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7月 ( 第 17 页)

ICs13.030.01
CCS Z 0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499-2022
废弃催化剂分类
Waste catalyzer-Classification
2022-04-15发布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GB/T 41499,GB/T 41499-2022,分类,废弃催化剂,GB/T 41499-2022 废弃催化剂 分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度弃催化剂的分类方法,编码规则和代码结构,分类和代码。
本文件适用于废弃催化剂的回收,再生利用和废弃催化剂的处理处置过程。
本文件不包含废弃生物催化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木文件。
3.1
活性组分active component
吸附在催化剂载体的表面,能够与反应物发生作用,改变化学反应趋于平衡的速度(不改变化学反应平衡位置),面自身不出现于产物中的物质。
4分类方法
废弃催化剂分类采用线分类法,依据度弃催化剂活性组分不同划分类别。
5编码规则和代码结构
5.1废弃催化剂代码由两位字母和四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两位字母为F℃:四位阿拉伯数字的第一位、第二位数字表示大类,第三位,第四位数字表示小类。
注:F是“废"的拼音缩写:C是“催”的拼膏缩写。
5.2小类设立“其他”字样的收容项。为了便于识别,收容项的代码为“99”。
6分类和代码
废弃催化剂分类和代码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质量目标及分解
三、质量创优风险识别
四、质量关键点控制及亮点打造
五、深化设计
六、质量成本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华润万象天地项目一期A标段总承包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大冲村;总建筑面积38.81万平方米;总造价9.29亿元;地下5层,地上分别为T1为38层/T2为23层/T3为39层,总建筑高度179米,本工程是集公寓、办公、商业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工程。

2、工程现阶段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
T1:施工地下室底板;
T2:施工至塔楼13层;
T3:施工至塔楼地下3层。

1.项目工程目标
质量目标
满足《华润置地工程高品质要求V2.0》
确保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
争剑“鲁班奖”
安全目标
确保深圳市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优良工地
确保广东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优良样板工地
争创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绿色施工目标
深圳市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广东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科技目标
深圳市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广东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2.质量目标及分解

3.创优管理组织结构图

4、项目质量创优职责分工

三、质量创优风险识别

本工程体量大,设计新颖、别致,如超高层阶梯状塔楼屋顶、全高度悬挑抬升式商业裙楼、峡谷式综合商业街、落地式超大360°全景公寓,势必将打造为深圳、乃至全国商业综合体的代表作。

本工程是深圳市南山区重点工程,也是局重点战略客户华润置地在国内打造的最高端万象城,业主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需满足其质量最高标准—《华润置地工程质量高品质V2.0》

组建强有力的总承包管理项目团队,强化过程管控一次成优;在局、公司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我项目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实现各项质量创优目标。

2.质量风险识别及措施

风险因素:质量管理要求高

原因分析:高端客户对苹果店、诚品书店、影剧院的质量要求极高。
拟采取的措施:精心策划,观摩学习,克服短板,周密布署,过程严加管控,确保一次性质量成型。
风险因素:总承包管理难度大
原因分析:甲指分包单位多达32家,独立施工单位11家,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拟采取的措施:组建强有力精干的总承包项目管理团队联合分包办公;辅以业主牵头,各分包参与的BIM管控小组、协调小组,利用周例会、周质量安全检查,月总经理见面会,统一思想,提高质量管控水平,过程精品,一次成优。
风险因素:安全管理风险多
原因分析:场地分段移交,多家分区施工;安全风险多。
拟采取的措施:制定安全专项方案、全员落实安全教育及交底,利用每天的早训晚会,严格实施安全奖罚制度,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打造花园式样板工地。
质量关键点控制
关键点一(内防水式底板砼)
本工程地下室占地面积3.6万㎡,总长度约1100m,最大底板厚度为6000mm,同时,底板采用“自防水砼+疏水式内防水层”的新式内防水体系,底板防水混凝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施工控制措施:编制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优化砼配合比设计、分层浇筑、振捣密实、打磨收光、加强养护,减少和消除渗漏风险。
关键点二(主体结构质量管控)
关键点:本工程体量大、结构形式复杂多变,主体结构质量控制是关键。
施工控制措施:主体结构严把原材料质量进场关,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强化过程验收和管控,提高砼观感和实物质量,减少抹灰层、找平层,从源头消除质量通病。
关键点三(装饰装修)
关键点: 本工程为华润最高端、创新升级版万象城,包含旗舰广场、时尚高街、品质生活、休闲天地、人文荟萃、艺术风尚等六大主题区,其装修定位高、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综合管理要求高。
施工控制措施:装饰装修方面,重点放在首层大堂、诚品书店、剧场等关键部位,精心策划,二次深化设计,优化施工,把控细部节点。

关键点四(幕墙工程)
关键点:建筑形状新颖独特、不规则外立面变化多,幕墙深化设计和施工难度大,标高、玻璃及石材拼缝宽度和高低差及整体平整度及垂直度难控制。
施工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结构立面偏差,减少幕墙错缝、拼缝质量隐患:
2、运用Rhino:软件对幕墙深化设计,提前模拟板块加工、拼装施工,减少过程返工;
3、运用新型测量设备,严控幕墙整体平整度、垂直度。
关键点五(屋面工程)
关键点:本工程屋面体量大、范围广,屋面形式多变,花园式、风,尚街式、休闲广场式、高端人文式,功能复杂多样、施工管理难度大。
施工控制措施:
重点加强地下室顶板、种植屋面施工质量过程管控,严控屋面结构自防水砼及防水层施工,加强细部节点的设计优化,精心打造高品质屋面工程。
关键点六(机电安装工程)
关键点:机电工程专业众多、设备复杂、综合性强,共有机电分包26家、设备机房34个,直梯51部,扶梯23部;确保机电施工质量、如期完成机电调试、验收尤为关键。
施工控制措施:
1、运用BM技术对机电管线进行深化设计,加强二次墙体留洞深化、综合布线、标高控制等:
2、全面加强计划控制,机电优先,严格控制设备招标、采购、进场、安装节点;重点关注机电与粗装、精装的穿插施工,加强质量管控。

工程质量创优,工程质量创优策划汇报,工程质量创优策划汇报 工程质量创优,工程质量创优策划汇报,工程质量创优策划汇报 工程质量创优,工程质量创优策划汇报,工程质量创优策划汇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40
CCS P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835-202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Safety operation code fo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of hydropower 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Asphalt concrete paver
2021-04-26发布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5835,DL/T 5835-2021,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机械,水电水利工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DL/T 5835-202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1总则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安全操作行为,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水电水利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安全操作。
1.0.3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作业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LT5371、《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DL/T5373的有关规定。
1.0.4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作业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沥青混凝土摊铺机asphalt concrete paver
将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开,并进行初步振实和整平的机械。按行走方式分为拖式和自行式,其中自行式又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
2.0.2刮板输送装置scraper conveyer
由刮板输送链实现将料斗中的混合料向后输送到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螺旋料槽中的装置。
2.0.3螺旋分料装置screw conveyer
将沥青混合料均匀分布在熨平装置前方的螺旋输送器。
2.0.4熨平装置screeding unit
由牵引臂牵引,按预定的施工宽度、厚度和拱度要求,将螺旋输送器分布好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初夯、熨平的装置。按宽度延宽方式分为机械拼装式和液压伸缩式。
2.0.5自动调平系统auto leveling system
由基准、自动调平控制器和液压执行机构等组成的系统,可以自动调节左右牵引臂前端牵引点的高度,保持熨平装置纵向与横向倾角为设定值,达到摊铺作业面纵横向平整的要求。

3安装与拆除
3.1一般规定
3.1.1安装、拆除前应根据设备技术文件、相关安全法规等有关规定,结合现场实际编制专项方案,专项方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装与拆除准备工作。
2施工人员、材料与设备配置及场地要求。
3施工进度计划。
4安装与拆除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5安装与拆除注意事项。
6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等。
3.1.2安装、拆除前,应对参与安装和拆除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安全交底,做好交底记录。
3.1.3从事安装与拆除工作的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穿戴安全防护用品。
3.1.4安装、拆除前,应组织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各部件、液压与电气系统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1.5安装、拆除前应保证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动机及电源等动力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3.1.6安装和拆除作业前应检查起吊设备和吊具的符合性、完好性
3.1.7起吊作业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的规定。起钩前,应确认该部件已解除连接,不得使用起吊工具强行分离;脱钩前,应检查已就位部件是否稳定和安全。

3.2安装与调试
3.2.1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安装应按照专项方案实施,并做好记录。
3.2.2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安装应包含延宽熨平装置、螺旋分料装置及电气元件等,其中电气元件安装应包括远控盒安装、料位传感器安装、调平仪安装。
3.2.3安装完成后,应按设备厂家的技术文件进行调试,调试应包括行驶、刮板输料、螺旋分料、自动调平、集中润滑、电气控制等。
3.2.4用于摊铺沥青混凝土心墙时,还应调试过渡料调节板。
3.2.5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拆除
3.3.1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拆除应按照专项方案实施,并做好记录。
3.3.2拆除时宜以厂家出厂部件为拆除单元。
3.3.3拆除后的仪器、仪表及电气元件,应有防震、防水、防雷击等保护措施。
3.3.4收工拆除时应将远控盒、料位传感器、自动调平仪等电气元件临时拆除。
3.3.5转场拆除时应将延宽熨平装置、螺旋分料装置及电气元件等拆除。
3.3.6所有部件应进行检查、检修与保养,所有运转部位应进行清洗、注油,裸露结合部位应进行包扎保护。
3.3.7拆除完毕后,所有部件、配件应按要求分类堆放整齐,妥善保管。

