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599-2019 湖南省网络RTK测量技术规程
DB43
湖南省 地方标准
DB43 T1599-2019
湖南省网络RTK测量技术 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realtime kinematic surveys using Hunan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2019-02-28发布2019-05-28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里局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 HNCORS 网络 RTK 技术测量的使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参考基
准、基本规定、平面和高程测量、仪器设备及操作要求、成果数据处理与检查、资料提交和成果验收的
技术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南省行政区域范围内利用 HNCORS 实施的网络 RTK 测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H/T 2014-2016 大地测量控制点坐标转换技术规范
CH/T 8018-2009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测量型接收机 RTK 检定规程
CJJ/T 73-2010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湖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 hunan reference station network using GNSS
由湖南省连续运行基准站组成,用于定义和维持湖南省测绘地理空间基准,提供全省网络 RTK 服务
的基准站网络。
3.2
湖南省连续运行基准站 hunan 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 HNCORS
由湖南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统一建设,对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利用通信网络将观测
数据实时或者定时传送至数据中心的地面固定观测站。
3.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导航服务的导航卫星系统的通称。
3.4
实时动态测量 realtime kinematic; RTK
将全球卫星导航定位与数据通信技术相结合,能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的载波
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
3.5
网络 RTK Network RTK
在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模式下,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差分定
位技术。
3.6
事后动态测量 post processing kinematic; PPK
在不具备实时网络通信条件下,先采集和存储观测数据,事后利用载波相位动态差分的定位技术。
3.7
流动站 roving station
在基准站网覆盖范围内流动测量的接收机所设立的测站。
3.8
源节点 mount point
网络 RTK 差分数据源用于发送不同格式或类型原始数据包的网络节点。
3.9
空间位置精度因子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PDOP
用于评估卫星—接收机的空间几何分布特征的精度因子指标。
3.10
固定解 fixed solution
卫星载波相位观测量整周未知数的整数解。
3.11
浮点解 floating solution
卫星载波相位观测量整周未知数的非整数解。
3.12
初始化 initialization
流动站利用动或静态观测数据搜索并完成初始整周未知数解算,获得固定解的过程。
3.13
测回数 observation times
同一流动站初始化观测的次数。
3.14
收敛阈值 convergence threshold
RTK 定位时水平和垂直方向残差的阈值。
3.15
多路径效应 multipath effect
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受物体反射而改变信号的传播方向、振幅、极化及相位后,与直接到达接
收机的信号叠加产生的误差效应。
3.16
高程异常 height anomaly
似大地水准面相对于参考椭球面的高度。
3.17
湖南省似大地水准面模型 hunan GNSS gravity quasi-geoid; HNGG
综合利用湖南及周边地区重力资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与 GNSS/水准成果,应用移去-恢复技
术确定的区域性精密格网高程异常模型。
3.18
问北位置服务平台 wenbei location based service platform
基于 HNCORS 提供米级至毫米级 GNSS 定位增强、坐标及高程转换、GNSS 数据处理服务的软件平台。
4 参考基准
4.1 坐标系统
坐标系统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4.2 高程基准
高程基准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4.3 时间系统
时间系统宜采用协调世界时(UTC)。当采用北京标准时间(BST)时,应采用时区差与 UTC 进行换
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RB/T 079-2021 房屋危险性鉴定能力验证实施指南
ICs03.120.20
CCS A 00 RB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
RB/T079一2021
房屋危险性 鉴定能力验证 实施指南
Guidance on the proficiency testing of dangerous appraisal of building
2021-11-04发布2022-01-01实施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房屋危验性鉴定能力验证的组织和策划、能力验证物品的确定,检验方法的选择,指定值的确定,能力评定、能力验证报告、与参加者沟通以及保密等方面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房屋危验性鉴定能力验证的组织和实炼。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柱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043一2012合格评定能力验证的通用要求
GB/T28043利用实验室向比对进行能力验证的统计方法
JG125危险房星鉴定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27043一2012和GB/T28043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危检构件dangerous member
承载能力,连接构造等性能及裂缝、变形,腐蚀或蛀蚀等损伤指标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结构构件。
[来源:JG)125-2016,2.1.9]
3.2危险性鉴定dangerous appraisal
通过一组技术活动,对被鉴定对象的危险性程度进行判定。
[来源:JGJ125一2016,2.1.6,有修改]
3.3定性计划quantitative scheme
要求参加者对能力验证物品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鉴别或捕述的能力验证计划。
[来源:GB/T27043一2012,3.7b),有修改]
3.4解释性计划explanatory scheme
要求参加者在对提供的成组数据或其他信息进行处理后,给出解释(或其他结果)的能力验证计划。
[来源:GB/T27043一2012,3.7h),有修改]
3.5能力验证物品proficiency test item
用于能力验证的样品、产品、人工制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设备部件、测量标准、数据组或其他信息。
[来源,GB/T27043-2012,3.8]
3.6指定值assigned value
对能力险证物品的特定性质赋予的值。
[来源:GB/T27043一2012,3.1]
4组织和策划
4.1能力验证实施机构
4.1.1能力验证实施机构应具备房屋危险性鉴定的技术能力。
4.1.2能力验证实蓝机构应具有从事建筑结构检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a)人员专职于机构,且数量不得少于4名;
b)人员从事建筑结构检验工作的年限不得少于3年;
c)至少有1名人员具有土木工程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具备注册土木工程师或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有不少于8年的建筑结构检验工作经历,并且年龄不超过65周岁(含)。
4.2人员
4.2.1总则
能力验证实施机构宜按照岗位和职责将参与组织和实施房屋危险性鉴定能力验证计划的人员分为计划负责人,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能力验证实随机构需规定计划负责人,技术人员和技术专家所需资格和经验的最低要求,并确保所有人员在经过相应培训和能力确认后得到授权。
4.2.2计划负责人
计划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a)与相关方沟通,分析能力验证需求,确定能力验证计划的目的和目标;
b)组织能力验证计划的方案策划与审定,确保能力验证计划的设计与目标相适宜;
c)组织能力验证物品制备、文件编写,结果评价和报告编制等,审核活动的规范性;
d)组织实施能力验证计划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确保人员能力符合相关要求;
e)组织实施能力验证计划,确保客观记录实施过程和评价结果,审核各类文件、记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对出具的能力验证报告负责;
f)负责能力验证计划的投诉、质量事故处理和不符合工作的控制,制定和实施纠正措随,预防措施并进行改进。
4.2.3技术人员
4.2.3.1技术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
a)负责能力验证物品制备以及必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试验;
b)负责数据处理和结果汇总工作;
c)按要求参加能力验证计划的技术工作。
4.2.3.2技术人员的选择可遵循以下原则。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土建算量GCL2013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7-14 23:53:41
提问网友: 醉月明
2022-07-15 15:20:57 补充
解答网友: 将军峰
按照配合比计算。
GB/T 13761.1-2022 土工合成材料 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 第1部分:单层产品
ICs59.080.70
