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8月 ( 第 59 页)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38.2-2010代替Q/SY38.2—2007
石油天然气勘探信息管理规程
第2部分静态数据表结构
Regulations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oil gas exploration-
Part 2:Table structures for static data

2010-04-02发布2010-06-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38.2,Q/SY 38.2-2010,石油天然气勘探信息管理,第2部分,静态数据表结构,Q/SY 38.2-2010 石油天然气勘探信息管理规程 第2部分:静态数据表结构

1范围
Q/SY38一2010的本部分规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油气勘探数
据库静态数据的数据表结构。
本部分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油田分(子)公司油气勘探数据库静态数据的数据建设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Q/SY38一201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
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部分。
GB/T2260一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12409—2009地理格网
GB/T15281—2009中国油、气田名称代码
GB/T16792中国含油气盆地及次级构造单元名称代码
GBT19492一-2004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
SYT5314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规程
SYT5367一1998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5751一2002石油地质岩石名称及颜色代码
SYT5785一2007石油工业信息分类与编码导则
SYT6098一2000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6193一1996稠油注蒸汽开发可采储量标定方法
SYT6580一2004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
DZT0217一2005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Q/sY179-2007石油天然气控制储量计算方法
Q/SY180-2007石油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方法
Q/SY181-2007石油天然气预测储量计算方法

3信息分类及名称编码
3.1信息分类
本部分静态数据包括物探、钻井、录井、测井、试油、圈闭、储量、并设计、矿权、报废井、盆
地概况、勘探管理共12类数据。
3.2名称编码
3.2.1表名称编码
采用五层次八位拼音加数字和字符“”的混合编码。其中前三层次四位用拼音代码,后二层次四位用数字码和符号“一”。
a)第一位:大类,石油工业信息分类码,根据SYT5785一2007“A”代表油气勘探类:
b)第二位:亚类,按油气勘探信息流向分动态信息、静态成果、统计分析三部分,取各部分汉
字拼音首位大写字母,分别用“D”、“J”和“T”表示;
c)第三位、第四位:静态成果和动态成果类别中,中类是油气勘探内部的专业代码,用专业名称
前两个字的拼音首位大写字母表示,钻井用“Z」”、录井用“LJ”、测井用“CJ”、试油用“SY”表示:
d)第五位、第六位:小类,二位数字顺序码,用于对同类的多个数据文件进行排序:
e)第七位、第八位:子类,为主文件的子文件代码,在主文件六位缩码后加“_”符号,再加数
字码表示,如“AJLJ04_1”为主文件“AJLJ04”的子文件编号:
f)若所取字母与已有编码重复时,则取分类名称中的第二个汉字拼音首位大写字母。如“统计
月报”中的“钻井”和“综合”,则分别用“YZ”和“YH”表示。
3.2.2数据项名称编码
3.2.2.1拼音字母编码
a)取数据项名称每个汉字拼音字头的大写字母组成数据项名称代码,代码长不得超过8位(包
括重码标识符)。数据项名称在8个汉字以内(含8个),拼音代码不得省路,超过8个汉字
时,选其表示主要含义的关键汉字的拼音字头字母组成数据项名称代码。不同文件中含义相
同的数据项名称,其编码应保持一致。
b)出现重码时,在码尾加1位数字(1,2等)以示区别。如顶界深度和底界深度分别用
“DJSDI”和“DJSD2”表示。

