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7月 ( 第 173 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SJG   SJG116-2022
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2022-06-10发布2022-07-15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

SJG 116,SJG 116-2022,信息模型,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应用标准,SJG 116-2022 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深圳市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阶段的应用,提高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应用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市政道路工程在施工阶段的模型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
1.0.3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和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广东省及深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缩略语
2.1术语
2.1.1城市道路工程urban road engineering
城市区域内,提供无轨机动车辆、非机动车柄或行人通行的市政基础工程及附属设施。主要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及配建的综合管廊、市政管线、公共交通场站等工程。
2.1.2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BIM in urban road engincering
在城市道路工程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2.1.3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BIM in municipal road engincering
在市政道路工程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2.1.4市攻道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BIM in municipal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施工阶段成用的市政道路工程信悬模型。
2.1.5工程对象engincering object
构成城市道路工程的建(构)筑物、功能系统(子系统)、构件、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及其集合。
2.1.6模型元素BIM element
城市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2.1.7模型精细度level of model development(L)
模型元素组织及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
2.1.8BIM协同平台BIM collaboration platform
支持摸型及数据共享、协川同工作的平台系统及便件环境。
2.1.9交付deliver
根据工程项目的应用需求,将模型和相关应用成果传递给需求方的行为。
2.1.10交付物deliverable
在摸型的双用中,工程各参与单位根据工程说用需求和工作流程所产生的经过审市核或批准的成果。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的目标和范应根据项目特点、合同要求及行业BM技术应用水平等综合确定。
3.1.2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宜覆盖市政道路工程的深化设计、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施工全过程,也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应用于某些环节或任务。
3.1.3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前应进行施工应用策划,并应按策划方案开展应用。
3.1.4施工单位应根据应用策方案分阶段制定应用计划,并应按规定共享或交付应用成果。
3.1.5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宜在施工图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也可根据施工图、拗察资料等工程文件或采集数据进行创建。
3.1.6根据施工图、拗察资料、变更资料等工程文件或采集数据创建的模型应符合设计交付标准的规定。
3.1.7工程发生变更时,相关模型元素、信息及相应的图纸应同步更新,并应进行版本管理。
3.1.8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宜与G引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应用进行融合。
3.2施工应用策划
3.2.1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策划应与工程整体实施计划协调一致。
3.2.2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策划方案宜包含下列内容:
1工程简介;
2成用总体目标;
3组织架构和职责;
4应用重点、难点分析;
5应用范围、深度和流程;
6统一的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和WBS分解原则;
7基础技术条件需求;
8协同机制;
9信息交换要求;
10应用成果交付及版本管理要求;
11应用实施计划;
12应用保障措施;
13评价体系。
3.2.3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流程编制宜分为整体流程和分项流程。整体流程应描述不同施工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信息交换要求及责任主体等。分项流程应描述施工应用的详细工作顺序、参考资料、协同机制、输出成果及每项任务的责任主体等。

3.3共享与协同
3.3.1建设单位宜建立BM协同平台,支持工程各参与单位基于统一的协同环境开展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的展示、管理、使用、审核与交付等业务。
3.3.2建设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开展工程管理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等工作,并宜将相应信息关联到模型元素。
3.3.3施工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将业务数据、外部文件与相应模型元素关联。
3.3.4监理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造价、合同和档案等业务管理及施工资料审核,并宜将监理施工记录、验收记录等信息与相应模型元素关联。
3.3.5设计单位宜基于BM协同平台,进行模型的变更管理。
3.3.6BM协同平台宜包含下列专业特性:
1具备处理大型工程模型及相关应用数据的能力;
2支持模型轻量化展示及应用功能,具备支持各种类型用户瑞应用的能力;
3支持以开放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数据交换,支持多原异构数据融合;
4支持多用户协作与权限管理;
5支持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造价、合同和档案等业务协同管理;
6采用分布式架构;
7支持数据加密和自动备份;
8提供数据接口;
9预留二次开发接口。
3.3.7用于协同与使用的模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型应符合本标准第4.2.4条摸型质量检查的规定;
2摸型应是经过确认的版本。

4模型创建和管理
4.1一般规定
4.1.1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宜包括深化设计模型、施工过程模型和竣工验收模型。
4.1.2模型的创建、管理、使用及交付应以模型元素作为基本单元。
4.1.3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应能通过模型元素命名、分类编码和额色快速识别模型元素所表达的工程对象。
4.1.4模型元素宜根据工程对象的功能分类设置颜色,颜色设置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多JGJT448的规定执行。
4.1.5模型或模型元素在增加、细化、拆分、合并、集成等操作后应进行正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2模型创建
4.2.1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宜按统一的规则、要求在协同环境创建:当按专业或任务分别创建时,模型应支持集成应用。
4.2.2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创建与施工应用总体流程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图A.1.1的规定。
4.2.3市政道路工程信息模型创建过程中,同一工程各专业间、专业内应协同一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统一采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2各专业模型创建前应根据工程特点确定统一的工程原点,并应使用统一的单位与度量制;
3相同类型的模型元素,定位基点的相对位置应相同;
4摸型的版本管理应符合本标准第45节版本管理的规定。
4.2.4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创建后,应进行模型质量检查。检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1模型与工程项目的符合性检查;
2不同模型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检查;
3模型与相应标准规定的符合性检查;
4模型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检查。
4.2.5深化设计模型的创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根据市政道路工程专业和结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深化设计软件,并宜按施工成用策划方案进行深化设计模型创建和深化设计应用;
2宜在施工图设计模型基础上,根据统一的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对模型元素进行必要的拆分或合并处理后,再通过增加或细化模型元素等方式创建;
3宜包括水久工程模型和临时工程模型,部分临时工程模型可转化成永久工程模型。
4.2.6施工过程模型的创建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在深化设计模型基础上创建,并宜在施工过程中附加或关联施工信息;
2施工过程摸型中超出炒察摸型范围的地形地貌、场地道路和建(构)筑物摸型,可通过正射影像、倾斜摄彩、激光点云等技术采集的数据进行创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JG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SJG115-2022
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delivery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top
2022-06-10发布2022-07-15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发布

SJG 115,SJG 115-2022,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 115-2022 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深圳市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设计阶段的交付行为,提高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摸型的应用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扩建的公交场站工程在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模型成果交付。
1.0.3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的设计交付,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广东省及深圳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BIM i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top
在公交场站工程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2.0.2工程对象engineering object
构成公交场站工程的建(构)筑物、功能系统(子系统)、构件、设备、零件等物理实体及其集合。
2.0.3模型元素BIM element
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的基本组成单元。
2.0.4模型精细度level of model development(L)
模型元素组织及几何信息、非几何信息的详细程度。

3基本规定
3.0.1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的创建、交付应满足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各阶段的设计深度要求和应用需求。
3.0.2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由模型元素组成,交付过程应以模型元素作为基本对象。
3.0.3摸型创建前,设计单位成结合合同要求和摸型成用需求,编制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摸型执行计划。
3.0.4模型创建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设计需要进行模型拆分,并应考忠模型的续用性和扩展性。
3.0.5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应能够通过模型元素命名、分类编码和颜色快速识别模型元素所表达的工程对象。

4协同管理
4.0.1建设单位宜建立协同管理制度,明确工程各参与单位人员结构和职责分工,确定工作范和权限,并宜建立基于摸型的沟通协调规则。
4.0.2模型创建过程中,同一工程各设计阶段在专业间、专业内应基于协同管理平台进行模型共享和协同沟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统一采用现行国家大地坐标系和国家高程基准;
2各专业模型创建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确定统一的工程原点,并应使用统一的单位与度量制;
3相同类型的模型元素,定位基点的相对位置应相同;
4模型的版本管理应符合本标准第5.4节版本管理的规定。
4.0.3工程各参与单位宜基于协同管理平台进行公交场站工程信息模型的审核、交付与使用。
4.0.4协同管理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具有保证数据安全的功能;
2宜具有工程信息实时同步的功能;
3宜具有辅助制定业务流程的功能;
4宜具有分配参与者分级权限的功能;
5宜具有成果归档与管理的功能。
4.0.5建设单位应协调各参与单位商定模型信息互用协议,明确模型互用的内容和格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深圳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SJG   SJG114-2022
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
Standard for Data Storage o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2022-05-25发布2022-06-15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

