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T 31018-2018 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ICS29.120.01
K45 NB
备案号:64665-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1018-2018代替NB/T31018一2011
风力发电机组 电动变桨控制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pitch system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2018-06-06发布2018-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并网型陆上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电动变桨控制系统,作为设计、制造、检测和认证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55一2008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GB/T2422环境试验试验方法编写导则术语和定义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一2016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2900.1电工术语基本术语
GB/T2900.5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2900.57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运行
GB/T3797一2016电气控制设备
GB/T3859.1一2013半导体变流器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第1-1部分:基本要求规范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365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GB5226.1一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7251.1一201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4537一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5543一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969.1可编程序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信息
GB/T15969.2可编程序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
GB/T18451.1一2012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T19608.1特殊环境条件分级第1部分:干热
GB/T19608.2特殊环境条件分级第2部分:干热沙漠
GB/T19608.3特殊环境条件分级第3部分:高原
GB/T1996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2064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空壳体的一般要求
GB/T21714.4一2015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GB/T20540测量和控制数字数据通信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类型3:PROFIBUS规范第6部分:应用层协议规范
ISO11898道路车辆一控制器局域网络(CAN)(Road vehicles-Controller area network)
EN175301-801电子元器件质量评估的协调系统详细规范圆形可移动卷曲触点的高密度矩形
连接器(Detail Specification:High density rectangular connectors,round removable crimp contacts.)
3术语和定义
GB/T2422、GB/T2900.1、GB/T2900.53、GB/T2900.57、GB/T436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断电supply disconnection
由于开关断开而造成有影响的长时间供电中断。
3.2
失效failure
执行某项规定功能的终结。
注1;“失效”概念作为定义,不适用仅由软件组成的功能项目。
注2:失效后,该功能项有故障。
注3:“失效”是一个事件,区别于作为一种状态的“故障”。
3.3
安全链safe-chain
一种由风力发电机组若干关键保护节点串联组成的独立于控制系统的硬件保护回路。
3.4
故障fault
不能执行某规定功能的一种特征状态。它不包括在预防性维护和其他有计划的行动期间,以及因缺乏外部资源条件下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故障经常作为功能项本身失效的结果,但也许在失效前就已经存在。
3.5
正常关机normal shutdown
关机全过程都是在控制系统控制下进行的关机。
3.6
紧急关机emergency shutdown
安全链触发使风力发电机组迅速关机。
3.7
电动变桨控制系统electrie pitch control system
调整桨叶角度的装置,主要包括变桨控制器、变桨电动机、变桨何服驱动器、后备电源等部件。
3.8
变桨伺服驱动器pitch driver
用于驱动变桨电动机调整风力发电机组桨叶角度的装置。
3.9
后备电源backup power supply
在电网掉电时为电动变桨控制系统提供能量支撑的电源。
3.10
顺桨feathering
风轮叶片的几何攻角改变到风轮叶片总和趋近零升力的状态。通常分为正常顺桨和紧急顺奖。
3.11
桨距角pitch angle
在指定的叶片径向位置叶片弦线与风轮旋转面间的夹角。
3.12
浆距角工作范围operating blade angle range
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范围内所对应的叶片桨距角的工作范围。
3.13
最大变桨速率the maximum pitch rate
所允许的桨距角变化速率最大值。
3.14
元余技术redundancy
应用两路器件或系统,用于确保一路器件或系统失效时,另一路器件或系统仍能有效地执行所要求的功能。
3.15
桨叶blade
吸收风能驱动风轮旋转的部件。
4技术要求
4.1使用条件
4.1.1正常使用环境条件
适用于下述条件并能正常工作:
a)工作环境温度。
1)常温型:-20℃~+45℃。
2)低温型:-30℃~+45℃。
b)相对湿度。
空气清洁,在最高温度为+45℃时,其相对湿度不得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相对湿度为95%,考虑到温度变化可能发生凝露。
c)海拔:≤2000m.
4.1.2正常试验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使用气候条件,应在如下大气环境下进行试验:
a)环境温度:20℃以下。
b)相对湿度:≤90%。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3电源条件
4.1.3.1
交流电源
a)电源频率变化范围:47.5Hz~51.5Hz
b)电源电压允许波动范围:电压额定值的-10%~+10%。
c)电源的不平衡度应满足GB/T15543一2008第4章的规定,并在其范围内正常工作。
d)电源波形为正弦波,总谐波含量小于5%。
4.1.3.2直流电源
a)电源电压允许偏差的范围:-15%~+10%。
b)电源电压纹波系数小于5%。
4.1.4使用场所的要求
a)环境中不应有腐蚀破坏绝缘的气体或导电介质,不应有引起火灾或爆炸的介质,不应有明显的及较严重的霉菌。
b)使用场所应避免雨、雪、沙的进入。
c)使用场所的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
d)特殊使用场所的要求见GB/T19608.1、GB/T19608.2和GB/T19608.3的规定。
4.1.5其他使用条件
当超出4.1.1~4.1.4规定的环境条件时,应由制造商与用户签订专门的协议。
4.2结构要求
4.2.1柜体设计要求
a)柜体的构造应符合GB/T20641的规定。
b)壳体、外观、表面应无划伤、无变形,应符合GB/T3797一2016中6.2.1的规定。
c)防护等级的说明参见GB4208的规定,具体要求为:
1)柜体防护等级为IP54。
2)外露的接插件防护等级为P65。
3)所有的外部传感器和开关防护等级为P65。
如用户有特殊要求,由制造商与用户协商确定。
4.2.2电气连接要求
应符合GB5226.1中13章的规定。
4.2.3元器件要求
系统中所用的元器件应符合其自身的有关标准。其中:
a)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符合GB/T15969.1和GB/T15969.2的规定。
b)柜体的导线及电缆应符合GB5226.1中13章的要求。
c)柜体连接件应符合EN175301-801的要求。
4.3功能要求
4.3.1变桨功能
4.3.1.1手动开关变桨功能
系统应具备手动变桨开关功能,可分别对每个桨叶进行点动控制。同一时刻只允许对一个桨叶进行控制,并在其回到安全位置后才能驱动另一个叶片。
4.3.1.2自动变桨功能
正常运行时,变桨系统应能接收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指令,实时调节桨距角,降低机组所承受的载荷水平,达到机组的最优运行和安全运行。应能依据主控要求自动启动、自动变奖、自动顺奖等,如:通过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下发速度、变位置指令进行变桨距控制。变桨系统应能在整个变桨范围内正常工作且桨叶同步。变浆性能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a)三个桨叶变桨的最大速率不大于机组最大设计速度。
b)变桨驱动器的控制精度不大于0.05。
c)三个桨叶不同步度推荐值不大于1°。
d)连续变浆时,变奖接受主控系统下发变桨距指令到变桨轴承开始动作时间不应大于200ms。
c)变桨控制器指令扫描周期不大于20ms。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苏北某县医院迁建工程深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方案(专家论证通过)中建一局
该项目位于苏北某县,地下室负二层,深度平均约12米左右。项目周边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北侧为正在施工的高层安置房项目,南侧正在使用的多层门诊楼,西侧为正在使用的多层医技楼和正在使用的加油站,东侧为民房居住区(多为两、三层民房)。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且因周边环境原因施工难度及危险性都很大,因此基坑支护 和土方开挖 需要专家论证 。
该专项方案已经各级审批并通过专家论证,专家论证意见基本可行,需要完善的几点要求中均不涉及方案主要内容,多为补充降水井位置、完善检测点等要求。该方案总体技术性较高,各项内容详细完备,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31017-2018 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ICs29.120.01
K45 NB
备案号:64664-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1017—2018代替NB/T31017一2011
风力发电机组 主控制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in control system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2018-06-06发布2018-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主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程、包装、运输、储存、运行和维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并网型陆上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主控制系统,其他机型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一201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2887一2011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2900.18一2008电工术语低压电器
GB/T2900.53一2001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3797一2016电气控制设备
GB/T4208一2008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1287一2000电气继电器第21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和地震试验第1篇:振动试验(正弦)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4537一1993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4598.3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14598.2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27部分:产品安全要求
GB/T15543一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969.1可编程序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信息
GB/T15969.2可编程序控制器第2部分:设备要求和测试
GB/T17626.2一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2一2013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振铃波抗扰度试验
GB/T19608(所有部分)特殊环境条件分级GB/T2064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空壳体的一般要求
GB/T21714.4一2015雷电防护第4部分:建筑物内电气和电子系统
IEC60870-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的传输层文件集的60870-5-101的网络访问(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5-104:Transmission protocols-Network access for IEC 60870-5-101 using standard transport profiles)
