伞花烃)钉(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S/T682—2008钉粉
3技术要求
3.1化学式
产品的分子式C2H28LRu2,分子量978.19,结构式如下: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溶解试验
产品溶解于四氢呋喃,溶液应澄清,无目视可见不溶物。
3.4外观质量
产品为橙红色粉末或棕黑色晶体。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4.1.1二碘(对伞花烃)钉(Ⅱ)的测定
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1.2钉含量和杂质含量的测定
4.1.2.1钉含量:按附录A进行测定。
4.1.2.2杂质含量:称取1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石英舟,将石英舟放入石英管中,再将石英管放
入管式电炉中,连接尾气吸收装置。缓慢升温至500℃,保温1h。通入氮气置换石英管中空气后,再通
入氢气,于600℃保温1h,随炉冷却,按YS/T682一2008中附录A的规定测定杂质元素质量分数。
4.2溶解试验
称取0.5g产品置于烧杯中,加人15mL四氢呋喃,在常温溶解。
4.3外观质量
采用目视检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5539.2-2016 石油管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第2部分:油气输送管
1CS75.200
E16 SY
备案号:57629—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539.2—2016
石油管 产品质量评价方法 第2部分:油气输送管
Assessment procedure for oil tubular goods quality-Part 2:Line pipe
2016一12一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SYT5539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输送管产品质量评价的抽样及检验、抽样判定、综合评价质量评
价结果的处理、质量评价检验评分规则等。
本部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的高频焊(HFW)、螺旋缝埋弧焊(SAWH).直缝埋弧焊(SAWL)钢管及无缝钢管(SMIS)产品质量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阴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4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
GB/T97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GB/TI011川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IS03183石油天然气工业管道输送系统用钢管
API Spec5L管线钢管规范
3抽样及检验
3.1抽样方案
根据GB/T2828.4规定制定的输送管产品质量评价抽样方案见表1。其中包括样本量、不通过判
定数、监督质量水平、检验等级等参数。
3.2产品质量特性及不通过判定分类
3.2.1总则
按单位产品质量特性的重要性将其分为A,B,C三类。A类质量特性是指单位产品极重要质量特性,B类质量特性是指单位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类质量特性是指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
3.2.2A类质量特性
3.2.2.1A1类:无损检验及重量、水压等(包括超声波、磁粉、射线等无损检验,重量,水等).
3.2.2.2A2类: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如拉伸性能、冲击性能、落锤撕裂性能、弯曲性能、硬度
等)、显微组织(如金相组织,品粒度等)。
3.2.3B类质量特性
几何尺寸(包括产品外径、直度、长度等形状尺寸)。
32.4C类质量特性
3.2.4.1C1类:外观及工艺质量(包括管体,端面等部位存在的损伤、撕破、毛刺、锈蚀、轻微沟槽、拌坑等)。
3.2.4.2C2类:标志、涂层、包装(包括标志、涂层、包装及坡口保护器等)。
3.3样本的抽取
样本的抽取可以使用GB/T10111或其他方法在整个总体中做简单的随机抽样,也可以视情况采
用分层比例随机抽样或多级抽样方法,以保护样本具有好的代表性。
3.4样本的检验
输送管产品质量评价检验可在生产现场、储运现场、使用现场或专职检验机构由专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人员完成。
一般情况下,输送管应按GB/T9711,ISO3183或API Spec5L及其他等同、等效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4判定抽样总体是否可以进行评级
对各检验项目,按相应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和通过判定与否的判定准则逐一检验样本中的每个样品,按质量特性分类分别累计不通过判定品数。
若样本任一类别的不通过判定品数大于或等于表1中相应的不通过判定数,则该总体不可进行评
级。若所有类别的不通过判定品数小于相应的不通过判定数,则该总体被认为通过了抽样检验,可以进行评级,评级方法见第6章。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387-2020 二氯苯基钌
ICS77.150.99
H68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87—2020
二氯苯基钉
Benzeneruthenium(Ⅱ)chloride dimer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氯苯基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及
订货单(或合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精细化工、化学制药行业中使用的二氯苯基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S/T682—2008钉粉
3技术要求
3.1化学式
