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04/T 335-2017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335-2017
备案号:J13728-2017
绿色建筑 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2017-01-17发布 2017-05-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通知
晋建标字〔2017〕12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现批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04/T335-2017,自2017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贵日常管理,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山西省政府建筑工程能效监测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7年1月17日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晋建标函〔2016)1123号)的要求,由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山西省政府建筑工程能效监测管理办公室)、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依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的相关内容、要求和规定,结合我省近年来绿色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经验,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提高与创新。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山西省政府建筑工程能效监测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内容解释。
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地址:太原市建设北路85号,邮政编码:030013)。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山西省政府建筑工程能效监测管理办公室)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
(略)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3.1一般规定4
3.2评价与等级划分5
4节地与室外环境6
4.1控制项6
4.2评分项6
5节能与能源利用12
5.1控制项12
5.2评分项12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7
6.1控制项17
6.2评分项17
7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2
7.1控制项22
7.2评分项22
8室内环境质量26
8.1控制项26
8.2评分项26
9施工管理30
9.1控制项30
9.2评分项30
10运营管理35
10.1控制项35
10.2评分项35
11提高与创新38
11.1一般规定38
11.2加分项38
本标准用词说明41
引用标准名录42
附:条文说明43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规范山西省绿色建筑的评价,推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绿色民用建筑的评价。
1.0.3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1.0.4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绿色建筑 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 heat island intensity
城市内一个区城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径流 surface runoff
指降水后除直接蒸发,植物截留、渗人地下、填充注地外,其余经流域地面汇人河槽,并沿河下泄的水流。年径流总量是全年地表径流的总水量。
2.0.4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annual runoff volume capture ratio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人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5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6 再生水 reclaimed water
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水质标准,满足一定使用要求的非饮用水。
2.0.7 非传统水源 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8 可再利用材料 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9 可再循环材料 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2.0.10 建筑信息模型 (B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绿色建筑的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作为评价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3.1.2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设计评价应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运行评价应在建筑通过竣工验收并投人使用一年后进行。
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运行阶段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
3.1.4评价机构应按山西省绿色建筑相关政策及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对申请运行评价的建筑,应进行现场考察核实。
3.2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施工管理,运营管理7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加分项。
3.2.2设计评价不对施工管理和运营管理2类指标进行评价:运行评价应包括7类指标。
3.2,3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为分值。
3.2.4绿色建筑评价应按总得分确定等级。
(略)
4节地与室外环境
4.1控制项
4.1.1项目选址、规划与建设应符合山西省各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4.1.2建筑场地应安全可靠,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氨土壤等危害。
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国家及地方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及场地的日照标准。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辽2015J801 室外工程
批准部门:辽宁省建设厅
批准文号:辽住建[2015]180号
主编单位: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统一编号:DBT05-317
实行日期:2015年12月1号
图集号:辽2015801
内容索引:
目录1-3
编制说明4-6
围墙
砖围墙选用表7
砖围墙(一)·(九)8-16
混凝土砌块围墙(一)~(三)17-19
预制混凝土花格(一)~(四)
…20-23
砖垛铁栅围墙选用表…24
砖垛铁栅围墙(一)~(六)25-30
混凝土垛铁栅围墙选用表…31
混凝土垛铁栅围墙(一)~(六)…32-37
金属栅栏围墙选用表……38
钢柱铁操围墙(一)~(三)39-41
金属栅围墙.42
钢丝网铁栅围墙(一)(二)43-44
铁栅花饰选用表45
预制混凝土板围墙选用表46
预制混凝土板围墙(一)(五)47-51
预制混凝土板详图…52
大门
门柱(一)~(五)53-57
朝门柱58
门柱基础、门灯详图59
基础详图60
平开围墙大门说明61
平开围墙大门选用图62
平开围墙大门平、立面图53-68
围墙大门花饰选用图(一)~(六)69
围墙大门门轴节点图70
围墙大门门栓及插销、插座节点图71
单双孔插座节点图72
平开围墙大门预埋件安装图73
预埋件图74
推拉围墙大门说明75
单、双向推拉围墙大门选用图76
单、双向电动推拉大门平、立面图11
门扇、门挡节点图;导向轮、开门机节点图78
电动推拉围墙大门预埋件安装图、轨道安装图79
折叠围墙大门说明80
折叠无轨围墙大门选用图81
折叠有轨围墙大门选用图82
折叠无轨围墙大门平、立面图83
折叠有轨围墙大门平、立面图84
门轴、门挡、行走轮节点图;单双孔插座节点图85
轨道及预埋件安装详图86
伸缩围墙大门说明87
单向伸缩围墙大门选用图88
双向伸缩围墙大门选用图89
伸缩围墙边门选用图90
电动伸缩围墙大门平、立、制面图91
伸缩门门型选用图92-93
伸缩门门体花型选用图(一)(二)94
轨道安装详图95
铁艺平开围墙大门说明96
铁艺YPW1型平开围墙大门选用图97
铁艺YPW2型平开围墙大门选用图98
铁艺YPM3型平开围墙大门选用图99
铁艺YPN4型平开围墙大门选用图100
铁艺平开围墙大门平、立面图101
铁艺电动平开围墙大门平、立面图102
铁艺平开围墙大门花饰示例图103
铁艺平开围墙大门说明104
铁艺单、双向推拉围墙大门选用图105
铁艺单向推拉围墙大门平、立面图106
铁艺双向推拉围墙大门平、立面图
铁艺单、双向推拉围墙大门示例图107
行走轮、导向轮、门挡节点图
散水、明沟、坡道
散水(一)~(三)108-110
坡道、曜礤111
汽车入地下停车库坡道112
排水明沟、排水井113
擦泥算子一步台阶114
多步台阶(一)115-116
大台阶117
台阶挡墙118
大台阶栏杆(一)~(六)119-124
花池(一)。(三)125-127
毛石挡土墙、护坎128
窗井
窗井支宋129
窗井铁算及围栏130
夹胶玻璃盖板窗井131
道路
混凝土路面构造132
混凝土路面变形缝构造133
沥青路面构造(一)(二)134-135
合成材料路面构造136
透水路面构造(一)(二)...137-138
常用路缘石139
常用路缘石安装模式(一)(二).…140-141
路障(一)~(三)142-144
内容摘要:
1.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室
2.编制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A1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
(略)
3.编制内容
包括围墙及相关内容、大门及相关内容、黄花池、挡土墙、窗井、道路等选用图及相尖
4.图集选用说明
4,1本图集尺寸标注以血为单位,未注明的尺寸按工程设计确定
4.2本图集索引方法: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34-2016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334-2016
备案号:J13727-2017
混凝土外加剂 应用 技术规程
Code for concrete admixture application
2016-12-12发布 2017-03-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
晋建标字[2016]243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现批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04/T334-2016,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6年12月12日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5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函〔2015〕310号)的文件,由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山西华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根据我省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应用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应用技术条件编制而成。
本规程共分17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普通减水剂、高效诚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泵送剂、防冻剂、速凝剂、膨胀剂、防水剂、阻锈剂、外加剂复配生产、摻外加剂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控制等。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民航街10号,邮编:030000,邮箱:283089170@qq.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
山西华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略)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2
3基本规定3
3.1外加剂的选择3
3.2外加剂的摻量4
3.3外加剂的质量控制5
4普通减水剂7
4.1品种7
4.2适用范围7