CCS W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761.1-2022代替GB/T13761.1一2009
土工合成材料 规定压力下厚度的测定 第1部分:单层产品
Geosynthetics-Determination of thickness at specified pressures-Part 1:Single layers
(IS09863-1:2016,M0D)
2022-04-15发布2022-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在规定压力和规定压脚面积或规定载荷点下厚度的测定方法以及测定厚度时的压力或载荷。
测试结果可作鉴别用,或在技术数据表中使用:或作为其他试验方法的一部分,如:防水性能试验。本文件适用于土工合成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文件。
GB/T6529纺织品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GB/T6529-2008,IS0139:2005,MOD)
GB/T13760土工合成材料取样和试样准备(GB/T13760一2009,1S09862:2005,IDT)
ISO25619-】1土工合成材料压缩行为的测定第1部分:压缩蠕变性能(Geosynthetics一Deter-mination of compression behaviour-Part 1:Compressive creep properti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厚度thickness
对试样施加规定压力的两块基准板或两个基准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4原理
4.1土工合成材料试样的厚度通过基准板测试,将试样放置在基准板上,用与基准板平行的压脚(压脚面积要小于试样面积)对试样施加规定压力一定时间后,测量两块基准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作为试样厚度,部分聚合物防渗土工膜、沥青防渗土工膜通过测试施加载荷的两个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作为试样厚度。
4.2在每个指定压力下的厚度,试验结果以所测数值的平均值表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21年《碧桂园集团标杆区域成本管理制度汇编》带书签.pdf
内容索引:
第一部分 招标管理 4
一、区域标前交底制度 4
二、示范区和货量区招标手册 43
三、区域招标定标管理原则 44
第二部分 合约管理 49
一、区域关于签订施工合同补充协议管理的规定 49
第三部分 供方管理 52
一、区域工程类供应商管理办法 52
二、区域第三方工程管理实施细则 64
三、区域供应商管理办法 81
四、区域施工单位承接量管控办法 91
五、区域供应商管控办法 96
第四部分 清单管理 107
一、区域重点、难点分部工程和专项工程审批指引 107
二、区域工程造价业务外委管理办法 107
第五部分 签证变更管理 116
一、区域工程签证变更管理办法 116
二、区域签证及设计变更管理制度 116
第六部分 工程款支付管理 122
一、区域工程款扣款制度 122
第七部分 争议索赔管理 128
一、区域索赔预控及处理操作指引 128
第八部分 预算管理 138
一、区域预结算管理办法 138
第九部分 结算管理 139
一、区域各项目结算管理要求 139
第十部分 组织管理 144
一、区域成本考核管理办法 144
二、区域2021年 成本业务考核管理办法 146
三、全周期成本管理 与红线规定 149
四、成本管控越权违规行为管理办法 170
五、项目成本模块化操作指引 175
六、区域月度回顾会及成本监控预警管理办法 176
七、区域成本现场巡查管理办法 183
八、区域成本人员项目现场工程造价业务巡查管理办法 186
第十一部分 投资阶段目标成本管理 188
一、投资拿地规划指标承责管理 188
第十二部分 无效成本管理 189
一、区域无效成本管理办法 189
十三部分 合理化建议管理 195
一、区域成本竞争力提升专项激励管理办法 195
十四部分 市政能源管理 201
一、区域临时用电设备管理办法 201
二、区域市政能源机电设备维保管理制度 20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Z/T 0097-202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ICs07.080
CCS D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0097-2021代替DZ/T0097一1994中1:50000部分
工程地质调查 规范(1:50000)
Specification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1 50 000)
2021-04-09发布2021-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1:50000工程地质调查的总侧,调查方案编制,调查内容、技术方法,综合评价和成果产出等。
本文件适用于1:50000公益性、基础性工程地质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306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T36072一2018活动断层探测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2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标准
GB/T5012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18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T50266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5104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粉察规范
C57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DB/T531:50000 活动断层填图
DZ/T000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DZ/T0273地质资料汇交规范
DZ/T0282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
DZ/T0283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
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及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及天然建材等要素。
3.2
工程地质岩组engineering geological petrofabric
具有一定地质成因联系,岩体结构、强度,建造类型和工程地质特征相似的岩层(体)组合。
3.3
工程建设适宜性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itability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地下水活动及相关的气象水文条件等因素组合对工程规划、建设与运营的地质安全的满足程度。
3.4
特殊性岩土体special rock/soil mass
具有特殊成分,结构、构造和特殊物理力学性质的岩体或土体。
3.5
不良地质作用adverse geological process
对人类生命、财产及生态地质环境有不利影响的自然地质过程(含地质灾害)。
3.6
填图单元mapping unit
以点、线,面形式将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在图上表达的最小划分单位。
3.7
野外数据采集系统fiel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用于记录野外地质调查内容的软件和设备的总称。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野外调查路线、各类调查点信息、实测工程地质剖面、样品采集点、钻探点、山地工程点、物探剖面等。
3.8
工程地质摄念模型conceptual model of engineering geology
将制约工程建设安全的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间题集成和概化,并用文字或图形表示。
4总则
4.1调查任务
4.1.1调查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及其工程性质、水文地质特征和不良地质作用等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各类工程地质岩组的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4.1.2调查自然条件或人类工程建设及其相互作用引起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类型、强度,分布和发展演化规律,评价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4.1.3构建区域工程地质概念模型,开展工程地质分区评价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及针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专项评价,提出支撑城镇、重大工程或基础设能等规划建设的对策建议。
4.1.4建立1:50000工程地质空间数据库,为城镇及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服务。
4.2工程地质复杂程度分类
工程地质调查区应先按照地貌划分为平原盆地和山地丘陵,再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为简单区、中等区和复杂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请教我们项目需要围挡和广告,这些合同名称如何写-陕西
问题专业: 土建 概算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陕西
提问日期: 2022-07-14 23:31:12
提问网友: 暗香
解答网友: 小的大牛
你好,你就写临时围挡及喷绘合同就可以。
DBJ50/T 392-2021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920-2021
DB DBJ50/T-392-202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工程 施工 及质量验收标准
Technical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of urban utility tunnel with concrete structure
2021-07-30发布2021-11-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保障工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工艺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城市综合管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
2术语
