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168 页)

ICS77.150.40
H6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28-2018
粗氢氧化镍
Crude nickel hydroxide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28,YS/T 1228-2018,粗氢氧化镍,YS/T 1228-2018 粗氢氧化镍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粗氢氧化镍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质量预报单以及订货
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含镍矿料经酸浸、碱沉等湿法工艺处理后得到的粗氢氧化镍,也适用于其他湿法冶炼过程中富集的含镍液经处理后得到的粗氢氧化镍,供生产硫酸镍、氢氧化镍、氧化镍、电积镍等产品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YS/T1229(所有部分)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3要求
3.1产品分类
粗氢氧化镍按主成分镍分为一等品、二等品和三等品
3.2化学成分
粗氢氧化镍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水分
一等品、二等品粗氢氧化镍中水分(质量分数)不大于55%。
3.4外观质量
各品级粗氢氧化镍无明显外来夹杂物。同批次粗氢氧化镍产品应无明显色差。
3.5其他
如需方对粗氢氧化镍产品有其他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并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

4试验方法
4.1粗氢氧化镍的化学成分按YS/T1229的规定进行测定。
4.2水分的测定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3粗氢氧化镍的外观质量由目视法检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40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29.1-2018
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rude nickel hydroxide-Part 1:Determination of nickel content-
Dimethylglyoxime gravimetric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29.1,YS/T 1229.1-2018,丁二酮肟重量法,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镍量测定,YS/T 1229.1-2018 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镍量的测定 丁二酮肟重量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粗氢氧化镍中镍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粗氢氧化镍中镍量的测定。测定范围:20.00%~50.00%。
2方法提要
试料用酸溶解后,在微氨性的溶液中,镍与丁二酮肟生成红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在120℃烘干至恒量,称重。对混合滤液中的镍量,在H值为6.5条件下,用三氯甲烷萃取,与其他杂质分离,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测定后进行补正。
3试剂
如无特殊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氟化氢铵。
3.2硝酸(o=1.42g/mL)。
3.3硫酸(o=1.84g/mL)。
3.4盐酸(1+1)
3.5氨水(1+1)。
3.6硝酸(1+1)。
3.7三氯甲烷。
3.8乙酸铵溶液(200g/L),过滤后使用。
3.9硫代硫酸钠溶液(200g/L),过滤后使用。
3.10酒石酸钾钠溶液(200g/L),过滤后使用

3.11乙醇(1+4)。
3.12丁二酮肟乙醇溶液(10g/L),过滤后使用。
3.13丁二酮肟-氢氧化钠溶液(10g/L):将15g氢氧化钠溶解于100mL水中,冷却至室温后,将1g丁二酮肟溶解于该溶液中,混匀。
3.14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镍(≥99.99%),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6),盖上表面皿,低温溶解完全,加入2L硫酸(3.3),继续加热至大量白烟冒尽,冷却。用水冲洗表面皿和杯壁,加热溶解盐类,冷却至室温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L含1mg镍。
3.15镍标准溶液:移取5.00mL镍标准贮存溶液(3.14)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5μg镍。

4仪器
4.1电热恒温干燥箱。
4.2玻璃砂芯坩埚G4(滤板孔径5um~15um),30mL。
4.3分光光度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180
CCS K 4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094.14-2022代替GB/Z1094.142011
电力变压器第14部分:采用高温绝缘材料液浸式电力变压器
Power transformer-Part 14:Liquid-immersed power transformer using high-temperature insulation materials
(IEC60076-14:2013,MOD)
2022-03-09发布 2022-10-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 T 1094.14-2022,GB/T 1094.14,液浸式电力变压器,电力变压器,高温绝缘材料,GB/T 1094.14-2022 电力变压器 第14部分: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液浸式电力变压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液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术语和定义、绝缘系统、温升限值、部件和材料、设计时的特殊考虑、需要的信息、铭牌及补充信息、试验、监视、诊断和维护,本文件适用于下列工作温度高于常规限值且采用高温绝缘材料或高温绝缘材料与常规绝缘材料相组合的液浸式变压器类产品:
—符合GB/T1094.1的电力变压器;
一符合GB/T18494系列标准的变流变压器;
—符合GB/T1094.16的风力发电用变压器;
一电弧炉变压器;
—符合GB/T1094.6的电抗器。
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其他类型变压器和电抗器可参考本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子本文件.
GB/T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T1094.1一2013,EC60076-1:2011,MOD)
GB/T1094.2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GB/T1094.2一2013,IEC60076-2:
2011,MOD)
GB/T1094.5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GB/T1094.5一2008,EC60076-5:
2006,MOD)
GB/T1094.16电力变压器第16部分:风力发电用变压器(GB/T1094.16一2013,IEC60076-
16:2011,MOD)
GB2536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GB2536一2011,IEC60296:
2003,MOD)
GB/T4109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GB/T4109一2008,IEC60137Ed6.0,MOD)
GB/T10230.1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0230.1一2019,IEC60241-1:
2014,MOD)
GB/T18494.1变流变压器第1部分:工业用变流变压器(GB/T18494.1一2014,IEC61378-1:
2011,MOD)
GB/T18494.2变流变压器第2部分:高压直流输电用换流变压器(GB/T18494.2一2022,
IEC/IEEE60076-57-129:2017,MOD)
GB/T21218电气用米使用过的硅绝缘液体(GB/T21218一2007,IEC60836:2005,IDT)
NB/SH/T0945合成有机酯型电气绝缘液(NB/SH/T0945一2017,IEC61099:2010,MOD)

