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PDF《基于BIM的Revit建筑与结构设计实践一本通》李福清、万书斌、于海清
本书是指导初学者学习Rvit2018中文版绘图软件与建模大师(建筑)插件的标准教程。书中详细地介绍了Rvt与建模大师(建筑)插件强大的绘图功能及专业知识,使读者能够利用该软件方便快捷地进行BM建筑设计。
本书穿插大量的技术要点,帮助读者快速攀握建筑BM模型设计技巧。随书光盘向读者提供了超过23小时的设计案例的演示视频、全部案例的素材文件和设计结果文件,协助读者完成全书案例的操作。
本书是真正面向实际应用的Rt基础图书。全书由高校建筑与室内专业教师联合编写,不仅可以作为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和土木等专业的教材,而且还可以作为广大从事Rvit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
考书。
本书内容
本书基于Rvit2018与红瓦建模大师插件全面详解BM建筑、结构及机电设计的功能与
应用。本书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Rvt的基本操作及命令的使用,并配合大量的制作
实例,使用户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阐述建筑信息模型(BM)在行业中的应用、与Revit的关系,以及Revit2018软件和其建筑设计插件的简单介绍。
第2章:提供Revit20l8软件的入门基本操作,包括图元的选择、创建Revit工作平面、图元的变换操作、项目视图操作、控制柄和造型操纵柄等内容。
第3章:学习建筑设计项目中需要准备的一些具体内容。
第46章:全面细致地讲解Rvit和建模大师(建筑)插件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全流程
第7章:介绍Revit的族的使用方法及族的创建过程。
第8章:介绍Revit在建筑墙体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第9章:介绍利用建模大师(建筑)进行室外和室内装饰设计全流程。
第10章:详细介绍利用Rvit进行景观设计的思路及操作步骤。
第11章:使用红瓦科技的建模大师(机电)插件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快速设计。
第12章:介绍利用Revit进行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过程。
本书特色
本书是指导初学者学习Revit2018中文版绘图软件的标准教程。书中详细地介绍了Revit与建模大师(建筑)强大的绘图功能及其专业知识,使读者能够利用该软件高效快速地进行BM项目设计。本书主要特色如下。
●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在定制本教程的知识框架时,就将写作的重心放在体现内容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上。因此,从提纲的定制到内容的编写力求将建筑BM专业知识全面囊括。
●知识的系统性
从整本书的内容安排上不难看出,全书的内容讲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介绍建筑建模的整个流程,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知识的拓展性
为了拓展读者的建筑专业知识,在介绍每个绘图工具时都与实际的建筑构件绘制紧密联系,并增加了建筑绘图的相关知识,涉及施工图的绘制规律、原则、标准及各种注意事项。
内容索引:
第1章基于BIM 的项目设计基础.1
1.1建筑BM与Revit的关系...2
1.2BM与绿色建筑…3
1.2.1绿色建筑的定义3
1.2.2BIM与绿色建筑完美结合的优势3
1.3Revt2018简介5
1.3.1Revit的基本概念S
1.3.2参数化建模系统中的图元行为7
1.3.3 Revit2018的三个模组7
1.4 Revit2018的界面.8
1.4.1 Revit2018欢迎界面.8
1.4.2 Revit2018工作界面9
1.5项目案例—惠东国际新城一期别墅项目简介…10
1.6建筑项目设计中所涉及的Revit建模插件..12
1.6.1建模大师(建筑)…12
1.6.2Revit Extensions速博插件21
第2章Revit2018设计概述...23
2.1图元的选择24
2.1.1图元的基本选择方法24
2.1.2通过选择过滤器选择图元28
2.2创建Revit工作平面...35
2.2.1工作平面的定义435
2.2.2设置工作平面.35
2.2.3显示、编辑与查看工作平面.37
2.3图元的变换操作.…38
2.3.1编辑与操作几何图形38
2.3.2移动、对齐、旋转与缩放操作.46
2.3.3复制、镜像与阵列操作.…52
2.4项目视图操作.….58
2.4.1项目样板与项目视图59
2.4.2项目视图的基本使用60
2.4.3视图范围的控制6l
2.4.4视图控制栏的视图显示工具.…64
2.5控制柄和造型操纵柄…67
2.5.1拖曳控制柄的用法67
2.5.2造型操纵柄.…70
第3章建筑项目设计准备.…73
3.1项目协作设计..74
3.1.1管理协作….74
3.1.2链接模型
3.1.3 BIMSpace2018协同设计功能.83
3.2Revit项目管理与设置...88
3.2.1材质设置…88
3.2.2对象样式设置…88
3.2.3捕捉设置89
3.2.4项目信息93
3.2.5项目参数设置94
3.2.6项目单位设置96
3.2.7共享参数97
3.2.8传递项目标准.99
3.3C型联排别墅一项目前期的图纸整理.…100
3.4C型联排别墅—确定项目位置101
第4章地下层结构设计..103
4.1结构设计基础..104
4.1.1建筑结构类型.104
4.1.2结构柱、结构梁及现浇楼板的构造要求105
4.1.3Revit结构设计工具.106
4.1.4建模大师(建筑)的结构设计工具106
4.2C型联排别墅一标高与轴网设计107
4.2.1创建标高..108
4.2.2创建轴网114
4.3C型联排别墅一地下层结构设计.122
4.3.1独立基础设计.…122
4.3.2结构柱设计124
4.3.3地梁与挡士墙设计127
第5章地上一层至三层结构设计...131
5.1C型联排别墅层结构设计….132
5.1.1一层结构梁设计133
5.1.2一层结构楼板设计135
5.1.3一层结构楼梯设计137
5.2C型联排别墅一二层结构设计.145
5.2.1二层结构柱、梁及结构楼板设计…145
5.2.2二层楼梯设计.149
5.3C型联排别墅一三层结构设计150
第6章屋面结构与钢筋设计..153
6.1C型联排别墅—四层屋面结构设计154
6.1.1拉伸屋顶设计…154
6.1.2迹线屋顶设计157
6.2C型联排别墅顶层屋面结构设计.161
6.3C型联排别墅—钢筋设计与布置165
6.3.1利用Revit钢筋工具添加基础钢筋…...165
6.3.2利用速博插件设计钢筋…172
6.3.3利用Revit钢筋工具添加板筋180
第7章建筑族的设计.…183
7.1 Revit族与族库..184
7.1.1族的种类.184
7.1.2族样板.186
7.1.3族创建与编辑的环境.186
7.1.4创建二维族187
7.1.5创建三维模型族.195
7.2平法标注注释族的应用…205
7.2.1梁平法标注….205
7.2.2创建梁平法集中标注注释族..207
7.3C型联排别墅一创建建筑门窗族.211
第8章建筑墙体设计..217
8.1 Revit建筑 墙设计基础.218
8.1.1创建基本墙218
8.1.2创建面墙.222
8.1.3幕墙设计223
8.2C型联排别墅—建筑墙体设计…228
8.2.1一层至二层墙体与门窗设计.…228
8.2.2屋面墙体及门窗设计.…232
8.2.3地下室及室外的墙体设计…235
8.3C型联排别墅一室外雨篷及花架设计238
第9章建筑装饰设计..…249
9.1C型联排别墅—室外装饰设计.…250
9.1.1建筑柱设计..250
9.1.2阳台栏杆及楼梯扶手设计.253
9.13外墙装饰设计….257
9.2C型联排别墅—室内装饰设计..261
9.2.1室内硬装设计261
9.2.2室内软装设计263
第10章建筑场地景观设计..…267
10.1C型联排别墅一场地地形设计268
10.1.1场地设置268
10.1.2构建地形表面268
10.1.3修改场地271
10.2C型联排别墅—添加场地构件274
10.2.1创建隔离围墙274
10.2.2添加场地构件.27门
第11章建筑机电设计..279
11.1C型联排别墅给排水设计概述…280
11.2图纸整理与模型准备…281
11.3给排水系统设计.284
11.3.1地下室给排水系统设计.285
11.3.2地上一层到顶层给排水系统设计…293
第12章建筑出图..297
12.1建筑制图规范…298
12.2C型联排别墅结构施工图纸设计309
12.2.1地下层结构平面图设计…309
12.2.2地上一层至顶层结构平面图设计316
12.3C型联排别墅一建筑施工图设计320
12.3.1建筑平面图设计320
12.3.2建筑立面图设计322
12.3.3建筑剖面图设计326
12.3.4建筑详图设计…329
12.4图纸导出与打印.331
12.4.1导出文件332
12.4.2图纸打印335
GB50766-2012 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
UD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50766-2012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 制作安装 及 验收规范 Code for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steel penstocks in hydroelectric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12-05-28发布 2012-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 验收规范 Code for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steel penstocks in hydroelectric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GB50766 -2012 主编部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行日期:2012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北京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 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 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了广泛调查研究工作,总结 了国内外近年来大、中型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考虑了新材料、新 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加强了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 协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和8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 定,制作,安装,焊接,焊后消应处理,防腐蚀,水压试验,包装、运输 和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 程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 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国水利水 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四川省彭山县迎宾路94号,邮政编 码:620860,E-mail:wantianming666@qq.).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电力工业金属结构设备质量检测中心 主要起草人:万天明赵显忠王富林赵云德徐绍波 龚建新马耀芳刘雪芳雷清华粟皓维 1 ...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3/T 304-2014 多层房屋钢筋沥青基础隔震技术规程
