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这个图例是指什么?-广东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8-24 17:27:49
提问网友:yoss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感温探测器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8-24 17:27:49
提问网友:yoss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感温探测器
问题专业:预算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8-24 17:27:17
提问网友:初心
解答网友:大海
(水平方向的长度)长*(垂直方向的净高度)宽=平方米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8-24 17:25:32
提问网友:一口太阳嘎嘣脆
解答网友:
看在那个箱子,正常算照明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08-24 17:25:27
提问网友:宋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os代表外侧钢筋,is代表内测钢筋,h代表水平方向钢筋,v代表竖直方向钢筋。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8-24 17:25:15
提问网友:热爱青年的造价青年
桩底什么时候要注浆
解答网友:烁楠科技
一般来说1天以后,7天以内比较合适,这与桩身混凝土的强度有关系。
太早桩身混凝土强度太低,太晚可能注浆阀打不开。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08-24 17:23:26
提问网友:洛必达生存法
高端跟低端平台板净长是多少?
踏步总高对吗?
解答网友:雪花飘 飘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8-24 17:22:25
提问网友:橘子
解答网友:
条形基础,计算砼和模板。砼标号,室外一般是C3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及其监督管理和服务,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抗震设防,是指根据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防技术标准,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计、施工等提高建设工程抗震性能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者地震动参数。
第四条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城乡并重、分类监督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领导,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关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通信、铁路、民航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相关专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督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规定负责本辖区农村居民个人自建住宅等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做好乡村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地震、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建设工程抗震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震、抗震意识和能力。
鼓励和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加建设工程地震灾害保险,增强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第八条 鼓励和支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应用抗震设防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第二章 抗震设防要求
第九条 建设工程应当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震小区划图、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结合建设工程类型、场地类别和其他因素,按照不低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值0.10g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位于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区划分界线两侧规定范围内和位于地震小区划图区划分界线两侧各二百米区域内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应当按照就高原则确定。
第十一条 城市、县城的主城区和规划区建设用地面积超过十平方千米的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小区划:
(一)跨地震动参数区划分界线的;
(二)跨地震活动断层的;
(三)跨不同工程地质单元的。
(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659-2018
抗浮锚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nti-floating Anchors
2018-04-30发布
2018-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本规程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1年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工信厅科[2011]134号)的要求,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编写了包括二十多个专题、三十余万字的调研及专项报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吸纳成熟的新成果与新技术,参考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相关标准协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8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与符号、基本规定、构造、设计计算、施工、试验、质量检验与监测维护等。
本规程由中治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行业标准《抗浮锚杆技术规程》管理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邮编:100088),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
中治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建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机械施工公司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筑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健安诚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侨大学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与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6
4构造…9
4.1锚杆选型与构造9
4.2材料11
4.3防腐15
4.4锚固节点与防水要求16
5设计计算18
5.1作用与作用效应18
5.2承载力计算18
5.3抗浮稳定性验算20
5.4刚度与初始预应力21
6施工…23
6.1一般规定23
6.2成孔23
6.3杆体制作与安装24
6.4注浆25
6.5错固节点与防水26
6.6张拉与锁定27
6.7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28
7试验29
7.1一般规定29
7.2基本试验30
7.3验收试验32
7.4持有荷载试验33
7.5试验与检测报告33
8质量检验与监测维护35
8.1质量检验35
8.2监测与维护36
附录A抗浮锚杆结构及各部位名称......38
附录B抗浮锚杆防腐技术要求40
附录C锚杆试验44
C.1试验装置及操作要求44
C.2基本试验45
C.3非预应力锚杆验收试验47
C.4持有荷载试验48
本规范用词说明…49
引用标准名录…50
条文说明…53
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电力牵引以及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快速发展,电力电子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然而现在大多数电力电子技术教材是由既成技术的集合体形成的,从而造成教材内容缺少理论及体系化的现实。在此背景下,编写一本具备理论及体系化且适应电力电子技术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教科书,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首先概述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基础原理及概况,其次说明半导体开关器件原理及其用法,对功率变换方法进行了分类,并形成体系化。然
后对直流一直流变换、直流-交流变换、交流-直流变换和交流一交流变换四大类电路进行分析,并讨论像软开关等其他开关技术。最后列举说明电力电子技术在各种系统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高年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电气自动化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1957 年7 月, 美国GE 公司开发出晶闸管产品( 当时称为可控硅, 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SCR)。同年4 月起, 作者作为日本东京大学的一名硕士生, 开始在恩师山田直平教授的研究室学习。作为当代日本的水银整流器技术第一人, 山田教授很早从GE 公司得到了晶闸管, 并着手对其特性进行分析、评价和应用研究。从那一年起, 电力电子时代拉开序幕。勤奋钻研水银整流器技术的人们对该项新的发明满怀期待, 同时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雀跃。作者亲眼目睹了那时的情景。之后,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 逐步成为了所有产业领域的中心技术之一。2003 年, 作者曾写了本书的第1 版, 并由日本电气学会出版。10 年来伴随技术的进步, 作者研究了功率变换相关的基础原理, 并添加到了修订版之中。尽管完成度多少还有些不足, 但作者相信修订版已能达到构建体系化理论的目标, 并确信它将有助于今后电气技术教育的改善与发展。