4运行
4.1一般规定
4.1.1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1.2未经允许,不得对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任何改装、擅自加装或拆除任何部件或设施。
4.1.3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警示装置应齐全、可靠。配备有效的消防器材或消防设施。
4.1.4与摊铺作业相关的道路、动力供应、照明设施、安全设施牵引设施等环境条件均应满足施工要求。
4.1.5沥青混凝土摊铺机作业中不得超温、超速、超压、超载运行。运行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4.1.6装有延宽熨平装置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自行转场时,应在料斗内加装配重,并升起熨平装置,用挂钩挂牢。转场距离超过1km时应使用拖车运输。
4.2作业前准备
4.2.1摊铺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检查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设备状况及周围环境情况。
2应根据铺筑的宽度、厚度等施工要求,安装电气元件,调整熨平装置仰角等参数。
3将所有操纵杆、开关、电位器旋钮置于中位,油门操纵杆放置在怠速位置。

4接触沥青混合料的设备部位应均匀喷酒少量脱模剂,如接料斗、顶推滚轮、刮板输送器、螺旋分料器、行走传动链、熨平板及底板等部位。
5熨平板下落前,应在熨平板下垫与摊铺厚度相同的木板。
6摊铺沥青混凝土心墙时还应调整框模宽度。检查侧模板与框模的连接情况是否正常,框模与过渡料斗的连接弹簧是否正常。
4.2.2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启动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1接通电控系统的主电源,观察显示器状态,若有异常应及时排除。
2启动前,应确认设备内外部无障碍物后,鸣笛发出警示信号。
3启动后,松开点火开关,观察显示器指示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异常声响。冷车启动后应先怠速预热不少于3min,待发动机各部温度正常后方可工作。
4初次启动不成功,再次启动前,应先将钥匙转到关闭位置后再进行启动。每次启动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0s,启动间隔时间不少于1min。连续三次不能启动的,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能再启动。
4.2.3熨平板预热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对熨平板进行预热,使其接近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
2燃油或燃气加热装置火焰熄灭应立刻关闭开关,排除故障并清除溢出的燃油或待燃气排尽后重新点燃。
3电加热装置加热前,应对加热系统的电气线路进行检查。
4熨平板在加热过程中,应有专人监管,防止局部过热导致变形现象,不得向设备各部件喷油清洗。
4.2.4摊铺前,应对熨平装置及刮板输料、螺旋分料、自动调平电气控制系统等进行空载试运行,正常后方可进行摊铺作业。斜坡上牵引作业,还应对牵引机械、牵引与制动系统及喂料装置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技术指南
贵州山区复杂地质条件公路桥梁桩基设计指导书(试行)
Design Instructions for Bridge Pile Foundation of the Complicated Geology at
Mountain Area in Guizhou Province (Trial Implementation)
JTT52/01-2015
主编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日期:2015-09-06

交通运输厅,公路桥梁,山区复杂地质条件,技术指南,桩基,桩基设计,桩基设计指导书,贵州省,JTT52/01-2015 贵州山区复杂地质条件公路桥梁桩基设计指导书(试行)(含条文说明).pdf

贵州山区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现行公路桥梁基础设计规范很少涉及,致使设计没有有效的规范可循,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深长桩基。为了指导贵州山区复杂地质条件公路桥梁桩基设计,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写了《贵州山区复杂地质条件公路桥梁桩基设计指导书》。本指导书结合近年来贵州地区桥梁桩基勘察设计的现状,参照了国内有关规范与文献,吸纳了近年来国内其他单位关于桩基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经验编写而成。
本指导书共包括 8 章,分别是:1 总则;2 复杂地质条件分类及勘察要求;3 深厚覆盖层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4 软质岩、强风化层及断层破碎带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5 岩溶场地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6 斜坡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7采空区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8 桩基设计应提供的成果资料。
由于指导书编者水平有限,指导书仍会存在不足之处,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指导书的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发现的问题函告编制单位(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国家高新区金阳科技产业园阳关大道 100 号,邮编:550081,电话:15285932375),以供今后修订与完善。
批准单位: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编制单位: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龙万学 唐 志 杜 镔 凌桂香 何文勇
审查人:梅世龙 佘远程 刘经建 康厚荣 许湘华 龙平江 杨健 韦定超

内容索引:

目 录
1 总则 ......................................................................................................................... 1
2 复杂地质条件分类及勘察要求 ............................................................................. 2
2.1 复杂地质条件分类 ........................................................................................ 2
2.2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要求 ................................................................................ 3
2.3 复杂地质条件场地稳定性评价 .................................................................... 5
3 深厚覆盖层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 ......................................................................... 7
3.1 覆盖层的厚度划分 ........................................................................................ 7
3.2 桩基类型的选择 ............................................................................................ 8
3.3 桩长的确定 .................................................................................................. 11
3.4 其他要求 ...................................................................................................... 16
4 软质岩、强风化层及断层破碎带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 ..................................... 17
4.1 软质岩、强风化层及断层破碎带的分类 .................................................. 17
4.2 桩基类型的选择 .......................................................................................... 19
4.3 桩长的确定 .................................................................................................. 20
4.4 其他要求 ...................................................................................................... 21
5 岩溶场地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 ........................................................................... 22
5.1 岩溶区桩基设计的一般原则 ...................................................................... 22
5.2 桩长的确定 .................................................................................................. 25
5.3 溶洞顶板稳定性验算 .................................................................................. 27
6 斜坡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 ................................................................................... 32
6.1 斜坡桩基设计的一般原则 .......................................................................... 32
6.2 桩基类型的选择 .......................................................................................... 32
6.3 桩长的确定 .................................................................................................. 33
6.4 斜坡段桥梁桩基设计防护原则 .................................................................. 36
7 采空区条件下桥梁桩基设计 ............................................................................... 38
7.1 采空区桥梁设计原则 .................................................................................. 38
7.2 采空区桥梁桩基设计原则 .......................................................................... 38
8 桥梁桩基设计应提供的成果资料 ....................................................................... 40

内容摘抄:

1 总则
1.0.1 为了满足贵州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公路桥梁桩基设计的需要,使设计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导书。
1.0.2 本指导书适用于贵州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跨径不大于 40m 的公路桥梁桩基础设计。
条文说明
根据调研,贵州省高速公路普通跨径桥梁采用标准化设计,常见跨径为 13m、16m、20m 的空心板,跨径 20m、30m、40m 先简支后连续 T 梁及 30m 以下箱梁,本指导书主要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跨径不大于 40m 的桥梁提出。对于大跨径桥梁,其上部结构使用要求与基础设计荷载大小不同,桩基设计应进行专门研究。
1.0.3 桩基础设计时,应结合地方经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桥区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施工技术与环境因素等进行设计。
1.0.4 对本指导书所指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桥梁,当桩的入土深度远超过常用桩或难以确定桩基承载力时,应采用静载试验获得桩侧摩阻力、桩基承载力等设计参数进行设计,试验时桩身内力宜采用分布式光纤测试,也可采用钢筋计等传统测试元件测试。
条文说明
分布式光纤测试比钢筋计等传统元件测试测试精度更高,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在贵州一些高速公路桥梁桩基础内力测试与抗滑桩内力监测中应用效果很好。
1.0.5 进行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设计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时需结合本地区特点参考本指导书设计。
2 复杂地质条件分类及勘察要求
2.1 复杂地质条件分类
本指导书所指的贵州山区复杂地质条件主要为以下几类:
1 深厚覆盖层
2 软质岩、强风化层及断层破碎带
3 岩溶发育区
4 斜坡地段
5 采空区
条文说明
项目组对贵州省多条高速公路(包括大兴—思南、道真—瓮安、毕节—都格、清镇—织金、惠水—罗甸、三穗—黎平、仁怀—赤水等)的地质勘察和设计资料进行了广泛调研,根据调研情况,发现贵州山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复杂地质情况:
(1)多条高速公路存在岩堆体、堆积体等深厚覆盖层,主要为碎石土、块石土等,部分达 60 m~80 m。这里所指的深厚覆盖层为堆积厚度大于 30m 的覆盖层。
(2)软质岩的地基承载力相对较低且分布范围大,部分桥位处于较厚的强风化破碎岩层或断层破碎带上。
(3)贵州属于典型岩溶发育区,形式种类多样,包括竖向串珠状或多层溶洞、水平向溶洞等,分布的区域广泛,对桥梁基础影响很大。
(4)贵州大部分处在山岭重丘区,多数桥墩处于基岩裸露的斜坡上,斜坡地段(尤其是陡坡地段)桥梁桩基是山区桥梁设计普遍遇到的问题。陡崖地段是斜坡地段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情况下陡崖地段桥梁跨径较大,确定桥梁跨径时应考虑桥梁桩基与陡崖的安全距离。
(5)贵州山区部分地区存在煤系地层和煤矿采空区,大范围采空区在道路选线时考虑尽量避开,但是小型采空区对公路桥梁桩基设计影响很大,易出现治理和变更,因此,这里所指的采空区为小型采空区。
上述的几种地形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桩基设计有其特殊性,现行规范很少涉复杂地质条件分类及勘察要求及,致使设计没有有效的规范可循,是造成深长桩基的主要原因。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JTT52/01-2015 贵州山区复杂地质条件公路桥梁桩基设计指导书(试行)(含条文说明).pdf已关闭评论

ICS27.140
CCS P59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5833一202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自动火焰切割机
Safety operation code for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n hydroelectric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Automatic flame cutting machine
2021-04-26发布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5833,DL/T 5833-2021,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机械,水电水利工程,自动火焰切割机,DL/T 5833-202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自动火焰切割机

1总则
1.0.1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自动火焰切割机的安全操作,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水电水利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工程,不适用于有色金属及设备改造修理热切割加工。
1.03自动火焰切割机的安全操作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火焰切割机flame cutting machine
利用氧气配燃气或燃油进行金属材料切割的设备。
2.0.2数控切割机CNC cutting machine
由数字程序控制进行复杂形状连续自动高精度热切割的机电一体化设备。
2.0.3仿形切割机shape cutting machine
由精密机械传动、电动机驱动割炬沿工件模型外轮廓运动,可对复杂形状进行连续自动仿真切割的自动化热切割设备。
2.0.4管道自动火焰切割机automatic pipe flame cutting machine
火焰切割机自动环绕钢管,连续完成全位置火焰热切割的自动切割设备。