4.3进场检验7
4.4施工应用8
5高效减水剂9
5.1品种9
5.2适用范围9
5.3进场检验9
5.4施工应用10
6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11
6.1品种11
6.2适用范围11
6.3进场检验11
6.4施工应用12
7引气剂及引气减水剂14
7.1品种14
7.2适用范围14
7.3技术要求14
7.4进场检验15
7.5施工应用15
8早强剂17
8.1品种17
8.2适用范围17
8.3进场检验17
8.4施工应用18
9缓凝剂19
9.1品种19
9.2适用范围19
9.3进场检验19
9.4施工应用20
10泵送剂21
10.1品种21
10.2适用范围21
10.3技术要求21
10.4进场检验22
10.5施工应用22
11防冻剂24
11.1品种24
11.2适用范围24
11.3进场检验24
(略)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规范我省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改善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绿色生产,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引气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泵送剂、防冻剂、速凝剂、膨胀剂、防水剂和阻锈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1.0.3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减缩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shrinkage-reducing type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28d收缩率比不大于90%的高性能系高性能减水剂。
2.1.2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between water reducing admixturesand other concrete raw materials
含减水组分的混凝土外加剂与胶凝材料、骨料、其他外加剂相
匹配时,拌合物的流动性及其经时变化程度。
2.2符号
(略)
3基本规定
3.1外加剂的选择
3.1.1外加剂种类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及外加剂的主要作用选择。
3.1.2当不同供方、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同时使用时,应经试验验证,并应确保混凝土性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后再使用。
3.1.3外加剂品种的选择应经试验确定,选用的外加剂品种应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耐久性能、安全性及低碳节能等设计和施工要求。
3.1.4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和硫氰酸盐等成分的混凝土外加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中建成后与饮用水直接接触的混凝土。
3.1.5含有强电解质无机盐的早强型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防水剂,严禁用于下列混凝土结构:
1 与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混凝土结构;
2 有外露钢筋预埋铁件而无防护措施的混凝土结构;
3 使用直流电源的混凝土结构;
4 距高压直流电源100m以内的混凝土结构。
3.1.6含有氯盐的早强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剂、防水剂和氯盐类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结构。
3.1.7含有硝酸铵、碳酸铵的早强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剂和含有硝酸铵、碳酸铵、尿素的防冻剂,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有人员活动的建筑工程。
3.1.8含有亚硝酸盐、碳酸盐的早强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剂、防冻剂和含亚硝酸盐的阻锈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3.1.9使用在民用建筑工程中能释放氨的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不应大于0.10%,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18588的有关规定。
3.1.10使用在民用建筑工程中能释放甲醛的混凝土外加剂,其游离甲醛含量不应大于500mg/kg,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的有关规定。
3.1.11橡外加剂混凝土所用水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和《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的规定:掺外加剂混凝土所用砂、石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和《人工砂生产应用技术规程》DBJ04-259的规定:所用的粉煤灰和粒化高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的规定,并应检验外加剂与混凝土原材料的相容性,应符合要求后再使用。摻外加剂混凝土用水包括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硅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可矿物外加剂》GB/T18736的规定。
3.1.12试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检验项目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检验条件应与施工条件相同,当工程所用原材料或混凝土性能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试
配。
3.1.13外加剂的采购应优先选择质量管理体系健全、产品质量可靠、产能较大、技术服务和支持能力较强、信誉好、运输距离较短的企业产品。
3.1.14外加剂应用企业应将外加剂的供应及使用管理的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纳入混凝土生产、使用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
(略)
4普通减水剂
4.1品种
4.1.1混凝土工程可采用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镁等普通减水剂。
4.1.2混凝土工程可采用由早强剂与普通减水剂复合而成的早强型普通减水剂。
4.1.3混凝土工程可采用由木质素磺酸盐类、多元醇类减水剂(包括糖钙和低聚糖类缓凝减水剂),以及木质素磺酸盐类、多元醇类减水剂与缓凝剂复合而成的缓凝型普通诚水剂。
4.2适用范围
4.2.1普通减水剂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上强度等级为C40以下的混凝土。
4.2.2普通减水剂不宜单独用于蒸养混凝土。
4.2.3早强型普通诚水剂宜用于常温、低温和最低温度不低于-5℃环境中施工的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炎热环境条件下不宜使用早强型普通减水剂。
4.2.4缓凝型普通减水剂可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炎热气候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大面积浇筑的混凝土、避免冷缝产生的混凝土、需长时间停放或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滑膜施工或拉模施工的混凝土及其他需要延缓凝结时间的混凝土,不宜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通桥[2012]2109-Ⅱ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24m,直、曲线)(打印版)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 简支T梁 (设声屏障)
跨度:24n
(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2)2109-Ⅱ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2012年11月
北京
说明书
一、概述
为满足桥上设置声屏障的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 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11]10号文)编制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筒支T梁(设声屏障)通用参考图,结构类型为有砖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景土简支T形梁。单线由两片梁组成,双线由4片梁组成,本系列图共5册,本图为第Ⅱ册,计算跨度为24m,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环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货物列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Okm/h)客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改建I,Ⅱ级单、双线铁路设声屏障区段桥梁。最小曲线半径1200m,双线线间距4.2m.
(二)适用环境:一殷大气条件下无肪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三、设计依据
(一)《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2]3号).
(二)《线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筒称《桥规》).
(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四)《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2、活载
(1)列车活载:中-活载。动力系数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4.3.5-3公式
(2)人行道竖向静话载值为距离挡砟墙外侧0.5m以内10.0kPo,0.5m以外4.0kPa,计算主梁时人行道活载不与列车活载同时组合。
(3)曲线桥梁上的离心力大小等于列车竖向静话载来以离心力率C,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项以上2.0处,高心力率C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3.6条计算。
(4)横向摇摆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话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位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铜轨项面,对于双线桥只政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4条计算。
4、声屏障荷载
(1)声屏障采用插板式声屏障,高度按轨面上2.05m和3.05m分别进行计算;台风地区声屏高度不高于轨面以上2.05m.
(2)声屏障自重按顺桥向每廷米3kN(2.05m高)和5kN(3.05m高)进行计算;
(3)风荷载:
一殷地区风压强度:有车时W=1250Pa,无车时W=1.3X1.13X1400=2056.6Pa计算:台风地区按无车情况下风速不大于60m/s进行检算,基本风压W,=2250Pa,风压强度按照W=KK2K3W计算,其中K=1.3,K2=1.13,K3=1.0。
(4)列车气动力采用0.25kP0,动力放大系数按2.5计算;
(5)声屏作用于桥面板荷载见表2。
(三)曲线上梁平面布置按平分中矢布置。
(四)采用有砗桥面,桥面净宽满足大型铁路养护机减设备作业的要求,挡砗墙内侧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2.2m.
(五)线路设备轨枕为加型桥枕,正线钢轨采用60kg/m轨,轨底枕下道珠厚度最小为300mm,轨底至梁顶项的设计计算高度取650mm.桥上线路按《铁路桥通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
3.3.8条的要求铺设护轨.
(六)人行道采用整体桥面形式。
(七)支座应采用可更换锚栓的支座。
(八)主梁结构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九)如本梁用在老震区线路上,还应按设防烈度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蒋。
(十)本设计应整孔采用,单侧设置声屏障段另一侧设置栏杆,
(十一)声屏障立柱间距按照不大于2.0m进行计算,立柱位置应与桥面授向预应力筋错开设置.
五、设计参数
(一)混凝土设计参数按《桥规》执行.
(二)梁体竖向挠废的计算采用中-活载,双线桥梁双线加载,其坚向挠度值不大于计算跨度的1/800。
(三)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应小于或等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4000.
(四)梁体的横向自振频率潇足《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5.1.3条的要求,脚大于55xL-0.8=4.33H2,式中L为简支梁跨度(m.
