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40 页)

ICS29.240
F23  DL
备案号:58829-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雅
DL/T1691-2017
电流互感器状态检修导则
Guide for 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 strategy of current transformer
2017-03-28发布2017-08-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691,DL/T 1691-2017,状态检修导则,电流互感器,DL/T 1691-2017 电流互感器状态检修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运行中交流电流互感器状态检修的时间、内容和类别。
本标准适用于系统电压等级为110(66)kV~500kV独立安装的交流电流互感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低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入适用于本文件。
DL/T393输变申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DL/T1690电流互感器状态评价导则
3名词与术语
下列术语和是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修时间
Chaintenance time
设各下次检降试验的时机。
3.2
检修类别aintenance class
按设备检修质涉及范围对检修工作的分类。分为A、B、C、D四类检修其中A、B、C类是停电检修,D类不停电检修。
3.2.1
A类检修malutenance of class A
设备整体性检查维修、更换及相关试验。
3.2.2
B类检修maintenance of elass B
设备局部性的检修,部件的解体检查、维修、更换及相关试验
3.2.3
C类检修maintenance of class C
设备常规性检查、试验及维修。
3.2.4
D类检修maintenance of class D
设备在不停电状态下进行的带电测试、外观检查和维修。
3.3
设备状态condition of component
按设备各部件及其状态量评价情况,对设备状态作的分类。分为正常、注意、异常和严重四种状态。
[DL/T16902017定义3.2]

3.3.1
正常状态normal condition
各状态量处于稳定且在规程规定的警示值、注意值(以下简称标准限值)以内,设备可以正常运行。
[DL/T1690一2017定义3.2.1]
3.3.2
注意状态attentive condition
单项(或多项)状态量变化趋势向接近标准限值方向发展,但未超过标准限值,设备仍可以继续运行,但应加强运行中的监视。
[DL/T1690—2017定义3.2.2]
3.3.3
异常状态abnormal condition
单项重要状态量变化较大,已接近或略微超过标准限值,设备应重点监视运行,并适时安排停电检修。
[DL/T1690—2017定义3.2.3]
3.3.4
严重状态serious condition
单项重要状态量严重超过标准限值,设备应尽快安排停电检修。
[DL/T16902017定义3.2.4]
4总则
4.1实施原则
应遵循“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依据设备状态评价的结果,考虑设备风险因素,动态制定设备的检修策略,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和内容。
4.2新投运设备检修
新投运设备投运初期按DL/T393规定,110(66)kV及以上的新设备投运后1~2年应安排停电例行试验,同时还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4.3老旧设备检修
对于运行时间超过30年的老旧设备,应加强设备巡视巡检、带电检测及停电试验,宜根据厂家要求,结合设备运行状况及评价结果,对检修计划及内容进行调整。
4.4停电例行试验周期计算
应按DL/T393规定的试验周期要求开展停电例行试验。若结合检修停电开展全部要求的停电例行试验项目,试验周期可重新开始计算。
4.5停运设备
停运6个月以上重新投运前的设备,应进行例行试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829.240.99
F22  DL
备案号:57193-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641-2016
磁保持继电器可靠性试验通则
General rules for reliability test of latching relay
2016-12-05发布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641,DL/T 1641-2016,可靠性试验通则,磁保持继电器,DL/T 1641-2016 磁保持继电器可靠性试验通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计量仪器仪表中磁保持继电器可靠性试验的可靠性指标、可靠性试验方法、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案及试验程序、试验记录。本标准还规定了有可靠性指标的磁保持继电器的定级、维持和升级试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寿命服从指数分布,在本质上是网一设计、建立了可靠性质量管理和连续生产的磁保持继电器,也适用于预期寿命能合理地认为是服从指数分布的单批磁保持继电器的可靠性试验。电机保持继电器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0.5一1985设各可靠性试验成功率的验证试验方案
GB14048.1一201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14598.1一2002电气继电器第23部分:触点性能
GB/T14598.3一2006电气继电器第5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绝缘配合要求和试验
GB/T15510一2008控制用电磁继电器可靠性试验通则
GB/Z22204—2016过载继电器可靠性试验方法
GJB2649一2011军用电子元件失效率抽样方案和程序
IEC62053-21交流电量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Electricity metering equipment (a.c.-Particular requirements-Part 21:Static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 1 and 2)]
IEC62055-31:2005电能表付费系统第31部分:特殊要求静止式付费电能表(1级和2)
Electricity metering-Payment systems-Part 31:Particular requirements-static payment meters for active energy (classes 1 and 2)]
3术语、定义和符号
GB14048.1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
磁保持继电器latching relay
当去除激励量后,仍能以磁力(由硬磁或半硬磁材料产生)保持激励时状态的一种双稳态继电器。
3.1.2
电机保持继电器motor relay
以电机驱动并保持激励时状态的一种双稳态继电器。
3.1.3
额定电流rated current
在规定条件下,保证磁保持继电器正常工作的电流值。

3.1.4
断开时间open time
从断开操作开始瞬间起到所有极的触头都分开瞬间止的时间间隔。
3.1.5
闭合时间close time
从闭合操作开始瞬间起到所有极的触头都接触瞬间止的时间间隔。
3.1.6
接触压降contact voltage drop
从触点组件两引出端测得的副闭合触点间的压降值。
3.1.7
闭合操作电压closing operation voltage
使磁保持继电器从断开位置到闭合位置的最小激励脉冲电压。
3.1.8
断开操作电压opening operation voltage
使磁保持继电器从闭合位置到断开位置的最小激励脉冲电压。
3.1.9
相关试验次数relevant test time
与试品相关失效数有关的用来验证可靠性要求或用来计算可靠性特征值的次数,
3.1.10
相关失效relevant failure
在解释试验结果或计算可靠性特征值时必须计入的失效。它不包括从属失效、误用失效以及修改
设计可以消除的失效。
3.1.11
置信度confidence level
产品真实失效率等于被定失效率等级的最大失效率而判为不合格的概率。
3.1.12
定数截尾试验方案failure curtailed test plan
在试验期间,对试品进行连续地或短间隔地监测,若积累相关试验次数达到了预定的截尾试验次数,而相关失效数未达到预定的截尾失效数,则判为接收:若积累相关试验次数未达到预定的截尾试验次数,而相关失效数达到了预定的截尾失效数,则判为拒收。
3.1.13
失效率failure ratio
产品终止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3.1.14
成功率success ratio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或在规定条件下试验成功的概率。
3.1.15
定级试验grading test
为首次确定产品的失效率/成功率等级而进行的试验,或在某一失效率等级的维持或升级试验失败后,对产品重新确定其失效率等级而进行的试验。
3.1.16
维持试验maintenance test
为证明产品的失效率/成功率等级仍不低于定级试验或升级试验后所确定的失效率等级进行的试验。
3.1.17
升级试验upgrade test
为证明产品的失效率/成功率等级比原来的失效率等级更高而进行的试验。
3.1.18
生产方风险producer's risk
当产品的真实失效率等于可接收的失效率时,产品被拒收的概率。
3.1.19
使用方风险consumer's risk
当产品的真实失效率等于不可接收的失效率时,产品被接收的概率。
3.1.20
可靠性试验reliability test
评定磁保持继电器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的机械、电气和短路等功能的试验。
4可靠性指标
磁保持继电器的机械可靠性和电气可靠性采用失效率作为其可靠性特征量,短路可靠性采用成功率作为其可靠性特征量。按照GB/T15510一2008中第4章可靠性指标中的失效率确定磁保持继电器的机械可靠性和电气可靠性的可靠性指标。按照GB/Z22204一2016中第4章可靠性指标中的成功率确定磁保持继电器的短路可靠性的可靠性指标。
按磁保持继电器最大失效率或成功率的数值分别将机械可靠性、电气可靠性和短路可靠性分为六个等级(三级、四级、亚五级、五级、六级、七级),磁保持继电器整体可靠性等级由上述三种可靠性的最低等级来确定。等级名称和可靠性指标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240
K40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432.5-2019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检验规范第5部分: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
Testing specification for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of transformation equipment-Part 5: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of transformer core earthing current
2019-11-04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432.5,DL/T 1432.5-2019,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在线监测装置,检验规范,DL/T 1432.5-2019 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检验规范 第5部分: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检测项目、检验条件、检验内容及要求、检验结果处理。
本部分适用于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的型式试验、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和现场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1432.1一2015变电设各在线监测装置检验规范第1部分:通用检验规范
3检验项目
变压器铁心接地电流在线监测装置检验分型式检验、出厂试验、交接试验、现场试验四种。检验项目按表1中的规定进行。

