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05 页)

UDS P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EJ
GB 50766 - 2012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验收规范
Code for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and acceptance of steel
penstocks in hydroelectric and hydraulic engineering
2012 - 05 - 28 发布 2012 -12 -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联合发布

GB 50766-2012,制作,压力钢管,安装,水利水电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验收,GB 50766-2012 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9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 (建标 [2009J88 号)的要求,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过了广泛调查研究工作,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大、中型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考虑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加强了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协调,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 10 章和 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制作,安装,焊接,焊后消应处理,防腐蚀,水压试验,包装、运输和验收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总则
1. 0.1 为了在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合理选择制作、安装和焊接等施工方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 0. 2 本规范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冲沙孔钢衬和泄水孔(洞)钢衬的制作、安装及验收。
1. o. 3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规定
2.0.1 压力钢管的制作、安装及验收应具备下列基本资料:
1 设计图样。
2 技术文件。
3 主要钢材、焊接材料、防腐材料等的质量证明书。
4 有关水工建筑物的布置图。
2.0.2 压力钢管使用的钢板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钢板的性能和表面质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及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中的有关规定,并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当需复验,钢板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2975 和《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铜板))GB 713规定或《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GB/T 24511 的规定。
2. 0. 3 压力钢管用钢板,当需用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UT) 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 部分:超声检测》JB/T 4730. 的有关规定。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应符合田级。高强钢应符合 级。厚度方向受力的月牙肋或梁等所用的低碳钢、低合金钢和高强钢钢板均应符合 级。高强钢和板厚大于 60mm的低碳钢和低合金钢钢厂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检测。
注:高强钢即标准屈服强度下限值 L( )注 450N/mm ,且抗拉强度下限值Rm ~570N/mm2 的低碳低合金钢。
2.0.4 岔管的月牙肋或梁的钢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厚度方向性能钢板 ))GB/T 5313 的有关规定进行厚度方向拉力试验。
2. 0. 5 钢板存放应避免雨淋、锈蚀,钢板叠放与支撑垫条间隔设置应避免产生变形。

3制作
3.1 直曹、弯管和渐变管的制作
3. 1. 1 铜板画线和下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钢板画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 1. 1-1 的规定;铜板下料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 1. 1-2 的规定。

2 管节纵缝不应设置在管节横断面的水平轴线和铅垂轴线上,与上述轴线圆心夹角应大于 10 ,且相应弧线距离应大于300mm 10 倍管壁厚度。
3相邻管节的纵缝距离应大于板厚的 倍且不应小于300mm
4 在同一管节上,相邻纵缝间距不应小于 500mm
5 环缝间距,直管不宜小于 500mm ,弯管、渐变管等不宜小于下列各项之大值
1)10 倍管壁厚度。
2)300mmo
3)3.νr8 为钢管内半径, 为钢管壁厚。
3. 1. 2 钢板画线后应用钢印、油漆和冲眼标识,分别标识出炉批号、钢管分段、分节、分块的编号、水流方向、水平和垂直中心线、灌浆孔位置、坡口角度以及切割线等符号。所有标识和信息应具有可追溯性。
3. 1. 3 高强钢铜板,不得用锯或凿子、钢印作标识。但在下列情况,深度不大于 0.5mm 的冲眼标识允许使用:
1 在卷板内弧面,用于校核画线准确性的冲眼。
2 卷板后的外弧面。
3. 1. 4 钢板和焊接坡口的切割应用自动、半自动切割或刨边机、镜边机加工。摔硬倾向大的高强钢焊接坡口宜采用刨边机、镜边机加工,当采用热切割方法时应将割口表面摔硬层、过热组织等用砂轮磨掉。
3. 1. 5 切割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热切割气割质量和尺寸偏差 ))]B/T 10045. 、《热切割等离子弧切割质量和尺寸偏差 ))]B/T 10045. 或《火焰切割面质量技术要求 ))]B 3092有关规定。

4安装
4.1 -般规定
4. 1. 1 钢管安装前,应将钢管中心、高程和里程等控制点测放到附近的永久或半永久构筑物或牢固的岩石上,并作出明显标识。
4. 1. 2 凑合节现场安装时的余量宜采用半自动切割机切割。
4. 1. 3 铜管在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措施,支撑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须经过设计计算,不得出现倾覆和垮塌。
4. 1. 4 铜管制作安装用高空操作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操作平台、钢丝绳及锁定装置等必须经设计计算确定。
2 必须有安全保护装置。
3 钢丝绳严禁经过尖锐部位。
4 电焊机等电气装置必须电气绝缘和可靠接地,严禁用操作平台作为接地电路。
5 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和防坠落措施。
4. 1. 5 钢管壁上不宜焊接临时支撑或脚踏板等构件。
4.2 埋管安装
4.2.1 埋管安装中心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03.120.20
CCS C 01 DB1404
山西省长治市地方标准
DB1404/T12-2021
检验检测机构检毕样品处置要求
2021-11-10发布
2021-12-10实施
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4/T 12-2021,检验检测机构检毕样品处置要求,DB1404/T 12-2021 检验检测机构检毕样品处置要求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长治市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容、焦晓伟、何婧芳、邵慧芳、成文渊、赵红霞、张彩红。

内容摘抄:

检验检测机构检毕样品处置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检毕样品处置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检验检测机构检毕样品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验检测机构
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来源:RB/T214一2017,3.1]
3.2
样品
检验检测机构用于检验的,取自某一整体的一个或多个部分,旨提供该整体的相关信息,通常作为判断该整体的基础。
[来源:SN/T3509一2013,修改3.1]
3.3
副样品
由客户提出的交由检验检测机构,不用于检验检测仅用于留样的样品,并经客户签字确认与样品同质的样品,必要时作为备查、复测或仲裁复议。
[来源:SN/T3509一2013,修改3.2]
3.4
保留样品
检验检测机构出于样品备份的需要,在实险室内制取样品的同时分装制备的可代表样品原始特性的样品,当没有刷样品时,保留样品可作为复查、复测或仲裁复议。
[来源:SN/T3509一2013,修改3.3]
4基本原则

