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2/T 005-2020 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
ICS 01.040.01
400 DB1502
包头市地方标准
DB 1502/T005-2020
政府部门“双随机 、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marke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two random selections
and one informational publicity"in government agencies
2020-03-19发布 2020-06-19实施
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包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智斌、秦洁、任卫国、白玲。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1监管对象 1
2.2双随机、一公开 1
2.3跨部门联合抽查 1
2.4抽查比例 1
3总则1
4组织方式 2
5工作基础 2
5.1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
5.2建立市场主体名录库2
5.3建立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3
5.4制定工作细则3
5.5统一监管系统.3
6监管实施 3
6.1监管流程 3
6.2制定年度工作计划 3
6.3明确抽查任务4
6.4随机抽取市场主体4
6.5随机抽取执法检查人员4
6.6确定抽查比例和频次5
6.7明确抽查工作要点 5
6.8确定检查方式 6
6.9实地核查6
6.10形成与公示检查结果7
6.11后续处理 7
7结果运用 8
8协同联动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单一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9
附录B(资料性附录)跨部门联合抽查事项清单10
附录C(资料性附录)监管实施流程图 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要点 12(略)
内容摘要:
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政府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总则、组织方式、工作基、监管实施、结果运用和协同联动。
本标准适用于全市县级以上具有行政监督检查职责的政府部门(以下简称“部门”)对市场主体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对非市场主体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也可参照适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监管对象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bject
包括市场主体和非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指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非市场主体,是指市场主体以外的各类组织和个人,包括事业单位、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2.2双随机、一公开two random selections and one informational publicity
在市场监管中,随机抽取监管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3跨部门联合抽查the joi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f cross-government agencies
由确定的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开展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活动。
2.4抽查比例ratio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根据市场监管工作需要,确定的应监管对象与同类市场监管对象之间的占比。
3 总则
3.1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应坚持依法监管、公正高效、公开透明、协同推进的原则。
3.2除下列情形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监管事项均应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不得随意对市场主体开展监督检查:
a)法律法规规章对监督方式有明确规定的:
b)国务院、国务院各部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监督检查有专门要求或重点工作部署的:
c)被投诉举报涉嫌违法违规的:
d)市场监管领域突发性事件的:
e)上级交办、督办行政处罚案件的:
f)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监管对象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
g)其他部门移交行政处罚案件线索的。
3.3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并经相应程序批准后不予公开的以外,检查结果应向社会公开。
3.4应坚持行政执法、行政指导和宣传教育相结合,引导市场主体合法经营、诚信经营。
4组织方式
4.1“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组织方式分为:
a)单一部门随机抽查:抽查工作全过程由单一政府部门自行组织和实施:
b)跨部门联合抽查:抽查工作全过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政府部门共同实施,跨部门联合抽查又可分为:
1)综合性跨部门联合抽查:由市场监管部门或政府确定的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2)行业性或专门领域跨部门联合抽查: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政府确定的部门牵头,其他相关部门参与。
4.2根据管辖权限,属于上级部门管辖的监管对象可委托下级部门实施:上级委托下级部门实施,下级部门应按属地管理原则落实监管责任。
4.3对于跨区域或专业性较强的抽查事项,可由上级部门牵头负责,上下级部门联动联合抽查。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329/T 80.4-2021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4部分 好氧发酵技术要求
ICS 13.060
CCS Z 50
DB 5329
大理州地方标准
DB 5329/T80.4-2021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4部分好氧发酵技术要求
2021-12-14发布 2021-12-30实施
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DB5329/T80《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处置厂建设及管理:
第2部分:收集、运输、贮存;
第3部分: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第4部分:好氧发酵技术要求。
本文件为DB5329/T80的第4部分
本文件由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顺和、柴光荣、王春荣、肖春梅、姚秉蕊、李自群、潘巧云、刘飞、李建华、汉华、杨松雄、施建波、刘海萍、王欣泽、倪喜云、王坤。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要: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4部分 好氧发酵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泥厌氧消化沼渣进行好氧发酵相关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发酵工艺及发酵产物的质量评价、发酵产物利用。
本文件适用于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的沼渣进行好氧发酵处理,其它地区污泥可参照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0287 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2348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园林绿化用泥质
GB/T2460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土地改良用泥质
NY/T3442 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
CJ/T36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森林地用泥质
CJJ52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沼渣好氧发酵
在通气良好、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助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降解有机物的过程,生成性质稳定的熟化沼渣的过程。
3.2辅料
用于调节发酵原料含水率、碳氮比通透性等的物料。常用铺料有畜禽粪便、农作物秸杆、锯末、烟末、草炭等。
3.3返混料
二次发酵后返回混料阶段的物料,用以补充好氧发酵微生物菌群,调节含水率等。
3.4一次发酵
从物料混合起堆之日至堆体温度达到50℃~55℃的发酵过程。
3.5二次发酵
一次发酵结束后,温度保持在55℃~65℃,持续15天~20天的发酵过程。
3.6陈化
二次发酵后有机物料稳定化的过程。
3.7堆体氧气浓度
堆体空隙内氧气含量的百分比。
4 一般要求
4.1辅料存放区应防雨、防水、防火,必时间不宜超过3天,应尽快预处理并送至发酵区。
4.2辅料不应含有塑料、玻璃、金属x石块等不可降解的机械杂物,粒径不宜大于20mm。
4.3沼渣含水率不宜大于80%,有质不小于40%。(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5329/T 80.3-2021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3部分 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ICS 13.060
CCS Z 50 085329
大理州地方标准
DB5329/T80.3-2021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3部分 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2021-12-14发布 2021-12-30实施
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DB5329/T80《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处置厂建设及管理:
第2部分:收集、运输、贮存:
第3部分: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第4部分:好氧发酵技术要求。
本文件为DB5329/T80的第3部分
本文件由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大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所、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云南省燃气计量检测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钟顺和、柴光荣、王春荣、肖春梅、姚秉蕊、李自群、潘巧云、刘飞、李建华、吕汉华、杨松雄、施建波、雷宝坤、王欣泽、倪喜云、王坤、韩晓箴、陈德春。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要:
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综合利用
第3部分连续搅拌厌氧消化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污水处理厂污泥连续搅拌厌氧消化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厌氧消化工艺、厌氧消化要求、
消化产物处置。
本文件适用于洱海流域污水处理厂污泥连续搅拌厌氧消化,其它地区污泥可参照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820天然气
GB18047车用压缩天然气
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质
GB/T3196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打6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
CJT510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 稳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污泥厌氧消化
在无氛条件下,由兼性菌和厌礼菌将污泥中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稳定的过程。
3.2污泥稳定
通过生物、化学或物化处理,使污泥处理产达到不易腐败发臭、控制病原体等要求。
3.3CSTR (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
连续搅拌反应系统,或全混式厌氧反应器。
3.4CSTR厌氧消化
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方式将有机物料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的过程。
3.5体积分数
在同温同压下,各气体单独存在时的体积与总体积的百分比。
4 厌氧消化工艺
4.1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流程见图1。(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2066-2017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黑龙江省)
UDC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P DB23/T2066-2017
备案号:J14117-2018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masonry shear wall structures
2018-01-24发布2018-04-01实施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前 言
根据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编制《装配式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批复要求,由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开展了黑龙江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
本规程编制过程中,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发展需要,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多次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9章和5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构件制作、检验与运输,施工,工程验收等。
本规程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秀月街178号科技创新城20号楼B305室;邮编:150028;电话:0451-82874974;网址:www.dachenglvjian.cc;邮箱:wflai@sina.com),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众诚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王凤来 孙绪杰 白崇喜 王 钧 翟长海
刁领双 刘 伟 朱 飞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唐榕滨 高连玉 张小冬 朱卫中 熊立红
王海云 肖明秀
内容摘抄: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规范我省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的生产、设计与施工验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合理、质量可靠,提高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9度抗震设计的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
1.0.3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的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装配式建筑 prefabricated building
主要采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程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
2.1.2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masonry building
竖向承重采用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装配式建筑。
