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9月 ( 第 66 页)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设计标准

DB13(J)/T 8450-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50,DB13(J)/T 8450-2021,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DB13(J)/T 8450-2021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设计标准

1 总 则
1.0.1 为提升河北省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以下简称埋地钢质管 道)工程设计质量,保障管道全寿命周期质量安全,构建管道完整性 管理信息协同系统,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规定了埋地钢质管道设计相关的材料选择、管道计算与 敷设、防腐与阴极保护、焊接与检验、清管与试压的要求。
1.0.3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大于0.01MPa(表压)的新建、改建、扩建 的气态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系统的设计。不适用于燃气系统中厂站 内的燃气管道;工业用户内部燃气管道(以厂界划分);商业和居民 用户内部中压燃气管道(以用户引入管阀门为界);燃气设备内部管 道。
1.0.4 埋地钢质管道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在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埋地钢质管道系统 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湿陷性黄土地区建 筑标准》GB500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50112的规定。
2 术语与符号
2.1 术 语
2.1.1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 buried steel pipeline for city gas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中,用于压力大于0.01MPa 城镇燃气输送、以 直埋形式进行敷设的无缝、直缝埋弧焊、螺旋缝埋弧焊、高频焊钢管 (以下简称埋地钢质管道)。
2.1.2 设计压力 design pressure
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管道壁厚的压力,其值不得小于管道 的最大工作压力。
2.1.3 设计温度 design temperature
管道在正常情况下,在相应设计压力下,管壁或元件金属可能达 到的最高或最低温度。
2.1.4 设计工作年限 design working life
在规定的时期内,工程设施只需正常维护而不需大修就能按预期 目的使用的年限。
2.1.5 弹性敷设 pipe laying with elastic bending
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利用这种变形进行 管道敷设的一种方式。
2.1.6 冷定径 cold-sized pipe
在工厂环境温度下,成型后,整根或部分长度钢管外径或周向尺 寸获得永久增加或永久减少的钢管。
2.1.7 冷扩径 cold-expended pipe
在工厂环境温度下,用内部扩张机械装置,或将钢管置于封闭模中,通过内部静水压压力使整根钢管外径或周向尺寸获得永久增加的 钢管。
2.1.8 管件 pipe fittings
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 的统称。
2.1.9 冷弯管 cold bends
在不加热条件下,用模具(或夹具)将直管弯制成需要角度的弯 管。
2.1.10 热煨弯管 hot bends
在加热条件下,在夹具上将直管弯曲成需要角度的弯管。
2.1.11 重要区段 important section for pipeline
水域大中型穿越段、输气干线管道经过的四级地区。
2.1.12 一般区段 general section for pipeline
除重要区段以外的管道区段。
2.1.13 设计地震动参数 seismic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for design
管道线路工程抗震设计中采用的地震动参数。
2.1.14 基本地震动 basic ground motion
相应于 50年超越概率 10%的地震动。
2.1.15 罕遇地震动 rare ground motion
相应于50年超越概率2%的地震动。
2.1.16 腐蚀 corrosion
金属与环境介质间的物理化学相互作用,其结果使金属的性能发 生变化,并常可导致金属、环境或由它们作为组成部分的技术体系的 功能受到损伤。
2.1.17 防腐层 coating
涂覆在管道及其附件表面上,使其与腐蚀环境实现物理隔离的绝 缘材料层。
2.1.18 阴极保护 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降低腐蚀电位,使管道腐蚀速率显著减小而实现电化学保护 的一种方法。
2.1.19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cathodic protection with sacrificial anode
通过与作为牺牲阳极的金属组元偶接而对管道提供电子以实现阴 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方法。
2.1.20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impressed current cathodic protection
通过外部电源对管道提供电子以实现阴极保护的一种电化学保护 方法。
2.1.21 防腐层补口 antiseptic layer patch cut
对管道连接处或者外防腐层损伤处进行的防腐措施。
3 基本规定
3.0.1 埋地钢质管道的设计压力分为7级,各级别对应压力范围如表 3.0.1所示。
3.0.2 埋地钢质管道输送的城镇燃气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燃气 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的规定。
3.0.3 埋地钢质管道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材料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 用钢管》GB/T 9711的规定或不低于上述标准相应技术要求的其它钢管 标准的规定;
2 气态液化石油气、气态液化石油气与其他气体的混合气管道应 采用无缝钢管;
3 材料质量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中压、次高压钢管产品质量等级不应低于PSL1级;
2) 高压、超高压钢管产品质量等级不应低于PSL2级;
3) 各压力级制管材的选择应不低于表3.0.2所列钢级。
4 材 料
4.1 一般规定
4.1.1 除本标准规定外,埋地钢质管道的制造、检验、标志、涂层、 记录和装载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 钢管》GB/T 9711的规定。
4.1.2 在管道上直接焊接的管道附件宜采用与管道相同的材料,当几 种不同的材料组合使用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2 成分与规格
4.2.1 PSL1级钢管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天然气工业管 线输送系统用钢管》GB/T 9711的规定。
4.2.2 PSL2级钢管化学成分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DB13(J)/T 8436-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36,DB13(J)/T 8436-2021,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DB13(J)/T 8436-2021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技术标准

1 总 则
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适应国家建筑节能发展趋势,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指导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制定本 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建筑高度为21m及以下的居住建筑和 办公、学校及旅馆类公共建筑的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当 建筑高度超出适用高度时,应进行专项设计及专家论证。
1.0.3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应根据诊断评估结果,从技术 可行性、经济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可行的改造 方案。
1.0.4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 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既有建筑 existing building
已投入使用的建筑。
2.0.2 超低能耗节能改造 ultra-low energy retrofitting
利用被动式建筑技术手段和主动式技术措施,对建筑围护结 构、用能设备及系统进行改造,大幅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 等能源需求,提高能源设备和系统效率,使改造后的室内环境参 数和能效指标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2.0.3 预防性维护 preventive maintenance
为延缓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设施材料损伤和老化速度,保持用 能设备具有良好的性能状态、减少设备故障和提高设备可靠性而 进行的计划内维护。
3 基本规定
3.0.1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项目实施前,应进行建筑结构、 抗震、防火等性能评估,其主体结构的后续使用年限不应少于 20 年。有条件时,宜结合提高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实施综合性改 造。
3.0.2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项目实施前应对建筑能耗现状、 室内热环境、围护结构、用能设备及系统进行诊断,并出具诊断 报告。
3.0.3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应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改造方 案。方案应包括项目概况、改造目标、改造技术措施等,宜包括 预防性维护方案。
3.0.4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不应损坏建筑原有结构,设计 人员应根据改造方案对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核算,并明确改造后建 筑的设计使用年限。
3.0.5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后,其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3.0.5 的规定。
4 诊断评估
4.1 一般规定
4.1.1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前,应首先进行建筑结构安全 性评估,不满足要求的项目应按照国家及河北省既有建筑鉴定、 检测和加固的规范标准进行结构设计改造。 4.1.2 对外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对原有结构的安全性进 行复核、验算;当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结 构加固措施。
4.1.3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前,应制定详细的节能诊断方 案,按照附录 A 的要求对建筑节能现状进行诊断,节能诊断后应 编写节能诊断报告。
4.1.4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应根据节能诊断结果,对其节 能潜力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超低能耗节能改造目标、制 定改造方案。
4.1.5 既有建筑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完成后,应对其建筑能效再次 进行评估,确保改造目标的实现。
4.2 能耗现状调查
4.2.1 既有建筑能耗现状调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能耗 数据采集标准》JGJ/T 154 的相关规定执行。
4.2.2 对拟改造的既有建筑应进行建筑能耗现状的调查统计、设 计验算和全年能耗分析。既有建筑的能耗现状调查统计应包括以 下内容:
1 既有建筑的供暖能耗;
2 既有建筑的供冷能耗;
3 既有建筑的照明能耗。
4.2.3 既有建筑能耗现状调查应采用年总能耗量和年能耗指标, 宜在此基础上分解为分项能耗指标。
4.2.4 拟改造建筑能耗验算的计算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

施工及验收标准

条文说明

DB13(J)/T 8435,DB13(J)/T 8435-2021,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DB13(J)/T 8435-2021 海绵城市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1 总 则

1.0.1 为落实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京津冀地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施 工及质量管理,规范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验收,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京津冀地区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施工与验收。

