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62 页)

ASMEB 16.5-2020,ASMEB16.47-2020,尺寸及公差标准,整体法兰,整体法兰尺寸及公差,美标 ASMEB16.5、16.47-2020 整体法兰尺寸及公差标准/整体法兰尺寸及公差ASMEB 16.5-2020,ASMEB16.47-2020,尺寸及公差标准,整体法兰,整体法兰尺寸及公差,美标 ASMEB16.5、16.47-2020 整体法兰尺寸及公差标准/整体法兰尺寸及公差

ASME B16.47-2020大口径钢制法兰-标准摘录(NPS 26~NPS 60) 法兰公差

1.密封面公差如下∶(1)1.6mm突面外径∶±0.5mm.

(2)6.4mm突面外径∶±2mm.

(3)环连接槽公差

E(深度)∶+0.41,-0.0 P(节圆直径)∶±0.13.

α(角度)23°±0.5° F(宽度)±0.2.

R(槽底半径)∶R<1.5(+0.8,-0.0);R>L.5(±0.8);

2.法兰厚度公差如下∶

tr<25   +3.0.-0.0mm

25<tr<50  +5.0,-0.0mm

50<tr<75  +8.0,-0.0mm

tr>15  +10.0,-0.0mm

4.焊接端法兰端部和颈部公差如下∶

对焊法兰焊端外径尺寸A∶ +5.0,-1.5mm

对焊法兰焊端内径尺寸B∶ 无衬环 +3.0,-1.5mm    有衬环 +0,-1.5mm

5.对焊法兰有衬环孔径公差如下对焊法兰有衬环孔径C+0.25,-0mm

6.无论A和B的公差如何,焊接端颈部厚度绝不应小于

与法兰连接的管子公称壁厚的87.5%. 7.锥颈对焊法兰颈部总长公差+3.0,-5mm*

注意:与截图一致,有水印,清晰度一般,介意请勿付款下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40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592——201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by remote sensing

2012-10-31实施  012-07-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SL 592,SL 592-2012,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 592-201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根据水利部2009年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对应用遥感技术开展水土保持监测遵循的遥感影像选择与预处理、信息提取、野外验证、分析评价与成果管理等做了具体规定,共7章17节66条和4个附录。

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1.0.1 为规范水土保持遥感监测工作,明确遥感影像选择与预处理、信息提取、野外验证、分析评价与成果管理等工作内容的要求,保证监测成果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流域性以及区域的水土保持遥感监测。

1.0.3 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以下标准∶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201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200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15968—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17278——2009)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 22021——2008)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

《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程》(SL341——2006)

《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 449—2009)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1009——2001)

1.0.4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遥感影像选择与预处理………………………………………………………4

4.1遥感影像选择……………………………………………………………4

4.2遥感影像预处理…………………………………………………………5

4.3解译标志建立……………………………………………………………5

5信息提取………………………………………………………………………7

5.1主要内容…………………………………………………………………7

5.2土地利用…………………………………………………………………7

5.3植被覆盖度………………………………………………………………7

5.4坡度坡长…………………………………………………………………8

5.5降雨侵蚀力………………………………………………………………8

5.6其他土壤侵蚀因子………………………………………………………9

5.7水土保持措施……………………………………………………………9

5.8土壤侵蚀类型与强度分级………………………………………………9

5.9质量要求…………………………………………………………………9

6野外验证………………………………………………………………………11

6.1验证内容与方法…………………………………………………………11

6.2 验证成果要求…………………………………………………………1l

7分析评价与成果管理…………………………………………………………12

7.1分析评价…………………………………………………………………12

7.2面积汇总…………………………………………………………………12

7.3成果管理…………………………………………………………………12

附录 A 解译标志记录表 …………………………………………………… 14

附录 B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 ……………………………………………… 15

附录 C 野外验证记录表 ……………………………………………… 22

附录 D 土壤侵蚀面积汇总表 ………………………………………… 23

标准用词说明………………………………………………………………24

条文说明……………………………………………………………………2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L 592-2012 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ICS27.140

SL P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601——2013 替代SDJ336—89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crete dam safety monitoring

2013-03-15发布 2013-06-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SL 601-2013,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前 言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对《混凝土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试行)》(SDJ 336—89)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11章36节219条和9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现场检查---环境量监测;

——变形监测;

——渗流监测;

——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

——专项监测;

——监测自动化系统;·

——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增加了术语及引用标准;

——修订了巡视检查;

——环境量监测列入正文;

——增加了专项监测,包括地震反应监测及水力学监测;

——增加了监测自动化系统;

——增加了监测系统运行管理。本标准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为∶——SDJ 336-89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

1.0.1 为规范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掌握大坝运行性态,指导工程施工和运行,反馈设计,降低大坝风险,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中的1 级、2级、3级、4级混凝土坝的安全监测,5级混凝土坝可参照执行。

1.0.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范围应包括坝体、坝基、坝肩、对大坝安全有重大影响的近坝区岸坡以及与大坝安全有直接关系的其他建筑物和设备。

1.0.4 安全监测方式应包括现场检查和仪器监测。

1.0.5 安全监测应遵循下列原则∶

1 监测布置应根据工程规模、等级,并结合工程实际及上、下游影响进行;相关监测项目应配合布置,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并考虑与数值计算和模型试验的比较及验证。关键部位测点宜冗余设置。

2 监测仪器设备应可靠、耐久、实用,技术性能指标满足规范及工程要求,力求先进和便于实现自动化监测。

3 监测仪器安装应按设计要求。在减少对主体工程施工影响的前提下,及时安装、埋设和保护监测设施;主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为仪器设施安装、埋设和监测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及时做好监测仪器的初期测读,并填写考证表、绘制竣工图,存档备查。

4 监测应满足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相关监测项目应同步监测;发现测值异常时立即复测;做到监测资料连续,记录真实,注记齐全,整理分析及时。

5 应定期对监测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鉴定,监测设施不满足要求时应更新改造。测读仪表应定期检定或校准。

6 已建坝进行除险加固、改(扩)建或监测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时,应对原有监测设施进行鉴定。

7 必要时可设置临时监测设施。临时监测设施与永久监测设施宜建立数据传递关系,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8 自动化监测宜与人工观测相结合,应保证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仍能进行重要项目的监测。

1.0.6 大坝安全监测各阶段工作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出安全监测规划方案,包括主要监测项目、仪器设备数量和投资估算。

2 初步设计阶段。提出安全监测总体设计,包括监测项目设置、断面选择及测点布置、监测仪器及设备选型与数量确定、投资概算。1级、2级或坝高超过70m的混凝土坝,应提出监测专题设计报告。

3 招标设计阶段。提出安全监测设计或招标文件,包括监测项目设置、断面选择及测点布置、仪器设备技术性能指标要求及清单、各监测仪器设施的安装技术要求、观测测次要求、资料整编及分析要求和投资预算等。

4 施工阶段。提出施工详图和技术要求;做好仪器设备的检验、埋设、安装、调试和保护工作,编写埋设记录和考证资料,及时取得初始(基准)值,固定专人监测,保证监测设施完好和监测数据连续、可靠、完整,并绘制竣工图和编制竣工报告;及时进行监测资料分析,编写施工期工程安全监测报告,评价施工期大坝安全状况,为施工提供决策依据。工程竣工验收时,应提出工程安全监测专题报告,对安全监测系统是否满足竣工验收要求作出评价。

5 初期蓄水阶段。首次蓄水前应制订监测工作计划,拟定监控指标。蓄水过程中应做好仪器监测和现场检查,及时分析监测资料,评价工程安全性态,提出初次蓄水工程安全监测专题报告,为初期蓄水提供依据。

6 运行阶段。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并做好监测设施的检查、维护、校正、更新、补充和完善。监测资料应定期进行整编和分析,编写监测报告,评价大坝的运行状态,提出工程安全监测资料分析报告,及时归档;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分析、判断;如分析或发现工程存在隐患,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1.0.7 监测仪器设备安装埋设前,应按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检定或校准。监测仪器设备应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安装调试。

1.0.8 混凝土坝的安全监测项目及其测次应遵守附录A的规定。当发生地震、大暴雨、库水位骤变、高水位且低气温、水库放空以及大坝工作状态异常时,应加强现场检查,增加测次,必要时应增加监测项目,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1.0.9 应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整编分析,并按下列分类对大坝运行状态作出评估∶

1 正常状态。系指大坝达到设计要求的功能,无影响正常使用的缺陷,且各主要监测量的变化处于正常状态。

2 异常状态。系指大坝的某项功能已不能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或主要监测量出现异常,因而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状态,但在一定控制运用条件下工程能安全运行。

3 险情状态。系指大坝出现严重缺陷,危及大坝安全,或环境中某些危及大坝安全的因素正在加剧,或主要监测量出现较大异常,若按设计条件继续运行大坝将出现事故的状态,工程不能按设计正常运行。

4 当大坝运行状态评为异常或险情时,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

1.0.10 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以下标准∶《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 17942)《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

1.0.11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内容索引:

1总则………………………………………………………………………………]