NB/T10199电工流体变压器及类似电气设备用未使用过的天然酯(NB/T10199一2019,IEC62770:2013,MOD)
3术语和定义
GB/T1094.1和GB/T1094.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绝缘系统insulation system
由固体绝缘材料和绝缘液体组成的系统。
3.2
温度指数temperature index
TI
从耐热性关系推出的时间为20000h(或其他规定时间)时的摄氏温度数值。
[来源:IEC60050-212:2010,212-12-1,有修改]
3.3
耐热等级thermal class
电气绝缘材料(EIM)或电气绝缘系统(EIS)耐热在的一种标称,其数值等于该EIM/EIS可用的
最高温度的摄氏温度(℃)数值。
[米源:GB/T11021一2014,3.11,有修改]
3.4
常规conventional
适用于运行在GB/T1094.2规定的温度限值下的湿升限值、绝缘材料或绝缘系统。
3.5
牛皮纸kraft paper
主要由高机械强度机械纸浆制成。以针叶木为原料,通过硫酸盐生产工艺制取纸浆。
[来源:IEC60050-212:2010,212-16-03]
3.6
热改性纸thermally upgraded paper
TUP
通过化学改性实现分解率降低的纤维素纸。
注:完整定义详见GB/T1094.2,
3.7
高温high-temperature
由固体和(或)液体材料组成的绝缘系统或(和)绝缘材料,其运行温升限值比常规的高。
3.8
常规绝缘系统conventional insulation system
由工作温度在GB/T1094.2规定的正常温度限值内的变压器用固体绝缘材料与绝缘液组成的绝
缘系统。
3.9
高温绝缘系统high-temperature insulation system
除一些在低温区域的绝缘件外,由变压器用高温绝缘材料与可运行于高于常规顶层油温升、绕组平均温升和绕组热点温升的高温绝缘液组成的绝缘系统。
3.10
高温绝缘绕组high-temperature insulation winding
全部采用高温绝缘材料的绕组,其允许的绕组平均温升和绕组热点温升高于常规绝缘绕组。
3.11
混合绝缘系统hybrid insulation system
由工作温度可高于常规温度的高温固体绝缘与常规固体绝缘及在常温工作的绝缘液组成的绝缘
系统。
3.12
全混合绝缘绕组full hybrid insulation winding
与导线有热接触的所有部位均采用高温固体绝缘材料的绕组,与常规固体绝缘组合,其允许的绕组平均温升和绕组热点温升高于常规绕组。
3.13
半混合绝缘绕组semi hybrid insulation winding
仅导体绝缘采用高温固体绝缘材料的绕组,其允许的绕组平均温升和绕组热点温升高于常规绕组。
3.14
局部混合绝缘绕组mixed hybrid insulation winding
仅选择性地在局部采用高温固体绝缘,并与常规固体绝缘组合的绕组,其绕组热点温升允许高于常规绕组,但运行在常规的绕组平均温升范围内。
3.15
正常周期性负载normal cyclic loading
从相对热老化率的角度来看(以数学模型为依据),负载和环境温度周期等同于年平均环境温度下的额定负载。
注1:在周期性负载中,在某段时间内环境温度较高,或施加了超额定负载的电流,但可以由其他时间内环境温度较低,成施加低于额定负载电流的电流所补偿。
注2:出于规划的目的,如果相对热老化率大于1的周期能被热老化率小于1的周期所补偿,则本原则可应用于长期周期性负载运行中。
[来源:GB/T1094.7-2008,3.5]
3.16
长期急救负载long-time emergency loading
由于系统中某些设备长时间停运而引起的一种负载方式,在变压器达到一个新的、较高的稳态温度前,这些设备不会重新投人运行。
[来源:GB/T1094.72008,3.6]
3.17
短期急救负载short-time emergency loading
由于系统中发生了一个或多个事故,严重干扰了系统的正常负载分配,从而产生的暂态(少于
30min)严重过负载。
[来源:GB/T1094.7-2008,3.7]
3.18
额定绕组平均温升rated average winding temperature rise
合同规定并标志在铭牌上的绕组平均温升,以验证计算值或测量值。

4绝缘系统
4.1概述
液浸式变压器采用的绝缘系统由一种或多种固体绝缘材料组成,用于实现导电部件绝缘,并通过液体实现绝缘和散热功能,各种绝缘材料的特性见附录A。为了使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预期值,该绝缘应耐受在其预计寿命期间所出现的电气、机械和热应力,在空气中开展的试验程序所决定的固体绝缘和漆包线绝缘漆的耐热等级,不适用于符合本文件的变压器。
本文件涵盖的变压器固体绝缘的耐热性能和额定温度应结合绝缘液体进行评定,GB/T22578.1中
描述了固体和液体组合绝缘的评定方法,根据该方法求出热指数以确定耐热等级。经制造方与用户一致同意,允许通过运行经验或其他合适的试验程序验证耐热等级。绝缘系统首选的耐热等级和相关热点温度见表1,更多的耐热评定方法详见GB/T1102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40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29.3—2018
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钴、锰、钙、镁、
锌、铁、铝、铅、砷和镉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rude nickel hydroxide-Part 3:Determination of copper,cobalt,manganese,calcium,magnesium,zinc,iron,aluminum,lead,arsenic and cadmium contents-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29.3,YS/T 1229.3-201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YS/T 1229.3-2018 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铜、钴、锰、钙、镁、锌、铁、铝、铅、砷和镉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粗氢氧化镍中铜、钴、锰、钙、镁、锌、铁、铝、铅、碑和镉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粗氢氧化镍中铜、钻、锰、钙、镁、锌、铁、铝、铅、神和镉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2方法提要
试料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分解,在稀盐酸介质中,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上测
定各元素发射强度,按工作曲线法计算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3试剂
如无特殊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盐酸(p=1.19g/mL)。
3.2盐酸(1+1)。
3.3硝酸(o=1.42g/mL)。
3.4硝酸(1+1)。
3.5氢氟酸(o=1.15g/mL)

