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PDF《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技术手册》杨永起

城市综合管廊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雏护,在城市地下铺设的市政管线公用设施,成为城市的“生命线”工程。
巴黎为了控制疾病的传染,1832年兴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开启了兴建城市综合管廊先河。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都兴建了不同形式的城市综合管廊。
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61号],2016年8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通知》,从而推动了国内各主要城市兴建综合管廊的高潮,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一项绿色建筑工程和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总结了全国各地兴建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经验。由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防水工程分会和京津冀建筑防水行业协同发展合作组织、北京建筑防水行业诚信联盟共同组织防水工程设计、施工、生产方面的专家和科技人员编写。
本书反映了国内防水工程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新的防水系统在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的应用,综合展示了防水领域的新成就。
目录
第一章城市综合管廊工程防水技术综述…1
第二章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用材料……8
第一节防水混凝土…8
第二节防水卷材8
第三节防水涂料21
第四节建筑堵漏灌浆止水材料27
第五节新型建筑密封材料33
第六节刚性防水材料37
第三章城市综合管廊防水设计40
第四章城市综合管廊细部构造59
第一节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细部构造59
第二节综合管廊细部密封施工62
第三节综合管廊施工止水带施工69
第五章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施工75
第一节防水卷材施工75
第二节防水涂料施工82
第六章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案例90
第一节白山(公主岭)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90
第二节长子县南北大街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案例96
第三节太原市晋源东区综合管廊工程案例102
第四节新疆乌鲁木齐新医路西延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案例…106
第五节苏州城北路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案例108
第六节三亚市海棠湾海榆东线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案例112
第七节北京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案例和北京世园会园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案例117
第八节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市政管廊工程案例121
第九节北京中关村西区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案例125
第十节北京保险产业园综合管廊工程防水工程案例129
第十一节河北省正定新区管廊防水工程案例131
第十二节潍坊鸢飞路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案例133
第十三节北京新机场工作区工程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案例143
第七章城市综合管廊防水工程推荐企业147
附录A《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GB50838一2015(摘要)160
附录B国内止水带生产简介165
问题专业:安装 设计 预算
所属地区:安徽
提问日期:2022-09-13 20:21:02
提问网友:王睿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高清PDF《城市水安全风险防控》白廷辉