2术语………………………………………………………………………………4

3现场检查…………………………………………………………………………5

3.1般规定……………………………………………………………………5

3.2检查内容…………………………………………………………………6

3.3检查方法…………………………………………………………………8

3.4检查记录和报告…………………………………………………………8

4环境量监测……………………………………………………………………10

4.1-般规定…………………………………………………………………10

4.2水位………………………………………………………………………10

4.3坝前水温…………………………………………………………………11

4.4气温………………………………………………………………………11

4.5大气压力…………………………………………………………………11

4.6降水量……………………………………………………………………12

4.7冰冻………………………………………………………………………12

4.8坝前淤积和下游冲刷……………………………………………………13

5变形监测………………………………………………………………………14

5.1一般规定…………………………………………………………………14

5.2监测设计…………………………………………………………………16

5.3监测设施及其安装………………………………………………………20

5.4观测………………………………………………………………………21

6渗流监测………………………………………………………………………24

6.1一般规定…………………………………………………………………24

6.2监测设计…………………………………………………………………24

6.3监测设施及其安装………………………………………………………27

6.4观测………………………………………………………………………28

7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29

7.1一般规定……………………………………………………………29

7.2监测设计……………………………………………………………29

7.3监测设施及其安装…………………………………………………32

7.4观测…………………………………………………………………33

8专项监测…………………………………………………………………34

8.1地震反应监测………………………………………………………34

8.2水力学监测…………………………………………………………36

9监测自动化系统…………………………………………………………40

9.1一般规定……………………………………………………………40

9.2系统设计……………………………………………………………40

9.3系统安装与调试……………………………………………………42

9.4监测…………………………………………………………………43

10.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44

10.1般规定……………………………………………………………44

10.2监测资料整编……………………………………………………45

10.3监测资料分析……………………………………………………45

11监测系统运行管理 ………………………………………………… 47

11.1 一般规定 ……………………………………………………… 47

11.2 运行管理 ……………………………………………………… 47

11.3设施维护……………………………………………………………48

附录 A 监测项目与测次 ……………………………………………… 50

附录 B 现场检查内容与记录格式 …………………………………… 54

附录C 变形监测设施的设计、安装和观测 ………………………… 58

附录 D 渗流监测设施安装方法及水质分析项目 …………………… 80

附录 E 应力、应变及温度监测仪器埋设 …………………………… 92

附录 F 电缆布置与连接 ……………………………………………… 98

附录G 地震反应监测………………………………………………… 102

附录 H 监测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指标计算方法 …………………… 106

附录I 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 107

标准用词说明……………………………………………………………134

条文说明…………………………………………………………………13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Pathfinder,PyroSim,中文教程,工程应用,火灾与逃生模拟仿真,高清PDF《火灾与逃生模拟仿真-PyroSim+Pathfinder中文教程与工程应用》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起左右,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达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总结以往造成群死群伤及重大经济损失的特大火灾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提高人们火场疏散与逃生的能力。一旦火灾降临,在浓烟毒气和烈焰包围下,不少人葬身火海,也有人死里逃生。面对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焰,只要冷静机智运用火场自救与递生知识,就有极大可能拯救自己、拯救他人。
PyroSim是由美因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研发的,专用于火灾动态仿真模拟(Fire Dynamic Simulation,FDS)的软件。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ST)直属美国商务部,从事物理、生物和工程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以及测量技术和测试方法方面的研究,提供标准、标准参考数据及有关服务,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Pathfinder是由美国Thunderhead engineering公司开发的一个基于人员进出和运动的模拟器。它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的模拟设计和执行,以及三维可视化工具的分析结果,是一套简单、直观、易用的新型智能人员紧急疏散逃生评估系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以上软件在用于火灾动态仿真及人员疏散仿真时,学习热情高,感觉容易理解且上手快,因此,该软件深受学生欢迎。然而,目前市场没有类似参考书或相关教程。为了满足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安全工程以及制定疏散应急演练教学、科研及设计的需求,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编著成本书。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我国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安全工程的人才培养。
本书以PyroSim的流行版本6.0版本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yroSim的操作流程,结合火灾仿真案例对软件应用作了详尽解读。同时对Phthfinder的功能与操作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全书内容编排紧密结合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安全工程教学需要和特点,选材新颖,注重实用,循序渐进,便于读者学习掌握。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广大安防科技工作者使用。

内容索引:

第一篇PyroSim火灾仿真与案例
第1章Pyrosim程序概况
1.1 PyroSim软件介绍/2
1.2 PyroSim入门介绍/3
1.2.1介绍/3
1.2.2 PyroSim安装/3
1.2.3 PyroSim购买/4
1.2.4软件产品登记/4
1.2.5安装网络版许可证/5
1.2.6服务器配置/6
1.3 PyroSim启动与退出/7
1.3.1启动PyroSim程序/7
1.3.2退出PyroSim程序/8
1.3.3 PyroSim程序组织体系与界面系统构成/8
1.4 PyroSim常用菜单与对话框操作指南/9
1.4.1公用菜单用法/9
1.4.2快捷功能图标按钮用法/9
1.4.3图形操作按钮用法/10
1.4.4图形显示操作按钮用法/11
1.4.5对话框执行按钮用法/11
1.5 PyroSim文件系统和文件操作/11
1.5.1 PyroSim文件类型/11
1.5.2建立一个新的PyroSim模型/12
1.5.3保存文件/12
1.5.4打开文件/12
1.5.5防止更改模型/13
1.5.6读入文件/13
1.5.7写出文件/15

1.6 PyroSim基础/15
1.6.1 PyroSim界面/15
1.6.2导航视图/16
1.6.3 3D视图/16
1.6.4 2D视图/18
1.6.5截图/18
1.6.6首选项/18
1.6.7单位/18
1.6.8配色方案/19
1.6.9 View菜单/20
第2章PyroSim标准求解和分析方案制订
2.1 PyroSim程序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21
2.2 PyroSim标准求解过程实例演示/22
2.2.1创建网格/23
2.2.2创建燃烧器表面/23
2.2.3创建燃烧器/24
2.2.4创建顶部通风口/25
2.2.5添加一个热电偶/25
2.2.6添加温度切片平面/25
2.2.7为更好地查看而旋转模型/25

2.2.7为更好地查看而旋转模型/25
2.2.8保存模型/26
2.2.9仿真运行/26
2.2.10 3D烟雾/26
2.2.11查看温度切面/27
2.2.12观看绘制的时间历史结果图/28
2.2.13利用命令流文件实现FDS解算/28
2.2.14 PyroSim求解过程的几点说明/29
2.3制订PyroSim分析方案/29
2.3.1影响制订分析方案的因素/30
2.3.2管理数据库/30
2.3.3使用组来组织一个模型/33
第3章创建几何模型
3.1建模造型简介/34
3.2坐标系/34
3.3创建楼层/34
3.3.1通过楼层来组织建筑模型/35
3.3.2添加地板背景图像/36
3.4 3D视图创建几何模型/36
3.4.1创建障碍物(Obstruction)/37
3.4.2创建孔洞(Hole)/38

3.4.3创建通风口(Vent)/39
3.4.4创建板块(Slab)/40
3.4.5创建粒子云(Particle Cloud)/41
3.5 2D视图创建几何模型/42
3.5.1绘制障碍物和孔洞/42
3.5.2绘制墙壁和墙孔/43
3.5.3绘制块和块孔/44
3.5.4绘制房间/44
3.5.5绘制通风口/44
3.5.6绘制粒子云/45
3.6创建复杂的几何结构/46
3.6.1创建弯曲的墙壁/46
3.6.2桁梁和屋顶/48
3.6.3楼梯/49
3.7几何对象的工作/50
3.7.1选择(Selection)/50
3.7.2快捷菜单(Context Menus)/51
3.7.3撤销/重做(Undo/Redo)/51
3.7.4复制/粘贴Copy/Paste/52
3.7.5双击编辑(Double-Click to Edit)/52
3.7.6调整对象尺寸(Resize an Object)/52
3.7.7 2D视图下转换/拖动对象(Translating /Dragging Objects in2 D View)/52
3.7.8 2D视图下旋转物体(Rotating Objects in2 D View)/53
3.7.9转化(Translate)对话框/53
3.7.10镜像(Mirror)对话框/54
3.7.11缩放(Scale)对话框/54
3.7.12旋转(Rotate)对话框/54
3.7.13仅展示选择的对象/55

第4章创建火灾监测设备
4.1激活事件/56
4.1.1激活控制介绍/56
4.1.2创建激活控制/57
4.2吸气监测系统/59
4.2.1吸气取样设备/59
4.2.2吸气监测系统/59
4.3气相和固相设备/60
4.3.1气相监测设备/60
4.3.2固相监测设备/62
4.4热电偶/63
4.4.1热电偶工作原理/63
4.4.2创建热电偶/64
4.5流量测量设备/65
4.6热释放速率监测设备/65
4.6.1热释放速率/65
4.6.2创建热释放速率监测设备/66
4.7层分区设备/66
4.8路径遮蔽(光束)探测设备/67
4.9电缆故障监测设备/68