2.1.3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 prefabricated reinforced concrete masonry shear wall structure
经预制砌块砌体构件吊装、安装实现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可靠连接后,在墙体孔洞内和连接柱内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承重结构。
2.1.4 结构完整性 structural integrity
以适宜的建筑材料,强调建筑每个独立区域空间的结构完整,追求结构传力过程简单直接,实现结构整体性要求的设计理念。
2.1.5 预制砌块砌体构件 prefabricated concrete masonry component
在工厂或预制场地采用配筋砌块砌体专用砌块砌筑,并配置好水平钢筋的空心砌块砌体墙片。
3 基 本 规 定
3.0.1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宜采用模数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饰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用建筑系统集成的方法统筹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和运营维护,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一体化。
3.0.2 工厂化生产的部件应采用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机具,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质量。
3.0.3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的装配化施工应采用适宜的技术、设备和机具,综合协调建筑、结构、机电、内装等专业,制定相互协同的施工组织方案。
3.0.4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宜运用BIM信息化技术,实现全专业、全产业链的管理与控制,提升一体化管理水平。
3.0.5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标准。
3.0.6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中,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满足公差和质量要求;
2 应满足装配式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
3 预制砌块砌体构件的连接柱宜设置在墙体非转角部位;
4 预制砌块砌体构件宜满足无支撑状态下的抗倾覆要求和吊装额定起重量要求。
3.0.7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的深化设计宜体现建筑系统集成各环节的综合要求。
3.0.8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应采用全灌孔配筋砌块砌体。
4 材 料
4.1 专用砌块、砌筑砂浆和灌孔混凝土
4.1.1 专用砌块、砌筑砂浆和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专用砌块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可采用MU10、MU15、MU20;
2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10,可采用Mb10、Mb15、Mb20;
3 灌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可采用Cb20、Cb25、Cb30、Cb35、Cb40。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语.................................................................................................2
2.2 符号.................................................................................................4
3 基本规定............................................................................................6
4 材料....................................................................................................7
4.1 砌块、砌筑砂浆和灌孔混凝土 ...........................................................7
4.2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8
4.3 其他材料..........................................................................................9
5 建筑设计..........................................................................................11
5.1 一般规定........................................................................................11
5.2 平面、立面、剖面设计 ...................................................................11
5.3 呼吸式夹心保温系统设计................................................................11
5.4 设备管线设计.................................................................................12
6 结构设计..........................................................................................13
6.1 一般规定........................................................................................13
6.2 作用及结构分析..............................................................................16
6.3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设计 ...................................................................18
6.4 预制砌块砌体构件设计 ...................................................................26
6.5 连接设计........................................................................................27
6.6 楼盖设计........................................................................................29
6.7 构造规定........................................................................................29
7 构件制作、检验与运输..................................................................34
7.1 一般规定........................................................................................34
7.2 预制砌块砌体构件制作 ...................................................................35
7.3 混凝土构件制作..............................................................................36
7.4 构件检验........................................................................................37
7.5 运输与存放 ....................................................................................38
8 施工..................................................................................................40
8.1 一般规定........................................................................................40
8.2 安装准备........................................................................................40
8.3 预制砌块砌体构件安装 ...................................................................42
8.4 混凝土构件安装..............................................................................42
9 工程验收..........................................................................................44
9.1 一般规定........................................................................................44
9.2 主控项目........................................................................................45
9.3 一般项目........................................................................................47
附录 A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受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48
附录 B 装配式配筋砌块砌体建筑评价标准.....................................49
附录 C 专用砌块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52
附录 D 专用砌块孔洞率检验方法 ....................................................53
附录 E 专用砌块错孔砌筑对孔率检验方法.....................................54
本规程用词说明....................................................................................56
引用标准名录........................................................................................57
附:条文说明........................................................................................59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500.1-2020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ICS03.220.01
A47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500.1-2020代替DB15/T500-2011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1部分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Part 1:Build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0-06-28发布 2020-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5/T 500拟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第2部分:煤化工;
——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
——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5部分:户外电子广告设施;
——第6部分:城镇加油加气站;
……
本部分为DB15/T 500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DB15/T 500-2011《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与DB15/T 500-2011的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的内容(见第5章,见2011年版的5.2.2);
——修改了附录“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的内容(见附录G,见2011版的附录E);
——删除了“内蒙古雷暴活动规律及各站平均雷暴日统计表”、“风电机组的防雷区划分”、“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分区和防雷分类”、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测量”、“土壤电阻率的测量”等附录
(见2011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F)。
本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锐克雷电防护科技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庆君、刘晓东、马云海、王乐乐、宋昊泽、李溪楠、周华、徐学文、侯越、刘旭洋、张国兰、邱东平、崔志勇、李艳娜。
内容摘抄: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检测周期、检测数据整理。。
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87-2011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57-2010、GB 50343-2012、GB/T 21431-2015所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电力电子装置及其相关的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GB 50343-2012,定义2.0.1]
3.2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LPS)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 50057-2010,定义2.0.5]
4 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如下:
a) 系统环境检测;
b) 供电电源检测;
c) 屏蔽及布线检测;
d) 等电位连接与接地系统检测;
e) 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测。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检测项目 .......................................................................... 3
5 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 3
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装置检测周期为 12 个月。 ..................................... 6
7 检测数据整理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净距 ................................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各连接部件的最小截面................................... 11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电源电涌保护器相关参数要求..................................... 12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信号线路电涌保护器相关参数要求 ................................. 14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SPD 压敏电压、泄露电流和绝缘电阻检测方法 ....................... 16
附录 G(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格式样................................... 1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500.3-2020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
ICS03.220.01
A47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500.3-2020 代替DB15/T500一2011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 :光伏发电站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Part3: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
