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41/T 257-2021 河南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pdf
1总则
1.0.1为加强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促进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统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新建、改建、扩建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
1.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施工质量评价construction quality evaluating
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程度所做的检查、量测、试验等活动,包括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原材料、操作工艺、功能效果、工程实体质量和工程资料等。
2.0.2性能检测performance test
对检验项目中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查、量测、试验等,并将检测结果与设计要求及标准规定进行比较,以确定各项性能达到标准规定程度的活动。
2.0.3质量记录quality records
参与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及检测机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反映工程质量,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在参与工程施工活动中所形成的质量控制、质量验收等文件及影像资料。
2.0.4权重weight
在质量评价体系中,将一个工程分为若干评价部位、系统,按各部位、系统所占工作量的大小及影响整体能力的重要程度,规定的所占比重。
2.0.5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备案的全过程,对工程参建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实行的规范化管理活动。其核心内容是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2.0.6评价等级evaluation level
根据对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建筑节能、观感质量以及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相应质量等级水平的分类。
2.0.7结构工程structural engineering
在房屋建筑中,由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组成的结构体系,能承受预期荷载的工程实体。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实施目标管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完善控制手段,提高质量保证能力和持续改进能力。
3.1.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应加强对原材料、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结构安全、功能效果检验,具有完整的施工控制资料和质量验收资料。
3.1.3工程质量验收应完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和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3.1.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对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建筑节能、观感质量和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等进行综合核查。
3.1.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按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验收标准规定。
3.1.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分为施工过程质量评价和单位工程整体质量评价。
3.1.7施工过程质量评价宜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单位工程整体质量评价应在工程完工后进行。
3.2评价体系
3.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应根据建筑工程特点分为地基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安装工程、建筑节能工程和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等七个部分(图3.2.1)。
3.2.2每个评价部分应根据其在整个工程中所占的工作量及重要程度给出相应的权重,其权重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4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评价
4.1质量记录
4.1.1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记录项目及评分应符合附表A.0.1的规定。
4.1.2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记录评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3.3.3条和下列规定:
1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的检查标准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3.3.3条的规定。
2桩身质量检验
1)检查标准:桩身质量检验一次检测结果为90%及其以上达到1类桩,其余达到Ⅱ类桩时应为一档,取100%的分值:一次检测结果为80%及其以上,但不足90%达到I类桩,其余达到Ⅱ类桩时应为二档,取70%的分值:达不到二档要求的取0分。
2)检查方法:核查桩身质量检验报告。
3地下渗漏水检验
1)检查标准:无渗漏、结构表面无湿渍的应为一档,取100%的分值:无漏水,总湿渍面积应不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墙、项、地面)的1/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不超过1处,每处面积不大于0.1m2的应为二档,取70%的分值:达不到二档要求的取0分。
2)检查方法:核查地下渗漏水检验记录,也可现场观察检查。
4地基沉降观测
1)检查标准:要求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工程,施工期间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记录完整,各观测点沉降值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一档,取100%的分值:施工期间观测点设置滞后或不够完整,各观测点沉降值符合设计要求的应为二档,取70%的分值:达不到二档要求的取0分。
2)检查方法:核查沉降观测记录。
4.2允许偏差
4.2.1地基与基础工程允许偏差项目及评分应符合附表A0.2的规定。
4.2.2地基与基础工程允许偏差评价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3.3.4条和下列规定:
1检查标准
1)天然地基与基础工程允许偏差项目检查标准:
基底标高允许偏差-50mm;基槽长度、宽度允许偏差+200mm、-50mm。
2)复合地基桩位允许偏差项目检查标准:
桩位允许偏差:振冲桩允许偏差不应大于100mm;高压喷射注浆桩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2D:水泥士搅拌桩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0mm: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夯实水泥土桩的满堂桩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4D。
注:D为桩体直径或边长。
3)打(压)桩桩位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2.2-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8-09 22:26:28
提问网友: 沁沁啊丫
这个给排水户型里的的大样图上画红色线标红色序号的支管管径分别是多少啊?
蓝色画横线的位置是当前层楼地面的位置么?