IEC61400-25-1风电场监控系统通信标准第25-1部分:原则与模型概述(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Part 25-1:Communications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wind Power plants-Overall description of principles and models)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53一2001和GB/T2900.18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WTGS
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
3.2
主控制系统main control system
采集风力发电机组信息和其工作环境信息,保护和调节风力发电机组,使其保持在工作要求范围内的系统。
3.3
最大功率跟踪maximum power tracking
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下运行时,通过转速控制,跟踪最佳叶尖速比,保持风能利用系数最大,从而最大可能地从风中捕获能量。
3.4
恒功率运行控制control of constant power operation
风力发电机组在额定风速以上运行时,为了保证机组良好的动态性和稳定性,通过奖距控制、转矩控制,使机组运行在限定的功率范围内。
3.5
安全链safe-chain
一种由风力发电机组若干关健保护节点串联组成的独立于控制系统的硬件保护回路。
3.6
叶尖速比tip speed ratio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叶尖线速度与风速之比。
3.7
故障fault
不能执行某项规定功能的一种特征状态。它不包括在预防性维护和其他有计划的行动期间,以及因缺乏外部资源条件下不能执行规定功能。
注:故障经常作为功能项本身失效的结果,但也许在失效前就已经存在。
3.8
偏航系统yawing system
使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轴绕塔架垂直中心线旋转的机构。偏航系统包括偏航驱动机构、回转支撑、制动装置、位置传感器等。
3.9
正常停机
normal shutdown停机全过程都是在主控制系统控制下进行的停机,
3.10
紧急停机emergency shutdown
安全链触发使风力发电机组迅速停机。
3.11
运行转速范围operating rotational speed range
风力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风轮从最低运行速度到最高运行速度的转速范围。
3.12
净电功率net electric power
风力发电机组输送给电网的电功率值。
3.13
功率曲线power curve
描绘风力发电机组净功率输出与风速的函数关系。
3.14
失效failure
执行某项规定功能的终结。
注:“失效”概念作为定义,不适用仅由软件组成的功能项目。
注2:失效后,该功能项有故障。
注3:“失效”是一个事件,区别于作为一种状态的“故障”。
3.15
失效一安全机制fail-safe mechanism
一种安全设计特性,即设备或系统中个别部件失效时仍能保持设备或系统的安全。
3.16
顺桨feathering
风轮叶片的几何攻角改变到风轮叶片趋近零升力的状态。顺桨通常分为正常顺桨和紧急顺桨。
3.17
最大变桨速率the maximum pitch rate
风力发电机组所允许的桨距角变化速率最大值。
3.18
风向wind direction
风轮旋转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风的水平来流方向之间的夹角。
3.19
参考风速reference wind speed(vner)
为定义风力发电机组等级面采用的一个基本极端风速参数,由参考风速和其他基本风力机组等级参数可导出其他设计相关气候参数。
3.20
扭缆角度cable twist angle
机舱水平中心线与电缆垂直悬挂无扭缆状态下机舱方向的夹角,顺时针方向为正《俯视机舱)。
3.21
状态码status code
用于描述风力发电机组状态而定义的数据结构。状态码的属性中包括使能标志、是否激活、停机程序等级、偏航程序等级等,根据状态码中的属性,执行停机、偏航等程序。
3.22
看门狗watch dog
为了实时监控关键设备状态或者被控子站与主站的通信情况,根据设备特点和通信特点而设计的安全监测控制功能。
3.23
事件顺序记录sequence of event point
记录设备状态事件顺序功能的数字量信号或者状态码。
4技术要求
4.1使用条件
4.1.1正常使用环境条件
a)工作环境温度。
常温型:-20℃~+45℃。
低温型:-30℃~+45℃。
b)相对湿度。
空气清洁,在最高温度为+45℃时,其相对湿度不得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相对湿度为95%。但应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尔产生适度的凝露。
c)海拔不大于2000m。
4.1.2正常试验环境条件
a)试验温度:+15℃~+35℃:
b)相对湿度:温度20℃时不大于90%: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1.3电源要求
4.1.3.1交流电源
a)电源频率变化范围:47.5Hz~51.5Hz。
b)电源电压允许波动范围:电压额定值的-15%~+10%。
c)电源的不平衡度应满足GB/T15543一2008第4章的规定,并在其范围内正常工作。
d)电源波形为正弦波,谐波含量小于5%。
4.1.3.2直流电源
a)电源电压允许偏差-10%~+10%。
b)电源电压纹波系数不大于5%。
4.1.4使用场所的要求
a)环境中不应有腐蚀破坏绝缘的气体或导电介质,不应有引起火灾或爆炸的介质,不应有明显的及较严重的霉菌。
b)使用场所应具有防御雨、雪、风、沙的设施。
c)使用场所的接地电阻应符合GB/T2887一2011中3.14的要求。
d)其他气候条件和使用场所的要求参见GB/T19608的规定。
4.1.5其他使用条件
当超出4.1.1~4.1.4规定的环境条件时,应由制造商与用户签订专门的协议。
4.2结构要求
4.2.1柜体设计要求
4.2.1.1柜体构造标准应符合GB/T20641的规定。
4.2.1.2柜体设计应满足塔简、机舱内的安装维护要求,并有相应减振措施。
4.2.1.3柜体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GB/T4208一2008中P43的规定。
4.2.1.4活动门开启度应不小于85°,转动应灵活。开启全过程中连接线不应与其他电器件相碰触。
4.2.1.5紧固部位应有防松措施。
4.2.1.6柜内可接触的金属裸露外壳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柜体与机舱或塔基钢结构应有可靠的电气连接,并采取防锈措施。
4.2.1.7柜体设计应符合保护接地连续性要求,防止受雷电感应过电压而损坏。
4.2.1.8柜体的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凹凸不平、焊接缺陷、裂痕和锈蚀。如表面有涂覆处理,色泽应一致,无留痕、起泡、划伤缺陷。
4.2.2元器件要求
4.2.2.1主控制系统中所使用元器件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4.2.2.2继电器、接触器、微断路器、电子元器件等辅助器件应在装配前进行筛选、测试并确认其具备正常功能。
4.2.2.3可编程序主控制器应符合GB/T15969.1和GB/T15969.2的规定。
4.2.2.4产品金属零件应经防腐蚀处理,所有零件应完整无损,产品外观应无划痕、损伤及变形。
4.2.2.5电气元器件,安装应牢固,布局应整齐、美观,便于安装和检修,并贴有与图纸相符的明显、清断、牢固的代号标识。
4.2.2.6柜体的旋钮、控制开关、转换开关、按钮等操作和调整件,应操作灵活,不得有卡死、松动和接触不良等现象,不得有振动后松动或状态改变的现象。
4.2.3电气连接要求
4.2.3.1制造厂应保证柜内所有电气连接的正确性。
4.2.3.2电缆和导线的敷设和连接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
4.3功能要求
4.3.1数据采集与处理
系统应提供参与控制和故障监测的相关数据信息采集及处理功能,例如:风速、风向、风轮转速、发电机转速、机舱位置、扭缆角度、桨距角、液压系统压力、振动、温度以及电气量数据等;系统应能根据合理安全算法,输出准确反映被监测单元状态的物理量,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数据采集的方式和精度应满足风电机组设计需求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10125-2021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NB/T 31015-2018 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流器技术规范
ICS29.120.01
K46 NB
备案号:64663-20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NB/T31015-2018代替NB/T31015一2011
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流器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verter of permanent magnet wind turbine generator
2018-06-06发布2018-10-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流器(以下简称“变流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其产品的相关信息等。
本标准适用于连接永磁风力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交一直一交电压源型变流器。鼠笼型高速风力发电机、电励磁风力发电机,中/高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用变流器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423.1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2423.2一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4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
GB/T2900.33电工术语电力电子技术
GB/T2900.53电工术语风力发电机组
GB/T3797-2016电气控制设备
GB/T3859.1一2013半导体变流器通用要求和电网换相变流器第1-1部分:基本要求规范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
GB/T12668.2一2002调速电气传动系统第2部分:一般要求低压交流变频电气传动系统额定值的规定
GB12668.3一2012调速电气传动系统第3部分:电磁兼容性标准及其特定的试验方法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422一2013半导体电力变流器电气试验方法
GB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15543一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8451.1风力发电机组设计要求
GB/T19963一2011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20320一2013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
B/T5777.2一2002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控制及继电保护屏(柜、台)通用技术条件
NB/T31051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规程
NB/T31054风电机组电网适应性测试规程
NB/T31111风力发电机组高电压穿越测试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3859.1一2013、GB/T2900.33和GB/T2900.5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永磁风力发电机变流器permanent magnet wind turbine converter
与永磁风力发电机配套,连接于定子绕组与电网之间的交一直一交电压源型静止变流器。
注:具有将定子绕组能量送入电网等功能。主要由发电机侧变流器、直流环节、电网侧变流器及其控制系统组成。有的类型变流器可以使能量双向流动,而有的仅能使能量向电网侧流动。
3.2
机侧变流器generator-side converter
与水磁发电机定子绕组相连接,用于将风力发电机发出的电压、电流幅值和频率变化的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静止型变流器。
注:也称作定子侧变流器或发电机侧变流器。可以是全控桥型式。也可以是不可控桥型式+升压型式等。包括可能存在的滤波器。
3.3
直流环节DC link
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之间相互连接的直流电路。
3.4
网侧变流器line-side converter
与电网相连接,实现直流环节与电网之间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交换控制的全控桥静止型变流器。
注:也称作电网侧变流器。包括可能存在的滤波器。
3.5
风力发电机组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WTGS
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系统(不包含并网变压器),以下简称“机组”。
3.6
机组输出端output of WTGS
机组与并网变压器之间的连接端口。
3.7
机组额定运行条件rated operation condition of WTGS
在电网额定电压、额定频率条件下,机组在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运行时所处的工作状态。
3.8
变流器额定运行条件rated operation condition of converter
机组额定运行条件下,变流器所处的工作状态,以下简称“额定运行条件”。
3.9
网侧额定电流linc-side rated current
额定运行条件下,网侧变流器交流端最大基波电流方均根值。
3.10
网侧额定电压line-side rated voltage
网侧变流器交流端线电压方均根值。
3.11
网侧额定频率line-side rated frequency
网侧变流器交流端基波电压的频率,即电网频率。
3.12
网侧额定容量line-side rated capacity
在网侧额定频率、网侧额定电压和网侧额定电流时,网侧变流器的视在功率。
4技术要求
4.1产品型式和主要参数
4.1.1产品型式
产品的型式分类如下:
——按环境温度分为低温型和常温型;
——按功率模块的冷却方式分为空冷型、液冷型、混合冷却型等。
4.1.2网侧电压等级
变流器的网侧电压等级优先采用以下系列:0.38(0.4)、0.6(062)、0.66(0.69)、1(1.05)、1.14(1.2)、2.3(2.4)、3(3.15)、6(6.3),
注:单位为kV。超出以上优先系列的电压等级,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确定。
4.2使用条件
4.2.1正常使用环境条件
变流器应在规定的空冷或液冷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a)工作环境温度:
——常温型:-20℃~45℃。
——低温型:-40℃~45℃.