(五)各项常规设计指标见表3。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PDF《土力学(第三版)》李广信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土的基本特性、土力学 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土体中的渗流及土体的变形与稳定的分析方法,以及它们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为适应土力学近年来的发展,也适当介绍了一些本学科的新进展。
全书分为9·章,包括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土的渗透性与土体的渗流题,土体中的应力计算与有效应力原理,土的变形计算与饱和土体的固结理论,土的抗剪强度及其理论,土压力理论,土坡稳定的分析方法,地基承载力及土的动力特性。本书突出了土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与分析方法,其中书后的附录可供教学与自学时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书以及岩七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参考书。
GB/T 19685-201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ICS91.100.30
Q14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685一2017代替GB/T19685—2005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
2017-03-09发布
201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内容索引: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主要符号…2
4分类4
5原辅材料9
6制管技术要求…11
7管件17
8试验方法…19
9检验规则…19
10标志、运输和保管…22
11使用规定22
12出厂证明书22
附录A(规范性附录)抗裂检验压力(P,)…23
图1内衬式预应力 钢筒混凝土管(PCCPL)示意图…5
图2埋置式顶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E)示意图…………………8
图3接头钢环截面详图……9
表1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SL、PCCPDL)基本尺寸…4
表2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SE)基本尺寸…6
表3理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DE)基本尺寸7
表4承插口钢环基本尺寸…9
表5成品管允许偏差………………15
表6接头允许相对转角16
表7配件用钢板最小厚度18
表8出厂检验抽样数量………20
表9型式检验抽样数量…21
表10成品管允许堆放层数………22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的术语、定义、主要符号、分类、原辅材料、制管技术要求、管件、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保管、使用规定和出厂证明书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公称内径为400mm~4000mm、管线运行工作压力或静水头不超过2.0MPa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制造超出本标准给定范围的管子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依据本标准制造的管子可用于城市给水排水干管、工业输水管线、农田灌溉、工厂管网、电厂补给水管及冷却水循环系统、倒虹吸管、压力隧道管线、管沟、管廊及深覆土涵管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91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
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1499.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
GB/T1596一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2651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
GB/T2653焊接接头弯曲试验方法
GB/T3274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T11253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GB13788冷轧带肋钢筋
GB/T14684建设用砂
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15345混凝土输水管试验方法
GB5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T50081一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规范
GB50224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32一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DL/T5017水利水电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C/T748预应力与自应力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
JC/T749预应力与自应力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
JC/T1091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接头用型钢
CECS140一2011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应力混疑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CECS141一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3术语、定义和主要符号
下列术语、定义和主要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和定义
3.1.1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PCCP
在带有钢筒的混凝土管芯外侧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并制作水泥砂浆保护层而制成的管子,包括内衬式预应力钢简混凝土管(PCCPL)和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E)。
3.1.2
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lined 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PCCPL
由钢筒和混凝土内衬组成管芯并在钢筒外侧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然后制作水泥砂浆保护层而制成的管子。
3.1.3
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embedded 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PCCPE
由钢筒和钢筒内、外两侧混凝土层组成管芯并在管芯混凝土外侧缠绕环向预应力钢丝,然后制作水泥砂浆保护层而制成的管子。
3.1.4
单胶圈预应力钢简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 with single gasket
管子接头采用了单根橡胶密封圈进行柔性密封连接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包括单胶圈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简称PCCPSL)和单胶圈埋置式预应力钢简混凝土管(简称PCCPSE).
3.1.5
双胶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 with duo-gaskets
管子接头采用了两根橡胶密封圈进行柔性密封连接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包括双胶圈内衬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简称PCCPDL)和双胶圈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简称PCCPDE).
3.1.6
配件fittings
以钢板作为主要结构材料并在钢板的内侧或外侧制作钢筋(丝)网水泥砂浆或涂覆其他防腐材料制成的管件。
3.1.7
异形管special pipe
采用与预应力钢简混凝土管相同工艺制造的非标准管件。
4分类
4.1产品分类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按其结构分为内衬式预应力钢简混凝土管(PCCPL)和埋置式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E):按管子的接头密封类型又分为单胶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SL、PCCPSE)和双胶圈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DL、PCCPDE)。
4.2规格和尺寸
预应力钢简混凝土管的基本尺寸应分别符合表1、表2和表3的规定: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结构形式应分别符合图1和图2的规定:管子承插口接头钢环的形状及尺寸应符合表4和图3的规定。
注:经供需双方协商,可生产其他规格及尺寸的管子。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河南
提问日期: 2022-11-15 13:27:34
提问网友: fiy
解答网友:
集水坑底板筋你画圈的地方,需要在编辑钢筋其它里面修改参数,然后锁定才可实现,其它的钢筋按照节点1布置即可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贵州
提问日期: 2022-11-15 13:24:39
提问网友: 小杨
解答网友: xagcc
平齐板顶处理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吉林
提问日期: 2022-11-15 13:23:08
提问网友: lcy
下图这种软件用梁和平板定义?(梁自己算数量?)有没有好方法
解答网友: God Daring
你这属于空心楼盖,用空心楼盖建模就行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北京
提问日期: 2022-11-15 13:15:42
提问网友: 搬砖的小毛
解答网友: 大庆张工
面积/宽度
答疑:求图集-黑龙江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黑龙江
提问日期: 2022-11-15 13:13:17
提问网友: 大庆张工
甘12N4 1019237232
解答网友: 大家广联
找下发你
答疑:甲方将预算中的真石漆改为干挂石材,预算有垂直运输费用,新增的吊篮费用可否额外增加-浙江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浙江
提问日期: 2022-11-15 13:13:05
提问网友: R
解答网友: 蓝天
可以增加,这是属于正常变更引起增加的费用。
问题专业: 安装 机电 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11-15 13:10:39
提问网友: b4e16b854aa37f5b
新手上路,识别到一半才会想起设计说明有要求,请问这回路软件操作应该如何识别,以及已经识别过的如何进行快速补救,谢谢各位老师
解答网友: 求己
用多回路识别可以修改
通桥[2012]2109-Ⅴ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12m,直、曲线)(打印版)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 简支T梁 (设声屏障)
跨度:12m
(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2)2109-V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2012年11月
北京
说明书
一、概述
为满足桥上设置声屏障的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 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11]10号文)编制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筒支T梁(设声屏障)通用参考图,结构类型为有砖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景土简支T形梁。单线由两片梁组成,双线由4片梁组成。
本系列图共5册,本图为V册,计算跨度为12m,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环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货物列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Okm/h)客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改建I、Ⅱ级单、双线铁路设声屏障区段桥梁。最小曲线半径1200m,双线线间距4.2m.
(二)适用环境:一殷大气条件下无防护措施的北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三、设计依据
(一)《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2]3号).
(二)《线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线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筒称《桥规》).
(三)《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四)《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五)《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
四、设计原则
(一)设计速度:客车160km/h,货车120km/h(转8A货车为80km/h)。
(二)设计荷载
1、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采用,本设计预制梁自重见表1,
(2)二期恒载包括线路设备、道砟、挡砖墙、现浇桥面板及横隔板湿接缝、电缆槽和声屏摩的重量。声屏障自重按每侧5kN/延米进行计算。设计采用的二期恒载值见表1,
2、活载
(1)列车活载:中-活载。动力系数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4.3.5-3公式
(2)人行道竖向静活载值为距离挡砟墙外侧0.5m以内10.0kPa,0.5m以外4.0kPa,计算主梁时人行道活载不与列车活载同时组合。
(3)曲线桥梁上的离心力大小等于列车竖向静话载来以离心力率C,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项以上2.0m处,高心力率C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3.6条计算。
(4)横向摇摆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话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位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铜轨顶面,对于双线桥只取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4条计算。
4、声屏障荷载
(1)声屏障采用插板式声屏障,高度按轨面上2.05m和3.05m分别进行计算:台风地区声屏高度不高于轨面以上2.05m.
(2)声屏障自重按顺桥向每廷米3kN(2.05m高)和5kN(3.05m高)进行计算;
(3)风荷载:
一殷地区风压强度:有车时W=1250Pa,无车时W=1.3X1.13X1400=2056.6Pa计算;
台风地区按无车情况下风速不大于60m/s进行检算,基本风压W0=2250Pa,风压强度按照W=KK2K3W0计算,其中K=1.3,K2=1.13,K3=1.0.
(4)列车气动力采用0.25kP0,动力放大系数按2.5计算;
(5)声屏障作用于桥面板荷载见表2。
(三)曲线上梁平面布置按平分中矢布置,
(四)采用有砟桥面,桥面净宽满足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备作业的要求,挡砟墙内侧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2.2m。
(五)线路设备轨枕为如型桥枕,正线钢轨采用60kg/m轨,轨底枕下道车厚度最小为300mm,轨底至梁项的设计计算高度取650mm,桥上线路按《铁路桥谲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的要求铺设护轨.
