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9月 ( 第 46 页)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8.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设计规范
第2部分:仪表选型

Specification for instrument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2:Instrument selection
2016一01一27发布2016一04-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8.2,Q/SY 06008.2-2016,仪表选型,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设计,Q/SY 06008.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设计规范 第2部分:仪表选型

1范围
Q/SY06008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系统温度仪表、压力仪表、流量仪表、液
位仪表、分析仪表、控制阀等仪表选型。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地面工程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24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GB/T18604用气体超声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T21446用标准孔板流量计测量天然气流量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253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50350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T50892油气田及管道工程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Y6503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流装置throttling device
差压流量计的一次装置,包括节流件、取压装置以及前后毗连的配管。当流体流经该装置时,将
在节流件的上、下游两侧产生与流量有确定数值关系的压差。

3.2
容积式流量计positive displacement flowmeter
安装在封闭管道中,由若干个已知容积的测量室和一个机械装置组成,流体流动压力驱动机械装
置并借此使测量室反复地充满和排放流体的装置。
3.3
速度式流量计velocity flowmeter
通过直接测量封闭管道中满管流动速度为原理的流量计量装置。
3.4
热式质量流量计thermal mass flowmeter
利用流体流量(或流速)与热源对于流体传热量的关系来测量质量流量的流量计。

3.5
科氏力质量流量计Coriolis mass flowmeter
利用流体质量流量与Coriolis力的关系来测量质量流量的流量计。
3.6
控制阀control valve
构成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终端元件的操作装置,由内含改变过程流体流量的阀内件和阀体组件组
成,阀体组件连接一个或多个执行机构响应控制元件发出的信号。
3.7
执行机构actuator
将信号转换成相应运动的机构,它包括气动、电动和液动三种执行机构类型。
4温度仪表选型规定
4.1就地温度仪表
4.1,1温度测量显示仪表的使用范围宜取仪表量程的20%一90%;正常测量值宜在仪表量程的50%左右。
4.1.2就地温度仪表介质温度一80℃~一50)℃范围内宜采用双金属温度计。有振动、无法近距离读
数、测温精确度要求不高、介质温度-80℃以下宜选用压力式温度计。
4.1.3温度计精确度等级宜选用1.0级或1.5级;精密测量宜选用0.5级或0.25级。
4.1,4就地温度仪表宜选用外保护套管安装方式,或选用可抽芯拆卸式结构。
4.1.5就地温度仪表刻度盘直径宜为100mm;在照明条件较差、安装位置较高或观察距离较远的场
合,表盘直径可选用150mm。
4.1.6仪表外壳与保护管连接方式宜选用万向型,也可选用轴向型或径向型。
4.1,7压力式温度计的毛细管应有保护措施,长度应小于20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8.1-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Specification for instrument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16一01-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8.1,Q/SY 06008.1-2016,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设计,通则,Q/SY 06008.1-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1范围
Q/SY06008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田地面工程自控仪表系统现场仪表设计选型、计算机控制系
统、控制室、仪表安装、供电和供气、接地以及电线电缆和仪表管道管缆等设计一股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地面工程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所有部分)爆炸性环境
GB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50058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T50770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GB/T50823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GB/T50892油气田及管道工程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H/T3160石油化工控制室抗爆设计规范
SH/T3164石油化工仪表系统防雷工程设计规范
SY6503石油天然气工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安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计算机控制系统computer control system
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控制器、相关硬件、软件和通信网络组成的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控制及
管理的控制系统。
3.2
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SCADA)
以多个远程终端监控单元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起来,具有远程监测控制功能的分布式计算机
控制系统。
3.3
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DCS)
控制功能分散、操作显示集中、采用分级结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也称为分布式控制系统,或集散控制系统。
[GB/T50823-2013,定义2.1.6]
3.4
集成控制系统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s(ICS)
将各自独立运行的基本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和/或火气系统,通过通信网铬链接在一起、
共享操作显示的控制系统。
3.5
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了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
于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
的输入和输出操作,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3.6
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RTU)
针对通信距离较长和工业现场恶劣环境而设计的具有模块化结构的特殊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将
末端检测仪表和执行机构与远程主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具有数据采集、控制和通信功能,它能接收主
控制系统的操作指令,控制末端的执行机构动作。
3.7
基本过程控制系统basic process control system(BPCS)
不执行任何安全完整性等级大于或等于1级的安全仪表功能,响应过程测量以及其他相关设备、
其他仪表、控制系统或操作员的输人信号,按过程控制规律、算法、方式,产生输出信号实现过程控
制及其相关设备运行的系统。
3.8
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IS)
实现一个或多个安全仪表功能的仪表系统。