UDC DB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43/T304-2014
备案号J12710-2014
多层房屋 钢筋沥青基础 隔震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bar-asphalt base isolation technology in multi-story building
2014-05-13发布2014-09-01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多层房屋设置钢筋沥青隔震结构进行设防后,能有效诚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诚少经济损失。为使在新建和加固改造的房屋结构中采用钢筋沥青隔震技术,做到安全适用、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注:本规程中钢筋沥青隔震结构包括钢筋沥青隔震层和钢筋沥青隔震墩。
1.0.2本规程适用于抗長设防烈度为6度、7度和8度地区新建或加固改造、高宽比不大于2.5的多层砌体或混凝土房屋钢筋沥青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本规程主要对水平隔震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对于距断层10km以内的隔震建筑还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抗震设防烈度大于8度地区的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其抗震设计应按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注:本规程“6度、7度、8度”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的简称。
1.0.3设置钢筋沥青隔震结构的建筑,其沥青油膏表面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
1.0.4未经可靠性鉴定和设计复核,不得改变钢筋沥青隔震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0.5钢筋沥青隔震结构的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钢筋沥青隔震结构reinforced asphalt seismically isolated stncture
一种设置于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用于诚少地震作用,提高房屋抗震安全性能的隔震装置,包括现浇形成的钢筋沥青隔震层和预制形成的钢筋沥青隔震墩。
2.1.2钢筋沥青隔震层reinforced asphalt seismically isolated layer
钢筋沥青隔震结构的一种,包括隔震层上梁、隔震层下梁、隔震竖向钢筋、垫墩、垫层和柔性防锈填充物质,由现浇而成,简称隔震层。
2.1.3钢筋沥青隔震墩reinforced asphalt seismically isolated pier
钢筋沥青隔震结构的一种,包括隔震墩上墩、隔震墩下墩、隔震墩暾壁、隔震竖向钢筋、垫层和柔性防锈填充物质,由预制而成,简称隔震墩。
2.1.4隔震层上梁upper beam of seismically isolated layer
位于隔震层上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隔震竖向钢筋上端锚固于其中。
2.1.5隔震层下梁mudsill of seismically isolated layer
位于隔震层下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隔震竖向钢筋下端锚固于其中。
2.1.6隔震墩上墩upper pier of seismically isolated pier
位于隔震墩上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墩,隔震竖向钢筋上端锚固于
其中。
2.1.7隔震墩下墩under pier of seismically isolated pier
位于隔震墩下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墩,隔震竖向钢筋下端锚固于其中。
2.1.8隔震竖向钢筋
seismically isolated reinforcement
垂直设置的水平隔震钢筋,设置于隔震层上梁(隔震墩上墩)和下梁(下墩)之间,并锚固于隔震层上梁(隔震墩上墩)和下梁(下墩),其高度、数量和布置通过设计确定。
2.1.9垫墩padding pier
设置于隔震层上梁与下梁之间,为诚少沥青油膏用量并能在罕遇地震时承受隔震层上梁传下来的重力荷截、允许隔震层上梁在其上滑动的砖砌构件。包括砖垫墩和混凝土垫墩。
2.1.10墩壁lateral wall of pier
设置于隔震墩上墩与下墩之间并且与下墩相连,为诚少沥青油膏用量并能在罕遇地震时承受隔震墩上墩传下来的重力荷载,并允许隔震墩上墩在其上滑动的混凝土墩壁。
2.1.11垫层padding layer
设置于隔震层上梁(隔震墩上墩)与垫墩(隔震墩墩壁)之间,用于分隔隔震层上梁(隔震墩上墩)与垫墩(隔震墩墩壁)的柔性沥青层,保证隔震层水平方向的低摩擦力,允许在竿遇地震时上部结构和隔震层上梁(隔震墩上墩)在垫墩(隔震墩墩壁)上滑动的构造层。
2.1.12柔性防锈填充物质soft antirust material
填充于垫墩(隔震墩墩壁)与隔震竖向钢筋之间的空隙,主要用于钢筋防锈的一种物质,可采用含添加剂的沥青油膏,其主要性能要求是夏天不流淌、冬天不结硬。
2.1.13上部结构pper structure
钢筋沥青隔震结构以上的结构。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采用钢筋沥青隔震技术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非隔震设计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
3.1.2设置钢筋沥青隔震结构时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结构平面和竖向体型基本规则。
(2)建筑场地宜为1、Ⅱ、Ⅲ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土层。对于较软弱的场地,应当先进行处理。
(3)穿过隔震结构的设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他有效措施适应隔震结构的竿遇地震水平位移。
3.1.3本规程涉及的隔震结构一般设置在基础与上部结构的交接位置或建筑底部第一层范围。
3.1.4对设置隔震结构的房屋,隔震部件的耐久性应定期检查,时间间隔由设计单位确定,但第一次检查时间从房屋建好以后不应超过5年。检查重点为钢筋的锈蚀和沥青的老化。
3.1.5隔震结构中竖向钢筋的分布应根据上部结构重力荷载经计算后布置,在重力荷载有差别的墙段交叉点附近,隔震层中竖向钢筋或隔震墩的分布应从重力荷载大的墙段向重力荷载小的墙段按重力荷载大的隔震结构延伸0.8m。
3.2设计计算原则
3.2.1应根据预期的诚震系数和位移控制要求进行隔震设计,隔震结构以上房屋的水平地震作用应根据水平向诚震系数确定。
3.2.2建筑结构隔震设计的计算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隔震结构的上梁或上墩及与之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应作为其上部结构的重力荷载进行抗震计算和设计。
(2)多层砌体房屋,可按本规程进行隔震计算。
3.2.3隔震结构以上房屋的地震作用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可按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布,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可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规定的地震影响系数取用,用隔震后的结构计算。
(2)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尚应符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的规定。
(3)隔震结构中的竖向钢筋不应产生轴向拉力。
3.2.4隔震结构下部的基础(包括地下室)的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应采用竿遇地震下隔震结构底部的竖向力、水平力和力矩进行计算。隔震建筑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和地基处理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
4材料
4.1混凝土
4.1.1钢筋沥青隔震层混凝土上梁或混凝上下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4.1.2钢筋沥青隔震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
4.2钢筋
4.2.1隔震结构竖向钢筋应选用强度等级较高,并具有明显屈服强度的热轧带肋钢筋,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进场检验的钢筋以及再生钢筋,不应采用冷加工钢筋。
4.2.2钢筋的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执轧带肋钢筋》(GB1499.2)的规定。
4.2.3钢筋的性能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
4.3沥青油膏
4.3.1沥青油膏由PVC油膏和粉料(各种无机粉末)配制而成。主要功能是防止钢筋生锈。
4.3.2沥青油膏与粉料的比例应根据夏季不流淌、冬季不结硬、抗老化性能好的要求调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3/T 303-2014 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reflective/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DBJ43/T303-2014