4检验条件
本部分是对型式试验和出厂试验一般试验条件的要求,除环境影响试验之外,其他试验项目中具体的规定应按本部分执行:
a)试验应在装配完整的装置上进行;
b)试品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应无显著差异;
c)除另有规定,试验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0kPa~106kPa;
d)试验场所不得有明显的外部电磁场影响;
e)试验场地应有单独的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
注:基于某种原因,设备不能在上述条件下进行试验时,应把实际气候条件记录在检验报告中。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9.020
CCS K93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215.1—2020代替DL/T1215.1—2013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1部分:功能规范
Chain-circuit 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 Part 1:Functional specification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215.1,DL/T 1215.1-2020,功能规范,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DL/T 1215.1-2020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 第1部分:功能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以下简称链式STATCOM)的型号命名与产品分类、典型结构及组成设备、主要功能及性能要求、接入要求、主要部件要求、试验要求等相关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系统中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链式STATCOM,其他电压等级的链式STATCOM可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6标准电压
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T321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GB/T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T1094.6电力变压器第6部分:电抗器
GB/T1094.11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GB/T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
GB/T1985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射频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645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1032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4285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7626.2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一201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一2019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6一2017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17626.11一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8一201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阻尼振荡波抗扰度试验
GB/T18481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GB/T19963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20840.1互感器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B/T20840.2互感器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0840.3互感器第3部分: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26218.1污秽条件下使用的高压绝缘子的选择和尺寸确定第1部分:定义、信息和一般原则
GB/T29321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技术规范
GB/T29629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水冷却设备
DL/T47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553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634.510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837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DLT860(所有部分)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DL/T1215.2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2部分:换流链的试验
DL/T1215.3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3部分:控制保护监测系统
DL/T1215.4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第4部分:现场试验
JB/T5346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
NB/T42043高压静止同步补偿装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 converter;VSC
由可关断器件实现换流功能,直流侧储能元件为电容器的换流器。
[来源:DL/T1193—2012,3.3.8]
3.2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e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
一种由并联接入系统的电压源换流器构成,其输出的容性或感性无功电流连续可调且在可运行系统电压范围内与系统电压无关的无功功率补偿装置。
注:也称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全称static var generator)。
[来源:DL/T1193一2012,4.1.2,有修改]
3.3
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chain-circuit STATCOM
链式STATCOM
采用H桥电压源换流器级联拓扑结构的静止同步补偿器。
3.4
链节link
实现链式STATCOM换流功能的一个基本单元,包括H桥电压源换流器和相关辅助设备。

3.5
换流链converter chain
由多个链节级联组成,实现完整换流功能的组装换流设备。
3.6
接口电抗器interface reactor
连接于换流链与交流电网之间,实现换流链与交流电网间能量传输的电抗器。
注:也称连接电抗器。
3.7
接口变压器interface transformer
连接于换流链与交流电网之间,实现换流链与交流电网间能量传输的变压器。
注:也称连接变压器。
3.8
触发triggering
通过控制门极驱动信号使可控电力电子器件正向导通的操作。
3.9
闭锁blocking
通过停发控制脉冲,禁止可控电力电子器件正向导通的操作。
3.10
解锁deblocking
通过发送控制脉冲,允许可控电力电子器件正向导通的操作。
3.11
动态响应指标dynamic response index
表征链式STATCOM动态特性的指标,包括:控制系统响应时间、阶跃响应时间、稳定时间、补偿响应时间、超调等,如图1所示。

3.12
控制系统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of control system
从电网产生扰动开始,到链式STATCOM控制系统完成控制信号采样、逻辑分析、控制指令计算,直至控制系统发出触发信号引起被控量开始变化所经历的时间。
3.13
阶跃响应时间step response time
当输入阶跃控制信号后,链式STATCOM输出电气量达到90%目标值所用的时间,且期间没有产生过冲。
注:由于电压变化范围较小,难以获得清晰的变化曲线,一般可以用无功电流变化曲线来说明阶跃响应时间。
[来源:DL/T1193一2012,3.5.14,有修改]
3.14
稳定时间settling time
当输入阶跃控制信号后,链式STATCOM输出电气量达到并稳定在目标值的±5%范围内所用的时间。
[来源:DL/T11932012,3.5.15,有修改]
3.15
补偿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of compensation fcom
从电网产生扰动开始,直至链式STATCOM输出电气量首次达到90%目标值所用的时间。
3.16
超调overshoot
当输入阶跃控制信号后,链式STATCOM输出电气量超出控制目标的最大偏移量与设定阶跃量之比。
3.17
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
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3.18
连接点connection point
链式STATCOM与电力系统的连接处。
3.19
考核点check point:CP
供用电双方合同规定的指标衡量点。
3.20
电压/电流特性voltage/current characteristic
链式STATCOM连接点处的电压与输出稳态电流之间的关系,一般以曲线表示。
3.21
斜率slope;SL
在链式STATCOM U/I特性曲线上容性和感性的线性可控范围内,电压变化标幺值与电流变化标幺值的比值,一般以百分数表示。链式STATCOM电压控制模式下斜率的测试方法参考附录A。