1.0.3 本标准不适用于湿陷性土、膨胀土及液化土的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

1.0.4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 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海绵城市 sponge 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 “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城市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 开发建设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使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 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和方式。
2.0.2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 engineering
即削减径流总量、峰值及降低径流污染和收集回用雨水的总称,包括雨水的入渗、滞 留、调节和收集回用等。
2.0.3 渗透系数 permeabihty coefficient
表征设施透水性能的指标。
2.0.4 透水铺装地面 pervious 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
2.0.5 渗透管 infiltration pipe
在管壁上按一定规律打孔而成,主要用于收集绿地或透水地面入渗的雨水,或将其收 集的雨水直接渗透到土层中补充地下水的成品管道。
2.0.6 塑料模块 plastic module
以聚丙烯(PP)或聚丙烯(PE)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注塑成型法生产的柱(板)状结 构具有高孔隙率的储存雨水的基本单元。
2.0.7 硅砂模块 silica sand module
以硅砂和细石为骨料辅以特种添加剂经挤压成型的块体,主要分为透水硅砂模块、滤 水硅砂模块和不透水硅砂模块。
2.0.8 下凹式绿地 sunken green area
低于周边汇水地面,且可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绿地。
2.0.9 植被浅沟 grass swale
转输雨水,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留、净化雨水径流的设 施。
2.0.10 生物滞留设施 bio-retention unit
利用植物、土壤和微生物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统称,包括雨水花园、高 位花坛和生态树池等。
2.0.11 监测井 monitor well
用于监测雨水流量和水质的专用检查井。
2.0.12 市政(公共)接驳井 municipal junction
用地红线内各类管线与市政公共管线接驳时设置的检查井。
2.0.13 检验 inspection
对被检验项目的特征、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的要求进 行比较,以确定项目每项性能是否合格的活动。
2.0.14 复验 repeat test
建筑材料、设备等进入施工现场后,在外观质量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核查符合要求的 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
2.0.15 检验批 inspectionlot
按相同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抽样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 检验体。
2.0.16 验收 acceptance
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由工程质量验收责任方组织,工程 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其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 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作 出确认。
2.0.17 功能验收 systematicness acceptance of sponge city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的设施质量检验合格后,按照设计指标,根据系统组成和分类对 整个项目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验收。
2.0.18 主控项目 dominant item
建筑工程中对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19 一般项目 general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 0.20 计数检验 inspection by attributes
通过确定抽样样本中不合格的个体数量,对样本总体质量做出判定的检验方法。
2.0.21 计量检验 inspection by variables
以抽样样本的检测数据计算总体均值、特征值或推定值,并以此判断或评估总体质量 的检验方法。
2.0.22 返修 repalr
对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部位采取的整修等措施。
2.0.23 返工 rework
对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部位采取的更换、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等措施。
3 基本规定
3.0.1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 的规 定。施工单位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 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3.0.2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应对从事雨水 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3.0.3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按照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和经审查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各施工工序应严格执行 并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检符合要求后,方 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 对于监理单位提出检查要求的重要工序,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方可进行下道工 序施工;
3 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应进行检验;
4 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或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必须进行交接检验,并应记录;
5 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 程。
3.0.4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验收应包括工程质量检验、功能验收及工程验收,雨水控制与利 用工程验收应在功能验收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3.0.5 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时,应由建设单位按规定组织工程验收。施工、勘察、设计、监理 和雨水行政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人员应参加验收。
3.0.6 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将竣工验收报告和有关文件报工程所在地建设行 政主管部门或海绵管理部门备案。
3.0.7 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归档。
4 材 料
4.1 一般规定
4.1.1 雨水控制与利用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4.1.2 材料、构件和设备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材料、构件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形成相应的 验收记录;
2 应对材料、构件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核查记录应纳入工程技术档案。进 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
3 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应按照相关标准的 规定在施工现场随机抽样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检验,当复验的结果不合格时,该材料、 构件和设备不得使用;
4 在同一工程项目中,同厂家、同类型、同规格的材料、构件和设备,当获得产品认证 或连续三次见证取样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时,其检验批的容量可扩大一倍,且仅可扩大一 倍。扩大检验批后的检验中出现不合格情况时,应按扩大前的检验批重新验收,且该产品 不得再次扩大检验批容量。
4.1.3 材料运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用管件、半成品、构(配)件等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其损坏、锈蚀或变质;
2 各种管材、土工布及透水砖的包装、装卸和运输应有可靠措施,避免出现磕碰损伤 和污染;
3 塑料制品搬运时,应小心轻放,不得抛、摔以及受剧烈撞击和被锐物划伤。
4.1.4 材料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透水砖堆放高度不得超过 1.5m;透水砖现场堆放时,应采用不易污染材料苫盖,防 止透水砖污染;
2 塑料制品堆放温度可为 5℃~40℃,应远离热源及带有腐蚀性试剂或溶剂场所;室外 堆放不应长期露天暴晒,堆放附近应有消防设施(备);
3 塑料检查井、蓄水模块、土工布、塑料渗透管等材料应堆放在指定的有围档的场地, 分类码放,并有专人看管;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堆放时必须垫稳、防止滚动,堆放高 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标准或者生产厂家要求;
4 绿化屋面种植基质进场后应集中码放,应避免雨淋;散装种植基质应有防尘措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高质量宜居住宅设计标准

DB13(J)/T 8432-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32,DB13(J)/T 8432-2021,高质量宜居住宅,高质量宜居住宅设计,DB13(J)/T 8432-2021 高质量宜居住宅设计标准

1 总 则
1.0.1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和河北省的技术经济政策,提高住 宅建筑质量和品质,推进高质量宜居住宅建设,突出住宅的安全 耐久、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健康宜居、智慧运营、绿色建造等 高品质性能,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新建高质量宜居住宅建筑的设计。
1.0.3 高质量宜居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 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高质量宜居住宅 high quality livable residential building
采用绿色建造方式建设,具有安全耐久、绿色低碳、节能环 保、健康宜居、智慧运营等高品质性能的住宅。
2.0.2 全装修 fitted out residential building
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 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 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 成,水、暖、电、通风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
2.0.3 耐久性 durability
指材料抵抗自身和自然环境双重因素长期破坏作用的能力。
2.0.4 智能家居系统 intelligent home furnishing system
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 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 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包括家庭网络、 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能源智能计量、节约低碳 、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等。
2.0.5 智能电表 intelligent kilo-watt-hour meter
具有用电信息存储、双向多种费率计量、用户端控制、多种 数据传输模式的双向数据通信、防窃电等功能的电表。
2.0.6 紧急呼叫装置 emergency call system
安装于家庭中的用于发生危险情况时对外发出求救及报警信 号的电气装置。
2.0.7 电动汽车充电桩 charging pile
为电动汽车充电的专用设施,能实现计时、计电度、计金额 充电,充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 桩。
2.0.8 终端综合配线箱 integrated terminal box
用于安装各种配线模块、家庭交换机、计算机网络集线器或 以太交换机及家庭智能化系统模块、有线广播电视用家庭网关等 户内设备及设施的箱体。
3 基 本 规 定
3.0.1 住宅设计应满足下列规定:
1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 100 年;
2 绿色建筑星级应为三星;
3 应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
4 环境应健康宜居;
5 应采用智慧家居设计;
6 应采用绿色建造方式建设。
3.0.2 住宅设计应符合河北省城乡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并 应经济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住宅设计应与居住区规划 设计相协调,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GB 50180 的规定。
3.0.3 住宅设计应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应营造便捷、健 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3.0.4 住宅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多样的居住需求, 除满足基本居住要求外,尚应满足适老性和无障碍的特殊使用要 求。
3.0.5 住宅设计应推行模数化、标准化、多样化,考虑在住宅中 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 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品质。
3.0.6 住宅设计应满足设备系统功能有效、运行安全、维修方便 等要求,并应为相关设备预留合理的安装位置。
3.0.7 住宅应实施全装修,提高住宅产品的完成度。建筑设计与 装修设计应同步进行并一体化实施。
3.0.8 住宅应进行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并 设置智能化服务及管理系统,实现全寿命期的信息化管理。
4 主要材料设备 4.0.1 住宅应在全寿命期内全面保证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能和耐久 性能。主体结构的材料,除应满足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 定:1 混凝土材料应根据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按同 时满足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和混凝土原材料组成的 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同时满足耐久性和承载 能力的要求;
2) 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上正常室内环境不应低于 C30, 露天环境和地下环境不应低于 C35;
3) 当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高性 能混凝土评价标准》JGJ/T 385 的相关要求;
4) 应采用预拌混凝土。 2 钢筋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有关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 95%的保证率。高质 量宜居住宅所用的钢筋直径不应出现负公差。
2) 除吊钩、吊环采用 HPB300 或 Q235B 外,受力钢筋的 屈服强度标准值 fyk 不宜低于 500MPa、不应低于 400MPa;
3) 受力钢筋的直径应大于 6mm。当采用直径 6mm 的热 轧钢筋作为构件的主要受力钢筋时,应在本标准相关 规定的基础上将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等级,或将钢筋 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加 5m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七十年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DB13(J)/T 8431-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31,DB13(J)/T 8431-2021,七十年住宅,七十年住宅建筑设计,DB13(J)/T 8431-2021 七十年住宅建筑设计标准