本书在近年来国家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原管理制度、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对城市水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地阐述与总结,构建城市水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体系(组织、内容、措施)。重点论述我国城市实现水安全的风险管理多元共治与精细化管理机制:分别对城市防汛、城市供水和水生态环境三方面展开风险识别与评估、预警与防控的分析与讨论:结合防汛保险制度、供水保险管理、智慧水务等多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实例,展示城市水安全风险管理最前沿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本书是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及相关技术人员了解、学习和掌握风险管控知识的必备读物,尤其为城市水务行业与企业的管理与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目录
第1篇绪论
1水务行业概述…………………………………………………2
1.1水务行业简介………………………2
1.1.1水务行业的定义………………2
1.1.2水务行业的分类………………………………4
1.1.3水务行业的特点………………………………5
1.1.4水务行业存在的风险……………………………5
1.2水务行业现状一以上海市为例………………………………5
1.2.1上海市水务行业的发展现状……………………………6
1.2.2上海市水务行业存在的问题………………12
2水安全风险管理概述……………………………13
2.1堪本理论…………………………………………13
2.1.1城市水资源特性…………………13
2.1.2城市水安全风险管理的原理与主要方法………15
2.2城市水安全风险管理框架体系………………23
2.2.1城市水安金风险管理的内容…………………23
2.2.2城市水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框架……………29
3风险管理制度设计与运营机制………………33
3.1多元共治机制………………………33
3.1.1政府主导…………………33
3.1.2市场区作……………………………51
3.1.3社会救助54
3.2精细化风险防控机制……………………………56
3.2.1风险源识别预警机制…………………………………56
3.2.2风险防控成套技术体系………………………………67
3.2.3风险防控标准体系……………………72
第2篇防汛安全的风险管理
4风险识别与评估…90
4.1灾害风险识别……………………90
4.1.1致灾事件种类……………………90
4.1.2环境影响因子93
4.13人为影响因子…96
4.2风险评估……………………………101
42.1风险防御标准……………………101
4.2.2城市防汛体系风险评估……………102
4.2.3地下空间风险评估…………………117
5风险预警与防控…………………………122
5.1预警措施122
5.1.1预警标准……………………122
5.1.2应急响应…………………122
5.1.3风险地图…………………129
5.2预警辅助平台………………………136
5.2.1信息采集布局………………136
5.2.2汛情监测监控……………………137
5.2.3预警预报………………139
5.2.4智能指挥调度………145
5.2.5信息发布……………147
5.3防汛风险管理…………………150
5.3.1指挥管理机构……150
5.3.2防汛制度………………151
5.3.3防汛预案………………153
5.3.4防汛检查……………154
5.3.5预警发布…………………155
5.4抢险救灾与保险援助156
5.4.1抢险处置………………156
5.4.2海塘堤防…………………156
5.4.3排涝泵闻……………161
5.4.斗排水系统………………………164
5.4.5地下空间…………165
5.4.6保险援助……171
5.4.7社会动员………………………………………172
本篇参考文献…………………………………………………172
第3篇供水安全风险管理
6风险识别与评估………………………………………………176
6.1风险识别………………………………………………180
6.1.1风险调查研究…………………………………………180
6.1.2风险事件种类…………………………………184
6.1.3风险影响因子………………………188
6.1.4人为因素排查……………………………………199
6.2风险评估………………………………………203
6.2.1指标体系…………………………………203
6.2.2安全标准…………………………………207
6.2.3预警标准…………………………………208
6.2.4风险评估………………………211
7风险预警与防控……………………………218
7.1风险预警………………………………218
7.1.1监测监控………………………218
7.1.2预测预报……………………………………226
7.1.3应急预案…………………………………………227
7.2风险防控…………………232
7.2.1技术对策…………………………………………232
7.2.2抢险救灾与保险……………………………………238
7.2.3社会动员…………………………………240
7.3信息化平台………………………………………242
7.3.1建设的基础………………………………………………………242
7.3.2建设目标与原则…………………243
7.3.3建设的技术路线…………………………………244
7.3.4平台的总体框架……………………………………244
7.3.5上海供水智能化建设………………………………247
本篇参考文献…………………………………………………255
第4篇水生态环境安全风险管理
8风险识别与评估…………………………………………260
8.1风险调查识别…260
8,1,1风险事件种类……………………………………260
8.1.2风险调查研究……………………………………………260
8.1.3风险影响因子………………………………261
8.2风险评估………………………………………………261
8.2.1指标体系……………………261
8.2.2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263
8.2.3风险评估模型……………………………………266
8.2.4风险评估案例…………………………268
9风险预警与防控…………………………………………………276
9.1风险防范………………………………………………276
9.1.1节水优先……………………………………276
9.1.2加强水生态环境风险源防控……………………………277
9.1.3建立完善水生态环境风险监测与预警体系277
9.1.4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278
9.2风险控制……………279
9.2.1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279
9.2.2强化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280
9.3风险管理………………………………………………303
9.3.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303
9.3.2完善联防联控机制………………………………303
9.3.3推行智慧管理服务305
9.3.4提升科技创新支撑……………………………307
本篇参考文献…………………………………………………309
附录A防汛风险管理一防汛风险图313
A.1上海市中心城区防洪风险图案例………………313
A.1.1区域概7况………………………………………313
A.1.2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处理315
A.1.3洪水分析………………
A.1.4洪水影响分析320
A.1.5避洪转移分析323
A.1.6风险图的绘制………………325
A.1.7风险图的应用………………326
A.2流域防洪风险图案例…………………328
A.2.1区域概况………330
A.2.2基础资料收集和分析处理331
A.2.3洪水分析332
A.2.4洪水影响分析336
A.2.5膛洪转移分折………………………………………337
A.2.6风险图的绘制……………………………339
A.2.7风险图的应用………………………………339
参考文献…………………………………………………342
附录B智能苏州河防汛管理应用系统………………………………343
B.1智能感知建设343
B.2苏州河防汛监测预警专题数据库建设………………………344
B.3苏州河防汛智能摸拟摸型库建设………………………………345
B.4苏州河防汛安全调度预案库建设………………………………346
B.5智能苏州河防汛管理应用系统……………………………3斗7
附录C人为因素排查表349
附录D城市水安全风险防控彩图…………………………………364
名词索引………………………………………………………372
ZJ/ZN 2019-06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指南(浙江省交通厅)
浙江省交通建设指南
ZJ/ZN2019-06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指南
2019年6月发布
2019年7月实施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
编写单位:温州市文泰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道乔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条件、空间受限,地质、水文和区域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其工程特点呈现四高(高边坡、高挡墙、高墩柱和高路堤)、两长大(长大纵坡、长大隧道)等,项目建设难度大,有必要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和实际,以《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DB33/T2003—2016)的建设管理要求,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作出细化,提出规范化管理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应根据《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DB33/T2003—2016)和本指南进行项目建设管理。
本指南为管理性文件,不涉及专利。
1 总则
1.1 本指南是指导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单位依据《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DB 33/T 2003—2016)的规定,结合山区高速公路项目实际,理清建设管理思路,明确工作重点,规范、有序的开展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1.2 本指南共分 14 章 2 个附录,分别为 1.总则、2.编制依据、3.术语和定义、4.基本规定、5.建设条件核查及基础工作、6.安全风险评估、7.总体施工组织设计、8.临时工程、9.路基、10 路面、11 桥梁、12.隧道、13.路线交叉、14.交通安全设施等管理要求和附录 A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大纲基本内容、附录 B 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内容。
1.3 本指南适用于山区高速公路新建及改扩建工程
1.4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除应执行本指南外,尚应执行国家、行业及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
2 编制依据
2.1 标准、规范
GB 501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7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
JTG F90—2015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DB33/T 2003—2016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
DB33/T 899 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规范
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机制砂生产(干法)及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指南
公路建设生态施工指南
“两区三厂”建设安全标准化指南
高速公路改扩建建设管理指南
2.2 规章
浙交〔2015〕58 号 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
交办公路〔2016〕93 号 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
交安监发〔2016〕216 号 关于打造公路水运品质工程的指导意见
浙交〔2016〕112 号 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浙江省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建设活动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浙交〔2017〕57 号 关于进一步深化公路工程施工标准化开展“美丽班组”创建活动的通知
浙交〔2011〕155 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仅适用本指南
3.1山区高速公路
在山岭区和重丘区地形条件下建造的高速公路
[DB33/T899—2013定义3.1]
3.2三场(厂)站
预制场(桥梁上下部结构预制场、小型构件预制场)、拌和场(水泥混凝土拌和场、沥青混凝土拌和场、水稳拌和场等)和钢筋加工场。
3.3小半径平曲线
小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最小半径一般值的圆曲线。
[DB33/T 899—2013定义3.7]
3.4信息采集与动态设计
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和信息收集系统,施工动态信息持续反馈至设计单位,据此优化完善设计的过程。
3.5高挡墙
高度大于8m的挡墙。
[DB33/T 899—2013定义3.14] 4 基本规定
4.1 建设单位在前期阶段应按附录 A 要求,根据本项目特点、重点、难点和项目建设的规划目标,策划并编制形成具有建设目标明确、组织机构健全、管理架构清晰、工作计划系统、保障措施有力的《建设管理大纲》。
4.2 各参建单位应同步展开相应的策划、明确各自工作目标、阶段任务和保障措施。
4.3 各参建单位应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特点、重点和难点以及特殊结构桥梁、高边坡、隧道等专业的要求,配置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人员与设备。
5 建设条件核查及基础工作
5.1 一般规定
5.1.1 5.1.1 按(DB33/2003—2016)第 4.1.2 款规定收集与项目建设相关文件资料,熟悉政策、法规、项目设计文件等,拟定调查提纲,明确调查内容。
5.1.2 按调查提纲,逐一对项目建设区域的自然、生态、交通、城镇、人文、景观、习俗等采用现场踏勘、群众采访、资料收集(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5.2 踏勘、调查
(略)
目 录
前言 ......................................................................VI
1 总则 .....................................................................1
2 编制依据 .................................................................1
2.1 标准、规范 ...........................................................1
2.2 规章 .................................................................2
3 术语和定义 ...............................................................2
4 基本规定 .................................................................3
5 建设条件核查及基础工作 ...................................................3
5.1 一般规定 .............................................................3
5.2 踏勘、调查 ...........................................................3
5.3 基础工作 .............................................................4
6 安全风险评估 .............................................................5
6.1 一般规定 .............................................................5
6.2 风险评估 .............................................................5
6.3 风险管理 .............................................................6
7 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6
7.1 一般规定 .............................................................6
7.2 编制要求 .............................................................6
7.3 落实检查 .............................................................7
8 临时工程 .................................................................7
8.1 一般规定 .............................................................7
8.2 临时便道 .............................................................8
8.3 驻地和三场(厂)站建设 ...............................................8
8.4 石料加工(碎石及机制砂) .............................................8
8.5 临时用电 .............................................................9
8.6 临时通讯和网络 .......................................................9
8.7 临时排水 .............................................................9
8.8 临时堆土场 ..........................................................10
9 路基 ....................................................................10
9.1 一般规定 ............................................................10
9.2 路堑高边坡 ..........................................................11
9.3 高路堤 ..............................................................11
9.4 高挡墙 ..............................................................12
9.5 陡坡路堤 ............................................................12
9.6 填挖交界面处治 ......................................................12
9.7 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 ................................................13
9.8 土石方利用 ..........................................................13
9.9 现场监测 ............................................................13
9.10 排水 ...............................................................14
10 路面 ...................................................................14
