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6月 ( 第 51 页)

ICS391.040.30
CCS P33
DB2101/T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004-2018
沈阳市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操作技术规程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of Shenyang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Room
2018-07-17发布2018-08-17实施
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1/T 0004,DB2101/T 0004-2018,安装施工操作,技术规程,污水源热泵机房,沈阳市,DB2101/T 0004-2018 沈阳市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操作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加强沈阳市污水源热泵机房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规范施工工艺,强化施工安装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沈阳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污水源热泵机房的施工安装。
1.0.3污水源热泵机房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污水源热泵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以污水作为低位冷热源的热泵。
2.0.2污水源热泵系统
sewage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污水源热泵系统就是利用污水作为低位冷热源,并通过热泵机组提升热媒温度或降低冷媒温度,最终为用户提供热量或冷量的系统。
2.0.3污水专用换热器dedicated heat exchanger for sewage
在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中从污水取热或向污水释热的换热器称为污水专用换热器。
2.0.4型式检验报告cype inspection report
由生产厂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定型产品或成套技术的全部性能及其适用性所做的检验,其报告称型式检验报告。
2.0.5强度试验strength test
在规定的压力和保压时间内,对管路、容器、阀门等进行耐压能力的测定与检验。
2.0.6严密性试验1 eakage test
在规定的压力和保压时间内,对管路、容器、阀门等进行的抗泄漏性能的测定与检验。

3基本规定
3.1施工技术管理
3.1.1承担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的企业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现场具有相应的技术标准。
3.1.2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交底和会审,形成书面记录,并应由参与会审的各方签字确认。
3.1.3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应经本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合格、监理、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实施。施工单位应对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作业指导培训。
3.1.4系统检测与试验,试运行与调试前,施工单位应编制相应的技术方案,并应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查批准。
3.2施工质量控制
3.2.1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岗位责任制;
2技术管理责任制;
3质量管理责任制;
4工程质量分析例会制。
3.2.2施工现场应建立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及技术交底执行情况检查制度;
2材料与设备进场检验制度;
3施工工序控制制度;
4相关工序间的交接检验以及专业工种之间的中间交接检查制度;
5施工检验及试验制度。
3.2.3管道与设备连接前,系统管道应进行清扫、除锈、防腐处理。
3.2.4用于检查、试验和调试的器具、仪器及仪表应校验合格,并应在有效期内。
3.3材料与设备质量管理
3.3.1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工程应根据施工图及相关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使用的材料与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材料与设备。
3.3.2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工程所使用的材料与设备应有中文质量证明文件,并齐全有效。质量证明文件应反映材料与设备的品种、规格、数量和性能指标,并与实际进场材料和设备相符。设备的型式检验报告应为该产品系列,并应在有效期内。
3.3.3材料与设备进场时,施工单位应对其进行检查和试验,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进行验收,填写材料(设备)进场验收记录。未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验收合格的材料与设备,不应在工程中使用。
3.3.4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工程使用的绝热材料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3(GB50411)的有关要求进行见证取样检验。

3.4安全与环境保护
3.4.1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施工企业应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安装现场应建立相应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4.2污水源热泵机房安装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记录,施工中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设施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施工机具应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使用。
3.4.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保证用电与机具操作安全的有效措施。
3.4.4电、气焊施焊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设专人监督,并应配备灭火器材;电、气焊操作完毕后,应认真检查,消除火灾等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3.4.5现场搬运、吊装各种材料和设备时,应有专人指挥,协调一致,避免伤人和损坏材料及设备。
3.4.6大型设备吊装、运输前应编制专项技术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3.4.7在空气流通不畅的环境中作业时,应采取临时通风措施。
3.4.8油漆、胶粘剂涂刷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应在操作区域内保持空气流通。
3.4.9易燃易爆及其他危险物品应单独安全存放,易挥发物品应密闭保存,危险品残余物及存放容器应妥善回收。
3.4.10能产生烟尘、噪声的施工工序作业时,应采取防尘及降噪措施污水取排水系统设备和管线安装。
4.1一般规定
4.1.1本章适用于污水源热泵机房污水取排水设备及管线工程。
4.1.2设备、管道、阀门、管件、仪表及主要工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4.1.3设备、管道、阀门、管件、仪表及主要工程材料在装卸、堆放、贮存、运输中应轻装轻放,不得碰撞、滚动,不得与尖锐、坚硬或腐蚀性、表面粗糙具有磨损性的物品直接接触,应对设备及材料防腐层采取保护措施。
4.1.4设备及管道的安装,应根据设计和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按本规程的要求执行。
4.1.5安装工程必须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安全规程和规定,安装单位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制定有关安全细则。
4.2机房内污水取拌水管线
4.2.1管道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和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的相关规定执行,
4.2.2接口、管道内外防腐层应采取保护措施,如有破损处应暂停安装,按照内外防腐要求进行处理合格后方可继续安装。
4.2.3污水管道采用内外防腐管道时,如无设计要求时,管道和管道、阀门、管件之间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
4.2.4接口防腐:按照管道内外防腐处理并逐一检查,确保每个接口都达到防腐要求。
4.2.5安装时应详细核对工作压力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压力试验。管道压力试验按给排水工程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3GB50268相关规定执行。
4.3污水泵
4.3.1本节污水泵指潜污泵、干式污水泵、自吸污水泵等设备,一般为单级单吸管道泵或湿式潜水泵。一般污水泵壳体上开设有清扫孔
4.3.2污水泵进口无需底阀,无需设置旁通管道,污水泵进、出口均应装设闸阀。
4.3.3污水泵安装应根据设计和设备制造厂有关的技术文件,并按照泵站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SL317相关规定执行,
4.4取水除污器
4.4.1当使用城市原生污水作为污水源热泵的冷热源时,多采用具有自动除污功能的取水除污器去除污水中的大型污杂物,如回转粑式格除污机、粉碎性格摄、提篮格等。当使用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污水源热泵的冷热源时,多采用常规过滤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杂物。
4.4.2安装前施工测量,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测量定位,并做好标记:核对结构或士建专业预留基础和预埋件;核对设备构件及设备材质;安装人员需详细了解设计图纸及产品安装说明文件。
4.4.3安装时依照产品安装说明文件要求顺序逐一安装,活动部件应采取保护措施,暂时固定。
4.4.4如采用一体化预制泵站,建设单位提供泵站尺寸,施工单位根据具体情况编制施工方案。根据设备进场日期,预留安装位置,地下式泵站进场后需立即安装,地上停留时间不得超过设备厂家技术文件内的时间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010.30
CCS P07  DB2101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003-20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BIM建模标准
Modeling standard for precast components of prefabricated concrete BIM
2018-07-17发布2018-08-17实施
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沈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BIM建模标准,DB2101/T 0003,DB2101/T 0003-2018,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DB2101/T 0003-2018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BIM建模标准

1总则
1.0.1为指导和推广沈阳市装配式建筑工程B1M技术应用,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全面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沈阳市范围内应用B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包含全生命周期内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模型的建立、应用和管理。
1.0.3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BM建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装配式建筑prefabricated building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2.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truc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0.3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 formation modeling,BIM
用于建设工程全生命期的数字化表达,包含建设工程全过程中相关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及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
2.0.4模型单元model unit
建筑信息模型中,承载建筑信息的实体及其相关属性的集合,是信息输入、交付和管理的基本对象。模型单元由实体和属性组成。
2.0.5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6模型精细度level of development
建筑信息模型中所容纳的模型单元丰富程度的衡量指标,简称LOD。
2.0.7几何表达精度level of geometric detail
模型单元在视觉呈现时,几何表达真实性和精确性的衡量指标。
2.0.8信息深度level of information detail
模型单元承载信息详细程度的衡量指标。

