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9月 ( 第 123 页)

Q/SY
中国石油天然
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002.1-2013代替Q/SY1002.1-2007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第1部分:规范
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Part 1:Specification

2013-10-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002.1,Q/SY 1002.1-2013,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规范,Q/SY 1002.1-2013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第1部分:规范

1范围
Q/SY1002的本部分规定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旨在使组织能够控制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目标,并持续改进其绩微。
本部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组织及其相关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014001:2004,IDT)
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OHSAS18001:2007,DT
AQ/T9006-201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Q/SY1002的本部分。
3.1
事故accident
造成死亡、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3.2
属地管理apanage management
工作场所(3.38)的人员对所管辖区域内人员(包括自己、同事、承包商员工和访客)》
的安全、设备设施的完好、作业过程的安全、工作环境的整洁负责任。
3.3
审核员auditor
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3.5
持续改进continual improvement
为实现健康、安全与环境总体绩效的改进,根据组织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不断强
化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在活动的所有领域。
3.6
纠正corrective

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
3.7
纠正措施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3.26)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注1:一个不符合可以有若干个原因。
注2: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再发生,而采取预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GB/T28001-2011中的3.3]
3.8
顾客customer
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3.9
判别准则discrimination criteria
判定是否有害或风险及影响大小所依据的数值或标准,来自于法律法规、标准、合同约定等。
3.10
文件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体。
注: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GB/T24001-2004中的3.4]
3.11
环境environment
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从这一意义上,外部存在从组织内延伸到全球系统。
[GB/T24001-2004中的3.5]

3.12
环境影响environmental impact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变化。
3.13
有感领导felt leadership
组织的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
3.14
健康health
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人员的身体、精神、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状态的条件和因素。
3.15
危害因素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 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有害的环境影响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16
危害因素辨识health,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健康、安全与环境危害因素(3.15)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健康、安全与环境初始评审,明确现有健康、安全与环境状况以及确定改进的机会,在此基础上进行策划和设计,确定如何实现这些要求,并形成文件。第5章描述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本部分与GB/T24001-2004、GB/T28001-2011、AQ/T9006-2010、SYT6276-2010之
间的对应关系参见附求A。
组织应界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形成文件(见54.5)。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模式如图1所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202-2013代替Q/SY202一2007
天然气管道运行与控制原则
Principles of operation and control for gas pipeline

2013一07一23发布2013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202,Q/SY 202-2013,天然气管道,管道控制,管道运行,Q/SY 202-2013 天然气管道运行与控制原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管道运行原则、设计基础、管理运行和维护的要求:规定了调控中心操作员命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运行管理人员对长输天然气新建、在役和改扩建管道运行及控制统一认识。油田集输管道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368液化天然气(LNG)生产、储存和装运
GB/T21447一2008钢质管道外腐蚀控制规范
GB/T21448一2008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251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3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V (control variable)控制变量
PV (process variable)工艺变量
MAOP (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SP (set point)设定点
HMI (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
SCADA (supervisor control and data acqusition)数据监控与采集
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RTU (remote terminal unit)远控终端单元

ESD (emergency shut down)紧急停车
USD (unit shut down)压缩机单体设备停车
UCP (unit control panel)机组控制盘
UPS (uninterrupted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
EAM (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WAN (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
DDN (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
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

4运行原则
4.1总则
对管道运行所产生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循以下原则及优先顺序评估:
a)安全。
b)可靠/有效。
c)高效.
4.2安全
安全包括人员保护、环境保护、资产保护三个层次。人员保护目标为实现人员的零伤害:环境保护目标为管道运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对环境造成严重或持续性破坏;资产保护目标为实现资产零损失。
当管道运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和行为涉及安全问题时,应遵循先满足对人和环境的保护,再考虑资产保护的原则。
4.3可靠/有效
系统可靠性或有效性根据顾客满意度来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供气时间、供气量和合同的履行情况。可靠/有效目标的绩效评价,通过每年未能满足合同及下达计划量或输送压力的次数进行考核。
4.4高效
在任何情况下,效率的重要性不能超过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性。对于管道系统来说,首先要满足安全要求,其次要满足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效率目标的绩效评价通过总维护成本、维护成本比率(即每年非计划维护成本占总维护成本的比例。维护成本比率和单位输气能耗值越小越好)和单位输气能耗进行考核。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97-2012代替Q/SY197.1一2007,Q/SY197.2-2007,Q/SY197.3-2007
油气管道输送损耗计算方法
Calculation methods for transmission loss of oil and gas pipelines