1 总 则
1.0.1 为了贯彻国家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促进住宅 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住宅建筑的长寿性能、品质优良性能和绿 色持续性能,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抗震设防烈度 6 度至 8 度地区、建筑高度 80m 及以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70 年的城镇新建住宅建筑设计。
1.0.3 七十年住宅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河北 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七十年住宅 seventy yearsresidential housing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住宅建筑全寿命期内全过程的集成设 计与建造、使用与维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70 年,建筑部品部件按 照使用年限便于更换,具有建筑长寿性能﹑品质优良性能﹑绿色持续 性能,全面保障居住长久品质的住宅建筑。
2.0.2 建筑支撑体 skeleton system of building
住宅建筑中的承重结构、公共部分、共用设备及管线等,具有不 可变性及高耐久性能等特点。
2.0.3 建筑填充体 infillsystem of building
住宅建筑套内的设备管线,厨卫设施﹑内门窗﹑吊顶、隔墙、楼 地面等内装部品以及非承重外墙、外门窗等围护结构,具有灵活性及 适应性等特点。
2.0.4 住宅建筑通用体系 open system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以工业化生产方式为特征的、由建筑支撑体与填充体及建筑内装 体构成的开放性住宅建筑体系;体系具有系统性﹑适应性和多样性, 部品部件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2.0.5 集成设计建造 integrate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建筑支撑体与建筑填充体一体化设计与建造的方法和过程。
2.0.6 模块化部品 modular part
由标准化﹑系列化部品组成的,满足住宅建筑功能的通用单元, 包括整体厨房﹑整体卫浴﹑整体收纳等。
2.0.7 集成化部品 integrated part
主要采用干式工法,由工厂生产的部品以及设备与管线等集成装
配而成的单元,包括装配式隔墙、装配式吊顶和装配式楼地面等部 品。
2.0.8 整体厨房 integrated kitchen
由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满足炊事活动功能要求的模块化部品。
2.0.9 整体卫浴 unit bathroom
由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满足洗浴﹑盥洗和便溺等功能要求的模 块化部品。
2.0.10 整体收纳 integrated cabinet
由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满足套内不同功能空间分类储藏要求的 模块化部品。
2.0.11 协同设计 collaborative design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建筑支撑体与建筑填充体之间、各专 业设计之间和生产建造过程各阶段之间的协调配合,满足建筑设计、 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维护等要求的一体化设计。
2.0.12 管线分离 pipe and wire detached from skeleton
设备及管线自成体系并与建筑结构相分离的设计建造方式。
2.0.13 建筑耐久性能 durabilit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住宅建筑全寿命期内在抵御自然环境影响及老化并在正常使用与 维护条件下,仍能满足建筑功能与性能要求的能力。
2.0.14 建筑适应性能 adaptabilit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住宅建筑填充体在全寿命期使用过程中,具有功能灵活性﹑维修 方便性以及空间更新性等可持续居住需求的能力。
2.0.15 适老通用性能 performance of adaptable to the aged
住宅建筑及环境适合和满足老年人及所有使用者居住生活需求的 能力。
2.0.16 长期维护性能 long-term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住宅建筑在全寿命期内为保持正常使用功能和性能维护更新的能 力。
2.0.17 模数协调 modular coordination
应用模数实现尺寸协调及安装位置的方法和过程。
3 基本规定
3.0.1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符合标准化和多样化的原则,并应满足部品 部件通用化和套型系列化的要求。
3.0.2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技术策划,并应对经济 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合理确定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
3.0.3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装修、设备及其管线一体 化设计与建造的要求。
3.0.4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满足建筑支撑体耐久性和建筑填充体适应性 的建筑长寿性能要求。
3.0.5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满足外围护结构高耐久性的要求,外围护结 构系统应使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等集成技术体系。
3.0.6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满足性能长期优良化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 50362 的有关规定。
3.0.7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满足绿色持续性的要求,并应符合河北省现 行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13(J)/T 231 和《绿色建筑评价标 准》DB13(J)/T 8427 的绿色建筑的有关规定。
3.0.8 七十年住宅选址、规划设计应满足安全、健康、舒适居住环 境,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的规 定。
3.0.9 七十年住宅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体 现绿色、节能、生态、智慧的理念,提升住宅建设的高品质、高质量 发展。
3.0.10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满足适老性能的使用要求,并符合《无障碍 设计规范》GB 50763 的规定。
3.0.11 七十年住宅应满足日照、采光、通风、热环境、光环境、声环 境、室内空气质量等环境要求,并满足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
3.0.12 七十年住宅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应用和管理应符合国家建筑 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等有关标准的规定。
4 集成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将基本功能空间或套型作 为基本模块进行设计,基本模块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满足标准化与系列化的要求;
2 满足空间灵活可变性的要求;
3 满足部品部件通用化要求。
4.1.2 套型设计应采用大空间布置方式,套型布局宜规整紧凑,并应 采用轻质隔墙或其他部品划分套内空间。
4.1.3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根据地域气候特征和建筑支撑体的形式合理 选择围护结构类型。
4.1.4 建筑支撑体和填充体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原则,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002 的规定。
4.2 模数协调
4.2.1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通过模数协调实现建筑支撑体和建筑填充体 之间的整体协调。
4.2.2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采用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部品部件的设 计、生产和安装等应满足尺寸协调的要求。
4.2.3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在模数协调的基础上优化部品部件尺寸和种 类,并应确定各部品部件的位置和边界条件。
4.2.4 建筑支撑体结构空间部件宜采用扩大模数 2nM、3nM 模数数7
列,共用管道井和设备空间部件采用基本模数。
4.2.5 建筑内装部品宜采用基本模数或分模数,分模数宜为 M/2、 M/5。部品间应具有兼容性及通用性。
4.3 协同设计
4.3.1 七十年住宅设计应采用协同设计的方法,满足生产、建造全过 程要求。
4.3.2 部品部件的生产运输、装配施工及运营维护等应满足建筑全寿 命期各阶段协同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标准

DB13(J)/T 8420-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20,DB13(J)/T 8420-2021,公共建筑,百年公共建筑设计,DB13(J)/T 8420-2021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标准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河北省百年公共建筑设计,贯彻适用、经济、绿色、 美观的建筑方针,全面提高公共建筑的长寿性能、品质优良性能 和绿色可持续性能,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及以上地区、结构 设计工作年限为 100 年的新建公共建筑设计。
1.0.3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 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4 百年公共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应满足定期维护、修缮要求, 并应长久保持正常使用功能。
1.0.5 百年公共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应符合国家相关物权、物业管 理等法律法规。
2 术 语
2.0.1 百年公共建筑 long-life sustainable housing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统筹公共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全过程建 设管理与使用维护,具有建筑长寿性能﹑品质优良性能﹑绿色持 续性能和灵活适应性能,结构设计工作年限100年的公共建筑。
2.0.2 建筑支撑体 structure system of building
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基础等)组成的能 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
2.0.3 建筑填充体 infill system of building
建筑中除结构体系之外的部分,包括填充墙、设备管线、厨 卫设施、门窗幕墙、吊顶、楼地面等。
2.0.4 管线分离 pipe and wire detached from skeleton
设备及管线自成体系并与建筑结构相分离的设计建造方式。
2.0.5 建筑耐久性能 durabilit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公共建筑全寿命期内在抵御自然环境影响及老化并在正常 使用与维护条件下,仍能满足建筑功能与性能要求的能力。
2.0.6 建筑适应性能 adaptabilit 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
公共建筑填充体在全寿命期使用过程中,具有功能灵活性﹑维 修方便性以及空间更新性等可持续使用需求的能力。
2.0.7 长期维护性能 long-term maintenance performance
公共建筑在全寿命期内为保持正常使用功能和性能维护更 新的能力。
3 基本规定
3.0.1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满足建筑长寿化、建设产业化、绿色 低碳化、品质优良化的要求。
3.0.2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在方案设计阶段进行策划,并应对经 济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合理确定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
3.0.3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装修、设备及其管 线一体化设计与建造的要求。
3.0.4 百年公共建筑内设备及管线宜采用便于功能整合、灵活使 用的布置及管理方式。
3.0.5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满足建筑支撑体耐久性和建筑填充 体系适应性的建筑优良品质性能要求。
3.0.6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耐久性能: 1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遵循结构与填充体相互协调适应的 原则,以延长并保证建筑使用寿命和各项性能; 2 百年公共建筑应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便于更换的部品 或装修材料,优先选用可循环利用材料; 3 百年公共建筑的建筑部品与主体的连接应满足现行国家标 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相关要求,建筑外遮阳、太 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 构统一设计、施工,确保连接可靠,同时应预留检修条件和操作 空间,并定期检修和维护;
3.0.7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从项目立项时进行绿色建筑策划,确 定总目标与相关指标,并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严格落实,保证项目每个阶段绿色设计的经济、合理和高效。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满足绿色低碳化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 河北省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13(J)/T 231 和《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DB13(J)/T 8352 的有关规定,相关参数不低于满足绿 色建筑二星级的技术要求。
3.0.8 百年公共建筑应进行空气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 和水环境等室内环境健康设计,宜采用计算机模拟等技术进行定 量化分析、评估和优化,并在设计深入过程中进行完善和检验。
3.0.9 百年公共建筑材料、装修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 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室内装饰装修 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 的相关要求,并应选 用高效能的建筑产品、设备和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
3.0.10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应符合标准化并注重多样化的原则,并 应满足部品部件通用化的要求。
3.0.11 百年公共建筑应采用通用设计,符合通行无障碍、操作无 障碍、信息感知无障碍原则,满足老年人和大多数人日常使用的 便利性和安全性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 的相关规定。
3.0.12 百年公共建筑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 价标准》GB/T 50375 中优良工程标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保证百年公共建筑品质优良性能。
3.0.13 百年公共建筑应制定明确的维护维修计划和制度,确定部 品的耐久年限等级,明确部品部件的维修维护时间节点。
4 建 筑
4.1 一般规定
4.1.1 百年公共建筑设计符合河北省装配式建筑的相关规定和 规范要求,建筑的平面、立面及围护结构和建筑构件设计宜遵循 模数协调统一的设计原则,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4.1.2 百年公共建筑应采取提升建筑适应性能和建筑耐久性能的 措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4.1.3 百年公共建筑填充体应采用节能、环保、绿色、耐久的建 筑材料。
4.2 总平面布局
4.2.1 场地规划应综合分析场地资源,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并采 用适宜技术,满足绿色建筑目标和可持续运营的要求。
4.2.2 公共建筑资源及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宜与周边区域共享和 互补,场地内公共活动空间宜全时或错时向公众开放。
4.2.3 场地内公共步行通道、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开放空间、运 动健身场所、停车场等公共空间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并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 的有关规定。
4.2.4 建筑场地应安全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避开至少 100 年使用期限内可能产生洪水、泥石流、 滑坡等地质危险地段;
2 应避开至少 100 年使用期限内地震时可能产生滑坡、崩坍、地陷、地裂、泥石流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等对 工程抗震危险的地段;
3 应避开至少 100 年使用期限内容易产生风切变的地段;
4 在建筑场地范围内及周边应无危险化学品等重大污染 源,无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及有害有毒物质危害;
5 建筑场地的防洪排涝设计重现期应不小于 100 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管网球墨铸铁给水管道设计标准

