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PDF版《结构分析有限元法》张延庆

本书重点介绍了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内容包括能量原理、平面问题、杆件问题、空间及轴对称问题、板壳问题及结构动力学问题。本书讲述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及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单元分析,单元类型包括平面杆系、空间杆系、平面等参元、空间等参元、薄板弯曲单元和厚薄板通用单元等。全书以论述结构线弹性静力分析为主,最后介绍了结构的振动和动力响应分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有限元法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参考。
PDF书签索引:
主要符号
第1章绪论1
1.1有限元法发展概况1
1.2有限元法分析过程3
1.2.1矩阵位移法3
1,2.2有限元法分析过程5
1,3有限元法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7
习题8
第2章有限元法基础—能量原理9
2.1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回顾9
2.1.1平衡(运动)徽分方程9
2.1.2小变形的几何方程(位移-应变关系)10
2.1.3线弹性体的物理方程(本构关系)11
2.1.4边界条件(边界处条件和协调条件)12
2.2弹性力学基本方程的矩阵表示13
2.3变形体虑位移原理14
2.3.1变形体虚位移原理表述14
2.3.2弹性平面问题外力总虚功的计算15
2,3.3变形体虎位移原理证明17
2.3.4位移原理的说明18
2.4最小势能原理19
2.4.1最小势能原理19
2.4.2杆系结构总势能表达式30
2.4.3由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位移法方程20
2.5里茨法20
2.5.1里茨法21
2.5.2分片里茨法24
2.6小结25
习题26
第3章弹性力学平面问题27
3.1结构离撒化27
3.1.1关于结构离散化27
3.1.2平面间题三角形划分28
3.2.3结点单元位移模式28
3.2.1单元的位移模式和广义坐标29
3.2.2位移插值函数30
3.3单元特性分析32
3.3.1单元应变和应力32
3.3.2单元体总势能33
3.3.3单元刚度矩阵34
3.3.4单元等效结点载荷列阵36
3.4有限元方程的建立36
3.4,1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结构整体圳度方程38
3.4.2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结点载荷列阵的集成39
3.4.3结构刚度矩阵的性质和特点42
3.5有限元方程的求解42
3.5.1引人位移边界条件42
3.5.2有限元方程的求解及应力计算43
3.5.3有限元分析步骤44
3.6有限元解的性质和收敛准则45
3.6.1有限元解的收敛准则45
3.6.2收敛准则的物理意义46
3.6.3位移元解的下限性质47
3.7矩形单元48
3.7.1单元的位移模式48
3.7.2单元特性分析48
3.8等参数单元49
3.8.1单元位移模式49
3.8.2单元特性分析50
3.8.3等效结点力计算52
3.8.4应力计算52
3.8.5等参单元的完备性和协词性52
3.9小结53
习题54
第4章杆系结构问题56
4.1杆件系统的离散化56
4.2平面桁架单元分析4457
4.2.1建立位移场(位移模式)58
4.2.2单元特性分析58
4.2.3单元刚度方程59
4.2.4坐标变换60
4.3平面桁架结构整体分析62
4.3.1用最小势能原理进行结构整体分析62
4.3.2整体刚度矩阵的性质63
4.3.3直接刚度法集成整体刚度方程64
4.3.4整体刚度方程的求解及杆件内力计算65
4.4平面刚架单元66
4.4.1杆单元弯曲位移模式67
4.4.2杆单元弯曲特性68
4.4.3平而刚架单元一考虑轴向变形的弯曲单元69
4.5平面闪刚别架结构整体分析72
4.5.1用最小势能原理进行结构整体分析73
4.5.2直接度法渠成整体刚度方程73
4.5.3整体列度方程的求解及杆件内力计算74
4.6其他杆件单元76
4.6.1连续梁单元76
4.6.2考虑剪切时的平面自由式单元77
4.6.3扭转杆单元79
4.6.4空间桁架单元80
4.6.5空间刚架单元80
4.6.6交叉梁单元81
4.7小结82
习题83
第5章空间及轴对称问题85
5.1空间结构离散化85
5.2空间四面体单元87
5.2.1位移函数87
5.2.2应变和应力矩阵88
5.2.3单元刚度矩阵和等效结点荷载90
5.3其他空间单元91
5.3.18结点线性单元91
5.3.220结点二次单元91
5.3.3三维等参数单元92
5.4轴对称问题93
5.4.1轴对称结构离散化93
5.4.2三角形环单元位移模式94
5.3三角形环单元特性94
5.4.4单元月刚度矩阵96
5.4.5单元等效结点荷载96
5.5小结98
习题99
第6章弹性板壳问题100
6.1弹性薄板分析100
6.1.1基本假设100
6.1,2薄板变形和内力100
6.1.3薄板问题基本方程102
6.1.4关于薄板弯曲有限元计算103
6.2矩形薄板单元104
6.2.1单元位移模式104
6.2.2单元特性分析106
6.2.3单元收敛性分析108
6.3 Mindlin板单元109
6.3.1 Mindlin板理论109
6.3.2 Mindlin板单元110
6.4厚薄板通用单元111
6.4.1利用计算几何曲面构造矩形板单元111
6.4.2边界曲线的拟合112
6.5平板型壳元113
6.5.1壳体结构离散化113
6.5.2用于一般壳体的平面壳元114
6.5.3壳体单元的坐标变换115
6.6小结117
习题18
第7章动力学问题119
7.1动力学问题基本方程119
7.1.1操性动力学的基本方程119
7.1.2动力学问题有限元方程120
7.1.3关于动力方程的求解121
7.2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122
7.2.1协调质量矩阵和集中质量矩阵122
7.2.2振型阴尼矩阵125
7.3直接积分法126
7.3.1中心差分法126
7.3.2NwTm阅rk方法128
7.4振型登加法129
7.4.1求解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同有振型130
7.4.2位移基向量的变换131
7.4.3求解单自由度系统振动方猩132
7.4.4振型叠加得到系统的响应132
7.5大型特征值问题的解法133
7.5.1反迭代法134
7.5.2子空问送代法136
7.6小结138
习题139
主要参考文献140
高清PDF版《建筑艺术辞典》唐涛