b)相对湿度:≤95%(20℃以下)
c)海拔:≤2000m。
4.2.2正常试验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使用气候条件,变流器应在如下大气环境下进行试验:
a)环境温度:-5℃~40℃。
b)相对湿度:≤90%(20℃以下)。
c)大气压力:86kPa~106kPa。
4.2.3贮存、运输时的环境温度
变流器在贮存和运输期间环境空气的极限温度范围为-40℃~70℃。
4.2.4正常使用的电气条件
4.2.4.1电网频率变化范围
电网频率变化范围:47.5Hz~51.5Hz。
4.2.4.2电网电压波动范围
电网电压在额定值外的±10%之内,变流器应能正常运行当电网电压超出上述范围,由用户与制造商协商。
4.2.4.3电网电压不对称度
按照GB/T15543一2008中第4章的规定,电网电压不对称度应不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
4.3性能要求
4.3.1结构及外观要求
壳体、外观、表面应无划伤、无变形,按照GB/T3797一2016中7.2的规定。
4.3.2电气连接要求
应保证各个电气连接的正确性,电抗器、电容器、快速熔断器、电子元器件等辅助器件应在装配前筛选、测试并确认其具备正常功能,电缆截面积和电缆头的压接、焊接应满足变流器最大导通电流能力,满足GB/T3797一2016中6.7的规定。
4.3.3防触电措施
满足JB/T5777.2一2002中5.12的规定。
4.3.4绝缘
4.3.4.1绝缘电阻
在4.2.2规定的正常试验大气条件下,用直流绝缘电阻表测量变流器各独立电路与外露的可导电部分之间,以及与各独立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2。绝缘电阻试验电压等级见表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市政 计价软件GBQ4.0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6-25 00:54:54
提问网友: 阿巴阿巴
这个箍筋一般是什么意思
解答网友: nh
是指框内柱的箍筋均为【C10-95设置】
问题专业: 土建 结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6-25 00:18:59
提问网友: 物极必反
解答网友: 天海一线
用剪力墙+牛腿组合绘制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6-24 21:53:59
提问网友: 盗
电气配管中,管径都相同的情况下从配电箱出来线路重叠部分的管算一遍还算多遍? 图中配管从2号位置引过来,那么2号位置的长度计算一遍还是两遍?比如50的管的长度是1+2+3?还是1+2+3+2?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从配电箱出来几路算几路(多遍)
1+2+3在相交处加个分线盒,如果不加分线盒就是1+2+3+2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四川
提问日期: 2022-06-24 21:45:48
提问网友: 薇薇朵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手机,下载并安装,建工计算器-公式手册-焊接-焊接球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 2022-06-24 21:35:34
提问网友: 盗
电气系统图中电缆YJV-3*6的下面标L1,N,PE是什么意思?是代表有三根线要电缆长度*3的意思吗, 比如平面图量得电缆YJV-3*6的长度100米,然后再乘3吗?
解答网友: 小老百姓
的L1,N,PE是项线、零线、地线,电缆3芯不同用途
电气系统图中电缆YJV-3*6的下面标L1,N,PE是代表有三芯,不要电缆长度*3。就是一根电缆
彩色高清PDF《天正建筑T20 建筑CAD经典设计案例解析》陈李波、李容、卫涛
本书是编者根据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建筑设计软件、BM设计教学特点以及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一本参考书。全书共10章,具有以下特点:(1)选取建筑设计教学实例,以实战方式由浅及深地讲解天正 +CAD 的使用;(2)章节编排与五年制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无缝结合;(3)强调设计软件的“过程化”与“辅助设计”的特性;(4)紧紧结合BM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设计要求。每章均有“学习目的”、“学习要点”、“说明”与“提示”段落,方便读者学习。
本书实例丰富、讲解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既适合于对建筑设计、天正建筑软件有兴趣的初学者,也适合于使用天正建筑软件进行设计的中级人员、各高等院校建筑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的学生和老师,还可以作为建筑设计、天正建筑、BIM培训的教材和参考书。
第1章
小住宅建筑设计1
1.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3
1.1.1任务分析3
1.1.2基地分析3
1.1.3绘制步骤3
1.2绘图准备4
1.3绘制小住宅平面图4
1.3.1绘制轴线5
1.3.2绘制一层平面图墙体8
1.3.3插人一层平面图柱子19
1.3.4绘制门窗11
1.3.5绘制一层平面图楼梯与台阶17
1.3.6绘制室内家具、洁具等20
1.3.7绘制一层平面图环境配景24
1.3.8平面尺寸与文字标注26
1.3.9绘制其他层平面图29
1.4绘制小住宅立面图30
1.4.1绘制建筑立面轮廓线及屋顶立面31
1.4.2绘制建筑立面台阶和门窗32
1.4.3绘制其他细节33
1.4.4立面标注133
1.4.5绘制其他立面图34
1.5绘制小住宅剖面图35
1.5.1绘制被剖切的主要结构构件35
1.5.2绘制其他剖面构件38
1.5.3剖面标注39
1.6小结40
第2章十八班中学教学楼建筑设计41
2.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45
2.1.1任务分析45
2.1.2基地分析46
2.1.3绘制步骤47
2.2绘图准备47
2.2.1安全设置48
2.2.2工作界面设置49
2.3绘制平面图50
2.3.1创建图层51
2.3.2绘制轴线网53
2.3.3绘制墙体54
2.3.4绘制柱网56
2.3.5绘制门窗58
2.3.6绘制楼梯60
2.3.7绘制屋顶层平面62
2.4绘制平面布置64
2.4.1绘制洁具64
2.4.2绘制教室设备66
2.4.3绘制合班教室设备68
2.4.4绘制实验室设备69
2.4.5添加标注与文字说明71
2.5绘制立面图74
2.5.1绘制立面方法75
2.5.2绘制教学楼①一立面77
2.5.3绘制教学楼A一J立面78
2.5.4添加立面标注及文字说明79
2.6绘制剖面图81
2.6.1绘制剖面图的方法81
2.6.2绘制1一1剖面83
2.6.3绘制剖面门窗84
2.6.4绘制剖面楼梯85
2.6.5剖面标注86
2.7构件大样图88
2.8小结89
2.8.1建筑设计小结89
2.8.2天正制图小结89
第3章长途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90
3.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95
3.1.1任务分析95
3.1.2基地分析96
3.1.3绘制步骤99
3.2绘图准备99
3.2.1设置绘图环境99
3.2.2辅助设置100
3.3绘制平面图102
3.3.1绘制轴网线102
3.3.2绘制墙体108
3.3.3绘制柱网110
3.3.4绘制门窗113
3.3.5绘制楼梯115
3.3.6绘制室内设施116
3.3.7绘制标注118
3.3.8绘制其他120
3.4绘制立面图121
3.4.1绘制内容122
3.4.2绘制立面图轮廓线122
3.4.3绘制立面门窗124
3.4.4绘制立面造型125
3.4.5绘制标注126
3.5绘制剖面图128
3.5.1绘制内容128
3.5.2绘制剖切符号129
3.5.3绘制剖面墙体130
3.5.4绘制剖面门窗131
3.5.5绘制剖面楼梯132
3.5.6绘制剖面楼板和梁133
3.5.7绘制屋顶剖面134
3.5.8剖面标注134
3.6构件大样图136
3.7小结137
3.7.1建筑设计小结137
3.7.2天正制图小结137
第4章博物馆建筑设计138
4.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140
4.1.1任务分析140
4.1.2基地分析141
4.1.3绘制步骤141
4.2绘图准备142
4.2.1安全设置142
4.2.2工作界面设置143
4.3绘制平面图144
4.3.1绘制轴网144
4.3.2绘制墙体147
4.3.3绘制门窗151
4.3.4绘制室内外设施159
4.3.5标注轴号、尺寸和符号168
4.4绘制立面图169
4.4.1立面的创建170
4.4.2生成建筑构件立面171
4.4.3立面的编辑174
4.4.4立面标注176
4.5绘制剖面图177
4.5.1剖面的创建177
4.5.2生成建筑构件剖面178
4.5.3剖面加粗与填充181
4.5.4剖面标注182
4.6小结183
4.6.1建筑设计小结183
4.6.2天正制图小结183
第5章纪念馆建筑设计184
5.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186
5.1.1任务分析186
5.1.2基地分析187
5.1.3绘制步骤188
5.2绘图准备188
5.3绘制平面图189
5.3.1绘制轴线190
5.3.2绘制一层平面图墙体192
5.3.3插入一层平面图柱子193
5.3.4绘制门窗195
5.3.5绘制一层平面图楼梯、电梯与台阶200
5.3.6绘制不同地块间的联系走廊205
5.3.7绘制一层平面室内布置与环境配景209
5.3.8平面尺寸与文字标注210
5.3.9绘制其他平面图212
5.4绘制立面图213
5.4.1绘制建筑立面轮廓线及屋顶立面214
5.4.2绘制建筑立面台阶、栏杆和门窗216
5.4.3绘制其他细节217
5.4.4立面标注219
5.4.5绘制其他立面图及配景219
5.5绘制剖面图221
5.5.1绘制被剖切的主要结构构件221
5.5.2绘制其他剖面构件223
5.5.3剖面标注225
5.6小结225
第6章高层综合体建筑设计226
6.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230
6.1.1任务分析230
6.1.2基地分析232
6.1.3绘制步骤233
6.2绘制首层平面图233
6.2.1设置绘图环境233
6.2.2绘制轴网234
6.2.3绘制柱子236
6.2.4绘制墙体237
6.2.5插入门窗241
6.2.6插入楼梯244
6.2.7绘制卫生间设备246
6.2.8绘制室外台阶坡道249
6.2.9绘制景观251
6.2.10布置家具252
6.2.11添加标注与文字说明253
6.2.12整合平面图256
6.2.13小结257
6.3根据首层平面图绘制其他楼层平面图258
6.3.1绘制二层平面图258
6.3.2绘制其他平图面262
6.3.3小结264
6.4绘制立面图264
6.4.1绘制建筑立面轮廓265
6.4.2绘制玻璃分割266
6.4.3通过平面生成首层立面267
6.4.4绘制立面细部268
6.4.5绘制其他立面以及剖面269
6.4.6小结270
6.5作品赏析270
6.6小结271
第7章高层办公楼建筑设计272
7.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274
7.1.1任务分析274
7.1.2基地分析275
7.1.3绘制步骤275
7.2绘制标准层平面图275
7.2.1设置绘图环境276
7.2.2绘制定位轴线277