2003 年写了本书第1 版以来, 作者一直从学术的观点上对电力电子学的教育方法进行推敲, 并考虑有必要对图1 所示的电气工程教育课程进行修订。
近年来,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气应用领域, 电气工程已经进入了电力电子时代。因此, 电气工程的教育也应以此为中心进行开展。电力电子学的核心是以开关为基础的功率变换技术, 所以作者将它命名为《功率变换开关技术》。其后, 作为它的应用技术可以有《电气设备》和《电力技术(发输配电)》等教科书。而全体技术的前提则是“电力电子学”。图1 的右图表示了作者提出的教育课程的方向。
首先, 电力电子技术适用于所有的电力应用装置, 也可以说它是应用以功率变换而组成的高性能电源的综合技术。譬如, 现在直流电机衰退, 交流调速旋转电机盛行, 因此《电机设备学》不仅要讨论商用电源驱动的特性,而且也必须探讨高性能电源驱动交流调速电机的功能。所以, 从顺序上讲,应该先学习功率变换开关技术, 然后学习现代电机。在此之外, 电力电子技术既是新发展起来的再生能源利用的推动力, 也是实现高性能输配变电的基础技术, 所以它是论述所谓智能电网的必需技术。因此, 它也是今后发输配电的主要技术。综上所述, 在大学的教科书中, 必须先学习电力电子中核心的功率变换开关技术。
内容索引:
目录 -8
本书中所用的主要变量符号及主要后缀符号 -3
第1章 电力电子变换技术的概况 1
1.1 开关和功率变换电路 1
1.2 功率变换原理 3
1.3 电力电子与功率变换电路 4
1.3.1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定义 5
1.3.2 功率变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5
1.3.3 对变换电路的等价电源电路表示 6
1.3.4 等价电源和等价负载的分类 8
1.4 功率变换的系统构成 9
1.5 在电力电子中的应用 10
1.6 EMC问题 11
综合问题 12
第2章 半导体开关器件 13
2.1 硅半导体物理性质的基本内容 13
2.2 pn结和二极管 15
2.2.1 pn结二极管 15
2.2.2 pin二极管 18
2.2.3 少数载流子累积效应和异常电压 19
2.2.4 缓冲电路 20
2.2.5 缓冲电路设计 21
2.3 电力晶体管 22
2.4 晶闸管 24
2.4.1 4层结构pnpn器件的特征 24
2.4.2 唯一的他励关断器件 25
2.4.3 双向导通晶闸管——双向晶闸管 27
2.5 GTO晶闸管及GCT晶闸管 27
2.6 MOSFET 30
2.6.1 DMOSFET 31
2.6.2 TMOSFET 32
2.7 IGBT 33
2.7.1 沟槽型IGBT 34
2.7.2 PM和IPM 35
2.8 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37
2.9 开关器件的特性与分类 37
2.9.1 开关器件的基本特性 37
2.9.2 各种开关器件及其特征 39
2.9.3 二极管:状态控制器件 40
2.10 功率器件的使用方法 40
2.10.1 门极驱动 40
2.10.2 器件散热 41
2.10.3 异常电压保护 42
2.10.4 异常电流保护 42
综合问题 42
第3章 功率变换的内容分类及体系化 44
3.1 基本电路拓扑及SDA编号 44
3.2 功率变换方式分类 46
3.2.1 环路切换型功率变换 46
3.2.2 电源切换型功率变换 47
3.2.3 复合型功率变换 49
3.2.4 基本功率变换方式的比较 49
3.3 SDA的等效电子开关表示 50
3.4 对本书采用的新概念和新术语的说明 50
3.4.1 持流电抗器和链接电容器的作用 51
3.4.2 持流电感的功能与作用 52
综合问题 52
第4章 直流-直流变换 53
4.1 降压斩波器 53
4.2 升压斩波器 55
4.3 升降压斩波器 56
4.4 斩波器的动作模式和动作分析方法 58
4.4.1 电流连续模式和状态平均法 58
4.4.2 电流不连续模式和能量平衡法 60
4.4.3 作为负载的斩波器的功能 62
4.4.4 电路动作的计算机仿真 67
4.5 两象限运行与四象限运行的斩波电路 70
4.5.1 两象限运行的斩波电路 71
4.5.2 四象限运行的斩波电路 73
4.5.3 四象限斩波电路的控制 75
4.5.4 环路切换型功率变换的要点 77
4.5.5 开关器件的死区时间 80
4.6 隔离型变换电路和DC-DC变换器 80
4.6.1 两绕组电抗器 81
4.6.2 两绕组电抗器和反激变换器 82
4.6.3 变压器和正激变换器 84
4.6.4 全桥DC-DC变换器 86
4.7 直流-直流变换电路的应用与特征 89
4.7.1 在光伏发电逆变单元中的应用 90
4.7.2 对直流-直流变换装置特点的讨论 92
综合问题 92
第5章 直流-交流变换 94
5.1 单相逆变器 94
5.1.1 基于PWM的交流变换基本概念 95
5.1.2 等价电源 97
5.2 三相逆变器 100
5.2.1 基于PWM的三相交流的产生 101
5.2.2 空间矢量法——统一处理三相数值的方法 103
5.2.3 三相交流电路的空间矢量表示 105
5.2.4 空间矢量的旋转坐标系表示 108
5.2.5 基于空间矢量的功率计算 112
5.2.6 三相逆变器中电压空间矢量的产生 113
5.2.7 采用空间矢量的逆变器驱动电路分析 121
5.2.8 同步PWM和异步PWM 124
5.3 形成电流源的三相逆变器 125
5.3.1 电流源型逆变器 126
5.3.2 具有电流控制环的电流型逆变器 128
5.4 高压逆变器和大功率逆变器 133
5.4.1 三电平逆变器(NPC逆变器) 133
5.4.2 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 135
5.4.3 级联式逆变器 137
综合问题 141
第6章 交流-直流变换 143
6.1 电容输入型整流电路 143
6.1.1 单相半波整流电源与偏磁现象 143
6.1.2 单相全波电容输入型整流电路 145
6.1.3 电容输入型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148
6.1.4 倍压整流电路和多倍压整流电路 148
6.1.5 各种电容器 150
6.2 扼流圈输入式全波整流电路 151
6.2.1 三相二极管桥式整流电路 152
6.2.2 六相半波和两相半波整流电路 153
6.2.3 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 154
6.2.4 三相整流电路换流重叠现象 158
6.2.5 可控整流电路的逆变过程 159
6.2.6 三相整流电路的一些概念定义 162
6.2.7 多重化整流电路——大功率用整流电路 163
6.2.8 直流电抗器和交流电抗器 167
6.3 其他整流电路 168
6.3.1 复合整流电路Ⅰ: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168
6.3.2 复合整流电路Ⅱ:电压可调变换器 170
6.3.3 PWM变换器 171
综合问题 174
第7章 交流-交流变换 177
7.1 间接构成交流-交流变换 177
7.1.1 电流型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177
7.1.2 电压型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178
7.2 直接构成交流-交流变换 179
7.2.1 周波变换器 180
7.2.2 循环电流型周波变换器 182
7.2.3 矩阵变换器 183
7.3 交流开关 186
7.3.1 小容量交流开关的电阻电路控制 186
7.3.2 大中容量交流开关的应用 187
综合问题 190
第8章 其他开关技术 191
8.1 基于MOSFET的同步控制装置 191
8.1.1 MOSFET端电压及电流特性 191
8.1.2 同步控制二极管在直流斩波电路中的应用 191
8.1.3 同步控制二极管在正激变换电路中的应用 194
8.2 高频逆变器 195
8.3 变换电路中的软开关技术 197
8.3.1 采用整个电路串联谐振的DC-DC变换电路 197
8.3.2 单个器件的软开关技术 201
综合问题 206
第9章 电力电子技术的系统应用 207
9.1 交流电动机的变频传动 207
9.1.1 感应电动机的电压源驱动:V/f控制 207
9.1.2 感应电动机的电流源驱动:转矩线性化控制 210
9.1.3 通用逆变器 213
9.1.4 空调等家用电器 213
9.1.5 抽水电机和风力发电机 214
9.1.6 有轨电力机车、动车的驱动 215
9.1.7 船舶推进 216
9.2 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6
9.2.1 直流输电和频率变换 216
9.2.2 有源滤波器 217
9.2.3 无功补偿装置:SVC装置 219
9.2.4 不间断电源装置 219
9.3 其他应用技术 220
9.3.1 高频加热和电磁灶 220
9.3.2 独立分布式电源 221
9.3.3 荧光灯用逆变器 222
9.3.4 LED照明 223
9.4 一种快速充电器 224
9.4.1 AC-DC变换电路设计 225
9.4.2 直流链接电容器容量 226
9.4.3 全桥变换电路设计 227
9.5 未来的电力工程技术 228
综合问题 229
参考文献 230
综合问题解答 232
后折页 247
《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 476-2019 主要问题释义
《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编制组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日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工程界关注较多的是地下水“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动态变化”等影响,对“抗浮”“抗浮设防”等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999年5月1日实施《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GB/T50095和1999年6月1日实施《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均没有给出“抗浮”“抗浮水位”或“抗浮设防水位”等术语的相应定义。
随着城市建设中地下空间的利用程度逐渐提高,大规模建筑工程、大型地下商业、地下车库、城市轨道交通等不断修建,埋置深度也越来越大,地下水的水头压力对工程安全的不利影响逐渐显著。
建(构)筑物在施工期需要采取临时性的抗浮措施、使用期采用永久性的抗浮措施,以确保工程在浮力作用下的抗浮稳定性及正常使用安全。
(1)地下工程
地面以下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所建造的地下房屋和构筑物、隧道、共同沟和过街通道等土木工程。-功能!