DB13(J)/T 8416-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16,DB13(J)/T 8416-2021,球墨铸铁管给水管道,管道结构设计,DB13(J)/T 8416-2021 球墨铸铁管给水管道设计标准

1 总 则
1.0.1 为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给水球墨铸铁管使用年限, 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流体温度为 0℃~50℃、 公称直径为 DN80~DN3000 的给水工程中球墨铸铁管的设计。
1.0.3 球墨铸铁给水管道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环氧涂层 epoxy coating
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涂敷在管、管件等内外表面上 的涂层。包括:熔结环氧粉末涂层、双组份无溶剂液体环氧涂层 和环氧陶瓷内涂层。
2.1.2 压力流球墨铸铁给水管道 pressure flow ductile iron water Pipe
以压力方式输送管道内流体的管道和靠重力作用满流自流的 承压大于或等于 0.10MPa 的管道。
2.1.3 地下非露天环境 underground non-open air environment
地铁、地下管沟、综合管廊、隧道等设置在地下的有一定空 间的场所。
2.1.4 管道附属设施 pipeline auxiliaries
阀门井、排气阀井、排水井、管道支墩等构筑物的统称。
2.1.5 允许工作压力(PFA)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
部件可长时间安全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力,不包括冲击压。
2.1.6 现场允许试验压力(PEA) allowable site test pressure
用以检测管线完整和密封性,新近安装在地面上或掩埋在地 下的部件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可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力。
2.1.7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PMA) maximum allowable operating pressure
部件在使用中可安全承受的最大内部压力,包括冲击压。
2.1.8 水锤 surge or water hammer
压力流球墨铸铁排水管道中由于流速剧烈变化而引起的一系 列压力急剧交替升降的水力冲击现象,又称水击。
2.1.9 管廊管道 pipe gallery
指在地下非露天环境安装的架空管道。是一种架空管道敷设 方式。本标准中的管廊管道指架空、固定安装于混凝土支座(或 金属支架)上的球墨铸铁管道、管件、附件。
2.1.10 变形滞后效应系数 deformation hysteresis coefficient
管两侧回填土随时间延长产生的蠕变作用,使其弹性抗力降 低的系数。 2.1.11 素土平基 flat subgrade
指圆管敷设在平的原状土层或铺粒料层的槽底上是管道结构 的一种支承形式。
2.1.12 土弧基础 shapped subgrade
指圆管敷设在挖成弧形或用粒料铺填成弧形的槽底上,其基 础中心角一般不小于 60°,是管道结构的一种支承形式。
2.1.13 极限状态 limit states
结构整体或结构一部分达到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 求的特定状态,此特定状态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2.1.14 管道结构上作用 actions on pipe structure
施加在管道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或引起结构外加变形 或约束变形的原因,均称为管道结构上的作用,简称作用。
3 基本规定
3.1.1 球墨铸铁给水管道适用于埋地敷设、地下非露天环境的输 水、配水管网。
3.1.2 球墨铸铁给水管道用于地下非露天环境安装时,管道设计 应以主体工程的设计为依据,同时,管道支吊架、管道支墩应与 主体工程同步设计。
3.1.3 球墨铸铁给水管道系统中管材主体及主要构筑物主体的使 用年限不应小于 100 年。
3.1.4 输送饮用水时,球墨铸铁管线与水接触的材料应满足现行 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GB/T 17219 的相关规定。
3.1.5 球墨铸铁给水管道、管件、配件和管道附属设施应根据环 境条件和输送介质的条件设置对应的内、外防腐层。
3.1.6 室外球墨铸铁给水管道及管道附属设施的抗震设计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32 的有关规定。
3.1.7 对埋设在地表水位或地下水位以下的球墨铸铁给水管道, 应根据设计条件验算管道的抗浮稳定性。
4 主要材料
4.1 一般规定
4.1.1 球墨铸铁管给水管线在设计前应进行地质勘探,以评估使 用环境的腐蚀条件,以确定主要材料(包括球墨铸铁管、管件、 胶圈等)的外部防腐方案。同时,应对所输送的水质进行腐蚀性 评估,以确定主要材料的内部防腐方案。
4.1.2 球墨铸铁管主要材料的防腐方案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所选球墨铸铁管、管件及胶圈的使用年限应满足本标准第 3 章要 求。
4.1.3 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的规格、类别、尺寸、接口型式、 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 管、管件和附件》GB/T 13295 的相关规定。
4.2 管 材
4.2.1 球墨铸铁管的材料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拉伸性能应满足表 4.2.1 规定的要求;
2 离心球墨铸铁管的布氏硬度不超过 230HBW,非离心球 墨铸铁管、附件的布氏硬度不超过 250HBW。
4.2.2 球墨铸铁管(包括管件)的接口型式试验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柔性接口的型式试验应包括:内部压力试验、外部压力 试验、负内压试验和循环压力试验。负内压试验最大压力变化不 应超过 0.009MPa,其它试验不应有可见渗漏。试验装备、参数 和程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11 件》GB/T 13295 的相关规定。
2 法兰接口的型式试验包括:内部压力和弯矩试验。试验 应在内部水压和弯矩共同作用下进行,接口无可见渗漏。试验装 备、参数和程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水及燃气用球墨铸铁管、 管件和附件》GB/T 13295 规定的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明挖法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标准

DB13(J)/T 8414-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14,DB13(J)/T 8414-2021,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明挖法,DB13(J)/T 8414-2021 明挖法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标准