3.22
感性运行inductive operation
链式STATCOM运行于U/特性曲线上吸收无功功率的区域,等效于并联电抗器运行。
3.23
容性运行capacitive operation
链式STATCOM运行于UM特性曲线上发出无功功率的区域,等效于并联电容器运行。
3.24
参考电压reference voltage
链式STATCOM U/M特性曲线上,输出无功为零时的电压。
4型号命名与产品分类
4.1型号命名
链式STATCOM的全型号由类别代号、设计序号、额定容量、额定电压、特征代码共五部分组成。其具体表述形式如图2所示:
a)类别代号由7个字母STATCOM组成,表示STATCOM装置;
b)设计序号由2位数字组成,表示设计定型产品的编号;
c)额定容量以兆乏(Mvar)为单位;
d)额定电压以千伏(kV)为单位;
e)特征代码由2~3个字母组成,表示装置的有关特征。具体内容见表1。

4.2产品分类
4.2.1安装方式
按换流链安装方式,链式STATCOM可分为框架式、柜式、集装箱式(可移动式)等方式。
4.2.2接入系统方式
按接入系统方式,链式STATCOM可分为仅通过接口变压器接入、仅通过接口电抗器接入、通过接口变压器和接口电抗器接入等方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00
CCS K52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672020代替DL/T1067-2007
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Fundament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porative cooling hydro generators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067,DL/T 1067-2020,基本技术条件,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DL/T 1067-2020 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的主要性能、蒸发冷却系统、蒸发冷却系统监测、工厂和现场试验、试运行和保证期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与水轮机/水泵水轮机直接连接的定子绕组采用蒸发冷却方式的三相凸极立式同步发电机发电电动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25电工术语旋转电机
GB/T7894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GB/T20834发电电动机基本技术条件
H/T154新化学物质危害评估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900.2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蒸发冷却evaporative cooling
依赖特定的冷却结构,利用蒸发冷却介质汽液相变换热特性,实现对电工装备发热体冷却的方式。
3.2
蒸发冷却介质evaporative coolant
具有合适沸点、绝缘强度高、流动性能好、相变传热能力强和无毒不可燃的液体,简称冷却介质或介质。
3.3
自然循环natural cireulation
密闭系统内的冷却介质依靠下降管的液态与上升管中汽/液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实现冷却介质循环的过程,简称自循环。
3.4
蒸发冷却系统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实现密闭自循环或强迫循环的一种冷却系统。
3.5
密闭自循环回路close loop natural circulation;CLNC
由蒸发冷却系统部件组成,冷却介质不与大气直接接触并具有一定气密性的自循环回路。
3.6
蒸发冷却系统静态液位static liquid level of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
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在冷态条件下,蒸发冷却系统内冷却介质的液面高度(相对于设计基准点的高程)。
4基本规定
4.1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使用环境条件、额定值及参数、运行特性、电气特性、绝缘性能、机械特性、结构、通风及冷却系统、制动系统、灭火系统应符合GB/T7894、GB/T20834的规定。
4.2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在额定工况下,定子线棒和定子铁心等的温度和温升限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其余温度和温升限值应符合GB/T7894、GB/T20834的规定。

4.3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在事故条件下允许短时过电流。定子绕组过电流倍数与相应的允许持续时间应按表2确定,但达到表2中允许持续时间的过电流次数平均每年不应超过2次。

4.4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的转子绕组应能承受2倍额定励磁电流,持续时间不应小于20s。
4.5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在不对称电力系统运行时,如任一相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且其负序电流分量2与额定电流之比不超过6%时,应能长期运行。
4.6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在故障情况下短时不对称运行时,应能承受的负序电流分量与额定电之比12/s的二次方与允许不对称运行时间t(单位s)之积(2/)2,·1不应超过20s。
4.7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发电电动机允许全部冷凝器断水运行持续时间为3min,在此期间内如不能恢复正常供水,应降低发电机容量运行。
4.8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允许年开停机次数(开、停一个循环按一次计算)应高于空气冷却和水内冷水轮发电机。
4.9蒸发冷却发电电动机日平均开停机次数应允许不少于8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00
CCS F23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35.7—2020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 第7部分:锅炉燃料供给系统检修
Guideline for maintenance of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 Part 7:The maintenance of coal and material supply system
2020-10-23发布2021-02-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035.7,DL/T 1035.7-2020,供给系统检修,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锅炉燃料,DL/T 1035.7-2020 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 第7部分:锅炉燃料供给系统检修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燃料供给系统检修时的检修项目、工艺要点和质量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220t及以上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他容量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6164.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
DL/T838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DL/T1035.1循环流化床锅炉检修导则第1部分:总则
DL5009.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基本规定
4.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应按DLT1035.1的规定进行。
4.2检修工作应按GB26164.1和DL5009.1的规定确保设备安全。锅炉燃料供给系统检修应符合DL/T838的规定。
5煤仓及附属设备检修
5.1煤仓检查与检修
5.1.1煤仓检查
5.1.1.1工艺要点:
a)停炉前对煤仓全面检查,确认漏泄位置;
b)煤仓作业应将原煤放尽;
c)将煤仓清理干净,检查煤斗和防磨衬板的磨损情况;
d)检查插板或插棍的磨损情况。
5.1.1.2质量要求:
检查记录完整,泄漏、磨损位置标记准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B0.99
CCS P66  CHTS
团体标准
T/CHTS10054-2022
高速公路变电所建设与运营维护指南
Guideline for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xpressway Substation
2022-03-23发布2022-04-06实施
中国公路学会发布

T/CHTS 10054,T/CHTS 10054-2022,建设与运营维护指南,高速公路变电所,T/CHTS 10054-2022 高速公路变电所建设与运营维护指南

1总则
1.0.1为指导高速公路变电所建设与运营维护,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绿色环保”的原则,制订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工程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所电气及其配套附属设施的建设与运营维护,其他等级公路变电所可参照使用。
1.0.3高速公路变电所建设与运营维护工作除应符合本指南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
目前,变电所运营维护相关的标准观范多为电力公司或相关企业内部的规程。公路行业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JTG2182)等标准中仅有部分条文涉及。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高速公路变电所expressway substation
为高速公路用电设施输送电能的变配电场所,
2.1.2变电所附属设施auxiliary facilities of substation
与变电所不可分割的各种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主要包括通风、照明、消防、采暖、降温、除湿、排水以及监控等设施。
2.1.3装配式钢结构变电所prefabricated steel structure substation
主要受力构件为钢构件,钢构件和配件在工厂集中标准化生产后,运输至现场装配或整体安装而成的变电所。
2.1.4新能源变电所new energy substation
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沙能等可再生能源,为高速公路用电设施输送电能的变配电场所。
2.1.5无人值守变电所unattended substation room
不设置固定运行维护值班人员的变电所,变电所的日常运行监视、设备的操作、控制等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
2.1.6远程供电系统remote power supply system
以低压电(AC380V/220V)作为系统输入电压,通过电源转换装置升压并经导线传送至负荷端,再通过电源转换装置降压后为远距离负荷供电的系统。
2.2符号
EPS:应急电源(emergency power supply);
UPS: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e);
TN-C:中性导体N和保护导体PE合一的接零保护系统(TN-C system)
TN-S:中性导体N和保护导体PE严格分开的接零保护系统(TN-S system)。