2012一07一03发布2012一09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97,Q/SY 197-2012,油气管道输送损耗量,计算方法,Q/SY 197-2012 油气管道输送损耗计算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包括煤层气、煤制气等)管道输送损耗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输送损耗的计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85一1998石油计量表
GB/T9109.5一2009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动态计量
GB/T17747.2天然气压缩因子的计算第2部分:用摩尔组成进行计算
GB/T20901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输入量oil or gas input
油气管道中收油气量、期初管存量与期初罐存量之和。
3.2
输出量oil or gas output
油气管道中销油气量、期末管存量与期末罐存量之和。

3.3
自用量self use
油气管道中加热炉、锅炉和燃气轮机压缩机等耗能设备消耗的油气量。
3.4
正常作业放空量normal emptying operations
压缩机正常停启和施工作业中可计算的放空量。
3.5
油气管道输送损耗量transmission loss
标准参比条件下,在一定统计期内,油气管道输入量与输出量、自用量和正常作业放空量的差,
简称输送损耗量。
3.6
输送损耗率rate of transmission loss
输送损耗量与输入量之比。

4一般要求
4.1本标准采用101.325kPa和20℃(或293.15K)作为标准参比条件。损耗计算公式(1)、公式
(2)中的参数均指在标准参比条件下,计算所用压力为绝对压力。
4.2统计周期应相同且数值同步取得。统计本标准中各量时,除计量器具应检定合格外,尚应遵循
GB/T20901的计量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96-2013代替Q/SY196-2007
用于天然气贸易计量流量计选型指南
Guide for the selection of flow meters used in natural gas custody transfer

2013一07一23发布2013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96,Q/SY 196-2013,天然气贸易计量,流量计,流量计选型,Q/SY 196-2013 用于天然气贸易计量的流量计选型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天然气贸易计量系统中的流量计(以下简称流量计)的技术要求,并提出了常
用流量计的选型要素和选型步骤。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标准参比条件下流量不低于100mh的流量计量系统的流量计选
型,小于100mh的计量系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本标准采用的天然气流量计量的标准参比条件为:20℃(热力学温度为293.15K)、压力为
101.325kPa、干基:也可采用合同规定的其他压力和温度作为标准参比条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所有部分)爆炸性环境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17820天然气
GB/T18603天然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GB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JJG1003流量积算仪检定规程
SYT0599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和抗应力腐蚀开裂的金属材料要求
Q/SY1447输气管道计量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量计flow meter
显示实测流量值的流量测量装置。在本标准中,流量计包括流量测量一次装置、信号引线和二次
装置,能测量并显示标准参比条件下的天然气流量。
注:改写GB/T17611一1998,定义6.1.
3.2
一次装置primary device
产生能确定流量信号的装置。根据所采用的原理,一次装置可在管道内部或外部。
[GBT17611一1998,定义6.3]
3.3
二次装置secondary device
接受来自一次装置的信号并显示、记录、转换和(或)传送该信号以得到流量值的装置。二次装置包括压力(差压)仪表、温度仪表、天然气组分分析仪表及流量计算机等。
注:改写GB/T17611一1998,定义6.4。
3.4
流量计算机flow computer
计算、指示和储存标准参比条件下的流量等参数的装置。
注:改写GB/T18603一2001,定义3.6
3.5
最大流量maximum flowrate
对应于流量范围上限的流量值。这是在某个限定的和预定的时间间隔内要求装置给出信息的最高
流量值,而该信息误差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GB/T17611一1998,定义6.7]
3.6
分界流量transition flowrate
在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之间出现的流量值,它将流量范围一般分割成两个区,即“高区”和“低
区”,它们各自由一个最大允许误差来表征。
[GB/T17611一1998,定义6.10]
3.7
最小流量minimum fowrate
对应于流量范围下限的流量值。
[GB/T17611一1998,定义6.8]
3.8
流量范围flowrate range
由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所限定的范围。在该范围内仪表的示值误差不超过最大允许误差。
[GB/T17611一1998,定义6.9]