3基本规定
3.0.1凡从事操作的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0.2作业人员应穿戴好工作服、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3.03氧气间、燃气间宜独立设置,不满足安全间距要求时应按规定封闭隔离。
3.0.4氧气瓶、燃气瓶应按规定进行检验并标识明确。
3.0.5风力大于3级时的露天作业应设挡风屏。风力大于5级或下雨天不得进行露天作业。
3.0.6冬季管路、阀门、割炬冻结时,不得火烤,应使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
3.0.7应对处于阳光曝晒之下的气罐(瓶)、汇流阀、管路进行遮挡。
3.0.8自动火焰切割机的操作还应符合《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DLT5370、《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DLT5372、《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DL/T5373的规定。

4安装与调试
4.1气站
4.1.1自动火焰切割宜采用集中供气形式,汇流输出总管应设置单向阀。
4.1.2气站的气罐、汇流阀等设备、设施安装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检验验收。
4.13氧气瓶、燃气瓶不得混放。氧气、燃气库房内不得存放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4.1.4气站及切割现场应设消防设施。
4.1.5气站及其管路安装前应向当地监管部门报备,施工完成后应经其检查、验收。
4.2管路
4.2.1管路宜采用架空敷设,也可采用直接埋地敷设,不得在封闭的地沟中敷设。管路应有可靠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措施。
4.2.2输送氧气、燃气的管路应用不同颜色区分,且与橡胶软管的颜色保持一致,管件接头严密,管身不得有鼓包、破裂、漏气现象。
4.2.3燃气管路应有防回火装置,每次使用前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4每一把割炬应有一个独立的回火防止器。当一根燃气管向多个割炬供气时,总管路及支管路均应安装回火防止器。
4.2.5管路中配置的回火防止器应垂直放置,阻火元件应保持气路畅通。
4.2.6氧气、燃气的橡胶软管不得混用。单根橡胶软管长度不宜小于10m。
4.3切割机
4.3.1切割机及管道应安装稳固,氧气管、燃气管与机体连接正确,连接处不得漏气。
4.3.2管道切割机的轨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轨道式管道切割机的轨道安装前应对安装表面进行检查。安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异物,焊缝余高应磨平。
2吸附式轨道的磁铁安装前应检查吸附力,使用前应检查磁铁与管壁的接触状态。
3卡箍式轨道还应符合以下要求:
1)选用的轨道或轨道组应与被切割管道直径相适应。
2)每根轨道应配一个爪具。爪具的孔端与轨道的螺柱端应配合紧固。
3)安装完成后应逐一检查爪具钩端与轨道拉紧孔的扣合以及轨道与管壁的贴合情况。
4.3.3数控切割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割炬应装在小车有护板的一侧,与护板保持不小于100m的距离。气管连接到分配器之前,应清除气管内杂物。
2动力源应带有交流稳压装置。机床、小车、轨道等设备应试、验收、试运行。
4.4.2试运行应配备安全监护人员。
4.4.3设备验收后,说明书及电气接线图等随机文件需要被专门保管。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1.140.60 P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住
GB/T25178一2020
代替GB/T25178一2010
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Reduced-pressure type backflow preventer
2020-12-14发布
2020-12-14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25178-2020,GB/T25178-2010,GBT25178-2020,减压型倒流防止器,流防止器标准,流防止器规范,GB/T 25178-2020 减压型倒流防止器(代替GB/T25178-2010).pdf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25178一2010《减压型倒流防止器》,与GB/T25178一201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减压型倒流防止器”“零流量”等术语和定义(见3.1~3.5,2010年版的3.1~3.5):
一删除了“独立作用止回阀”“PN(公称压力)”的术语和定义(见2010年版的3.6、3.7);
一增加了“始动泄水压差”的术语和定义(见3.6):
2010年版第5章内容,改为第4章,修改了型号标记(见4.2,2010年版的5.1);
一2010年版第4章、第6章内容合并到第5章,修改了检测球阀的要求(见5.2.3、6.2,2010年版的4.1.2);
一修改了在线检修要求(见5.2.4,2010年版的4.1.3);
一泄水阀结构设计要求从2010年版的7.10.1移到5.2.5(见5.2.5,2010年版的7.10.1);
一将2010年版附录A中对截断阀的要求移到5.2.6,增加了截断阀的密封形式要求(见5.2.6,2010年版的附录AA.2);
一修改了结构形式中的连接形式要求(见6.2.4,2010年版的4.2);
一修改了外观与涂装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1、7.1,2010年版的7.4、8.1.2):
一修改了强度要求(见6.3,2010年版的7.7);
一修改了止回阀性能要求(见6.4,2010年版的7.8):
修改了水力特性要求(见6.5,2010年版的7.9):
修改了压力损失要求(见6.6,2010年版的7.9.3):
一修改了泄水阀性能要求(见6.7,2010年版的7.10):
一增加了泄水阀灵敏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7.2、7.7.2);
一增加了循环试验、卫生要求和试验方法(见6.9、6.10、7.9、7.10);
修改了水力特性试验、压力损失试验、泄水阀启闭性能试验时的进水压力,试验装置图移到附录B(见7.5、7.6、7.7.1、附录B,2010年版的8.3~8.9):
一修改了出厂检验项目(见8.2,2010年版的9.1);
一修改了型式试验和抽样规则(见8.3,2010年版的9.2、9.3);
一修改了产品标志(见9.2,2010年版的10.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冠龙阀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建华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安徽铜都流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纳斯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安微红星阀门有限公司、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天津市塘沽第一阀门有限公司、沪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大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济南迈克阀门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国威给排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宁波华成阀门有限公司、株洲南方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龙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江苏竹箦阀业有限公司、宁波杰克龙精工有限公司、罗兰自控阀业(上海)有限公司、中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禹成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普联力量流体控制(上海)有限公司、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沪工阀门厂(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沉为:
-GB/T25178-2010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减压型倒流防止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型号标记,材料和结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公称压力不大于PN16、公称尺寸DN15~DN400,介质温度不高于65℃生活饮用水的减压型倒流防止器(以下简称“倒流防止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6普通螺纹基本尺寸
GB/T1047管道元件公称尺寸的定义和选用
GB/T1048管道元件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GB/T1732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5135.1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1部分:沟槽式管接件
GB/T5210色漆和清漆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GB/T6739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T7306.2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9124.1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GB/T12220工业阀门标志
GB/T12225通用阀门铜合金俦件技术条件
GB/T12227通用阀门球墨铸铁件技术条件
GB/T12230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GB/T13452.2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GB/T13927工业阀门压力试验
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17241.6整体铸铁法兰
GB/T17241.7铸铁管法兰技术条件
GB/T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21873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
GB/T24588不锈弹簧钢丝
GB/T26640阀门壳体最小壁厚尺寸要求规范
CJ/T216给水排水用软密封闸阀
JB/T7927阀门铸钢件外观质量要求
JB/T7928工业阀门供货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减压型倒流防止器reduced--pressure type backflow preventer
通过进水止回阀产生的压差来控制泄水阀启闭的防倒流水力控制装置。
3.2进水腔压力inlet chamber pressure
p1
进水端端面至进水止回阀阀座密封面之间内腔的压力。
3.3中间腔压力intermediate chamber pressure
P2
进水止回阀阀座密封面至出水止回阀阀座密封面之间内腔的压力。
3.4出水腔压力outlet chamber pressure
p3
出水止回阀阀座密封面至出水端端面之间内腔的压力。
3.5零流量Zer0fIoW
在正常供水压下,关闭出水端截断阀,使倒流防止器处于流量为零时的状态。
3.6始动泄水压差differentialpressure required to open the relief valve
△P泄
在零流量状态时,因p2上升或1下降,导致泄水阀开始泄水时,p1与p2的压差值。
4分类、型号标记
4.1分类
4.1.1倒流防止器进口公称尺寸分为DN15、DN20、DN25、DN32、DN40、DN50、DN65、DN80、N100、
DN125、DN150、DN200、DN250、DN300、DN350、DN400。公称尺寸应符合GB/T1047的规定。
4.1.2倒流防止器的公称压力分为PN2.5、PN6、PN10和PN16。公称压力应符合GB/T1048的规定。
4.1.3倒流防止器结构形式分为直流式结构和直通式结构两种。
4.1.4倒流防止器连接方式分为法兰连接、卡箍连接、内螺纹连接和外螺纹连接四种。
4.2型号标记
倒流防止器型号标记应由字母和数字组成,标记方法如下:

(略)

标准内容索引目录:

前言……………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型号标记……………2
5材料和结构3
6要求4
7试验方法…………6
8检验规则………10
9标志、包装和贮运11
附录A(资料性附录)减压型倒流防止器整体结构1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检测试验装置图16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5.160.10
CCS J33   O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869-2021代替DL/T869一2012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The welding code of practice for power plant
2021-12-22发布2022-03-22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869,DL/T 869-2021,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21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火力发电厂设计、安装、维修、改造工程及其配套加工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钢结构和在受压元件上焊接非受压元件的焊接工作,以及主、辅机部件的焊接修复工作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焊条电弧焊(SMAW)、钨极氩弧焊(GTAW)、熔化极(实心和药芯焊丝)气体保护(GMAW、FCAW)、气焊(OFW)、埋弧焊(SAW)等焊接方法。
本文件也适用于非承压结构、密封及一般支撑结构的焊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83不锈锅焊条
GBT985.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
GBT9852埋弧焊的推荐坡口
GBT5117非合金钢及细品粒钢焊条
GB/T5118热强钢焊条
GBT5293埋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品粒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GB/T531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T8110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用非合金及细品粒钢实心焊丝、低合金钢焊丝
GB/T10045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GB/T1134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GB/T12470埋弧焊用热强钢实心焊丝、药芯焊丝和焊丝-焊剂组合分类要求
GBT17394金属材料里氏硬度试验
GB/T17493热强钢药芯焊丝
GB/T29713不锈钢焊丝和焊带
GB/T32532焊接与切割用钨极
GBT39255焊接用切割用保护气体
GB/T39279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热强钢实心焊丝
GBT39280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品粒钢实心焊丝
DLT675电力行业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
DLT678电力钢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DLT67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T734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DLT752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
DL/T 753汽轮机转钢件补焊技术导则
DLT 754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DL/T8I9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DL/T820(所有部分)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技术规程
DLT821金属培化焊对接接头射线检测技术和质量分级
DL/T 868焊接工艺评定规程
DL/T905汽轮机叶片、水轮机转轮焊接修复技术规程
DLT931电力行业理化检验人员考核规程
DLT991电力设备金属光谱分析技术导则
DLT1097火电厂凝汽器管板焊接技术规程
DLT1105.2电站锅炉集箱小口径接管座角焊缝无损检测技术导则第2部分:超声检测
DLT1621发电厂轴瓦巴氏合金焊接技术导则
DL/T1718火力发电厂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规程
DL/T1719采用便携式布氏硬度计检验金凤部件技术导则
DL/T1927发电机、汽轮机轴颈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DLT2054电力建设焊接接头金相检验与评定技术导则
DLT2360阀门密封而焊接修复技术导则
DLT5210.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5部分:焊接
JB/T3223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NB/T4701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182承压设各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钢焊条
NBT47018.3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气体保护电弧焊丝和填充丝
NBT47018.4承压设各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4部分:埋弧焊用钢焊丝和焊剂
YB/T5092焊接用不锈钢丝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一般规定
4.1总的要求
4.1.1焊接工程应按DLT868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必要时应编制焊接施工措施文件。
4.1.2焊接接头质量检验应根据部件工况条件和质量要求分类。
4.1.3焊接人员考核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4.1.4焊接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DLT5210.5的规定。
4.1.5汽包、汽轮机铸钢件、汽轮机叶片、轴颈、轴瓦巴氏合金、阀门等重要部件焊接或焊接修复应分别符合DLT734、DLT753、DL/T905、DLT1927、DL/T1621、DLT2360的规定。
4.1.6电力钢结构、母线、凝汽器管板焊接应分别符合DLT678、DL/T754、DL/T1097的规定。
4.1.7焊接工作应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环保规定和其他专项规定。
4.2企业及焊接人员
4.2.1承担火力发电厂焊接工程的施工、监理、检修和相关工作的单位应具备的条件承担火力发电厂焊接工程的施工、监理、检修和相关工作的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a)具有国家认可的与承担工程相适应的单位资质,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b)企业质量体系中应对焊接工程管理有明确的规定,焊接工程中,质量体系应有效运行,确保焊接工程的质量;
c)指定焊接专业负责人,负责本专业的技术、质量及安全工作;
d)具备与工程规模相适应的焊接施工、检验装备和人力资源条件;
e)施工和监理企业应经常组织焊接人员参加专业技术培训。
4.2.2承担火力发电厂焊接工程的焊接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4.2.2.1焊接技术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a)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且有不少于1年的专业技术实践;
b)焊接工程中担任管理或技术负责人的焊接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应专业中级或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4.2.2.2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a)应具有初中及以上的文化程度,具有3年及以上实践经验;
b)应经过专门技术培训,具备相应的质量管理知识,并取得相应的证书。
4.2.2.3焊接检验、检测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a)无损检测人员应按照DL/T675的规定参加考核并取得相应的技术资格;
b)从事金相、光谱、力学性能检测的人员,应按照DLT931的相关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
c)焊接检验、检测人员的证书应在有效期内;
d)评定检测结果,签署检测报告的人员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资格。
4.2.2.4焊工和焊机操作工应按照DLT679的规定参加焊工技术考核,并取得相应证书。
4.2.2.5焊接热处理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a)得接热处理操作人员应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经专门培训考核并取得证书;
b)焊接热处理技术人员应具备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经专门培训考核并取得证书。
4.2.2.6焊接工程监理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a)应有不少于五年的焊接专业技术实践;
b)应经过焊接专业技术培训。
4.2.3焊接人员的基本职责
4.2.3.1焊接技术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a)贯彻工程质量方针,掌捉工程概况,组织并编制焊接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b)组织并参与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拟定焊接技术措施,组织现场焊接练习,确认焊工能力;
c)在施工前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在工程中实施技术指导和监督;
d)参与焊接质量验收;
e)记录、检查和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办理本专业工程竣工技术文件的移交,组织进行焊接工程专业技术总结。
4.2.3.2焊接质量检查人员应履行下列职责:
a)编制焊接质量验收项目和实施计划;
b)参与焊接技术措施的审定,确认有关技术措施的实施,及时制止违章作业并报告有关部门;
c)确定受检焊缝或检验部位,检验外观质量,负责工程质量统计,并按瓢DL/T5210.5的要求开展工程质量验收;
d)草捏焊工技术状况,检查焊工合格证件。对作业质量不稳定的焊工有权停止其焊接工作;
e)有权建议焊工技术考核委员会吊销焊工合格证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27.100
CCS K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682—2021代替DLUT682一199
母线金具开槽沉头螺钉
Slotted countersunk flat head serews for bus-bar fittings
2021-04-26发布2021-10-26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 682,DL/T 682-2021,开槽沉头螺钉,母线金具,DL/T 682-2021 母线金具用开槽沉头螺钉

1范园
本文件规定了母线金具用开槽沉头螺钉的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和标记等。
本文件适用于螺纹规格为M12M18,性能等级为4.8、58A2-70、A2-80、CU2、CU3和AL4、产品等级为A级的母线金具用开槽沉头螺钉。M12以下母线金具用开槽沉头螺钉按照GB/T68规定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外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热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8开槽沉头螺钉
GB/T90.1紧固件验收检查
GB/T90.2紧固件标志与包装
GB/T 193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系列
GB/T1237标记方法
GB/T3098.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蟋钉和螺柱
GB/T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10机械性能有色金属制造的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3103.1编固什公差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
GBT5267.1紧固件电镀层
GBT5267.2电解锌片层
GB/T5267.3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GB/T5267.4紧固件都处耐腐蚀不锈钢纯化处理
GB/T5276紧固件螺栓、螺、螺柱及螺母尺寸代号和标注
GB/T5279沉头螺钉头都形状和剩量
GB/T5779.1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燥柱一殷要求
GB/T9145普通螺纹中等精度、优选系列的极限尺寸
GB/T16938紧固件螺栓、螺钉、螺柱和螺母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3.2符号
GBT5276和以下给出的符号都适用于本文件。
a——支掉面至第一扣完整螺纹的距离,mm。

4型式与尺寸
4.1型式
母线金具用开梢沉头螺钉的型式与尺寸见图1和图2。

4.2尺寸
母线金具用开槽沉头螺钉尺寸见表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概述

1.1 引言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指由预制混凝土构件或部件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中
采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工业化水平高、建造速度快、施工质量佳、减少工地扬尘和减少
建筑垃圾等优点,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有效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
发展要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等以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都
有广泛应用。近年来,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应用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加快建筑产业现代化健康快速发展,是国家工程建设
领域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为切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 6 号)、《国务院
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 7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十
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
理办法》。其中《“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明确目标:到 2020年,培育 50个以上装
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
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推进
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增强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各省市相继出台了
相关的地方文件。

将规范内容进行细化、说明,针对具体问题讲解分析标准条款的应用。

1.2.3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手册规定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的基本要求,当设计文件对施工有专
门要求时,尚应按设计文件执行。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可参照杰手册处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
关技术标谁的规定。
1.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工艺手册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手册。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411-200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T50640-2010《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GB507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T50905《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GB/T51129-2015《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
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5144《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JGJ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8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订146《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160《混凝土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J169《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224-2010《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
JGJ256《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
JGJ276-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355-2015《钢筋套简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T398-2012《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简》
JG/T408-2013《钢筋连接用套简灌浆料》
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应用现状
1.4.1连接技术应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通过构件与构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等关键部位的连接保证结构的整体
受力性能,连接技术的选择是设计及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目前,由于我国主要采用等同现
浇的设计概念,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即预制构件之间通过可靠的连接
方式,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等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竖向受力钢筋的连
接方式主要有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浆描搭接连接;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搭接、焊接、机械连接
等钢筋连接技术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祝下也可以使用。

钢筋套简灌浆连接由金属套简插入钢筋,并灌注高强、早强、可微膨胀的水泥基灌浆料,
通过刚度很大的套简对可微膨胀灌浆料的约束作用,在钢筋表面和套简内侧间产生正向作用
力,钢筋借助该正向力在其粗糙的、带肋的表面产生摩擦力,从而实现受力钢筋之间的应力传
递。套简可以分为全灌浆套简和半灌浆套简两种形式。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技术在欧美、日木等
国家的应用,已有4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大地震的考验,编制有成熟的标准,得到普遍的应
用。国内也已有大量的试验数据支持,主要用于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中。《装配式混凝土建
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对套简灌浆连接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提出了要求。另外《钢筋连接用套简灌浆料》JG/T408-2013、《钢筋连
接用灌浆套简》JG/T398-2012、《钢筋套简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等专项标准,
也都为该项连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钢筋浆锚连接是在预制构件中预留孔洞,受力钢筋分别在孔洞内外通过间接搭接实现钢筋
应力的传递。此项技术的关键在于孔洞的成型方式、灌浆的质量以及对搭接钢筋的约束等各个
方面。目前主要包括约束浆描搭接连接和金属波纹管搭接连接两种方式,主要用于剪力墙竖向
分布钢筋的连接。
除以上这两种主要连接技术外,国内也在研发相关的干式连接做法,比如通过型钢进行构
件之间连接的技术,用于低多层建筑的各类预埋件连接技术等。
1.4.2预制构件生产技术应用
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应用,各地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在逐步增加,其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有预制墙板、梁、柱、叠合板、阳台、飘窗、空调板、女儿墙等。