3基本规定
3.0.1由同一个单位负责建设或运营维护的高速公路,变电所宜统一技术方案,采用标准化设计。
3.0.2高速公路变电所建设和运营维护宜采用信息化手段对变电所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4变电所建设
4.1一般规定
4.1.1变电所建设应根据工程特点、负荷性质、用电容量、供电条件、安装运行维护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应与公路功能及用电需求相适应,并考虑升级需求。
4.1.2变电所可采用房建式、预装式、地埋式等形式。条件允许时,宜采用房建形式变电所。当无条件设置时,可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条文说明
房建形式变电所在适营维护方面优势明显,建汉优先采用房建形式变电所。房建形式变电所可分为砌筑式和装配式变电所。部分地区按供电部门要求或受场地,造价等条件限制,可采用装配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我国电力行业于2007年开始进行装配式变电所的建设,目前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建设经验。相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变电所而言,装配式钢结构变电所具有绿色环保、杭震性能好、安装逸度快等优点。
4.1.3当用电负荷需要集中供电,且无条件设置集中供电所时,可采用地埋式变压器结合成套低压配电柜形式供电。
4.1.4当用电场所远离变电所,且种类单一、容量较小时,可设置远程供电系统供电。
4.1.5当无条件采用市电供电,且新能源资源丰富时,可建设新能源变电所。
4.1.6各级负荷的供电应符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
4.2变电所分类及选址
4.2.1应根据用电设施所承载的业务类型,以及设施供电中断对人身生命、生产安全造成的危害及对经济影响的程度,对设施用电负荷进行分级管理。高速公路常用设施用电负荷分级见表4.2.1。

4.2.2变电所可分为以下三类:
1一类变电所为承担一级、二级负荷,具有完善的电力、环境监控系统及远程监控能力,并可满足无人值守要求的变电所;
2二类变电所为承担一级、二级负荷,具有基本的电力、环境监控系统及远程监控能力的变电所;
3三类变电所为承担三级负荷的变电所。
4.2.3各类变电所的供电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类变电所应采用双重电源供电,可采用双市电或一路市电十发电机组作为双重电源,并应设置应急操作电源;
2二类变电所宜采用双重电源供电,可采用单回路市电+发电机组作为双重电源,并应设置应急操作电源;
3三类变电所采用单电源供电,电源可采用市电或新能源。
4.2.4各类变电所主要设施配置应满足表4.2.4的要求。

4.2.5变电所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变电所宜靠近负荷中心进行选址,应满足日常运行维护、消防等要求,避免设在自然灾害风险大、地势低洼和存在积水隐患的场所。
2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停车区的变电所宜独立设置,可与水泵房合建。场地受限时,可与主体建筑合建。服务区、停车区分幅设置时,可仅在一幅设置变电所。
3隧道变电所设置推荐方案宜符合表4.2.5规定。

4有供电需求的长大桥梁宜根据负荷等级、负荷大小、负荷分布和桥梁长度及结构形式等确定变电所的形式及设置位置。
5预装式变电站选址应远离易发生塌方、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方,宜设置在顶部可遮挡雨水的场所或加装遮雨棚。
4.3房建变电所
4.3.1配电变压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1配电变压器应根据变电所的类型、负荷和环境条件等进行选型,宜选用低损耗、低噪声的环保节能型变压器。
2室内变压器,宜选用干式变压器;当选用油浸式变压器时,应设置于独立的变压器室内,并配置贮油或挡油设施。
3高速公路改扩建时,应核算负荷容量,并按照下列原则配置变压器:
1)若变压器功能正常,满足改扩建后的负荷需求,长期工作负载率不大于85%,且能效指标满足《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3(GB20052)的有关规定,宜继续使用;
2)若变压器满足改扩建以后的负荷需求,且长期工作负载率不大于85%能效指标不能满足《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的有关规定,宜更新;
3)若变压器长期工作负载率大于85%,应更换为较大容量的变压器。
4.3.2高压配电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变电所高压开关设备的选型.应符合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和35kV及以下电力用户变电所建设规范》(Dl./T5725)的有关规定。
2一类变电所内的高压柜,宜采用移开式中置开关柜:二类变电所内的高压柜,宜采用中置开关柜或全绝缘环网柜:三类变电所内的高压柜,宜采用全绝缘环网柜。
3变电所内的高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或分段单母线接线。
4当高压供电系统引人两路市电时,两个进线断路器和联络断路器应具备联锁功能。
5高压备用电源的自动投人装置,应在满足当地供电部门要求的前提下,符合下列规定:
1)主备电源切换应确保在全部负载切除之后,方可投入备用电源;
2)当主工作电源故障或断路器被错误断开时,备用电源的自动投人装置应延时动作;
3)手动断开工作电源、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或备用电源无电压的情况下,不应启动自动投人装置;
4)自动投人装置应只动作一次,动作失败应自动报警。
6备用电源和分段断路器的自动投人设施,宜选择一体化产品。
7电力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符合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的有关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1)高压线路应提供电流速断、过电流、低电压保护;
2)干式变压器应提供电流速断、过电流、过负荷、超温,零序过流、单相接地保护。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1023-2022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061-2021
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ready-mixed mortar
2021-12-27发布2022-04-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DBJ50/T 061,DBJ50/T 061-2021,技术标准,生产与应用,预拌砂浆,DBJ50/T 061-2021 预拌砂浆生产与应用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重庆市预拌砂浆的生产与应用,做到经济合理、绿色环保、技术先进,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中使用的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和防水砂浆四种预拌砂浆的生产和应用。
1.0.3预拌砂浆的生产与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预拌砂浆ready-mixed mortar
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湿拌砂浆和干混砂浆。
2.1.2湿拌砂浆wet-mixed mortar
水泥、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添加剂和水,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搅拌后,运至使用地点,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的拌合物。
2.1.3干混砂浆dry-mixed mortar
胶凝材料、干燥细骨料、矿物掺合料、添加剂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混合而成的干态混合物。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或配套组分拌合使用。
2.1.4胶凝材料用量Mass of binder
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与矿物掺合料的用量之和。
2.1.5矿物掺合料mineral admixture
以硅、铝、钙质材料为主要成分,具有规定细度,掺入砂浆中能改善砂浆性能的粉体材料。
2.1.6砂浆外加剂Mortar admixture
砂浆中除胶凝材料、骨料和拌合水以外,具有增稠、保水和调节保塑时间作用的化学外加剂。
2.1.7机械喷涂抹灰mortar spraying technology
采用机械泵送方法将砂浆拌和物用管道输送至喷枪出口端,再由压缩空气将砂浆拌合物喷涂到施工作业面的抹灰工艺。
2.1.8保塑时间plasticity preservation time