4流量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4.1流量计量系统的配置要求
根据GBT18603的技术要求,确定流量计所在计量系统的准确度等级、配置要求及配套仪表准确度。按照表1的要求确定流量计的准确度和配置要求,按照表2的要求确定流量测量相关参数(包括压力、温度、密度、压缩因子、发热量和工作条件下的体积流量)的准确度要求。
除非能够证明气质的变化和赋值结果的准确性能保证符合要求,否则A级计量系统不应使用赋值方法获取发热量或组成数据,并应选择可变单气源赋值方法。选择的赋值方法在使用前,应进行评价,以保证赋的值满足附录B对应计量系统准确度要求。
当使用超声流量计并计划开展使用中检验时,温度测量不确定度应优于0.3℃。

4.2流量计算机性能要求
所选流量计算机应通过相关测试,A级、B级计量系统中使用的流量计算机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48-2014代替Q/SY148一2007
油田集输系统化学清垢剂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scale removers used in gathering systems

2014一08一22发布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48,Q/SY 148-2014,化学清垢剂,油田集输系统,Q/SY 148-2014 油田集输系统化学清垢剂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集输系统化学清垢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储存与
HSE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集输系统化学清垢剂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Y/T0546腐蚀产物的采集与鉴定
SY/T5405一1996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饱和溶垢量scale dissolving capacity
一定量某清垢剂所能溶解的最大垢样质量,称作该清垢剂的饱和溶垢量。
3.2
相对饱和溶垢量relative scale dissolving capacity
某商品清垢剂的饱和溶垢量与参比清垢剂的饱和溶垢量之比,称作该商品清垢剂的相对饱和溶
垢量。

3.3
参比清垢剂reference scale dissolver
用来与被评价清垢剂进行溶垢能力比较,并判定其溶垢能力是否合格的已知成分的清垢剂。
4技术要求
清垢剂在符合产品生产企业明示的产品质量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表1规定的技术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39-2012代替Q/SY139一2007
丁腈橡胶(NBR)
Acrylonitrile-butadiene rubber (NBR)

2012-07-03发布2012一09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39,Q/SY 139-2012,丁腈橡胶(NBR),Q/SY 139-2012 丁腈橡胶(NBR)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丁腈橡胶(NBR)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丁二烯和丙烯腈为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生产的丁睛橡胶N41,N32,
NBR2707,NBR1704,NBR3604,NBR2907和NBR330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一200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1SO37:2005,IDT)
GB/T1232.1一2000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黏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黏度的测定(eqv IS0289-1:1994)
GB/T2941一2006橡胶物理试验方法试样制备和调节通用程序(1S023529:2004,1DT)
GB/T4498一1997橡胶灰分的测定(egv1S0247:1990)
GB/T6038-2006橡胶试验胶料配合、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1S02393:1994,MOD)
GB/T15340-2008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1SO1795:2000,IDT)
GB/T19187-2003合成生胶抽样检查程序(neg ASTM D3896:1985)
GB/T19188-2003天然生胶和合成生胶贮存指南(1S07664:2000IDT)
GB/T24131-2009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IS0248:2005,MOD)
SH/T1157一1997丁睛橡胶中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neq1S01656:1988)
SH/T1159一2010丙烯腈一丁二烯橡胶(NBR)溶胀度的测定
SH/T1611一2004丙烯腈一丁二烯橡胶(NBR)评价方法(1S04658:1999,MOD)
Q/SY1200.1一2009石油化工产品包装规范第1部分:固体产品

3要求
3.1外观:丁腈橡胶N41,N32,NBR2907和NBR3305为浅色块状胶,不含焦化颗粒、泥沙及机
械杂质:丁腈橡胶NBR2707,NBR1704,NBR3604为不含焦化颗粒、泥沙及机械杂质的块状胶。
3.2丁睛橡胶技术要求见表1。
4试验方法
4.1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丁腈橡胶N41,N32,NBR2907,NBR3305按照GB/T24131一2009中热辊法A进行测定,丁腈橡胶NBR2707,NBR1704和NBR3604按照GB/T24131一2009中烘箱法A中的5.2.1.2合成橡
胶的方法进行测定。