10.1 一般规定 ...........................................................14
10.2 路面石料 ...........................................................14
10.3 沥青路面施工 .......................................................15
10.4 长大隧道沥青路面 ...................................................15
11 桥梁 ...................................................................15
11.1 一般规定 ...........................................................15
11.2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复核和优化 .........................................16
11.3 特殊桥型与陡坡路段桥梁 .............................................16
11.4 高墩柱施工 .........................................................17
11.5 大型构件预制、运输、安装 ...........................................17
11.6 岩溶区桥梁基础 .....................................................17
12 隧道 ...................................................................18
12.1 一般规定 ...........................................................18
12.2 长大隧道 ...........................................................18
12.3 隧道群 .............................................................19
12.4 小净距隧道和连拱隧道 ...............................................19
12.5 隧道出渣 ...........................................................20
12.6 隧道洞口 ...........................................................20
12.7 信息采集及动态设计 .................................................21
13 路线交叉 ...............................................................22
13.1 一般规定 ...........................................................22
13.2 路基排水 ...........................................................22
13.3 小半径平曲线上桥梁 .................................................22
13.4 交叉工程路面施工 ...................................................22
13.5 被交道路 ...........................................................23
14 交通安全设施 ...........................................................23
14.1 一般规定 ...........................................................23
14.2 护栏 ...............................................................23
14.3 爬坡车道 ...........................................................24
14.4 避险车道 ...........................................................24
14.5 隧道进出口及路隧过渡段 .............................................2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大纲基本内容 ................25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内容 ....................26
ZJ/ZN 2019-03 高速公路改扩建建设管理指南(浙江省交通厅)
浙江省交通建设指南
ZJ/ZN2019-03
高速公路改扩建建设管理指南
2019年5月发布
2019年6月实施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发布
编写单位:杭金衢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建设指挥部、杭州道乔业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浙江省从2000年杭甬高速公路红垦至沽渚段拓宽工程开始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以来,沪杭高速公路枫泾至大井拓宽工程、杭甬高速公路沽渚至宁波段拓宽工程、杭金衢高速公路杭州至金华段改扩建工程已完成改扩建工作,G25长深(杭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和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南塘至黄华段中乐清南塘枢纽至乐清互通与甬台温高速(G15)共线的改扩建工程,正在改扩建过程中。
改扩建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收集资料、了解项目情况、临时场地准备、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等,与新建项目相同的共性管理内容;也有如通车状态下的改扩建拼接技术、路网分流及交通组织方案等不同于与新建项目的个性管理内容;因此有必要总结已完成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形成改扩建工程建设管理指南,用于指导其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
本指南前言、总则、编制依据是按照《浙江省交通建设指南编制管理办法》(浙交〔2017〕162号)的要求编写,其余按照DB 33/T 2003—2016的章节编排展开编写工作。
本指南针对改扩建特点,对各阶段补充了既有公路的现场调查、评估,边施工边通车状态下的路网 分流、交通组织方案、协调及其管理要求,保通临时便道(桥)的管理,拼接拓宽施工前的既有公路实际情况的确认和动态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材料的管理,部分路段提前投入营运的相关要求等内容。
本指南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对改扩建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
本指南为管理性指南,不涉及专利。
目 次
目次 ................................................................................. I
前言 ................................................................................ IV
A DB 33/T 2003—2016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规范 ....................................... Ⅴ
B 高速公路改扩建建设管理专项指南 .................................................... 1
1 总则 .............................................................................. 1
2 编制依据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4.1 总体要求 ...................................................................... 2
4.2 一般规定 ...................................................................... 2
4.2.2 阶段主要工作 .............................................................. 2
5 建设单位基本要求 .................................................................. 3
5.1 机构设置 ...................................................................... 3
5.2 人员配备 ...................................................................... 3
5.3 主要职责 ...................................................................... 3
5.4 项目建设目标 .................................................................. 4
6 前期阶段 .......................................................................... 4
6.1 管理工作准备 .................................................................. 4
6.1.1 收集资料 .................................................................. 4
6.1.2 了解建设条件 .............................................................. 4
6.1.4 建立建设管理制度 .......................................................... 5
6.1.5 编制项目建设管理专项计划 .................................................. 5
6.1.6 建立施工及交通组织协调机制 ................................................ 5
6.2 勘测、勘察、设计管理 .......................................................... 5
6.2.1 一般规定 .................................................................. 5
6.2.3 初步设计 .................................................................. 6
6.2.5 施工图设计 ................................................................ 8
6.4 招投标 ........................................................................ 7
6.4.1 招标 ...................................................................... 7
7 施工准备阶段 ...................................................................... 8
7.1 许可办理 ...................................................................... 8
7.1.5 涉路许可办理 .............................................................. 8
7.2 会议及交底 .................................................................... 8
7.2.3 组织交桩和设计技术交底 .................................................... 8
7.3 监理单位管理 .................................................................. 8
7.3.4 监理工作体系 .............................................................. 9
I
7.4 施工单位管理 .................................................................. 9
7.4.1 现场机构及人员 ............................................................ 9
7.4.2 施工机具设备 .............................................................. 9
7.4.5 拼接施工技术方案的确认 .................................................... 9
7.4.6 交通组织 .................................................................. 9
7.4.7 营运便道 ................................................................. 10
7.4.8 施工固废物管理 ........................................................... 10
7.6 协调、开工 ................................................................... 10
7.6.4 施工及交通组织协调 ....................................................... 10
7.7 其他管理 ..................................................................... 10
7.7.1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10
8 施工阶段 ......................................................................... 11
8.1 监理单位管理 ................................................................. 11
8.1.2 工作质量检查 ............................................................. 11
8.1.3 监理资料管理 ............................................................. 11
8.2 施工单位管理 ................................................................. 11
8.2.1 人员动态管理 ............................................................. 11
8.2.2 施工管理检查 ............................................................. 11
8.2.3 首件管理 ................................................................. 11
8.3 设计单位管理 ................................................................. 12
8.5 计划管理 ..................................................................... 12
8.5.1 总体计划 ................................................................. 12
8.5.2 年度计划 ................................................................. 12
8.5.4 计划检查与调整 ........................................................... 12
8.6 质量管理 ..................................................................... 12
8.6.1 质量管理体系 ............................................................. 12
8.6.2 重大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 12
8.6.3 质量检查 ................................................................. 13
8.7 安全管理 ..................................................................... 13
8.7.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 13
8.7.2 重大危险源管控 ........................................................... 14
8.7.3 安全专项方案 ............................................................. 14
8.7.4 安全检查 ................................................................. 14
8.7.5 整改安全隐患 ............................................................. 14
8.8 费用管理 ..................................................................... 14
8.11 环境保护及节能管理 .......................................................... 14
8.12 档案管理 .................................................................... 15
8.13 其他管理 .................................................................... 15
8.13.1 协调工作 ................................................................ 15
8.13.3 项目考核 ................................................................ 15
8.13.5 标准化管理 .............................................................. 15
II
8.13.6 风险管理 ................................................................ 15
8.13.7 信息化管理 .............................................................. 15
8.13.12 资产管理 ............................................................... 16
9 验收及缺陷责任期阶段 ............................................................. 16
9.1 中间交工验收 ................................................................. 16
9.1.3 部分路段提前交验 ........................................................ 16
9.3 缺陷责任期 ................................................................... 16
9.3.4 缺陷责任期终止 ........................................................... 16
9.4 竣工验收 ..................................................................... 17
9.4.1 专项竣工验收 ............................................................. 17
附录 B 建设管理大纲基本内容 .......................................................... 18
《无粘结预应力钢棒及其锚具和连接器》(征求意见稿)编制情况汇报(中交二院 朱玉)