2.0.1综合管廊utility 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2.0.2主体结构the main structure
构成综合管廊的混凝土承重结构体。
2.0.3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结构cast-in-site utility tunnel
采用现场整体浇筑混凝土的综合管廊。
2.0.4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precast utility tunnel
在工厂内分节段或分片浇筑成型,现场采用装配工艺施工成为整体的综合管廊。
2.0.5舱室compartment
由结构本体或防火墙分割的用于敷设管线的封闭空间。
2.0.6集水坑sump pit
用来收集综合管廊内部渗漏水或管道排空水等的构筑物。
3基本规定
3.0.1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应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3.0.2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文件交底。
3.0.3施工前应根据工程情况,主要进行下列调查:
1现场地形、地貌、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其他设施和障碍物等情况;
2工程用地、交通运输、施工便道及其他环境条件;
3施工给水、雨水、污水、动力及其他条件;
4工程材料、施工机械、主要设备和特种物资情况;
5水文资料;
6与施工有关的其他情况和资料。
3.0.4施工应科学组织、合理划分施工段,宜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进行测量和监测等施工。
3.0.5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程序审批,有重大变更时应重新审批。
3.0.6施工前应因地制宜制定环境保护措施,严禁使用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使用的产品和材料。
3.0.7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单位对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设施、地下管线及建(构)筑物的安全性进行监测,有影响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3.0.8建筑材料、构配件等应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进场复验;设备及工器具应按相关要求进行验收。
3.0.9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分项工程完成后,应进行验收;
2所有隐蔽工程应进行隐蔽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0.10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严格控制水位。基坑(槽)内地下水位应降至工程底板最底点或开挖面500mm以下,并持续至管廊底板、侧墙防水施工完毕。
3.0.11施工完毕后,监理单位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组织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勒察、设计及施工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3.0.12综合管廊应实施绿色施工,优先采用“四新”技术。
3.0.13综合管廊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CJJ/T275、《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等的相关规定。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4.1一般规定
4.1.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基坑开挖与支护、地下水控制、土方和桩基础等。
4.1.2施工前应测量和复核地基的平面位置与标高。
4.1.3基坑支护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及形状尺寸、地下结构形式、周边环境及荷载特征、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严格监测与控制。
4.1.4基坑开挖后应进行地基验槽,并应清除表层浮土和积水。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相符,应进行补勘。
4.1.5地基施工时应分析挖方、填方、振动、挤压等对边坡稳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应及时排除积水,采取减少基底土体扰动的保护措施。
4.1.6地基施工应根据处理方法、施工设备、场地等条件合理划分施工段,施工段宜与主体结构相协调。施工完成后,应对地基进行保护,并应及时进行基础施工。
4.1.7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与观测频次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8的相关规定。
4.1.8土石方爆破施工必须遵守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及有关部门规定,由专业单位进行施工。
4.1.9开挖工程应采用信息化施工技术,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做好全过程监测。监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的相关规定。
4.1.10综合管廊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等的相关规定。
4.2地基与基础
4.2.1高温、汛期等灾害天气应制定相应的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暗挖工程施工应制定防塌方案,备齐抢险物资
4.2.2基坑支护结构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等相关标准的要求,基坑支护结构未经验收、未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不得进行基坑开挖。
4.2.3基坑(槽)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开挖前,应根据施工现场条件、结构埋深、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资源配置、工期要求等因素合理划分施工段;
2开挖范围内各种管线应经产权单位同意后方可拆迁、改移;
3应保证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畅通,并应采取防止雨水等地表积水流入坑内的措施;
4开挖顺序、方法应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应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5当开挖接近基底200mm时,应配合人工清底,禁止超挖;
6开挖完成后,应对基底高程、坡度、轴线控制点等进行测量检查;
7综合管廊交叉点、集水坑等节点部位的开挖应有保证不同标高基底处边坡稳定的措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无水印 08SS523 建筑小区塑料排水检查井图集.pdf
真正高清版08SS523 图集,无水印高清扫描,pdf格式,实行日期:2008年3月1日,统一编号:GJBT-1043,主编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08]18号。
图集适用范围:08SS523 图集是为了推广新技术(产品)而新编的国标图集。图集适用于建筑小区范围内埋地塑料 排水 管道外径不大于800mm、埋设深度不大于6m、不下井操作的塑料排水(雨、污水)检查井 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保养。
08SS523 图集主要内容:包括检查井、排出管汇合连接、跌水井、水封井、三种单箅雨水口和明沟雨水口等的内容。08SS523图集 详细介绍了井座、井筒、配件、井盖等部件的设计选用和开挖、安装、回填等施工要求。图中分别编制了常用各种检查井的部件组合图;井盖、雨水口、基础及回填的施工图;各种部件的外形图及规格尺寸表;检查井力学计算例题及图表。上述内容可供设计人员选用,施工人员搭配和选购部件及指导施工。
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 1
总说明 3
检查井构成示意图 10
检查井施工
起始检查井连接 11
多根排出管连接(2根) 12
多根排出管连接(3~4根) 13
坡度或角度调整连接(可变角接头) 14
坡度或角度调整连接(球形接头) 15
坡度或角度调整连接(弯头) 16
坡度或角度调整连接(倾斜地面) 17
伸缩管接连接示意图 18
排出管汇合配件连接 19
附加接头、井筒多头接连接 21
检查井井座与金属、内径系列管道连接 22
检查井井座与连接管道变径连接 23
跌水井、水封井连接 24
防护井盖选用安装 25
非防护井盖选用安装 26
平箅式单箅雨水口 27
偏沟式单箅雨水口 28
立箅式单箅雨水口 29
明沟雨水口 30
检查井基础 31
检查井回填(一般、防冻) 32
检查井回填(抗浮、减少下曳力) 34
检查井部件
有流槽直通式井座 35
有流槽90°弯头井座 37
有流槽直立90°弯头井座 39
有流槽45°弯头井座 40
有流槽90°三通井座 42
有流槽45°三通井座 44
有流槽90°-45°四通井座 46
有流槽四通井座 47
水封井座 49
有沉泥室直通井座 50
有沉泥室90°弯头井座 51
有沉泥室直立90°弯头井座 52
有沉泥室90°三通井座 53
有沉泥室四通井座 55
跌水井座 56
球形接头、可变角接头 57
异径接头、伸缩管接 58
附加接头、管接 59
井筒多头接 60
弯头 62
三通、过渡接头、管堵、护套管 63
路面进水过渡接头、明沟雨水口 64
井盖种类规格 65
维护保养示意图 67
检查井力学计算
检查井力学计算 68
井筒回填土下曳力图(砂土土质) 70
井筒回填土下曳力图(软土土质) 72
井筒回填土下曳力图(粘性土、粉土土质) 74
井筒回填土下曳力图(湿陷性黄土土质) 7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 391-2021 城市公交专用道技术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920-2021
DB DBJ50/T-391-202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公交专用道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bus lanes
2021-07-30发布2021-11-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贯彻公交优先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及建设公交专用道,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品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公交专用道,不适用于快速公交系统。重庆市其他区县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1.0.3公交专用道设置应符合高效、优先和安全的原则,并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因地制宜、绿色智慧的建设理念。