产品的分子式C12H12CL4Ru2,分子量500.17,结构式如下: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溶解试验
产品溶解于三氯甲烷,溶液应澄清,无目视可见不溶物。
3.4外观质量
产品为橙红色粉末。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4.1.1二氯苯基钉的测定
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1.2钉含量和杂质含量的测定
4.1.2.1钉含量:按附录A进行测定。
4.1.2.2杂质含量:称取1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石英舟,将石英舟放入石英管中,再将石英管放
入管式电炉中,连接尾气吸收装置。缓慢升温至500℃,保温1h。通入氮气置换石英管中空气,然后通
人氢气,于600℃保温1h,随炉冷却,按YS/T682一2008中附录A的规定测定杂质元素质量分数。
4.2溶解试验
称取0.5g产品置于烧杯中,加入15mL三氯甲烷,在常温溶解。
4.3外观质量
采用目视检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389-2020 双(1,5-环辛二烯)四氟硼酸铑
ICS77.150.99
H68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89—2020
双(1,5-环辛二烯)四氟硼酸铑
Bis(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tetrafluoroborate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1,5-环辛二烯)四氟硼酸铑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和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精细化工、化学制药行业中使用的双(1,5-环辛二烯)四氟硼酸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4609.1铑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佬量的测定硝酸六氨合钻重量法
YS/T363纯佬中杂质元素的发射光谱分析
3技术要求
3.1化学式
产品的分子式C16H24BF4Rh,分子量406.07,结构式如下: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溶解试验
产品溶解于三氯甲烷,溶液应澄清,无目视可见不溶物。
3.4外观质量
产品为红色粉末。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4.1.1双(1,5-环辛二烯)四氟硼酸钱的测定
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1.2铑含量和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4.1.2.1铑含量:称取试样0.2g(精确至0.0001g),置于石英舟中,将石英舟放入石英管中,再将石英
管放入管式炉中,连接尾气吸收装置。由室温缓慢加热至700℃士10℃灼烧30min,通氮气置换石英管
中空气,通氢还原30min后,转入聚四氟乙烯溶样罐中,加20mL盐酸,3mL过氧化氢,密封,在微波消
解仪中于150℃土5C下溶解24h。按GB/T34609.1的规定测定铑含量。
4.1.2.2杂质含量:称取1.0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石英舟,将石英舟放入石英管中,再将石
英管放入管式电炉中,连接尾气吸收装置,缓慢升温至700℃,于700℃士10℃保温3h后通氮气置
换石英管中空气,通入氢气,于700℃士10℃保温3h,随炉冷却,取出按YS/T363的规定测定杂质
含量。
4.2溶解试验
称取0.5g产品置于烧杯中,加人15mL三氯甲烷,在常温下溶解。
4.3外观质量
采用目视检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5502-2016 石油物探标准劳动量折算方法
ICS75-010
E02 SY
备案号:57627-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502—2016代替SY/T5502—2010
石油物探 标准劳动量折算方法
The work load conversion method-A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industry standard
2016-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衡量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施工作业队集体劳动成果的标准劳动量折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国内采用各种施工方法进行地震助探施工作业的地震队。重力、磁法、电法、化学助探和VSP测井施工作业队可参考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491石油物探施工工日劳动定额
SY/T5498车装钻地震助探劳动定额
SY/T5499人抬钻地震助探劳动定额
SY/T5507可控震源地震助探劳动定额
SY/T5540滩海区地震助探劳动定额
3标准劳动量折算方法要点
3.1在石油天然气行业地震勘探专业的劳动定额行业标准中,规定了不同队型、不同地表条件、不同施工方法地震队的劳动定员和队日劳动定额,两者之比为定额劳动含量。
地震队劳动定员和队日劳动定额分别按SY/T5498,SY/T5499,SY/T5507和SY/T5540规定的劳动定员和队日劳动定额。
3.2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经综合分析、平衡,模拟抽象出“标准队”,其劳动定员为588人,队日劳
动定额为112炮,两者之比为标准劳动含量。
3.3定额劳动含量与标准劳动含量之比为标准劳动量折算系数。该折算系数与实际炮数或定额炮数之积分别为折算后的实际标准炮数或定额标准炮数。规定21实际标准炮为1实际标准千米,21定额标准炮为1定额标准千米。
4标准劳动量折算公式
4.1地震勘探标准劳动量折算系数
地震勘探标准劳动量折算系数K按公式(1)计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5499-2018 人抬钻地震勘探劳动定额
1CS03.100.30
E02 SY
备案号:65522—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499—2018代替SY/T54992012