1 总 则
1.0.2 本标准对普遍通用的混凝土结构型式的地下综合管廊的 防水设计、材料、施工和质量验收提出了相关要求,涵盖了明挖 法现浇混凝土结构以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地下综合管廊, 以供河北省地下综合管廊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参考。
1.0.3 本标准提出的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设计和施工原则与 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基本一致。以 防水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为基础,以保证综合管廊的正常使用 功能和延长结构寿命为目标,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基础,与外 设柔性防水系统共同作用,多道设防,保证防水工程质量。“以 防为主”,综合管廊工程通常建造在人口密集、建设项目复杂的 城市空间,防排水系统的设置除了考虑防水效果之外,必须考虑 长期排水可能带来的环境和安全问题。通常,只有在综合管廊工 程处于贫水稳定的地层,围岩渗透系数小,排水不会导致对周围 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考虑设置排水系统;当围岩渗透系 数大,使用机械排除工程内部渗漏水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和费用, 且大量的排水还可能引起地面和地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和破坏, 这些情况则不允许采取排水措施。“刚柔相济”是从材料角度要 求在综合管廊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柔性外设防水层的结 合使用。“多道设防”是指通过防水材料和构造措施,充分发挥 每道设防的作用,达到优势互补、综合设防的要求,以确保综合 管廊工程防水的可靠性,从而提高结构的使用寿命。“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是指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保养每个环节都 要考虑防水要求, 应根据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结构形式及工 艺、施工技术水平、防水等级、材料性能和造价等因素, 因地 制宜地选择相适应的防水措施。
3 基本规定
3.1 设 计
3.1.3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混凝土具有 抗裂、抗渗性能,并对变形缝、后浇带、施工缝等接缝部位和管 道、桩基等穿结构构件根部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形成刚性防水体 系。本标准强调地下综合管廊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基础,是希 望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做好各项措施,尽量减少渗漏 水通道,再通过设置外设全外包防水系统,进一步消除可能的渗 漏水风险。常见的卷材、涂膜等外设柔性防水层具有适应基层形 变、阻止水分到达混凝土表面的作用,铺设在混凝土表面,充分 体现了“刚柔结合”的防水原则。 多年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结构自防水和外设防水系统二者 的功能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既不能因为设计使用外设防水系统 而放松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要求,也不能因为采取了混凝土结构 自防水,而放弃或忽视外设防水系统的使用和质量。两者的关系 在综合管廊对防水功能的高要求和结构设计使用长寿命上得到 统一。根据经验,地下空间结构渗漏水部位通常出现在施工缝、变 形缝、后浇带等接缝部位,地下综合管廊也存在大量的施工缝、 变形缝,为保证防水效果,故应重点对待接缝的防水加强措施, 以减少渗漏的隐患。
3.1.5、3.1.6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 50838 是目前 管廊设计、施工和验收的主要依据,其中提到综合管廊结构设计 使用年限为 100 年,防水等级标准为二级,并应满足结构安全、 耐久性和使用要求。综合管廊的变形缝、施工缝和预制构件接缝 等部位应加强防水和防火措施,这足见防水系统对管廊工程设计 寿命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中规定二级防水允许一 定程度上的渗水。在很多城市合管廊建设过程中,要求天然气管 道、高压电缆、热力管道等入廊并单舱铺设,这些舱室对空间干 燥程度要求较高,如存在渗漏水,将对综合管廊的使用造成不利 影响。《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 计标准》GB/T 50476 中都非常重视设计使用寿命建(构)筑物耐 久性措施的应用。综合管廊具有功能重要、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长 的特点,本标准相比 GB50838 的规定,适当提高管廊防水设防 等级,有利于隔绝地下水及其中有害物质与主体结构的接触,保 证结构的使用寿命。考虑到现阶段我国防水工程实际应用水平, 本标准规定综合管廊的防水设防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干线综合管 廊、上部有种植绿化要求的综合管廊适当提高防水设防等级,应 不低于一级。依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及《种植 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 的规定,一级设防时,外设防水层 不应少于两道;种植顶板至少有一道为耐根穿刺防水层。
4 防水混凝土
4.1 一般规定
4.1.1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的 规定: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除此之外, 综合管廊中的内隔墙可不采用防水混凝土。
4.1.3 混凝土结构综合管廊的设计使用寿命为 100 年,依据现 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 的规定以 及工程实践,在一般环境(I 类)下,综合管廊在使用过程中会 面临“非干湿交替的室内潮湿环境(结构局部渗漏水或管道渗漏 水)”以及长期湿润环境。在设计阶段通常将环境作用等级归结 为 I-B 级,对应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最小为 C35。考虑到当 前混凝土技术水平,在抗压强度不低于 C35 的条件下,抗渗等 级几乎不会低于 P8。
4.1.4 综合管廊工程所处地下环境较为复杂、恶劣时,结构主体 长期浸泡在水中或受到各种侵蚀性介质的侵蚀以及冻融、干湿交 替的作用,易使混凝土结构逐渐产生劣化。各种侵蚀介质对混凝 土破坏与混凝土自身的透水性和吸水性密切相关。一旦结构抗渗 性下降,易发生结构渗漏水现象,导致管道、阀门、电气和通信 信号设备故障、支吊架等金属构件锈蚀,同时地下水中的侵蚀性 介质使结构开裂、剥落,导致结构的耐久性下降,影响管廊的安 全运营。故防水混凝土的配制首先应以满足抗压、抗渗等级要求 作为主要设计依据,同时也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 需要,相应满足抗裂、抗冻和抗侵蚀等耐久性要求。
4.2 设 计
4.2.3 施工缝与后浇带的设置相关说明如下:
3 施工缝或后浇带的钢筋可能较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 中,为避免生锈引起的钢筋截面减小、握裹力下降,规定应采取 钢筋阻锈或防锈措施,如涂刷防锈漆、采用环氧涂层钢筋或不锈 钢钢筋等。
4.2.4 设置变形缝的目的有四个方面:一是将不同沉降差异结构 单元进行分开;二是将连续结构长度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以减 少混凝土收缩总量;三是分割超长结构,增加单元结构的相对刚 度,以减少由结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开裂;四是先后施工的两个 结构,由于间隔时间较长而设计的施工工艺留缝,这种留缝也有 调节沉降差异,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作用。
4.2.6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混凝土设计应符合本标准规定。
1 结构厚度规定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 术规范》GB 50838 的规定。
2 综合管廊的板、墙属于受压构件,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混 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纵向受力筋的配筋率不 应小于 0.2%,适当提高配筋率有利于抵抗因混凝土硬化收缩和 温差产生的应力而带来的开裂风险。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技术标准

DB13(J)/T 8413-2021

条文说明

DB13(J)/T 8413,DB13(J)/T 8413-2021,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DB13(J)/T 8413-2021 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技术标准

1 总 则
1.0.1 为保障河北省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的质量,加强防水设 计、选材、施工、验收的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做到经济合 理、安全可靠,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新建、扩建的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
1.0.3 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 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 术 语
2.0.1 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 waterproof engineering of rail transportation

对城市轨道交通建(构)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 管理等各项防水技术工作的工程。
2.0.2 胶凝材料 cementitious material or binder

用于配制混凝土的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磨细矿碴、硅粉等掺 合料的总称。
2.0.3 水胶比 water to binder ratio

混凝土配制时的用水量与胶凝材料总量之比。
2.0.4 刚性防水层 rigid waterproof layer

具有较高强度、无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无机类防水涂料、 防水砂浆和防水混凝土等构成的防水层。
2.0.5 柔性防水层 flexible waterproof layer

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延伸率的防水材料,如柔性防水卷材、有机 类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
2.0.6 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 pre-applied self-adhesive wateroofing membrane with macromolecular carrier

以高分子片材为主体材料,单面覆有高分子自粘胶膜层及表 面防粘保护层、隔离材料(需要时)构成的,采用预铺反粘法施 工,与后浇混凝土粘结,有效防止粘结面窜水的防水卷材。
2.0.7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polymer cement water proof coating 以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添加剂制成的双组 分防水涂料。
2.0.8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cementitious capillary crystalline waterproofing materials

一种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刚性防水材料。其与水作用后,材料中 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以水为载体在混凝土中渗透,与水泥水化产 物生成不溶于水的针状结晶体,堵塞毛细孔道和细微缝隙,从而 提高混凝土致密性与防水性。
2.0.9 暗钉圈 concealed nail washer

用于固定防水板的垫圈。
2.0.10 无钉铺设 non-nails layouts

将塑料防水板通过热焊固定于暗钉圈上的一种铺设方法。
2.0.11 密封垫 gasket

由工厂加工预制,在现场粘贴于管片密封垫沟槽内,用于管片 接缝防水的密封材料。
2.0.12 螺栓孔密封圈 bolt hole sealing washer

为防止管片螺栓孔渗漏水而设置的密封垫圈。
2.0.13 合成树脂外贴式止水带 synthetic resin waterstop fixed onto substrate or welded onto waterproofing membrane

以 ECB、EVA 等合成树脂制成的外贴式止水带。
2.0.14 遇水膨胀止水胶 swellseal mastic

挤出后粘贴在基层表面,固化成型后,具有遇水膨胀性能的粘 稠胶状物。
2.0.15 预埋注浆管 pre-installed grouting pipe or infiltra stop

预先埋设于混凝土接缝内部,结构成型后可以通过注浆对接缝 部位进行堵漏、加固等处理的管状物。
2.0.16 注浆导管 conduit pipe for grouting