4.10感温探测设备/69
4.10.1感温探测器模型/69
4.10.2创建感温探测设备/69
4.11感烟探测设备/70
4.11.1感烟探测设备介绍/70
4.11.2感烟探测器模型/71
4.11.3创建感烟探测设备/72
4.12自动喷水灭火设备/73
4.12.1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介绍/73
4.12.2创建喷头连接模型/74
4.12.3创建喷头连接/75
4.12.4创建喷雾模型/76
4.12.5创建干燥管/77
4.12.6创建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7
4.13喷嘴/78
第5章创建PyroSim火灾模型
5.1网格/80
5.1.1网格对话框/80
5.1.2立方体网格/81
5.1.3非立方体网格/82
5.1.4使用多重网格/83
5.1.52D视图画网格/85
5.2反应/85
5.2.1导入反应/85

5.2.2新建反应对话框/87
5.2.3新建反应/89
5.3材料/91
5.3.1导入材料/92
5.3.2材质编辑对话框/93
5.3.3新建固体材质/96
5.3.4新建液体燃料/97
5.4额外物质和粒子/97
5.4.1额外物质/97
5.4.2粒子/98
5.4.3自定义烟雾/102
5.5表面/102
5.5.1表面编辑对话框/102
5.5.2内置表面/103
5.5.3表面类型/103
5.5.4在表面增加纹理/109
5.6创建构筑物和通风口/110
5.6.1创建水泥桌凳/110
5.6.2创建门窗/111
5.6.3创建顶部通风口和火源/111
5.7创建探测设备/112
5.7.1创建一个热电偶/112
5.7.2创建烟雾探测器/112
5.7.3创建自动喷淋设备/113
5.8输出控制/113
5.8.1实体轮廓/113
5.8.2切片/113

5.8.3边界数量/114
5.8.4等值面/115
5.8.5绘制3D数据/115
5.8.6数据统计/116
5.9模型保存/117
第6章创建FDS+EVAC逃生模型
6.1FDS+EVAC介绍/118
6.1.1FDS+EVAC特点介绍/118
6.1.2建模注意事项/120
6.1.3使用疏散模型的简要步骤/121
6.2创建疏散网格/121
6.3导入反应和材料/122
6.4创建表面/123
6.5创建构筑物/123
6.5.1创建障碍物/123
6.5.2创建通风口/123
6.5.3创建孔洞/123
6.6 FDS+EVAC菜单/123
6.6.1人员参数(Person Types)/124

6.6.2初始位置(Initial Positions)/126
6.6.3疏散孔洞(Evac Holes)/126
6.6.4出口(Exits)/127
6.6.5入口(Entrances)/128
6.6.6门(D00s)/129
6.6.7走廊(Corridors)/131
6.6.8斜坡/楼梯(Incline/Stairs)/132
第7章运行求解
7.1仿真参数(Simulation Parameter)/134
7.2模拟运行(Run FDS)/137
7.3并行执行(Run Parallel FDS)/138
7.4恢复一个模拟/138
第8章结果后处理
8.1 Smokeview查看3D结果/139
8.1.1 Smokeview软件介绍/139
8.1.2 Smokeview软件原理/l40
8.1.3 Smokeview功能介绍/141
8.2 Smokeview菜单选项/142
8.2.1 Smokeview主菜单/143
8.2.2载入/卸截(Load/Unload)/143
8.2.3显示/隐藏(Show/Hide)/144
8.2.4选项(0 ptions)/147
8.2.5对话框(Dialogs)/149

8.3绘制时间历程结果/149
8.3.1时间历史结果设置/150
8.3.2时间历史结果查看/150
第9章PyroSim仿真综合练习
9.1房间火灾模型实例练习/152
9.1.1输入反应和材料数据/153
9.1.2创建网格/153
9.1.3指定燃烧参数/154
9.1.4创建表面/155
9.1.5打造家具(障碍物)/156
9.1.6墙/160
9.1.7使用通风口定义火源和楼层/161
9.1.8添加一个开放的边界/162
9.1.9在墙上悬挂图片/162
9.1.10创建热电偶记录/163
9.1.11创建片绘制3D效果记录/163
9.1.12创建边界记录/163
9.1.13指定模拟属性/163
9.1.14保存并运行/164
9.1.15 Smokeview查看结果/164

9.1.16查看时间历史结果/165
9.2空气流动实例练习/165
9.2.1创建网格/166
9.2.2创建进气表面/166
9.2.3创建微粒释放/167
9.2.4创建通风口/167
9.2.5创建开放(排气)通风口/167
9.2.6创建切片记录/168
9.2.7指定模拟属性/168
9.2.8保存模型/169
9.2.9运行仿真/169
9.2.10查看粒子运动/169
9.2.11查看切片数据/170
9.3房间烟气测量实例练习/171
9.3.1创建火源表面/171
9.3.2创建火源通风口/172
9.3.3创建开放边界通风口/173
9.3.4创建网格(Mesh)/173
9.3.5增加墙/174
9.3.6增加门(Do0r)/175
9.3.7旋转模型得到更好的视角/175
9.3.8增加层区探测设备/176

9.3.9增加流量测量设备/176
9.3.10设定模拟时间/176
9.3.11保存模型/176
9.3.12开始模型/176
9.3.13 View Smoke in 3D/176
9.3.14查看时间历史数据/178
9.4电器开关火灾模型实例练习/179
9.4.1计算网格/181
9.4.2材料特性/182
9.4.3保存模型/184
9.4.4表面性质/184
9.4.5几何模型/186
9.4.6后处理控制/199
9.4.7仿真参数/200
9.4.8运行分析/200
9.4.9查看结果/201
9.5单个房间的EVAC实例练习/203
9.5.1启用FDS+EVAC/203
9.5.2创建网/203
9.5.3创建一个出口/204
9.5.4添加人员/205
9.5.5指定模拟属性/205
9.5.6保存模型/206
9.5.7运行分析/206
9.5.8查看结果/206
9.6单房间FDS+EVAC实例练习/207
9.6.1导入反应和材料/207
9.6.2创建网格/208
9.6.3用石膏创建墙面/209

9.6.4创建燃烧表面1209
9.6.5创建流场表面/209
9.6.6创建墙/210
9.6.7创建走廊墙壁/210
9.6.8创建燃烧用的障碍物/211
9.6.9创建门洞/211
9.6.10创建火灾用通风口/211
9.6.11创建火源/212
9.6.12创建疏散流场/212
9.6.13创建疏散出口/212
9.6.14设置人员参数/213
9.6.15添加人员/213
9.6.16设置疏散孔洞/213
9.6.17创建切片/214
9.6.18边界输出量/214
9.6.19指定模拟参数/214
9.6.20保存并运行/214
9.6.21 Smokeview查看结果/214
9.6.22查看时间历史结果/216
第二篇Pathfinder中文教程与案例分析

第10章Pathfinder功能概述
10.1图形用户界面/218
10.2模型展现/220
10.3模拟方式/220
10.4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221
10.5模拟器的名字/221
第11章 Pathfinder程序基础
11.1导航视图/222
11.2 3D和2D视图/223
11.2.1 3D导航视图/224
11.2.2 2D导航视图/224
11.2.3重置视图/224
11.2.4在3D和2D视图中绘图/224
11.3视图选项/225
11.3.1渲染选项/225
11.3.2人员显示/225
11.3.3房间着色/225
11.3.4房间透明/226
11.4群体模型组织/226
11.4.1创建次群组/226
11.4.2改变组/226

第12章创建运动空间
12.1楼层/227
12.1.1自动创建楼层/227
12.1.2手动创建楼层/229
12.1.3改变活动楼层/229
12.1.4显示所有楼层/229
12.1.5编辑楼层/229
12.2房间/230
12.2.1添加新房间/230
12.2.2添加房间的薄墙/231
12.2.3分割房间/231
12.2.4分离和合并的房间/232
12.3障碍物/洞/233
12.3.1任意形状的障碍物(书桌、餐桌等)/233
12.3.2墙/234
12.4门/235
12.4.1薄门/235
12.4.2厚门/236
12.5楼梯/236
12.5.1两条边的楼梯/237
12.5.2从一条边延伸的楼梯/238
12.6坡道/239
12.7电梯/239
12.7.1创建电梯/240
12.7.2电梯表示法/241
12.7.3编辑电梯/242
12.7.4连接/非连接楼层/242
12.8出口/243

12.9导入文件/243
12.9.1导入图像/243
12.9.2导入DXF文件/244
12.9.3导入PyroSim和FDS文件/245
12.10使用导入的数据/245
12.10.1使用图像/245
12.10.2使用3D的DXF、PyroSim和FDS文件/246
12.10.3使用2D的DXF数据/246
12.10.4创建丢失的部分/247
第13章创建群体
13.1扼要描述/249
13.2行为/251
13.2.1创建新行为/251
13.2.2添加动作/252
13.2.3去航点的动作/252
13.2.4去房间的动作/252
13.2.5通过电梯逃生的动作/253
13.2.6等待动作/253
13.3添加群体/254