1.0.4公交专用道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公交专用道(bus lanes)
在规定时间内,只允许公交车及其他指定车辆通行的车道。其他指定车辆是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公交专用道的车辆。
[来源:GB/T32852.2,3.1.4,有修改]
2.0.2中央公交专用道(media bus lanes)
靠近道路中心线的公交专用道。
[来源:GB/T32852.2,3.1.5]
2.0.3路侧公交专用道(curb side bus lanes)
靠近道路边线的公交专用道。
[来源:GB/T32852.2,3.1.6]
2.0.4客流走廊(passenger corridor)
公共交通客流集中分布的廊道。
[来源:GB/T51328,2.0.8]
2.0.5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one-way bus flow volume)
在单位时间内,沿某方向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公交标准车数,单位为标台/h。
[来源:GB/T31418,2.2.3,有修改
2.0.6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one-way passenger flow volume)
在单位时间内,沿某方向通过某一道路断面的公交乘客数,单位为人次/h。
[来源:CJJ/T119,4.1.27,有修改]
2.0.7标台(beacom)
不同类型的公交车按统一的标准当量折算的运营车辆数的计量单位。
[来源:GB/T32852.1,2.1.14,有修改]
2.0.8公交专用道起点(starting point of bus lanes)
公交专用道开始的端点。
2.0.9公交专用进口车道(bus entrance lanes)
设置在交叉口进口车道范围内的公交专用道。
2.0.10公交专用出口车道(bus exit lanes)
设置在交叉口出口车道范围内的公交专用道。
2.0.11公交车运送速度(bus travelling speed)
线路长度与单程载客时间之比,单位为km/h。
[来源:CJJ/T119,6.0.28]
2.0.12港湾式停靠车站(harbor-shaped bus stop)
公交车停靠时不占用行车道的站台。
[来源:CJJ/T119,3.2.18,有修改]
2.0.13直线式停靠车站(straight bus stop)
在道路车行道外侧,不改变道路原有断面形式设置的供公交车停靠的站台。
[来源:JT/T1118,3.4,有修改]
2.0.14公交信号优先(bus signal priority)
使公交车优先通过交叉口的交通控制方式。
L来源:GB/T31418,2.3.35]
2.0.15彩色抗滑薄层(colored anti-skid thin layer)
涂敷在水泥或沥青路面上,由基料、防滑骨料、固化剂、着色剂等混合而成的具有防滑和色彩提示功能的薄层。
3线网规划
3.1一般规定
3.1.1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任务应为,在明确公交专用道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公交专用道线网的功能层次、规模和布局。
3.1.2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宜作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组成部分;单独编制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时,规划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应与上位规划相衔接。
3.1.3公交专用道线网的规模、服务水平应与城市规模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并应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目标要求。
3.1.4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应与城市道路网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专项规划相协调,符合城市空间功能的规划布局,合理引导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3.1.5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宜考虑城市大型医院、中心商业区、旅游景点及大型活动举办地等重点区域的交通需求。
3.1.6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应满足网络化运营的要求
3.1.7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应充分考虑山地城市地形特点和山地城市公交专用道运行模式。
3.1.8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必须符合城市防灾减灾的相关要求。
3.2规划内容和规划要点
3.2.1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应包含公交专用道功能定位、需求分析与预测、线网布局等内容。
3.2.2公交专用道功能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充分考虑城市性质和规模、空间和用地布局、交通需求和公共交通供给等因素;
2应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方式之一,适用于城市中等及以上运量的客流走廊,可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加密、补充和联络;
3宜承担城市中心区域部分客流走廊和引导培育外围区域客流走廊的功能。
3.2.3公交专用道需求分析与预测应在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预测方法和资料收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全面分析城市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运行和公共交通客流走廊状况,确定公交专用道的总体走向;
2应收集社会经济、城市规划、综合交通网络、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等基础资料,并应准确、可靠且具有时效性;
3需求分析与预测应包括公共交通出行预测和公共交通客流预测,为论证公交专用道建设必要性、确定线网规模、评价线网规划方案、研究建设时序等提供定量依据;
4公共交通出行预测包括常住人口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预测、流动人口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预测、对外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出行需求预测;
5公共交通客流预测宜包括客流走廊预测和客流特征预测。
3.2.4公交专用道线网布局除应符合DB)50-064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适应“多中心多组团”空间结构和客流集散点分布特征,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为目标;
2应综合考虑山地城市道路、停靠车站条件以及路网交通运行状况等因素;
3应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并充分考虑现有公共交通设施的不足,综合确定公交专用道线网骨干结构;
4在没有轨道交通通达的区域,公交专用道应布设在最主要的客流走廊上;
5应根据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结果,综合考虑公交车运力、停靠车站通行能力及道路条件进行运能优化设计。
4公交专用道设置
4.1一般规定
4.1.1公交专用道设置应综合考虑道路功能、红线条件、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公交客流量等因素,确定公交专用道形式、车道宽度等,优化交通组织设计,并应符合GB55011的规定。
4.1.2城市新建和改(扩)建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时,应符合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要求,并应做好公交专用道、停靠车站和道路工程设计的协调与配合,确定合理的技术指标。
4.1.3同一路段上的公交专用道,宜采用统一的车道形式
4.1.4公交专用进口车道与出口车道设置,应根据公交线路走向、交通组织、交叉口形式等因素综合确定。
4.2设置条件
4.2.1除桥梁、隧道段外,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及以上且高峰期公交车运送速度小于20km/h,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4000人次/h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100标台/h时,应设置公交专用道。
4.2.2城市道路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设置公交专用道:
1除桥梁、隧道段外,路段单向机动车道3车道及以上且高峰期公交车运送速度小于20km/h,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3000人次/h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80标台/h;
2除桥梁、隧道段外,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且高峰期公交车运送速度小于15km/h,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2500人次/h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70标台/h。
4.2.3除桥梁、隧道段外,路段单向机动车道2车道且高峰期公交车运送速度小于15km/h,高峰单向断面公交客流量不小于2000人次/h或高峰单向断面公交车流量不小于60标台/h时,可设置公交专用道。
4.2.4城市大型医院,旅游景点、中心商业区、大型活动举办地等周边道路,以及规定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且需要公交车通达的路段应设置公交专用道。
4.2.5新建、改(扩)建城市道路宜根据规划或预测客流需求按照4.2.1、4.2.2、4.2.3、4.2.4条要求设置公交专用道,并统筹考虑公交停靠车站设置。
4.2.6按照使用时段,公交专用道可分为白天全时段公交专用道、高峰时段公交专用道、节假日公交专用道、大型活动举办地临时公交专用道四种形式,公交专用道使用时段应根据客流高峰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长来确定。大型活动举办地临时公交专用道设置应符合GA/T1786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预算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7-14 23:06:26
提问网友: 钸锘崎
暖通有个圆形的管材,是什么材质的?带图!