J12643-2014
主编单位:湖南大学
批准部门: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1总则
1.0.1为贯彻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提高我省建筑节能技术水平,规范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涂料的技术指标及其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包括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两种涂料。适用于我省新建、改造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以混凝土、砌体、保温墙体或钢结构为基层墙体的外墙保温隔热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涂料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反射保温隔执涂料reflective thermal insulation coating on building
以合成树脂为基料,与具有反射、保温隔热作用的功能性颜填料及助剂等配制而成。施涂于建筑物外表面,既具有较高太阳光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达到明显的反射隔热效果,又具有一定的热阻、起到保温隔热作用,同时对建筑物起到装饰和保护作用的复层建筑涂料。由底层涂料、中层涂料和面层涂料组成。
底层涂料:涂装在墙体保温专用腻子或建筑外墙用腻子的基层面上,起抗诚封闭和保温隔热作用,并对基层起增加粘结强度作用的涂层。
中层涂料:主要起保温隔热和防开裂作用的涂层。
面层涂料:主要起反射隔热、装饰和保护作用的涂层。
2.0.2建筑反射热涂料reflective insulation coating on building
以合成树脂为基料,与具有反射作用的功能性颜填料及助剂等配制而成,施涂于建筑物表面,具有较高太阳光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达到明显隔热效果和起装饰保护作用的建筑涂料。
2.0.3墙体温专用腻子Special putty for Thermal insulation wall
以聚合物胶粉为粘结料,与玻化微珠等粉末材料及助剂配制而成,既具有建筑外墙用柔性腻子的作用,又具有保温作用,能与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涂料配套使用的专用干粉状材料。
2.0.4涂料层热阻Thermal resistance of coating layer
表征涂料层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m2,K)/W。
3基本规定
3.0.1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涂料应具有耐酸雨性,应能耐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3.0.2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涂料应具有防渗性能。
3.03采用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涂料的建筑物,其外墙热工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和本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3.0.4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条件下,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涂料的使用年限应达到15年以上。当系统的隔热性能、装饰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及时维修。
3.0.5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 和墙体保温专用腻子的厚度,应不低于设计厚度。
3.0.6外观颜色应从建筑反射隔热和反射保温隔热涂料的色卡中选定,外观颜色宜采用浅色或白色。当采用与设计文件不同的外观颜色时,须经设计变更并经施工图审查机构确认。
3.0.7墙体基层应结构牢固、表面平整、阴阳角方正顺直,未出现开裂、空鼓、爆灰点、析盐、缺棱掉角等现象。当不满足要求时应用强度等级不低于5的水泥砂浆修复达到规定要求。
4技术要求
4.0.1建筑反射保温隔热涂料层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相应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4.0.1的规定。
4.0.2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相应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4.0.3墙体保温专用腻子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相应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3/T 302-2014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DB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43/T302-2014
J12578—2014
保温装饰板 外墙外保温系统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based on 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2014年1月29日发布2014年5月1日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我省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提高建筑墙体的保温隔热功能,降低建筑使用能耗,优化建筑外墙节能工程的装饰效果,改善防火性能,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特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100m高度以内的新建,书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保沮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
1.0.3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湖南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based on 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由保温装饰板黏结砂浆、锚固件、填缝材料和密封胶等组成,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以实现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功能。
2.0.2保温装饰板insulated decorative panel
在工厂预制成型的板状制品,由保温材料、装饰面板以及胶黏剂和/或连接件复合而成,根据需要设置底板,具有保温和装饰功能。保温材料主要有泡沫塑料保温板和无机保温板。装饰面板由无机非金属材料面板及装饰材料组成,也可为单一无机非金属材料。
2.0.3保温板insulated panel
由导热系数小于0.042W/(m·K)的有机保祖板,如:聚苯乙烯挤塑板(以下简称:XPS),或聚苯乙烯模塑板(以下简称:EPS),硬质聚氨酯泡沫板(以下简称:PUR),或改性酚醛树脂泡沫板(以下简称:MPF)等,或导热系数小于0.053W/(m·K)的无机保温板,如:纵向纤维岩棉条(以下简称RWS)组成,在保温装饰板中起保温作用的构造层。
2.0.4面板surface panel
粘贴在保温板表面的板材,在保温装饰板中起增强作用的造层。如由硅酸钙板、水泥压力板或在保温板表面经工厂流水线直接制备的聚合物砂浆层等水泥基板材作为面板的保温装饰板。
2.0.5底板bottom panel
经工厂流水线直接制备在保温板底面的水泥基板材,在保祖装饰板中起底面增强、防水,不燃或阻燃作用的构造层。由抗碱网格布增强聚合物水泥砂浆或直接粘贴穿孔、开槽水泥基板材构成。
2.0.6饰面层decorative coating
在保温装饰板面板表面涂装的涂料,起装饰作用的构造层。
2.0.7基层substrate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所依附的外墙结构实体,可以是混凝土墙体或各种砌体墙体。
2.0.8黏结矽浆bonding mortar
专用于把保温装饰板粘贴到基层墙体上的材料,对保祖装饰板的固定起主要作用,如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
2.0.9锚固件mechanical fixings
用于将保温装饰板固定于基层墙体的专用机械固定件,由锚固压板、锚栓(包括金属螺钉、塑料膨胀管)组成,对保温装饰板起固定作用。
2.0.10填缝材料caulking material
用于对保温装饰板接缝进行填充处理的聚氨酯泡沫填缝剂及聚乙烯泡沫圆棒材料。
2.0.11防火隔离带fireproof isolation belt
一种水平或垂直设置在外保温系统中,采用不燃保沮材料替代保温层制成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构造。
3系统及其组成材料性能要求
3.1基本规定
3.1.1在正常使用和条件下,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使用年限应不少于25年。
3.1.2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装饰板按保温装饰板单位面积质量分为I型、Ⅱ型。I型保温装饰板单位面积质量小于20kg/m2,Ⅱ型保温装饰板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20kg/m3,但不大于30kg/m2。
3.1.3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粘锚结合方式固定保温装饰板。
3.1.4装饰面板饰面材料除涂料外,其他均应采用不燃材料。
3.1.5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当采用热塑性保温材料(如EPS板、XPS板)时,系统应按相关标准或规定采取阻止火焰蔓延的防火措施,保温装饰板保温材料表面及侧面均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增强聚合物砂浆或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包裹,厚度不小于3mm。
3.2系统性能要求