13.3.1创建个体/254
13.3.2创建群体/254
13.3.3放置在房间内/255
13.4重新分布描述和行为/256
第14章编辑和复制对象
14.1改变和复制对象/257
14.1.1移动/257
14.1.2旋转/258
14.1.3镜像/260
14.2用控制点来操作对象/260
14.2.1选择和取消的控制点/261
14.2.2编辑控制点/261
14.2.3房间控制点/261
14.2.4薄门控制点/261
14.2.5厚门控制点/262
14.2.6台阶和斜坡控制点/262
14.2.7群体控制点/262
14.2.8航点控制点/263
第15章模型分析
15.1测量距离/264
15.2检查连通/264
15.3检查正在使用的对象/266

第16章模拟
16.1参数/267
16.2仿真的启动和管理/269
16.3仿真的暂停和开始/270
16.4被困群体/270
第17章结果
17.1总结报告/271
17.2门的通过率/272
17.3房间历史记录/273
17.43D结果/273
17.4.1导航到模型任意位置/273
17.4.2显示几何文件输入/274
17.4.3显示群体/274
17.4.4选择群体/274
17.4.5查看多楼层问题/274
17.4.6动画回放/277
17.4.7刷新结果/277
17.4.8查看群体路径/277
17.4.9控制图细节/速度/278
17.4.10制作电影/278
第18章宿舍公寓模型实例

18.1创建房间/281
18.2添加人员/285
18.3设置模拟参数并模拟/287
18.4查看结果/288

PyroSim,PyroSim从入门到精通,建筑火灾,彩色高清 PDF 建筑火灾仿真工程软件,彩色高清PDF《建筑火灾仿真工程软件-PyroSim从入门到精通》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和培训实践,以PyroSim的流行版本一6.0版本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yroSim的使用以及工程应用实例。书中配合各小节实战练习及各阶段仿真模型实例详解,在实例应用中帮助读者不断巩固所学软件知识,将软件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力求帮助读者快速入门并全面精通,最终熟练运用PyroSim模拟仿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工程专业本科、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广大安防科技工作者使用。

内容索引:

入门篇
第1章PyroSim基础2
1.1初识PyroSim…2
1.1.1 PyroSim概述2
1.1.2 Pyr0Sim购买与安装…3
1.1.3软件产品登记…4
1.1.4安装网络版许可证…5
1.1.5服务器配置…6
1.1.6启动与退出PyroSim8
1.2 PyroSim工作界面……8
1.2.1导航视图界面…9
1.2.2 3D视图界面…10
1.2.3 2D视图界面10
第2章PyroSim基本操作.…13
2.1 PyroSim文件操作13
2.1.1新建文件…13
2.1.2保存文件13
2.1.3打开文件…13
2.1.4加密文件…14
2.1.5导入文件…14
2.1.6输出文件…16
2.2 PyroSim常用菜单操作…17
2.2.1公用菜单操作18
2.2.2常用工具菜单操作……18
2.2.3图形操作菜单操作……19
2.2.4图形显示菜单操作20
2.2.5树形菜单操作…20
2.2.6对话框执行按钮用法21
第3章PyroSim模拟仿真操作控件…22

3.1建模前准备……22
3.1.1单位…22
3.1.2配色方案22
3.1.3 Vew菜单23
3.1.4首选项…24
3.2坐标系…26
3.3模型建立…26
3.3.1新建文件并保存和命名27
3.3.2定义反应32
3.3.3材料数据34
3.3.4创建网格42
3.3.5定义和创建物体表面属性49
3.3.6创建实体构筑物…57
3.3.7创建通风口…69
3.4创建结果输出记录…71
3.4.1实体剖面71
3.4.2切片…72
3.4.3边界数量72
3.4.4等值面…73
3.4.5绘制3D数据…74
3.4.6数据统计…75
3.4.7存储模型……76
3.5创建探测设备和消防灭火设备…76
3.5.1激活事件77
3.5.2创建探测设备…79
3.5.3创建消防灭火设备…94
第4章运行求解……101
4.1仿真参数(simulation parameter)…101
4.11时间参数介绍…102
4.1.2输出参数介绍102
4.1.3环境参数介绍…102

4.1.4粒子参数介绍…103
4.1.5模拟参数介绍…103
4.1.6辐射参数介绍…104
4.1.7几何角度参数介绍104
4.1.8其他参数介绍…104
4.2模拟运行(Run FDS)105
4.3并行执行(Run Parallel FDS)…106
4.4恢复一个模拟……106
第5章结构后处理…107
5.1Sm0 keview查看3D结果……107
5.1.1认识Sm0 keview软件…107
5.1.2 Smokeview软件原理…108
5.1.3 Smokeview软件功能…109
5.2 Smokeview菜单选项……111
5.2.1 Smokeview主菜单…111
5.2.2加载/卸载(儿0 ad/Unlc0ad)….111
5.2.3显示/隐藏(Sh0 w/Hide)…113
5.2.4选项(0pti0门S)………116
5.2.5对话框(Dijl0g)…118
5.3绘制时间历程结果……119
5.3.1时间历史结果设置4…119
5.3.2时间历史结果查看……120
第6章基础模型实例建模详解…122
6.1简单房间模型……122

6.1.1输入反应和材料数据…123
6.1.2创建网格……124
6.1.3指定燃烧参数…124
6.1.4创建表面…125
6.1.5打造家具(障碍物)…127
6.1.6墙……130
6.1.7使用通风口定义火源和楼层…132
6.18添加一个开放的边界…133
.19在墙上悬挂图片…134
6.1.10创建热电偶记录………134
6.1.11创建3D效果绘制的切片记录……135
6.1.12创建边界记录…135
6.1.13指定模拟属性135
6.1.14保存并运行…135
6.1.15 Smokeview查看结果…136
6.1.16查看时间历史结果…137
6.2空气流动模型……137
6.2.1创建网格……137
6.2.2创建进气表面…139
6.2.3创建微粒释放………个40
6.2.4创建通风☐…140
6.2.5创建开放(排气)通风口141
6.2.6创建切片记录141
6.2.7指定模拟属性141
6.2.8保存模型……142
6.2.9运行仿真…143
6.2.10查看粒子运动143
6.2.11查看切片数据143

6.3房间烟气测量模型…………144
6.3.1创建火源表面…145
6.3.2创建火源通风☐…145
6.3.3创建开放边界通风口…146
6.3.4创建网格147
6.3.5增加墙…148
6.3.6增加门…149
6.3.7旋转模型得到更好的视角149
6.3.8增加层区探测设备150
6.3.9增加流量测量设备150
6.3.10设定模拟时间150
6.3.11保存模型…151
6.3.12开始模拟151
6.3.13 3D视图中观看烟雾.152
6.3.14查看时间历史数据……152
提高篇
第7章创建复杂的几何结构…156
7.1弯曲的墙壁…156
7.1.1使用墙工具…157
7.1.2使用块工具…158
713旋转对象…158
72桁梁和屋顶159
73楼梯161
第8章几何对象编辑操作164
8.1鼠标操作164
8.1.1选择164
8.1.2快捷菜单164

8.1.3双击编辑……165
8.1.4调整图形尺寸……165
8.1.52D视图下转换/施动对象…166
8.1.62D视图下旋转物体167
8.2工具栏操作…167
8.2.1撤销/重做……167
8.2.2复制粘贴…168
8.2.3转化……168
8.2.4镜像……168
8.2.5缩放对话框……169
8.2.6旋转对话框170
8.2.7仅展示选择的对象170
第9章提高模型实例建模详解…171
9.1电器火灾模型…171
9.1.1计算网格…173
9.1.2材料特性…175
9.1.3保存模型177
9.1.4表面性质…177
9.1.5几何模型…179
9.1.6后处理控制…193
9.1.7仿真参数…195
9.1.8运行分析…195
9.1.9查看结果…195
9,2多房间模型…198
9.2.1输入材料数据……198
9.2.2创建网格200
9.2.3指定燃烧参数…·200
9.2.4创建表面201
9.2.5创建地板和墙204
9.2.6创建门窗218
9.2.7创建家具(障碍物).229
9.2.8使用通风口定义火源………243

9.2.9定义开放边界…243
9.2.10设置探测器244
9.2.11设置水喷淋设备……246
9.2.12设置切片……248
9.2.13设置模拟属性…248
9.2.14保存并运行…249
9.2.15 Smokeview查看3D结果.249
9.2.16查看时间历史结果………251
9.3多楼层模型…251
9.3.1输入材料数据…251
9.3.2创建网格……252
9.3.3
指定燃烧参数
253
9.3.4创建表面…
.253
9.3.5创建楼层……254
9.3.6创建第一层楼结构255
9.3.7创建第二层楼结构255
9.3.8创建楼梯…268
9.3.9设置模拟属性…272
9.3.10保存并运行272
9.3.11查看结果273
9.3.12查看时间历史结果273
精通篇
第10章创建FDS+EVAC逃生模型…276
10.1认识FDS+EVAC…276
10.1.1FDS+EVAC的特点…276
10.12建模注意事项…278