3.6高氯酸(p=1.84g/mL)。
3.7氢氧化钠溶液(200g/L):称取200g氢氧化钠,置于500mL塑料烧杯中,以水溶解,冷却至室温,移人1000mL塑料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8酚酞乙醇溶液(1g/L):称取0.10g酚酞,置于100mL烧杯中,用无水乙醇溶解,移人100mL容量瓶中,以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混匀。
3.9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铜(zwc≥99.95%),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15mL硝酸(3.4),盖上表皿,低温加热溶解,蒸至小体积,取下稍冷,用水冲洗杯壁及表皿,加热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冷却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铜。
3.10钻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钴(wc≥99.95%),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4),盖上表皿,低温加热溶解,蒸至小体积,取下稍冷,用水冲洗杯壁及表皿,加热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冷却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钻。
3.11锰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锰(wmn≥99.95%)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4),盖上表皿,低温加热溶解后蒸至近干,冷却,加入10L盐酸(3.1),用少量水冲洗杯壁及表皿,加热煮沸溶解盐类,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锰。
3.12钙标准贮存溶液:称取2.500g碳酸钙(基准,预先在105℃~110℃烘至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mL盐酸(3.2),盖上表皿,加热溶解,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钙。
3.13镁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6582g氧化镁(wM0≥99.95%,预先在800℃灼烧至恒重,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于25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10mL盐酸(3.2),盖上表皿,低温溶解完全,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镁。
3.14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金属锌(wzn≥99.95%)置于40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4),盖上表皿,低温溶解完全,用水冲洗表皿及杯壁,加热煮沸驱逐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1mg锌。

4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一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用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1次,各元
素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
——各元素推荐的分析谱线见表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40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29.4—2018
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氯量的测定
比浊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rude nickel hydroxide-Part 4:Determination of chloride content-
Turbidimetry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29.4,YS/T 1229.4-2018,比浊法,氯量测定,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YS/T 1229.4-2018 粗氢氧化镍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氯量的测定 比浊法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粗氢氧化镍中氯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粗氢氧化镍中氯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10%~0.40%。
2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双氧水溶解,加人硝酸银形成悬浊液,于370m处测定吸光度,扣除试料空白,从工作曲线查得氯的质量浓度。
3试剂
如无特殊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3.1氯化钠(工作基准试剂)。
3.2双氧水(30%,V/V
3.3
丙酮。
3.4硝酸(p=1.42g/mL)
3.5硝酸(3+1)。
3.6硝酸银溶液(20g/L):2g硝酸银溶解于100mL水中,加人1mL硝酸(3.4)。如有浑浊则过滤使用,储于棕色瓶中。
3.7氯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6485g经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氯化钠(3.1)于250mL烧杯中,加150mL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氯。
3.8氯标准溶液:移取氯标准贮存溶液(3.7)10.00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20pg氯。

4仪器
4.1分光光度计。
4.2
水浴锅。
4.3
恒温干燥器。
4.4天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30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0.1—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
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电解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anode copper -Part 1:Determination of copper content-Iodine titration method and electrolytic method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0.1,YS/T 1230.1-2018,电解法,碘量法,铜量测定,阳极铜化学分析,YS/T 1230.1-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和电解法

1范围
YS/T1230的本部分规定了阳极铜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阳极铜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98.50%~99.70%;方法2测定范围:
98.40%~99.80%。方法一为仲裁方法。
2方法1:碘量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溶解,砷和锑用溴氧化,用乙酸铵饱和溶液调节酸度,氟化氢铵掩蔽铁,在H值为3.0~4.0的微酸性溶液中,加人碘化钾与二价铜作用,析出的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2.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2.1尿素。
2.2.2无水乙醇。
2.2.3纯铜(wc≥99.999%):将纯铜放入乙酸(2.2.12)中,微沸1min,取下,冷却,将纯铜从乙酸(2.2.12)中取出,用煮沸并冷却的水冲洗两次以上,再用无水乙醇(2.2.2)冲洗两次,在升温至50℃士5℃的烘箱中烘4min,取出,冷却,置于磨口瓶中备用。
2.2.4碘化钾。
2.2.5无水碳酸钠。
2.2.6盐酸(p=1.18g/mL)。
2.2.7硝酸(p=1.42g/mL)。

2.2.8硫酸(p=1.84g/mL)。
2.2.9冰乙酸(p=1.05g/mL)。
2.2.10硝酸(1+1)。
2.2.11硫酸(1+1)。
2.2.12乙酸(1+3)。
2.2.13硝硫混酸:将300mL硫酸(2.2.8)沿杯壁缓慢加人到700mL硝酸(2.2.7)中,边加边搅拌,混匀,冷却后备用。
2.2.14碘溶液(0.04mol/L)。
2.2.15乙酸铵饱和溶液。
2.2.16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2.2.17溴饱和溶液。
2.2.18乙酸铅溶液(40g/L)。
2.2.19硫氰酸钾溶液(200g/L):称取20g硫氰酸钾于4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加入2g碘化钾(2.2.4),摇动,溶解,加入2mL淀粉溶液(2.2.23),边摇边滴加碘溶液(2.2.14)至刚好呈蓝色,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2.2.20)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
2.2.20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zS2O3·5H2O)≈0.1mol/L]。
2.2.20.1配制:
称取250g硫代硫酸钠(NaS2O3·5H2O)置于1000mL烧杯中,加入2g无水碳酸钠(2.2.5),加500mL水溶解,移入10L棕色试剂瓶中,用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约10L,充分摇动,静置10天以上。使用时过滤至下口瓶中,混匀,静置2h以上,遮光保存。
2.2.20.2标定:
称取0.300g(精确至0.00001g)纯铜(2.2.3)三份,分别置于500mL三角烧杯中,加入10mL硝酸(2.2.10),盖上表面皿,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至完全溶解,取下,用水洗表面皿及杯壁,加入5L硫酸(2.2.11),继续加热蒸至尽干,取下稍冷,用水吹洗杯壁至溶液体积约为40mL,加热煮沸,使盐类完全溶解,取下冷至室温,加入1mL冰乙酸(2.2.9),加人1mL氟化氢铵饱和溶液(2.2.16),摇匀。加入3g~4g碘化钾(2.2.4),摇动溶解,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2.2.20)滴定至浅黄色,加入5L淀粉溶液(2.2.23)、1mL乙酸铅溶液(2.2.18),继续滴定至浅蓝色,加入5mL硫氰酸钾溶液(2.2.19),激烈摇振至蓝色加深,再滴定至刚变亮黄色即为终点。随同标定做空白试验。