人抬钻地震勘探 劳动定额
Labor quota for seismic prospecting with protable rig
2018-10-29发布 2019一03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抬钻地震勘探队日劳动定额、劳动定额地区类别划分及效率系数。同时,给出了劳动定额所依据的相应劳动定员及设备配备。
本标准适用于在平原、山区、水网、黄土源地表条件下,使用人抬化钻机钻井,且主要以人力、畜力搬运生产、生活物资和装备的二维或三维井炮地震勘探作业。
2地震队队日劳动定额
2.1地震队队日劳动定额计算公式
2.1.1地震队队日劳动定额Q按公式(1)计算:
Q=Ki·KdiKd·Qs
(1)式中:
Q一地震队队日劳动定额,单位为炮,
K—一劳动定额地区类别效率系数,见表1;
K—海拔高度效率系数,见表2,
Ka—二维宽线效率系数,见表3,当二维常规和三维时为1;
Q一基本队日劳动定额,单位为炮,按公式(2)计算。
2.1.2劳动定额地区类别效率系数K见表1。劳动定额地区类别划分见附录A,表A.1至表A.5中未列出的地区,按照表A.1至表A.5所述的地表特征确定劳动定额地区类别。2.2.6常用施工方法基本队日劳动定额举例参见附录B,附录B中未列出施工方法的基本队日劳动定额按公式(2)至公式(5)及表4中所列参数和实际施工观测系统参数计算。
3地震队劳动定员
3.1本标准给出的劳动定额所依据的相应劳动定员见附录C。
3.2常用队型劳动定员举例参见附录D,附录D中未列出队型的劳动定员按表C.1至表C4的规定,
采用内插或类推的方法计算。
4其他有关说明情况
4.1在钻井困难地区施工,当地震队的钻井能力与测量、仪器、外线排列、爆炸等班组的综合作业生产能力不相匹配而完不成本标准规定的队日劳动定额时,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实后,可依据本标准规定的队目劳动定额和钻机的实际钻井能力,酌情增加钻机台数及相应的定员。
4.2地震队运作的同一地震勘探采集项目,因设备换装或地区类别,或观测系统,或激发方式发生变化时,应按相应标准规定的劳动定额和劳动定员执行。
4.3试验攻关性质的地震勘探项目,队日劳动定额可在本标准的基础上下降20%执行。
4.4如果钻井等部分工序整体外包给分包商,在计算劳动定员时,应相应减少相关工序的劳动定员。
4.5仪器、测量等专业化服务单位的队日劳动定额,按项目运作地震队确定的队日劳动定额执行:其劳动定员包含在地震队劳动定员中,可按本标准的规定分别计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5490-2016 钻井液试验用土
1CS75.020
E13 SY
备案号:53383—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490—2016代替SY/T5444—1992,SY/T5490—1993
钻井液 试验用土
Clays for drilling fluid tests
2016一01一07发布 2016一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液试验配浆用膨润土、钻井液膨胀试验用膨润土、钻井液用评价土的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安全环保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钻井液试验配浆用膨润土、钻井液膨胀试验用膨润土、钻井液试验用评价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05钻井液材料规范
GB/T6678一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16783.1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现场测试第1部分:水基钻井液
3仪器及材料
3.1仪器和设备
试验用仪器和设备如下:
a)电子天平:分度值0.0001g。0.01g;
b)电热干燥箱:控温范围室温~105℃,控温灵敏度±2℃;
c)高速搅拌器:符合GB/T5005的要求(负载转速11000r/min±300r/min)
d)旋转黏度计:Fann35型或等效产品:
e)钻井液滤失仪:ZNS型或等效产品,符合GB/T16783,1的要求;
f)湿筛仪:符合GB/T5005的要求;
g)标准筛:0.125mm孔径(80目),
h)滚子加热炉:控温范围室温~200℃,控温灵敏度±3℃;
i)秒表:分度值0.1s;
j)酸度计:精度0.1pH单位;
k)页岩膨胀测试仪:NP-O1型或等效产品;
l)称量瓶:60mm×30mm。
3.2试剂和材料
试验用试剂和材料如下:
a)六偏磷酸钠:化学纯;
b)碳酸钠:化学纯;
c)碳酸氢钠:化学纯:d)氯化钠:化学纯;
e)蒸馏水:符合GB/T6682三级水要求;
f)滤纸:Whatman50#或等效产品。
4钻井液试验配浆用膨润土
4.1概述
钻井液试验配浆用膨润土是经过晾晒干燥和粉碎,但未经任何化学处理的天然钙土:配浆时按土量3.5%的比例加入碳酸钠。
4.2技术要求
钻井液试验配浆用膨润土应符合表1中所规定的技术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390-2020 双(二叔丁基苯基膦)二氯化钯
ICS77.150.99
H68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90—2020
双(二叔丁基苯基膦)二氯化钯
Dichlorobis(di-tert-butylphenylphosphine)palladium(Ⅱ)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二叔丁基苯基膦)二氯化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和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精细化工、化学制药行业中使用的双(二叔丁基苯基膦)二氯化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S/T1197钯化合物化学分析方法金、银、铂、铑、铱、钉、铅、镍、铜、铁、锡、铬、锌、镁、锰、铝、钙、钠、硅、铋、钾、镉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YS/T1200.1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二氯化钯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钯量的测定丁二酮肟重量法
3技术要求
3.1化学式