(2)地下结构
《地下结构抗震规范》GB/T51336-2018:按建造形式分为拱形结构、圆形和矩形管状结构、单体结构或复合结构、隧道结构、下沉式挡土结构等。—型式、性能!
(3)地下结构底板
地下结构底部用于承载的基础及其刚性连结结构或构件的统称—筏板、独立基础与抗浮板或防水板等。
(4)地下水
狭义地下水指埋藏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缝隙饱和层中的重力水;广义地下水指地面以下岩石和土孔隙、缝隙中各种形式的水。
①上层滞水—包气带中隔水层或弱透水层上所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②潜水—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地下水。-裂隙水、岩溶水的主要赋存形式!
③承压水—充满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水头高出其上层隔水顶板、对顶板产生静水压力的地下水。-裂隙水、岩溶水又时具有承压性!
(5)水浮力
浸在流体内的物体会受到流体竖直向上托起的作用力-浮力。(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表面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
①静水压力——静态地下水在浸在其中的地下结构底板产生抬升作用的竖向压力。基本成分( △h×γw )!
②渗透压力:渗流场水压力(动水压力)。上游水位比下游水位高或帷幕内外水差位产生渗流时,水位差使地下水流动造成各点水压强度超过低水位的部分-渗流方向上水对单位体积土的压力(i×γw或渗流场计算压力或隆起稳定计算压力) 。-不均匀分布(直线、平均)!
渗流压力对岩土体稳定性影响随渗流方向不同而异。当渗流方向与重力一致时,提高岩土体/物稳定性;与重力方向相反减小颗粒间压力,对岩土体/物稳定不利 !
③浮托力:下游水位作用于建(构)筑物水下基底截面或其他截面的浮力(γw×h下×A)。 —水利工程用语!
④ 扬压力:浮托力与渗流压力之和。
当上、下游水位相等时,无渗透压力,此时扬压力等于浮托力。其大小等于γw×h×A,与建(构)筑物形状无关,只与底面积有关。 —水利工程用语!
(6)防水设计水位
地下水的最大水位。用于确定地下结构外围结构的防水和抗渗等级。——与抗浮设计水位有区别!
《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1-501规定: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可按历史最高地下水位确定;对防水设计要求不严格,可按照3年~5年的最高水位及勘察时实测的静止水位确定。
(7)抗浮水位与抗浮设防水位
抗浮水位是广义的“俗称”。 一般是指历史最高水位;狭义的可认为是工程抗浮设计的“抗浮设计水位”!
抗浮设防水位是具有一定工程稳定安全级别、保障工程在浮力作用下安全设防程度,以及经济合理的场地或区域的地下水水位。
本书从电气工程图的国家标准 (基本图形符号、 文字符号、 基本画 法) 出发, 结合实践经验和亲身体会, 详细介绍了各类电气工程图样的 读图方法、 技巧、 要点、 注意事项, 并以现行的工程图样为例 (特别是 对微机在电气工程中应用的图样), 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分析。 全书共 9 章, 主要内容有: 读图程序、 要点、 方法; 图形符号、 文字 符号、 标注方法及其使用; 民用住宅、 综合楼、 工业锅炉房、 工业车间、 变配电装置、 电动机控制、 高层建筑等电气线路的识读, 并重点介绍各部 分内容中微机的应用及其线路的识读以及与强电系统的接口线路等。 本书可供电气工作人员及电气专业师生参考, 并可作为工科院校电气 专业的教材, 也可作为电工培训教材及青年工人、 电气爱好者自学的读 物。 本书是与 《电气工程安装及调试技术手册 (新版)》 一书配套的姊妹 篇, 是提高电气工程基本技术技能的自学读物。
《怎样阅读电气工程图》已经出版两版了, 本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及电气工作人员的青睐和推崇, 我多次接到他们的来电来访, 同时网上也对它做出了非常肯定的评论。他们对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并对本书的再版寄予了厚望, 我感到非常欣慰。作为一名老电气工作者, 衷心地希望我的书能为读者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能在读图过程中解决疑难问题, 能为青年读者登上电气工程技术的技术高端做出一点帮助。
本书的雏形是作者近几年在几所高等院校、职工大学、电视大学、职业中专、职工技协电气专业课上有关识图部分的讲稿, 加之很多年轻朋友经常咨询电气工程识图一事, 为了使更多的青年朋友掌握识图技术, 几经整理修改, 编写了这本有关电气工程识图的教材。本书以作者从事近50 年的电气工程设计、安装、运行及教学经验为主, 参考国家电气工程制图的标准及有关专著文献, 从识图的最基本知识开始, 系统地讲述了35kV 及以下各类电气工程及弱电工程图样的识读, 并补充了微机及变频器、软起动器在电气工程中应用图样的识读, 是《电气工程安装及调试技术手册(新版)》一书的姊妹篇。
本书选用典型的工程实际图样, 按照工程的难易程度, 从简单到复杂, 从强电到弱电,从一般电气线路到微机应用接口线路, 详细介绍了电气工程图样识读的程序、要点、方法及注意事项, 按照本书的内容循序渐进地学习, 便能很快掌握常规电气工程识图的方法, 以及掌握更复杂线路的识读技能。本书的第二版是在第一版上增加了110kV 及弱电系统的内容。
本书这次再版主要是针对GB/ T 4728、1 ~13—2005 ~2008 标准的颁布而修订的。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标准在向国际标准IEC 靠近或者直接引用IEC 标准,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的一个方面。
GB/ T 4728. 1 ~13—2005 ~2008 标准的颁布没有禁止GB/ T 4728 旧标准中旧符号的使用, 因为旧符号在新标准中未制定新符号, 也就是说, 从某种意义上讲未列出的仍可以继续使用, 直到列出新符号为止。
往往由于对图样的误读或疏忽, 导致工程上的失误, 致使系统的电气功能不能完美实现, 更有甚者, 则是因为一点很小的错误而导致了很大的功能上的损害。
因此, 对于电气工作人员来说, 必须精读图样, 理解设计意图, 熟悉系统的各种电气功能; 掌握设备、元件、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及安装方式、位置、标高; 熟练掌握建筑物内电气管线的走向、布置、敷设方式、位置、标高; 掌握控制、联动、联锁、监控、监测、计量、报警、显示、摄录等电路的原理及线路; 掌握各类机房( 如变配电室、电梯机房、电话总机、消防中心、保安中心、微机室、电视及广播机房、空调机房、仪表室等) 的布置及功能; 掌握系统保护方式及防雷接地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方案), 编制工程预决算, 编制设备、材料、机具清单; 才能统配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施工, 才能正确安装电气设备及线路, 保证其安全运行; 才能节约原材料、节约工时, 才有利于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的控制, 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能完美地干好一项工程, 从而保证其功能的实现。
内容索引:
第3版前言 4
目录 6
第1章 读图概论 8
第一节 电气工程的图样类别 9
一、电气总平面图 9
二、电气系统图 9
三、电气设备平面布置图 9
四、控制原理图 9
五、二次接线图(接线图) 9
六、大样图 9
七、电缆清册 10
八、图例 10
九、设备材料表 10
十、设计说明 10
第二节 读图的程序、要点、方法 10
一、读图程序 10
二、读图要点 10
三、读图步骤及方法 26
四、读图注意事项 27
五、分析复杂电路图的方法及技巧 30
六、电气工程读图应具备的知识及技能 32
第2章 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标注方法及其使用 34
第一节 电气工程施工图的符号及标注 35
一、图形符号 35
二、文字符号 76
三、电气设备及线路的标注方法及其使用 82
第二节 自动化仪表及自动装置施工图的符号及标注 100
一、图形符号 100
二、文字符号 103
三、图形符号和仪表位号常用举例 107
第3章 一般民用住宅电气线路的识读 112
第一节 一般住宅的电气线路 112
一、配电系统图的识读 114
二、平面图的识读 117
三、弱电系统图样的识读 121
四、防雷系统图样的识读 125
第二节 平房住宅的电气线路 128
第三节 高层住宅的电气线路 128
第4章 企业用综合楼电气线路的识读 129
第一节 设计说明及配电系统图 129
一、配电室系统图的识读 132
二、地下室机房配电系统图的识读 134
三、一~七层动力配电系统图 138
四、一~七层照明配电系统图 140
第二节 动力平面图 142
一、配电室平面布置图 142
二、地下室机房动力平面图 144
三、首层动力平面图 146
四、二层动力平面图 147
五、三~五层动力平面图 149
六、六层动力平面图 150
七、屋顶电气平面图 150
八、七层机房电气平面图 150
第三节 照明平面图 153
一、地下二层照明平面图 153
二、地下一层照明平面图 153
三、首层照明平面图 155
四、二层照明平面图 156
五、三~六层照明平面图 156
第四节 防雷接地平面图 159
一、屋顶防雷平面图 159
二、基础接地平面图 159
第五节 弱电系统的读图 160
一、火灾报警及广播控制系统图的识读 161
二、电话系统图的识读 162
三、弱电平面图的识读 163
第5章 工业锅炉房电气线路的识读 173
第一节 小型锅炉房的电气线路 173
一、电气系统图的识读 173
二、动力平面图的识读 177
三、照明平面图的识读 180
第二节 工业锅炉房电气线路的识读 181
一、工程概况 181
二、电气主回路线路的识读 183
三、照明回路线路的识读 199
四、接地干线平面图的识读 202
五、二次回路的识读 203
六、自动化仪表及自动装置线路的识读 210
第三节 工业锅炉微机控制系统线路的识读 241
第6章 一般工业车间电气线路的识读 258
第一节 工业车间的动力线路 258
一、工程概况 258
二、线路的敷设 258
三、设备的安装 260