7.2.3绘制墙体278
7.2.4使用AutoCAD命令编辑墙体280
7.2.5插入柱子281
7.2.6插入门窗284
7.2.7编辑门窗287
7.2.8插入楼梯288
7.2.9绘制室内外设施290
7.2.10添加标注与文字说明293
7.2.11小结296
7.3绘制其他楼层平面图296
7.3.1绘制首层平面图297
7.3.2绘制屋顶平面图299
7.4绘制建筑立面图300
7.4.1清理平面元素300
7.4.2绘制立面辅助线301
7.4.3绘制立面轮廓301
7.4.4绘制门窗细节302
7.4.5生成立面构件304
7.4.6立面标注306
7.4.7绘制其他立面307
7.5绘制建筑剖面图308
7.5.1绘制剖面辅助线308
7.5.2绘制剖面墙及楼板309
7.5.3绘制剖面细节311
7.5.4添加剖面标注313
7.5.5小结314
7.6建筑一体化设计314
7.6.1用SketchUp制作草模314
7.6.2在Photoshop CS6中进行后期处理316
7.7小结317
第8章居住区规划设计318
8.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322
8.1.1任务分析322
8.1.2基地分析323
8.1.3绘制步骤324
8.2道路与景观轴线的确定324
8.2.1道路分级324
8.2.2道路轴线326
8.2.3居住区景观的设计要点329
8.2.4景观轴线的确立330
8.3住宅设计与选型331
8.3.1住宅的设计原则与组合方式331
8.3.2住宅的选型332
8.3.3住宅户型绘制334
8.4住宅的组合356
8.4.1住宅的布置方式356
8.4.2住宅的组合绘制356
8.5公共建筑358
8.5.1商业服务设施359
8.5.2幼托设计360
8.5.3会所设计361
8.6环境与小品配置370
8.7规划总图371
8.7.1总平面规划图371
8.7.2功能分析图372
8.8小结376
8.8.1建筑设计小结376
8.8.2天正制图小结376
第9章城市设计377
9.1任务分析、基地分析及绘制步骤380
9.1.1任务安排380
9.1.2基地分析381
9.1.3绘制步骤382
9.2绘制总平面图382
9.2.1制图准备383
9.2.2绘制道路384
9.2.3住宅设计与选型386
9.2.4公共建筑——幼儿园397
9.2.5公共建筑——会所405
9.2.6环境设计与布置411
9.2.7总规划平面图413
9.2.8日照分析416
9.3绘制彩色总平面图417
9.3.1修改绘制总平面418
9.3.2绘制平面树木419
9.3.3绘制平面草地421
9.3.4绘制建筑阴影421
9.3.5绘制道路423
9.3.6绘制广场景观小品424
9.3.7添加文字425
9.4小结426
第10章古建筑测绘427
10.1实习大纲分析429
10.1.1测绘目的429
10.1.2测绘计划429
10.1.3古琴台简介430
10.1.4古琴台建筑单体介绍431
10.2实地测量434
10.2.1小组任务分配434
10.2.2步测总平面轮廓434
10.2.3绘制总平面轮廓435
10.2.4整理草图数据437
10.2.5小结438
10.3绘制一号院平面图438
10.3.1绘制一层平面439
10.3.2添加平面标注与文字说明442
10.3.3绘制屋顶平面444
10.4绘制五号院平面图447
10.4.1绘制一层平面图447
10.4.2绘制屋顶平面图452
10.5绘制总平面图452
10.5.1绘制一层平面图452
10.5.2绘制屋顶平面454
10.6制作细部表455
10.6.1绘制景窗大样图456
10.6.2绘制雕像大样图457
10.6.3制作细部表458
10.7绘制剖面图459
10.7.1建立一号院的三维模型459
10.7.2建立总模型461
10.7.3绘制1一1剖面图462
10.7.4绘制2一2剖面图464
10.8小结465
彩色高清PDF《西湖名园 郭庄造园手法分析》唐宇力
古人云:“凡图中楼台亭宇,乃山川之眉目也。”而名庄雅墅之于西湖,恰如眉目之于佳人。筑庐西湖畔、寄情山水间,寄托着古时文人墨客、巨贾显达对“天人合一”情怀的孜孜追求。西湖园林之风,始于魏晋,兴于南宋,繁盛于清,特别是晚清时期,众多经典私家名园陆续建成。与刘庄、汪庄、蒋庄并称为“西湖四大名园”的郭庄,正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郭庄园林素以精巧、雅洁、古趣而著称,因其保存较为完整,被誉为“西湖古典园林之冠”。
在漫漫历史更迭中,郭庄饱经兴衰荣辱,一度几乎湮没。然而,国盛民富则园林兴。改革开放以来,跟随国家兴盛和民族复兴的步伐,郭庄再次获得新生。1989年,在陈从周先生主持下,郭庄启动修复工程,历时一年重新对外开放。昔日富商私家宅院,如今转身成为市民游客探古寻雅之佳处。尤其是近年来,郭庄因时置景,依托古典雅致的园林风格,每年推出时令精品花展,涵盖兰花、月季花、荷花、盆景等诸多品类,深受游客喜爱,成为美丽西湖的又一胜景。
本书围绕郭庄的历史变迁和不同时代的格局变化,详尽分析了郭庄取法自然、借景西湖的艺术理念和曲径连廊、理水叠石、花木映趣、诗画寄情的江南古典造园手法。本书编撰过程中,灵隐管理处相关同志专门对郭庄主要建筑进行了全面测绘,力求为后人保留下相关重要数据资料。因此,本书也是西湖保护管理工作的缩影,全面展现了广大园文工作者为延续西湖历史文脉所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激励着后人为西湖的保护和发展而不懈努力。
内容索引:
前言001
历史沿革004
格局变迁009
园林艺术……017
古韵新风067
重要建筑…068
后记119
彩色高清PDF《西湖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施奠东
20世纪60年代初,由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下达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实施的“杭州园林植物 配置”科研课题,其后由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而中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原课题组负责人朱钧珍先生再次来杭,由杭州市园林管理局组织胡绪渭、姚硫等多位专家参加,终于完成了跨度长达15年以上的课题。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园林植物配置作专题研究,根据该研究成果编写的《杭州园林植物配置》专刊于1981年,由《城市建设》杂志社出版。这本专刊对西湖 在1949年以后的保护、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作了系统的.总结,直到现在仍不失为一本很有学术价值的著作,在我国当代风景园林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风景园林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生命的艺术、时间的艺术、生活的艺术,是由生命有机体和无机物质材料共同构成的多维空间艺术;是生命科学、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的科学之艺术、艺术之科学。现代风景园林的主体是植物,时序的转换,生命的延续,植物在不断地生长、变化,植物配置的群落结构、空间组合、形态搭配、色彩变幻以及林冠线、林缘线等都在不断地变化,植物配置的景观艺术 需要几十年时间的检验,它考验着人们的耐心和意志。西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今已经过了60多个春秋寒暑,原来的植物配置效果已经显现。当然,其中也有台风、冰雪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的不利影响,使原有效果有所损害;也有树丛树群所组成的空间.随着植物的生长而显得局促和拥塞。最近30多年,西湖风景园林保护、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恢复、新建了一大批公园、景点。
因此认真研究总结作为西湖风景园林构成主体的植物景观,延续过去的研究成果,正当其时。
内容索引:
第1章概述003
1.1西湖历史变迁简述004
1.2新中国成立以后西湖保护、建设概述010
1.3杭州的自然地理条件014
第2章西湖植物景观的历史特征及历史延续性019
2.1历史上西湖的植物种类及其特色020
2.2“西湖十景”的特色植物景观029
2.3西湖植物景观的历史延续性031
第3章当代西湖植物景观特点037
3.1尊重自然,回归自然040
3.2传承、借鉴、融合与创新042
3.3诗情画意的审美意识045
3.4变幻有序的时间艺术——四季景观049:
3.5大气开合的空间结构057
第4章西湖风景园林植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081
4.1西湖园林植物多样性082
4.2公园景点的植物景观多样性088
第5章公园景点105
5.1花港观鱼106
5.2杭州植物园118
5.3曲院风荷132
5.4太子湾公园146
5.5柳浪闻莺160
5.6孤山165
5.7三潭印月181
5.8虎跑188
5.9黄龙洞194
5.10灵隐199
5.11吴山204
5.12湖西景区208
5.13云栖竹径214
5.14刘庄218
5.15汪庄225
5.16杭州西子湖四季酒店228
第6章西湖水域植物233
6.1西湖水域及滨水地区概述234
6.2西湖水生、湿生植物与水生态235
第7章西湖的道路植物景观247
7.1西湖道路绿化概述248
72西湖主要道路植物景观249
第8章西湖山林景观259
8.1封山育林260
8.2人工造林260
8.3林相调整261
附录西湖常见园林植物名录272
高清PDF《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复验和现场检测抽样规则》金孝权 2018版
建筑工程材料 进场复验 和现场检测抽样 规则
江苏建盛工程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方建质量鉴定检测有限公司 组织编写
主编:金孝权
副主编:白杰
本书共十二章,主要对建筑工程材料、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建筑结构与构件、建筑节能工程、建筑装饰与室内环境、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空调系统、市政工程、安全防护用具方面的抽样依据、产品参数、抽样检测参数、抽样方法与数量,作了详细的叙述,内容全面、翔实、通俗易懂,依据可靠。
本书可帮助参建各方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员、资料员和检测机构的检测人员正确掌握建筑工程材料进场复验(抽样检测)和现场检测抽样规则,可供工程参建各方、工程质量监管部门有关人员参考。
内容索引: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质量管理的发展1
第二节工程质量检测法律法规4
第三节试验与检测11
第二章建筑工程材料14
第一节水泥、粉煤灰(无机结合料)14
第二节建筑钢材16
第三节建筑用砂、石32
第四节混凝土外加剂37
第五节混凝土用水38
第六节混凝土39
第七节砂浆46
第八节砖、瓦49
第九节砌块52
第十节排气道53
第十一节防水卷材54
第十二节防水涂料58
第十三节止水带60
第十四节密封及接缝材料61
第十五节轻质混凝土板材62
第十六节碳纤维73
第三章建筑地基基础工程75
第一节地基工程75
第二节基础工程91
第三节基坑监测98
第四节岩石取芯100
第四章建筑结构与构件102
第一节混凝土结构及构件实体检测102
第二节后置埋件106
第三节砌体结构107
第四节钢结构110
第五节木结构123
第六节装配式结构124
第七节混凝土结构性能127
第八节建筑物沉降观测、垂直偏差128
第五章建筑节能工程133
第一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134