4数据表结构
4.1物探
4.1.1二维采集立项数据见表1。
4.1.2二维采集设计数据见表2。
4.1.3二维工区采集基础数据见表3。
4.1.4二维测线基础数据见表4。
4.1.5二维测线拐点坐标数据见表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问题专业:1回答 请问各位老师,踏步起始段设置聚四氟乙烯板后会影响钢筋量吗?比如说影响锚固长度等? 我来答 收藏 举报 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补充或更正我的问题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完善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全部回答 (1)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当前回答-1 --> 已采纳 将军峰 答题: 153537 被赞: 78434 踏步起始段设置聚四氟乙烯板后会影响钢筋锚固长度等。 2022-08-22 08:34:03 赞2 回复 0 举报 提问人 六分钟之前 {{smallList.content}} 回复 举报 删除 正在加紧审核中,请稍后查看。 正在加紧审核中,请稍后查看。 您发表的内容可能包含敏感信息,未能发表,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 答案暂时没有追问,收到追问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追问太多啦,答题者也需要休息喔 0"> 还有0 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老师解题不易,满意记得赞赏一下喔 您可以邀请专家 回答问题哦! 关注问题 第一时间收到问题答案 不登录显示的回答数 --> 点我,有新答案通知你哦 相关搜索 搜索这些会对您解决问题提供全新帮助 设置锚固长度影响钢筋 这里搜比网上搜更专业 超170万定额、图纸、软件问题 严选实战建筑专家提供答案 每日助力10万建筑人解决问题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答案,试试直接提问吧! 提示 关闭 尊敬的“{{nickname}} ”,您好! 答疑解惑——建筑行业领先的互动问答平台 答疑解惑——建筑业(造价行业)领先的互动问答平台 您的问题已发布 您的回答已提交 大多数问题会在7分钟内获得回答 ,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恭喜获得答题积分奖励,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采纳优质答案,更可获得积分,兑换礼品哦! 高质量答案更易被采纳,获得额外高额积分奖励! 查看积分 知道啦 7日内不再提醒 积分奖励在答案审核后到账,以最终积分获取规则为准。 查看答案 超1亿专业优质问答 免费提问 提问快速获得答案 深度交流 和专业大咖深度交流 立即登录 专家榜 数据更新时间 : 2023-05-17 我要签到 天降福运!积分,经验值等福利在等着你哟,快来签到吧 广联达服务微信 服务新干线APP 意见反馈

所属地区:
1310查看

提问日期:2022-08-21 21:04:33

提问网友:


解答网友:将军峰


踏步起始段设置聚四氟乙烯板后会影响钢筋锚固长度等。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91-2007
油田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计法
Determination of suspended solids content in oilfield sewage-Spectrophotometry

2007一09一29发布 2007一09一29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

Q/SY 191,Q/SY 191-2007,分光光度计法,油田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测定方法,Q/SY 191-2007 油田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计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分光光度计法对油田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油田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的日常分析及检测,其他水质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Y/T5329一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
3测定方法
3.1原理
水样中悬浮固体颗粒对可见光有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在特定波长下,悬浮固体对可见光的吸
收程度与其浓度成正比。利用此原理,采用蒸馏水作参比,选取待测区块联合站的沉降罐出水,采用
SY/T5329一94中的5.2对样品的悬浮固体含量定值,以此样品做为标样配制标样系列,选用
680nm波长,做工作曲线,以工作曲线为依据,完成样品测定。
3.2试剂或材料
a)滤膜:孔径0.45m
b)石油醚:分析纯(沸程范围:90℃一120℃):
c)蒸馏水:三级。
3.3装置
a)电子天平:感量为0.1mg:
b)微孔薄膜过滤器;
c)恒温烘箱:室温一150℃,控温精度±1℃;
d)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360nm~800nm:
e)量筒:500mL.,1000mL.:
f)比色管:50mL.,分度值为1.0mL:

g)比色l:1cm,3cm:
h)细口瓶:1L:
i)烧杯:250mL;
j)分液漏斗:250mL,500mL:
k)真空泵:排量≥1L/s,真空度≤1.33Pa:
l)干燥器。
3.4待测样品的制备
取约100mL水样于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后,将其倒入分液漏斗中,加50mL石油醚,充分振荡
3min~5min,静止10min后,放分液漏斗下层的水到烧杯中,作为待测样品的备用液,用于比色测
定。若水样中不含油或水样中含油量不大于5.0mg/L,则可省去上述萃取操作。如果一次萃取达不到含油小于5.0mg/L,应适量增加萃取的次数。
3.5标准样品的制备
3.5.1用细口瓶选取现场水样约1L,按3.4处理成备用样品。
3.5.2将备用样品在细口瓶中混匀后,用500mL量筒量取300mL~500mL体积的备用样品,记录
样品体积。
3.5.3按SY/T5329一94中5.2规定对悬浮周体含量进行定值测定。
3.5.4此样品悬浮固体含量值即为试验用标样的悬浮固体含量值,此备用样品即为绘制标准曲线用样。
3.6标准曲线用样系列配制
取25mL标准曲线用样于50mL比色管中,加蒸馏水至50mL,混匀,得到比备用标样低一倍的
第二个标样,依次取前一标样25mL倒入另一50mL比色管中,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这样便得到
四个浓度相差一倍的标样系列,以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3.7工作曲线绘制
选取680m作测定波长,用蒸馏水作为仪器零点,按分光光度计的曲线绘制程序进行操作,分
别测定配制的四个不同浓度标样,得出工作曲线的主要参数,包括斜率、截距、线性系数、吸光度
值,供日常样品分析用。若为非自动的可见分光光度计,则绘出浓度一吸光度工作曲线,根据浓度
吸光度工作曲线得出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0.99)。