4仪表选型
4.1仪表选型应根据工艺装置的过程控制特点、工艺介质特性、操作要求和自动控制水平等因素确
定。选用仪表的性能应可靠、稳定,经济适用,其仪表的精确度应满足不同使用场合的检测要求。
4.2在同一工程项目中,仪表品种规格在满足工艺过程要求的前提下,宜力求统一,以减少使用方
备品备件的品种和维护的方便。
4.3安装在振动较大场合的仪表,应选用耐振型仪表。安装在湿热环境的仪表,应选用耐湿热型仪表。
4.4腐蚀性介质的测量,应选用耐腐蚀型仪表或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黏性介质、高温、低温或超
低温介质的测量,应采取隔离保温措施。
4.5仪表设备的公称压力等级应满足工艺过程设计压力要求,宜不低于工艺设备、管道的压力等级。
4.6仪表的防爆应满足GB3836和GB50058的规定,仪表的防护类型应根据GB4208的规定确定。
4.7仪表系统的防雷防电涌设计宜符合SH/T3164的规定。
4.8仪表选型应符合GB/T5089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7.3一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静设备设计规范
第3部分:立式容器

Specification for static equipment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3:Vertical vessel
2016-01-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7.3,Q/SY 06007.3-2016,油气田地面工程,立式容器,静设备设计,Q/SY 06007.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静设备设计规范 第3部分:立式容器

1范围
Q/SY06007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立式容器材料、结构设计、强度计算以及制
造、检验与验收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地面工程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1一150.4压力容器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HG/T21574化工设备吊耳及工程技术要求
HG/T21639塔顶吊柱
JB/T4712(所有部分)容器支座
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
NB/T47003.1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NB/T47041塔式容器
Q/SY06007.1油气田地面工程静设备设计规范第1部分:通则

3材料
3.1立式容器的壳体材料应按Q/SY06007.1的规定执行。
3.2裙座材料宜按受压元件用钢要求选取,并注意使用地区环境温度的影响。
3.3支腿材料应符合GB/T700或GB/T1591的规定,不应选用Q235A。
3.4设计温度大于350℃或低温的立式容器的裙座壳上部至少应有500mm与容器底封头材质相同的
过渡段。
3.5地脚螺栓宜选用符合GB/T700规定的Q235或符合GB/T1591规定的Q345,地脚螺栓的腐蚀
裕量应大于或等于3mm,同时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
4结构设计
4.1腿式支座适用于小直径且容器的高径比不大于5的立式容器,当容器支承距离很小时,可采用
支承式支座。
4.2立式容器的裙座分为圆筒形和圆锥形两种型式。圆锥形裙座的半顶角不宜超过15°,裙座壳的
名义厚度应大于或等于6m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7.2一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静设备设计规范
第2部分:卧式容器

Specification for static equipment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2:Horizontal vessel
2016一01一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7.2,Q/SY 06007.2-2016,卧式容器,油气田地面工程,静设备设计,Q/SY 06007.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静设备设计规范 第2部分:卧式容器