1)2017年2月《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锚具和连接器》(编号JT 2017-134)列入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制订计划,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3)归口管理,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开展编制工作。
2)2017年5月~2017年6月,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联合衡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德胜金属网业有限公司成立编制组,通过调研,资料、数据收集,完成工作大纲和标准草案的编制工作。
3)2017年7月1日,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23)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本标准的大纲审查会,参会专家认为:工作大纲内容齐全、完整,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可行,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合理,为顺利完成该项目的编写提供了保障;编写大纲章节安排合理。
4)2017年8月~2018年1月,完成本标准征求意见稿。
2.1 编制原则
1)本标准根据我国无粘结预应力钢棒、锚具和连接器的特点,按分类、结构、规格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编制。
2)各项技术指标以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特点及技术要求为依据提出,其中力学性能、工艺要求、试验方法、检验项目是在批量生产、施工建设经验基础上确定。
3)充分考虑无粘结预应力钢棒发展趋势,使产品满足工程建设所需。
2.2 主要内容的说明
2.2.1 标准的名称
立项名称:《桥梁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锚具和连接器》
拟更名为:《无粘结预应力钢棒及其锚具和连接器》
2.2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
2.2.1 标准的名称 原因如下:
1)现有的钢棒标准不能涵盖本标准钢棒的内容。《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 5223.3-2017)仅规定了钢棒本身的性能,钢棒最大直径16mm。本标准给出了13、16、21.5、25.5mm四种直径钢棒的相关力学性能和端部螺纹规格、PE护套、防腐润滑脂等内容;
2)考虑光圆钢棒与灌浆料粘结性能不佳,灌浆密实性不易保证,故仅编制无粘结预应力钢棒的相关内容。
2.2.2 目的和范围
本标准为制订,为规范无粘结预应力钢棒、锚具和连接器的生产、检验验收,规定了无粘结预应力钢棒及其锚具和连接器的分类、结构、规格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无粘结预应力钢棒、锚具和连接器。
高清PDF《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手册》王新哲、黄建中