4测定结果的表述
结果的表述,包括计算方法以及测试方法的精确度。
将水样平行测定两次,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4.1同一样品分析测试结果的精密度相对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Q/SY 191,Q/SY 191-2007,分光光度计法,油田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测定方法,Q/SY 191-2007 油田污水中悬浮固体含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计法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194-2007
LB0-16催化裂化催化剂
LBO-16 RFCC catalyst

2007一02一09发布2007一05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LBO-16催化裂化催化剂,Q/SY 194,Q/SY 194-2007,Q/SY 194-2007 LBO-16催化裂化催化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LB0-16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包装、标
志、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铝基粘结剂、复合分子筛、以及添加了全白土催化裂化催化剂等组分制备的半合
LBO-16催化裂化催化剂
本产品适用于要求降低汽油烯烃、同时提高柴油产率的催化裂化(RFCC)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816一1995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
ASTM D4464-2000(2005)催化剂材料的粒度分布激光粒度仪法
3要求
LBO一16催化裂化催化剂的技术指标及试验方法见表1。

4采样及检验规则
4.1生产厂应按本标准对出厂的LBO-16催化剂进行检验,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应附有产品质量证明书。
4.2用户有权对收到的LB0一16催化剂按本标准进行验收,如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可在到货后一
个月内提出异议。用户因保管、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应由用户负责。供需双方如果
发生质量争议,可协商解决。
4.3对LBO-16催化剂进行抽样检验时,应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取样。
4.4出厂检验有不合格时,应对该批产品重新取两倍样品分析;如复检结果仍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O/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201.1-2015
油气管道监控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功能设置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Part 1:Function configuration
2015一08一04发布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201.1,Q/SY 201.1-2015,功能设置,数据采集系统,油气管道监控,第1部分,Q/SY 201.1-2015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1部分:功能设置

1范围
Q/SY201的本部分规定了天然气、原油、成品油管道SCADA系统结构、软硬件配置、基本功
能、通信信道的设置及数据流向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油气管道项目SCADA系统设计、施工。油气管道改造项目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6966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Q/SY201.2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第2部分:系统安全
Q/SY201.5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第5部分:报警管理
Q/SY201.6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第6部分:人机画面
Q/SY201.9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第9部分:站场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
3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CADA)
以多个远程终端监控单元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具有远程监测控制功能的分布式计算机
控制系统。

3.1.2
调度控制中心control center
监控各油气管道的生产过程,进行生产运行、调度、管理的中枢。
3.1.3
中心控制系统center control system
由位于调控中心的硬件、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的控制系统,实现油气管道生产过程监视、控制及
管理功能,简称为中控系统。
3.1.4
站场控制系统station control system
对工艺站场的生产过程、工艺设备及辅助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监视、控制及管理功能控制的系统。
3.1.5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于
在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
拟式的输人和输出操作,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3.1.6
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
针对通信距离较长和工业现场恶劣环境而设计的具有模块化结构的特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将
末端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与远程主计算机连接起来,具有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功能,它能接收主控
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末端的执行机构动作。
3.1.7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asic process control system
不执行任何安全完整性等级大于或等于1级的安全仪表功能,响应过程测量以及其他相关设备、
其他仪表、控制系统或操作员的输人信号,按过程控制规律、算法、方式、产生输出信号实现过程控
制及其相关设备运行的系统。
3.1.8
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
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独立或功能上独立的、用于完成一个或多个安全功能的仪表系统。
3.1.9
安全仪表功能safety instrumented function
为了防止、诚少危险事件发生或保持过程安全状态,用一个或多个测量仪表、逻辑控制器、最终
元件及相关软件等实现的安全保护功能或安全控制功能。
3.1.10
安全完整性等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
为安全功能的等级。安全完整性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设为SL1~SL4。