4.2灰分的测定
按照GB/T4498一1997中方法A进行测定。
4.3结合丙烯腈含量的测定
按照SH/T1157一1997进行测定.
4.4门尼黏度的测定
按照GB/T15340一2008中8.3.2.2(过辊法)制备试样,按照GB/T1232.1一2000的规定进行测定。
4.5溶胀度的测定
按照SH/T1159一2010中的6.2方法Ⅱ进行。
4.6硫化胶应力应变性能测定
按照SH/T1611一2004的规定进行胶料配合、混炼、硫化,混炼采用评价程序1,采用非涂敷
MgCO的硫磺,硫化条件为硫化温度145℃,硫化时间35min:按照GB/T2941一2006的规定进行
状态调节,按照GB/T528一2009的规定进行物性测定,采用1型裁刀。
本标准采用ASTM IRB No7炭黑对硫化胶应力应变性能指标定值。在日常生产检验或验收检验
中,也可以使用附录A中规定的其他炭黑进行检验,其炭黑差值参见附录A。采用SRF炭黑时,其
试验方法见附录B。仲裁检验应使用表1规定的ASTM IRB No7炭黑进行混炼。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35-2012代替Q/SY135一2007
安全检查表编制指南
Guidelines for preparing of safety checklist

2012一07一03发布2012一09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35,Q/SY 135-2012,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编制,Q/SY 135-2012 安全检查表编制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检查表编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基层单位设备设施类安全检查表的编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
为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对检查对象加以剖析、分
解,查明问题所在,并根据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有关标准、规范和事故信息等确定检查的项目和要
点,将检查项目和要点按系统编制成表,在设计或检查时,按规定项目进行检查和评价。安全检查表
一般由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和备注等组成。
2.2
基层单位basic uni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地区分公司下属的车间、站、队、库、装置等单位。
3安全检查表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3.1原则
3.1.1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应注重于安全检查之用。
3.1.2基层单位都应编制安全检查表,HSE“两书一表”中的“岗位检查表”可参照本标准编制。

3.1.3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应系统、完整。
3.1.4项目应齐全、具体、明确,突出重点,抓住要害,并规定检查方法和标准。
3.2依据
3.2.1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应明确,检查依据要准确。
3.2.2安全检查表的内容应满足本单位HSE体系的要求。
3.2.3安全检查表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岗位标准作业程序、
工艺技术文件及国内外同行业内发生的典型事故等。
4安全检查表编制步骤
4.1由基层单位安全主管领导牵头,成立由工程技术人员、各类管理人员、班组长、岗位操作人员
组成的安全检查表编制小组。
4.2搜集企业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文件等资料。

4.3检查表一般包含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依据和备注。
4.4检查项目的确定:按照具有共性有害因素的子系统、装置、设备设施作为基本单元的原则,把
检查对象划分为3个一7个部分,每个部分作为安全检查表的检查项目。
4.5检查内容的确定:针对每个检查项目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列出影响系统的危险因素,对危险性
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对策措施,此内容即为检查内容。
对设备、设施类的检查项目,可依据相关的标准、技术要求、制度规程、安全附件、关键部位、
检维修保养记录、本类设备事故控制措施等内容,作为该检查项目的检查内容。
4.6检查依据的确定:检查内容中的每个条款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制度作为该条款的检
查依据。此列为可选择列,含此列的检查表方便管理部门进行检查表的修订。现场使用的检查表一般
可不包含此列,格式参见附录A。
4.7备注项:一般用于描述不符合的详细信息。
4.8编制完成后,经基层单位安全主管领导审查,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使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33-2014代替Q/SY133一2007
井下作业工程合同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ownhole engineering operation contract

2014一01-15发布2014一03一15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33,Q/SY 133-2014,井下作业,工程合同,Q/SY 133-2014 井下作业工程合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井下作业工程合同(以下简称“合同”)订立的基本要求及合同构成。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股份公司”)及其所属单位: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为承包方的井下作业工程
合同的签订,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SY108合同管理考核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管理办法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合同管理通则(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发包方proprietor
委托井下作业工程业务的一方当事人。
3.2
承包方contractor
依法设立,具有并下作业工程技术服务资质,承担发包方的井下作业工程项目的一方当事人。