4.1安全性原则
样品、副样品和保留样品应根据其特征在保证对环境和人员健康安全没有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分类处置,如根据样品的己知特性或检测结果的有害或无害进行分类处置。
4.2
规范性原则
在处置样品的过程中,应该按照一定的制度规范处理,推进检验检测机构标准化建设进程,使得样品处置程序化。
4.3经济便捷性原则
在处置样品时应该兼顾效率和效益,既要保障检验检测机构的高效运作,也要尽可能的降低处置成本,减少人力成本,寻求最佳途径。
4.4环保性原则
样品处置过程中,要不遗余力减少化学品对环境的损害和影响,环保是样品处置的必要前提和最终目的。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1
5要求2
附录A(资料性)样品处理登记表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20.30
CCS H 13
Y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512.9-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soot-Part 9:Determination of antimony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2021-08-21  发布
2022-0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T 1512.9-202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第9部分,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锑含量的测定,YS/T 1512.9-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S/T1512一2021《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的第9部分。YS/T1512一2021已经发布
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z EDTA滴定法;
—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z EDTA滴定法;
—第4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 EDTA滴定法;
一第5部分:砷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第6部分:铟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滴定法;
一第8部分:银和金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第9部分:锑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富民薪治工贸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
分析检测中心、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
公司铜业分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茜茜、张琦、杨旭忠、潘颖、李亚楠、孔令政、王永童、郭寒攀、丁春艳、王洪栋、林常兰、梁海敏、赖秋祥、黄树婷、徐红想、孙计先、李长忠、解维平、杨海欣、罗小兵、秦玉英、郭自娥、董广刚、姜静静。

内容摘抄: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9部分:锦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警示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铜冶炼娟尘中梯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铜治裤烟尘中,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80%一7,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试料经氟化氢铵、盐酸.硝酸溶解,在10%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
217.6nm处,测量锑的吸光度,用工作曲线法计算梯量。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512.9-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pdf已关闭评论

ICS 03.120.20
CCS C 01 DB1404
山西省长治市地方标准
DB1404/T13-2021
检验检测机构药品试剂领用管理要求
2021-11-10发布
2021-12-10实施
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4/T 13-2021,检测机构试剂领用,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试剂领用管理要求,DB1404/T 13-2021 检验检测机构试剂领用管理要求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长治市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岳慧慧、牛丽丽、原超、焦晓伟、周琦、董晓伟、杨宝。

内容摘抄:

检验检测机构药品试剂领用管理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药品试剂领用的要求及监督检查。
本文件适用于检验检测机构药品试剂的领用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验检测机构
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来源:RB/T214一2017,3.1]
3.2
药品试剂
药品:广义上的药品包括化学药品和医用药品。试剂是指为实现物理、化学反应而使用的纯净化学品。
4要求
4.1领取
4.1.1药品试剂管理员应根据需求提前备好药品、试剂。
4.1.2剧毒试剂、危险化学品等危化品双人、专柜、专账保管。
4.1.3药品试剂的领取应执行先入先出的原则。
4.1.4领取药品试剂时,应查看药品试剂是否过期,应确认包装上标示名称是否为申请领取的实验用药品试剂。必要时检查或核对药品试剂的质量证明。
4.1.5管理员和领取人员按照药品试剂领取明细做好领取记录(见附录A)。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f和定义1
4要求1
5监督检查2
附录A(资料性)药品试剂领取记录表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土建 市政 结算 审核

所属地区:江西

提问日期:2022-11-18 11:25:47

提问网友:毛豆


结算时候 审核材料调差部分什么时候需要扣除进项税进行材料调差?  还是营改增以后就不用扣除进项税进行调差?想明白这个为什么需要扣除进项税进行调差?

解答网友:懂点装修


如果你投标时按除税价计价,价差就要按除税价算价差(扣除进项税的价格)。

ICS03.120.20
CCS C 01 DB1404
山西省长治市地方标准
DB1404/T15-2021
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管理要求
2021-11-10发布
2021-12-10实施
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4/T 15-2021,对外开放管理,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管理要求,DB1404/T 15-2021 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管理要求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长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长治市实验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长治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长治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牛锐、李霞、杨志、岳慧慧、史永兰、曲龙梅、王雅琴。

内容摘抄:

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管理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的总则、开放基本条件及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检验检测机构的对外开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无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验检测机构
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来源:B/T214一2017,3.1]
3.2
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
以科普教育、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为目的,向社会开放检验检测机构,实现资源共享。
4总则
4.1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应坚持以科普教育、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为目的,以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为原则。
4.2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应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进行。
4.3检验检测机构对外开放应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4.4检验检测机构应公示开放时间和注意事项。如因特殊情况需关闭或调整开放方案,应提前公示。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则1
5开放基本条件1
6要求2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5.020.40
B61 DB1405
晋城市地方标准
DB1405/T004-2020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评价标准
2020-12-15发布
2021-03-15实施
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5/T 004-2020,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评价标准,绿地养护管理评价标准,DB1405/T 004-2020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评价标准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晋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晋城市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晋城市园林科研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朝霞、崔莎莎、赵国亮、王娅兰、李媛媛、张兰芳、娄春笋、马丽、卫星宇、李慧芳、贾文娟、党浩、魏涛。

内容摘抄:

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评价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原则、评价内容与基本要求、养护管理等级、养护管理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等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9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50563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
CIJ/T 28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CJJ/T 91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CJJ/T 8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有害生物绿色防控
利用栽培措施,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高效低毒的农药优选技术等对有害生物进行的有效防控。
3.2林相
林地的外形,包括林冠的层次,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
3.3附属设施
绿地中建筑及构筑物、道路、桥梁、照明、佛示等各类设施。
4原则
4.1绿地植物的评价宜遵循健康优先原则。
4.2绿地养护的评价宜遵循经济环保隙则。
4.3绿地效果的评价宜遵循生态优先、景观优美原则。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则1
5评价内容与基本要求2
6养护管理等级7
7养护管理评价7
附录A(规范性)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等级标准8
附录B(规范性)园林绿地养护管理评价表1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20.30
CCS H 13
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512.7-2021
铜治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soot-Part 7:Determination of cadmium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titration

2021-08-21发布
202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S /T 1512.7-202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滴定法,第7部分,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镉含量的测定,YS/T 1512.7-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滴定法.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为YS/T1512一2021《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的第7部分。YS/T1512一202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碘量法;
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 EDTA滴定法;
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第4部分:铋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第5部分:砷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第6部分:钢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滴定法:
第8部分:银和金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第9部分:锑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富民薪治工贸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本文件方法1起草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防城港市东途矿产检测有限公司、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1主要起草人:吴勇、龚昌合、胡冬冬、胡瑞芬、唐荣盛、陆志颖、黄秋香、夏兵伟、王蒋亮、黄翰便、谢昆良、杨德利、冯媛、陈延进、陈红、张艳峰、孔令政、朱红波、胡军凯、邱才升、杨师同、王凌燕、王洪栋。
本文件方法2起草单位: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广西中检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阳谷祥光铜业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2主要起草人:范丽新、汤淑芳、朱琳、王帅、叶玲玲、曾静、吴梅梅、蓝丽、张琦、黄环、李先和、程钱夏、江荆、施小英、王九菊、谢燕红、胡瑞芬、张羽、段园红。