3.2.1·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变形或空鼓;
2应能长期承受自重而不产生有害的变形;
3应能承受风荷载的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4应能承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
5应具有防水渗透性能;
6装饰面应与基层墙体有可靠的固定连接,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制品在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范围内不应从基层上脱落;
7应采取防火构造措施;
8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苦、虫害等)时,系统还应其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3.2.2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本系统用于房屋建筑的使用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粘锚固定且为I型保温装饰板时,其使用高度不应大于100m;
2采用粘锚固定且为Ⅱ型保温装饰板时,其使用高度不应大于65m;
3实际使用高度应以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抗风压值进行设计计算;
4当系统使用高度大于1、2款限制时,应作为单项工程另行设计。
4.1.2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应做好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确保水不会渗人保温层及基层,重要部位应有详图。出挑部位以及延伸至地面以下的部位、外端上任何附着件连接部位、变形缝部位等应做防水处理。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封和防水设计。
4.1.3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墙体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构造指施。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防火设计、施工及使用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有关防火规定。保温装饰板用作防火隔离带时,其保温材料应为A级防火材料,并沿窗口上沿位置与基层墙面全面积粘贴,高度宜与保温装饰板的宽度一致,且应不小于300mm,竖缝填缝材料应采用A级同质材料。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应符合《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G】289)的设计、施工规定。
4.1.4建筑物首层及以下的保温装饰板宜采用厚度8mm以上的加厚水泥基面板。
4.1.5基层墙体(加气混凝土墙除外)的砌体部分外侧应有水泥砂浆找平层。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制品时,加气混凝土的密度等级不应小于B05级,强度等级不应小于A5.0级,并应在涂刷专用界面剂后做薄层水泥砂浆找平层。
4.1.6设计不得更改系统构选和组成材料,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
4.1.7应对错固件的型号、位置、数量、有效锚固深度进行设计,锚固件应锚固在面板中:每块保温装饰板下部应设置锚固件。
4.2建筑节能设计
4.2.1采用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建筑物,其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必须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134)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及湖南省工程建设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1一2004)或《湖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43/003一2010)的规定要求,其防阁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
4.2.2本系统用于民用建筑墙体节能装饰的保温装饰板的保温层厚度,应根据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外墙或建筑物节能的相关指标或湖南省的建筑节能要求通过对外墙的热工计算确定,用于工业建筑保温装饰的保温装饰板的保温层厚度应根据湖南省的室外温度参数和生产工艺的要求通过对墙体的热工计算确定
4.2.3保温层的设计厚度,应根据国家和湖南省现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外墙传热系数限值,进行热工计算确定,并不小于20mm。保温层内表面温度应高于0℃。
4.2.4保温装饰板外培外保温系统应包覆门窗框外侧洞口、女儿墙以及封闭阳台等热桥部位,应考虑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中锚固件的热桥影响,上述部位应预留出保温装饰板的厚度。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3/T 301-2013 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技术规程
UDC DBI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43/T301-2013
备案号J12527-2013
混凝土叠合楼盖 装配整体式建筑 技术规程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recast Concrete Building Using Composite Floor System
2013-11-19发布2013-12-01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了在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的建造中贯彻执行国家和本省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抗震设计的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房屋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的有关规定。
1.0.3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湖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叠合梁composite beam
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梁上架立受力负筋后,再在预制梁上部浇筑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所形成的整体梁。
2.1.2叠合板composite slab
在预制混凝土板上配筋并在其上部浇筑一定高度混凝土所形成的整体楼板。
2.13叠合楼盖composite floor system
由叠合梁(或部分现浇梁)和叠合楼板(或部分现浇楼板)组成的装配整体式楼盖。
2.1.4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assembled monolithic concrete building with composite floor system
水平受力构件采用叠合楼盖,竖向受力构件采用现浇剪力墙、柱组成的装配整体式建筑。
2.1.5叠合面combined interface
预制构件与上部现浇混凝土之间由于二次浇筑所形成的水平接触面,称叠合面。
2.1.6混凝土抗剪粗糙面rough face
采用特殊的工具或工艺形成混凝土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实现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的牢固接合,简称粗糙面。
2.1.7预制外墙挂板precast facade panel
仅起围护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
2.1.8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 sandwich wall panel
(简称夹心墙板)】两层混凝土墙板通过连接件相连,中间夹有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墙板。邻近室内的墙板为内叶墙板,邻近室外的墙板称为外叶墙板。
3基本规定
3.0.1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应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整体策划,协调业主、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之间的密切配合。
3.0.2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宜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50002的规定。在同时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建筑构配件标准化与系列化的原则,确定建筑平立面的基本单元,实现“少规格、多组合”的设计原则。
3.0.3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的设计应进行概念设计和预制构件的连接设计,并应设置冗余约束。必要时,应进行防连续倒塌设计。
3.0.4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房屋高度等选择适当的连接节点构造。连接节点构造应受力明确、传力可靠,满足结构的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要求。
3.0.5构件拆分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1被拆分的预制构件宜符合模数协调原则,优化预制构件的尺寸,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
2相关的连接接缝构造应简单,所形成的结构体系承载能力应安全可靠;
3被拆分的预制构件应满足施工吊装能力,并应便于施工安装,便于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
4满足结构设计计算模型假定的要求。