PDF书签索引: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概述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7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9
中国古代特色建筑14
中国古代城市建筑22
中国现代建筑艺术29
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概况29
中国现代建筑艺术动态31
中国建筑艺术作品选介38
万里长城38
明清故宫41
黄鸩楼46
雨花台47
莫高窟48
炳灵寺石窟55
云冈石窟59
龙门石窟64
马蹄寺石窟68
南北石窟寺70
巩县石窟72
须弥山石窟75
陕北石窟78
响堂山石窟83
乐山大佛84
安岳石刻86
剑川石窟88
大足石窟90
飞来峰石刻97
龙山石窟98
中山陵99
北京天坛100
北京社稷坛103
汾阴后土祠104
中岳庙105
曲阜孔庙107
北京国子监辟雍108
山西晋祠109
外国建筑艺术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111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特色111
外国古代建筑艺术代表作112
外国近代建筑艺术115
外国近代建筑艺术时代背景115
外国近代建筑艺术代表作118
外国现代建筑艺术122
外国现代建筑艺术时代背景122
外国现代建筑艺术代表作124
外国建筑艺术作品选介125
圣保罗125
悉尼大桥127
旧金山金门大桥129
泰国桂河大桥130
悉尼歌剧院131
会安古城133
菲律宾巴洛克式教堂群134
白金汉宫135
巴黎圣母院136
圣母百花大教堂137
世界贸易中心138
联合国总部大厦139
自由女神像141
卢浮宫143
金字塔145
俄罗斯冬宫148
泰姬陵148
美国白宫149
印度金庙150
高清PDF版《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速查手册(第二版)》 闫军

本书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14编写。本书为“强制性条文速查系列手册”第一分册。共收录建筑设计相关规范110本,城市规划规范19本,强制性条文千条左右。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设计;第二篇消防,包括:防火设计、灭火系统设计;第三篇节能设计;第四篇技术;第五篇城市规划等。
本书供建筑设计人员、施工图审查人员、城市规划人员使用,并可供结构、施工、监理、安全、材料、注册考试等工程建设领域人员学习参考。
PDF书签索引:
第一篇设计
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一2005 2
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一2005 3
三、《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一2006 8
四、《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一2011 9
五、《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一2011 16
六、《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GB50226一2007(2011年版)16
七、《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一2013 18
八、《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一2010 19
九、《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31一2003 20
十、《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36一2005 20
十一、《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38一99 21
十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39一87 22
十三、《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JG40一87 23
十四、《服装工厂设计规范》GB50705一2012 23
十五、《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一2014 24
十六、《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一88 24
十七、《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62一2014 26
十八、《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57一2000 26
十九、《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一2008 29
二十、《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一2013 30
二十一、《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一2013 30
二十二、《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64一89 30
二十三、《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66一91 31
二十四、《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一2006 31
二十五、《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76一2003 32
二十六、《硅集成电路芯片工厂设计规范》GB50809—2012 32
二十七、《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91一93 33
二十八、《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一2008 33
二十九、《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JG122一99 37
三十、《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JG124一99 37
三十一、《镇(乡)村文化中心建筑设计规范》JG156—2008 39
三十二、《展览建筑设计规范》JGJ218一2010 39
三十三、《冰雪景观建筑技术规程》JG247一2011 40
三十四、《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GB50681一2011 42
三十五、《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一—2012 44
三十六、《冷库设计规范》GB50072一2010 45
三十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一2008 45
三十八、《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一2013 46
三十九、《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一2013 51
四十、《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一2014 59
第二篇消防
第一章防火设计62
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一2014 62
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一95 117
三、《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一2010 118
四、《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9
五、《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一2009 126
六、《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128
七、《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2014年版,节选)134
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一2013 143
第二章灭火系统设计 145
一、《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一2005 145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一2001(2005年版) 147
三、《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一2010 154
四、《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一2003 161
五、《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一2004 163
六、《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一2005 164
七、《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219一2014 167
第三篇节能设计
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一2005 170
二、《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订26—2010 176
三、《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752012 183
四、《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86
五、《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176一2009 189
第四篇技术
一、《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一2012 192
二、《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一2011 193
三、《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155一2013 195
四、《倒置式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230一2010 195
五、《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255一2012 195
六、《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技术规程CJ142一2014年 197
七、《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一2011 197
八、《实验动物设施建筑技术规范》GB50447一2008 199
九、《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筑技术规范》GB50881—20134 199
十、《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一2004 200
十一、《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一2007 214
十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215
十三、《出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一2007 216
十四、《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一2005 216
十五、《硬泡聚氨酯保温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404—2007 242
十六、《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一2009 243
十七、《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一2010 244
十八、《住宅信报箱工程技术规范》GB50631一2010 244
十九、《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 245
二十、《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16一2008 245
二十一、《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242一2011 249
二十二、《交通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243一2011 249
二十三、《金融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284一2012 250
二十四、《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310一2013 250
二十五、《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312一2013 250
二十六、《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103一2008 250
二十七、《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214一2010 251
二十八、《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一2009 252
二十九、《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141一2004 252
三十、《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144一2004 252
三十一、《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203—2010 253
三十二、《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237一2011 254
三十三、《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GB50687—2011 254
三十四、《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引102一2003(节选) 255
第五篇城市规划
一、《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258
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一93(2002年版) 268
三、《镇规划标准》GB50188一2007 273
四、《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一98 282
五、《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一98 284
六、《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一1999 287
七、《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一2003 291
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一2005 293
九、《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一2007 294
十、《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50437一2007 298
十一、《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GB50442一2008 301
十二、《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 303
十三、《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一2011 304
十四、《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75一97 307
十五、《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83一99 309
十六、《城乡用地评定标准》CJ」132一2009 311
十七、《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GB50925一2013 312
十八、《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286一2013 313
十九、《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G)57一2012 313
第六篇其他
一、《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一2010 316
二、《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一2006 317
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一2013 317
四、《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JGJ153一2007 323
五、《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一2010 324
六、《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2011 328
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一93 329
八、《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一2002 330
九、《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331
十、《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一2013 335
十一、《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一2006 336
十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年版) 340
十三、《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一2009 343
十四、《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一94 344
十五、《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一2011 345
十六、《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一2007 346
参考文献347
高清PDF版《环境设计透视与表现 室内篇》王洋