解答网友: 将军峰
1是DN100管道,2,3,4是DN50管道 。
DBJ41/T 256-2021 河南省海绵城市设计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河南省 海绵城市 建设,使海绵城市建设做到技术光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含各类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的海绵城市设计。
1.0.3有特珠污染源的场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应专题论证。
1.0.4雨水入渗应确保不引起场地地质灾害、损害建(构)筑物、污染地下水及对卫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下列场所不得采用雨水人渗系统:
1可能造成坍塌、滑坡灾害的场所;
2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盐渍士等特珠土场地;
3对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的场所。
1.0.5海绵城市建设设施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0.6海绵城市设计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河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与相关的风景园林、道路、建筑、给水、排水、防洪、水利等城镇建设相协调。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海绵城市sponge city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1.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1.3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海绵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表示。
2.1.4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2.1.5雨量径流系数volu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1.6下垫面underlying surface
降雨受水面的总称,包括屋面、地面、水面等。
2.l.7下沉式绿地Sunken Greenland
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
2.1.8绿化屋面green roof
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覆士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绿化体系。
2.1.9透水铺装pervious pavement
由透水面层、基层、底基层等构成的地面铺装结构,能储存、渗透自身承接的降雨。
2.1.10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 measure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由植物层、蓄水层、土壤层、过滤层(或排水层)构成。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
2.1.11雨水地constructed wetland
通过沉淀、过滤和湿地植物的生物作用等方式达到设计目标的海绵设施。
2.1.12植草沟grass swale
一种收集雨水、处理雨水径流污染、排水并入渗雨水的植被型草沟。包括简易型和增强型两种类型。
2.1.13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s pollution
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
3基本规定
3.0.1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应在相关规划的指导下,落实并分解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污染控制率、雨水资源化利用率等规划控制指标,明确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内容。
3.0.2海绵城市工程设计应按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原则,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排放系统进行统筹协调,做到功能完善、空间集约、维护便捷、经济可行。
3.0.3海绵城市系统组合形式、各系统设施规模,应根据降雨量、汇流面、径流面、径流控制目标、环境卫生状况及利用水量和水质要求,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
3.0.4海绵城市工程建设不应对土壤环境、植物的生长、地下含水层的水质、室内环境卫生等造成不良影响。
3.0.5海绵城市设施应采取确保公众安全、便于使用及维护的安全措施。
3.0.6回用雨水严禁进入生活饮用给水系统。
4设计参数及模拟计算
4.1设计参数
4.1.1降雨量应根据建设区域内或邻近地区雨量观两站20年以上降雨量资料确定,雨水控制与利用设计降雨量应按多年平均降雨量计算,当缺乏资料时可按附录A执行。
4.1.2对于规模较小、雨水汇流时间短,以雨水入渗为主、雨水调蓄为辅铺的雨水利用工程,应以降雨强度作为雨水利用设施的设计标准 ,设计暴雨强度计算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执行。
4.1.3不同类型下垫面径流系数应依据实利数据确定,缺乏资料时可参照表4.1.3取值。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8-09 22:19:27
提问网友: sss
盖板套9-4-18,止水带套9-4-19,是否会重复?
解答网友: 鸿雁
要分开套定额。
DBJ41/T 255-2021 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集约利用城市建设用地,提高综合管廊的工业化制造水平和建设效率,使城市综合管廊工程符合技术光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绿色环保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分片预制混凝土 装配式综合管廊的设计、制作、运输、施工与质量验收。
1.0.3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设计、制作、运输、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综合管廊utility tunnel