2.2.21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纯铜(2.2.3),置于500mL三角烧杯中,缓慢加入40mL硝酸(2.2.10),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取下,用水洗涤表面皿及杯壁,冷至室温。
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铜。
2.2.22铜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2.2.21),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4mL硝酸(2.2.10),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铜。
2.2.23淀粉溶液(5g/L)。
2.3仪器及装置
2.3.1天平,感量0.001g,量程不小于500g。
2.3.2天平,感量0.0001g。
2.3.3天平,感量0.00001g。
2.3.4滴定管(50mL),可精确到0.02mL,如图1所示,单位为毫米。

3方法2:电解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溶解并稀释至一定的体积,于1.5A电流处进行电解。电解终止后,铂电极用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冷却后称量。电解液中残留的铜量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对于银的干扰,采用氯化钠沉淀法消除或减银法扣除。
3.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2.1无水乙醇。
3.2.2硝酸(p=1.42g/mL)。
3.2.3硝酸(1+1)。
3.2.4硝酸铅溶液(10g/L)。
3.2.5氯化钠溶液(1g/L)。
3.2.6氯化铵溶液(0.02g/L)。
3.2.7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纯铜(2.2.3),至于250mL烧杯中,加入40mL硝酸(3.2.3),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热板低温处,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取下,用水洗涤表面皿及杯壁,冷至室温。将溶液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铜。
3.2.8铜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铜标准贮存溶液(3.2.7),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人4mL硝酸(3.2.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00μg铜。
3.3仪器和设备
3.3.1备有自动搅拌装置和精密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电解仪。
3.3.2电热恒温干燥箱。
3.3.3铂阴极:用直径约0.2mm的铂丝,编制成每平方厘米约36um筛孔的网,制成网状圆筒形(见图2)。

4试验报告
本章规定试验报告所包括的内容,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试样;
YS/T1230.1—2018
b)本标准编号;
c)所使用的方法;
d)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e)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f)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g)试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30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0.2—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anode copper-Part 2:Determin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contents-Fire assay method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0.2,YS/T 1230.2-2018,火试金法,金量和银量测定,阳极铜化学分析,YS/T 1230.2-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

1范围
YS/T1230的本部分规定了阳极铜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阳极铜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金0.50g/t~40.00g/t,银50.0g/t~3100.0g/t;方法2测定范围:金1.00g/t~40.00g/t,银100.0g/t一3100.0g/t。方法一为仲裁方法。
2方法1:干湿火试金法
2.1方法提要
试料用硝酸、硫酸溶解,过滤除铜后得到的金银沉淀物,经灰化、配料、熔融获得适量的铅扣。将铅扣
灰吹得金、银合粒,用硝酸分金,金量采用重量法测定,银量在2000g/t以下的用硫氰酸钾滴定法测定,
2000g/t以上的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分金液中的杂质量,用合粒的质量减金粒的质
量和分金液中的杂质的量即为银量。补正方法采用灰皿、渣熔融法补正。
2.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2.1无水碳酸钠:工业纯,粉状。
2.2.2氧化铅:工业纯,粉状(金的含量≤0.01g/t;银的含量≤0.5g/t)。
2.2.3硼砂:工业纯,粉状。
2.2.4二氧化硅:工业纯,粉状。
2.2.5淀粉:工业纯,粉状。
2.2.6氯化钠:工业纯,粉状。
2.2.7金属银(w≥99.99%)。
2.2.8硫酸(o=1.84g/mL)。
2.2.9硝酸(o=1.42g/mL),优级纯。

2.2.10硝酸(1+1)。
2.2.11硝酸(1+3)。
2.2.12硝酸(1+7)。
2.2.13盐酸(o=1.19g/mL)。
2.2.14盐酸(1+1)。
2.2.15冰乙酸(p=1.05g/mL)。
2.2.16乙酸(1+3)。
2.2.17氯化钠溶液(10g/L):用分析纯氯化钠配制。

2.2.18混合酸:(盐酸+硝酸=3+1)。
2.2.19硫酸铁铵溶液:取一份硫酸铁铵饱和溶液加入三份硝酸(2.2.11),混匀
2.2.20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
2.2.20.1配制:称取0.70g硫氰酸钾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一周后过滤,备用。
2.2.20.2标定:称取三份15.0mg~25.0mg金属银(2.2.7),精确至0.01mg,置于瓷坩埚(2.3.10)中,加人10mL~15mL硝酸(2.2.10),微热溶解并蒸至约5mL~10mL,加入5mL水和0.5mL硫酸铁铵溶液(2.2.19),以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2.2.20.1)滴定至浅红色即为终点。随同标定做空白试验。

3方法2:直接火试金法
3.1方法提要
试料与适量的熔剂经高温熔融,铅将金、银富集形成铅扣。大部分铜和其他金属与熔剂生成易熔性熔渣,铅扣与熔渣分离。将得到的铅扣灰吹,形成金银合粒,称量合粒质量。利用硝酸分金,将金银分离,
金量采用重量法测定,银含量在2000g/t以下的用硫氰酸钾滴定法测定,2000g/t以上的用电感耦合等
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分金液中的杂质量,用合粒质量减去金粒质量和分金液中的杂质的量即为银
量。补正方法采用灰皿、渣熔融法补正。
3.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2.1无水碳酸钠,工业纯,粉状。
3.2.2氧化铅,工业纯,粉状(金的含量≤0.01g/t;银的含量≤0.5g/t)
3.2.3硼砂,工业纯,粉状。

3.2.4二氧化硅,工业纯,粉状。
3.2.5淀粉,工业纯,粉状。
3.2.6氯化钠,工业纯,粉状。
3.2.7金属银(w≥99.99%)。
3.2.8冰乙酸(p=1.05g/mL)。
3.2.9乙酸(1+3)。
3.2.10盐酸(=1.19g/mL)。
3.2.11盐酸(1+1)。
3.2.12硝酸(p=1.42g/mL),优级纯
3.2.13硝酸(1+1)。
3.2.14硝酸(1+3)。
3.2.15硝酸(1+7)。
3.2.16混合酸:(盐酸+硝酸=3+1)
3.2.17硫酸铁铵溶液:取-一份硫酸铁铵饱和溶液加三份硝酸(3.2.14),混匀。
3.2.18硫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
3.2.18.1配制:称取0.50g硫氰酸钾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溶解,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混匀。静置一周后过滤,备用。