3.0.6对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应进行施工图和预制构件制作详图两阶段设计,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施工图阶段,应完成整体计算分析、结构构件的截面和配筋设计、节点连接构造设计、结构构件安装图等,其内容和深度应满足施工装配的要求;
2预制构件制作详图阶段,应综合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各专业设计以及制作和施工各环节的要求,协调各专业和各阶段所用预埋件,进行综合深化设计,确定合理的制作和安装公差等,其内容和深度应满足构件加工的要求。并对构件的脱模、吊装、运输、存放、施工等环节的受力状况进行核算。
4材料
4.1混凝土
4.1.1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和有关结构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76的规定。
4.1.2预制普通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制轻质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LC7.5,仅用于非承重构件。
4.1.3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
4.2钢筋
4.2.1钢筋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4.2.2钢筋焊接网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1499.3的要求。
4.2.3钢筋桁架质量要求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桁架》YB/T4262要求。
4.2.4钢筋的检验、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相关要求。
4.3连接材料
4.3.1预制构件连接用预埋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
4.3.2夹心墙板中内外叶墙体的连接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1连接件受力材料应满足国家或行业现行标准的技术要求;
2连接件可采用复合非金属材料,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3/T 201-2017 湖南省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湖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DBJ43T201-2017
湖南省中低速磁浮交通 工程质量 验收标准
Standard of Hunan for quality acceptance of medium and low speed maglev transit engineering
2018-03-01发布2018-03-01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保证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施工质量,做到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的质量验收。
1.0.3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负责。
1.0.4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对废水、废气、废物的排放和处理应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相关规定。
1.0.5施工中应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干扰,并应采取减少干扰的必要措施。
1.0.6施工过程中应减少绿地的临时占用,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恢复。
1.0.7施工中应对文物、管网、道路、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永久性测量标桩和地质、地震观测标志等予以保护,如需迁改,应报请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1.0.8施工中应采取稳妥可靠的安全措施,保证施工周边建筑、构筑物安全和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
1.0.9位于城市主干道、商业集中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利密区域的施工项目,在施工时应根据安全、环保与防灾要求设置施工蔽、防尘、降噪、防火与疏散等设施。
1.0.10工程采用的原材料、预制品、设备及外购件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
1.0.11工程质量的检验检测工作取得的数据应真实可靠,完整、规范,全而反映工程质量状况。所用方法和仪器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检测单位或实验室要具有相应的检剥资质。
1.0.12工程施工应控制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的精度,不得侵入限界。
1.0.13工程中的特种设备、消防设备、人防工程应按专项验收要求执行。
1.0.14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
1.0.15弱电系统的信息安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的规定。
1.0.16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中低速磁浮交通medium and1 ow speed maglev transit
采用直线异步电机驱动,定子设在车上最高时速不超过120km/h的磁浮交通。
2.0.2中低速磁浮车辆medium and1 ow speed maglev vehicle
采用常导电磁悬浮技术实现悬浮导向,通过直线感应电机实现牵引和电制动的最高时速不超过120kmh轨道交通车辆。
2.0.3F型导轨F type steel rail
一种承受磁浮车辆悬浮力、导向力及牵引力的基础构件,由F型钢和感应版组成。与悬浮电磁铁两磁极板对应的F型钢内腿和F型钢外腿分别称为F型导轨的内磁极和外磁极。内磁极和外磁极的两个瑞而称为磁极面。F型钢腹板下表而称为悬浮检测面。
2.0.4憾应板reaction plate
车辆牵引用直线感应电机次级的组成部分,是非磁性导电材料,安装在F型导轨上。
2.0.5轨距track gauge
轨道梁两侧“F”轨磁极而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2.0.6轨排track panel
构成中低速磁浮线路的基本单元,具有支撑磁浮车辆、承受车辆的悬浮力和导向力及牵引力的功能。轨排由F型导轨、轨枕及紧固件等组成。可包括:
a)直线轨排,中线为直线的轨排;
b)圆曲线轨排,中线为圆曲线的轨排;
c)缓和曲线轨排,中线为缓和曲线的轨排。
注1:轨排长度指轨排的中线长度。
注2:轨排中线指轨排的两F型导轨树称中心线。
2.0.7中低速磁浮道岔medium and1 ow speed maglev turnout
中低速磁浮线路的换线设备,由主体结构、驱动、锁定、控制、信号等部分组成。按照结构组成和转撤后的线路状态分为单开道岔、三开道岔、对开道岔、单渡线道岔和交叉渡线道岔。
2.0.8接触轨contact rail
设在轨道梁侧而,通过受流器向中低速磁浮列车供给电能的导电轨。
2.0.9框架控制网frame control network(CP0)
采用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建立的三维控制网,作为全线的坐标起算基准。
2.0.10基础平而控制网basic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CPI)
在框架控制网CP0或国家点的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采用卫星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CP提供基准。
2.0.11线路平而控制网route 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CPIⅡ)
在基础平而控制网CPI基础上沿线路附近布设,为幼测、施工阶段的线路测量和轨道控制网CPⅡ测量提供基准。
2.0.12轨道控制网track control network(CPI)
在线路两侧或线路上布设的平而、高程控制网,平而起闭于基础平面控制网CPI或线路平而控制网CP,高程起闭于线路水准基点,在线下工程完成后施,是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的基准。
2.0.13线路水准基点benchmark along route
沿线路布设的首级高程控制点,一般k如左右一个,为线路勘剥设计、施工的高程基准。
2.0.14基岩水准点benchmark into bedrock
埋设在地壳基岩层上的永久性水准点。
2.0.15深埋水准点benchmark of deep burried
沿线路走向根据地面沉降及地质情况,理深至相对稳定的持力层上的深层水准点。
2.0.16施工加密挖制网densification control network for construction
为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在PI、CPⅡ和线路水准基点基础上加密的平面、高程控制网。
2.0.17型式试验type test
型式试验是产品全项特性的试验,是用来检验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及该产品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运行的适应性。
2.0.18例行试验routine test
是一种需要经常和反复做的试验项目,可以说是照惯例做的试验。
2.0.19首件检查(FAI)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首件生产的部件和首列车的检查。
2.0.20首列车检查(fTI)first train inspection
第一列生产列车的检查。
2.0.21首列车运行试验(FRT)first train run test
在首列车组装完成后投入运营前应按照实验大纲对整车进行型式试验。
2.0.22首列车试运行(FT0)first column car test operation
首列车预验收(PC)后在段进行的试运行。
2.0.23工厂生产检查(PI)factory production inspection
主要部件的制造、组装、例行试验和整车的制造、例行实验和调试等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2.0.24发运前检验(PSI)pre-shipment inspection
列车实验完成后装运前由最终用户对列车及各系统的功能进行检查。
2.0.25到货检查(IA)arriva1 check