建于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2.1.2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tiled precast assembled concrete utility tunnel
在工厂内分片预制混凝土墙体及顶板等构件,采用现场拼装工艺装配至管廊现浇底板上并形成整体的综合管廊。
2.1.3双向环形闭合钢筋bi-directional closed loop rebar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部沿纵向和横向通长配置的环形闭合钢筋。
2.1.4环筋扣合锚接anchoring of closed loop rebar
预制混凝士构件连接时,预制构件端部预留的环形闭合钢筋相互扣合后锚固在混凝土中的一种连接方式。
2.1.5扣合连接筋steel bars to connect closed loop rebar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环筋扣合连接区域内为形成暗梁或暗柱而穿入的水平或竖向通长钢筋。
2.1.6钢筋套简灌浆连接rebar splicing by grout-filled coupling sleeve
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而实现传力的钢筋连接方式。
2.1.7钢筋连接用套简灌浆料cementitious grout filled in coupling sleeve for rebar splicing
以水泥为基本材料,配以细骨料、外加剂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的用于钢筋套简灌浆连接的干混料。
2.1.8叠合面composite interface
在预制混凝土叠合构件中,现浇混凝土与预制构件的接触面。
3基本规定
3.0.1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工程建设应以综合管廊工程规划、设计为依据。综合管廊的总体设计及管线、附属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的要求。
3.0.2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建设应协调建设、设计、制作、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建筑、结构、设备等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设计深度应满足建筑、结构和设备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分片预制混凝士装配式综合管廊应同步建设消防、供电、照明、通风、排水、监控与
报警、标识等设施。
3.0.3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3.0.4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设计应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装配式混凝士结构技术规程》JG)1的要求。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的相关规定。
3.0.5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
3.0.6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根据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状况、结构特点、施工工艺和使用条件等因素进行防水设计,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二级防水等级的要求,同时应满足结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应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基础,并应根据防水等级采取相应的外设防水措施。
3.0.7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变形缝、施工缝和预制构件接缝等部位应加强防水措施和防火措施。
3.0.8管廊结构应满足抗浮稳定要求,抗浮设施的使用年限不应少于管廊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3.0.9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结构 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等的相关规定执行。
3.0.10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的相关规定执行。
3.0.11分片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综合管廊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根据管廊顶部覆土深度、冻士深度、地下设施竖向规划等因素确定,基础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有关规定。
4材料
4.1混凝土、钢筋和钢材
4.1.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4.12综合管廊与岩土接触部分的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应符合表。
4.1.2的规定。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尚应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的规定。
4.1.3钢筋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受力钢筋宜选用HRB4O0、HRB500、HRBF4O0、HRBF500钢筋。采用套简灌浆连接和环筋扣合锚接连接时,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
4.1.4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士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1499.3的规定。
4.1.5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级钢筋或Q235B钢材制作。
4.2连接材料
4.2.1受力预埋件的锚板宜采用Q235或Q355级钢,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RB400或HPB300钢筋,不应采用冷加工钢筋。
4.2.2用于连接的焊接材料、螺栓、锚栓等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和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等的相关规定。