3基本规定
3.0.1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模型建立、修改宜采用统一的构件资源库,应用信息化管理和控制。
3.0.2预制构件模型各应用方在项目方案设计、深化设计、构件生产、施工安装、竣工验收与交付各实施阶段应建立统一协同工作平台,采用统一编码和规则、共享模型数据。
3.0.3预制构件模型的存储和维护应符合各专业和不同软件间的数据交互要求,保证模型数据有效传递和交换。
3.0.4预制构件模型的建立、修改和使用应利用前一阶段或前置任务的模型数据,交付成果应符合后续阶段或后置任务创建模型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要求,支持各阶段、各项任务和名应用方获取、更新和管理信息。

4预制构件分类和编码
4.0.1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分类对象应包括建筑工程中的结构体系、建筑材料、建设进程。
4.0.2预制混凝土构件、制品及预理件应具有建筑产品或元素编码,装配式构件模型编码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0.3预制构件的分类及编码应在构件属性中体现。装配式预制构件的编码应满足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需要,相应编码宜在建筑产品或元素编码后增加。
4.0.4装配式预制构件的信息模型编码扩展和增加时,本标准中已规定的编码应保持不变。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080.01
CCS10  DB2101/7T
沈阳市地方标准
DB2101/T0002—2018
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of Shenyang
2018-07-17发布2018-08-17实施
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2101/T 0002,DB2101/T 0002-2018,工业建筑,沈阳市,节能设计标准,DB2101/T 0002-2018 沈阳市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有关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进工业建筑节能健康有序的发展,在工业建筑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做到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沈阳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气候特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沈阳市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对生活、行政的辅助建筑的节能设计,应参照相关公共建筑或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特殊行业和有特殊要求的厂房或部位的节能设计,应按其专项节能设计标准。
1.0.3本标准针对工业建筑中建筑与建筑热工、供暖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气、能量回收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专业提出通用性的节能设计要求,规定相应的节能措施,指导工业建筑节能设计。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和隔热性能,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提高供暖、空调、通风设备及其系统的能效,有效降低建筑能耗。
1.0.4工业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工业建筑industrial building
由生产厂房和生产辅助用房组成,其中生产辅助用房包括仓库及公共辅助用房等。
2.0.2工业建筑能耗energy consump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
工业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所消耗各类能源的总量。包括为保证工业建筑中生产、人员所需的室内环境要求,及其为满足向室外大气排放标准所产生的各种能源耗量,还包括建筑供水系统及其水处理所产生的各种能源耗量等。
2.0.3工业建筑节能industri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在工业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在满足规定的建筑功能要求和室内外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零能耗或降低运行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过程。
2.0.4余热强度intensity of waste heat
室内人员、照明以及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并放散到室内空间环境中的热量,以建筑单位体积热量计算(W/m3)。
2.0.5建筑物体形系数(S)shape factor
一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面积。
2.0.6总窗墙面积比total window to wall ratio
建筑物各立面透光部分和非透光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之和,与各立面总面积之和的比值。
2.0.7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industrial building envelope thermal performance trade-off
当工业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或计算条件时,而进行的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或室内环境要求的计算。
2.0.8参照建筑reference building
进行一类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时,作为计算满足标准要求的全年供暖和空调能耗用的基准建筑。
2.0.9设计工业建筑design industrial building
正在设计的(需要进行节能设计判定的)工业建筑。
2.0.10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2.0.11墙体主断面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p)modification coefficient of themain section of the wall
受保温类型、主断面传热系数以及结构性热桥等因素影响的修正系数。
2.0.12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mean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nal wall
考虑了外墙存在的结构性热桥影响后得到的传热系数。
2.0.13冷源综合制冷性能系数(SCOP)system coe fficient of refrigeration performance
在名义工况下,以电为能源的空调冷源系统(包括制冷机、冷却水泵及冷却塔或风冷式的风机)的额定制冷量与其净输入能量之比。

3基本规定
3.1节能设计分类与基本原则
3.1.1工业建筑中节能设计应按表3.1.1进行分类设计。

3.1.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有关规定,沈阳属于严寒C区。
3.1.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有关规定,沈阳的光气候分区属于亚类区。
3.1.4工业建筑能耗的范围和计算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3.2节能设计环境计算参数
3.2.1工业建筑中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可按照表3.2.1进行分类。

4建筑与建筑热工
4.1总图与建筑设计
4.1.1厂区选址应综合考虑区域的生态环境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4.1.2建筑总图设计应避免大量热、蒸汽或有害物质向相邻建筑散发而造成能耗增加,应采取控制建筑间距、选择最佳朝向、确定建筑密度和绿化构成等措施。
4.1.3建筑总图设计应合理确定能源设备机房的位置,缩短能源供应输送距离。冷热源机房宜位于或靠近冷热负荷中心位置集中设置。
4.1.4厂区总图设计和建筑设计应有利于冬季日照、夏季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等条件,合理利用所在地区主导风向。
4.1.5在满足工艺需求的基础上,建筑内部功能布局应区分不同生产区域。对于大量散热的热源,宜放在生产厂房的外部并与生产辅助用房保持距离:对于生产厂房内的热源,宜采取隔热措施,并宜采用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
4.1.6建筑设计应优先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根据气候条件,合理采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与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等措施,降低建筑的供暖、空调、通风和照明系统的能耗。
4.1.7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行业特征和特殊性,统筹兼顾,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1.8有余热条件的厂区应充分考虑实现能量就地回收与再利用的设施。
4.1.9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工业厂区水、植被等自然条件,合理选择绿化和铺装形式,营建有利的区域生态条件。
4.1.10一类工业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4.1.10的规定。

4.1.11一类工业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和总窗墙面积比(M)均不应大于0.50:屋面透光部分的面积与屋顶总面积之比不应大于0.15。
4.1.12辅助生产建筑中的民用类建筑节能设计应按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及现行地方相关标准执行。
4.2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
4.2.1工业建筑宜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消除工业建筑余热、余湿。
4.2.2对于二类工业建筑,宜采用单跨结构。
4.2.3在多跨工业建筑中,宜将冷热跨间隔布置,宜避免热跨相邻。
4.2.4在利用自然通风时,应避免自然进风对室内环境的污染或无组织排放造成室外环境的污染。
4.2.5在利用外窗作为自然通风的进、排风口时,进、排风面积宜相近:当受到工业辅助用房或工艺条件限制,进风口或排风口面积无法保证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进行补充。
4.2.6当外墙进风面积不能保证自然通风要求时,可采用在地面设置地下风道作为进风口的方式:对于年温差大、地层温度较低的地区,宜利用地道作为进风冷却方式。
4.2.7热压自然通风设计时,应使进、排风口高度差满足热压自然通风的需求。
4.2.8当热源靠近厂房的一侧外墙布置,且外墙与热源之间无工作地点时,该侧外墙的进风口宜布置在热源的间断处。
4.2.9以风压自然通风为主的工业建筑,其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宜成60°~90°角,且不宜小于45°。
4.2.10自然通风应采用阻力系数小、易于开关和维修的进、排风口或窗扇。不便于人员开关或需要经常调节的进、排风口或窗扇,应设置机械开关或调节装置。
4.2.11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大跨度或大进深的厂房采光设计时,宜采用顶部天窗采光或导光管采光系统等采光装置。
4.3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3.1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行围护结构热工计算时,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K)应采用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传热系数(m),应按照本标准附录D进行计算。
2当工业建筑中的房间供暖温度≤10℃时,该房间与其他房间之间的围护结构应按非供暖空调房间与供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的传热系数限值设计。
4.3.2一类工业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分别符合表4.3.2-1和表4.3.2-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技术导则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rotection planning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haanxi province
DB61/T5029-202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05月20日