4订立合同的基本要求
4.1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的规定,见Q/SY10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公司合同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管理办法》、《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合同管理通则(试行)》。
4.2合同文本条款齐全,约定明确,制作规范。
4.3HSE合同应与并下作业工程合同同时谈判,同时签订,同时履行。
4.4订立合同前,应对承包方的资质、能力、资信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查:承包方应具备与其所承揽
的井下作业工程项目相适应的资质、能力、资信。
4.5按照三项审查制度和流程对合同进行经济、技术、法律审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28-2015代替Q/SY128一2007
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cquisition processing interpretation on logging data

2015-08-04发布2015-11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28,Q/SY 128-2015,录井资料,录井资料采集,Q/SY 128-2015 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录井资料采集、处理、解释、录井报告编制和资料验收及归档的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探并和评价井,开发井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190石油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
SY/T5788.3油气井地质录井规范
SY/T6243油气探井工程录井规范
SY/T6611石油定量荧光录井规范
SY/T6747油气井核磁共振录井规范
Q/SY67地质录井工程质量技术监督及验收规范
Q/SY188探井录井解释规范
Q/SY1141储集岩热解地球化学录井规范
Q/SY1228岩石热蒸发气相色谱录井规范
Q/SY1621轻烃录井技术规范
3录井资料采集
3.1地质录井
3.1.1钻时录井
3.1.1.1采集项目
并深、钻时。

3.1.1.2技术要求
3.1.1.2.1钻具管理
录井队应对钻具进行丈量和复查,做到钻井、录井数据一致。
3.1.1.2.2井深校正
仪器测量井深与钻具计算井深每单根误差不大于0.20,每单根校正一次仪器测量井深。

3.1.1.2.3采集密度(间隔)
采集密度(间隔)为1m,需要时最小可调至0.1m,单位用“min/m”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3.1.2岩屑录井
3.1.2.1采集项目
层位、井段、岩性定名、岩性及含油气水描述、定名岩屑占岩屑百分含量、含油岩屑占岩屑百分
含量、荧光湿照颜色、荧光滴照颜色和荧光对比级别。
3.1.2.2技术要求
3.1.2.2.1样品质量
每包样品质量不少于500g。
3.1.2.2.2迟到时间
按以下要求执行:
a)目的层之前200m及目的层,每100m实测迟到时间一次。
b)非目的层,并深在1500m前,实测迟到时间一次;并深在1501m一2500m,每500m实测迟
到时间一次;井深在2501m一3000m,每200m实测迟到时间一次:井深大于3000m,每
100m实测迟到时间一次。
c)每次进行实物迟到时间测定后,对理论计算迟到时间进行校正。理论计算迟到时间应与实测
迟到时间相对应。
3.1.2.2.3取样位置、样品采集及清洗
按SY/T5788.3中的规定执行。
3.1.2.2.4样品整理、标识
干燥后的样品应装人盒(袋)中,标明井号、井深。

4录井资料处理
4.1实物资料处理
4.1,1岩屑采集资料处理
完钻测井后,利用测井曲线逐包检查岩性与电性对应关系,对岩性、电性关系有矛盾的岩屑重新
进行观察描述,修改随钻岩性剖面并进行归位。对复查后仍有矛盾的层段进行井壁取心落实。岩屑采
集资料处理后应填写岩屑含油显示统计表。
4.1,2岩心采集资料处理
完钻测井后,利用测井曲线逐层检查岩性与电性对应关系,对岩性、电性关系有矛盾的岩心重新
进行摆放、描述,对岩心录井岩性剖面进行归位。资料处理后应填写钻井取心油气显示统计表。