4试验报告
本章规定试验报告所包括的内容,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试样;
b)本标准编号;
c)所使用的方法;
d)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e)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f)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g)试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30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0.3—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锡、铁、砷、锑、铋、铅、锌、
镍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anode copper-Part 3:Determination of tin,iron,arsenic,antimony,
bismuth,lead,zinc and nickel content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0.3,YS/T 1230.3-2018,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耦合,阳极铜化学分析,YS/T 1230.3-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锡、铁、砷、锑、铋、铅、锌、镍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YS/T1230的本部分规定了阳极铜中锡、铁、神、锑、铋、铅、锌、镍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阳极铜中锡、铁、砷、锑、铋、铅、锌、镍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2方法提要
试料用混合酸分解后,在稀盐酸介质中,于标准溶液中加人与试样接近量的纯铜基体,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阳极铜中锡、铁、砷、锑、铋、铅、锌、镍量。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纯铜片(wcu≥99.999%)。
3.2盐酸(o=1.19g/mL)。
3.3盐酸(1+1)。
3.4盐酸(1+9)。
3.5硝酸(p=1.42g/mL)。
3.6硝酸(1+1)
3.7硝酸(1+4)。
3.8混合酸(硝酸+盐酸=1+3)。
3.9氢氧化钠溶液(100g/L)。

3.10酚酞乙醇溶液(1g/L)。
3.11锡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纯锡(wsa≥9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人40mL混合酸(3.8),低温加热溶解,取下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盐酸(3.4)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锡。
3.12铁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纯铁(we≥9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盐酸(3.3),低温加热至完全溶解,取下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40mL盐酸(3.2),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铁。
3.13砷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3203g预先经100℃~105℃烘干2h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的基准三氧化二砷(As2O3),置于15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3.9),加热溶解,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200mL~300mL,加入2滴酚酞乙醇溶液(3.10),用硝酸(3.6)中和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过量20mL,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砷。
3.14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1971g三氧化二锑(wsb9,≥9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40mL盐酸(3.3),低温加热使其溶解,取下冷却,移入1000L容量瓶中,用盐酸(3.4)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锑。
3.15铋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铋(w≥9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6),低温加热溶解,取下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入80mL硝酸(3.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铋。
3.16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铅(ub≥9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6),低温加热溶解,取下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80mL硝酸(3.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铅。
3.17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镍(u≥9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6),低温加热溶解,取下冷却,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40mL硝酸(3.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此溶液1mL含2mg镍。
3.18锌标准贮存溶液:称取1.0000g金属锌(wz≥99.99%)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20mL硝酸(3.6),低温加热溶解,取下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80mL硝酸(3.6),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1mg锌。
3.19混合标准溶液:分别移取10.00L锡、铁、神、锑、铋、铅、镍标准贮存溶液(3.11~3.17),置于预先加入6mL盐酸(3.2)的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分别含有100μg锡、100pg铁、100μg砷、100μg锑、100μg铋、100μg铅、200μg镍。
3.20锌标准工作溶液A:移取10.00mL锌标准贮存溶液(3.18),置于20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盐酸(3.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有50μg锌。
3.21锌标准工作溶液B:移取20.00mL锌标准工作溶液A(3.20),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人20mL盐酸(3.3),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有10μg锌。
3.22铜基体溶液:称取5g纯铜片(3.1)置于150mL烧杯中,加入50mL硝酸(3.5),加热溶解,冷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50mg铜。

4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是能达到下列指标均可使用:
一一分光室具有抽真空或驱气功能。
分辨率:200nm处光谱分辨率应小于0.01nm,400nm处光谱分辨率应小于0.02nm。
仪器稳定性:连续测量工作曲线系列溶液中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各待测元素的绝对强度或相对强度1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0%。
各元素推荐的分析谱线见表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30
H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0.4—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
氧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anode copper-Part 4:Determination of oxygen content-Pulse infrared method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0.4,YS/T 1230.4-2018,氧量测定,脉冲红外法,阳极铜化学分析,YS/T 1230.4-2018 阳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氧量的测定 脉冲红外法

1范围
YS/T1230的本部分规定了阳极铜中氧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阳极铜中氧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800%~0.300%。
2方法原理
将预先制好的试料,投人经高温脱气的石墨坩埚中,在氩气(或气)载气流中加热熔融。试料中的氧以一氧化碳析出或随同氩气(或氮气)通过400℃的稀土氧化铜炉,使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导人红外检测器进行测定。由计算机自动给出氧的含量。
3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氩气(或氨气):纯度不低于99.995%。
3.2动力气(氮气、氩气或压缩空气):其杂质(油或水)小于0.5%
3.3无水乙醇。
3.4稀土氧化铜炉。
3.5无水高氯酸镁。
3.6碱石棉。
3.7玻璃棉。
3.8真空硅脂。
3.9冰乙酸(o=1.05g/mL)。
3.10乙酸(1+2)。
3.11铜中氧标准样品。

3.12石墨套坩埚:采用高纯或光谱纯石墨加工而成。其形状与尺寸如图1所示。允许使用能使氧完全析出的其他形状和尺寸的坩埚,加热条件另选。
4仪器
脉冲加热红外吸收仪:附电子交流稳压器。
在仪器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的脉冲加热红外吸收仪均可使用:
仪器灵敏度≤0.00005%;
一脉冲加热功率不小于6.5kW(炉温不低于2400℃);
系统空白≤0.0000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1-2018
锆一铜-镍-铝-银一钇非晶合金锭
Zr-Cu-Ni-Al-Ag-Y amorphous alloy ingot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S/T 1231,YS/T 1231-2018,锆-铜-镍-铝-银-钇非晶合金锭,YS/T 1231-2018 锆-铜-镍-铝-银-钇非晶合金锭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锆一铜-镍-铝-银-钇非晶合金锭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感应炉熔炼方法制备出的锆一铜一镍-铝-银一钇非晶合金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850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3要求
3.1牌号、状态、规格
产品的牌号、状态及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或供需双方协商。