四、电动机的起动控制线路 260
第二节 工业车间的照明线路 260
一、工程概况 260
二、车间及附设照明线路的设置 260
第7章 变配电装置电气线路的识读 263
第一节 厂用中心变电所总图的识读 266
一、电气主接线图 266
二、电气总平面布置图 268
第二节 变电所二次回路图样的识读 271
一、主控制室及小母线 272
二、35kV主进线断路器控制及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 272
三、35kV主变压器控制及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 276
四、35kV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原理图 278
五、闪光装置原理图 280
六、直流系统绝缘监察装置原理图 280
七、直流母线电压监察装置原理图 281
八、中央信号系统接线原理图 281
九、高压架空引出线路控制保护二次回路原理图 284
十、二次回路的接线图 285
第三节 微机在变电所二次回路中的应用及图样识读 293
一、10kV变配电装置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电路解读 294
二、35/10kV变配电装置微机继电保护电路解读 299
三、110/35kV变配电装置微机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解读 347
四、新型具有微机控制保护装置高压开关柜电路识读 373
第四节 电缆线路图样的识读 382
第五节 防雷与接地图样的识读 382
第8章 电动机起动控制保护电路分析 388
一、低压电动机接触器一继电器起动控制电路 388
二、低压电动机变频起动器、软起动器起动控制电路 415
三、高压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 442
四、单相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 445
五、其他形式的电动机起动控制电路 446
第9章 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图样的识读 447
第一节 工程概况 447
第二节 高层建筑电气工程的特殊装置 464
一、电气竖井 464
二、设备层 465
三、机房 468
四、电梯 469
第三节 高层建筑的弱电系统 469
一、火灾自动报警及自动消防系统 469
二、保安防盗系统 470
三、通信及电视系统 470
四、微机系统 471
第四节 屋顶设施、吊顶及基础接地工程 474
一、屋顶设施 474
二、室内吊顶及基础接地工程 474
第五节 新型高层建筑电气工程图样浅析 475
一、设计说明及图例 475
二、应急灯照明线路 479
三、地下室(车库)电气图样 479
四、弱电系统 484
五、消防及报警系统 484
六、其他设置 495
参考文献 497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图集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示例
Design demonstration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formation model
图集号:SJT 02-2022
批准部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
批准文号:深建标〔2022)17号
主编单位: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建筑信息模型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会
发布日期:2022年8月16日
实行日期:2022年9月1日
1编制依据
1.0.1本示例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发布2020年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项目(第一批)的通知》(深建标〔2020)2号)编制
1.0.2本示例编制依据的主要工程建设标准和规定:
1.《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51212-2016
2.《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GB/T51269-2017
3.《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GB/T51301-2018
4.《建筑信息模型存储标准》GB/T51447-2021
5.《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JGJ/T448-2018
6.《房屋建筑统一编码与基本属性数据标准》JGJ/T496-2022
7.《广东省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DBJ/T15-142-2018
8.《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76-2020
9.《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建质函〔2016)247号)
10.《深圳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1年版)
11.《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SJG114-2022
1.0.3当第1.0.2条所述工程建设标准、规定出现修订或有新增制定时,本示例与之关联内容须作相应调整。
2编制目的
2.0.1落实执行建筑工程信息模型(BIM)设计交付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建筑工程BIM正向设计,统一BIM设计成果交付。
2.0.2提出基于BIM模型的设计出图样式,为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示例。
2.0.3实现建筑工程BIM设计交付标准、制图标准和分类编码标准等技术标准的无缝对接、实际关联与应用实施
2.0.4助力提升BIM技术应用和发展水平,服务绿色智能建造,促进工程建设提质增效,赋能智慧运维管理,打造数字化智慧城市。
3适用范围
3.0.1本示例适用于深圳市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建筑工程采用BIM技术时的设计交付。
3.0.2既有建筑工程BIM设计交付,可参照执行。
4编制内容
4.0.1本示例共计12个技术版块,包括本编制说明,以及总体、总图、建筑、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电气、智能化、给排水、通风空调、燃气等专业(或专项)BIM设计交付内容和附件。
4.0.2本示例主要以某装配式住宅建筑项目作为示例。钢结构专业设计交付,则以某钢结构办公楼作为示例。
5编制原则
5.1一般原则
5.1.1根据《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76-2020第3.0.8条规定的“新建建筑工程BIM设计,宜为正向设计”,本示例BIM设计交付物,原则上均系涵盖全专业的BIM正向设计成果。
对于具体工程采用非BM正向设计模式的,其交付物符合本示例的信息模型深度和表达形式5.1.2本示例按照《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76-2020进行专业划分,并以施工图设计阶段作为示例。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深化设计可在本示例基础上,根据《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76-2020规定和业主BIM应用需求,调整相关设计交付内容和信息模型深度等。
5.1.3本示例侧重对于各专业“模型”、“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工程图纸”等BIM设计交付物的表达深度和表达形式作出示例,而未对于制图图层、颜色、字体、文件(夹)命名等提出具体要求,颜色样例等二维制图表达内容可参照现行设计标准。
5.2模型相关原则
5.2.1本示例所示BIM模型包括项目级模型单元、功能级模型单元和构件级模型单元。
5.2.2各专业模型采用统一的轴网、标高和度量单位。各专业模型实现相互链接/参照,并可整合为一个整体模型,便于专业协同及出图。也可以采用中心模型方式,多专业或全部专业在一个模型上协同及出图。
5.2.3模型单元的几何表达,包含空间定位、空间占位和几何精度等要素。模型单元几何形体、必要尺寸和注释,通过模型中的视图表达。具体建模要求,满足《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76-2020等有关规定。
5.2.4BIM模型除符合几何表达精度外,包含或关联非几何的属性信息,并满足下游专业对模型及信息的要求,从而确保设计模型顺畅传递至生产、算量、施工和运维等各阶段使用。
5.2.5建筑工程涉及场地现状地形地貌、结构局部复杂节点、出屋面防水节点等BIM模型的,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创建,本示例未予表达。
5.2.6本示例对BIM模型的创建软件类型、修改方式、专业间提资方法不做要求,具体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5.2.7施工图设计阶段的BIM模型构建,考虑预留支吊架安装空间,为施工阶段深化设计提供条件。
5.3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相关原则
5.3.1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由BIM模型直接生成或与之自动关联。
5.3.2本示例仅示意每个专业部分常见的构件级模型单元(最小编号)属性信息表。
5.3.3所示属性信息表的内容及深度,均满足《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76-2020要求。
5.4工程图纸相关原则
5.4.1图纸目录基于模型中图纸明细表或图纸清单直接导出。
5.4.2设计说明基于BIM软件环境编制。设计说明中所涉工程技术指标利用模型导出,信息与模型关联。