SJG 114,SJG 114-2022,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SJG 114-2022 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深圳市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建筑信悬爽型数据的统一表达方式,保证建筑信悬息摸型应用效率,指导工程建设过程中采集、管理、分析、应用完整数据,形成工程建造和使用期的数据资产,为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服务,为深圳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工程建设项目在工程规划报批、施工图抽查、竣工验收、归档、城市可视化管理等过程的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存储与交换,并适用于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软件输入和输出数据通用格式及一致性的验证。
1.0.3深圳市建筑信息模型的提交与存储,应在符合《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51447和其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符合本标准各章的有关规定。

2术语
2.0.1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是对设施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数字表示,是关于设施信息的共享知识资源,在其从概念到拆除全生命周期内形成可靠的数字化决策基础。简称BM。
2.0.2数据摸式data schema
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结构、属性、联系和约束的描述。
2.0.3怕斯卡命名法pascal case
是一种编程命名约定,其中变量中每个复合词的首字母均大写。
2.0.4材质material appearance
用于表现物体外观的各种颜色、纹理和着色参数集合,可以让外观看起来有光泽、明暗、透明、不透明、发光等要素。
2.0.5光照模型lighting model
用于描述对光的物理特性而建立的数学摸型。
2.0.6渲染信息分级endering infommation classification
指按照应用场景,设定不同的显示渲染优光级,并利用算法实现渲染资源的优化。
2.0.7对称加密symmetrical encryption
指采用单钥密码系统的加密方法,即同一个密钥可以同时用作信息的加密和解密。
2.0.8非对称加密a5 ymmetrical encryption
指采用公钥密码系统的加密算法,即采用公钥和私钥两个不同的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安全性较对称加密更高。
2.0.9冯氏光照模型phong lighting model
指一种简化的光照模型,仅考患物体对直接光照的反射作用,并将环境光视为常量,不考虑物体之间光线的相互传播,由于高效的计算效率而在多数基本渲染工作中得以采用。简称PHONG。
2.0.10基于物理材质的渲染模型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
指的是与现实世界物理原理更相符的基本理论所构成的渲染技术集合,目的是为了使用一种更符合物理学规律的方式来摸拟光线。简称PBR。
2.0.11金属度粗糙度渲染工作流PBR workflow metal/oughnes
指的是PBR模型的一种工作流,采用基础颜色、金属度、粗糙度三个分量以及对应的RGB或灰度贴图对摸型进行描述,同时应用通用的环境光遮蔽贴图、高度贴图和法线贴图进行环境和细节摸拟,是最主流的PBR工作流。简称Metal/Roughnes。
2.0.12镜面度光泽度渲染工作流PBR workflow specular/glossiness
指的是PBR模型的一种工作流,采用漫反射率、镜而度、光泽度三个分量以及对应的RGB或灰度贴图对摸型进行描述,同时应用通用的环境光遮蔽贴图、高度贴图和法线贴图进行环境和细节模拟。简称Specular/Glossiness.
2.0.13高级加密标准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
指一种用于保护电子数据的加密算法,核心算法是一种可以加密和解密信息的密码器。简称AES。

2.0.14超文本传输安全协i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
指一种透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的传输协议,经由HTTP进行通信,但利用SSL/TLS来加密数据包,以保护交换数据的隐私和完整性。简称HTTPS。

3基本数据框架
3.0.1建筑信息模型的基本数据框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51447的有关规定。
3.0.2深圳市建筑信息模型标准在由核心层、共享层、专业领域层和资源层4个概念层(本标准第47章),以属性集与属性扩展的方式增加符合深圳市建筑信息摸型应用需要的通用及业务信息。(详见图3.0.2)。3.0.3应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及与其兼容的分类编码标准建立的模型,应按本标准第8章规定的方式在模型中表示标准对象分类信息。
3.0.4在建筑信息模型数据的生产、存储、使用过程中,应按模型材质定义的完整性采用不同优先级的渲染样式,并应符合本标准第9章的规定。
3.0.5建筑信息模型数据以及关联的属性数据文件、样式数据文件等的生产、传输、存储等过程应符合本标准第10章的规定。
3.0.6在本标准数据模式架构暂未覆盖的领域生产、存储、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时,应采用建筑元素代理(IfcBuildingElementProxy)的方式描述实体对象,应采用属性集和属性扩展的方式描述实体特性。

4核心层数据模式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信息模型的核心层数据模式应符合《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51447的有关规定。
4.1.2在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的过程中,对于本章节覆盖的部分核心层数据对象(详见表4.12),应按扩苑的数据对象属性集和属性定义规定增加模型内容(详见附录A)。

4.2内核
4.2.1项目(1 feProject)元素的特征标识应按表4.2.1的有关规定采用;

4.3产品扩展
4.3.1建筑(IfcBuilding)元素的特征标识应按表4.3.1的有关规定采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DB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43/T XXX-2021
备案号JXXXX-2021
路面基层再生集料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Aggregate to Pavement Base
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3/T 378,DBJ43/T 378-2021,再生集料,应用技术标准,路面基层,DBJ43/T 378-2021 路面基层再生集料应用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适应城镇健康发展,提升建筑、道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水平,规范再生集料在道路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中的应用,确保路面基层、底基层质量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内应用再生集料的各级城镇道路、广场及停车场基层与底基层的再生集料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与验收。
1.0.3再生集料路面基层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与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湖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再生集料recycled aggregate
由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石、砖瓦、砂浆、陶瓷等加工而成的粒料。
2.0.2再生集料混合料recycled aggregate mixture
由再生集料或与天然集料按一定比例组成,具有一定级配的混合料。
2.0.3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recycled aggregate cement-stabilized mixture
由水泥、再生集料、天然集料、水、添加剂等材料按一定掺配比例,且符合规定机拌要求集中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2.0.4杂物impurities
再生集料中除混凝土、石、砖瓦、砂浆、陶瓷之外的其他物质。
2.0.5基层base course
直接位于路面面层下的主要承重结构层。
2.0.6底基层subbase
位于基层以下、路床以上的次要承重结构层。
2.0.7水泥用量cement content
水泥用量是指水泥与总集料的质量比。
2.0.8松铺系数loose paving coefficients
松铺系数指材料的松铺厚度与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厚度之比值。

3基本规定
3.0.1应用再生集料的路面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和构造应符合《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的规定。
3.0.2路面基层或底基层中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结构层宜在气温5℃一40℃施工,超出该温度范围应采取相应措施
3.0.3高填土路基与软土路基,应在路基沉降值符合设计规定且沉降稳定后,方可施工道路基层。
3.0.4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结构层施工时,应在其处于含水量允许范围内进行碾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完工后及水泥终凝以前不得雨淋。
3.0.5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应采用集中厂拌生产。
3.0.6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基层、底基层施工、养护、检测符合规定后,应及时施工上面结构层。