4.2仪器资料处理
4.2,1综合录井仪资料处理
4.2.1.1采集资料的“时一深转换”处理
4.2.1.1.1数据格式转换
将不同型号录井仪器采集的数据统一转换成DBF格式文件,转换后的数据包括实时数据和迟到数据。
4.2.1.1.2钻时处理
对实时采集的钻时数据进行处理,形成合适间距的钻时参数。
4.2.1.1,3气体参数受管路延时影响的处理
通过软件及人工识别,将停泵后一个管路延时周期的数据点替换开泵后的相应数据点,恢复真实
状态的气体参数。
4,2,1,1,4后效循环钻并液采集的数据记录处理
按以下要求进行:
a)根据停泵持续时间判断是否为有效的后效录井,确定后效循环钻井液数据提取的起点。
b)根据迟到时间,提取一个循环周期采集的气体数据。
c)计算后效气体数据所对应的归位深度。
d)建立后效循环数据库和气体参数曲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26-2014代替Q/SY126一2007
油田水处理缓蚀阻垢剂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ors for oil field water treatment

2014一08一22发布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26,Q/SY 126-2014,油田水处理,缓蚀阻垢剂,Q/SY 126-2014 油田水处理用缓蚀阻垢剂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水处理用阻垢剂、缓蚀阻垢剂、缓蚀剂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志、包装、运输与储存及健康、安全、环境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田水处理用阻垢剂、缓蚀阻垢剂、缓蚀剂的质量检验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一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7476水质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
SY/T5273一2000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性能评价方法
SY6137含硫化氢油气生产和天然气处理装置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SY/T627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
油田水处理过程中,少量加入能抑制或减缓油田水对金属材料腐蚀的化学剂,主要起缓蚀作用。
3.2
阻垢剂scale inhibitor
油田水处理过程中,少量加入能阻止或延缓油田水中盐类成垢沉积的化学剂,主要起阻垢作用。
注1:油田水处理常用的阻垢剂、防垢剂在本标准中统称为阻垢剂。
注2:阻垢剂可分为阻碳酸钙垢型阻垢剂,阻硫酸钙垢型阻垢剂,阻硫酸机垢型阻垢剂,阻碳酸钙、硫酸钙垢型阻垢剂,阻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垢型阻垢剂。
3.3
缓蚀阻垢剂corrosion and scale inhibitors

油田水处理过程中起阻垢作用同时具有缓蚀功能的化学剂。
注1:油田水处理常用的缓蚀阻垢剂、阻垢缓蚀剂、缓蚀防垢剂在本标准中统称为缓蚀阻垢剂。
注2:缓蚀阻垢剂可分为阻碳酸钙垢型缓蚀阻垢剂,阻硫酸钙垢型缓使阻垢剂,阻硫酸钡垢型缓蚀阻垢剂,阻碳酸钙、硫酸钙垢型缓蚀阻垢剂,阻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钡垢型缓蚀阻垢剂,
4技术要求
4.1理化指标应符合产品生产企业明示的质量要求。
4.2在符合产品生产企业明示的质量要求的基础上,使用性能指标应达到表1所列的技术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19-2014代替Q/SY119一2007
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used for oil displacement

2014-08-22发布2014一10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19,Q/SY 119-2014,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Q/SY 119-2014 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粉状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测定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贮存及HSE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粉状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质量检验与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3技术要求
粉状驱油用聚丙烯酰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4测定方法
4.1外观
在自然光下目视测定样品的外观。
4.2固含量
方法测定见附录A。

4.3粒度
方法测定见附录B。
4.4水解度
方法测定见附录C
4.5黏均相对分子质量
方法测定见附录D。
4.6黏度
方法测定见附录E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18-2013代替Q/SY118一2007
水包油型稠油降黏剂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heavy oil viscosity reducers used to assist in forming oil-in-water state

2013一04-15发布 2013一06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18,Q/SY 118-2013,水包油型稠油降粘剂,Q/SY 118-2013 水包油型稠油降粘剂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包油型稠油降黏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储运和HSE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场使用温度条件下,原油表观黏度大于800Pa·s降黏用水包油型稠油降黏剂的质量检验、评价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SY/T5281原油破乳剂使用性能检测方法(瓶试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三号〔2000)
3技术要求
水包油型稠油降黏剂产品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Q/SY 118,Q/SY 118-2013,水包油型稠油降粘剂,Q/SY 118-2013 水包油型稠油降粘剂技术规范