5.4.3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大样图和场地竖向图基于模型视图生成。BIM软件水平或技术尚不成熟的,通用节点可不和模型关联。
5.4.4原理图和系统图基于模型视图生成,也可基于专业BIM软件绘制。所涉工程技术参数利用模型导出,信息与模型关联。
5.4.5工程量表和设备材料表基于模型生成,且数据一致。
5.4.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和钢结构专项的组合图、装配图和安装图基于模型视图生成。
5.4.7对于以“平立剖”图难以表达清晰的内容,可采用局部三维模型辅助表达,并在该模型视图上直接标注。
5.4.8工程图纸设计深度,满足《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SJG76-2020、《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等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6其他说明
6.0.1本示例对于模型、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设计要点,均以“图集说明”形式注释:对于工程图纸设计要点,均以“图纸表达要点说明”形式注释。
6.0.2本示例各专业图纸目录中备注“CAD出图”的,均为囿于当前BIM软件水平限制而暂按CAD设计及出图的图纸。本示例未展示该部分图纸。
SJT 02-2022图集内容索引:
目录0-01
编制说明0-04
1总体
建筑信息模型执行计划1-01
总体模型1-02
2总图专业
总图模型2-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2-02
图纸目录2-03
总图设计总说明2-04
屋顶总平面图2-05
首层及竖向总平面图2-06
绿化总平面图2-07
消防总平面图2-08
室外给排水总平面图2-09
室外雨水总平面图2-10
室外电气总平面图2-11
燃气总平面图2-12
室外管线综合平面图2-13
3建筑专业
建筑模型3-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3-02
图纸目录3-03
建筑设计说明3-04
地下室平面图3-05
首层平面图3-06
标准层平面图3-07
屋项层平面图3-08
立面图3-09
剖面图3-10
户型大样图3-11
厨房大样图3-12
楼梯大样图3-13
门窗大样图3-14
建筑砌体墙预留洞图3-15
4结构专业
结构模型4-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4-02
图纸目录4-03
结构设计说明4-04
桩基平面布置图4-05
标准层墙柱平面定位图4-06
标准层墙柱配筋图4-07
地下室结构平面布置图4-08
首层结构平面布置图4-09
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4-10
屋项层结构平面布置图4-11
标准层梁配筋图4-12
标准层板配筋图4-13
楼梯大样图4-14
结构墙预留孔洞图4-15
结构梁预留洞图4-16
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专项模型5-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5-02
图纸目录5-0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说明5-04
标准层竖向预制构件定位平面图5-05
标准层水平预制构件定位平面图5-06
预制构件连接节点详图…5-07
叠合楼板构件模板及配筋图5-08
预制凸窗构件模板及配筋图5-09
预制外墙构件模板及配筋图5-10
6钢结构专业
钢结构模型.................6-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6-02
图纸目录6-03
钢结构工程说明6-04
地下一层钢柱平面布置图6-05
首层钢结构平面图6-06
标准层钢结构平面图6-07
屋顶层钢结构平面图6-08
钢结构立面图6-09
钢结构剖面图6-10
钢楼梯剖面大样图6-11
钢结构节点大样图(一)6-12
钢结构节点大样图(二)6-13
7电气专业
电气模型7-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7-02
图纸目录7-03
强电设计说明7-04
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说明7-05
主要设备材料表7-06
地下室电力平面图7-07
地下室照明平面图7-08
地下室基础接地平面图7-09
地下室火灾自动报警平面图7-10
标准层电力平面图7-11
标准层照明平面图7-12
防雷平面图7-13
户型照明平面图7-14
户型插座平面图7-15
变配电房大样图7-16
消防控制室大样图7-17
强电井大样图7-18
8智能化专业
智能化模型8-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8-02
图纸目录…8-03
智能化设计说明8-04
主要设备材料表8-05
地下室智能化平面图8-06
标准层智能化平面图8-07
户型智能化平面图8-08
智能化机房大样图8-09
智能化井大样图8-10
9给排水专业
给排水模型9-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9-02
图纸目录9-03
给排水设计说明9-04
主要设备材料表9-05
地下室给排水及消火栓平面图9-06
首层给排水及消火栓平面图9-07
标准层给排水及消火栓平面图9-08
屋顶层给排水及消火栓平面图9-09
首层自动喷水平面图9-10
生活水泵房大样图9-11
户型给排水大样图9-12
10通风空调专业
通风空调模型…10-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10-02
图纸目录10-03
通风空调设计说明10-04
主要设备材料表10-05
地下室通风防排烟平面图10-06
首层空调通风防排烟平面图10-07
标准层通风防排烟平面图10-08
屋顶层通风防排烟平面图10-09
风机房大样图10-10
11燃气专业
燃气模型11-01
主要构件级模型单元属性信息表11-02
图纸目录11-03
燃气设计说明…11-04
主要设备材料表11-05
标准层燃气平面图11-06
屋顶层燃气平面图11-07
户型大样图11-08
12附件
管线综合平面图12-01
管线综合剖面图12-02
净高分析图12-03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
DB13(J)133-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1978-2012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excavation engineering
2012-02-27发布
2012-06-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01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省基本建设规模也同样得到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和工程建设项目需要开挖基坑,尤其较深的基坑日趋增多、增大、增深,并且更加复杂,难度更大。为了解决基坑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和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等的正常使用和地下主体结构施工空间和安全,规范设计施工等,编制了本规程,
建筑基坑的设计施工以往多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近年来我省基坑科研与工程实践大量增加,基坑支护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基坑工程在建筑行业内是属于高风险的技术领域,全省各地基坑工程事故的发生率虽然逐年减少,但仍不断地出现。不合理的设计与低劣的施工质量是造成这些基坑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基坑工程中保证环境安全与工程安全,提高支护技术水平,控制施工质量,同时合理降低工程造价,是从事基坑工程项目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基坑支护在功能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不仅用于为主体地下结构的施工创造空间条件和保证施工安全,更为重要的是要保护周边环境不受到危害。基坑支护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要求,对城镇地域尤为突出。对此,工程建设及监理单位、基坑支护设计施工单位乃至工程建设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1.02本条明确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本规程的规定限于临时性基坑支护,支护结构是按临时性结构考虑的,因此,规程中有关结构和构造的规定未考虑耐久性问题,荷载及其分项系数按临时作用考虑。地下水控制的一些方法也是仅按适合临时性措施考虑的。一般砂土、卵砾石、粉土、粉质黏土、黏土以及软土、混合土、填土、残积土土质地层是属于适用范围内的,但是对湿陷性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应根据地区经验在充分考虑其特殊性质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后,再按本规程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与施工。本规程未涵盖的其他内容,应通过专门试验、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加以解决。
1.0.4基坑支护技术涉及到岩土与结构的多门学科及技术,如岩土工程领域的桩、地基处理方法、岩土锚固、地下水动力学中的地下水渗流等,结构工程领域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等。因此,在应用本规程时,尚应根据具体的问题,遵守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