1范围
Q/SY06007的本部分规定了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卧式容器材料、结构设计、强度计算以及制
造、检验与验收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地面工程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3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150.4压力容器第4部分:制造、检验和验收
GB/T30583承压设备焊后热处理规程
HG/T20582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
HG/T20583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JB/T4712.1容器支座第1部分:鞍式支座
NB/T47042卧式容器
SY/T0556快速开关盲板技术规范
Q/SY06007.1油气田地面工程静设备设计规范第1部分:通则
3材料
3.1卧式容器的壳体材料应按Q/SY06007.1的规定执行。
3.2鞍座材料的选用应符合NB/T47042的规定,且鞍座与壳体相连的垫板材料应与容器筒体材料相匹配。
3.3地脚螺栓材质应符合NB/T47042的规定。

4结构设计
4.1卧式容器支座宜采用鞍式支座。鞍式支座应优先按双鞍座支承考虑,其中的一个支座应采用滑
动支座。滑动支座应设在容器上外接管线较少、无大的管线、无集中载荷的一端。
4.2鞍式支座的设置应根据容器整体受力情况,并综合筒体的长度、直径、壁厚等因素:当筒体的
长度过长时,可采用3个或3个以上鞍座支承的结构;当采用三鞍座支承时,中间的支座宜安装固定
式,两侧的支座宜安装滑动式。
4.3清管器收发装置宜设置为双滑动支座。
4.4当设置两个鞍式支座支承时,鞍座设置应使支座中心到封头切线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容器内直径
的1/4,当无法满足时,其值不得大于两封头切线间距离的0.2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注水工艺设计规范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 code for water injection

2016-01-27发布2016-04-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6,Q/SY 06006-2016,油气田地面工程,注水工艺设计,Q/SY 0600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注水工艺设计规范

1范固
本标准规定了油田地面工程项目中注水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总则、工艺、管道、站场、设
备及材料。
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田、滩海陆采油田及海上油田陆岸终端地面工程注水、注聚合物新建及改扩
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48管道元件PN(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GB6479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31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91油田注水工程设计规范
HG/T20592~20635钢制管法兰、垫片、紧固件
SY/T0048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5270高压注水管路配件设计技术规定
SY/T6420油田地面工程设计节能技术规范
SY/T6662石油天然气工业用非金属复合管

3术语和定义
GB5039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则
4.1油田注水(含注聚合物,下同)工程设计,应符合已批准的油田开发方案和总体规划或设计委
托书的要求,可一次或分期进行。注水站的设计规模宜适应油田开发5一10年的需要,新建区块的注
水能力宜适应油田综合含水率50%时的注水量。
4.2油田(区块)注水用水量应按GB50391的有关规定计算。
4.3油田注水用水,可选用油田采出水、工业及生活废水、地表水及地下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4.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6部分: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processing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6:Pump
2016一01一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4.6,Q/SY 06004.6-2016,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油气田地面工程,泵,Q/SY 06004.6-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6部分:泵

1范围
Q/SY06004的本部分规定了泵的工艺设计中的主要设计原则和一般性要求,包括泵选型、扬程
和汽蚀余量的计算、原动机的选用、泵的冷却及轴封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PI Std 610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用离心泵(Centrifugal pumps for petroleum,petrochemical and natural gas industri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流量capacity
单位时间内泵排出口所输出的液体量。
3.2
扬程head
泵输送单位重量液体由泵进口至出口的能量增加值。其值等于泵出口总水头和人口总水头的代数
值,一般用H表示,其单位为米(m)。
3.3
汽蚀余量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NPSH)
从基准标高算起的泵吸入口总绝对吸入压力中减去该液体的汽化压力。

3.4
有效汽蚀余量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available(NPSHA)
根据该泵装置(液体在领定流量和正常抽送温度下)确定的汽蚀余量。
3.5
必需汽蚀余量net positive suction head required(NPSHR)
通过用水进行试验来确定的导致扬程下跌3%的汽蚀余量。
3.6
最小连续稳定流量minimum continuous stable flow
泵在不超过标准规定的振动限定下能够工作的最小流量。
3.7
最小连续热流量minimum continuous thermal flow