4材料
4.0.1再生集料应按批次进行抽样检测分析。用于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的再生集料的技术要求、级配、掺量应符合现行本省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DB43/T1798的规定。
4.0.2再生集料应以相同来源、相同级配的每600t物料为一个抽样检测分析批次,且同一来源和级配的物料不足600t视同为一个抽样检测分析批次。
4.0.3碎石宜采用各种硬质岩石或砾石加工成的碎石,应洁净、干燥、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4.0.4碎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有关规定。
4.0.5砂应洁净、干燥、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4.0.6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的有关规定。
4.0.7集料中有机质含量不应超过2%。
4.0.8集料中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25%。
4.0.9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生产日期,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4.0.10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0.11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且不大于10h。
4.0.12宜选用强度等级为4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当再生集料用于基层时宜选用42.5级的水泥,用于底基层时可选用32.5级、42.5级水泥。
4.0.13路面基层、底基层材料的拌和水、养护水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本省现行标准《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水泥稳定混合料》DB43/T1798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DB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43/T XXX-2021
备案号JXXXXX-2021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ld in-place recycling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asphalt pavements
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3/T 377,DBJ43/T 377-2021,就地冷再生,技术规范,施工与验收,沥青路面,DBJ43/T 377-2021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1总则
1.0.1为规范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应用,提高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水平,保证工程质量,根据国内外道路工程实践、研究成果与湖南省的地理气候条件,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规定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与验收技术的适用条件、原路面调查与分析、材料、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施工、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03本标准适用于城镇道路就地冷再生的施工与验收,公路可照执行,并可供设计、施工、监理、咨询及建设单位参考。
1.0.4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湖南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也称旧路面沥青混合料。
2.1.2无机回收料reclaimed aggregate or reclaimed inorganic binder stabilized aggregate (RAI)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道路上获得的旧的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无机结合料粒料。
2.1.3沥青路面回收料reclaimed materials from asphalt pavement(RM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料,包括RAP和RAI
2.1.4就地冷再生cold in-place recycling(CIR)
采用专用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冷铣刨、破碎、筛分(特殊情况需要时),摻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结合料(包括乳化沥青、泡沫沥青、水泥)、活性填料、水,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沥青路面铺筑的技术。
2.1.5泡沫沥青foamed asphalt
将热沥青和水在专门的发泡装置内混合、膨胀,形成的含有大量均匀分散气泡的沥青材料。
2.1.6乳化沥青emulsified asphalt
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机械乳化加工制得的水包油状的均匀沥青乳液。
2.1.7泡沫沥青膨张率maximum expansion ratio of foamed asphalt
泡沫沥青在发泡状态下的最大体积与未发泡时沥青体积的比值。
2.1.8泡沫沥青半衰期half life of foamed asphalt
泡沫沥青从最大体积衰减至最大体积的50%所用的时间。
2.1.9再生混合料含水率water content of recycled mixture
冷再生混合料中的水(包括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中的水、集料与RMAP中的水、外加水)占再生混合料干燥质量的百分比。
2.1.10RAP级配gradation of RAP
在60℃烘箱中将从现场取回的RAP烘干至恒重,进行筛分试验测得的级配。
2.1.11RAP矿料级配gradation of aggregate in RAP
用抽提或燃烧法除去RAP中的沥青材料后,进行水洗筛分测得的矿料级配。
2.1.12RMAP级配gradation of RMAP
在60℃烘箱中将从现场取回的的RMAP烘干至恒重,进行筛分试验测得的级配。
2.1.13RAI级配gradation of RAI
在105℃烘箱中将从现场取回的的RAI烘干至恒重,进行筛分试验测得的级配。
2.1.14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gradation of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在60℃烘箱中烘干后的RAP与添加的新刊矿料的合成级配。
2.1.15再生沥青混合料刊矿料级配gradation of aggregate in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去除RAP中的沥青后的矿料与添加的新矿料的合成级配。
2.1.16RAP掺配比percentage of RAP in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RAP干燥质量占RAP与新加矿料(包括可能加入的集料、矿粉、水泥)之和的总干噪质量的百分此。
2.1.17RMAP掺配比percentage of RMAP in 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RMAP干噪质量占RMAP与新加料(包括可能加入的集料、矿粉)之和的总干燥质量的百分比。
2.1.18回收沥青aged asphalt in RAP
也称作旧沥青,指RAP中所含的己经老化的沥青。
2.1.19RAP沥青含量aged asphalt content of RAP
回收沥青占RAP干燥质量的百分比。

3适用条件
3.1一般规定
3.1.1乳化沥青和泡沫沥青均适用于对沥青混合料结构层的就地冷再生。宜优先使用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在要求快速开放交通的中轻交通荷载道路中,可采用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
3.1.2水泥稳定适用于含有粒料或无机结合料稳定类结构层的就地冷再生。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施工前,具备单独回收条件的RAP应回收利用。
3.1.3冷再生混合料宜在气温10℃以上施工,大风、下雨、下雪、冰雹等恶劣天气时不得施工。
3.2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
3.2.1原路路基整体稳定、基层未出现结构性破坏、路面结构强度较好,且仅对大、中修与改、扩建工程中的沥青结构层进行再生时,可采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
3.2.2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结构层可用于各类型城镇道路的柔性基层,也可用于城镇次干路、支路的沥青中、下面层。用于中、下面层时,应加铺20m(含)以上的密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表面层或沥青表处封层:加铺开级配或半开级配表面层时,应先在冷再生结构层上做热沥青封层。
3.2.3存在下列条件之一时,不宜采用乳化沥青或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
1道路基层出现结构性破损或路面结构强度严重不足。
2原路面沥青层是沥青贯入式结构。
3原路面沥青面层总厚度少于80mm。
3.3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
3.3.1原路路基整体稳定,但路面破损严重的含有无机混合料结构层的道路,在大、中修与改、扩建时,可采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
3.3.2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可用于各类型城镇道路的底基层、下基层,也可用于城镇次干路、支路的上基层。
3.3.3存在下列条件之一时,不宜采用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技术。
1在预估的再生深度范围内,存在超粒径颗粒(237.5mm的砂砾、碎石或其他无机粒料)较多的道路结构层。
2存在大面积翻浆及沉陷、严重结构性车辙等严重变形的路段。

4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4.1一般规定
4.1.1就地冷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道路的历史信息、路面技术状况、交通流量、轴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全程调查与检测,历史信息包括原路面的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各结构层配合比、交竣工资料、检测报告、养护维修数据等。
4.1.2原路面调查内容应完整,按《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小36、《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进行系统分析和准确评价,核实是否符合设计条件。
4.1.3应对沿线构造物进行检查,确定桥涵、管线项面以上结构层厚度,以便调坡顺接、确定重型机械通行方式。
4.1.4调查路基路面排水设施及排水状况、安全隐患路段,提前做好施工方案。
4.2原路面技术状况检测与评价
4.2.1对原路面竣工文件、历史维修数据进行调查、分析,根据材料、结构不同进行分类、分段。
4.2.2原路面技术状况检测评定指标包括: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路面损坏状沉指数PC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以及下承层承载能力。检测频率和要求应符合《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5210的相关规定。

4.2.3对原路面材料进行取样,取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4.2.4通过对原路面技术状况调查、RAP或RMAP的取样与试验,分析路面病害成因。
4.2.5对上述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评价,评估其与设计文件的符合性,为制定就地冷再生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4.3交通调查
4.3.1进行交通流量调查,验证是否与设计预估一致。调查内容应包括交通量大小与组成、轴载大小与分布情况等。
4.3.2通过交通流量与路网调查,为就地冷再生工程的施工及交通组织提供依据。
4.4下承层承载能力测试
4.4.1下承层承载能力测试可采用现场承载板法、落锤式弯沉仪法等方法。
4.4.2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情况,现场承载能力试验应在最不利季节工况下进行。
4.4.3承载能力试验需测定下承层项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并验证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取值。相关试验应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3450进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DB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43/T XXX-2021
备案号JXXXX-2021
湖南省建筑垃圾再生工厂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construction waste recovery plant in Hunan Province
2021-XX-XX发布2021-XX-XX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3/T 020,DBJ43/T 020-2021,建筑垃圾再生工厂,湖南省,设计标准,DBJ43/T 020-2021 湖南省建筑垃圾再生工厂设计标准