具有一定柔性,与注浆管连接,起到导浆或排气作用的加筋塑料管。
2.0.17 防水注浆系统 grouting system for waterproofing
填充防水层和内衬结构之间的孔隙而设置的注浆系统,包括注 浆底座和注浆导管。
2.0.18 分区防水系统 partitioning waterproofing system with waterstops

将透过防水层的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防水措施。
2.0.19 预铺反粘法 pre-applied full bonding installation

将预铺防水卷材空铺或临时固定在基层上,使后浇结构混凝土 与卷材胶膜层紧密结合的施工方法。
2.0.20 注浆止水 grouting method for leak-stoppage

在压力作用下注入灌浆材料,切断渗漏水流通道的方法。
2.0.21 钻孔注浆 drilling grouting

钻孔穿过基层渗漏部位,在压力作用下注入灌浆材料并切断渗 漏水通道的方法。
2.0.22 压环式注浆嘴 mechanical packer with one-way valve

利用压缩橡胶套管(或橡胶塞)产生的胀力在注浆孔中固定自 身,并具有防止浆液逆向回流功能的注浆嘴。
2.0.23 埋管(嘴)注浆 port-embedded grouting

使用速凝堵漏材料埋置的注浆管(嘴),在压力作用下注入灌 浆材料并切断渗漏水通道的方法。
2.0.24 贴嘴注浆 port-adhesive grouting

对准混凝土裂缝表面粘贴注浆嘴,在压力作用下注入浆液的方法。
2.0.25 止水帷幕 water-stoppage curtain

利用注浆工艺在地层中形成的具有阻止或减小水流透过的连 续固结体。
3 基本规定
3.1 设 计
3.1.1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应进行防水设计,并应遵循“以防 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定 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经济合理、耐久适用、安全环保。
3.1.2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结构特点、 施工工艺、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
2 应充分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细水等的作用,或人为因 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以及市政上下水管线渗漏对 防水工程的影响;
3 应采取相适应的防水措施。当结构处于贫水稳定地层,或位 于地下潜水位以上时,在确保结构和环境安全的条件下可采用限排。
3.1.3 城市轨道交通防水工程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工程结构设 计工作年限。
3.1.4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采取以结构自防水为主,以接缝防水 为重点,并辅以防水层加强防水,在结构迎水面局部或全部设置 全封闭柔性防水层。
3.1.5 轨道交通工程防水设计应包括:
1 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2 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 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3 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4 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 保证措施;
5 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 倒灌措施;
6 排水系统的维护措施。
3.1.6 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车站、行人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 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 区间隧道及连接通道等附属的隧道结构防水等级应不低 于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他部位可见零星分布的湿渍和滴漏, 不得有线漏。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 水面积的 1.5/1000,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0.15m2,任意 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滴漏或流挂个数不应超过 3 处;其中, 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渗漏水量不大于 0.05L/(m2· d),任意 100m2 防水面积上的渗漏水量不大于 0.15L/(m2· d)。
3.1.7 防水材料的选用应兼具环保性、经济性、实用性及耐久性。
3.1.8 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 强防水。
4 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 措施配制而成。 4.1.2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 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 0.2MPa。
4.1.3 防水混凝土应满足抗渗等级要求,并应根据地下工程所处 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满足强度、抗裂、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 要求。
4.1.4 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根据 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结构型式、地下水压、结构的最大埋置深度 等因素确定。
4.1.5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 4.1.5 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DB13(J)/T 8384-2020

条文说明

DB13(J)/T 8384,DB13(J)/T 8384-2020,公共建筑,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DB13(J)/T 8384-2020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标准

1 总 则
1.0.1 为规范河北省百年公共建筑的结构设计,推动公共建筑长 寿化、建设产业化、绿色低碳化、品质优良化,做到安全适用、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抗震设防烈度 6 度及以上地区、设计 使用年限 100 年的新建公共建筑的结构设计。超限结构或特别不 规则的百年公共建筑结构,尚应按国家及河北省现行有关规定进 行专项审查和论证,且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要求。
1.0.3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 符合国家及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公共建筑 public building
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
2.1.2 百年公共建筑 long-life public building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统筹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全过程建 设管理,具有长寿性能﹑品质优良性能﹑绿色持续性能和灵活适 应性能,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100 年的公共建筑。
2.1.3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 service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预定目的使 用的年限。
2.1.4 设计基准期 design reference period
为确定可变作用等的取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2.1.5 重现期 return period
随机变量出现频率的一种表达方式,通常表述为“多少年一 遇”。
2.1.6 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 度。一般情况下,取 50 年内超越概率 10%的地震烈度。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1.1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 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 规定的基本准则,且不低于其规定 的可靠度水平。结构设计宜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分项系数 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当缺乏统计资料时,建筑结构设计可 根据可靠的工程经验或必要的试验研究进行,也可采用容许应力 或单一安全系数等经验方法进行。
3.1.2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除应进行各种设计工况下的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外,尚应按本标准相关章节的规 定应进行耐久性专项设计。
3.1.3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 果,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 3.1.3 的规定。
3.1.4 建筑结构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结构的安全等 级相同,对其中部分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二 级。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应为一级。
3.1.5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及耐久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结构设计时应规定结构和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用途 、使用环境及相应的措施和要求。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 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2 建筑结构构件应综合考虑其替换或维护的难易程度、综合 维护成本及业主要求,合理确定使用年限,并应符合表 3.1.5 的规 定;
4 材 料
4.1 混凝土
4.1.1 混凝土材料应根据结构所处的环境类别、作用等级和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按同时满足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最大水胶比和 混凝土原材料组成的要求确定;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同 时满足耐久性和承载力的要求。
4.1.2 结构设计时,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可按照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取值。
4.1.3 百年公共建筑结构或构件选用高性能混凝土时,应符合下 列规定:
1 在混凝土快速碳化试验中,28d 的碳化深度不大于 15mm;
2 对有抗(水)渗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工程,抗渗等级不低于 P12;
3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潮湿环境中,对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 程,抗冻强度等级不小于 F250;
4 对处于氯化物环境下的混凝土工程,84d 氯离子扩散系数 不大于 2.5×10﹣12m2/s,或 28d 电通量不大于 1000C;当混凝土中 的水泥混合材与矿物掺和料之和超过胶凝材料用量 50%时,电通 量测试龄期为 56d;
5 对有硫酸盐侵蚀的混凝土工程,抗硫酸盐等级不小于 KS120。
4.2 钢筋及钢材
4.2.1 钢材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构件的重要性和荷载特征、结构形式和连接方法、应力状态、工作环境以及钢材品种、厚度和交货 状态等因素,合理地选用钢材牌号、质量等级及性能要求,并在 设计文件中完整地注明对钢材的技术要求。承重结构所用钢材, 除应保证基本力学性能各项指标,还应按构件类别、使用条件和 加工条件,提出必要的附加保证性能参数或指标要求。
4.2.2 结构设计时,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普通钢材及其连接 件的力学性能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 等的有关规定。
4.2.3 处于氯化物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可采用环氧树脂涂 层钢筋,桩基结构的受力钢筋宜采用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环 氧树脂涂层钢筋应满足下列要求:
1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小于有关设计标准规定 的相同等级和规格的无涂层钢筋锚固长度的 1.25 倍;
2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对受拉钢筋,不小于 有关设计标准规定的相同等级和规格的无涂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的 1.5 倍且不小 375mm;对受压钢筋,不小于有关设计标准规定 的相同等级和规格的无涂层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 0.88 倍且不小 250mm;
3 钢筋混凝土构件最大裂缝宽度计算时,环氧树脂涂层带肋 钢筋的相对粘结特性系数应按乘以折减系数 0.8;
4 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现场存放时应与无涂层钢筋分别堆放, 并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阳光、盐雾或大气暴露的影响。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00
DB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P
DB13(J)/T8371-2020
备案号:J15297-2020
内置钢丝网凹型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built-in steel wire
mesh concave insulation panel
2020-09-08发布
2020-11-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

