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44 页)

问题专业: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11-09 17:28:32

提问网友:周玉阳


土建,土建计量GTJ,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筏板基础上部短柱箍筋数量会多于本来数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如图所示,是个筏板基础,用的柱来布置筏板基础上部短柱。箍筋间距为100,短柱高度为700,那么箍筋数量就是(700-40)/100+1=8根土建,土建计量GTJ,广西壮族自治区,答疑:筏板基础上部短柱箍筋数量会多于本来数量-广西壮族自治区但是我在建模的时候输入了对应箍筋间距,柱的底标高和顶标高也没问题,最后出来的结果却是20多根箍筋(仅大箍)就想问一下各位老师,是不是我哪里设置错了还是怎么?

解答网友:天涯浪子


基础内默认只算外箍,箍筋个数(是按你的搭接方式计算的,绑扎搭接加密箍筋默认间距是5D/100取小值)

问题专业: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11-09 17:25:06

提问网友:杨工


土建,土建计量GTJ,广东,答疑:梁附加筋及吊筋问题-广东

各位老师们,如图所示,应该是在红框的位置设置吊筋和附加筋,但是软件自动把吊筋和附加筋的位置设在和其他梁相交的地方了。1.请问这样影响工程量吗?2.如果影响工程量,该怎么修改?

土建,土建计量GTJ,广东,答疑:梁附加筋及吊筋问题-广东

解答网友:天涯浪子


如果梁宽一样,就没有影响。如果宽度不一样就有(修改梁口宽度(次梁的)满足设计)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5-3112-2016
备案号:J13419-201E
民用建筑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integration of civil buildings and solar PV system
2016-04-07发布
2016-07-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 25-3112-2016,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发电一体化系统技术规程,太阳能光伏系统,民用建筑,民用建筑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技术规程,DB62/T 25-3112-2016 民用建筑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3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甘建标2013]193号文件要求,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5.规划和建筑结构设计;6.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7.工程验收。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兰州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民用建筑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兰工坪287号,邮编:730050;以供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参编单位:天津大学
江苏太阳宝新能源有限公司
甘肃重邦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朱彦鹏 李绍勇 韩喜莲 王秀丽 马兵善
王 刚 厚彩琴 来春景 田 喆 马天忠
周 勇 孙进义 殷建平 王克振 王春青

张贵文 赵 靖 雷锡莲 陈咸文 王文达
杨校辉 南玉琦 许兰广 张 晶 朱启然
李振华 马孝瑞 蔡文霄 王 杰 党继农
曾 彬 刘平心
主要审查人:莫 庸 李德荣 毛明强 李祖鹏 冯志涛 文继即 何卫平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推进太阳能光伏系统在我省民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促进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的一体化,成为绿色建筑的组成部分,规范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结合甘肃省情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全省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太阳能光伏系统,以及在既有民用建筑上安装或改造已安装的光伏系统工程的设计、安装、验收和运行维护。
1.0.3民用建筑光伏系统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甘肃省有关法规的规定。

2术语
2.0.1太阳能光伏系统solar photovoltaic(PV)system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简称光伏系统。
2.0.2
光伏与建筑结合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PV)
通过专门设计,与建筑良好结合的光伏系统。
2.0.3光伏构件PV construction module
具备光伏发电功能的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
2.0.4光伏电池 PV cell
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也称太阳电池(solar cell)。
2.0.5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流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也称太阳电池组件(solar cell module)。
2.0.6 光伏方阵 PV array
由若干个光伏构件、光伏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2.0.7光伏电池倾角PV cell tilt angle
光伏电池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0.8 并网光伏系统grid-connected PV system
与公共电网联接的光伏系统。
2.0.9 独立光伏系统stand--alone PV system
不与公共电网联接的光伏系统。也称离网光伏系统。

2.0.10光伏接线箱PV connecting box
保证光伏组件有序连接和汇流功能的接线装置。该装置能够保障光伏系统在维护、检查时易于分离电路,当光伏系统发生故席时减小停电的范围。
2.0.11直流主开关DC main switch
安装在光伏方阵输出汇总点与后续设备之间的开关,包括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
2.0.12直流分开关DC branch switch
安装在光伏方阵侧,为维护、检查方阵,或分离异常光伏组件而设置的开关,包括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
2.0.13并网接口utility interface
光伏系统与电网配电系统之间相互联接的公共连结点。
2.0.14并网逆变器grid-connected inverter
将来自太阳电池方阵的直流电流变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流的装置。
2.0.15孤岛效应islanding effect
电网失压时,并网光伏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
2.0.16电网保护装置protection device for grid
监测光伏系统并网的运行状态,在技术指标越限情况下,将光伏系统与电网安全解列的装置。
2.0.17应急电源系统emergency power supply system
当电网因故停电时能够为特定负荷继续供电的电源系统。通常由逆变器、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储能装置(如蓄电池)和充电控制装置等组成,简称应急电源。

3基本规定
3.0.1太阳能利用应根据建筑的风格与立面要求、气候特点及日照分析结果,在综合考虑发电效率、发电量、电气和结构安全、适用美观以及与建筑和环境相协调等因素,进行光伏组件的选择与布置。
3.0.2光伏系统的电缆线管道、信号传输线等管线应安全、隐蔽、集中布置、便于安装和维修维护,与建筑其他管线统筹设计、同步施工,不得影响户内功能和破坏立面效果,并做好墙面、屋面等部位的防水构造设计。
3.0.3安装在建筑物上或直接构成建筑物围护结构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应有防止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光伏系统,必须进行建筑结构安全、建筑电气安全的复核,并满足光伏组件所在建筑部位的防火、防雷、防静电等相关功能要求和建筑节能要求。
3.0.4太阳能光伏系统,宜设计安装计量装置:住宅建筑宜做到分户计量,便于管理。
3.0.5太阳能光伏系统,应有完整的设计文件。系统各组成部件质量,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

4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民用建筑光伏系统设计应有专项设计或作为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一部分。
4.1.2光伏组件的布置应与建筑结合,在综合考虑发电效率、发电量、电气和结构安全、适用美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光伏构件,并与建筑模数相调,满足安装、清洁、维护和局部更换的要求。
4.1.3光伏系统输配电和控制用缆线应与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安全、隐蔽、集中布置,满足安装维护的要求。
4.1.4光伏组件或方阵连接电缆及其输出总电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一部分:结构要求》GB/T20047.1的相关规定。
4.1.5在人员有可能接触或接近光伏系统的位置,应设置防触电警示标识。
4.1.6光伏系统应满足国家关于电压偏差、闪变、频率偏差、相位、谐波、三相平衡度和功率因数等电能质量指标的要求。
4.1.7并网光伏系统应具有相应的并网保护功能,并应安装必要的计量装置。
4.1.8独立光伏系统,应满足《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19064。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5
4.1一般规定5
4.2太阳能光伏系统分类5
4.3太阳能光伏系统设计6
4.4太阳能光伏系统接人8
5规划和建筑结构设计12
5.1一般规定12
5.2规划设计13
5.3建筑设计13
5.4结构设计15
5.5电气设计17
6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21
6.1一股规定21
6.2基座22
6.3支架22
6.4光伏组件23
6.5电气系统24
6.6系统调试和检测24
7工程验收25
7.1一般规定25

7.2基础工程26
7.3支渠工程27
7.4光伏组件及方阵工程28
7.5逆变器31
7.6系统电气工程32
7.7系统检测、调试和试运行33
本规程用词说明36
引用标准名录37
附:条文说明3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62/T 25-3112-2016 民用建筑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一体化系统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问题专业:安装算量GQI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11-09 17:21:34

提问网友:


按住鼠标滚轴拖动绘图区,能不能把这拖动绘图区的功能改到鼠标其他键位上,或者原本鼠标上的功能能不能在软件里自定义或者更改,工具里的快捷键定义不能更改鼠标上的功能,有没有大神知道的,求指导