DB61/T 5029,DB61/T 5029-2022,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技术导则,陕西省,DB61/T 5029-2022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技术导则

1总则
1.0.1为科学指导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包括已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和陕西省传统村落。其他未被识别的,但具有传统村落特点且需要保护的村落可参照执行。
1.0.3保护发展传统村落要坚持整体保护、活态传承,因地制宜、尊重传统,民生为本、兼顾发展,实用可行、留足弹性,村民主体、民主决策,示范先行、循序渐进,精工细作、保证质量的规划原则。
1.0.4保护对象
1村落的选址要素、空间肌理、传统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自然环境。
2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
3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历史环境要素。
4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1.0.5传统村落保护规划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传统村落traditional village
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2核心保护范围core protected area
传统村落内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较为完整、历史建筑或者传统风貌建筑集中成片的地区。
2.0.3建设控制地带development control area
在核心保护范围外允许建设,但应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的区域。
2.0.4环境协调区coordination area
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2.0.5文物保护单位officially protected monuments and sites
经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2.0.6历史建筑historic building
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
2.0.7传统风貌建筑traditional style building
除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外,具有一定建成历史,对历史地段整体风貌特征形成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2.0.8历史环境要索historic environment element
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2.0.9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区centralized continuous protection andutilization area
空间分布相对密集的传统村落集群,通过区域统筹实现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和利用。

3保护调查
3.1调查对象
3.1.1调查对象原则上为行政村,包括村落及其周边与村落有较为紧密的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
3.1.2现存比较完整、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相对独立的自然村也可作为调查对象。
3.2调查方法
3.2.1通过资料收集、座谈研讨、村民访谈、现场踏勘、专家和社会各界推荐等方式开展系统而详尽的调查。
3.3调查内容
3.3.1文献资料、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周边环境、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传统资源。
3.3.2村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及其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乡风民俗、民间技艺等传统文化资源。
3.3.3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关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资料。
3.4分析评价
3.4.1现状分析综合分析村落自然环境、传统资源、传统街巷、建(构)筑物,以及建设用地、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对各种不利于传统资源保护和阻碍村庄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影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突出问题。
3.4.2特征分析
对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村落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特征、传统建筑特征、历史环境要索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进行分析。
3.4.3价值评价
通过与较大区域范围(地理区域、文化区域、民族区域)以及邻近区域内其他村落的比较,综合分析传统村落的特点,评估其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等价值。

4保护规划
4.1一般要求
4.1.1编制和审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1.2传统村落认定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应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4.1.3编制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应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必要时,可以邀请文物保护专家,以及陕西省城乡规划专家库、陕西省文化旅游名镇专家库等相关专家进行论证、指导或举行听证。
4.1.4传统村落已经编制村庄规划的,应单独编制保护规划;未编制村庄规划的,其保护规划可与村庄规划一并编制。
4.1.5规划审批前应通过相关部门组织的技术审查。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要编制文物保护规划并履行相关程序后纳入保护规划;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要由保护单位制定保护措施,报经评定该项目的文化主管部门同意后,纳入保护规划。
4.1.6经批准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不得擅自修改,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4.1.7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成果应符合《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的规定。

4.2保护规划
4.2.1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一般包括明确保护对象、划定保护区划、明确保护措施、提出规划实施建议和确定保护项目等。
4.2.2开展传统村落保护调查,分析传统村落特征,评估传统村落价值,分析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
4.2.3明确保护对象,确定保护原则、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
4.2.4划定保护区划传统村落应整体进行保护,将村落及与其有重要视觉、文化关联的区域整体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村域范围内的其他传统资源应划定相应的保护区。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与保护管理规定可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4.2.5明确保护措施
明确村落自然景观环境保护要求,提出景观和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整改办法。明确村落传统格局与整体风貌保护要求,保护村落传统形态、公共空间和景观视廊等,并提出整治措施。保护传统建(构)筑物,参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提出传统建(构)筑物分类及相应的保护措施。保
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场所与线路、有关实物与相关原材料的保护要求与措施,以及管理与扶持、研究与宣教等的规定与措施。
4.2.6提出包括制定适宜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方案等保障保护规划实施的各项建议。
4.2.7确定近远期保护实施项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再生细石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small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DB61/T5028-202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5月20日

DB61/T 5028,DB61/T 5028-2022,再生细石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61/T 5028-2022 再生细石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合理利用再生资源,规范和促进再生细石混凝土的推广和应用,确保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降耗,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再生细石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
1.0.3再生细石混凝土的设计、生产、施工和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陕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细石small coarse aggregate
公称粒径大于5.00mm,不大于16.0mm的骨料。
2.1.2再生细石recycled small coarse aggregate
由建(构)筑物固体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及砖瓦等加工而成的细石。
2.1.3再生细骨料recycled fine aggregate
由建(构)筑物固体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砂浆、石及砖瓦等加工而成的公称粒径不大于5.00mm的颗粒。
2.1.4细石混凝土small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以细石为全部粗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2.1.5再生细石混凝土recycled small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以部分或全部再生细石为粗骨料配制而成的细石混凝土。
2.1.6再生细石取代率replacement ratio of recycled fine stone
再生细石混凝土中再生细石用量占细石总用量的体积百分比。
2.1.7再生细骨料取代率replacement ratio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
再生细石混凝土中再生细骨料占细骨料总用量的体积百分比。

3基本规定
3.0.1再生细石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划分为C15、C20、C25。
3.0.2再生细石混凝土适用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中I-A和I-B环境中。
3.0.3再生细石混凝土不得用于结构受力构件及预应力构件。
3.0.4再生细石混凝土中再生细石取代率不应小于30%。
3.0.5再生细石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3.0.6再生细石混凝土泵送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规定。
3.0.7被污染或腐蚀的建筑固废不得用于制备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及其制品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规定。
3.0.8再生骨料的应用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和环保的规定。

4原材料要求
4.1胶凝材料
4.1.1再生细石混凝土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4.1.2再生细石混凝土用掺合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1粉煤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规定;
2粒化高炉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
3石灰石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石灰石粉》GB/T35164的规定;
4复合掺合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的规定;
5当采用其它掺合料时,应通过试验验证,确定混凝土性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后方可使用。
4.2天然骨料
4.2.1再生细石混凝土用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人工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41的规定。
4.2.2再生细石混凝土用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规定。
4.3再生细骨料
4.3.1再生细石混凝土用再生细骨料应符合以下规定:
1亚甲蓝快速法试验合格时微粉含量不宜大于20.0%,亚甲蓝快速法试验不合格时微粉含量应小于5.0%;
2泥块含量应小于3.0%。
3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化物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25176的规定。
4.3.2再生细骨料的生产与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再生细骨料应由专业的企业生产;
2建(构)筑物固体废弃物中的废金属、废塑料、废竹木等杂物应予以去除;
3再生细骨料出厂前应采取预湿措施;
4再生细骨料应单独运输和堆放,并应防止混人泥土和其他可能改变其品质的杂质。
4.4再生细石
4.4.1再生细石混凝土用再生细石应符合以下规定:
1公称粒径宜为5mm~10mm;
2微粉含量宜小于4.0%;
3泥块含量应小于1.0%;
4杂物含量应小于1.0%;
5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氯化物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GB/T25177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Application standard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Shaanxi Province
DB61/T5026-202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5月20日