解答网友: 大海
镀锌薄钢板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结算 计价软件GBQ4.0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7-14 22:59:11
提问网友: 璐璟
假如以这个桩尖图为例,桩尖的体积是怎么计算的?是要用到实用五金手册?铁件指的是加固钢析圈?用来固定桩尖和桩身的五种钢筋是否都要单独计算重量?
解答网友: 将军峰
桩尖计算体积 套用桩尖的定额子目哦。
DBJ50/T 390-2021 公交停车港设计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920-2021
DB DBJ50/T-390-202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公交停车港 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bus stations
2021-07-30发布2021-11-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贯彻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规范公交停车港设计,提升公交运营安全、服务水平,特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重庆市城市道路公交停车港的工程设计。改扩建公交停车港条件受限制时,经过安全、技术、经济论证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1.0.3公交停车港设计应符合项目所在地区相关规划、道路总体设计和节能环保的要求。
1.0.4公交停车港应与道路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可总体设计、分期实施。与主体工程相关的基础工程、管道等应在主体工程实施时一并预留或预埋。
1.0.5公交停车港设计中所采用的设计车辆外廓尺寸、汽车荷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的有关规定。
1.0.6公交停车港的规划、设计除应满足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公交标准车standard transit bus
公交车身长度为12m的单节公交车辆。
2.0.2小型巴士minibus
公交车身长度为5m至8m的单节公交车辆。
2.0.3公交停车港bus station
仅有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常规公交车中途停车站点。
2.0.4路段公交停车港mid-block bus station
设置在两个交叉口之间的路段且公交车辆运行、停靠不受交叉口影响的公交停车港。
2.0.5进口道公交停车港bus station on the entrance lane
设置在交叉口进口道的公交停车港。
2.0.6出口道公交停车港bus station on the exit lane
设置在交叉口出口道的公交停车港。
2.0.7直线式停车港straight bus station
通过划线方式指示公交车停靠区域及行车道分隔界限的公交停车港。
2.0.8港湾式停车港harbor-shaped bus station
在道路机动车道外侧,采取局部路面拓宽方式而形成的公交停车港。
2.0.9浅港湾式停车港harbor-shaped bus station with single-platform
在机动车道外侧仅拓展一个公交车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车港。
2.0.10深港湾式停车港harbor-shaped bus station withmulti-platforms
在机动车道外侧拓展多个公交车服务通道的港湾式停车港。
2.0.11串联式停车港tandem bus stations
纵向拉疏站台,形成主站和辅站串联的港湾式停车港。
2.0.12同向换乘transfer in the same direction
在道路同一侧的两个站点间的换乘。
2.0.13异向换乘transfer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分别位于道路上下行方向的两个站点间的换乘。
2.0.14交叉换乘crossed transfer
站点分别位于两条相交的道路上。
3基本规定
3.0.1公交停车港应依据上位规划、满足服务需求合理设置。
3.0.2机场、火车站、客运码头、长途客运汽车站、轨道交通站点,缆车索道站点、学校、医院等客流集散点主要人行出人口附近宜设置公交停车港进行接驳。
3.0.3公交停车港应设置在能够满足运营车辆安全停靠、便捷通行、方便乘车三项主要功能的地方。
3.0.4公交停车港设计宜选用节能、环保、耐用和易于维护的材料。
3.0.5公交停车港设计应布置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大型商业街、步行街、旅游景点、居住区等客流集散点宜设置盲文地图、音像一体化设施。
4公交停车港分类
4.0.1公交停车港按设置位置分为路段公交停车港、进口道公交停车港、出口道公交停车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 389-2021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pdf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920-2021
DB DBJ50/T-389-202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 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2021-07-19发布2021-11-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促进高性能混凝土在重庆市建设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检验和验收。
1.0.3高性能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
2术语
2.0.1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以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预拌和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的混凝土。
2.0.2混凝土工作性能workability of concrete
混凝土满足施工要求、适宜于施工操作的性能的总称。
2.0.3混凝土耐久性durability of concrete
混凝土在所处工作环境下,长期抵抗内、外环境介质的作用,保持其应有的结构性能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
2.0.4人工砂需水量比water requirement of artificial sand
人工砂与中国IS0标准砂在规定水泥砂胶流动度偏差下的用水量之比,用于综合判定人工砂级配、粒形、吸水率和石粉吸附性能的指标。
2.0.5粗骨料不规则颗粒irregular particle in coarse aggregate
卵石、碎石颗粒最小一维尺寸小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0.5倍的颗粒。
3基本规定
3.0.1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与长期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
3.0.2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具备原材料、生产、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能力。
3.0.3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宜符合《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JG)/T328规定的绿色生产评价二星级及以上要求。
3.0.4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耐久性设计至少应包含混凝土早期抗裂性、抗碳化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3.0.5生产企业在供应高性能混凝土前应提供原材料性能检验报告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且报告内容应符合本标准技术要求。
3.0.6高性能混凝土所用原材料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有关规定。
4原材料
4.1水泥
4.1.1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1.2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级,生产厂家应注明水泥中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及石膏品种和糁量。
4.1.3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不宜大于350m2/kg,水泥熟料中的CA含量不宜大于8%。
4.1.4水泥使用温度不宜高于60℃。
4.2矿物掺合料
4.2.1高性能混凝土宜掺加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复合掺合料等矿物掺合料。
4.2.2粉煤灰等级不应低于Ⅱ级,其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规定。
4.2.3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级不宜低于S95级,其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规定。
4.2.4硅灰质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27690的规定。
4.2.5复合摻合料质量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塑料塑胶地面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内容摘抄: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的塑料板面层的施工。
1.1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2基本规定
(1)塑料板面层应采用塑料板块材,塑料板焊接、塑料卷材以胶粘剂在水泥类基层上铺设。
(2)水泥类基层表面应平整、坚硬、干燥、密实、洁净、无油脂及其他杂质,不得有麻面、起砂裂缝等缺陷。
(3)胶粘剂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的规定。其产品应按基层材料和面层材料使用的相容性要求,通过实验确定。
(4)塑料板面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中表1.8的规定。
(5)应遵守1.3和1.6的有关规定。
1.3施工准备
1.3.1技术准备
(1)塑料板面层下的各层做法应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并验收合格。
(2)样板间或样板快已经得到认可。
1.3.2材料要求