泵能够维持工作而其运行不致被泵抽送液体的温升所损害的最小流量。
4泵的选型
4.1选用依据
4.1,1选泵时通常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宜选取最大流量的1,1一1,15倍作为泵的流量。
4.1,2选用泵的扬程应注意最低吸入液面和最高送液高度,同时应留有余量,并应取系统扬程的
1.05一1.1倍,作为选型依据。
4.1.3选用泵时应考虑液体的温度、密度、黏度、介质中固体颗粒的直径和含量,以及气体的含量
等,还涉及装置系统扬程、有效汽蚀余量等的计算、介质的化学腐蚀性、毒性及易燃、易爆等。
4.1,4选用泵时应考虑泵送液高度、送液路程、送液走向、吸入侧的最低液面、排出侧的最高液面
等,以及管道规格、材料、管件规格、数量等,以便进行系统扬程计算和汽蚀余量的校核。
4.1.5选用泵时应考虑液体操作温度、饱和蒸汽压、吸入侧容器压力、排出侧容器压力、大气压力、
环境温度,间歇操作还是连续操作,泵的位置是固定还是可移动的。
4.2泵型选择
4.2,1选择的泵应满足工艺条件,需考虑其工作可靠、长周期运转、投资少、效率高、能耗低、占
地面积小、便于操作和维修等因素,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a)输送易燃、易爆或有毒液体的泵,应密封严密可靠或采用无泄漏泵,如屏蔽泵或磁力驱动泵、隔膜泵等。
b)输送汽液平衡状态的液体,宜选用吸入性能好的泵,即汽蚀余量较小的泵。
c)根据输送液体的特性(腐蚀性介质或固体颗粒含量)及工艺参数(温度等)选用相适应的材料及密封等。
d)对安装在有腐蚀性气体存在场合的泵,应采取防大气腐蚀的措施。
e)对安装在防爆区域的泵,应根据防爆区域等级,采用防爆电动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4.5-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5部分:空冷器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processing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5:Air cooler
2016一01-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4.5,Q/SY 06004.5-2016,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油气田地面工程,空冷器,Q/SY 06004.5-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5部分:空冷器

1范围
Q/SY06004的本部分规定了空冷器工艺设计的基本要求及相关参数的选取等。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瑞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PI Std661炼油厂用通用空气冷却换热器(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 for general refinery services)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嘴nozzle
包括进口管嘴和出口管嘴。
3.2
管束tube bundle
包括管箱、换热管、管東侧梁及支持梁等。
3.3
风机fan
包括轮授、叶片、支架及驱动机等。
3.4
百叶窗louvres
包括窗叶、调解机构及百叶窗侧梁等。

3.5
构架frames
用于支撑管束、风机、百叶窗及其附属件的钢结构。
3.6
风箱bellow
用于导流空气的组装件。
3.7
附件accessory
如蒸汽盘管、梯子、平台等。

3.8
翅片管fin tube
在换热管的表面通过加翅片,增大换热管的外表面积(或内表面积)。
3.9
翅片管面积finned surface
以两管箱间管长为基准的与空气接触的翅片管总外表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
3.10
光管面积bare tube surface
以两管箱间管长为基准的基管外表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2)。
3.11
鼓风式forced draft
管束置于风机排风侧的布置型式。
3.12
引风式induced draft
管束置于风机吸风侧的布置型式。
4选型
4.1空冷器选型
4.1,1接近温度(热流出口温度与设计气温之差)不低于15℃,宜选用干式空冷。接近温度低于
15℃时,可采用湿式空冷、表面蒸发空冷、干湿联合空冷及空冷+水冷等方式。
4.1.2在气候温和条件下,空冷器工艺介质人口温度宜高于65℃,如果介质人口温度低于65℃,应
通过综合分析确定采用空冷器还是水冷却器。
4.1.3空冷器有防冻、放凝及稳定操作的要求时,可采用百叶窗、变频控制及增加蒸汽盘管等措施。
4.1,4在季节变化对气温影响巨大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空冷器,以适应不同环境温度。
4.1.5采用湿式空冷器或表面蒸发空冷器时,应采用不易结垢的软化水或脱盐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4.4一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4部分:换热器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processing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4:Heat exchanger
2016一01一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4.4,Q/SY 06004.4-2016,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换热器,油气田地面工程,Q/SY 06004.4-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4部分:换热器