解答网友:晶岭不肖生


不能的

DB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25-3119-2016
备案号:J13492-201E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municipal domestic refus sanitary landfill
2016-07-04发布
2016-09-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DB62/T25-3119,DB62/T25-3119-2016,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施工技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生活垃圾埋场施工技术规程,生活垃圾技术规程,DB62/T25-3119-2016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 (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关于申报2014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项目的通知》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文件,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施工;5.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6.材料及使用;7.设备;8.试验;9.验收;10.运行与封场。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出版并负责管理,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兰州市七里河区晏家坪五村1号,邮政编码:730050)。
主编单位: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第三建设集团公司
主要起草人:王春景 马鸣和 赵 萍 牟继升 董志勇
吴 军 范海婷 张绍文 牛昌林 冯勇慧
崔 清 陈立延 魏德强 陈文林
主要审查人:张嘉亮 邵文忠 罗崇德 马岷成 裴照堂
常自昌 王保瑞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施工规范化、标准化,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质量保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准好氧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新建、扩建项目的施工和验收。
1.0.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填埋库区compartment
垃圾填埋场中用于填埋垃圾的区域。
2.0.2准好氧quasi aerobic
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氧化有机物或无机物的产能代谢过程,以分子氧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
2.0.3卫生填埋sanitary landfill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采用底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达到无害化处理。
2.0.4垃圾坝retaining dam
建在垃圾填埋库区汇水上下游或周边,由粘土、块石等建筑材料筑成,起到阻挡垃圾形成填埋场初始库容的堤坝。
2.0.5土工合成材料geosynthetics
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土工织物、土工膜、土工复合材料、土工特种材料等土工材料的总称。
2.0.6土工膜geomembrane
由聚合物或沥青制成的一种相对不透水薄膜。前者在工厂采用吹塑、压延或涂敷法制造:后者在现场或场内以喷涂或浸渍法形成。
2.0.7人工合成衬里artificial liners
利用人工合成材料铺设的防渗层衬里,如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等。采用一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单层衬里;采用二层人工合成衬里铺设的防渗系统为双层衬里。
2.0.8复合衬里composite liners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防渗材料复合铺设的防渗系统。
2.0.9盲沟leachate trench
位于填埋库区底部或填埋体中,采用高过滤性能材料导排渗沥液的暗渠(管)。
2.0.10锚固沟 anchor ditch
位于边坡及填埋场边缘,用于固定土工材料的沟槽。
2.0.11集液井(池)leachate collection well
在填埋场修筑的用于汇集渗沥液,并可自流或用提升泵将渗沥液排出的构筑物。
2.0.12调节池 equalization basin
在渗沥液处理系统前设置的具有均化、调蓄功能或兼有污水预处理功能的构筑物。
2.0.13渗沥液 leachate
填埋过程中垃圾分解产生的液体、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渗人垃圾产生的液体的混合液。
2.0.14防渗结构 liner structure
位于卫生填埋场场底和边坡上,形成渗沥液控制屏席的各种材料的空间层次结构。
2.0.15防渗层infiltration proof layer
防渗结构中,由渗透系数很小的材料及其保护材料构成的不透水阻隔层。
2.0.16渗沥液导流层leachate collection layer
防渗结构中,位于防渗层上的渗透系数较大的材料层,用于收集和导排垃圾渗沥液。为防止被堵,常在其上铺设反沥材料。
2.0.17地下水导流层 groundwater collection layer
防渗结构中,位于防渗层下部的用于导排地下水的排水层、沟渠及管道的统称。
2.0.18土工复合材料 geocomposite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复合成的土工合成材料。
2.0.19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表示地基土层及防渗材料透水性大小的指标。在数值上等于水力坡度为1时的水的渗透速度。
2.0.20抗拉强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试样拉伸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发生在断裂时或断裂前。
2.0.21延伸率elongation
试样拉伸时对应最大拉力时的应变。

3基本规定
3.0.1填埋场主体工程与设备应包括:计量设施,基础处理与访渗系统,地表水及地下水导排系统,防洪及雨污分流系统,填埋场道路,垃圾坝,渗沥液导流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填埋气体导排及处理系统,封场工程及监测设施等。
3.0.2填埋场配套工程生产用房和辅助设施应包括:进场道路,备料场,供配电,给排水设施,生活和管理设施,设备维修、消防和安全卫生设施,车辆冲洗、通信、监控等附属设施或设备。填埋场设置环境监测室、停车场,并宜设置应急设施(包括垃圾临时存放、紧急照明等设施)。
3.0.3填埋场工程施工单位应具备保证施工现场质量及安全管理的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施工应符合有关的技术标准,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3.0.4填埋场工程应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查通过的施工方案施工。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3.0.5填埋场施工用的专用机具和工具,应满足施工要求,且应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4施工
4.1一般规定
4.1.1库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施工一般包括基础层施工、防渗系统施工、渗沥液收集与处理系统施工、填埋气体导排与防爆系统施工、填埋附属工程施工等。
4.1.2填埋场工程应根据工程设计文件、技术文件进行施工,各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编制施工方案,准备施工设备及设施,并合理安排施工场地。
4.1.3填埋场各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4.1.4施工安装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对国外引进的专用填埋设备与材料,应按供货商提供的技术要求、合同规定及相关文件执行,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应要求。
4.1.5填埋场施工过程控制应符合列规定:
1进行进场验收:凡涉及安全、功能的原材料及半成品,按相关规定对原材料及半成品进行复验,见证取样、送样:
2各工序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实行工序检验;
3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进行交接检验:
4隐蔽工程在封闭前进行隐蔽验收。
4.1.6在各项施工过程中,遇到4级以上大风停止施工作业,HPDE膜不得在冬期施工。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2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施工6
4.1一般规定6
4.2基础层施工7
4.3防渗系统j施工8
4.4渗沥液收集与处理系统施工16
4.5填埋气休导排与防爆系统施工17
4.6填理库区附属工程施工17
5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19
6材料及使用21
6.1一般规定21
6.2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21
6.3土工布22
6.4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22
6.5土工复合排水网23
7设备24
8试验25
9验收27
10运行与封场31
10.1运行31
10.2封场33

附录AHDPE膜铺设施工记录35
附录BHDPE膜试样焊接记录36
附录C HDPE膜施工工序质量检查评定39
附录D气压、真空、电火花及破坏性检测及测试方法40
本规程用词说明42
引用标准名录43
附:条文说明4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甘肃省地方标准
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62/T 3144-2018
主编单位:甘肃德龙地热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8年8月1日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8北京

本标准的版权受到保护,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复制抄袭本标准的任何内容,违者须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甘肃省地方标准
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62/T3144-2018
出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
邮政编码:100044
印刷: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务分公司
开本:889×1194毫米 1/32 印张:1..25字数:21千字
2018年8月第一版 2018年8月第一次印刷
统一书号:155160.1333
定价:23.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DB62/T 3144,DB62/T 3144-2018,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地岩热,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B62/T 3144-2018 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附条文说明)

 