4仪器与设备、溶液与试剂
4.1试验用以下仪器与设备:
a)带有V3一60一30型桨式转子的布氏黏度计或同类产品。

b)恒速电动搅拌器:在空载状态下的搅拌速度为(100~6000)r/min±15%,搅拌轴上装有双叶片搅拌桨,搅拌杆长度为350mm,叶片直径为85mm。
c)恒温水浴:误差不超过±1℃。
d)天平:感量0.01g。
e)烧杯:
500mL低型玻璃烧杯:内径88mm,高117mm。
250mL高型玻璃烧杯:内径60mm,高120mm.
f)陈化釜:耐温350℃以上,容积为500mL。
g)往复振荡仪:振动频率为200次/min~300次/min,水平振幅为20mm。
h)振荡瓶:内径为60mm,容积为600mL。
)脱水试瓶:用于破乳脱水的比色管,见图1。
j)烘箱:室温至(350±1)℃。

4,2试验用以下溶液与试剂:
a)去游离水稠油:现场取回稠油在室温下静置24h,除去游离水的稠油。
b)脱水稠油:采用物理法将现场取回稠油脱水至含水量小于1%的稠油。
c)破乳剂:现场使用的破乳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16-2012代替Q/SY116一2007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模型定义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defining data exchange model in information system

2012一09一27发布2012一11一15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16,Q/SY 116-2012,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模型定义,Q/SY 116-2012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模型定义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时采用的数据交换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030一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REC-xmlschema-0-20010502W3CXML模式第1部分:结构(W3 C XML Schema-Part 1:Structures)
REC-xmlschema -2 -20010502
W3CXML模式第2部分:数据类型(W3CXMLSchema-Part 2:Datatyp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数据交换data exchange
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软件系统之间传递数据的过程。本标准中的数据交换是指通过中间文件实现的
一种交换方式,由数据选择、编码、传输、解码、集成等环节构成。

3.2
数据交换模型data exchange model
用来定义数据交换文件的格式的模型。本标准中的数据交换模型是基于XML模式的数据交换模
型,其语法采用XML模式进行描述。定义数据交换模型的文件是XML模式文件,模式文件的扩展
名为.xsd(具体数据交换模型文件参见附录A)。
3.3
数据交换文件data exchange file
用来在两个系统之间传递数据的中间文件。本标准中的数据交换文件采用XML进行描述,其格
式符合本标准定义的交换模型。数据交换文件的扩展名为,xl(相关数据交换文件开发指南参见附
录B)。
3.4
命名空间namespace
XML中用来指定一个元素或属性的有效范围。XML的命名空间用一个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表示。

3.5
XML模式XML schema
一种以含有逻辑约束规则的式样为基础的结构化模式语言。本标准中是指万维网联盟(W3C)
的XML Schema。
3.6
XML文件XML file
按XML语法组织的数据文件,因此XML文件中包含的是数据。
3.7
元素element
XML文档内容的基本单元。从语法上讲,一个元素包含一个起始标记、一个结束标记以及标记
之间的数据内容。其形式是:<标记>数据内容。
3.8
实体entity
任何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包括事物间的联系。在不同的系统中,实体可能有不同的叫法,如
“表”、“类”等。实体与这些术语是等价的、通用的。
4数据交换模型
4.1数据交换模型的定义规则
定义规则为:
a)一个数据交换模型可以由多个模式文件组成。
b)所有的模式文件采用统一的命名空间。
c)数据交换文件必须有一个唯一的根元素。

4.2数据交换模型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为:
a)数据集:定义要交换的数据。
b)计量单位:定义交换文件中使用的计量单位。
c)交换对象:定义交换数据源的相关环境,包括创建人、数据源和数据模型。
4.3约定
约定如下:
a)所有的模式及示例都以片段的形式给出。
b)所有的模式及示例均遵照4.5定义的命名空间。
c)“XML模式应用示例”用来说明所定义的类型或元素如何在XML模式中使用,示例中的语法符合XML模式规定。
d)“XML示例”用来说明所定义的类型或元素如何在XML文件中实例化,示例中的语法符合XML规定。
4.4字符集
交换模型和交换文件是文本文件,采用GB18030一2005规定的文件中字符。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114-2012代替Q/SY114一2007
石油数据中心地震勘探数据归档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exploration data archives of
petroleum data center