1范围
Q/SY06004的本部分规定了管壳式换热器的工艺参数和结构参数。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1热交换器
TEMA管壳式换热器制造协会标准(Tubular Exchang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箱front end stationary
位于换热器两端,能够均匀分布流体到各换热管和把管内流体汇集在一起送出换热器的部分。
3.2
管束buddle
由换热管、折流元件、管板、拉杆、定距管组成的组合件。
3.3
管程tube
介质换热管内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部分。
3.4
壳程shell
介质流经换热管外的通道及与其相贯通部分。

3.5
折流元件baffle
折流板、折流杆等结构。
3.6
板间距baffle spacing
相邻两块折流板之间的距离。
3.7
管心距pitch
相邻两根换热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3.8
绕管式换热器spiral tube heat exchanger

4换热器的选型
4.1管壳式换热器
4.1,1一般情况宜选用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的零部件名称参见附录A。
4.1,2管壳式换热器宜选用“B”型管箱对于清洁介质可选用“A”型管箱。
4.1,3管壳式换热器壳体宜选择“E”型;当换热器内发生温度交叉时,可采用“F”型换热器;当
壳程流体的允许压降较小,且“E”型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J”型或“X”型、“H”型或“G”
型;对于壳程沸腾且汽化率大于30%时,宜考虑用“K”型。
4.1,4后端结构选择宜满足以下要求:
a)壳程介质不易结垢,或壳程污垢便于化学清洗工况,宜选用“L”型、“M”型、“N”型固
定管板式结构。
b)管程不需要机械清洗时,可采用U形管式结构。
c)其他工况应采用“S”型浮头。
4.2板片式换热器
4.2.1当需要的传热面积较大,且对应管壳式换热器尺寸过大时,可选用板片式换热器。
4.2.2板片式换热器承压性能较低,对可拆式板片式换热器,介质操作压力不宜超过2.0MP,对
改良的焊接式板片式换热器,介质操作压力不宜超过3.0MP
4.2.3板片式换热器可承受工作温度不宜超过200℃。
4.2.4板片式换热器不适用于杂质较多的介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4.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3部分:塔器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processing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3:Tower
2016一01一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4.3,Q/SY 06004.3-2016,塔器,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油气田地面工程,Q/SY 06004.3-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3部分:塔器

1范围
Q/SY06004的本部分规定了塔器工艺设计中的主要设计原则和一般性要求,包括塔器选型、塔
器设计工艺要求、塔内件的结构要求以及仪表管口安装位置的要求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湍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板式塔trayed tower
塔内装有一定数量的塔盘,气体以鼓泡或喷射的形式穿过塔盘上的液层使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
质。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阶梯式变化。
2.2
填料塔packed tower
塔内装填一定段数和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沿填料表面呈膜状向下流动,作为连续相的气体自
下而上流动,与液体逆流传质。两相的组分浓度沿塔高呈连续变化。
2.3
塔内件tower internals
塔内用于实现分离过程的可拆卸部件,包括塔盘、填料、分布器和再分布器、除雾器、填料支撑
板、填料压板、床层限位器、防冲挡板、管道、塔内集液槽、升气管等。
3塔器选择
3.1一般规定