(略)
内容索引:
DB13(J)133-2012 1
1 总则 13
2 术语和符号 14
2.1 术语 14
2.2 主要符号 16
3 基本规定 19
3.1 设计原则 19
3.2 基坑设计的基本资料 24
3.3 支护结构选型 25
4 岩土工程勘察 28
4.1 一般规定 28
4.2 岩土参数 29
4.3 勘察报告 31
5 土压力计算 32
5.1 一般规定 32
5.2 水平荷载 34
6 放坡 41
6.1 坡形设计和稳定性计算 41
6.2 坡面防护 43
7 支护结构设计 45
7.1 一般规定 45
7.2 土钉支护结构 45
7.3 水泥土重力式挡土墙结构 53
7.4 悬臂式桩结构 59
7.5 桩锚式支护结构 63
7.6 内撑式结构 78
7.7 地下连续墙 86
8 地下水控制 91
8.1 一般规定 91
8.2 坑底明排 92
8.3 降水 93
8.4 地基固结沉降预测 99
8.5 截渗 100
8.6 回灌 101
9 基坑开挖 103
9.1 一般规定 103
9.2 基坑开挖 104
10 基坑工程监测 106
10.1 一般规定 106
10.2 监测项且 107
10.3 监测点布置 109
10.4 监测频率和报警 113
附录A 土坡稳定计算图解法 120
附录B 基坑设计标准图示 122
附录C 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 132
附录D 土钉抗拔试验 133
附录E 圆形截面混凝土支护桩的承载力计算 135
附录F 弹性支点法 139
附录G 支点水平刚度系数kT 及地基土水平抗力比例系数m 144
附录H 锚杆抗拔试验 149
附录J 基坑涌水量计算 155
本规程用词说明 163
引用标准名录 164
条文说明 165
1 总则 168
3 基本规定 170
3.1 设计原则 170
3.3 支护结构选型 179
4 岩土工程勘察 183
4.1 一般规定 183
4.2 岩土参数 183
4.3 勘察报告 185
5 土压力计算 186
5.1 一般规定 186
5.2 水平荷载 188
6 放坡 189
6.1 坡形设计和稳定性计算 189
6.2 坡面防护 190
7 支护结构设计 191
7.2 土钉支护结构 191
7.4 悬臂式桩结构 194
7.6 内撑式结构 195
7.7 地下连续墙 196
8 地下水控制 199
8.1 一般规定 199
8.2 坑底明排 199
8.3 降水 200
8.4 地基固结沉降预测 200
8.5 截渗 201
8.6 回灌 201
9 基坑开挖 202
9.1 一般规定 202
9.2 基坑开挖 203
10 基坑工程监测 206
10.1 一般规定 206
10.2 监测项目 207
10.3 监测点布置 207
10.4 监测频率和报警 208
附录E 圆形截面混凝土支护桩的承载力计算 210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696-2014
销售企业加油站设计管理规范
Code for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sales enterprise filling station
2014一08-22发布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加油站设计管理总则、单元划分、分类分级及功能确定、建设规模、站址选择、总
平面布置、建构筑物、工艺与设备、非油品业务、装饰装修及形象包装、电气、生产监控及站级系
统、给水排水与消防、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和控股的加油站新建、改扩建项目,租赁站的改
造和参股的加油站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923(所有部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
GB12021.3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GB20952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21447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56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SH/T302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SH/T3134采用橇装式加油装置的汽车加油站技术规范
Q/SY1551(所有部分)加油站管理系统建设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城市干道站urban heavy traffic site
建在地级以上城市交通主干道旁的加油站。
3.2
城市社区站city residential site
建在地级以上城市居住区干道旁的加油站。
3.3
城市小型站city small site
建在地级以上城市,占地面积不大于1000m2,以销售汽油为主,为中小型汽车服务的加油站。
3.4
便利加油点mini site
设置在城市建成区,以销售汽油为主,为中小型汽车服务,可设置自助式加油机的零售网点。
3.5
自助加油站(区)self-help fuel filling station(area】
具备相应安全防护设施,可由顾客自行完成车辆加注燃油作业的加油站(区)。
3.6
辅助用房workforce-occupied
独立设置的卫生间、汽车服务用房、燃煤锅炉间、发电间等。
3.7
汽车保养间car maintenance service
为汽车提供更换机油、更换空气滤清器、四轮定位等服务的房间。
3.8
汽车美容间car hairdressing service
为汽车提供内饰清理、外部抛光、贴膜、底盘安装护甲等服务的房间。
3.9
非油品业务non-fuel business
利用加油站场地销售除汽油、柴油以外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商业行为。
3.10
密闭卸油点closed unloading gasoline point
埋地油罐以密闭方式接卸汽车油罐车所载油品的固定接头处。
3.11
卸油油气回收系统vapor recovery system for unloading gasoline
将油罐车向汽油罐卸油时产生的油气密闭回收至油罐车内的系统。
4总则
4.1加油站建设应遵循效益为中心、客户至上、高效、方便、快捷、人性化、安全、环保、节能、
省地的原则。
4.2加油站建设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应充分体现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
4.3加油站建设应充分考虑消费需求、消费习惯,并尽可能促进消费、引导消费。
4.4加油站建设应合理选择站址,应充分考虑油品、非油品需求、地形、地貌、地址、道路开口、
水电等配套条件、相邻站距离等因素。
4.5加油站建设应进行需求预测、分析,应在考虑未来发展基础上准确确定功能、规模。
4.6加油站设计应充分考虑各影响要素,进行科学优化的平面布置、设备配置。
4.7加油站建设应执行GB50156及其他相关法规、规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698-2014
丙烯酸及酯工厂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acrylic acid and acrylic ester plant
2014一08-22发布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丙烯、丙烷、甲醇、乙醇、正丁醇、2一乙基己醇(异辛醇、辛醇)为原料生产
丙烯酸及酯工厂(或装置)的主要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的所有新建、扩建、改建的丙
烯酸及酯工厂(或装置)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76工业锅炉水质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3836(所有部分)爆炸性环境
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
GB5310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7735钢管涡流探伤检验方法
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9711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GB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丙烯酸及酯装置acrylic acid and acrylic ester plant
以丙烯、丙烷、甲醇、乙醇、正丁醇、2-乙基己醇(异辛醇、辛醇)为原料生产丙烯酸、丙烯
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一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辛酯)的装置。
3.2
工艺单元process unit
丙烯酸及酯生产过程中完成一个工艺操作过程的设备、管道及仪表等的组合体。
3.3
氧化反应oxidation reaction
丙烯或丙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丙烯酸的过程。
3.4
酯化反应esterification reaction
丙烯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过程。
3.5
催化焚烧catalytic combustion
含有机物的气体在一定温度及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3.6
热力焚烧thermal incineration
含有机物的废水或废气中可燃组分在燃料作用下经过燃烧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3.7
工艺尾气process off gas
丙烯酸氧化反应气体经急冷塔(或洗涤塔)冷却后自塔顶排出的尾气,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水,含