3.3硬度
产品的维氏硬度应为450HV5~500HV5。
3.4物理性能
产品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3.5外观质量
产品表面应清洁,无氧化、油污及灰尘等。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氧氮含量应采用氧氮分析仪进行检测,碳含量应采用碳硫分析仪进行检测,其他元素应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检测,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硬度
维氏硬度应按照GB/T4340.1的要求进行检测。在铸锭表面上取五个位置进行测量,单次测试结果应符合3.3的要求。
4.3物理性能
密度应按GB/T3850的要求进行检测,取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熔点应选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测量。
4.4外观质量
一般以目测检验外观质量,必要时可采用打磨法确定表面缺陷的深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2—2018
锆一铜一镍一铝-银一钇非晶合金棒材
Zr-Cu-Ni-Al-Ag-Y amorphous alloy rod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2,YS/T 1232-2018,锆-铜-镍-铝-银-钇非晶合金棒材,YS/T 1232-2018 锆-铜-镍-铝-银-钇非晶合金棒材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锆一铜一镍-铝一银一钇非晶合金棒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锆一铜一镍-铝-银一钇非晶合金棒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850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3要求
3.1牌号、状态、规格
产品的牌号、状态及规格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或供需双方协商。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氧氮含量应采用氧氮分析仪进行检测,碳含量应采用碳硫分析仪进行检测,其他元素应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检测,或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尺寸允许偏差
尺寸允许偏差用相应精度量具进行测量。
4.3硬度
维氏硬度应按照GB/T4340.1的要求进行检测。在产品的横截面上取五个位置进行测量,单次测试结果应符合3.4的要求。
4.4物理性能
密度应按GB/T3850要求进行检测,密度值取三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熔点应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进行测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3—2018
锆铌中间合金
Zirconium and niobium master alloy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3,YS/T 1233-2018,锆铌中间合金,YS/T 1233-2018 锆铌中间合金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锆合金熔炼用锆锯中间合金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
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方法生产的作为锆铌系和锆锡铌系合金添加剂使用的锆铌中间合金。
2要求
2.1牌号、交货状态
产品的牌号、交货状态见表1。需方需要其他牌号和状态的产品时,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后在订货单(或合同)中具体注明。

2.2化学成分
2.2.1产品的主元素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

2.2.2产品杂质元素化学成分应符合表3的规定。

3试验方法
3.1化学成分分析按供方现行方法进行,仲裁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2外形尺寸使用对比试样检验,必要时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
3.3外观质量用目视法进行检验
4检验规则
4.1检查和验收
4.1.1
产品应由供方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要求,并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
4.1.2需方应对收到的产品按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的规定进行检验。如检验结果与本标准及订货单(或合同)规定不符时,属于外观质量异议的,应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一个月内提出。属于其他异议的,应
在收到产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如需仲裁,仲裁取样由供需双方在需方
共同进行。
4.2组批
产品应成批提交验收。每批产品应由同一牌号、同一用途、同一铸锭生产的产品组成,批重不大于1000kg。
4.3检验项目和取样
4.3.1化学成分分析用试样,按每批总桶数的20%取样,应不少于2桶。取样时,从每桶中心和周围分布的3个对称点各取1份试样,每批试样的总重不少于1600g,将同批各桶中所取的试样混合均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100g后进行分析。供方可以原铸锭的分析结果报出。
4.3.2产品的检验项目、取样应符合表5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4-2018
铬钼合金(CrMo)靶材
Chrome-molybdenum alloy target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YS/T 1234,YS/T 1234-2018,铬钼合金(CrMo),靶材,YS/T 1234-2018 铬钼合金(CrMo)靶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具薄膜用铬钼合金靶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
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工具薄膜制造用的各类铬钼合金靶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50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8651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14265金属材料中氢、氧、氮、碳和硫分析方法通则
YS/T837溅射靶材-背板结合质量超声波检验方法
SN/T2619金属铬中铝、锑、砷、铋、铜、铁、铅、硅、锡杂质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靶材target
在溅射沉积技术中的阴极部分。该阴极材料在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撞击下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脱离阴极而在阳极表面沉积。

3.2
靶还target blank
阴极上用作溅射材料的部分。
3.3
背板backing plate
用来支撑或固定靶材的部分。靶坯与背板可以通过焊接(如钎焊、电子束焊、扩散焊等)、机械复合、
粘接等方式连接。
4要求
4.1产品分类
4.1.1产品形状通常为圆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

4.1.2产品按照结构形式分为单体和焊接两种,靶材背板可包括铝合金、铜合金等,示意图如图2所示。
靶材背板不参与溅射,背板成分、规格等根据客户基台或图纸确定。
4.1.3产品按照化学成分分为C90Mo10、Cr70Mo30两个牌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5—2018
钼钛合金(MoTi)靶材
Molybdenum-titanium alloy target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5,YS/T 1235-2018,钼钛合金(MoTi),靶材,YS/T 1235-2018 钼钛合金(MoTi)靶材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薄膜用钼钛(MoT)合金靶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平板显示及太阳能产业电子薄膜用钥钛合金靶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50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GB/T4325.26钼化学分析方法第26部分:铝、镁、钙、钒、铬、锰、铁、钻、镍、铜、锌、砷、锅、锡、
锑、钨、铅和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GB/T8651金属板材超声板波探伤方法
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GB/T14265金属材料中氢、氧、氮、碳和硫分析方法通则
YS/T837溅射靶材-背板结合质量超声波检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靶材target
在溅射沉积技术中的阴极部分。该阴极材料在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撞击下以分子、原子或离子的形式脱离阴极而在阳极表面沉积。
3.2
靶还target blank
阴极上用作溅射材料的部分
3.3
背板backing plate
用来支撑或固定靶材的部分。靶坯与背板可以通过焊接(如钎焊、电子束焊、扩散焊等)、机械复合、
粘接等方式连接。
4要求
4.1产品分类
4.1.1产品按照形状通常可分为圆形、矩形,示意图如图1所示。