(六)人行道采用整体桥面形式。
(七)支座应采用可更换锚栓的支座。
(八)主梁结构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九)如本梁用在地震区线路上,还应按设防烈度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落。
(十)本设计应整孔采用,单侧设置声屏障段另一侧设置栏杆。
(十一)声屏障立柱间距按照不大于2.0进行计算,立柱位置应与桥面横向预应力筋错开设置。
五.设计参数
(一)混凝土设计参数按《桥规》执行。
(二)梁体竖向挠度的计算采用中-活载.双线桥梁双线加载,其竖向挠度值不大于计算跨度的1/800。
(三)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应小于或等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4000.
(四)各项常规设计指标见表3.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42-2017 脱硫石膏粉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pdf(附条文说明)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342-2017
备案号:J13892-2017
脱硫 石膏粉 刷砂浆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gypsum plaster fro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2017-06-07 发布
2017-09-01 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函〔2016]5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在认真总结脱硫石膏粉刷砂浆的研发、生产和工程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广泛征求建筑设计、施工、质监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山西实际情况,参照国家现行规范及相关标准,经反复调研、讨论和修改,最后经审查会议定稿。
本规程分六章,其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材料、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规程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太原市程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实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太原市程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太原市坞城路115号,邮编:030006,邮箱:yml3208@126.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太原市程材科技有限公司 山西喜跃发路桥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建材行业技术中心 山西省硅酸盐学会 山西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刘永明 李琪 刘跃 刘瑞瑞 王晓云 李江华 贾迎泽 李晓峰 耿震岗 刘晓斌 赵永飞 董志强 李彦岗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齐锦程 吴振洲 霍瑞琴 董宝军 昝和平 张吉人 王荣香 宋岩丽 韩君 王计寿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家和山西省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规范脱硫石膏粉刷砂浆抹灰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要求,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房屋修缮及扩建的民用建筑内墙(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房间除外)和顶棚抹灰为主的脱硫石膏粉刷砂浆抹灰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脱疏石膏粉刷砂浆的抹灰工程,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脱硫建筑石膏calcined gypsum fro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烟气脱硫石膏经脱水处理制得的,以β半水硫酸钙(β一CaS04·1/2H20)为主要成分,不预加任何外加剂或添加物的粉状胶凝材料。
2.0.2脱硫石膏粉刷砂浆gypsum plaster fro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以脱硫建筑石膏为主要原料,加人适量的外加剂和集料,经工厂混合制成的干混砂浆。
2.0.3脱硫石膏底层粉刷砂浆gypsum plaster from flue gasdesulfurization for base coating
用于基层找平的石膏基抹灰材料,即传统粉刷的刮糙层,通常含有集料。代号为B。
2.0.4脱硫石膏面层粉刷砂浆gypsum plaster fro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or finish coating
用于脱硫石膏底层粉刷砂浆或其它基底上的最后一层石膏基抹灰材料。代号为F。
2.0.5脱硫石膏轻质底层粉刷砂浆lightweight gypsum plaster from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for base coating
用于基层墙体找平的石膏基抹灰材料,通常含有轻集料,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代号为L。
2.0.6中碱玻璃纤维网布C-glass fiber mesh fabrics
以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经高分子抗乳液浸泡涂层制成的具有一定耐碱性能的网布。
3材料
3.1一般规定
3.1.1建筑用砂应符合现行的《建筑用砂》GB/T14684对砂的要求,砂的含水率应不大于0.5%。
3.1,2轻集料采用膨胀玻化微珠、膨胀珍珠岩等材料。膨胀玻化微珠应符合现行的《膨胀玻化微珠》JC/T1042的要求,膨胀珍珠岩应符合现行的《膨胀珍珠岩》JC209的要求,轻集料的含水率应不大于1.0%。
3.1.3脱硫建筑石膏引用现行上海市地方标准《用于石膏建材的脱疏建筑石膏》DB31/T533的要求。
3.1.4无机填料、增稠剂、保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要求。
3.2技术性能
3.2.1脱硫石膏粉刷砂浆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略)
3.2.2中碱玻璃纤维网布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3.2.2的要求。
(表略)
3.3包装、储存和运输
3.3.1脱硫石膏粉刷砂浆的包装应分为袋装和散装,袋装时每袋包装净含量不得小于标志质量的98%,20包净含量之和不得小于包装标志质量。
3.3.2脱硫石膏粉刷砂浆袋装时,其包装外观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包装袋》GB9774的有关规定,包装袋上应有产品分类标识,并标明产品名称、代号、生产厂名、地址,净含量,加水量范围、保质期、生产日期、出厂产品编号及执行标准编号。
3.3.3脱硫石膏粉刷砂浆散装时,可采用罐装车运输,并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
3.3.4袋装脱硫石膏粉刷砂浆的保质期为6个月,散装脱硫石膏粉刷砂浆必须在专用封闭式筒仓内储存,保质期为3个月。严禁使用过期的和受潮结块的脱硫石膏粉刷砂浆。
3.3.5在储存及运输过程中脱硫石膏粉刷砂浆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在施工现场存储时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散装脱硫石膏粉刷砂浆储存时,筒仓应有防雨和减少分层离析措施。
3.3.6脱硫石膏粉刷砂浆装卸时应按不同类别、编号分别垒包堆放,包数不得超过10包,同时应轻抬轻放,防止损坏包装袋。在施工现场使用时,散装简仓应有明显标记,更换产品类别时,筒仓应清空并清理干净,严禁混存混用。
4设计
4.0.1脱硫石膏粉刷砂浆不得用于室外及室内长期潮湿或有腐蚀介质的环境。
4.0.2墙面抹灰层的构造层次,应依次为墙体、脱硫石膏底层粉刷砂浆或脱硫石膏轻质底层粉刷砂浆、脱硫石膏面层粉刷砂浆或腻子、饰面层。见图4.0.2。
(图略)
4.0.3顶棚抹灰层的构造层次,应依次为顶棚、脱硫石膏轻质底层粉刷砂浆、脱硫石膏面层粉刷砂浆或腻子,见图4.0.3-1;当顶棚较为平整时,可省略抹灰层,其构造层次应依次为顶棚、脱硫石膏面层粉刷砂浆,见图4.0.3-2。
(图略)
4.0.4室内墙面、柱面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做法,用1:2.5水泥砂浆或干混抹灰砂浆DP15的预拌砂浆做护角,也可采用金属或塑料护角条,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4.0.5抹灰层的厚度由建筑设计规定。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应设置耐碱涂覆网布,防止开裂。抹灰厚度小于5mm的可直接使
用脱硫石膏面层粉刷砂浆。厚度为5mm~20mm的可先用脱硫石膏底层粉刷砂浆或脱硫石膏轻质底层粉刷砂浆打底,再用脱硫石膏面层粉刷砂浆罩面。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45-2017 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技术标准.pdf(附条文说明)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J04/T345-2017
备案号:J13952-2017
基桩 自平衡 静载试验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tatic loading test of self-balanced method of foundation pile
2017-07-22 发布
2017-10-01 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函〔2016〕57号)文件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研及收集省内行业专家的意见,认真总结省内经验,在参考其他省市及行业的检测经验及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六章、四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检测设备及设备安装、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附录包括试验数据表格、检测后注浆、测试系统安装、Q-s曲线等效转换方法。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如有意见和建议,请致函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山右巷10号,邮编:030001,邮箱:sxjky999@126.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山西裕祥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大公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南京东大自平衡桩基检测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郝志鹏 梁大伟 戴国亮 龚维明 关千军 程培武 赵明兵 赵瑾瑛 李晖 毕晓东 赵旭宏 聂建国 王敏泽 解志浩 呼其恩 张宗升 王辉 何炳盛 尚书侠 樊清禄 贺武斌 曾国红 韩鹏举 胡启胜 戴鹏程 张观瑞 胡明甫 董鸣
郭军 黄浩 薛国亚 贾建勋 王蛟 郑洁平 尹超然 高玉珍 郑梁 葛锋 牛建军 杨志忠 杨明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齐锦程 杨兵 杨小丽 裘以惠 贾迎泽 王茂桑 白晓红 梁仁旺 葛忻声 韩云山 程裕祥 经明 荆和平 丁晓峰 原永智 安明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基桩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检测方法,为设计和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使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工作符合安全适用、数据可靠、评价准确、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基桩自平衡静载荷试验及检测。
1.0.3基桩自平衡法静载试验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基桩foundation pile
桩基础中的单桩。
2.1.2自平衡静载试验法self-balanced static loading test method