4 SCADA系统基本要求
4.1 SCADA系统结构
4.1.1管道SCADA系统由位于调度控制中心的中控系统、分布在沿线站场的站场控制系统、监控
(监视)阀室的RTU及通信系统组成。详细的SCADA系统配置如图1所示。
4.1,2调度控制中心中控系统和沿线各工艺站场站场控制系统及监控阀室的RTU之间通过广域网
连接,通信媒介通常采用光通信、卫星通信或DDN等。
4.2通用要求
4.2.1通常由中控系统对管道进行统一监控、调度和管理。
4.2.2当中控系统或通信系统故障时,由站场控制系统接管控制权来完成各站工艺过程的控制。在
站场控制系统故障的状况下,进行就地操作。
4.2.3中控系统、站控系统及阀室RTU系统应保特时钟同步。
4.2.4主调度控制中心、备用调度控制中心应具有切换功能。主调度控制中心应具备下达允许和终
止备用调度控制中心操作的权限。同样,备用调度控制中心也应具备下达允许和终止主调度控制中心
操作的权限。
4.2.5主调度控制中心、备用调度控制中心设置的主要功能相同。
4.2.6 SCADA系统的数据更新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周期扫描、例外扫描、逢变则报等。
4.2.7中间数据库平台是介于SCADA系统与生产应用系统之间的生产数据汇聚平台,作为应用系
统获取生产数据的唯一数据源,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集成的功能。同时,通过在系统平台中部署必要
的安全隔离设备,实现从SCADA网络到办公网络的单向数据流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201.2-2015代替Q/SY201一2007
油气管道监控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系统安全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Part 2:System security
2015一08一04发布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201.2,Q/SY 201.2-2015,数据采集系统,油气管道监控,第2部分,系统安全,Q/SY 201.2-2015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2部分:系统安全

1范围
Q/SY201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油气管道SCADA系统安全防护方面的建设和管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远程诊断维护系统remote diagnostics and maintenance system
通过在管道站场部署数据采集设备,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站场智能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视、
诊断和远程维护的应用系统。
2.2
中间数据库平台middle database platform
SCADA系统生产专网与企业信息网络之间的数据缓冲隔离层,作为企业信息网络应用系统获取
SCADA生产数据的唯一数据源。
2.3
物理隔离装置physical isolation device
即网闸,是一种在电路上切断网络之间的链路层连接,并能够在网络间进行安全适度的应用数据
交换的网络安全设备。
2.4
单向隔离装置one-way physical isoliation device
即单向网闸,通过采用单向传输技术,实现数据从安全级别高的网络向安全级别低的网络单向流
动的网络安全设备。

3一般要求
3.1 SCADA系统安全防护应覆盖系统的物理设备、安装环境、软件、网络、信息等所有安全范围。
3.2 SCADA系统安全防护采用的防护设备或软件应对SCADA系统正常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3.3 SCADA系统与外部应用系统网络连接时,应参照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执行。
4 SCADA系统机房安全及设备安全
4.1机房应设置在电力稳定可靠、清洁安静、无强电磁场干扰、并远离强震动源和强噪声源、密闭
的建筑内。
4.2机房应具备防雷和防静电要求,并设置可靠的接地设施。
4.3机房应设置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
4.4系统设备应采用UPS供电,UPS提供的后备电源时间不得少于2h。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201.3-2015代替Q/SY201一2007
油气管道监控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3部分设备编码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Part 3:Equipment coding
2015一08一04发布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201.3,Q/SY 201.3-2015,数据采集系统,油气管道监控,第3部分,设备编码,Q/SY 201.3-2015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3部分:设备编码

1范围
Q/SY201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工艺设备编码、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数据库标
签编码与命名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管道的SCADA系统设备编码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工艺流程图process flow diagram (PFD)
对某一工艺系统原理的具体描述。图上将标明系统内的主要设备、主要物流的流向、设各规格以
及流程关键点的操作变量。
2.2
配管与仪表流程图piping&instrument diagram(P&D)
标明设备本身的管道、阀门、配件以及现场仪表和控制系统的流程图。
3一般要求
3.1设备编码应满足管道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需要。
3.2同一站场内设备编码应遵循唯一性原则。
3.3同一类型站场同一工艺区域设备的编码和仪表位号编码应分别保持一致。

4站场设备编码
4.1仪表位号中表示被测变量和仪表功能的文字代号
SCADA系统中设备编码所采用的文字代号按附录A编制。
4.2典型仪表的字母代号
典型仪表字母代号按附录B编制。
4.3主要工艺设备的文字代号
主要工艺设备的文字代号以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参见附录C。附录C中未包括的设备名称,一
般取设备英文单词前1位一3位字母,若前1位一3位字母与已有文字代号重复,可从使用单词的首
字母与中间任意字母的组合,选取的字母不超过4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201.4-2015代替Q/SY201一2007
油气管道监控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4部分数据需求与管理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Part 4:Data requirements and management
2015-08-04发布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201.4,Q/SY 201.4-2015,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需求与管理,油气管道监控,第4部分,Q/SY 201.4-2015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4部分:数据需求与管理