4.2.3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接头和环筋扣合锚接材料等级不低于被连接预制构件材料等级。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接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简》JGT398的规定。钢筋套简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简灌浆料》JGT408的规定。
4.3防水材料
4.3.1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主要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
4.3.2防水卷材胶粘材料应与卷材性能相容,其粘结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要求。
4.3.3防水涂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基渗透结品型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可用于潮湿基层;
2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宜使用聚丙烯酸酯乳液配制,并应符合耐水性要求;
3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宜与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叠合使用;
4严禁直接在聚氨酯、聚合物水泥、喷涂速凝橡胶沥青及喷涂聚脲等柔性涂料防水层上热熔施工防水卷材。
4.3.4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膨胀性能,浸水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
4.3.5接缝处的密封胶应与混凝士相容,具有防莓、防水、防火、耐候等性能,且应满足抗剪切和伸缩变形的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概算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云南
提问日期: 2022-08-09 22:09:25
提问网友: 暗香
解答网友: 鸿雁
表中是成品砂浆价格,不区分散装或袋装水泥。
问题专业: 市政 预算 结算 审核
所属地区: 江西
提问日期: 2022-08-09 22:09:12
提问网友: 与狼共舞
解答网友: 鸿雁
套市政定额道路或人行道混凝土垫层子目。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08-09 22:08:17
提问网友: S
原为2+1线,现在是3+1线还是4+1线
解答网友: 大海
3=2(火线、零线)+1(接地线)
4=3(火线、零线、控制线)+1(接地线)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08-09 21:59:29
提问网友: 邵保慧
两个梁的标高不一致,一个TL一个XL。XL为异形梁(L型)。
2022-08-09 22:02:27 补充
解答网友: GXZ
你应该是截个图片吧
XL是无法与TL设置支座的,TL下应该有相应的支撑,如构造柱或剪力墙,需要看其它方面的图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江苏
提问日期: 2022-08-09 21:49:31
提问网友: 徐工
解答网友: GXZ
是的就是沿着外围布置
问题专业: 土建 施工
所属地区: 湖南
提问日期: 2022-08-09 21:46:10
提问网友: vivian
解答网友: 落地请开机
你再措施费页面看看
答疑:冬雨季施工费增加包不包含雨后铺的临时路-山东
问题专业: 土建 园林 公路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8-09 21:45:34
提问网友: 流氓兔
园林绿化工程小区车库顶回填土因下雨泥泞不堪,需要用碎石铺临时道路,冬雨季施工费增加包不包含因下雨造成的临时设施费,规费中的临时设施费已包含了临时道路
解答网友: 鸿雁
规费中的临时设施费已包含了临时道路;雨季施工费增加不包含雨后铺的临时道路。
DBJ41/T 254-2021 防渗墙塑性混凝土试验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统一防渗墙塑性混凝土 的试验方法,适应防渗墙塑性混凝土新的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防渗墙塑性混凝士的室内和现场试验、检测和质量控制。
1.0.3防渗墙塑性混凝土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塑性混凝土plastic concrete
一般而言,由膨润土、粘土、水泥、砂、石和水等原料经搅拌、浇注、凝结而成的一类混凝土,其拌合物坍落度180-240mm,扩散度340-440mm:其28d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不大于5.00MPa、弹性模量介于500-2000MPa:其渗透系数量级介于107~10cms。
2.0.2膨润土的膨胀指数数swell index for bentonite2g膨润土在水中膨胀24h后的体积。
2.0.3膨润土的吸蓝量methylene blue index for bentonite
100g膨润土在水中饱和吸附无水亚甲基蓝的量(g)。
2.0.4望性混凝土常规三轴试验tri-axial test for plastic concrete
塑性混凝土常规三轴试验是使试件处于两个侧压相等条件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用于研究常规三轴应力下塑性混凝土变形及强度特性。
2.0.5望性混凝土真三轴试验true tri-axial test for plastic concrete
塑性混凝土真三轴试验是使塑性混凝土试件处于三个主应力不相等的应力组合状态下的三轴压缩试验,用于研究真三轴应力下塑性混凝土变形及强度特性。
2.0.6塑性混凝土渗透试验seepage test for plastic concrete
根据塑性混凝土试件的渗透流量,计算塑性混凝土渗透系数,评价其抗渗能力的试验。
3原材料试验
3.1砂料颗粒级配试验
3.1.1本试验用于测定砂料颗粒级配,以评定砂料品质和进行质量控制。
3.1.2仪器设备包括以下几种。
1天平:称量1000g、感量1g
2缔:砂料标准筛一套,孔径为方孔,孔径分别为10mm、5mm、2.5mm、125imm、0.63mm、0.315mm、0.16mm,以及底盘和盖。
3摇筛机。
4拱箱:控制温度105C±5℃。
5搪瓷盘、毛刷等。
3.1.3试验步骤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用于颗粒级配试验的砂样,颗粒粒径不应大于10mm。取样前,应先将砂样通过10mm筛,并计算出其筛余百分率。然后取在潮湿状态苑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砂样两份,在105℃士5℃下拱至质量恒定,冷却至室温后,然后按下述步骤进行试验。质量恒定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以下同)。