PDF书签索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透视概述1
第一节透视的定义与研究范围2
第二节透视成因及分类7
第二章投影基础17
第一节认识投影18
第二节三视图23
第三节轴测图28
第三章室内一点透视及其应用38
第一节一点透视原理及其规律39
第二节一点透视的制图方法41
第三节一点透视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46
第四章室内两点透视及其应用
第一节两点透视原理及其规律60
第二节两点透视的制图方法61
第三节两点透视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67
第五章室内倾斜透视原理及应用73
第一节倾斜透视的基本知识74
第二节倾斜透视的基本画法78
第三节倾斜透视的应用82
第六章室内曲线与曲面透视原理及应用85
第一节平面曲线透视86
第二节平面曲线组合(叠加)一曲面体透视90
第三节曲面透视的应用95
第七章室内阴影与反影透视及其应用98
第一节阴影透视99
第二节反影透视102
第八章室内空间透视与表现实训108
第一节居住空间表现109
第二节办公空间表现112
第三节餐饮空间表现115
第四节商业展示空间表现119
第五节娱乐空间表现121
参考文献125
高清PDF版《环境设计透视与表现 景观篇》张平青

PDF书签索引:
总序1
前言1
第一章透视概述1
第一节透视的相关概念1
第二节透视的分类5
第三节透视的专业术语9
第四节透视的基本规律11
第五节景观透视的发展历程16
第六节透视的基本应用21
第二章投影的基本知识及原理22
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23
第二节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及画法27
第三节轴测图的基本原理及画法31
第三章景观一点透视及其应用37
第一节一点透视的原理及规律38
第二节一点透视的面法40
第三节课堂训练44
第四节景观作品赏析50
第四章景观两点透视及其应用57
第一节两点透视的原理及规律58
第二节两点透视的面法60
第三节两点透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64
第四节课堂训练65
第五节景观作品赏析67
第五章景观三点透视及其应用72
第一节三点透视的原理73
第二节三点透视的分类73
第三节三点透视的画法76
第四节三点透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84
第五节课堂训练89
第六节景观作品赏析96
第六章景观曲线透视及其应用104
第一节平面曲线透视105
第二节曲面体透视109
第三节课堂训练113
第四节量观作品赏析115
第七章景观透视与表现实训119
第一节景观一点透视的绘制120
第二节景观两点透视的绘制130
第三节景观三点透视的绘制140
第四节曲线透视图的绘制146
参考文献149
高清PDF版《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土木类)》孙靖立、胡玉珠

本教材是高等工科院校土木类各专业图学配套教材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立体的投影、轴测投影、组合体视图、形体的表达方法、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法。书中部分插图采用套红方式双色印刷,精美清晰,更有利于读者理解。
本教材除适用于高等工科院校土木类各专业制图学习外,亦可作为相近的其他专业和职工大学、夜大、函授大学、电视大学、自学读者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它是一本从事工程设计和创造构型人才培养的基础教程。
PDF书签索引:
绪论1
0.1课程的性质1
0.2课程的学习任务1
0.3学习方法1
第1章制图的基本知识3
1.1基本规定4
1.1.1图纸幅面和标题栏4
1.1.2图线5
1.1.3比例6
1.1.4建筑材料图例7
1.1.5尺寸标注7
1.2制图工具10
1.2.1图板11
1.2.2丁字尺11
1.2.3三角板、圆规、分规和铅笔11
1.2.4绘图笔(针管笔)11
1.2.5比例尺12
1.2.6曲线板12
1.3几何作图13
1.3.1等分直线段13
1.3.2等分两平行线间距离13
1.3.3圆的内接正多边形13
1.3.4椭图14
1.3.5抛物线15
1.3.6圆弧连接16
1.4绘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19
1.4.1绘图前的准备工作19
1.4.2绘制底稿线19
1.4.3标注尺寸19
1.4.4加深图线20
1.4.5绘制堡线图20
第2章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22
2.1投影的基本知识23
2.1.1投影的形成及分类23
2.1.2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24
2.1.3投影的应用25
2.1.4形体的三面投影及其规律26
2.2点的投影及其相对位置28
2.2.1点的投影及规律28
2.2.2点的投影与坐标的关系29
2.2.3两点的相对位置30
2.3直线的投影及其相对位置31
2.3.1各种位置直线31
2.3.2直线上的点33
2.3.3闸直线的相对位置35
2.4平面的投影及其相对位置37
2.4.1平面的表示法37
2.4.2各种位置平面37
2.4.3平面内的点和直线40
2.4,4平面上投影面的平行线41
2.5基本几何元素之间的简单相关41
2.5.1平行关系41
2.5.2相交关系44
2.5.3垂直关系47
第3章立体的投影50
3.1平面立体51
3.1.1基本几何体的分类51
3.1.2平面立体的三面投影51
3.1.3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53
3.1.4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线54
3.2平面立体的截交线55
3.2.1平面与棱柱相交56
3.2.2平面与棱锥(台)相交57
3.3曲面立体59
3.3.1曲面立体的三面投影59
3.3.2曲面立体表面上的点60
3.3.3曲面立体表面上的线62
3.4曲面立体的裁交线65
3.4,1平面与同柱相交65
3.4.2平面与圆锥相交66
3.4.3平面与员球相交68
3.5两立体相交的相其线70
3.5.1两平面立体相交70
3.5.2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交72
3.5.3两曲面立体相交74
第4章轴测投影80
4.1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分类81
4.1.1轴测图的形成及概念81
4.1.2轴测投影的分类82
4.2正等测轴测投影82
4.2.1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82
4.2.2正等测图的绘图方法82
4.2.3圆及圆柱的正等测图85
4.3斜二测轴测投影86
4.3.1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86
4.3.2斜二测轴测图的绘制方法86
4.3.3圆及西柱的斜二测图的绘制方法87
4.3.4水平斜二测图绘制方法89
4.4其他轴测投能的相关问题90
4.4.1正二测轴测投影90
4.4.2轴测投能方向的选择90
4.4.3剂切轴测投影90
第5章组合体视图92
5.1基本视图和辅助视图93
5.1.1基本祝图93
5.1.2辅助视图94
5.2组合体视图及尺寸标注98
5.2.1组合体常见的组合方式98
5.2,2绘制组合体视图99
5.2.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101
5.2.4阅读组合体视图104
第6章形体的表达方法114
6.1剖面图115
6.1.1基本概念115
6.1.2剖面图的标注115
6.1.3绘制剖面图的相关规定116
6.1.4副面图的分类116
6.2断面图120
6.2.1基本概念120
6.2.2断面图的标注121
6.2.3断而图的分类121
6.2.4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区别123
6.3国家标准规定的其他表达方法126
6.3.1对称形体126
6.3.2相同要索的画法126
6.3.3折断出法126
6.3.4形体局部不同省略国法126
第7章建筑施工图127
7.1概述128
7.1.1建筑物的组成及其作用128
7.1.2房屋施工图的分类129
7.2建筑总平面图130
7.2.1图示方法和作用130
7.2.2图示内容和有关规定131
7.2.3总平面图的阅读133
7.2.4总平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133
7.3建筑平面图133
7.3.1图示方法和作用133
7.3.2图示内容和有关规定135
7.3.3平面图的阅读139
7.3.4平面图的铃制方法与步骤139
7.4建筑立面图144
7.4.1图示方法和作用144
7.4.2图示内容和有关规定145
7.4.3立面图的阅读146
7.4.4立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146
7.5建筑剖面图149
7.5.1图示方法和作用149
7.5.2图示内容和有关规定150
7.5.3制面图的阅读151
7.5.4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152
7,6建筑详图152
7.6.1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152
7.6.2外墙制面详图153
7.6.3楼梯详图153
第8章结构施工图161
8.1结构能工图的主要内容162
8.1.1结构设计说明162
8.1.2结构平面布置图162
8.1.3结构构件详图162
8.2钢筋混凝土简介162
8.2.1钢筋的种类、等级和符号163
8.2.2钢筋的分类和作用163
8.2.3钢筋的保护层164
8.2.4钢筋的弯钩164
8.2.5钢筋的标注方法164
8.3钢筋混凝土结构图164
8.3.1构件详图165
8.3.2钴构平面布置图167
8.4基幽结构图169
8.4.1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169
8.4.2基W详图171
第9章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法174
9.1概述175
9.2结施平法制图规则175
9.3梁176
9.3.1平面标注方式176
9.3.2截面标注方式179
9.3.3梁支座上部的拟筋长度的规定180
9.3.4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180
9.4桂181
9.4.1标注内容和要求181
9.4.2标注方式181
9.5剪力墙184
9.5.1构件销号184
9.5.2标高和标注内容184
9.5.3剪力墙身表中的内容184
9.5.4剪力墙粱表中的内容184
9.5.5剪力墙柱表中的内容184
9.5.6其他注意事项189
参考文献190
高清PDF版《和谐与超越 中西传统建筑审美文化核心比较简论》戴孝军