4.1.2产品按照结构形式分为单体和焊接两种,靶材背板可包括铝合金、铜合金等,示意图如图2所示。
靶材背板不参与溅射,背板成分、规格等根据客户基台或图纸确定。

4.2化学成分
4.2.1产品中合金元素含量波动应不超过规定成分的士10%,合金元素含量波动范围由供方工艺保证。
4.2.2产品的成分及杂质元索要求应符合表1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99
H6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7—2018
铼片
Rhenium sheet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7,YS/T 1237-2018,铼片,YS/T 1237-2018 铼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铼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订货单(或合
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粉末冶金坯条或板坯经轧制生产的铼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50致密烧结金属材料与硬质合金密度测定方法
GB/T4193电真空器件及电光源用细钨丝、钼丝和薄带密度的测量方法
YS/T895高纯铼化学分析方法痕量杂质元素的测定辉光放电质谱法
YS/T 902高纯铼及酸铵化学分析方法皱、钠、镁、铝、钾、钙、钛、铬、锰、铁、钻、镍、铜、锌、砷、钼、镉、、锡、锑、钡、钨、铂、铊、铅、铋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3要求
3.1牌号、规格、状态
3.1.1产品的牌号、规格、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

3.1.2
产品以清洗表面或轧制表面状态供货,当需方要求并在合同中注明时,也可以磨削等机加工表面状态供货。
3.1.3如需其他状态,由供需双方约定。
3.2化学成分
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铼含量用差减法计算,100%减去表中所列杂质元素(气体元素除外)实测值总和。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
产品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应符合YS/T895或YS/T902的规定。未规定方法的元素,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4.2外观尺寸
4.2.1产品的尺寸采用相应精度的量具测量,厚度测量在距铼片边沿不小于10mm处进行。
4.2.2产品平面度(%)按式(1)进行计算:

YS/T 1237,YS/T 1237-2018,铼片,YS/T 1237-2018 铼片

式中:
H一片材表面与直尺之间的最大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L一片材表面与直尺两接触点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4.3密度
厚度不大于6mm的铼片,密度测定按GB/T4193进行;厚度大于6mm的铼片,密度测定按GB/T3850进行。经双方协商并在合同中注明后,也可用其他方法测量整块铼片的密度。
4.4外观质量
产品的外观质量用目视检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50.50
H6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238—2018
装饰用钛板材
Titanium sheet for decoration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238,YS/T 1238-2018,装饰用钛板材,钛板材,YS/T 1238-2018 装饰用钛板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装饰用钛板材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
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装饰行业用钛板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一2010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3620.1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3620.2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4698(所有部分)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8180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3要求
3.1牌号、规格、状态
板材的牌号、规格、状态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化学成分
3.2.1板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2的规定,其他要求按GB/T3620.1的规定执行。

3.2.2需方从板材上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复验时,其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3620.2的规定。
3.3外形尺寸
3.3.1板材的厚度、宽度及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厚度允许偏差的精度应在订货单(或合同)中注明,未注明时以普通精度供货。
3.3.2普通精度板材不平度应不大于5mm/m,高精度板材不平度应不大于3mm/m,订货单(或合同)中未注明时以普通精度供货。
3.3.3板材的侧边弯曲度应不大于3mm/m。
3.3.4板材边部应切成直角,且无裂口、卷边、毛刺,切斜应不超过板材长度和宽度的允许偏差。

4试验方法
4.1化学成分分析按GB/T4698进行。
4.2外形尺寸用相应精度的量具进行,其中厚度测量应在距板材边部10mm~100mm范围内进行。
4.3拉伸性能按GB/T228.1一2010进行。厚度小于3.0mm的板材取P1试样,厚度不小于3.0mm的板材取P7试样。
4.4弯曲性能按GB/T232进行,试样的宽度为15mm。
4.5外观质量用目视进行,其中表面粗糙度采用标块对比法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10
H12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806—2020代替YS/T806一2012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Method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aluminium and aluminium alloys-Determination of element contents-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X射线荧光光谱法,YS/T 806,YS/T 806-2020,元素含量测定,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YS/T 806-2020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铝及铝合金中硅、铁、铜、镁、锰、锌、镍、镓、钛、铬、钒、铅、锡、银、钙、镧、铈、错、钕、钐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铝及铝合金中硅、铁、铜、镁、锰、锌、镍、镓、钛、铬、钒、铅、锡、、钙、镧、铈、错、钕、钐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2方法原理
在包含某种待测元素的样品中,照射一次X射线,就会产生待测元素的荧光X射线。测量待测元素的X射线荧光强度,根据待测元素的X射线荧光强度与待测元素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使用校准曲线或方程式分析,且进行元素间干扰效应校正,得到待测元素的含量。
3仪器设备
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端口钱靶X射线管。

4环境
4.1仪器不应受阳光照射及其他辐射源的辐射。
4.2仪器不应受大的震动及气体腐蚀。
4.3分析室应洁净,温度、湿度按仪器要求控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5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8322020代替YS/T832—2012
丁辛醇废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
铑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spent oxo-alcohols catalyst-Determination of rhodium content-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0-12-09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832,YS/T 832-2020,丁辛醇废催化剂化学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铑含量测定,YS/T 832-2020 丁辛醇废催化剂化学分析方法 铑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丁辛醇废催化剂中铑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丁辛醇废催化剂中铑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10%~2.000%。
2方法1硫酸、过氧化氢和盐酸分解试料法
2.1方法提要
用硫酸、过氧化氢和盐酸分解试料,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选定的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铑的含量。
2.2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2.2.1硫酸(=1.84g/mL)。
2.2.2盐酸(=1.17g/mL)。
2.2.3过氧化氢(p=1.11g/mL)。
2.2.4铑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钱粉(w≥99.99%),置于50mL玻璃管中,加人8mL盐酸(2.2.2),2mL过氧化氢(2.2.3),封管。在150℃下溶解48h至溶解完全,冷却、开管。将管内试液用10mL盐酸(2.2.2)洗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铑。
2.2.5铑标准溶液:移取10mL铑标准贮存溶液(2.2.4)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00ug佬。
2.2.6氩气(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