产品的分子式C2H4sCl2P2Pd,分子量621.94,结构式如下: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溶解试验
产品溶解于三氯甲烷,溶液应澄清,无目视可见不溶物。
3.4外观质量
产品为黄色粉末。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4.1.1双(二叔丁基苯基腾)二氯化钯的测定
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4.1.2钯含量和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4.1.2.1钯含量:称取0.3g(精确至0.0001g)样品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15mL盐酸,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后,加人10mL高氯酸,加热至湿盐状,冲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2mL盐酸和300mL水,得到溶液,然后按照YS/T1200.1进行。
4.1.2.2杂质含量:称取0.5g(精确至0.0001g)样品置于500mL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15mL盐酸,盖上表面皿低温加热溶解后,加入10L高氯酸,加热至湿盐状,冲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2mL盐酸和300mL水,得到溶液,然后按照YS/T1197的规定进行杂质含量检测。
4.2溶解试验
称取0.5g产品置于烧杯中,加入15mL三氯甲烷,在常温下溶解。
4.3外观质量
采用目视检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5486-2010 非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
ICS75.180.10
E11 SY
备案号:29762—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486—2010代替SY/T54861999
非常规地层测试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non-conventional drill stem testing
2010一08一27发布 2010一12一15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常规地层测试的施工准备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控式地层测试、膨胀式封隔器测试施工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483一2005常规地层测试技术规程
SY/T5587.3常规修井作业规程第3部分:油气井压井、替喷、诱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非常规地层测试non-conventional drill stem testing
利用压控式测试工具和膨胀式测试工具进行的地层测试。
4施工准备
4.1试油(钻井)队的准备
4.1.1试油(钻井)队的准备按SY/T5483一2005中5.1的规定执行。
4.1.2采用膨胀式工具测试时,应提供井径测井曲线。
4.1.3采用压控测试工具测试时,要按设计要求进行井筒试压。
4.2测试队的准备
a)根据设计要求,列出所需井下工具、接头、井口控制设备、仪器仪表、专用工具和配件的规
格与数量清单。
b)清点井下工具、接头、井口控制设备、仪器仪表和配件,并按测试施工要求进行性能检验,
试压、调试合格。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397-2020 铜冶炼分银渣
ICS77.120.99
H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97—2020
铜冶炼分银渣
Silver separation slag from copper smelting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分银渣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
合同(或订货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由铜阳极泥中分离铜、金、银后的产物,供提炼贵金属和其他有价元素等金属冶炼系统
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YS/T87铜、铅电解阳极泥取制样方法
YS/T1314(所有部分)铜冶炼分银渣化学分析方法
3技术要求
3.1产品分级
铜冶炼分银渣按化学成分分为一级品、二级品。
3.2化学成分
3.2.1铜冶炼分银渣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2供需双方如对铜冶炼分银渣有特殊要求时,由供需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
3.3水分
铜冶炼分银渣水分含量不大于30%。
3.4外观质量
铜冶炼分银渣为灰白色表面的粉状固体,无其他可见外来杂物。
4试验方法
4.1铜冶炼分银渣中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按照YS/T1314(所有部分)的规定进行。
4.2铜冶炼分银渣中水分含量测定按照YS/T87的规定进行。
4.3铜冶炼分银渣的外观质量采用目视法检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5480-2016 固井设计规范
ICS75.020
E13 SY
备案号:57626—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480—2016代替SYT5480-2007
固井 设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ementing design
2016一12-05发布 2017一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和储气库井固井设计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和储气库并固井设计,其他行业固井设计也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39油井水泥试验方法