新型装配式建筑对预制构件的要求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为:一、构件尺寸及各类预埋预留
定位尺寸精度要求高;二、外观质量要求高;三、集成化程度高等。这些都要求生产企业在工
厂化生产构件技术方面需要有更高的水平。

在生产钱方面有固定台座或定型模具的生产方式,也有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流水线
生产方式,在生产应用中针对各种构件的特点各有优势。为追求建筑立面效果以及构件美观,
清水混凝土预制技术、饰面层反打技术、彩色混凝土等相关技术也得到很好的应用。其他如脱
模剂、露骨料缓凝剂等诸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较现场现浇混凝土更为严格,质量也有所提高。虽然《装配式混凝土建
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中对预制构件的制
作和质量脸收提出了初步的要求,但是随着预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提高,其内容还有待完善和
补充。目前,许多地方标准,如:北京、上海、深圳、沈阳、合肥、湖北、福建等地均出台了
专门的预制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为该项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1.4.3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差异很大。由于部分构件在工预制并在
现场通过现浇段或钢筋连接技术装配成整体,因此施工现场的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工
程均大幅度碱少,而预制构件的运输、吊运、安装、支撑等成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

多年以来,现浇混凝土施工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最为主要的生产方式,劳动工人也多为衣
民工,技术含量低,并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因此目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最大的问
题是技术工人缺乏,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计划还末能适应生产方式有较大变化。因此,许多装
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现场仍然处于粗放生产的状况,精细化程度不足,质量不能得到保障,
这一点需要特别重视。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
GB/T51231-2016及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都提及了装配式混凝土
结构的施工,多个省市的装配式地方标准也给出了详细的规定。随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
术的进步,该方面的内容正在逐渐的优化和完善。
1.4.4集成技术应用
装配式建筑要求技术集成化,对于预制构件来说,其集成的技术越多,后续的施工环节越
容易,这也是顶制构件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外墙板应用中可集成承重、保温和外装修三项技术。香港近年
来对整体卫生间有着深入的研究,目前已发展到第四代。整体卫生间一次安装到位,内墙面瓷
砖可在工厂预贴,洁具也可在工厂预安装,但为了减少运输、施工阶段的破损也常在吊装施工
完成之后安装。卫生间一侧设置粗糙面与承重墙体连接在一起,卫生间墙体非承重,其自重荷
载由本层承受。

1.4.5装配式内装技术应用
推行装配式内装是推动装配式住宅发展的重要方向。住宅采用装配式内装的设计建造方式
具有五个方面优势:一、部品在工厂制作,现场采用干式作业,可以最大限度保证产品质量和
性能:二、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省大量人工和管理费用,大大缩短建设周期,综合效益明显,
从而降低住宅生产成本;三、节能环保,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施工现场大部分为干法施工,噪
声粉尘和建筑垃圾等污染大为减少;四、便于维护,降低了后期的运营维护难度,为部品更新
变化创造了可能;五、采用集成部品可实现工业化生产,有效解决施工生产的尺寸误差和模数
接口问题。
装配式住宅建筑内装设计应考虑内装部品的后期维护、检修更换等问题,并应考虑不同材
料、设备、设施具有不同的使用年限,内装部品应符合使用维护和维修改造要求。在现浇混凝
土结构中,我国一般的做法是将设备管线埋置在楼板或墙板混凝土中,如今在装配式混凝土结
构中也延续了这种做法,采用叠合板作为楼板时,叠合后浇层本身很薄,而纵横交错的管线埋
置对楼盖的受力非常不利,且管线后期的维修、更换会造成对主体结构损坏,对结构安全性有
一定影响。
SI内装是在房间内设置吊顶、装饰墙、架空地板等,实现了主体结构与管线、内装的分离,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线的埋设问题。不过,传统做法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人对于有效使用面积的追求远大于管线维修的方便以及对结构安全的考虑,尤其是在居住面积较小的情祝下。因此S工住宅在国内的推广任重而道远。某些工程已经采取局部的SI做法,即结合局部内装做法。

2术语
2.0.1装配式建筑assembled building《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2.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concrete structure《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
标准》GB/T51231-2016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0.3结构系统structure syste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由结构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以承受或传递荷载作用的整体。
2.0.4外围护系统envelope ope syste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由建筑外墙、屋面、外门窗及其他部品部件等组合而成,用于分隔建筑室内外环境的部品
部件的整体。
2.0.5设备与管线系统facility and pipeline syste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由给水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和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线组合而成,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体。
2.0.6内装系统interior decoration syste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由楼地面、墙面、轻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卫生间等组合而成,满足建筑空间使用要求的整体。
2.0.7部品part《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2.0.8部件component《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他构件的统称。
2.0.9装配式装修assemb1 ed decoration《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
2.0.10干式工法non-wet construction《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采用干作业施工的建造方法。
2.0.11集成式厨房integrated kitchen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厨柜和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2.0.12集成式卫生间integrated bathroom《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墙面(板)、吊顶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集成拼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2.0.13装配式隔墙、吊顶和楼地面assembled partition wall,ceiling and floor《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由工厂生产的,具有隔声、防火、防潮等性能,且满足空间功能和美学要求的部品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隔墙、吊顶和楼地面。
2.0.14管线分离pipe&wire detached from structure system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系统之外的方式。
2.0.15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0.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2.0.17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
标准》GB/T51231-2016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
2.0.18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concrete composite flexural component《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简称叠合梁、叠合板。
2.0.19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cade panel《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2.0.20预制外挂墙板precast concrete facade panel《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外挂墙板。
2.0.2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grout sleeve splicing of rebars《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在金属套简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方式。
2.0.22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grout sleeve for rebar splicing《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
采用铸造工艺或机械加工工艺制造,用于钢筋套简灌浆连接的金属套管,简称灌浆套简。
灌浆套简可分为全灌浆套简和半灌浆套简。

2.0.23全灌浆套筒ho1 e grout s1eere《钢筋套简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两端均采用套简灌浆连接的灌浆套简。
2.0.24半灌浆套筒grout sleeve with mechanical splicing end《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355-2015
一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另一端采用机械连接方式连接钢筋的灌浆套简。
2.0.25钢筋连接用套简灌浆料cementitious grout for coupler of rebar splicing
《钢筋连接用套简灌浆料》JG/T408-2013
以水泥为基料,适当配以细骨料以及少量外加剂和其它材料组成的干混料,加水搅拌后具有流动度大、早期强度大、高强、微胀等特性的灌浆料。
2.0.26钢筋浆锚搭接连接rebar1 apping in grout-fil1edho1e《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2016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3深化设计
3.1概述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深化设计(简称“P℃深化设计”)是指在原设计方案、条件图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图纸进行完善、补充,绘制成具有可实施性的施工图纸。
P℃深化设计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准确理解原设计图纸的要求,结合施工环境,与预制构件供应商联系,完成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并经设计单位审核通过,编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施工方案。深化设计后的图纸应满足原方案设计技术要求,符合相关地域设计和施工规范,并通过审查,能直接指导现场施工。
3.2深化设计主要内容
对于具体项目的深化设计,主要包括构件拆分深化设计说明、平面拆分图、拼装节点详图、墙身构造详图、工程量清单明细、构件结构详图、构件细部节点详图、构件吊装详图、构件预埋件埋设详图等。根据工程结构特点,主要拆分构件产品有预制混凝土外墙板、预制混凝土内

墙板、预制混凝土梁、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预制混凝土PCF板、预制混凝土楼梯板、预制混凝土阳台板、预制混凝上空调板、预制混凝土女儿墙。
3.3深化设计流程特点
构件深化设计前,各方需求由总承包方进行整合与集成,然后交由深化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深化设计中的需求整合工作宜由具备综合专业能力的,总承包单位完成,避免由于深化设计人员专业局限性而造成对各专业需求的理解偏差。设计成果应由总承包方进行审核,可较容易检验设计文件是否都能满足各参与方的需求,最大程度地避免各方可能存在的矛盾。

3.4深化设计原则
(1)构件深化设计应满足工厂制作、施工装配等相关环节承接工序的技术和安全要求,各种预埋件、连接件设计应准确、清晰、合理,并完成预制构件在短暂设计状况下的设计验算。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构件拆分,应满足下列要求:
1)被拆分的预制构件应符合模数协调原则,优化预制构件的尺寸,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
2)相关的连接接缝构造应简单,所形成的结构体系承载能力应安全可靠;被拆分的预制构件应与施工吊装能力相适应,并便于施工安装以及质量控制与验收。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预制构件在制作前,P℃深化设计单位需对生产、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工程中预制构件的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并审核预制构件加工图。加工图应标明构件的重心、构件吊装自重、吊点布置和安装支撑点等。
(4)预制构件加工详图应由设计单位会签确认。加工图需要变更或完善时应及时办理变更文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时,需提交工程设计单位确认的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和设计变更文件作为验收资料。
3.5深化设计与构件生产、吊装施工的关系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深化设计,对建筑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构件制作、运输、现场施工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P℃深化设计应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构件生产、吊装施工等整个建设过程都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如建筑外立面设计、结构体系选择、预制构件重量和种类、预制装配率、工程造价及施工工期影响等。
3.5.1P℃深化设计与构件生产的关系
(1)PC深化设计与构件制作运输
P℃深化设计应考虑预制构件的生产、堆放、运输等环节的可操作性。如构件生产流程、生产平台尺寸、脱模、构件起吊设备、运输条件等。