PDF书签索引:
第一编建筑的心理和谐与物理和谐
——中西传统建筑法则比较
第一章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核心观念与审美理想3
第一节中和主义与中和原则3
第二节和谐文化理想在儒释道中的表现:内圣外王9
第三节中华文化的特性与价值体系构成19
第二章西方传统审美文化的核心观念与审美理想28
第一节西方的形式主义与和谐美原则28
第二节和谐文化理想在西方美学中的表现35
第三章建筑的心理和谐
中国传统建筑的总法则42
第一节儒家的礼乐文化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凸显42
第二节道家的美学观念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彰显57
第四章建筑的物理和谐(数的和谐)
西方传统建筑的总法则81
第一节古代西方的审美观81
第二节“人体的美”与“柱式”85
第三节“柱式”艺术的阶段性发展88
第二编征服与和谐
中西自然观的不同及在传统居住建筑和园林艺术中的体现
第五章中西自然观的形成与不同93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宇宙观的不同造成中西自然观的不同93
第二节西方“征服”自然观的形成过程97
第三节中国“和谐”自然观的形成过程103
第六章中西方自然观在居住建筑与园林艺术中的体现110
第一节西方人的自然观在居住建筑与园林艺术中的体现110
第二节中国人的自然观在居住建筑和园林艺术中的体现113
第三编人间与天国
——中西宗教观的不同及在传统宗教建筑中的体现
第七章宗教在宗法文化与宗教文化中的不同地位119
第一节西方古代的神灵崇拜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121
第二节人本与神本122
第三节木之魂和石之体127
第四节宗教建筑的神的空间和人的空间130
第五节宗教建筑指向天国与归于自然132
第六节立于城市与移于山林134
第四编形态与意境
——中西传统建筑艺术审美特性比较
第八章中西方在建筑审美趣味方面的差异187
第一节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审美模式
——从太极图说起187
第二节西方传统思维方式与审美模式208
第九章中西方在建筑审美感受方面的差异214
第十章中西方在建筑审美理想方面的差异218
第一节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体认研究219
第二节西方传统的情感体认研究235
结语245
附录一佛塔:从印度到中国形式变化的审美文化研究248
附录二论中国古塔的造型和装饰之美260
主要参考书目276
后记283
高清PDF版《国外土木建筑工程系列 建筑设计与前期策划》(日)服部岑生