前言
按照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7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甘建标〔2017)468号)的要求,甘肃德龙地热科技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相关技术资料与标准,结合我省工程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编制完成了本规程。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工程勘察;4.供热系统工程设计;5.供热系统工程施工;6.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
本规范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由甘肃德龙地热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甘肃德龙地热科技有限公司《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编制组(地址:兰州市高新区雁南路279号科庆综合楼第二层,邮政编码:730000,电话:0931-875242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甘肃德龙地热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省建材科研设计院
参编单位:陕西德龙地热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徐德龙 邵继新 李 勇 冯绍航 田斌守
王晓龙 司双龙 沈宝镜 马立全 马 智
曹 宇 杜兴亮 孙新博 周志祥 周 伟
杨海鸿 米应映 蔺瑞山 王本明
梁 斌 夏 斌
主要审查人:毛明强 王维嘉 杨 庆 王克勤 周鸣镝
邵文忠 高立珍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本规范规定了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整体运转调试和验收等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1.0.2本规范适用于以地下中深层岩土体为热源,以地岩热换热器为换热设备,采用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提取地下岩土体热能,直接或间接给建筑物进行供热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的有关标准及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岩土体rock-soil body
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的集合体,如砂岩、砂砾石、土壤等。
2.0.2
地岩热underground rock-thermal
温度在25℃至150℃之间,蕴藏于地下岩土体的热能。
2.0.3地岩热换热孔underground rock-thermal heat exchange hole
通过钻机竖直向地下深处钻进一定深度,用于换取地下热能的孔。
2.0.4地岩热换热器underground rock-thermal heat exchanger
安装于地岩热换热孔中,与地下中深层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换热设备。
2.0.5传热介质heat-transfer medium
加注在地岩热换热器内,通过地岩热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介质。
2.0.6地岩热泵机组 underground rock-thermal heat pump unit
以地岩热换热器中的传热介质为低位热源,用以提取地下岩土体中热能的热泵。
2.0.7 地岩热换热系统underground rock-thermal heat exchang-er system
传热介质通过地岩热换热器与岩土体进行热交换的地热能交换系统。
2.0.8无干扰地岩热供热技术non-interfering underground rock-thermal heating technology

以地下中深层岩土体为热源,采用换热设备将地下中深层热能导出,并通过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给地面建筑供热或提供生活热水的清洁供热技术。
2.0.9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non-interfering underground rock-thermal heating system
由地岩热换热系统、机房内供热系统及两者之间的连接管网组成的供热系统。根据热源端与用户端换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无干扰地岩热泵机组供热系统和无干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两种。
2.0.10无干扰地岩热泵机组供热系统non-interfering under-ground rock-thermal heat pump unit heating system
地岩热换热系统中的传热介质与用户端供热循环水通过无干扰地岩热泵机组进行换热的供热系统。
2.0.11无干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non-interfering underground rock-thermal direct heating system
地岩热换热系统中的传热介质直接进入用户端散热设备进行换热的供热系统。

3工程勘察
3.0.1无干扰地岩热供热系统工程在进行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情况调查,并对中深层地热资源进行地质勘察。工程勘察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勘察队伍承担,且应编写工程勘察报告。
3.0.2勘察前应收集建设场地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地质、水文资料,或当地已建成的类似地热利用工程勘察和运行情况等资料。
3.0.3无干扰地岩热供热工程地质勘察宜在工程项目的第一口地岩热换热孔施工过程中进行。
3.0.4现场地岩热换热孔施工场地宽度宜大于等于20m,长度宜大于等于50m,应满足钻孔设备的布置及钻孔作业的要求。
3.0.5施工场地状况调查应包括以下内容:
1场地规划面积、形状及地形地貌特征。
2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基础型式及埋深。
3场地内已有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及架空输电线、市政管网、交通设施、历史文化遗迹、电信电缆的分布及规划综合管线分布。
4场地内已有的、计划修建的地下管线和地下构筑物的分布及其埋深。
5交通道路状况及施工所需的电源、水源情沉。
3.0.6地质勘察包括以下内容:
1岩土体的结构特征。
2各岩层的埋藏深度。
3岩土体平均温度、岩土体热物性参数。

4地温变化梯度。
5地下水位,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
6地下水水质分析。
7冻土层厚度。
3.0.7工程勘察报告中应对无干扰地岩热供热工程建设可行性进行评价。

4供热系统工程设计
4.1地岩热换热系统设计
4.1.1地岩热换热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定:
1地岩热换热系统的设计应以工程勘察结果为依据。
2应明确施工场地内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及深度,并预留远期地下管线所需的埋管空间及埋管区域进出重型设备的车道位置。
4.1.2地岩热换热系统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1地岩热换热器宜采用钢制材料,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流动阻力小。
2)导热系数大于60Wm·K)。
3)抗拉强度大于300MPa。
4)承压能力高于2.5MPa。
5)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
2地岩热换热孔至机房的室外管网的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具有质量检验报告和生产厂家的合格证。
2)应采用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流动阻力小的钢质管材及管件,宜采用聚氨酯保温钢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高密度聚乙烯外护管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预制直埋保温管及管件》GBT29047的要求,管件与管材应为相同材料。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工程勘察4
4供热系统工程设计6
4.1地岩热换热系统设计6
4.2机房内供热系统设计8
4.3供热系统末端形式9
5供热系统工程施工10
5.1地岩热换热系统施工10
5.2机房内供热系统施工11
6整体运转、调试与验收12
6.1一般要求12
6.2检验12
6.3调试13
6.4验收13
附录A无干扰地岩热泵机组供热系统原理图14
附录B无干扰地岩热直接供热系统原理图15
本规范用词说明16
引用标准名录17
附:条文说明1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65.020.01
CCS B05
DB1410
山西省临汾市地方标准
DB 1410/T131-202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基础植物配置规范
Code for basic plant allocation of urban road greening landscape design
2022-8-15发布
2022-11-15实施
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10/T 131,DB1410/T 131-2022,城市道路绿化景观,城市道路绿化配置规范,基础植物配置,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基础植物配置规范,DB1410/T 131-2022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基础植物配置规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临汾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文件由临汾市园林绿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临汾市园林事业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宣东、孟磊、陈艳、郑明琴、岳璐、安鹏。

内容摘抄;

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基础植物配置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临汾市城市道路路侧绿带、分车带、交通岛、行道树绿带和立体交通绿地的建设。
本文件适用于临汾城市建成区内新建、扩建道路工程规划范围内绿化规划、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1192-2016 公园设计规范
GB/T51328-2018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CJ/T24-2018 园林绿化木本苗
CJJ 75-19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T91-2017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来源:CJJ75-1997,2.0.1]
3.2
道路绿化覆盖率
道路用地范围内乔木、灌木、草本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道路用地面积的比例。
3.3
园林景观路
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来源:CJJ75-1997,2.0.12]

(略)

4一般规定
4.1道路绿化覆盖率指标
4.1.1园林景观路路段的绿化覆盖率不应小于60%,宜大于80%。
4.1.2城市道路绿化覆盖率宜符合表1的规定,城市景观道路可在此基础上适度增加城市道路路段的绿化覆盖率,城市快速路宜根据道路特征确定道路绿化覆盖率。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一般规定3
5道路景观绿化工程4
6树种规划7
7人行道铺装及附属设施工程9
8道路绿化与有关设施10
附录A(资料性) 临汾市主要园林植物名录表1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29.140.40
CCS Q 84
DB3201
南京市地方标准
DB 3201/T1110-2022
智慧灯杆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intel ligent lighting pole
2022-07-08发布
2022-07-11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3201/T 1110,DB 3201/T 1110-2022,智慧灯杆,智慧灯杆建设,智慧灯杆建设规范,灯杆建设规范,DB 3201/T 1110-2022 智慧灯杆建设规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城市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路灯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臧锋、冀晓健、杨韬、王金勇、黄李奔、王鹏展、邹岱君、李锡华、霍雅婷、刘立、王骏、程明君、王德镇。

内容摘抄:

智慧灯杆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中的智灯杆设计、施工、工程险收、运行及维护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智慧灯杆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7000.1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
GB 7000.203灯具第2-3部分:特珠要求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
GB/T13955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14846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尺寸偏差
GB/T17626.4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8802.12低压电涌保护器(SD)第12部分:低庄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选择和使用导则
GB/T19826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
GB/Z20177(所有部分)控制网络LONWORKS技术规范
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20282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3858检查井盖
GB/T24827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
GB/T25000.1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部分:SQuaRE指南
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B/T31832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37478道路和隧道照明用LED灯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祖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4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式验标准
GB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智慧灯杆Intelligent light pole
由杆体、综合配电箱和综合管道等组成,与信息平台联网,挂载各类设施设备,提供管理与服务的城市公共设施。
3.2智慧灯杆系统Inte川igent light pole system
通过挂载设备,实现照明、视频采集、移动通信、交通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和信息交互等多项功能,由灯杆杆体、杆体设备舱、综合配电箱、综合配网箱、信息平台等组成,实现信总采集、传俞、存储和分析的综合系统。
3.3智慧灯杆杆体Inte川igent lamp rod
由杆身、悬臂、连接件等部分组成,作为挂载设备的安装载体。
3.4杆体设备舱Rod equipment compartment
智慧灯杆配套设备安装场所,可安装光缆终端盒、智能网关、监控单元及交、直流配电单元等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设备。杆体设备舱有一体化设备舱和独立设备舱两种。
3.5综合配电箱Intergrated distribution box

为综合配电网箱和智慧灯杆提供电源,并具备供电监测和管理功能的设备。
3.6信息总平台Information platform
对智慧灯杆及相关设备进行管理、控制、运行监测、数据运维的软件系统。
3.7智慧照明Intelligent lighting
对公共照明系统进行精细化、智能化管控,可实现开灯、关灯、调光的策略设置、数据分析与照明控制及关联智慧灯杆系统各类感知信息的照明系统。
3.8综合机柜Intergrated cabinet
为智灯杆杆体上备类挂我设备的配套设备提供安装舱位,并提供供电、供网、接地、布线等服务设置的机柜。
4总体要求
4.1智慧灯杆系统由灯杆杆体、杆体设备舱、综合配电箱、综合配网箱、信息平台等组成,系统框架见图1,灯杆杆体应作为智灯杆系统各类功能集成的主要载体。
4.2主干路、次干路及重点项目的智慧灯杆建设应编制合理、完整的项目方案研究报告,支路宜结合实际需求编制项目方案研究报告,方案研究报告见附录A。
4.3智票灯杆应以服务区块为基本单元,服务区块宜结合空间规划及市政道路分布等要素进行划分。
4.4智慧灯杆专项规划应与管道、供电、传输、机房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同步编制,科学指导智慧灯杆建设。
4.5在已建智恶灯杆或智恶灯杆专项规划、年度建设计划规定的杆址控制范围用内,不应设置同类杆塔件。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总体要求3
5设计要求3
6施工要求12
7工程验收18
8运行及维护22
附录A(资料性) 方案研究报告25
附录B(资料性) 智慧灯杆验收表27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242-2020
备案号:J10708-2019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for energy efficiency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2020-01-18发布
2020-05-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242-2020,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2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晋建标字〔2017)260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依据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26-2018,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我省原有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进行修订,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气候区属和设计能耗;4.建筑与围护结构;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6.给水排水;7.电气;8.新能源应用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2.提高了节能目标,按不同气候子区规定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限值;3.修改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的方法;4.增加了清洁取暖的规定,调整了集中供暖系统热源选择的优先次序,修订了对直接电供暖的限制要求,引导供暖系统降低供回水温度;5.限制本气候区居住建筑采用多用户共用冷源的集中空调或集中热水系统;6.更新并补充了设备系统的能效限值,完善了新风能量回收装置的性能要求;7,响应当前我省供热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原则和技术措施;8.增加了“采光”“给水排水”“电气”“新能源应用”等内容;9.更新了气象参数,调整了我省各市县气候区属。
本标准中第4.1.3、4.1.4、4.1.5、4.2.1、4.2.2、4.2.7、5.1.1、5.1.5、5.1.9、5.1.10、5.2.1、5.2.4、5.2.7、5.4.3、6.3.2、6.3.3、6.3.4(1)、6.3.7、7.4.1、7.5.1、8.1.6、8.2.4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的修订除供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采用了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95年到2018年的气象资料外,其余均采用了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009年到2018年的气象资料。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府东街5号;邮编:030013)。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冯高磊 杜艳哲 朱宝仁 刘岳栋
卫 莉 赵彤霞 吕韶栋 朱泽荣
王晓红 张 波 董 琭 燕向远
严 平 杨佳辉 牛东伟 赵晓星
田世河 程 权 徐用生 张晓燕
王文春 师永国 肖 一 晋 煜
许晓琴 史源香 屈志勇 乔嘉伟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张永胜 吴振洲 亢光君 杜震宇
吴建义 郝志杰 路文渊 吕 平 段鹏飞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我省居住建筑的室内热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适应国家清洁供暖的要求,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依据国家行业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8,结合我省实际条件,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1.0.3我省范围内的居住建筑必须进行节能设计,应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建筑热工和暖通设计将供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通过给水排水及电气系统的节能设计,提高建筑物给水排水、照明和电气系统的用能效率;通过新能源的合理应用,降低建筑物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水平。
1.0.4我省范围内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供暖度日数heating degree-day based on 18℃
从需要供暖的强度和需要供暖的天数两个方面反映一地气候
寒冷程度的指标。一年中,当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日平均温度与18℃差值的绝对值累加,得到一年的伕暖度日数。
2.0.2空调度日数cooling degree-day based on26℃
从需要空调降温的强度和需要空调降温的天数两个方面反映一地气候炎热程度的指标。一年中,当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将日平均温度与26℃差值的绝对值累加,得到一年的空调度日数。
2.0.3计算供暖期天数heating period for calculation
采用滑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计算供暖期天数仅供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时使用,与当地法定的供暖天数不一定相等。
2.0.4计算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mean outdoo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
计算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2.0.5体形系数shape factor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供暖楼梯间等公共空间内墙及户门的面积。
2.0.6围护结构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为单位温差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
2.0.7热桥thermal bridge
围护结构中热流强度显著增大的部位。

(略)

3气候区属和设计能耗
3.0.1依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山西省各市县气候区属见表3.0.1。

(略)

4建筑与围护结构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单体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门窗洞口设置,应考虑冬季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严寒和寒冷A区建筑的出入口应考虑防风设计,寒冷B区应考虑夏季通风。
4.1.2居住建筑宜朝向南北或接近朝向南北。建筑物不应设有三面外墙的供暖房间,一个房间不宜在不同方向的墙面上设置两个或更多的外窗。
4.1.3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表4.1.3规定的限值。当体形系数大于表4.1.3规定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气候区属和设计能耗5
4建筑与围护结构6
4.1一般规定6
4.2围护结构热工设计8
4.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12
5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16
5.1一般规定16
5.2热源、换热站及管网18
5.3室内供暖系统22
5.4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23
6给水排水25
6.1一般规定25
6.2建筑给水排水25
6.3生活热水系统26
7电气29
7.1一般规定29
7.2供配电系统29
7.3电能计量与管理30
7.4照明设计30
7.5全装修居住建筑30
8新能源应用31
8.1一般规定31
8.2地源热泵系统32