1范围
Q/SY201的本部分规定了天然气、原油、成品油管道控制中心的数据需求及数据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油气管道新建管道项目,油气管道改造项目可参照执行。
2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数据格式data format
数据保存在文件或记录中的编排格式,可为数值、字符或二进制数等形式,由数据类型及数增长
度来描述。
3一般要求
3.1 SCADA系统采集现场数据应满足远程监控管道运行的需要。
3.2控制中心应采集与管道运行操作相关的工艺变量、工艺设备的运行信息与状态及辅助系统的运
行信息。
3.3输送相同介质多条(两条及以上)管道,工艺系统相连的合建站站控系统应满足监视与控制相
关管道运行信息的要求。
3.4线路监控、监视阀室数据宜先传输到上/下游紧邻站场显示并远传控制中心。
3.5有数据同时传至控制中心及备控中心。
3.6第三方设备应通信至站控系统。
3.7 SCADA系统应实现能耗计量数据自动采集。
3.8管道上下游相关设施包括与管道连接的上下游管道、气体处理厂、油库、储气库及LG等设
施,与管道运行相关的数据应传输至相邻站场或管道控制中心。

4输气管道的数据需求
4.1输气管道典型站场
输气管道典型站场的数据传输应满足输气首站接收来气、气质检测、分离(过滤)、计量、天然
气压缩、清管器收发、越站、调压、能耗数据采集、分输及ESD等功能。
4.1.1压缩机组
压缩机组应配套机组控制系统。控制中心应显示机组总貌、启停程序、工作曲线等信息,实现控制
中心远程控制,现场重要故障报警信息反馈至控制中心,压缩机组的数据传输参见表A.1至表A.6。

4.1.2流量计量系统
流量计量系统数据传输应实现管输天然气流量、压力、温度及密度参数的监测,同时实现对流量
计算机的报警汇总等功能,参见表A.7。
4.1.3气质分析系统
监测和远传气相色谱、水露点、烃露点、H2S分析仪相应的数据及系统故障报警等,参见表A.8。
4.1.4压力/流量调节系统
通过调节阀、压力调节系统以及相关故障综合报警参数的检测和远传实现管道压力、流量的控
制,参见表A.9。
4.1.5远控阀门
通过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来实现站内远控阀门的监测及控制。站场远控阀门的数据传输参见表A.10。
4.1.6能耗数据采集
通过能耗数据采集来实现站场能耗数据统计。站场能耗数据采集的范围参见表A.11。
4,1,7天然气管道典型站场其他相关设备
天然气管道典型站场其他相关设备(清管区、分离器、加热器)的数据传输参见表A.12至表A.2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201.5-2015代替Q/SY201一2007
油气管道监控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5部分报警管理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Part 5:Alarm management
2015-08-04发布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201.5,Q/SY 201.5-2015,报警管理,数据采集系统,油气管道监控,第5部分,Q/SY 201.5-2015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5部分:报警管理

1范围
Q/SY201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报警分级、显示、管理
和测试等相关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油气管道SCADA系统报警的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Y201.6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第6部分:人机画面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事件event
可以被系统识别的操作和信息。
3.2
报警alarm
通过声、光或两者一起的断续变化以便达到引起注意的方法,发出有异常状态存在的信号的设备或功能。

4一般要求
4.1报警应实时准确反映设备或参数的异常变化,且报警信息易于理解,可读性强。
4.2报警应进行分级,并根据报警的不同等级和产生时间进行顺序实时显示。
4.3站场报警宜进行分类,对同一设备的一类报警可在中控进行综合显示。
4.4同一报警信息不应反复出现,异常工况下不应出现过多的报警信息。
4.5报警管理系统应具备报警和事件收集、实时监测、历史查询、报警抑制和打印输出等功能,并
可提供关键性能指标清单。
4.6中控报警和站控报警信息应保持一致。站控报警应全面反映站场所有远控设备和参数变化,中
控报警根据其职责权限和运行需要的实际情况,可是站控报警的全部或一部分。
4.7模拟量报警信息应由PLC/RTU产生。
4.8报警信息按不同用户权限进行区分显示。
4.9应避免过量的高优先权报警,系统中I级报警、Ⅱ级报警、Ⅲ级报警的数量比例宜分别为5%,
15%,8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O/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201.6-2015代替Q/SY201一2007
油气管道监控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6部分人机画面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for oil and gas pipelines-Part 6:Human machine interface
2015一08一04发布2015一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201.6,Q/SY 201.6-2015,人机画面,数据采集系统,油气管道监控,第6部分,Q/SY 201.6-2015 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第6部分:人机画面