1总则
1.0.1为确保在建筑垃圾再生工厂设计中遵循国家和湖南省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实现建筑垃圾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保证建筑垃圾再生处理生产活动的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清洁环保、节能减排,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垃圾再生工厂的设计。
1.0.3当建筑垃圾中含有危险废物时,处置工艺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0.4新建建筑垃圾再生工厂设计应符合所在地区总体规划,并应结合当地建筑垃圾存量、增量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
1.0.5改建、扩建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宜利用原有建筑物、生产工艺与装备及辅助设施。
1.0.6建筑垃圾再生工厂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城镇道路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等的总称。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镇道路、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不包括经检验、鉴定为危险废物的弃土、弃料及废弃物。
2.1.2建筑垃圾再生工厂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recovery plant
通过一定的工艺处置,将建筑垃圾转化为新的材料或产品的固定式工厂。
2.1.3再生建筑微粉regenerative building micro powder
废弃红、青砖(瓦)类及各种砌块等,经研磨等加工过程获得的粉体材料。
2.1.4轻物质lightweight matter
建筑垃圾中的木材、塑料、防水卷材、纸质物等密度较小的有机物。
2.1.5回收物recycled materials
建筑垃圾经工艺处置后得到的废金属、轻物质。
2.1.6再生材料recycled materials
建筑垃圾经过处置后,得到的可以再次使用的原料。
2.1.7再生产品recycled product
利用部分或全部再生材料制造的产品。
2.1.8分选sorting
利用一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将建筑垃圾中的不同特性组分进行分类并归集的过程。
2.1.9分离separating
利用一定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将建筑垃圾中紧密黏附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各自分开的过程
2.1.10骨料整形aggregate plastic
利用一定的技术和装备,通过改善骨料粒形、去除骨料表面浆体、降低针片状含量值、减少微裂纹等方式提升骨料性能的过程。

3基本规定
3.0.1建筑垃圾再生工厂的建设宜与旧城改造、工业园区改造、城市新区建设等大型建设项目相结合。
3.0.2建筑垃圾再生工厂设计应对处置区域内建筑垃圾进行组分分析。
3.0.3建筑垃圾再生工厂设计应对建筑垃圾各组分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案。
3.0.4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建设规模,应根据处置区域范围内的建筑垃圾存量、增量以及城市规划进行调查分析,并应依据建筑垃圾的组分分析,综合建设条件、市场需求、国家及地方政策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0.5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处置区域范围内建筑垃圾增量宜按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城镇道路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分类统计,无统计数据时,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1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城镇道路垃圾可结合现场地形、设计资料及施工工艺等综合确定。
2工程垃圾产生量可按下式计算。

4总图运输
4.1一般规定
4.1.1总图运输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与工业布局,结合建筑垃圾来源、市场供应半径、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交通运输、环保节能、场地自然条件、安全卫生和厂区发展等因素综合确定。
4.1.2工厂总平面布置应满足城镇发展规划和外部协作的要求,并应合理设置厂区主体设施和辅助设施。
4.1.3总图设计应根据产品品种及流向综合分析,宜采用集中布置方式。
4.2厂址选择与总体规划
4.2.1建筑垃圾再生工厂选址前应收集、分析下列基础资料:
1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
2土地利用价值及征地费用。
3附近居住情况与公众反映。
4资源化利用产品的出路。
5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
6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情况。
7道路、交通运输、给水排水、供电条件。
8洪水位、降水量、常年主导风向及风速、基本风压值。
9服务范围的建筑垃圾量、性质及收集运输情况。
4.2.2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建厂地址应在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统筹建设规模、资源、能源、环境、物流、企业协作条件和市场等因素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选择,宜接近建筑垃圾源头集中地,可通行重载建筑垃圾运输车,并符合下列规定:

1应符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以及国家、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满足工业布局和区域建设规划的要求,并应符合前期工作的有关规定。
2应与当地的大气防护、水土资源保护、自然保护及生态平衡要求相一致。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应满足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要求,不应选在发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沼泽、流沙及采矿陷落区等地区。
4应交通方便、运距合理,并应综合建筑垃圾再生工厂的服务区域、建筑垃圾收集运输能力、产品出路、预留发展等因素。
5应有良好的电力、给水和排水条件。
6应位于地下水贫乏地区、环境保护目标区域的地下水流向的下游地区。宜位于城镇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选在窝风地段。
7应选在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少的地带,不应受洪水、潮水或内涝的威胁。当必须建在该类地区时,应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其防洪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的有关规定。
4.2.3建筑垃圾再生工厂宜与其他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或建筑材料利用设施同址建设。
4.2.4建筑垃圾再生工厂选址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1应在全面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初定不少于3个候选厂址,并应通过对候选厂址进行踏勘,对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地质、水文、气象、供电、给水排水、交通运输及厂址周围人群居住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推荐不少于两个预选厂址。
2应对预选厂址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社会及环境比较后,推荐一个拟定厂址,并应再对拟定厂址进行地形测量、初步勘察和初步工艺方案设计,完成选址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确定厂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UDC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  P
DBJ43/T009-2019
备案号J15061-2020
湖南省幼儿园建设标准
Hunan province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 kindergarten
2019-12-18发布2020-06-01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3/T 009,DBJ43/T 009-2019,幼儿园,建设标准,湖南省,DBJ43/T 009-2019 湖南省幼儿园建设标准

1总则
1.0.1本标准是为幼儿园建设项目决策服务和合理确定幼儿园建设水平的全省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幼儿园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也是审查项目工程设计和监督检查工程项目建设的尺度。
1.0.2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新建独立幼儿园,扩建、改建和附属于其他建筑物的幼儿园参考执行。
1.0.3幼儿园应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进行建设。
1.0.4幼儿园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人性化、精细化和标准化。
1.0.5幼儿园建设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幼儿园kindergarten
接纳3周岁以上幼儿,对其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
2.0.2全日制幼儿园full-time kindergarten
幼儿仅白天在园内生活的幼儿园。
2.0.3寄宿制幼儿园boarding kindergarten
幼儿昼夜均在园内生活的幼儿园。
2.0.4班级活动单元class activities unit
供幼儿分班进行室内游戏、活动、进餐、睡眠、清洁卫生的用房。
2.0.5综合活动室multi-.functional room
供幼儿分班或集体开展音乐、舞蹈、体育活动和大型游戏、集会、亲子活动、科学育儿指导活动的用房。
2.0.6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5-min pedestrian--scale neighborhood
以居民步行5min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1500套~4000套住宅),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

3项目规划
3.1建设规模与选址
3.1.1布局要求及原则
幼儿园布局应根据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结合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点。幼儿园设点布局应符合幼儿就近人学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
3.1.2建设规模
1幼儿园建设规模应根据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划、办学需求、千人指标和建设条件等合理确定。
2幼儿园建设规模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3.1.3选址要求
1幼儿园服务范围要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城镇级别、建设规模、交通等因素确定。城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内应设置幼儿园:农村每个乡镇原则上至少设置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或设分园,小村联合办园,人口分散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可举办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
2建设用地及建设所需物资按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
3幼儿园用地宜选择小区内地质条件较好、环境适宜、空气流通、日照充足、交通方便、场地平坦方正、排水通畅、基础设施完善、周边绿色植被丰富、符合卫生和环保要求的宜建地带。严禁选在小区不规则的边角地带。
4必须避开地震危险地段、可能发生地质灾害和洪流灾害的区域等不安全地带。
5必须与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及飞机起降航线有足够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应避开主要交通干道、建筑的阴影区等。
6周边1000m范围内,不得有重工业、医院、殡仪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所。
7周边500m范围内,不得有加油站、看守所、强制戒毒所、监狱等羁押场所。
8周边300m范围内,不得有车站、码头、集贸市场等嘈杂场所。
9周边200m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电子游戏室、桌球室、歌舞厅等影响幼儿保育正常秩序和幼儿身心健康的经营性场所。
10高压电线、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或者市政道路等严禁穿越或跨越幼儿园,当在幼儿园周边敷设时,安全防护距离及防护措施应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等相关规定。
11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场所或者设施与幼儿园的间隔距离应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规定。

12农村幼儿园应设在集镇或毗邻乡村中小学,严禁设在养殖场、屠宰场、坟地、垃圾填埋场及水面等不良环境地段。
13幼儿园不得建在高层建筑内。3班及以下规模幼儿园可设在多层公共建筑内的一至三层,应有独立院落和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应有防护措施。3班以上规模幼儿园宜独立建设,不应设在多层公共建筑内。