第二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138
第三节·保温砂浆141
第四节保温装饰板143
第五节界面砂浆、胶粘剂、抹面抗裂砂浆145
第六节绝热材料148
第七节耐碱玻纤网格布、热镀锌电焊钢丝网153
第八节太阳能热水系统156
第九节建筑外窗节能与现场检测158
第十节外墙节能构造的现场实体检验与热工性能159
第十一节保温系统实验室检验及材料160
第十二节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与气密性检测168
第十三节采暖系统节能工程169
第十四节通风与空调节能工程170
第十五节空调与采暖系统冷热源及管网节能工程170
第十六节配电与照明节能工程171
第十七节系统节能171
第十八节绿色建筑177
第六章建筑装饰与室内环境196
第一节室内空气196
第二节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196
第三节土壤浓度198
第四节胶粘剂198
第五节涂料200
第六节轻钢龙骨204
第七节陶瓷砖205
第八节建筑幕墙208
第九节饰面砖214
第十节饰面板215
第十一节门窗219
第十二节密封胶、结构胶220
第十三节铝塑复合板222
第十四节护栏223
第十五节现场隔声测量224
第七章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227
第一节冷、热水用管材、管件227
第二节阀门239
第三节给水排水系统240
第八章建筑电气工程245
第一节电工套管245
第二节漏电保护继电器246
第三节电线电缆247
第四节开关、插座…248
第五节建筑物防雷装置250
第六节绝缘、接地258
第七节其他检测264
第九章建筑智能化系统266
第一节安全防范系统266
第二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267
第三节综合布线系统268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系统269
第五节用户电话交换系统271
第六节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接收系统·272
第七节会议系统272
第八节公共广播系统………276
第九节机房工程277
第十章空调系统279
第一节强度和严密性281
第二节氨系统管道的焊缝探伤282
第三节风管风量测量282
第四节风口风量测量285
第五节空调水流量及水温检测285
第六节室内环境温度、湿度检测286
第七节室内环境噪声检测286
第八节空调设备机组运行噪声检测287
第十一章市政工程289
第一节钢筋289
第二节水泥等原材料293
第三节混凝土296
第四节砂浆299
第五节土工类301
第六节土工合成材料307
第七节沥青、沥青混合料309
第八节路面砖、路缘石、路面石材316
第九节·道路结构320
第十节埋地排水管325
第十一节检查井盖及雨水算335
第十二节道路用粉煤灰、矿粉337
第十三节金属波纹管339
第十四节木质素纤维340
第十五节桥梁伸缩装置341
第十二章安全防护用具343
第一节安全帽343
第二节安全网343
第三节安全带345
第四节钢管脚手架扣件346
2021年版《广西电网公司基建工程结算手册》桂职办基建(2022)2号附件
1业务说明
为加强公司基建工程 结算管理,确保结算依法合规、公平公正,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特制定本手册。
2适用范围
本手册主要适用于列入公司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电网基建项目,小型基建项目、纳入统一建设项目(生产技改项目(购置类、应急类除外)、政府或外部单位出资委托实施的迁改项目)及其他项目参照执行。
3管理要点
3.1管理目标
规范基建项目建设过程资料管理,做到工程结算依据充分、过程规范、手续齐全,优化结算管理流程,确保按时完成工程结算,依法维护各方合法利益。
3.2管理要求
3.2.1公司基建部
3.2.1.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及南方电网公司有关规定。
3.2.1.2组织制定公司基建工程结算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
3.2.1.3负责组织开展基建工程结算复核、总结算报告备案。
3.2.1.4负责对公司基建工程结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3.2.2建设单位(建设管理部(项目管理中心)、业主项目部)
3.2.2.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业相关标准及南方电网公司和公司有关规定。
3.2.2.2负责组织开展管辖范围内基建工程结算工作,编制总结算报告上报备案。
3.2.2.3负责对管辖范围内基建工程结算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
3.2.3建设单位(相关管理部门)
3.2.3.1计划部门负责工程前期费用结算,参与项目总结算。
3.2.3.2生产部门负责工程生产准备费、带电作业费、营配测录费结算,参与项目总结算。
3.2.3.3供应链部门负责工程甲供物资费用、设备监造费用结算,参与项目总结算。
3.2.3.4财务部门负责工程建设期贷款利息结算,参与项目总结算。
3.2.4各参建单位(施工、设计、监理、咨询单位等)
3.2.4.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公司有关规定。
3.2.4.2负责按合同约定时间提交合格的工程结算资料,并配合建设单位组织开展的结算内审和审核工作。
3.2.5结算审核单位
3.2.5.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公司有关规定。
3.2.5.2负责按《广西电网 公司造价咨询单位履职到位标准和行为准则》,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结算审核。
3.3管理内容
3.3.1开工阶段
3.3.1.1开展造价交底工作。各参建单位签订合同后,项目开工前,业主项目部应组织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包括造价、技术、资料管理人员等)单独开展造价交底工作或与技术交底同步开展,也可以邀请结算审核单位配合开展造价交底工作。交底完成后,各参建方在交底单上签字确认。
3.3.1.2收集开工阶段资料。项目开工前,业主项目部应负责或组织施工单位收集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批复文件,以及招投标文件、建设合同、施工图及预算、签章完整的开工报审表、开工令等资料。
3.3.2施工阶段
3.3.2.1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应严格执行“先审批、后实施”原则,采取其他方式审批的,应于项目竣工投产前按规定流程办理正式设计变更审批手续,并附详细情况说明。设计单位在变更流程结束后及时提交完整的设计变更资料至业主项目部,业主项目部每月梳理并报送《费用变更台账》至建设单位备案。
3.3.2.2工程签证。当需要对施工过程中完工实物工程量及其他工作进行签审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办理工程签证提交监理、设计、建设单位确认,并在签证完成后提交完整的签证资料至业主项目部,业主项目部每月梳理并报送《费用变更台账》至建设单位备案。
3.3.2.3甲供物资管理。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实时掌握工程物资领用和使用情况,按月对领用和使用物资进行确认,建立物资使用台账,对未办理入库物资要及时办理入库及出库领用手续。
3.3.2.4实物资产拆除。施工过程中涉及实物资产拆除的,应严格按广西电网公司《关于明确电网基建工程拆旧物资回收管理要求的通知》(桂电基建(2019)288号)执行,退役物资退库后,业主项目部应及时提交《退役资产拆除回收差异表》办理费用结算。
3.3.2.5其他资料。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工程结算的其他资料,如征地、拆迁、青赔资料、隐蔽工程记录、试验报告、委托采购物资函、工程延期报审表、补充合同(协议)、市政道路挖掘修复验收证明等,应及时办理并按月收集保存,工程竣工后随施工结算书同步提交业主项目部。
3.3.3竣工阶段
3.3.3.1开展工程量核查。工程竣工验收时,业主项目部应组织运行部门、施工、设计、监理参与工程量核查,按《广西电网公司电网基建项目竣工工程量核查工作指引(试行)》(桂电基建函(2019)113号)的要求,对完工工程量及拆旧工程量进行确认,形成《竣工工程量核查表》。
3.3.3.2完善设计变更。工程量核查完成后,设计单位应依据最终的核查结果,在5个工作日内修改完善相关设计变更等资料,形成完整的设计变更资料和设计变更目录表移交业主项目部。
3.3.3.3出具竣工图。工程量核查完成后,设计单位应在竣工投产后30天内完成竣工图编制,并经监理单位审核确认,加盖竣工图审查章后提交业主项目部。
3.3.3.4甲供物资核查。项目竣工投产后5个工作日内施工单位完成《项目物资结算核查表》(详见附录G)中“领用情况”和“使用情况”信息填报,并制定物资核查结果处理意见(从其他工程调入本工程、实物退库、抵扣工程款、调配到其他工程使用)。
3.3.3.5甲供物资清退。项目物资结算核查表经建设单位审核确认后,施工单位应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剩余物资初次清退手续,将经相关单位审核确认的《项目物资结算核查表》提交业主项目部。甲供物资审核定案前,不允许再发生物资系统领用或退库等一切物资调配业务。同一批次农配网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应完成该批次所有甲供物资清理和退库工作,不允许将剩余物资跨批次调拨使用。
3.3.4结算阶段
3.3.4.1结算工作策划。单项工程启动投产后业主项目部开展结算策划工作,业主项目部经理组织结算启动会议,梳理结算过程各关键节点资料完备情况,形成《结算策划表》。业主项目部在单项工程启动投产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结算策划并下达结算通知书,通知各参建单位、各管理部门正式启动结算工作。
3.3.4.2结算过程管控。根据结算策划表和实际进度,业主项目部造价管理工程师负责按周更新《结算关键节点管控表》,对结算关键节点进度进行梳理,业主项目经理根据实际进度及时提出纠偏措施及管控要求。
3.3.4.3结算资料提交。工程竣工投产后,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时间提交工程结算书和结算资料(含《项目物资结算核查表》)报监理单位、业主项目部内审。
3.3.4.4结算资料内审。监理、业主项目部在收到结算资料2个工作日内完成内审,并将内审合格的结算资料移交至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将审核后的结算资料及《结算承诺书》送结算审核单位审核。后续不允许施工单位擅自对结算资料进行补充修改,特殊情况需要补充资料的,须经建设单位基建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
3.3.4.5结算资料初审。审核单位接到结算资料后,对结算资料的质量及完整性进行审核,2个工作内提出结算资料完善意见,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施工单位3个工作日内完善资料。
3.3.4.6工程结算审核。审核单位根据《电网工程结算审核及总结算编制指导书(试行)》在10天内完成结算审核,出具结算审核初稿。结算审核单位应当按规定比例开展现场结算工程量抽查,复核结算工程量、竣工图与现场工程量相符情况,并形成抽查意见。