3.1.1常用的塔器可分为填料塔和板式塔。
3.1,2在塔器设计时,应根据操作条件、物料性质、塔设备的性能,以及塔设备的加工、安装、维
修、经济性等多种因素综合比较后确定合理的塔器型式。
3.2塔型选择
3.2,1塔器选择时,应根据不同的物料性质按如下要求选择:
a)易起泡的物系,在处理量变化不大时,宜选用填料塔。
b)具有腐蚀性的介质,应选用非金属材质的填料塔(如陶瓷、塑料等)。如必须用板式塔,宜
用结构简单、造价低的筛板、穿流板或固定阀塔板。
c)具有热敏性的物料,宜选用压力降较小的塔型,如规整填料塔、湿壁塔等。
d)黏性较大的物系,宜选用大尺寸的填料塔。
e)含有悬浮物或易结晶和有结垢的物系,应选择液流通道较大的塔型,以板式塔为宜,不宜使用填料塔。
f)操作过程中有热效应的系统,宜采用板式塔
3.2.2塔器选择时,应根据不同的操作条件按如下要求选择:
a)若气相传质阻力大(即气相控制系统,如低黏度液体的蒸馏、空气增湿等),宜采用填料塔:
受液相控制的系统(如水洗CO,),宜采用板式塔。
b)低的液相负荷,不宜采用填料塔。
c)大的液体负荷,可选用填料塔或板式塔。
d)对处理量或气液比波动较大的工况,宜选用板式塔。
e)对多股进料或多股侧线抽出的塔,宜采用板式塔。
f)对压力降要求较小的工况,宜优先选用填料塔。
g)对于塔顶、塔底产品均有质量要求的塔系,宜采用板式塔。
3.2,3塔器选择时,应注意的其他因素如下:
a)对于多数情况,塔径小于800mm时,不宜采用板式塔,宜用填料塔。
b)对于大塔径,对加压或常压操作过程,应优先选用板式塔:对减压操作系统,宜采用新型填料。
c)对于沿塔高气、液负荷变化较大的塔系,在同一塔内,可采用板式及填料共存的塔型。

4塔器设计工艺要求
4.1一般规定
4.1.1应根据工艺流程模拟计算结果,选取进出同一块塔板并且气液相流量最大的那块塔板上物流
数据作为塔设计的基础数据。
4.1,2塔器的工艺设计计算应确定塔体的主要尺寸以及主要内构件的结构尺寸,并对所设计的塔板
进行流体力学校核。
4.2板式塔
4.2,1吸收塔的塔板数应根据净化要求经计算确定。
4.2.2应根据计算出的浮阀数和降液管面积确定塔径,并对塔板进行水力学计算并调整塔径。
4.2.3确定塔盘上的浮阀数时,以浮阀刚好全开时的阀孔动能因数F。的经验值来设计,F。宜取8×12。
4.2.4降液管内溶液的流速不宜过高,宜在0.1m/s以下;吸收塔内降液管流速不宜超过0.08m/s,
再生塔内流速不应大于0.12m/s;对于性质和水相近的液体,可适当提高。
4.2.5吸收塔上宜设置2一3个贫液进口,以便在负荷变化时调节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共吸收量。
4.2.6再生塔回流比不宜大于2。
4.2.7应根据气液流量选择合适的溢流程数,堰上液流强度不宜超过60m3/(m·h),当堰上液流
强度过大时[超过100m3/(m·h)~130m/(m·h)],宜改用双溢流,以保证液流的均匀分布。
4.2.8当塔径较大和液相的负荷较大,双溢流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四液流型。
4.2.9为使装置操作平稳,吸收塔底溶液停留时间不宜小于5m;当不设溶液缓冲罐而以再生塔底
作储液段时,再生塔底溶液停留时间不宜小于5m,必要时可将再生塔底部直径局部放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4.2一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2部分:分离器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processing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2:Separator
2016一01一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4.2,Q/SY 06004.2-2016,分离器,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油气田地面工程,Q/SY 06004.2-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2部分:分离器