4面积指标
4.1主要用房
4.1.1全日制幼儿园必配用房
1活动用房:班级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含厕所和盥洗室)、衣帽间、综合活动室。
2服务用房:办公室、园长室、财务室、会议室、教师备课室、保健观察室、晨检室、洗涤消毒室。
3附属用房:厨房、教职工餐厅、配电室、门卫、储藏室、教职工卫生间、教师值班室。
4.1.2全日制幼儿园选配用房
教师宿舍、陈列室、兴趣班、幼儿餐厅、淋浴间、隔离室、洗衣房、停车场(库)。
4.1.3寄宿制幼儿园必配用房
1活动用房:班级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含厕所和盥洗室)、衣帽间、综合活动室。
2服务用房:办公室、园长室、财务室、会议室、教师备课室、保健观察室、晨检室、洗涤消毒室、隔离室。
3附属用房:厨房、教职工餐厅、配电室、门卫、储藏室、教职工卫生间、教师值班室、淋浴间、洗衣房。
4.1.4寄宿制幼儿园选配用房
教师宿舍、陈列室、兴趣班、幼儿餐厅、停车场(库)。
4.2主要用房面积指标
4.2.1全日制幼儿园各类必配用房面积指标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4.2.2寄宿制幼儿园各类必配用房面积指标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
湖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43/T××-2021   Jx××-2021
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ed monolithic welded steel mesh composite concrete structure
2021-××-××发布2021-××-××实施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J43/T 376,DBJ43/T 376-2021,技术规程,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DBJ43/T 376-2021 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促进我省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规范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湖南省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和7度地区的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湖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装配整体式钢筋焊接网叠合混凝土结构assembled monolithic welded steel mesh composite concrete structure
全部或部分抗侧力构件采用钢筋焊接网叠合剪力墙、叠合柱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士结构,简称叠合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结构、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现浇核心简结构。
2.1.2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结构assembled monolithic composite frame structure
全部或部分框架柱采用叠合柱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简称叠合框架结构。
2.1.3装配整体式叠合剪力墙结构assembled monolithic composite shearwall structure
全部或部分剪力墙采用叠合剪力墙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简称叠合剪力墙结构。
2.1.4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剪力墙结构assembled monolithic composite frame-shear wall structure
全部或部分叠合框架与叠合剪力墙或现浇剪力墙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装配整体式昆凝士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叠合剪力墙结构和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
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叠合剪力墙结构:全部或部分叠合框架与叠合剪力墙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全部或部分叠合框架与现浇剪力墙组成的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2.1.5装配整体式叠合框架-现浇核心简结构assembled monolithic composite frame-cast-in-situ tube structure
由现浇核心简与外围的叠合框架组成的简体结构。简称叠合框架-现浇核心简结构。
2.1.6空腔预制墙构件precast hollow wall panel
由成型钢筋笼及两侧预制墙板组成,中间为空腔的预制构件。
2.1.7夹心保温空腔预制墙构件precast sandwich hollow wall panel
由成型钢筋笼、内侧带有保温层的外叶预制墙板、内叶预制墙板共同组成,中间为空腔的预制构件。其中外叶板不参与叠合受力,仅作为施工时的一侧模板或保温层的外保护板。
2.1.8叠合剪力墙composite shear wall
空腔预制墙构件现场安装就位后,在空腔内浇筑适当配合比的混凝土,通过必要的构造措施,使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形成整体,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叠合构件。其中采用夹心保温空腔预制墙构件的叠合剪力墙称为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
2.1.9空宦预制柱构件precast hollow column
由成型钢筋笼与周边混凝土一体制作而成的中空预制柱构件。
2.1.10叠合柱composite column
空腔预制柱构件现场安装就位后,在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并通过必要的构造措施,使后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形成整体,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叠合构件。
2.1.11叠合梁composite beam
预制昆凝土梁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包括顶部后浇的矩形叠合梁、顶部及中部后浇的U形叠合梁及双皮叠合梁。
2.1.12叠合板composite slab
预制混凝土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土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简称叠合板。
2.1.13成型钢筋笼welded steel cage
钢筋焊接网或弯折成型钢筋网通过专用机械装备,按规定形状、尺寸通过焊接或绑扎方式整体成型的钢筋笼。
2.1.14钢筋焊接网welded steel fabric
钢筋经加工焊接形成的钢筋网片,包括墙板所用梯子形、目字形网片,梁柱箍筋所用口宇形、目宇形、田宇形网片,楼板所用钢筋网片等,简称焊接网。
2.1.15预制构件数字化设计digital design of precast component
以预制构件信息化模型为核心,借助参数化建模软件,实现全建设和使用周期数据流转、信息共享的设计方式。
2.1.16混凝土粗糙面concrete rough surface
预制构件结合面上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
2.1.17全装修decorated
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全部安装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性能的状态。

3基本规定
3.0.1在叠合结构的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和内装等专业之间的配合。
3.0.2叠合结构建筑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M)技术,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3.0.3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成果宜包括数字化成果,构件加工图设计成果的信息输出宜实现与工厂自动化生产线的数字对接,同时应满足建筑、结构、设备和内装等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和堆放、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
3.0.4应用叠合剪力墙的建筑外墙可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及保温装饰一体化成型构件,其性能及外观应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3.0.5抗震设防的叠合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标准。
3.0.6叠合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基本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2叠合结构宜采用高强钢筋;
3叠合结构的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
4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确定结构的整体计算模型。
3.0.7叠合结构中的预制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遵循少规格、多组合原则;
2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模数、标准化要求,并应进行优化设计;
3预制构件的连接部位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部位;
4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功能和安装部位、加工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要求;
5应满足制作、运输、堆放、安装过程中的变形及承载力要求。

4材料
4.1铜筋、混凝土和钢材
4.1.1混凝土、钢筋及钢材的性能及耐久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和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规定。
4.1.2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梁、柱和斜撑构件(含梯段)纵向受力钢筋应选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钢筋:墙钢筋宜选用不低于4O0MPa级的热轧钢筋:板钢筋宜采用不低于4O0MPa级的热轧钢筋,也可采用CRB550及CRB600H冷轧带肋钢筋,其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的规定。
4.1.3钢筋焊接网除应满足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的规定。
4.1.4钢筋焊接网的焊接质量要求除应符合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引1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1449.3的规定。
4.1.5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级钢筋制作。吊装用内埋式螺母及吊杆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1.6预制构件的混凝士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士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竖向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且不宜高于C50,水平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士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叠合构件后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4.1.7叠合剪力墙、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墙及叠合柱的后浇混凝土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士,也可采用普通混凝士。自密实昆凝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T283的规定:当采用普通混凝土时,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大于空腔厚度的1/4和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且不宜大于20mm,并宜通过现场的工艺试验确定混凝土工作性能要求及施工方法。
4.1.8夹心保温叠合剪力培中宜采用不锈钢拉结件。一类和二类环境中,不锈钢钢材可采用统一数字代号为S316XX或$304XX系列的奥氏体型不锈钢,三类、四类及五类环境中宜采用$316XX系列的奥氏体型不锈钢,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锈钢棒多GBT1220、《不锈钢冷加工棒》GBT4226、《不锈钢冷轧钢板
和钢带》GBT3280、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GBT4237、《不锈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410的规定。
4.1.9不锈钢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标准值应取其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0,2,不锈钢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应取1.165,抗剪强度设计值可按其抗拉强度设计值的0.58倍采用。不锈钢材料的弹性模量可取1.93×10Nmm2,泊松比可取0.30,S316XX系列的不锈钢材料的线彬胀系数可取1.60×10PC。
4.2连接材料
4.2.1钢筋机械接头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多JG)107的规定。
4.2.2连接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紧固件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和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18等的规定。
4.2.3钢筋锚固板的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256的规定。
4.2.4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及锚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专用预埋件及连接件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3其它材料
4.3.1上部结构外墙及地下室外墙接缝密封胶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酮和改性硅酮建筑用密封胶》BGT14683及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接缝用建筑密封胶》JCT881的规定,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选用低模量弹性密封胶,位移能力不宜低于20级,弹性恢复率宜不小于7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80
CCS P51  DB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3201/T1100-2022
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设计指南
Guideline for the conne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highway and urban road
2022-04-22发布2022-04-26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1/T 1100,DB3201/T 1100-2022,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设计指南,DB3201/T 1100-2022 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设计指南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设计的相关信息,包括路网、路段、节点、标志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新建、改建的衔接工程相关规划设计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T51328-2018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CJ刀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2112-2021城镇化地区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DB3201T256-2015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衔接路段connecting section
公路与城市道路过渡的道路。
3.2
衔接节点connecting node
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转换的交通节点,可通过互通式立交或者平面交叉口实现。
3.3
渐变率gradual change ratio
车辆换道至相邻车道过程中,侧向位置改变距离与行车方向改变距离的比值。
3.4
衔接标志connecting traf仟ic sign
指引车辆在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节点或衔接路段正确安全行驶,在其周边布置的交通标志。
4总则
4.1基本规定