DB61/T 5026,DB61/T 5026-2022,信息模型,市政工程,应用标准,DB61/T 5026-2022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和引导陕西省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提升陕西省市政工程信息化水平,提高信息应用效率和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使用和管理。
1.0.3陕西省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陕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2.0.2市政工程信息模型Municipalengineeringinformation modeling
市政工程信息模型,是指市政工程全生命期或部分阶段的几何信息及非几何信息的数字化模型。市政工程信息模型以数据对象的形式,组织和表现市政工程及其组成部分,并具备数据共享、传递和协同的功能。
2.0.3全生命期Wholelife-cycle
市政工程建(构)筑物从计划建设到使用过程终止所经历的所有阶段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规划、策划、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审批、验收、运营、维护、改造、拆除等环节。
2.0.4建筑信息模型元素Element
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简称模型元素。
2.0.5几何信息Geometric Information
表示建(构)筑物空间位置及自身形状(如长、宽、高等)的一组参数,通常还包含构件之间空间相互约束关系,如相连、平行、垂直等。
2.0.6非几何信息Non-Geometric Information
建筑物及构件除几何信息以外的其它信息,如材料信息、价格信息及各种专业参数信息等。

2.0.7交付物Deliverables
基于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的可供交付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各专业信息模型的原始模型或经产权保护处理后的模型、基于信息模型形成的各类视图、分析表格、说明文档、辅助多媒体等。
2.0.8模型几何信息表达细度(G)Level of Geometric Detail
模型几何信息表达细度是模型元素的几何信息被考虑和完善的程度,即它描述的是模型几何信息的可信赖程度。
2.0.9模型非几何信息表达细度(N)Level of Non-Geometric Detail
模型非几何信息表达细度是模型元素的非几何信息被考虑和完善的程度,即它描述的是模型非几何信息的可信赖程度。
2.0.10工程项目相关方Project related parties
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有关的各责任主体单位,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咨询单位、供应单位、运营单位等。
2.0.11工程信息管理平台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以工程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统一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通过配置协同策略,满足工程相关方需求的多个信息系统集成的协同工作平台。

3基本规定
3.0.1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的目标及范围应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应用要求、成本效益综合确定。
3.0.2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宜贯穿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也可根据工程需求应用于某个阶段或环节。
3.0.3市政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的工程项目相关方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体系。
3.0.4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宜建立统一的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工程项目相关方应基于平台进行协同工作。
3.0.5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使用与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模型创建应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完备性、关联性、一致性;
2模型创建应选择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
3应统一各应用阶段模型的命名规则、编码及交付格式;
4宜指定专人统筹协调信息模型的维护与更新;
5宜明确模型的所属权与使用权。

4数据互用与交付
4.1一般规定
4.1.1市政工程项目相关方之间模型数据互用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同时应满足项目相关方需求。
4.1.2市政工程模型应用应明确模型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应考虑接收方互用数据的准确性。
4.1.3市政工程各阶段信息模型应根据数据互用需求确定信息模型数据内容及细度。
4.2数据互用
4.2.1市政工程信息模型数据互用前,应进行正确性、协调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检查,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信息模型数据应采用电子文件交付或信息数据管理平台集成交付,并应经过项目相关方审核;
2项目前期应建立项目BM实施策划书,模型数据内容、格式应符合项目BIM实施策划书规定。
4.2.2模型数据的内容应根据专业、任务或应用要求确定,并应包括工程对象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
4.2.3模型数据的格式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型数据应约定传递数据的格式,宜采用相同格式或兼容格式,应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模型数据中模型构件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进行统一分类和编码,分类和编码方式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要求。
4.2.4模型数据成果应及时存储与归档,最终成果应采用通用格式或兼容格式进行存储。
4.3交付与存储
4.3.1交付物中的图纸和文档宜由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生成,且与模型信息保持一致。
4.3.2交付物中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细度应结合交付物所处应用阶段进行要求,宜符合表4.3.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assessment
DB61/T5022-202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04月10日

DB61/T 5022,DB61/T 5022-2022,绿色建材,评价技术标准,DB61/T 5022-2022 绿色建材评价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促进绿色建材的推广与应用,降低建筑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保障绿色建材满足陕西省建设工程的实际需求,配合绿色建材认证采信工作科学有序的实施,做到技术先进和科学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的预拌混凝土、砌体材料、预拌砂浆、保温系统材料、卫生洁具、建筑陶瓷和建筑节能玻璃等产品的绿色建材评价。
1.0.3陕西省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建材产品,不应进行绿色建材评价。
1.0.4绿色建材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陕西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2绿色建材评价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assessment
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标准,对建材产品进行评价,确认其等级的活动。
2.0.3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用以量化过程、过程系统或产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参数,以表现他们对气候变化的贡献。
2.0.4环境产品声明environmental product declaration
提供基于预设参数的量化环境数据的环境声明,必要时包括附加环境信息。
2.0.5固体废弃物solid wastes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体、半固体物质。如脱硫石膏、粉煤灰、煤矸石、燃煤炉渣、江河(湖、海、渠)淤泥、淤沙和建筑垃圾等。
2.0.6预拌混凝土pre-mixed concrete
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建筑材料。
2.0.7砌体材料masonry materials
由烧结或非烧结生产工艺制成的实(空)心或多孔规则几何形状的块状建筑材料。

2.0.8预拌砂浆pre-mixed mortar
专业生产厂生产的湿拌砂浆或干混砂浆。
2.0.9干混砂浆dry-mixed mortar
胶凝材料、干燥细骨料、添加剂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混合而成的干态混合物,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拌和使用。
2.0.10保温系统材料heat insulating system materials
用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有机保温、无机保温建筑材料。
2.0.11卫生洁具sanitary wares
洗涤、收集和排放生活及生产中所产生污(废)水的设备。
2.0.12建筑陶瓷building ceramics
由粘土、长石和石英为主要原材料,经成形、烧成等工艺处理,用于装饰、构建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
2.0.13陶瓷用低质原料low-quality raw materials for ceramics
一般指粘土类原料中,化学成分呈色组分氧化铁和氧化钛总量大于5%以上的原料。
2.0.14建筑节能玻璃building energy-saving glass
由普通平板玻璃经过深加工后,用于建筑透明围护结构的具有一定节能功能的玻璃制品。
2.0.15建筑节能玻璃的相对节能率relative energy saving ratio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glass
与3mm普通玻璃相比,使用建筑节能玻璃实现节约能量的比例。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绿色建材评价应以生产企业制造的合格建材产品为评价对象。
3.1.2绿色建材评价对象,应为同一企业、同一生产基地和同一生产工艺制造的单类产品。
3.1.3企业可以对单类产品申请评价,亦可对多个单类产品同时申请评价。
3.1.4申请绿色建材评价的产品应从资源、能源、环境和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和经济分析,选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进行全过程生产控制。在绿色建材评价时,应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证明文件,提交的资料应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
3.2评价体系
3.2.1绿色建材评价体系包括基本要求和绿色属性要求,当基本要求全部满足时,方可进行绿色建材评价。
3.2.2绿色属性由一级指标组成,包括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一级指标由相应的二级指标组成。
3.2.3当绿色属性满足相应等级基准值的规定时,可为绿色建材认证等级的划分提供技术依据。

4基本要求与评价方法
4.1基本要求
申请绿色建材评价产品的基本要求,应符合表4-1的规定。

4.2基本要求评价方法
4.2.1产品质量要求
查验生产企业提供的近一年期内,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
4.2.2环境保护要求
1大气污染物排放:查验生产企业提供的近一年期内,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环境监测报告原件。依据监测报告结果,对大气污染物进行评价;
2污水综合排放:查验生产企业提供的近一年期内,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环境监测报告原件。依据监测报告结果,对污水综合排放进行评价;
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查验生产企业提供的近一年期内,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环境监测报告原件。依据监测报告结果,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进行评价。
4.2.3管理体系要求
查验生产企业提供的由认证机构出具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的认证范围和有效性,对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能源管理体系分别进行评价。
4.2.4安全生产要求
根据相关机构信息,对生产企业近三年是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进行评价。
4.2.5生产水平及能力要求
根据生产企业提供的应用技术文件(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能源评估报告、企业技术规程、施工应用指南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等)和现场核查进行评价。
4.2.6固废资源化利用要求
查验固体废弃物利用和处理的方案,以及近一年期内固体废弃物产生、处理及利用的台账,根据现场核查结果进行评价。
4.2.7其他要求
查验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落实绿色生产与管理的技术要点的情况,并根据现场核查结果进行评价。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isolation of building structure
DB61/T5020-202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04月10日