城市基础设施(urban infrastructure)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它的结构、数量和服务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主导,《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具体目标和任务,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保证一城乡公共设施建设正在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科学合理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努力营造设施完善、安居乐业的生话环境,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
新时期城市规划的法制化、规范化得到重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更是明确了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城乡规划法》阴确了城乡规划确定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道路、绿地、输配电设施及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管道设施、河道、水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防汛通道、消防通道、核电站、垃圾填埋场及焚烧厂、污水处理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以及其他需要依法保护的用地,禁止擅自改变用途。要求在规划制定阶段要科学、规范地划定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同时,应减少公共设施项目建设审查、审批的主观性,使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对借社会事业规划、布局和建设搞形象工程、权力规划,造成土地浪费的行为进行限制与约束。
目录
水厂001
取水构筑物006
给水泵站018
灌溉、排水泵站020
雨水泵站024
污水处理厂025
污水泵站030
排水管渠附属构筑物032
火力发电035
核电厂047
变电所051
开关站(开闭所)064
邮政局所065
邮件转运站068
邮件处理中心071
邮袋、报皮处理场073
机要通信局074
报刊发行局075
邮政速递局076
邮政信筒077
长途电信枢纽080
电信综合楼083
长途电信线务局085
市内电话局086
郊外电信专用局(站)088
卫星通信地球站090
微波通信站094
移动业务交换局(中心)与基站096
中、短波广播发射台098
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台107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112
卫星广播电视地球接收站116
广播电视微波站118
广播收音台120
广播电视监测台122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127
有线电视前端130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132
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137
供热厂139
热力站143
供热中继泵站145
公共厕所147
废物箱152
生活垃圾收集点153
垃圾收集站155
生活垃圾转运站156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62
生活垃圾焚烧厂167
生活垃圾堆肥厂171
粪便处理175
粪便污水前端处理设施177
基层环境卫生机构180
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作息场所181
水域保洁工作基地182
垃圾粪便码头183
环卫车辆停车场185
酒水车供水器187
车辆清洗站188
环境监测站190
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193
消防站195
室外消火栓198
避震疏散场所200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202
地震合站:重力台站206
地震台站:地形变台站209
地震台站:地磁台站216
地震台站:测震台站218
地震合站:强震动台站224
地震台站:地电观测台站226
地震台站: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台站231
地震台站:地下流体台站233
防空地下室239
气象观测站243
殡仪馆248
石油库250
附录一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拼音索引253
附录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手册相关规范索引255
河南省林州市农村住房设计图集01~03完整版