GB/T19831.1石油天然气工业套管扶正器第1部分:弓形弹簧套管扶正器
GB/T28911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术语
GB/T31033石油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范
SY/T5083尾管悬挂器及尾管回接装置
SY/T5150分级注水泥器
SY/T5374.1固井作业规程第1部分:常规固井
SY/T5374.2固井作业规程第2部分:特殊固井
SY/T5396石油套管现场检验、运输与贮存
SY/T5412下套管作业规程
SY/T5467套管柱试压规范
SY/T5557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固井成套装备
SY/T5618套管用浮箍、浮鞋
SY/T5724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
SY/T5956钻具报废技术条件
SY/T6276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SY/T6466油井水泥石性能试验方法
SY/T6544油井水泥浆性能要求
SY/T6592固井质量评价方法
SY/T6606石油工业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89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8911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旋流器swirlling collar
外部有螺旋形状并在环空形成螺旋流动通道的套管附件。
3.2
超高密度水泥浆ultra一high density cement slurry
密度高于2.40g/cm3的水泥浆。
3.3
超低密度水泥浆ultra一light weight cement slurry
密度高于1.30g/cm3的水泥浆。
4基本要求
4.1设计原则
满足勘探、开发、钻井、完并施工和工程质量的要求。
4.2设计依据
钻井地质设计、钻井工程设计、技术规范、油田增产改造需求、井筒实钻及邻井实钻资料。
4.3基本资料
需收集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
a)钻井地质设计书、钻井工程设计书。
b)井身结构。
c)上层套管的套管串结构及钢级、壁厚、机械性能、套管损伤情况,
d)资料:地质分层及岩性、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漏失压力、测(录)井资料、
油气水层位置及流体特性、井眼复杂情况及事故、完钻时的排量和泵压、钻井液性能、钻具结构、温度和所在开发区块注采井分布情况及压力数据等。
4.4固井目的和方法
固井目的和周井工艺方法。
4.5固井难点和主要技术措施
应结合地质特征、油气藏特性、井身结构、管申组合和工艺特点等,闸述固井施工所存在的难点和采取的对应技术措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398-2020 铝用炭素生产余热利用技术规范
ICS27.220
F0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98—2020
铝用炭素生产余热 利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aste heat utiliz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aluminium production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用炭素的余热热源、余热利用方式、工艺流程、一般要求、设备要求及余热回收系统
利用率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铝用炭素新建扩建、改建原料煅烧炉(罐式炉、回转窑、电煅炉)及焙烧炉等炭素窑炉
的余热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15600炭素生产安全卫生规程
GB/T16507(所有部分)水管锅炉
GB23971有机热载体
GB50049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50126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5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
GB5027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765炭素厂工艺设计规范
DL/T5054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519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TSG G0001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YS/T1094铝用预焙阳极安全生产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铝用炭素生产余热waste heat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aluminium production
石油焦、无烟煤等原料经过煅烧工序产生的高温烟气所含的热量和物料显热,高温煅后石油焦冷却产生的热量以及生坯制品经过焙烧供需产生的低温烟气所含的热量。
3.2
余热热媒锅炉waste heat medium boiler
以余热为热源加热热媒油的装置。
3.3
余热热媒油heat medium oil
矿物型或合成型有机热载体。
3.4
余热蒸汽/热水锅炉waste heat steam/water boiler
以余热为热源生产蒸汽或热水的装置。
3.5
余热蒸汽waste heat steam
高温烟气通过余热蒸汽锅炉生产的蒸汽。
3.6
余热发电waste heat generation
余热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过程。
3.7
余热水waste heat water
铝用炭素生产余热通过余热热水锅炉生产的热水。
3.8
余热助燃空气waste heat warming air
用于间接加热炉窑的高温烟气。
3.9
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 of waste heat system