2020-06-28发布 2020-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5/T 500拟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第2部分:煤化工;
——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
——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5部分:户外电子广告设施;
——第6部分:城镇加油加气站;
……
本部分为DB15/T 500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DB15/T 500-2011《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与DB15/T 500-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光伏发电站防雷装置检测的相关内容。
本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锐克雷电防护科技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汉堃、李庆君、颜斌、李松如、王乐乐、李溪楠、宋昊泽、秦兆军、刘旭洋、徐学文、博格、徐燕霞、淡奇峰、刘正源、东方、王曼霏、方宝珊、张国兰。
内容摘抄: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 3 部分:光伏发电站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光伏发电站防雷装置的检测内容、检测技术要求、检测周期和检测数据整理。
本部分适用于的并网光伏发电站和大中型独立光伏发电站,不适用于家用光伏发电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32512-2016 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21431-2015、GB 50057-2010、GB 50797-2012、GB/T 32512-2016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又称太阳电池组件。
[GB 50797-2012,定义2.1.1]
3.2
光伏发电单元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unit
光伏发电站中,以一定数量的光伏组件串,通过直流汇流箱汇集,经逆变器逆变与隔离升压变压器升压成符合电网频率和电压要求的电源系统。又称单元发电模块、光伏单元。
[GB 50797-2012,定义2.1.3]
3.3
光伏方阵 PV array
由若干个光伏组件或光伏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具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GB 50797-2012,定义2.1.4]
3.4
光伏发电站
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包含各类建(构)筑物及检修、维护、生活等辅助设施在内的发电站。
[GB 50797-2012,定义2.1.6]
4 检测内容
4.1 光伏方阵
光伏方阵区的检测内容应包括:
a) 土壤电阻率;
b) 太阳能电池板框架和支架及接地连接线的材料、规格、防腐蚀情况;
c) 太阳能电池板框架和支架之间、各光伏单元之间的等电位连接;
d) 框架接地装置性能;
e) 各汇流箱、逆变器和变压器的电位连接;
f) 各汇流箱、逆变器和变压器的电涌保护器性能及连接情况;
g) 变压器室的防直击雷装置性能。
4.2 升压变电站
升压变电站的检测内容应包括:
a) 接闪杆的材料、规格、接地电阻、保护范围、安全距离;
b) 升压变电站系统接地电阻;
c) 防跨步电压、接触电压措施;
d) 检修配电箱接地电阻。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检测内容 .......................................................................... 2
5 检测技术要求 ...................................................................... 2
6 检测周期 .......................................................................... 4
7 检测数据整理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外部防雷装置和防雷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最小尺寸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样表............................................ 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500.4-2020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ICS03.220.01
A47 DBI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500.4-2020代替DB15/T500-2011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4部分 :城市轨道交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Part4:urban rail tramsit
2020-06-28发布2020-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5/T 500拟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第2部分:煤化工;
——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
——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5部分:户外电子广告设施;
——第6部分:城镇加油加气站;
……
本部分为DB15/T 500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DB15/T 500-2011《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与DB15/T 500-2011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相关内容。
本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锐克雷电防护科技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松如、王汉堃、徐燕霞、颜斌、秦兆军、刘旭洋、王曼霏、王乐乐、徐学文、宋昊泽、李庆君、李溪楠、博格、淡奇峰、刘正源、东方、何春江、徐永霞、许延强。
内容摘抄: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 4 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防雷装置检测方法、检测内容及要求和检测报告的制作。
本部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新建线路、附属设施的首次检测及既有线路设施的定期检测。城市轨道交通包括的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均适用本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32937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 502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833、GB 50057、GB 5015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GB/T 50833、GB 50057、GB 50157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
3.1
建筑物防雷类别 type of lighting protection
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3.2
防雷装置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的系统,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GB 50057-2010,定义2.0.5]
4 一般性规定
4.1 本规范规定的检测范围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区间变电所、地下车站进出口站棚及地面附属设施、高架车站及高架区间、供电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站控制系统、公安通讯系统、屏蔽门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4.2 新(改、扩)建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竣工时应及时进行首次检测。新(改、扩)建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的检测,应在竣工检测前查阅设计文件及隐蔽工程记录等相关文件中的接地体使用材料、结构和尺寸。
4.3 检测前应了解被检测项目的规模、性质、类型等,熟悉检测中要使用的各项标准、安全规定、操作规范、防雷装置及机房、设备和线路敷设等情况,查阅相关资料,制定检测方案。
4.4 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定期检测流程参见附录 A。
4.5 城市轨道交通外部防雷装置的材料和最小尺寸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性规定 ........................................................................ 3
5 检测周期 .......................................................................... 3
5.1 首次检测 ...................................................................... 3
5.2 定期检测 ...................................................................... 3
6 防雷装置检测方法及具体规定 ........................................................ 3
6.1 接闪器、引下线检测 ............................................................ 3
6.2 接地装置检测 .................................................................. 4
6.3 供电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 4
6.4 通信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 4
6.5 屏蔽门系统、扶梯防雷装置检测 .................................................. 5
6.6 自动售检票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 6
6.7 火灾报警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 6
6.8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 6
6.9 通风、空调、供暖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 6
6.10 给排水系统防雷装置检测 ....................................................... 7
6.11 控制中心防雷装置检测 ......................................................... 7
6.12 车辆段及综合基地防雷装置检测 ................................................. 7
6.13 高架区间防雷装置检测 ......................................................... 7
6.14 电源 SPD 检测 ................................................................. 8
6.15 信号 SPD 检测 ................................................................. 8
7 检测程序 .......................................................................... 8
8 检测数据的整理及报告的出具 ........................................................ 8
8.1 检测结果的记录 ................................................................ 8
8.2 检测结果的判定 ................................................................ 8
8.3 检测报告的出具 ................................................................ 9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雷装置定期检测流程 ........................... 10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外部防雷装置和防雷等电位连接导体的材料和最小尺寸 ............... 11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防雷装置检测报告样表........................................... 1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1956-2020 公路半刚性基层全厚度现场拌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ICS93.080.01
P66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956-2020
公路半刚性基层全厚度现场拌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full thickness semi-Rigid base course of highway
2020-08-28发布2020-09-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鄂尔多斯市路泰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长安大学、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达拉特旗交通运输局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仲、罗志宝、郝培文、田小、王振华、常培荣、高飞翔、杜雅丽、呼慧、牛建平、王永生、党志龙、祁鑫、肖国春、白晓军、李建军、张强、宗晓钢、张勇、李志国、刘晓琴、姚文斌、梁继锁、张治宇、姜永刚、曹振优、张志彪、高飞林。
内容摘抄:
公路半刚性基层 全厚度现场拌合设计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半刚性基层全厚度现场拌合设计施工的原材料要求、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机械设备、施工工艺、质量检验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新建或改扩建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施工,其他等级公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35162 道路基层用缓凝硅酸盐水泥
JTG 345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E4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51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铣拌 milling planer mixing
铣刨拌和的简称,将物料铣削回收到搅拌仓内,按配合比添加水、添加剂、结合料进行拌和,铣拌鼓旋转一圈,完成铣削、回收、拌和、摊铺一个周期。
3.2
全厚度现场铣拌 full thickness site mixing
铣拌设备在最佳含水率下将相同配比的集料及结合料以15 cm~40 cm的厚度一层一次性现场铣拌。
3.3
蟹行转向 crab turn
行走设备在转向工况下,前后轮同向转动且偏转角相同时,车辆处于蟹行状态,即蟹行转向。
4 基本规定
4.1 施工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各工序质量控制与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4.2 施工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合理的交通疏导方案和安全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4.3 设计施工过程中应注重节约用地,降低能源和材料消耗,保护环境。
4.4 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应按强度要求,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混合料类型和配合比,具有良好的抗裂性、抗冲刷性和抗离析性。
4.5 新建公路半刚性基层施工前应进行材料调查,合理选择集料掺配或撒布方式;改扩建公路半刚性基层,原路路基整体稳定,路面结构强度良好或下承层回弹模量满足设计要求时,可采用本工艺施工,施工流程参见附录 A。
4.6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施工时,下承层应完好,并满足所处结构层的强度要求。