内容摘抄: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滴定法
警示一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铜治冶炼烟尘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铜冶炼烟尘中镉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020%~5.00%;方法2测定范围:>5.00%~17.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YS/T1512.3一2021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 EDTA滴定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1原理
试料用盐酸、硝酸分解,在5%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28.8m处,测量镉的吸光度,按工作曲线法计算镉含量。
4.2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

(略)

4.3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仪,附镉空心阴极灯。
在仪器最佳工作条件下,凡能达到下列指标者均可使用:
特征浓度:在与测量溶液的基体相一致的溶液中,镉的特征浓度应不大于0.050g/mL。
精密度:用最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平均吸光度的1.0%:
最低浓度的标准溶液(不是“零”浓度标准溶液)测量10次吸光度,其标准偏差应不超过最高浓度标准溶液平均吸光度的0.5%。
工作曲线线性:将工作曲线按浓度等分成五段,最高段的吸光度差值与最低段的吸光度差值之比,应不小于0.80。
4.4样品
4.4.1样品的粒度应不大于100m。
4.4.2样品应在100℃~105℃烘箱中烘干2h,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4.5试验步骤
4.5.1试料
称取0.10g样品,精确至0.0001g。
4.5.2平行试验
平行做两份试验。
4.5.3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T 1512.7-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镉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滴定法.pdf已关闭评论

ICS65.020.40
CCS B 61 DB1405
晋城市地方标准
DB1405/T016-2021
城市绿地树种选用指南
2021-12-16发布
2022-03-16实施
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05/T 016-2021,城市绿地,城市绿地树种选用指南,树种选用,DB1405/T 016-2021 城市绿地树种选用指南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晋城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晋城市园林标准化技术委员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晋城市园林绿化管护事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朝霞、崔莎莎、原跃军、李媛媛、马丽、赵国亮、邓维明、王娅兰、娄春笋、卫星宇。

内容摘抄:

城市绿地树种选用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绿地树种应用的术语和定义、应用原则、树种规范、应用树种、应用比例、城市绿地树种推荐名录。
本文件适用于晋城地区各类城市园林绿地的树种选择,对于陵川等个别较高海拔的地区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1436城市绿地规划标准
CJJ/T 8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 91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DB14/T1860城市绿地种植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乔木
树体高大,有明显主干,高度超过5米的树种。
3.2灌木
树体矮小,主干不明显,呈丛生状态的树木。分枝点1.2米以下,树高不超过5米的小乔木在本规范中也列入灌木进行统计。
3.3基调树种
在城市各类绿地中栽植普遍,使用频率高、数量大,适生性强,能形成城市绿地的统一基调,能作为城市绿化景观重要标志的树种,一般以乔木树种为宜。

4应用原则
4.1前瞻性、可持续性原则。
4.2适地适树,乡土为主,生态优先原则。
4.3生物多样性和地方特色相结合原则。
4.4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应用原则2
5树种规范2
6应用树种4
7应用比例9
8城市绿地树种推荐名录9
附录A(资料性)城市绿地树种推荐名录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91.010.01
CCS P00 09 DB50
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0/T 1308—2022
建设施工承包方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规范
2022 - 09 - 30 发布 2022 - 12 - 30 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0/T 1308,DB50/T 1308-2022,安全生产,建设施工承包方,承包方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责任管理,DB50/T 1308-2022 建设施工承包方安全生产责任管理规范

内容索引:
前言....................................................................................................................................................................... 4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4

3 术语和定义.....................................................................................................................................................4

4 基本规定.........................................................................................................................................................5

5 总承包方安全生产责任.................................................................................................................................6

5.1 一般规定................................................................................................................................................. 6

5.2 安全目标管理.........................................................................................................................................7

5.3 安全生产组织和责任体系.....................................................................................................................7

5.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8

5.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8

5.6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9

5.7 施工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9

5.8 安全技术管理....................................................................................................................................... 10

5.9 分包(供)方安全生产管理...............................................................................................................10

5.10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0

6 专业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一般规定............................................................................................................................................... 41

6.2 安全目标管理....................................................................................................................................... 42

6.3 安全生产组织和责任体系...................................................................................................................42

6.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3

6.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43

6.6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44

6.7 施工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44

6.8 安全技术管理....................................................................................................................................... 45

6.9 劳务分包方、分供方安全生产管理...................................................................................................45

6.10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46

7 劳务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错误!未定义书签。

6 7.1 一般规定............................................................................................................................................... 47

7.2 安全目标管理....................................................................................................................................... 47

7.3 安全生产组织和责任体系...................................................................................................................47

7.4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8

7.5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48

7.6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49

7.7 施工设施、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管理.......................................................................................49
7.8 安全技术管理....................................................................................................................................... 49

7.9 分供方安全生产管理...........................................................................................................................20

7.10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20

8 项目安全管理策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9 安全管理的事实、检查和整改...................................................................................................................21
10 资料和记录.................................................................................................................................................22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设施工安全责任的基本规定、三方(总承包方、专业分包方、劳务分包方)安全生产责任、项目安全生产策划、安全管理以及资料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施工承包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监督检查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358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
GB/T 50430 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50502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 50656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
GB 50903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建设工程 construction project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3.2
施工企业 construction company
从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活动的企业。
3.3
建设施工承包方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有关施工活动的企业,包括建设施工总承包方、专业分包方和劳务分包方。
3.4
建设施工承包方主要负责人 principal of construction contractor
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具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正副职领导。
3.5
总承包方 main contractor
已由发包人授标,并与发包人正式签署施工协议书的企业。亦称施工总承包方、施工总承包人。
3.6
工程分包 construction subcontracting
总承包方将其所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与分包工程相应资质的其他施工企业完成的活动。亦称专业分包。
3.7
专业分包方 professional subcontractor
从总承包方处分包某一部分工程的企业。
3.8
劳务分包 labor subcontract
总承包方或专业分包方将其承包的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发包给其他企业完成的活动。
3.9
劳务分包方 labor subcontractor
从总承包方或专业分包方处分包劳务作业的企业。
3.10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divisional work & subdivisional work with higher risks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重大财产损失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的分部分项工程。
3.11
分包(供)方 sub suppliers
分供方为建设工程施工提供产品的企业或个人。分包(供)方包括专业分包方、劳务分包方、分供方。