4.1.1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设计应根据国土空间等相关规划内容,考虑城镇发展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交通安全的协调统一,合理采用技术标准。
4.1.2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设计除应符合本指南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指引原则
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规划设计指引如图1所示,且遵循以下原则:
a)等级匹配。高等级公路衔接高等级城市道路,低等级公路衔接低等级城市道路;
b)合理渐变。路段衔接时,合理设置渐变段、变速车道,实现横断而的顺畅过度;
c)型式规范。节点衔接时,规范节点型式和辅道、慢道的连接段设计,实现节点的顺转换;
d)信息兼容。衔接标志信息融合公路与城市道路标志规范,体现信息可读性和兼容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
CCSA47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214-2021
港口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2021-11-09发布2022-01-0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 2214,DB43/T 2214-2021,检测技术规范,港口设施,防雷装置,DB43/T 2214-2021 港口设施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港口设施防雷装置的分类及项目、技术要求、作业要求与检测程序的基本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港口防雷装置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36029港口危险货物集装箱推场安全作业规程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T50186港口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港口port
位于江、河、湖、海或水库等地,具有一定设备和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以进行客货运输和其他相关业务的区域。
[按G/T50186定义执行]
3.2
码头wharf:quay,pierjetty;terminal
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的水工建筑物、设施和停泊水域,由一个或者多个泊位组成。
[按GB/T50186定义执行]
3.3
门机portal crane
港口用门座式门机的简称,即通过两侧支腿支承在地而轨道或地基上的桥架型门机。
[按GB/T50186定义执行]
3.4
港口仓库port warehouse
供港口货物存放保管的建筑物。
[按G/T50186定义执行]

3.5
港口堆场storage yard
在港区内堆存货物的落天推场。
[按GB/T50186定义执行]
3.6
码头静电接地装置static grounding device,earthing device
防止油轮在输油、装卸油的过程中产生静电而设置的安全导电接地装置。
[按GB/T50186定义执行]
3.7
危险货物dangerous g00d
列入《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危险货物品名表等国际海事组织或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特性,在水路运输、港口装卸和储存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或对环境造成危害而需要特别防护的货物。
[按GB/T50186定义执行]
3.8
危险货物集装箱dangerous contain
装有在国际海事组织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GB6944和GB12268中所列的危险货物的集装箱:从装入危险品起,至该箱经拆箱、清扫或清洗干净止,并带有危险品标志的集装箱。
[按GB/T50186定义执行]
3.9
危险品集装箱堆场dangerous container yard
专供港口办理危险品集装箱装卸、转运、保管、交接的,并标有危险品标志的场所。包括在港区内设立的专业危险货物集装箱准场、临时危险货物推场和专为港口配套的港外危险货物集装箱推场。
[按GB/T50186定义执行]
3.10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computer room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
[按GB/T50186定义执行]
3.11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按GB50057定义执行]
3.12
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按GB50057定义执行]
3.13
内部防雷装置inter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防雷等电位连接和与外部防雷装置的间隔距离组成。
[按GB50057定义执行]

3.14
接闪器air-termination system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网构件等组成。
[按GB50057定义执行]
3.15
引下线down-conductor system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
[按GB50057定义执行]
3.16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按GB50057定义执行]
3.17
接地earth;ground
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连到大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种较大的导电体。
注:接地的目的是使连接到地的导体具有等于或近拟于大地(或代替大地的导电体)的电位;引导入电电
流流入和流出大地(或代替大电的导电体)。
[按6/T21431定义执行]
3.18
接地体earth electrode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按GB50057定义执行]
3.19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ng system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装置。
[按GB50343定义执行]
3.20
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LEB)
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
[按GB50057定义执行]
3.21
等电位连接网铬bonding network(BN)
将建(构)筑物和建(构)筑物内系统(带电导体除外)的所有导电性物体互相连接组成的一个网。
[按6B50057定义执行]
3.22
防雪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面,例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按GB50057定义执行]

4检测分类及项耳
4.1检别分类检测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首次检测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投入使用后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第一次检测。定期检测是按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测,具有爆
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建(构)筑物检测间隔时间为6个月,其他防雷建(构)筑物检测间隔时间为12个月。
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应对其结构、布置、形状规格、尺寸、连接方法和电气性能进行分阶段检测。投入使用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第一次检测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检测。
4.2检测项耳
港口设施防雷装置检测应按照GB/T21431的规定和要求对以下检测项目进行检测。
4.2.1确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4.2.2接闪器检测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a)接闪器的形式与保护范围;
b)接闪器与引下线(钢筋)的连接;
c)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及数设方式;
d)接闪带的安装位置、支持卡间距、高度、材料规格及闭合环路情况;
e)接闪杆的安装位置、高度及材料规格。
4.2.3引下线检测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a)引下线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和连接方法;
b)引下线的数量和间距;
c)引下线的接地电阻检测。
4.2.4接地装置检测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a)接地装置的数设及安装位置;
b)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知;
c)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
d)接地装置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措施。
4.2.5雷击电磁脉冲屏蔽检测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a)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金属网格、大尺寸金属件、房间屋顶金属龙骨、屋顶金属表而、立面金网表而、金属门窗、金属格橱和电缆屏蔽层的电气连接过度电阻;
b)屏蔽材料规格尺寸;
c)磁场强度的检测。
4.2.6等电位连接检测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a)等电位连接带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和连接方法;
b)等电位连接网格的安装位置、材料规格和连接方法;
c)电子信息系统的导电物体、各种线路、金属管道以及信息设备的等电位连接。
4.2.7电涌保护器(SPD)检测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a)电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连接方法和连接导线规格;
b)电涌保护器接地线的导线长度、截而;
c)电涌保护器的参数选择及能量配合;
d)电涌保护器的运行状态和指示器的功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7-01 10:59:30

提问网友:喵喵哩个_喵


请问,地下围护墙体是200厚砖墙,但是说明中描述填充墙与柱砼墙有拉结钢筋。那这里的200厚砖墙要算这个钢筋吗?如果是蒸压加气块墙要算吗?