1设计依据
1.1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
《农村防火规范》GB50039-2010
《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50824-2013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1.2国家建筑标准图集,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行业规范和规程。
2工程概况
2.1本工程为《河南省林州市农村住房设计图集》,主要适用于河南省林州市农村地区。
2.2建筑结构形式砖混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在确保施工质量和使用材料合格情况下)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七度地震加速度:8c=0.5g
2.了建筑时火等级:二级:屋面工程肪水等级Ⅱ级。
2.4户型指标表:

3设计标高
3.1本工程士0.000相当于的绝对高程现场定,室内外高差0.150米,院落和街巷高差0.150米.
3.2本工程标高以米为单位,总平面尺寸以米为单位,其他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3.3各层标注标高为完成面标高(建筑面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面标高。
4墙体工程
4.1严禁使用国家有关部门禁用的砌体材料。
4.2本工程-0.050米以下采用MU15混涤±普通砖,M10水泥砂浆;-0.050米以上采用MU10烧结多孔砖,M10混合砂浆:卫生间等潮湿房间选那M10水泥砂浆。墙体基础部分详见结施图:图中除注明者外均为240厚墙。
4.了内外墙体在室内地坪下60处做20厚1:2.5水泥砂浆内5%防水剂的墙身防南层(在此标高以下为钢箭混漿土或砌石构造时可不做),在室内地坪变化处应重叠并在高低差理土一侧墙身做20厚1:2.5水泥砂浆防潮层,如理土侧为室外,还应5凰JS防水涂料。
4.4卫生间、盥洗室等用水房间楼板四周沿墙体舫水层沿墙体向上翻300mm高。
4.5挑出外墙面的线脚、窗台、挑出板上部与墙交接处做成小圆角并向外找了%坡,且下部做滴水槽。
4.6砌筑墙预留洞详见建施及设备图。砌筑墙体门窗过梁见结施说明。预留洞的封堵: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C15细石混凝土填实·
5屋面工程
5.1屋顶为坡屋面形式,采用外排水系统。屋面工程防水等级为I级,应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和《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施工。
5.2室外雨水管用0110UPVC管,入水口处设配件能子,安装时应注意与屋面防水卷材交接严密,避免渗漏现象。
雨水管安装应弹立线,做到垂直牢固,雨水管的配件卡必须用膨胀螺栓或预埋件固定,不得用木糗直接钉入砖缝。
外墙面的雨水管卡,预埋件、空调洞口、设备穿墙管道提前安装完毕,穿墙洞口必须预留套管。
5.了从高屋面向低屋面排水时,在雨水管下端的低屋面上应诏50X350x100混景土水簸萁,内配406双向钢筋。
当高屋面往低屋面的排水为无组织排水时,屋面上应加设防雨水冲刷的散水保护层(贴砖上人屋面除外)。当高屋面用湛水管往低屋面排水时,应在低屋面水浇范围内设混凝土滴水板。
5.4屋面上的各种设备基础下方要加设防水增铺层;卷材天沟在防水层下面加铺卷材一层,雨水口周围加铺卷材两层。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5%。
6门窗工程
6.1门窗的立面形式、数量、尺寸、色彩、开启方式、型材、玻璃等详见门窗表和的窗立面图。
6,2推拉门、窗均应加设防窗扇脱落的假位装置以及防从外面拆卸的安全装置。外墙可开启窗扇均带纱扇。外窗的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在砌体上安装时,严禁用射钉固定。二层外窗台距室内地面装修完成面(或窗台完成面)高度小于90门mm时,必须采用安全玻璃并加设栏杆防护措施。门窗玻璃制作和安装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UGJ113-2015)、《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号20032116)执行.门窗距离楼地面0.9m以下,面积大于1.5m等处均应采用安全玻璃。
高清PDF《城市设施规划设计手册(第四册)》胡毅

在城市里,我们常见的或者不常见的一个个城市公共设施是保障我们生活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城市空间要素。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共设施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而在城市规划行业内部,对城市公共设施的关注,如何规划设计得合理、如何能实现更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也是规划设计领域里设计人员一直在苦苦追寻的方向。
纵然,国家层面有各类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方针政策来规定和约束,各地方也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台各类实施细则或相关标准,但是国内各地方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土地使用效率差异巨大。设计人员即便查阅了所有相关的规范后,依然很难指导实际工作。
本次我们编写的《城市设施规划设计手册》就是针对这样的实际工作困难,搜集整理每个设施的相关国家规范、地方标准,配合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结合编者的长期工作经验,为每一个设施从总体规划层面的空间布局、设施选址,详细规划层面的土地控制指标、详细设计指引,到城市设计层面的空间形态示意等提供全面的参考和指导。
目录
序
前言
手册使用说明
一、文化中心·1
二、会展中心·23
三、青少年宫·38
四、老年活动中心·54
五、美术馆·68
六、街道办事处·83
七、农贸市场·95
八、老年养护院·109
”九、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20
十、老年公寓·129
十一、高铁站·140
十二、铁路客运站·162
十三、运输机场·175
十四、通用机场190·
十五、公交保养场208·
十六、公交停车场217·
十七、港湾式公交停靠站225·
十八、热电厂233·
十九、生活垃圾焚烧厂241·
二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251·
二十一、雨水泵站263·
二十二、公共厕所273·
附表A相关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277·
附表B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间距278·
附表C相关市政设施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279·
高清PDF《城市设施规划设计手册(第三册)》胡毅

古今中外,关于城市的概念界定不一而足,不同学科各有其视角和侧重。然而纵览所述,能够通过各类设施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服务,是各个时期、各个学科、各个学派都不能否认的城市基本特征之一。若缺少这些城市设施,其他商品与服务便难以生产或提供,这样的先行性和基础性体现了城市设施对于城市的重要作用。
最近几年,中国社科院每年发布《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报告,从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基础教育、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对我国主要城市进行评价。在2013年的报告中,拉萨、南京、海口位居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三甲。同时也有专家建议,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应成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可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序推进,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有实力、也越来越有需求去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增强城市服务能力,当然其中也就包括提高城市设施的规划建设水平,这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具体到城市规划设计这个行业而言,要求我们因应时代发展变化进行系统、深人的研究,以满足当前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近些年,我国许多部门和省市纷纷出台、更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和规范,以期对城市进行更高水平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标准和规范,规划业界亟须有识之士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甄别、归纳和总结。
目录
序
前言
手册使用说明
一、展览馆·1
二、博物馆·15
三、公共游泳馆·30
.四、综合医院·40
五、传染病医院·66
六、急救中心·80
七、高等职业学校·89
八、公安派出所·107
九、小商品批发市场·125
十、社区服务设施·145
十一、城市客运公交枢纽·189
十二、汽车加气站·219
十三、110kV变电所·236
十四、10kV开关站263·
十五、电信一类局站266·
十六、电信二类局站270·
十七、邮政支局274·
十八、邮政所277·
十九、天然气门站279·
二十、天然气区域调压站284·
二十一、液化石油气储配站288·
二十二、液化石油气瓶装供应站296
二十三、热力站304·
附表A相关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309·
附表B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间距310·
附表C相关市政设施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311·
高清PDF《城市设施规划设计手册(第一册)》胡毅