本书详细阐述了建筑设计与前期策划的意义和方法,收集和介绍了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作品,探讨了建筑设计与前期策划的发展趋势。通过案例分析,详细系统地介绍了项目从立项到详细设计阶段的设计步骤、设计计划设计构思、设计内容、设计反馈、每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注意事项,以及投人使用以后的项目考察和总结。
本书针对环境、资源、城市景观、地域社会再生等问题,阐述了近年来建筑设计与前期策划中涌现的先进理论和方法。结合大量图片和建筑设计案例,介绍了知名建筑师和学者在该领域里的设计理念、表现方式、设计成果以及学术成就,特别强调了建筑领域里的职业道德和技术责任。
本书涉及建筑设计与前期策划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其他专业领域,其内容广泛、充实,指出建筑设计与前期策划所面临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本书适合建筑师、规划师以及建筑设计专业师生使用。相信读者通过本书的阅读,一定会在转变规划思想和观念方面有所突破。
PDF书签索引:
0.前言
a.建筑的起源9
b.理想的建筑形象9
c.设计规划的意义9
1.建筑规划状况
1.1建筑工作是什么12
a.建筑现场、建筑种类12
b.建筑工作的开始:用途、地域、发包者13
1.2设计规划的职场与职能14
a.建筑技术者:建筑规划、设计的职场与职能14
b.职能的专业性15
c.从功能、成本到生产方式15
1.3各种建筑与设计规划17
a.建筑的分类历史17
b.发展成因17
c.设施管理创新19
2.建筑规划的基础
2.1建筑与空间21
2.2作为隐蔽所的建筑22
2.3各种建筑结构体系24
a.木结构建筑24
b.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RC结构25
c.钢结构(S结构)26
2.4建筑物的寿命26
a.功能性使用年限27
b.结构性使用年限27
c.CHS住宅(新世纪住宅系统)27
d.S·I建筑(内装自选式住宅)27
e.有关促进住宅质量等的法律28
2.5空间要素的控制28
a.空间与控制28
b.活动空间与流通空间28
c.流通空间29
2.6建筑的内部空间30
a.安定的空间30
b.地盘、居住分离、活动圈30
c.空间的序列排序31
d.被分割的空间序列排序31
e.分割方法32
f.连接方法32
2.7内部空间的形态32
a.基本型32
b.功能性形态与合理性形态34
28内部空间的尺寸与大小34
a.使用方关心的尺寸35
b.建设方关心的尺寸37
3.设计规划思考一建筑规划理论
3.1设计的思考方法38
a物质性与意识性38
b.设施设计38
c.从设计规划到方案设计38
3.2建筑的力量39
a.阻碍40
b.促进40
c.引诱40
d.综合性力量40
3.3从认识到设计41
a.合理的确定方法41
b.相互作用论的展开41
c.对决定方法的反思42
3.4源发性空间形式的空间观42
a.形态模型42
b.新的展开44
c.空间形式(空间模型)的构思;从规划到设计45
3.5设计规划的基本做法45
a.保持预见性45
b.对空间的责任46
c.功能性、安全性、无障碍等基本条件与使用要求47
d.生态环境的领域感49
e.成长变化与时久性49
f.环境共存力量、地域形成力量51
g.责任53
3.6建筑设计的评价54
4.促进设计规划的建筑规划方法
4.1作业流程:从设计规划到设计60
a.从计划开始的设计规划60
b.设计规划作业方法60
4.2建筑的使用安排和布置63
4.3空间与形态的方式方法66
4.4设计规划的参与69
4.5建筑设计工作70
a设计工作70
b.建筑、建筑群规划与设计:从规划到设计的流程案例说明70
5.居住与环境
5.1居住建筑理论86
a.居住与生活环境86
b.居住需求与居住空间的发展、变迁87
c.居住规划问题88
d.居住要求的历史对应形态88
e.现代居住目标90
f.居住的共性与多样化92
g.新要求与规划课题93
5.2各种居住设计理论96
a.住宅设计的两个侧面96
b.针对每个住宅的设计主题97
6.现代建筑设计
6.1现代建筑设计方法112
a.序言:设计领域的扩大112
b.作为物体的建筑112
c.建筑现象114
d.行动与空间变故116
e.文脉中的建筑:城市、景观、历史119
f.结束语:园艺艺术建筑122
6.2近代建筑史:年表与学说123
a.20世纪建筑思想学说(世界)123
b.20世纪建筑思想学说(日本)126
7.建筑规划研究
7.1研究历史与今后的课题170
7.2研究的整理汇总171
a.研究的意义与个人的意图171
b.建筑规划研究对象172
c.开始的第一步173
d.研究架构174
7.3设计研究对象与整理汇总179
a.研究的意义与对象179
b.研究的方法179
7.4最适合化建筑设计184
a.最适宜化建筑设计184
b.模拟与模型制作184
c.确定设计目的、规划问题、原型185
d.模型与模拟185
e.最适宜化方法185
参考文献189
专栏:无障碍建筑标准58
有关规划的各种量指标80
居住空间的构成原理111
20世纪建筑、住宅167
高清PDF版《国外土木建筑工程系列 建筑设计与环境规划》(日)柏原士郎