4.7 铣拌设备应具备蟹行转向功能,无转弯半径盲区,可精确控制铣拌深度。铣拌仓容积、转子转速可调,保证铣拌均匀性。
4.8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混合料的均匀性检测。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原材料要求 ...................................................................... 2
5.1 一般规定 ..................................................................... 2
5.2 水泥及添加剂 ................................................................. 2
5.3 石灰 ......................................................................... 2
5.4 粉煤灰 ....................................................................... 3
5.5 水 ........................................................................... 3
5.6 集料 ......................................................................... 3
6 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 .............................................................. 4
6.1 一般规定 ..................................................................... 4
6.2 强度要求 ..................................................................... 5
6.3 强度试验及计算 ............................................................... 6
6.4 无机结合料的计算和比例 ....................................................... 7
6.5 混合料级配及技术要求 ......................................................... 8
6.6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 11
6.7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施工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段技术要求 ............................ 12
7 机械设备 ....................................................................... 13
7.1 机械设备配置 ................................................................ 13
7.2 机械性能要求 ................................................................ 13
8 施工 ........................................................................... 14
8.1 一般规定 .................................................................... 14
8.2 施工准备 .................................................................... 15
8.3 布料整平 .................................................................... 15
8.4 现场拌合 .................................................................... 16
8.5 混合料整平 .................................................................. 17
8.6 压实 ........................................................................ 17
8.7 接缝处理 .................................................................... 18
8.8 养生、交通管制 .............................................................. 18
9 施工质量检验与控制 ............................................................. 18
9.1 一般规定 .................................................................... 18
9.2 施工过程检测 ................................................................ 19
9.3 结构层芯样完整性检测 ........................................................ 20
9.4 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控制 .................................... 20
9.5 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控制 ...................................... 21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半刚性基层、底基层全厚度现场拌合施工流程 ....................... 22
附录 B(资料性附录)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23
附录 C(规范性附录)铣拌设备标定................................................... 24
附录 D(规范性附录)干粉撒布车标定................................................. 26
附录 E(规范性附录)集料掺配机标定................................................. 27
附录 F(规范性附录)集料撒布设备标定............................................... 28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2281-2021 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ICS93.080.01
CCS P66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2281-2021
寒冷地区 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办冷再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lant mixed cold recycling of emulsified asphalt on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in cold area
2021-08-20发布2021-09-2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郝林、王选仓、韩平、吴建灵、高刚、杨建明、乔俊秀、马鸣、王喆、薛志国、房嘉乐、杨胜利、王朝辉、单庆生、李彦龙、高亮、王振华、武学科、燕彩云、陈兵、李霞、马政、郭昱辰、曹雪云、高瑞亭、杨凯、谷兴宇、杜雅丽、张玉彬、刘飞、李燕军、史晓娟、张永宏、韩挺、韩强、杨芸芸、郭丽芳。
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寒冷地区公路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原材料要求与评价、材料与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高速和一级公路中、下面层及基层,二级公路下面层及基层,三、四级公路面层及基层的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J/T 529 冷拌用沥青再生剂
JTG 3450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 343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 5210 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
JTG 542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
JTG/T 5521-2019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D50-201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 (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3.2
厂拌冷再生 cold central plant recycling
在拌和厂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破碎、筛分后,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水等在常温下拌和为混合料,然后铺筑形成沥青路面的技术。
3.3
乳化沥青 emulsified asphalt
道路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
3.4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量 percentage of RAP in recycled mixture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占再生混合料矿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3.5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cold recycle mix with emulsified asphalt
使用乳化沥青作为主要再生结合料,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新加集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在常温下通过机械拌和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料。
3.6
冷拌沥青再生剂 rejuvenating agent(RA)
掺加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用于改善老化沥青性能的添加剂。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OWC—最佳含水率
OEC—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2
5 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 2
5.1 原路面状况调查 ................................................................. 2
5.2 交通量调查 ..................................................................... 2
6 原材料要求与评价 ................................................................... 3
6.1 一般规定 ....................................................................... 3
6.2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 3
6.3 旧沥青老化分级 ................................................................. 4
6.4 乳化沥青 ....................................................................... 5
6.5 集料 ........................................................................... 6
6.6 水泥、矿粉 ..................................................................... 6
6.7 水 ............................................................................. 6
7 厂拌冷再生结构与材料设计 ........................................................... 7
7.1 冷再生混合料应用层位 ........................................................... 7
7.2 再生混合料 RAP 掺量 ............................................................. 7
7.3 再生层设计参数 ................................................................. 7
7.4 冷再生路面结构设计 ............................................................. 8
7.5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指标 ......................................................... 8
8 沥青路面厂拌冷再生施工 ............................................................ 10
8.1 一般规定 ...................................................................... 10
8.2 RAP 的回收、预处理及堆放....................................................... 10
8.3 施工准备 ...................................................................... 11
8.4 拌和设备及拌制要求 ............................................................ 11
8.5 运输、摊铺和压实 .............................................................. 12
8.6 养生及开放交通 ................................................................ 13
9 厂拌冷再生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 .................................................. 13
9.1 一般规定 ...................................................................... 13
9.2 施工前质量控制 ................................................................ 13
9.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13
9.4 交工后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 ...................................................... 15
附录 A(资料性) 内蒙古道路气候分区.................................................. 17
附录 B(资料性) 老化系数计算方法 ....................................................19
附录 C(规范性)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21
附录 D(资料性) 混合料拌和均匀性检测方法.............................................2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快速夯实机在某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内容摘抄:
使用强夯技术改善地基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世界各地得到成功应用 ,1976年开始引入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强夯可以处理大多数种类的天然地基和人工填土地基,通过减小土的孔隙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限制沉降,从而提高地基的整体工程性质。传统强夯工艺主要通过垂直方向的冲击达到压实目的,其夯击能量一般在600~5000kN·ma
英国建筑研究所BRE(Bitish ResearchEstablishment)的研究表明液压快速夯实机 (RIC)所
采用的高速动态夯实技术填补了传统的表层压实技术如碾压、振动压实和传统强夯技术之间的空白,其效果更接近于强夯。
1工程概况
苏丹港后方堆场项目回填材料为珊瑚料。由于珊瑚礁的形成坏境和方式、物质成分等的差异,
珊瑚礁与一般岩体有着不同的工程地质特性。珊瑚礁颗粒内多空隙、棱角大、自然密度低、易破碎、级配不均匀。本工程地基处理 采用强夯形式,部分区域强夯夯击能为1000kN·m、普夯夯击能500kN·m,适合选用RC快速夯实机施工。其中1000kN·m强夯面积48769m2,500kN·m普夯面积64817m2。
2工作原理
快速夯实机工作是通过装载机或者挖掘机提供液压动力提升冲击锤,将夯锤提升至一定高度后