湿拌砂浆自加水搅拌后,在标准存放条件下密闭储存,至工作性能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时间。
2.1.9薄层砌筑砂浆thin-layer masonry mortar
灰缝厚度不大于5mm的砌筑砂浆。
2.1.10薄层抹灰砂浆thin-layer plastering mortar
砂浆层厚度不大于5mm的抹灰砂浆。
2.1.11掺塑化剂水泥抹灰砂浆cement plastering mortar adding plasticizer
以水泥(或添加粉煤灰)为胶凝材料,加入细骨料、水和适量塑化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抹灰砂浆。

3技术要求
3.1分类
3.1.1湿拌砂浆按用途分为湿拌砌筑砂浆、湿拌抹灰砂浆、湿拌地面砂浆和湿拌防水砂浆,湿拌砂浆品种和代号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3.1.2干混砂浆按用途分为干混砌筑砂浆、干混抹灰砂浆、干混地面砂浆和干混防水砂浆,干混砂浆品种和代号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3.2性能指标
3.2.1用于承重墙的砌筑砂浆,砌体抗剪强度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的规定。
3.2.2湿拌砂浆稠度实测值与合同约定的稠度值之差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3.2.3湿拌砂浆保塑时间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3.2.4湿拌砂浆性能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4原材料
4.1水泥
4.1.1预拌砂浆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其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4.1.2宜采用散装水泥。不同品种、等级和厂家的水泥不应混合使用。
4.1.3水泥进场复验项目应包括强度、安定性和氯离子含量。强度检测应按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进行,安定性检测应按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进行。氯离子含量检测应按照《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176进行。
4.1.4水泥的复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散装水泥应按每50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t时按一个检验批;
2袋装水泥应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t时按一个检验批;
3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的批次;
4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的批次;
5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次检验合格可将检验批量扩大一倍。
4.2细骨料
4.2.1细骨料宜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及混合砂,其性能应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和《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52的规定;再生细骨料的性能应符合《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的规定。当采用其他品种细骨料时,其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4.2.2细骨料的最大粒径与颗粒级配应满足相应品种的砂浆要求。
4.2.3天然砂进场复验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机制砂进场复验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石粉含量、MB值、总压碎值指标、泥块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检验方法应符合《建设用砂》GB/T1468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G52的规定。
4.2.4细骨料的复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按每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个检验批;
2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次检验合格可将检验批量扩大一倍。
4.3矿物掺合料
4.3.1矿物掺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石灰石粉和复合矿物掺合料,其性能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石灰石粉在混凝土中应用技术规程》JG/T318和《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的规定。
4.3.2矿物掺合料进场时应按规定批次验收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
4.3.3粉煤灰进场复验项目应包括细度、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硅灰进场复验项目应包括需水量比和烧失量;粒化高炉矿渣粉进场复验项目应包括比表面积、流动度比和活性指数;石灰石粉进场复验项目应包括细度、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率和亚甲蓝值;复合掺合料进场复验项目应包括细度、流动度比和活性指数;检
验方法应符合《矿物摻合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1003的规定。
4.3.4矿物掺合料的复验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石灰石粉和复合掺合料按每20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200t时按一个检验批;
2硅灰按每30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30t时按一个检验批;
3来源稳定且连续三次检验合格可将检验批量扩大一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1 年度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第一批制(修)订计划》(冀建节科函〔2021〕31 号)的要求,由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共分 7 章和 4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消能器的技术性能;5. 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6.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7. 消能部件的施工、质量验收和维护。

本标准由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由河北省绿色建筑推广与建设工程标准编制中心负责管理。

标准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地址:石家庄市长安区体育北大街石纺路中土国际 22 层,邮编:050046,电话:0311-66708116,邮箱:ztzlb2019@163.com),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编制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审查人员名单:

主 编 单 位 :

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铭嘉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震安减隔震技术有限公司

参 编 单 位 :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新天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加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和河北省的有关法规和技术政策,在消能减震工程中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8 度地区新建建筑的消能减震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和维护。

1.0.3 按本标准设计与施工的消能减震结构,其抗震设防目标分为两类:

第一类: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正常工作,主体结构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设防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正常工作,主体结构可能发生损坏,但经一般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不应丧失功能,主体结构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第二类: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正常工作,主体结构不受损坏;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消能部件正常工作,主体结构基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的罕遇地震时,消能部件正常工作,主体结构可能发生损坏,经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1.0.4 消能减震建筑的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的使用功能有专门要求时,除应符合本标准抗震设防目标外,尚应符合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备抗震性能标准的规定。

1.0.5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消能器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是通过内部材料或构件的摩擦、弹塑性滞回变形或黏(弹)性滞回变形来耗散或吸收能量的装置。包括位移相关型消能器、速度相关型消能器和复合型消能器。

2.1.2 消能减震结构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e

设置消能器的结构。消能减震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消能部件。

2.1.3 消能部件 energy dissipation part

由消能器和支撑或连接消能器构件组成的部分。

2.1.4 消能子结构 energy dissipation sub-structure

与消能部件直接连接的主体结构单元。

2.1.5位 移 相 关 型 消 能 器displacement-dependen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耗能能力主要与消能器两端的相对位移相关的消能器,如金属屈服型消能器、摩擦消能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等。

2.1.6 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velocity-dependen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耗能能力与消能器两端的相对速度有关的消能器,如黏滞消能器、黏弹性消能器等。

2.1.7金 属 屈 服 型 消 能 器 metal yielding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由各种不同金属材料元件或构件制成,利用金属元件或构件屈服时产生的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8 摩擦消能器 friction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钢元件或构件、摩擦片和预压螺栓等组成,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元件或构件间相对位移时产生摩擦做功而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9 屈曲约束支撑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由核心单元、外约束单元等组成,利用核心单元产生弹塑性滞回变形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10 黏滞消能器 viscous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缸体、活塞、黏滞材料等部分组成,利用黏滞材料运动时产生黏滞阻尼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

2.1.11 黏滞阻尼墙 viscous damping wall

由钢板在封闭的高黏度阻尼液(高分子聚合物)中运动,使阻尼液产生剪切变形而产生黏滞阻尼力的消能器。

2.1.12 黏弹性消能器 viscoelastic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黏弹性材料和约束钢板或圆(方形或矩形)钢筒等组成,利用黏弹性材料间产生的剪切或拉压滞回变形来耗散能量的减震装置,属于速度相关型消能器。

2.1.13高 阻 尼 橡 胶 消 能 器 high damping rubber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由高阻尼橡胶材料和约束钢板或圆(方形或矩形)钢筒等组成,利用高阻尼橡胶材料间产生的剪切或拉压滞回变形来耗散能