(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在32.5级以上;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严禁混用;
(2)砂:应选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3)塑料板:板块和卷材的品种、规格、颜色、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先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4)胶粘剂:塑料板的生产厂家一般会推荐或配套提供胶粘剂,如没有,可根据基层和塑料板以及施工条件选用乙烯类、氯丁橡胶类、聚氨酯、环氧树脂、建筑胶等,所选胶粘剂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其适用性和使用方法。如室内用水性或溶剂型粘胶剂,应测定其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游离甲醛的含量。
1.3.3主要机具设备
(1)根据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已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塑料板块焊接机、计量器、大桶、小桶、小线、钢尺、胶皮辊、水平尺、錾子、刷子、钢丝刷等。
1.4作业条件
(1)材料检验已经完毕并符合要求
(2)基层符合2.1.3基本规定的第2条,并用水清洗干净。面层与基层粘结牢固,不允许有空鼓,起壳。阴阳角必须方正,无灰尘和砂粒。基层含水率低于10%。
(3)检查验收门框,竖向穿楼板管线以及预埋件。
(4)已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5)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设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6)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7)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1.5施工工艺
1.5.1工艺流程
检验水泥、砂、塑料板质量→试验→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处理→弹线→刷底胶→铺塑料板→擦光上蜡→检查验收
1.5.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理干净,用自流平水泥将地面找平,养护至达到强度要求,清水冲洗,不允许残留白灰。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方案(word版、14页)
内容摘抄:
十、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1、板缝开裂
1.1.原因分析:轻钢龙骨 结构构造不合理,刚度差,石膏板受潮变形,接缝腻子质量差。
1.2.预防措施:首先轻钢龙骨结构构造要合理,符合设计要求,且具备一定刚度,其次石膏板应干燥干透,不得受潮,且安装要牢固,接缝腻子必须是质量好的合格产品。
2、墙面竖向通缝,轻钢骨架不稳
2.1.原因分析:墙体过长,温差过大,轻钢骨架连接不牢。
2.2.预防措施:超过6m的墙体应设控制变形缝,进入冬季采暖期应控制供热温度,注意开窗通风,防止温差和湿度过大造成墙体变形裂缝,轻钢龙骨架必须连接牢固,节点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构造要求施工。
3、墙板面不平、裂缝凹凸不均
3.1.原因分析:龙骨安装横向错位,石膏板厚度偏差大。
3.2.预防措施:龙骨安装应拉通线,上下弹好黑线,石膏板安装设专人验收质量,检测厚度,注意板块分档尺寸,保证板间拉缝一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 386-2021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850-2021
DB DBJ50/T-386202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建筑施工现场 扬尘控制标准
Standard for dust pollution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site
2021-07-09发布2021-10-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减少建筑施工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提高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水平,促进扬尘控制标准化管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新建、改建、扩建及拆除的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扬尘控制。
1.0.3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重庆市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工地construction site
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及拆除工程的施工现场。
2.0.2施工扬尘fugitive dust
在建筑工地内,因施工作业、物料运输及风力等外界动因带动地面及作业面上的尘土和材料飞扬而进入大气形成的开放性污染源。
2.0.3扬尘控制dust pollution control
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措施,使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控制在规定允许的范围内。
2.0.4易扬尘物质dust material
用于工程上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
2.0.5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
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装修垃圾等的总称。
2.0.6湿法作业wet mixed
喷淋水与含尘气体相互接触,使尘粒与气体分离,能有效控制扬尘的施工作业。
2.0.7防尘网dust suppression net
对集中存放的易扬尘材料、建筑垃圾,以及裸露场地等进行覆盖,以减少扬尘产生的网具或膜具。
2.0.8围挡fence
将建筑工地与外部环境隔离,形成相对封闭空间所采用的隔离物。
3基本规定
3.1职责和保障
3.1.1建设单位承担建筑工地和待建用地扬尘控制首要责任,组织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全过程落实扬尘控制各项标准要求,按职责处理扬尘控制有关问题投诉,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费用纳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按合同和相关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建设单位应当对闲置建设用地的裸土进行临时覆盖、绿化或者硬化。
3.1.2施工单位承担建筑工地扬尘控制主体责任,应按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具体负责施工过程扬尘控制工作。
3.1.3监理单位承担建筑工地扬尘控制监理责任,负责对扬尘控制相关的监督、检查及验收,督促施工单位合理使用扬尘控制专项费用。
3.2方案和交底
3.2.1施工单位应结合项目特点及相关要求,编制扬尘控制专项方案。扬尘控制专项方案应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其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扬尘控制目标、扬尘控制工作职责分工、扬尘控制措施、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
3.2.2监理单位应审批扬尘控制专项方案并编制扬尘控制监理实施细则。
3.2.3施工单位应建立扬尘控制教育培训制度,开展以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专项方案等为主要内容的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教育培训,并完善培训记录。
3.2.4施工单位应建立扬尘控制交底制度,对扬尘控制专项方案的编制和变更交底,并符合下列要求:
1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对项目扬尘控制管理人交底;
2项目扬尘控制管理人应对施工班组交底;
3施工班组长应向作业人员进行班前交底。
3.3台账和标识
3.3.1施工单位应建立扬尘控制专项台账,包括以下内容:
1扬尘控制工作制度、专项方案、交底记录;
2专项经费使用计划、收支记录、票据;
3专项检查及整改情况记录;
4扬尘污染防治验收记录;
5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记录、投诉处置记录等。
3.3.2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出人口醒目位置设置扬尘控制责任公示牌,公告主要控尘措施,控尘设施平面布置图,扬尘控制各方主体、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扬尘控制监督部门及监督电话。
3.3.3施工单位应在易产生扬尘部位设置标牌,标注该部位扬尘控制要求,并根据场地和施工动态及时调整。
3.4检查和验收
3.4.1施工单位应建立扬尘控制检查制度。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应每月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扬尘控制管理人、分包单位负责人等按照本标准规定进行不少于2次的扬尘控制定期检查:项目扬尘控制管理人应结合施工动态,每日进行扬尘控制巡查。
3.4.2施工单位每月对扬尘污染防治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监理单位应对扬尘污染防治检查和验收中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由施工单位定人、定时间、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经复查合格方可继续施工。
3.4.3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验收结果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优良:保证项目无不符合项,且一般项目符合项应在80%及以上;
2合格:保证项目无不符合项,且一般项目符合项应在80%以下,70%及以上;
3不合格:保证项目有一项及以上不符合项,或一般项目符合项小于70%时。
3.4.4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检查验收应按本标准附录A记录。
4扬尘控制
4.1封闭施工
4.1.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扬尘防治需要,合理布置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并应采取相应的分区隔离措施。