基桩静载荷试验的一种方法。将荷载箱置于桩身平衡点或桩端处,通过荷载箱逐级加载,观测荷载箱上、下承压板向上、向下的位移,测试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通过试验数据绘制上、下段桩的荷载一位移曲线,从而得到试桩的极限承载力。
2.1.3平衡点balanced point position
基桩桩身某一位置,该位置以上桩身自重、桩侧阻力及桩顶配重之和与下段桩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之和基本相等。
2.1.4荷载箱load cell
基桩自平衡法试验中的加载装置,由活塞、顶盖、底盖及箱壁等组成。
2.2符号
(符号略)
3基本规定
3.0.1基桩自平衡静载试验法是利用桩自身反力的平衡实现对桩身的加载,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抗拔)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一种
试验方法。
3.0.2进行基桩承载力自平衡法测试前,应收集工程场地的相关资料,编制检测实施方案,检测方案应包含下列内容:
1工程概况、地基条件、桩基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检测目的、检测要求及进度;
2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荷载箱的个数、位置和最大加载值;
3检测桩的施工要求和所需的机械或人工配合等。
3.0.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检测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工程桩数在50根以内时,试验桩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工程桩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工程桩数在50根以内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
3.0.4受检桩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选择在有代表性的地质条件处布置,并靠近钻探孔或静力触探孔,其间距一般不宜大于5m。
3.0.5检测开始时间应同时满足下列规定:
1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并不得低于15MPa或按该强度算得的桩身承载力人于荷载箱单向最大加载值的1.5倍;
2土体的休止时间:宜按当地工程经验及土性选定,如无当地经验则砂土不少于7d,粉土不少于10d,非饱和黏性土不少于15d,饱和黏性土不少于25d。对于泥浆护壁灌注桩,宜适当延长土体的休止时间;
3受检桩应先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
3.0.6最大加载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应加载至破坏。最大加载值可根据地质报告计算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1.2倍~1.5倍选定;
2对工程桩检测时,最大加载值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极限值或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
3.0.7检测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1工程名称、地点,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检测目的、依据、数量和检测日期;
2地质条件描述、岩土体的力学指标,受检桩平面位置图、相应的地质剖面图或柱状图及荷载箱埋设位置图;
3受检桩的施工记录;
4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过程描述;
5原始数据记录表、汇总表和相应的Q-s、s-lg、s-lgQ等曲线,转换为桩顶加载的等效转换数据表和等效转换Q-5曲线,若布置桩身应力传感器还应绘制桩身内力图和桩侧摩阻力图;
6与检测内容相应的检测结论。
3.0.8检测若在工程桩上进行试验,试验完后应在荷载箱处进行高压注浆,确保基桩安全。
4检测设备及设备安装
4.1检测设备
4.1.1荷载箱的生产和标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荷载箱必须是具有生产资质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荷载箱端面应设计成锥面等有利于浮渣导流的形式;荷载箱内部应采用合理的构造,保证荷载箱打开后留下的空间有利于浆体的填充;
2组成荷载箱的千斤顶必须经法定检测单位标定。荷载箱出厂前必须试压,试压值不得小于额定加载值,且必须维持2h以上;
3荷载箱在工厂试压和现场试验必须采用同一型号的压力表;
4荷载采用联于荷载箱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荷载箱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5压力表必须经法定计量部门标定,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4.1.2位移传感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位移传感器一般采用电子百分表或电子千分表,分辨率优于或等于0.01m。每根测试桩应对称布置不少于2组(每组不少于2个)位移传感器,分别用于测定荷载箱处向上、向下的位移量,桩径较大时应增加位移传感器的数量,测试点应沿桩周均匀分布;
2固定和支承位移传感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以防止发生竖向变位;
3位移传感器必须经法定计量部门标定,且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
4.1.3钢筋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计用于测试桩身内力,并由桩身内力推算各土层的抗压或抗拔侧阻力。常用的钢筋计有钢弦式和应变式两种。钢筋计使用前应逐个进行标定,得出压力与频率值之间的关系;
2钢筋计宜放在两种不同土层的界面处及距桩端、桩顶和荷载箱的距离均不宜小于1倍桩径的标定断面处。标定断面处应对称设置4个,其他断面处可对称设置2个~4个;
3应变式钢筋计(包括其连接电缆)必须有可靠的防潮绝缘保护措施,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200MD。
4.1.4数据采集系统包含数据采集仪、计算机、稳压电源、不间断电源等。
4.2设备安装
4.2.1荷载箱的埋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基桩极限端阻力小于极限侧阻力时,将荷载箱置于平衡点处,使上、下段桩的极限承载力基本相等,以维持加载,平衡点位置可按下式确定:
2当基桩极限端阻力大于极限侧阻力和桩身重量时,将荷载箱置于桩端,根据桩长径比、地质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桩顶提供一定量的配重;
2)用小直径桩模拟,先测出桩端单位面积极限承载力,再根据实际尺寸换算桩端总的极限承载力。
3受检桩为抗拔桩时,荷载箱可置于桩端。向下反力不够维持加载时,荷载箱下可加长桩长;
4有分别测试桩的极限端阻力和各段桩的极限侧阻力需要时,可采用双荷载箱或多荷载箱。荷载箱的埋设位置则根据需要确定。
4.2.2荷载箱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荷载箱应平放于钢筋笼的中心,其位移方向与桩身轴线夹角不应大于5°;
2对于灌注桩,荷载箱的上下板分别与上下钢筋笼的主筋钢筋焊接。钢筋笼之间设置喇叭筋,喇叭筋的一端与主筋焊接,一端焊在环形荷载箱板内圆边缘处,其数量和直径宜同主筋一致。喇叭筋与荷载箱的夹角应大于60°;
3对于管桩,荷载箱与上、下段桩应焊接。
4.2.3位移杆与护套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位移杆把荷载箱处的位移传递到地面,必须具有一定的刚度。桩长小于或等于40m,可用直径25mm~30mm的钢管作为位移杆;桩长大于40m,则宜用钢丝作为位移杆;
2保护位移杆的护套管与荷载箱顶盖焊接,焊缝应满足强度要求,并确保不渗漏水泥浆。多节护套管连接时可采用螺纹连接、橡胶套管连接、焊接等方式,并确保连接处不渗漏水泥浆;
3在保证位移传递达到足够精度的前提下,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位移传递系统。
4.2.4基准桩和基准梁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准桩与受检桩之间的中心距离应大于或等于3倍的试桩直径,且不小于2.0m;基准桩应稳定可靠;
2基准桩和基准梁都必须有一定的刚度。基准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其跨度的1/40,基准桩的线刚度不宜小于基准梁线刚度的3倍;
3基准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在另一根基准桩上(能沿其轴线方向自由移动)。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54-2018 气膜薄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pdf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354-2018
备案号:J14183-2018
气膜薄壳 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 及验收标准
Standard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for thin shell air-film concrete structure project
2018-03-07 发布
2018-05-01 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7〕11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基础工程,气膜工程,聚氨酯喷涂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环境、安全保护、绿色施工,质量验收。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西省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太原市和平北路西宫南二巷46号;邮编:030027;邮箱:ps_ssqxc@163.c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山西天舍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国家粮食科学院 西安建筑学院 北京华宇建筑设计院 太原煤炭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宏业 齐锦程 杨万丰 杜政 邱平 董继斌 王德峰 吕太和 陈永基 李刚 王晋春 庞勃 王丽燕 裴建亮 李斐 郭志杰 韩峰 刘梓洋 赵霄剑 王慧磊 吴秀芳 李军 朱毓珊 李雷刚 岳仍春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霍瑞琴 梁福中 张吉人 史毅清 韩君 董晓强 王荣香 要明明 李玉屏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气膜薄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统一施工质量验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气膜薄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气膜薄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气膜薄壳混凝土结构air film concrete structure
一种以充气膜为模板、钢筋混凝土薄壳为结构的新型大跨结构体系。施工时,将膜充气成设计形状,成为混凝土的模板,设置钢筋并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个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0.2气膜air film
高强度纤维织成的基材和聚合物涂层构成的复合材料膜体内进行恒压充气,形成具有张力的球形膜结构,是具有支撑系统作用的可永久保留的球形结构外模板。
2.0.3封边索带edge banding
指模体与基础固定处的模体封边,用以固定模体后的受力锚固。
3基本规定
3.0.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考核制度。
3.0.2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现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有关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
3.0.3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并形成记录。
3.0.4施工前,应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应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灾害与突发事件制订应急预案。
3.0.5施工工艺流程:
基础施工及准备工作→膜体的铺设及安装→膜体充气→聚氨酯保温层施工→主体钢筋绑扎→喷射混凝土施工→关闭充气系统。
3.0.6分部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验收。
4基础工程
4.1一般规定