10.13使用疏散模型的简要步骤……279
10.2FDS+EVAC建模…280
10.2.1创建网格…280
10.2.2导入材料和反应281
10.2.3创建表面…281
10.2.4创建构筑物…281
10.3 FDS+EVAC菜单…282
10.3.1人员参数(Person Types)…283
10.3.2初始位置(nitial P0siti0nS)…285
10.3.3疏散孔洞(Evac H0les)286
10.3.4出口(Exits)…287
10.3.5入口(Entrances)288
10.3.6门(D00rS)289
10.3.7走廊(Corridors)…290
10.3.8斜坡/楼梯(Incline/Stairs)291
第11章燃气喷射火模型…………294
11.1创建网格…294
112导入材料和反应…295
113创建表面…296
11.3.1火源表面…296
11.3.2泄漏表面…296
11.4创建构筑物.299
11.4.1创建罐体…300
11.4.2创建罐盖…301

11.5设置泄漏孔与点火源304
11.5.1设置点火源304
11.5.2设置泄漏孔…304
116设置探测设备…304
11.7设置模拟属性305
11.8保存并运行305
11.9查看结果306
11.9.1图像结果306
11.9.2时间历史结果306
第12章精通模型实例建模详解308
12.1EVAC疏散模型308
12.1.1启用FDS+EVAC 308
12.1.2创建网格308
12.1.3创建一个出口…309
12.1.4添加人员…310
12.1.5指定模拟属性…311
12.1.6保存模型……311
12.1.7运行分析311
12.1.8查看结果311
12.2FDS+EVAC疏散模型…313
12.2.1导入反应和材料…313
12.2.2创建网格……314
12.2.3用石膏创建墙面315
12.2.4创建燃烧器表面…315
12.2.5创建流场表面……315
12.2.6创建墙….315
12.2.7创建走廊墙壁316
12.2.8创建燃烧用的障碍物…317

12.2.9创建门洞…317
12.2.10创建火灾用通风口317
12.2.11创建火源318
12.2.12创建疏散流场318
12.2.13创建疏散出口…318
12.2.14设置人员参数…319
12.2.15添加人员319
12.2.16疏散孔洞…320
12.2.17创建切片…320
12.2.18边界输出量…320
12.2.19指定模拟参数320
12.2.20保存并运行·…321
12.2.21 Sm0 keview查看结果…321
12.2.22查看时间历史结果…322
12.3复杂建筑物火灾人员疏散模型323
12.3.1导入反应和材料324
12.3.2创建网格324
12.3.3创建表面327
12.3.4创建地板与墙壁328
12.3.5创建门洞及通风口…335
12.3.6创建火源…339
12.3.7创建疏散出口339
12.3.8设置疏散门洞340
12.3.9设置人员参数343
12.3.10添加人员344
12.3.11疏散孔洞344
12.3.12创建切片345
12.3.13边界输出量345
12.3.14指定模拟参数…346
12.3.15保存并运行…346
12.3.16 Smokeview结果查看346
12.3.17查看历史结果348

参考文献…349

Pathfinder,Pathfinder从入门到精通,人员应急疏散,人员应急疏散仿真工程软件,人员疏散,仿真工程,吕佩桦,王春雪,高清PDF《人员应急疏散仿真工程软件-Pathfinder从入门到精通》王春雪、吕佩桦

灾难发生时的逃生个体希望以比平时更快的速度逃离灾难现场,而人群则显示出一种从众的行为,个体之间开始进行身体接触,相互摩擦甚至挤压。恐慌人群经过逃生通道瓶颈时的竞争动态变得极不协调。因此,在出口处易出现拥挤,而这种拥挤会使得人群之间相互挤压的力量迅速增大,将出口堵塞。另外,受恐慌情绪下的盲目从众行为影响,灾害逃生时经常出现一个出口拥挤不堪,而另一出口却几乎无人通过的低效率现象。因此,借助仿真工程技术模拟应急疏散恐慌人群行为,优化人群逃生空间及人员逃生组织结构,研究人群在应急行为中的确定性和随机性规律,以及竞争与协作机制,根据工程仿真结果,设计有效的疏散和干预方法,有助于尽量减少群体恐慌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改进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疏散逃生关乎人的生命,如何提高人们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有序地进行疏散与逃生的能力,不仅需要在日常加强对人们在面临灾难时的逃生能力的培养及相关火灾、爆炸、地震、防恐基础知识的教育,而且还应在建筑工程设计、逃生设备设施的设计和建设上为人员安全逃生创造基础性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应急疏散演练,制订有效的疏散演练预案,则是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缓解或避免人群恐慌,实现有序快速安全疏散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基于此,出版《人员应急疏散仿真工程软件Pathfinder从入门到精通》书,本书可满足安全工程、消防工程、建筑安全工程以及制订疏散应急演练教学、科研及设计的需要,本书以Pathfinder的流行版本2015版本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Pathfinder的操作流程,结合大量仿真案例对软件应用做了详尽解读,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能够实现从入门到精通的跨越。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杨凯、郭丹彤、任冬、魏明明、刘芳茗、詹求杰、李泽华、尚志通等的帮助。吕佩桦、吕方舟在文字翻译及文字整理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鼎力协助,上海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Pathfinder(2015)试用版。

内容索引:

入门篇
第1章初识Pathfinder 2015……2
1.1 Pathfinder 2015图形用户界面…2
1.2 Pathfinder 2015模型展示…4
13 Pathfinder 2015模拟方式…5
1.4 Pathfinder 2015的局限性及存在的问题…5
1.5 Pathfinder 2015模拟器名称…5
1.6运行Pathfinder 2015软件的系统需求…5
第2章Pathfinder 2015工作界面…8
2.1导航视图……8
2.2 3D和2D视图…9
22.1 3D导航视图…10
2.2.2 2D导航视图10
2.2.3重置视图……10
2.2.4填充视图…11
2.2.5 3D和2D视图中的模型绘制…11
23视图选项…11
2.3.1渲染12
2.3.2人员显示…12
2.3.3房间着色…13
2.3.4房间透明…13
2.4群组设置……13
2.4.1创建子群组…13
2.4.2变更群组……13
第3章基本模型绘制…14
3.1楼层……14
3.1.1自动创建楼层…14

3.1.2手动创建楼层……15
3.1.3改变活动楼层……16
3.1.4显示所有楼层…
…163.1.5楼层特性16
3.1.6入门练习一…17
3.2房间…18
3.2.1创建新的房间…18
3.2.2模型绘制平面…19
3.2.3薄墙…19
3.2.4分割房间……20
3.2.5分隔和合并房间……21
3.2.6房间属性……22
3.2.7阻止从房间进出……23
3.2.8入门练习二……24
3.3障碍物/仔孔洞……25
3.3.1任意形状的障碍物……25
3.3.2厚墙……28
3.3.3入门练习三……28
3.4门…30
3.4.1海门……30
3.4.2厚门……32
3.4.3门的属性特征…33
3.4.4入门练习四…34
3.5出☐…36
3.5.1出口的创建……36
3.5.2入门练习五……36
第4章入门模型实例—建模详解…38
4.1单门简单房间模型……38

4.2双门套间房间模型…39
4.3起居室模型……41
提高篇
第5章运动空间绘制…46
5.1对象编辑…46
5.1.1移动…46
5.1.2旋转…49
5.1.3镜像…51
5.1.4提高练习一…53
5.1.5提高练习二…54
5.2楼梯…55
5.2.1两边之间的楼梯57
5.2.2单边延伸楼梯…57
5.2.3楼梯属性特征…59
5.2.4提高练习三…61
5.3斜坡…65
5.4自动扶梯…65
5.5自动坡道65
5.6电梯…66

5.6.1创建电梯…66
5.6.2电梯显示68
5.6.3电梯属性特征69
5.6.4电梯额定负载71
5.6.5连接/非连接楼层……71
5.6.6召唤一组电梯…71
5.6.7提高练习四…71
第6章创建人员…74
6.1扼要描述……74
6.1.1扼要描述配置…76
6.1.2人员设置76
6.1.3提高练习五76
6.2行为…77
6.2.1创建新的行为78
6.2.2添加动作…78
6.2.3去航点的动作…79
6.2.4去房间的动作80
6.2.5通过电梯逃生的动作80
6.2.6等待动作…80
6.2.7提高练习六…81
6.3添加人员…83
6.3.1人员安置…83

6.3.2人群安置……84
6.3.3在房间内安置人群…86
6.3.4提高练习七……86
6.4重新对人员的行为及特性进行描述……89
第7章控制点操作……90
7.1编辑控制点…90
7.1.1选择和取消控制点……90
7.1.2编辑控制点……90
72用控制点来操作对象……91
7.2.1房间控制点…91
7.2.2薄门控制点……91
7.2.3厚门控制点……91
7.2.4台阶和斜坡控制点…92
7.2.5人员控制点…92
7.2.6航点控制点……92
7.2.7提高练习八…92
第8章文件操作……95
8.1导入文件……95
8.1.1导入图像…95
8.1.2导入CAD文件…96
8.1.3导入RVit文件…98
8.1.4导入Pyr0Sim和FDS文件……99
8.2使用导入的数据…99
8.2.1使用图像文件……99
8.2.2使用导入的3D的DXF、PyroSim和FDS文件…100
8.2.3使用2D的DXF文件…101
8.2.4填充缺失部分…101