8.3空气源热泵系统32
8.4太阳能系统33
附录A山西省各市县建筑节能计算用气象参数35
附录B山西省部分市县新建居住建筑设计供暖年累计热负荷和能耗值41
附录C面积和体积的计算42
附录D常用建筑材料的热工参数44
附录E部分外窗热工性能设计选用表49
附录F建筑遮阳系数的简化计算53
附录G平均传热系数简化计算方法57
附录H地面传热系数计算58
附录J管道与设备绝热厚度60
本标准用词说明62
引用标准名录63
附:条文说明6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
DBJ04/T226(3)-2020
备案号:J10262-20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3部分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2020-06-30发布
2020-09-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226(3)-202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3部分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建筑电气和电梯,建筑电气和电梯验收规程,第3部分,给水排水及供暖验收规程,通风与空调,通风与空调验收规程,DBJ04/T 226(3)-20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3部分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3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3)379号)的要求,由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会同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单位在原《山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04-226-2003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依据专业分类组建的21个编制组,认真学习国家、行业等现行标准,系统总结原规程的工程实践经验,深人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征求意见,对原规程进行了补充完善,充分体现我省地方特色和工程特点,在反复修改的基础上,审查定稿。
修订中将原规程各专业综合性的合订本改为按照分部工程内容的几个分册,其内容与国家标准的质量验收内容相对应。具体划分的标准名称与分册如下: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1部分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屋面和室外设施与环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2部分智能建筑和建筑节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3部分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
本规程共分7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工程观感质量评价标准,附录A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附录B抽样检验,附录C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
1名称修改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3部分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
2规程第4章,补充了原规程附录B、附录C中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工程的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规程第5章,补充了原规程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中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和单位(子单位)工程竣工质量验收内容:第7章由原规程附录H修订:增加了附录B抽样检验,其中B.1一般项目正常检验一次、二次抽样判定,B.2运用“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的抽样方案:附录C由原规程附录I修订。
3规程中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分部工程增加了:
1)室内供暖系统子分部工程中增加了电加热供暖系统安装、燃气红外辐射供暖系统安装、热风供暖系统安装分项工程:
2)建筑饮用水供应系统子分部工程:
3)水景喷泉系统子分部工程:
4)雨水利用系统子分部工程:
S)公共浴池水系统子分部工程:
6)监测与控制仪表子分部工程:

7)消防子分部工程(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分项工程。
4规程补充和完善了通风与空调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验收条款;引入并推荐应用国家标准《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2828.11的工程质量验收批的抽样检验评定方法。
本规程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地址:太原市建设北路85号,邮政编码:030013),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西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运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筑业志远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宋 军 阎 磊 赵 峰
闫高峰 邢根保 王林宏 郭丽英 吕修峰 胡英丽 侯文瑾 程 虹
王爱民 赵海生 赵海荣 荆 辉 刘忠森 郭 轶 张晋伟 王建军
张学东 张迎庆 胡玉贵 郭小丽 张晋平 张 膺 刘国佳 张建伟
刘鹏翔 徐红博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太清 要明明 梁 波 张泽平 冯占红 宋 伟 张 志 刘 晖
刘红兵 王巧利 闫永茂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加强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程序和方法,完善我省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提高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并作为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抽检数量、检验方法、验收记录、观感质量评价标准等的统一规定。
1.0.3本规程依据现行国家、行业和省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编制,应与国家建筑安装工程各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配合使用。
1.0.4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我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建筑工程building engineering
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线路、管道、设备等的安装所形成的工程实体。
2.0.2建筑工程质量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反映建筑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0.3验收acceptance
建筑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合格的基础上,由工程质量验收责任方组织,工程建设相关单位参加,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其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检验,对技术文件进行审核,并根据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做出确认。
2.0.4进场检验site inspection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器具等,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规格及型号等是否符合要求做出确认的活动。

(略)

3基本规定
3.0.1施工现场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本规程附录A的要求进行检查记录。
3.0.2未实行监理的建筑安装工程,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应履行本规程涉及的监理职责。
3.0.3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安装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应进行进场检验。凡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应按各专业工程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同时形成相应的书面记录。进口材料与设备应提供有效的商检合格证明、中文质量证明等文件。各种原材料、构配件的抽样检测数量和方法应依据设计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执行。
2各施工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经施工单位自检符合规定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应进行交接检验,形成记录。
3对于监理单位提出检查要求的重要工序,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略)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
4.1一般规定
4.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
4.1.2单位工程应按下列原则划分:
1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及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
2对于规模较大的单位工程,可将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为一个子单位工程。
4.1.3分部工程应按下列原则划分:
1可按专业性质、工程部位确定。
2当分部工程较大或较复杂时,可按材料种类、施工特点、施工程序、专业系统及类别等将分部工程划分为若干子分部工程。
4.1.4分项工程可按主要工种、材料、施工工艺、设备类别或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进行划分。
4.1.5分项工程可由一个或若干检验批组成。检验批可根据施工、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的需要,按工程量、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划分原则进行划分。
4.1.6施工企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并由监理(建设)单位审核。对于本规程未涵盖的分项工程和检验批,可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施工等单位协商确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6)
4.1一般规定(6)
4.2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6)
4.3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7)
4,4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9)
4.5电梯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10)
5建筑工程质量验收(12)
5,1一般规定(12)
5.2检验批的质量验收(13)
5.3分项工程质量验收(22)
5.4分部工程质量验收(22)
5.5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24)
6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40)
7工程观感质量评价标准(42)
7.1工程观感质量评价的方法(42)
7.2工程观感质量评价的标准(42)
附录A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54)
附录B抽样检验(57)
B.1一般项目正常检验一次、二次抽样判定(57)
B.2运用“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的抽样方案(57)
附录C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61)
C.1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工程(61)
C.2通风与空调工程(233)
C.3建筑电气工程(387)
C.4电梯工程(461)
本规程用词说明(509)
引用标准名录(510)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04/T 226(3)-20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3部分 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和电梯已关闭评论

智慧集成泵站选用与安装(一)
XM智慧集成泵站系列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图集号:22CS05-1
实行日期:二0二二年一月一日
统一编号 GJCT-239
主编单位: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公司,上海中森建第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2CS05-1,XM智慧集成泵站系列,智慧集成泵站,智慧集成泵站选用与安装,集成泵站,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S05-1智慧集成泵站选用与安装(一)-XM智慧集成泵站系列

总说明:

1概述
1,1本图集依据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
1.2为方便给排水工程技术人员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施工安装、工程验收、运行维护等方面正确地使用智慧集成泵站,编制本图集。
1,3智慧集成泵站包括智慧集成生活给水泵站、智慧集成屋顶给水增压泵站、智慧集成消防稳压泵站和智慧集成预制泵站。
1.4本图集智慧集成泵站具有自动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展示模块智能识别运算;保障数据安全、快捷、高效处理;智能人机互动、语音对话、实时视频图像传输;人员进出权限管理;入侵警告、报警;烟感、温感等环境状态监测报警等功能。
1.5本图集智慧集成泵站具有手动运行和自动运行模式。自动模式可实现无人值守智能运行,具有过载、过流、缺相、短路等保护功能,可以设置多液位启停水泵。作为智慧泵站,通过其控制系统可实时监控水泵、电机、能耗、安全、排风、照明灯等设备运转数据并且上传平台进行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可实现远程监控、预警报警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地图、决策分析等功能;支持历史数据、报表、分析图表的导出功能,支持数据接口与其他信息化系统数据通讯;支持移动端APP、微信小程序查看并监控泵站;除智慧集成消防稳压泵站不得远程控制水泵运行外,其他泵站可实现远程控制,

2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
《电气控制设备》GB/T3797-2016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