生产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回收利用年作业时间占生产年作业时间之比。
4余热热源
4.1煅烧烟气
煅烧工序是在煅烧炉中对石油焦、无烟煤等原料进行高温加热处理的过程,以原料在煅烧炉的加料口、排料口位置为起止点。煅烧过程中,原料中的挥发物受热挥发并燃烧,产生热量,热量传给原料进行煅烧。煅烧炉内预热带、煅烧带、冷却带三个区域内原料温度不同,煅烧产生的热烟气由烟道排出,经烟气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中。煅烧工序产生的烟气按温度分阶梯回收,烟气温度见表1。
4.2焙烧烟气
焙烧工序是在焙烧炉中对成型后的生坯制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高温加热处理的过程。焙烧产生的热烟气由烟道排出,经烟气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中。焙烧工序产生的烟气温度为200℃~30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399-2020 预焙阳极生产用石油焦煅烧烟气脱硫技术规范
ICS13.020.40
Q5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399—2020
预焙阳极生产 用石油焦煅烧烟气 脱硫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of petroleum coke used for prebaked anodes in calcining process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焙阳极生产用石油焦煅烧烟气脱硫技术 的总则、脱硫方法及过程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预焙阳极生产用石油焦煅烧烟气脱硫,包括氨法脱硫、双碱法脱硫和石灰石/石灰一石
膏法脱硫。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09工业用氢氧化钠
GB2546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G/T2784工业用亚硫酸铵
HG/T4205工业氧化钙
HG5353—2018工业氨水
H/T76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2001火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YS/T1594铝用预焙炭阳极安全生产规范
3术语和定义
HJ2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石油焦煅烧烟气flue gas from petroleum coke calcining
石油焦煅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的废气。
3.2
烟气氨法脱硫ammonia-based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用氨基物质作吸收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对其产生的副产物(如硫酸铵)进行分离回收工艺。
3.3
烟气双碱法脱硫dual-alkali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用氢氧化钠作吸收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用再生剂氧化钙置换反应再生氢氧化钠,对其产生的副产物(如硫酸钙)进行分离回收的工艺。
3.4
烟气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脱硫limestone,/lime gypsu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用石灰石/石灰作为吸收剂,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对其产生的副产物(如石膏)进行分离回收的工艺。
3.5
吸收剂absorbent
用于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反应剂。
3.6
再生剂regenerant
用于双碱法脱硫中脱硫反应液吸收剂的再生。
4总则
4.1总体要求
4.1.1石油焦煅烧烟气经氨法、双碱法或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脱硫后应达到GB25465及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标准的要求。
4.1.2应根据企业的规划及实际情况选择与其生产条件相适应的工艺及设备,应选择安全、环保、节能的工艺和设备。
4.1.3烟气脱硫工程设计对象和范围应根据工程进行实际界定,总体符合YS/T1594的规定,宜包括系统的工艺、设备、土建、电气、控制、消防、暖通、给排水、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
4.1.4烟气脱硫工艺所需水、电、气等公用工程宜利用企业主体工程设施。
4.1.5烟气脱硫工艺应装设符合HJ/T76规定的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并进行连续检测。
4.1.6烟气氨法脱硫工艺氨利用率不宜小于97%,烟气双碱法脱硫工艺氢氧化钠利用率不宜小于97%,烟气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脱硫工艺氧化钙利用率不宜小于97%。
4.2石油焦煅烧烟气条件的确定
4.2.1新建石油焦煅烧建设烟气脱硫工艺时,烟气设计总风量应为废气量的110%~115%。
4.2.2现有石油焦煅烧建设烟气脱硫工艺时,应根据脱硫工艺人口处实测烟气参数与设计参数结合以确定设计工况和校核工况,并考虑生产工艺及原材料的变化趋势。
4.3工艺设计选择
石油焦煅烧烟气脱硫工艺应根据当地吸收剂来源、副产物市场、安全环境等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使用烟气氨法脱硫工艺、双碱法脱硫工艺或石灰石/石灰一石膏法脱硫工艺。
4.4工艺判定及处理
4.4.1判定及处理
脱硫工艺(脱硫塔)出口排放烟气应符合GB25465的规定。
4.4.2自控及在线监测