2取沙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号筛(即5mm)上,加盖,将整套筛安装在摇筛机上,摇10m,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塘瓷盘上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砂样总量的0.1%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砂样一起过筛。按顿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当砂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超过200g时,应将该筛余砂样分成两份,再进行筛分,并以两次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4筛完后,将各筛上利余的砂粒用毛刷轻轻刷净,称出每号筛上的筛余量。
3.1.4试验结果处理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即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砂样总量的百分率(准确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即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的总和。
3细度模数按公式(3.1.4)计算(准确至0.01)。
3.2砂料表观密度及吸水率试验
3.2.1本试验用于测定砂料表观密度、饱和而干表规密度及吸水率,供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及评定砂料质量。
3.2.2仪器设备包括以下几种。
1天平:称量1000g、感量0.5g。
2容量瓶:1000mL。
3洪箱:控制温度105℃±5℃。
4手提吹风机。
5标准筛(5mm)。
6饱和而干试模:金属制,上口直径38mm,下口直径89mm,高73mm。另附铁质热棒,直径25mm,质量340g。
7温度计、搪瓷盘、毛刑、吸水纸等。
323试验步骤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砂样制备。将砂料通过5mm帝,用四分法取样,并置于105℃5℃烘箱中烘至质量恒定,冷却至室温备用。
2干沙表观密度的检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1)称取砂样600g(G)两份,按下述步骤分别进行测试。
2)将砂样装入盛半瓶水的容量瓶中,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苑分搅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量出瓶内水温,然后用移液管加水至容量瓶颈刻度线处,塞紧瓶盖,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
3)将瓶内的水和沙样全部倒出,洗净容量瓶,再向瓶内注水瓶颈刻度线处,探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G。
3饱和而干沙表观密度的检验按以下步探进行。
1)称取砂样约1500g,装入搪瓷盘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砂样2cm左右,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排出气泡。静置24h后将水倒出,挂开砂样。用手提吹风机缓绥吹入暖风,并不断翻拌砂样,使砂样表面的水分均匀蒸发。
2)将砂样分两层装入饱和而干试模中,第一层装入试模高度的一半,一手按住试模不得错动,一手用捣棒自砂样表而高约1cm处自由落下,均匀插捣13次,第二层装满试模,再插捣13次。刮平模口后,垂直将试模轻轻提起。如砂样呈图32.3(a)的形状,说明砂样表面水多,应继续吹干,然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试模提起后,砂样开始坍落呈图3,23(b)的形状,即为饱和面干状态。如试模提起后,试样呈图32.3(c)的形状,说明沙样已过分干燥。此时应喷水5-10mL,将砂样充分拌匀,加盖后静置30m,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4塑性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4.1坍落度及扩散度试验
4.1.1目的:测定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及扩散度,用以评定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也可用于评定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随停置时间的变化。
4.1.2仪器设备包括以下几种。
1坍落度简:用2~3mm厚的铁皮制成,筒内壁必须光滑。
2捣棒:直径16mm、长650mm,一瑞为弹头形的金属棒。
3钢尺(300mm)2把,1000mm钢尺1把。
4装料漏斗、镘刀、小铁铲、温度计等。
4.1.3试验步骤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拌制塑性混凝土拌合物。
2将坍落度筒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放在剥量用的钢板上,双脚踏紧踏版。
3将塑性混凝士拌合物用小铁铲通过装料漏斗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体积大致相等。底层厚约70mm,中层厚约90mm。每装一层,用热棒在筒内从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格25次。插捣深度:底层应穿透该层,中、上层应分别插进其下层约10mm一20mm。
4上层插捣完毕,取下装料漏斗,用漫刀将塑性混凝土拌合物沿筒口抹平,并清除筒外周的塑性混凝土。
5将坍落度筒徐徐竖直提起,轻放于试样旁边,用钢尺测量筒高与坍落后试样项部中心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坍落度值,精确至1mm。
6当拌合物不再扩散或扩散时间已达到60s时,用钢尺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量取拌合物扩散后的直径,精确至1mm。
7整个试验应连续进行,并应在4~5mn内完成。
8测记试验时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
9用于评定塑性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随时间的变化时,可将拌合物保湿停置至规定时间再进行上述试验,试验前将拌合物重新翻拌2一3次,将试验结果与原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评定拌合物和易性随时间的变化。
4.1.4试验结果处理。
1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以毫米计,取整数。