DB13(J)/T 8371,DB13(J)/T 8371-2020,内置钢丝网凹型保温板,内置钢丝网凹型保温板系统,DB13(J)/T 8371-2020 内置钢丝网凹型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内置钢丝网凹型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区,建筑高度为100m及以下的新建、扩建民用建筑中采用内置钢丝网凹型保温板的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内置钢丝网凹型保温板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内置钢丝网凹型保温板系统built-in steel wire mesh concave insulation panel system
由防护层和内置的钢丝网凹型保温板构成,并以连接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层墙体形成有效连接,起保温、防护作用的构造系统,简称内置凹型保温系统。
2.0.2钢丝网凹型保温板steel wire mesh concave insulation panel
通过固定件在凹型保温板凹槽一侧与镀锌电焊网可靠连接,在工厂顶制成型的用于外墙保温的板状制品。
2.0.3保温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由凹型保温板(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低内应力型挤塑板、低内应力型石墨挤塑板)组成,在内置凹型保温系统中起保温隔热作用的构造层。
2.0.4低内应力型挤塑板low internal stress extruded polystyrene panel
以聚苯乙烯树脂或共聚物为主要成分,添加少量添加剂,通过专用设备多次加热充分发泡后挤塑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和较低内应力的硬质泡沫塑料板材。
2.0.5低内应力型石墨挤塑板low internal stress graphite extruded polystyrene panel
以聚苯乙烯树脂或共聚物为主要成分,添加一定量的石墨和其他添加剂,通过专用设备多次加热充分发泡后挤塑成型,而制得的具有闭孔结构和较低内应力的硬质泡沫塑料板材。
2.0.6防护层rendering system
在保温层外侧,主要起保温层防护作用的现浇混凝土层。
2.0.7连接件connector
由与工程塑料复合(热熔合)的钢筋制成,将钢丝网凹型保温板与基层墙体进行有效连接的专用构件。
2.0.8固定件fastener
以工程塑料制成,与连接件配合使用,限定凹型保温板和镀锌电焊网不发生偏移的专用构件。

3基本规定
3.0.1内置凹型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3.0.2内置凹型保温系统各种组成材料应配套供应。配套材料、配件应与内置凹型保温系统性能相容,并应符合本标准、国家和河北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0.3内置凹型保温系统应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应能适应基层墙体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应能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且不产生有害的变形和破坏:在正常使用中或地震发生时不应发生脱落。
3.0.4内置凹型保温系统应具有防止水渗透性能。
3.0.5内置凹型保温系统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一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时,内置凹型保温系统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3.0.6内置凹型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
3.0.7内置凹型保温系统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河北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4性能要求
4.1主要材料
4,1,1钢丝网凹型保温板由镀锌电焊网、凹型保温板和固定件构成(图4.1.1)。

4.1,2凹型保温板沿保温层(板)竖向通长开设凹槽,凹槽为梯形,短边宽50mm,长边宽60mm,深15mm,间距600mm(图4.1.2)。端部保温板凹槽中心距端头板边不宜大于300mm。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00
DB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13(J)/T8367-2020
备案号:J15283-2020
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double-clip point-to-point welded wire mesh insulation panel
2020-08-13发布2020-11-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13(J)/T 8367,DB13(J)/T 8367-2020,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系统,DB13(J)/T 8367-2020 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在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中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区、建筑高度为100m以下的新建、扩建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系统double-clip point-to-point welded wire mesh insulation panel system
由防护层、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构成,并辅以拉结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层墙体形成有效连接,起保温、防护作用的构造系统,简称双卡板系统(DPS系统)。
2.0.2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double-clip point-to-point welded wire mesh insulation panel
通过双卡式固定件将保温层与外侧镀锌电焊网连接固定,在工厂预制成型,用于外墙外保温的板状制品,简称双卡板(DPS板)。
2.0.3保温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由模塑聚苯板(EPS)、石墨模塑聚苯板(GEPS)、挤塑聚苯板(XPS)、石墨挤塑板(GXPS)为保温芯材的构造层。
2.0.4防护层protective layer
在保温层外侧,起防护作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层。
2.0.5双卡式固定件double-clip connector
将镀锌电焊网与保温芯材可靠连接,并起固定作用的专用工程塑料构件。
2.0.6拉结件connector
非锚固部位经工程塑料复合(热熔包覆)的L形拉结钢筋,将双卡板与基层墙体进行有效连接的专用构件。

3基本规定
3.0,1双卡板系统基本构造见表3.0.1。

3.0,2双卡板系统的组成材料应由同一供应商提供配套的组成材料、构配件和其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符合本标准和国家、河北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0.3双卡板系统应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在基层正常变形以及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应出现裂缝、空鼓、脱落等现象:在地震发生时不应发生脱落。
3.0.4双卡板系统应具有防止水渗透性能。
3.0.5双卡板系统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时,双卡板系统外保温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3.0.6双卡板系统使用高度及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防止火焰沿外墙面蔓延的能力。
3.0.7双卡板系统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河北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4性能要求
4.1双卡板
4.1.1双卡板由镀锌电焊网、保温层和双卡式固定件构成(图4.1.1).

DB13(J)/T 8367,DB13(J)/T 8367-2020,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系统,DB13(J)/T 8367-2020 双卡点连接钢丝焊网内置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4.1.2双卡板的主要规格尺寸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4.1.3双卡板板长3000mm范围内EPS、GEPS、XPS或GXPS板对接不得多于2处,且对接处需用胶粘剂粘牢。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3的规定。外观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
1界面处理剂涂覆均匀,不得有漏涂或漏喷,与双卡式固定件和EPS、GEPS、XPS或GXPS板附着牢固,干擦不掉粉:
2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翘曲、变形:
3无裂纹、无夹杂物、无油污:
4板边应平直、完整,无掉角、缺棱和破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20
DB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P
DB13(J)/T8363-2020
备案号:J15237-2020
水平定向钻进法管线敷设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ipeline laying by 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2020-07-06发布2020-11-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13(J)/T 8363,DB13(J)/T 8363-2020,水平定向钻进,水平定向钻进法管线敷设工程,DB13(J)/T 8363-2020 水平定向钻进法管线敷设工程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河北省水平定向钻进法管线敷设工程的工艺设计、施工管理、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可靠、安全环保、经济合理,推进新技术应用及智慧城市智慧管道管理,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水平定向钻进法管线敷设工程的工艺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水平定向钻进法管线敷设工程的工艺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水平定向钻进horizontal directional drilling
水平定向钻进是利用水平定向钻机沿设计轨迹从入土端到出土端的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
2.0.2入钻工作坑reception pit
为水平定向钻施工导向孔、扩孔钻进及拉管就位存储、回收泥浆和确定起始入钻位置而开挖的工作坑。
2.0.3出钻工作坑exit pit
为回收、储存水平定向钻施工中排出的泥浆和确定出钻位置
而开挖的工作坑。
2.0.4穿越crossing
在地表下避开障碍物进行非开挖数设管线。
2.0.5泥浆mud
由膨润土、水和少量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
2.0.6导向孔pilot hole
利用水平定向钻机,按设计轨迹施工完成的初始导向钻孔
2.0.7导向孔轨迹trajectory of pilot hole
导向孔钻进时,导向钻头移动路线的变化位置。
2.0.8入土角、出土角entry/exit angle
水平定向钻施工时,钻杆入土时钻杆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入土角:钻杆出土时,钻杆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出土角。
2.0.9俯仰角pitch angle
钻杆轴线在给定点的切线与通过该点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3基本规定
3.0.1工程工艺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勘察,调查分析施工区域内有关各方面情况,充分掌握现场资料,查明既有地下管线和构筑物等分布情况。
3.0.2管线敷设使用管材通常采用钢管、PE管等,其材质及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3.03施工中所用泥浆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配置和使用,并做好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
3.0.4施工中和施工完成后,应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敷设管线的上覆地层及相邻建筑物沉陷、坍塌或隆起,保护相邻管线及地下构筑物。
3.0.5管线敷设施工的司钻、泥浆工、定向师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施工,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3.0.6管线敷设工程验收前,应测量敷设管线的详尽的地理坐标信息,并取得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的检测报告。

4工程勘察
4.1一般规定
4.1.1工程勘察应涵盖工程现场踏勘,既有地下管线探测和工程地质勘察,确保施工路由的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可行。
4.1.2既有地下管线的探测应符合《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的规定。
4.13设计、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向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管线数设工程范围内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报告内容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的有关规定
4.1.4当详细勘察报告内容不满足施工需要时,建设单位应提供补充勘察报告。
4.2工程地质勘察
4.21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工艺设计、施工前,应现场踏勘,查明地形、地貌、地面建(构)筑物对工程施工的不利条件,应查清水域覆盖面积和深度,应查实有无影响施工的干扰源。
4.2.2水平定向钻穿越工程工艺设计应符合管道工程专项评价的结论及批复意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00
DB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P
DB13(J)/T8362-2020
备案号:J15236-2020
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retarder-dowty type limit wire mesh built-in insulation panel
2020-07-06发布2020-10-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13(J)/T 8362,DB13(J)/T 8362-2020,点连式,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系统,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DB13(J)/T 8362-2020 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区,建筑高度为100m以下的新建、扩建民用建筑中采用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的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系统retarder-dowty type limit wire mesh built-in insulation panel system
由饰面层、防护层和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构成,并辅以连接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层墙体形成有效连接,起保温、防护作用的构造系统,简称点连内置保温系统。
2.0.2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limit wire mesh built-in insulation panel
通过固定件在保温层一侧与镀锌电焊网可靠连接,在工厂预制成型,形成用于外墙外保温的板状制品,简称限位钢丝保温板。
2.0.3保温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由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石墨挤塑板为保温芯材的构造层。
2.0.4防护层rendering system
在保温层外侧,主要起保温层防护作用的现浇混凝土层。
2.0.5连接件connector
由与工程塑料复合(热熔合)的钢筋和U形卡件组成,将限位钢丝保温板与基层墙体进行有效连接的专用构件。
2.0.6固定件fastener
以工程塑料制成,将镀锌电焊网和保温板连接,限制镀锌电焊网与保温板的间距,防止镀锌电焊网移动的配件。