释放,冲击锤芯质量3~9t,落高1.2m,冲击频率约40次/min,夯锤在重力和液压蓄能器的共同作用下加速下落,落下后击打带缓冲垫的、静压在地面上的夯板,并通过夯板夯击地面,夯击能量通过锤套锤脚直接传递给地基,夯实影响深度一般可达到4~5m,最大可达地面下10m。
RC配备了先进的监控系统和监视器,可进行预先设定并控制液压快速夯实机自动工作至达到
设定标准,减少了能量损失。可以记录每个夯点的夯击数、每次夯击的地面沉降和能量输出。因此液压快速夯实机的工作性能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本工程使用RIC9型快速夯实机,由卡特K345B挖掘机提供行走及液压动力。
3施工工艺
3.1试夯对比试验
正式夯击施工前,需要对快速夯实机和履带式起重机吊重锤的传统工艺进行对比试验。选择两
块20m×20m的地质条件相近的区域,同时两试验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快速静态GPS基坑水平位移安全性监测技术
内容摘抄:
基坑 监测 是防范工程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常采用全站仪、经纬仪等利用小角度法或极坐标
法、改进的极坐标法等进行基坑水平位移 监测2],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一2009的要求,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控制点)和工作基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由于全站仪使用时的通视要求,距离监测点及基坑位置不能太远,因此,同时通视的要求限制了监测点的布局,进而影响基坑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而且基坑侧壁受力结构点的水平位移,由于没有适宜仪器监测,往在成为监测的盲点。快
速静态GPS法在平面控制测量中甚至高程测量中均有广泛应用35],但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快速静态GPS法 进行基坑监测的研究尚未见诸文献。本项目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宽幅空心板梁折叠式钢芯模板施工技术
内容摘抄:
在我国桥梁工程 建设中,作为桥梁结构的预制空心板梁 得到广泛应用。空心板梁是一个两端实
心、中部空心的RC或PRC箱体。随着设计分析能力的增强和施工技术 经验的不断积累,涌现出一些新的板梁结构形式,宽幅预应力空心板梁就是其中的代表形式,该类板梁宽度为1.25~1.5m,有别于传统的0.99m标准梁宽。它的断面尺寸更加合理、经济,挖空率也变得更大。所以空腔的尺寸要求更严格,特别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的顶板厚度。因此中空箱体的成型技术成为预制空心板梁施工工艺的关键。
1现状及问题
预制空心板梁的模板 体系主要包括:侧模、底模、端模、芯模4个部分,芯模是技术难点,芯模可按材料分为:木芯模、橡胶气囊芯模、泡沫芯模、钢芯模等。木芯模制作复杂、脱模困难、周转次数低、破损修复难;橡胶气囊芯模刚性不足易变形,定位困难易偏移、上浮,导致尺寸偏差较大、顶板厚度变薄,达不到设计值,使用中容易刺破漏气造成质量事故;泡沫芯模多用于免拆除模板的特殊部位。既有钢芯模通用性不强,工业化程度不高;安装复杂,拆除难,操作笨重,拆模中容易损伤新浇混凝土;钢筋骨架需要2次绑扎,不适合边板,边板有悬臂板,钢筋骨架无法分2次绑扎,即使是中板的顶层钢筋,二次绑扎时需要将部分骨架钢筋的180°弯钩改为90°,造成部分钢筋的制作不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为了解决空心板梁芯模施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在济广高速公路某标段宽幅预应力空
心板梁制作的工程实践,提出了一套制作简单、安拆方便、通用性好、周转次数高的折叠式钢芯模板 体系和相应的施工工艺,实际工程中的空心板梁横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
2钢芯模板设计与构造
折叠式钢芯模板体系的组成主要有:上块芯模、下块芯模和辅助构件装置,如图2所示。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441-2019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土建工程
ICS93.080.01
P66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441-2019代替B15/441-2008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土建工程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2019-12-05发布 2020-01-0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肾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15/ 441-2008《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土建工程 》。本标准与 DB15/441-200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泡沫轻质土检测方法和要求(见 4.6);
——增加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取芯法测定抗冻等级检测内容(见 7.2);
——增加了进行桥梁荷载试验检测频率的相关规定,并明确了各类型桥梁静载试验的测试工况(见8.2);
——增加了配套隐蔽工程影像资料存档办法(见附录 A)。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殿臣、杨波、张旭东、朱广河、侯贵、高源、宋茂、耿红斌、赵晓亮、范宇昊、赵鑫、白雪峰、张洪文、穆卓辉、全晋、哈图、王振华、李吉平、付立平、陈明、杨万里、张永升。
本标准历次发布情况:
——DB15/ 441-2008。
内容摘抄: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土建工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路基土石方、排水、防护支挡、路面、桥梁、涵洞、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绿化、声屏障等公路工程质量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各等级公路新建与改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自检;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的独立抽检;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检查;质量监督部门对工程质量的抽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ECS 249-2008 现浇泡沫轻质土技术规程
CJJ/T 177-2012 气泡混合轻质土填筑工程技术规程
JTG D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61-2005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E4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30-201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 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G G10-2016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符合JTG F80/1-2017 ,3.1规定。
3.2 工程质量检验
3.2.1 工程质量检验应符合 JTG F80/1-2017,3.2 要求。
3.2.2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资料应保存有影像资料,影像资料保存格式及规定应参照附录 A。
3.3 工程质量评定
符合JTG F80/1-2017,3.3规定。
4 路基土石方工程
4.1 一般规定
符合JTG F80/1-2017,4.1规定。
4.2 土方路基
4.2.1 土方路基应符合 JTG F80/1-2017,4.2.1 要求。
4.2.2 山岭重丘区、黄土丘陵区冲沟地带、软土不良地基路段、高填、半挖半填路段及填挖交界处,施工前制定沉降控制方案,施工中严格控制压实度和压实厚度,施工后进行沉降观测,应做好施工记录。
4.2.3 山岭重丘区,高填方路堤原地面清表后,应检测天然密实度,每 20 m 一个横断面,每个横断面检测不少于 3 点。
4.2.4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4.2.5 土方路基外观质量应符合 JTG F80/1-2017,4.2.3 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V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基本规定 .......................................................................... 1
3.1 一般规定 ...................................................................... 1
3.2 工程质量检验 .................................................................. 1
3.3 工程质量评定 .................................................................. 1
4 路基土石方工程 .................................................................... 1
4.1 一般规定 ...................................................................... 2
4.2 土方路基 ...................................................................... 2
4.3 填石路基 ...................................................................... 3
4.4 软土地基处置 .................................................................. 4
4.5 土工合成材料处置层 ............................................................ 4
4.6 泡沫轻质土路基 ................................................................ 4
5 排水工程 .......................................................................... 5
5.1 一般规定 ...................................................................... 5
5.2 管节预制 ...................................................................... 5
5.3 混凝土排水管安装 .............................................................. 5
5.4 检查(雨水)井砌筑 ............................................................ 5
5.5 土沟 .......................................................................... 6
5.6 浆砌水沟 ...................................................................... 6
5.7 盲沟 .......................................................................... 6
5.8 排水泵站沉井 .................................................................. 6
5.9 沉淀池 ........................................................................ 6
6 防护支挡工程 ...................................................................... 6
6.1 一般规定 ...................................................................... 6
6.2 砌体、片石混凝土挡土墙 ........................................................ 6
6.3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 .......................................................... 7
6.4 锚杆、锚垫板和加筋土挡土墙 .................................................... 7
6.5 墙背填土 ...................................................................... 7
6.6 边坡锚固防护 .................................................................. 7
6.7 土钉支护 ...................................................................... 7
6.8 砌体坡面防护 .................................................................. 7
6.9 石笼防护 ...................................................................... 7
6.10 其他砌石构筑物 ............................................................... 8
6.11 导流工程......................................................................8
7 路面工程...........................................................................8
7.1 一般规定.......................................................................8
7.2 水泥混凝土路面 .................................................................8
7.3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 ............................................10
7.4 沥青贯入式面层(或上拌下贯式面层) ..............................................11
7.5 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11
7.6 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 ............................................................11
7.7 稳定粒料基层和底基层 ..........................................................11
7.8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 ....................................................12
7.9 填隙碎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 ..................................................13
7.10 路缘石铺设 ...................................................................14
7.11 路肩.........................................................................14
8 桥梁工程..........................................................................14
8.1 一般规定......................................................................15
8.2 桥梁总体......................................................................15
8.3 钢筋、预应力筋及管道压浆 ......................................................16
8.4 砌体..........................................................................16
8.5 基础..........................................................................17
8.6 混凝土墩、台 ..................................................................18
8.7 混凝土梁桥 ....................................................................19
8.8 拱桥.........................................................................193
8.9 钢桥..........................................................................19
8.10 斜拉桥.......................................................................19
8.11 悬索桥.......................................................................19