4.1.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已完成的建筑物各部位结构尺寸进行复核:如涉及工艺变更,需根据设计图纸、业主使用要求对预留洞口、预埋件的留设位置、尺寸进行二次深化设计,二次深化设计文件应经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代表同意方可进行施工。
4.1.2球形仓施工测量控制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基础施工时应按设计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
2基础施工时应在仓外布设测量控制点,膜体铺设前,应将球仓圆心点引测至仓内硬化地面,并进行纵横轴线施测及标识;
3依据纵横轴线,通过圆心将球仓细化等分,形成仓体施工控制线,用以检测气膜成型后的标高、直径、垂直度等;
4圆心点及控制基准点应采用100mm×100mm×10mm钢板或Φ20钢筋预埋在硬化地面中,点位顶端应用钢锯刻出十字线,并低于硬化混凝土表面2mm~3mm;
5仓体外围固定结构上标识膜体固定标高控制线。
4.2锚固体系
4.2.1气膜锚固体系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锚固点间距不宜大于300mm。
4.2.2预埋锚固螺栓在基础中的埋置深度及外露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外露部分应做防腐处理。
4.2.3基础顶面应进行凿毛处理。
4.2.4基础插筋留置及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环形基础顶部的预埋插筋应在铺膜前进行弯折处理,插筋弯折时基础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10MPa;
2插筋弯折时应先弯折内排钢筋,然后弯折外排钢筋;弯折应沿一个方向依次进行,然后分组进行牢固绑扎;
3钢筋弯折点距离环基顶面宜为100mm~200mm,弯折半径不应小于200mm;
4外露弯折钢筋应采取保护措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T/CECS 939-2021 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工程技术规程.pdf(附条文说明)
CECS T/CECS939-202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废热梯级 利用水源 热泵 热水系统 工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hot water system of water source heat pump on waste heat cascade-utilized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前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20年第二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20)23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为7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材料与设备、设计、施工、验收、系统运行维护等。
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厨卫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由北京正能远传节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规程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有关资料或建议寄送至解释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建材南新楼913,邮政编码100835),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北京正能远传节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恒信诺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筑福(北京)城市更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首龙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瑞建绿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林润泉 朱延文 鞠树森 陈则韶 陈振乾 杨太建 张载新 刘卫明 陈旭东 陆曼 姜艳霞 李昶锋 林溪 赵国广 张宪力
主要审查人:王学伟 胡瑞深 王锡宁 师前进 王植杰 周静 苏秋兰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保证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提高洗浴废热水中的废热循环利用效率,实现洗浴废热水中废热和再生水资源双利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系统运行良好,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以洗浴废热水而形成的低品位热能资源,采用蒸气压缩热泵原理,实现生活热水供应。
1.0.3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应根据气候特点、建筑用能特性和系统经济性要求,合理设计、规范施工。
1.0.4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hot water system of water source heat pump on waste heat cascade-utilized
以洗浴废热水为低温热源,由建筑物内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和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提取洗浴废热水热量,再对洗浴用的自来水进行加热。
2.0.2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 heater of water source heat pump on waste heat cascade-utilized
由预热器与两级蒸发器、两级冷凝器组成的采用两次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设备。
2.0.3预热器preheater
自来水在进人热泵前与洗浴废热水进行热能交换的换热器。
2.0.↓水源热泵热水机heater of water source heat pump
以水为直接热源或作为传热介质传递热量的热泵热水设备。
2.0.5排放水discharge water
洗浴废热水经水源热泵进行热交换后排放的水。
2.0.6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waste hot water collection system
收集洗浴废热水并汇集送到水箱或水池储存。
2.0.7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system performance
一日内热水系统总制热量扣除热水箱和热水循环管路的损失热量后的热水有效热量与相应总耗电量(包括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废水泵、轴助加热设备和供水泵的耗电量)的比值,用COP表示。
3材料与设备
3.0.1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材及管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产品说明书及产品性能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并应满足卫生安全的要求。
2给水管材的公称压力及使用温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管材及管件应采用耐腐蚀、流动阻力小的材质。
4塑料材质管道连接应采用热熔或电熔连接。埋地给水塑料管道连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的有关规定。
3.0.2对于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附属设备、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
3.0.3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应根据负荷的要求进行选型,水源热泵的设计小时供热量应按下式计算: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设计应与土建设计同步进行。
4.1.2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负荷、容量和规模应根据建筑设计的热负荷和水量平衡计算等确定。
4.1.3热水用水定额应根据卫生器具完善程度和地区条件确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
4.1.4冷水的计算温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
4.1.5热水机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
4.1.6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系统性能系数(COP)不应小于本规程附录A中第A.7节的限值要求,系统性能系数(COP)的现场试验与计算应按本规程附录A执行。
4.1.7在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设计时,宜预留再生水回用系统接口,并可根据工程需要同步进行再生水回用设计。
4.1.8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应设置储热水箱(罐)。
4.1.9在初次洗浴或自来水温度低于12℃时,为保证水量或水温达到要求,应设计辅助热源进行加热,可采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加热。
4.1.10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管道、管件等与建筑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安全可靠,热水机、热水箱、废水池(箱)等与地面的安装应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
4.2耗热量、热水量计算
4.2.1对于定时集中的热水供应系统,其设计小时耗热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当热水系统为全日制供水时,热泵供热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确定。
4.2.2系统设计日热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计算略)
4.2.3系统设计小时热水量的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确定。
4.3水量平衡计算
4.3.1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热水机清水流量应按下式计算:
(计算略)
4.4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设计
4.4.1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应单独设置排水管网,并做好保温措施,污水不得排入洗浴废热水收集管网中。
4.4.2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设计时,宜以单体建筑设置为一个独立系统。
4.4.3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的收集口、取水口附近应设置污物过滤装置,并应有过滤、除污等水处理措施。
4.4.4卫浴间淋浴宜采用便于排水的地漏,对于酒店、住宅公寓等建筑宜采用直径50mm的地漏。淋浴间地面坡向地漏的坡度、地漏至立管之间的水平管坡度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
4.4.5废热水池(箱)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废热水池(箱)有效容积与热水箱相同,且不应超过设计日热水量的60%。
2废热水池(箱)除满足有效容积外,还应满足水泵设置、水位控制器、格栅等安装、检查要求。
3废热水池(箱)设计最低水位,应满足水泵吸水要求。
4当废热水池(箱)设置在室内地下室时,应设置通气管,并应确保每小时换气6次以上。当设置在室内的废热水池,废热水池的上盖板应设计两个方便对流的检修口,检修口应设置不锈钢盖板密封。
5废热水池(箱)底部应设置不小于5%坡度,坡向泵位。废热水池(箱)的深度及平面尺寸,应根据水泵类型确定。
6废热水池(箱)外墙外侧应设计保温隔热层。
7废热水池(箱)应设置水位指示装置,并应设置超警戒水位报警装置。
4.5热泵热水系统设计
4.5.1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设计时应采用直热式制热水,并应包括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废水池(箱)、储热水箱、洗浴废热水输送管路、洗浴废热水输送水泵、控制系统和辅助供热系统。