4.1.2施工现场出入口应设置封闭施工大门,大门上应有项目名称、企业名称和企业标识。
4.1.3项目开工前,施工现场应沿工地四周连续设置全封闭围挡,围挡应符合下列要求:
1围挡宜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装配化围挡;
2围挡底部应设置挡浆带进行封闭,不得有泥浆外漏;
3围挡应牢固、稳定、整洁、清爽、美观,不影响原有交通出行条件及市政设施的使用;
4围挡应结合相关管理要求进行美化,除规范设置发布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名称、标志、工程信息和企业形象展示内容外,不得发布商品服务信息;
5围挡离基坑及边坡边缘应预留安全距离或采用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沉降、倾覆或塌陷;
6除临时维修、维护、抢险的临时围挡外,围挡上部应设置喷淋雾化装置。
4.1.4工程施工期间,因特殊情况需要拆除部分围挡时,拆除后应设置临时围挡。
4.1.5主体结构二层及以上的作业层,应采用符合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的密目式安全网或金属冲孔网等进行全封闭,并符合下列要求:
1楼层封闭必须高于作业面1.2m且同步进行;
2脚手架外侧宜采用金属冲孔网,当采用密目式安全网时,密目式安全网应保持整齐、牢固、无破损。密目式安全网应定期进行清洗,清洗周期不大于2个月;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悬挑式脚手架底部应采用硬质材料全封闭,并及时清理封板上的垃圾。清理时应提前洒水湿润,严禁采用掀起、拍打或吹风等方式清理。
4.2场地硬化
4.2.1施工现场进出通道、场内道路以及材料存放区、加工区等场所应采用混凝土硬化或钢板覆盖;进出通道、场内道路路面平整、路基坚实,能满足载重车辆通行要求。
4.2.2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时应充分考虑永临结合,建筑规划道路,地坪基层、排水设施宜前置化施工,施工主要道路沿线应设置临时给水管、排水沟,排水沟应连接沉淀池,雨污水经有效沉淀处理并取得排污许可后排人市政污水管道。
4.2.3施工现场的道路、场地硬化及绿化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道路混凝土硬化厚度应不小于200mm,沿线排水沟深度应不小于0.4m,排水沟净宽应不小于0.3m,沉淀池深度应不小于1.2m,沉淀池面积应不小于2m。材料堆场、办公区和生活区一般道路及硬质地面混凝土硬化厚度应不小于120mm;
2施工道路和材料堆场采用定型钢板拼装时,钢板厚度不宜小于20mm,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板厚度不宜小于200mm;
3冲洗施工道路、硬化场地频次不应低于1次/天,并应及时清理排水沟和沉淀池内沉渣,确保场地干净整洁、排水通畅。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 383-2021 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工程技术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768-2021
DB DBJ50/T-383-2021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人行天桥 、高架桥绿化工程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eening of pedestrian bridge and viaduct
2021-04-22发布2021-08-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提高重庆市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规定了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设计、施工、验收及养护等要求。
1.0.3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新建和既有的人行天桥、高架桥的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
1.0.4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工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和定义
2.0.1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greening of pedestrian bridge and viaduct
以人行天桥、高架桥边缘为载体设置种植容器,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营建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根据种植容器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顶置式绿化,悬挂式绿化和预置式绿化。
2.0.2种植容器planting container
用某种材料制作的,用于盛容栽植土的各种规格和形式的容器。
2.0.3预置式presetting groove type
在新建人行天桥、高架桥建设时同步设计绿化种植槽,槽内可放置种植容器的绿化形式。
2.0.4悬挂式suspended type
在人行天桥护栏或高架桥防撞墙外侧悬挂固定种植容器的绿化形式。
2.0.5顶置式overhead type
在高架桥防撞墙顶固定安置种植容器的绿化形式。
3基本规定
3.0.1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工程应符合桥体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引道和引桥范围不宜实施绿化,有声屏障、伸缩装置、杆件支柱,控制箱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区域绿化应避让。
3.0.2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工程应整体美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3.0.3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工程应兼顾景观性、低维护性和可操作性。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新建人行天桥、高架桥的结构承载力设计,必须包括种植荷载。既有人行天桥、高架桥进行绿化工程建设,荷载必须在桥体结构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
4.1.2设计应对桥体荷载、构造、光照、车道分布、排灌水及周边建筑物情况进行详细踏勘和分析。
4.1.3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桥体结构荷载分析;
2选择绿化方式及种植土类型选择;
3选择植物种类,制订配置方案;
4给排水系统设计;
5细部构造及施工图设计。
4.1.4绿化方式可采用顶置式、悬挂式和预置式,示意图4.1.4-1一图4.1.4-3。新建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宜优先采用预置式,种植槽规格根据桥体规模而异,既有人行天桥绿化宜采用悬挂式,高架桥绿化可采用悬挂式和顶置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 371-2020 建设工程安装类技术工人职业技能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5407-2020
DB DB.J50/T-371-2020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建设工程 安装类技术工人 职业技能标准
Standards of vocational skills for install class technical workers 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2020-11-03发布2021-02-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
1总则
1.0.1为了加强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生产操作人员队伍建设,推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实施,提升职业技能,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包括安装工程施工中的通风工、安装钳工、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管道工、弱电工、水暖工、空调安装调试工、消防安装工等八个工种。
1.0.3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中安装类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评价。
1.0.4建设工程安装类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标准,除应满足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重庆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职业技能vocational skills
在职业活动范围内,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
2.0.2职业技能证书occupation skills certificates
对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2.0.3职业技能评价occupation skills assessments
按照国家、行业和地方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定。
2.0.4通风工ventilation pipefitters
使用机具和检测仪器、仪表,进行通风系统制作、安装和调试的作业人员。
2.0.5安装钳工installation fitters
使用机具和检测仪器、仪表,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并加工所需部件的作业人员。
2.0.6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installers and repairers
使用机具和检查仪器、仪表,进行电气设备、电器装置、照明装置、仪表的安装、调试以及电气线缆敷设、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等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的作业人员。
2.0.7管道工plumbers
使用机具和检测仪器、仪表,进行管道系统制作、安装和调试的作业人员。
2.0.8弱电工weak electricians
使用机具和仪器、仪表,进行弱电工程中线缆、管槽、箱柜、设备设施及软件的安装、调试的作业人员。2.0.9水暖工steamfitters
使用手工工具或机械,进行水暖管道的安装、维修的施工作业人员。
2.0.10空调安装调试工air conditioning commissioning workers