3.3.4.7工程结算复核。施工单位收到施工结算审定初稿后应在3天内书面反馈对审核结果的意见,逾期视为自动默认审核结果,审核单位可直接出具定案至业主项目部。业主项目部收到施工单位提交的意见后,应立即组织结算审核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协调,三方(施工、建设、审核单位)在3天内要初步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异议的处理方式。
3.3.4.8工程结算定案。经三方复核确认后,结算审核单位出具正式的结算审核报告至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接收到报告后组织业主项目部、施工单位、审核单位办理签章流程。
3.3.4.9甲供物资确认及清退。甲供设备材料审定结果经建设、施工及审核单位共同签章确认后,施工单位应在10天内明确结余物资处理方式并完成甲供物资二次退库、退款或抵扣工程款,同步编制《工程项目物资领用审核确认表》。对应退未退的工程余料及拆旧物资,按财务规定抵扣工程款或办理退款。
3.3.4.10其他费用结算。
1.工程投产后,业主项目部应及时梳理形成《其他费用结算项目清单》,通知相关单位及部门办理费用结算,按时提交结算书、合同等相关资料,并开展其他费用结算审核工作。
2.其他费用结算书提交后,建设单位可自行进行结算审核也可以委托结算审核单位审核,并出具其它费用审核报告或审核表。其他费用应于施工结算完成前清理完毕,建设部门核实所有费用结清后,向财务部出具经签字确认的工程支出结清确认单。
3.建设单位建设部门负责工程勘察费、设计费、监理费、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设计文件评审费、工程建设检测费、招标代理费、智慧工程费等其他费用的结算:
(1)设计评审费应在设计文件批复后10天内完成设计文件评审费结算;勘察费、设计费、监理费、招标代理费、工程建设检测费、智慧工程费等应在项目投产后两个半月/三个月内完成结算;结算审核费用应在结算审核报告完成后10天内完成结算。
(2)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用结算资料应由建设单位随施工结算资料同步提交第三方结算审核单位进行审核。
4.建设单位生产部门负责在工程投产后两个半月/三个月内完成带电作业费、生产准备费、营配测录费结算。
5.建设单位供应链部门负责在工程投产后两个半月/三个月及时完成甲供物资和设备监造费用结算。
6.建设单位计划部门负责在所有前期工作完成、取得项目行政审批(备案/核准/审批)批文后完成前期费用结算。
7.建设单位财务部门负责建设期贷款利息结算。
3.4责任追究
工程结算资料必须完整合法、实事求是、真实准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弄虚做假、高估冒算,严禁未完工先结算,严禁虚报、虚签工程量套取结算款行为,工程结算严格落实“谁签字、谁负责”责任追究机制,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人员,给予承包商扣分、合同扣款、市场禁入等处罚,并报告政府相关主管部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碧桂园精装修、园艺绿化展示区亮点分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 19011-202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ICS03.120.10
CCS A 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011-2021/ISO19011:2018代替GB/T19011一2013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uidelines for auditing management systems
(IS019011:2018,IDT)
2021-08-20发布 2021-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管理体系 审核 的指南,包括审核原则、审核方案管理和管理体系审核实施,以及评价参与审核过程的人员能力的指南。这些活动涉及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审核员和审核组。
本文件适用于需要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或需要管理审核方案的所有组织。
只要对于所需的特定能力予以特殊考虑,本文件也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审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ISO和IEC有关标准化的术语数据库的网址为:
ISO在线浏览平台:http://www.iso.org/obp;
IEC电工百科:http://www,electropedia.org/o
3.1
审核audit
为获得客观证据(3.8)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3.7)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注1:内部审核,有时称为第一方审核,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的名义进行。
注2:通常,外部审核包括第二方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或由其他人员以相关方
的名义进行。第三方审核由独立的审核组织进行,如提供合格认证/注册的组织或政府机构。
[来源:GB/T19000-2016,3.13.1,有修改,修改了注]
3.2
多体系审核combined audit
在一个受审核方(3.13),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管理体系(3.18)一起实施的审核(3.1)。
注: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领域的管理体系整合到单一管理体系中时,称为整合管理体系。
[来源:GB/T19000—2016,3.13.2,有修改]
3.3
联合审核joint audit
在一个受审核方(3.1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审核组织同时实施的审核(3.1)。
[来源:GB/T19000—2016,3.13.3]
3.4
审核方案audit programme
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标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3.1)安排。
[来源:GB/T19000—2016,3.13.4]
3.5
审核范围audit scope
审核(3.1)的内容和界限。
注1: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和虚拟位置、职能、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以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
注2:虚拟位置是指组织执行工作或提供服务所使用的在线环境,该在线环境允许无论实际位置如何的个人执行过程。
[来源:GB/T19000一2016,3.13.5,有修改,修改了注1,增加了注2]
3.6
审核计划audit plan
对审核(3.1)活动和安排的描述。
[来源:GB/T19000-2016,3.13.6]
3.7
审核准则audit criteria
用于与客观证据(3.8)进行比较的一组要求(3.23)。
注1:如果审核准则是法定的(包括法律或法规的)要求,则审核发现(3.10)中经常使用“合规”或“不合规”这两个词。
注2:要求可以包括方针、程序、作业指导书、法定要求、合同义务等。
[来源:GB/T19000一2016,3.13.7,有修改,修改了定义,增加了注1和注2]
3.8
客观证据objective evidence
支持事物存在或其真实性的数据。
注1:客观证据可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方法获得。
注2:通常,用于审核(3.1)目的的客观证据,是由与审核准则(3.7)相关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所组成并可验证。
[来源:GB/T19000-2016,3.8.3]
3.9
审核证据audit evidence
与审核准则(3.7)有关并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C来源:GB/T19000-2016,3.13.8]
3.10
审核发现audit findings
将收集的审核证据(3.9)对照审核准则(3.7)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1:审核发现表明符合(3.20)或不符合(3.21)。
注2:审核发现可导致识别风险、改进机会或记录良好实践。
注3:如果审核准则选自法律要求或法规要求,审核发现被称为合规或不合规。
[来源:GB/T19000一2016,3.13.9,有修改,修改了注2和注3]
3.11
审核结论audit conclusion
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3.10)后得出的审核(3.1)结果。
[来源:GB/T19000—2016,3.13.10]
3.12
审核委托方audit client
要求审核(3.1)的组织或个人。
注:在内部审核的情况下,审核委托方也可以是受审核方(3.13)或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外部审核的要求可以来自监管机构、合同方或潜在客户或现有客户等来源,
[来源:GB/T19000一2016,3.13.11,有修改,增加了注1]
3.13
受审核方auditee
被审核的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
[来源:GB/T19000一2016,3.13.12,有修改]
3.14
审核组audit team
实施审核(3.1)的一名或多名人员,需要时,由技术专家(3.16)提供支持。
注1:审核组(3.14)中的一名审核员(3.15)被指定作为审核组长。
注2:审核组可包括实可审核员。
[来源:GB/T19000—2016,3.13.14
3.15
审核员auditor
实施审核(3.1)的人员。
[来源:GB/T19000—2016,3.13.15]
3.16
技术专家technical expert
审核)向审核组(3.14)提供特定知识或专业技术的人员。
注:特定知识或专业技术是指与受审核的组织、活动、过程、产品、服务、专业领域,或语言或文化有关的知识或技术。
注2:对审核组(3.14)而言,技术专家不作为审核员(3.15)。
[来源:GB/T19000一2016,3.13.16,有修改,修改了注1和注2]
3.17
观察员observer
随同审核组(3.14)但不作为审核员(3.15)的人员。
[来源:GB/T19000—2016,3.13.17]
4审核原则
审核的特征在于其遵循若干原则。这些原则有助于使审核成为支持管理方针和控制的有效与可靠的工具,并为组织提供可以改进其绩效的信息。遵循这些原则是得出相关的和充分的审核结论的前提,也是使独立工作的审核员在相似的情况下得出相似结论的前提。
第5章至第7章中给出的指南基于下列7项原则。
a)诚实正直:职业的基础。
审核员和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应:
以诚实和负责任的道德精神从事他们的工作;
只承担有能力去做的审核活动;
一以不偏不倚的态度从事工作,即对待所有事务保持公正和无偏见;
一在审核时,对可能影响其判断的任何因素保持警觉。
b)公正表达:真实、准确地报告的义务。