DB61/T 5020,DB61/T 5020-2022,建筑结构,技术规程,隔震,DB61/T 5020-2022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实行以预防为主的防震减灾方针,使建筑采用隔震技术后,地震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避免人员伤亡和次生灾害,减小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采用隔震技术的新建及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
1.0.3隔震建筑结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隔震建筑seismically isolated building
为降低建筑的地震响应,在结构中设置隔震层而实现隔震功能的建筑,包括上部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和基础。
2.1.2隔震层seismic isolation interface
隔震建筑设置在基础、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之间的全部部件的总称,包括隔震支座、阻尼装置、抗风装置、限位装置、抗拉装置、附属装置及相关的支承或连接构件等。
2.1.3上部结构superstructure
隔震建筑中位于隔震层以上的结构部分。
2.1.4下部结构substructure
隔震建筑中位于隔震层以下的结构部分,不包括基础。
2.1.5隔震层等效阻尼比equivalent damping ratio
隔震结构往复运动时,隔震层(或隔震支座)在某特定水平位移所耗散的能量相对应的阻尼比。
2.1.6隔震层水平等效刚度equivalent stiffness
隔震结构往复运动时,隔震层(或隔震支座)对应于某特定水平位移的割线刚度,其值可取特定水平位移对应的荷载与位移的比值。
2.1.7阻尼装置damping device
通过吸收并耗散地震输入能量而使隔震层地震响应衰减的装置。

2.1.8抗风装置anti-wind device
隔震层中用于抵御上部结构风荷载作用的装置,可以是隔震支座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单独设置。
2.1.9抗拉装置anti-tension device
隔震层中用于抵御上部结构倾覆作用引起支座竖向拉力的装置,一般在隔震支座拉应力超出限值时采用。
2.1.10限位装置stopper
限制隔震层位移超过合理设计范围的装置。
2.1.11隔震支座seismic isolator
隔震层用于承载上部结构,并具有隔震变形能力的支座,包括天然橡胶支座(LNR)、铅芯橡胶支座(LRB)、高阻尼橡胶支座(HDR)、弹性滑板隔震支座(ESB)、摩擦摆隔震支座(FPS)等。
2.1.12天然橡胶隔震支座(LNR)linear natural rubber bearing
内部无竖向铅芯,由多层天然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他材料交替叠置结合而成的支座。
2.1.13铅芯橡胶隔震支座(LRB)lead rubber bearing
内部含有竖向铅芯,由多层天然橡胶和多层钢板或其他材交替叠置结合而成的支座。
2.1.14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HDR)high damping rubber bearing
用复合橡胶制成的具有较高阻尼性能的支座。
2.1.15弹性滑板隔震支座(ESB)elastic slide bearing
由橡胶支座部分(内部橡胶与内部钢板叠合整体硫化而成的支座部分)、滑移材料、滑移面板及上下连接板组成的隔震支座。
2.1.16摩擦摆隔震支座(FPS)friction pendulum isolation bearing
一种通过球面摆动延长结构振动周期和滑动界面摩擦消耗地震能量实现隔震功能的支座。
2.1.17底部剪力比base shear ratio

设防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隔震后与隔震前上部结构底部剪力之比值。
2.1.18极罕遇地震very rare earthquake
在设计基准期内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动。
2.1.19建筑隔震柔性连接系统flexible connections system for seismic isolated buildings
设备管线穿越隔震层或跨越隔震缝时,因流体或能量输送需要而设置的补偿地震位移及热胀冷缩,满足隔震层相应水平位移要求的柔性管线系统,通常包括弯头、管线结构件、法兰、固定支吊架等。

3基本规定
3.0.1隔震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确定。
3.0.2隔震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与同类型的抗震结构要求一致,当建筑高度超过150m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并采取有效的抗倾覆措施。
3.0.3风荷载和其他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
3.0.4隔震建筑宜采用性能化设计,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应综合考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结构的特殊性、建造费用、震后损失和修复难易程度等各项因素选定。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分为A、B、C、D、E五个等级,各性能目标对应的震后性能状况见表3.0.4。
按本规程设计与施工的隔震建筑,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抗震性能目标应满足表3.0.4中的D级或E级要求。其中,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广播电视等建筑应采用D级抗震性能目标,其他隔震建筑可选用D级或E级抗震性能目标。当需要采取比D级更高的抗震性能目标时,设计方法可参考本规程附录A实施。4地震作用与隔震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隔震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等参数,应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确定的地震基本烈度或地震动参数。按照国家规定开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包含区域性地震区划、地震小区划等,也可按相关成果进行参数取值。
4.1.2隔震建筑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般情况下,应至少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对平面不规则建筑,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可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8度时的大跨度或长悬臂结构,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5隔震支座在罕遇地震下的承载力验算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4.1.3隔震结构的分析模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所选取的分析模型应能合理反映结构中构件的实际受力状况。
2隔震层上部和下部结构可选多质点系、空间杆系、空间杆一墙板元(壳元)、连续体及其它组合有限元等计算模型。
3隔震层的隔震支座和阻尼器应选择能正确反映其特性的计算模型。
4.1.4隔震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可采用下列方法:
1底部剪力法:高度不超过24m、上部结构以剪切变形为主、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隔震建筑,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平面、竖向布置规则的多层砌体建筑和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建筑的隔震设计也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分析。
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隔震结构地震作用计算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时程分析法:对于高度大于60m的隔震建筑,体型不规则的建筑或隔震层隔震支座、阻尼装置及其他装置的组合比较复杂的隔震建筑,尚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
4.1.5当隔震结构处于发震断层10km以内时,其地震作用应考虑近场影响,乘以增大系数,5km及以内宜取1.25,5km以外可取不小于1.15。
4.2设计反应谱和地震动输入
4.2.1隔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烈度、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4.2.1采用;场地特征周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执行,计算罕遇地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时,场地特征周期应分别增加0.05s和0.10s。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120.30
C92
备案号:81290—202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20040—2020代替JB/T20040—2009
分粒型刀式粉碎机
Power separating knife-crusher

2020-08-31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20040,JB/T 20040-2020,刀式粉碎机,分粒型,JB/T 20040-2020 分粒型刀式粉碎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分粒型刀式粉碎机的术语和定义、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分粒型刀式粉碎机(以下简称粉碎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8声级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功率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36035制药机械电气安全通用要求
JB/T20188一2017制药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WM/T2一2004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分粒型shape of separating
在气流和物料重力的作用下,能从粉碎物中分离出所需粒度的型式。
4标记
4.1编制型号
按JB/T20188一2017的规定编制。

JB/T 20040,JB/T 20040-2020,刀式粉碎机,分粒型,JB/T 20040-2020 分粒型刀式粉碎机

4.2标记示例
示例:FJLD700,表示粉碎室直径为700mm的分粒型刀式粉碎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3.100.10
D9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274—2021
轮胎式气动装岩机
Rubber tyred pneumatic rock loader