少量丙烯、丙烷、丙烯酸、丙烯醛、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3.8
工艺放空气process vent gas
储罐、真空泵等设备排出的放空气体。
3.9
废水waste water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包括工艺废水、设备及管道清洗废水、生活污水、污染雨水、循环冷
却水排污水。
3.10
工艺废水waste water of process
工艺装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
3.11
二次废水second waste water
高浓度的工艺废水经预处理后产生的废水。
4厂址选择及总平面布置
4.1厂址选择
4.1,1厂址选择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总体规划的要求。
4.1.2厂址宜靠近原料、能源供应地或产品目标市场,应有充足可靠的水源、电源依托条件以及较
好的运输条件。
4.1.3与厂址毗邻的城镇宜有良好的生活、教育、文化、卫生、维修设施或条件。
4.1.4厂址选择宜利用非可耕地和劣地,应位于邻近居民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应避免
选在窝风地带。
4.1.5厂址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
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
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
一车站、码头、机场以及公路、铁路线路等交通设施。
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渔业水域以及种
子、种畜禽、水产苗种生产基地。
一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
4.1.6厂址不得选在下列地区或地段:
一地震断层及地震基本烈度9度及高于9度的地区。
工程地质严重不良地段。
一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及采矿陷落(错动)区。
对飞机起降、电台通信、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天文、气象、地震观测以及军事设施有影响的地区。
一水库、水坝、河堤决渍后可能淹没的地区和易受洪水危害、防洪工程量很大的地区。
爆破危险区域内。
湖南省建设工程消耗量标准(2020版)常用材料长沙市预算价格是经综合调查、收集、比较原价计算而成,是不含增值税价格(注明相应综合税率);计算考虑了包装费、运杂费(含运输损耗费)及采购保管费用。各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结算时采用简易计税法的,应乘以注明税率,计算含税价。
本期价格时间段:2022年7月1日~2022年7月31日。
文件选登
1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有关办法的通知—财建〔2022]183号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关于组织动员工程建设类注册执业人员服务各地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建司局函市〔2022〕]81号
3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居民自建房用作经营场所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一长政办发〔2022)27号
8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住房和城乡建设勘察设计质量管理的通知—长住建发〔2022]59号
重点工程资讯
15香炉洲大桥东汉主桥转入水上作业
16长沙市第三工人文化宫年底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诚信评价
18 2022年7月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市场行为诚信评价动态排名
专业论坛
20 EPC模式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方法探讨 卓葵
招标控制价备案
27 招标控制价备案项目表
造价动态
28 长沙市建筑工程主要材料价格走势图
29 长沙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走势图
造价指数
32 长沙市建设工程造价指数
33 工程量清单参考综合单价
价格信息
35 湖南省建设工程消耗量标准常用材料长沙市预算价格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715-2014
滩(浅)海海底管道安全规程
Safety rules for submarine pipelines in beach-shallow sea
2014-08-22发布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滩(浅)海海底管道系统勘测勘察、设计、建造安装、运行监测、检测、应急处置
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滩(浅)海区域内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的钢质刚性海底管道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0305一2012滩海管道系统技术规范
SY/T6500一2010滩(浅)海石油设施检验规程
SY/T6632一2005海洋石油警示标志
SY/T10037一2010海底管道系统
海洋石油安全管理细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5号2009年8月
海洋石油建设项目生产设施设计审查与安全竣工验收实施细则
安监总海油〔2009)213号
2009年10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底管道系统submarine pipeline system
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水的海底管道工程设施所有组成部分的总称。包括海底管道、立管、支
撑构件、管道附件、配重层、防腐系统、报警系统、紧急关断系统等。简称管道系统。
3.2
海底管道submarine pipeline
海底管道系统中,于最高潮位期间处于水面以下的管道(立管除外)。亦称海底管线。
3.3
立管pipeline riser
连接海底管道与水上的结构物,如平台上的处理设备之间相连接的钢管或挠性管。
3.4
线路勘测route survey
为铺设海底管道选择最佳线路而进行的彻察性调查和测量。
3.5
路由勘察pipeline route investigation
海底管道线路选定后,对线路所经区域进行的详细的勘察。
3.6
发证检验机构certifying survey agencies
由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认可的海上油气生产设施第三方发证检验专业机构。
3.7
建造检验construction inspection
在新建、改建、扩建中的设计、陆岸预制、海上施工、试运转、投产过程中由国家主管部门认可
的发证检验机构进行的检验。
3.8
年度检验annual inspection
首次或最近一次取得检验合格证书后,每周年进行的检验。
3.9
定期检验periodic inspection
对海上油气生产设施设备实施的周期性检验。定期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
4勘测勘察
4.1管道线路选择应考虑到区域性规划、对公众和其他活动的影响、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管道自身
和其他设备破坏的可能性。
4.2海底管道在设计建造前,应委托具有国家主管部门认可资质的单位进行线路勘测和路由勘察。
4.2.1线路勘测应包括以下内容:
a)地形地质特征。
b)浅层地质剖面
c)海床土壤特性。
d)海底障碍物等。
4.2.2路由勘察应沿着选定后的管道线路,在线路勘测的基础上进行详细勘察,并编制路由勘察报
告。勘察内容应至少包括:
a)海洋规划和开发活动。
b)船舶通航环境。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722-2014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规范
Oil gas production internet of things system construction standard
2014一08一22发布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地面生产各环节相关业务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陆上油气田和滩海油气田陆岸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包括新建产能
和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GB/T7027一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15599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
GB/T16611数传电台通用规范
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2224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
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1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SH/T3521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SY/T0003石油天然气工程制图标准