古今中外,关于城市的概念界定不一而足,不同学科各有其视角和侧重。然而纵览所述,能够通过各类设施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便捷有效的公共服务,是各个时期、各个学科、各个学派都不能否认的城市基本特征之一。若缺少这些城市设施,其他商品与服务便难以生产或提供,这样的先行性和基础性体现了城市设施对于城市的重要作用。
最近几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每年发布《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报告,从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基础教育、文化体育等多个方面对我国主要城市进行评价。在2013年的报告中,拉萨、南京、海口位居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三甲。同时也有专家建议,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力应成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可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有序推进,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有实力,也越来越有需求去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增强城市服务能力,当然其中也就包括提高城市设施的规划建设水平,这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
具体到城市规划设计这个行业而言,要求我们因应时代发展变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满足当前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近些年,我国许多部门和省市纷纷出台、更新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和规范,以期对城市进行更高水平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标准和规范,规划业界亟须有识之士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甄别、归纳和总结。
目录
序
前言
手册使用说明
公共图书馆·1
文化馆·16
体育馆·28
体育场·42
体育中心·58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87
小学·100
初级中学·118
完全中学·135
九年一贯制学校·150
幼儿园·168
汽车客运站·185
公共汽、电车首末站·204
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库)·220
道路平面交叉口232·
道路立体交叉口241·
居住区公园252·
综合公园260·
城市动物园272·
城市广场281·
水厂297·
污水处理厂308·
生活垃圾转运站321·
污水泵站333·
消防站339·
附表A相关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349·
附表B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间距350·
附表C相关市政设施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351·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9-13 16:29:31
提问网友:空军建军节

解答网友:
没有标注就别画,在梁图里
问题专业:预算 计价软件GCCP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9-13 16:28:21
提问网友:小头菜

解答网友:
定额单位是10m3、100m2
要算单方单价还要 综合单价/10、100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江西
提问日期:2022-09-13 16:28:04
提问网友:乐至所求


解答网友:河畔晨光
可以套用复合模板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河南
提问日期:2022-09-13 16:26:40
提问网友:空军建军节

解答网友:
看看文字说明有没有,感觉像是外墙四周都需要,给保温托底用的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9-13 16:26:20
提问网友:妮子

2022-09-13 16:26:43 补充
各位大神,求助
解答网友:河畔晨光
梯板暗斜梁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09-13 16:24:30
提问网友:IkME

解答网友:烁楠科技
用异形挑檐绘制
高清PDF《城市设施规划设计手册(第二册)》胡毅

一、适用范围
本书共四册,涉及涵盖了包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含居住区以下级别设施)、城市交通设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三大门类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和常用的城市公共设施。其中第二册包含21个设施,包含了如中医医院、高级中学、档案馆、儿童福利院等较为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也包含了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力发电厂、220kV变电站等较为基础的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
针对每个设施,本书结合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从总体规划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层面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方向。在总体规划层面,重点关注设施的分类分级、选址因素、总体布局: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重点关注设施的指标控制要求;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重点关注设施的空间设计要求。
二、编写方法
在设施的编写体例设计上,编者按照城市规划体系的层次,由总体规划一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一城市设计这样的顺序,组织编写每个小节的内容。形成了由术语一分类分级一设施规模一主要控制指标一选址因素一总体布局指引一详细规划指引一案例介绍这样的基本编写格式。
在每个设施的编写方法上,编者梳理了相关的国家规范、规范标准,列举和比较了各省、市制定的标准或实施细则,增加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案例分析,结合编者长期的工作经验,针对每个设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针对国家规范较为完整且争议较少的设施,本书以梳理、精炼、概括为主,如公共图书馆、消防站等设施。针对国家规范尚不完善且争议较多,各地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的设施,本书将对国家规范和各地方标准进行梳理,列举相关的实际案例或相关分析研究,并结合作者的长期工作经验提出建议,如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针对国家规范和地方规范都缺少的设施,则以详实的案例分析为基础,结合部分相关研究和经验,提出合理的建议,如体育中心、长途汽车客运站等设施。
由于城市设施涉及的面广、数量多,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目录
序
前言
手册使用说明
一、科学技术馆·1
二、综合档案馆·15
三、儿童医院·33
四、精神专科医院·52
五、中医医院·70
六、技工院校·90
七、中等职业学校·105
八、高级中学·121
九、特殊教育学校·145
十、儿童福利院·174
十一、残疾人康复机构·186
十二、殡仪馆·201
十三、汽车加油站216·
十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235·
十五、儿童公园249·
十六、城市湿地公园260·
十七、监狱270·
十八、拘留所275·
十九、看守所282·
二十、火力发电厂288·
二十一、220kV变电站303·
附表A相关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339·
附表B易燃易爆场所的防火间距340·
附表C相关市政设施的安全卫生防护距离341·
高清PDF《城市燃气与热力工程专业导论》黄玉桥