2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扩散度以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量取的拌合物扩散后的直径测值的平均值作为结果,以毫米计,取整数。
3在测定坍落度及扩散度的同时,可目测评定塑性混凝土拌合物的下列性质:
1)棍度根据做坍落度时插捣塑性混凝土的难易程度分为上、中、下三级。
上:表示容易插捣;
中:表示插捣时稍有阻滞感觉;
下:表示很难插捣。
2)黏聚性。提起坍落度筒后,如试样向四周均匀扩散,表示黏聚性较好。若试样部分崩裂或发生石子离析现象,表示黏聚性不好。含砂情况。根据镘刀抹平程度分多、中、少三级。
多:用镘刀抹塑性混凝土拌合物表面时,抹1一2次就可使塑性混凝士表而平整无蜂窝;
中:抹4一5次就可使塑性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离;
少:抹而困难,抹8~9次后塑性混凝土表而仍不能消除蜂离。
3)析水情况。根据水分从塑性混凝土拌合物中析出的情况分多量、少量、无三级。
多量:表示在插捣时及提起坍落度简后就有很多水分从底部析出;
少量:表示有少量水分析出;
无:表示没有明显的析水现象。
4.2泌水率试验
4.2.1目的:测定塑性混凝士拌合物的泌水率,用以评定其拌合物的和易性。
4.2.2仪器设备包括以下几种。
1容量筒:内径及高均为267m的金属圆筒,带盖(如无盖可用玻璃板代替)。
2磅秤:称量50kg,感量不大于50g。
3带塞量简:50mL。
4吸液管、钟表、铁铲、捣棒、镘刀等。
4.2.3试验步骤应按以下规定执行。
1搅制塑性混凝土拌合物。
2将容量筒内壁用湿布湿润,称容量筒质量。
3装料捣实。用振动台振实时为一次装料,振至表面泛浆。如入工插捣,则分两层装料,每层均匀插捣35次,底层捣棒插至简底,上层插入下层表面10mm~20mm,然后用橡皮锤轻轻在外壁敲打5次一10次,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用漫刀轻轻抹平表面。试样顶而比筒口低40mm左右。每组两个试样,试样质量应大致接近。
4将简口及外表面擦净,称出容量简及塑性混凝土试样的质量,静置于无振动的地方,盖好简盖并开始计时。
5前60min每隔20mim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3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吸出的水注于量筒中,读出每次吸出水的累计值。
6每次吸取泌水前,应将简底一侧垫高约30m,使容量简顿斜,以便于吸出泌水,吸出泌水后仍将筒轻轻放平盖好。
4.2.4试验结果处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41/T 253-2021 城市道路功能化复合封层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功能化复合封层 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做到技术光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及养护的城镇道路路面功能化复合封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复合封层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复合封层composite seal
由同步碎石封层和精细抗滑保护层组合而成的表面封层,用以延缓反射裂缝并提高路面防水性能、抗滑性能和路面表观。
2.0.2同步碎石封层synchronous chip Seal
采用专用设备将改性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胶结料、碎石同步洒(散)布在路面上,经胶轮压路机碾压后形成的封层。
2.0.3精细抗滑保护层fine anti-slip seal
采用专用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合比在常温下经强力搅拌后在同步碎石封层上滩铺形成的超薄罩面。
2.0.4精铣刨fine milling
通过在标准铣刨工艺的基础上增加铣削转子(铣刨鼓)的数量,刀间距不大于8mm的铣刨工艺。
3基本规定
3.0.1复合封层设计前应对原路面进行技术状况检测与评定,检测方法和评定要求应符合现行《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
3.0.2复合封层施工前应对原路面进行精铣刨,并设置粘层。
3.0.3复合封层由同步碎石封层和精细抗滑保护层组成,总厚度宜为12mm~18mm。
3.0.4复合封层结合料宜为SBR改性乳化沥青,施工中若受开放交通、工期等因素影响,同步碎石封层可采用SBS改性沥青作为结合料。
3.0.5复合封层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规规定。
4材料
4.1SBR改性乳化沥青
4.1.1用于粘层的SBR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4.1.2用于精细抗滑保护层的SBR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符合表4.1.2的规定。
4.1.3用于同步碎石封层的SBR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符合表4.1.3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卫星影像图转换成国家大地2000坐标系方法(操作视频讲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培训PPT讲义(2022版)
1.安全监测 的目的与意义
1、安全监测的目的
(1)监测大坝 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
(2)将观测结果与设计预测进行对比,检验理论计算结果。
(3)掌握施工过程中大坝的实际情况,据此完善设计理论或施工技术方案。
2、安全监测的意义
(1)保障水库 大坝运行安全。
(2)推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进步。
(3)为病险工程的诊断和合理加固提供依据。
2、监测范围和监测手段
1、监测范围
(1)坝体:坝顶、迎水坡、背水坡及坝址。
(2)坝基和坝区:坝基、坝端、坝址近区、坝端岸坡、上游铺盖。
(3)溢洪道:进水段(引渠)、堰顶或闸室、闸墩、边墙、胸墙、溢流面、底板、工作桥。
(4)闸门及启闭机:闸门及其开度指示器、门槽、止水、启闭机及备用电源
(5)观测及通讯设备:观测设备、通讯设施、照明及交通设施。
2、监测手段
(1)巡视检查
(2)用仪器设备观测
3、监测内容
1、监测内容
(1)巡视检查。
(2)变形监测。
(3)渗流监测。
(1)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的分类:
日常巡视检查
年度巡视检查
特殊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方法
常规方法:用眼看、耳听、手摸、脚踩等直观方法,或采用简单的辅助工具对工程表面和异常现象进行检查。
特殊方法:采用开挖、钻井、钻孔取样、投放化学试剂、水下电视、水下摄影等对工程内部、树下部位或坝基进行检查。