PDF书签索引:
1.建筑与环境(柏原士郎)1
1.1什么是环境?2
1.2环境伦理学的三个主张3
1.3环境的目标3
1.4如何掌握环境与建筑的关系5
1.5人类的密度与环境9
2.建筑的组成要素与环境(柏原士郎)13
2.1屋顶设计与环境14
2.1.1屋顶的功能14
2.1.2顶棚的功能16
2.1.3气候、风土与屋顶的形态16
2.1.4特殊屋顶19
2.1.5屋顶的缺陷与对策20
2.2墙体设计与环境22
2.2.1墙体的分类22
2.2.2墙体的功能与种类22
2.2.3气候、风土与墙体25
2.2.4墙体的材料与性能26
2.2.5培面绿化28
2.3窗、开口部的设计与环境29
2.3.1窗的功能30
2.3.2窗的名称与分类34
2.3.3气候、风土与窗34
2.3.4窗的形态与变迁36
2.3.5克服窗弱点的方法39
2.4地面设计与环境40
2.4.1地面的功能与性能43
2.4.2气候、风土与地面45
2.4.3地面的高度46
2.4.4地面坡49
2.4.5地面的组成与装饰53
3.环境要素与建筑设计(饭田匡)57
3.1光线与建筑设计58
3.1.1自然光线与阴影58
3.1.2光线设计59
3.13室内照明61
3.1.4城市照明与夜景63
3.2声音与建筑设计(饭田匡)66
3.2.1音响66
3.2.2音响设计实践67
3.2.3噪声与隔声71
3.2.4各种声音的利用71
3.3空气与建筑设计(木多彩子)74
3.3.1自然风74
3.3.2人工气流75
3.3.3气味77
3.4热与建筑设计(木多彩子)81
3.4.1隔热效果80
3.4.2室温调整82
3.4.3热岛现象83
3.5颜色与建筑设计(佐野杪)87
3.5.1颂色的表现形式87
3.5.2额色的心理作用87
3.5.3额色的社会作用88
3.5.4色彩与空间89
3.5.5色彩与景观90
3.6水与建筑设计(坂田弘一)91
3.6.1生活与水93
3.6.2水流动处93
3.6.3与水接触94
3.6.4景观与水94
3.6.5娱乐空间与水94
3.6.6与生物亲近的场所94
3.6.7水的对策95
3.6.8地球环境与水对策96
3.7绿色97
3.7.1环境规划与绿色97
3.7.2指园空间与绿色97
3.7.3绿色与建筑98
3.7.4绿色的特性与造园规划98
4.节能与建筑设计(横田隆司)101
4.1现代建筑所需的节能设计102
4.2利用自然能源的节能设计105
4.3降低能源负荷的节能设计107
4.4办公大楼的节能设计109
4.5住宅的节能设计111
4.6重复利用材料和空间的节能设计114
5.与环境共存的建筑设计(佐野秒)119
5.1与环境共存的建筑设计120
5.1.1环境其存绿念120
5.1.2保护地球环境122
5.1.3与周边环境的亲和性124
5.1.4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性…
5.1.5援助系统126
5.2建筑非表面化设计方法(吉村英祐)129
6.环境管理与建筑设计(吉村英祐)133
6.1防灾与防范(吉村英祐)134
6.1.1环境的安全性134
6.1.2火灾安全规我划134
6.1.3降低灾害的建筑规我划方法137
6.1.4平常日时期的灾害138
61.5群发事故139
6.1.6防范环境设计140
6.1.7安全性、经济性以及地球环境间题142
6.2大楼装修与房屋装修(木多彩子)144
6.3环境的维护(吉村英祐)147
7.针对老年人的环境规划与建筑设计(田中直人)151
7.1老年人的生理特性152
7.2无碍设计154
7.3通用设计157
7.4生活舒适度160
7.5移动性162
7.6视觉环境规划164
7.7可交流社区166
8.建筑环境工程学基础知识(横田隆司)169
8.1日照与日辐射170
8.2采光与照明172
8.3热环境174
8.4空气环境175
8.5空调设备177
8.6声音环境179
8.7给水排水、卫生洁具180
高清PDF版《故都皇城建筑装饰图谱》萧梅 1981版

PDF书签索引:
序言
緒論
第一部圖樣
第一章装飾法9
第二章圖樣的種類11
(一)自然物的形態11
(二)幾何式圆案14
(三)人發明的圖樣15
第三章圆樣的配合16
第四章慣例17
第二部色彩
第一章彩色的方法20
第二章色彩的分類22
第三章滴應各種圆樣的色彩配合23
(一)天花板25
(二)額枋、簷枋、装飾枋、挑檐枋及桁28
(三)梁34
(四)额垫板36
(五)平板枋36
(六)柱子37
(七)世斗棋37
(八)垫拱板38
(九)仇檐椽、飛檐椽及望板38
(十)昴39
(十一)壁面39
(十二)世門40
(十三)殿屏40
(十四)雀替42
(十五)寶座42
(十六)山墙装飾43
(十七)屋頂瓦43
(十八)地面44
第四章屋瓦的配色45
第五章色彩的稠和47
(一)外部47
(二)内部48
結論
高清PDF版《公共空间环境装置设计 基于空间环境装置结构与使用者的感性认知的相互关系》沈琼

PDF书签索引:
第一章公共空间环境装置的概述/1
1.1公共空间环境装置的概念与特征/1
1.1.1公共空间/1
1.1.2公共空间环境装置/3
1.2感性认知的定义和研究方法/5
1.2.1感性认知的定义/5
1.2.2五感与设计的关系/6
1.2.3感性设计的研究与测量/18
1.3感性认知在环境装置中的运用与发展/24
1.3.1国外环境装置的现状/28
1.3.2国内环境装置的现状/32
第二章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结构要素与使用者的感性认知/33
2.1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结构要素/33
2.1.1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概念与功能/34
2.1.2地铁导向标志系统设计的现状/37
2.1.3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类型/45
2.1.4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结构要素/54
2.1.5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结构要素的设计要点/77
2.2用户对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感性认知/80
2.2.1视觉方面/80
2.2.2听觉方面/83
2.2.3触觉方面/86
2.2.4奥觉方面/88
2.2.5认知方面/88
2.2.6基于用户五感的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设计要点/91
第三章沿街店面的结构要素与使用者的感性认知/94
3.1沿街店面的结构要素/95
3.1.1沿街店面的概念/98
3.1.2沿街店面的相关研究/99
3.1.3沿街店面的结构要素/103
3.1.4沿街店面的类型/108
3.1.5沿街店面的结构要素的设计要点/115
3.2用户对沿街店面的感性认知/122
3.2.1视觉方面/123
3.2.2触觉方面/127
3.2.3听觉方面/142
3.2.4奥觉方面/143
3.2.5基于用户五感的沿街店面的设计要点/145
第四章基于环境装置结构要素与使用者感性认知的相互作用的设计方法/148
4.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148
4.1.1研究目的/148
4.1.2研究方法/149
4.2课题研究的结果/152
4.2.1地铁导向标志系统的设计方法/152
4.2.2沿街店面的设计方法/155
4.4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159
4.5果题研究的展望/160
附录/162
附录1中国南京市和日本福冈市的101个沿街店面/162
附录2中国南京市和日本福冈市的101个沿街店面的形状/169
附录3物理量调查结果/171
高清完整版 JTS/T 271-2020 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JTS/T271-2020
主编单位:交通运输水运工程造价定额中心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施行日期:2020年10月15日