8.3可视化特征设置……103
8.3.1材料……104
8.3.2材料改组和快速编辑·…105
第9章模拟…106
9.1参数……106
9.1.1时间参数…106
9.1.2输出参数……106
9.1.3路径参数…107
9.1.4行为参数107
9.2仿真的启动和管理…109
9.2.1仿真的运行…109
9.2.2提高练习九……110
9.3仿真的暂停和开始…112
9.4被困人员……112
9.4.1人员被困时的解决方法…112
9.4.2提高练习十…112
第10章提高模型实例建模详解…115
10.1工厂车间模型…115
10.2小型办公楼模型……123
10.3学生公寓模型…134

精通篇
第11章模型检查…148
11.1距离测量148
11.2连接检查148
11.3检查正在使用的对象150
11.4错误和警告150
第12章模型观察与记录…151
12.1观察视频…151
12.1.1创建一个观察视频…151
12.1.2回顾一个观察视频…151
12.1.3编辑个观察视频…152
122视频录制……152
12.2.1录制一个视频……152
12.2.2调节视频…153
12.2.3
精通练习
…153
12.3在不重新模拟一遍的情况下改变模拟视频155
第13章模拟结果…156
13.1总结报告156

13.2门的使用记录……157
13.2.1门的流率与流量……157
13.2.2门的使用量……158
13.3房间的使用记录……158
13.4人员总结…159
13.5人员历史……159
13.6 3D结果…160
13.6.1导航到模型任意位置…160
13.6.2显示几何文件输入……161
13.6.3显示人员…161
13.6.4选择人员……161
13.6.5查看多楼层问题…162
13.6.6动画回放……164
13.6.7刷新结果……164
13.6.8查看人员路径……164
13.6.9控制绘图细节/速度……164
13.6.10显示保存的视图…165
13.6.11显示相机轨迹……165
13.6.12创建模拟疏散影片……165
13.6.13显示FDS模拟结果…168
13.6.14人员轮廓/热图…170
13.6.15精通练习二…176
第14章精通模型实例建模详解…181
14.1幼儿园模型……181
14.2商场模型…194
14.3高层住宅模型(CAD文件导入建模)…206

ICS 77.120.30
CCS H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512.3-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copper smelting soot-Part 3:Determination of zinc content-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nd Na2EDTA titration
2021-08-21 发布2022-0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Na2EDTA滴定法,YS T 1512.3-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YS/ T 1512.3-202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YS /T 1512.3-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YS/T1512一2021《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的第3部分。YS/T1512一2021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铜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诺法和碘量法:
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e EDTA滴定法:
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g EDTA滴定法:
第4部分:经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g EDTA滴定法:
第5部分:砷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第6部分:铜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镉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诺法和滴定法:
第8部分:银和金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火试金法:
第9部分:锑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殷有限公司、富民薪治工贸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1起草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有限公司、阳谷样光铜业有限公司、河南像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骰份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大治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1主要起草人:李长春、赵晓鼠、邵从和、孟萌萌、李静、万双,孔令政,杨德利、叶翠情、戴月花、王洪栋、左花、张晨、牛金在、邱盛香、唐荣盛,夏兵伟、肖泽红、陈玉霞、曹桂芹、林翠芳、王蒋亮、
肖情、施小英、黄丽。
本文件方法2起草单位:浙江富治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恒邦治炼股份有限公司,解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阳谷样光铜业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方法2主要起草人:廖家章,李伟成、朱吾金、吴梅梅、黄丽、夏兵伟、杨丁仙、王九菊,陈玉霞、谢昆良,李敏、荣莎莎、高衍娇、吴勇、李先和、杨晓婷、段群英、廖元枕、傅宇、杨秀英、叶欣、刘君侠、朱红波、唐美芳、华素梅。
内容摘抄: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警示—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铜冶炼烟尘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铜治炼烟尘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1测定范围:0.30%一5.00%,方法2测定范围:>5.00%一25.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方法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4.1原理
试料用氟化氢筱、盐酸、硝酸溶解,在5⅓盐酸介质中,使用空气~乙炔火焰,于原子吸收光谱仪波长213.9m处,测量锌的吸光度,按工作曲线法计算锌含量。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S /T 1512.3-2021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pdf已关闭评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 标 准
HG3-999-76代替HGB3380-60
第32

2,3-二酮茚(吲哚醌)
2,3-二酮茚(吲哚醌),HG 3-999-1976,HG 3-999-1976 化学试剂 2,HG3-999-76代替HGB3380-60,化学试剂,HG 3-999-1976 化学试剂 2,3-二酮茚(吲哚醌).pdf

内容摘抄:

一、技术条件
1.C8 H5 02 N含量不少于98.0%。2.熔点范围(°C):201-204(2°C间隔)。3.对噻吩灵敏度试验:合格。4.杂质最高含量(指标以%计)

二、检验规则
按GB619一77之规定取样及验收。

(略)

三、试验方法
测定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按GB601一77、GB603一77之规定制备。
1,C8 H5 O2 N含量测定:称取0,75克样品,称准至0,0002克。置于500毫升定氮瓶中,加2克混合接触剂,15毫升硫酸,用微火在瓶底上缓慢加热,至泡沫停止发生后,强热使沸,待溶液透明时,冷却。用少量水冲洗瓶壁,继续加热至透明,再重复一次,最后强热沸腾1小时,冷却。加约20毫升水,冷却,移入100毫升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00毫升置于水蒸气定氮蒸馏仪中(见GB608一77第二章第2条之规定装置)加入8毫升混合溶液,进行蒸馏。以20毫升饱和硼酸水溶液吸收,约蒸出140毫升,取下吸收瓶,加数滴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液,用0.02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略)

四、包装及标志
1.包装:按HG3一119一64之规定。内包装形式:G红一3:外包装形式:I一1:包装单位:第2类。
2.标志:按HG3一119一64之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77.120.99
CCS H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S/T1467.9-2021
铪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氢量的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hafnium-Part 9:Determination of hydrogen content
2021-12-02  发布 2022-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YS /T 1467.9-2021,YS/ T 1467.9-2021 铪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氢量的测定,第9部分:氢量的测定,铪化学分析方法,YS/ T 1467.9-2021 铪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氢量的测定.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YS/T1467《给化学分析方法的第9部分。YS/T1467已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铅量的测定;
—第2部分:铺量的测定:
—第3部分:硼量的测定;
—第4部分:氯量的测定;
—第5部分:镉量的测定:
—第6部分:磷量的测定:
—第7部分:硅量的测定;
—第8部分:钠量的测定:
一第9部分:氢量的测定;
—第10部分:氧量、氯量的测定;
—第11部分:碳量的测定:
—第12部分:痕量杂质元素的测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243)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国核结给理化检测有限公司,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西部新结核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策,李剑,李震乾、卢思喻,王长华、黄永红,韩锥儒,李佗、曹海华、胡瑞升,张娟萍。庄艾春、任洁。

内容摘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给中氢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铪中氢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0%一0.008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数。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原理
试料加人锡助熔剂,置于石墨坩埚中,在惰性气氛下加热熔化,氢以分子态释放并进入载气流中。氢
分子与释放出的其他气体(如一氧化碳等)分离后在热导池中检测:或氢分子随载气流通过热的氧化铜后
转化为水,在特定的红外池中检测。检测器输出信号,计算机系统根据样品质量计算氢含量。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部
部 标 准
HG3-994-76  代替HGB3459-62
正硅酸乙酯
第32组HG 3-994-1976,HG 3-994-1976 化学试剂 正硅酸乙酯,代替HGB3459-62,化学规范,化学试剂,正硅酸乙酯,HG 3-994-1976 化学试剂 正硅酸乙酯.pdf

一、技术条件
1.Si02含量不少于:化学纯………28.0%。2.比重范图:化学纯……0.929~0.936。3,游离酸(以HC1计):化学纯……0,05%。
二、检验规则
按GB619一77之规定进行取样及验收。
三、试验方法
测定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按GB601一77、GB603一77之规定制备。