使用手工和电动机具,进行空调系统安装、调试的施工作业人员。
2.0.11消防安装工fire protection installers
使用机具、仪器、仪表,按照建筑消防安装工程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消防工程安装与调试的施工作业人员。
3基本规定
3.0.1建设工程安装类技术工人的培训、考核评价应按本标准执行。
3.0.2建设工程安装类技术工人应提升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守则,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遵守相关法律、标准和管理规定;
2养成和弘扬执着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儆业守信的工匠精神;
3树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团结协作,文明施工;
4刻苦钻研技术,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传承与创新能力。
3.0.3建设工程技术工人的职业技能等级由低到高分为职业技能五级、职业技能四级、职业技能三级、职业技能二级和职业技能一级,职业技能各等级应符合以下相应的要求:
1职业技能五级(初级工):能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能识别常见的建设工程施工材料:能够操作简单的机械设备并进行例行保养。
2职业技能四级(中级工):能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能运用专门技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技术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区分常见的建设工程施工材料,能操作常用的机械设备及进行一般的维修。
3职业技能三级(高级工):能熟练运用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包括完成部分非常规性工作;能独立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指导和培训初、中级技工:能按照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建设工程施工材料,能操作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及进行一般的维修。
4职业技能二级(技师):能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的工作;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独立处理和解决技术或工艺难题:在技术技能方面有创新:能指导和培训初、中、高级技工:具有一定的技术管理能力;能按照施工要求,选用合适的建设工程施工材料,能操作复杂的机械设备及进行一般的维修。
5职业技能一级(高级技师):能熟练运用专门技能和特殊技能在本职业的各个领域完成复杂的、非常规性工作,熟练掌握本职业的关键技术技能:能独立处理和解决高难度的技术问题或工艺摊题:在技术攻关和工艺革新方面有创新: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能组织开展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具有技术管理能力。
3.0.4建设工程技术工人申报各等级的职业技能评价,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职业技能五级(初级工)
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连续从事本工种工作1年(含)以上;
2)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上,在本工种学徒期满。
2职业技能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工种职业技能五级证书,连续从事本工种工作1年(含)以上;
2)连续从事本工种工作4年(含)以上;
3)取得本工种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3职业技能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工种职业技能四级证书后,连续从事本工种工作2年(含)以上;
2)连续从事本工种工作7年(含)以上;
3)取得本工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4通风工
4.0.1通风工应具备法律法规与标准、识图、材料、机具设备、通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质量检查、安全文明施工、信息技术与行业动态的相关知识,具体应符合表4.0.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宁波市政工程投资估算参考指标(2020年、参考版)
宁波 市市政工程 投资估算 参考指标
(城市主干道高架桥快速路2020版)
主编单位:宁波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服务总站
参编单位:
德威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中冠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世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科信联合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凯翔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为加强市政工程前期造价管理工作,科学编制投资估算、合理控制设计概算,提高市政工程投资效果,宁波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服务总站组织编制了《宁波市市政工程投资估算参考指标》(以下简称“本指标”")。
一、本指标以现行国家、省、市市政工程设计标准、质量验收规范、《浙江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定额》以及浙江省计价依据(2018版)为依据,结合近年来宁波市有代表性的典型市政工程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相关资料进行编制。
二、本指标适用于宁波市城镇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市政工程项目。
三、本指标可作为市政工程项目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进行设计方案经济比选,控制初步设计概算,推行限额设计和开展项目评价的参考。
四、本指标目前仅涵盖市政工程的城市主干道工程、高架桥快速路工程和地面桥梁工程的指标,其中地面桥梁工程只包括跨河简支梁桥工程,其他结构形式的地面桥梁工程暂未考虑。
五、本指标所指绿化包括道路红线范围内的绿化带及人行道行道树,不包括街心公园等单独绿化。
六、本指标分单项工程综合指标、单位专业工程指标和分部分项指标。
(一)单项工程综合指标是指按规定计量单位测算的除征地拆迁、迁改等费用外的整体项目指标,内容包括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由单位专业工程指标、分部分项指标组成,主要用于快速估算工程总投资。
(二)单位专业工程指标是指按不同专业及规定计量单位测算的具体专业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指标,由分部分项指标组成。单位工程专业指标适用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三)分部分项指标是指专业工程细分后的详细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指标,由宁波市市政工程典型案例、《浙江省市政工程预算定额》(2018版)等依据测算组成。分部分项专业指标适用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
七、编制基期价格及原则:
(一)本指标编制基期价格按《宁波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20年6月刊)计取,若《宁波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缺项的按《浙江造价信息》(2020年6月刊)计取,若上述均缺项的按市场价格计取。
(二)本指标中的混凝士均按商品泥凝土考忠,沥青混凝土均按厂拌沥青混凝土考虑,水泥稳定碎石均按厂拌水泥稳定碎石考忠,砂浆均按预拌砂浆考虑。
八、建筑安装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企业管理费、利润、规费、税金、标化工地预留费,不包括优质工程预留费,如实际工程器要创建优质工程的,另行增加优质工程预留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的综合费用取费费率按照《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规则》(2018版)概算费率计取,税金按9%取定。估算扩大系数按10%取定。
九、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环境影响评价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工程保险费等,按国家、省及市现行有关规定计算。
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取费费率。单项工程综合指标按下述费率计取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城市主干道工程按15%取定,城市高架桥快速路(含地面辅道)和地面桥梁工程按13%取定,计费基数均为建筑安装工程费。当实际工程有特殊情况,或采用单位专业工程指标、分部分项指标计算时可按上述费率计取其他费用,或按国家规定的各取费规定单独计取。
十一、基本预备费费率。单项工程综合指标按下述费率计取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费率为10%,计费基数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十二、本指标费用均不包括土地及房屋征迁费用、管线迁改费用、绿化迁改费用、交通组织费用,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计取。
十三、指标编号说明:
本指标中指标编号为“ZX-×”或“DX-×”或“℉X-×”,除注明英文字母表示外,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其中:
1.2表示单项工程综合指标,Z1为城市主干道工程,Z2为高架桥快速路工程,Z3为跨河简支梁桥工程。
2.D表示单位专业指标,D1为道路专业,D2为桥梁专业,D3为排水专业,D4为给水专业,D5为路灯专业,D6为交通管理设施专业,D7为电力排管专业,D8为绿化专业。
3.F表示分部分项指标,F1为道路,F2为桥梁,F3为排水,F4为给水,F5为路灯,F6为交通管理设施,F7为电力排管。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92
93
94
…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