4.5.2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GB/T21362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生产、检验,其性能指标应满足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运行参数的要求;
2洗浴废热水直接流经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的系统应设计反冲清洗装置;
3热水侧水系统宜采用恒温变流量设计
4.5.3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制热量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3节进行计算。
4.5.4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耗电量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4节进行计算
4.5.5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性能系数(COP)应按本规程附录A第A.7节进行计算。
4.5.6洗浴废热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续或经常排水温度大于40℃的排水水平支管及水平干管应采用金属排水管或无毒耐热塑料排水管:
2管道系统运行中,应保证在各种设计工况下,管道不出现负压:
3管道高点或易存气点的部位应设置排气装置:
4洗浴废热水收集管道上应设置水样采集口及检测口:
5当管道系统需要进行较大的压力和流量调节时,宜设有调压(流)装置;
6管道井应预留废热水收集管道管位,并留有检修口、检修门:
7相邻卫浴间有公共管道井时,废热水收集管道宜共用一根排水立管。
4.5.7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室外管道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室外管道采用直埋敷设方式时,应采用承压管道,管道的埋设深度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室外管道宜采用埋地敷设,管道的埋地深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外部荷载、管材性能及与其他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
3所有管道、管件均应有保温措施,室外敷设的管道、管件应有防水防护措施,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4.5.8洗浴废热水输送水泵的流量、扬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废热水池(箱)应具备排水量调节功能,污水水泵的流量应按热水机组标明的废热水流量参数进行选择:
2水泵扬程提升高度、管路系统水头损失计算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4.5.9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选择辅助热源应符合下列规定:
1辅助热源应根据建筑类别、规模、功能及热水供应要求,并结合现有热源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2辅助热源应就地获取,选用投资少、耗能低、污染低、使用方便的热源:
3辅助热源的供热能力宜按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制热能力的50%配置外置辅助加热装置,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规定的新能源辅助能源选用排序。
4.5.10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热水负荷全年变化规律的要求,满足季节最大负荷要求不宜少于2台(套),或仅使用1台(套)且应按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机制热量的100%配备辅助加热设备。
4.5.11当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补充热源时,热泵机组设计或运行工况应按冬季极限工况进行设计,并应根据性能曲线对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量及实际电机输出功率等参数进行修正。空气源热泵机组台数的选择,宜按最大热负荷的50%计算。
4.6洗浴热水供应系统设计
4.6.1洗浴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应根据使用要求、耗热量及用水点分布情况,并结合热源条件等确定。
4.6.2建筑物集中式洗浴热水供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于洗浴热水用水量较大的建筑空间,宜单独设置热水管网;
2对于洗浴热水为定时供应,且个别用户对洗浴热水供应时间有特殊要求时,宜设置单独的热水管网或局部加热设备。
4.6.3建筑物内洗浴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管道上应设置机械循环水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循环水泵的流量应为系统的循环流量:
2循环水泵的扬程应能克服系统的最大阻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规定计算确定:
3循环水泵的工作压力不应小于其所承受的静水压力加水泵扬程:
4全日制洗浴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水泵的启停,应由供回水管上的电接点温度计控制,定时洗浴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水泵的启停,应根据每小时循环次数自动运行或由工作人员手动启停。
4.6.4居住小区或建筑群内集中洗浴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管道设计,宜根据建筑物的布置、地形地貌、干管的布置及单体建筑物内热水循环管道布置的差异等因索进行综合循环。
4.7热泵机房设计
4.7.1热泵机房的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热泵机房设计之前应充分分析工程情况,满足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任务书及建筑方案设计:
2根据建筑所需的热负荷及用户需求,制定方案:
3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4热泵机房的位置、大小及房间组成:
5热泵机房管路布置与水力计算:
6编制设计文件、图纸、并列出设备材料清单。
4.7.2当热泵机房设置在建筑物内时,应采取减振、隔振、隔声、消声措施。
4.7.3对于多幢单层或多层的公寓、宿舍、住宅楼组成的项目,热泵机房宜采用以单体建筑为单位分散布置形式。
4.7.4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及热泵机房宜以单体建筑为单位独立设置。高层建筑洗浴废热水收集系统及热水供应系统应分区设置,除在单体建筑地下室或地上一层设置热泵机房外,也可在中间层增设热泵机房。
4.7.5热泵机房的设计应便于机组和配电装置的布置、运行、搬运、安装和维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热泵机房内的主要人行通道不宜小于1.2m:
2相邻机组之间、机组与墙壁的净距,不宜小于0.8m,并应满足热泵机组抽管等维修长度要求:
3热泵机房高度应满足操作、维修和大物体的吊装要求:
4热泵机房内应设置排水沟、排水坑、提升泵等:
5热泵机房宜设计门禁管理系统。
4.8电气设计
4.8.1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电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51348的有关规定。
4.8.2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供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的有关规定,且用电负荷宜采用专用供电回路供电。
4.8.3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的供电及控制线选择和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的有关规定,且线缆电压等级不低于交流450/750V。
4.8.4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供配电线路的保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有关规定。
4.8.5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中所有不带电金属物体应可靠接地,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道、金属线槽等应采用等电位联结。
4.8.6废热水池(箱)应设置水位指示装置。当废热水池(箱)超警戒水位时,系统自动停止蓄水功能。
4.8.7废热梯级利用水源热泵热水系统应预留接人设备监控系统(BA)或接入其他监控系统的通信接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308-2014 干混砂浆质量管理规程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308-2014
备案号:J12791-2014
干混砂浆 质量管理规程
Quali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dry-mixed mortar
2014-08-01发布 2014-11-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干混砂浆质量管理规程》的通知
晋建标字[2014)153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现批准《干混砂浆质量管理规程》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04/T308-2014,自2014年1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太原市散装水泥办公室负责具体解释。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年8月1日
关于同意山西省《干混砂浆质量
管理规程》等两项地方标准备案的函
建标标备[2014]183号
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
你站《关于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干混砂浆质量管理规程》和(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申请备案的函》(晋建标定函〔2014)38号)收悉。经研究,同意该两项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备案,其备案号为:
《干混砂浆质量管理规程》 J12791-2014
《蒸压加气混凝土板应用技术规程》 J12790-2014
该两项标准的备案号,将刊登在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和近期出版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刊物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2014年9月9日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定,修改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3]379号)的要求,编制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总结了我国干混砂浆的生产质量管理经验,并具体结合山西省干混砂浆市场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干混砂浆质量要求、质量管理机构设置、干混砂浆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控制、干混砂浆生产质量控制、干混砂浆施工质量控制。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干混砂浆质量管理规程》编制组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府东街山右巷10号,邮编:030001)。
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太原市散装水泥办公室
参编单位:山西凯舟科技有限公司(干混砂浆分公司)
太原智海混凝土发展有限公司
山西省散装水泥办公室
山西华建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山西元通干混砂浆有限公司
山西五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巨元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略)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干混砂浆质量要求3
3.1一般规定3
3.2干混砂浆技术要求3
3.3干混砂浆应用…4
4质量管理机构设置6
4.1一般规定6
4.2质量管理机构和试验室职责6
4.3试验室人员、设备配置7
5干混砂浆原材料质量及配合比控制8
5.1一般规定8