解答网友:重新再来


钢筋计取在现浇混凝土钢筋清单项中,定额子目有砌体加筋子目,拉结筋是预留的,要计取,图示说明墙体通长布置,连接预留拉结筋这部分通长筋在软件中也要设置计取

ICs07.060
CCSA47  D8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213-2021
电梯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lighting protection ofelevator
2021-11-09发布2022-01-0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 2213,DB43/T 2213-2021,检测规范,电梯防雷装置,DB43/T 2213-2021 电梯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防雷装置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测作业要求、检测报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与强制式电梯防雷装置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D/T7024一2008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D/T21431一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一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一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DB43/T1085一2015电梯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一2008、GB50057一2010、G6B50343一201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梯elevator
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铅锤线顿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GB/T7024-2008,定义2.1]
3.2
曳引驱动电梯traction lift
依靠摩擦力驱动的电梯。
[GB/T7024一2008,定义2.15]
3.3
强制驱动电梯positive drive lift
用链或钢丝纯悬吊的非摩擦方式驱动的电梯。
[GB/T7024一2008,定义2.16]
3.4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50057-2010.定义2.0.5]
3.5
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g system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或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一起构成共用接地系统。
[GB50343-2012.定义2.0.6]
3.6
等电位连接lightning equipotential bonding(LEB)
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
[GB50343-2012.定义2.0.12】
3.7
等电位连接带bonding bar
将金网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电信线路及其他线路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
[GB50057-2010.定义2.0.20
4基本要求
4.1电梯防雷装置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Ω,当电梯防雷装置与其他接地系统共用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要求值按其中最小值确定。
4.2电梯系统各电气设备应以接地支线的形式分别接至接地干线上,系统中各设备的接地支线应采用并联形式,接地支线成采用黄绿相间的绝缘导线。
4.3电梯防雷装置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竣工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4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间隔时间为6个月,其他电梯防雷装置检测间隔时间为12个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30
CCS A 47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144-2021
桥梁建设抗风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imate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 of wind resistant design of bridge construction
2021-08-29发布2021-10-2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 2144,DB43/T 2144-2021,抗风设计,桥梁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DB43/T 2144-2021 桥梁建设抗风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型桥梁建设抗风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工作流程、气象观测塔建设、资料收集及处理、数值摸拟、设计参数推算及报告编制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大型桥梁建设抗风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核致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221一2017地而气象观测则规范总则
GB50009一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57一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35一2019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JTG/T3360一01一2018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
QXT118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制
QX/T423一2018气侯可行性论证规范报告编制
QX/T426一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资收集
QX/T436一2018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抗风参数计算
QX/T438一2018桥梁设计风速计算规范
QX/T449一2018气侯可行性论证规范现场观测
QX/T469一2018气侯可行性论证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速时距wind speed interval
计算平均风速所使用的时间间隔。
[来源:QX/T438一2018,2.1]
3.2
地面粗度surface roughne5s
反映地表起伏或地物、植被等高矮、稀疏的程度。
[来源:QX/T438-2018,2.2]
3.3
重现期retur period

某一事件重复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
[来源:QXT438一2018,2.4]
3.4
参证气象站reference meteorological station
气象分析计算所参照或引用的桥梁所在地区或者邻近地区具有长年代气象数据的国家气象观测站。
注1:长年代一般不少于30年。
注2:国家气象观测站包括G/T85一2019《气象观测站分类及命名规则》中定义的气候规象台、基准气候站和辈本气像站。
[来源:QX/T423一2018,3.1,有修改]
3.5
基本风速basic wind speed
参证气象站10m高度、重现期100年、10min平均的年最大风速。
[来源:JTG/T336001一2018.2.1.1,有修改]
3.6
桥梁设计基本风速basic wind speed at bridge site
桥址地而或水而以上10m高度、重现期100年、10min平均的年最大风速。
[来源:JTG/T336001一2018,2.1.2,有修改]
3.7
设计基准风速reference wind speed
桥梁或构件基准高度、重现期100年、10mn平均的年最大风速。
[来源:JTG/T336001一2018,2.1.3,有移改]
3.8
桥梁设计基准风速bridge reference wid speed
特指桥梁主梁基准高度处的设计基准风速。
[来源:JTG/T336001-2018,2.1.4]
3.9
风攻角vind attack angle
风的来流方向与水平面产生的夹角。
[来原:JTG/T336001一2018,2.1.5,有修改]
3.10
风切变指数wind shear exponent
用于描述风速随高度变化的幂函数中的指数。
[来源:QX/T436一2018,3.6]
3.11
风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wind speed
一组风速值与其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注:它反块一组风速值的离放程度。
[来源:QXT436一2018,3.7]
3.12
湍流强度turbulence intensity
风速标准差与平均风速的比率。
注:用同一组测量数据和规定的周期进行计算。
[来源:QX/T436一2018,3.8]

3.13
阵风风速gust speed
1s~3s时距的瞬时风速值。
[来源:QX/T436一2018,3.9]
3.14
阵风系数gust factor
由平均风速推算阵风风速的比例系数,通常采用3s最大阵风风速与10min平均风速的比值。
[来源:QX/T436-2018,3.10]
4一般规定
4.1桥位区设计基准风速的推算主要是(水平方向)风速放大系数和(垂直方向)风切变指数的计算或确定:数值摸拟结果主要用于确定桥位区无气象观测或观测资料代表性不好时放大系数和风切变指数的确定。
4.2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桥址处气侯特征分析,重点是风的气候特征:主要气象灾害的调查,重点是大风灾害:设计基准风速的推算:大气清流参数计算分析等。
4.3桥梁建设抗风设计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流程见附录A。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80.01
CCS P66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141-2021
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ot recycling constructionand acce ptance ofasphalt pavement
2021-08-03发布2021-10-03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 2141,DB43/T 2141-2021,技术规范,施工与验收,沥青路面热再生,DB43/T 2141-2021 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沥青路面热再生施工与验收技术的材料、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与施工、就地热再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的热再生沥青面层与基层的施工与验收,可供设计、生产、施工、监理、咨询及建设单位参考。城镇道路及广场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JTG3450公路路基路而现场测试规程
JTG5142公路沥青路而护技术规范
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542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T5521公路沥青路而再生技术规范
JTGD50公路沥清路面设计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而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
采用洗)、开挖等方式从沥背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来源:JTG/T5521-2019,2.1.1]
3.2
沥青路面再生asphalt pavement recycling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或RP进行处理,并渗加一定比例的新矿料、新沥青、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形成路面结构层的路面施工技术。按照再生沥青混合料制备和施工温度的不同,沥青路面再生分为热再生和冷再生:按照施工场合和工艺的不同,沥清路面再生分为厂拌再生和就地再生。

3.3
厂拌热再生hot central plant recycling(HCPR)
在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场、站)将RP破碎、筛分后,以一定的比例与新矿料、新沥青、沥青再生剂(必要时)、添加剂(需要时)等加热拌和成沥青混合料,然后铺筑形成沥青路面的再生施工技术。
[来原:JTG/T5521一2019,2.1.6,有改]
3.4
就地热再生hot in-place recycling(HlR)
采用专用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就地进行加热、翻松或铣刨,就地渗入一定数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时)、新沥青混合料等,经热态拌和、排铺、强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沥青路面表面一定深度范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进行再生的施工技术。分为复拌再生和加再生两种。
[来源:JTG/T5521一2019,2.1.7,有椽改]
3.5
复拌再生emixing
将旧沥青路面加热、翻松或忧刨,就地参加一定数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新沥青混合料(需要时),经热态拌和、雄铺、压实成新沥青路面的再生施工技术。
[来源:JTG/5521一2019,2.1.7,有修改]
3.6
加铺再生re paving
将旧沥青路而加热、翻松或洗刨,就地渗加一定数量的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经热态拌和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一熨平板挂铺再生沥青混合料,利用再生复拌机的第二熨平板将新沥青混合料雄铺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之上,两层一起压实成新的沥青路面的再生施工技术。
[来源:JTG/T5521一2019,2.1.7,有修改]
3.7
添加剂additive
渗加到沥青混合料中以提高其某项或几项性能的、除矿料与沥清外的有机或无机外渗材料,包括各类纤维、抗剥落剂、抗车辙剂、温拌剂等。
3.8
沥青再生剂rejuvenating agent(RA)
渗加到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用于改善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
[来源:JTG/T5521一2019,2.1.5]
3.9
再生沥青ejuvenated asphalt
由P中的回收沥清与沥青再生剂、新沥青(需要时)均匀混合而成的沥青胶结料。
[来源:JTG/T5521一2019,2.1.15,有修改]
3.10
再生矿料ejuv enated aggregate
在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包括RP中旧矿料、新添加的集料与坑料(需要时)在内的合成矿料的总称。
3.11
再生沥青混合料recycled asphalt mixture
RP以一定的比例与新矿料、新沥青、沥青再生剂(必要时)、外渗剂(需要时)等加热拌和而成的沥青混合料。
3.12
RAP矿料级配gradation of aggregate in RAP