YD5083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规范
Q/SY1335局域网建设与运行维护规范
Q/SY1336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
中油信[2012]581号
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建设规定
ISO/IEC7498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3术语和定义
Q/SY133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the production of oil and gas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油气田井区、计量间、集输站、联合站、处理厂生产数据、设备状态信息在采油采气厂生产指挥中心及生产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和控制的系统。
3.2
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data acquisition and control system
采用传感和控制技术构建的油气田地面生产各环节生产运行参数自动采集、生产环境自动监测、
物联网设备状态自动监测和生产过程远程控制的系统。
3.3
数据传输子系统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采用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组网方式,为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和生产管理子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
网络传输系统。
3.4
生产管理子系统production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采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技术构建的涵盖生产数据实时监测、生产分析、安全预警、运行调度、
数据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
3.5
生产网production network
以生产控制系统中产生的生产数据为主要流量的专用计算机网络。
[Q/SY1335,定义3.1.5]
3.6
办公网office network
由办公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组成的计算机网络。
[Q/SY1335,定义3.1.6]
3.7
油气田公司生产指挥中心oil&gas field company production command center
对油气田公司所辖区域的生产设施及环境实施监视和调度指挥的管理中心。
3.8
采油采气厂生产调度中心oil&gas plant production operation center
对采油采气厂所辖区域的生产设施及环境实施监视和调度的管理中心。
4总则
4.1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应坚持中国石油信息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
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遵循《油气田地面工程数字化建设规定》的具体要求。
4.2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覆盖中国石油油气地面生产各环
节的数据采集与监控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生产管理子系统,实现生产数据自动采集、远程监
控、生产预警等功能,支持油气生产过程管理,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提升油气生产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
4.3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应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综合考虑油田生产的现状、效益和发展前景,
确定实施的范围、程度和方式。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以整装作业区或采油采气厂为建设单元组织实施。
4.4新油气田物联网系统建设应与产能建设项目结合并同步实施。老油气田物联网系统建设应结合
地面工程改造,在工艺优化简化的基础上,实现降本增效。
4.5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应遵循保护已有投资、充分利旧的原则,对各油气田已建系统进行适
度集成,避免重复建设。
4.6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应配合劳动组织的优化及工艺流程的简化,提倡由统一的控制系统进
行集中管理,适当诚少或合并岗位设置,从而实现管理创新、减少劳动用工、改善劳动条件。
4.7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应遵循低成本原则,除因特殊生产工艺及流程要求外,宜采用国内主
流技术和国产设备。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727.2-2014
油气长输管道公共数据编码与属性规范
第2部分:站场台套设备
Specifications for codes and attributes of oil gas long-distance pipeline common data-Part 2:Site sets equiements
2014一08-22发布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闭公司油气长输管道专业站场内重要设施的编码与属性规范,包
括压缩机、燃气轮机、储罐、加热炉、泵、电动机、内燃机、阀门。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公共数据编码平台进行油气管道专业中压缩机、燃气轮机、储罐、加热
炉、泵、电动机、内燃机、阀门公共数据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113一2003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Q/SY75一2012信息分类与编码导则
Q/SY1727.1一2014油气长输管道公共数据编码与属性规范第1部分:管道及周边设施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压缩机compressor
天然气在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用于对已降压的天然气进行增压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设备,
在长输天然气管道运行中起着重要增压作用。
3.2
储罐tank
用于存储原油、成品油等液体的压力容器。目前在长输管道行业中所应用的储罐主要包括立式、
卧式、球式。
3.3
加热炉heater
原油、成品油在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使液体进行加热的机械设备。按炉内是否具有热媒分直接
加热炉和间接加热炉两大类。
3.4
泵pump
原油、成品油在长距离管道输送过程中使液体增压的机械设备,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
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3.5
阀门valve
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本部分中特指油气长输管道上通径大于200mm带有执行机构的阀门。
3.6
电动机electromotor
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
转子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本部分专指大型的电动机,通常作为泵、压缩机等台套
设备提供动力的装置。
3.7
内燃机combustion engine
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汽缸内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爆发产生动力,从而将热
能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动力机械。通常作为压缩机提供动力的装置。
3.8
燃气轮机gas turbine
燃料(天然气、天然气凝析油、原油)与压缩空气混合,在燃烧室燃烧产生燃气,通过喷嘴和叶
轮将燃气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一种原动机。通常作为压缩机提供动力的装置。
3.9
编码coding
给事物赋予代码的过程。
[GB/T10113-2003,定义2.2.1]
3.10
编码对象coded objects
被编码(3.9)的事物。
[GB/T10113-2003,定义2.2.2]
4编码规则
根据Q/SY75一2012中5.1的规定,本部分编码采用有层次的线分类方法进行编码。
4.1压缩机编码规则
压缩机编码按照以下规则进行编码:
a)编码结构:采用4层12位数字与字母组合的有层次的线分类编码,见图1。
b)第一级一站场编码:采用1层6位数字编码,根据压缩机实际所在站场,采用Q/SY
1727.1一2014中4.2规定的站场编码。
c)第二级一
压缩机单元编码:采用1层2位数字顺序编码,以所属站场为单位,按照压缩机
投产时间的先后顺序,编码区间为0199,当压缩机拆分至顺序编码级别时,后两层编码
按0000补齐。
d)第三级一
压缩机子单元编码:采用1层2位大写英文字母编码,根据压缩机结构拆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