(略)
四、包装及标志
1.包装:按HG3一119一64之规定。内包装形式:Gz一2、G:一3;外包装形式:I一1:包装单位:第4、5类。
2.标志:按HG3一119一64之规定,并注明“毒害物品”。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75.060
CCS E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7657.2-2021
天然气利用光声光谱一红外光谱一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   第2部分:光声光谱法测定甲烷含量
Natural gas-Composition analysis using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infrared spectrum-fuel cell combining method-Part 2:Determination of methane content by photoacoustic spectroscopy method
2021-11-16     发布     2022一02-16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SY /T 7657.2-2021,利用光声光谱-红外光谱-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天然气,天然气 利用光声光谱-红外光谱-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 第2部分,第2部分:光声光谱法测定甲烷含量,SY /T 7657.2-2021 天然气 利用光声光谱-红外光谱-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 第2部分:光声光谱法测定甲烷含量.pdf(内含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侧》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SYTT657《天然气利用光声光谱一红外光谱一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的第2部分。SYT7657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a)第1部分:总则:
b)第2部分:光声光谱法测定甲烷含量,
c)第3部分:红外光谱法测定乙烷及以上烷烃、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
d)第4部分:燃料电池法测定氢含量。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4)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零碳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北分麦哈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输济管道分公司、中石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西气东输分公司南京计量研究中心、费曼(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范冲冲、罗勤、吴海、陈森、张蔼情、刘明亮、林敏、吴岩、刘喆、海舟、崔丽莉、周代兵、张佩颖。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Ⅱ
引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理1
5试验条件2
6试剂或材料2
6.1零点气2
6.2气体标准物质2
7仪器设备…2
7.1光声光谱气体分析仪2
7.2干燥剂2
7.3颗粒物过滤器3
7.4压力调压阀3
7.5流量调节阀3
8取样3
9试验步骤3
9.1准备3
9.2预热3
9.3零点校正4
9.4校准4
9.5进样4
9.6测定4
10数据处理……4
11精密度…5
11.1重复性…5
11.2再现性5
12试验报告…5
附录A(规范性)硫化氢的脱除6
参考文献7

内容摘抄:

天然气利用光声光谱一红外光谱一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第2部分:光声光谱法测定甲烷含量
警告:本文件不涉及与其应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在使用本文件前,使用者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健康操作规程,并明确其限定的适用范围。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用光声光谱法测定天然气及类似混合气体中甲烷含量的方法,包括原理、试验条件、试剂与材料、仅器与设备、样品、试脸步骤、数据处理和方法精密度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甲烷摩尔分数50%~100%的天然气或其他类似混合气体中甲烷含量的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74.1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第1部分:称量法制备一级混合气体
GB/T13609天然气取样导则
GBT20604天然气词汇
GB/T30490天然气自动取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060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利用一束强度可调制的单色光源照射到密闭的光声池中的被测样品上,样品吸收光能,并立即以释放热能的方式退激。释放的热能使样品和周围介质按光的调制频率产生周期性加热,从而导致介质产生周期性压力波动,这种压力波动可用微音拾音器或压电陶瓷传声器检测,并通过放大得到光声信号。由于每种化合物都有其特有的红外光谱(通常指吸收光谱),若人射单色光波长可变,则可检测到随波长变化的光声信号图谱,从而实现对被测物的结构鉴定与定性定量分析。原理示意图见图1。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Y /T 7657.2-2021 天然气 利用光声光谱-红外光谱-燃料电池联合法测定组成 第2部分:光声光谱法测定甲烷含量.pdf(内含参考文献)已关闭评论

ICS91.220

P9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水文缆道设计规范

SL622——2014

Specification for hydrometric cableway design

2014-12-10实施2014-09-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SL 622-2014,SL 622-2014 水文缆道设计规范,水文缆道设计规范,SL 622-2014 水文缆道设计规范

1范围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水文缆道设计规范》。

本标准共11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缆道设计标准;

————缆道结构及布设;

————缆道各部分设计;

————缆道驱动与控制设计;

————缆道系统防雷设计;

————缆道施工与验收设计。

1.0.1为统一全国水文缆道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有效发挥水文缆道在水文测验中的作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水文测站新建、改建的水文缆道的设计。

1.0.3水文缆道建设应按查勘、设计、施工安装、调试率定、试运行、验收投产等步骤进行。

1.0.4水文缆道的设计应与水文测站的总体布局相协调,并宜与所在地区城市规划、环境和生态相协调,

1.0.5位于地震烈度7度及其以上地区的水文测站的水文缆道建设,应进行抗震设计:

1.0.6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下列标准;

《一般用途钢丝绳》(GB/T 20118-200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1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 50135-2006)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水文测船测验规范》(SL 338-2006)

1.0.7水文缆道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总则……………………………………………………………………………1

2术语………………………………………………………………………………2

3设计标准…………………………………………………………………………6

3.1防洪标准……………………………………………………………………6

3.2测洪标准……………………………………………………………………6

3.3抗震与防雷标准……………………………………………………………6

3.4安全系数……………………………………………………………………7

4设计资料…………………………………………………………………………8

4.1水文气象……………………………………………………………………8

4.2地形地质……………………………………………………………………9

5缆道结构及布设………………………………………………………………10

5.1一般规定…………………………………………………………………10

5.2铅鱼缆道…………………………………………………………………11

5.3吊船缆道…………………………………………………………………12

5.4吊箱缆道…………………………………………………………………14

5.5浮标缆道…………………………………………………………………15

5.6缆道房……………………………………………………………………17

6缆道索与滑轮设计……………………………………………………………19

6.1一般规定…………………………………………………………………19

6.2主索………………………………………………………………………20

6.3主索减振…………………………………………………………………30

6.4工作索……………………………………………………………………32

6.5滑轮………………………………………………………………………43

6.6行车………………………………………………………………………48

7塔架(柱)与基础设计…………………………………………………………59

7.1一般规定…………………………………………………………………59

7.2荷载与作用…………………………………………………63

7.3自立式塔架(柱)……………………………………………66

7.4拉线式塔架(柱)……………………………………………73

7.5基础…………………………………………………………78

7.6锚碇…………………………………………………………87

8缆道绞车……………………………………………………………92

8.1一般规定……………………………………………………92

8.2绞车选型……………………………………………………93

8.3绞车基础……………………………………………………95

9测控系统设计………………………………………………………98

9.1测控装置……………………………………………………98

9.2信号及传输…………………………………………………103

10防雷设计………………………………………………………112

10.1一般规定…………………………………………………112

10.2设施防雷…………………………………………………113

10.3设备防雷…………………………………………………116

11施工与验收设计………………………………………………118

11.1基础及锚碇………………………………………………118

11.2塔架(柱)…………………………………………………119

11.3缆索系统…………………………………………………121

11.4缆道绞车…………………………………………………123

11.5信号及传输………………………………………………124

11.6测控装置…………………………………………………125

11.7防雷系统…………………………………………………126

11.8验收………………………………………………………127

附录 A 水文缆道主索直径选用表 …………………………… 129

附录 B 验收用表 ……………………………………………… 136

标准用词说明………………………………………………………153

条文说明……………………………………………………………15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3.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629—2014

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water diversion route

2014-04-15发布    2014-07-15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SL 629-2014,SL 629-2014 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629-2014 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附条文说明)

1范围

 

根据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9章和8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规定了规范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对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基本任务、阶段划分、工作程序以及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做了规定;

——对引调水线路工程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等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内容、要求和方法等做了规定;

——对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附件、隧洞围岩主要力学参数取值、隧洞 TBM施工适宜性判定、黄土隧洞工程地质评价、隧洞涌水量预测、隧洞有害气体和放射性评价、渠道工程地质分段评价、隧洞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等做了规定。

1.0.1 为适应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的需要,统一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大型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

1.0.3 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勒察阶段与引调水工程设计阶段相对应,划分为引调水线路工程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设计和施工详图设计等阶段。

1.0.4 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下列标准《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GB112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373)

1.0.5 引调水线路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7

4.1一般规定…………………………………………………………………7

4.2区域地质和地震…………………………………………………………7

4.3引调水线路方案…………………………………………………………8

5项目建议书阶段工程地质勘察………………………………………………10

5.1一般规定…………………………………………………………………10

5.2区域构造稳定性…………………………………………………………10

5.3隧洞………………………………………………………………………11

5.4渠道………………………………………………………………………14

5.5渡槽、管桥………………………………………………………………17

5.6倒虹吸……………………………………………………………………19

5.7埋管(涵)…………………………………………………………………21

6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23

6.1一般规定…………………………………………………………………23

6.2区域构造稳定性…………………………………………………………23

6.3隧洞………………………………………………………………………24

6.4渠道………………………………………………………………………31

6.5渡槽、管桥………………………………………………………………34

6.6倒虹吸……………………………………………………………………36

6.7埋管(涵)…………………………………………………………………37

7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39

7.1一般规定…………………………………………………………………39

7.2隧洞………………………………………………………………………39

7.3渠道…………………………………………………………………44

7.4渡槽、管桥…………………………………………………………47

7.5倒虹吸………………………………………………………………49

7.6埋管(涵)……………………………………………………………51

8招标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53

8.1一般规定……………………………………………………………53

8.2工程地质复核与勘察………………………………………………53

9施工详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55

9.1一般规定……………………………………………………………55

9.2施工期工程地质勘察………………………………………………55

附录 A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附件 ……………………………………… 56

附录 B 隧洞围岩主要力学参数取值 ………………………………… 58

附录 C 隧洞 TBM施工适宜性判定 …………………………………… 60

附录 D 黄土隧洞工程地质评价 ……………………………………… 62

附录E 隧洞涌水量预测 ………………………………………………… 64

附录F 隧洞有害气体和放射性评价 …………………………………… 69

附录G 渠道工程地质分段评价 ………………………………………… 73

附录 H 隧洞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 75

标准用词说明………………………………………………………………77

条文说明……………………………………………………………………7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27.140 P56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669——2014