1范围
Q/SY201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系统人机画面的一股原则、技术要求、图形符号、画面结构等相关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油气管道SCADA系统人机画面的设计、开发及维护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Y201.4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第4部分:数据需求与管理
Q/SY201.5油气管道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第5部分:报警管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级画面the first level diagram
显示管网系统综合信息画面,主要有管网总览图、管网综合表等,也称管网级画面。
3.2
二级画面the second level diagram
显示单条或多条管道系统信息的图形或数据表格回面,也称管线级画面。
3.3
三级画面the third level diagram
显示单座站或合建站场的工艺流程、设备状态以及运行参数的图形和表格,也称站场级画面。

3.4
四级画面the fourth level diagram
显示设备控制、逻辑操作及数据信息的弹出画面,也称面板级画面。
3.5
调度员operator
负责监控某条管道或站场运行的工作人员,包括中控调度员和站控调度员。
4一般要求
4.1应遵循美观实用性设计原则,做到画面颜色、图形线条、画面结构简洁清晰。
4.2同类型画面在外观和特征上应保持一致。
4,3应通过提示和反馈信息来指导周度员。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O/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01-2016
地震数据处理质量分析与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qualit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2016一10一27发布2017一0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1001,Q/SY 01001-2016,地震数据处理,质量分析与评价,Q/SY 01001-2016 地震数据处理质量分析与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质量监督开展的质控环节、内容、方式、质控流程
及质控记录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二维、三维地震数据处理质量分析、评价与监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332陆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SYT10020海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质量控制点quality control point
地震数据处理质量控制的空间位置点,简称质控点。
3.2
质量控制线quality control line
地震数据处理质量分析与评价的空间位置线,简称质控线。
3.3
质量控制面quality control plane
地震数据处理质量分析与评价的地质层面或时间面,简称质控面。

4质量控制点、线、面选择
4.1基本要求
地震资料处理项目应设置质量监控的点、线、面,要求包括:
a)质控点、线、面的选择要具备代表性与控制性,应反映地表、地下地震地质特征的变化:地
震数据处理质控过程中各环节分析评价的质控点、线、面须保持一致。
b)质控点应按不同类型进行选择,不同类型范围内至少包含一个点,工区范围内质控点数不少
于4个,地表(海底)、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相应增加质控点。
c)质控线应根据井的分布、地质目标选择,二维应为十字线或过井线;三维至少为“井”字形
线和过井线。

d)质控面选择至少包含工区内最浅、最深的标志层和主要目的层。
e)质控点、线、面的选择由项目提供方与项目处理方共同确认。
f)质控点、线、面的质量分析评价检查率要达到100%。
g)附录A流程中标注“*”号的环节需地质解释人员参与分析评价。
4.2选择依据
地震资料处理质量监控点、线、面的选择依据包括:
a)地形(海底)、地表及表层(水体)结构变化特征。
b)激发、接收因素。
c)重点井位置或以往资料情况。
d)地质任务规定的最浅、最深的主要目的层或标志层。
e)原始资料品质空间变化特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0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一体化集成装置
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规范
Code for design,manufacture,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integrated units

2016一10一27发布2017一0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1003,Q/SY 01003-2016,一体化集成装置,油气田地面工程,Q/SY 0100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一体化集成装置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田地面工程一体化集成装置的研发、设计、制造、检验、测试、包装、运输、
到场检验、现场安装、现场验收试验、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陆上和滩海陆采油气田地面工程一体化集成装置的设
计制造与运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YT6420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
SY/T 6331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
Q/SY1688油气田地面工程视觉形象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一体化集成装置integrated unit
将容器、加热炉、机泵、塔器、自控仪表、电气设备等按一定功能要求集成安装在整体橇座上,
实现某种功能的生产设施。
3.2
本质安全intrinsic safety
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
会造成事故。
3.3
检验测试计划inspection and test plan(ITP)
指导加工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的文件。

3.4
出厂验收测试factory acceptance test(FAT)
出厂前验证一体化集成装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检验与测试。
3.5
现场验收测试site acceptance test(SAT)
一体化集成装置现场安装完成后,验证现场安装工作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设计文件以及运行应用
条件而开展的一系列检验与测试。
4基本规定
4.1一体化集成装置的研发设计和加工制造单位均应具有相应资质且具有同类装置的设计、制造经验。
42一体化集成装置的研发、设计、制造、检验、出厂验收测试、包装、运输、到场检验、现场安
装、现场验收测试、运行、维护等环节应加强安全与质量控制,保障一体化集成装置的本质安全。
43一体化集成装置的研发制造单位应提供完善的维修指导和售后服务。
4,4一体化集成装置应达到设计指标并连续稳定、安全可靠运行一年以上,通过授权单位组织的鉴
定,取得产品鉴定证书后方可推广应用。
4.5在鉴定前应组织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对一体化集成装置进行测试与评价,一体化集成装置测试
评价内容包括一体化集成装置设计制造质量、性能指标、经济指标、安全可靠性、操作维护性、自动
化水平等。一体化集成装置测评单位形成测评报告,并对测评结论的可靠性负责。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O/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04-2016
气田水回注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code of produced-water reinjection in gas field