(2)PC深化设计与构件生产成本
P℃深化设计应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生产的经济性。如模具成本及重复使用率、构件补强措施、装车运能、人工消耗等。
(3)PC深化设计与预埋件
PC深化设计应考虑PC构件的预埋件位置及其合理性。应根据PC重量合理设计脱模点和起吊点,尽量统一预埋件规格型号,同时需考虑埋件加工采购的便利性。预埋件设计尚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埋件》04G36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5123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以及《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等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4)PC深化设计与其他构配件
P℃深化设计应考虑P℃构件内窗框等的选型,例如预埋窗框选型应避免蒸汽养护时变形与混凝土产生脱缝等。
3.5.2P℃深化设计与吊装施工的关系
(1)PC深化设计与,总体施工方案
P℃深化设计应考虑预制构件吊装施工的工序及便利性,其考虑因素包括:构件重量及类型、进场道路及临时堆场布置、构件吊装流程、现浇混凝土支模、塔式起重机选型等,尽可能考虑预制构件吊装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2)PC深化设计与构件吊装
P℃深化设计应考虑尽可能减少现场工人的操作难度,减少施工人员的随意性。通过事先设计的预制构件限位装置来控制定位,再通过专用施工调节器具进行微调。限位装置和调节器具的操作在设计上应避免施工现场使用大型器械,尽量使用常用工具便可实现定位和调整。此外,P℃深化设计尚应考虑预留外伸钢筋、斜撑杆、限位固定件等因素施工的互相干扰。
3.5.3P℃深化设计与各专业的协同设计
P℃深化设计应在方案设计阶段介入,这样可以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视角对建筑、结构、机电、给排水等方案给出建议。另外,P℃深化设计应与门窗、石材、面砖、遮阳、栏杆、地漏、保温、防雷、水电、暖通、装修等各专业沟通,商定细部节点构造。

4总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是在以建工程的建筑平面上(包括周围环境),布置为施工服务的各种临时建筑、临时设置及材料、施工机械、预制构件等,是施工方案在现场的空间体现。它反映已有建筑与拟建工程之间、临时建筑与临时设施间的相互空间关系。布置得恰当与否、执行的好坏,对现场的施工组织、文明建设,以及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工程质量和安全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现场不同施工阶段,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分为基础工程施工总平面图、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阶段总,平面图、装饰装修阶段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现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重点介绍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阶段现场总平面图的设计与管理工作。
4.1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1)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地形状况
(2)全部拟建建筑物和其他基础设施的位置
(3)项目施工用地范围内的构件堆放区、运输构件车辆装卸点、运输设施
(4)供水、供电、供热设施及线路、排水排污设施、临时施工道路
(5)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
(6)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布置图
(7)现场常规的建筑材料及周转工具

(8)现场加工区域
(9)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保设施
(10)相邻的地上、地下既有建筑物及相关环境
4.2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1)平面布置科学合理
(2)合理规划预制构件堆放区域,减少二次搬运;构件对方区域单独隔离设置,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3)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4)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5)临时设置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宜分离设置
(6)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的要求
(7)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中建,施工工艺,标准手册,装配式剪力墙,中建装配式剪力墙施工工艺标准手册(图文并茂) 中建,施工工艺,标准手册,装配式剪力墙,中建装配式剪力墙施工工艺标准手册(图文并茂) 中建,施工工艺,标准手册,装配式剪力墙,中建装配式剪力墙施工工艺标准手册(图文并茂) 中建,施工工艺,标准手册,装配式剪力墙,中建装配式剪力墙施工工艺标准手册(图文并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1.100.01
CCS Q 11
团体标准
T/CCAS023-2022
用于水泥中的改性球状磷石膏
Modified spherical phosphogypsum used for cement
2022-05-20发布2022-08-20实施
中国水泥协会发布

T/CCAS 023,T/CCAS 023-2022,改性球状磷石膏,用于水泥,T/CCAS 023-2022 用于水泥中的改性球状磷石膏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于水泥中的改性球状磷石膏的术语与定义,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通过改性、成球等工艺达到水泥厂方便输送、人库,计量、使用的改性球状磷石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作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484石膏化学分析方法
GB/T6003.2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验市
GB/T6005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1649电子式万饱试验机
GB/T21389游标,带表和数显卡尺
JG475电子式万能试验机检定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改性球状磷石膏modified spherical phosphogypsum
磷石膏加人适量的碱性物质(如石灰,电石渣等)改性后,在成球盘或造粒机生产出近球状且达到一定物理强度的材料。
3.2
粉球率powder rate
改性球状磷石膏中直径小于10mm的粉状料质量占成品料质量的比值(%)。
4等级
按三氧化磴《S0)的含量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SL16996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The regulations of data compilation for earth-rockfill dam safety monitoring
1996-08-26发布199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SL 169,SL 169-1996,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 169-1996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1总则
1.0.1本规程系《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6094)的配套规程,主要目的是规范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的整编工作,使之达到经常化、正规化、标准化。
1.0.2本规程适用于609测所指的范围。要求整编的主要监测项目是巡视检查、变形、渗流及压力(应力)、水文、气象。水力学、地震、波浪及异重流等监测项目,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参照有关专业规定做简要整编。有关混凝土建筑物监测资料的整编、分析,可参照《混凝士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3389)的有关要求进行。为科研和其他工作需要而设置的监测项目,可根据需要和有关规定参照本规程进行资料整编。
1.0.3监测资料整编,是将土石坝安全监测的各种原始数据和有关文字、图表(含影像、图片)等材料经过审查、考证,综合整理成系统化、图表化的监测成果,并汇编刊印成册或制成软盘。整编工作应包括以下内容和步骤。
(1)平时资料整理,是各监测阶段负责观测工作单位的一种经常性工作。重点是计算、查证原始观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如有异常或疑点应及时复测、确认。如影响工程安全运行,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2)定期整编刊印,是在平时资料整理基础上,按规定时段对监测资料进行全面整理、汇编和分析,并附以简要安全分析意见和编印说明后刊印成册。整编和刊印时段,在施工期和初蓄期,视工程施工或蓄水进程而定,最长不超过1年。在运行期,一般15年为宜,其中的整编工作应至少每年做一次,刊印时段可视具体情况,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1.0.4监测资料的整编工作,在工程施工期,由水库施工单位负责,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交完整的符合本规程要求的监测设施竣工资料和完全监测资料整编文件。工程竣工验收后,由水库管理单位负责按规定时段进行整编,并按分级管理原则,由上一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审查。
1.0.5刊印的整编资料,各整编单位除应建档、妥善保存外,还应按分级管理制度报送有关部门备案。
1.0.6使用计算机做监测资料整编的,其整编成果也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并有软盘备份。

2原始资料及考证资料
2.1工程概况
2.1.1水库枢纽及主体建筑物的概况和特征参数,可据工程具体情况按附录A的表A1格式汇编成简要总表。
2.1.2坝区简要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坝基和坝体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有关建筑物和岩土层的安全运行条件及警戒性指标(如各种“允许”值、安全系数)、存在问题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的简要介绍。
2.1.3适当比例尺和幅面(单幅最大不宜超过1/16开本)绘出的枢纽总体平面布置图,以表明各建筑物的相对位置、轮廓和尺寸。
2.2监测设施和仪器的考证
2.2.1一般规定
2.2.1.1监测设施和仪器的考证资料一般应包括:
(1)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布置、埋设、竣工等概况的说明。
(2)观测设施及测点的平面布置图,标明各建筑物所有观测项目及设备的平面位置(不同项目、设备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图例见附录D)。
(3)观测设备及测点的剖面布置图。腳面应沿设置的纵、横观测断面剖出,腳面数量,以能表明观测项目全部设备和测点的剖面位置和高程为原则,剖面图上应标明建筑物的轮廓尺寸和必要的地质情况。
(4)有关各水准基点、起测基点、工作基点、校核基点,以及各种观测设施、测点的平面坐标、高程、结构、安设情沉、设置日期和测读起始值、基准值等文字和数据考证表。

5)各种观测仪器的型号、规格、主要附件、购置日期、生产厂家,以及精度检定等资料。
2.2.1.2各种考证资料均应在设施(或测点)设置、安装和仪器购进时进行精心测量和适时、准确地记录。在初次整编时,应按工程实设观测项目对各项考证资料进行全面收集、整理和审核。在以后各整编阶段,观测设施和仪器有变化时,如校测高程改变、设施和设备检验维修、设备或仪表损坏、失效、报废、停测、新增或改(扩建等,均应重新填制〔或补充相应的考证图表,并注明变更原因、内容、时间等有关情况备查。
2.2.1.一座水库有几座坝,或一坝的某一观测项目有不同型式和结构的观测设备时,均应按本规程要求分别填制考证图表。
2.2.2变形监测设施的考证
2.2.1表面变形观测:
(1)坝面竖向位移观测用的水准基点、起测基点,以及观测点的设置考证表格式见表2。
(2)坝面水平位移观测的校核基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的设置考证表格式,分别见表A3、表4。
(3)混凝土面板坝面板挠曲变形观测用测斜仪的设置考证表格式可参见表8。
2.2.2.2内部变形观测:
1)内部竖向位移观测用的各种沉降仪,如电磁式沉降仪、干簧管式沉降仪、横將式沉降仪和水管式沉降仪等的安设考证表格式,分别见表5表。
(2)内部水平位移观测、界面位移和深层应变观测用各种位移计、测斜仪及其导管的埋设考证表格式,分别见表8一表1。
3)正垂线和倒垂线的安装考证表格式见表12、表13。
2.2..3裂缝和接缝观测,以及混凝土面板周边缝、板间缝等变形观测用各种测缝计的埋设考证表格式分别见表A14表16。
2.2.3渗流监测设施的考证
2.2.4观测渗流压力的测压管埋设考证表格式见表A?,振弦式及其他类型的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考证表格式见2.2.4条。
2.2.3.2观测渗流量的量水堰安设考证表格式见表A18。
2.2.4压力(应力)监测设施的考证
2.2.4.1各式孔隙水压力计的埋设考证表格式见表A19~表A23。
2.2.4.2振弦式土压力计的埋设考证表格式见表A24。
2.2.4.3差动电阻式应变计、无应力计、钢筋计和温度计的埋设考证表格式见表A25。
2.2.5其他监测设施的考证水文、气象观测,以及地震反应观测、泄水建筑物水力学观测等设备的安设考证表格式,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参照有关专业的规定执行。有关观测房情况,如平面坐标、建基高程、附属标点,以及其室内仪表和电缆布设等也宜作出相应的考证或说明资料。