用抽提或燃烧法除去RP中的沥青材料后进行水洗筛分测得的矿料级配。
3.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ga由tion of aggregate in recycled mixture
RP中的矿料与新添加的矿料合成后的矿料级配,即再生矿料的筛分级配。
3.14
RAP楼配比percentage of RAPin recycled mixture
RP的烘干质量占再生沥青混合料总干质量的百分比。
3.15
新沥青混合料new asphalt mix ture
由全新的矿料、沥青及其他添加剂材料(需要时,但不包括沥青再生剂)按配合比要求生产的热拌沥青混合料。
3.16
回收沥青recycled asphalt in RAP
RP经抽提、蒸发后获取的已经老化的沥青。
3.17
新沥青new asphalt
未经拌和使用过的、直接从沥青厂家生产出来的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
3.18
RAP沥青含量recycled asphalt content of RAP
回收沥青占干燥RP总干质量的百分比。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Pnb预估沥清用量
Pra预估再生剂楼量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80.01
CCS P66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140-2021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cold in-plant recycling pavement with emulsified asphalt
2021-08-03发布2021-10-03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 2140,DB43/T 2140-2021,乳化沥青厂,技术规范,拌冷再生路面,施工与验收,DB43/T 2140-2021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施工与验收技术的原路而调查及评价、材料、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乳化沥青冷再生路而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险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沥青路面工程。根据技术要求的不同,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可用于各类道路的底基层和基层,也可用于重交通荷载等级及以下公路和城镇道路的中、下沥青面层。本文件可供设计、生产、施工、监理、咨询及建设单位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CJJ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5210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T552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E20公路工程沥清及沥青混合料试式验规程
JTG34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来源:JTG/T5521一2019,2.1.1]
3.2
乳化沥青emulsified 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水包油状的均匀沥青乳液。
[来源:JTGF40一2004,2.1.2,有修改]
3.3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cold central plant recycling with emulsified asphalt

将P运至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比例的RP与新集料、乳化沥青、矿粉、水泥、水等进行常温拌和,铺筑形成路而结构层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来原:JTG/T5521一2019,2.1.8,有修改]
3.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 ture
用乳化沥青、RAP、新的集料与矿粉、水泥、水等按一定比例常温拌和所形成的具有连续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
3.5
RAP级配gradation of RAP
将预处理后的P样品烘拱干至恒重后,进行筛分测得的级配。
3.6
RAP矿料级配gradation of mineral aggregate in RAP
用袖提或燃烧法除去RP中的沥青材料后,进行水洗筛分测得的矿料级配。
3.7
再生沥青混合料级配gradation of recycled mix ture
RAP与新矿料的合成级配。
3.8
再生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gradation of mineral aggregate in recyeled mixture
指P中的矿料与新矿料合成后的矿料级配。
3.9
RAP楼配比percentage of RAPin recycled mixture
RAP的烘干质量占RP与新加矿料总的烘干质量的百分比。
3.10
最佳含水率optimum water content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最大下密度时水的质量与混合料洪干质量的百分比。
3.11
添加剂additive agent
在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用以提高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调节乳化沥青破乳时间等作用的各类物质的总称。
3.12
延迟时间delay time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从拌和完成后,在5℃气温下每隔一定时间成型标准劈裂试件,共密度与劈裂强度损失均不超过5%的最大时间间隔。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S动稳定度
E恩格拉黏度
H延迟时间
0EC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OMC最佳含水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7.060.47
CCSA47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2137-2021
大型游乐场所防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flarge-scale amusement park
2021-08-03发布2021-10-03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 2137,DB43/T 2137-2021,大型游乐场所,防雷技术规范,DB43/T 2137-2021 大型游乐场所防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型游乐场所建(构)筑物、游乐设施、电气系统、电子系统的防雷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型游乐场所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施工、检测验收及日常维护。共他游乐场所和游乐设施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601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84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16767游乐园(场)服务质量
GB/T20306游乐设施术语
GB/T21714.3雷电防护第3部分建筑物的物理损坏和生命危险
QX/T85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型游乐场所hrge-scale amusement park
以游乐设施为主要载体,以娱乐活动为重要内容,占地而积超过2000m或游乐设施高度超过30m的游乐场所。
3.2
游乐设施amusement rides
包括游艺机在内的,用于人们游乐(娱乐)的设备和设施。
3.3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evaluat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根据雷电及其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对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为建设工程项目选址和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与防雷措施确定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来原:QX/T85一2018,定义3.1]
3.5
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来源:GB50057一2010,定义2.0.5]
3.6
接闪器air-termination system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而、金属构件等组成。
[来源:GB50057一2010,定义2.0.8]
3.7
防雷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划分雷击电磁环境的区,一个防雷区的区界面不一定要有实物界而面,如不一定要有墙壁、地板或天花板作为区界面。
[来源:GD50057一2010,定义2.0.24]
3.8
电气系统electrical system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也称低压配电系统或低压配电线路。
[来源:GB50057一2010,定义2.0.26]
3.9
电子系统electronic system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
[来源:GB50057一2010,定义2.0.27]
注:本标准中主要指游乐场所的视颊监控、计算机网铬及安装在游乐设施上的信号传越器等设备。
3.10
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
[来源:GB50057一2010,定义2.0.29
4一般要求
4.1大型游乐场选址应根据雷击风险区划以及GBT21714.3一2015规定的方法,及本规范附录A的湖南省闪电分布频次、强度分布等,对雷电可能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
4.2大型游乐场所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照GB50057一2010附录A计算,水上乐园、临近湖泊等较大水域的游乐场的位置校正系数应按照临近水域的系数进行选择。
4.3大型游乐场所建(构)筑物防雷分类应符合GB50057一2010的有关规定,室外游乐设施宜按照第二类防雷进行设计施工,特殊或新型游艺机设备宜依据雷击风险评估来选择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4.4室外游乐设施应按照GB50057一2010明确防雷分区,需要保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防雷区(LP2),以确定各LPZ空间内雷击电磁脉冲的强度,并明确各防雷区等电位连接的位置。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564—2003 代替GB8564—1988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installation of hydraulic turbine generator units 20--发布 2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GB/T8564—200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总则…… 2 4一般规定…… 2 5立式反击式水轮机安装………………… 5 6贯流式水轮机安装…… 13 7冲击式水轮机安装…… 15 8调速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17 9立式水轮发电机安装……20 10卧式水轮发电机安装………36 11灯泡式水轮发电机安装 ……… 38 12管道及附件安装 ………………………40 13蝴蝶阀及球阀安装……43 14水轮发电机组电气试验……45 15水轮发电机组试运行…… 47 附录A(资料性附录)移交资料目录………53 附录B(规范性附录)机械液压型调速器安装要求……56 附录C(规范性附录)对水轮发电机定子干燥的要求……57 附录D(资料性附录)管道的酸洗、钝化和冲洗……58 附录E(资料性附录)有关焊接无损探伤检验的标准…………60 附录F(资料性附录)GB11120一1989对汽轮机油的要求……… 62 附录G(规范性附录)规范用词说明………63 2 GB/T8564—2003 前言 本标准是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安装、调试和试验的依据,也是机组验收和考核的主 要内容,可适用于各类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的安装. 本标准是对GB8564一1988《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原标准)的修订. 原标准是1988年及以前我国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安装技术的总结.本标准在原标准的基 础上根据1989年以来包括进口大型水电机组在内的新投产的大批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 属设备安装技术的要求进行了补充、删减和修改,同时参考吸取了国外有关标准的部分内容. 本标准与GB8564一1988年版比较有以下一些主要变化: ——将标准明确为推荐性标准;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并单列了“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两章; 一—增加了筒形阀安装、冲击式水轮机的引水管安装和轴承装配、焊接式发电机机架组装、 发电机定子机座和铁心现场装配、圆盘式转子支架组焊、励磁系统安装、可逆式抽水 蓄能机组试运行等有关内容; 补充了调速器安装、调速系统充油调整试验、管道焊接工艺要求和质量检查等部分内 容; 一—在正文中删除了机械液压型调速器、励磁机和永磁机安装等内容,将机械液压型调速 器安装和定子绕组干燥的内容列入附录; 一—对一些条文的指标和限值作了部分调整和提高. 虽然水内冷和蒸发冷却定子绕组在我国部分机组中已应用,但是由于这种冷却方式的设计 和施工经验都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