《箱式叠压给水设备》GB/T24603-2016
《污水污物潜水电泵》GB/T24674-2021
《罐式叠压给水设备》GB/T24912-2015
《数字集成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设备》GB/T37892-2019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GB/T38594-2020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一体化预制泵站工程技术标准》CJ丁/T285-2018
《一体化预制泵站应用技术规程》C阻CS407:2015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民用与工业建筑中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智慧集成泵站选用与安装。
4材料
4.1壳体
4.1.1储水箱由内水箱板、保温层、外饰板、框架组成。水箱板、外饰板采用一次拉伸成型的不低于S30408不锈钢板材,无十字焊接。
4.1.2设备间由吸音板、保温层、外饰板、框架组成。保温层、外饰板、框架材质同储水箱;吸音板采用铝塑吸音板,其防火性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2泵组及管阀
4.2.1本图集智慧集成泵站(除预制泵站外)所用的泵组及配管采用不低于S30408不锈钢材质,管道采用焊接或卡箍连接。
4.2.2本图集智慧集成预制泵站选用的潜水泵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并经过电泳内渗透处理工艺。预制泵站所有过流部件均选用S30408不锈钢村质,焊接连接。其余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管,承插连接,
4.2.3除特殊注明外,本图集智慧集成泵站的阀件材质与该泵站所用管材保持一致。
4.3保温
环境温度在-5℃~40℃的地区采用50mm厚泡沫橡塑保温;环境温度在-10℃~-5℃的地区采用80mm厚泡沫橡塑保温;环境温度在-40℃~-10℃的地区采用50mm厚泡沫橡塑保温,并配以电加热膜加热或其他保温措施。
5电气
5.1供电电源
5.1.1用户需将电源电缆敷设到泵站的进线端子,其容量应按选用型号的总功率来配置,供电电压为交流220/380V。
5.1.2客户端的配电系统应设置防浪涌保护装置。
5.2控制系统
5,2.1生活给水泵站和屋顶给水增加泵站主电路由变频器、低压断路器及配电线缆等组成.
5.2.2消防稳压泵站和预制泵站主电路由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及配电线缆等组成。
5.2.3采用预制编程的微机实现全自动控制。
5.2.4控制箱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55.

5.3防雷接地
5.3.1集成泵站的四角通过导电金属焊接.。
5.3.2设于屋顶的集成泵站与周围接闪带连接;设于室外的集成泵站利用泵站金属构架作为接闪器;设于室外或埋设于地下的集成泵站需与就近主体建筑接地装置可靠连接或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
6结构设计
6.1泵站固定
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单独建造的智慧集成泵站箱体四周应设限位器固定。9度及9度以上抗震设防烈度地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可液化土、软土、不均匀土、有侵蚀性地下水、有高压缩性土层等特殊地区,应按相关规范进行处理。
6.2泵站基础
泵站基础应能满足泵站的承重需求,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5,并应满足环境类别对混凝土村料的要求,基础需平整.
6.3抗浮计算
6.3.1浮力计算

22CS05-1,XM智慧集成泵站系列,智慧集成泵站,智慧集成泵站选用与安装,集成泵站,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S05-1智慧集成泵站选用与安装(一)-XM智慧集成泵站系列

 

 

 

 

 

7施工安装
7.1智慧集成泵站的连接管道在穿越管道井或建筑的墙壁时,应预埋防水套管。
7.2泵站安装应保证泵站顶部净空高度应不小于0.8m,设备间门一侧应留有不小于1血的检修通道,其余三面与墙面至少保证0.7血的净距。泵站四周应设置排水设施。
7.3泵站地基开挖必须满足本图集泵站尺寸的要求,并根据当地地质情况由具备设计和施工能力的单位分别负责地勘、开挖和回填方案及施工等工作,保证地基基础设计、施工质量。无地下水时,C10混凝土垫层下素土夯实,压实系数0.95;有地下水时,C10混凝土垫层下铺碎石或卵石层厚度大于或等于20mm.
7.4在有地下水或雨季施工时,要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基坑内积水及边坡坍塌。
7.5泵站基础必须满足本图集泵站尺寸的要求,且由结构设计单位负贵结构设计,满足泵站承重需求,并由专业土建单位负责施工。
7.6泵站整体吊装时,应保持吊索的平衡性,使泵站水平吊装,除预制泵站的筒体外,泵站的吊装倾斜度均不可超过10°。
7.7回填应在各类井、坑、基础施工验收合格后进行,要求对称均匀回填,分层夺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5。不得集中回填块石或冻土,应分层对称夯实,每层回填土厚度不大于200mm,不得单侧回填,夺实必须采用轻型压实设备均匀夺实。
8质量验收
8.1检查泵组设备参数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8.2检查泵站进出水管、排污口、门、控制柜附件等是否按设计图纸要求布置安装。
8.3检查泵站外部法兰接口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8.4水箱板块表面光洁,无点蚀、无锈蚀、无电弧擦伤、无明显划痕。

8.5水箱底板侧板焊缝波纹均匀,无夹渣、无氧化、无裂纹、无焊擂。整体焊缝无渗漏。
8.6设备在颜定供水量及额定压力工况下连续运行时,应能正常工作。
8.7提供完整的原厂产品说明文件、运作及维修说明书。
9运行维护
9.1设备安装工程完成后由供应商负责调试,检查、验收后方可投入正常运转,并提供系统及主要设备、组件的使用、维护说明书。
9.2设备应由经设备企业进行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经常监视电源电压。设备正常运行时严禁随意扭动各种转换开关,严禁随意更改设定的运行控制参数。
9.3用户需请专业人员定期对生活水箱进行清洗消毒,且供水设施因检修停运时,应提前24h发出通告。维修给排水设备时,应采取断电、警示等安全措施。每5~8年要对管道、阀件、设备做全面检修。
9.4泵站置于室内或地下室时应确保室内环境通风良好,防止控制柜元器件受潮损坏。
10其他
10.1本图集未注明的尺寸单位均以毫米(mm)计.
10.2其他未尽事宜,均应符合国家相关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用户当地的相关要求。
10.3本图集的解释由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内容索引:

总说明…………………1
智慧集成生活给水泵站
生活给水泵站设计说明……………………5
生活给水泵站XMZH(A)型原理图··············8
生活给水泵站XMZH(A)型组成及外形图(一)·······9
生活给水泵站MZH(A)型组成及外形图(二)·····10
生活给水泵站MZI(A)型选型表…11
生活给水泵站MZ(B)型原理图····12
生活给水泵站MZH(B)型组成及外形图(一)····13

生活给水泵站0MZH(B)型组成及外形图(二)····14
生活给水泵站0MZH(B)型选型表·……15
生活给水泵站X0MZH(C)型原理图··············…16
生活给水泵站0MZH(C)型组成及外形图(一)····17
生活给水泵站0MZH(C)型组成及外形图(二)·······18
生活给水泵站0MZH(C)型选型表………………19
生活给水泵站基础示意图····…20
智慧集成屋顶给水增压泵站
屋项给水增压泵站设计说明…21

屋顶给水增压泵站原理图…………23
屋顶给水增压泵站组成及外形图·············24
屋顶给水增压泵站选型表·············25
屋顶给水增压泵站基础图…………………26
智慧集成消防稳压泵站
消防稳压泵站设计说明········27
消防稳压泵站原理图…………28
消防稔压泵站(I型)组成及外形图················29
消防稳压泵站(I型)选型表··················30
消防稳压泵站(Ⅱ型)组成及外形图···31
消防稳压泵站(Ⅱ型)选型表……………32

智慧集成预制泵站
预制泵站设计说明·····34
预制泵站原理图·······36
预制泵站组成示意图···…37
预制泵站安装示意图……………38
预制泵站检修室规格尺寸……………39
预制泵站检修室安装示意图…………40
预制泵站选型表(一)……41
预制泵站选型表(二)···42
预制泵站选型表(三)…4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足球场人造草坪系统
——绣林MAC系统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市绣林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GJCT-277
实行日期二0二二年十月一日
图集号22CJ108-1

22CJ108-1,人造草坪系统,绣林MAC系统,足球场,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J108-1足球场人造草坪系统-绣林MAC系统

编制说明

1概述
1.1本图集主要介绍广州市绣林康体设备有限公司引进开发的绣林MAC足球场人造草坪系统(以下简称绣林MAC系统),是一种全新的足球场人造草坪场地构造,适应性强、维护成本低,并可全天候使用。绣林MAC系统冲击吸收率高、缓冲减震高效,低吸热、球场温度相对低,渗水排水快、不易积水,为球员提供了不同于传统人造草坪球场的运动性能和防护性能更优异、更舒适、更安全的足球运动环境。同时,绣林MAC系统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快速施工、节省投资等特点。

22CJ108-1,人造草坪系统,绣林MAC系统,足球场,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J108-1足球场人造草坪系统-绣林MAC系统

1.2绣林MAC系统由昙卡Accorder基础宝、马克菲尔W结构三维弹性垫、Fico人造草坪、石英砂和Amorim生态填充颗粒等材料组成(见图1)。可满足国际足联(FIFA)最高认证。
2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
《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36246-2018
《人工材料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3部分:足球场地人造草面层》GB/T20033.3-2006
《体育用人造草》GB/T20394-2019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国际足联(FIF)足球场人工草坪质量概论》2015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海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各类人造草坪足球场的新建、改建及老旧场地翻建项目,其他体育项目活动场地建设可参考使用。

4绣林MAC系统性能及特点
4.1绣林MAC系统性能
绣林MAC系统性能要求见表1.