4 基本规定
4.1 建设施工承包方应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4.2 总承包方可以将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专业分包方;但是,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必须经建设单位认可。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必须由总承包方自行完成。
总承包方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方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方负责。总承包方和分包方就分包工程的安全生产承担连带责任。
总承包方不应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分包方不应将其承包的工程再分包。
4.3 建设施工承包方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建设施工承包方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肢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他人。
4.4 建设施工承包方应根据施工生产特点和规模,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5 建设施工承包方主要负责人应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中法定代表人应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负责人应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
建设施工承包方其他人员对岗位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责。
4.6 建设施工承包方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负有下列职责:
a)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d)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e)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f)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g)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4.7 建设施工承包方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超过 100 人 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 100 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PC工程,专项施工方案,高层公寓住宅楼,高层公寓住宅楼PC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四堡七堡单元JG1404-27地块安置房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总体情况
地理位置:拟建的四堡七堡单元JG1404-27地块安置房工程,位于杭州市江干区北至凤起东路、东至七华路、南至钱江东路、西至五号港。整个项目由 19幢18~20层高层住宅公寓及二层沿街商铺和配套公建等组成,地下设两层地下室。高层公寓住宅楼标准层高为2.9米。
建设规模:本建筑地下一、二层为机动车停车库、设备用房及人防工程。地上为住宅,建设用地面积为56192平方米;建筑地上面积为151718.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94913.3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6631.74平方米。本工程所注 ±0.00 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 8.00米(1985国家基准高程)。
建筑为地下整体连通上设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楼共19幢,地下为二层地下室,其中主楼下增设有夹层地下室。
二、参建单位
工程名称:四堡七堡单元JG1404-27地块安置房工程
建设单位:杭州市城东新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浙江省地矿勘察院
监理单位:浙江经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PC深化设计单位:湖南远大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三、结构概况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PC构件范围为:单体的二~屋面下一层的叠合板及预制楼梯,叠合板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双向板),板厚130mm,其中预制底板厚60mm。预制率约为 23%。
四、编写目的
为明确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叠合楼板吊装施工的标准做法,提高叠合板施工的质量,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对预制叠合楼板在整个工程中的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特编制此方案。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2、《装配整体式混凝土住宅体系设计规程》(DG/TJ08-2071-2010);
3、《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
4、《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15G367-1);
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楼盖结构和楼梯)》(15G310-1);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1);
8、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DB33/T 1165-2019);
9、方案中所涉及的机具设备供应商的相关技术资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实施手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3、《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浙建建〔2012〕54号
14、本工程施工图纸;
1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6、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技术标准汇编;

第三章 构件选型
一、构件吊装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图:PC构件吊装平面布置图
二、塔吊选择
本工程PC构件吊装采用塔吊和汽吊吊装,根据预制构件的最大起重量、塔吊布置位置、最重构件与塔吊布置位置的距离等相关参数确定吊装设备。
本工程PC区域可用现场已布置的11台塔吊QTZ125(TC65B-8)进行吊装,1#(55m)塔吊服务1#、2#、5#楼PC叠合板吊运,2#(45m)塔吊服务3#楼PC叠合板吊运,3#(50m)塔吊服务4#、7#楼PC叠合板吊运,4#(55m)塔吊服务6#和11#楼PC叠合板吊运,5#(45m)塔吊服务5#和10#楼PC叠合板吊运,6#(50m)塔吊服务5#和9#楼PC叠合板吊运,7#(55m)塔吊服务16#和14#楼PC叠合板吊运,8#(45m)塔吊服务13#楼PC叠合板吊运,9#(50m)塔吊服务8#和12#楼PC叠合板吊运,10#(50m)塔吊服务15#和17#楼PC叠合板吊运,11#(55m)塔吊服务18#和19#楼PC叠合板吊运。工程最重构件为1.470t,构件(叠合板)安装最大起重中心距离为55m,满足要求。起重特性表:

(略)

第四章、特征描述
一、施工关键点与难点
本工程采用的PC结构主要关键点为:预制构件的工厂制作、过程质量控制、运输和现场吊装;现场装配构件的吊装及临时固定连接措施;施工配套机械的选用,预制结构之间及其和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施工;连接节点防水设计施工措施。
存在的难点在于:装配构件的临时固定连接方法、校正方法主应用工具;装配施工时的误差控制(主要体现在平面偏差、标高偏差和垂直度偏差的控制和调节);现浇连接节点的钢筋施工;预制构件连接控制与节点防水措施;施工工序控制与施工技术流程;产品的保护。
二、叠合板
1、技术特征
叠合板由预制板和现浇部分组成,预制部分在工厂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制作并养护至一定强度,预制板运输至现场后按施工方案在现场进行吊装组拼;板底支撑立杆采用满堂脚手架架固定,楼板搁置在立杆顶托上形成支撑体系,最后楼板后浇部分与其他墙、柱、梁等部位一同现浇。

(略)

内容索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 1 -
第二章 编制依据 - 3 -
第三章 构件选型 - 4 -
第四章、特征描述 - 5 -
第五章、前期准备 - 9 -
一、技术准备 - 9 -
二、材料机具准备 - 9 -
三、作业条件 - 10 -
四、预制构件运输要求 - 10 -
五、预制构件堆场要求 - 11 -
第六章、吊装施工工序及标准层工期安排 - 13 -
一、吊装施工工艺流程 - 13 -
二、 吊装标准层工期安排 - 13 -
第七章、叠合板施工工艺流程 - 14 -
一、叠合板吊装施工流程图 - 14 -
二、叠合板支撑搭设 - 14 -
三、叠合板起吊 - 15 -
四、叠合板吊装就位 - 16 -
五、叠合板水平位置调整 - 16 -
六、叠合板标高调整 - 17 -
七、叠合板拼缝处支模 - 18 -
第八章、验收标准 - 19 -
第九章、成品保护 - 20 -
第十章、安全注意事项 - 21 -
第十一章、应急预案 - 23 -
一、应急领导小组 - 23 -
二、应急物资准备 - 24 -
三、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 24 -
四、 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 25 -
五、 应急联动医院 - 25 -
六、 应急就医路线 - 26 -
第十二章、附件 - 27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装配式,通道成套技术,钢筋混凝土通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成套技术

第1部分:技术背景
1技术调研
通道是公路的重要组成结构,广泛使用于车辆、行人、水流的通行,具有以下特点:
(1)单个体量小,工序繁杂;
(2)设置密度高,场地离散;
(3)造价高,施工工期长,质量难控;
以我省高速公路为例,1km结构物约5`6道,平均间距不足200m!
与地位和作用相比,其设计和施工上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

2技术问题
1)现浇结构品质低
2)装配结构效果差
3)设计方法实用难

第2部分:科技问题及总体解决思路

1调研提出的问题
现浇结构品质低
设计方法实用难
装配结构效果差
针对以上三大制约通道发展的问题,课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2解决方案的思路
1)创新结构型式
研究创新通用四构件装配式通道,形成统一的装配化结构方案。
2)改进设计方法(理论)
将基础计算“法”与“有限元”计算方法结合,改进计算模式。
3)提出工业化建造技术
吸收传统施工的优势,总结预制装配的经验,提出全预制装配化快速施工的工业化建造模式。

3项目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创新型结构:结构型式、结构尺寸、构件划分、构件连接、通用性能、结构安全等。
工业化建造:预制工艺、拼装工艺、施工工装、施工效率、经济指标、实施标准等。