现场检查做好记录及填表,分析有无异常迹象,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或采取必要的分析研究工作,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大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测绘培训PPT讲义
内容包含:
1、地形图 的基本知识
2、地物地貌符号及等高线
3、地形图测绘 内容
4、编码测图方法介绍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1)平面图、地形图
平面图: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表性的高程点。
地形图:即表示出各种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地貌,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断面图:表示地面某一方向高低起伏变化的图。
地形图的主要内容:
比例尺,地物、地貌符号及地形图注记图名、图号、邻接图表、图廓等。
2、地物地貌符号及等高线
(1)地形图图式
用各种符号将实地的地物和地貌在图上表示出来,这些符号总称为《地形图图式》。图式是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它是测绘 和使用地形图的重要依据和标准。
地形图图式制定原则:
简明 象形 易于判读地物
地形图符号=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T/T 1091-2016 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pdf
ICS 03.220.20 R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091-2016
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
Basic conditions for trial operation of tramways
2016-10-21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52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苏州高新有轨电车 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华东有轨电车交通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广州有轨电车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贾文峥、杨远舟、沈明生、王雨、仲晓晨、徐正良、赵军、戴孙放、张勇、何利英、冯旭杰、李金海、迟胜超、苏浚、马光波、梁洪涛、王静、王长庚、韩建良、瞿新、傅明华、李克、刘书浩、宋晓敏、杨新征、马子彦、顾赛君、刘宏泰、王效文、宿亚军、孙春广、张红欣、苗彩霞、夏赞鸥、汪峰、黎冬平、吴建明、赵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轨电车试运营 的基础条件、土建工程、车辆和车辆基地、运营设备系统、运营组织、交通组织与衔接,以及应急与演练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有轨电车线路投人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3001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GB/T30013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
GB/T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T50382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CB5049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
JT/T1003城市轨道交通列车驾驶员技能和素质要求
JT/T1004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员技能和素质要求
CJ/T 417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30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有轨电车tramway
由电力驱动,沿轨道运行,可与地面道路混行的中低运量轨道交通方式。
3.2运行控制系统operation control system
指导或控制列车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4基础条件
4.1运营单位资格
有轨电车运营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取得经营资格。
4.2工程基本条件
有轨电车工程基本条件包括建设工程完成、工程初步验收合格、影响运营安全的遗留问题整改完成。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T/T 1113-2017 综合客运枢纽服务规范.pdf
ICS03.220.01 R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1113-2017
综合客运枢纽服务规范
Service specifications of multimodal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hub
2017-04-12发布
2017-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上海虹桥枢纽交通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祝昭、耿蕤、杨光、殷焕焕、杜智平、陈征、王嫱、杨东、买媛媛、王显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承插型模板早拆技术施工工艺培训课件
早拆模板施工工艺
剪力墙结构:
配置所需构配件→弹控制线→确定角立杆位置并与相邻的立杆支搭,形成稳定的四边形结构→按设计展开支搭→整体支架搭设完毕→第一次拆除部分放入早拆托架,保留部分放入早拆装置并调整到工作状态→敷设主龙骨、敷设次龙骨,固定次龙骨前早拆装置顶板调整到位→铺设模板→支撑体系予检。
框架结构:
配置所需构配件→按照梁下轴线弹梁下及板下立杆控制线→设梁下及板下立杆→梁下支架及板下支架同时支搭(注意用普通脚手管、扣件拉结,见示意图)→按照设计展开支搭→整体支架搭设完毕→梁下立杆放入第一次拆除的早拆托架□、三角架〇、放入保留的早拆顶托■→铺设梁底模板→待梁部钢筋绑扎完毕后,梁底模板下方早拆顶托调整到工作状态→板下立杆放入第一次拆除的早拆托架□、放入保留的早拆装置■并调整到工作状态→主龙骨放置→次龙骨放置,固定次龙骨前早拆装置顶板调整到位→按方案设计铺设模板→支撑体系予检。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42
143
144
…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