2016一10一27发布2017一0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1004,Q/SY 01004-2016,气田水,气田水回注,气田水回注技术,Q/SY 01004-2016 气田水回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田水回注层与回注井的选择、回注井建井、气田水预处理、回注井运行监控与浅
层水体监控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于陆上气田采出水的回注。开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水回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T338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SYT5329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指标及分析方法
SYT5431井身结构设计方法
SYT5480固井设计规范
SYT5724套管柱结构与强度设计
SYT6592固井质量评价方法
SYT6646废弃井及长停井处置指南
SYT6881高含硫气田水处理及回注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田水produced--water in gas field
气井生产过程中的采出水。

3.2
气田水回注produced-water injection in gas field
以保护环境和维护正常生产为目的,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采取安全有效的措施,有监管地向
回注层注人气田水的过程。
3.3
隔离层containment layers
位于回注层上下方,岩性致密、透水性极弱的能有效封堵注入水的岩层。

4回注层与回注井的选择
4.1回注层选择
411总体要求:回注层具有良好的储集性、渗透性、封闭性,横向连通性好,有足够的储集空间,
满足气田开采期的回注需求,回注层的水性与注入水的水性有很好的配伍性。
4.12优先选择气藏枯竭层或废弃层。
4.13区域上无适宜的枯竭层或废弃层,可选新回注层,回注层满足以下要求:
a)可选择区域上大面积分布,沉积岩中碎屑岩与火成岩孔隙度大于或等于10%、沉积岩中碳酸
盐岩与变质岩孔隙度大于或等于6%,渗透率大于或等于10mD的地层。
b)无可利用的矿物质、碳氢化合物或地热能等可采资源。
c)远离纵向上可供利用的含水层下并具有良好的上下隔离层。
d)回注气田水波及区域内与浅层或地表无连通的断层、无可利用矿产、无地表露头或出露点。
4.1.4对回注层的回注空间、回注量、回注水波及范围、封闭性进行评估。
4.2回注井选择
4.2.1根据地质论证,回注井应选在合理部位。老气田优先选择储集空间较大的采空井或枯竭井利用。
42.2选择旧井作回注井,应对旧井进行井筒完整性评价,选择完井和固井质量好的旧井利用。若质
量不能满足要求,应考虑重新完井。
4.23选择新钻回注井,应确保井筒完整性良好。
42.4选择的回注井要确保有较好的吸水能力,回注量能满足生产要求,老气田回注井与在用生产井
保持有足够的距离。
4.2.5拟选的回注井应按H/T338的规定确定隔离范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05-2016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缝洞雕刻储量计算方法
Three dimentional spatial carving and reserves calculating approach
for 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

2016一10一27发布2017-0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1005,Q/SY 01005-2016,储量计算,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缝洞体,缝洞雕刻,Q/SY 01005-2016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缝洞雕刻储量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缝洞雕刻储量计算中的术语和定义、界定条件、计算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探明、控制、预测储量计算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侧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DZ/T 0217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5367一2010石油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5838陆上油气探明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细则
SYT6098一2010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SY/T 6580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常用量和单位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缝洞体fracture-cavity
由裂缝网络连通的洞穴、孔洞形成的缝洞储集体,是动用地质储量计算的基本单元。
3.2
缝洞系统united fracture-cavity
受相同主控因素控制的储层集中发育区,由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缝洞体构成,是探明地质储量计
算的基本单元。

3.3
缝洞带fracture-cavity zone
受相似或同一岩溶背景(构造、断裂、地貌、水系、沉积相带)控制具有较大延展规模的缝洞发
育带,是控制和预测地质储量计算的基本单元。
3.4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fracture-cavity carbonate reservoir
由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构成的油气藏,储集空间以大型洞穴为主,溶蚀孔洞为辅,裂缝是次要的
储集空间。油气沿不整合面或层序界面规模分布,不受局部构造控制,平面上整体含油气,局部油气
富集,强非均质性的缝洞型储层纵向上无统一的油水界面,既不是典型的底水块状油气藏,也不是典型的边水层状油气藏,油气呈准层状分布,是缝洞雕刻储量计算的主要油气藏类型。
4储量计算需具备的条件
4.1储量起算标准
储量起算标准是地质储量计算的最低经济下限日产量。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应以本地区价格和
成本等为依据,测算求得只回收开发井投资的未开发储量单井下限日产量,也可用平均的操作费和油
价求得已开发储量平均井深的单井下限日产量。
4.2
储量计算所具备的条件
各级储量勘探开发程度和地质认识程度应满足表1、表2的要求,是进行储量计算地质可靠程度
的基本条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06-2016
二氧化碳驱注气井保持井筒完整性推荐作法
Recommendations for keeping inject wellbore integrity in CO,flooding