2012一09一27发布2012一11一15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114,Q/SY 114-2012,地震勘探,数据归档,石油数据中心,Q/SY 114-2012 石油数据中心地震勘探数据归档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数据中心地震勘探数据归档的范围、记录格式;规定了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处
理、解释成果综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以及文字报告等的归档技术规定、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开发的陆上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原始数据、垂直
地震剖面(VSP)数据以及计算机处理、解释成果资料的归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171陆上石油物探测量规范
SY/T5314陆上石油地震勘探资料采集技术规范
SY/T5331石油地震勘探解释图件
SY/T5332陆上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规范
SY/T5481地震勘探资料解释技术规程
SY/T6290地震勘探辅助数据SPS格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JPG
JPG是JPEG的缩写。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由国际标准组织(ISO:In-
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和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CCITT:Consultation
Commi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为静态图像所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数字图像
压缩标准,也是至今一直在使用的、应用最广的图像压缩标准。
3.2
PDF
PDF全称Portable Document Format,译为可移植文档格式,是一种电子文件格式。作为电子
文档长期保存格式的PDF/Archive(PDF/A)经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已成为正式的中国
国家标准,并已于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3.3
DBF
DBF是一种常见的数据库文件格式,由Foxbase,Dbase,Visual FoxPro等数据库处理系统采
用。可用上述数据库系统和Excel,Access等多种软件打开。

4地震勘探数据归档范围
地震勘探数据归档范围包括:工程设计、采集、处理、解释及综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在磁
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各种形式的数据。针对具体项目时,为合同要求归档的数据。
4.1地震勘探原始数据
4.1.1地震采集线(束)命名
地震采集线(束)命名为:施工年度+地区+线(束)编号,要求不能重名;二维测线示例:
11ZM03:三维线束示例:11ZM-01。
4.1.2地震采集线束资料
地震数据采集按SY/T5314的规定执行。
a)测量成果:
1)测量成果按SY/T5171的规定执行:
2)测量施工资料包括:测量施工设计、测量施工总结、GPS控制测量、物理点测量原始
数据、物理点测量成果数据、物理测量质量统计、测线成果、坐标比较、高程计算和测
量图件电子文档等。
b)仪器班报:
1)仪器班报内容包括:封面、参数表、备注表、班报内容等:
2)生产和试验的原始仪器手工纸质班报、观测系统图需逐页拍照形成JPG格式文件一并上交。

c)表层调查数据资料:
1)表层调查包括:小折射、微测井、低降速带等资料:
2)归档内容包括:时距图、剖面图、校正两数据表、低降速层的等厚图、速度平面图、校
正量的平面图,原始野外静校正量以及计算静校正采用的参考基准面、替换速度等。
d)原始数据磁带:
1)带盘编号:三维按区块内统一编号,二维按项目内测线顺序编号;
2)外封面标签内容包含数据类型、工区、线号、起止文件号、施工起止日期、带盘编号
(盘号/总盘号)、记录长度、采样率、记录格式、施工单位等。
e)观测系统图:
1)二维观测系统图,山地勘探包括带高程曲线的表层地质剖面图:
2)三维观测系统平面图。
辅助数据(SPS数据):执行SY/T6290的有关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90-2012代替Q/SY90一2007
油田水处理絮凝剂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flocculants used for oilfield water treatment

2012一04一28发布2012一07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90,Q/SY 90-2012,油田水处理,絮凝剂,Q/SY 90-2012 油田水处理用絮凝剂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水处理用絮凝剂的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
存,以及健康、安全、环境控制等。
本标准适用于采购的油田注水、污水处理用絮凝剂的检验与室内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79固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14563高岭土及其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絮凝剂flocculant
能使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聚集、沉降的化学剂。

3.2
无机絮凝剂inorganic flocculant
起絮凝作用的无机化学剂。
3.3
有机絮凝剂organic flocculant
起絮凝作用的有机化学剂。
3.4
复合絮凝剂complex flocculant
两种或两种以上无机物、有机物混合后形成的絮凝剂。
4技术要求
絮凝剂在符合产品生产企业明示的产品质量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表1规定的技术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