4预期实现目标

1)实现标准化设计
2)结构合理,节省投资
3)工厂化预制、装配化拼装
4)快速安装、加快进度

第3部分:主要成果及技术创新点
1主要成果:3类
1)理论成果
研究报告1套11册、期刊论文29篇、学位论文9篇、专著1部。
2)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1项、通用图3套、标准3项,国家工法1项,省级工法2项。
3)工程应用
依托工程:六武、徐明、马巢、巢无、济祁等高速公路;
推广工程:滁定、定长高速公路,技术推广至广东、浙江、江苏、江西、黑龙江、内蒙等省。

内容索引:

第1部分:技术背景
第2部分:科技问题及总体解决思路
第3部分:主要成果及技术创新点
第4部分:国内外技术综合比较
第5部分:技术应用及经济社会效益
第6部分: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第7部分:装配式通道工业化建造技术
第8部分:装配式通道在改扩建项目中的应用

装配式,通道成套技术,钢筋混凝土通道,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通道成套技术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编写说明
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研究解决施工图审查中的疑难问题,统一审查标准,提高审查质量,决定编制《2021 年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疑难技术问题指导》(以下简称《问题指导》)。
编制工作以分组分工的形式,由市勘察设计协会审查分会、勘察分会组织开展。具体编制工作由市审图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市内主要勘察设计单位及各图审机构参与实施。 《问题指导》包括建筑(装饰)、结构、电气(智能化)、暖通、给排水、勘察、幕墙、装配式建筑等专业(省答疑内容除外),在现行的法律法规、工程技术标准及省施工图问答的基础上,针对苏州市设计及审图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例如对住宅品质提升指引中部分条文的名词解释、海绵项目雨水回收池设置问题、加装电梯电源问题、装配式三板计算时幕墙如何计入的问题等,共计 488 个问题。

2021 年苏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题指导
(建筑专业)
第一章 绿色设计

1、民用建筑中,钢筋混凝土雨蓬、建筑之间二层及以上敞开式连廊是否需要按冷桥考虑,上下左右都做保温?
答:应考虑冷桥,与建筑主体相连的 1m 范围内上下左右均做保温。

2、高层的开敞阳台、设备平台、空调板等构造保温是不是一定都是 A 级材料?
答:开敞阳台、设备平台、空调板等构造保温属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一部分,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第 6.7 条的要求。

3、住宅的公共部分,如前室、楼梯间、屋面如果有玻璃窗,是否一定要满足标准化外外窗的要求?
答:公共区的外窗大小可以根据规划立面要求设置,其他性能仍应满足标准化外窗的要求。

4、如果女儿墙高度很高,保温能不能就做到屋顶屋面标高,上部女儿墙处的保温不做?
答:高女儿墙和山墙内侧的保温层应铺至高出屋面保温层至少 1.0m。

5、根据《江苏省建设领域十三五重点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公告》,外墙冷桥部分应采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但此砂浆为 B1 级材料,54m 以上住宅应采用何种材料?
答:可采用燃烧等级达到 A 级的聚苯颗粒贴砌浆料(参见 JGJ144-2019 表 4.0.10-2)。
6、《苏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第 2.1.3 条中的分户墙厚度不应少于 250mm 是仅指两户之间的隔墙吗?
答:《苏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第 2.1.3 条中的分户墙仅指两住户之间的隔墙。

7、《苏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指引》第 2.1.6 条中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包括哪些系统类型?
答: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包括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系统、预制混凝土反打保温外墙板系统、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模板外墙保温系统等。

8、保温装饰一体板是否属于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
答:保温装饰一体板是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集保温装饰功能于一体的系统,由保温装饰复合板或保温装饰一体板、胶粘剂、专用锚栓及固定卡件、填缝材料、密封胶等组成的外墙保温装饰系统。不属于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
第二章建筑防火
2.1 厂房和仓库

1、规范规定,当非高层厂房(仓库)屋面板的耐火极限达不到 0.5h 时,防火墙升出屋面 0.5m,往往很难做到,是否可参考图集《07J905-1》P61 页做法,局部增加屋面板耐火极限,防火墙不升出屋面。或者采用防火墙升至钢梁底,钢梁做防火处理,在钢梁上部再增加 0.5m 高的防火墙。
答:对于钢结构屋面,防火墙高出屋面会产生很多防水构造问题,难以解决。可以参照此图集做法,防火墙在钢梁底部时,要将钢梁和檩条之间的的空隙进行防火封堵,采用整个钢梁防火包裹外加屋面底部防火带的做法。

2、厂房内是否可以与车间办公、中间仓库分层合建?如一层为厂房、二层为中间仓库、三层为车间办公?
答:厂房内设置车间办公和中间仓库时,应分别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 年版)第3.3.5 条和第 3.3.6 条进行设计。配套车间办公、休息等面积较小,不应整层设置。

3、一幢丙类车间,回字形平面布局,如下图。耐火等级二级,一层和二层分别为不同的防火分区,一层屋面自然排烟窗设置在二层内院。

排烟天窗距离两侧建筑外窗距离 L 按什么标准进行控制?

答:距离 L 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第 6.3.7 条条文说明控制。

4、多栋物流建筑间采用满覆盖平台(运输通道)连通一体,平台按《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1157-2016第 15.3.2 条第 5 款的规定设有 20%、6%面积的敞开洞口,平台下部覆盖区域是否需按对应建筑面积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划分防火分区。
答:平台下部覆盖区域不需要划分防火分区,但应满足《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1157-2016 第 15.3.2条第 5、6、7 款关于排烟、自动灭火、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识的要求。

5、高架物流仓库连接楼板多宽允许作为两栋建筑考虑?
答; 高架物流仓库设置连接楼板作为货物运输通道应满足《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1157-2016 第 15.3.2条的规定,规范没有对连接楼板的宽度做出上限规定。

6、电子工业洁净厂房在满足如下条件时:在本项目区域洁净室内关键生产设备设有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以及回风气流中设有灵敏度严于 0.01%OBS/m 的高灵敏度早期火灾报警探测系统,可以按生产工艺要求扩大防火分区面积,扩大的防火分区面积有无规模限定?还是只需要根据工艺要求?
答:满足《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72-2008 第 6.2.3 条规定丙类生产的电子工业洁净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生产工艺要求确定,没有规模限制。建议若扩大防火分区面积,则需进行专家论证。

7、一般厂房内的涂布、涂胶等工段,是按工段面积,还是按容积、容积比定性火灾危险性类别?