审核发现、审核结论和审核报告应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审核活动。应报告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未解决的分歧意见。沟通应是真实、准确、客观、及时、清楚和完整的。
c)职业素养:在审核中尽责并具有判断力。
审核员应珍视他们所执行的任务的重要性以及审核委托方和其他相关方对他们的信任。在工作中具有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能够在所有审核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
d)保密性:信息安全。
审核员应审慎使用和保护在履职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审核员或审核委托方不应为个人利益不适当地或以损害受审核方合法利益的方式使用审核信息。这个概念包括正确处理敏感或保密的信息。
e)独立性:审核公正性和审核结论客观性的基础。
审核员应独立于受审核的活动(只要可行时),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不带偏见,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对于内部审核,如可行,审核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职能。审核员在整个审核过程应保持客观性,以确保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仅建立在审核证据的基础上。
对于小型组织,内审员也许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但是应尽一切努力消除偏见和体现客观。
f)基于证据的方法:在一个系统的审核过程中得出可信和可重现的审核结论的合理方法。
审核证据应是能够验证的。由于审核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并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审核证据应建立在可获得信息的样本的基础上。应合理地进行抽样,因为这与审核结论的可信性密切相关。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报批稿
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
Guideline for seismic technology to maintain functionality of buildings in earthquakes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工程抗震 管理条例》,提高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地鼓励和支持建设工程抗震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在总结国内外建设工程相关科研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本导则 。
本导则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建筑非结构构件、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和仪器设备、维护与监测。
本导则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编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负责技术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何善衡楼,邮编:100084)。
主 编 单 位:清华大学、广州大学
参 编 单 位: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兰州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福州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国机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诚博远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北建大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建设标准是建设领域实行科学管理、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和手段,对规范建筑市场行为、确保工程安全质量,促进工程技术进步、提高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直接成果,已发布数千项工程建设标准,基本覆盖了工程建设的各个领域、各环节,规范并指导着建设活动各方的技术行为和管理行为。但同时,由于建设领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建设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标准制定条件的限制,现行标准还不能及时并全面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提供指导。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化研究与组织机构,在长期标准化研究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实践,组织国内外相关领城的权威机构和人员,通过严谨的研究与编制程序,为推进建设科技新成果的实践应用,组织编制了各专业领域的系列《技术导则》,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建设实践活动的技术依据,同时也作为制定国家标准的技术储备。
《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编号 XXXX 是该系列《技术导则》之一,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2021 年 12 月 21 日批复的《关于同意编制<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的函》(建标工函[2021]78 号),在充分总结总结国际、国内结构工程和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工程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建筑抗震防灾需求,以提高我国建设工程抗震防灾能力为目标,编制的一项技术导则。导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建筑非结构构件、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和仪器设备、维护与监测等。
该系列《技术导则》及内容均不能作为使用者规避或免除相关义务与责任的依据。
前 言 ................................................................................................................................................. I
引 言 ............................................................................................................................................... II
1 总则 .............................................................................................................................................. 1
2 术语与符号 ................................................................................................................................... 2
2.1 术语 .................................................................................................................................... 2
2.2 符号 .................................................................................................................................... 3
3 基本规定 ....................................................................................................................................... 4
3.1 性能目标 ............................................................................................................................ 4
3.2 抗震设计一般要求 ............................................................................................................ 5
3.3 场地、地基和基础 ............................................................................................................ 6
4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 ................................................................................................................... 7
4.1 一般规定 ............................................................................................................................ 7
4.2 结构构件承载力 ................................................................................................................ 8
4.3 层间变形 .......................................................................................................................... 10
4.4 楼面水平加速度 .............................................................................................................. 11