列车和其它设备材料及技术文件运抵规定的到货地点后,双方人员共同对其进行检查。
2.0.26开箱检查(0CI)ope-package inspection
到货检查后双方就送达的设备、系统和材料包装进行开箱检查,检查运输过程中外观是否破损,货物的名称、型号和数量。
2.0.27车辆预验收(PAC)vehicle pre-acceptance
列车完成到段调试后,对列车正常操作检查和试运行检查。
2.0.28车辆综合试验(IWT)(联调试验)vehicle integrate test
列车调试并签发预验收证书后,参加全线联调,联调中对试验车辆系统和其它相关系统的接口进行检测。各系统包括通信、信号、限界、供电、供电轨、站台门、轨道、道岔等系统的调试小组一起完成调试工作。
2.0.29车辆最终验收(FAC)vehicle final acceptance
列车在经过调试、检验、验收后,在正常质量保证期结束后获得最终验收证书。
2.0.30轨道梁track beam
轨道梁是承载列车荷重和车辆运行导向的结构,也是供电、信号、通信等缆线的我体。
2.0.31验收acceptance
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根据有关标准以书而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作出确认。
2.0.32进场验收site acceptance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合格与否作出确认。
2.0.33见证witness
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现场监督施工单位某过程完成情况的活动。
2.0.34旁站o-site supervision
在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的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
2.0.35检验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2.0.36见证检验evidential testing
施工单位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的活动。
2.0.37常规检routine inspection
为准确评价系统的功能、性能、工作状态、系统间匹配关系及运营安全,动态检测中均应检测的项目。
2.0.38专项检测special inspection
动态检测中对某些特殊工况、特殊结构、新结构、新设备等特定工程设施以及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为系统评价评价其功能和性能等,根据需要进行检测的项目。
2.0.39缺陷defect
工程施工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0.40一般缺陷coamon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41严重缺陷serious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彩响的缺陷。
2.0.42主挖项目dominant item
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确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43一般项目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0.44静态验收static acceptance
对建设项目的工程按设计完成且质量合格、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且质量合格进行检查确认的过程。
2.0.45联调联试system joint commissioning
在磁浮交通工程单个专业系统调试基础上,两个及以上的多专业系统联合调试的工作。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并按以下要求:
1土建工程开工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按表3.1.1-1的规定坑写,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
2设备安装工程开工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应由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按表3.1.1-2的规定坑写,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检查,并做出检查结论。
3.1.2工程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构配件,施工单位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2工程采用的主要设备,施工单位应对其外观、规格、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进行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3凡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的试件、试块、材料或产品,应按各专业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检,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4各工序应按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5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1.3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4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检验;
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6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现场检验项目,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见证检测);
7土建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8设备安装工程中涉及行车安全的分部工程,应逐项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平行检验;
9单位工程的现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10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11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
12所有系统工程之间和系统工程与各分部工程之间的接口部分,均应在系统联调之前,由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负责人检查认可,未经检查认可的不得进行系统联调。
3.1.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符合工程的勘察、设计文件要求;
2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标准的要求。
4车辆
4.1范围和目的
4.1.1本章规定了中低速磁浮车辆制成后投入使用前的检查、试验和验收规则。
4.1.2本章的目的在于车辆组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通过检查与试验验证达到下列要求:
1车辆型式试验的结果与用户同制造商双方签订的合同相符合。
2每辆通过例行试验的车辆与型式试验验证的设计标准相符合。
3本标准不包括用以验证耐久性或可靠性的试验项目。
4.2检验与验收程序
4.2.1检验与验收的范用
4.2.1.1所有提供的设备、材料和系统的检查和验收必须满足合同要求。检验的主要部件包括:悬浮系统、车体及内部布置、车钩与缓冲器、车门系统、照明、空调、悬浮架、牵引系统、制动和风源系统、辅助系统、列车控制和诊断系统、车载通信和乘客信息系统。
4.2.1.2主要部件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
主要部件应根据合同要球完成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具体要求应符合表4.2.1-1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3/T 101-2017 湖南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UDC
湖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DBJ43/T101-2017
备案号J14082-2017
湖南省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 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green construction of building in Hunan province
2017-12-29发布2018-03-01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绿色施工健康发展,规范本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结合本省特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新建、扩建、改建等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
1.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以人为本,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工程施工活动。
2.0.2控制项prerequisite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条款。
2.0.3一般项general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难度和要求适中的条款。
2.0.4优选项extra item
绿色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条款。
2.0.5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trash
新建、扩建、改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0.6建筑废弃物building waste
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2.0.7回收利用率percentage of recovery and reuse