22CJ108-1,人造草坪系统,绣林MAC系统,足球场,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J108-1足球场人造草坪系统-绣林MAC系统

4.2绣林MAC系统的特点
4.2.1工期短、节约资源
在足球场地素土找平压实后,铺装昙卡Accorder.基础宝并填充砾石,形成绣林MAC系统的基础层。整个基础层厚度约为55mm,建设时间约需15~20个工作日。与传统足球场基础层做法相比,施工时间可缩短65%以上,并可大大节省建筑材料。

4.2.2渗水排水能力强
绣林MAC系统构造中,昙卡Accorder:基础宝填充砾石构成的基础层易渗水;马克菲尔W结构三维弹性垫可以很好的进行有组织排水。
4.2.3绿色环保
既有人造草坪足球场多采用橡胶合成颗粒作为填充物,在应用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异味、老化变硬、粉化、粘连等现象。绣林MAC系统采用Amor im生态填充颗粒做为填充物,无异味、韧性弹性好、耐老化,球场更加绿色环保。
4.2.4舒适性好
经研究表明,在28℃时,气温每上升2℃,人的体力和耐力会下降20%左右。足球场表面温度升高会导致球员体力下降,技术水平下降,受伤概率上升,球员皮肤灼伤概率上升。通过试验得出,在室温32℃的阳光照射条件下,填充橡胶颗粒的人造草坪足球场表面温度为65℃,而填充软木颗粒的人造草坪足球场表面温度只有45℃,足球场地会更舒适。
4.2.5弹性好、安全性高
绣林MAC系统经实验室检测,可以满足国际足联最高标准FIFA Qua1 ity PR0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弹性,可有效提高运动员运动中的安全防护性能,减少由于足球场建设不达标造成的运动损伤和摔伤。

5绣林MAC系统相关产品性能及参数
5.1足球场人造草坪
5.1.1足球场人造草坪构成:
人造草+Am0rim生态填充颗粒+优质石英砂(见图2)。

5.1.2体育用人造草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5.1.3 Amorim ACC生态软木颗粒,Amorim ACC生态软木颗粒(见图3)原材料取自葡萄牙,已有150年的加工工艺经验,性能要求见表3.

性能特点:
1)天然材质,无化学污染,绿色环保。
2)在太阳暴晒下无异味。
3)抗紫外线能力强。
4)内部具有独特的六边形蜂窝状结构,4000万个细胞/cm,50%是空气,柔软,韧性、弹性和耐磨性能好。
5)含有单宁酸和自然酸,天然防腐、防霉、防菌、防静电,不吸附灰尘。

6)保湿性好,有助于降低场地表面温度。
7)冲击吸收能量恢复快,旋转、摩擦性能好,避免球员滑倒受伤。
8)低吸热,草坪表面温度相比填充橡胶颗粒降低30%以上,更舒适。

6设计选用注意事项
6.1人造草坪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周边应设一道环形排水沟,沟应有漏水盖板,人造草坪下宜设置排水暗管(或盲沟),应根据具体场地布置进行调整。
6.2室外足球场的排水坡度应控制在0.3%~0.5%范围内。排水沟宽度宜为400mm,沟内纵坡为0.3%~0.5%,沟内应均匀设置沉沙井(间距不宜大于30)。排水沟深度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计算确定。
6.3室外足球场基础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由设计确定,应平整密实、坚固、稳定
6.4球门可采用固定或成品移动式足球门。
7人造草坪足球场的专业维护与保养
7.1人造草坪足球场需使用专业设备定期维护,每月需进行2~4次草坪的疏松、梳理、吸尘等工作,可以提高场地的运动舒适性和安全性,延长草坪的使用寿命。
7.2人造草坪足球场地需要定期吸尘,清理落叶、断丝等杂物,否则会严重影响球员身体健康。
7.3人造草坪需要定期疏松。石荚砂被长时间踩踏会造成在草坪底部板结,定期疏松可恢复球场的缓冲减震性能,提高球场的安全性。
7.4人造草坪应及时补充填充颗粒并梳理平整。

内容索引:

编制说明…1
绣林MAC足球场人造草坪系统选用表9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规格.10
盲管及排水沟布置示意图.11
A-A剖面图及场地排水示意图…12
人造草坪足球场地喷洒示意图…13
人造草坪足球场排水节点图……14
人造草坪足球场排水沟一砖砌沟壁16
人造草坪足球场排水沟一钢筋混凝土沟壁…17
人造草坪足球场沉砂井一砖砌沟壁…18

人造草坪足球场沉砂井一钢筋混凝土沟壁…19
装配式足球门柱安装图…20
人造草坪与其他场地连接节点图…21
浅埋盲沟构造图………22
预制钢筋混凝土排水沟盖板详图……23
绣林MAC足球场人造草坪系统施工工艺…24
工程实例…25
绣林足球场配套产品…27
相关技术资料页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
——邦得金属板应用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高清OCR带书签
图集号:22CJ80-3
实行日期:二0二二年八月一日
统一编号:GCT-297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邦得新材料料技有限公司

22CJ80-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邦得金属板应用,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J80-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邦得金属板应用

编制说明

1概述
1.1本图集是以苏州邦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得公司)生产、研发的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的应用、安装技术为依据编制的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集。
1.2邦得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具有抗菌、防腐、耐磨、耐沾污、自洁净、抗静电、漫反射、抗冷感、光致变色等功能,可以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安装,是性能优良的绿色环保、安全无污染、可循环再利用的新型建筑材料。
2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336-201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厚度》GB/T6739-2006
《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GB/T12754-2019
《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GB/T17748-2016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金属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QB/T1951.2-2013
《建筑装饰用铝单板》GB/T23443-2009
《金属及金属复合材料吊顶板》GB/T23444-2009
《铝波纹芯复合铝板》JC/T2187-2013
《建筑幕墙用氟碳铝单板制品》JG/T331-20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1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
《公共建筑吊顶工程技术规程》JGJ345-201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
《金属及金属复合材料装饰板》Q/320583SZBD0001S-2020
《金属蜂窝复合板》Q/320583SZBD0002S-2020
《金属辊涂装饰板家具产品技术规范》Q/320583SZBD0003S-2020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3适用范围
3.1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外功能性装修(幕墙)工程。
3.2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功能性装修工程及家具。
3.3大中小型机场、地铁车站、人防、隧道功能性装修工程。
3.4既有建筑室内外功能性装修改造工程。
3.5医疗检测、隔离用房功能性装修工程。
3.6海洋船舶及邮轮防疫舱功能性装修工程。
3.7大、中、小型展馆展位工程。
3.8室外移动式房屋工程.
3.9亭、廊、架景观构筑物工程。
3.10室内外金属艺术装饰物品。

4产品性能与规格
4.1邦得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的产品体系构成见图1.