3监测资料整编
3.1一般规定
3.1.1监测资料整编包括平时资料整理与定期资料编印。
3.1.2平时资料整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适时检查各观测项目原始观测数据和巡视检查记录的正确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有漏测、误读(记)或异常,应及时补〔复测、确认或更正。
2)及时进行各观测物理量的计〔换)算,填写数据记录表格〔各记录表格式详见第2章)。
(3)随时点绘观测物理量过程线图,考察和判断测值的变化趋势。如有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备忘文字说明。原因不详或影响工程安全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4)随时整理巡视检查记录〔含摄像资料,补充或修正有关监测系统及观测设施的变动或检验、校〔引)测情况,以及各种考证图、表等,确保资料的衔接与连续性。
3.1.3定期资料编印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汇集工程的基本概况〔含各种运控指标)、监测系统布置和各项考证资料,以及各次巡检资料和有关报告文件等。
2)在平时资料整理基础上,对整编时段内的各项观测物理量按时序进行列表统计和校对。此时如发现可疑数据,一般不宜删改,应加注说明,提醒读者注意。
3)绘制能表示各观测物理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图,以及有关因素的相关关系图。
4)分析各观测物理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工程安全的影响,并对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提出运行和处理意见。
5)对上述资料进行全面复核、汇编,并附以整编说明后,刊印成册,建档保存。采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进行资料存储和整编者,整编软件应具有数据录入、修改、查询,以及整编图、表的输出打印等功能。还应拷贝软盘备份。
3.1.4整编资料的刊印编排顺序:
封面+目录·整编说明+工程概况+考证资料·巡视检查资料→观测资料·分析成果→封底。其中:
(1)封面内容应包括:工程名称、整编时段、卷册名称与编号、整编单位、刊印日期等。
(2)整编说明应包括:本时段内的工程变化和运行概况,巡视检查和观测工作概况,资料的可信程度;观测设备的维修、检验、校验及更新改造情况,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分析、处理情况(含有关报告、文件的引述),对工程管理运行的建议,以及整编工作的组织、人员等。
(3)观测资料内容和编排顺序,一般可根据本工程的实有观测项目参照规范6094的编排次序编印,规范未包含的项目接续其尾。每一项目中,统计表在前,整编图在后。
(4)资料分析成果,主要是整编单位对本时段内各观测资料进行的常规性简单分析结果,包括分析内容和方法,得出(或使用)的图、表和简要结论及建议。委托其他单位所作的专门研究和分析、论证,仅简要引用其中己被采纳的、与工程安全监测和运行管理有关的内容及建议,并注明出处备查。
3.1.5整编资料在交印前需经整编单位技术主管全面审查,审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1)完整性审查:整编资料的内容、项目、测次等是否齐全,各类图表的内容、规格、符号、单位,以及标注方式和编排顺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等。
(2)连续性审查:各项观测资料整编的时间与前次整编是否衔接,整编图所选工程部位、测点及坐标系统等与历次整编是否一致。
(3)合理性审查。各观测物理量的计(换)算和统计是否正确、合理,特征值数据有无遗漏、谬误,有关图件是否准确、清晰,以及工程性态变化是否符合一般规律等。
(4)整编说明的审查:整编说明是否符合3,1.4(2)的规定内容,尤其注重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意见和处理措施等是否正确,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有无疏漏等。
3.1.&刊印要求:
1)刊印版本采用87mX的92m,16(或5复印纸)开本。铅印或激光照排胶印。
2)体例统一,图表完整,线条清晰,装帧美观,查阅方便。
3)一般不应有印刷错误。如发现印刷错误,必须补印勘误表装于印册目录后。
3.2巡视检查
3.2.1巡视检查的各种记录、图件和报告等均属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史料,除将原件归档外,应将发现问题的资料整理复制件载入相应时段的资料整编。
3.2.2每次整编,除对本时段内巡视检查发现的异常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和效果观察等作出完整编录外,必要时可简要引述前期巡视检查结果加以对比分析。
3.3变形监测
3.3.1变形监测资料整编,一般应根据所设项目进行各观测物理量的列表统计,如:
1)坝面竖向位移量统计表(格式见表C1。
2)坝面横(纵)向水平位移量统计表(格式见表C2)多。
3)坝内分层沉降量及压缩量统计表(格式见表3)。
4)坝内水平位移量统计表(格式见表C4)。
5)裂缝统计表〔格式见表C5)。
6)混凝土面板挠曲变形量统计表(格式见表)等。

4监测资料分析
4.1分析方法
4.1.1比较法:
1)比较各次巡视检查资料,定性考察土石坝外观异常现象的部位、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2)比较同类效应量观测值的变化规律或发展趋势,是否具有一致性和合理性。
3)将监测成果与理论计算或模型试验成果相比较,观察其规律和趋势是否有一致性、合理性,并与工程的某些技术警戒值(大坝在一定工作条件下的变形量、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渗透压力、渗漏量等方面的设计或试验允许值,或经历史资料分析得出的推荐监控值)相比较,以判断工程的工作状态是否异常。
4.1.2作图法:
1)通过绘制各观测物理量的过程线及特征原因量〔如库水位等)下的效应量〔如变形量、渗流量等)过程线图,考察效应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2)通过绘制各效应量的平面或剖面分布图,以考察效应量随空间的分布情沉和特点〔必要时可加绘相关物理量,如坝体填筑过程、蓄水过程等)。
3)通过绘制各效应量与原因量的相关图,以考察效应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程度和变化规律。
4.1.3特征值统计法:对各观测物理量历年的最大和最小值〔含出现时间)、变幅、周期、年平均值及年变化率等进行统计、分析,以考察各观测量之间在数量变化方面是否具有一致性、合理性,以及它们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65.020.01
B05     DB4228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4228/T40-2019
内环式茶园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inner ring type tea garden
2019-04-22发布2019-07-01实施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28/T 040,DB4228/T 040-2019,内环式茶园,建设技术规范,DB4228/T 040-2019 内环式茶园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环式茶园新建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新茶园建设、老茶园内环式改造。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化管理的茶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灌调溉水环境质量标
GB15618土聚环境质量标准
NY/T5018茶叶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环式Inner ring type
在茶园内部设立环形工道,方便田间机械管理的茶叶种植模式。
3.2
港透沟0smosis ditch
沟底硬化,两侧由空心相衬的湾水砖威的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排水沟。
4新茶园建设
4.1环境要求
4.1.1园地条件
应符合YT5018中3.1.1和3.1.2的要求。
4.1.2气候
年降雨量在1000mm~1800m,相对湿度70%85%,温度在-8℃~40℃为宜。空气质量符合GB3095表1中二级标准值的要求。
4.1.3土壤及水质
茶园土壤符合GB15618表1中二级标准值的要求,土壤PH值宜在4.5一6.5,土层深度1.0m以上,有机质含量1.5%以上,通透性好。灌溉水质符合GB5084表1中的要求。
4.2基础设施要求
4.2.1道路网
应符合NYT5018的要求。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机械道、步道。机耕道宽1m一1.2。
4.2.2排水蓄水
采用海透沟排水。可结合实际建蓄水池。
4.2.3周边保护行与内环通道
在种植田块周边设置保护行。保护行与相邻种植行间留1m~1.2如的间隔形成内环通道,与种植行之间的机耕道相贯通,形成连通的小内环,合理设置机械进出口通道。
4.2.4配套设施设备
灌溉设备、起垄覆膜机、打孔器、修剪机、压青机、施肥机、采摘机、中耕机等。
4.3新茶园建设
4.3.1品种选择
选择适成性和抗病性强的茶树品种,以围家或省级审定或者认定登记良种为宜。
4.3.2种植规格
单行条栽,大行距140cm~160cm,株距33cm:双行条栽,大行距150cm~180cm,小行距40cm,株距33cm。保护行双行条栽为宜。
4.3.3机械起垄
采用起垄机在平整好的土地上起垄,单行条栽垄面宽50cm,高25cm:双行条栽垄而宽60cm,高25cm。
4.3.4地膜覆盖
选用宽1.0m、厚0.005m一0.006mm的黑色生物降解膜覆盖。
4.3.5打孔定植
采用直径5cm打孔器打孔,其长度、宽度和深度规格为30cm×40cm×10cm。随后将茶苗根部放入孔内定植。
4.3.6培土压实
茶苗浇足定根水后用细土压实地膜破口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安装 预算

所属地区:江西

提问日期:2022-07-28 13:56:51

提问网友:~


某工程项目合同约定采用调值公式进行结算,合同价为50万元,其中可调部分:人工费占15%,材料费占60%,其他为不可调部分,结算时,人工费价格指数上涨了10%,材料价格指数上涨20%,则该项目结算价款为()万元

各位高手帮我解答下这道题目,最好把计算式写出来

解答网友:乔工


50*0.15*1.1+50*0.6*1.2+50*0.25

问题专业:安装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江西

提问日期:2022-07-28 13:53:34

提问网友:Maybe丿Tomorrow


解答网友: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SYWV:物理发泡聚乙绝缘有线电视系统电缆,俗称电视天线,属于同轴射频电缆的一种,适用于闭路监控及有线电视工程,有线电视系统和HFC光纤-同轴电缆网传输数据、语音和图像信号。