防洪规划编制规程

Code for formulation of flood mitigation planning

2014-10-03实施    2014-07-0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SL 669-2014,SL 669-2014 防洪规划编制规程,防洪规划编制规程,SL 669-2014 防洪规划编制规程(附条文说明)

 

1范围

根据水利部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资料分析、防洪形势分析、防洪区划与防洪标准、设计洪涝水计算、防洪减灾总体规划、城市防洪排涝、沿海地区风暴潮防御、涝区治理、山洪灾害防治、水土流失防治、防洪工程措施、防洪非工程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投资匡算与实施安排、实施效果评价与保障措施等。

1.0.1 为满足规划编制工作的需要,明确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技术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编制、修订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重要中等河流、跨省级行政区主要河流,全国、省级及地市级行政区域,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规划。其他河流及地市级以下区域防洪规划,其他规划中与防洪相关的内容可参照执行。

1.0.3 编制和修订防洪规划,应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以及防汛和抗旱相结合、治理与保护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流域与区域、整体与局部、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等关系,统筹协调防洪减灾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其他行业发展需求等关系。

1.0.4 编制防洪规划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加强调查研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防洪保安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针对流域、区域洪涝灾害的成因、特点、治理现状与防洪减灾重点问题,客观评价防洪形势,提出治理目标和任务,确定防御和利用洪水、防治涝灾、实施洪水风险管理的总体方案、主要工程布局和管理措施,构建流域、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

修订流域、区域防洪规划应在对原规划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流域、区域防洪形势的新变化,针对防洪减灾的新问题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完善。

1.0.5 防洪规划应服从所在流域的流域综合规划;区域防洪规划应服从所在流域的防洪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应服从所在流域的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等相关规划相协调,与水利专业规划相衔接。

1.0.6 防洪规划宜设置近期与远期两个水平年,并以近期为重点。水平年宜与流域综合规划相一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1.0.7 编制和修订防洪规划应充分利用以往规划和有关成果,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1.0.8 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有下列标准∶

《防洪标准》(GB50201)

《城市防洪设计规范》(GB/T5080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

《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L45)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

1.0.9 编制和修订防洪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总则…………………………………………………………………………1

2基本资料分析………………………………………………………………3

3防洪形势分析………………………………………………………………5

4防洪区划与防洪标准………………………………………………………7

4.1防洪区划………………………………………………………………7

4.2防洪标准………………………………………………………………7

5设计洪涝水计算……………………………………………………………9

6防洪减灾总体规划………………………………………………………11

6.1总体思路与对策……………………………………………………11

6.2洪水总体安排………………………………………………………12

6.3防洪减灾体系总体布局……………………………………………12

7城市防洪排涝……………………………………………………………15

7.1城市防洪排涝现状评价……………………………………………15

7.2规划原则与要求……………………………………………………15

7.3规划措施方案………………………………………………………17

8沿海地区风暴潮防御……………………………………………………19

8.1现状防御能力与需求分析…………………………………………19

8.2规划原则与目标任务………………………………………………19

8.3规划措施方案………………………………………………………20

9涝区治理…………………………………………………………………21

9.1治理原则……………………………………………………………21

9.2治涝工程布局………………………………………………………21

9.3治涝设施规划………………………………………………………22

0山洪灾害防治……………………………………………………………23

10.1情况调查及防治区划………………………………………………23

10.2规划原则及防治目标………………………………………………23

10.3防治措施………………………………………………………………24

1l 水土流失防治 ………………………………………………………… 25

11.1治理原则………………………………………………………………25

11.2防治措施………………………………………………………………25

12防洪工程措施………………………………………………………………27

12.1堤防工程………………………………………………………………27

12.2河道治理………………………………………………………………27

12.3水库工程………………………………………………………………28

12.4蓄滞洪区和分洪工程…………………………………………………29

12.5水闸及其他工程………………………………………………………31

13防洪非工程措施……………………………………………………………32

13.1一般规定………………………………………………………………32

13.2防汛指挥系统…………………………………………………………32

13.3防洪管理………………………………………………………………33

13.4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33

13.5超标准洪水防御方案…………………………………………………34

13.6应急管理………………………………………………………………34

14环境影响评价………………………………………………………………35

14.1规划分析………………………………………………………………35

14.2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35

14.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5

14.4减缓对策措施与监测跟踪评价………………………………………36

15投资匡算与实施安排………………………………………………………37

15.1投资匡算………………………………………………………………37

15.2近期工程实施意见……………………………………………………37

16实施效果评价与保障措施…………………………………………………38

16.1实施效果评价…………………………………………………………38

16.2保障措施………………………………………………………………38

标准用词说明…………………………………………………………………39

条文说明………………………………………………………………………4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SL ICS 27.140

P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730—2015

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cartographic symbols and expressions of spatial features in water resources

2015-11-30发布2016-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 布

SL 730,SL 730-2015,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SL 730-2015 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规范

 

1范围

根据水利行业标准制修定计划,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共9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标准描述∶水利空间要素的组织原则、方法和图式的内涵、功能和特征。

——给出了水利空间要素图式与表达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空间要素符号的基本内容、符号样式及空间要素的组织和表达。本标准适用于水利地图的编制,包括水利模拟地图及水利电子地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7278—2009 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

GB/T 2025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GB/T 25597——2010 地理信息 万维网地图服务接口

GB/Z28586—2012 地理信息 基于网络的数据分发规范

CH/Z9011—20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

SL729—2015 水利空间要素数据字典

3 术语和定义1765252018289 2012-22-12-100

表示地球表面各水利要素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及地域规律的地图

3.2影像水利地图 image map in the water sector

以影像地图为底图,将水利空间要素综合表示在图面上的地图

3.3晕渲水利地图 hill-shading map in the water secton

表示地表居民地、交通、境界等基础地理要素和水利要素,并用等高线和晕渲图像复合表示地面起伏的水利地图。

4.1 水利地图类型水利地图主要包括下列类型∶

a)矢量水利地图∶基于矢量地形数据生产的水利地图。

b)晕渲水利地图∶基于核心地形要素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生产的带有地势信息的水利地图。

c)影像水利地图∶基于居民地及设施、地名、境界、交通、水利空间要素等数据,以及正射影像数据生产的带有地表影像特征的水利地图。

4.2 水利地图表达要素类型

水利地图的要素类型应包括测量控制点、地名、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地貌、管线、植被与土质、境界和水利空间要素等。各类水利地图表达要素类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前言…………………………………………………………………………………………………………………Ⅳ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水利地图类型、要素和规格………………………………………………………………………………………1

4.1水利地图类型…………………………………………………………………………………………………1

4.2水利地图表达要素类型………………………………………………………………………………………1

4.3图幅规格………………………………………………………………………………………………………2

5水利空间要素分类…………………………………………………………………………………………………2

6基本要求……………………………………………………………………………………………………………2

6.1数学基础………………………………………………………………………………………………………2

6.2比例尺…………………………………………………………………………………………………………2

6.3数学精度………………………………………………………………………………………………………2

7一般规定……………………………………………………………………………………………………………2

7.1符号分类………………………………………………………………………………………………………2

7.2符号内容………………………………………………………………………………………………………2

7.3符号使用………………………………………………………………………………………………………3

7.4符号样式………………………………………………………………………………………………………3

7.5符号尺寸………………………………………………………………………………………………………3

7.6定位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3

7.7符号配置………………………………………………………………………………………………………3

7.8文字注记………………………………………………………………………………………………………4

7.9符号与注记设色………………………………………………………………………………………………4

8水利地图整饰………………………………………………………………………………………………………4

9水利空间要素表达…………………………………………………………………………………………………4

9.1空间要素分级…………………………………………………………………………………………………4

9.2空间要素选择…………………………………………………………………………………………………5

9.3空间要素表达…………………………………………………………………………………………………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水利基础空间要素图式 …………………………………………………………………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水利专题空间要素图式 ………………………………………………………………… 22

附录C(规范性附录)基础地理要素图式…………………………………………………………………5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水利地图表达内容选取 ……………………………………………………………… 69

附录E(资料性附录) 空间要素表达示例 ……………………………………………………………………… 71

表 A.1 水利基础空间要素图式 ………………………………………………………………………………… 7

表B.1 水资源专题图式 ………………………………………………………………………………………… 22

表B.2 防汛抗旱专题图式 ……………………………………………………………………………………… 28

表B.3 水土保持专题图式 ……………………………………………………………………………………… 38

表B.4 其他专题图式 ……………………………………………………………………………………… 49

表C.1 基础地理要素图式……………………………………………………………………………………5]

表D.1 水利地图表达内容选取 …………………………………………………………………………… 69

表E.1 基础地理要素分级显示示例 ……………………………………………………………………… 71

表E.2 水利空间要素分级显示示例 ……………………………………………………………………… 9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