8.12 桥面系和附属工程 .............................................................19
9 涵洞工程..........................................................................21
9.1 一般规定......................................................................21
9.2 涵洞总体......................................................................21
9.3 涵台..........................................................................21
9.4 混凝土涵管安装 ................................................................21
9.5 盖板安装......................................................................21
9.6 波形钢管涵安装 ................................................................21
9.7 箱涵浇筑......................................................................21
9.8 拱涵浇(砌)筑 ................................................................22
9.9 倒虹吸竖井、集水井砌筑 ........................................................22
9.10 一字墙和八字墙 ...............................................................22
9.11 顶进施工的涵洞 ...............................................................22
10 隧道工程.........................................................................22
10.1 一般规定.....................................................................22
10.2 隧道总体.....................................................................22
10.3 明洞浇筑 .................................................................... 23
10.4 明洞防水层 .................................................................. 23
10.5 明洞回填 .................................................................... 23
10.6 洞身开挖 .................................................................... 23
10.7 喷射混凝土 .................................................................. 23
10.8 锚杆 ........................................................................ 23
10.9 钢筋网 ...................................................................... 23
10.10 钢架 ....................................................................... 23
10.11 仰拱 ....................................................................... 23
10.12 仰拱回填 ................................................................... 23
10.13 衬砌钢筋 ................................................................... 23
10.14 混凝土衬砌 ................................................................. 23
10.15 防水层 ..................................................................... 23
10.16 止水带 ..................................................................... 23
10.17 排水 ....................................................................... 24
10.18 超前锚杆 ................................................................... 24
10.19 超前小导管 ................................................................. 24
10.20 管棚 ....................................................................... 24
11 交通安全设施 .................................................................... 24
11.1 一般规定 .................................................................... 24
11.2 交通标志 .................................................................... 24
11.3 交通标线 .................................................................... 24
11.4 波形梁钢护栏 ................................................................ 24
11.5 混凝土护栏 .................................................................. 25
11.6 缆索护栏 .................................................................... 25
11.7 突起路标 .................................................................... 25
11.8 轮廓标 ...................................................................... 25
11.9 防眩设施 .................................................................... 25
11.10 隔离栅和防落物网 ........................................................... 25
11.11 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 ......................................................... 25
11.12 里程碑和百米桩 ............................................................. 25
11.13 避险车道 ................................................................... 25
12 绿化工程 ........................................................................ 25
12.1 一般规定 .................................................................... 25
12.2 绿地整理 .................................................................... 26
12.3 树木栽植 .................................................................... 26
12.4 草坪、草本地被及花卉种植 .................................................... 26
12.5 喷播绿化 .................................................................... 26
13 声屏障工程 ...................................................................... 26
13.1 一般规定 .................................................................... 26
13.2 砌块体声屏障 ................................................................ 26
13.3 金属结构声屏障 ...............................................................26
13.4 复合结构声屏障 ...............................................................2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配套隐蔽工程影像资料存档方法....................................27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500.2-2020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煤化工
ICS03.220.01
A47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500.2-2020代替DB15/T500一2011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2部分 :煤化工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inspection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Part 2:Coal chemical industry
201806-28发布 2020-07-28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DB15/T 500拟分为如下部分:
——第1部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第2部分:煤化工;
——第3部分:光伏发电站;
——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第5部分:户外电子广告设施;
——第6部分:城镇加油加气站;
……
本部分为DB15/T 500的第2部分。
本部分代替DB 15/T 500-2011《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与DB 15/T 500-2011的煤化工防雷装置的检测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煤化工防雷装置的检测”的内容(见第6章,见2011版的5.4);
——增加了附录“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接闪器与被保护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之间的安全距离”、“煤化工储罐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等附录(见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
本部分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雷电预警防护中心、内蒙古锐克雷电防护科技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庆君、徐燕霞、曹晓蒙、王汉堃、李溪楠、秦兆军、王乐乐、宋昊泽、侯越、博格、刘旭洋、淡奇峰、东方、刘正源、王曼霏、张国兰。
内容摘抄:
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第 2 部分:煤化工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煤化工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防雷分类、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检测周期、检测数据整理。
本部分适用于煤化工防雷装置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T 32937-2016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QX/T 310-2015 煤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343-2012、GB/T 21714.2-2015/IEC 62305-2:2010、GB/T 32937-2016、QX/T 310-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等电位连接 equipotential bonding
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的措施。
[GB 50343-2012,定义2.0.12]
3.2
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措施。
[GB 50343-2012,定义2.0.15]
3.3
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 explosive and fir hazardous place
凡用于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和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所。
[GB/T 32937-2016,定义3.1]
3.4
煤化工装置 coal chemical plant
以煤为主要原料、经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生产设施。
[QX/T 310-2015,定义3.1]
3.5
工艺装置区 process installation area
生产工艺的设备集中组装所在的区域。这个区域可能是建筑物,也可能是构筑物。
3.6
公用工程设施 utility facility
为生产装置和辅助生产设施提供水、汽、电、气、冷冻水等资源的设施。
注:净水场、循环水场、变配电站等。
3.7
辅助生产设施 auxiliary facility
配合工艺装置完成其生产过程所需的设施。
注:办公楼、生活楼等。
4 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如下:
a)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b) 接闪器;
c) 引下线;
d) 接地装置;
e) 等电位连接;
f) 浪涌保护器。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检测项目 .......................................................................... 2
5 防雷分类 .......................................................................... 2
6 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 3
7 检测周期 .......................................................................... 6
8 检测数据整理 ...................................................................... 6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接地体的材料、结构和最小尺寸.................................... 8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接闪器与被保护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之间的安全距离 .............. 9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接地装置冲击接地电阻与工频接地电阻的换算 ....................... 10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煤化工储罐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格式样 ......................... 1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国南方电网线路工作票规范填写(作业单据填写培训课件).pdf
中国南方电网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线路工作票 填写规范
前言:
工作中,你有没有碰到这样的问题?
(一)听见“开票”,就头脑发蒙;
(二)工作票填写总出现错误,曾被扣工资。
内容摘抄:
一、工作票标题及编号
运行维护单位
标题、线路工作票种类
eg1: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eg2:昆明供电局五华分局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工作票编号由10位数字组成
Eg1:2013年5月第1份 第一种工作票编号为:2013-05-1-001
Eg2:2013年5月第6份 第二种工作票编号为:2013-05-2-006
二、工作负责人、工作班人员
1题目告诉你的人
2与停电申请中停复电联系人为同一人
3变更:线路工作票负责人不得变更。特殊情况,停复电联系人不能担任工作负责人时,由原复电联系人向值班调度员申请变更