75为特征阻抗为75欧姆,5代表外径

ICs65.140
CCS B 47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576-2020
蜂场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ee farm construction
2020-09-22发布2020-11-22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2/T 1576,DB42/T 1576-2020,建设技术规范,蜂场,DB42/T 1576-2020 蜂场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蜂场建设的选址、场区设计和布局、建设要求、品种及规模、蜂场管理、蜂群管理、蜂产品质量管理等方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蜂场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9168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
GB/T21528蜂产品生产管理规范
NYT1160蜜蜂饲养技术规范
NY5027无公書食品畜离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蜂场apiary
用于饲养和管理蜜蜂及养蜂人员生活的场所。
3.2
蜂群swarm
以群体为单位,由蜂王、工蜂、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蜜蜂群体。
3.3
蜂箱hive
供蜂群生活繁衍的结构单元,标准化蜂场建设要使用尺寸统一的蜂箱。
3.4
蜜粉源植物nectar and powder plants
能分泌花蜜、产生花粉的植物的总称。
4选址
4.1蜂场附近3m范内应无蜂蜜加工厂、以蜜糖为生产原料斜的食品厂和容易造成蜂产品污染及蜜蜂中毒的化工厂、矿厂、农药厂等场地。

4.2蜂场周围3k知范围内应具有丰富的蜜粉源植物。一年内至少有两种以上主要蜜粉源植物和多种辅助蜜粉源植物,蜂场周围有毒蜜粉源植物的情祝宜参考Y/T1160中的有关规定。
4.3场址应选择地势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环境幽静、交通便利的场所:避免在环境污染严重、畜禽疫病常发区及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助的地段建场。
4.4蜂场附近应有便于蜜蜂采集的良好的水源,且应远离生活污水及生产污水。
4.5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ICS91.020
CCS P 53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15642020
植物专类园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specified plant gardens
2020-09-01发布2020-12-01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DB42/T 1564,DB42T 1564-2020,植物专类园,设计规范,DB42/T 1564-2020 植物专类园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植物专类园设计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保育设计、科普设计和配套设计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各类植物专类园的新建、扩建、改建和修复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8321农药合理使用标准
GBT20501.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第1部分:总则
GBT2549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28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3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192公园设计规范
LY127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SZDB195-2016园林绿地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植物专类园specified plant garden
具有开展植物专类种质资源收集、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展示、科普教育、园林游赏等功能的植物保育园区。
3.2
迁地保护ex-situ conservation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将物种迁出原地,并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3.3
引种驯化introduct ion and domesticated
将植物从其自然分布区域迁移到异地种植,通过自然选择或人工选育,使其适应迁移地自然条件或人工栽培条件,能完成正常生长和发有的过程。
3.4
植物生境plant habitat
植物个体、种群、群落等生长的具体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3.5
郁闭度crown density
群植乔木树冠垂直投花面积与栽植地而积之比。
3.6
植保plant protect ion
植物保护的简称,是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工作方针,通过预防和治理以减轻或消灭生物因素对植物危害的工作。
3.7
科普径popular science route
按照植物科普展示目的,借助道路系统,将两个或多个科普点以一定展示序列进行串联,令科普受众获得既定科普教育体验的参观路线。
3.8
阳性植物heliophytes
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健壮,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
3.9
耐阴植物shade-tolerant plant
在全日照下生长最好,尤其是成熟植株,但也能受适度的阴蔽条件,或是在生有期间需要较轻度的遮阴。
3.10
阴性植物sciopytes
长期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并能受荫蔽条件的植物。
3.11
旱生植物xerophyte

具有适应干早或缺乏适应水分环境能力的植物。
3.12
中生植物mesophyte
适宜生长在水湿条件适中的生境的植物。
3.13
湿生植物hygrophyte
适宜生活在水分饱和或周期性水淹的地段,具有抗水淹能力,且不能忍受长时间缺水的植物。
4一般规定
4.1设计原则
4.1.1科学性原则
植物专类园设计应以生物学、生态学、园艺学、林学、植物保护学、地理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
4.1.2保育优先原则
植物专类园设计应满足植物资源的收集与迁地保护需要,为植物存活与生长营造适宜的生境。
4.1.3因地制宜原则
植物专类园设计应苑分利用现有场地条件,进行合理提升和优化,为植物生长繁有提供适宜的生境。
4.1.4多样性原则
植物专类园设计应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对专类植物进行系统性收集、保育和展示,体现植物专类园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规多样性。
4.1.5功能性原则
植物专类园设计应苑分考忠植物物种保育、植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资源开发、科普教育、园林游赏等功能。
4.1.6特色性原则
植物专类园设计应展示植物物种资源、自然景观风貌、传统文化等地带性特色,以及专类植物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应用成果。
4.2选址
4.2.1植物专类园选址应以批准的植物园总体设计为依据,结合植物专类园建设规模的需要,预留发展空间。
4.2.2植物专类园选址宜从光照、土壤、地质地形、水文、植被等方面选择植物园内栽培条件较好的区域,以适应植物生长习性、生物学特性等需求。
4.2.3保育有珍稀频危植物的植物专类园宜避开人流密集的区域。
4.2.4植物专类园应有相对独立的区域和空间,不宜与植物园的其他功能区在空间上出现交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专家论证,基坑开挖,安全方案,高边坡,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基坑开挖、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专家论证、118页、可编辑)

1、****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重庆市**县**新区**镇**社区,项目占地面积约 52916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03642 平方米,其中:住
宅面积 150810.6 平方米,商业面积 7937.4 平方米,车库面积 44894 平方
米。本工程场区共设有新建 10 栋住宅楼、配套附属商业楼、幼儿园等,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
2、本工程平场后,场地周边及内部将形成环境边坡。岩质边坡最大高度 32.20m,土质边坡最大高度 15.70m,岩土质边坡最大高度 24.73m。同时,地下车库开挖后将形成基坑边坡,土质边坡最大高度 9.40m,岩质边坡最大高度 9.40m,岩土质边坡最大高度 9.40m。边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
3、本工程边坡支护治理方案为:T-U-W-X-Y-Z 段采用锚拉桩支护;Z-A-B 段边坡采用桩板式支护;其余段边坡采用自然放坡。本工程区域各段边坡具体设计作法如下:
W-X 段:该段边坡长度约 71.0m,边坡高度 11.43~15.50m,为岩质边坡。拟采用分级放坡处理;
W-Y 段:该段边坡长度约 60m,边坡高度 12.50~16.63m,为岩质边坡。拟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
Y-Z 段:该段边坡长度约 16.5m,边坡高度约 12.50m,为岩质边坡。拟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
Z-Z1 段:该段边坡长度约 52.5m,边坡高度 8.30~11.40m,为岩土质边坡,局部段为土质边坡。拟采用放坡绿化+抗滑桩支护;

Z1-Z2 段:该段边坡长度约 35.0m,边坡高度 5.80~8.30m,为岩质边坡,拟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
Z2-A 段:该段边坡长度约 41.0m,边坡高度 4.0m,为岩质边坡,拟采用放坡处理;
TW 段:本工程环境边坡 TW 段工程部分设有护壁式挡土墙+双排桩基托梁,双排桩共设有 46 对 92 根,桩直径均为 2m,桩间距 3.5m,最大桩深24m,最小桩深 10m。桩顶部设 C30 现浇钢筋混凝土托梁,托梁上设护壁式挡土墙。
护壁式挡土墙基底采用碎石土回填,碎石掺量不小于 50%,每 0.5m 一层分层碾压。护壁式挡土墙基底填土夯实密度要求不小于 9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 250KPa。
本工程边坡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坡顶无重要建(构)筑物;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安全系数取 1.35,支护结构重要性系数取 1.1。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构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本工程基坑开挖、支护具体的设计做法详见重庆市工程设计院设计的, 设计编号:CGY01—2019—19 书香雅苑房地产开发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施工图变更设计文件。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一)工程设计概况 1
(二)工程区域环境情况 2
(三)工程特点 3
(四)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五)危大工程情况及方案论证原因 17
(六)工程建设相关单位信息 17
(七)施工平面布置 18
(八)施工要求 18
(九)技术保证条件 19
二、编制依据 19
三、施工计划 23
(一)施工进度计划 24
(二)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 24
(三)工程主要材料供应及进场计划 26
四、施工工艺技术 27
(一)技术参数 27
(二)工艺流程 34
(三)截排水沟及集水井设置施工操作要求 34
(四)抗滑桩施工 35
(五)桩间挡板及冠梁施工 48

(六)扶壁式挡墙施工 52
(七)深基坑土石方开挖施工操作要求 52
(八)锚杆肋柱施工操作要求 54
(九)检查要求 63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4
(一)组织保障措施 64
(二)危险源识别 68
(三)安全设施设置要求 68
(四)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68
(五)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70
(六)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措施 73
(七)施工监测 73
(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79
六、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80
(一)施工管理人员配备和分工 80
(二)特种作业人员及其他作业人员配备 81
七、验收要求 81
(一)验收标准 81
(二)验收程序 83
(三)验收内容 83
(四)验收人员 84
八、应急救援处置措施 84

(一)施工危险因素评估 84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依据 85
(三)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机构及分工职责 85
(四)应急救援设备、物质配备计划 89
(五)应急救援药品配备计划 89
(六)应急救援疏散通道设置 89
(七)应急处置程序 90
(八)应急反应预案 93
(九)主要应急处理措施 93
(十)各类事故的处置程序和抢险措施 99
(十一)应急预案措施的演练计划 103
(十二)事故善后处理 104
九、有关计算书及附图资料 104
(一)脚手架计算书 105
(二)附图资料 11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某房地产开发项目基坑开挖、高边坡施工安全专项方案(专家论证、118页、可编辑)已关闭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