可再利用的建筑垃圾占所有建筑垃圾的比重。
2.0.8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9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10施工禁令时间prohibitive time of construction
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禁止施工的时间段。
2.0.11基坑封闭降水obdurate ground water lowering
在基底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2.0.12信息化施工informative construction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化工具,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进行有序处理、存储、传输和共享的施工模式。
2.0.13绿色施工评价gree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进行评估的活动。
2.0.14绿色建材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在全生命周期内可减少对天然资源消耗和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节能、诚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2.0.15绿色建材评价标识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evaluation logo
依据绿色建材评价技术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对申请开展评价的建材产品进行评价,确认其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活动。
3基本规定
3.0.1绿色施工应以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为对象进行评价。
3.0.2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项目应满足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环保优先、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要求。
3.0.3绿色施工项目开工前,应充分识别、评价与分析影响绿色施工的因素,进行绿色施工策划,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对绿色施工评价要素中的评价条目(点)进行选择。
3.0.4建筑工程绿色施工项目应做好施工协同,加强施工管理,协商确定工期。
3.0.5绿色施工应开展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应用和推广。
3.0.6参建各方应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施工。建筑工业化宜重点推进结构构件预制化和建筑配件整体装配化。
3.0.7发生下列事故之一,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格及以上项目:
1发生安全生产死亡责任事故。
2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并造成严重影响。
3发生群体传染病、食物中毒等责任事故。
4施工中因“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问题被政府管理部门处罚。
5违反国家有关“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6施工扰民造成严重社会影响。
7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国家、地方主管部门以及行业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
4评价框架体系
4.0.1评价层次包括批次评价、阶段评价和单位工程评价。
4.0.2评价阶段宜按地基与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工程进行。
4.0.3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应依据施工管理、人力资源与职业健康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和创新技术八个要素进行评价。
4.0.4评价要素由控制项、一般项、优选项三类评价指标组成。
4.0.5评价等级分为不合格、合格、良好和优秀四个等级。
4.0.6绿色施工评价框架体系由评价阶段、评价要素、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构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3/T 007-2017 湖南省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标准
湖南省 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DBJ43/T007-2017
湖南省中低速磁浮交通 设计标准
Standard of Hunan for design of medium and low speed maglev transit
2018-03-01发布2018-03-01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总则
1.0.1为保饰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设计达到技术先进、功能合理、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常导电磁浮技术实现悬浮导向,通过直流直线感应电机实现牵引和电制动的短定子结构、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轨,距为1860m的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的设计。其他轨距的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设计年限分为初期、近期、远期,初期为建成通车后第3年,近期为第10年,远期为第25年。
1.0.4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的设计应近、远期结合,分期实施。建设规模、车辆缩组、设备容量以及车辆段和停车场等的用地面积,应按顶测的远期客流量和线路通过能力确定。对于可分期建设的工程和配置的设备,应顶留分期建设和增容的条件。
1.0.5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的主体结构工程,以及因结构损坏或大修对系统运营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除此以外的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应按相关规范的规定确定。
1.0.6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线路应为全封闭式、正线双线右侧行车的线路,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保饰列车运行安全。
1.0.7在确定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系统定员时,车厢有效空余地板面积宜按每平方米站立4一6名乘客计算。
1.0.8初期、近期和远期列车编组,应分别根据预测的初期、近期和远期客流量、车辆定员和设定的行车密度确定。
1.0.9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组成部分,线网中各线应换乘便捷,并与其他交通统一规划、有机衔接。
1.0.10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工程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地下、地上空间的合理利用。
1.0.11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应不低于当地的抗震设防烈度或根据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
1.0.12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应配置对火灾及其他灾害的防范及救援设施。
1.0.13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设计应逐步实现以行车指挥与列车运行为核心的机电设备综合自动化。
1.0.14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中的机电设备及车辆,应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优先采用标准化、系列化的成熟产品。
1.0.15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应按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确保信息安全.
1.0.16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设计应在保障安全可靠和满足功能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建设规模,采取降低工程造价和降低运营成本的措施。
1.0.17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环境、卫生保护的有关规定,并应满足节省能源和节约资源的要求。
1.0.18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设计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中低速磁浮交通medium and low speedⅢaglev transit
采用直线异步电机驱动,定子设在车上的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20km/h的磁浮交通。
2.0.2中低速磁浮车辆medium and1 ow speed maglev vehicle
采用常导电磁悬浮技术实现悬浮导向,通过直线感应电机实现牵引和电制动的轨道交通车辆。
2.0.3设计年限designed term
综合考虑满足运输需求和减少初期投资所确定的系统设计能力分期。
2.0.4设计使用年限designed1 ifetime
对建(构)筑物由设计规定的在一般维护条件下不需大修仍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2.0.5运行交路operation routing