答:由于厂房空间的联通性,挥发性涂装材料要按容积、容积比定性整个厂房的危险性,仅按面积占比是不安全的。

2.2 住宅

1、小区固定垃圾房与建筑之间是否控防火间距?垃圾房是否需要设平开疏散门?
答:小区固定垃圾房应按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控制。垃圾房首层靠墙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第 5.5.32.2 条中:建筑高度大于 54m 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设计如果该房间采用普通门,是否可以?
答:户内兼做避难的房间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3、住宅南面不同户之间的转角飘窗间距是否也可以按 1m 控制?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图示 18J811-1 中 P5-11 页-5.2.2 图示 9,住宅建筑单元与单元之间凹槽的防火间距一般不小于 6m,一般我们认为是对于北面对开外窗之间无防火隔墙时的控制距离,请问住宅南面不同户之间的转角窗是否也需按 6m 控制?或者只需不小于 1m 既可。
答:可参照 DB32 3920-2020《 住宅设计标准》第 8.8.4 条的规定执行。

4、住宅厨房楼板需要设置保温隔声垫时,是否可以采用 B1 级燃烧性能等级的材料?根据《建筑内部装修防火设计规范》要求,厨房的各部位装修材料均应采用 A 级,且当使用多层装修材料时,各层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均应满足该规范的规定。但目前多个落地项目的厨房保温隔声垫均达不到 A 级。请问:是否可以认为,保温隔声垫不属于装修材料,可以不套用上述规范条文?如果不套用上述规范,是否可以认为保温隔声垫上方设置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能够完全阻隔厨房内的明火,保证明火不会引燃厨房内的非 A 级保温隔声材料?
答:可以采用 B1 级材料加 A 级不燃材料保护层的方式执行。

5、住宅同一单元内两户的户门间距是否也要满足 1m 距离,如不满足,是否需要两门均设乙级防火门?
考虑住宅每一户都是一个防火单元,两防火单元之间的门是否有距离要求?(2019 年江苏审查技术问答中只说户门位于外廊时需要满足此要求,如果户门开向普通内走道非前室的情况下,是否也需要满足此要求?)
答:室内户门之间的距离规范无要求。

6、连廊户型北侧为楼电梯和连廊,消防登高场地设置在建筑北侧是否有效;高层建筑的安全间是否可设置在北侧内天井处?
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可以设置在建筑北侧,具体要求参见《省消防审验难点解答》1.2.5-1 条要求。
根据《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 第 8.9.3 条文说明,避难间外侧不宜为面向敞开天井的房间,

7、当一户卫生间有两个,其中一个满足采光通风的时候,另外一个在凹槽的一个卫生间对凹槽开窗的时候,凹槽不满足最小净宽要求是否可以?
答:可以。住宅套内有两个及以上卫生间时,应有一个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凹槽不满足最小净宽要求时,对凹槽开窗的卫生间视为达不到自然采光要求的卫生间。

8、高层住宅的安全间,是否不可以做在有推拉门窗的房间?如果做在带卫生间的主卧室,在主卧室门和主卧室外窗做到位后,是否还要增加卫生间的门做防火门或者卫生间的外窗做耐火窗?
答:建筑高度大于 54m 小于 100m 的住宅建筑的安全间,外窗应可开启,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 1.00h。根据《住宅设计标准》DB32/3920-2020 第 8.9.3 条文说明:该房间的外窗宜具备火灾时熔断器熔断后自动关闭功能。如为带卫生间的主卧室,主卧室门(乙级防火门)和外窗(耐火完整性 1.0h)做到位后,应保证安全间为独立空间,即卫生间的门做乙级防火门、或者卫生间的外窗做耐火窗均可。

(略)

2021年,勘察,建筑,建设工程,技术问题指导,施工图设计审查,结构,苏州市,装配式,2021年 苏州市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题指导 ——488个技术问题指导(建筑、结构、装配式、勘察...) 2021年,勘察,建筑,建设工程,技术问题指导,施工图设计审查,结构,苏州市,装配式,2021年 苏州市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题指导 ——488个技术问题指导(建筑、结构、装配式、勘察...) 2021年,勘察,建筑,建设工程,技术问题指导,施工图设计审查,结构,苏州市,装配式,2021年 苏州市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题指导 ——488个技术问题指导(建筑、结构、装配式、勘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21年 苏州市 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题指导 ——488个技术问题指导(建筑、结构、装配式、勘察...)已关闭评论

2022,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国土空间规划,成都市,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送审稿)202210

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积极推动四川省“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走深走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充分彰显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城市风貌与公园形态交织相融,全面提升公园城市空间治理能力,统筹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第2条 规划原则
坚持世界眼光、时代特色。着力彰显公园城市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可持续的发展特质,推动城市内涵发展、区域差异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市内生增长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
坚持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成都平原良田沃土和粮食安全生命线,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好公园城市生态本底,统筹山水林湖草系统治理,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使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机生长。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提供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人尽其才的就业创业机会,使城市发展更有温度、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城乡融合更为深入,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突出多方参与、数字赋能,将共谋、共建、共享、共治贯穿规划工作全过程,推动超大城市治理更加人本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坚持内涵发展、精明增长。坚持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探索精明增长的土地利用方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国土开发强度,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低效用地再开发、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促进公园城市内涵式、集约型发展。
第3条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9.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13.《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 号)
14.《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42 号)
1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厅字〔2019〕48 号)
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50 号)
1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 号
1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 号)
20.《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发改规划〔2022〕332 号)
21.《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87 号)
22.《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8 号)
23.《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 号)
24.《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 号)
2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26.《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
27.《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28.《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 年)》
29.《四川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实施方案》(川委厅〔2020〕8 号)
30.《四川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
31.《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和“一张图”建设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办发〔2019〕25 号)
32.国家、省、市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
第4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21 年至 2035 年,近期到 2025 年,远景展望至2050 年。
第5条 规划范围和层次
本规划范围为成都市行政辖区,面积 14335 平方公里。
本规划包括市域和核心城市两个层次。核心城市为绕城高速以内(含绕城高速外侧 500 米控制带),以及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绕城高速以外行政辖区和高新南区大源组团,面积 626.46平方公里。
第6条 地位和作用
本规划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空间发展蓝图,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空间政策,是编制下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第7条 强制性内容
文本中加下划线的内容为规划强制性内容,相关规划不得违背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 落实国家战略,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和目标
第一节 城市性质
第8条 城市性质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和综合交通通信枢纽,世界文化名城、国际门户枢纽。
第二节 目标愿景
第9条 2025 年发展目标
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在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城市人民宜居宜业、城市治理现代化上率先突破,建设创新、开放、绿色、宜居、共享、智慧、善治、安全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和位势能级明显跃升,城市有机生命体更加健康、更富活力,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第10条 2035 年发展目标
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范例,世界文化名城影响力显著提升。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前列,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内容索引:

前 言 ............................................... 1
第一章 总 则 .......................................... 4
第二章 落实国家战略,科学确定城市性质和目标 ........... 9
第一节 城市性质 ...................................................... 9
第二节 目标愿景 ...................................................... 9
第三节 规划指标体系 ................................................. 10
第三章 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优化公园城市空间格局 ....12
第一节 推动主体功能区约束有效、开发有序 ............................. 12
第二节 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 ..................................... 13
第三节 强化国土空间底线管控 ......................................... 18
第四节 强化规划分区和用途管控 ....................................... 18
第四章 打造天府粮仓,营造公园城市大美乡村 ............20
第一节 加强耕地保护,维护粮食安全 ................................... 20
第二节 绘就大美乡村画卷,推动乡村振兴 ............................... 24
第三节 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 28
第五章 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 ........32
第一节 锚固“青山苍翠、水润天府、茂林修竹”的生态基底 ............... 32
第二节 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 35
第三节 建立蓝绿交织的全域公园体系,形成城园相融的空间布局 ........... 37
第四节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43
第五节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46
第六章 做优做强核心功能和特色功能,提升公园城市发展能级 ...49
第一节 优化全域功能结构 ............................................. 49
第二节 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 52
第三节 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 55
第四节 建设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 57
第七章 做强门户枢纽,建设公园城市开放引擎 ............58
第一节 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 58
第二节 构建国家铁路客运枢纽和国家高速公路枢纽 ....................... 60
第三节 构建国际通信枢纽 ............................................. 62
第四节 构建全方位开放平台 ........................................... 63
第八章 建设高品质宜居地,创造公园城市幸福美好生活 ....65
第一节 优化人口分布和结构 ........................................... 65
第二节 完善租购并举、住有所居的住房体系 ............................. 65
第三节 构建优质均衡、就近满足的公服体系 ............................. 66
第四节 打造未来公园社区,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 71
第五节 推动核心城市优化空间布局和结构,打造高品质宜居示范区 ......... 72
第九章 展现天府文化魅力,彰显公园城市风貌特色 ........81
第一节 全面保护历史文化 ............................................. 81
第二节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 89
第三节 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风貌特色 ........... 93
第十章 坚持节约集约,推动公园城市精明增长 ............97
第一节 系统推进存量土地开发利用 ..................................... 97
第二节 用好建设用地增量,优化建设用地流量 ........................... 97
第三节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 98
第四节 以节约集约为导向,提升工业用地效益 .......................... 101
第五节 实施高效集约的 TOD 综合开发 .................................. 102
第六节 推动多元复合的地下空间利用 .................................. 103
第十一章 强化支撑体系,增强公园城市安全韧性和治理效能 ... 107
第一节 构建支撑市域格局的交通体系 .................................. 107
第二节 构建弹性适应的基础设施网络 .................................. 110
第三节 构建灵敏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 .................................. 118
第四节 增强公园城市安全韧性 ........................................ 122
第五节 构建数字智能智慧运行体系 .................................... 123
第十二章 推动区域协调,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 125
第一节 唱好“双城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125
第二节 建强“都市圈”,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 127
第三节 建好“经济区”,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 129
第四节 增强省域五大经济区协作能力 .................................. 131
第十三章 完善实施机制,保障空间规划落地实施 ........ 134
第一节 健全传导管控体系 ............................................ 134
第二节 完善实施监督体系 ............................................ 135
第三节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 136
第四节 构建技术标准体系 ............................................ 137
第五节 近期实施计划 ................................................ 138
附 则 ............................................. 139
附 表 ............................................. 140
附表 1. 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控制指标表 .................................. 140
附表 2. 市级主体功能区分区一览表 .................................... 141
附表 3. 城乡结构体系表 .............................................. 143
附表 4. 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表 ...................................... 144
附表 5. 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表 ...................................... 144
附表 6. 全市城乡融合发展片区(镇级片区)一览表 ...................... 146
附表 7.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安排表 ........................ 146
附表 8. 城市蓝线名录一览表 .......................................... 150
附表 9. 成都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一览表 .................. 150
附表 10. 自然保护地名录表 ............................................ 151
附表 11. 分区(市)县三个做优做强的重要功能 .......................... 151
附表 12. 12 个产业生态圈 ............................................. 153
附表 13. 32 个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功能区一览表 ................... 153
附表 14. 10 类重大区域型公共服务设施及功能性设施 ..................... 154
附表 15. 城镇“8+18”基础保障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 155
附表 16. 城镇“6+N”特色提升类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 158
附表 17. 乡村“7+N”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 159
附表 18. 核心城市总规控制单元一览表 .................................. 163
附表 19. 市域历史文化名城名录 ........................................ 195
附表 20. 市域历史文化名镇名录 ........................................ 195
附表 21. 市域历史文化名村名录 ........................................ 196
附表 22.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一览表 ...................................... 196
附表 23. 指标分解表 .................................................. 198
附表 24. 24 个重点片区名单 ........................................... 199
附表 25. 重点建设项目安排表 .......................................... 200

2022,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国土空间规划,成都市,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送审稿)202210 2022,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国土空间规划,成都市,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送审稿)202210 2022,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国土空间规划,成都市,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文本(送审稿)2022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83.040.30
G 49
备案号:22265-2000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2797.3-2007 代替HG/T2707.8一1996
硅铝炭黑第3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
Silica-alumina carbon black-Part 3:Determination of dibutyl phthalate absorption number
2007-09-22  发布
2008-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HG/ T 2797.3-2007,吸收值的测定,硅铝炭黑,第3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HG/T 2797.3-2007 硅铝炭黑 第3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pdf

前言
HG/T2797《硅铝炭黑》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一第1部分:筛余物的测定水冲洗法,
一第2部分:吸碘值的测定;
一第3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
一第4部分:pH值的测定;
一第5部分:杂质的检查:
一第6部分:倾注密度的测定:
一第7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本部分是HG/T2797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HG/T2797.3一1996《硅铝炭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
本部分与HG/T2797.3一1996相比的主要变化如下:
a)修改了标准名称,
b)增加了警告语和规范性引用文件导语:
c)增加了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本部分2):
d)“允许差”改为“精密度”(1996版9.2,本版10)。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黑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5)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周咏梅、余艳
本部分于1996年首次发布,2003年复审确认。
—HG/T2797.3-1996.