4.4.2.1烟气治理过程控制系统应满足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的要求,保证生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4.4.2.2集中在脱硫控制室进行系统运行的实时监控,系统控制宜采用分散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其他先进控制系统对装置中主要参数进行监控。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T 5416.2-2016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
ICS75.020
E13 SY
备案号:57625—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416.2—2016代替SY/T5416.2-2007
定向井测量仪器 测量及检验 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
Measurement and inspection regulation of directional surveying instruments-Part 2:Electronic single-shots and multi-shots
2016一12一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SYT5416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子单多点测量仪器的准备与检查、组装与测量、数据读取、回收及
维护保养、检验。
本部分适用于电子单多点测量仪器的测量及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5225一2012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6587电子式井斜仪校准方法
SYT6626电子单多点测斜仪
3准备与检查
3.1上井前的准备与检查
3.1.1查看仪器探管校验记录和校验证书(参见附录A、附录B),校验证书应在有效期内:新仪器
探管的验收执行SY/T6626的相关要求,校准执行SY/T6587的相关要求。
3.1.2仪器工具及配件准备参见附录C。
3.1.3探管的检查包括:
a)外观无损伤,无弯曲变形,连接螺纹无损伤。
b)通信线连接插孔清洁。
c)连接电池筒的触点清洁,外观无损坏变形。
d)电源开关处于关闭位置。
e)探管紧固螺钉无松动。
f)探管编号标识清晰。
3.1.4电池筒及电池的检查包括:
a)外观无挤压变形,连接螺纹无损伤。
b)减震弹簧弹性良好,连接触点清洁。
c)电池无破损,并测量电流、电压值,符合仪器要求。
3.1.5电池充电器检查包括:
a)外观无损坏变形:
b)触点清洁,螺纹完好:
c)充电器指示灯工作正常。
3.1.6定向总成检查包括:
a)外观无损伤,无弯曲变形。
b)螺纹无损伤,配齐保护帽。
c)减震弹簧无变形,减震性良好。
d)“T”头无松动。
e)打捞头无损伤变形。
f)扶正胶棒齐全无损伤。
g)定向引鞋导引端面应圆滑。
3.1.7保护筒检查包括:
a)外观无损伤,无弯曲变形。
b)螺纹无损伤,配齐保护帽。
c)表面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
d)外径磨损不大于0.5mm。
e)额定抗压、抗温能力满足井筒压力和温度要求。
3.1.8仪器地面检测包括:
a)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连接地面系统和探管,并做通信和模拟测试。
b)供电应符合SY5225一2012中3.2.5的要求,工作间中配备不间断电源。
3.2施工前的检查
3.2.1检查探管,按3.1.3的规定执行。
3.2.2检查地面设备,按3.1.8的规定执行。
3.2.3核实钻具通径,确认仪器能顺利通过。
3.2.4测斜绞车及附属设备性能良好。
3.2.5电池电量满足使用要求。
4组装与测量
4.1测试电池筒、探管及地面数据处理系统
4.1.1将探管分别置于竖直和水平状态,并先后转动高边工具面至0°,90°,180°,270°左右,
检查测试结果应与实际状态相一致。
4.1.2确认探管及地面处理系统正常后进行参数设置。
4.13校验高边工具面角,使探管“T”形键槽、定向引鞋高边一致。
4.2延迟及间隔时间设置
4.2.1多点探管延迟时间及间隔时间设置包括:
a)延迟时间设置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6-05 09:55:15
提问网友: 小白
解答网友: 翔宇789
上悬,那个三角形顶在上表示上悬。
YS/T 1400-2020 铝电解阳极炭渣资源化利用规范
ICS13.030.50
Z7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00—2020
铝电解 阳极炭渣 资源化利用 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utilization of anode carbon dust from smelters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电解阳极炭渣资源化利用规范的总则、资源化利用工艺及过程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铝企业生产产生的阳极炭渣的资源化利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91冰晶石
GB25465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H/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技术规范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阳极炭渣anode carbon dust
铝电解生产过程从电解槽中捞出的含氟炭粒。
3.2
再生电解质原料recycling material for electrolyzer
阳极炭渣处理后的产品,用于生产电解质的原料。
3.3
浮选炭粉carbon powder after floatation
阳极炭渣进入浮选处理系统,经浮选分离、漂浮于浆液表面、过滤分离产出的黑色粉末。
3.4
炭残渣carbon residue
阳极炭渣高温熔炼处理后的含碳残渣。
4总则
4.1资源化利用工艺的选取应遵循废弃物完全再利用、生产成本较低且不产生新的污染源的原则。
4.2资源化利用工艺应选用无毒或低毒的浮选药剂,低毒或无毒、低使用量、便于处理的添加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安装-浙江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6-05 09:53:25
提问网友: 流星
请问,
虹吸式雨水管道和普通雨水管道,需要分开计量和计价吗?