量的减震装置,属于位移相关型消能器。

2.1.14 附加阻尼比 additional damping ratio

消能减震结构往复运动时消能器附加给主体结构的有效阻尼比。

2.1.15 附加刚度 additional stiffness

消能减震结构往复运动时消能部件附加给主体结构的刚度。

2.1.16 消能器设计阻尼力 design force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对应于设计位移或设计速度下的阻尼力。

2.1.17 消能器设计位移 design displacement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位移值。

2.1.18 消能器设计速度 design veloc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减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达到的速度值。

2.1.19消 能 器 极 限 位 移 ultimate displacement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能达到的最大变形量,消能器的变形超过该值后认为消能器失去消能功能。

2.1.20 消能器极限速度 ultimate velocity of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

消能器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值,消能器的速度超过该值后认为消能器失去消能功能。

2.1.21 型式检验 type testing

制造厂为了取得特定规格和型号消能器产品的生产资格,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的产品性能及相关性的检验。

2.1.22 见证检验 evidential testing

在见证单位的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2.2 符号

(略)

3 基本规定

3.0.1 消能减震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23,国家及河北省相关文件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标准。

3.0.2 消能减震结构的抗震设防目标除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水准、使用功能等因素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略)

4 消能器的技术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消能器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宜低于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当消能器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应及时检测,重新确定消能器使用年限或更换。

4.1.2 消能器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消能器工作环境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 的要求,不满足时应作保温、除湿等相应处理。

4.1.3 消能器的外观及尺寸偏差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当消能器需要考虑防腐、防锈和防火时,应外涂防腐、防锈漆、防火涂料或进行其他相应处理,但不能影响消能器的正常工作。

4.1.4 消能器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略)


内容索引:

1 总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5

3 基本规定························································································ 6

4 消能器的技术要求········································································ 8

4.1 一般规定····················································································· 8

4.2 屈曲约束支撑·············································································· 9

4.3 金属屈服型消能器····································································· 11

4.4 摩擦消能器················································································13

4.5 黏滞消能器················································································14

4.6 黏弹性消能器············································································ 17

4.7 高阻尼橡胶消能器····································································· 20

4.8 消能器检验规则及判定······························································ 22

5 地震作用和作用效应计算·························································· 29

5.1 一般规定··················································································· 29

5.2 地震作用计算············································································ 30

5.3 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32

6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 34

6.1 一般规定···················································································34

6.2 消能部件布置············································································35

6.3 主体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37

6.4 消能部件设计及附加阻尼计算····················································41

6.5 预埋件计算··············································································· 45

6.6 支撑和支墩、剪力墙计算···························································45

6.7 节点板计算··············································································· 46

6.8 消能部件的连接构造要求···························································50

7 消能部件的施工、质量验收和维护··········································53

7.1 一般规定···················································································53

7.2 消能部件进场验收····································································· 55

7.3 施工··························································································57

7.4 质量验收···················································································61

7.5 维护··························································································67

附录 A 标准化产品规格及力学性能············································ 69

附录 B 消能器的试验方法···························································· 81

附录 C 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90

附录 D 消能器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93

本标准用词说明················································································ 95

引用标准名录···················································································· 96

附:条文说明 ·················································································· 9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20.20
N7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21-2019代替DL/T1021一2006
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
Capacitance weir transducer
2019-11-04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021,DL/T 1021-2019,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DL/T 1021-2019 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的产品原理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坝及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用于测量量水堰堰上水头变化的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仪器系数instrument coefficient
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在全量程范围内变化1个电容比时被测量的变化值。
4产品原理与规格
4.1产品原理
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根据变面积型电容感应原理设计,其原理及结构示意见图。当测点位置发生垂直位移时,浮子带着屏蔽管改变电极2与中间极间的电容量,通过测量电容比,得到位移输出。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的位移计算见附录A。

4.2产品规格电容式量水堰水位计的基本规格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20.20
N74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1020-2019代替DL/T1020一2006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
Capacitance type liquid level transducer
2019-11-04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1020,DL/T 1020-2019,电容式,静力水准仪,DL/T 1020-2019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容式静力水准仪的产品原理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坝及岩土工程安全监测中用于垂直位移测量的电容式静力水准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仪器系数instrument coefficient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在全量程范围内变化1个电容比时被测量的变化值。
4产品原理与规格
4.1产品原理
电容式静力水准仪根据变面积型电容感应原理设计,其原理及结构示意见图1,当测点位置发生垂直位移时,浮子带着屏蔽管改变电极2与中间极间的电容量,通过测量电容比,得到位移输出。电容式静力水准仪的位移计算见附录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1.040.03
CCS N 22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510—2022
矿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power quality detection of mine power supply system
2022-06-02发布2022-07-02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 4510,DB37/T 4510-2022,检测技术规范,电能质量,矿井供电系统,DB37/T 4510-2022 矿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矿井供电系统电能质量参数,包括矿井供电系统频率偏差、供电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电压波动和闪变、公用电网谐波等的限值、测量、计算和评估方法。不包括电能质量参数中暂时过电压和瞬时过电压、间谐波电压和电流、电网载波信号的限值、测量、计算和评估方法和P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井工媒矿,金属非金属等矿山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能质量power quality
电力系统指定点处的电特性,关系到供用电设备正常工作(或运行)的电压、电流的各种指标偏离基准技术参数的程度。
注:基准技术参数一般是指理想供电状态下的指标值,这些参数可能沙及供电与负荷之间的兼容性。
3.2
闪变flicker
灯光照度不稳定造成的视感。
3.3
公共连接点common connection point
电力系统中一个以上用户的连接处。
3.4
用户users
依法与供电企业建立供用电关系的消费者,以及购买电力商品或接收服务的客户。本文件中指煤矿企业。
4总则
4.1测量组成待测量、直接测量(如在一股低压系统中),或者通过测量传感器测量,整个测量链路如图1所示仪器可能包括整个链路(见图)。本文件中不考虑仪器外部的传感器及其所引引入的不确定性,但在附录中提供指导。
4.2待测电气量
对供电系统单相或多相进行测量。可对相导线和中性点之间的电压(相一中性点电压),或相导线之间的电压(线间电压),或相导线、中性点和接地(相一接地电压、中性点一接地电压)之间参数进行测量。
在本部分中规定的测量方法均可在每个测量通道上独立使用。相与相之间的腾时值可直接测量,也可由相与中性点的瞬时测量值推导得到。电流测量可在供电系统的各条导线上进行,包括中性点导线和保护接地导线。
注:通常在测量电流时同步测量电压会更好,这样可将一根导线的电流测量结果与该导线和参考导体(如接地导线或中性点导线)之间的电压联系起来。
4.3待测量的优先次序
待测量通常由监测目标、相关适用标准及其他因素确定。对于一般的检测,宜按下列顺序进行。例如:
a)电能参数(V、I、P、Q、S、DPF、TPF等);
b)谐波电压;
c)谐波电流;
d)三相不平衡;
e)闪烁。
注:DF为畸变功率因数,表示为基波电压、电流之间相角的余弦值。PF直实功率因数,用有功与视在功率之比表示确定了优先顺序并选择了仪器,宜利用该仪器能提供的所有信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160
P55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265—2020
辽宁省村镇供水工程图集
Atlas of standard design of Rural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of Liaoning Province
2020-04-30发布2020-05-30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T 3265,DB21/T 3265-2020,图集,村镇供水工程,辽宁省,DB21/T 3265-2020 辽宁省村镇供水工程图集