本规范是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4年度水运工程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交办水〔2014)]130号)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有关单位在《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TS271一2008)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特点,经深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而成《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TS271一2008)自实施以来,为规范水运工程计价行为,维护水运工程市场秩序,统一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水运工程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水运工程实施阶段建设各方计价活动和造价管理的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近年来水运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TS271一2008)进行了修订本规范共分5章和5个附录,主要包括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等内容。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梳理调整了原规范的总则内容
2.取消了原条文中黑体字部分,不再作为强制性条文
3.修改完善了工程量清单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和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等章节的部分条文
4.修改完善了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和水运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等内容
5.调整了工程量清单表样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样式
本次修订的主编单位为交通运输水运工程造价定额中心,参编单位为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等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工程量清单编制(3)
3.1一般规定(3)
3.2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3)
3.3一般项目清单和计日工项目清单…(4)
4工程量清单计价(5)
5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6)
5.1工程量清单格式…(6)
5.2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6)
附录A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项目(7)
表A.0.1一般项目清单(编码100100)(7)
表A.0.2疏浚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0200)(7)
表A.0.3航标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0300)(8)
表A.0.4土石方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0400)(8)
表A.0.5地基与基础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0500)…(13)
表A.0.6混凝土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0600)…(17)
表A.0.7钢筋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0700)…(24)
表A.0.8金属结构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0800)…(25)
表A.0.9设备安装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0900)(27)
表A.0.10其他工程项目清单(编码101000)(35)
附录B水运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37)
B.1一般规定(37)
B.2硫浚工程(37)
B.3航标工程(37)
B.4土石方工程(38)
B.5地基与基础工程(39)
B.6混凝土工程(42)
B.7钢筋工程(44)
B.8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45)
B.9设备安装工程(45)
B.10其他工程…(45)
附录C工程量清单表样式(47)
附录D工程量清单计价表样式(54)
附录E本规范用词说明(60)
引用标准名录(61)
附加说明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62)
《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TS271一2008)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名单(64)
高清带书签 JTS 240-2020 水运工程基桩试验检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运工程基桩试验检测技术规范
JTS240-2020
主编单位: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洲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施行日期:2020年10月1日

本规范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4年度水运工程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交办水[2014]130号)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有关单位,在总结我国水运工程基桩试验检测经验基础上,经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编制而成,桩基础是水运工程的主要基础型式之一,基桩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近年来水运工程基桩试验检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统一水运工程基桩试验检测技术要求,为桩基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可靠依据,在《港口工程桩基规范》(TS1674一2012)、《港口工程基桩静载荷试验规程》(TJ255一2002)、《港口工程基桩动力检测规程》(JT叮249一2001)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7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包括轴向抗压承载力、轴向抗拔承载力、水平承载力、分层侧摩阻力试验、桩身完整性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第3.1.5条、第3.4.4条、第3.5.1条和第3.5.8条中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主编单位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洲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内容索引:
公告 2
制定说明 4
目次 6
1 总则 8
2 术语 9
3 基本规定 11
4 轴向抗压承载力 16
5 轴向抗拔承载力 30
6 水平承载力 34
7 分层侧摩阻力试验 37
8 桩身完整性 40
附录A 打入桩可打性分析 54
附录B 桩的试打测试与打桩过程监测 57
附录C 混凝土桩桩头处理 59
附录D 静载荷试验记录表 60
附录E 水平承载力系数m值的计算方法 62
附录F 芯样试件加工和测量 64
附录G 本规范用词说明 65
引用标准名录 66
参编人员 67
条文说明 70
目次 72
1 总则 74
3 基本规定 75
4 轴向抗压承载力 79
5 轴向抗拔承载力 81
6 水平承载力 82
7 分层侧摩阻力试验 83
8 桩身完整性 84
附录B 桩的试打测试与打桩过程监测 89
JTS/T 234-2020 水运工程施工监控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运工程施工监控技术规程
JTS/T234-2020
主编单位: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施行日期:2020年11月15日

近年来,我国水运工程建设发展迅猛,工程建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水运工程施工监控技术水平却滞后于水运工程建设发展需要,工程施工中缺乏统一的监控技术标准,阻碍了水运工程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水运工程施工监控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施工监控已成为保证水运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水运行业亟需制定适合本行业特点的施工监控技术标准,形成完善的监控措施和预警、报警机制,从而有效减少或避免工程建设中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为优化工程设计和施工信急化提供可靠保证为此,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相关单位,在归纳、总结我国水运工程施工监控技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编制完成本规程本规程共3章1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基坑工程、桩基工程、码头工程、通航建筑物、航道整治建筑物、疏浚与吹填、防波堤、护岸和岸坡工程、船厂水工建筑物的监控项目、安全预警控制、监测资料整理及分析、监控报告等技术内容本规程主编单位为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湖南湘江航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地基处理(4)
4.1一般规定…(4)
4.2监控项目(4)
4.3预警控制(6)
5基坑工程…(8)
5.1一般规定…(8)
5.2监控项目(8)
5.3预警控制(12)
6桩基工程(15)
6.1一般规定(15)
6.2监控项目(15)
6.3预警控制(17)
7码头工程(18)
7.1一般规定(18)
7.2高桩码头监控项目(18)
7.3重力式码头监控项目(19)
7.4板桩码头监控项目(20)
7.5斜坡码头监控项目(21)
7.6浮码头监控项目(21)
7.7码头钢结构监控项目(22)
7.8预警控制(22)
8通航建筑物(23)
8.1一般规定(23)
8.2监控项目(23)
8.3预警控制(29)
,航道整治建筑物(31)
9.1一般规定(31)
9.2监控项目(31)
9.3预警控制(32)
10疏浚与吹填…(33)
10.1一般规定(33)
10.2监控项目(33)
10.3预警控制(35)
11防波堤、护岸和岸坡工程(37)
11.1监控项目(37)
11.2预警控制(38)
12船厂水工建筑物(39)
12.1一般规定…(39)
12.2围堰施工监控项目(39)
12.3干船坞施工监控项目(40)
12.4船台滑道施工监控项目(43)
12.5预警控制(43)
13监控报告…(45)
13.1一般规定…(45)
13.2监控资料整理与分析(45)
13.3周期性报告和阶段性报告(45)
13.4预警报告…(46)
13.5总报告…(46)
附录A本规程用词说明(47)
引用标准名录…(48)
附加说明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49)
条文说明…(51)
问题专业:土建 预算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云南
提问日期:2022-08-19 11:29:03
提问网友:123456
如图所示