解答网友: 大海
需要分开。
答疑:楼梯水平投影面积需要乘以楼层么?剪刀楼梯水平投影面积需要*2么?-河南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6-05 09:52:10
提问网友: ❀☀☺☝✿☄
解答网友: xagcc
要按实际楼层计算的。
剪刀楼梯要看绘图时按整体绘图还是按一半绘制的,如果整体(完整的剪刀)绘图,就不需要乘以2了。
YS/T 1401-2020 铜加工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ICS77.010
H01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01—2020
铜加工行业 能源计量器具
配备和管理要求
Specification for equipping and managing of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of energy in copper processing industry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铜加工行业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的术语和定义、配备要求、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铜加工企业独立核算的用能单位。其中包括铜及铜合金板、带、箔、管、棒、线、型材等
产品生产过程所涉及的熔铸、轧制、挤压、压延、拉伸、退火、精整等工序的用能。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89一2008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642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GB/T1531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17167和GB/T2589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铜加工行业用能单位energy using for copper processing industry
铜加工行业中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单位和具有独立结算能力的单位,简称用能单位。
3.2
用能单位分级计量grading measurement of energy using
用能单位为了便于能源计量管理将不同用能单位进行分级计量。
3.3
一级能源计量单位primary energy metering
进出铜加工行业用能单位进行结算的能源计量称为一级能源计量单位,见附录A。
3.4
二级能源计量单位secondary energy metering
铜加工行业用能单位对内部独立核算的单位间进行成本或消耗结算的能源计量称为二级能源计量。
即用能单位的次级用能单位。
注:铜加工行业二级能源计量单位指单独进行成本核算的单位,主要包括:板、带、箔、管、棒、线、型材加工等作业工厂、分公司或事业部等,见附录A。
3.5
三级能源计量单位tertiary energy metering
铜加工行业独立核算的单位对内部下级单位进行核算的能源计量称为三级能源计量。
注:铜加工行业三级能源计量单位主要包括车间、装置、系统、工序、工段等作业工序,见附录A。
3.6
主要用能设备main equipment of energy using
铜加工行业主要用能生产设备。
注:铜加工行业能源计量单位和主要用能设备见附录A。
3.7
载能工质energy-consumed medium
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不作为原料使用、也不进入产品,在生产或制取时需要直接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质。如蒸汽、热水等。
[GB/T2589一2008,定义3.1]
3.8
能源计量检测点 point of energy measurement
确定计量能源及载能工质对象的检测位置。
3.9
能源计量检测数据data of energy measurement
通过计量器具检测所获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数据。
3.10
能源计量检测数据修正amendment data of energy measurement
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能源及载能工质计量检测数据校正。
3.11
能源计量结算数据settlement data of energy measurement
用于企业财务、统计和成本管理的能源及载能工质计量检测数据。
4配备要求
4.1能源计量范围与管理
4.1.1能源计量的种类
能源计量的种类包括:
电力;
固态能源:煤炭、焦炭;
液态能源:原油、成品油、重油、渣油、其他液态油;
气态能源:天然气、液化气、煤气、其他气态能源;
载能工质:蒸汽、水、氮气、其他载能工质;
回收利用余热: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可用的能源。
4.1.2能源计量范围
a)输人一级、二级、三级能源计量单位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b)输出一级、二级、三级能源计量单位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c)用能一级、二级、三级能源计量单位使用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d)用能一级、二级、三级能源计量单位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
e)用能一级、二级、三级能源计量单位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
4.1.3能源计量的管理
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应根据用能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要求是:合理、高效、准
确,便于计量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
4.2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
4.2.1应满足用能单位实现能源计量分级、分类、分项考核和结算的要求。
4.2.2计量检测点应设置在能源输入、输出的管理分界点附近或计量对象转移的输入、输出点附近适当位置。
4.2.3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在符合4.3、4.4的要求下,优先采用节能、环保、绿色结构产品,同时具有实现
连续化无间断采集和传输数据功能的仪器仪表,计量器具要便于装拆。
4.2.4用能单位应配置必要的能源计量校准器具,以满足用能单位对能源计量器具自校和自查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60
161
162
…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