设定列车在折返点之间往返运行的线路区段。
2.0.6旅行速度traveling speed
列车从起点站发车至终点站运行(包括停站时间)的平均运行速度。
2.0.7单向客运能力monotonous passenger transport capacity
单位时间内单方向通过线路断面的客位数上限,即列车额定我客量与行车须率上限值的乘积。
2.0.8限界gage
限定车辆运行及轨道周围构筑物超越的轮廓线。分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2.0.9轨道结构track structure
轨道设备或设施中用于车辆支撑和导向并将列车载荷传向下部结构的组合体。
2.0.10低置结构at-ground structure
轨道梁梁底接近地面线,介于高架线与地下线之间的线路结构。
2.0.11F型导轨F type steel rail
一种承受磁浮车帮悬浮力、导向力及牵引力的基础构件,由F型钢和感应板组成。与悬浮电磁铁两磁极板对应的F型钢内腿和F型钢外腿分别称为F型导轨的内磁极和外磁极。内磁极和外磁极的两个瑞面称为磁极面。F型钢腹板下表面称为悬浮检测面。
2.0.12感应板reaction plate
车辆牵引用直线感应电机次级的组成部分,是非磁性导电材料,安装在F型导轨上。
2.0.13轨距track gauge
轨道梁两切“F”轨磁极面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2.0.14轨排track panel
构成中低速磁浮线路的基本单元,具有支撑做浮车辆、承受车辆的悬浮力、导间力、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功能。轨排由F型导轨、轨枕及紧固件等组成。可包括:
a)直线轨排,中线为直线的轨排;
b)圆曲线轨排,中线为圆曲线的轨排;
c)缓和曲线轨排,中线为缓和曲线的轨排。
注1:轨排长度指轨排的中线长度。
注2:轨排中线指轨排的两F型导轨对称中心线。
2.0.15横坡cross slope
为消除或减少中低速磁浮列车在曲线区段运行时产生的自由侧向加速度,需对轨面设置的横向坡度。以轨面与线路横向水平线的夹角角度表示。
2.0.16中低速磁浮道岔medium and1 ow speed maglev turnout
中低速磁浮线路的换线设备,由主体结构、驱动、锁定、控制、信号等部分组成。按照结构组成和转辙后的线路状态分为单开道岔、三开道岔、对开道岔、单渡线道岔和交义渡线道岔。
2.0.17接触轨contact rai.1
设在轨道梁测面,通过受流器向中低速磁浮列车供给电能的导电轨。
2.0.18轨道梁1rai1beam
直接支撑轨道支撑结构的梁。
3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
3.1一般规定
3.1.1中低速磁浮交通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预测客流量,确定行车组织原则,提出运营方案设计。
3.1.2系统的设计输送能力应满足各预测期的单向高峰小时最大断而客流量,远期输送能力宜不小于24对/小时。
3.1.3运营模式应包括正常状态、非正常运营状态和紧急运营状态。系统的运营必颈在保证所有使用该系统的乘客、工作人员及系统设施安全的情况下实施。
3.1.4行车组织设计应以远期为主,结合初、近期统筹考患。
3.2行车组织
3.2.1列车编组辆数应分别根据预测的初期、近期和远期的客流量,结合车柄选型、考虑系统的技术经济合理性,近、远期相结合,经比选确定。
3.2.2列车运行交路应根据各设计年限客流断而的分布情祝确定。
3.2.3各设计年限的列车运行间隔,市区中心地段、初期高峰时段列车发车间隔不宜大于5min(12对/h),大交路两地段不宜大于10如in(6对h)。平峰时段全线均不宜大于10min(6对/h)。
3.2.4设定有折返功能的车站,应满足列车折返交路和正线通过的能力,并留有1%的储备能力。
3.2.5车辆配,数量应根据运能与运量的匹配要求,以及检修车柄和备用车柄的数量要求,按初期需要量进行配置,并依据客运量的增长,分阶段按需增配。
3.3运营配线
3.3.1线路的终点站和区段折返站应设置专用折返线。特殊情况下不能设置时,应提出保证车站通过能力和运行可靠性的技术措地和技术经济论证意见。
3.3.2每隔5~6座车站或8~10km宜设置停车线,并应在两处停车线间设置一处单度线。
3.3.3车辆出入线应在车站错部与正线接轨,并避免与正线平而交叉。车辆段和停车场出入线应设置双线或八字形布置,并具有双向运行功能。当尽端式停车场规摸较小,出入线设置条件困难,不影响早发车能力时,可采用单线。
3.4运营管理
3.4.1中低速磁浮交通线路必须为全封闭形式,同时列车须在安全防护系统的监控下运行。
3.4.2中低速磁浮交通线的营业时间应与城市的客流生成特征相适应,并应保证晚间养护维修作业有效时间不少于4小时。
3.4.3控制中心应有对列车运行、供电、安全等系统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3.4.4运营管理机构和人员应本着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配置,满足系统运营管理的要求进行设置,机构定员首条线宜控制在80人km内,后续线宜控制在60人km内。
3.4.5乘务制度宜采用轮乘制,在折返站配备折返司机及服务设施,并逐步实现无人驾驶。
3.4.6设备设施的标识系统应根据现场设备设施的维修维护及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关运营管理系统应满足对设备设施运营状态、维修状态的监控与管理。
3.4.7在客流断而变化较大的区段宜组织区段运行,列车交路的设置应根据各设计年限客流量和分布特征综合确定。
3.4.8站后折返的列车,应在折返站清客后再进入折返线,故障列车退出服务前,应选择合适车站清客。
4车辆
4.1一般规定
4.1.1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供电电压宜采用直流1500。
4.1.2中低速磁浮交通车柄车体结构材料宜采用铝合金材料及复合材料。
4.1.3中低速磁浮车柄分为有司机室的瑞车(c)和无司机室的中车。
4.2车辆主要技术规格
4.2.1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主要技术规格宜符合表4.2.1。
4.3安全与应急设施
4.3.1组成列车的车辆之间必须贯通。
4.3.2车辆应设置防漏电保护措施,车体上应装设与车站和车辆段内接地轨相匹配的接地电刊。车辆内电气设备应有可靠的保护接地,接地线应有足够的截而。
4.3.3列车必配备停放制动装置。停放制动装置的制动能力必须满足列车在超员(A3)条件下能在最大坡道上的可靠停放。
4.3.4列车应设有报警系统,客室内应具有紧急时乘客报警装置。
4.4车辆与相关系统
4.4.1车辆主保护系统应与变电站保护系统相协调,在所有故障情况下应保证车辆主保护安全分断。
4.4.2中低速磁浮交通应采用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应在地面设置。
4.4.3列车应设有广播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和纸客与司机应急对话装置。
4.4.4列车应装设ATC或ATP车载设备。
4.4.5应能通过车辆侧门将乘客疏散到疏散平台。
4.4.6当列车悬浮失效时,可释放支撑轮,按5~10km/小h运行至下一站。
4.4.7当列车丧尖13牵引动力,适当降低列车运行速度,应能维持本趟运行:当列车丧失2/3及以上动力时,成能由一列空我《A0)列车牵引至下一车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北
提问日期: 2022-07-05 07:18:59
提问网友: 爱在沧唐
主体结构已浇筑完成,脚手架及斜道已拆除(主体部分由其他单位施工),在浇筑池底找坡时需设置斜道。此斜道能否计取?
2022-07-05 07:24:03 补充
如不能计取,依据是什么?
解答网友: nh
如是单独做这个的,应按定额计算规则计算相应的脚手架
问题专业: 预算
所属地区: 辽宁
提问日期: 2022-07-05 06:35:56
提问网友: 小飞侠
比如压路机 单位台班柴油量42升左右 但是实际柴油量最少也要80升 这是为什么呢
解答网友: 广岑
辽宁省相关文件中 (2017年《辽宁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有关问题的解释(一))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7-05 00:56:23
提问网友: √
解答网友: 星辰大海
调整完,锁定构件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07-04 23:56:12
提问网友: 风不停
解答网友: 星辰大海
F3键调整方向,F4键调整插入点
问题专业: 市政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7-04 23:46:42
提问网友: 晚安
路灯工程-室外网络高清智能球,这个设备该套那个定额子目合适????请各位老师指教!!!谢谢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高清网络摄像机子目,替换材料
问题专业: 市政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7-04 23:43:56
提问网友: 晚安
路灯工程-超五类网线和频闪控制信号线,这两项套什么定额子目合适???请指教!!!!!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网线,套双绞线4对以内子目
信号线套屏蔽电缆
问题专业: 市政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7-04 23:38:55
提问网友: 晚安
路灯工程里这个光收发套装,套哪项子目合适???求指教!!!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套光纤收发器
答疑:石榴树 桂花树这种没有胸径的树 如何算土球直径-湖北
问题专业: 园林 概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湖北
提问日期: 2022-07-04 23:10:25
提问网友: 新手小白
解答网友: 冰临城下
区分灌木与乔木
答疑:请教剪力墙识别相关问题-江苏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结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07-04 23:09:02
提问网友: 雨
识别剪力墙表有Q1、Q2,CAD图中说明未注明墙体未Q2,软件识别后,未注明墙体识别为Q1,请问这个应该怎么设置才能自动识别为Q2
解答网友: 飞鱼
这个没有标注,没法识别为Q1,只能识别后批量选择修改。或者在CAD图中标注。
问题专业: 云翻样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7-04 22:51:25
提问网友: 朱经全
解答网友: GXZ
将梁打断,把带斜的删除,右边梁做延伸看一下,是否是原位标注识别时输入相应的信息或者布置有斜板?
问题专业: 土建 其他专业
所属地区: 云南
提问日期: 2022-07-04 22:46:58
提问网友: 乌鱼子
请问,改造工程中防盗护栏和一些装饰装修,我用什么软件计算,还有请问这个什么计算,用什么算工程比较准确。
解答网友: 小的大牛
你好,改造工程,这些小的装修内容,你使用手工应该是最方便的。
1
…
152
153
154
…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