2021-05-17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4274,JB/T 14274-2021,轮胎式气动装岩机,JB/T 14274-2021 轮胎式气动装岩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轮胎式气动装岩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用于在各种地下水平巷道掘进和回采时装载矿岩及在露天矿场装载物料的轮胎式气动装岩机(以下简称装岩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GB/T4652地下矿用装岩机和装载机试验方法
GB/T7932气动对系统及其元件的一般规则和安全要求
GB/T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T25706矿山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JB/T5946工程机械涂装通用技术条件
3型式与基本参数
3.1装岩机为轮胎式行走,正装后卸,直接卸载型的气动铲斗装岩机,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

3.2产品型号表示方法应符合GB/T25706的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JB/T 14274,JB/T 14274-2021,轮胎式气动装岩机,JB/T 14274-2021 轮胎式气动装岩机

示例:
铲斗容积为0.3m3,轮胎式、气动、正装后卸、直接卸载型装岩机,标记为:ZTQ-30装岩机
3.3装岩机的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4技术要求
4.1设计要求
4.1.1本标准未予规定的原材料、外购件及加工、装配等技术要求,均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2本标准未予规定的尺寸精度等级、公差配合、几何公差等通用技术要求,均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1.3装岩机应符合GB16423的要求。
4.1.4同一型号装岩机的铲斗臂、齿轮等易损件应具有互换性,且容易更换。
4.1.5装岩机的结构应保证各部件能拆开搬动。
4.1.6装岩机与运输设备应具有安全、可靠的连接装置。
4.1.7装岩机最佳使用条件:物料最大尺寸不大于300mm,普氏硬度系数不大于16,物料松散密度不大于1.8tm3。
4.2外观要求
4.2.1装岩机所有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应有裂纹和焊渣、
4.2.2装岩机非加工表面应平整,目测时不应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现象。
4.2.3装岩机的涂装质量应符合B/T5946的规定。
4.3装配要求
4.3.1扬斗减速器、行走减速器空载试验时,齿轮运转应平稳,无周期性噪声;各密封处不应有渗、漏油现象。
4.3.2轮胎行走机构应装配可靠,转弯灵活,行走无卡滞现象。
4.3.3铲斗系统应动作灵活、准确、可靠。
4.3.4气动系统应符合GB/T7932的要求,气动元件应动作灵活、准确、可靠,无漏气。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陕西省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标准
Standard for service management of housing provident fund in Shaanxi Province
DB 61/T
5017-2021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2年3月30日

DB61/T 5017,DB61/T 5017-2022,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标准,陕西省,DB61/T 5017-2022 陕西省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标准

1总则
1.0.1为提升陕西省住房公积金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设施设备配置,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服务大厅及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管理,政务服务大厅及受委托银行的住房公积金服务窗口应参照执行。
1.0.3住房公积金服务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服务大厅service hall
服务大厅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服务设施设备配置、人员管理和对外服务的主要场所。
2.0.2服务窗口service window
根据缴存职工、单位的要求,为其提供办理有关业务的窗口。
2.0.3服务对象service object
包括缴存单位、缴存职工等。
2.0.4特殊服务对象special service object
包括视觉障碍、书写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及其他需要特
殊关爱和帮助的服务对象。
2.0.5服务设施service facilities
包括外部设施和内部设施。
2.0.6综合服务平台integrated service platform
承载信息查询、业务办理、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等功能,为职工提供线上服务的平台。
2.0.7“好差评”评价service evaluation
“好差评”是服务窗口与综合服务平台设置的用户体验评价渠道,评价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3服务设施
3.1外部设施
3.1.1服务大厅应建设在辖区内人口较为集中、交通便利、公共设施完善的地区。
3.1.2外部设施应无安全隐患且符合城市管理部门要求。
3.1.3服务大厅外部应设置门楣标牌、机构名称牌、工作时间牌等。门楣标牌、工作时间牌等应包括住房公积金标识。标识应在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名称左侧或者上侧。标牌应制作规范,悬挂位置醒目,并保持整洁。外部标识指引详见附录A。
3.1.4标牌展示时间、内容、形式应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
3.1.5服务大厅外部应按照城市停车位配建要求,设置机动车停车位、非机动车停车区,并张贴醒目标识。不具备条件的服务大厅,可依托其他建筑物配建的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位解决,并设置停车指引牌。
3.1.6服务大厅外部宜设置无障碍通道,并公示求助电话或设置呼叫按钮。
3.2内部设施
3.2.1服务大厅面积应与实际缴存职工数量、日均办件量相协调,各城市管理中心服务大厅面积不宜小于200m2,分中心、管理部服务大厅面积不宜小于100m2。服务大厅面积可根据线上线下业务量占比调整。
3.2.2服务大厅应设置服务窗口区、休息等候区、自助业务办理区、政策宣传区,可设置识别引导区、疑难问题受理区、母婴区等。
3.2.3服务窗口区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设置配有住房公积金标识的工作岗位牌,注明窗口办理人员姓名、工号、照片、职务等信息;
2应提供座椅、签字笔等必要的服务用品,合理设置一米线等引导标识。
3.2.4休息等候区应设置等候座椅、饮水机,等候座椅数量应根据服务大厅面积合理配置。可设置液晶电视、智能设备、电子海报屏、报刊架等设施。
3.2.5自助业务办理区应配置具有查询、打印和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功能的自助设备,并配有相应设备的功能介绍和操作指南。服务大厅自助设备不少于2台,可根据实际需求增配。有条件或有需求的地区,自助服务区可24小时开放。
3.2.6政策宣传区宜与休息等候区结合设置。
3.2.7服务大厅物品、设备、设施应进行定位、分类和标识管理,必须配备灭火器等安全设备,入口处应配备叫号排队系统设备。
3.2.8服务大厅应设置全覆盖的录像监控,包括服务窗口区、休息等候区、自助业务办理区等区域,并便于检索和调阅。

4人员管理
4.1人员配置
4.1.1服务大厅人员配置应分工明确,包括服务大厅负责人员、窗口办理人员、引导人员,可按面积适量配置安保、保洁等服务人员。
4.2人员职责
4.2.1服务大厅负责人员职责应包括下列内容:
1检查窗口办理人员、引导人员仪容仪表,规范流程要求;
2处理审批等相关业务;
3处理群众投诉、突发性事件等疑难问题。
4.2.2窗口办理人员应负责办理住房公积金的各类业务,宜采用综合柜员工作制度。
4.3教育培训
4.3.1教育培训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培训类型应包括上岗前培训和在职教育培训。上岗前培训应不少于15个工作日,在职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2次;
2培训内容应包括政治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业务培训应包括现行行业标准、规范性文件、省市相关规定及日常仪容仪表、仪态礼仪等,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房公积金管理人员职业管理标准》JGJ/T407的有关规定;
3培训方式应包括学习培训、参观见学、知识问答、专家授课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3.100.30
D9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273—2021
矿用挖掘机
铸造斗齿
技术条件
Mine excavator-Cast bucket tooth-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1-05-17发布 202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4273,JB/T 14273-2021,技术条件,矿用挖掘机,铸造斗齿,JB/T 14273-2021 矿用挖掘机 铸造斗齿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矿用挖掘机铸造斗齿的术语和定义、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合格证、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矿山、冶金、建材、公路、铁路、水利等行业用矿用挖掘机铸造斗齿(以下简称斗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3.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电位滴定或可视滴定法
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
GB/T223.1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硫代硫酸钠分离-碘量法测定铜量
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GB/T223.25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GB/T223.28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a-安息香肟重量法测定钼量
GB/T223.43钢铁及合金钨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23.60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硅含量
GB/T223.64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223.71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重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223.72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228.1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 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230.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231.1金属材料布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 232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
GB/T5611铸造术语
GB/T5613铸钢牌号表示方法
GB/T5677铸件射线照相检测
GB/T5680奥氏体锰钢铸件
GB/T6060.1一2018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第1部分:铸造表面
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GB/T6414一2017铸件尺寸公差、几何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8263抗磨白口铸铁件
GB/T9443铸钢铸铁件渗透检测
GB/T13925一2010铸造高锰钢金相