1范围
Q/SY06004的本部分规定了重力分离器、气液液三相分离器、段塞流捕集器、过滤分离器的主
要工艺设计原则和一般性要求,包括了不同类型的分离器选型原则、工艺参数的确定原则、容器的计
算原则、结构和管口设置原则等。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滩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新建及改扩建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50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t切线长度tangent length
封头与封头圆筒间的连线称为切线,切线间的距离称为切线长度,用TL表示。
3.2
长径比length-diameter ratio
分离器的切线长度和分离器直径的比例。
3.3
停留时间residence time
在操作条件下,从流体进入空容器开始计时,到流体液面达到允许的最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3.4
防涡流挡板anti-swirl baffle
在液体流出口(通常指容器的底部出口),为防止液体流出处产生涡流,在出口处设立的挡板。
3.5
气体出口挡板gas outlet damper
存在气液两相的容器内,为减少气体流出时夹带液滴,在气体出口处设置的挡板。
3.6
重力分离器gravity separator
利用不同流体之间的密度差进行气液分离或者气一液一液分离的容器。
3.7
过滤分离器filter separator
在气体分离的气流通道上增加了过滤介质或过滤元件的分离器。

3.8
段塞流捕集器slug catcher
用于陆上及海洋油气多相混输管道终端,捕获混输管道来段塞流,为输送介质提供缓冲空间,以
保障下游气、液相处理设备在混输管道流量间歇性急剧变化时正常工作,可具备一定气液初级分离功
能的专用设备。
4分离器的类型
41一般规定
4.1.1分离器常用的型式宜为卧式分离器和立式分离器。
4.1.2分离器按用途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用于气液分离的分离器和用于气液液分离的分离器。
普通的气液分离宜采用重力分离器:精度要求较高的气液分离宜采用过滤分离器;气液液分离宜选用
三相分离器。
4.2重力分离器
4.2.1对于分离的液滴直径大于200m的气液分离宜采用重力分离器。
4.2.2重力分离器的工艺技术要求应满足GB50350的有关要求。
4.2.3宜避免直接在重力分离器前设置阀件、加料及引起物料的转向。
4.2.4液体量较多,在高液面和低液面间的停留时间在6min~9min,应采用卧式重力分离器。
4.2,5液体量较少,液面高度不是由停留时间来确定,而是通过各个调节点间的最小距离100mm
来加以限制的,应采用立式重力分离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4.1一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Specification for natural gas processing equipment technical desig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1:General
2016-01一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4.1,Q/SY 06004.1-2016,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油气田地面工程,通则,Q/SY 06004.1-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处理设备工艺设计规范 第1部分:通则

1范围
Q/SY06004的本部分规定了工艺装置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原则和一般性要求,包括了静设备腐
蚀裕量、备用原则、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排气与排液、隔热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海陆采油气田和海上油气田陆岸终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项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1一2011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11174液化石油气
HG/T20580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
3静设备腐蚀裕量
3.1腐蚀裕量考虑原则
3.1,1与工作介质接触的设备筒体、封头、接管、人(手)孔及内部构件等,与大气接触的设备承
重部件裙座、鞍座等,均应考虑腐蚀裕量。
3.1,2下列情况可不考虑腐蚀裕量:
a)介质对不锈钢无腐蚀作用时
b)有可靠的耐腐蚀衬里或涂料的基体材料。
c)可经常更换的非受压元件。
d)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
e)管壳式换热器的拉杆、定距管、折流板和支持板等非受压元件。
f)用涂料可以有效防止环境腐蚀的设备外表面及其外部构件。

3.1.3设备腐蚀裕量应根据材质在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和设备的设计使用年限确定。腐蚀裕量宜参照
HG/T20580,并按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介质腐蚀情况等综合选取,但不应低于3.2规定的腐蚀裕量。
3.2腐蚀裕量取值原则
3.2.1设备筒体、封头的腐蚀裕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气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设备,其腐蚀裕量不应小于1.0mm。
b)除a)以外的其他情况可按表1确定筒体、封头的腐蚀裕量。
3.2.2设备接管(包括人孔、手孔)的腐蚀裕量,应取壳体的腐蚀裕量。
3.2.3设备内件与壳体材料相同时,设备内件的单面腐蚀裕量可按表2选取。
3.2.4设备壳体内侧受力焊缝应取与壳体相同的腐蚀裕量。