1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辽宁省中、小型村镇供水工程。图纸选用时,应根据供水规模、水源类型及原水水质情况进行选用。一般人口较为分散的山区多采供水规模较小的工程类型,人口较为密集的平原村镇可采用中型供水规模的工程类型。除此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图集根据以下标准和参考文献编制而成。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共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265泵站设计规范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06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32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106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06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SL310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SL73.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基础制图
SL73.2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物图
SL73.3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图
SL73.4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利机械图
SL73.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电气图
CJJ123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
CJ3020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3要求及说明
3.1工艺说明
3.1.1水质
原水水质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IⅡI类水体水质要求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二级标准要求。其中,铁、话、氨氨、耗氧量指标允许部分超过标准限值,但不得超过限值的10%:最高浊度不得高于1000T山,最高色度不得超过20度,其他指标均不得超过限值要求。出水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要求。
3.1.2水源保证率
供水工程水源取水量设计保证率不低于90%.
3.1.3水厂布置
应根据具体工程的水厂总图布置计算各生产管线的水头损失,并以此确定净水构筑物的竖向高程布置。水厂可适当预留改、扩建用地。水厂防洪标准应符合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的规定,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余度。
3.2建筑与结构
3.2.1厂区及周围对建筑物和构筑物应无有害的震源和腐蚀源,按地震裂度不大于7度设计。
3.2.2拟建厂区应地质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
3.2.3要求单体建筑物和构筑物范围内地质均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20kPa,如不满足,应进行相应处理后,方能使用。除垫层外,混凝土标号一般不低于C25、P6和F150。

3.2.4单体构筑物均按无地下水计,如实际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对设计作相应修改后才能使用。
3.2.5需对场地进行评价,满足设计条件后方可使用。
3.3电气与自控
应根据供水规模、所在区域、经济条件,并经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水厂电气、自控的设计标准、方案及主要设备的选型。
3.4其他说明
3.4.1构(建)筑物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冻土深度(辽宁省冻土深度1-1.5m)等因素进行详细设计。
3.4.2地面以上构(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楼梯、走道,并按国家有关规范设置栏杆等安全设施。
3.4.3本图集中若在图幅中没有特殊说明,一般均为相对坐标,0.000为地面高程;尺寸单位为毫米,高程单位为米。
4图集主要内容
本图集包括以下五部分主要内容:第一章供水工程总图与水厂总体设计,主要包括水厂的工艺设计说明、工艺流程图、构(建)筑物平面布置图和管线综合布置图:按照水源类型和规模的组合,选用了不同的典型工程。第二章水源工程,按照水源类型将其分为地表水源工程和地下水源工程,地表水包括岸边式取水工程、河床式取水工程和水窖工程,地下水包括大口井、深井泵、引泉和截潜工程。第三章净水工程,主要包括加氯、加药装置、絮凝池、沉淀池、气浮池、粗滤池、慢滤池、除氟除工艺、除铁工艺、除锰工艺、除氨复工艺和消毒工艺的图纸。第四章输配水管道及调节构筑物,主要包括配水泵房、加压泵房、清水池、减压池、管路布置、蓄水池、阀门井、水表井、排气井、镇墩和支墩等。第五章机电设备及安装,主要包括不同水厂的电气设计、电力布置、动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防雷接地、自控设计、监控系统的图纸。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P
JGJ/T496-2022
房屋建筑统一编码基本属性数据标准
2022-04-20发布2022-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JGJ/T 496,JGJ/T 496-2022,基本属性,房屋建筑统一编码,数据标准,正式版 JGJ/T 496-2022 房屋建筑统一编码与基本属性数据标准(附条文说明).pdf

1总则
1.0.1为了规范和统一房屋建筑编码及其基本属性,提供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基础,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房屋建筑编码、基本属性采集、数据处理和信息共享应用,不适用于构筑物。
1.0.3房屋建筑编码、基本属性采集、数据处理和信息共享应用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房屋建筑building construction
在固定地点,为使用者或占用物提供庇护覆盖以进行生活、生产或其他活动的实体,可分为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
2.1.2幢single building
一座独立的、包括不同结构和不同层次的房屋。
2.1.3房屋建筑编码单元coding uni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对房屋建筑进行编码时确定的基本单元,是根据房屋建筑实体结构独立性划分的最小单元。
2.1.4房屋建筑代码identification code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每一个房屋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永久的身份识别码。
2.1.5房屋建筑编码encode building construction
赋予房屋建筑代码的过程或活动。
2.2符号
2.2.1本标准中采用约束条件代号及说明如下:
M代表必选,对应英文为Mandatory,含义是必须具有的内容;
C代表条件具备时必选,对应英文为Conditional,含义是实际情况具备时应具有的内容;
O代表可选,对应英文为Optional.含义是可自行判断是否需要的内容。

3编码规则
3.1一般规定
3.1.1房屋建筑代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作为房屋建筑的统一身份标识,用于房屋建筑的信息归集、关联和共享;
2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唯一性,并应贯穿于房屋建筑的设计、采购、施工、交易、运行维护和拆除等全生命周期。
3.1.2房屋建筑代码应在工程建设项目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编码;当前在建项目未编码的,应在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备案时编码。既有房屋的房屋建筑代码可在房屋建筑调查或其他需要时进行编码。
3.1.3编码对象应为有固定结构的房屋建筑,小型房屋建筑不宜编码。
3.1.4房屋建筑在改建、扩建时,当建筑结构类型发生改变时,或当建筑高度、基底面积、总建筑面积中任何一项改变超过原值±50%时,该房屋建筑应重新编码。新的房屋建筑代码应与旧码建立关联关系,以便信息的传递。
3.1.5当行政区划代码发生变更时,已完成编码的房屋建筑不再重新编码,未进行编码的房屋建筑应使用变更后的行政区划代码进行编码。
3.2编码单元划分
3.2.1房屋建筑应按照幢划分编码单元。
3.2.2地下建筑与地上建筑结构为一体的应划分为一个编码单元(图3.2.2)。独立式地下建筑应划分一个编码单元。