GB/T15056铸造表面粗糙度评定方法
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25628土方机械斗齿
GB/T26651耐磨钢铸件
GB/T26652耐磨损复合材料铸件
3术语和定义
GB/T56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矿用挖掘机铸造斗齿cast bucket tooth of mine excavator
以铸造方法制造的矿山用挖掘机挖掘物料的零件。
3.2
整体式斗齿integral bucket tooth
齿尖和齿座为一体式结构的斗齿。
3.3
组合式斗齿combined tooth
齿尖和齿座通过装配结构连接而成的斗齿。
3.4
齿尖tooth tip
斗齿的前端,直接用于挖掘或铲掘的部分。
3.5
齿座tooth adapter
斗齿的尾部,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将斗齿固定在铲斗上的零件。

4牌号
4.1本标准所采用的耐磨钢斗齿牌号按GB/T5613、GB/T5680和GB/T26651的规定并做了部分修改,铸造耐磨损复合材料斗齿牌号按GB/T26652的规定并做了部分修改。
4.2斗齿牌号表示方法如下:

JB/T 14273,JB/T 14273-2021,技术条件,矿用挖掘机,铸造斗齿,JB/T 14273-2021 矿用挖掘机 铸造斗齿 技术条件示例1:
用牌号为ZG120Mn13Cr2的耐磨奥氏体锰钢制造的斗齿,牌号为:ZCW-ZG120Mn13Cr2
示例2:
用牌号为ZF-1的镶铸合金复合材料I制造的斗齿,牌号为:ZCW-ZF-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1.100.20
J1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007—2020
滚动轴承
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
及其单元
Rolling bearings-Medical X-ray tube integration bearings and bearing units

2020-08-31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4007,JB/T 14007-2020,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单元,滚动轴承,JB/T 14007-2020 滚动轴承 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及其单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以下简称轴承)及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单元(以下简称轴承单元)的术语和定义、符号、代号方法、结构型式、基本尺寸、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轴承及轴承单元的生产、检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7.2一2005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
GB/T1220—2007不锈钢棒
GB/T1222一2016弹簧钢
GB/T2828.1一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4199一2003滚动轴承公差定义
GB/T7811—2015滚动轴承参数符号
GB/T9943-2008高速工具钢
GB/T10128一2007金属材料室温扭转试验方法
GB/T14992一2005高温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材料的分类和牌号
GB/T16921-2005金属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X射线光谱方法
GB/T24605—2009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GBT33624一2017滚动轴承清洁度测量及评定方法
JB/T6641一2017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B/T7051一2006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JB/T11087一2011滚动轴承钨系高温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4199一20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medical X.-ray tube integration bearing
适用于医用X射线管高温、高真空环境的凸缘分离型双列角接触满装球联轴轴承。
注1:轴承一般由带凸缘及双滚道的轴、套筒、C形环、两个外圈、球等零件组成,润滑方式为固体润滑。
注2:定压预紧型轴承还包含有弹簧、弹簧定位圈等零件。
3.2
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单元medical X-ray tube integration bearing unit

一般由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轴承套、弹性挡圈、波簧、垫圈等零件组成的轴承单元。
3.3
轴向间隙axial play
在一定的外载荷下,医用X射线管联轴轴承的轴相对于两个外圈、套筒、形环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到相反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3.4
惯性停转时间inertial stopping time
医用X射线管停止驱动后,转速由额定转速降至0的时间。
4符号
GB/T7811一2015确立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除另有说明外,本标准图中所示符号及表中所列示值均表示公称尺寸。
B1:凸缘宽度。
C1:轴承单元中轴承套宽度。
D:成套轴承中轴承外圈外径。
D1:凸缘外径。
dn:轴承单元中轴承套台阶轴外径。
d:轴承单元中轴承套可伐圈配合外径。
dg:凸缘螺孔直径。
Ka:成套轴承中轴的径向圆跳动。
K1:轴承或轴承单元中凸缘外径的径向圆跳动。
L1:轴承单元中轴承套台阶轴长度。
L2:轴承单元中轴承套台阶轴凸出长度。
L3:轴承单元中轴承套可伐圈配合长度。
M:凸缘螺纹孔中心圆直径。
N:轴承单元中轴承套的螺纹孔直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220.20
CCS P51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233—2022
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城市段照明设计规范
2022-04-06发布2022-07-06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 1233,DB50/T 1233-202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高速公路城市段,DB50/T 1233-2022 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城市段照明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城市段照明设计,光源、灯具选型与布灯设计,照明控制,供配电,照明节能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及主城中心区规划范围内新建、改(扩广)建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城市段的照明设计,其他区县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共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P代码)
GB1794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GB/T24969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GB/T26110锌铝涂层技术条件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CJJ4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166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CJ/T527道路照明灯杆技术条件
JTGT D702-01隧道照明设计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照明设施Lighting facilities of urban road
用于道路照明和路段上隧道照明的灯杆、灯具、配电室、变压器、配电箱、地上地下管线、工作井、附属设备等设施。
3.2
下穿道Underground road
地表以下供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城市道路。
3.3路面维持平均亮度(照度)Maintained average luminance(ill uminance)of road surface
在计入光源计划更换时光通量的衰减以及灯具因污染造成效率下降等因素(即维护系数)后设计计算时所采用的平均亮度(照度)值,即路面平均亮度(照度)维持值。
[来源:CJJ45-2015,2.1.29]
3.4
照明功率密度Lighting power density
单位路面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功率和灯具的电器附件的功耗)。
[来源:CJJ45-2015,2.1.36,有修改]
4一般规定
城市道路及高速公路城市段应设置照明设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1.100.20
J1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4006—2020
滚动轴承
高碳铬轴承钢零件
残留奥氏
体检测规程
Rolling bearings-Parts made from high-carbon chromium bearing steel-Inspection procedure for retained austenite

2020-08-31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4006,JB/T 14006-2020,残留奥氏体,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JB/T 14006-2020 滚动轴承 高碳铬轴承钢零件 残留奥氏体检测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射线衍射法和磁测法测定高碳铬轴承钢零件中残留奥氏体含量的检测方法和试验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符合GB/T18254规定的高碳铬轴承钢零件(以下简称零件)残留奥氏体含量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232一2012金属热处理工艺术语
GB/T7704一2017无损检测X射线应力测定方法
GB/T18254一2016高碳铬轴承钢
GB/T30067一2013金相学术语
JB/T6641一2017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7232、GB/T7704一2017、GB/T3006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残留奥氏体retained austenite
工件淬火冷却至室温后残存的奥氏体。
3.2
累积强度integral intensity
同一晶体取向发生衍射的所有强度的累积。

4测量范围
X射线衍射法测量零件表面深度10um以内的残留奥氏体;磁测法测量零件表面深度0.2mm~3mm的残留奥氏体。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020
J96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87—2020
内燃机
冷却风扇
塑料护风圈
技术条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Cooling fan-Plastic fan shroud-Specification
2020-08-31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3987-2020,内燃机,冷却风扇,塑料护风圈,技术条件,JB/T 13987-2020 内燃机 冷却风扇 塑料护风圈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冷却风扇塑料护风圈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往复式内燃机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塑料护风圈(以下简称护风圈)。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1043.1塑料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1634.2塑料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第2部分:塑料和硬橡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9341塑料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14486一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护风圈plastic fan shroud
散热器与冷却风扇间的冷却空气导流管道。
注:俗称风扇罩。