4设备及安全阀备用原则
4.1动设备备用原则
4.1.1离心压缩机运转可靠性高,不宜备用:在工艺要求苛刻的重要位置上可设置备用。
4.1,2往复式压缩机宜设置在线备用。
4.1.3必须连续运转的泵应设置在线备用,间断运转的泵宜设置在库备用。
4,1,4对于价格昂贵的泵(如计量泵),在工艺操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宜设置共用的在线备用泵。
4.1,5开停工运转的临时用泵可几台共用或与工艺泵共用,按条件最苛刻的设置。
4.1,6罗茨鼓风机、离心式风机宜设置在线备用。
4.2静设备备用原则
4.2,1工艺上极为重要的换热器宜设置在线备用。
4.2.2安全阀应满足一年一校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Q/SY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06003.4一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集输工艺设计规范
第4部分:集输站场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 design of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 surface engineering-Part 4: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station
2016一01一27发布2016一04一01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

Q/SY 06003.4,Q/SY 06003.4-2016,天然气集输工艺,油气田地面工程,集输站场,Q/SY 06003.4-2016 油气田地面工程天然气集输工艺设计规范 第4部分:集输站场

1范围
Q/SY06003的本部分规定了气田集输站场设计中站场布局,水合物防止,分离,计量,储存,
增压机组的选型及配置,安全截断与泄放、安全报警的设计原则和一般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陆上气田、滩海陆采气田和海上气田陆岸终端地面工程新建及改扩建项目,不适用
于煤层气气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1一150.4压力容器
GB/T2624.2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2部分:孔板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7820天然气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350一2005油气集输设计规范
GB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T50823油气田及管道工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GB/T50892油气田及管道工程仪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Y/T0048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
SY/T0076天然气脱水设计规范
SY/T0605凝析气田地面工程设计规范
SYT6277含硫油气田疏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3站场布局
3.1选址
3.1.1站址应根据气田开发总体部署、城乡规划、交通、环境、地形及依托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3.1.2站场与周围设施的区域布置防火间距、噪声控制应符合GB50183和GB12348等的有关规定。
3.1.3站址的选择应符合GB50350一2005和SY/T0048的有关规定。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站场还应
符合SY6779的有关规定。
3.2站内布置
3.2.1站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应符合GB50350一2005,GB50183,SY/T0048,GB50016和GB
50187的有关要求。
3.2.2站场总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地形,并结合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合理、紧凑布置,
节约用地。对于分期实施的气田,近期和远期应衔接、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3.2,3站场总平面布置应与工艺流程相适应,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应根据不同生产功能和特点分别
相对集中布置。
4水合物防止
4.1注醇
4.1,1水合物抑制剂宜选择已通过实际工程验证、抑制效果好、用量小、安全可靠,并结合天然气
处理工艺,抑制剂回收工艺综合分析,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4.1.2抑制剂注入点的位置应根据热力计算,并应考虑开关井工况,结合注人点的压力确定。宜选
择在井口或出站管道处。

4.1,3注入量计算宜符合下列规定:
a)抑制剂注入量需保证水合物的形成温度被控制在低于输送过程中的最低介质温度3℃或以
下。最低温度应选择最不利工况下管道输送过程中的最低温度。
b)甲醇和甘醇最小注入量计算应符合SY/T0076的有关规定。
4.1.4加注设备配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注醇泵根据注入量和注入点的压力来确定泵的参数,宜选择电动隔膜计量泵或电动柱塞泵。
注醇泵应产生足够压力以满足集输系统压力、注入器雾化器需要的压差。
b)井口注人器宜采用直通管型直接导入抑制剂,管道宜采用带雾化功能的加注头。注入器上
游应配有止回阀和截止阀。
c)抑制剂储罐容积应根据每日所需注入量和储量天数确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1)储罐容积利用率可选取0.8。
2)储罐应配有液位计。
)加注设备宜采用橇装方式,泵进口管道上应配置过滤器,泵出口应设置安全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