3.2.3通过裙房或地下室相互连通的多幢建筑,应划分为多个编码单元,裙房或地下室应单独划分编码单元(图3.2.3-1、图3.2.3-2)。

3.2.4由空中连廊、地面连廊等相连接的多幢建筑,应将每幢房屋建筑分别划分为一个编码单元,空中连廊与地面连廊不宜划分编码单元(图3.2.4)。

3.2.5平房的编码单元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结构连续的平房应划分为一个编码单元(图3.2.5-1)。
2结构不同或不连续的成排平房应划分为多个编码单元(图3.2.5-2)。指年,“mm”指月。
3.3.5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阶段没有赋码的新建房屋建筑,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在施工许可阶段赋值,代码应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年月,码长6位,格式为“yyyymm”。
3.3.6对既有房屋建筑,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年月,码长6位,格式为“yyyymm”;当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年月不明确时,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年月,码长6位,格式为“yyyymm”;当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年月不明确时,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竣工验收年月,码长6位,格式为“yyyymm”;当竣工验收月不明确时,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竣工年,码长6位,格式为“yyyy00”。当竣工年不明确时,许可年月或建成年月代码应为竣工年代,码长6位,格式为“yyy000”。
3.3.7序列码码长5位,范围为00001~99999,由计算机程序自动产生,应确保房屋建筑代码不重复,宜每年从00001开始编码。
3.3.8房屋建筑代码可根据需要扩展到户、房间,在房屋建筑代码后增加。

4基本属性
4..1房屋建筑基本属性应包括建筑代码、标准地址、不动产单元代码、结构类型等信息,并宜符合表4.0.1的规定。
表4.0.1房屋建筑基本属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正式版 JGJ/T 496-2022 房屋建筑统一编码与基本属性数据标准(附条文说明).pdf已关闭评论

IC91.100.30
Q13
团体标准
T/JSJT9K15-2020
混合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Speci fication for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mi xe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2020年12月27日发布2021年01月01实施
江苏省交通企业协会发布

T/JSJTQX 15,T/JSJTQX 15-2020,混合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设计规程,配合比,T/JSJTQX 15-2020 混合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混合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质量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道路路面、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股构筑物所采用的混合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134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GB8075混凝土外加剂
GB12958复合硅酸盐水泥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T208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4685建筑U用卵石、碎石
GB/T14902预拌混凝土
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
GB/T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
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2普通混凝士长期性能和面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C473混凝土泵送剂
C474混凝土防水剂
C475混凝土防冻剂
C476混凝土膨胀剂
C500石灰石硅酸盐水泥
GJ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G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
GJT240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混凝士粗骨料recycled concrete coarse aggregate
由建(构)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加工而成,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
[来源:GB/T25177-2010,3.1,有修改]
3.2
再生碎砖粗骨料recycled brick coarse aggregate
由建(构)筑废弃物中的砖瓦加工而成,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
3.3
混合型再生粗骨料mixed recy cled coarse aggregate
由建(构)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石、砖瓦等加工而成,主要成分为未粘结旧砂浆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粘结旧砂浆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再生碎砖粗骨料等,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
[来源:JGJ/T240-2011,2.1.1,有修改]
3.4
天然粗骨料natural coarse aggregate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
3.5
混合粗骨料mixed coarse a吗gregate
由混合型再生粗骨料部分取代用于配制混凝土的天然粗骨料后,主要成分为天然粗骨料和混合型再生粗骨料的、粒径大于4.75mm的颗粒。
3.6
混合型再生粗骨料混凝士mixed recycled coarse gregate concrete
掺用混合型再生粗骨料所配制的混凝土。
[来源:JGJ/T240-2011,2.1.3,有修改]
3.7
折减系数reduction coefficient
混合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水胶比与普通混凝土水胶比的比值,其值为小于等于的常数。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wt一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总的用水量(kg/m3);
mwo一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净用水量(kg/m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83.140.30
G33
团体标准
T/CWEC15-2020
连续纤维增强聚乙稀复管
Polyethylene composite pipe reinforced fiber
2020-XX-XX发布2020-XX-XX实施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发布

T/CWEC 15,T/CWEC 15-2020,增强聚乙烯复合管,连续纤维,T/CWEC 15-2020 连续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连续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的定义、材料、性能、技术要求、试验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吊装、运输、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市政、农业水温不大于40℃、最大工作压力不大于1.6MPa、管径范围在dn700mmdn2200mm的给水、再生水输配及压力排水用连续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胜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文件)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控收质量限批验抽样计划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3681塑料大气露试验方法
GB/T3682.1-2018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量流动要常(MFR)和体流动(MV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111-2018流体输送热塑性材耐试验方
GB/T6671热塑性塑料管材缩率的定
GB/T8806塑料管材尺寸测量分
GB/T9113-2010整体钢制管法兰
GB/T9345.1灰分的测定1部:通用法
GB/T9647杰塑性管材环刚度的测足
GB/T12678008丙P)树脂
GB13021烯材和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GB/T g9水件和附件
GB/T给水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
GB/13663.给水用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GB/T13663,水用聚乙(PE)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
GB/T1366给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
GB/T17219生活饮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7241.6-2008竖体铸铁法兰
GB/T18251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及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GB/T18252-2008塑料管道系统用外推法确定热塑性塑料材料以管材形式的长期静液压强度
GB/T19466.6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6部分
GB/T19471.1料管道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偏角密封试验方法
GB/T19471.2塑料管道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弹性密封圈式承口接头负压密封试验方法
GB/T19472.2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
GB/T2123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GB/T21873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GB/T32439-2015给水用钢丝网增强聚乙烯复合管道
ASTM D2290-2012用分离盘法测定塑料或增强塑料管表面环形抗拉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9278-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连续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管Polyethylene composite pipe reinforced by continuous fiber
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连续玻纤带为主要原料,采用逐层缠绕工艺,形成四层结构的复合管道。其中,内层是高密度聚乙烯内衬层,中间层是连续玻纤带增强层,外层是高密度聚乙烯的外保护层。为保证埋地用连续纤维增强聚乙烯复合管的环刚度,在外保护层外接增刚层,为带有聚乙烯保护层的增刚肋。
3.2
公称内径(o)nominal inner diameter
管材插口端部的内径,为管材插口端部内圆周长的测除142(圆周)
3.3

管材插口外径
3.4
承口内径(M)
管材承口平直段部分的内径。
3.5
端部公称壁厚(ea)nominal thiekness end part
插口端部壁的规定值。
3.6
插口长度%)
承插式连接卧圆表面长度。
3.7
承口长度(L)sQ0 length
承插式连接承口内圆表面的有效长度。
3.8
管长(L)Pipe length
管材两端面之间的总长度。
3.9
管材有效长度(L)effective length of pipe

管长L减去承口长度L。
3.10
增强层厚度(c)thickness of reinforcement layer
连续玻纤带成型后的厚度。
3.11
爆破压力blasting pressure
爆破试验时达到破裂的最大压力。
3.12
增刚肋stiffening rib
为保证埋地用大直径低压力管材的环刚度,熔接在外保层外的西烯单骏波纹聚乙烯包覆层形成的肋。
3.13
环刚度ring stiffness
管材在外部负载下抗径向变形能力的物理量。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PE聚乙烯
MFR熔体质量济速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