3基本规定
3.0.1点连内置保温系统基本构造应符合表3.0.1的规定。

3.0.2点连内置保温系统应由同一供应商提供配套的组成材料、构件和其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符合本标准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0,3点连内置保温系统应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在基层正常变形以及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应出现裂缝、空鼓、脱落等现象:在地震发生时不应发生脱落。
3.0.4点连内置保温系统应具有防止水渗透性能。
3.0.5点连内置保温系统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一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时,点连内置保温系统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3.0.6点连内置保温系统使用高度及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防止火焰沿外墙面蔓延的能力。

3.0.7点连内置保温系统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河北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3.0.8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点连内置保温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设计要求。
3.0.9点连内置保温系统外饰面层宜采用涂料饰面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的相关规定。
3.0.10点连内置保温系统工程施工现场应采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其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的有关规定。
3.0.11限位钢丝保温板在生产制作、运输、进场堆放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火和防护措施,不可重压或与锋利物品碰撞。产品应放在干燥通风处贮存,不应露天长期暴晒。

4性能要求
4.1主要材料
4.1.1限位钢丝保温板由镀锌电焊网、保温层和固定件构成(图4.1.1)。

DB13(J)/T 8362,DB13(J)/T 8362-2020,点连式,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系统,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DB13(J)/T 8362-2020 点连式限位钢丝网片内置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4.1.2限位钢丝保温板主要规格尺寸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4.1.3限位钢丝保温板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翘曲、变形:无裂纹、无夹杂物、无油污:板边应平直、完整,无掉角、缺棱和破损。
板长3000mm范围内保温板对接不得多于2处,且对接处需用胶粘剂粘牢。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00
DB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P
DB13(J)/T8361-2020
备案号:J15235-2020
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cold connection double layer steel wire mesh thermal insulation panel
2020-07-06发布2020-10-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13(J)/T 8361,DB13(J)/T 8361-2020,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系统,DB13(J)/T 8361-2020 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应用技术标准

1总则
1.0.1为规范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区,建筑高度为100m以下的新建、扩建民用建筑中采用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的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系统cold connection doublelayer steel wire mesh thermal insulation panel system
由饰面层、防护层和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构成,并通过U形连接件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层墙体形成有效连接,起保温、防护作用的构造系统,简称冷连钢丝板系统。
2.0.2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cold connection double layer steel wire mesh thermal insulation panel
通过U形连接件在保温层两侧与镀锌电焊网可靠连接,在工厂预制成型,用于外墙外保温的板状制品,简称冷连钢丝板。
2.0.3保温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由模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挤塑聚苯板、石墨挤塑板为保温芯材的构造层。
2.0.4防护层rendering system
在保温层外侧,主要起保温层防护作用的现浇混凝土层。
2.0.5U形连接件U-shaped connector
由经防腐处理的U形钢筋、金属垫片、紧固螺母和塑料配件组成,将冷连接双层钢丝网保温板与基层墙体进行有效连接的专用构件。
2.0.6塑料配件plastic accessory
以工程塑料制成,起保证镀锌电焊网与保温层的间距,防止镀锌电焊网移动的作用。

3基本规定
3.0.1冷连钢丝板系统分为I型和Ⅱ型,其基本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Ⅰ型冷连钢丝板系统适用于高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层墙体内设置双层受力钢筋,其基本构造见表3.0.1-1。

2Ⅱ型冷连钢丝板系统适用于多层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基层墙体内设置单层受力钢筋,其基本构造见表3.0.1-2。

3.0.2冷连钢丝板系统应由同一供应商提供配套的组成材料、构件和其质量证明文件,并应符合本标准和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0.3冷连钢丝板系统应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在基层正常变形以及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应出现裂缝、空鼓、脱落等现象:在地震发生时不应发生脱落。
3.0,4冷连钢丝板系统应具有防止水渗透性能。
3.0,5冷连钢丝板系统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有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时,冷连钢丝板系统外保温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能。
3.0.6冷连钢丝板系统使用高度及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防火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且应具有防止火焰沿外墙面蔓延的能力。

4性能要求
4.1冷连钢丝板
4.1.1冷连钢丝板由两层镀锌电焊网、保温层和U形连接件构成,按应用的系统类型不同分为Ⅰ型和Ⅱ型,其基本构造要求见表4.1.1。

4.1.2冷连钢丝板的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翘曲、变形:无裂纹、无夹杂物、无油污:板边应平直、完整,无掉角、缺棱和破损。
冷连钢丝板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深化设计,排板设计时宜采用整板,当出现非整板时,其宽度不应小于200mm。其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00
DB
河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13(J)/T8358-2020
备案号:J15194-2020
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combinate thermal insulation decorative board with rivet back rib
2020-06-16发布2020-10-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DB13(J)/T 8358,DB13(J)/T 8358-2020,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系统,DB13(J)/T 8358-2020 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应用技术规程

1总则
1.0.1为规范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在建筑外培装饰工程中的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河北省建筑高度小于100m,以现浇混凝土为基层墙体的新建、扩建、改建民用建筑中采用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的外墙装饰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系统combinate thermal insulation decorative board with rivet back rib system
由背筋铆固装饰板、保温层、连接件、金属构架、嵌缝材料和密封胶等材料构成,安装在建筑外基层墙体外表面,不承担主体结构荷载与作用,背筋铆固装饰板与外基层墙体间的空腔内设置保温材料做保温层,组成集保温、装饰于一体的完整系统,称为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系统,简称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
2.0.2背筋铆固装饰板back rib rivet decorative panel
背筋通过抽芯铆钉直接铆固于装饰板上,或背筋通过抽芯铆钉与配套角码转接铆固于装饰板上,使背筋和装饰板连接牢固,即背面设置铆固背筋的装饰板,简称背筋装饰板。
2.0.3保温层thermal insulation layer
在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中起保温作用的构造层。
2.0.4装饰板decorative panel
经工厂预制,由纤维水泥板与饰面层组成的板状制品。
2.0.5背筋back rib
位于装饰板背面一侧,在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中对装饰板起一定支撑作用的金属型材。
2.0.6金属构架metal frame
采用矩形或L形金属制品,在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系统中起支承背筋装饰板的作用。根据布置方向分为横向金属构架和纵向金属构架。

2.0.7角钢连接件adapting piece
采用热轧角钢短边在基层墙体上固定,其长边端部与金属构架牢固连接,在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中起到将金属构架与主体结构连接固定作用的构件。
2.0.8抽芯铆钉blind rivets
从装饰板正面一侧穿透面板,用于铆固面板和背筋或背筋转接件的单面铆接用铆钉。抽芯铆钉采用不锈钢铆钉。
2.0.9圆盘锚栓plate anchor
由膨胀件和带圆盘的塑料膨胀套管两部分组成,在背筋铆固保温组合装饰板系统中起固定保温层作用的锚栓。

3基本规定
3.0.1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设计要求。材料出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
3.0.2应用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的工程防火性能及使用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
3.0.3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应与基层墙体有可靠连接,在基层墙体的正常变形以及承受自重、风载荷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不应产生变形、脱落等现象;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所有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应适应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并满足设计使用年限等要求。
3.0.4背筋装饰板的抽芯铆钉应保证背筋和装饰板有可靠连接。在主体结构正常变形以及承受装饰板自重、风载荷和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下,抽芯铆钉不应产生松动、脱落等现象。
3.0.5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应具有防水渗透功能和透气性。
3.0.6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的保温、隔热和防潮性能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7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所用的金属材料和金属配件除不锈钢外,均应采取有效的表面防腐蚀处理。
3.0.8密封胶的粘结性能和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应具有适用于装饰板和接缝尺寸及变位量的类型和位移能力级别,且不应污染所接触的材料。

4性能要求
4.1系统
4.1.1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由背筋装饰板、金属构架(可横向或竖向设计)、角钢连接件、保温层、防水透气层、锚栓(或预埋件)、嵌缝材料、密封胶等构成。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构造见图4.1.1。

4.1.2背筋组合装饰板系统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09-18 13:02:52

提问网友:流星


定额的说明中写到“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执行本章,定额时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

是不是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设备、阀门、管道、支架、刷油等工程量,在组价时,都将人工费与机械费乘以系数1.2?

解答网友:大海


是这个意思。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