三、工作任务及工作地段
1、在哪里做什么?
2、线路电压等级和名称、工作地点
四、工作要求的安全措施
“停电线路名称”中所有线路各侧发电厂、变电站、用户端应做的安全措施。一般根据电气主接线图来填写。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654-2021 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设计与施工规范
ICS93.080.01
CCS P28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654-2021代替DB15/T654-2013
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设计与施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corrugated steel pipe and plate for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2021-05-10发布 2021-06-1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DB15/T 654-2013《公路波纹钢管 (板)桥涵设计与施工规范 》,与DB15/T 654-2013相比,除编辑性更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术语螺旋波纹钢管、环形波纹钢管、波纹钢板件、壁厚、作用(见3.5、3.6、3.7、3.12、3.21,2013版的3.5、3.6、3.7、3.12、3.17),增加了术语浅波、中波、深波、大波、矢高、结构性回填材料和结构性回填范围新术语,将术语圆管内径和孔径合并为新术语跨径(见3.13、3.14、3.15、3.16、3.17、3.18、3.22、3.23);
——增加了符号(见4);
——删除了桥涵设计洪水频率、汽车荷载及安全等级的规定(见2013版4.2.1);
——增加了一般规定(见5.1);
——更改了桥涵孔径(见5.2,2013版4.3);
——更改了闭口截面波纹钢管连接方式(见5.3.1.1,2013版4.4.1.1);
——删除了螺旋波纹钢管咬口连接图示(见2013版图2);
——更改了波纹钢板件拼装图示(见5.3.1.1图5~图8,2013版4.4.1.1图6);
——更改了开口截面结构物要求(见5.3.1.2,2013版4.4.1.2);
——更改了波纹钢板与基础连接图示(见5.3.1.2图9,2013版4.4.1.2图7);
——更改了直管延长式洞口图示(见5.3.2.4图13,2013版4.4.2.4图11);
——更改了簸箕式洞口的规定(见5.3.2.5,2013版4.4.2.5);
——更改了簸箕式洞口图示(见5.3.2.5图14,2013版4.4.2.5图12);
——删除了附属设施(见2013版4.5);
——增加了新的波形截面特性数据(见6.1.1和附录B,2013版5.1.1);
——更改了螺旋波纹钢管、环形波纹钢管、波纹钢板件的尺寸允许偏差要求(见6.1.2表1,2013版5.1.2表3);
——删除了抗拉强度不小于350MPa的规定(见6.1.3和6.1.5,2013版5.1.3和5.1.5);
——更改了高强螺栓、螺母的规格(见6.2.2,2013版5.2.2);
——增加了密封材料质量规定(见6.4.1,2013版5.4.1);
——增加了钢垫片、螺帽的密封要求(见6.4.2);
——更改了防腐内容,调整至耐久性设计(见6.6和7.11,2013版5.5);
——更改了结构性回填内容,调整至结构性回填材料和结构性回填施工(见6.5和8.4.1,2013版5.6);
——删除了外观质量要求(见2013版5.7);
——更改了基本设计规定(见7.1,2013版6.1);
——更改了内衬设计的规定(见7.11.3,2013版6.1.2);
——更改了基础设计的规定(见7.2,2013版6.2);
——更改了闭口截面结构物基础的最小厚度与宽度要求(见7.2.1.2表2,2013版6.2.1.2表7);
——更改了设置预拱度的要求(见7.2.1.3,2013版6.2.1.3);
——更改了开口截面结构物基础的规定(见7.2.2.1,2013版6.2.2.1);
——增加了地基处理(见7.2.3);
——更改了车辆冲击系数的规定(见7.4.2.3,2013版6.4.2.3);
——增加了关于施工荷载取值的规定(见7.4.2.4);
——增加了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弯矩规定(见7.4.3,2013版6.4.3);
——更改了内力验算规定(见7.5,2013版6.5);
——更改了结构起拱效应的土压力增大系数Af的取值(见7.5,2013版6.5);
——更改了钢板屈曲验算的规定(见7.6,2013版6.6);
——增加了弯矩和轴力组合效应的验算(见7.7);
——更改了一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的规定(见7.9.3 表6,2013版6.8.3 表11);
——删除了设计流程(见2013版6.9);
——增加了加强措施的规定(见7.10);
——增加了特殊防腐设计规定(见7.11.4);
——增加了一般规定(见8.1);
——更改了材料的检验及现场准备的规定(见8.2.1,2013版7.1.1);
——更改了波纹钢管吊装要求,增加了波纹钢管的吊运图(见8.2.2.1 b),2013版7.1.2.1);
——更改了螺旋波纹钢管咬口及管箍连接要求(见8.2.2.1 表8,2013版7.1.2.1 表12);
——更改了螺栓预紧力扭矩的规定(见8.2.2.3 f),2013版7.1.2.3 f));
——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性加强措施的规定(见8.3);
——更改了最小填土高度的规定(见8.4.2.2,2013版7.2.2.2);
——更改了构造物最终允许变形的规定(见8.5.3,2013版7.3.3);
——增加了施工质量的规定(见8.5.4);
——增加了改扩建施工的规定(见8.7);
——删除了水文、水力计算(见2013版附录A);
——更改了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梁的类型与功能(见附录A,2013版附录B);
——更改了车辆荷载的扩散图(见7.4.2,2013版附录C);
——更改了设计流程图(见附录C,2013版附录E);
——增加了条文说明(见附录E)。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文件由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北京交通大学、衡水益通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河北腾是达金属结构有限公司、青海路拓波纹管制造有限公司、南京联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金阳光管业有限责任公司参加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全录、刘保东、刘瑞、高延奎、张俊、盛海峰、杜子义、侯庆军、王进田、金浩然、王集忠、郝凯荣、霍永成、陈瑞林、王志宏、刘志罡、李元庆、战福军、刘晟。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15/T 654-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内容摘抄:
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设计与施工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结构的桥涵布置、材料、设计及施工。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各级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结构的设计及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0 锌锭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706 热轧型钢
GB/T 709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1231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
GB/T 2518 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GB/T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6723 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GB/T 12467.1 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 第1部分:质量要求相应等级的选择准则
GB/T 22083 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
GB/T 34567 冷弯波纹钢管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GB 50661 钢结构焊接规范(附条文说明)
JB/T 3223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C/T 483 聚硫建筑密封胶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4 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JT/T 722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T 3365-02 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JTG/T 3650-20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DB15/T 1276 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符号
4.1 材料性能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E:波纹钢板材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Em:土体弹性模量的修正值,单位为兆帕(MPa)
Es:土体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fb:临界屈曲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fd:材料强度设计值,单位为兆帕(MPa)
ff:材料极限抗拉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y:波纹钢板材屈服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fcb:高强螺栓承压强度设计值,单位为兆帕(MPa)
fvb:高强螺栓抗剪强度设计值,单位为兆帕(MPa)
γ:土的容重,单位为千牛每立方米(kN/m3)
ϕh:波纹钢板材抵抗塑性铰的抗力系数
ϕt:波纹钢板材抗压系数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 ............................................................................... 4
4.1 材料性能 ....................................................................... 4
4.2 几何参数 ....................................................................... 4
4.3 设计参数 ....................................................................... 5
5 桥涵布置 ........................................................................... 6
5.1 一般规定 ....................................................................... 6
5.2 桥涵跨径 ....................................................................... 6
5.3 桥涵构造 ....................................................................... 7
6 材料 .............................................................................. 13
6.1 主体结构材料 .................................................................. 13
6.2 连接件 ........................................................................ 14
6.3 焊接材料 ...................................................................... 14
6.4 密封材料 ...................................................................... 14
6.5 结构性回填材料 ................................................................ 15
6.6 防腐材料 ...................................................................... 15
7 设计 .............................................................................. 15
7.1 一般规定 ...................................................................... 15
7.2 基础设计 ...................................................................... 15
7.3 最小覆土厚度 .................................................................. 16
7.4 作用 .......................................................................... 17
7.5 钢板应力验算 .................................................................. 19
7.6 钢板屈曲验算 .................................................................. 21
7.7 弯矩和轴力组合效应的验算 ...................................................... 23
7.8 施工过程的验算 ................................................................ 25
7.9 波纹钢板螺栓连接验算 .......................................................... 26
7.10 加强措施 ..................................................................... 27
7.11 耐久性设计 ................................................................... 27
8 施工 .............................................................................. 28
8.1 一般规定 ...................................................................... 28
8.2 波纹钢板结构物的安装 .......................................................... 28
8.3 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性加强措施 .................................................... 30
8.4 结构性回填及上部土层施工 ...................................................... 31
8.5 线形控制 ...................................................................... 32
8.6 其它事项 ...................................................................... 32
8.7 改扩建施工 .....................................................................32
附录 A(规范性) 公路波纹钢管(板)桥涵的常用类型与功能...............................34
附录 B(规范性) 公路常用波纹钢管(板)截面特性参数表.................................36
附录 C(规范性) 设计流程图 ..........................................................39
附录 D(规范性) 相关参数计算公式 ....................................................40
附录 E(规范性) 条文说明 ............................................................4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5/T 1214-201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ICS93.080.01
P66
备案号:54517-2017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214-201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s