2016一10一27发布2017一0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1006,Q/SY 01006-2016,二氧化碳驱注气井,井筒完整性,注气工艺,Q/SY 01006-2016 二氧化碳驱注气井保持井筒完整性推荐作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氧化碳驱注气井资料收集、新钻井和转注气老井的要求、注气工艺设计推荐作法
及注气井环空带压分级及控制推荐作法。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二氧化碳驱注气井井筒完整性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6565油气田注二氧化碳安全规程
API RP 90海上油气井环空带压管理(Annular casing pressure management for offshore wells)
API Spec6A井口和采油树设备规范(Specification for wellhead and christmas tree equipme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A”环空“A”annulus
油管和生产套管之间的环空。
3.2
“B”环空“B”annulus
生产套管和与之相邻的上一层套管之间的环空。
4井筒完整性资料收集
每口注气井(新钻井、老井转注气井)应建立技术档案,收集记录以下主要资料:
a)钻井井史、完井资料。

b)老井转注气前生产资料。
c)修井作业资料(详细记录作业过程)。
d)注气前后井筒保护措施资料。
e)注气后注气动态资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07-2016
油气田压力容器监督检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the pressure vessels with oilfield

2016-10-27发布2017一0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1007,Q/SY 01007-2016,压力容器,油气田,监督检查,Q/SY 01007-2016 油气田用压力容器监督检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陆上油气田用压力容器设计、采购(含驻厂监造)、验收、安装、使用(含停用和
报废)各个阶段的监督检查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各油气田生产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1一201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461一2008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NB/T47013.2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
NB/T47014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SY4200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则
SY4201.2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第2部分:塔类设备
SY4201.3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备安装工程第3部分:容器类设备
TSG2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3001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TSG R5002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
TSG R7001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压力容器pressure vessels
油气田生产企业使用的,符合TSG21规定范围内的压力容器。
4监督检查基本要求
4.1监督检查依据
压力容器监督检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遵守下列规定:
a)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b)集团公司相关制度。
c)相关合同文件。
4.2监督检查
42.1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工作制度与工作机制,配备具有与监督检查工作相适应
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监督检查人员。
4.22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按照《油气田用压力容器监督检查表》(参见附录A)
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4,23监督检查工作中所使用的检验与测量器具应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2.4监督检查工作所委托(或依托)的专业检验(试验)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4.2.5
监督检查工作也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进行。
4.3
问题处理
对于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监督检查人员应及时向被检单位下达《油气田用压力容器监督
检查安全质量问题处理通知书》(参见附录B),责令限期整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1009-2016
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钻完井验收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rilling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for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in hydrocarbon reservoir

2016-10一27发布2017一0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1009,Q/SY 01009-2016,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钻完井验收,Q/SY 01009-2016 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钻完井验收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钻完井工程资料、工程质量、井口装置与井场验收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藏型储气库注采井钻完井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088钻井井身质量控制规范
SYT5467套管柱试压规范
SY/T 5678钻井完井交接验收规则
SY/T 6789套管头使用规范
Q/SY1561枯竭型气藏储气库钻完井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套管气密封检测gas leaking inspection for casing connection thread
利用高压氨氮混合气介质为检测气体,配合氨质谱检漏仪进行现场检测套管螺纹连接密封性能的方法。
3.2
套管气密封检测压力inspection pressure
在检测套管或油管螺纹连接气密封性能时,在管柱内施加于螺纹连接部位的压力。

4验收依据
验收依据包括:
a)钻井工程合同及补充合同。
b)钻并工程设计、固井工程设计、补充或变更设计。
c)Q/SY1561及其他相关规定及管理办法。
d)地质资料:钻并地质设计,岩屑录井、气测录井解释成果,综合录井图,地质总结报告。
e)测井资料:井径、井斜数据表,综合测井图,测井解释成果表,测井解释报告,固井质量测
井图、分析报告。
f)监理和其他资料。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