4分类、代号
护风圈的分类、代号见表1。按使用结构,护风圈可分为内环式护风圈、迷宫式护风圈、柔性式护风圈三种(见图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3.080
J7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75—2020
内燃机共轴泵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axial pump

2020-08-31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3975,JB/T 13975-2020,内燃机共轴泵,JB/T 13975-2020 内燃机共轴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共轴泵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机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配套内燃机标定功率不大于11kW的内燃机共轴泵(以下简称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098.1一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2一2015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
GB/T3216一2016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2级和3级
GB/T7021离心泵名词术语
GB/T9239.1一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10395.8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8部分:排灌泵和泵机组
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26116一2010内燃机共轴泵试验方法
GB/T29529一2013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JB/T6664自吸泵
JB/T9832.2一1999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压切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216一2016、GB/T7021和GB/T26116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燃机共轴泵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oaxial pump
泵叶轮安装在内燃机曲轴动力输出端,泵头不能分开使用的泵机组。包括配套汽油机的汽油机泵和配套柴油机的柴油机泵。
3.2
规定能效prescriptive energy efficiency
泵规定点的燃油消耗率。

4型式、型号和基本参数
4.1型式
泵的结构型式分为自吸式和非自吸式。
4.2型号
4.2.1型号表示方法
泵的型号由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等组成,表示方法如下:

JB/T 13975,JB/T 13975-2020,内燃机共轴泵,JB/T 13975-2020 内燃机共轴泵

4.2.2标记示例
示例1:
进口公称直径为50mm,规定流量为10m3/h,规定扬程为18m的非自吸式汽油机泵,标记为:QG50-10-18
示例2:
进口公称直径为80mm,规定流量为35m3h,规定扬程为25m的自吸式柴油机泵,标记为:CGZ80-35-25
4.2.3补充标记
补充标记是指制造商根据合同或规定对产品所做的必要性的说明或标识,根据需要标注或不标注。
4.3基本参数
4.3.1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输送常温清水时泵的基本参数参见附录A或按双方协议规定。
4.3.2泵配套内燃机的功率备用系数为1.1~1.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220
CCS A90
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527—2021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facility
2021-03-29发布2021-05-01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6/T 527,DB46/T 527-202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DB46/T 527-2021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南省建筑消防设施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检测项目、检测要求、检测结论判定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已施工完毕经调试合格的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等工程的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已投入使用的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设计要求design requirement
现行消防法规、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和共他相关技术标准,经行政许可部门认可的机构出具的加盖机构专用章的消防设计文件,以及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合格的消防设计文件。
3.2
单项individual
由若干使用性质或功能相近的子项组成的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防烟分隔等。
3.3
子项subitem
组成防火设施、灭火系统或使用性能、功能单一的涉及消防安全的项目。如火灾探测器、安全出口、防火门等。
3.4
检测项test items
影响子项符合性判定的、属于子项若干技术要求中的某一具体指标、要求。如火灾探测器(子项)的报警功能(检测项)、保护面积(检测项)、安装质量(检测项)等。
3.5
完好率intact rate
指检测项合格数量与对应检测项总数量的比值(%)。

4总体要求
4.1建筑消防设施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本规程如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
4.2各消防设施的组件、设备的永久性铭牌和按规定设置的标志及消防产品身份信息标志,其文字和数据应齐全,文字内容及符号应清晰、色标应正确。
4.3系统组件、设备、管道、线槽(管)、桥架及支吊架等应完好无损、无锈蚀,设备、管道应无泄漏现象,导线和电缆的连接、绝缘性能、接地电阻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类阀门应处于正确位置,并启闭灵活、无泄漏现象。
4.4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在获取到有效的或工资料后,方可进场检测,检测完毕后相关资料应存档备查。
4.5检测用仪器、仪表、量具等设备,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计量检定合格。
4.6检测人员应逐项记录现场检测的结果及仪表显示的数据,填写检测记录表(记录格式参考附录A),做到客观、真实、完整。
4.7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出具检测报告,并对检测质量和检测结论负责。
4.8根据重要程度,将子项中的检测项分为A类(关键项目)、B类(主要项目)、C类(一股项目)三个等级,每个检测项目及等级见附录A。
4.9线路、管路按每个防火分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处进行检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个回路探测器检测数量不少于2%,且每个探测区域检测数量不少于1个。其余子项应按附录A中的检测项实施全数检测。
4.10对局部装修、改建、扩建工程的消防设施检测应遵循以下原则:
a)属于工程范围内的各项消防设施应进行检测;
b)工程涉及到的消防水源、消防电源、火灾报警控制器及联动控制设备、消防水泵、消防风机等设施的系统功能必须检测。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3.100.10
J4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54—2020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盘形滚刀刀体
Disc cutter hubs for tunnel boring machines

2020-08-31发布 2021-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T 13954,JB/T 13954-2020,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盘形滚刀刀体,JB/T 13954-2020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用盘形滚刀刀体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用盘形滚刀刀体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用盘形滚刀刀体(以下简称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31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粗糙度参数及其数值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0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4879一2016防锈包装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17394.1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
GB/T17394.4一201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第4部分:硬度值换算表
GB/T20911锻造用半成品尺寸、形状和质量公差
B/T3576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防锈通用技术条件
BT13385一2018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用盘形滚刀
3术语和定义
B/T13385一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单刃刀体single blade hub

仅能够装配一个刀圈的刀体(参见图1)。

JB/T 13954,JB/T 13954-2020,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盘形滚刀刀体,JB/T 13954-2020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用盘形滚刀刀体

3.2
双刃刀体two edges hub
能够装配两个刀圈的刀体(参见图2)。

4分类与型号
4.1分类
4.1.1产品按滚刀型式分为:
一一正滚刀刀体(参见图3):

4.1.2产品按装配刀圈外径尺寸分为:
—17in刀体;
—18in刀体;
—19in刀体;
20in刀体。
4.1.3产品按装配刀圈数量分为:
一单刃刀体:
双刃刀体。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220.01
CCS C80
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526202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要求
Fire safety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 bicycle parking and charging place
2021-03-29发布2021-05-01实施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6/T 526,DB46/T 526-2021,消防安全要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DB46/T 526-2021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消防设施和器材、电气、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海南省内新建、改建、书建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设计和消防安全管理,已投入使用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参照本文件执行。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停放充电场所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动自行车electric bicycle
以车载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脚踏骑行能力,能实现电助动电驱动功能的两轮自行车。
3.2
充电charging
从外部电源供给蓄电池直流电,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贮存在蓄电池的过程。
3.3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electric bicy cle parking and charging place
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或同时具备两种使用功能的场所。
4总体要求
4.1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住宅建筑时,应同步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
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应按照区域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等实际情况建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
4.2孙立建造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与其它建筑场所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67相关防火间距的要求。
4.3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合理选址,选取消防救援力量便于扑救的位置。

4.4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应占用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不应影响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4.5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不应与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的厂房、仓库贴邻或组合建造,不应设置在易燃易爆危险品管线穿越的场所。
4.6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宜设置在室外,确需设置在室内时,可设置在架空层、地下一层,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
4.7电动自行车应严格按照划定的停放充电区城规范有序停放、充电,不得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等区域停放或充电,不应人车同屋、车辆进楼入户。
4.8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充电人员应确认车辆安全状态,检查充电器、插座、插头等充电设备,不得一座多充,不得长时间过度充电。
4.9电动自行车充电时,充电器应远离可燃物,不得放置在电动自行车座垫等可燃物上,并确保通风、散热。
4.10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不应拉接临时电源线路或插线板为车辆充电,不应飞线充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