2017-05-15发布 2017-08-1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高等级公路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内蒙古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宏科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耕、郝振华、刘胜军、尹峰、田波、付智、何哲、王稷良、刘洪海、张旭东、宝群群、张志强、邹晓、乌日娜、黄贵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内容摘抄: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技术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准备、混凝土搅拌和运输、面层铺筑、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保障措施、面层施工质量自检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还适用于收费广场、服务区与农牧区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59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13693 道路硅酸盐水泥
GB 18046 粒化高炉矿渣粉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E30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60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T F3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
JTG F8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J 003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
JT/T 203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
JT/T 523 公路工程混凝土外加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填缝形状系数 shape coefficient of sealing
填缝料灌缝成型后的深度与宽度之比。
3.2
前置钢筋支架法 pre-located steel guesses process
在基层或功能层上安置胀缝或缩缝传力杆钢筋支架的一种施工方法。
3.3
隔离缝 isolation joints
在构造物端部或路面板块间不设传力杆的一种横缝。
3.4
出浆量 mortar overflowing indexes
16 公斤混凝土经出浆量测定仪振动20 秒,筛出小于3.5 mm水泥砂浆的质量。
4 水泥混凝土路面气候分区
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影响的差异性,进行气候分区,具体见附录A。
(略)
内容索引: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水泥混凝土路面气候分区 ............................................................ 2
5 原材料技术要求 .................................................................... 2
6 配合比设计 ........................................................................ 6
7 施工准备 .......................................................................... 7
8 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 8
9 面层铺筑 .......................................................................... 8
10 面层接缝、抗滑与养生 ............................................................. 9
11 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保障措施 ........................................................ 13
12 面层施工质量自检 ................................................................ 1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水泥混凝土路面气候分区区划..................................... 1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3/T 1167-2017 HS-ICF外墙保温系统技术标准报(附条文说明)
UDC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P DB23/T1167-2017
备案号J11055-2017
HS-ICF 外墙保温系统 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HS-ICF external wal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2017-08-22发布2017-10-01实施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联合发布
前言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对外保温系统和夹心保温系统的规定,为提高我省城镇新建建筑保温隔热性、气密性、耐久性、防火安全性、易施工性,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建造成本,做到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建筑保温与建筑结构同寿命,淘汰落后技术和产能,满足城镇建造多层、高层和超高层节能建筑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需求,主编单位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及专家,依据相关标准,对原工程建设标准《HS-ICF外墙外保温建筑节能体系技术规程》统一编号DB23/T1167-2013进行了技术升级和重新修订。
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了我省近年来多层、高层、超高层保温与结构一体化低能耗建筑建造技术的先进经验和科技创新成果,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地征求了行业管理、科研院所、设计、施工、验收、生产等相关单位及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研究、修改完善,审查定稿。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将原标准《HS-ICF外墙外保温建筑节能体系技术规程》统一编号DB23/T1167-2013更名为《HS-ICF外墙保温系统技术标准》DB23/T1167-2017:增加了一些相关术语:修订了原第3章的技术内容;增加了表观密度35kg/m3模块的技术性能;增加并优化了夹芯保温现浇混凝土系统的技术内容和节点构造、对模块导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作了调整、升级和修改了连接桥的技术性能和外观形状及类别、对施工工法进行了技术升级和修订;增加了EPS模块夹芯保温现浇混凝土墙体免拆模板系统和现浇混凝土楼面免拆模板系统;增加了对建筑模板的相关规定;明确了外保温现浇系统抹面防护层的厚度:对检验批又重新做了规定:将原附录A和附录B合并为附录A、将原附录C和附录D合并为附录C;增加了附录B组合配件。
本标准修订后主要内容有: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设计;6施工;7验收和3个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专利持有人向本标准发布机构声明:本标准的部分技术内容和附录A、附录B、附录C中涉及到专利技术,专利持有人愿意同任何使用者在合理、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有偿使用授权许可进行协商。在这方面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在本标准发布机构备案,专利持有人:翟秀英、林国海、林宣佐、翟洪远。
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将意见和建议寄送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哈尔滨市香坊区香坊大街145号,邮编:150036,邮箱:hrbhsjt(@163.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哈尔滨鸿盛房屋节能体系研发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
北京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质量检测检验院
哈尔滨市墙体材料改革建筑节能领导小组
办公室
哈尔滨市工程质量咨询中心
齐齐哈尔市公安消防支队
大庆市公安消防支队防火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
哈尔滨土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恒远建设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哈尔滨住房建设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鹤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晨能盛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哈尔滨鸿盛建筑材料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鸿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林国海 梅洪元 郑文忠 刘伟
李清江 曹万林 翟洪远 王桐
佟晓芳 赵松波 全晓霞 吕冀东
刘兆新 张伟玲 李弘玉 贾君
邵志民 申柳霞 鞠硕华 张淑红
汤义勇 魏成明 张锦屏 许海春
孙伟斌 李振国 戴春军 朱敏
王玲 张海峰 董红英 吕岩
周中一 马占伟 侯晓萌 张晓滨
阴雨夫 杨勤勇 付春燕 孟宪明
马鑫 徐勤耕 王立柱 张司本
吕琳 张永花 穆林森 李欣宇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朱卫中 张小冬 韩宏伟 唐榕滨
李小东 夏赟 徐秋芳
内容摘抄:
1 总 则
1.0.1 为规范 HS一ICF外墙保温系统或称 EPS模块现浇混凝土保温系统在低能耗建筑中的应用,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耐久性、防火安全性和易施工性能,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节能环保、经济合理、保证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工业与建筑民用 EPS 模块保温与结构一体化墙体和楼面,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执行本标准。
1.0.3 EPS 模块混凝土结构外保温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HS一ICF外墙保温系统 HS一ICFex:ern目thermalinsulations”tem
HS一ICF:HS(哈尔滨鸿盛集团)、Insulation(保温、隔热)、Conerete(混凝土)、Form(模块、模板)的英文缩写。
2.0.2 EPS 模块 E邓 (Expandable几lystyrene)mod己e
由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加热发泡后,再通过工 厂标准化生产设备一次加热聚合成型制得的周边均有插接企口、内外表面均有均匀分布燕尾槽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型材,简称普通模块或模块。详见附录A。
由石墨可 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发泡后,按普通模块生产工艺制造的外观为灰黑颜色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型材,简称为石墨模块或模块。
2.0.3 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xternalthermalinsulati。。system ofcast一in一suitconcreteslructure with EIS module
将模块拼装组合成混凝土墙体的外侧 免拆模板,混凝土浇筑后,模块外表面用抹面层防护,构成组合保温结构防火一体化的外墙,简称外保温现浇系统或系统。
3 基本规定
3.0.1 模块的类别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按原料的类别,分为普通模块 和石墨模块。
2 按建筑能耗指标需求,分为标准型和加厚型 。
3.0.2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和(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 289 的规定,系统的适用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外保温系统:按 施工工艺分为现场浇筑或工厂化预制。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 50m新建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大于 lom新建住宅建筑的外墙。
2 夹芯保温系统 :按施工工艺分为现场浇筑或工厂化预制。适用于各类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外墙,不受建筑高度和建筑类别的限制。
4 材 料
4.0.1 模块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0.1一1和4.0.1一的规定。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6
4材料8
5设计14
5.1一般规定14
5.2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设计15
5.3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夹芯保温系统·18
6施工…23
6.1一般规定23
6.2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24
6.3EPS模块现浇混凝土夹芯保温系统·29
6.4施工安全…33
7验收…34
7.1一般规定34
7.2主控项目35
7.3一般项目35
附录A模块类别规格形状标记38
附录B组合配件…43
附录C空腔构造组合47
本标准用词说明52
引用标准名录53
附:条文说明5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框架结构轻钢加层钢柱脚节点设计与施工
内容摘抄:
1工程概况
合肥市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教学楼分为A段和B段两部分,两栋建筑紧邻并均为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A段为地上7层,首层层高为4.5m,2~7层层高为3.6m,总高度为26.1m,B段为地上4层,
首层层高为4.5m,2~4层层高为3.6m,总高度为15.3m。两栋教学楼均建造于20世纪80年代初
期,使用至今已有30年之久,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对B段教学楼进行平面功能改造,并将楼层由4层加到7层,使其与A栋教学楼等高。
由于该建筑的建造年代已久,其配筋和抗震构造均不能满足现有规范的要求,并且平面功能改造和加层导致其结构构件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因此,必须按现行《建筑抗震设计 规范》GB50011一2010的要求对B段教学楼的基础、粱、板、柱等受力构件的承载力验算,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构件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进行加固。
2加固设计
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应按照以下参数对结构进行加固和加层计算。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等级为三级,上部钢框架的抗震等级为四级,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二类。根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一2006第3.1,7条:①结构加固后的使用年限应由业主和设计单位共同商定:②一般情况下,宜按30年考虑,到期后,若重新进行的可靠性鉴定认为该结构仍可继续使用则延长其使用年限。结合以上规范规定与甲方商定后,确定该加层加固结构的设计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昆明南站大型十字转圆钢柱抗震转换节点分析及施工技术
内容摘抄:
0
引言
昆明南站 主体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高架候车厅以下为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方形柱,以上支撑屋盖竖向结构为圆钢柱:梁柱节点采用大型十字钢骨柱转圆钢柱9级抗震转换节点 ,该节点通过在方形下节柱和圆管形上节柱之间连接一个中空的转换体,该转换体包括柱顶套管和相连接的圆锥形钢管,节点外围由钢筋混凝土环梁包裹。
1
工程概况
昆明南站是集铁路、地铁、公交、出租等市政交通设施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334736.5m2,站房长438.25m,东西向宽226m。抗震设防烈度8度,按9度设防,混凝土耐久性100年。采用内含钢骨柱、钢骨梁的框架梁板柱结构,车站建筑自上而下依次为高架层、站台层、出站层和地铁站台层。
2转换节点分析
2.1
节点分析
高架层梁柱转换节点结构形式复杂,如图1所示。节点下部连接十字型钢骨柱,节点上部连接圆形钢管柱,内灌混凝土,外包环梁,节点做“方变圆”,节点四周与混凝土框架梁连接。
转换节点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其包括下部十字形下节钢骨柱1,圆管形上节柱2,中空的圆锥形
(略)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20
121
122
…
227