内容摘抄:

硅铝炭黑第3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
警告: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硅铝炭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方法。
木部分适用于各种硅铝炭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HG/T2797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蚊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HG/T2880硅铝炭黑
HG/T2797.7硅铝炭黑第7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HG/T2797.7一1996,mod1S011261
1992,Rubber compounding ingredients-Carbon black-Determination of heating loss)
3原理
将邻养二甲酸二丁酯滴加到一定量试样上,用玻璃棒在玻璃板上调和,搅拌,滚压,使混合物由自由流动粉末状态变为半塑性物体,以试样全部滚卷至玻璃棒上而在玻璃板上不出现油迹为终点,
4试剂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析纯,密度A:=1.045g/cm~1.050g/cm'。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HG/T 2797.3-2007 硅铝炭黑 第3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pdf已关闭评论

ICS 71.100.01:87.060.10
CCS G 54
CDIA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CDIA0041-2022
C.I.颜料红112
C.I.Pigment red 112
2022-09-16  发布
2022-10-01  实施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发布

C.I.颜料红112,T /CDIA 0041-2022,T/CDIA 0041-2022 C.I.颜料红112.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染料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染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百合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宇虹颜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困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信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染料工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蒋留峰、陈雪、郁金华、陈都民、胡磊、李武、徐进、张燕深。

内容摘抄:

C.I.颜料红112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C.I.颜料红112的要求、取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由2,4,5三氯米胺重氦盐与3-羟基N-(2-甲基茶基)-2-恭甲酰胺(色酚AS-D)偶合生成,并经颜料化处理而制得的不溶性偶氮色酚类额料。产品主要用于涂料、油墨等领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10一2008同类着色领料时光性比较
GB/T1864一2012颜料和体质顾料通用试验方法领料颜色的比较
GB/T31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5211.1一2003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
GB/T5211.3一2020颜料和体质颜料道用试验方法第3富分:105℃挥发物的测定
GB/T5211.5一2008颜料耐性测定法
GB/T5211.6一2020颜料和体质颡料通用试验方法第6富分: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
GB/T5211.12一2007颜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
GB/T5211.15一2014颜料和体质领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5部分:吸油量的测定
GB/T5211.18一2015颜料和体质颜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8部分:饰余物的测定水法(手工操作)
GB/T5211.19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
GB/T5211.20在本色体系中白色,黑色和着色颜料颜色的比较色度法
GB/T8170一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3451.2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版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GB/T24165一2009染料产品中多氯联苯的测定
HG/T3853一2006颜料干粉耐热性定法
3术语和定义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品结构式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行业)标推
石油化工企业汽车运输设施设计规范
SH 133一91 J33-191
20001018
1991 北京

SHJ 33-1991,化工企业,汽车运输,石油,设施设计规范,SHJ 33-1991 石油化工企业汽车运输设施设计规范.pdf

内容摘抄: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汽车运输设施的设计。改建、扩建和小型石油化工企业汽车运输设施的设计,可参照执行。
第1.0.2条石油化工企业汽车运输设施的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按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定期保养、计划修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发挥汽车运输设施的效率。
二、尽可能利用地方专业运输部门的运输能力和设施,缩小汽车运输设施的规模。
第1,0.3条:执行本规范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车辆的选型与计算
第2.0.1条汽车运输设施车辆的选型与计算,应限于企业的生产、检修、起重、装卸等生产过程的用车和行政、生活用车以及厂区的通勤客运车辆。
企业的大批量外部运输和非经常性的特种运输以及基建运输,应委托专业运输部门承担。
第2.0.2条汽车车辆选型应符合运输需要、节省投资、方便管理和有利保修的原则,并符合以下规定:
一、载重车辆的选型应以国内产品为主,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应尽量域少车辆型号:
二、载重车辆的规格应与货物构成相适应,车型配比合理;
三、大型检修起重车辆应充分考虑外协条件。
第2.0.3条载重汽车选型应根据货物性质、单件重量、包装形式、货运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宜以4~5t载重车为主体车型;

二、单项货物年运量超过50×103t或设备单体重量超过5t时,可配备8~15t载重车;
三、生活用车宜配备部分1~3t载重车:
四、轻抛货物宜选用高栏板车型。
五、短距离搬运或装卸单件重量不超过2t的物料,宜选用内燃叉车;
六、散装粒料宜选用专用车辆或自卸汽车;
七、散装液体物料宜选用汽车罐车;
八、缺乏数据时,各种吨位载重车的辆数,可按下列比例配备:
1.载重1~3t 10%~20%;
2.载重4~5t 60%~70%;
3.载重6~8t 10%~20%;
4.载重10~15t 约5%
第2.0.4条运输批量较大和定点装卸的物料,用车数量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
一、车辆数量应按不同货项的运输量及所需车型分别计算;
二、货物运输量的统计应完整准确,可按“汽车货物运输量统计表”进行统计,见附录一:
第三章汽车库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在一般情况下,汽车库由下列项目组成:
一、停车间及露天停车场,
二、保养修理间及汽车配件库:
三、加油及贮油设施,
四、洗车台或洗车间;
五、办公室和休总室。
第3.1.2条汽车库宜集中布置成独立单元。行政、生活用客车可单独设置停车间,宜布置在厂区出车方便的地段。
第3.1.3条汽车库的位置应综合考虑下列要求:
一、宜设在厂区边缘或靠近厂区的地点,并应考虑有发展的可能:
二、宜靠近工厂主要货物装卸点,
三、不应设在工厂主要人流出入口附近或人流集中的主要道路附近:
四、不应设在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生产装置区和贮存区:
五、不宜布置在产生腐蚀性气体装置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六、不宜布置在铁路主要进出口和干线附近,应避免出车道路与铁路交叉。
第3,1.4条汽车率的卫生防护距离不宜小于表3,1.4的规定。
(略)
第四:加·油站
第3.4.1条
汽车加油站宜设在汽车库内或汽车库附近交通方便的地点,不应设在下列位置:
一、交通拥挤的路口:
二、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附近
三、架空电力线路两侧各1.5倍杆高范围内;
四、重要公共建筑0m范围以内。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1.080.40
G17
备索号:56307-2016
H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025-2016

工业甲基磺酸锡
Tin(I) methanesulfonate for industrial use
2016-10-22  发布
2017-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HG /T 5025-2016,工业甲基磺酸锡,HG/T 5025-2016 工业甲基磺酸锡.pdf

内容摘抄: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硫和硫酸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核工业兴中新材料有限公司、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南化集团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昌文、杜兴胜、夏攀登、陈小娟、刘念、时燕华。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甲基磺酸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甲基磺酸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01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淮溶液的制备
GB/T 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
3要求
工业甲基磺酸锡[(CH:SO?)zSn]应符合表1的要求。
4试验方法
4.1一般规定
本标准中所用的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
4.2外观
在自然光下,取2L试样,置于白色衬底的表面皿或白瓷板上以目视观察。
4.3锡含量的测定
4.3.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重铬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测得锡含量。离子反应式如下:
HG /T 5025-2016,工业甲基磺酸锡,HG/T 5025-2016 工业甲基磺酸锡.pdf
4.3.2试剂
4.3.2.1盐酸。
4.3.2.2硫酸铁铵溶液:100g/L。
4.3.2.3硫磷混酸。
量取75mL浓硫酸,缓慢移入盛有1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再加人75mL浓磷酸,搅拌均匀后,用水稀释至500mL,摇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