22CJ80-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邦得金属板应用,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J80-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邦得金属板应用

4.2常用金属复合板结构构成示意图见表1。

22CJ80-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邦得金属板应用,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J80-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邦得金属板应用

4.3邦得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的主要技术参数可以参见邦得公司的企业标准《金属及金属复合材料装饰板》
Q/320583SZBD001S-2020、《金属蜂窝复合板》
Q/320583SZBD0002S-2020、《金属辊涂装饰板家具产品技术规

4.5无机芯材金属复合板燃烧性能技术参数见表3。
4.6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的结构构成。
4.6.1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的结构构成及厚度见表4。
4.6.2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分为单板、复合板,其中复合板又分为夹芯复合板和二层复合板。夹芯复合板是由两层金属板(面板、背板)与各种芯材通过特殊工艺复合而成;二层复合板是由金属面板与其他材料复合而成。
4.6.3用于面板的金属板材有铝板、铜板、镀锌板、锌铝镁板等。用于背板的金属板材有铝板、镀锌板、镀铝锌板等。芯材根据板的功能要求配置,材质分为铝质、纸质和可矿物聚合物等。
4.7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规格及应用范围见表5。
4.8板面涂层具有漫反射功能的漫反射板主要用于室内吊顶、大型机场屋面及墙面等,规格及板型可按工程设计要求定制。
4.9铝镁锰板主要用于特殊环境(如沿海建筑、海洋船舶、大型机场及各种大型展馆等)的钢结构屋面与墙面,规格及板型可按工程设计要求定制。
4.10石材金属蜂窝复合板适用于需要具有真实石材装饰效果的室内外墙面、柱面等装饰,规格及板型可按设计要求定制。

5产品选用与安装
5.1幕墙工程选用要点
5.1.1当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用于幕墙时,项目设计应计算复核金属板的抗风压能力。幕墙的立柱和龙骨应根据实际建筑结构和使用环境由结构计算确定。幕墙工程还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的防雷要求。
5.1.2幕墙安装系统采用专用连接件将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可靠连接固定到立柱和龙骨上。
5.1.3幕墙立柱和横粱龙骨均应采用铝合金型材,如果采用钢质立柱和龙骨,应设置隔离垫层并确保防腐处理的质量。
5.1.4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可用于被动式外墙装饰,在减少外墙渗水隐患的同时,起到保温隔热及装饰的作用。目前常用两种做法:一是通过在金属板背面涂刷保温隔热涂层,再复合设计选用的保温材料,采用配套的粘锚法进行安装。金属连接处增加隔热垫,所有缝隙采用喷涂发泡聚氨酯填充,做法见图2。二是通过运用烟囱原理,使金属板幕墙与建筑外保温层之间形成冷热交换空气间层,从而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做法见图3。
5.2室内工程选用要点
5.2.1内墙面安装系统是通过专用角码将专用龙骨与墙体埋件相连接的。龙骨间距按工程设计要求确定。
5.2.2当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用于不上人吊顶或上人吊顶时,所有龙骨的规格和形式均由工程设计选定。

5.2.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隔墙。本图集主要编制了无龙骨和有龙骨两种隔墙系统。企业还可以提供其他用于空间分隔及室内装饰的隔墙系统,包括固定玻璃隔墙、可旋转玻璃隔墙、可移动百叶隔墙、花格装饰隔墙、可移动屏风隔墙、多功能柜体隔墙等。
5.2.4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门窗。本图集主要编制了用于空间分隔及室内装饰的平开门、推拉门、暗装门、花格窗等。企业还可以提供各种柜体、消防、电箱的装饰门,以及用于防疫、医疗、实验室等的多功能特种门窗。
5.2.5柱安装系统是通过专用连接件将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可靠固定到立柱和龙骨上。用于室外时,所有板缝需用专用填缝剂填缝。
5.2.6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地板,除用于室内地面外,也可用于室外廊亭地面,具有防潮、防釋、耐磨、防火等特点。
耐磨性依据《色漆和清漆耐磨性的测定旋转橡胶砂轮法》GB/T1768-2006,检测结果为0.017g。防滑性依据《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2014,干态静摩擦系数为0.72,湿态防滑值为55。金属蜂窝芯的金属板地板主要应用于小面积及潮湿区域;高密度阻燃PVC板芯的金属板地板可以用于大面积、人员密集区域,均能满足地面承载要求。
5.2.7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防疫舱是在出现传染性疾病时供传染性疾病确诊或疑似人群隔离的一种特殊建筑舱体,可
用于海洋、陆地等多种场景。
5.2.8采用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搭建的展位是由装配式的墙面、隔墙、吊顶、展柜及灯光等系统组合而成的展示空间。

可根据设计场景要求进行定制并可循环使用,符合国家推行的“双碳”政策。
6其他
6.1本图集所绘立柱、龙骨、保温层、防水层、预埋件等的做法均为示意,构造及规格等详见具体项目设计的相关图纸。
6.2家具、展位、船舶及景观廊亭等装修工程,邦得公司均可按甲方要求进行二次设计,并生产安装。
6.3邦得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完整的低碳多功能涂层印花生产线,纹理逼真、色彩丰富,可提供160多种不同色彩的仿真花纹,可应用于各类型建筑物、构筑物的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及家具系列工程。本图集仅选编部分色卡供选用参考,见表6。
6.4本图集是根据邦得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编制的,本图集内容解释权由该公司负责。
6.5产品仅给出了主要技术参数,其他性能和技术指标及金属板的选用与安装均应符合相关国家及行业规范规定。
7尺寸单位
本图集中除注明外所注尺寸均为毫米(m)。
8索引方法

22CJ80-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邦得金属板应用,高清OCR带书签,高清OCR带书签 22CJ80-3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系统-邦得金属板应用

内容索引:

编制说明…1
低碳多功能涂层金属板应用与安装选用表10
幕墙
幕墙安装构造索引图····11
嵌缝密闭注胶系统复合板安装节点图…12
嵌缝密闭注胶系统单板安装节点图…·14
外包边密闭注胶系统安装节点图……16
开放式免焊干挂系统安装节点图………18
开放式胶条辅助密封系统安装节点图……20
三维可调注胶系统安装节点图····22
抗风吊顶系统安装节点图…24
幕墙工程示例25
内墙面
内墙面平插密拼系统安装节点图·26

内墙面卡槽式系统安装节点图………………27
内墙面挂钩式系统安装节点图……………28
内墙面企口式系统安装节点图…29
内墙面压条式系统安装节点图·30
内墙面工程示例…31

圆柱安装示意图……32
多边形柱安装示意图…33
柱工程示例……34
隔墙
隔墙安装节点图……35
无龙骨隔墙安装节点图……36
有龙骨隔墙安装节点图···37

门窗
门型示例…38
单扇平开门安装图…39
双扇平开门安装图·40
外挂推拉门安装图·41
内藏推拉门安装图…42
功能性推拉门安装图…...43
暗装门安装图…44
窗安装图…45
吊顶
吊顶钩挂式系统安装节点图…46
吊顶明装式系统安装节点图··48
吊顶卡夹式系统安装节点图·49
保温吊顶安装节点图…50
吊顶工程示例51
地板
架空地板安装节点图·52
实铺地板安装节点图53

地板工程示例·············54
家具
居住建筑室内装修及家具示例···············55
公共建筑室内装修及家具示例………57
家具转角构造示意图……59
展馆展位
展馆展位示例(一)60
展馆展位示例(二)61
展馆展位示例(三)62
沿海建造及海洋船舶
邮轮防疫舱室内装修及家具示例……63
海洋船舶室内装修及家具示例……65
室外移动式房屋
核酸采集智能防疫舱示例66
室外移动式房屋示例…67
景观廊亭及建筑表皮
景观廊亭示例…68
外廊及建筑外饰面示例…6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