2.3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工作参数见附录A)。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是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光源:氩气等离子体光源,发生器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1.30kW;
分辨率:200nm时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10nm;400nm时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20nm;
仪器稳定性: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用1μg/mL的铜标准溶液测量11次,其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
2.4试样
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瓶置于80℃保温箱中密封保温30min,取出充分摇匀,快速称取,防止试样凝结。

2.5分析步骤
2.5.1试料
称取2.0g试样(2.4),精确至0.0001g。
2.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取其平均值。
2.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2.5.4测定
2.5.4.1将试料(2.5.1)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mL硫酸(2.2.1),盖上表面皿,于电炉或电热板上加热使试料完全炭化。取下冷却至室温,逐滴加入5L过氧化氢(2.2.3),将溶液加热至近沸,保持此状态,每隔5min加入1mL过氧化氢(2.2.3),至烧杯中的溶液呈清亮状态为止并加热至近干,取下稍冷加入10mL盐酸(2.2.2)并加热至微沸,取下冷却至室温,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5.4.2按表1分取试料溶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内,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测。
2.5.4.3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分取试料溶液中铑元素的发射强度,减去分取空白溶液的强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出铑元素相应的质量浓度。佬的分析线推荐为343.489nm。

3方法2微波消解分解试料法
3.1方法提要
在硝酸介质中,试料用微波消解,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在选定的最佳工作条件下测定铑的含量。
3.2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使用确认为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2.1硝酸(=1.42g/mL)
3.2.2盐酸(p=1.19g/mL)
3.2.3过氧化氢(p=1.11g/mL)。
3.2.4佬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000g铑粉(wh≥99.99%),置于50mL玻璃管中,加入8mL盐酸(3.2.2),2mL过氧化氢(3.2.3),封管。在150℃下溶解48h,至溶解完全,冷却、开管。将管内试液用10mL盐酸(3.2.2)洗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0μg铑。
3.2.5铑标准溶液:移取10.00mL铑标准贮存溶液(3.2.4)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ug铑。
3.2.6氩气(质量分数不小于99.99%)。

3.3
仪器
3.3.1微波消解仪
聚四氟乙烯耐高压消解罐,100mL;
—耐压,≥15MPa。
3.3.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工作参数见附录A)。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是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光源:氢气等离子体光源,发生器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1.30kW;
分辨率:200nm时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10nm;400nm时光学分辨率不大于0.020nm;
仪器稳定性:在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下,用1μg/mL的铜标准溶液测量11次,其光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5%。
3.4试样
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瓶置于80℃保温箱中密封保温30min,取出充分摇匀,快速称取,防止试样凝结。

4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试样;
YS/T832—2020
一本标准编号(包括发布和出版年号);
使用的方法(如果标准中包括几个方法);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
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7.120.99
H14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833—2020代替YS/T833—2012
铼酸铵化学分析方法
铍、镁、铝、钾、钙、钛、铬、锰、铁、钴、铜、锌、钼、铅、钨、钠、锡、镍、硅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Method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ammonium rhenate-Determination of beryllium,magnesium,aluminium,potassium,calcium,titanium,chromium,manganese,iron,cobalt,copper,zinc,molybdenum,lead,tungsten,sodium,tin,nickel,silicon contents一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833,YS/T 833-202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铼酸铵化学分析,YS/T 833-2020 铼酸铵化学分析方法 铍、镁、铝、钾、钙、钛、铬、锰、铁、钴、铜、锌、钼、铅、钨、钠、锡、镍、硅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铼酸铵中铍、镁、铝、钾、钙、钛、铬、锰、铁、钴、铜、锌、钼、铅、钨、钠、锡、镍、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铼酸铵中铍、镁、铝、钾、钙、钛、铬、锰、铁、钴、铜、锌、钥、铅、钨、钠、锡、镍、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2原理
试料高温灼烧后,用盐酸和氢氟酸溶解残渣,在酸性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钨和硅的含量;试料用硝酸和硫酸溶解,在稀硝酸介质中,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其他被测元素的含量。
3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使用确认为优级纯的试剂和实验室一级水。
3.1氢氧化钠。
3.2盐酸(p=1.18g/mL)。
3.3硝酸(o=1.42g/mL)

3.4硫酸(p=1.84g/mL)。
3.5氢氟酸(p=1.14g/mL)。
3.6盐酸(1+9)。
3.7硝酸(1+1)。
3.8硫酸(1+1)。
3.9氢氟酸(1+7)。
3.10混合酸A:3体积的盐酸(3.2)与1体积的硝酸(3.3)混匀,用时配制。
3.11混合酸B:1体积硫酸(3.4)缓缓倒入1体积硝酸(3.3)中,混匀。
3.12铍标准贮存溶液:称取5.8330g无水硫酸铍于100mL玻璃烧杯中,加入10mL盐酸(3.6)及少量水,缓缓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入500mL玻璃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0ug铍。
3.13镁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658g于800C~850℃灼烧至恒重的高纯氧化镁于100mL玻璃烧杯中,加人2.5mL盐酸(3.2)及少量水中,移入100mL玻璃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0g镁。
3.14钛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钛(≥99.99%),加入50mL水,在搅拌及冷却下缓慢加入5mL硫酸(3.4),加热溶解并蒸至三氧化硫白烟冒尽,加入10mL混合酸A(3.10),盖上表面皿,驱出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用水洗涤表皿及杯壁,移入500mL玻璃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000ug钛.
3.15锰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锰(umn≥99.99%)于200mL玻璃烧杯中,加人50mL硝酸(3.3),低温溶解,加热驱尽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人500mL.玻璃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000ug锰。
3.16铁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铁(F≥99.99%)于200mL玻璃烧杯中,加入40mL硝酸(3.7),低温溶解,加热驱尽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移人500L玻璃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mL含1000ug铁。

4仪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配备耐氢氟酸进样系统,分辨率小于0.006nm(200nm处)。
各元素推荐分析线见表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