解答网友:小刘爱佩兰
原位标注正常输入就行了

答疑:假如含税材料价为100,增值税为16%,那不含税材料价是多少,求个公式-海南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海南
提问日期:2022-08-19 11:28:53
提问网友:00
解答网友:蓝天
不含税价就是100除以1.16。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山西
提问日期:2022-08-19 11:28:23
提问网友:我的问题有点多

解答网友:雪莲
是墙面防火隔离带,按外墙周长乘以隔离带的宽度按面积计算
高清PDF版《工程流体力学》马金花

本书介绍了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注重加强基础理论,适当引人了反映学科新发展的内容,力求条理清晰、物理概念明确、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全书共有11章。内容包括:绪论、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孔口、管嘴和有压管流、明渠恒定流动、堰流、渗流、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可压缩气体动力学基础、流动参数的测量等。各章附有小结、思考题和习题。书后附有习题参考答案。
本书是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编写的敦材。其他专业,如给水排水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热能动力工程等专业,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内容进行一定的取舍后使用,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PDF书签索引:
第1章绪论1
1.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1
1.2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3
1.3流体的力学模型11
本章小结12
思考题12
习题13
第2章流体静力学16
2.1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16
2.2流体的平衡微分方程18
2.3重力场中静压强的分布规律23
2.4压强的计量基准和量度单位25
2.5作用于平壁上的液体总压力27
2.6作用于曲壁上的液体总压力32
本章小结37
思考题37
习题38
第3章流体动力学基础45
3.1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45
3.2研究流体运动的若干基本概念47
3.3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52
3.4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53
3.5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60
3.6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61
本章小结65
思考题65
习题66
第4章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70
4.1沿程水头损失和局部水头损失70
4.2实际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71
4.3圆管中的层流运动74
4.4圆管中的紊流运动76
4.5局部水头损失82
4.6边界层及绕流阻力84
4.7建筑物的风荷载及风致响应88
本章小结叶91
思考题91
习题92
第5章孔口、管嘴和有压管流95
5.1薄壁孔口出流95
5.2管嘴出流98
5.3有压管道恒定流计算101
5.4管网流动计算基础111
5.5有压管中的水击114
本章小结119
思考题119
习题120
第6章明渠恒定流动123
6.1明渠的分类123
6.2明渠均匀流124
6.3无压圆管均匀流130
6.4明渠恒定非均匀流动的基本概念131
6.5跌水与水跃136
6.6棱柱形渠道中渐变流水面曲线分析139
本章小结146
思考题146
习题147
第7章堰流148
7.1概述148
7.2薄壁堰流150
7.3实用堰流151
7.4宽顶堰流152
本章小结155
思考题155
习题155
第8章渗流156
8.1渗流基本定律156
8.2集水廊道的渗流计算158
8.3单井的渗流计算159
8.4井群的渗流计算161
本章小结163
思考题163
习题164
第9章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166
9.1相似理论基础166
9.2相似准则168
9.3模型试验171
9.4量纲分析法175
本章小结180
思考题180
第10章可压缩气体动力学基础182
10.1微弱扰动的一元传播182
10.2可压缩气体一元恒定流动的基本方程185
10.3可压缩气体在管道中的流动186
本章小结191
思考题192
习题192
第11章流动参数的测量193
11.1压强的测量193
11.2流速的测量195
11.3流量的测量197
11.4流动显示和全流场测速法200
本章小结201
习题参考答案202
参考文就208
JTS/T 242-2020 水运工程静力触探技术规程.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水运工程静力触探技术规程 JTS/T242—2020 主编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施行日期:2021年2月1日 人武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21北京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 《水运工程静力触探技术规程》的公告 2020年第101号 《水运工程静力触探技术规程》为水运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代码为 TS/T242一2020,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释,其 文本可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水运工程行业标准”专 栏(mwtis.mot.gow.cn/syportal/sybz)查询和下载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20年12月24日 ...
随着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地质察技术应用也得到较大发晨,地质助察中的静力触探技术因其抗风浪性强、稳定性高、适应性广等特点,在水运工程岩土勘察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水运工程行业的静力触探技术尚未出台统一标准,相关国家标准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较为分教且不成体系对静力触探技术在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指导性不强。鉴于近年来我国水运工程静力触深工作涌现出一北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相关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统一水运工程静力触探技术标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相关单位在归纳总结现有国内外水运工程静力触探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深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编制完成《水运工程静力触探技术规程》。
本规程共分7 章和2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包括设备和仪器探头标定现场测试数据处理成果应用等技术内容
本规程的主缤单位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助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东南大学,参编单位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和上海同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JTS/T 241-2020 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 JTS/T241—2020 主编单位:长江航道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施行日期:2021年1月1日 人武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20北京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 《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的公告 2020年第95号 《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检测与监测技术规程》为水运工程建设推荐性行业标准,标准代 码为JTS/T241一2020,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负责管理和解 释,其文本可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水路运输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水运工程行业标 准”专栏(mwtis.mot.gov.cn/syportal/sybz)查询和下载特此公告s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翰部 2020年11月25日 ...
本规程是根据《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5年水运工程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交办水函<2015)514 号)要求由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组织有关单位在深人调研和专
题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编制而成。为适应新时期我国航道发展和航道整治工程建设需要,总结长江干线、西江干线、长江三角洲、汉江干线、赣江干线和乐龙江水系等市要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检测的实践经验考虑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水平和状况,兼颜不同地城或专业存在的差异等情况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8章4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主要技术内容括水下检测与监测的主要方法、水下软体护底检测与监测、水下敬抛物检测与监测、水下建筑物检测与监测、清礁与疏凌水下检测等。
本规程的主缤单位为长江航道局,参编单位为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扮局、武汉大学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江西省航务勘察设计院黑龙江省航务察设计院、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