4.5 结构抗震措施 .................................................................................................................. 12
5 建筑非结构构件 ......................................................................................................................... 14
5.1 一般规定 .......................................................................................................................... 14
5.2 建筑非结构构件选用 ...................................................................................................... 14
5.3 建筑非结构构件抗震措施 .............................................................................................. 14
6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和仪器设备 ................................................................................................. 16
6.1 一般规定 .......................................................................................................................... 16
6.2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和仪器设备选用 .............................................................................. 16
6.3 建筑附属机电设备和仪器设备抗震措施 ...................................................................... 16
7 维护与监测 ................................................................................................................................. 17
7.1 一般规定 .......................................................................................................................... 17
1 7.2 地震时正常使用建筑维护 .............................................................................................. 17
7.3 建筑地震反应监测 .......................................................................................................... 17
附录 A 位移敏感型建筑非结构构件 ........................................................................................... 18
附录 B 加速度敏感型建筑非结构构件 ....................................................................................... 20
附录 C 附属机电设备 ................................................................................................................... 21
附录 D 仪器设备 ........................................................................................................................... 23
附录 E 地震时正常使用隔震建筑维护 ....................................................................................... 24
附录 F 地震时正常使用减震建筑维护 ........................................................................................ 25
附录 G 地震反应监测 ................................................................................................................... 2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严峻疫情下的工程造价痛点破解与人员职场转型之道(广联达马楠教授讲义2.27)
疫情 下的造价 痛点破解 与应对策略
痛点一
疫情引发工期及停工费用的计价
痛点二
疫情导致人材机涨价谈判及计价
痛点三
疫情防控费的证据收集分析计价
痛点四
疫情过后赶工补偿费的分析要点
痛点五
疫情过后招投标的计价要点对策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房地产造价师执业指南 住宅安装工程成本管理》王俊
本书包括四大部分,共九章,包括住宅的电气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化工程及其他分包工程。
第一章包含了项目案例的介绍、成本 科目的范围、快速制定成本目标的经验数据,后面的各章主要是介绍基本知识、成本管理 的方法与技巧介绍。
第二章着重电气工程的基本介绍,包括配电房的设备单项介绍,以及室外与建筑单体的电气工程的介绍。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配电设备、室外电缆、单体电气工程的成本管理 方法。
第四、五章主要介绍给水排水的成本管理方法。
第六、七章着重介绍消防设备以及住宅小区及建筑单体的消防工程的成本管理方法。
第八、第九章介绍住宅项目主要分包工程的成本管理方法,包括临时工程以及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的管理方法。
附件为住宅常用材料的参考价格,消防工程的材料价格在消防工程的相应章节中介绍。
本书的重点在于从案例中总结出成本管理的经验,因此,读者在阅读本书时,熟悉第一章的案例是掌握本书的关键。
特别说明:本书引用包含产品品牌(或厂家)的价格均不能作为法定依据(部分产品的价格有可能低于采购价格),仅供读者参考,具体价格以厂商的报价为准。
成本管理的相关书籍较多,工程造价、工程咨询,以及监理、建造师等多方面涉及成本管理,从理论上均有完善的方法,但由于具体案例的成本数据的保密性、不完整性等方面的原因,从根本上缺乏实际数据的支持,本书将弥补此类缺陷。因此本书可以说是案例的汇总、分析与总结。
本书的数据来源是实际案例数据,六个大项目,项目涉及高容积率的高层、低容积率的别墅,包括高层、中高层、高档多层住宅、联排别墅、独立别墅等住宅的各类型的物业,总建筑面积近200万m2,时间跨度从2005年至2010年(当然与时间有紧密关系的数据已经修正统一为2009年的价格水平)。本书拟将其中的经验总结,奉献给广大读者。
特别说明:
本书各分项均包含原理简单介绍、技术要求、施工范围、经济分析(经济分析又包含案例分析、制定成本目标的方法及参考指标、专项经济分析)、承包范围、成本管理注意的问题等六个方面。成本数据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本书中特别说明了人工、材料的价格变化导致成本变化的分析方法。
本书的基本目的:
①探索成本管理的方法:目前采用的国标清单,可以看成是微观管理,而从方案阶段开始至项目竣工结算的系统管理的案例经验及管理方法完全缺乏,本书将弥补此方面。
②设定各科目的范围:目前部分造价管理站也编制了经济指标表,但由于对指标表的科目说明不完善,另外案例资料不详细,导致经济指标偏差较大,为了弥补此类缺陷,首先详细划定各科目的范围。
③各科目制定成本目标的方法:本书中详细说明了各科目的成本目标的范围、考虑因素、时间因素等。
④总结工作方法:包括技术标准 、部分项目的设计参数、工作的得失、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供读者学习别人的经验与教训。
⑤阅读人员包含与地产相关的人员参考(包括地产公司的成本管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造价咨询单位的人员、监理工程师),也可作为在校高等院校学生如何将理论与实际案例进行联系的学习。
内容索引:
第一部
快速简易制定成本目标……1
第一章快速简易制定成本目标1
第一节项目案例介绍1
第二节住宅安装项目各科目的定义5
第三节快速简易制定成本目标·8
第二部电气工程16
第二章住宅电气工程相关知识介绍16
第一节住宅电气工程基础知识16
第二节配电房安装工程专项介绍19
第三节室外电缆安装工程专项介绍60
第四节单体电气安装工程专项介绍64
第三章住宅电气成本管理76
第一节配电房安装工程成本管理76
第二节室外电缆安装工程成本管理163
第三节单体电气安装工程成本管理……185
第四节住宅电气成本管理标准化建议261
第三部给水排水工程270
第四章住宅给水排水工程简介270
第五章住宅给水排水安装工程经济指标分析289
第一节水泵房安装工程成本控制289
第二节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成本控制307
第三节塔楼给水排水工程成本控制323
第四节住宅给水排水工程成本管理标准化建议361
第四部消防工程365
第六章住宅消防工程基础知识365
第一节消防系统的相关知识介绍365
第二节消防设备的相关知识介绍374
第七章消防系统工程成本管理380
第一节消防设备(风机、报警设备、消火栓)的成本管理380
第二节消防系统成本管理398
第五部智能化工程及其他分包工程417
第八章住宅智能化工程成本管理417
第九章其他分包工程的成本管理451
第一节室外环境灯具采购工程成本管理451
第二节室外环境安装工程成本管理462
第三节泛光照明工程成本管理467
第四节LED显示幕项目成本管理475
第五节有线电视工程成本管理489
第六节抄表系统成本管理494
第七节水景工程成本管理503
第八节污水处理项目成本管理512
第九节燃气工程成本管理526
第十节太阳能热水工程成本管理533
第十一节会所空调系统工程成本管理543
第十二节电梯工程简述555
第十三节难以控制工程(临时用电、样板房的供电、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成本管理580
附录常用安装材料参考价格588
附录一施耐德、ABB、德力西、士林部分产品参考价格588
附录二柴油发电机组产品参考价格清单607
附录三电线电缆价格参考 及价格调整方式(价格随铜价格变化的计算方式)608
附录四热镀锌钢管618
附录五PP-R冷、热水管材及管件价格清单618
附录六UPVC排水管材、管件参考价格621
附录七镀锌电线管参考价格623
附录八电工套管参考价格623
附录九电工管件参考价格623
附录十双壁波纹管管材及管件参考价格626
1
…
36
37
38
…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