目录
第一章燃气供应工程….(1)
第一节燃气的分类及其性质...(1)
第二节城市燃气管网系统...(3)
第三节燃气需用量及供需平衡.…(5)
第四节燃气调压系统....…..(9)
第五节燃气的储存、压送、计量..(10)
第六节流化石油气供应.··...(11)
第二章燃气燃烧与应用..(14))
第一节燃气燃烧理论.....(14)
第二节燃气燃烧方法......(15)
第三节燃气燃烧器.······...(17)
第四节燃气互换性...(21)
第五节民用燃气用具..(23)
第六节燃气在工业炉及锅炉中的应用.….(24)
第七节燃气燃烧的自动与安全问题…....(24)
第三章供热工程…….....(26)
第一节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26)
第二节供暖系统的散热设备…(28)
第三节供暖系统……..(29)
第四节集中供热.··…(32)
第五节供热管线的敷设和构造.·。(35)
第六节供热锅炉....(36)
第四章空气调节,………..(38)
第一节。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38)
第二节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39)
第三节空气调节系统及空气的热湿处理.。.(43)
第四节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和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44)
第五节空调系统的消声、防振与空调建筑的防火排烟.(45)
第五章公修课教学大纲..,.(46)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46)
《法律基础教程》..··(51)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54)
《邓小平理论概论》.··...(57)
《体育课教学大纲》...(61)
《马克思主义哲学》...(66)
《工程测量教学大纲》..(68)
《Basic语言》......(73)
《高等数学》..·..(77)
高清PDF《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实用便携手册》岑乐陶

本手册是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一本专业性手册。手册共分四部分。城市规划基础部分着重介绍城市的形成、发展及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以及城市性质、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各类用地的特征和选择。城市规划设计部分着重介绍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小城镇规划等。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部分着重介绍道路及交通规划;能源规划;给排水规划;通信规划;防灾规划等。城市规划管理部分着重介绍城市规划编制的审批管理;城市建设项目选址;建设用地、建设工程、市政管线的规划管理等。
本手册是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者的工具书,也是高等院校城市规划等相关专业师生的辅导教材和规划科技用书。本手册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适合从事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和干部阅读,同时也是城市市政工程和其他城市建设各管理部门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部分城市规划基础……1
第1章城市及城市化2
1.1城市的形成和发展…2
1.2现代城市发展理论16
1.3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演变…25
1.4城市化…28
第2章城市规划基本要素36
2.1城市规划概念36
2.2城市规划与公众参与41
2.3城市职能、性质和规模48
第3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57
3.1城市用地概念57
3.2城市用地选择及用地评定66
第4章城市工业及仓储用地72
4,1工业用地72
4.2城市仓库用地78
第5章城市对外交通用地81
5.1铁路运输……81
5.2城市港口:…………89
5.3航空港(机场)93
5.4城市对外公路99
第6章城市居住用地及公共设施用地105
6.1城市居住用地105
6.2居住区规划设计……109
6.3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111
6.4公共设施用地分类及选择120
第7章城市绿化用地124
7.1城市绿化用地概述……………124
7,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29
第8章城市总体布局139
8.1城市总体布局概述…139
8.2城市总体布局的原则和要求142
8.3城市总体布局着手点…....…143
8.4郊区规划145
第二部分城市规划设计147
第9章城市总体规划148
9.1城市总体规划概述…………148
9.2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52
9.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70
9.4城市总体规划184
9.5城市分区规划211
9.6近期建设规划222
9.7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235
第10章详细规划238
10.1控制性详细规划238
10.2·修建性详细规划297
第11章城市设计311
11.1城市设计概述………311
11.2城市设计…………………313
11.3城市设计实例317
第12章村镇规划331
12.1村镇概况…331
12.2”村镇规划336
第三部分城市基础设施规划343
13.1城市基础设施概念344
13.2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编制的内容345
第14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交通规划347
14,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和交通规划概述347
14.2城市道路网规划………350
14.3城市公用停车场358
14.4城市道路上的客、货运交通规划368
第15章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396
15.1城市给水工程规划396
15.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409
第16章城市能源工程规划428
16.1城市供电工程规划428
16.2城市燃气工程规划441
16.3城市供热工程规划447
第17章城市通信工程规划462
17.1城市通信工程规划概述462
17.2,城市通信工程规划463
第18章城市防灾及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475
18.1城市防灾工程规划475
18.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工程规划……491
18.3城市环境保护工程规划506
第四部分城市规划管理515
第19章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516
19.1城市规划管理的概念516
19.2,城市规划管理的方法和内容518
第20章城市规划编制与审批管理519
20.1城市规划编制管理…519
20.2·城市规划审批管理522
20.3城市规划设计资质管理526
第21章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528
21.1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综述528
21,2项目选址管理的内容和依据531
第22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539
22.1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综述539
22.2用地管理的内容和依据542
22.3,城市临时用地的规划管理547
第23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549
23.1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综述549
23.2建筑工程规划管理551
第24章市政管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571
24.1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571
24.2市政交通工程规划管理580
第25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587
25.1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述587
25.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管理591
25.3历史风貌地区保护的规划管理593
25.4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规划管理596
25.5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的操作601
第26章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604
26.1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综述604
26.2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检查··…606
26.3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行政处罚609
26.4城市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的行政强制措施614
第27章城市档案、测绘、地名规划管理616
27.1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管理616
27.2城市测绘管理618
27.3城市地名管理……620
第28章城市规划管理的案例分析624
参考文献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