5.2原材料8
5.3干混砂浆配合比10
6干混砂浆生产质量控制12
6.1一般规定12
6.2配料及混合12
6.3产品检验13
6.4散装和袋装15
7干混砂浆施工质量控制16
7.1一般规定16
7.2干混砂浆交货检验16
7.3干混砂浆现场检验17
7.4干混砂浆贮存17
7.5干混砂浆拌合18
7.6干混砂浆质量验收18
附录A 干混砂浆出厂合格证20
附录B 散装干混砂浆均匀性试验 21
本规程用词说明25
引用标准名录26
附:条文说明27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加强干混砂浆质量控制,规范干混砂浆生产和施工的质量管理,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水泥基干混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地面砂浆,防水砂浆和界面砂浆及其他特种干混砂浆的原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施工质量控制。
1.0.3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负责干混砂浆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督促企业认真执行本规程。
1.0.4干混砂浆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干混砂浆 dry-mixed mortar
采用水泥、干燥细骨料、矿物糁合料、添加剂、填料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或配套组分拌合使用。
2.0.2 干混砌筑砂浆 dry-mixed masonry mortar
用于砌筑工程的干混砂浆。
2.0.3 干混抹灰砂浆 dry-mixed floor screeding mortar
用于抹灰工程的干混砂浆。
2.0.4 干混地面砂浆 dry-mixed plastering mortar
用于建筑地面及屋面面层的干混砂浆。
2.0.5 干混防水砂浆 dry-mixed waterproofing mortar
用于抗渗防水部位的干混砂浆。
2.0.6 干混界面砂浆 dry-mixed interface treating mortar
用于砌体、基层与抹面粘接搭桥作用的干混砂浆,具有双向和性。
2.0.7 细骨料 fines
用于干混砂浆的细骨料包括天然砂,机制砂和其他工业废渣、尾矿砂等,进厂后经烘干,筛分等预处理的原材料。
2.0.8 矿物梅合料 mineral admixtures
用于干混砂浆的矿物橡合料包括粉煤灰,粒化高炉渣粉,天然沸石粉、硅灰等
2.0.9 添加剂 additive
用于改善干混砂浆性能的材料。
2.0.10 填料 packing
用于干混砂浆中的填料分为活性填料和惰性填料。本规程中主要指惰性填料,包括重质碳酸钙、石英粉、滑石粉等。
3干混砂浆质量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干混砂浆按用途可分为干混砌筑砂浆、干混抹灰砂浆、干混地面砂浆、干混防水砂浆、干混界面砂浆及其他特种干混砂浆。
3.1.2干混砂浆的品种选用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确定,不同品种及不同规格的干混砂浆不得混合使用。
3.1.3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并做好完整的施工检查和质量验收记录。
3.2干混砂浆技术要求
3.2.1干混砂浆外观应均匀、无结块。
3.2.2干混砂浆(除干混界面砂浆和其他特种干混砂浆外)应以70.7mm×70.7mm×70.7mm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d的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用于基本性能试验的试件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T70的规定。
3.2.3干混砌筑砂浆,干混抹灰砂浆、干混地面砂浆、干混防水砂浆的强度等级和抗渗等级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略)
3.2.4干混砌筑砂浆、干混抹灰砂浆、干混地面砂浆和干混防水砂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3.2.5千混界面砂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2.5的规定。
3.2.6其他特种干混砂浆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
3.2.7当雷方对干混砂浆有其他性能要求时,应按照双方约定的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其结果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略)
4质量管理机构设置
4.1一般规定
4.1.1 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应建立以厂长(经理)或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质量管理组织,设专职人员负责协调处理企业内外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产品出厂检验证书的审批签证。
4,1,2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各部门应分设相应的质量管理组织,负贵本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好进人本部门或本工序原材料、中间产品的自检和交接检验手续。
4.1.3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应设置质量检验及控制为中心的试验室。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T38942-2020压力管道规范公用管道
ICS23.040
J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942-2020
压力管道规范 公用管道
Pressure piping code-Utility piping
2020-06-02发布
2020-12-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1范国
1.1本标准规定了公用管道(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的材料、设计与计算、制作与安装、检脸与试险、安全运行与维护等与安全相关的基本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以下城镇燃气管道和城镇热力管道:
a)燃气管道:由门站、储配站、各类气源厂站等燃气厂站至用户之间或厂站之间公用性质的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附属设施包括线路阀室、调压站(含调压箱),凝水缸等,详见图1,
b)热力管道:由热源出口分界点至热用户(民用或工业)进口分界点之间,敷设在城镇范围内的蒸汽管道和热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详见图2。其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
1.3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
a)燃气系统中厂站内(调压站除外)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系统中厂站内(热力站和热分配站除外)的热力管道:
b)工业用户内部燃气和热力管道(以厂界划分):
c)商业和居民用户内部燃气管道(以用户引入管阀门为界)和热力管道(以热力入口为界):
d)燃气和热力设备内部管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所有部分)压力容器
GB/T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险方法
GB/T1048管道元件公称压力的定义和选用
GB/T2518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3880(所有部分)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GB)T4622.1缠绕式垫片分类
GB/T4622.2缠绕式垫片管法兰用垫片尺寸
GB/T4622.3難绕式垫片技术条件
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8923.1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
GB/T9124.1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GB/T9124.2钢制管法兰第2部分:Class系列
GB)T9125管法兰连接用紧固件
GB/T9711石袖天然气工业管线输送系统用钢管
GB/T10699硅酸钙绝热制品
GB/T11835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用管道utility piping
城市或乡镇范围内用于公用事业或民用的燃气管道和热力管道,燃气管道为GB1级,热力管道为GB2级,
3.2
设计压力design pressure
在相应设计温度下用以确定管道壁厚的压力,其值不得小于管道的最火工作压力。
3.3
设计温度design temperature
管道在正常情祝下,设定元件的温度,
注:设计温度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茶件。
3.4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
在规定的时期内,工程设施只需正常维护而不需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使用的年限,
3.5
应力分析stress analysis
通过应力计算脸证管道通过自身变形吸收热胀、冷缩和其他位移变形的能力,
3.6
单性敷设pipe laying with elastic bending
管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产生弹性弯曲变形,利用这种变形进行管道敷设的一种方式,
3.7
综合管廊utility tunnel
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3.8
燃气s
气体燃料的总称,
注:城镇燃气一般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
3.9
燃气置换gas displacement
燃气管道建设或维修完成后,将管道中的空气置换为燃气的过程。
3.10
气质转换gas conversion
燃气管道由于某种原因,需要由一种燃气转换成另一种燃气的过程,
3.11
用户引入管building service pipe
室外配气支管与用户室内燃气进口管总阀门(当无阀门时,指距离室内地面1.0m高处)之间的管道,
3.12
管件pipe fittings
弯头、弯管、三通、异径接头和管封头等管道上各种异形连接件的统称。
3.13
冷弯管cold bends
在不加热条件下,用模具(或夹具)将直管弯制成需要角度的弯管。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应根据设计工况、制作安装环境(包括焊接、冷热加工以及热处理等)、介质特性和试险要求等具体使用条件以及本章规定的材料使用要求和限制,选择适用和安全的管道及组成件材料,
4.12受压元件用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在度低使用温度下应具备足够的抗脆断能力,
4.1.3在管道上直接焊接的管道附件宜采用与管道相同的材料,当几种不同的材料组合使用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14管道组成件应具有规定的产品标记,采购时还应提供质量证明文件
4.1.5管道所用材料、管道附件和设备的材质、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合格证要求见7.5的规定,
4.2焊接材料
4.2.1焊接材料的品种和型号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4.2.2焊接材料的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应符合GB/T25775的规定,
4.23焊接材料(焊条、焊丝及填充丝、焊剂及焊接用气体)在采购、脸收、仓储及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应符合JB/T3223的规定,
4.2.4焊接材料采购基本要求、批量标识、组批规则、质量证明、复险、保管和运输应符合GB/T25778和NB/T47018的规定,
4.2.5焊接材料的技术要求、熔敷金属弯曲试验、试脸方法和产品标识应符合NB/T47018的规定,
4.2.6保护气体的纯度和干燥度应满足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二氧化碳气体纯度不宜低于99.5%,含水量和含氧量不超过0.1%,气路系统中应设置干燥器和预热装置。瓜气纯度不宜低于99.96%.
4.3燃气管道材料
4.3.1材料的使用限制
4.3.1.1管材选用球堡铸铁时,管道设计压力不应大于0.4MPa,度低使用温度为0℃。管道接口应使用机械接口,密封圈应选用不受输送介质影响密封性能的材料。
4.3.1.2管材不得选用灰口铸铁和可锻铸铁材料。敷设在综合管廊的燃气管道应选用钢管。
4.3.1.3管材选用钢管及钢制对焊管件时,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18
119
120
…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